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阶梯电价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关于阶梯电价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关于阶梯电价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关于阶梯电价政策执行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摘要:执行力一词最早被运用于行政法学领域,完整的叫法为“行政行为的执行力”。而近年来执行力这一概念被广泛应用于工商企业管理领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执行力的理念逐渐走向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领域,内涵不断被丰富。

提高政府的执行力是政府能力提高的重要保障。美国政策学者艾利森曾说过“在政府工作中,为了实现政府政策的目标,方案确定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

的执行”。

关键词:阶梯电价;政策;问题;对策;分析

1导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生活用电需求麻则在逐年增高。从其属性来看,电能又具有准公共产品的属性,但是在其生产、运输及使用过程

中会产生一些负外溢效应。为了提高电能的利用效率,提高居民节约用电意识,

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011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居民生活用电试行

阶梯电价的指导意见》,2012年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居民“阶梯电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

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推进水、石油、天然气、电力、交通、电信等领域价格

改革,放开竞争性环节价格。但是就距今已实施两年的阶梯电价政策而言,由于

受政策方案、政策执行的主体、政策目标群体及政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阶梯电

价政策的执行并未取得明显的效果。在此主要从政策执行的角度分析在阶梯电价

政策执行过程中遇到了哪些问题,及其影响了政策的执行效果。

2地方决策存在的突出问题

2.1地方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你有政策,我有对策”,指当需要执行的政策与负责执行的机关、部门存在利益冲突时,执行机关就有可能制定出与上级政策目标表面上相一致,实际上相违

背的执行措施,妨碍政策的全部实施。第二,搞“土政策”,指在地方决策过程中,执行

部门常附加一些原目标所没有的内容,致使政策不能到位或政策失真。第三,“断章

取义,为我所用”,指有些地区或单位对上级指令、命令、政策进行过滤,选择对自身“有利”的政策规定执行。

2.2因地方决策监督约束机制的不健全,

所引起的突出问题是:第一,“有法不依”。一些地区和部门从本位主义和地区利

益出发,对国家明文规定的法律、政策置若罔闻,不严格执行,我行我素。第二,“阳奉阴违”,指在执行过程中,只做表面文章,没有制定具体措施,在组织、人员、资金上都没有到位的执行活动。第三,缺乏配套的地方政策。一项政策出台后,没有相应的

辅助政策相协调,先后出台的政策有矛盾。第四,地方决策缺乏创新。由于机械教

条地制定地方政策,脱离具体实际,致使政策执行效率低下,形式主义,缺乏实效。

2.3地方政策实施后出现结果

与中央政策目标、政策内容不相符合,即出地方决策内容变异,其主要问题的表

述形式有五种:第一,政策架空。即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只是被宣传一通,做了表面文章,而未被转化为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政策并未真正落到实处,成了空架子,使政策

赤字增加。第二,政策浮夸。即地方决策过程中,附加了不恰当的内容,盲目扩大政

策外延,使政策的调控对象、范围、力度、目标超越政策原定的要求。第三,政策

缺损。即一个完整的政策执行时只有部分被贯彻落实,其余部分则被割裂遗弃,使

政策内容残缺不全,政策变形失真。第四,政策替换。即政策在实施过程中被换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