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县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可研报告

北川县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可研报告
北川县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可研报告

北川县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可研报告

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北川县小寨子沟漂流项目项目开发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正河民俗旅游专业合作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利用北川县小寨子沟河段进行夏季漂流,冬季滑冰场旅游项目开发。项目建设内容包括:(1)漂流设施建设;(2)冬季滑雪场设施建设;(3)景区基础设施建设;(4)人文景点建设及其它配套设施建设等等。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地址:北川羌族自治县青片乡项目

总投资估算:2518 万元资金筹措:自筹资金。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实地考察获取及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数据、资料北川县规划及未来旅游的发展态势国家关于旅游项目建设质量等级评定及相关法规旅游开发意义进一步提前项目区域旅游人文景观,填补整个盘江上游流域尚无完全具备漂流条件的项目,填补整个绵阳地区大型冬季滑雪场项目空白。

2、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实施背景分析

2.1.1 北川小寨子沟旅游项目区位条件分析小寨子沟距四川省绵阳市北川县城93 公里,距绵阳150 余公里,景区面积360 平方公里,是目前亚洲自然生态保存得最完好的地区,也是全球同纬度自然生态保存最好的地区,景区内有熊猫、金丝猴、羚羊等一、二级保护动物51 种,被林业专家誉为罕见的物种基因库,这里有绮丽迷人的曲梯瀑、奇趣怪异的珍稀植物,野趣盎然的鸟鸣猴跃,挺拔俊秀的奇峰怪石,变

幻万千的高原气象。这里还是羌民族聚居区,地道的羌歌羌舞,纯正的羌族咂酒,奇异的羌民婚俗让你领略到古朴原始的民族风情,小寨子沟内的瀑布则与众不同。其中“飞来泉”最具代表性:泉水从悬崖之峭壁间飞泻而出,一年四季从不间断,近看似“银蛇出洞” ,远望则如“蛟龙入海” ,令人啧啧称奇。

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自然情境及历史背景分析北川是大禹故里

据史籍记载,北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之一,中国第一个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的创立者、治水英雄大禹的降生之地。唐代以前,

县境就建有众多的大禹庙,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大禹诞辰举行祭祀活动的民间习俗延续至今。到境至今仍保存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迹,集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已成为华夏子孙访古探幽的圣地。

景区内山水青水秀,险艳幽深,溪水长流,植物种类繁多,

兼具南北植被成分,共有1896 种,属国家保护的有珙桐、红豆杉、光叶珙桐、加香树等;动物种类十分丰富,共有465 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羚羊、豹、云豹、林麝、金雕、尾榛玛等14 种,是一处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风景明珠。

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发展宏观环境

良好的国内外环境全球旅游业迅速发展,已成为居世界第一大产业,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被认知为一种生活时尚。新世纪旅游完全是民众性的。21 世纪旅游业的巨大动力之一不是文化先锋的传统必修课,而是诸如中国已经开始实施的每周五天工作制

这样的新产物,闲暇时光的增加是旅游大众化的催化剂。更加为本项目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和难得的发展空间。

省、市、县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重视旅游业的大发展四川作为旅游资源极其丰富的大省,四川省政府对发展旅游业十分重视,已把旅游业作为全省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优先发展,而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必定会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北川县早已明确提出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发展的思路,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冬季滑雪场)旅游项目的提出及资源的整合开发和有效利用,必将会大力促进北川县旅游业的大发展。

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的后发优势、知名度优势

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开发虽然在旅游开发中起步较晚,但这也正是该项目优势所在。一方面,可以参考并避开此前已开发景区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比照已开发景区特征,扬长避短,突出本项目的独特性与差异性。尽管本项目刚刚开发,但依托整个四川地区各知名风景名胜区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借势而上,前景必定可观。

旅游资源优势

2.2.1 优越的区位条件为项目深度开发创造项目区位于北川西北部96公里处,南距安县120 公里,至绵阳仅150 公里,二个半小时车程,至成都240 公里,距德阳180 公里,距绵广高速150 公里,距

宝成铁路(成、绵、乐高铁不足150 公里),省内公路非常发达。距成都、西安等大中城市均在500 公里以内,车程在4 小时以内。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条件是发展旅游不可多得的,这对项目的广告宣传,以及提高项目在川内地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都将提供最有力的支持。游客可由全国驾车而来。项目极佳的区位优势为近年来流行的休闲、度假游及周末游提供便利条件和开发远景。

自然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目前,绵阳地区内尚无漂流各方面条件具备(植被、水质、水流量、落差等条件)的漂流类旅游项目,而整个绵阳目前尚无大型的冬季滑雪类旅游项目。冬季滑雪、夏季漂流类旅游项目需要特殊的河流条件及气候条件。即要惊险刺激又要有惊无险,本项目无论从气候、自然等资源现状均符合冬季滑雪、夏季漂流旅游项目开发条件。由于滑雪、漂流项目具有体验性强的特征,正河发源于北川县青片乡牛奔山以西的3968 米高地的南麓,由西北向东南流,全长25 公里。自然落差2728 米,控制集雨面积159 公里。在青片河出口处多年平均流量35.6 立方米/ 秒,该流域发源地有原始森林分布和省级自然保护区一个,水能资源相对稳定,为这一项目的实施提供了保证。

资源丰富且类型分布集中

在本项目邻近周边,有旅游资源有:北川地震遗址、九黄山、药王谷、千佛山旅游区、茂县桃源羌寨,众多河流蜿蜒其间。山溪飞瀑、奔泉碧潭、奇松怪石天然成趣,苍松茂林、挺拔秀竹、青翠欲滴。春季山

花烂漫,秋季果满枝头,冬季银装素裹,盛夏气候凉爽,为避暑游览胜地。北川是大禹的故里,保留着大量有关大禹的历史遗产。

本项目旅游资源相对集中,资源特征在独特性、唯一性、互补性等方面均有程现,更加有利于未来旅游开发时进一步确

定和突出景区主题及特色。

3、市场分析及预测

3.1 旅游客源市场发育情况北川小寨子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九环线等景点吸引了众多游客,随着绵阳旅游发展大会及近年来在旅游促销方面的力度不断加大,客源市场发育逐年上升,可以说市场规模扩大势头强劲。

以2015 年漂流人次以江油青龙峡为例:

国内旅游接待人数8 万人次

一年旅游收入960 万元人民币

3.2 客源市场开发潜力分析

3.2.1 区位优势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位于北川县城西北端,东临北川地震遗址、北川九黄山、药王谷景区,西接藏汶文县,距北川县城93 公里,从九环线到景区120 公里公路可达景区,景区960 平方公里,岷山群山连绵,层峦叠翠,盘江河的发源地。是一座集地质地貌、生物宝库、红色资源、人文历史为一体的旅游资源宝库。本项目具备完全享有国内所有主要客源地游客的基本条件。

5.12 汶川地震,震惊世界,世界各地对北川的救援与援助,把

北川推向了世界,使北川的知名度在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影响。“大爱北川,北川欢迎你” 迎来了各国的朋友对北川的参观、

访问,大大的增加了北川游客量。

3.2.2 游客消费趋势分析随着生活节奏的日益加快和紧张的社会竞争环境,人们寻求放松、休闲的旅游需要日趋增加,当下旅游消费基本体现在如下若干方面:(1)休闲度假旅游成为发展趋势,特别是生态休闲旅游项目;(2)度假旅游项目由休闲放松旅游向康体旅游方向发展;(3)特种旅游主要以新、奇、特方面的探险、漂流、滑雪等旅游方式为重点;(4)单纯观光旅游向认知旅游方面过渡;

综合上述旅游业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的资源基础,即将开发出来的旅游产品与大旅游发展趋势基本吻合。

3.2.3 未来旅游趋势分析近年来,假日旅游和周末旅游呈大幅度增长势头,形成了一个新的旅游市场空间。依托绵阳近年来交通优势的显现,周边城市均可成为本项目重要客源地,使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面临难得发展时机。加之游客对民俗、民情及漂流等项目的陌生和好奇,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必将成为黄金周假日游及周末游的重要旅游目的地。

3.3 客源市场开发

3.3.1 省内客源市场开发四川省内市场是本项目的一级客源市场,其中以周边城市居民为开发重点。目前,旅游客源市场仍是经济和交通制约型

市场,游客出行一般依据距离、经济承受力等制约因素进行选择。比照出游距离关系原理,客源地80%游客出游范围在500

公里以内。随着城市居民旅游意识的不断增强,交通条件的不断改善绵九高速的开通,省内各地到达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的路程及时间大为缩短,更便利于游客进入。

3.3.2 国内客源市场辐射全国的广域客源市场也为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会。我国已迎来旅游业空前发展的机遇,黄金周旅游火爆,同时游客来源出现多元化特征和倾向,由于北川小寨子沟漂流项目具有极大吸引力,将为开拓全国市场提供了依据和可行性。

4、规划条件、建设方案

4.1 规划条件在综合考虑小寨子沟漂流项目的自然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条件的基础上,拟在项目区内规划建设北川小寨子沟冬季滑雪场、夏季漂流,民族风情木屋等景区景点,在延长游客滞留时间的同时,最大限度调动游客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建设方案

4.2.1 用地范围

项目除漂流需使用小寨子沟正河河道6 公里河道外,还需租用约30 亩河滩地及荒地。其中漂流出发区需5 亩,接待中心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