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反应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功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免疫反应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功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免疫反应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功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免疫反应疾病(过敏性疾病)免疫功能和环境因素的关系

摘要: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变态”是指机体免疫功能的变态、不正常,此病的病因有遗传因素、接触过敏物质,但最关键的是免疫功能不正常。变态反应疾病的特点为地区性、季节性,它的发病还与环境气候有明显的关系。由于地区地理气候不同,花粉、霉菌、螨、昆虫、污染等的分布一而不同,不同的季节、气候、环境有不同的花粉、霉菌、动植物、化学、物理的影响。许多原来机制不明,防治右困难的疾病,经研究发现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经从免疫入手治疗取得以前得不到的可喜治疗。调节免疫功能将成为一类重要的新型疗法。免疫调节对于过敏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愈后有很重要的作用。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平衡免疫抗过敏解决传统过敏性疾病的治疗,台敏乐抗过敏益生菌所含五种专利菌株具有现有技术中未知的可用于增进抗过敏的能力,并可通过增进TH1型免疫反应来调控因过敏而反应过度的TH2型免疫反应的方法。并含有多种益生元成分可增加免疫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优势。

关键词:变态反应疾病免疫功能环境因素抗过敏益生菌

一、变态反应疾病与环境、气象、地理的关系

变态反应性疾病也称过敏性疾病。变态是指机体免疫功能的变态、不正常。病因有遗传因素、接触过敏物质,但最关键的是免疫功能不正常。免疫功能正常时虽有遗传、接触过敏原,也不发病,只是在免疫功能不正常时才发病。治疗使免疫功能恢复正常则不犯病,免疫功能持续正常则根治。免疫功能愈差,过敏的物质愈多;免疫功能逐渐恢复时过敏的物质逐渐减少。所以,变态反应疾病的发病与人的健康状况、免疫功能是有直接关系的。

变态反应疾病的特点是有地区性、季节性,与环境、气候有明显关系。患者发病常有地区性,容易滋长霉菌、螨的地方,免疫功能差时容易犯病。由于地区地理气候不同,花粉、霉菌、螨、昆虫等分布不同,所以有的患者在长江以南就不犯病,回到长江以北又犯病。环境中有狗、猫、鸟或其他羽毛、灰尘也诱发变态反应疾病。

变态反应疾病季节性的特点,说明与环境气候有明显的关系。不同季节不同的花粉、霉菌、动植物,如秋季的蒿属花粉就是一种很强的致敏原,是花粉症、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在北方常见的致敏原。

二、病理

变态反应性疾病很广泛,单基本病理相同。变态反应疾病几乎涉及所有的医学学科。许多原因机制不明、防治有困难的疾病,经研究发现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变态反应疾病最常见的有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湿疹、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紫癜、血管性水肿、过敏性偏头痛、过敏性眼结膜炎、食物过敏、银屑病、药物过敏等等。变态反应疾病的基本病理有: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酸细胞释放介质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及平滑肌收缩等,这些在变态反应病中是共同的,只是反应发生的部位不同,介质产生的多少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

变态反应疾病的基本病理Ⅰ型变态反应为代表,是通过抗原(变应原)引起IgE致敏的肥大细胞或嗜碱性细胞导致介质释放,引起毛细血管扩张、血管通透性增加、腺体分泌增多及平滑肌收缩等在变态反应病中是共同的,只是反应发生的部位不同、介质产生的多少不同而表现出不同临床症状:①毛细血管扩张和通透性增高,腺体分泌增多,短时间内出现剧烈水肿:在小支气管造成呼吸困难;在喉部导致严重的声门水肿,呼吸阻塞;在硬脑膜下可引起颅压骤增,剧烈头痛、偏头痛;在鼻腔可致黏膜水肿、大量清水样鼻涕、喷嚏、鼻痒;大量血浆及白细胞渗出导致全身血容量骤降,血压下降造成过敏性紫癜。

三、治疗:

1、避、忌、替、移

要注意避开环境中存在的致敏原及降低免疫功能的因素,如环境空气和水污染、灰尘、潮湿、烟酒等;忌辛辣刺激性食物;用不致敏的房间涂料;移出室内致敏的用具。

2、改善免疫功能治疗

历届全国变态反应学学术会议大量总结资料说明,改善免疫功能除中西药物以外,可配合补充抗过敏益生菌由内而外调整过敏体质,从而减少过敏反复发生,如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能利用抗过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将可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做到抗过敏药物与抗过敏益生菌的有效结合亦可产生理想的康复结果。

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呼声倾向于微生物假说来解释引起过敏的自身免疫:接触有益的抗过敏益生菌对维持健全的免疫系统非常重要。抗过敏益生菌台敏乐含有副干酪乳杆菌、罗伊氏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长双歧乳杆菌五种益生菌菌株和多种益生元成分,能利用抗过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统,激发可以调节过敏免疫反应中的Th1型免疫反应来平衡过敏所发引发的Th2型免疫反应,将可达到改善过敏体质的效果。

各种疾病的并发症1

老年痴呆: 1.饮食过度或不足,引起胃肠道不适、出血,甚至穿孔。 2.水电解质紊乱。 3.因吞咽困难,易并发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4.长期卧床易发生褥疮、便秘或血栓、栓塞性疾病。 5.外伤或骨折。 6.大、小便失控,易致泌尿道感染。 7.抑郁症患者的智能障碍为暂时性的、部分性的,每次检查的结果均不相同;而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智能损害是全面性的,而且呈进行性的恶化。 冠心病: 1、乳头肌功能失调或断裂。 2、尖瓣乳头肌因缺血、坏死等使收缩功能发生障碍,造成不同程度的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 3、心脏破裂:常在心肌梗死1周内出现,多为心室游离壁破裂,造成心包积血引起急性心脏压塞而猝死。 4、栓塞:左心室附壁血栓脱落所致,引起脑、肾、脾、或四肢等动脉栓塞。 5、心室壁瘤:主要见于左心室,体格检查可见左侧心界扩大,心脏搏动范围较广。 6、心肌梗死后综合征:心肌梗死后数周至数月内出现,可反复发生,表现为心包炎、胸膜炎或肺炎,有发热、胸痛等症状,可能为机体对

坏死物质的过敏反应。 高血压 1、冠心病:长期的高血压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会阻塞或使血管腔变狭窄,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而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坏死而引起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也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 2、脑血管病:包含脑出血、脑血栓、脑梗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管意外又称中风,其病势凶猛,且致死率极高,即使不致死,大多数也会致残,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凶猛的一种。高血压患者血压越高,中风的发生率也就越高。高血压患者的脑动脉如果硬化到一定程度时,再加上一时的激动或过度的兴奋,如愤怒、突然事故的发生、剧烈运动等,会使血压急骤升高,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便溢入血管周围的脑组织,此时,病人会立即昏迷,倾倒在地,所以俗称中风。 3、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患者的心脏改变主要是左心室肥厚和扩大,心肌细胞肥大和间质纤维化。高血压导致心脏肥厚和扩大,称为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是高血压长期得不到控制的一个必然趋势,最后或者可能会因心脏肥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影响生命安全。 4、高血压脑病:主要发生在重症高血压患者中。由于过高的血压超过了脑血流的自动调节范围,脑组织因血流灌注过多而引起脑水肿。临床上以脑病的症状和体征为特点,表现为弥漫性严重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精神错乱,严重的甚至会昏迷和抽搐。

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临床 研发指导原则 Clinical development of products for specific immuno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allergic diseases 2008年11月 欧盟EMEA发布 2010年3月 药审中心组织翻译 比利时优时比制药有限公司翻译 药审中心最终核准

目录 执行概要 (3) 1.引言 (3) 2.适用范围 (4) 3.法律依据 (4) 4.主要指南正文 (5) 4.1 病人特征和病人选择 (5) 4.2 除了变应原之外的治疗药物 (6) 4.3 临床试验的策略和设计 (7) 4.4 儿童人群的疗效 (13) 4.5 安全性 (14) 定义和缩写 (15)

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 执行概要 本指南旨在为变态反应疾病的特异性免疫治疗(例如鼻结膜炎与昆虫毒素变态反应的处理与长期治疗)所用变应原药物(例如以活性成份为基础的药物:变应原浸出物、重组变应原、纯化天然变应原、改良变应原)的研发过程中试验设计、产品疗效与安全性相关内容进行明确规定。 1.引言 全球范围内变异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结膜炎、过敏性哮喘和食物过敏的增加与环境因素、遗传易感性变化和潜在的变应性免疫反应自然病程有关。当暴露于变应原后受影响的患者会出现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过敏反应,随后出现不同器官或系统的相关症状。这些变应原主要为花粉、螨虫、动物毛、霉菌、昆虫毒素和食物中的蛋白成份。 除应用药物对症治疗外,恰当的预防措施和免疫调节治疗等长期治疗策略也有重要的作用。特异性免疫治疗是指过敏患者应用变应原制品多次重复给药,激活机体免疫调节机制,从而持续缓解患者此后暴露于自然变应原后的过敏症状以及对药物的需求,改善生活质量。 特异性免疫治疗是吸入性变应原和昆虫毒液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靠的治疗方法,可缓解疾病相关症状 [1,2,3,5]。IgE介导的食物过敏是造成急性过敏症和过敏相关死亡的重要病因,但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有关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治疗的临床研究尚未结束,但有关舌下用药的初步结果已经发表[4],食物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治疗已经纳入欧盟第七框架研发计划。 尽管导致特异性免疫治疗临床疗效的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但通过研究可能的作用机制后发现,免疫治疗可能会改变变态反应疾病的病程。特异性免疫治疗会伴有变应原特异性“封闭”抗体IgG(如IgG4和IgA)的增加,变应原特异性IgE反应的降低或不变,以及效应细胞(如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招募和活化减少。这些作用均由T淋巴细胞反应的变化所致。免疫治疗可导致免疫偏离现象,使过敏触发的以产生IL-4和IL-5为主的Th2型反应向以产生干扰素γ与IL-2为特征的Th1型反应的有利方向偏离,并诱导T

免疫力异常检查什么

免疫力异常检查什么 免疫力异常检查什么 1、免疫力异常检查什么 1.1、血常规(侧重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消化系统检测(胃部幽门螺旋杆菌测定)+淋巴细胞亚群测定+风湿检测(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抗链O)+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核杆菌测定+甲肝、乙肝抗体检查+微量元素检测+体内激素检测+高发肿瘤标志物检测+梅毒艾滋病毒检测。 1.2、幽门螺旋杆菌检测:免疫系统出现问题时会影响胃酸分泌,导致幽门螺旋杆菌异常减少,从而引发一系列消化系统疾病。 1.3、淋巴细胞亚群测定:判断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监测体内免疫调节机制是否运作正常。 1.4、体内激素检测:判断体内激素水平是否正常,检测内分泌状况。 1.5、微量元素检测:检测铜、铅、镉、钙、镁、铁、锌七种微量元素在体内的水平,判断近期营养情况。 1.6、超声检测:检测肝、胆、心脏、肾脏等脏器的功能状况,判断是否存在罹患器质性疾病的风险。 2、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2.1、心理紧张。不安、焦急等心理劳累会给植物性神经造成不良影响,而植物性神经和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积劳造成的疾病往往是很难治愈的。 2.2、肉体劳累。睡眠不足或过度劳累,会跟心理紧张一样加重植物性神经的负担,而且也会给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带来不良影响,从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2.3、消极悲观。过于消极悲观的性格会造成免疫力降低,所以保持心情舒畅很关键。 2.4、饮食失衡。饮食混乱、进食时间不规律、挑食等都会使提供人体免疫系统所需的营养不足。 2.5、运动不足。运动不足导致体力下降,体力跟不上就难以抵抗劳累,进而造成免疫力下降。 3、免疫力异常的表现 3.1、过敏性哮喘、荨麻疹(风疹块)、变应性结膜炎、食物过敏,皮肤易过敏等,可能是免疫力过高的变现。 3.2、爱长口疮,体内微量元素不足,免疫力失常引起。 3.3、呼吸道疾病反复发作。如支气管炎、哮喘、肺炎等,呼吸道最能体现免疫力的强弱。 3.4、感冒不断。不管是受凉还是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都与免疫力差,容易被病毒入侵有关。 3.5、容易累。同样的的脑力或体力劳动,但你总是疲惫、提不起精神,但又没有实质性的疾病。 免疫力异常怎么调理 1、改善体内生态环境。用微生态制剂提高免疫力的研究和使用由来已久。研究表明:以肠道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代表的有益菌群具有广谱的免疫原性,能刺激负责人体免疫的淋巴细胞分裂繁殖,同时还能调动非特异性免疫系统,去“吃”掉包括病毒、细菌、衣原体等在内的各种可致病的外来微生物,产生多种抗体,提高人体免疫能力。 2、补充维生素。每天适当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身体抵抗外来侵害的武器,包括干扰素及各类免疫细胞的数量与活力都和维生素与矿物质有关。

什么是免疫系统疾病

什么是免疫系统疾病 每个人都具有自身的免疫系统,免疫系统能对身体起着防御保护的作用,减少身体发病的可能性,有些轻微疾病能通过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病菌,实现抗体治愈。免疫系统疾病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免疫系统的认识,大家说法不一,现在小编来介绍什么是免疫系统疾病吧。什么是免疫系统疾病 1.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 组织器官的病理损害和功能障碍仅限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所针对的某一器官。主要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亢进、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重症肌无力、溃疡性结肠炎、恶性贫血伴慢性萎缩性胃炎、肺出血肾炎综合征、寻常天疱疮、类天疱疮、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多发性脑脊髓硬化症、急性特发性多神经炎等,其中常见者将分别于各系统疾病中叙述。 2.系统性自身免疫病 (1)系统性红斑狼疮 该病多见于育龄女性,可以囊括所有结缔组织病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多器官系统受累,可有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痛、脱发、口腔溃疡等,可累及肾脏、血液系统、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等。 (2)类风湿关节炎 类风湿关节炎也是所以免疫系统疾病,并且多病发于中老年女性,而患上该疾病的患者则会出现关节破坏而日益严重的情况,最终会导致功能障碍或者是畸形。 如何增强体质 饮食平衡才是增强体质的关键,平时应该注意自己的饮食,不要挑食,本就体质不好,如果再挑食,那么身体就不会有充足的能量,或者是不能全面补充你身体所需的各项元素。体质差的人要有一个规律的作息习惯,特别是晚上不要熬夜,熬夜时很伤神的,时间长了会让你的身体更加的虚弱,不利于身体健康,即便是体质好的人如果长期的熬夜也会累垮自己的身体的,更何况是体质不好的人了。 免疫系统疾病有风湿疾病,皮肌炎、哮喘等,大多数疾病都是可以治愈的,大家不必过于担心,专家提醒,免疫系统是对人体对病毒的防御机制,它能有效清除异物,减少外来细菌对人体内在环境的影响,减少其他疾病的发生。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卢建

总字数:19,361 图:5 表:0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一、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靶蛋白活性的主要方式 第二节信号转导异常发生的环节和机制 一、细胞外信号发放异常 二、受体或受体后信号转导异常 第三节与信号转导异常有关的疾病举例 一、胰岛素抵抗性糖尿病 二、肿瘤 三、心肌肥厚和心衰

第七章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signal transduction system或cell signaling system)由能接收信号的特定受体、受体后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其作用的靶蛋白所组成。细胞信号转导系统具有调节细胞增殖、分化、代谢、适应、防御和凋亡等作用,它们的异常与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病、糖尿病、某些神经精神性疾病以及多种遗传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受体和细胞信号转导分子异常既可以作为疾病的直接原因,引起特定疾病的发生;亦可在疾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促进疾病的发展。细胞信号转导异常可以局限于单一成分(如特定受体)或某一环节,亦可同时或先后累及多个环节甚至多条信号转导途径,造成调节信号转导的网络失衡。对信号转导系统与疾病关系的研究不仅有助于阐明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还能为新药设计和发展新的治疗方法提供思路和作用靶点。 第一节细胞信号转导系统概述 信号转导过程包括细胞对信号的接受,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和信号在细胞内的传递。激活的信号转导通路对其靶蛋白的表达或活性/功能的调节,如导致如离子通道的开闭、蛋白质可逆磷酸化反应以及基因表达改变等,导致一系列生物效应。 一、受体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细胞的信号包括化学信号和物理信号,物理信号包括射线、紫外线、光信号、电信号、机械信号(摩擦力、压力、牵张力以及血液在血管中流动所产生的切应力等)以及细胞的冷热刺激等。已证明物理信号能激活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但是与化学信号相比,目前多数物理信号是如何被细胞接受和启动细胞内信号转导的尚不清楚。 化学信号又被称为配体(ligand),它们包括:①可溶性的化学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和神经肽、细胞生长因子和细胞因子、局部化学介质如前列腺素、细胞

2018年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分析报告

2018年过敏性鼻炎免疫治疗 分析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 2018年1月

正文目录 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治标”免疫治疗“治本” (3) 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 (3)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 (3) 免疫治疗进入一线用药推荐使用,临床地位显著提升 (4) 过敏性鼻炎患者众多,免疫治疗面临过百亿市场 (5) 放量限制因素逐渐去除,免疫治疗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7) 临床地位随着新出台诊疗指南的更新而提升 (7) 较高的价格因人民逐渐提升的生活质量而不再成为障碍 (7) 变应原能检测手段的丰富将发现更多可治疗的患者 (8) 图表目录 图表1: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应用的药物种类及作用机制 (4) 图表2:变应性鼻炎推荐使用治疗药物总结 (5) 图表3:过敏性鼻炎推荐使用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5) 图表4:尘螨变应原免疫治疗药物市场空间 (6) 图表5:尘螨免疫治疗药物南方所公立医院放大销售金额 (7) 图表6:过敏性鼻炎常用治疗手段价格及医保情况 (8)

过敏性鼻炎药物治疗“治标”免疫治疗“治本” 过敏性鼻炎以药物治疗及免疫治疗为主 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 AR)是机体暴露于变应原后主要由IgE介导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通常会引发鼻痒、打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同时容易伴随支气管哮喘、变应性结膜炎、慢性鼻炎鼻窦炎、上气道咳嗽综合症等疾病。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包括变应原回避、药物治疗、免疫治疗、以及外科治疗四种方式。变应原回避通常并无法实现,而外科治疗为辅助治疗方法,仅酌情使用。因此临床上应用最多的还是药物治疗与免疫治疗。 药物治疗是目前最常应用的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是指通过药物缓解免疫症状,仅能够缓解症状而不能够去除病因。药物治疗主要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等,包括鼻喷剂及口服剂。药物治疗通常疗程短则两周,长则可达一年以上,症状缓解效果明显,是临床最常用的和治疗手段。

《医学免疫学》-免疫系统的防御、致病双重功能及临床意义分析

南开大学现代远程教育学院考试卷 2019年度春季学期期末(2020.2) 《医学免疫学》 主讲教师:王悦 一、请同学们在下列(10)题目中任选一题,写成期末论文。 1、免疫系统的防御、致病双重功能及临床意义分析 2、HLA与临床医学之关系回顾 3、B细胞表面的重要分子及其作用 4、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在免疫耐受中的角色分析 5、巨噬细胞在免疫应答阶段的生物学作用 6、树突状细胞在肿瘤治疗上的应用进展 7、抑制性T细胞的类型、功能及临床意义分析 8、免疫耐受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前景 9、抗体应用于免疫治疗中之进展分析 10、对Th1、Th2、Th17细胞的效应及功能分工的认识进展 二、论文写作要求 论文题目应为授课教师指定题目,论文要层次清晰、论点清楚、论据准确; 论文写作要理论联系实际,同学们应结合课堂讲授内容,广泛收集与论文有关资料,含有一定案例,参考一定文献资料。 三、论文写作格式要求: 论文题目要求为宋体三号字,加粗居中; 正文部分要求为宋体小四号字,标题加粗,行间距为1.5倍行距; 论文字数要控制在2000-2500字; 论文标题书写顺序依次为一、(一)、1. 。 四、论文提交注意事项: 1、论文一律以此文件为封面,写明学习中心、专业、姓名、学号等信息。论文保存为word文件,以“课程名+学号+姓名”命名。 2、论文一律采用线上提交方式,在学院规定时间内上传到教学教务平台,逾期平台关闭,将不接受补交。 3、不接受纸质论文。 4、如有抄袭雷同现象,将按学院规定严肃处理。

免疫系统的防御、致病双重功能及临床意义分析 一、免疫系统的含义 人体内有一个免疫系统,它是人体抵御病原菌侵犯最重要的保卫系统。这个系统由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脏、淋巴结、扁桃体、小肠集合淋巴结、阑尾等)、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单核吞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嗜酸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等),以及免疫分子(补体、免疫球蛋白、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等)所组成。免疫系统是机体防卫病原体入侵最有效的武器,但其功能的亢进会对自身器官或组织产生伤害。免疫系统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免疫,其中适应免疫又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二、免疫系统的运行机制 正常人体的血液、组织液、分泌液等体液中含有多种具有杀伤或抑制病原体的物质。主要有补体、溶菌酶、防御素、乙型溶素、吞噬细胞杀菌素、组蛋白、正常调理素等。这些物质的直接杀伤病原体的作用不如吞噬细胞强大,往往只是配合其它抗菌因素发挥作用。例如补体对霍乱弧菌只有弱的抑菌效应,但在霍乱弧菌与其特异抗体结合的复合物中若再加入补体,则很快发生溶解霍乱弧菌的溶菌反应。 当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进入到人体后,免疫系统中的巨噬细胞首先发起进攻,将它们吞噬到“肚子“里,然后通过酶的作用,把他们分解成一个个片断,并将这些微生物的片断显现在巨噬细胞的表面,成为抗原,表示自己已经吞噬过入侵的病菌,并让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知道。 T细胞与巨噬细胞表面的微生物片断,或者说微生物的抗原,连着相遇后如同原配的锁和钥匙一样,马上发生反应。这时,巨噬细胞便会产生出一种淋巴因子的物质,他最大的作用就是激活T细胞。T细胞一旦“醒来”便立即向整个免疫系统发出“警报”,报告有“敌人”入侵的消息。这时,免疫系统会出动一种杀伤性T淋巴细胞,并由它发出专门的B淋巴细胞,最后通过B淋巴细胞产生专一的抗体。 杀伤性T淋巴细胞能够找到那些已经被感染的人体细胞,一旦找到之后便像杀手那样将这些受感染的细胞摧毁掉,防止致病微生物的进一步繁殖。在摧毁受感染的细胞的同时B淋巴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细胞内的致病微生物结合使之失

七种异常步态预示疾病

七种异常步态预示疾病 通俗地讲,人的下肢有3个关节,即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这3个关节的中心应在一条直线上,一旦这些关节出现问题,原有的步态就会发生变化。有些典型的异常步态对某些特定疾病有提示意义,通过望诊即可作出诊断。 七种异常步态需警惕 间歇性跛行 是指患者从开始走路或走了一段路后,出现单侧或双侧腰酸腿痛、下肢麻木无力,甚至跛行,蹲下或坐下休息片刻后,症状很快缓解或消失,病人仍能继续行走。但再行走一段时间后,上述症状则重复出现。大部分人误以为这一表现是下肢或关节出了差错,其实这是腰椎管狭窄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 高抬腿步态 走动时患腿高抬、患足下垂、小跨步跛行,如同跨越门槛之状,又称跨越步态。其主要是因为患者小腿伸肌瘫痪,足不能背伸而成下垂状态,为避免走路时足尖蹭地而有意识将腿抬高所致。此步态多见于坐骨神经、腓总神经麻痹或外伤等。 摇摆步态 走路时患者躯干两侧摇摆,使对侧骨盆抬高,来带动下肢提足前进。所以每往前走一步,躯干都要向对侧摆动一下,看上去好像鸭子在行走,又称鸭步。这种步态常见于小儿先天性髋关节双侧脱位、进行性肌营养不良、严重的“O”形腿,以及臀上神经损害者。 足跟步态 迈步时以足跟着地,步态不稳,表现为躯体轻轻左右晃动,足背伸、足弓高。此步态可见于胫神经麻痹、跟腱断裂、遗传性共济失调等病症。 画圈步态

走动时表现为患腿膝强直僵硬,足轻度内旋及下垂,足趾下钩。起步时,先向健侧转身,将患侧骨盆抬高以提起患肢,再以患侧髋关节为轴心,直腿蹭地并向外侧画一半圆前进一步。由于此步态多见于下肢痉挛性偏瘫者,所以又称偏瘫步态。 拖腿性跛行 行走时,健腿在前,患腿拖后,患肢前足着地,足跟提起表现为拖腿蹭地跛行。本病可见于儿童急性髋关节扭伤、早期髋关节结核或髋关节骨膜炎等。 保护性跛行 走路时患侧足刚一点地,则健侧足就赶快起步前移;健足触地时间长,患足点地时间短;患腿迈步小,健腿跨步大;患腿负重小,健腿负重大。这种保护性患足点地跛行,多见于下肢受伤者。 此外,临床中常见的还有慌乱步态,多见于脑动脉硬化、脑肿瘤、头部陈旧性外伤等;醉汉步态,主要见于小脑或前庭疾患;踏地步态,常见于多发性神经炎、脊髓型颈椎病;交叉步态,多见于大脑瘫、截瘫等病患。 本文导读: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走路姿势,这是因为人在肌肉力量、肌腱和骨骼长度、骨骼密度、视觉灵敏性、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体重、肌肉或骨骼受损程度等方面都存在细微的差异。正常步态是通过骨盆、髋、膝、踝和脚趾的一系列活动完成的。 训练步态六法 保持正确的走路姿势,对改善关节功能、延缓关节退变是十分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并非每个人都能拥有健美优雅的步态。有的人穿高跟鞋走碎步,有的人挥动双肩走正步,还有的隔很远的距离就能听见他(她)的脚步声。从专业角度看,穿高跟鞋走路,脚的姿势不自然,必须使机体消耗更多的能量,以保持平衡,因此容易疲劳。如果鞋太紧,每走一步,脚就会感到痛,这也会影响正确的步态。因此,应该少穿高跟鞋,多穿中跟或平跟鞋,这样既省力又有弹性。要矫正不良步态应尽量少坐车,每天坚持步行。走路时,需保持昂首挺胸、肘部稍屈的姿势。 专家总结出一套训练步态的方法,效果很好,读者不妨试一试: 1.用脚尖走路,腿伸直、双手叉腰、胳膊向后、挺胸抬头,每天10分钟。 2.慢走3分钟,注意全脚着地,屈膝。

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或服用某些药物后,红细胞表面抗原性发生变化,产生抗红细胞膜表面抗原的自身抗体。自身抗体与自身抗原结合,激活补体,破坏红细胞,导致贫血。特点:(1)体内出现抗红细胞自身抗体。(2)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test)阳性。(3)红细胞寿命缩短。(4)AIHA多见于中年女性。(5)继发性者多继发于淋巴系统恶性病、结缔组织病、感染和药物应用后。(6)引起AIHA的药物有青霉素、奎尼丁、异烟肼、对氨基水杨酸、磺胺类、甲基多巴等。抗红细胞抗体可分为三类:①温抗体,为IgG型,37°C可与RBC结合,不聚集RBC.②冷凝集素,为IgG 型,低温时与RBC结合使其凝集,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③DonathLaidsteiner抗体,为IgG 型,低温时与两种补体成分结合,温度升高至37°C时,激活补体链,导致溶血,引起陈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PCH)。PCH继发于梅毒或病毒感染后。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多见于儿童或年轻患者。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紫癜,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可增多,女性多发,发病率1/lOO00,患者有抗血小板抗体,其使血小板寿命缩短。三、重症肌无力(MG):患者体内存在神经肌肉接头乙酰胆碱受体的自身抗体,该抗体结合到横纹肌细胞的乙酰胆碱受体上,使之内化并降解,使肌细胞对运动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的反应性降低。引起骨骼肌运动无力。四、肺出血肾炎综合征(Goodpasture综合征):患者体内可检到抗肾小球基底膜Ⅳ型胶原抗体,由于肺泡基底膜与肾小球基底膜有共同抗原,故肺、肾同时发病。青年男性多见,反复咯血、血尿、蛋白尿,最后发展为肾衰。五、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多系统的炎症性结缔组织病,多发于青年女性。其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可出现发热、皮疹、关节痛、肾损害、心血管病变(包括心包炎、心肌炎和脉管炎)、胸膜炎、精神症状、胃肠症状、贫血等;疾病常呈渐进性,较难缓解。免疫学检查可见IgG、IgA和IgM增高,尤以IgG显著;血清中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主要是抗核抗体系列)和免疫复合物,活动期补体水平下降。抗dsDNA和抗Sm抗体是本病的特征性标志。SLE的实验诊断:(1)抗核抗体1)免疫荧光法检测抗核抗体:该法以小鼠肝细胞、Hep-2细胞(人喉癌上皮细胞株)、Hela细胞(官颈癌细胞株)或小鼠腹水癌细胞等作为抗原片,以Hep-2细胞抗原片敏感性较高。2)抗DNA 抗体:分为天然(双链)DNA(ds-DNA)和变性(单链)DNA(ss-DNA)抗体。Ds-DNA抗体的测定方法有间接免疫荧光法(以短膜虫或马疫锥虫为抗原)、间接酶标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补体结合抗体法(以短膜虫为抗原,以抗人C3荧光抗体为第二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以DNA为抗原)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即Farr法)等多种方法。前四种方法检测到的都是低亲和力的抗dsDNA抗体,或敏感性低,或检测结果不稳定、重复性差。Farr 法检测dsDNA抗体的特异性最高,结果可靠,重复性好,因此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检测抗ds-DNA抗体的标准方法。当抗ds-DNA抗体结合率>20%时对诊断SLE有意义。3)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体:目前抗ENA抗体的检测方法有双向免疫扩散或对流免疫电泳和免疫印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以重组抗原为底物,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4)抗增殖细胞核抗原抗体。(2)抗组蛋白抗体。(3)抗核糖体抗体。(4)抗Ku抗体。(5)皮肤狼疮带试验。与SLE病情判断有关的免疫学检测包括:1)血沉和C反应蛋白(CRP),SLE活动时血沉增快,CRP改变不明显。2)血清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冷球蛋白冷凝集素等。3)血清补体,包括总补体(CH50)和Cl、C3、C4、C2及C9. 4)循环免疫复合物(CIC)聚乙二醇(PEG)沉淀法。5)类风湿因子。6)细胞免疫功能。六、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结缔组织炎症,多发于青壮年,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特征是关节及周围组织呈对称性、多发性损害,部分病例可有心、肺及血管受累。免疫学检查可见血清及滑膜液中出现类风湿因子,血清IgG、IgA和IgM水平升高。其他自身抗体也可出现:例如,抗角蛋白抗体;抗RA33抗体;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抗体);抗核周因子

脸色发黄 这3种脸色暗示身体疾病

脸色发黄这3种脸色暗示身体疾病 一个人的脸色能反映出很多的健康问题,当你面色红润,充满气血的时候那就说明您很健康。但是当你脸色暗黄没有一丁点气血的时候,那么您就要注意了。那么还有哪些脸色说明要预防身体疾病了呢?今天三九养生堂的小编就来告诉你小心这3种脸色会暗示身体疾病,一起来看看吧。 在中国很早之前就有通过面色来看出人身体的健康状态。而且在中医看病讲究的是“望、闻、问、切”,“望”即色诊,是中医通过辨色来诊察病情的方法,“色为气血之所荣,面为气血之所凑,气血变幻,色即应之,色之最着,莫显于面”。 脸上的气色能反映人的健康状况,色诊上面部的色泽以明润而含蓄为佳。若脸上突然出现白色、青色和黑色,说明你的身体可能出现严重的疾病了。 色诊能从脸上不同部位的颜色,看出五脏的健康状况,即“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当你的面色发生哪些变化,就说明可能那里有病。通过气色变化,你可以更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 因此,在生活当你的脸色突然变得不好,或者是突然出现以下这些变化的时候,就一定要小心了! 1. 面色变得太深或太浅。 2. 脸上突然出现了原本没有的颜色。 3. 红黄面色中突然全部变成黄色,或全部变成了红色。 4. 当你的脸色的颜色不对,或者在其他的部位出现了在应该出现的部位。

5. 面色违背了季节规律,即春略青、夏略红、秋略黄、冬略灰。 脸上突然出现这3种颜色,是最明显的疾病标志。 黑色 五色中,黑为肾水。黑色多与肾病有关。青色和黑色都是最严重的病色,当脸上出现青黑色时,说明有严重的血淤。面色发灰、发黑,同时有腰膝酸软、排尿失常、性功能减退症状时,可能是慢性肾病的表现。 青色 五色中,青为肝木,青色多与肝病、气滞血淤有关。中医认为,肝能反映人的情绪,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谨防肝病。当脸上的颜色变成青紫,主要是因血液中的酸素,或氧气的量度有了异常,或心脏血液循环系统不良。严重者会发生剧痛或猝死。 白色 五色中,白为肺金,白色多与肺病、虚证有关。我们常说脸色苍白是贫血征状,贫血的人还伴有没气力、爱出汗,这是血虚和气虚的表现。脸色过白,也表示你的肺功能较弱。 此外,五色中,赤为心火,黄为脾土。脸色过黄表示脾胃不和,容易腹胀、腹泻、大便溏稀,严重者可能出现黄疸,一旦出现白眼球发黄,必须及时就医,否则可能危及生命。而脸色发红的人要小心心脏病,还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热证,如伤寒、肺结核等。 什么样的脸色最健康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182 2019 年第 6 卷第 2 期 2019 Vol.6 No.2临床医药文献杂志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综述· 特异性免疫治疗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袁锡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广西南宁 530001) 【摘要】特异性免疫治疗(specific immunotherapy,SIT)是指一种针对病源体的对症治疗方法,对于机体能力低下或亢进的免疫状态,身体可以通过免疫获得性感染(痊愈或无临床症状的感染)或接种疫苗来产生特异性抗体,并且调节过敏原特异性T细胞的反应类型,发挥抗过敏作用[1]。SIT的方法繁多,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例如肿瘤免疫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例如肿瘤免疫可以激活人体免疫系统,SIT依靠自身免生物来杀死癌细胞和肿瘤组织,不像以往手术、靶向治疗和化疗,SIT是针对人体自身免疫系统,而不是肿瘤细胞和组织[2]。因此,本文通过在过敏性疾病中采用SIT的作用开展综述如下。 【关键词】过敏性疾病;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2.182.02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由于先天性过敏性体质对环境尘螨等过敏原的耐受力较差导致,如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严重的皮损,甚至皮源性感染,影响患者生活质量[3]。因此,目前针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主要是脱敏和远离变应原,采用特异性免疫疗法针对过敏原,及时脱敏,使患者从低浓度到高浓度对于所接触过的过敏原,增加对其耐受力,以避免病情加重,逐渐达到较好的临床疗效,缓解其临床症状[4]。 1?过敏性免疫治疗 1.1 过敏性免疫机制 临床将脱敏疗法又称为SIT。SIT是指通过测定过敏性疾病患者的过敏原来制备过敏原提取物并配制成各种浓度的制剂,经反复注射、舌下给药或重复给药,通过其它给药途径将药液与患者反复接触,调节浓度和剂量,从低到高,从大到小,在达到维持剂量后,维持疾病进程,从而增加患者对变应原的耐受性[5]。当再次暴露于此种变应原时,过敏现象就会被减轻或不再引起过敏现象,并且它通过用于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和过敏性皮炎等脱敏治疗,临床上常见脱敏治疗根据给药方式而有所不同有:注射脱敏、舌下含服脱敏、脱敏贴等[6]。 1.2 AD病因 AD与遗传因素,过敏因素都有着密切关系。AD的多数患者湿疹是由婴儿时期反复发作迁延而成,其中70%患者家族中有过敏、哮喘或者过敏性鼻炎的遗传史。因此,临床也将其称之为异位性湿疹、特应性皮炎、遗传过敏性皮炎等。AD是一种具有慢性、瘙痒性特点的皮肤病,常常与寒冷刺激和衣物的摩擦等成为特应性皮炎的诱发因素[7]。 1.3 发病相关因素 主要发病因素可能与以下内容有关,例如内源性因素(1)年龄:儿童与青少年患病几率较高,因体内抗体较为薄弱,容易发生感染刺激,导致过敏性疾病[8]。(2)抗体成分:抗原特异性成分通过淋巴细胞传递到IgE型浆细胞,产生反应素(IgE抗体),IgE抗体附着于肥大细胞后,引起过敏性疾病[9]。(3)自身体质:当过敏原再次侵入人体后,经过反复变化,一系列酶活性被激活,使肥大细胞或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过敏源,引发过敏性疾病[10]。外源性因素(1)空气或食物:常见于成年人,致敏原多来源于患者体内,有呼吸道感染,对吸入的粉尘、花粉或者食入鱼虾等产生过敏性反应,引发过敏性疾病[11]。 2?SIT临床应用 在过敏性疾病开始治疗之前,应充分评估过AD患者,以确定导致患者临床症状的主要过敏原,使用相应抗原进行脱敏治疗,以达治疗目的[12-14]。而在SIT中传统脱敏方法,就是经皮下注射,但此种操作方法,对于儿童或部分成人来说是难以接受的,除了患者自己对注射的恐惧之外,注射脱敏还存在一些技术问题,例如剂量维持过少,不仅耽误疾病治疗,还容易诱发过敏性疾病发作,严重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为年龄较小患儿实施脱敏疗法时,找寻到新的治疗方式,舌下脱敏可以有效治疗花粉过敏和其他过敏原患者,并且可以实现多次皮下托名而无严重的全身过敏反应[15-16]。 3?小?结 SIT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临床研究进展表明,SIT不仅为患者提供了无痛治疗途径,还提升了疾病预后效果,但因过敏性疾病中发病因素影响,极易引起变应原的变化,导致治疗无效,加重患者痛苦,故为了防止过敏性疾病进一步恶化,积极使用SIT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7-18]。因此,不管是AD,还是其它过敏性疾病,使用SIT均能够减少患儿用药,减轻过敏性疾病症状[19]。目前临床对于治疗各种过敏性疾病方式均进行了研究,但仍然存有不足之处,例如特异性脱敏治疗的病程较长,过敏原的剂量问题和尚未明确的特异性脱敏免疫机制,需要在未来进一步研究,为治疗过敏性疾病获得可靠方法[20]。 参考文献 [1] 常欣悦,窦侠,马刚.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在特应性皮炎中 的应用进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41(3):178-180. [2] 郭远,蔡羽恬,郭宁宁,李遇梅.特应性皮炎的免疫机制及 Dupilumab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18,34(02): 125-128. [3] 龙玲珑,姚煦,杨雪源.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特应性皮炎的进 展[J].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2017,(2):65-68. [3] 宋志强.特应性皮炎的变应原特异性免疫治疗[J].中国医学文摘 (下转184页) DOI:10.16281/https://www.360docs.net/doc/9b18962999.html,ki.jocml.2019.02.127

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第八章免疫缺陷病与自身免疫病 第一节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称免疫缺陷病(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IDD) 。 免疫缺陷病按机体免疫系统是否发育成熟分为原发性( 或先天性) 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PIDD) 和继发性( 或获得性) 免疫缺陷病(secondary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 SIDD)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机体的免疫系统存在遗传缺陷或发育异常,导致免疫细胞和/ 或免疫分子的数量减少、功能异常而引起的永久性免疫功能缺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是由于感染、衰老、肿瘤和药物等原因抑制了机体成熟的免疫系统的功能表达所致。临床上继发性免疫缺陷病远较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多见。 免疫缺陷病的共同特点是:①对各种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患者可出现严重的、持续的反复感染。一般体液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补体缺陷者易发生化脓性细菌感染,而细胞免疫缺陷者易发生病毒、真菌、胞内寄生菌和原虫等细胞内感染。②易发生恶性肿瘤。尤其是细胞免疫缺陷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比同龄正常人群高100~300 倍。③易并发自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患者并发自身免疫病的概率可高达14% ,以并发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较多见。④遗传倾向性。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大多有遗传倾向,其中1/3 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1/5 为X 性联隐性遗传。 一、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是一种罕见病,多发生于婴幼儿。其中,体液免疫缺陷约占50% ,联合免疫缺陷约占20% ,细胞免疫缺陷约占18% ,吞噬细胞缺陷约占10% ,补体缺陷约占2%( 表9-1) 。 表9-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 1、免疫:免疫是指身体对抗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的能力。“识别自己、排除非己” 第一道防线:体表屏障(包括身体表面的物理屏障和化学防御) 如:皮肤、黏膜和油脂腺分泌的油脂、唾液、泪液、胃液中的杀菌物质 第二道防线:体内非特异性反应 包括:体液中的血浆蛋白和某些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分化成的巨噬细胞) 局部炎症反应:受损部位出现疼痛、发红、肿胀、发热现象,增强白细胞吞噬侵入病原微生物作用。 脓液(死的白细胞、活的白细胞、死细菌、坏死的细胞)的出现表示正在克服感染。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构成了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特点:人人生来就有,不具特异性,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反应(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特点:针对特定病原体。 2、抗原:指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非己物质。就 是任何一个能引发大量淋巴细胞的“非己”标志。(当病原体进入体内后,由于他们含有特异性化学物质,如蛋白质、大分子多糖、黏多糖等,引起体内针对这些特异性化学物质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1)抗原特点:异物性、大分子性、特异性 (2)举例:病毒、细菌、花粉、自身衰老或受损的组织、细胞以及癌细胞等 3、抗体: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抗原刺激下,由B淋巴细胞或 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 1 / 6学习交流文档

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抗体分子基本结构是Y型的(2臂上有同样的结合位点)。 (1)分布部位:血液、体液及外分泌液(如乳汁) (2)产生抗体的细胞 成熟B淋巴细胞和记忆B淋巴细胞能合成但不分泌(称受体) 效应B细胞(浆细胞)能合成抗体并分泌到体液中 抗体属于分泌蛋白,与其合成和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四种。 (3)抗体特点:与特异抗原结合,每种抗体分子的结合位点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4)作用方式: 使病毒一类的抗原失去进入宿主细胞的能力;使一些细菌产生的毒素被中和而失效; 使一些抗原凝聚而被巨噬细胞吞噬。 举例:血液中的凝集素(抗体)与红细胞表面的凝集原(抗原)发生反应; 抗毒素(抗体)与外毒素(抗原)发生凝集反应。 4、淋巴细胞起源与分化 骨髓中的淋巴干细胞一部分在(胸腺)发育成熟叫T淋巴细胞; 另一部分可能在(哺乳动物骨髓)中发育成熟叫B淋巴细胞。 5、淋巴细胞如何识别入侵者 (1)每个人特有的身份标签: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 淋巴细胞以此为依据实现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同一个体的所有细胞的MHC是相同的,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 2 / 6学习交流文档

32种常见慢病42种特殊疾病、25种大病

吉林省健康扶贫32种常见慢病、 42种特殊疾病、25种大病名称及报销政策 42种特病:(报销政策:德惠市人民医院门诊享受90%报销) 1、恶性肿瘤放化疗; 2、白血病; 3、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 4、血友病; 5、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6、脑瘫; 7、器官移植抗排异治疗; 8、血管支架植入术后; 9、心脏换瓣膜术后;10、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11、胃息肉内镜治疗; 12、痔疮门诊手术治疗;13、肾、输尿管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14、甲状腺功能亢进(减退)(药物治疗);15、乳腺癌(内分泌治疗);16、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17、病毒性肝炎;18、肝豆状核变性;19、肝硬化;20、肺结核(免费项目除外);21、外阴白斑;22、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23、肾病综合症;24、血吸虫病;25、克山病;26、囊虫病;27、大骨节病;28、再生障碍性贫血;29、布鲁氏菌病;30、手足口病;31、帕金森式病;32、癫痫;33、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34、重性精神病;35、强直性脊柱炎;36、银屑病;37、大肠(直肠)息肉内镜治疗;38、重症肌无力;39、白癜风;40、系统性红斑狼疮;41、艾滋病;42、儿童苯丙酮尿症。 25种大病:(白内障去红星医院免费救治、心脏病去吉林省心脏病医院免费救治,限扶贫人员且真实患有疾病) 1、儿童先心病; 2、儿童白血病; 3、胃癌; 4、食道癌; 5、结肠癌; 6、直肠癌; 7、终末期肾病;8、肺癌;9、肝癌;10、乳腺癌;11、宫颈癌;12、急性心肌梗死;13、白内障;14、尘肺;15、神经母细胞瘤;16、儿童淋巴瘤;17、骨肉瘤;18、血友病;19、地中海贫血;20、唇腭裂;21、尿道下裂;22、耐多药结核病(新增);23、脑卒中(新增);24、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新增);25、艾滋病机会感染(新增)。 32种慢病:(二级以上公立医院诊断,建立慢病手册,门诊开药享受80%报销,慢病复印件交给患者家中存放) 1、慢性支气管炎; 2、肺纤维化; 3、慢性阻塞性肺病; 4、哮喘; 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6、高血压(2,3期); 7、慢性缺血性心脏病; 8、风湿性心脏病; 9、心力衰竭(心功能2,3级);10、心内膜炎;11、慢性心包炎;12、心律失常(限房颤);13、慢性胃炎;14、胃溃疡;15、慢性肠炎;16、溃疡性结肠炎;17、慢性胆囊炎;18、慢性胰腺炎;19、脑动脉供血不足;20、慢性腹泻;21、慢性鼻(咽)炎;22、慢性鼻窦炎;23、糖尿病(饮食控制无效);24、痛风;25、脑出血(恢复期);26、脑梗塞(恢复期);27、高脂血症;28、子宫内膜异位症; 29、中耳炎;30、慢性肾炎;31、脊柱退行性病变;32、恶性肿瘤镇痛治疗。 健康扶贫政策:服务111,看病120 服务111:一人一份居民健康档案,一户一个家庭医生服务团队,贫困患者一人一策, 看病120:定点医院(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院)住院报销90%,自付不超过10%;卫生院慢病门诊报销80%,自付不超过20%;贫困患者住院0押金,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

免疫功能异常的疾病

人类一旦患上吞噬免疫功能的疾病,人体的麻烦可就多的去了,机体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感冒、肺炎、肺结核、肝炎、肾炎、脑炎、糜烂、溃疡、肿瘤、癌症等各种感染性疾病乘虚而入,不易治愈,称为危机并发症。 吞噬免疫功能的疾病,选择性地破坏细胞、吞噬细胞。使抗癌细胞的防御机能大大减弱,导致癌细胞活跃、聚集。患者平均要少活十多年,让人毛孔悚然。 这种要命的疾病都是突然爆发的,等到患者有感觉时,疾病就已经发作了,给治疗带来极大的挑战。 通常人们谈到艾滋病就吓的哆嗦,艾滋病就是免疫功能缺失症。只要告诉谁谁患上了艾滋病,这个谁,很快就见了阎王。因为人类无法治愈艾滋病,患上就会死去,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胆子小的患者死的更快。 人类中还有一种免疫功能受损,叫沉默的杀手疾病,是一种血液中的葡萄糖堆积过多的疾病,称作“高血糖”,与高血压、高血脂一同称为“三高”。四十岁以上的中年人患病率较高,这种病主要是遗传因素,DNA记忆父母的疾病,这种病本身不会致人死地,就怕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遍全身的疾病,神仙也难以治好。 患上沉默的杀手疾病,应严格控制血糖,处理各种心血管问题。 用药时应注意有否影响糖、脂肪、钾、钙、钠等代谢。 人体自身的防御系统能识别和消灭外来侵入的任何异物;处理衰老、损伤、死亡、变性的自身细胞,识别和处理体内突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是双刃剑。免疫力过高,人体也会出现异常情况,可能会对身体外部的物质反应过度,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过敏”。 所有物质都可成为变应原,比如尘埃、花粉、药物或食物,它们作为抗原刺激机体产生不正常的免疫反应,从而引发变应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荨麻疹、风疹块、变应性结膜炎、食物过敏、食物不耐受等情况,严重的可能导致对身体内部自己的组织细胞产生反应,患上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