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解剖与神经网络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出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冠状动脉largeartery)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 (elasticartery)。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m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一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生理一 1.保持正常子宫前倾位置的主要韧带是下列哪一项 A.阔韧带 B.主韧带 C.圆韧带 D.宫骶韧带 E.骨盆漏斗韧带 2.不属于外生殖器的组成是 A.阴阜 B.大阴唇 C.小阴唇 D.阴道 E.阴蒂 3.测定卵巢功能最简便的方法是 A.宫颈黏液结晶检查 B.女性激素测定 C.基础体温测定 D.诊断性刮宫 E.阴道脱落细胞涂片检查 4.成年女子卵巢的体积及重量正确的是 A.4cm×3cm×1cm,5~6g B.4cm×2cm×2cm,5~6g C.5cm×4cm×3cm,6~7g D.4cm×3cm×2cm,5~6g E.3cm×2cm×1cm,4~5g 5.促进乳房发育,使乳腺管增生的激素是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胎盘生乳素 E.生乳素抑制激素 6.关于成年妇女子宫体积,下列哪项正确 A.长7~8cm,宽4~5cm,厚2~3cm B.长7~8cm,宽2~3cm,厚4~5cm C.长8~9cm,宽4~5cm,厚2~3cm D.长7~8cm,宽2~3cm,厚1~2cm E.长4~5cm,宽7~8cm,厚2~3cm 7.关于正常育龄妇女子宫大小和容积的描述,正确的是 A.7cm×5cm×2cm;3ml B.8cm×5cm×3cm;5ml C.9cm×6cm×2cm;5ml D.10cm×5cm×2cm;7ml E.11cm×5cm×2cm;7ml 8.关于子宫的描述,正确的是 A.子宫位于盆腔的后壁呈梨形 B.子宫内膜的基底层周期性脱落 C.柱形的子宫颈内腔称宫颈腔 D.宫体与宫颈间最狭窄处为子宫峡 部 E.子宫下部较窄呈棱形称子宫颈 9.横行于子宫颈到盆腔壁两侧的韧 带是 A.圆韧带 B.骨盆漏斗韧带 C.主韧带 D.子宫骶骨韧带 E.阔韧带 10.黄体生成素LH来自 A.丘脑下部 B.脑垂体 C.卵巢 D.肾上腺素 E.黄体 11.健康妇女的月经量大约是 A.10~20ml B.30~50ml C.60~70ml D.80~90ml E.100~120ml 12.经期卫生的保健,下列不正确的 是 A.每天进行阴道冲洗 B.要用干净的月经带或卫生巾 C.可照常参加工作 D.保持愉快的心情 E.防止寒冷刺激 13.卵巢除了产生卵子并排卵的生 殖功能外还有内分泌功能,它合成 及分泌的的激素有 A.雌激素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 素 B.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卵泡刺激 素 C.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黄体生成 素 D.雌激素、雄激素和少量孕激素 E.孕激素、雄激素和少量黄体生成素 14.卵巢内有卵泡发育成熟,子宫内 膜会产生何种变化 A.增生期变化 B.分泌期变化 C.月经期变化 D.月经前期变化 E.蜕膜变化 15.某妇女月经周期为33天,其排 卵日期在月经周期的天数是 A.第14天 B.第15天 C.第16天 D.第18天 E.第19天 16.哪一个阶段在妇女一生中历时 最长 A.新生儿期 B.青春期 C.性成熟期 D.更年期 E.老年期 17.能降低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同时松弛子宫肌的激素为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生乳素 18.能增加子宫平滑肌对缩宫素的 敏感性,同时增强子宫收缩力的激 素为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E.生乳素 19.青春期年龄大致为 A.10~19岁 B.14~17岁 C.12~20岁 D.10~15岁 E.9~15岁 20.人体骨盆的组成包括 A.两块髂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B.两块坐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C.两块髋骨,一块骶骨,一块尾骨 D.两块耻骨,一块髂骨,一块尾骨 E.两块耻骨,一块尾骨,一块骶骨 21.输卵管由内向外可分为哪几部

女性盆底结构解剖新观念

女性盆底结构解剖新观念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协和医院,北京 100730) 朱兰 新兴的妇科泌尿学与盆底重建外科(urogenecology and reconstructive pelvic surgery,URPS)旨在研究对由于盆腔支持结构损伤、缺陷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患进行有效的处理,在近20年中有了突破性发展,已成为新的亚学科立于医学之林。,随着对盆底结构解剖的深入研究,对于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处理发生了观念上的转变。掌握盆底结构解剖的新知识、新观点,有利于正确诊断和处理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1.女性盆底支持结构的局部解剖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经贯穿其中。盆底肌肉群、筋膜、韧带及其神经构成了复杂的盆底支持系统,其互相作用和支持,承托并保持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时期保持正常位置。 盆底前方为耻骨联合下缘,后方为尾骨尖,两侧为耻骨降支、坐骨升支及坐骨结节。盆底由外向内由三层组织构成,外层即浅层筋膜与肌肉(包括:一对球海绵体肌、一对坐骨海绵体肌、一对会阴浅横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中层即泌尿生殖膈,由上下两层坚韧的筋膜及一层薄肌肉组成,覆盖于耻骨弓与坐骨结节所形成的盆底前部三角形平面上,成为三角韧带;内层即盆膈为盆底最坚韧的一层,由肛提肌及筋膜所组成。盆底肌肉是维持盆底支持结构的主要成分,在盆底肌肉中,肛提肌起着最为主要的支持作用。肛提肌是成对的宽厚扁肌群,两侧肌肉相互对称,向下向内聚集成漏斗状。每侧肛提肌由前内向后外由耻尾肌、髂尾肌和坐尾肌三部分组成。肛提肌的内、外面还各覆盖有一层筋膜。内层位于肛提肌上面,又称盆筋膜,为坚韧的结缔组织膜,覆盖骨盆底及骨盆壁,其某些部分的结缔组织较肥厚,上与盆腔脏器的肌纤维汇合,分别形成相应的韧带,对盆腔脏器有很强的支持作用。 新近对肛提肌的基础研究发现:肛提肌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但把它分成两个主要部分描述:盆隔部分(尾骨肌和髂尾肌)和支持脏器部分(耻骨尾骨肌和耻骨直肠肌)。这些肌肉来源于两侧骶骨和尾骨的侧壁。肛尾肌或肛提肌板代表尾骨肌在尾骨的融合。肛提肌由髂尾肌和耻尾肌组成,在两侧沿盆壁延伸到达耻骨联合后方,肛提肌形成盆膈其内有尿道、阴道和直肠穿过称生殖裂孔。盆腔肌肉功能正常时,盆腔器官保持在肛提肌板之上,远离生殖裂孔,腹腔内压力增加将盆腔内器官向骶骨窝推挤,肛提肌板能防止其下降。 2.女性盆底结缔组织结构及肌肉电生理特征 虽然结缔组织与盆腔肌肉对盆腔脏器的支持作用不同,但却同样重要。尽管人们分别阐述结缔组织成分,其作用却是作为整个盆腔的连续网状结构,在某些部位增厚而发挥特定作用。筋膜分两种:壁层和脏层(盆腔内)。壁层筋膜被覆盆腔的骨骼肌,形成肌肉与骨盆的连接;其组织学特点是胶原质排列规则。脏层筋膜连续性强,象网状结构一样在盆腔分布,它由疏松排列的胶原质、弹性蛋白、脂肪组织组成,其内有血管、淋巴系统和神经穿过到达相应的盆腔器官。盆腔内的脏层筋膜包绕着盆腔器官,使其相互独立。盆腔内的脏层筋膜称分离的“韧带”,如子宫主韧带和骶韧带。附着于骨盆侧壁的结缔组织存在两个水平:肌肉弓腱和筋膜弓腱。肛提肌附着于闭孔内肌壁层筋膜的部分称肛提腱弓或肌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常规

第一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介入治疗常规 第一节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术 、适应证 1. 位于功能区或底节区,手术切除风险较大。 2. 血管畸形较大,手术切除困难。 3. 病人不愿意接受手术治疗者。 、禁忌证 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凝血功能障碍的病人,经处理不能纠正。 三、术前准备 1. 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检查。 2. 必要时行心电图、胸透及其它相关检查。 3. 术前镇静及必要时应用抗癫痫药 4. 术前6 小时禁食水。 5. 向病人家属或组织交代病情,签订手术志愿书。 四、必备设备及器械 1. 具备麻醉及抢救设施、药品的导管室。 2. 动脉造影机。 3. Seldinger 's 穿刺器械,包括局部麻醉剂,动脉穿刺针及动脉鞘。 4. 动脉造影器械,包括造影管,导引导丝。 5. 指引导管,包括交换导丝及指引导管。 6. 微导管及导丝,包括漂浮导管或/ 和导引导管。 7. 栓塞材料,包括液体栓塞材料及固体栓塞材料,如NBCA(a-氰丙烯酸正丁酯);显 影剂碘苯酯、超液化碘油或钽粉。 8. 其它附件,包括注射器,Y 型接头,连接管,三通接头等。 9. 手术包,包内至少应包括敷料,消毒钳,止血钳,手术刀及刀柄,小药杯,弯盘,不锈钢盘 等。 五、血管内治疗基本步骤 1. 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局部麻醉、镇静或全身麻醉。 2. 局部消毒铺巾。 3. 股动脉Seldinger 's 穿刺(或颈动脉穿刺),导入动脉鞘,用空针抽出动脉血证实动脉鞘 位于动脉内,动脉灌注系统持续向动脉鞘内滴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 4. 系统抗凝(约60单位/公斤体重/小时)。出血急性期慎用抗凝剂。疑术中需立即用鱼精蛋 白中和肝素。 5. 行动脉造影(局部或全脑),了解正常及病变部位血管的走行、形态、分布、血管间吻合、 毛细血管的染色、静脉及静脉窦的显影及显影时间等各种情况。 6. 将指引导管送入患侧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或椎动脉内。 7. 通过指引导管向病变部位送入微导管,在操作微导管时保证指引导管及微导管内保

(完整word版)盆底功能障碍

二妇女盆底康复篇 第一章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一、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包括一组因盆底支持结构缺陷或退化、损伤及功能障碍造成的疾病。以盆腔器官脱垂、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和生殖道损伤为常见问题。 女性的盆底象吊床一样在会阴肛门处托起膀胱、子宫、直肠等盆底器官,维持我们的性生活快感、排尿、排便等多项生理功能。正常人在妊娠、肥胖、咳嗽、便秘、泌尿生殖感染、分娩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对盆底肌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盆底肌肉功能障碍。轻者表现为阴道松弛,性生活不满意、小腹坠胀,尿频,便秘等轻度不适,重者出现尿失禁,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等疾病,造成难以言状的痛苦,影响的生活质量,甚至造成家庭不和谐。 二、盆底肌肉是如何造成损伤的 1.怀孕时,随着胎儿的增大,子宫重量的增加,长期压迫骨 盆底部,造成盆底肌肉受压,肌纤维变形,肌张力减退。 2.妊娠时,体内内分泌的变化。分娩时松弛激素的释放。产 道过度伸展、扩张及损伤,再次使阴道及盆底组织松弛,盆底肌张力下降,造成骨盆不稳定关节脱位,影响各脏器的位置和功能。即使剖宫产也不能完全避免这种情况。 3、随着年龄增长,盆底组织本身也有松弛老化倾向。 三、孕产期减少盆底肌损伤的保健措施

1、多喝水、多吃水果和富含纤维的食物,防止便秘。 2、孕期避免持久增加腹压的活动,尽量不要憋尿,控制 体重增加,防止巨大儿。 3、如有咳嗽、便秘都要积极治疗,否则会增加骨盆底的 压力,加剧盆底肌松弛,造成盆底功能障碍。 4、产褥期应避免过早过剧的收缩腹肌。 5、产后要保证必要的营养支持,如果因为害怕产后肥胖 而过分节制饮食,会造成肌肉缺乏必要的营养素而变薄,力量变弱,影响其对盆腔脏器应有的支持作用。 四、产后盆底功能损伤系统保健措施 (一)充分监测评估 孕期和产后,监测、评估盆底肌损伤程度,并及时及时进行康复训练及治疗,是预防盆底肌功能障碍的首选办法。产妇在分娩后42天需对盆底肌肉功能恢复情况做全面检查评估,如果盆底肌肉群恢复不良,要及时进行治疗。产后3个月是做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不但增加治疗难度,而且尿失禁的发生率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严重。 (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 1、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对于严重的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的患者,可以通过手术纠正,解决解剖结构的异常,从而达到减轻或消除其临

盆底解剖

第一节盆部 骨盆pelvis以界线(骶岬、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和耻骨联合上缘的连线)分为上方的大骨盆和下方的小骨盆。大骨盆参与腹腔的组成,已述于前。盆部系指界线以下的小骨盆部分,它包括盆壁、盆膈和盆腔器官等,盆腔上口由界线围成,下口封以盆膈。盆膈以下的软组织称为会阴。 一、盆壁、盆筋膜和盆膈 盆壁pelvic wall 由小骨盆、附着在骨盆内面的肌及其筋膜所组成。其中小骨盆在上册第三章已叙述。盆腔的底为盆膈。 1.骨盆肌 骨盆肌为附着于盆壁内面的肌(图9-1),有闭孔内肌和梨状肌。闭孔内肌obturator internus位于盆腔侧壁,起自闭孔膜内面及其邻近骨面,经从骨小孔出盆腔,止于股骨转子窝。它的前上缘及其筋膜参与闭膜管的围成。梨新诗肌piriformis位于盆腔后壁,起自骶骨盆面外侧部,经坐骨大孔出盆腔,止于股骨大转子。该肌未能完全封闭坐骨大孔,其上、下缘的空隙分别称梨状肌上、下孔。此二肌在臀部解剖时已见到。 图9-1 盆壁和盆底肌 2.盆膈

盆膈pelvic diaphragm由前方的肛提肌和后方的尾骨肌以及覆盖在两肌上、下面的盆膈上、下筋膜组成,又称盆底(图9-2)。盆膈具有承托盆腔脏器、协助排便、分娩等功能。 图9-2 盆膈(上面观) (一)肛提肌levator ani 为阔肌,两侧连合成漏斗状。起于耻骨联合的盆面、盆筋膜腱弓(肛提肌腱弓)和坐骨棘的盆面。肌纤维向后内方,在中线处与对侧肌纤维会合止于会阴中心腱、肛尾韧带和尾骨尖。在会阴中心腱前方,两侧前份的肌纤维围成盆膈裂孔,在男性有尿道、在女性有尿道和阴道通过。 根据肌纤维的起止和排列,肛提肌自前向后又可分为耻骨阴道肌(女性)或前列腺提肌(男性)、耻骨直肠肌、耻尾肌、髂尾肌等四部。 女性的耻骨阴道肌pubovaginalis和男性的前列腺提肌levator prostatae均起自耻骨联合及肛提肌腱弓前份,耻骨阴道肌的肌纤维沿尿道、阴道的两侧行走,并与尿道、阴道的肌纤维交织,有协助缩小阴道口的作用。前列腺提肌的肌纤维经前列腺两侧止于会阴中心腱,有支持前列腺的作用。 耻骨直肠肌puborectalis起于耻骨盆面和肛提肌腱弓前份,肌纤维行向后内,并与对侧纤维交织构成U形袢,围绕于直肠和肛管交界处的侧方和后方,协助括约肌的肛门。 耻尾肌pubococcygeus起于肛提肌腱弓中份,止于肛尾韧带。

女性生殖解剖与生理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和生理 1.在月经周期调节中,除掉哪项外,其余全符合规律 A.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为丘脑下部调节月经的主要激素 B.丘脑下部的促性腺释放激素呈脉冲式分泌 C.丘脑下部细胞内分泌功能受多种因素的调节 D.丘脑下部分泌功能不受卵巢分泌性激素的反馈作用 E.丘脑下部的促性腺释放激素的生理功能主要是促使垂体分泌促黄体素 和促卵泡素 2. 25岁,已婚女性月经规律周期28天末次月经3月1日,排卵日期应在 A.3月8日 B.3月14日 C.3月15日 D.3月20日 E.3月22日 【问题:3~4 】 A.雌激素 B.孕激素 C.雄激素 D.催乳素 E.抑制素 3. 使宫内膜由增生期变为分泌期的是 B.孕激素 4. 使阴道上皮细胞糖原分泌,维持阴道PH偏酸,抑制致病菌生长的是 A.雌激素

5. 妇科手术在处理下列哪个韧带时最易损伤输尿管? A.骨盆漏斗韧带 B.主韧带 C.子宫骶骨韧带 D.卵巢固有韧带 E.圆韧带 6. 下述除何项不正确外均是月经周期中激素的变化 A.排卵前24h左右,FSH出现高峰 B.排卵前24h左右,LH出现陡峰 C.LH陡峰持续24h后骤降 D.雌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峰 E.孕激素在排卵前后各出现一个高峰 7. 提示卵巢有排卵的是 A.基础体温单相型 B.阴道脱落细胞反应为轻度雌激素影响 C.宫颈粘液有羊齿状结晶 D.子宫内膜呈增殖期变化 E.子宫内膜呈分泌期变化 8.关于卵巢激素的特点,错误的是 A.均属于甾体激素 B.基本结构均与胆固醇相似 C.孕烯酮是雌、孕激素和雄激素的前体 D.孕激素有促进骨沉积作用

E.雌激素有潴留水钠作用 9. 有关生殖系统淋巴回流,除哪项外均正确 A.子宫颈的淋巴主要流到闭孔及髂内淋巴结 B.子宫体淋巴输入腰淋巴结 C.子宫底部淋巴输入闭孔淋巴结 D.阴道下段淋巴输入腹股沟浅淋巴结 E.阴道上段淋巴输入闭孔淋巴结 10.下列有关月经周期内分泌变化错误的是 A.雌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有正反馈也有负反馈 B.排卵前LH和FSH分泌达高峰 C.月经前雌激素,孕激素共同作用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抑制效果 D.排卵前8小时雌激素出现峰式分泌 E.更年期妇女FSH升高 11.关于促黄体素,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少量促卵泡素能使卵泡分泌雌激素 B.与一定量的促卵泡素共同作用下,能导致成熟的卵泡排卵 C.陡直高峰能使成熟卵泡发生排卵 D.血中陡直高峰出现在雌激素高峰之后 E.月经来潮时出现第二次陡直高峰 12. 卵巢排卵后形成黄体,此时孕激素分泌旺盛如月经周期为28日型,其 高峰最可能在月经周期的 A.第7-8天 B.第12-13天

人体血管解剖图

动脉是由心室发岀的血管,在行程中不断分支,越分越细,最后移行为毛细血管。动脉管壁较厚,含平滑肌、弹力纤维较多,有一定的弹性和舒缩性,可随心脏的舒缩、血压的高低而搏动,即在心室射血时管壁扩张,心室舒张时管壁回缩,促使血液继续向前流动。中、小动脉在神经体液调节下收缩与舒张,以改变管腔的大小来影响局部血流量和血流阻力,并借此来维持与调节血压。 人体全身动脉 分布图 冠状动脉largeartery) 包括主动脉、无名动脉、颈总动脉、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和髂总动脉等。大动脉的管壁中有多层弹性膜和大量弹性纤维,平滑肌则较少,故又称弹性动脉 (elasticartery) 。大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有较厚的内皮下层,内皮下层之外为多层弹性膜组成的内弹性膜,由于内弹性膜与中膜的 弹性膜相连,故内膜与中膜的分界不清楚。 2. 中膜成人大动脉有40?70层弹性膜,各层弹性膜由弹性纤维相连,弹性膜之间有环形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中膜基质的主要成分为硫酸软骨素。 3. 外膜较薄,由结缔组织构成,没有明显的外弹性膜。外膜逐渐移行为周围的疏松结缔组织。 中动脉 除大动脉外,其余凡在解剖学中有名称的动脉大多属中动脉(medium-sizdeartery)。中动脉管壁 的平滑肌相当丰富,故又名肌性动脉(muscularartery)。中动脉管壁结构特点如下。 1. 内膜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2. 中膜中动脉的中膜较厚,由10?40层环形排列的平滑肌组成,肌间有一些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 3. 外膜厚度与中膜相等,多数中动脉的中膜和外膜交界处有明显的外弹性膜。 小动脉 管径1mn以下至0.3mm以上的动脉称为小动脉(smallartery)。小动脉包括粗细不等的几级分支,也属肌性动脉。较大的小动脉,内膜有明显的内弹性膜,中膜有几层平滑肌,外膜厚度与中膜相近,一般没有外弹性膜。 微动脉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称微动脉(arteriole)。内膜无内弹性膜,中膜由1?2层平滑肌组成,外膜较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