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高级将领李特生平简介

红军高级将领李特生平简介
红军高级将领李特生平简介

红军高级将领李特生平简介

李特(1902;1938),中国工农红军高级指挥员。原名徐克勋,又名徐李特,号希侠。1925年入中国共产党。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红军高级将领李特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李特这个名字,是一个对于现在的人来说很陌生的名字,但是即使对于这个名字陌生,也不能够否认在当时的时代,李特对于中共的卓越的贡献。

李特出身于一个农民的家庭。李特在很小的时候,就和自己的父亲出去谋生了。李特后来大概是加入了工人的队伍,而且还当了领队一类的人物。后来,李特去了苏联那边学习,因为个子小才被朋友们戏称李特的。就这样叫惯了。索性,李特就把自己的名字给改了。

李特对于中共的贡献是很大的。虽然说李特也曾经做了很多的错事,他也有自己判断失误的时候,也有自己选择错了的人。李特简历里面,有一点必须要提及的,就是他当时反对毛周等人北上。但是李特其实也是无可奈何的,他也是奉了别人的命令行事。可是李特简历里面也有提到,李特当时的态度是很不好的。虽然后来李特被说动了,让大部队走人了,可是这件事情就这样的被人给记下了。

李特人生最后的一笔记录是在西路军里面。李特的死是很冤枉的,因为他没有死在敌人的手里,反而是被诬陷而死。后来的李特经过了几十年的时间终于被平反,可是斯人已逝,大家对于李特的名字,

都陌生了。

李特和黄超的关系李特原名不叫李特,是在苏联学习期间因个子矮小被人取笑为“litter”才给自己改名为李特,这样娱乐精神也是少见。而黄超呢,是在乌鲁木齐死亡的,为什么把这两人放一起呢?因为李特黄超死的冤枉。

李特黄超这两人从某个程度上都是被错杀,所以才会说这两人死的冤枉。而且这两个人都是对革命有功者,这样草率的死去,确实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当时的李特黄超的战友甚至想要平凡来为这两个人伸冤。但由于当时两人是被秘密执行死刑的,所以连收尸都不知道去哪里。而李特黄超的死因也成了千古之谜,到底是谁下的命令?大家一致认为,断然不是毛泽东,而是中央背后另一个高层。很明显这个中央高层杀了李特黄超是为了防止他们回到莫斯科告状,但究竟是谁下的手,这个已经无处考证了。在李特黄超离开半个世纪后的今天,后人怀念起他们来依旧是非常惋惜,明明立下那么多汗马功劳却被当做反革命处决了,真是让人唏嘘不已。而当时两人的死讯也让中央内部坐立不安,张国焘更是失去了一个心腹。

而不仅党失去了两个得力的左右臂,李特黄超也只是中央内斗的两个牺牲品罢了。

李特黄超虽然死了,但是后人一直没有忘记他,他们对政治的贡献也被没有被一票否决,这也算是在他们死后一个小小的安慰吧。

李特沉冤昭雪一些红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并不认为李特是“托派”和反革命,对他评价颇高。

红三十军军长李先念对李特很了解,他曾说:“李特、黄超是反革命吗?不是!当时和彭(德怀)老总吵架只是在气头上。”

西路军总指挥徐向前说:“李特资格很老,在苏联留学。李特人很好,和人相处不错。他心很细,考虑问题比较周到,作战命令、训练指示,大都由他起草。这个人很能吃苦耐劳。”

曾任红三十军政委、建国后任沈阳军区副司令员、装甲兵副司令员的程世才中将说:“李特政治上没有问题,人很好,理论水平很高,革命很坚决,能吃苦耐劳。至于1935年9月,李特奉命去追赶党中央、带领一部分四方面军回头南下,说中央北上是机会主义,一些人说李特是反中央,这不能和张国焘一概而论。所以,徐帅、先念主席对李特的问题很关心,指示要把李特的情况查清楚。”

原西路军直属纵队司令员、骑兵师师长,建国后曾任兰州军区司令员的杜义德中将说:“李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拥护的,是非常忠诚于党的人。在西路军那样困难的情况下,能够带领几百人到新疆,就说明了这一点。李特早就应该平反了。”

原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第九十一师师长、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徐深吉中将说:“李先念(从新疆)回到延安时对我们说,我离开新疆的时候,李特和黄超还到机场送行呐,以后就不见了,一打听,听说被杀害了。把他们说成是托派,那只是借口。不管怎么说,李特和黄超不是托派,不是反革命。李特这个同志品质很好,理论水平比较高,平易近人,有学问。”

原红四方面军机要局局长、电台台长,建国后曾任武汉市委第一

书记、中顾委委员的宋侃夫说:“在西路军,李特在总部主管军事方面的工作,在那样艰苦卓绝的环境条件下,工作是很努力的,也是有贡献的。西路军打了败仗,同李特没有关系。我们离开新疆以后,把李特、黄超留下来了,后来听说把他们当做反革命处理了。我和四方面军的同志都谈过,当时把李特当成反革命是冤枉的,应该平反,因为他是一位好党员、好干部、好同志。”

1955年未授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有多少

1955年未授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有多少 1955年未授衔的解放军高级将领有多少 2008-11-29 15:49:14| 分类:军事历史|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S(jEP H

3

|mt 邓小平(1904~1997) 四川广安人,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 一.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1954年改为国务院)副总理.1954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同年任国防委员会副主 席.1955年中共七届五中全会上,增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中央委员会总书记.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上恢复了原来担任的党政军领导职务.同年8月在十一届一中全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副主席,中央军委副主席.1978年3月当选为政协全国委员会主席.1981年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十二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

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共中央军委主席.1983年在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1987年10月在中共十三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军委主席. e@fIMF] !f+Bab< J 中央军委秘书长-&L oJbSy C UnY+ 杨尚昆(1907---1998)四川潼南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部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长,红军第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红三军团政治委员,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曾在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和红军前敌总指挥部领导机构中负责政治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曾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副书记、书记,抗日战争胜利后,他任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兼中央外事工作组副组长,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中央后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杨尚昆同志继续担任中共中央副秘书长、中央办公厅主任,兼任中央军委秘书长、中直机关党委书记。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八届一中全会上,分别当选为中央委员、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1978年12月至1980年底,杨尚昆同志相继担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二书记、副省长,中共广州市

唐宋八大家简介--王安石(历史评价)

北宋 元佑元年(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曾说:介甫文章节义过人处甚多,&&方今&&不幸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朝廷宜加厚礼,以振浮薄之风。。司马光对王安石的道德文章进行了肯定,而对作为政治家的王安石,进行了全盘否定。北宋时期,其反对派就以修史的方法进行批评,朱熹多次批评王安石及其后学:学术不正,坏了读书人,但是朱熹对王安石个人是给予了相当肯定的 南宋至晚清 王安石本以「天命不足畏,人言不足恤,祖宗不足法」,锐行变法,但因性格、运气、旧党及富豪反对和用人不当,导致变法失败,其人亦被旧党标上「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所促成的党争更加速了北宋亡国。宋高宗为开脱父兄的历史罪责,以靖康元年以来士大夫们的议论,把国事失图由蔡京上溯至王安石。绍兴四年五月宋高宗诏命重修《神宗实录》以否定王安石变法为基调,这一定谳对于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王安石作为北宋亡国元凶的论调,经宋国史至元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封建时代官方定论。 南宋以后,王安石变法总体上是被否定的,但对王安石的部分新法措施则有不同程度的肯定看法。在诸新法措施中,尤以科举改革、免役法、保甲法、保马法得到较多的肯定。 持肯定者在南宋有陆九渊,元朝有吴澄、虞集,明朝有陈汝錡、章衮,入清后有颜元、李绂、蔡上翔、杨希闵、龚自珍、陆心源等。王夫之认为王安石的三不足之说是祸天下而得罪于名教。如蔡上翔以为荆公之时,国家全盛,熙河之捷,扩地数千里,开国百年以来所未有者。南渡以后,元佑诸贤之子孙,及苏程之门人故吏,发愤于党禁之祸,以攻蔡京为未足,乃以败乱之由,推原于荆公,皆妄说也。其实徽钦之祸,由于蔡京。蔡京之用,由于温公。而龟山之用,又由于蔡京,波澜相推,全与荆公无涉。 他们给王安石以高度评价的原因主要有两点:其一,他们大都是江西临川人,对王安石的褒扬,实际上是中国古代尊重和敬仰乡贤优良传统的一种表现;其二,颜元、龚自珍肯定王安石及其变法,与他们和王安石有着相近的思想理路分不开。 南宋至晚清最具代表性的批判意见有三点:一是认为王安石变乱祖宗法度,祸国殃民,最终导致北宋亡国。这个观点定于南宋初期的《神宗实录》,后经宋国史至元朝人修《宋史》所承袭,成为元明清时期的官方定论,不仅为史家所认同,而且被社会普遍接受。二是对荆公新学进行了严厉抨击。荆公新学是王安石变法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自宋理宗取缔王安石配享孔庙后,荆公新学所遭受的抨击之严厉,要远甚于对新法措施的否定。南宋理学家对荆公新学的批判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斥荆公新学为异端邪说于学不正、杂糅佛道或学本出于形名度数,二是把新学作为变乱祖宗法度而致北宋亡国的理论依据,予以无情打击。由于理学在元明清被定为一尊的统治思想,是当时思想的主流,荆公新学作为异端邪说遂成不易之论。三是把王安石的诸项新法称为聚敛之术聚敛害民。把王安石的理财思想视作兴利之道剥民兴利,是北宋熙宁、元佑时反变法派批评新法的主要观点,自南宋至晚清仍是绝大多数史家和思想家评议王安石新法的基本观点之一。

生平简介范文

xxx 同志生平简介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极其沉痛的心情,追忆xxx 同志为党为人民辛勤工作的一生,寄托我们的哀思……XXXX 年XX 月XX 日(农历XXXXXX)XX 点,xxx 同志因病治疗无效,不幸与世长辞,享年XXXX 岁。 xxx 同志XXXX 年XX 月XX 日出生于XXXXXXXX。XXXX 年XX 月参加工作。XXXXX 年X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 工作;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X 年XX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 月在XXXXXX;XXXX 年XX 月至XXXX 年XXX 月在XXXX 工作;XXXX 年XXXX 月退休。 xxx 同志是一位优秀的XXXX。 她从事XXXX 工作近XXXX 年,始终忠诚于党的XX 事业。任教期间,xxx 同志多次被市、乡、校评为XXXX。无论是在XXXX,X 都能以XX 为家,以XX 事业为中心工作,一心一意为XX 的发展出谋划策、出力流汗;X 长期奋斗在XX 事业的第一线,默默耕耘,任劳任怨,以扎实的XX 能力和科学的管理水平为XX、为XX 培养输送了一批批优秀的人才。X 一心为XX 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广大XX 和社会的好评。 xxx 同志是一位出色的XXXX。X 在我市X作文XXX 组建时调入,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由XXXX 工作者向XXXX 的转型,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连续工作XXXX 年直至退休,参与和见证了我市XXXX 的艰难历程。工作中,她忠于职守,勤勉认真,不断学习,认真贯彻党和政府关于企业改制和体制改革的方针政策;X 身体力行,调查研究,与基层干部职工打成一片,长期工作在企业改制第一线,凭着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为我市的XXXX 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xxx 同志在家是一位好XX、好XX。X 家较为贫寒,父亲长期工作在外,家中XX,一家XX 人,身为XX,她比同龄人涉世较早,自小便与母亲分担起家庭重任。成家立业后,含辛茹苦,养育XX,对子女从严教育,严格要求,XX 个个好学上进,勤奋努力,他们先后进入大学深造,相继参加工作,成为了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xxx 同志生活简朴,意志坚韧,是我们学习的榜样。XX 为人正派,办事公道,严于律己,光明磊落,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直至退休后,仍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关心我市的社会发展事业。 我们追忆xxx 同志,就是要化悲痛为力量,学习XX 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学习XX 那种不屈不挠,乐观向上,勇往直前的坚强毅力;学习XX 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学习XX 在家做一个好儿女、好母亲、好家长,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好教师、好干部。我们要像XX 那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积极进取,默默奉献,以此来告慰xxx 同志在天之灵!xxx 同志安息吧!XXXX 年XX 月XX 日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

李白个人生平简介 导语:李白作为“诗仙”被众人熟知,大家都读过很多李白的诗,但是可能大家对李白这个人不太了解。下面橙子为大家收集了一些李白的资料,大家快来看看吧!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合称为“大李杜”。 李白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等。 人物生平 早年天才长安元年(701年),李白,字太白。其生地今一般认为是唐剑南道绵州(巴西郡)昌隆(后避玄宗讳改为昌明)青莲乡。祖籍为甘肃天水。其家世、家族皆不详。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 李白神龙元年(705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李白五岁。发蒙读书始于是年。《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的小学识字课本,长史,州之次官。 开元三年(715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是年岑参生。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隐居戴天大匡山(在今四川省江油县内)读书。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增长了不少阅历与见识。[2]辞亲远游开元十二年(724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生平介绍 XXX同志,男,汉族,19XX年2月出生于XX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51年4月参加工作,1952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XXXX年1月13日2点10分,因病医治无效,与世长辞,享年83岁。 1951年4月至1952年2月,XX县XX区XX乡财粮; 1952年3月至1954年6月,XX县XX区政府文书; 1954年7月至1955年9月,XX县纪委干事; 1955年10月至1956年6月,XX县委党训班副主任; 1956年7月至1956年12月,XX省委党校学习; 1957年1月至1958年1月,XX县监察委员会副书记; 1958年2月至1958年7月,XX县XX乡党委书记; 1958年8月至1961年6月,XX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 1961年7月至1965年6月,XX县民政科科长; 1965年7月至1966年8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66年9月至1970年1月,XX县XX公社党委书记; 1970年2月至1971年7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主任; 1971年8月至1977年8月,XX县大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7年9月至1978年6月,XX县XX公社党委副书记; 1978年7月至1979年1月,XX县劳动局局长;

1979年2月至1980年12月,XX县人民检察院代检察长; 1980年12月至1982年4月,XX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1982年5月至1985年9月,县直机关党委书记; 1985年10月至1988年4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制科科长; 1988年5月至1990年8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 1990年9月至1992年9月,XX县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正科级协理员; 1992年10月光荣退休。 XXX同志一生艰苦奋斗、勤劳奉献。少年时代,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饱经旧社会苦难生活的煎熬和考验。他始终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己任。在XX长达4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他忠诚于党,忠于人民,始终以忘我的精神,团结同志,关心下级,在工作过的各个领域都作出了突出贡献,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XXX同志在担任乡镇区委领导职务期间,心系群众,想百姓之所想,解百姓之所忧,造福了一方百姓,在广大干部和群众中获得了一致的好评。从事人民检察工作,他不为金钱所惑,不被权势所屈,不为人情所扰, 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秉公执法, 勤政为民,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扬。从事人大工作,他作风正派,深入履职,注重实效,全力推动XX民主法治建设进程。退休后,他仍关心关注XX这方土地,不遗余力地支持XX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建言献策,积极参

xxx同志生平简介

xxx同志生平简介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深切悼念我局退休干部xxx 同志。 xxx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xx年x月x日零时x分不幸去世,享年xx岁。 xxx同志19xx年x月出生于xxx的一个贫寒家庭,19xx 年1月便参加了革命工作,19xx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xx年1月至19xx年在xx市xxx管理处xxxx所工作,任xx员、团支部书记,19xx年至19xx年6月在市xxx管理局城北所做内勤工作,19xx年1月至19xx年11月在市xxx管理处城西所任所长兼支部书记,19xx年11月至19xx年2月在市xx管理处直管所任所长,……,19xx年x月退休。 在近40年的革命生涯中,xxx同志忠于党、忠于人民,对共产主义崇高理想和伟大事业坚定不移,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念,有着强烈的革命事业心和责任感,终身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她服从党的安排,遵守组织纪律,在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把毕生的精力奉献给了xx管理事业。无论是在最基层工作,还是担任领导干部,都注重理论学习,始终坚持研究和实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

发展观,始终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她注重党性修养,不计较名利地位和个人得失,讲奉献,不图索取,以强烈的责任心和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认真负责,求真务实。她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调查研究,始终保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她坚持真理,公道正派,襟怀坦荡,清正廉洁,生活朴素,为人宽厚,平易近人,关心同志,热爱集体,办事公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在干部群众中享有很高的威望。工作中,她深入细致,经常带领干部职工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及时组织人员xxx,为群众排忧解难,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退休后,xxx同志依然关心、支持xxx事业,积极献计献策,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革命本色。 xxx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一番不平凡的事业,她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的一生。她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干部、好同志。她的高尚品德、崇高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xxx同志安息吧。

人民解放军中的八位老总

人民解放军中的八位xx 在人民解放军各个方面军中,八位高级将领常常被部下或同事们尊称为“某老总”或“某总”,并一直沿用至建国之后,成为比他们的职务更令后人景仰的称号。 朱德,被尊称为“朱老总”,为红军总司令、解放军总司令。 贺龙,被尊称为“贺老总”,为红二方面军总指挥。 徐向前,被尊称为“徐总”或“徐老总”,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 彭德怀,被尊称为“彭总”或“彭老总”,为解放军副总司令兼西北野战军司令员。 林彪,被尊称为“林总”,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 陈毅,被尊称为“陈总”或“陈老总”,为华东野战军司令员。 聂荣臻被尊称为“聂老总”,为华北军区司令员。 粟裕,被尊称为“粟总”,为华东野战军负责战役指挥的副司令员、代司令员。 在方面军级的军事主官中,只有中原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是例外,未被称为“刘总”。 原因是刘伯承本人出于谦逊,不允许部下称“刘总”,大家也就习惯于称他为“刘司令员”了。建国后的许多文献中,他与罗荣桓被称为“罗帅”、叶剑英被称为“叶帅”一样,常常被尊称为“刘帅”。 粟裕与林彪因为统帅部队时属“少壮派”,很少有人称之为“粟老总”及“林老总”。 譬如,粟裕被撤掉总参谋长职务后,调到军事科学院当副院长。

1958年9月,叶剑英在欢迎粟裕的常委会议上,既不叫粟裕同志,也不叫粟副院长,而是叫粟裕为粟总,并且一直保持着这一称呼。张震上将曾经回忆说: “我到(总参)作战部时,在总参工作的首长只有聂荣臻和粟裕两位。我还是按照解放战争时期的习惯,分别称他们为聂总、粟总。” 1984年2月,原华东野战军六纵司令员王必成将军得悉粟裕逝世后,又叹又忿地说: “粟总是被浪费的人才!”文革中,江青处处飞扬跋扈,对许多元帅颐指气使,大为不敬是家常便饭,但对解放战争时期常给毛泽东和自己带来惊喜的粟裕,一点也不敢小视,常常以“粟总”称呼他当然也有称呼“粟老总”的例外,原华东野战军13纵司令员周志坚在其《峥嵘岁月——周志坚回忆录》中回忆说: “我心头很沉重,回到纵队指挥所,参谋报告说,粟裕同志要和我说话。我接过话筒,里面传来粟裕同志的声音: ‘攻击刚开始,你们部队伤亡就这么大,进展也很慢,下去整顿一下再打。’粟老总严厉地批评了我们。我拿着话筒,一句话也没有说。首长的批评是对的,我从心里接受。”显然,“某老总”或“某总”是对战争年代方面军级以上的统帅人物的称呼,从一个侧面说明他们在方面军中的地位,授予他们元帅军衔是在情理之中的,只是粟裕因为又一次谦让,失去了元帅这一军衔而已。 也正因为此,仅为大将衔的粟裕,在和平年代渐渐被淡忘了“粟总”的称呼。加上1958年挨整,平反又最晚,囿于宣传力度与级别的缘故,与其他七位“老总”逐渐拉开了距离,成为方面军统帅人物里的畸零者。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唐宋八大家简介--苏洵(文章鉴赏) 苏洵《道中帖》 《六国论》 原文: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嬴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译文: 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有人会问:“六国接连灭亡,都是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吗?”(回答)说:“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地保全。所以说:‘弊病在于贿赂秦国’。” 秦国在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获得城市。比较秦国受贿赂所得到的土地,实际多到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比战败所丧失的土地,实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大的欲望,六国诸侯最大的祸患,当然不在于战争。想到他们的祖辈父辈,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很少的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全把他送给别人,好像抛弃(不值钱的)小草一样。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这才能睡一夜安稳觉。(可是第二天)起床向四境一看,秦国的军队又来了。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贪心永远没有满足,(诸侯)送给秦国的土地越多,秦国对诸侯的侵略也越急。所以用不着战争,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分得清清楚楚了。终于落到全部覆亡,是理所当然的事。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对了。 齐国并没有贿赂秦国,(可是)终于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是因为齐国)跟秦国交好而不帮助其他五国。五国已经灭亡了,齐国也就没法避免了。燕国和赵国的国君,起初有长远的打算,能够守住他的国土,坚持正义,不贿赂秦国。所以燕虽然是个小国,却最后灭亡,这就是用兵抗秦的效果。等到后来燕太子丹用派遣荆轲刺杀秦王作对付秦国的计策,这才招致了(灭亡的)祸患。赵国曾经对秦国五次作战。打了两次败仗,三次胜仗。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赵国大将)李牧接连打退秦国的进攻。等到李牧因受诬陷而被杀死,(赵国

最新-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精品

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 篇一: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各位亲朋、各位来宾:今天我们怀着十分沉痛的心情,向原**县**局局长某某同志遗体告别。 某某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年**月*日下午*时不幸逝世,享年**岁。 某某同志系**省**县**乡人,生于***年*月,****年*月参加工作。 历任***局办事员;***县局科科员;***县****局股长、秘书、办公室主任……***局局长等职。 某某同志一生忠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为**局,****事业发展、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某某同志为人忠厚、平易近人;生活朴素、家庭和睦、邻里团结,他对子女从严管教,严格要求,子女个个遵纪守法,好学上进,事业有成,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永远怀念他!某某同志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勤勤恳恳、忘我工作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那种为人正派、忠厚本份的高尚品德,仍值得我们学习和记取。 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续努力工作,奋发进取,为社会多做贡献,以慰某某同志在天之灵。 某某同志请您安息吧!篇二: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悼词)某某同志生平介绍某某同志是某市某单位职工,中国共产党党员,因车祸抢救无效,于某年某月某日下午时分在某医院不幸逝世,终年岁。 某某同志某年某月某日出生于某市,某年某月参加工作,某年某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某年某月至某年某月在某市某学校读书,毕业后分配到某单位工作,某年调至某市某单位,某年某月任某职务,某年某月兼任某科科长。 某年某月因年龄关系任某科主任科员。 某某同志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 某某同志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勤奋踏实、吃苦耐劳,重活累活抢着干,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兢兢业业工作,踏踏实实做人。 在担任某科负责人期间,他加强管理,经常深入一线,主动做好服务,积极

哪些中共高级将领未参加1955年授衔

哪些中共高级将领未参加1955年授衔? 我军有那些高级将领1955年没有参加授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他们当时未授衔的原因? 1988年我军恢复军衔制前夕,中央军委为军队离休干部颁发了功勋荣誉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授予1937年7月6日以前入伍或参加革命工作,并在1965年5月21日以前曾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或者曾任省、部级以上领导职务的军队离休干部。 1955年没有参加授衔,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的有耿飙、伍修权、孔原、舒同、周文龙、贺彪、王彬等人。 耿飙,解放战争后期任第十九兵团(即“杨罗耿兵团”)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建国初期调外交部工作,任驻外大使。后任中联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1981年3月任国防部部长。 伍修权,解放战争时期曾任东北民主联军参谋长、东北军区参谋长。新中国成立后调外交部任苏联东欧司司长,后任外交部副部长、中联部副部长。1975年4月回军队系统任副总参谋长兼总参情报部部长。 孔原,解放战争后期曾兼任吉林延边军分区政委。建国后曾任海关总署署长、外贸部副部长、中共中央调查部部长。70年代调任总参三部政委,1980年3月任总参谋部顾问。 舒同,曾任八路军总部秘书长、新四军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战军暨华东军区政治部主任。1954年起任山东省委第一书记。1978年回军队系统,任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周文龙,建国后曾任华北军区后勤部部长兼政委。1955年调任国务院石油部副部长。1978年11月回军队系统,任总后勤部顾问。 贺彪,解放战争后期曾任第一野战军后勤部副部长兼卫生部部长。建国后任中央卫生部副部长。1977年12月回军队系统任总后副部长(1978年7月兼总后卫生部部长)。 王彬,曾任志愿军第九兵团副参谋长,回国后任二机部副局长、局长、司长、部长助理、南京市副市长等职。1979年2月回军队系统任国防科委顾问。以上几人除周文龙外,1952年军队评级时都已到地方工作,没有军队级别。故1955年没有授衔。周文龙1955年评衔时被评为中将,因新组建的石油部工作紧迫而与中将军衔失之交臂。他们返回军队时,正处于“无衔期”。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他们已离休,是我军的“无衔将军”。 其他没有授衔的高级将领还有: 邓小平(1904~1997) 四川广安人,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1922年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4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中央秘书长.军委总政治部秘书长,红军报纸《红星》报主编,中共中央秘书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后任129师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后改称为中原野战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中,任总前委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书记,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西南军区政治委员.1952年任中央人民政府政

祖冲之生平个人简历

祖冲之生平个人简历 祖冲之,429年(南朝宋元嘉六年)出生于建康(今南京),祖 籍范阳郡遒县(今河北涞水县)。西晋末期,北方发生大规模战乱,祖冲之的先辈从河北迁徙到江南,并在江南定居下来。祖冲之就出 生在江南,其祖父祖昌任刘宋朝大匠卿,是朝廷管理土木工程的官吏,父亲祖朔之做“奉朝请”,学识渊博,常被邀请参加皇室的典礼、宴会。 祖冲之从小就受到很好的家庭教育。爷爷给他讲“斗转星移”,父亲领他读经书典籍,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加之自己的勤奋, 使他对自然科学和文学、哲学,特别是天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在青年时代就有了博学的名声。 早年经历 祖冲之曾在著作中自述说,从很小的时候起便“专功数术,搜烁古今”。他把从上古时起直至他生活的时代止的各种文献、记录、 资料,几乎全都搜罗来进行考察。同时,主张决不“虚推古人”, 决不把自己束缚在古人陈腐的错误结论之中,并且亲自进行精密的 测量和仔细的推算。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每每“亲量圭尺,躬察 仪漏,目尽毫厘,心穷筹策”。 由于祖冲之博学多才的名声,被南朝宋孝武帝派至当时朝廷的学术研究机关华林学省做研究工作,后来又到总明观任职。当时的总 明观是全国最高的科研学术机构,相当于现在的中国科学院。总明 观内分设文、史、儒、道、阴阳5门学科,实行分科教授制度,请 来各地有名望的学者任教,祖冲之就是其一。在这里,祖冲之接触 了大量国家藏书,包括天文、历法、术算方面的书籍,具备了借鉴 与拓展的先决条件。 潜心科学

461年(南朝宋大明五年),祖冲之担任南徐州(今江苏镇江) 刺史府里的从事,先后任南徐州从事吏、公府参军。祖冲之在这一 段期间,虽然生活很不安定,但是仍然继续坚持学术研究,并且取 得了很大的成就。 462年(南朝宋大明六年),祖冲之把精心编成的《大明历》送 给宋孝武帝请求公布实行,宋孝武帝命令懂得历法的官员对这部历 法的优劣进行讨论,最终,宋孝武帝决定在大明九年(465年)改 行新历。 464年(南朝宋大明六年),祖冲之被调到娄县(今江苏昆山县 东北)作县令。之后又到建康(今江苏南京),担任谒者仆射的官职。从这时起,一直到南朝齐初年,他花了较大的精力来研究机械 制造,重造出了用铜制机件传动的指南车,发明了一天能走百里的“千里船”和“木牛流马”、水碓磨(利用水力加工粮食的工具),还设计制造过漏壶(古代计时器)和巧妙的欹器。 晚年生活 祖冲之的晚年,正值南齐后期,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政治黑暗,社会动荡不安。在这种情况下,祖冲之的研究方向有了很大的 变化。他着重研究文学和社会科学,同时也比较关心政治。 494年(南朝齐隆昌元年)到498年(南朝齐建武五年)之间, 他担任长水校尉的官职。当时他写了一篇《安边论》,建议政府开 垦荒地,发展农业,增强国力,安定民生,巩固国防。齐明帝看到 后想令他“巡行四方,兴造大业,可以利百姓者”,后因南齐的统 治已经无法再维持下去。国家政权摇摇欲坠,再加上南北朝之间的 连年战争,祖冲之良好的政治主张无法在国家内部施行,更无法实 现了。 500年(南朝齐永元二年),这位卓越的大科学家去世,享年七 十二岁。他的天文历法心血之作《大明历》在510年(梁武帝天监 九年)才以《甲子元历》之名颁行。 数学史上的创举——“祖率”

唐宋八大家简介

唐宋八大家简介 韩文公名愈字退之,说起这名和字,倒有一段佳话。 韩愈父母早亡,从小就由哥嫂抚养。转眼到了入学的龄,嫂嫂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又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年,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嫂嫂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韩愈怎么会给自己起出一个这样又美又雅的名呢?原来他自幼聪慧,饱读经书,从三岁起就开始识文,每日可记数千言,不到七岁,就读完了诸子之著。那超凡的天赋和文化素养,使他早早就抱定了远大志向,这个愈字,正是他少年胸怀表露。

他长到九岁时,已经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勃勃少年。这年恰逢皇科开选,郑氏为他打点行装,送他进京去应试。 到京城后,他自持才高,以为入场便可得中,从未把同伴搁在眼里。结果别人考中了,他却名落孙山。 后来,他在京中一连住了几年,连续考了四次,最后才算中了第三名。之后,一连经过三次殿试,也没得到一官半职。 由于银钱早已花尽,他由京都移居洛阳去找友人求助。在洛阳,友人穿针引线,他与才貌双全的卢氏小姐订了婚。卢小姐的父亲是河南府法曹参军,甚有尊望,韩愈就住在他家,准备择定吉日与卢小姐结婚。 卢小姐天性活泼,为人坦率,一方面敬慕韩郎的才华,一方面又对韩郎那自傲之情有所担忧。她曾多次思忖,要使郎君日后有所做为,现在就应当规劝他一下,可是如何规劝他呢? 这天晚饭后,花前月下,二人闲聊诗文。畅谈中,韩愈提起这几年在求官途中的失意之事,卢小姐和颜悦色地说道:相公不必再为此事叹忧,科场失意乃长有之事。家父对我总是夸你学识渊博,为人诚挚。我想你将来一定会有作为的,只是这科场屡挫,必有自己的不足之处,眼下当找出这个缘由才是。韩愈听后,频频点头,心中暗道:卢小姐果有见地,接着说道:小姐讲的甚是有理,俗话说自已瞧不见自已脸上的黑,请小姐赐教。卢小姐一听,嗤地笑出声来,说道:你真是个聪明人啊!随即展纸挥笔,写道:人求言实,火求心虚,欲成大器,必先退之。

生平简介

白**老大人生平简介 白老大人生于1933古历五月初二吉时,因病经治疗无效于2012年6月30日13时30分逝世,享年80岁。老人家一生为人忠厚,心地善良,勤奋学习,勤俭持家,乐于助人,严格教育子女,在同志及乡亲中享有较高的威望。 白老大人系中共党员,多年来在党的教育培养下,工作认真负责,艰苦奋斗,一心忠于党的事业,先后任******计财股长、*****学校校长、********主任、会计师等职,并多次被评为市县供销系统先进个人。 白老大人幼年在家就读,因家境贫困,于1946年7月份经他的爷爷介绍到*************杂货店做伙计。指导白老大人在弥留之际还为儿女反复念叨当时的艰辛生活“清水河七十二道脚不干,弯弯曲曲九头山”,生活的艰辛和吃苦精神可见一斑!那时他才13岁,由于为人忠厚,善于学习,于1956年当选市政协代表,并出席了宝鸡市政协代表大会。同年在党对私有制的改造中,企业走向合作化道路,他老人家又任通洞镇杂货店经理,1958年企业又由公私合营过渡到国营,他本人又随之调到*****任会计员;在大跃进的年代里,由于工作繁重,老人家积劳成疾,后经多方医治病情得到缓解。1965年5月又调任*****任会计,并经受了文化大革命的洗礼。1974年4月调到*****任会计工作,1976年元月调*****任会计工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多次荣获市、县先进个人,1980年3月调县*****联社任会计股长,*****校长等职,为国家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专业会计人才,他本人晋升为会计师职称。

1988年任*****主任,将一个连年亏损的企业变成了一个盈利企业,被市*****评为先进单位,并向全市*****系统介绍了经验。1989年退休,1990年至1996年先后被聘在县属农副公司、工业品公司、生产资料等单位工作,发挥了自己的余热。1997年后,回到家乡,曾参与********家族族案、族谱的完善和整理等公益事业,倡导并身体力行的完成了本家三房分十三世、十四世的家谱续写任务。闲余时间,仍不断学习,总结一生的所感所悟,传于后人! 白*同志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共产党员,他历经了新旧两个社会,经历了缺吃少穿的低标准年代,在坎坷不平的人生路上谱写了一名共产党人应有的本色。工作中他两袖清风、一身正气,生活中勤劳简朴,为人和善。他的一生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但平凡中却彰显出他勤恳敬业、无私奉献、团结邻里、助人为乐和善良朴实。 值得欣慰的是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也得到了应有的回报,白老大人晚年时正值改革开放的太平盛世,也享受到了四世同堂的天伦之乐及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他的一生平凡而伟大。 白老大人的逝世,使白氏家族失去了一位德高望重的好长辈,使邻里乡亲失去了一位好邻居,使子女们失去了一位好父亲。 美德堪称典范,遗训常昭子孙,白老大人虽与世长辞了,但他的精神长存周围的人们和儿女、子孙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们要学习他老人家乐观积极的为人处事方式,对生活的追求,对生命的热爱;学习他老人家宽容、高尚的品格;学习他艰苦朴素、永不言弃的作风。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继承遗志谱新章。 白老大人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国民党高级将领名单大全

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15名将领高举起义,坚决叛逃,这直接削弱了国民党军队的实力,加速了解放战争的胜利。 1.陈明仁,湖南Li陵县人。陈明仁曾任国民党第一军团司令,是蒋介石最喜欢的学生。 2.程谦来自湖南省Li陵县。在北伐战争期间,他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的指挥官和抗战时期第一战区的指挥官。 3.陶志月,湖南宁乡县人。1911年,陶之月参加了1911年的革命,并因其杰出的成就而晋升为国民革命军少将。 4.董其武是山西河津人。1946年后,任国民党遂远省政府主席兼安全司令,西北军区总督中将兼副处长。 5.高树勋来自河北省燕山县。抗日战争胜利后,高树勋被任命为国民党新八军司令。 6.潘硕端来自云南省微信县。抗日战争胜利后,潘硕端被调任第60集团军第184师。 7.吴华文来自山东省叶县。起义前夕,吴华文被任命为第96军司令和第84师司令。 8.曾泽生,云南永山人。辽沉战役期间,曾泽生任国民党第60军司令。 9.廖云洲,安徽淮安人,毕业于黄埔军校。他于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北伐战争和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他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秘密指示,并长期隐瞒在国民党军队中。起义前,廖云洲是

第110师的司令。 10.孔从洲是土生土长的杨虎城的下属,陕西西安人。1946年,孔从洲被任命为国民党第38国民军副司令。同年,他领导了河南巩县起义的55个师。 11.何继峰来自河北省Gao城市县。贺继峰曾任国民党军副司令,最后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4军司令。淮海战役开始两天后,11月8日,何继峰和张克霞带领23,000多名官兵在嘉旺和台儿庄地区起义。 12.张克霞来自河北省西安县。抗日战争胜利后,张克霞被任命为第三靖地区的副司令员。 13.傅作义是山西省临沂人。1947年底,傅作义成为华北“土匪”总司令。服役三十年的傅作义在北平控制中国北方。他领导了四个团,十二个军队和六十万重型部队,在华北的五个省和两个城市行使了党,政府和军队的统一领导。 14.陆涵来自云南昭通。起义前,卢汉曾任云南省政府主席。 15.邓兆祥来自广东省肇庆市。1949年2月25日,在当时最大的国民党海军军舰重庆巡洋舰上,邓兆祥和爱国官兵举行了起义重庆,在吴口震惊了中外。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和先进事迹材料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杨善洲同志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修建18公里的林区公路,架设了4公里多的输电线路,使深居大亮山附近的村寨农户,通电通路。 1991年6月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1999年8月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十大绿化标兵”提名奖;XX年12月被全国环保总局授予“全国环境保护杰出贡献者”;XX年被评为全

省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XX年10月被评为全国老干部“老有所为”先进个人。 XX年5月5日,杨善洲同志把保山市委、市政府为他颁发的20万元特别贡献奖中的10万元捐赠给保山第一中学,另外10万元将捐赠给大亮山林场。 杨善洲同志于XX年10月10日15时8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云南省保山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83岁。 第二篇:杨善洲同志生平简介以及先进事迹材料 原中共云南省保山地委书记 杨善洲(1927—XX),男,汉族,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27年1月生,1951年5月参加工作,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杨善洲同志是中共云南省委第二、第三、第四届省委委员,云南省第五、第六届人大代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1988年6月离休。中国共产党党员。 杨善洲同志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区、县主要领导,担任地委领导近20年,工作35年来,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全心为民,勤奋工作,为保山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1986年6月,杨善洲同志退休以后,主动放弃进省城**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一干便是20个春秋,带领大家植树造林7万多亩,林场林木覆盖率达87%以上,把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色天地,使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生平简介如何写

生平简介如何写 篇一:怎样写好人物生平 怎样写好人物生平 一、什么是生平? 生平,一个人生活的整个过程,俗称一辈子。它是简单记述一个人生平事迹时所使用的一种应用文样式,是传记类文章中的一种较短小的形式。 二、怎样写好生平, (一)要明确写生平的目的。 写生平的目的是配合其他文章、图画、照片向人们客观地介绍一位革命导师,英雄模范人物的全面而概括的生事迹。因此,生平的篇幅要尽量简短,语言尽量精炼,可以省去带歌颂、赞扬的词语。 (二)要掌握写生平的表达方法和人称。 在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对话这六种表达方法中,写生平用得多是叙述和说明两种方法。叙述时,作者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上,用“他”的口吻去叙述他人的事迹、因此,凡写生平都是用第三人称的叙述方法。 (三)要掌握生平的结构方法。 生平的结构只有标题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标题。有时用标出,有时用来写。 第二部分,正文。生平正文的写法,一般在开头介绍被介绍者的

姓名、籍贯、出生年月和地点之后,根据被介绍者的整个经历,分成若干个时期,在每个时期中介绍被介绍者的革命活动和所担负的职务。为了 节省字数,每段开始提一次被介绍人的姓名以后,再提姓名时可用第三人称“他”代替,甚至有时连用“他”也不用。 例如:孙中山生平 孙中山先生幼名帝象,学名文,字德明,号日新,后改号逸仙,旅居日本时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于翠亨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10岁入村塾读书,12岁到檀香山读书,17岁时回国。1884年与本县卢慕贞女士结婚。1886年至1892年先后在广州、香港学医。毕业后,在澳门、广州行医,并致力于救国的政治活动。1894年上书李鸿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创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的主张。 1905年在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系统地提出其三民主义思想,并与保皇派进行了激烈的论战。1895年至1911年策划多次反清武装起义,屡遭挫折而斗志弥坚。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得到各省响应,导致清朝专制统治的覆灭,是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创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共和政体。1912年4月卸大总统职,致力于经济建设的宣传。袁世凯窃据大总统职位后阴谋复辟帝制,孙中山乃于1913年发动“二次革命”反袁。1914年在日本组织成立中华革命党。1915年与宋庆龄结婚。 1917年,在广州召开非常国会,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