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神农本草经药物解读——大黄

祝按《神农本草经》载“荡涤肠胃,通利水谷,调中化食”是对大黄泻下攻积的详细描述,是胃肠积滞证候的常用药。“推陈致新”是指大黄具有很强的泻下和活血祛瘀作用,其功效迅猛,与柴胡之“推陈致新”有异曲同工之妙。“安和五脏”则是对大黄“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之临床疗效的高度总结,表明大黄的神奇效果,能使人五脏六腑安顺通和。

※药物解读※

大黄——蓼科Polygonaceae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收载:大黄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

大黄,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功能主治:泻火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用于实热积滞便秘,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痈肿疔疮,肠痈腹痛,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湿热痢疾,黄疸尿赤,淋证,水肿,外治烧烫伤等。药材、饮片鉴别要点

药材:本品呈类圆柱形、圆锥形、卵圆形或不规则块状,长3~18cm,直径3~10(15)cm。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

红棕色,有的可见类白色网状纹理及星点(异型维管束)散在,残留的外皮棕褐色,多具绳孔及粗皱纹。

质坚实,有的中心稍松软,断面淡红棕色或黄棕色,呈颗粒性;根茎髓部宽广,有星点环列或散在;根木部发达,具放射状纹理,形成层环明显,无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黏牙,有砂粒感。饮片:饮片呈不规则的厚片或块,切面红棕色至黄棕色,可见网状纹理,锦纹明显,微显朱砂点。气清香,味苦,微涩。药材、饮片鉴别专用术语

锦纹:指大黄横切面特有的类白色薄壁组织与红棕色射线及星点互排列所形成的织锦状纹理。星点:特指大黄根茎横断(切)面可见的暗红色放射状小点,环列或散在,如星星点缀,为大黄根茎髓部的异常维管束,放射状纹理是异常维管束的射线。

南大黄:药用大黄习称南大黄,主产四川甘孜、阿坝等地。西大黄:即掌叶大黄和唐古特大黄,主产西北地区,又称西北大黄。

马蹄大黄:主产四川甘孜、理塘、九龙等地。习称雅黄,产于四川雅安汉源等地。药材中间凹陷,状如马蹄者,习称马蹄大黄,为大黄之上等品。临床药师、临床医师注意事项1.大黄常见伪劣品种蓼科植物土大黄Rumex japonicus Houtt.的根:药材呈圆锥形,较粗壮,表面暗棕色,具有横长皮孔瘢痕,断面黄棕色,偶见腐朽样空洞,具特色香气味,

味苦涩。

蓼科植物牛耳大黄Rumex crispus L.的根:药材呈圆锥形或圆柱形,粗壮,断面黄色,具特殊香气,老根可见腐朽空洞。味微苦涩,略带酸味。

2.大黄炮制功用生大黄:生用攻积导滞之势猛,泻火解毒之力亦强,处方入煎剂时须备注后下,若另包开水冲泡兑服或研末吞服,疗效更佳。

熟大黄:以黄酒拌透蒸熟、露晒干名“熟大黄”,亦名“制大黄”“制川军”,泻下清热之力较生品力缓,具有清热化湿、止血之功,体虚邪实而不耐攻者尤宜。

酒大黄:酒洗大黄介于生大黄和熟大黄之间,可驱上焦之火下行。

醋大黄:醋制大黄入肝,破血而泻血分之实热,并可调经。大黄炭:大黄炒炭,泻火逐瘀之力大减,而止血作用增强,可用于肠胃中积热、大便下血等。

经典汤方

大承气汤(《伤寒论》方)大黄四两,芒硝三两,枳实五枚,厚朴半斤。治阳明病,胃热便难。为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痞、满、燥、实四症具备,常用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粘连性肠梗阻、蛔虫性肠梗阻、急性胆囊炎、胰腺炎等。汤剂需注意,大黄须后下,芒硝不能入汤剂同煎,须另包冲服。小承气汤(《伤寒论》方)大黄四两,厚朴二

两,枳实(枳壳)三枚。功能轻下热结。主治阳明腑实热轻证。症见大便燥结,脘腹痞满,谵语潮热或热积胃肠之痢疾初起,腹中胀痛,里急后重等。大黄须酒洗,而不用酒蒸,厚朴须蒸制。

大黄牡丹汤(《金匮要略》方)大黄四两,牡丹皮一两,桃仁五十个,瓜子(冬瓜子)半升,芒硝三合。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主治肠痈初起,湿热瘀滞之证。临床上常用于急性阑尾炎、肠梗阻、急性胆道感染、胆道蛔虫病、急性胰腺炎、急性盆腔炎等属湿热瘀滞的患者。

读后感:神农本草经读后感600字

神农本草经读后感 科技节又来啦,那么我这个“小小神医”又要出现啦!“小神医”今日推荐大家读的是《神农本草经》,它是我国古代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黄帝内经》是中医理论之本,而《神农本草经》则是药物的经典著作。 中草药知识其实很好玩,《神农本草经》是一本我特别喜欢的中草药书籍。全书共介绍了365种中草药,将药物按照效用分为上、中、下三品,为方便我们查阅,又细分为植物、动物、矿物三部分,详细阐明各药性味、归类、配方及功效,并附有独一无二的小药方,方便我们对症应用。书中还汇集了许多医家名言以及中草药的传说与小故事,让我们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药知识。 我每次读着读着就入迷了,当我读到桑叶也称神仙草,性寒,味苦,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等功效时,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桑叶不就是给蚕宝宝吃的食物吗?原来还有这样的妙用!难怪我一感冒,奶奶就会回乡下采桑叶给我煮汤喝!这可是科学秘方啊!书上还附有每一个症状的配方,我读得可仔细啦,细细品味每种草药的用处,说不定这些小药方在以后的生活中都用得着呢! 《神农本草经》这本书内容丰富,使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我们介绍中草药。看着简单明了,对植物的根,茎,叶,花等部分作了详细说明,使我更全面、更形象地了解了植物、动物、矿物的各种药用价值,也让我更简单,更轻松地学到了相关的中医知识。 在科技节中,学校还邀请了一位专家来给我们讲解中医知识,专

家从一个西瓜讲起,告诉我们西瓜的多种功效。我们不禁感叹:原来西瓜的用处这么多啊!专家还告诉我们,人体是显微镜,中医可以通过望、闻、问、切这四大步骤诊病。我认真听了专家给我们的讲解,又对比了《神农本草经》上的知识,觉得我这个小神医又有进步了呢!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好好学习,共同了解相关的中草药知识,人人争做“小神医”吧!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

心肺复苏时的药物 20多年来,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变化较多。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只有肾上腺素仍是首选药物。不少药物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或被淘汰,或已不作为首选药物。70年代在我国盛行一时的“三联针”,和以后经改变的“新三联针”,虽然至今还有临床医师在应用,但事实已证明这样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三联针)或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或利多卡因(新三联针)既无充分的理论根据,亦无肯定疗效。而且其中有的药物,现在已因弊多利少,被建议不用于复苏。应该按实际需要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把复苏时使用的药物分两部分:BLS-CPR时的首选药和ALS或CPR 已获初步疗效后使用的药物。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一)肾上腺素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剂量:溴苄胺,5~10mg/kg体重,静注,不必稀释。注入后,即进行电击除颤。如未成功,可重复。每15~30min给10mg/kg体重,总量不超过30mg/kg体重。 注意事项:溴苄胺最初从肾上腺能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但20~30min后,可发生阻断肾上腺能的作用。此外,它不能用于治疗室性早搏,它本身偶可致室性早搏。 (四)利多卡因这是用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多发性室性早搏时的首选药,也是用于处理室性颤动的第一线药物。据美国急诊医师协会所编“急诊医学”(1985版)中,提到应把溴苄胺作为电击除颤前的首选药,但也谈到仍有不少专家仍主张以利多卡因为首选药。我们认为在心脏骤停后,发生室颤,利用溴苄胺在体内产生的最初作用,显著地提高心肌室颤阈值,可获较高的电击除颤成功率。如无溴苄胺,利多卡因也可用来提高除颤成功率。但是没有作过临床实例统计比较。

解读《神农本草经》(73)

【2019.01】轩岐纵横橘井一瓢 解读《神农本草经》 □钟耀欣 白胶 原文:白胶,味甘平。主伤中劳绝,腰痛羸瘦。补中益气,妇 人血闭无子。止痛安胎。久服,轻身延年。一名鹿角胶。 译文:白胶, 味甘,性平。主治内脏损伤,劳极病,腰痛,消瘦虚弱。能补益内脏之气,能治妇人因血虚而闭经及不孕不育症。能够止痛,安胎。长期服用能使身体轻巧,寿命延长。另一个名字叫鹿角胶。 49 73 解读:白胶,鹿角胶的别称,简称鹿胶,是鹿角经多次水煎,滤过,合并滤液(或加入明矾细粉少量),静置,滤取胶液,用文火浓缩(可加适量豆油、冰糖、黄酒)至稠膏状,冷凝,切成扁方形块块,阴干后即成。性温,味甘、咸,入肾、肝经,具有温补肝肾、益精养血的功效,用于阳痿滑精、腰膝酸冷、虚劳羸瘦、崩漏下血、便血尿血、女子宫寒不孕、阴疽肿痛等症。鹿角胶补散并存,“主伤中劳绝,……安胎”均言其补益之功。止痛,言其散,《名医别录》载其可治“折跌伤损”,外伤多有失血及瘀血现象。《本草逢源》也认为鹿角“熬胶则益阳补肾,强精活血”。当胎漏下血之时,用以“安胎”,如《肘后方》所言:治“妊娠卒下血,以酒煮胶二两消尽顿服”即是明证。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鹿角胶对人体的淋巴母细胞转化有促进作用;能促进周围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量增加;对进行性肌营养障碍症,有显著的防治和治疗作用;促进钙的吸收,使血中钙略有增高,这种钙质载运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渗出减少,有消炎、消肿和抗过敏作用。鹿角胶入药多用开水或黄酒融化后兑服,常用量为3~6克;或入丸、散。 临床应用,治虚劳常以鹿角胶为主,配以牛乳、白蜜、牛酥、生姜汁同煎服;治虚劳多梦,常配以覆盆子、车前子同用;治妊娠胎动,漏血不止,与人参、白茯苓合用;治肾气不足,虚劳羸瘦,可配五加皮、熟地、山萸肉等,以强壮筋骨。注意:阴虚阳亢者忌服。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介 《神农本草经》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旧唐书 •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神农,古传说中“三皇”之一,传称神农尝百草始有医药,书名冠以神农为尊古之风的假托。现行本为清孙星衍、孙冯翼辑。孙星衍(1753~1818),字伯渊,又字渊如,清代江苏阳湖(今武进)县人。乾隆五十二年(1787)第进士,历官翰林院编修、刑部主事等,一生博

览群书,贯通经史、训诂、诸子、医药,除辑本书外,尚有《素女方》、《秘授清宁丸方》、《服盐药法》等著,于古代医籍整理多有贡献。 书凡3 卷,载药365 种,其中植物药252 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根据药物的效能和使用目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立为3 卷分别论述。卷1为“上经”,论“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卷2 为“中经”,论“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赢者,本中经”。卷3 为“下经”,论“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本书系统地总结了我国秦汉以前的药学知识和用药经验,为中药学和方剂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至今仍是研究中药和方剂的最重要的经典文献之一。首先,在药学方面,所论365 种药物的疗效真实可靠,至今仍是临床常用药;创立了药有“四气”、“五味”的理论,和药分上、中、下“三品”的分类方法,并反映了部分化学知识。其次,在方剂学方法,指出药可单用亦可组方配用,创立了药物之间“七情合和”理论和组方配伍的“君臣佐使”原则,总结了丸、散、汤、酒、膏等基本剂型。再次,在用药方面,提出了

几种常用心肺复苏药物说课材料

急救药物 急救药物较多,在临床上,常用的急救药物可归为六类: 第一类为心肺复苏药物包括: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洋地黄制剂、硝普钠、NaHCO2、利尿剂、阿拉明、阿托品、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第二类为脑复苏药纳络酮 第三类为呼吸兴奋剂尼可刹米(可拉明)洛贝林(山梗菜碱) 第四类为镇痛剂 第五类为镇静剂安定 第六类为止血剂Vit---K3 EACA 止血芳酸、止血敏、凝血酶 这里列举六种最常用的药物: 〖药物名称〗:尼可刹米 〖别名〗: 可拉明,二乙烟酰胺,CORAMINE 〖英文名〗: Nikethamide 〖药品说明〗: 注射液每支0.375g(1.5ml);0.5g(2ml)。 〖功用主治〗: 选择性地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也可作用于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对血管运动中枢有微弱兴奋作用。一次静注作用维持5~10分钟。 用于中枢性呼吸及循环衰竭、麻醉药及其它中枢抑制药的中毒。对阿片类药物中毒的解救效力较成四氮好,对吸入麻醉药中毒次之,对巴比妥类药中毒的解救不如印防己毒及戊四氮。口服、注射吸收好。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肌肉或静脉注射,每次0.25~0.5g。极量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一次1.25g。 〖注意要点〗: 不良反应少见。大剂量可引起血压升高、心悸、出汗、呕吐、震颤及肌僵直,应及时停药以防惊厥。 〖药物名称〗:盐酸洛贝林注射液

〖英文名〗:LOBEL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品说明〗: (1)1ml:3mg (2)1ml:10mg 〖功用主治〗: 可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均为N1受体),反射性地兴奋呼吸中枢而使呼吸加快,但对呼吸中枢并无直接兴奋作用。对迷走神经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也同时有反射性的兴奋作用;对植物神经节先兴奋而后阻断。 药代动力学。本品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中枢性呼吸抑制。临床上常用于新生儿窒息,一氧化碳、阿片中毒等。 〖用法用量〗: 1、静脉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3mg;极量:一次6mg,一日20mg。小儿一次0.3~3mg,必要时每隔30分钟可重复使用;新生儿窒息可注入脐静脉3mg。2、皮下或肌内注射常用量:成人一次10mg;极量:一次20mg,一日50mg。小儿一次1~3mg。 〖注意要点〗:可有恶心、呕吐、呛咳、头痛、心悸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可用于婴幼儿、新生儿。剂量较大时能引起心动过速、传导阻滞、呼吸抑制甚至惊厥。 〖药物名称〗: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 〖英文名〗:Adrenaline Hydrochloride Injection 〖药品说明〗: 1ml:1mg 〖功用主治〗: 兼有α受体和β受体激动作用。α受体激动引起皮肤、粘膜、内脏血管收缩。α受体激动引起冠状血管扩张、骨骼肌、心肌兴奋、心率增快、支气管平滑肌、胃肠道平滑肌松弛。对血压的影响与剂量有关,常用剂量使收缩压上升而舒张压不升或略降,大剂量使收缩压、舒张压均升高。主要适用于支气管痉挛所致严重呼吸困难,可迅速缓解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亦可用于延长浸润麻醉用药的作用时间。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进行心肺复苏的主要抢救用药。 〖用法用量〗: 常用量:皮下注射,1次0.25 mg ~1mg;极量:皮下注射,1次1mg。1.抢救过敏性休克:如青霉素等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由于本品具有兴奋心肌、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等作用,故可缓解过敏性休克的心跳微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皮下注射或肌注0.5~1mg,也可用0.1~0.5mg缓慢静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到10ml),如疗效不好,可改用4~8mg静滴(溶于5%葡萄糖液500~1000ml)。 2.抢救心脏骤停:可用于麻醉和手术中的意外、药物中毒或心脏传导阻滞等原因引起的心脏骤停,以0.25~0.5mg以10ml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或心内注射),同时进行心脏按压、人工呼吸、纠正酸中毒。对电击引起的心脏骤停,亦可用本品配合电除颤仪或利多卡因等进行抢救。 3.治疗支气管哮喘:效果迅速但不持久。皮下注射0.25~0.5mg,3~5分钟见效,但仅能维持1小时。必要时每4小时可重复注射一次。

解读《神农本草经》(2)

解读《神农本草经》(2) 原文: 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 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视之。当用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者,不尔勿合用也。 译文: 药物有阴阳属性的相互匹配,也存在着子母兄弟样的联系,例如根与茎、花与实、草与石、骨与肉等。 药物有单用的,有相互为用的,有相互支持增强药效的,有相互畏惧而不能配伍的,有相互厌恶而抵消其功效的,有作用相反而次生毒性的,有相互消除毒性的,共有七种情形。配伍结合使用时要看到这七种情形,应该按“相须”、“相使”进行组方,“相须”、“相使”组方效果好。不要用“相恶”、“相反”进行组方。如果药物有毒性应该遏制,可以通过“相畏”、“相杀”的方法组方,如果不是这种情形,就不要配伍应用。 解读: 所谓“药有阴阳”,其含义甚广。若从药物大类分,凡矿物类药物质地沉重而主降,多属于阴性;而植物类药物

质地轻清,多属于阳性。若单就植物药而言,凡取其花、叶、枝入药多属阳性;若用其干、根多属阴性。《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从药物深层的内涵来区分阴阳:“阳为气,阴为味……阴昧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气味辛苦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在药物配伍时,要辨明药物的阴阳属性,使配伍更加合理;发挥药物的最大作用。 《神农本草经》中的“七情和合”,是指药物配伍的特殊关系,包括:①单行:指用针对性强的单味药治病即能获得满意疗效的。如独参汤只用人参1味煎取浓汁,专补元气,救阴以挽阳;清金散单用1味黄芩治疗轻度肺热咳嗽;用苦楝皮1味驱除蛔虫等。②相须:即两种功用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相互增加疗效。如黄连和连翘同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力比单用黄连增强6倍以上;知母与黄柏配合,能明显增强清热泻火又不伤阴的效果;大黄与芒硝配合,增强攻下泻热作用;全蝎配蜈蚣,止痉治抽搐效果更加突出等。③相使:即某些共性药物配伍,以1种药物为主,另1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物的疗效。如黄芪与茯苓配伍,茯苓能提高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木香配黄连,能增强黄连治疗湿热泻痢的作用;雷丸配大黄,可以增加雷丸的驱虫功效等。④相畏:即一种药物制约另一种药物性能或抑制另

cpr复苏药物及给药途径

二、复苏药物及给药途径 (一)复苏药物给药途径 (1)给药途径分类:静脉内给药;骨髓腔内给药;经气管插管给药。 (2)建立静脉通道:静脉通道分为两种:一是周围静脉通道,二是中央静脉通道。 注意,静脉通道的建立在早期不是非常必要的,首先着眼于CPR 和电除颤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在良好的CPR 和电除颤的基础上再考虑建立静脉通道,然后给复苏药物。给药一般先给肾上腺素1mg,然后再给20ml 的生理盐水静脉推注,弹丸式推注才能保证好的效果。 (二) 复苏药物给药时间选择 复苏药物应在检查心律后和进行 CPR 时给药,也可在除颤器充电时,或在释放电击后进行 CPR 时给药。原则是给药时不应中断 CPR。要做到给药不影响 CPR,一般在下次检查心律前,急救人员应准备下次给药,以便检查心律后尽快给药。 (三) 复苏药物分级和选择 1、复苏药物证据分级:目前复苏药物分五级:Ⅰ级,肯定推荐,安全;Ⅱa 级,可接受和有益的,有较好的证据支持;Ⅱb 级,可接受和有益的,一般性证据支持;Ⅲ级,不可接受无益,可能有害;不能确定级,研究处于初始阶段,效果不能确定。 2、常用复苏药物分级:肾上腺素Ⅱb 级、血管加压素属不能确定级、阿托品属不能确定级、胺碘酮属Ⅱb 级、利多卡因属不能确定级、镁剂在用于尖端扭转性室速时属Ⅱa 级。 3、复苏药物的选择:心脏骤停时复苏药物的使用,在建立静脉通道,骨髓腔通道及气管通道后就可以考虑用复苏药,给药时间一般选在第一次或第二次电击后给血管收缩药物。可每3-5 分钟反复给予肾上腺素,也可给予单剂量血管加压素代替第一或第二剂量肾上腺素。 VF/VT 时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在2-3 次电击、CPR 和使用血管收缩药物后仍持续室颤(VF) 3 或无脉搏室速(VT)时,应考虑使用抗心律失常药,最常用也是比较推荐用胺碘酮,如无胺碘酮,可考虑使用利多卡因。 (四)常用的复苏药物 1、肾上腺素作用机制具有α-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的特性,心肺复苏时可增加心肌和脑的供血对复苏有利;其β-肾上腺素能样作用是否有利于复苏仍有争议,因其可能增加心肌氧耗和减少心内膜下心肌灌注。适应症可用于VF/无脉性VT 以及心脏停搏和电机械分离(PEA)。用药方法多采用标准剂量肾上腺素即1mg 每3-5 分钟静注或骨髓腔内注射。随后再给约20ml 的生理盐水推注。大剂量的肾上腺素可用到0.1-0.2mg/kg 体重,对复苏没有更好的效果目前不推荐。如果没有静脉和骨髓腔内通道,气管内给药的剂量为2-2.5mg,

祝之友教授解读神农本草经----乌头

祝之友教授解读神农本草经 ---- 乌头 乌头Wutou 【处方用名】川乌——毛茛科Ranunculaceae 经文乌头,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一名奚毒,一名即子,一名乌喙。生山谷。 乌头,有川乌头和草乌头之分,即川乌和草乌。川乌头即现今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i Debx. 的母根,即川乌,多为栽培品。草乌头系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块根,即现今草乌,多为野生品种,《本经》所言乌头,应指现今草乌和川乌野生品。同属植物黄花乌头Aconitum coreanum (Levl)Raip. 的块根,为古代文献所载“白附子”。 本经要义乌头:李时珍《本草纲目》附子项载:“初种为乌头,象乌之头也。附乌头而生者为附子,如子附母也……别有草乌头、白附子,故俗呼此为黑附子、川乌头以别之。诸家不分乌头有川、草两种,皆混杂注解,今悉正之。”说明明代以前,川乌头和草乌头统称为乌头。李时珍又言:“乌头有两种:出彰明者即附子之母,今人谓之川乌头是也。春末生子,故 曰春采为乌头,冬则生子已成,故曰冬采为附子其初种之小者为乌头,附乌头而旁生者为附子。”“其产江左、山南 等处者,乃《本经》所列乌头,今人谓之草乌头者是也。故曰其汁煎

为射罔。陶弘景不知乌头有二,以附子之乌头,注射罔之乌头,遂致诸家疑贰。”而且说明,在陶氏时代,已将川乌头和草乌头用于毒箭的制作。味辛温:与现今教 材和《药典》记识不一致。现代认识:乌头(川乌),性热,味辛、苦;有大毒。中风:有两义。一指杂病中风,又 称谓“卒中”。《千金要方》卷八称谓“卒中风”。为卒暴昏仆,不省人务或突然口眼隅斜、半身不遂、言语謇涩等病证。《金匮要略》卷上?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第五:“邪在络,肌肤不仁;邪在经,即重不胜;邪入于腑,即不认人;邪入于脏,舌即难言,口吐涎。”二指太阳表证中风,为外感风邪之病证。《伤寒论》卷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上第五:“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神 农本草经》言:“中风”药物尚有石膏、牡丹皮、川芎等。恶风:一是,病证名。“恶”读wu,音“误”。恶风,即怕风。多因外邪伤卫所致。二是,病邪名。“恶”读e,音“厄”。指风邪之人中凶恶者。洗洗:同“洒洒”。寒凉貌, 指寒凉阵阵发作的样子。曹元宇《本草经》当归条:“温疟 热洗洗在皮肤中。”《本经》阿胶条:“劳极洒洒如疟疾。”《素问》卷十二?风论篇第四十二:“腠理开则洒然寒,闭则热而闷。”王冰注:“洒然,寒貌。”《素问》卷二十三?疏五过 论篇第七十七:“身体日减,气虚无精,病深无气,洒洒然时惊。”王冰注:“洒洒,寒貌。”恶风洗洗,即指患者一阵阵怕风

复苏药物新进展

复苏药物新进展 支持心排量和血压的药物 1.肾上腺素(Epinephrine) 肾上腺素对于心脏骤停病人的益处主要是由于其α受体的兴奋作用,使心肺复苏期间的心肌和脑血流增加。β受体兴奋作用可以增加心肌作功和减低心内膜下血流灌注,其价值及安全性仍有争议。 以往使用肾上腺素的标准剂量是1㎎静脉注射(不论体重)。后来认为高剂量的肾上腺素可能更有效,曾经推荐使用递增剂量(1,3,5㎎)或大剂量(5㎎或0.1㎎/㎏)。 随着临床研究进展,目前认为,初始静脉注射高剂量肾上腺素可以增加心脏骤停病人冠状血管灌注压和改善循环自动恢复(return of spontaneous circulation, ROSC),但可能加重复苏后心肌功能不全。至今为止,研究发现初始高剂量肾上腺素未能改善长期的生存率和神经病学方面的结果,但也没有发现高剂量肾上腺素造成病人明确的损害。因此,在心肺复苏过程中,不推荐常规使用高剂量肾上腺素,但如果1㎎剂量失败,可以考虑使用高剂量(class indeterminate,可以接受,但不推荐)。 肾上腺素通过气管途径给药有好的生物利用度,一般需要较外周静脉途径给药的剂量高2~2.5倍。心内途径一般仅用于开胸心脏按摩或未建立合适的给药途径时。心内注射增加冠状动脉撕裂、心脏压塞和气胸的危险性,也干预了体外胸按压和通气。 肾上腺素推荐剂量为1.0㎎(10 ml,1:10 000溶液),在复苏期间每3~5min静脉推注一次,每次外周静脉注射后即推注20 ml溶液,以保证药物进入中央室。随后以1.0㎎加入25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连续静脉滴注,初

始剂量为1μg/min,以后增加至3~4μg/min,应采用中心静脉途径,以减少血管外渗的危险,保证好的生物利用度。 在某些非心脏骤停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肾上腺素。例如,阿托品和经皮起搏失败的症状性心动过缓(Class Ⅱb,可以接受,但不推荐,支持证据较弱)。使用剂量为1.0㎎(1 ml,1:1000溶液)加入500 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溶液中连续静脉滴注,初始剂量为1μg/min,依据血流动力学反应调整剂量(2~10μg/min)。 2.加压素(Vasopressin) 加压素是一种天然的抗利尿激素,在高剂量时,产生非肾上腺素能的外周血管收缩作用。研究发现,经过心肺复苏并存活者内原性加压素水平较高,因此推论外原性加压素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可能有益。研究还发现,在心肺复苏期间,加压素能增加冠状血管灌注压、重要器官血流和脑部氧释放,由于没有β肾上腺素能激动,因而不增加心肌耗氧。 加压素是一种有效的外周血管收缩药物,在治疗成人顽固性休克导致的室颤方面可以替代肾上腺素(Class Ⅱb,可以接受,有相当的支持证据)。对于使用肾上腺素以后仍心搏停止者加压素可能有效(class indeterminate,不推荐,但不禁止),对于心室停搏或无脉搏的电活动也有效。加压素能有效支持血流动力学,可用于血管扩张性休克,如败血症休克(Class Ⅱb)。 3.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去甲肾上腺素是一种强有力的血管收缩和变力性药物,其对心排量的影响取决于血管阻力、左室功能以及各种调节反射。去甲肾上腺素常引起肾和肠系膜血管收缩。严重低血压(收缩血压<70 mmHg)和低总外周阻力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指征。低血容量是使用去甲肾上腺素的相对反指征。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耗氧增加,缺血性心脏病者慎用。去甲肾上腺素外渗可使表皮组织缺血性坏死和腐烂。

解读《神农本草经》

解读《神农本草经》 黄芪 原文: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 译文:黄芪,味甘,性微温。主治痈疽长期破损伤烂,能使脓得以排出,疼痛得止。能治大麻风病,五种痔痛及鼠瘘。能补虚损以治小儿多种病。另一个名字叫戴糁。 解读:黄芪义作黄耆,还称箭芪、戴椹,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本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黄芪性微温,味甘,据测定,含有多糖、单糖、黄酮类、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黏液质、树胶、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硒、硅等成分,生用:益气同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言其“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

”,即因外感六邪,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引起热聚肌肤,腐肉成脓,其疮面大,易成脓,易溃破,脓出易敛口为痈;疮面深而险恶者,不易敛口为疽,,生黄芪主之。“大风癞疾”古亦称“癞风”,即今所称之麻风病,为麻风邪毒感染,有传染性。目前,用中西药治疗陔病取得明显效果,黄芪就是一味效药。黄芪蜜炙用:补中益气,用于治疗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脱、崩漏带下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本草正》载:“黄耆,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口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日陷者举之。”《本草逢原》亦载:“黄耆,能补五脏渚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黄芪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本草经集注序录上隐居先生,在乎茅山岩岭之上,以吐纳余暇,颇游意方技,览本草药性,以为尽圣人之心,故撰而论之。https://www.360docs.net/doc/9b18301004.html,、酒、膏、丸散,用半夏皆且完。以热汤洗去上滑,手之,皮释随剥去,更复易汤洗之,令滑尽。不尔,戟人咽。旧方廿许过,今六七过便足。亦可直煮之,沸易水,如此三过,仍洗毕便讫,随其大小破为细片,乃秤以入汤。若膏、酒、丸、散,皆须曝燥乃秤之也。旧说皆称《神农本草经》,余以为信然。昔神农氏之王天下也,画易卦以通鬼神之情;造耕种,以省煞害之弊;宣药疗疾,以拯夭伤之命。此三道者,历群圣而滋彰。文王、孔子,彖象繇辞,幽赞人天。后稷、伊芳尹,播厥百谷,惠被生民。岐、皇、彭、扁,振扬辅导,恩流含气。并岁逾三千,民到于今赖之。中国古籍全录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但轩辕以前,文本未传,如六爻指垂,画象稼穑,即事成迹。至于药性所主,当以识识相因,不尔何由得闻。至乎桐、雷,乃着在篇简。此书应与《素问》同类,但后人多更修饰之耳。秦皇所焚,医方、卜术不预,故犹得全录。而遭汉献迁徙,晋怀奔迸,文籍焚靡,千不遗一。如此。案盖谓单行一两种毒物,如巴豆、甘遂辈,不可

便令至剂耳,依如经言。一物一毒,服一丸如细麻;二物一毒,服二丸如大麻;三物一毒,服三丸如小豆;四物一毒,服以数为丸。而毒中又有轻重,如野狼毒、钩吻,岂同附子、芫花辈耶?凡此之类,皆须量宜。治寒以热药,治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鬼注蛊毒以毒药,痈、肿、疮、瘤以疮药。今之所存,有此四卷,是其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仲景、元化等所记。又有《桐君采药录》,说其华叶形色。《药对》四卷,论其佐使相须。魏、晋以来,吴普、李当之等,更复损益。或五百九十五,或四百卅一,或三百一十九。或三品混糅。冷热舛错,草石不分,虫兽无辨,且所主治,互有多少。医家不能备见,则识智有浅深。今辄苞综诸经,研括烦省。以《神农本经》三品,合三百六十五为主,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合七百卅种。精粗皆取,无复遗落,分别科条,区KT物类,兼注名世用,土地所出,及仙经道术所须,并此序录,合为三卷。虽未足追踵前良,盖亦一家撰制。吾去世之后,可贻诸知音尔。君臣佐使,以相宣摄。合和者,宜用一君、二臣、五佐,又可一君、三臣、九佐也。《本草经》卷上序药性之本源,诠病名之形诊,题记品录,详览施用之。药有云如细麻者,即今胡麻也,不必扁扁,但令较略大小相称耳。如黍粟亦然,以十六黍为一大豆也;如大麻者,即大麻子准三细麻也;如胡豆者,今青斑豆也,以二大麻子准之。如小豆者,今赤小豆也,

解读《神农本草经》

, 解读《神农本草经》 黄芪 原文:黄芪,味甘,微温。主痈疽,久败疮,排脓,止痛,大风癞疾,五痔,鼠瘘。补虚,小儿百病。一名戴糁。 译文:黄芪,味甘,性微温。主治痈疽长期破损伤烂,能使脓得以排出,疼痛得止。能治大麻风病,五种痔痛及鼠瘘。能补虚损以治小儿多种病。另一个名字叫戴糁。 解读:黄芪义作黄耆,还称箭芪、戴椹,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是常用的中药材,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始见于汉墓马王堆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本经》将其列为上品。明《本草纲目》载:“耆,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者之长,故名。” 黄芪性微温,味甘,据测定,含有多糖、单糖、黄酮类、甜菜碱、叶酸、多种氨基酸、黏液质、树胶、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硒、硅等成分,生用:益气同表、利水消肿、托毒生肌,用于治疗自汗、盗汗、血痹、浮肿、痈疽不溃或溃久不敛等症。言其“主痈疽.久败

疮,排脓,止痛”,即因外感六邪,过食膏粱厚味,外伤感染等引起热聚肌肤,腐肉成脓,其疮面大,易成脓,易溃破,脓出易敛口为痈;疮面深而险恶者,不易敛口为疽,,生黄芪主之。“大风癞疾”古亦称“癞风”,即今所称之麻风病,为麻风邪毒感染,有传染性。目前,用中西药治疗陔病取得明显效果,黄芪就是一味效药。黄芪蜜炙用:补中益气,用于治疗内伤劳倦、脾虚泄泻、气虚血脱、崩漏带下及一切气衰血虚之证。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最常用的补气药。 ` 《本草正》载:“黄耆,生者微凉,可治痈疽;蜜炙性温,能补虚损。因其味轻,故专于气分而达表,所以能补元阳,充腠理,治劳伤,长肌肉,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其所以止血崩血淋者,以气固而血自止也,故口血脱益气。其所以治泻痢带浊者,以气固而陷自除也,故日陷者举之。”《本草逢原》亦载:“黄耆,能补五脏渚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

核苷类药物及其合成方法汇总

核苷类药物及其合成方法汇总 1. 齐多夫定 HN N O O 3 以D-甘露糖醇为起始原料的合成方法: Me CO NaIO 4 (R) O O O H 1 2 3 ZnCl 2(R) (R)HO H HO H (R)OH H OH (R)H OH OH 71.3%

2. 地达诺辛--去羟肌苷(ddI ) NH N N O ddI 于1991年10月获美国FDA 和加拿大批准,1992年获日本和欧洲批准。

3. 扎西他滨(Zalcitabine, ddC, 2,3-二脱氧胞苷) N N NH 2O 4. 司他夫定(Stavudine, d4T, 2,3-二脱氧-2,3-二脱氢胸苷) HN N O O

糖苷化实验部分 5. 拉米夫定(Lamivudine, 3TC ) +HO O H O 24 O O + S S HO O O S O N N NH HO S O N N NH 2O OH O OH cytosine NaBH Salicylic acid Et 3N HO S O N N NH 2O 6. 阿巴卡韦(Abacavir, ABC ) N N N N HN NH 2

7. 恩曲他滨(Emtricitabine, FTC ) 8. 依夫他滨(Elvucitabine, β-L-Fd4C, ACH-126443 )

8.阿洛夫定(Alovudine, FLT) 9.吉西他滨 O O (R)H O Br O O F F Reformatsky 4 N N BzN TMSO TMS 2) 纯化 1) 2 吉西他滨

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 一上品 1丹砂:性味甘、微寒。主治五脏、安精神、益气明目。也叫硃砂,形状象箭头,使用时先把它打碎,然后用吸铁石将里面的铁吸走,再过三次水,将浮在水面上的沙石类的扔掉,沉底的才是纯丹砂。不过沉底的有毒,用火一烧就变成水银。将洗过的硃砂风干后,象砂子一样,很滑的。 临床上主治心神不宁、看到鬼魅、受到惊吓、癫痫、失眠多梦,可以安神。剂量是用小指甲一挑的量放入一斤重的药丸,然后摇匀,每颗药丸上都有一层红色。如果小孩子受到惊吓,晚上不睡觉、哭闹,也可以用一点点硃砂放到饭里面吃。丹砂必须生用,不能煮,煮过以后有毒。 2 云母:凡是金石类的都是放到铁锅里烧红,冷却后打碎磨粉,才能用。 3 玉泉: 4 石钟乳: 5 矾石:明矾在铁锅里加热后会冒泡,因为里面有水,烧过后变成灰,叫枯矾。将烧过的矾石磨粉和麝香混合,比例是1/50,麝香矾石散可以治疗鼻息肉、去痰、耳朵里面发炎化脓、湿疹、阴痒带下、燥湿止痒、喉痹。 6 硝石 紫石英:炮制时先烧红后用醋浇之,然后拿出来晾干,可以增加石英收敛的效果。因为醋是酸的,取它的收敛的功能,可以治疗遗精。 赤石脂:可以治疗子宫颈癌、阴实下血、赤白带下、脱肛、盗汗、遗精、夜尿、尿频。 禹余粮赤石脂可以治疗下痢带血。 19 菖蒲:菖蒲3钱、辛夷2钱、苍术3钱,这3味药可以治疗鼻窦炎,不分寒热。肺寒可以加杏仁、麦门冬;肺热可以加干姜。 20 菊花: 21 人参:人参补气,可以补五脏,红参、高丽参品质最好。口含人参可以生津止渴。人参可以用党参代替;也可以用黄芪、甘草代替人参。采到新鲜人身后用丝布包起来,用火烤干。 有咳嗽、火热、痘疹、斑点时不用人参。一般都是在病人大虚或病初癒后气血很虚,可以用人参滋补。 22 天门冬:清虚热、润燥、去痰。 禁忌:和鲤鱼煮在一起。 23 甘草:补气血,解百毒。治疗水肿、腹水、排水时不能用甘草。过食金石类的药,人会中毒,皮肤出红疹、痒、舌头麻、头皮发麻,甘草可以解毒。炙甘草可以治心脏动悸。甘草干姜汤可以治肺寒咳嗽。 24 干地黄:女人一般用生地黄;男人一般用熟地黄。生地可以补脾胃、可以凉血、补血。

心肺复苏药物

西地兰:选择性作用与心脏能加强心肌收缩性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心功不全。 东莨菪碱:M胆碱受体阻滞剂,中枢抑制作用较强,小剂量镇静,较大剂量催眠。主要用于麻醉前给药。 654-2 :M胆碱受体阻滞剂,解痉选择性较高,用于感染性休克、内脏平滑肌绞痛。 阿拉明:α、β1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力使休克病人心输出量增加对心率影响不大偶有心率失常,临床用于各种休克早期,手术后或脊椎麻醉后的休克。 安定:苯二氮卓类,抗焦虑、抗惊厥、癫痫、镇静催眠、中枢性肌松作用。 鲁米那:巴比妥酸衍生物。中枢抑制作用随剂量由小到大,中枢抑制作用由浅入深相继出现镇静、催眠、麻醉,过量致延髓呼吸中枢麻醉致死。 氯丙嗪:α、DA受体阻断剂。抗精神病作用、镇吐作用、对体温调节的影响作用、加强中枢抑制的作用 可拉明:直接兴奋延脑呼吸中枢并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临床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中枢性呼吸抑制。 洛贝林: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反射性兴奋延脑呼吸中枢。用于治疗新生儿窒息、小儿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呼吸衰竭及一氧化碳中毒。 利多卡因:局部麻醉药也是一种窄谱抗心率失常药,仅用于室性心率失常。 氟美松:糖皮质激素,抗炎、抗毒、抗休克、免疫抑制作用。 速尿:抑制髓袢升枝粗段的髓质和皮质部[CL]的吸收又称髓袢利尿药。有水电解质紊乱、胃肠道反应、耳毒性。 非那根:H1受体阻断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用于过敏性疾病、晕动病、妊娠呕吐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呕吐、恶心,也可与氯丙嗪用于人工冬眠。 正肾素:α、β1受体激动剂。收缩血管、加强心肌收缩性、加快心率、加速传导、增加心搏出量。临床用于抗休克(补足血容量前提下使用)、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阿托品:M受体阻滞剂很大剂量也有阻断神经节N1受体的作用。临床用于解除平滑肌痉、抑制腺体分泌、扩瞳、抗休克(感染性休克)、解救有机磷中毒、治疗缓慢性心率失常(如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的窦房阻滞、房室阻滞) 肾上腺素: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加速传导、加速心率、提高心肌的兴奋性。强烈的血管收缩作用、生高收缩压,舒张压不变或下降等。临床用于心脏骤停、过敏性休克、缓解支气管哮喘、与局麻药配伍及局部止血。 多巴胺:α、β受体兴奋剂加强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增加。临床用于抗休克对伴有心收缩性减弱及尿量减少而血容量已补足的休克疗效好也可与利尿药合用于急性肾衰。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2015版心肺复苏指南抢救药物的应用 对于心脏骤停的患者抢救时,标准的复苏措施固然重要,抢救用药也必不可少,正所谓「医药不分家」。2015年10月,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公布了最新的心肺复苏抢救指南。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从今以后,抢救用药哪些药物依然好使,哪些药物沦为禁忌吧!加压素 新版指南中的重要更改,也是第一个「炮灰」的药物就是加压素。因无论单用加压素,还是联合使用加压素和肾上腺素,相对于单独使用肾上腺素并无优势。所以为简化流程,将加压素从成人CPR 流程中去除。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作为抢救用药中的顶梁柱,在新版指南中就曾四次提到。第一次: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对于心律不可电击,转而接受肾上腺素治疗的心脏骤停患者,建议尽早使用肾上腺素。但需要注意的是无论使用哪种血管加压药物,在心脏骤停后的救治中,应避免和立即纠正低血压。使得收缩压不低于90 mmHg,平均动脉压不低于65 mmHg,否则会造成患者死亡率增加和功能恢复率减少。 第二次:儿童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

儿童心脏骤停过程中可以给予肾上腺素。自主循环恢复后,应使用输液和正性肌力药/ 血管加压药,使得收缩压维持在患者年龄段的第五百分位以上。 第三次:新生儿复苏 此次提及并无改动,而是继续延用2010 版建议的用法和剂量。 第四次:过敏反应 对于危及生命的过敏反应,应给予肾上腺素。更新后的指南设定了第二剂肾上腺素的使用时间:在若对第一剂无反应,而高级生命支持要5 到10 min 后才能到达的前提下,给予第二剂肾上腺素。 知识延伸 肾上腺素用法:过敏性休克时将0.1-0.5 mg 本药以生理盐水稀释至10 ml 缓慢静脉注射。心脏骤停时将本药0.25-0.5 mg 以生理盐水10 ml 稀释后静脉注射。剂量过大或静脉注射速度过快时,可引起血压骤升,甚至有诱发脑出血的危险。临床上通常习惯直接肾上腺素 1 mg 静脉注射用于心脏骤停,不予稀释。根据患者反应,可每3-5 min 重复 1 次。 注:指南更新中未提及具体用法,用法参考自《医药信息参考》。类固醇 新版指南指出,成人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时,院内心脏骤停时仍可使用类固醇。 知识延伸

心肺复苏用药

[转] 心肺复苏常用药物 转载自振转载于2009年06月02日 09:30 阅读(3) 评论(0) 分类:个人日记来源:手机Qzone 举报 一)室速或室颤引起的心跳骤停 1. 肾上腺素(Epinephrine): 1)不推荐常规使用大剂量(> 0.2mg/kg). 2)1mg(10ml 1:10000液体)静推,无效每3~5分重复1mg。同时可1mg+250ml生理盐水(NS)或低分子右旋糖苷(D5W),静点由 1ug/min增至3~4ug/min。 3)注意避免漏出血管外,尽量使用中心静脉通道。 2. 血管加压素(Vasopressin): 40U静推,可有效增加冠脉灌注压、维持血压。 3. 胺碘酮(Amiodarone): 1)负荷量150mg-300mg溶于20~30mlNS或D5W快速静滴,对复发或顽固性VT/VF补充150mg静注 2)继以 1mg/min静滴6小时,以后0.5mg/min维持 3) 24小时总量不超过2g。 4)主要副作用:低血压、心动过缓。 4. 普鲁卡因酰胺(Procainamide):

1) 20mg/min静注至心律失常控制、低血压或QT间期延长至原来的50%,或总量达17mg/kg,静脉维持量1~4mg/kg. 2)不应用于QT间期延长及尖端扭转性室速。 3)应同时监测血压。 5. 利多卡因(Lidocaine) 1)对急性心梗和缺血引起的VT/VF有效,但目前不推荐为首选用药. 2)负荷量1.0~1.5mg/kg静注,对顽固性VT/VF 3~5min 可重复0.5~0.75mg/kg。总量<3mg/kg(或200~300mg/hr)。 3)不主张预防性持续静滴维持。 6. 溴苄胺(Bretylium):因无药源现已不用。 5mg/kg,5min后10mg/kg, 最大量30mg/kg,1~2mg维持。(二)心脏停搏及缓慢无脉电活动(Pulseless Electrical Activity, PEA): 应寻找可逆原因如:低血容量,张力性气胸,心包填塞,肺栓塞。1. 阿托品(Atropine) 1)禁用于Ⅱ°Ⅱ型及Ⅲ°AVB。 2) 0.5~1mg静推,无效3~5min重复,最大剂量0.04mg/kg.最大量可产生完全迷走神经阻滞. 2.肾上腺素(Epinephrine hydrochloride): 1mg+500ml NS或D5W, 1ug/min始,加量至2~10ug/min. 3.多巴胺(Dopamine)

复苏时的药物

复苏时的药物 20多年来,用于心肺复苏的药物变化较多。到目前为止,可以说只有肾上腺素仍是首选药物。不少药物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或被淘汰,或已不作为首选药物。70年代在我国盛行一时的“三联针”,和以后经改变的“新三联针”,虽然至今还有临床医师在应用,但事实已证明这样联合使用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异丙基肾上腺(三联针)或肾上腺素、异丙基肾上腺素和阿托品或利多卡因(新三联针)既无充分的理论根据,亦无肯定疗效。而且其中有的药物,现在已因弊多利少,被建议不用于复苏。应该按实际需要给药。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把复苏时使用的药物分两部分:BLS-CPR时的首选药和ALS或CPR已获初步疗效后使用的药物。 一、BLS-CPR时的第一线药 (一)肾上腺素为肾上腺能α受体和β受体的兴奋剂,对两种受体几乎具有相同程度的作用。肾上腺素可以加速心率,中等程度地加强心肌收缩,并增强周围血管阻力。心脏骤停后,肾上腺素是第一个经静脉注射(或稀释后,由气管内注入)的药物。因为它有助于增加心肌和脑组织的血流量,并可以改变细室性颤动为粗室性颤动,以利电除颤。无论是室性颤动,心室停搏或心电-机械分离,均适用。 剂量:0.1%肾上腺素0.5~1.0mg,静注;如已作气管插管,可用10ml等渗盐液稀释后经气管注入。5min后,可以重复。 (二)阿托品为抗副交感剂,用于心室停搏。它可以通过解除迷走神经张力作用,加速窦房率和改善房室传导。 剂量:静脉即注1.0mg,5min后可重复。亦可经气管注入。应注意的是,如心搏已恢复,心率又较快,就不宜用阿托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因加速心率,可以加重心肌缺血,扩大梗死面积。 (三)溴苄胺由於它有明显的提高室颤阈值作用,因此在非同步除颤前,先静注溴苄胺,临床证明具有较高的转复率,并可以防止室颤复发。因此最近美国心脏病学会已把它列为治疗室颤的首选药。但也有临床家主张首选利多卡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