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

艾梅乙控制方案

艾梅乙控制方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分局中心医院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 1、妇产科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孕妇,首先要索要“孕册”将孕期保健检查情况登记在“孕册”和门诊孕产妇保健登记上,并告知孕妇将本院检查的信息反馈到建册单位妇幼医生进行录入系统管理。发现梅毒阳性的孕产妇实施首诊负责,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依据“2015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提供规范治疗。 2、督导建孕册,发现未建“孕册”的孕妇指导其到居住地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建立孕册和化验艾梅乙。在登记本上建册和未建册信息应标识清楚。协助孕产妇预约建册时间,提高孕期早期建册率和孕期规范管理率。 3、确定妇产科为孕妇孕期梅毒诊疗科室,负责对基层转诊梅毒筛查阳性孕妇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本院其他科室发现梅毒阳性的孕妇应转妇科门诊统一管理。为首诊的孕妇提供一次梅毒筛查试验,确诊梅毒双阳性的孕妇进行专项登记管理和报卡(表4—Ⅰ)提供规范治疗。

4、对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梅毒检测,依据新生儿化验结果和母亲孕期治疗情况提供预防性或规范性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因青霉素试敏阳性未提供治疗的,由知情护士填写试敏阳性报告单并双方签字,与“表4—Ⅱ”报表同时报妇幼保健所。 5、报卡要求,梅毒监测双阳性确诊的2日内妇产科填“表4—Ⅰ”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确诊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梅毒产妇分娩后2日内妇产科填写“表4—Ⅱ”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分娩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 6、疾控科每月对相关科室进行质控检查,避免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漏登、漏报、漏管,保障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规范诊疗服务率达90%以上。 疾控科 2015年9月

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艾梅乙母婴阻断管理的通知2019年

关于进一步加强艾梅乙母婴阻断 管理工作的通知 ×××: 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干预措施,实现最大限度地减少因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根据2018年×××省和×××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培训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艾梅乙母婴阻断工作,涉及孕期、产时、婴儿期等不同阶段,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建立完善的协作机制,切实落实母婴阻断政策和措施。市卫计局成立由局分管领导×××同志为组长,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为副组长,局疾妇科×××、×××,市妇幼保健院×××、×××、×××为成员的×××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组织、协调与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工作。各单位要成立相应的院内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领导小组,切实落实预防艾滋病、梅毒和

乙肝母婴传播的各项政策和综合干预措施。各助产机构还要成立分级管理责任小组,分别指定专人负责全院艾梅乙母婴阻断管理、产科门诊孕妇梅毒阳性治疗和管理、住院分娩产妇检测登记和乙肝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登记管理、梅毒阳性产妇检测治疗和所生新生儿检测及预防治疗管理工作。 二、进一步整合服务流程,规范责任环节 (一)常规检测流程。各单位要按照襄阳市的统一要求,落实新的责任印章(附件1)。按照孕妇知情不拒绝原则,对初诊孕妇进行艾梅乙检测。产科医生要认真填写“情况登记”,并在孕妇保健手册上填写检测编码。检验科采血人员,采集血样后在孕妇保健手册的检测编码上加盖责任印章,并在责任印章处填写采血日期。采血人员在采集血样后要在“结果登记”上进行登记。检测人员要将检测结果登记在“结果登记”上。 (二)检测阳性结果处理流程。检验科技师检测艾梅乙阳性结果后,要先填写“艾梅乙检测结果登记簿”和“检验异常结果登记簿”,其中HIV和梅毒阳性结果不能直接交给患者。检验技师应将检测结果先反馈首诊医师,由首诊医师向患者咨询反馈,告知孕产妇规范治疗,安排随访时间。首诊医师应收集孕产妇相关报告信息,并及时报告科室主任或科室指

检验科艾梅乙母婴传播医疗质量检查整改措施

检验科艾梅乙母婴传播医疗质量检查整改措施 一、背景介绍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母婴传播是其主要的传播途径之一。为 了保障艾滋病母婴传播预防工作的质量,检验科进行了医疗质量检查,发现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进行整改。 二、问题分析 经过检查发现,医院在母婴传播预防工作中存在以下问题: 1. 检测设备不完善; 2. 人员培训不足; 3. 检测流程不规范; 4. 数据管理不严格。 三、整改措施 1. 完善检测设备 (1)更新设备:对于老旧的检测设备进行更新或更换,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可靠。 (2)采购新设备:购置新型的检测设备,并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 2. 加强人员培训

(1)制定培训计划: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2)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提升,使操作人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3)定期考核: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够熟练掌握检测技能和流程。 3. 规范检测流程 (1)制定检测流程:根据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详细的检测流程,并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指导。 (2)严格执行流程:要求所有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检测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得到落实。 (3)建立监督机制:建立监督机制,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 加强数据管理 (1)建立档案: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系统,对所有相关数据进行记录和保存。 (2)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3)加强保密措施:对所有涉及到个人隐私的数据进行保密处理,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四、总结

乙丙艾梅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

乙丙艾梅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 乙丙艾梅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 第一章概述 1.1 目的 乙丙艾梅实验室标准操作程序的目的是确保实验室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减少实验操作过程中的风险和错误。本程序适用于乙丙艾梅实验室的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实验室技术人员、研究人员和实验室管理员。 1.2 适用范围 本操作程序适用于乙丙艾梅实验室的所有实验室操作和实验室设备的使用。所有涉及到的实验和设备必须按照本程序进行操作。 1.3 参考文件 - 乙丙艾梅实验室安全操作手册 - 乙丙艾梅实验室设备使用手册 - 乙丙艾梅实验室工作流程图 第二章实验室操作程序 2.1 实验室工作规范 2.1.1 所有乙丙艾梅实验室人员必须戴上实验室服、手套和护目镜进行工作。 2.1.2 严禁在实验室内吃东西和饮水。

2.1.3 必须按照实验室工作流程图进行操作,禁止擅自更改实验步骤。 2.1.4 定期检查实验室里的常规实验物品的有效期和易耗品的储备情况。 2.2 实验操作步骤 2.2.1 分配实验任务:根据实验计划和实验要求,管理人员将实验任务分配给相应的实验人员。 2.2.2 准备实验材料和设备:实验人员根据实验要求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和设备,并检查其完整性和有效性。 2.2.3 实验操作:实验人员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安全性和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2.4 实验记录:实验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并将其存档备查。 2.2.5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实验人员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和总结,并撰写实验报告。 2.2.6 清洁与维护:实验人员在完成实验后,应清洁和维护所使用的实验设备和使用工具。 2.3 实验室设备使用程序 2.3.1 预约设备使用:所有实验人员在使用实验设备前,必须提前预约设备,并按照预约的时间段进行使用。 2.3.2 设备启动前检查:在使用设备之前,实验人员必须检查设备的工作状态和安全性,并确保所有的操作按钮和控制开关处于正常位置。 2.3.3 设备操作:根据设备的使用手册和操作流程图,实验人员按照要求进行设备的操作,并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防

艾梅乙控制方案

分局中心医院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 根据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督导和质量控制方案。 1、妇产科门诊对前来就诊的孕妇,首先要索要“孕册”将孕期保健检查情况登记在“孕册”和门诊孕产妇保健登记上,并告知孕妇将本院检查的信息反馈到建册单位妇幼医生进行录入系统管理。发现梅毒阳性的孕产妇实施首诊负责,纳入高危管理,遵循保密原则,依据“2015年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施方案"提供规范治疗。 2、督导建孕册,发现未建“孕册”的孕妇指导其到居住地的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免费建立孕册和化验艾梅乙.在登记本上建册和未建册信息应标识清楚。协助孕产妇预约建册时间,提高孕期早期建册率和孕期规范管理率. 3、确定妇产科为孕妇孕期梅毒诊疗科室,负责对基层转诊梅毒筛查阳性孕妇的进一步诊断和治疗.本院其他科室发现梅毒阳性的孕妇应转妇科门诊统一管理.为首诊的孕妇提供一次梅毒筛查试验,确诊梅毒双阳性的孕妇进行专项登记管理和报卡(表4-Ⅰ)提供规范治疗。 4、对梅毒产妇所生新生儿进行梅毒检测,依据新生儿化验结果和母亲孕期治疗情况提供预防性或规范性治疗。新生儿出生后因

青霉素试敏阳性未提供治疗的,由知情护士填写试敏阳性报告单并双方签字,与“表4-Ⅱ"报表同时报妇幼保健所。 5、报卡要求,梅毒监测双阳性确诊的2日内妇产科填“表4-Ⅰ”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确诊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梅毒产妇分娩后2日内妇产科填写“表4—Ⅱ”报疾控科,疾控科审核合格后,于分娩3日内报妇幼保健所。 6、疾控科每月对相关科室进行质控检查,避免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漏登、漏报、漏管,保障梅毒孕产妇及所生儿童规范诊疗服务率达90%以上。 疾控科 2015年9月

包头市孕产妇艾梅乙培训课件(一)

包头市孕产妇艾梅乙培训课件(一) 包头市孕产妇艾梅乙培训课件 1. 教学内容 •孕期营养需求 •孕期身体变化 •孕产妇疾病预防 •艾梅乙的作用与安全性 2. 教学准备 •PowerPoint演示文稿 •白板、黑板和可擦笔 •分组讨论的活动 •评估学习成果的问卷调查表 3. 教学目标 •了解孕产妇的营养需求和身体变化 •掌握艾梅乙的作用和安全性 •学会预防孕产妇常见疾病

4. 设计说明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解、讨论、小组活动和问卷调查,旨在提高学员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教学内容将结合实际案例和研究结果,以便学员能更好地理解课程的重点和实践应用。 5. 教学过程 5.1 引导学习 •介绍课程背景和目标 •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5.2 孕期营养需求 •讲解孕产妇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需求 •分组讨论孕期营养补充的注意事项 5.3 孕期身体变化 •解释孕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 •分组讨论孕期调整与应对方法 5.4 艾梅乙的作用与安全性 •介绍艾梅乙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 •说明艾梅乙的安全性和应用注意事项

5.5 孕产妇疾病预防 •探讨孕产妇常见疾病的预防措施和早期识别标志 •分组讨论如何制定个人化的健康管理计划 5.6 总结与评估 •回顾课程重点 •分发问卷调查表,评估学员的学习成果和对课程的反馈 6. 课后反思 •总结学员反馈和课程评估结果 •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改进 •准备下节课的教学材料和活动 以上是一份关于“包头市孕产妇艾梅乙培训”的课件,具体内容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补充。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方法。 包头市孕产妇艾梅乙培训课件(续) 1. 教学内容 •孕期营养需求 •孕期身体变化 •孕产妇疾病预防

【工作范文】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准备细节方案流程

全区“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主题活动 方案 XX年12月1日是第30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共担防艾责任、共享健康权利、共建健康中国”。xx 区今年被国家卫生计生委确定为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联合发起的“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试点项目的全国六个试点县市区之一,要求项目地区因地制宜建立消除母婴传播工作机制和服务模式,为全国制订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策略和工作方案积累先进经验。 母婴传播是儿童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通过提供孕前/孕产期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婴儿提供及时、综合的干预措施,能够有效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发生。希望通过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人人参与,形成防治关口前移、生育全程防治措施的无缝衔接,营造全民共建共享的良好社会氛围。决定以“世界艾滋病日”为契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宣传活动。 一、 活动目的 提高广大育龄人群艾滋病、梅毒、乙肝检测和防治意识,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途径,消除儿童意外感染风险。 二、活动时间

XX年12月1日--12月7日。 三、活动形式 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民营医院结合日常工作及自身专业优势,组织人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及引导检测活动,如“三优”健康讲座、孕妇课堂、责任医生入户宣传、社区/企业/广场宣传等等,普及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知识,及时介入备孕期/孕产期阻断时机,提高阻断效果,消除艾梅乙母婴传播阻断途径。特别是在外来人员集中场所,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育龄人群参与检测活动。 四、活动对象 以广大育龄群众为重点对象开展具体活动,兼顾青少年健康知识宣教普及。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生单位要高度重视此次宣传活动,以“世界艾滋病日”宣传为平台,围绕主题、突出重点,创新方式方法,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强化宣传及参与互动,切实做好此次宣传活动。 (二)抓好工作落实。各单位要明确职责分工,制定工作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将知识普及与政策宣传、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有机结合,全力营造全方位无死角的宣教氛围,确保试点项目圆满完成。 (三)及时反馈信息。请各镇街卫计办、各医疗卫生计

艾梅乙技术指导手册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技术指导手册 (试行) 某某市妇幼保健院 2011年1月 目录 一、工作目标 1 二、工作内容 2 (一)健康教育 2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2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措施 3 (四)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7 (五)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9 (六)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9 三、信息管理 10 附件: 11 附件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12

附件2 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13 附件3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15 附件4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方案 16 附件5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19 附件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 程 21 附件7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的用药方案 22 附件8 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24 附件9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25 附件10 某某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区域划分 表 26 附件1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 求 28 附件12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方补助确认表 70

为贯彻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手册。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 至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比例达到90%以上,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4.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5.先天梅毒的报告发病率控制在30/10万活产数以下。 二、工作内容

艾梅乙

行唐县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1.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项目,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国家为怀孕的妇女免费进行1次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为艾滋病孕产妇及所生的儿童免费进行 治疗。为乙肝病毒感染的孕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2.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的意义 (1)是国家关心孕产妇和儿童健康,使孕产妇得实惠,儿童长受惠,改善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2)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让儿童远离传染性疾病。 (3)可以降低孕产妇死亡和儿童死亡率。 (4)减少死胎死产、减少早产/低出生体重。 3.什么是母婴传播 是指一些传染病可以由患病或携带病原体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或产后喂养传染给 胎儿,如艾滋病、梅毒和乙型病毒性肝炎等。传染病的这种传播途径被称作母婴传播, 也称作垂直传播。 4、孕产妇为何要尽早检测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在孕期尽早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可以使孕妇尽快得到医疗保健;有利于尽早获得预防母婴传播的服务,决定妊娠结局;使配偶或性伴侣尽早得到检测咨询和医疗保健;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 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5.怀孕妇女进行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查的程序 凡是怀孕妇女,包括流动人口,怀孕后在医疗保健机构进行孕早期建册或初次产前 检查时都要进行1次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临产时才寻求助产服务的孕产 妇,也要及时进行检测。 6.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措施有哪些 通过开展健康教育,预防育龄妇女感染。医疗保健机构通过为孕产妇提供艾滋病、梅 毒和乙肝检测与咨询服务,对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加强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服务; 为艾滋病、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 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从而达到预防母婴传播,保障儿童身体健康。 7.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亦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IV),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后, 人就得了艾滋病(医学上称之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缩写AIDS)。人感染了 艾滋病病毒后,经过7-10年的潜伏期,会进入发病期,称为艾滋病病人。由于目前艾 滋病还没有预防疫苗,也无法治愈,因而病死率非常高。但如果得到恰当治疗可以延 长生命,而且艾滋病是可以预防的,应该采取积极的综合预防措施。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主要通过性接触(异性接触、同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垂直传播三种途径 传播。 9.艾滋病母婴的传播途径 (1)宫内感染:传染艾滋病的孕妇,在妊娠期可将病毒传染给胎儿。 (2)产时感染:在分娩过程中,胎儿接触产妇含艾滋病病毒的血液、阴道分泌物而被感染。(3)产后感染:产妇乳汁中含有艾滋病病毒,估计在所有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儿童中有 30%-50%是通过母乳喂养感染的,混合喂养感染的可能性更大。

艾梅乙技术指导手册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技术指导手册 (试行) 某某市妇幼保健院 2011年1月目录

一、工作目标0 二、工作内容1 (一)健康教育1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1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措施3 (四)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8 (五)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11 (六)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11 三、信息管理12 附件:13 附件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15 附件2 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16 附件3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17 附件4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方案18 附件5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22 附件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25附件7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的用药方案26 附件8 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28 附件9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30 附件10 某某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区域划分表31 附件1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2

33 附件12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方补助确认表80 3

为贯彻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结合**市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手册。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 至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艾梅乙技术指导手册

艾梅乙技术指导手册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 技术指导手册 (试行) 某某市妇幼保健院 2011年1月

目录 一、工作目标 0 二、工作内容 (1) (一)健康教育 (1) (二)提供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检测与咨询服务 (1) (三)艾滋病病毒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的干预措施 (2) (四)为梅毒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6) (五)为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干预措施 (8) (六)预防医源性感染及职业暴露 (9) 三、信息管理 (9) 附件: (10) 附件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12) 附件2 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13) 附件3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15) 附件4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抗病毒用药方案 (16) 附件5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感染早期诊断检测及服务流程 (19) 附件6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 21 附件7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婴儿预防性应用复方新诺明的用药方案 (22) 附件8 梅毒感染孕产妇治疗及所生儿童治疗方案 (24) 附件9 梅毒感染孕产妇所生儿童的随访与先天梅毒感染状态监测流程 (26) 附件10 某某市艾滋病确认实验室及CD4+T淋巴细胞检测区域划分表 (27) 附件1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相关报表上报流程及要求 (29) 附件12 某某市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服务需方补助确认表 (71) 3

为贯彻落实国家《艾滋病防治条例》和《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2006-2010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要求,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结合重庆市实际情况,整合资源,全面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特制定本技术指导手册。 一、工作目标 (一)总目标 提高人群对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认识,为孕产妇提供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综合防治服务,最大程度地减少因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造成的儿童感染,改善妇女、儿童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 (二)具体目标 至2015年实现以下目标: 1.提供相应服务的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2.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检测率分别达到80%以上。 3.艾滋病感染孕产妇所生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的比例达到90%以上,人工喂养率达到90%以上。 4.儿童经母婴传播感染艾滋病的报告感染率控制在5%以下。

艾、梅、乙、检测服务流程图附件1--9

附件1(产科门诊、病房上墙)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图1.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服务流程)

附件2-I(检验科上墙) 孕产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图2. 孕妇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附件2-II(检验科上墙)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说明:# 再次确认结果阴性报告“阴性”,结果阳性报告“阳性”,结果仍为“不确定”继续随访, 4周后再次进行确认试验;仍为不确定结果,报告“阴性”。必要时可进行HIV核酸检测作为辅助诊断。 图3 产时艾滋病抗体检测及服务流程) (适用于孕期未接受HIV检测的产妇)

附件3(检验科上墙) 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图4.孕产妇梅毒检测及服务流程

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 抗艾滋病病毒用药方案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可分为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和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于处于艾滋病临床I期或II期,免疫功能相对较好,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预防性抗病毒用药方案;对处于艾滋病临床Ⅲ期或Ⅳ期,CD4+T淋巴细胞计数≤350/mm3的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建议采用治疗性抗病毒用药方案。 一、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一)孕产妇预防性应用抗病毒药物。 1.孕期和分娩时。 从妊娠14周或14周后发现艾滋病感染后尽早开始服用齐多夫定(AZT)300mg +拉米夫定(3TC)150mg +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LPV/r)400/100mg,每天2次;或者AZT300mg+3TC150mg,每天2次,依非韦伦(EFV)600mg,每天1次,直至分娩结束。 2.分娩后。 若选择人工喂养,产妇可在分娩结束后停止抗病毒药物的应用;若选择母乳喂养,产妇持续应用抗病毒药物至停止母乳喂养后1周。 (二)婴儿应用抗病毒药物。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