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数学 12月月考试卷 后面带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 12月月考试卷 后面带答案
八年级上学期数学 12月月考试卷 后面带答案

部分学校八年级12月联考数学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有()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2、下列运算结果正确的是()

A、12

4

3a

a

a=

?B、4

2

2a

a

a=

+C、6

3

2)

(a

a-

=

-D、3

33

)

3(a

a=

3、点P(1,-2)关于x轴的对称点是P1,P1关于y轴的对称点坐标是P2,则

P2的坐标为()

A、(1,-2)

B、(-1,2)

C、(-1,-2)

D、(-2,-1)

4、下列条件中,能判定△ABC≌△DEF的是()

A、AB=DE,BC=EF,∠A=∠D

B、∠A=∠D,∠C=∠F,AC=EF

C、∠B=∠E,∠A=∠D,AC=EF

D、∠B=∠E,∠A=∠D,AB=DE

5. 下列多项式中,不能进行因式分解的是()

A. –a2+b2

B. –a2-b2

C. a3-3a2+2a

D. a2-2ab+b2-1

6如图,把矩形纸片ABCD纸沿对角线折叠,设重叠部分为△EBD,那么,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EBD是等腰三角形,EB=ED

B.折叠后∠ABE和∠CBD一定相等

C.折叠后得到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D.△EBA和△EDC一定是全等三角形

7、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4

B、5

C、6

D、7

8、如图,△ABC中BD、CD平分∠ABC、∠ACB,过D作直线平行于BC,

交AB、AC于E、F,当∠A的位置及大小变化时,线段EF和BE+CF

的大小关系().

(A)EF>BE+CF (B)EF=BE+CF

(C)EF

9、如图所示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已知A、B是两格点,

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则点C的个数是()

E

A

B

D

A .6

B .7

C .8

D .9

10.如图2,△ABC 为等边三角形,AQ=PQ ,PR=PS ,PR ⊥AB 于R ,PS ⊥AC 于S ,?则四个结论正确的是( ).

①点P 在∠A 的平分线上; ②AS=AR; ③QP ∥AR; ④△BRP ≌△QSP.

A .仅①②③正确;

B .仅①和②正确

C 全部正确;

D .仅①和③正确

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9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 已知a m ·a 3=a 10,则m =

12. Rt △ABC 中,∠C=90°,∠B=2∠A ,BC=3cm ,AB=_________cm . 13 若1242+-kx x 是完全平方式,则k=__________。 14计算:20132012)2

1()2(?-等于

15、如图为6个边长相等的正方形的组合图形,则∠1+∠2+∠3=

16、边长分别为a 和a 2的两个正方形按如图(I)的样式摆放,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三、解答题

17、计算(8分)

(1))83()2(432a a a a a +- (2))52(3)1(2)1(--++-x x x x x x 18.分解因式:( 8分)

1 、234352x x x --

2 、22414y xy x +-- 19.(8分)已知1,5==+xy y x ,求 ①22y x +;②2)(y x -.

第15题

B

C

A

图7

F

E

D C

B A

x

y

C B A O x

y

E D A O P 图2

图1

20(8分) 如图7,已知在ABC △中,AB AC =,D 为BC 边的中点, 过点D 作DE AB DF AC ⊥,⊥,垂足分别为E F ,. (1)求证:DE=DF

(2)若60A ∠=°,BE =1,求ABC △的周长.

21(8分)已知:如图,已知△ABC ,

(1)分别画出与△ABC 关于x 轴、y 轴对称的图形 △A 1B 1C 1 和△A 2B 2C 2 ; (2)求△ABC 的面积.

(3) 在x 轴上画出点P ,使△PAB 的周长最小.

22.(10分)如图1,OA=2,OB=4,以A 为顶点,AB 为腰在第三象限作等腰Rt △ABC. 求:(1)C 点的坐标

(2)如图2,P 为y 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当P 点向y 轴负半轴向下运动时,若以P 为直角顶点,PA 为腰作等腰Rt △APD,过D 作DE ⊥X 轴于E 点,求OP-DE 的值。

23、(本题10分)如图,点O 是等边△ABC 内一点,∠AOB=110°,∠BOC=α.将△BOC 绕点C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60°得△ADC ,连接OD . (1)求证:△COD 是等边三角形;

(2)当α=150°时,试判断△AOD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当α为多少度时,△AOD 是等腰三角形?

24(12分)如图1,△ACB 为等腰三角形,∠ABC=90度,点P 在线段BC 上(不与B,C 重合),以AP 为腰长作等腰直角△PAQ ,QE ⊥AB 于E. (1) 求证:△PAB ≌△AQE;

(2) 连接CQ 交AB 于M ,若PC=2PB,求BE/AE 的值; (3) 如图2,过Q 作QF ⊥AQ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F ,过P 点作DP ⊥AP 交AC 于D ,连接DF,当点P 在线段BC 上运动时(不与B,C 重合),式( Q F-PD)/DF 子的值会变化吗?若不变,求出该值:若变化,请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C C B

D B B C B C C 二、填空题

11、7 12、6 13、±2 14、 15、135。 16、2a 2 平方单位 三、解答题

17、(1)-3a 2 (2)-3x 2+16x

18、(1)x 2(x-7)(x+5) (2)(x-2y+1)(x-2y-1)

图Q 图

19、(1)23 (2)21

20、(1)略(2)CΔABC=12

21、(1)略(2)SΔABC=5 (3)略

22、(1)C(6,-2)(2)0P-DE=2

23、(1)CO=CD 又∠OCD=60。∴ΔCOD为等边三角形

(2)ΔAOD为直角三角形

(3)当AO=AD时 a=125。当OD=AD时a=140。当OA=OD时a=110。

∴a为125。或140。或110。

24、(1)略

(2)由(1)可知BP=AE 再证ME=MB CP=BE ∴=2

(3)在QF上截取QH使QH=DP连AH

证ΔAQH≌ΔAPD ∴AH=AD ∠QAH=∠PAD

再证ΔAHF≌ΔADF ∴DF=HF

∴===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