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必修3地理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第一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细化考纲预测】

【自主梳理归纳】——课前填写落实梳理归纳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是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和划分出来的地球表面的。

2.特征

(1)具有一定的,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条件,并对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地理位置的差异

(1) 位于北纬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的入海口。

(2) 大致位于北纬43°~48°,地处的中部。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1.开发早期

技术水平: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

自然条件: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______

限制: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发展缓慢

【课前基础练习】——学生课前基础知识检测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流动。读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分析回答1~2题。

1.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我国的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则沿箭头①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A.资金

B.劳动力

C.信息

D.观念

2.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沿箭头②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主要是( )

A.矿产品

B.粮食

C.工业制成品

D.技术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3~6题。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有许多方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所产长绒棉、瓜果品种优异,尤其是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

5.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性因素是 ( )

A.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B.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C.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D.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剖析高考真题】——熟悉高考命题方向特点

(2012福建卷)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5-7题。

图3

5.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境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6.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带的差异

(1)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范围

图甲图乙

1.图甲能正确表达出的区域特征为()

A.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B.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C.区域可划分为下一级区域D.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

2.半干旱地区多是草原放牧区,湿润半湿润地区多是农业区,这反映出地理环境影响着区域的()

A.发展水平B.生活特点C.发展方向D.发展条件

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08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图乙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图甲中的()

A.①B.②C.③D.④

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

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

发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4~5

题。

4.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

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

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5.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是()

A.A—B—C B.B—C—A C.C—A—B D.B—A—C

读下表,据此回答6~8题。

我国北纬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C.海拔高度D.洋流性质

7.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③两地河流都有春汛B.①、④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②、③两地位于季风区D.②、④两地位于半干旱区

8.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B.②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

C.③以水田农业为主D.④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

读我国局部地区略图,回答下题。

9.(2010·安徽合肥三模)有关A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河以南地形完整开阔,以北地形破碎B.该河以南煤、铁丰富,以北有色金属丰富C.该河以北雨季集中而短促,以南雨季较长D.该河以北植被为落叶阔叶林,以南为常绿硬叶林

10.(2010·广东韶关二次调研)2010年5月1日第41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开幕举行。各个国家的展馆均反映了该国的特色。下列展馆最能反映其自然环境特征的是()

A.中国馆B.巴基斯坦馆

1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产品产业带,发展特色农业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是我国两大重要的商品农业生产基地,回答下列问题。

甲乙

(1)下表反映甲、

(2)从自然角度考虑,图中乙区域C、D平原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是什么?该如何解决?

(3)图中甲区域的农业发展与乙区域相比,有哪些优势区位条件?

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下面是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图(甲)和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图(乙)。

甲乙

材料二下面是太湖平原与东北平原农业相关要素比较。

(1)

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的措施有()

A.建设西气东输工程B.引进重工业C.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

D.提高城乡居民收入E.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

F.提高能源利用率

(3)从岛屿类型看,P岛为________岛,随时间推移,其将首先与________岸相连。请指出该岛及其面积的扩大对上海市发展的影响。

(4)太湖平原的谷物单产量远高于东北平原,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缓解乙图所示地区常规能源的不足,国家在此修建了________核电站,分析在此发展核电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太湖平原自古就是我国的粮仓,通过京杭大运河向北方地区输送了大量粮食。但近些年,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粮商却频频到东北地区调粮,南粮北上逐渐被北粮南下所取代。请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些转变的原因。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