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汉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安康市汉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安康市汉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安康市汉阴县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一模)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 (10分) (2017七上·宜兴月考) 默写诗文名句,写出相应的作家或篇名。

古诗默写填空。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 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王湾《________》)

(4) ________,以观沧海。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答题。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这首小令就是一幅绝妙的图画,这幅图画最显著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2)这首小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3. (4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远公讲论

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 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节选自《世说新语》)

【注】桑榆:“桑树和榆树。日落时,阳光照射在桑树树梢,因此借指日暮。 讽诵:朗诵;诵读。

(1)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

讲论不辍辍:________

执经登坐坐:________

(2)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他用________的劝说方式,教育弟子要________。

4. (12分)(2019·广东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牛滩

郦道元

江水又东,经黄牛山下,有滩名曰黄牛滩。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成就分明。既人迹所绝,莫得究焉。此岩既高,加以江湍迂回,虽途经信宿,犹望见此物。放行者谣曰:“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幕,黄牛如故。”言水路纡深,回望如一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既人迹所绝/沿溯阻绝

B . 莫得究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C . 虽途经信宿/道听途说

D . 三朝三,黄牛如故/故渔者歌曰

(2)请用三条“/”为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南岸重岭叠起最外高崖间有石色如人负刀牵牛人黑牛黄

(3)文章引用歌谣有什么作用?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5. (20分) (2017九上·福建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石崖上的枣树

刘成章

①那是陕北的一座高峻石崖,陡峭得不能再陡峭了,齐上齐下,刀削的一般,笔直地立在那儿;崖上又极少有土,极少有草,却不知在何年何月,就在那半崖上,在一条看不大清楚的石缝间,突兀地生了一棵枣树。枣树生长在那儿,没有什么养料和水分,可它偏偏悖乎常理,长得健壮而蓬勃。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瀑布。

②年年金秋到,这一树枣子总是红得诱人,装饰着好大一片天空。挑筐的走过,扛锄的走过,都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城里人颠簸着汽车前来旅游,猛地看见了,也顿时兴奋起来,跃下车,结果呢,也只能仰着脖子,望枣兴叹。他们口腔里分泌着唾液,每一条神经都被挑逗得打着颤颤,却都无可奈何。

③石崖下有个石雕加工工地,工地上汇集了来自好几个县的能工巧匠,有老汉也有年轻后生。他们雕成的和正雕着的石狮子,一个个生动可爱,摆得到处都是。这些民间艺术家们,如处近水楼台,当然更想摘那树好枣子。据说,他们中间的一个小后生,臂力过人,他曾运足了气,把一块石子儿硬是扔到枣树上,不过也仅仅打下两三颗枣子而已。“这枣真成了王母娘娘的蟠桃了!”他瞅着那枣树咒骂。而那枣树,望着气急败坏的小伙子,好像故意气他似的,摇了三摇。

④一棵枣树,爽了那么多人的眼,打动了那么多人的心,又扫了那么多人的兴,使有的人在离开的路上还要对它念念想想,思思谋谋。人们无从弄清它的背景,更无从弄清它是轻佻还是贵气。

⑤那年亲眼看见这棵枣树的时候,我也忍不住停下脚步,仰起了脖子。与我同行的朋友说:“光瞅有什么用!要是真想尝尝,咱们哪天有了空儿,从山后爬到那崖上去。”后来我们真的去了。绕来绕去地足足走了有七八里山路,才算近距离地看见了枣树。也许由于特别兴奋,也许是枣子的映照,我俩的脸都红得像一片霞了。那枣树真让我们很想欢呼几声。崖上风很大,阳光也很充足,风和阳光一年年地透过了它粗糙的树皮和枝叶,为它储满了诱人的生命力,因而果实又大又艳,宝石一般。虽然那树上的每颗枣子我们都看得清清楚楚,但是那儿的地势太险峻了,我们依然无法再向它挪近一步,只得一步一回头地悻悻离开。

⑥好多年之后,当我不由得又想起那棵枣树的时候,终于不再悻悻了,那是因为我重读了《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⑦古老民歌所创造的情境,和那棵枣树所引发的情境不是一样的吗?

⑧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你看,那棵枣树是那么美好,那么诱人,却总是难以触到,总是让人企慕;它总是撩逗着你,召唤着你,却又总是远离着你;它是美人,美人如花隔云端。它结的是一树实实在在的枣,但它给人们带来的却是诗的境界、浪漫的情怀、美学的情景。它让我想起钱钟书先生所命名的“企慕情境”,令人久久回味。

(选自2017年4月10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文中记叙了人们有关枣树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

①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①段中画线句子的妙处。

每到八九月间,红的绿的半红的半绿的枣儿缀满那枣树的枝叶间,把整个树冠都压得垂吊着,像一片彩色的瀑布。

②结合语境,谈谈你对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的理解。

想到这一层,我忽然感到我的生命颤栗起来,抖落了些许的俗气。

(3)文章第②段写人们看见枣子的表现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结合全文,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石崖上的枣树给了你哪些启示。

6. (25分)(2020·乐平模拟)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

福利背后的福利

王波是分局的局长,快到春节了,每年这个时候,都要开始发福利。可是,今年查这个事情特别严,有很多地方的官员都被处理了,为此王波很纠结。不发,自己第一年来,根基本来就不稳,职工们必然有意见,对自己的民主测评一定不好;发吧,顶风作案弄不好乌纱帽就没了。

这个事情把他急得团团转。这时候,在单位时间很长的李主任进来汇报工作,问明白原因之后,说:“这个事情好办,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前几任都是马上到总局,找赵局长拿到他的批示,按章办事有理有据,出了事情上面也不会怪罪我们。”

王波连说了三个好字,让李主任什么也别干了,就这个事打一个报告,立刻到总局找赵局长要来批示。都弄好

后,李主任拿着报告单立刻出发,下午就回来了,把赵局长的批示交给了王波。

王波打开之后,看见上面就四个字“加被重视”。这是什么意思啊?赵局长也不说同意不同意,这一下王波蒙了,李主任也想不明白,两个人研究了好一阵子,也没有理解其中的奥秘。

这时候,李主任说:“王局长,我听说你小舅子在赵局长身边当秘书,他揣摩赵局长的意思应该最准,你打个电话问问他不就行了。”

王波赶紧拿起电话拨通了号码,小舅子了解情况之后,问:“姐夫,你不是第一个,其他分局也来人了,赵局长都是这个批示,你再细看看,写的加被重视是不是被褥的被字?”

王波重新看了看说:“是啊,我还以为赵局长写了错别字呢!”小舅子接着说:“你太天真了,文章就在这个字上,给你透漏一个绝密消息,本市最大的‘天蚕被’商店,就是赵局长孩子的,你想想吧。”

听完小舅子的话,王波彻底明白了,谢过小舅子挂断了电话,让李主任赶紧去市里“天蚕被”商店,按照职工数量买387件“天蚕被”,李主任提醒说:“就是发福利,也不用买那么贵的吧?我听说‘天蚕被’十分贵,每件达到3000元,算下来一百多万元啊。”

王波笑了笑说:“别说3000元,就是3万元,单位砸锅卖铁都得买。”就这样很快“天蚕被”买来了,李主任问立刻发么?王波摇了摇头说:“批示可没有让发,出了事你我都担待不起,要想个办法,做得滴水不漏。”

王波立刻开全体职工大会。他在会上宣布,从即日起,两个晚上全体职工都要在单位轮流值班,为了防止相互传染疾病,每人盖过的“天蚕被”可以直接拿回家销毁。

本来大家一听要值班,都有些气愤,后来一听什么“天蚕被”可以拿回家,都明白什么意思,积极响应给王波鼓掌。

年后,总局下来人对各分局民主测评,别的局长惨不忍睹,只有王波全部满分。赵局长在全局工作会议上,高度评价王波工作认真能力强群众基础好,破格提拔他到总局,重点培养,将来接自己的班。

(1)题目中的两个“福利”分别指什么?

(2)王小被为什么能得到赵局长的赏识和重用?

(3)李主任和小舅子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4)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王小波是个怎样的人?

(5)小说的结尾有什么作用?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7. (6分)班级拟开展“参观博物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新闻视角】A组同学搜集到一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5个字。

2016年4月18日,以反映我国曲艺的发展历程和南北评书评话的丰富多彩为主题的泰州中国评书评话博物馆在江苏泰州正式开馆。该馆是中国评书评话展示、研究、培训以及比赛和演出的基地,也是国内第一家评书评话博物馆和泰州首个国字号博物馆。泰州是中国评书评话祖师柳敬亭的故乡。据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王丽堂回忆,旧时每年三月,扬州说书人都要三皇会,以祭奠柳敬亭。(注:“三皇会”是旧时说大鼓书的艺人的自治组织。)

(2)【参观交流】团体参观博物馆需要预约,请根据上下文情境,完成对话。

B组同学:你好,我们班同学明天想参观泰州博物馆,请问有什么需要提前准备的吗?

工作人员:你好,每位同学要携带学生证到服务总台换取临时门票。

B组同学:________。

工作人员:也可以携带学校介绍信,明天上午8点开馆。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 (5分)作文:

地球上的生灵中,唯有人会微笑。在每一个清晨,想着天边第一缕阳光微笑;在每一个春天,面对着迪桑第一株新草微笑;在每一个起点,遥望着也许还看不到的地平线微笑……群体的微笑构筑和平,他人的微笑促进理解,自我的微笑则是心灵额净化剂。微笑能使我们享受到生命底蕴的醇味,超越悲欢。同学,从一个最淡微笑开始,重构自己灵魂的免疫系统,再次将胸怀拓宽。

请以“从一个微笑开始”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班级,以及教师、同学的真实姓名。

参考答案

一、句子默写 (共1题;共10分)

1-1、

1-2、

1-3、

1-4、

二、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2-1、

2-2、

三、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16分)

3-1、

3-2、

4-1、

4-2、

4-3、

四、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

5-1、

5-2、

5-3、

5-4、

6-1、

6-2、

6-3、

6-4、

6-5、

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

7-1、

7-2、

六、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8-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