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教材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教材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实习报告教材

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作业教学内容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作业 风景园林12级 雨水花园植物规划设计 城市的发展,许多城市面临水资源短缺,空气质量较差,无公共活动空间等的问题。面发展城市雨水花园花园,是改善人类住区生态环境的一条新思路。 一、雨水花园定义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为修建的城市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或是阻挡城市灰尘,形成绿色空间等作用的花园。是一种生态可持续的利用设施;随着城市、雨水花园的不断发展,雨水花园的技术、理论在更大尺度的景观设计中不断应用。 真正意义上的雨水花园则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马里兰州的乔治王子郡(Prince George's County),一名地产开发商在建住宅区的时候有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希望用一个生态滞留与吸收雨水的场地来代替传统的雨洪最优管理系统(BMPs)。在该郡环境资源部的协助下,最终使雨水花园在萨默塞特地区被广泛地建造使用。该区每一栋住宅都配建有30~40m2的雨水花园。它的建造被证明是高效而又节约的。建成后对其进行了数年的追踪监测,结果显示雨水花园平均减少了75%-80%地面雨水径流量。 我国第一座城市雨水花园诞生于天津。这是由餐厨垃圾处理为原料的雨水收集系统,在中国尚属首创。这一座雨水花园原是寸草不生的盐碱地,如今利用餐厨垃圾做养料滋养植物,花园灌溉和景观用水则全部来源于雨水。园中夏季鲜花盛开,鱼塘里鱼群成对,成为名符其实的城市生态雨水花园。城市生态雨水花园的建立将缓解和改善城市水系统污染,解决城市内涝效果显著。 二、雨水花园的作用 1、雨水资源利用 城市雨水的利用首先需要将雨水人工资源化,雨水花园便承担了这一职能。根据城市现状条件,利用现有设施统一规划建设雨水花园,将时空不连续、不稳定的雨水转化为可以持续供水的稳定水系统,成为城市供水系统中的一个环节。雨水花园将雨水阻滞收集后,就地利用雨水。 2、城市雨洪调节 面对气候因素、与城市化进程的需求,都不宜更改回原来面貌。因此针对雨水排放系统提出改进策略,即是利用雨水花园“柔化”雨洪。 雨水管线是原城市雨洪刚性的处理方式。在“尽快、高效”的指导原则下,城市雨水的处理着眼于将雨水从城市范围内赶紧排除去。城市化后的水文循环忽略了雨水在整个循环系统中的作用,把雨水当作废水排出城外,造成大量雨水资源的流失,加重了城市缺水程度,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这种刚性的雨水处理模式面对越来越复杂的城市雨洪,排水管线必须屡屡升级。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这些你必须遵守! 导读:植物景观设计要以植物材料为主体进行园林景观建设,运用乔木、灌木、藤本植物以及草本、花卉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 扩展, 能使园 ,结合 来创造 供人们 入, 效果的景观,还包含生态上的和文化上的景观,甚至更深更广的含义。 2 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对于城市及人居生态环境的改善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目前植物景 观设计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其功能得不到满足,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更是无从谈起。尽管有许多研究者提出过这一方面的一些原则,但主要局限在科学性和艺术性

等方面,不够全面,因此,有必要寻求一个正确、全面的思想行动准则,以便在各种情况下把握植物景观设计的尺度。以下就植物景观设计的一般性原则作一探讨。 2.1 以人为本的原则 任何景观都是为人而设计的,但人的需求并非完全是对美的享受,真正的以人为本应当首先满足人作为使用者的最根本的需求。论文参考网。植物景观设计亦是如此,设 需求,生理、 本,, 2.2 2.2.1 现当地特色的主要因素,它理所当然成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来源。 2.2.2因地制宜。 在景观设计时,要根据设计场地生态环境的不同,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植物种类, 使植物本身的生态习性和栽植地点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使方案能最终得以实施。这就要求设计者首先对设计场地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和空气)进

行勘测和综合分析,然后才能确定具体的种植设计。例如:在有严重SO2污染的工业区,应种植白皮松、毛白杨等抗污树种;在土壤盐碱化严重的黄河三角洲地区,应选用合欢、黄栌、白蜡等耐盐碱植物;在建筑的阴面或林阴下,则应种植玉簪、棣棠、珍珠梅等耐阴植物。 2.3 艺术性原则 及人们 观, 2.3.1 ,进 2.3.2 观的时序变化,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的季相构图,形成三时有花、四时有景的景观效果。同时,规划设计中,还要合理配置速生和慢生树种,兼顾规划区域在若干年后的景观 效果。此外,植物景观设计时,要根据空间的大小,树木的种类、姿态、株数的多少及配置方式,运用植物组合美化、组织空间,与建筑小品、水体、山石等相呼应,协调景观环境,起到屏俗收佳的作用。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大学校园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校园概况 由**市**路、**五西路、**路和(规划)环岛路围合而成的片区,我们称之为**校园。它由教学区、运动区和生活区组成,该片区土地总面积为144.33公顷。规划景观绿地面积66.39公顷。 现状景观,主要集中校园东部,园林面积大约32公顷。片状园林主要集中在东湖、起点广场、第一第二教学楼、学生宿舍区、第三第四教学楼等区域,线状园林集中在致远北路、海韵东路、椰风东路、椰风中路。校内绿树成荫、水体波光粼粼,具有原生态特征,体现了南方热带滨海环境特色。但是,校园景观中心突出不够,富有校园文化氛围兼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中心广场,或者空间节点,有待进一步强化。现有水面尽管面积较大,但都是“死水”,距离“构建生态校园”这一目标存在差距。 **校园修建性详细规划对景观作出了系统规划。可以简单概况为“二轴、三点、二湖”,“二轴”就是南北中轴线(致远路)、东西中轴线(椰风路);“三点”就是北门景观节点、南门景观节点、南北轴交叉节点;“二湖”就是东湖、西湖。 针对现状景观,本着“强化、改造、提高”和“勤俭节约”的原则,予以梳理改造。新建片区,予以创新建设。改造区和新建区要和谐统一。 二、校园景观规划目标

将校园打造成为富有热带滨海自然特色,富有教育、文化、热带科技大学人文特色的国际旅游岛景观,为**师生营造舒适宜学的校园,为未来**高校文化旅游奠定基础。 凝聚现代环境设计的新理念,遵从生态环境景观设计的原理,用新颖的立意来体现校园文化的内涵,巧妙地运用园林建筑小品,园林植物进行空间的划分,最终为师生创造一个愉悦舒适、景色优美、亲切近人的学习生活环境。白墙、穿廊、小桥流水、绿树滴翠、鸟语花香、椰韵涌动,优美的自然景观构成一幅幅画卷,使师生在学习工作之余可以陶冶情操,谈经论道。除了课堂讲授、读书、电影、电视外,让学校中的每栋建筑,一草一木对大学生健康品格的塑造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三、校园景观规划原则 1.功能原则 学校主要包括教学区、生活区、课外活动区等功能区,设计时应根据各功能区的不同特点进行布置,既要满足教学、工作、学习、生活的物质功能,更要满足增进师生交流、激发灵感、创造智慧、提高修养、陶冶情操的精神功能。 (1)学习的功能。大学是教书育人的场所, 良好的校园环境要有辅助学习的功能。在教室、实验室、宿舍有赏心悦目的景观视野; 在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宿舍楼之间有清新宜人的庭院; 在校园中有足够的绿地树阴可供静心潜读;有公共的庭院广场供师生们讨论交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 发表时间:2019-02-27T15:11:12.9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赵娜 [导读]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成都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随着风景园林的不断发展,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针对此,设计人员需要重视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打破传统的园林设计观念,站在宏观角度展开植物景观的概念设计,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与设计程序,从而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植物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一、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基本原则 具体到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落实而言,为了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积极作用效果,必须要重点加强对于基本原则的重要探究,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有效规划设计能够体现出更强的实用性效果,当前比较核心的基本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 (1)顺应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运用需要促使其能够表现出较为理想的以自然为主的基本原则,这也是植物景观最为核心的基本特点所在,促使相应景观的设计应用能够和自然环境较为协调一致,进而也就能够充分提升其自身运行发展的价值效果,尤其是对于相应植物的可持续性作用,更是需要从该方面进行控制,并且还需要促使相应植物景观的配置,可以表现出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价值,营造较为理想的自然环境景观,这也是植物景观构造的基本要求所在。 (2)协调性原则。对于具体植物景观在风景园林中的有效规划设计处理,还需要促使其能够在协调性方面具备理想的表现效果,这种协调性原则主要表现在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以及周围环境的协调性两个方面。自身发展的协调性主要就是为了考虑相应植物景观在后续长期发展过程中是否始终具备理想的协调性效果,避免因为生长而导致一些矛盾问题的出现;而对于周围环境的协调性则主要是为了促使植物景观能够和风景园林其它组成部分较为协调,避免自身存在突兀等问题。 (3)以人为本原则。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还需要重点遵循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这种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主要就是促使植物景观能够为人们提供最强的服务价值,保障其能够在视觉以及其它服务方面具备较强的积极作用,如此也就能够充分提升整个风景园林的构建效益,这也是整个风景园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基本要求所在。 二、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基本理念 2.1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艺术理念 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应该使用生态,科技,植物景观相结合等创作手法,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到使用功能还要考虑景观的艺术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艺术创作应该以立足于历史的、文化的、传统的、人文的基础上,否则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在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上既要结合优良的传统文化和民族艺术,还要以现代园林的设计理念进行创造设计,以促进既有中华民族艺术特色又可以与世界先进水平接轨的园林规划设计。 2.2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前卫理念 作为优秀的园林规划设计师,应该具有把握住相对稳定的园林规划设计元素的能力,不断学习和接受前卫的设计元素。始终站在时代发展的前端,使用新理念、新手法、新材料。对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植物景观的形式新颖性非常的重要,如果没有对未来发展的展现,很难成为打动人心的好的艺术作品。创造优美的意境也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所追求的重要部分,也是中国园林植物景观外形设计具有世界影响的内在魅力。通过这种意境美的创造,以空间、文化、寓意所传递出的信息,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基本而重要的工作。 2.3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人性化理念 园林因使人愉悦的目的而设计出,所以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规划的理念需要人性化设计理念。只有人们从园林中的植物景观得到了真正的愉悦感,当这种愉悦感升华为一种审美意象时,才能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理念。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以人为中心,把心理学、行为艺术等学科引入到园林规划设计领域,研究不同人、不同环境、不同条件下的互补关系,延展园林规划设计的内涵。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我们还要尊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贯穿于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管理和制造的始终,并充分考虑园林植物景观环境对人心情的影响程度,注重实用、功能、生态、观赏性等紧密结合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我国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存在的不足 由于现代园林植物景观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花样也越来越多元化,在面对这样大跨度的植物景观设计时,设计师在对待项目的认识过程中应该抛开传统的设计概念,从植物景观的内部思考。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理念大多局限于植物的景观设计层面,现代风景植物景观应从多个领域,不同的视角来设计合理的植物景观体系。 植物景观是风景园林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评价一个风景园林作品的好坏就要看其呈现后的真实效果。目前,风景园林师在工程实践中会出现缺乏对植物各项指标的认知,以至于影响实际的施工建设,造成建设后的效果与设计相差很远。因此,植物景观的设计和在施工中对设计理念的调整很重要。一套完整的园林植物景观体系可以解决很多在植物景观规划建设中的问题,开阔植物景观设计层面的思路,明确植物景观设计内容,为园林植物设计师提供一套合理可行性强的工作方法。 四、未来进行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展望 在进行风景园林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不仅要掌握园林建设方面的知识内容,还要通过各类学科来提高植物景观的气氛营造效果。这种情况,就要求相关规划设计人员,要将更多的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到风景园林的构建中去。具体来说,气象、生态、花卉、园林树木、植物生理以及土壤学等,都应纳入到风景园林植物景观的规划设计中,这是未来推动园林建设整体作用效果的主要发展方向。因而,相关建设人员应将其重视起来,以使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技术水平已经有了可观的进步。这是因为,相关建设人员在科学性的规划设计基础上,实施了植物种类使用、植物种植栽培以及养护管理手段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个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得到了业内人士的一致好评。但由于这一规划设计方法仅限于一些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因而,在未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广使用。

药用植物园建设规范 规划设计

药用植物园建设规范规划设计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药用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总体布局、常规设施、药用植物设计、建(构)筑物设计、导览、标识牌设计等技术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和修建的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420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 51192 公园设计规范 GB/T 51345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CJ/T48 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 CJJ267 动物园设计规范 T/CACM XXXX.1 药用植物园建设总则 3 基本要求 3.1 应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3.2 应按照T/CACM XXXX.1的要求。 3.3 无障碍设计应符合GB 50763的有关要求。 4 规划设计 4.1 应在本地区和本园区总体规划的基础上进行药用植物园的规划设计。 4.2 应结合各园的指导思想和功能定位来进行。 4.3 应结合园区所处地块的现状及发展未来进行确定。 4.4 应体现园区特色和药用植物的特点。 4.5 宜根据各园性质及运行状况,规划人员结构组成及设计经费投入。 5 总体布局 5.1 选址 5.1.1 应以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和绿地系统规划为依据。 5.1.2 应与周边公共交通体系衔接,交通便利。 5.1.3 应对给排水、电力、通信、燃气等基础设施的供应有充分保障。 5.1.4 应有充足的水源,且水质良好。 5.1.5 应选择地形地貌丰富多样的基址,且适宜创造多种小气候。 5.1.6 土壤土质应肥沃疏松,排水良好,有机质丰富,无病虫害。 5.1.7 应反映当地植物区系的原有自然植被典型群落面积不宜大于总用地面积的30%。 5.1.8 应避开洪涝、滑坡、崩塌、岩堆等地质条件不良以及环境受到污染的区域。 5.2 功能分区

大学院校的校园景观规划设计说明

校园景观设计说明 发布时间: 一、地块概括 1.图书馆和主教学楼间的方形地块园林设计。 二、规划依据 1.国家现行的相关设计规范、规定。 三、设计理念 “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与其他学生、教师、艺术作品、书本及非常规活动的即兴交流,校园规划的功能不仅仅是为教学活动提供物质环境,只有当校园规划具备激发好奇心,促进随意交流谈话的特质,它所营造的校园氛围才具有真正最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内涵。” 以营造文化氛围为指导思想,创造最适学生们学习、游戏和进行体育锻炼的学习生活空间。 四、设计原则 该设计以为广大师生服务为宗旨,目的在于为学生、老师提供一个防暑、防寒、防风、防尘、防噪的学习工作环境和优美的居住、生活、休息、活动场所。 该设计主要以规整式布局为主,在游园以及主楼后部林区采用自然式布局,做到规整与自然式相结合,在山水之间为学生提良好的学习环境。 主体建筑周围的绿化突出安静、清洁的特点,形成具有良好环境的教学区。其布局形式与建筑相协调,为方便师生通行,多采取规则式布置。在建筑物的四周,考虑到室内的通风、采光的需要,靠近建筑物栽植了低矮灌木或宿根花卉,离建筑物八米以外栽植乔木,在建筑物的背阴面选用耐荫植物。园内树种丰富,并挂牌标明树种的名称、特性、原产地等,使整个校园成为普及生物学知识的园地。 本设计中设计理念主要突出以“人”为本,体现了校园文化特色和时代特色。 注重“以人为本”,强调环境的整体和谐,使景观的观赏性与功能性得到最大限度的相互统一。 1.生态原则: 生态原则是设计的首要原则。随着社会的进步,对于绿地的生态的理解,也在一步步地加深起来。生态是物种与物种之间的协调关系,是景观的灵魂。设计中采用以乡土树种为主的多物种生态原则,尽可能多的布置多物种的植物群落,从而达到最佳的滞尘、降温、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吸收噪音、美化环境的作用。 2.功能性原则: 景观的功能性是不可缺少的。设计中尽量做到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相统一,既要考虑景观小品的实际功用,又要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针对空间使用者的不同,空间尺度也有所不同。 3.植物造景原则: 注重绿化与美化相结合,由于树木高低、树冠大小、树形姿态与色彩的四季变化等,都能使居住环境具有丰富的变化,增加绿色层次,加深空间感,可以打破建筑线条的平直、单调的感觉,使整个校园显得生动活泼。 五、景观设计说明 1.设计原则: 与环境景观相协调,反映园林景观的主题思想,做到适地适树。 2.植物配置: 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树种力求丰富有变化,注意乔灌木结合,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长相结合,乔灌木与地被相结合,适当点缀草花,构成多层次的复合结构,利用植物本身的树形、色彩、季相特点,按照反差、对比和渐变等美学原理组成宽度、色彩不同的花带以及大小不等的图案,在林中草坪的映衬下,显得既规则又活泼,给人一种舒畅愉悦的空间感受。形成特色的植物群落景观。设计中植物群落的构筑,不仅满足美学、植物学上的要求,还兼有生态方面的要求,考虑到植物的滞尘、隔音、吸收有害气体、降温增湿的功能。 种植设计主要配以适宜淄博地区的常用景观植物,植物的种植随地形、位置的变化而变化,通过植物来营造不同的自然空间,尽可能做到四季有景、令人过目不忘。 突出时代性从表现形式上看,校园环境以清新自然、幽静典雅、尺度宜人为佳,最忌类似我国曾出现过的广场热、草坪热,大家盲目攀比,到头来不伦不类,毫无品位可言。校园内的休闲绿地设计在满足基本功能的前提下,易简不易繁,易朴素大方、色彩明快、构思巧妙,从造价上来说也比较经济,可行性强。同时考虑服务对象的要求,设计时还注意体现了时代特征,运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和材料表现主题,显现时代的风格。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解析与配置

园林景观设计植物的解析 与配置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按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要求,合理配置园林中各种植物(乔木、灌木、花卉、草皮和地被植物等),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园林植物配置是园林规划设计的重要环节。园林植物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各种植物相互之间的配置,考虑植物种类的选择,树丛的组合,平面和立面的构图、色彩、季相以及园林意境;另一方面是园林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如山石、水体、建筑、园路等相互之间的配置。 在园林空间中,无论是以植物为主景,或植物与其他园林要素共同构成主景,在植物种类的选择,数量的确定,位置的安排和方式的采取上都应强调主体,作到主次分明,以表现园林空间景观的特色和风格。 ★ 对比和衬托 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利用植物不同的形态特征,运用高低、姿态、叶形叶色、花形花色的对比手法,表现一定的艺术构思,衬托出美的植物景观,注意相互间的协调,不宜将形态姿色差异很大的树种组合在一起。 ★ 色彩和季相 植物的干、叶、花、果色彩十分丰富。可运用单色表现、多色配合、对比色处理以及色调和色度逐层过渡等不同的植物配置方式,实现园林景物色彩构图。我们可以根据植物的季相变化,把不同花期的植物搭配种植,使得同一地点不同时期产生不同的景观,给人不同的感受。 ★ 动势和均衡

各种植物姿态不同,配置时要讲求植物相互之间或植物与环境中其他要素之间的和谐协调;同时还要考虑植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和季节的变化,不要因此产生不平衡的状况。 ★ 起伏和韵律 道路两旁和狭长形地带的植物配置,要注意纵向的立体轮廓线和空间变换,做到高低搭配,有起有伏,产生节奏韵律,避免布局呆板。 按照园林植物的生长规律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构图形式,将它们相互配置在一个群落中,创造出和谐、稳定、美观的园林景观,以满足人们欣赏和游憩等方面的需要。 ★ 层次和背景 为克服景观的单调,宜以乔木、灌木、花卉、地被植物进行多层次的植物配置。背景树一般宜高于前景树,栽植密度宜大,最好形成绿色屏障,色调宜深,或与前景有较大的色调和色度上的差异,以加强衬托效果。 ★ 植物空间 园林中以植物为主体,经过艺术布局,组成适应园林功能要求和优美植物景观的空间环境。 园林植物景观不仅给人以环境舒适、心旷神怡的物境感受,还可使不同审美经验的人产生不同审美心理,即意境。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景观总体规划设计说明 目录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1、校园历史与发展 2、现状基地与评价 二、规划设计思想 1、保护自然生态的“指状”格局 2、构筑功能合理的系统 3、突出文脉与人本理念 三、校园规划总体特色 1、环境特性与时代精神交融 2、传统文化与现代风格共生 3、远期发展向社区共享倾斜 四、功能组织分区设计 1、功能分区与布局 2、道路交通组织 3、绿地空间系统 4、景观风貌规划 5、建筑群体设计 五、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给水规划 2、排水规划 4、电力规划 5、电信规划 7、有线电视及计算机网络 8、环境卫生保护 六、经济技术指标 分区用地表: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建设内容 安徽大学新校区总体规划设计说明正文 一、历史与现状分析 安徽大学是国家面向二十一世纪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是安徽省省属重点综合大学。学校位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是全国首批15个大学科技园建设单位之一,33个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之一;并被列为84所接受公费留学生高校之一和22个国家华文教育研究基地之一。 1、校园历史与发展 安徽大学创建于1928年,在当时安徽的省会安庆市,1958年于合肥市重建,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同志视察安徽时,亲笔题写了安徽大学的校名。建校70多年来,安徽大学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的校训精神,先后向社会输送了近十万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现在有教职员工2295人,在校研究生850多名,普通教育本、专科生近14000名,成人学历教育在读生6000余人,共有15个学院,34个系科和30多个科研机构,52个专业。 安徽大学现有三个校区,占地1100亩,新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西侧的合肥大学城内,占地2000亩,计划主要作为学校本科教学某地,兼有部分研究生教育和开展科研学术活动的功能,它将成为安徽大学的主校区,最终学生规模可达3万人。 2、现状基地与评价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大学校园景观设计分析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艺术设计 指导教师:

摘要 本文通过对大学校园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现代大学及我所设计的校园实例进行阐述。 首先提出21世纪大学校园环境应是教学空间的延伸与拓展,应是便于信息交流、促进交往、激励学习的环境,也应是与当代大学生心理相协调及空间功能相呼应的环境;然后以走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得出结论,最后使大家认识到校园环境的景观设计过程中只有体现出学校的特色,文化底蕴以及时代感,才能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造出优美宜人,能够激励大学生奋发向上的工作、学习与休息的环境。 关键词:大学校园人文校园明晰结构构成要素

Abstract This article attempts through to carry on th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 the university campus landscape design, the campus example which the union modern university and I designs carries on the elaboration. First proposed that the 21st century university campus environment should be teaching space extending with develops, should be is advantageous for the communication, the promotion contact, the drive study environment, should also be is coordinated the environment which with the contemporary university student psychology and the spatial function echoes; Then visits with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method draws the conclusion, finally makes everybody to realize only then manifests the school to the campus environment landscape design process the characteristic, the cultural inside story as well as the modernity, can create exquisitely in the hand down a tradition foundation pleasant, can drive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s uplifting work, study and rest environment. Keywords: University-campus, Humanities-campus, Defined structure, Integrant part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探讨 发表时间:2017-09-30T10:01:27.7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4期作者:周子彤 [导读] 摘要:风景园林将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也是城市的重要形象,所以风景园林的设计很重要 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院 321000 摘要:风景园林将人、建筑和环境之间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他们之间的关系协调起来,也是城市的重要形象,所以风景园林的设计很重要,尤其是植物景观的设计,设计人员要严格遵循相关的原则,对设计程序进行规划,使植物景观能与风景园林整体有机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 植物景观设计很重要,设计人员要针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方方面面准备详细的材料,避免在实践中出现问题,能使植物景观发挥出其价值。本文主要针对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进行探讨。 一、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 自从人们对于环境现状认识加强后,环境保护就已经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呼吁的话题,而对改善环境的有效手段,人们也开始频频关注,比如风景园林的建造,它使人与自然做到了和谐相处,所以人们比较关注其设计的各方面,尤其是对环境保护做出重大贡献的植物景观设计。人们所关注的风景园林是通过人工制造出与自然环境相仿的小型生态系统,来缓解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师在设计时,要充分合理利用原生植物景观,这是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不能毁坏的,因为人工造林效果是不如原生植物效果的。要使原生植物与人工设计景观与整个生态系统,整个大环境有紧密联系,要使它们看起来就是一个整体,使它们能像真正的自然环境一样,能正常循环[1]。同时还要注意不要对其进行过度开发,要有相关的保护措施,不能只保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却忽略生态效益。 二、现代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和实践的问题 现代风景园林规模比较大,对相关植物景观的设计要求就比较严格,因为要使植物景观与园林整体协调,这是对设计师的重大挑战,设计师如果能对其游刃有余,在设计植物景观时,就不会从微观入手,不会按照之前格局较小的庭院植物景观设计套路走,在植物格局布置、植物造景过程中,除了使其具有艺术性,能带给人很好的视觉效果,还会使其与城市整体或者更大的区域遥相呼应,所以设计师不仅要注重植物景观中植物类型的选择、植物群落结构的设计,还要注重植物景观与周围外界的关系。 风景园林价值的体现,或者人们对于风景园林的综合评价,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从纸上落实到现实场地中。人们对于植物景观是否满意,也要看到成品。但是在将作品实践时,因为园林设计师没有对相关材料进行收集研究,所以设计图纸和现实施工有点不符,施工人员要么对设计图纸不解,造成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受影响,要么就按照施工图纸来,所以也达不到预期效果,植物景观设计成品不能达到人们的满意度。 植物景观设计如此重要,要求又如此高,为了避免出现成品和预期效果相差甚远的现象,还需要对植物景观从设计到施工落实的方方面面进行监督,并对其的这一系列活动制定相关的程序,使其可以作为设计师进行植物尽管设计的依据。 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设计的程序 1、现状分析 现状分析主要有三个阶段,其一是资料收集,在设计之初,设计师要收集最基本的资料作为设计的参考依据。要收集的资料不光是现场施工场地地周边各种环境的具体情况,还有适应当地种植的、能成为植物景观中的植物的一切信息,以及当地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情况等资料。其二是现场调研,就是对各种环境的基本情况进行实地考察,看其是否和勘测人员提供的资料一致,这有助于设计师设计出最符合现场环境的植物景观。在现有植物资源方面,设计师要认真对待这些在毁坏后不能恢复的原生态植物,对它们的详细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寻找将其融入到其他植物景观中的切入点,还要注意人工植树不会对原生态植物的生长造成负面影响[2]。在地形方面,设计师要查看现场地形,然后合理利用地形,使植物分布不突兀。在土壤方面,设计师要对土壤环境有个清晰地了解,然后就可以选择适合在此种土质下生存的植物类型。在水文方面,设计师要了解的是距离现场最近的水源位置,以及水源的相关信息,比如水质,水流量方面等。其三是周边考察,就是对整个城市绿地建设情况进行探查,以便使设计的园林更能和城市以及周边地区成和谐统一关系,这是在宏观角度进行的设计。 2、概念规划 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要先有个基本的概念规划,它是设计的依据和方向。在进行规划时,需要考虑两方面,一方面是站在宏观的角度上考虑,就是考虑园林所在的城市或区域的绿地规划情况,不使植物景观和其失去联系,另一方面是从风景园林方面考虑,考虑园林中的建筑、水流、植物、绿地、自然环境、动物等能始终组成一个完整、可循环的系统。这样,植物景观设计的立意和主题就能被设计师确定,然后植物景观的设计内容也就清晰可见了。植物景观设计要进行规划的内容是植物类型、色彩、布局、空间效果等。 3、方案设计 概念规划就是一个大纲,方案设计就是对其进行各种小细节填充,使其在各方面的内容具体化,逐渐完善,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主要是对植物景观的植物群落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植物所带来的延伸空间效果、植物景观和周围建筑物的设计以及植物种类的选择 [3]。 4、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就是对方案设计进行升级,主要是对方案设计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改进调整,对不完整的地方进行完善,使其健全,总的来说,就是查缺补漏,修复错误。如果说概念规划和方案设计对植物景观的相关方面进行了选择和决定,而初步设计就是在验证无误后,将这些作为不可更改的内容保留下来,确定下来,然后进行接下来的工作。需要明确的是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生长、发生病虫害少、生长快速、与原生态植物相协调的植物种类和数量。还要根据场地规模大小,对植物位置进行合理布置。 5、施工图设计 施工图是施工人员进行现场施工的主要依据,也是相关预算人员进行工程造价的参考资料,所以为了使风景园林植物景观施工的进度、质量和成本之间成辩证统一关系,设计师一定要做好施工图设计工作。施工图设计师对初步设计的深化,施工图上要标明和植物景观

呼和浩特市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呼和浩特市植物园规划设计说明 一、项目概况 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机场高速路南侧,西邻呼和浩特东河景观带,东侧为飞机场,距呼和浩特市核心区行车距离25分钟,其原址为呼和浩特东郊果园。该项目占地1744.3亩(约合116.17公顷,南北最长1536米,东西最长836米),其中一期占地726亩(约合48.4公顷,南北最长1076米,东西最长626米),基址地势东北高而西南低,其极限高差约为5米,土壤条件,现有植被多为上世 纪七八十年代栽植的果树及杨树。 二、总体规划定位规划定位是以植物专类园为主要内容的观赏园艺型植物园,具有观光旅游、科普科研、生态示范等功能,突出时代特色和内蒙古地域特色,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处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三、规划中解决的问题植物园在选址上应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如a.是否有丰富的水源b.是否有较为多变的地形地貌c.原址的土壤条件(酸碱度、腐殖质含量等)d.现有植物的丰富程度及是否形成了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小气候等。依照上面几点的要求对本次所选的地块进行分析后,得到以下几点结论: 1、该地块水资源不甚丰富,基本不存在地表水体,日常植物的灌溉主要依靠地 下水及自然降水。 2、该地块地势虽高差较大,但均属于平缓过渡,不存在有山脉、丘陵、谷地等 类型丰富的地貌。 3、该地块土壤多为沙质壤土,土壤PH值7.5-8.0。 4、该地块地上现有植物多为杨树、榆树,还有一部分是人为栽植的果树林,植 物群落单一,基本没有形成较利于植物生长的气候小环境。 从以上几点结论来看,本次植物园建设所选地块的基础条件并不好,因此我们在设计中针对以上四点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建造雨水收集系统,将其收集的雨水全部用来补给人工湖,同时构建一套可以与将来城市的中水系统相对接的管网,以便于未来利用城市的中水系统,这样做的最终目的就是尽一切可能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 2、在设计过程中采用挖湖堆山的自然山水造园手法,以此来丰富全园的地形地 貌,为各种不同地域和生境的植物营造良好的立地条件。 3、对园区内部分地块的土壤通过深翻、灌水、加入大量腐殖质等手段来降低土 壤的PH值,以满足东部大兴安岭林区植物对土壤的要求。 4、全园在进行植物的收集工作时,应根据园内小环境的改善而逐年增加引种数 量,切忌一次性大量引种。 三、规划设计原则 1、生态环保原则 a、地方性:全园基础绿化所用植物全部来源于当地的乡土植物,如毛白杨、旱柳、白榆、杜松、云杉、马兰等,这些植物不仅最适宜在当地生长,管理和维护的成本也较低,还因为乡土树种的

植物景观规划与设计

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生态景观是城市文明与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地貌及环境特点,对新区的生态景观设计与规划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理性的设计思考。 关键词: 天津滨海新区; 生态景观; 设计规划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 继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之 后,在环渤海地区加快建 设的新增长极,目标是建 设成为中国北方对外开放 门户、高水平现代制造业 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 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宜居的生态型新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是中国和新加坡政府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加强环境保护、节约资源能源的重大合作项目,是目前世界上第一个国家间合作开发建设的生态城。衷心希望天津滨海新区通过举办国际生态城市论坛,加强与各方面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先进理念和政策举措,早日建成开放型、多功能、宜居的生态城市示范区。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生态城市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和追求的目标,在生态城市的建设过程中,对于景观的设计与规划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生态景观的设计是城市生态建设与文明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防止城市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天津滨海新区拥有我国最大的人工港和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生态景观设计是滨海新区建设与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天津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天津滨海新区的建设状况,合理利用滨海新区现有生态资源、充分融合滨海新区的物理和环境特点,对新区的生态景观设计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思路。

生态景观设计的概念和意义 景观是城市外在环境的主要表现内容之一,城市的景观设计是对城市或者某个区域空间的景观规划与设计。生态景观包括自然景观、经济景观、人文景观等过程和功能的多维融合。生态景观设计一般都与具体的建筑工程相结合,来成为整个工程设计的合理组成部分。生态景观设计主要表现在城市住宅区的生态景观设计、城市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各类休闲区的生态景观设计、滨水区域的生态景观设计以及各旅游和风景区的生态景观设计。总之,任何适应生态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破坏最小,并有利于与生态平衡的设计都可称为生态景观设计。 生态城市建设是现代城市依据科学与技术手段,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创造出良好的人居模式,也是保证城市环境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与生存空间和谐统一的必要方式。生态景观设计在城市文明发展与全面建设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城市外在环境评价标准。生态景观设计所创造出的丰富的、多层次的环境文化,可以通过景观的优化组合及结构格局来加以体现,生态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可以延生出城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对城市发展提供必要的辅助作用。总之,生态景观建设在生态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生态设计最根本目的是 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 的景观设计以人类的长远利 益为着眼点,通过景观设计师 对生态理念的理解和生态原 则的遵循不断使人类社会朝

关于大学校园景观设计的问题

1.景观化校园的概念及意义校园环境是一个功能复杂的综合体,如果只注重解决功能问题,还不足以成为优秀的校园设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学校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的功能应大于其传播知识,这对校园环境提出新的要求。校园环境不仅要为学习及学术活动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塑造学生的素质提供一定的场所背景。大多人的一生至少要经历十多年的校园生活。学校的建筑形态、场所氛围以及环境品质无不令人印象深刻。有人即使齿没舌存之年,还耿耿于怀,足见校园环境的重要。当前知识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对校园“产品”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如对素质教育的强调、对开放式教学的呼唤等。如何通过环境来促进师生间的互动和交流?如何通过校园建设来联系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功能?如何使校园环境为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综合能力提供更好的空间场所?这些问题都值得深思。1.1景观化校园的概念景观化校园是指:为满足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在校园的规划设计中,以环境品质的提升为目标,以人本主义为立足,实现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校园环境。这里所谈及到的“景观化”是一个动词,它反映了校园环境发展的持续过程。这个过程包含校园的规划设计、实施与管理。1.2景观化校园的意义景观化校园的意义可从下面几个方面来理解。(1)环境品质: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及人类自我价值的膨胀导致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而自然主义的复归及公众环境意识的增强使得国家、人民对环境的要求深入到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景观化校园设计正是与高速发展的社会对环境品质的要求及人民对环境质量的渴求相适应;这也是保持城市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表现。(2)人本主义: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理念上,即关注人的行为模式、注重人的行为心理、尊重人的精神世界。景观化校园强调对校园使用者无微不至的关怀,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自然的亲和与人文的魅力。(3)过程的动态性: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的改良,体现校园建设的经济性;而改良即是一种“修正主义”,通过非革命化的过程来达到革命化的目的。这里面一定存在“互动”,“互动”即是学校各类成员的协作与参与。在体现各类使用者利益的同时,人本主义得以贯彻,也使校园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达到统一。(4)校园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在校园价值的各关联要素中,不能厚此非彼,也不一定鱼与熊掌得兼。景观化校园强调环境、功能、经济、技术的优化,使彼此能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从而体现校园建设的和谐。2.景观化校园在城市中的环境作用2.1景观化校园与城市自然校园环境会对城市的整体环境产生重要作用。学校处于城中,而校园占地在城市中拥有较大比例。校园内的绿化率较城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 李金玉

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法李金玉 发表时间:2018-05-17T10:40:46.4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期作者:李金玉 [导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 朝阳市园林管理处辽宁朝阳 122000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在社会经济稳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风景园林的设计水平已取得一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满足风景园林的规划需求,风景园林的工作重心逐步向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程序及方法转变。其中,风景园林指管理、建设、保护、设计、规划人工境域与户外自然的科学技术,其技术内容为营造户外自然空间,其技术实质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风景园林与城市、建筑存在着图底关系,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属于人居学科中群支柱性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 引言 园林植物因为自身所具有的色彩、质感、姿态等属性构成植物景观,给人们带来了身心上的享受,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近几年,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植物景观所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得到了风景园林设计师的关注和重视。 1 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我国就开始园林建设,在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配置、植物造景、种植设计等内容,都是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理念。随着,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现阶段,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自然植物景观规划等多种设计理念的提出,使一个又一个的优秀园林出现在人们生活中。但是,随着我国现代园林建设规模和需求的不断扩大,传统的规划理念显然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园林的发展状态。导致这一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设计人员在规划大规模风景园林过程中,很难通过宏观的设计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对风景园林的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除了在具体规划设计外,实践中,作业人员并没有对植物的规格、体量、苗数来源等各项内容进行充分了解,这也就导致了最终所规划出的园林缺少针对性。最终所建成的园林与设计师意图之间也将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是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必须要考虑的一项问题。 2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重要性 植物景观作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对整个风景园林进行规划设计的过程当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尽可能减少对一些灰色材料的使用,而应该更多地使用天然的和绿色的施工材料。据相关研究表明,将各种各样的植被进行合理的搭配,然后运用到风景园林植物规划建设当中,不仅可以很好地愉悦人们的心情,而且还使得整个生态系统更加完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幸福感的追求也越来越普遍,优美的植物景观设计可以为人们带来大自然般的景观,可以有效陶冶人们的情操和愉悦人们的心情。除此之外,植物景观设置还有另外一个目的便是用于健身和运动,其在为人们提供了优美的锻炼身体场地之外,还可以有效释放人们的工作压力。尤其是对于一些老年人的活动中心,由于绿色植被可以制造更多的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一些有害物质,从而为人们提供了更好的空气质量。另外,绿色植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吸收汽车尾气,二氧化碳等各种有害气体,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目前各大城市所面临的热岛效应。而且绿色植物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各种噪音的分贝,从而达到降低了由于噪音而引发的各类疾病。总之,对景观植物进行有效的规划与设计,不仅可以有效丰富城市园林的生态系统构造,而且还可以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 3 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3.1 设计施工图,加强现场配合 在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方案当中,应该对相关的设计意图以及设计内容进行明确的体现。如果发现有不合理的设计地方,应该及时对其进行相应调整与改变。如果遇到比较复杂的设计时,可以其进行分类设计。除此之外,还应该充分结合具体的施工环境来进行设计,从而更好的确保了整个规划设计方案的科学和实用性。即使在设计过程中考虑的再周全,由于施工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所以难免会出现一些没有预料到的情况。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相关的设计人员应该迅速对先前的设计方案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样便可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的施工效果,这项工作也同样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3.2 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工作,即植物景观规划的具体工作,应在概念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细化,重点考虑设计的可行性,保证植物景观设计的有效落实。首先,进行具体的空间设计,按照不同的单元,选择合适的植物景观内容,合理搭配不同树种的比例,注重实现植物景观的协调性。其次,注重立体化设计,在做好平面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空间布局,注重植物的群落设计和林冠线设计,这样才能在植物景观中反映植物的疏密度,满足植物景观设计的实际需求。例如,深圳园博园中的植物群落体现了与山、水结合的特征,例如,在径路植物景观的设计中,注重用印度紫檀装饰山径、用台湾相思装饰林间小径、用长春花、蜘蛛兰等装饰花径,同时还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叶径等。 3.3 植物景观的空间规划 在对风景园林植物景观进行规划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对植物的景观特点,空间以及时序和色彩等各个方面都有一个非常清楚的了解和把控。然后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出最为科学合理的指导思想,并进一步,对施工城市的景观现状进行一定的分析研究。植物景观设计对整个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工作都有着非常巨大的影响,其不仅可以丰富风景园林结构的完整性,而且还可以给人们带来美的享受。甚至可以说对植物景观设计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风景园林的设计效果。 3.4 调研 调研工作需要深入到现场,对场地的信息进行收集,并且需要确保收集信息的全面性与准确性,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地形、植物资源、水文、土壤等。地形,其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植物的分布以及种类。场地内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地形关联明显,其中包括的内容有坡度、坡向、陡坡缝补等。植物资源,其对景观会造成重要影响,特别是对现状大树的利用,园林景观风貌的作用不可代替。调研场地内现有的植物,其中包括的主要内容有植物的形态、种类等。对树木的寿命、植物进行准确评估,对病害敏感度及掩护等内容要做出科学评价。同时,还需要对原有的道路、树木、新建筑物等内容进行准确分析,从而确保留下的树木在设计中的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并且尽量确保其能够以自然的方式生长。水文,掌握场地内水源的容量及位置;维系植物生长的水质;水源的流域面积和流动方向等,这些都会对植物种类的选择造成直接影响。土壤,碎场地内的土壤的类型要进行深入了解,这对种植计划的制定有着重要作用。依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