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苏州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城市开发

摘要:改革开放给苏州带来了新的生机,但是古城人口膨胀与交通不便成了制约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上世纪90年代初,苏州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古城居中,东园西区”的城市开发目标,并于本世纪初将原苏州下辖的吴县撤县建区,设置了吴中区与相城区。之后,又几经修订苏州城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商业街区发展规划。这样既完整地维持了苏州古城的规划布局,又为苏州城市开发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经过十几年的努力,一个保持完好的古城与一片欣欣向荣的现代苏州城区,相辉交映,相得益彰地得以快速发展。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承城市开发

始建于2500多年前的苏州古城,至今仍然呈现出粉墙黛瓦,小桥流水,前街后河,棋盘格局的古风古韵,让世人感受到了另一种生活情趣,它不仅征服了国人,也征服了世界。苏州城市开发所取得的成绩,众多开发商是功不可没的。经过几轮发展,苏州的地产开发已经从“为民造房”的阶段,跃升到“营造文化”这个层面。只有与当地的经济社会相适应,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与当地的文化相融合,才能生根,才能成为经典,才能使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中得到传承。

1.吴文化具有鲜明的水乡文化色彩

苏州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可喜的是一批来自境内外的知名品牌开发商与苏州本地开发商,在为苏州塑造新

的建筑产品的时候,仔细地分析了吴文化的每一个细节,取得了让世人刮目的业绩。苏州因水而美,因水而秀,因水而灵,因水而富。以小桥流水为主的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说,苏州的水文化是历史的底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近十年来,一批品牌开发商纷纷瞄准苏州的湖畔板块——太湖、金鸡湖、青剑湖、独墅湖、阳澄湖、石湖板块等,一路攻城略池,抢占最佳优势。他们深谙苏州的美学情趣,将流水诗意,引入别墅生活、小区生活。独创的活水导入体系,层层环绕,使苏州人心中向往的小桥流水意境,再次在湖畔板块上大量呈现。

随着苏州市城市开发步伐的不断加快,截止2010年底,苏州建成区面积已由原先14.2平方公里的古城拓展到228平方公里。苏州水乡的桥梁建设也随之开始了新的大手笔。最早是在苏州太湖水域上建起了全长4308米、181孔的国内内湖第一长桥,宛如长虹卧波把她与苏州国家旅游度假区连在了一起,又如一条飞舞的银练飘落在太湖群岛之间,景色蔚为壮观。继而在苏州古运河上架起了雄伟壮观的狮山大桥、何山大桥、竹园大桥;如今在园区、新区、吴中区、相城区的湖面、河道上架起的一座座风姿绰约、造型多变的桥梁,一次次刷新了苏州古代水乡建桥史的记录。2003年起,苏州市委、市政府为了缓解苏州古城的交通压力,建造了总长25.7公里的环城立交桥。每当夜幕降临,苏州立交桥周边镶嵌的蓝色、绿色、红色灯带大放异彩时,象征着苏州桥梁为中国建桥史所添加的重墨浓彩的一笔。

2.吴文化具有浓郁的市民文化特征

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而言,由于商品经济发展较早,吴地较早地形成了市民阶层。悠长的小巷、天井、庭院、粉墙黛瓦的格调等等都渗透着这一特色。与北京的四合院、上海的石库门相比,苏州市民文化的具体表征是苏式庭院。一方天井、一张茶几、一把茶壶、一曲评弹,地地道道地描绘了苏州市民的庭院生活。

在现代城市开发中,如何使苏州的市民文化得以延续,由中海地产等一批地产开发商,将苏州的庭院融入了现代建筑,首创起居间、餐厅、卧室围合的空中庭院,摒弃以往华而不实的阳台设计,开拓了现代苏州庭院生活的文化精髓。使苏州浓郁的市民文化得以延续与发扬。

3.吴文化具有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

苏州有精致玲珑的古典园林,有气质柔媚的小桥流水,有温软动人的吴文化浸淫的青山绿水,又有宏伟壮丽、古朴雄浑、峻秀挺拔的众多古建筑。苏州城市的这一物质特色与个性,决定了吴文化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这一品格又决定苏州住宅建筑的特征。翻开苏州古代建筑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苏州古代的住宅建筑外观十分简洁,粉墙黛瓦,配以柔和的轮廓以及轻巧的漏窗,从外观上看所呈现的特征是柔和、雅洁,即吴语所谓的“糯”;而内部构造与建筑施工,无论墙、地面、柱、楼面、梁架、屋面、间隔等等都十分讲究,尺寸、标准、程序中规中矩,即所谓的“刚”。

4.吴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文重教”的文化理念

硬件设施先进,软件匹配也十分到位,深深地将吴文化精髓根植于文教设施的开发理念,使得工业园区、高新技术区、吴中区和相城区等新城区在城市建设方面成效显著,构成了苏州市的新景观、新形象,也成为了苏州市的新名片、新标志。最具代表性的苏州工业园区独墅湖高教区与高新技术产业园的开发,如今已聚集了十数家国内知名高校的研究生苏州分院、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及以中科院为代表的下设的科研机构。他们是苏州市重文重教的现代版典范,在国内堪称一流。

5.吴文化具有博采众长的文化个性

一向注重文化和商业价值的苏州社会,自古以来就利用便利交通的力量集聚着来自各方的文人、商贾、宾客,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过举国闻名的粮食、丝绸、棉布等商品市场,以及山塘街、南浩街、上塘街、观前街等著名商业街区。来自广东、广西、山东、陕西、山西、浙江、福建的商贾曾经纷纷选择苏州作为他们的发展之地。宽容灵动、谦虚好学的优良品质,使得苏州市具有以海纳百川的胸怀融和不同的文化习俗,并整合到自己的社会和生活中去的能力。可以说,苏州文化形成的基础和存在的价值根植于它与生俱来的文化适应意识,而文化适应的前提条件就是了解与掌握不同的文化体系对商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具体要求。

随着苏州市的有效开发,吴文化的这一个性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弘扬。苏州不仅修复了独具江南特色、反映民俗民风的商业街区,也统筹规划了涵盖现代苏州2000平方公里、四个层次的商业都市圈

(详见《苏州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而且充分借鉴新加坡等一系列先进国家的理念,用15年左右的时间,开发了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技术区、昆山高新技术区等一系列创业新天地,吸纳了来自海内外的科技精英与各方人士。苏州正以更高、更开阔的视野向世界敞开胸怀。苏州传统文化在城市开发中得以传承,是苏州人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与理解的智慧结晶。可以深信一个更加美好、更加和谐、更有生机的苏州将会在世人面前展现。◆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

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 一、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范围为苏州市区行政辖区范围,包括姑苏区、高新区、工业园区、相城区、吴中区和吴江区,面积约2743平方公里(不包括太湖、阳澄湖等大型湖泊水域面积)。 二、规划期限 近期:2013-2020;远期:2021-2030。 三、指导思想 全面的名城保护观——保护、利用与发展三者相互协调、相辅相成,使保护和利用历史文化成为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四、保护目标 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统筹保护与发展,完善名城保护机制,促进名城可持续发展,使苏州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示范区。 五、保护原则 1、全面保护,专业保护 2、合理利用,有效利用 3、特色发展,协调发展 六、保护体系 规划分层次、分年代、分系列构建历史文化保护体系。 本规划在地域空间上分为“历史城区”、“城区”和“市区”三个层次。 《规划》将苏州划分为隋唐前、隋唐宋元、明清、民国和建国后几个历史年代,并提出各历史年代特色、保护内容及重点和利用策略。

《规划》总结了包括园林系列、工艺美术系列、建筑系列、蚕桑丝绸系列??列、民俗系列、名人系列、宗教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系列等苏州主要文化系列,并分别提出保护内容和保护策略。 七、历史城区保护 1、保护目标: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促进转型发展,提升宜居环境,优化交通组织与管理,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实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的保护和示范目标。 2、保护结构:“两环、三线、九片、多点”。 两环:城环、街环 三线:山塘线、上塘线、城中线 九片:阊桃片、拙园片、平江片、怡园片、天赐片、盘门片、虎丘片、西留片、寒山片 多点:城门、代表性园林、标志性古塔、标志性近现代建筑 八、城区历史文化保护 1、整体山水格局 整体山水格局:以水为脉、以文为魂、以山为缀、以业为根,突出“东方水城”的保护主题,重点保护城市与四角山水相互依存的整体关系。 2、整体特色引导 根据城市发展演变过程,结合城市价值认知,形成以水为主题的城市特色,将城区划分为网水、山水、新水、文水以及乡水五大特色片区。 3、历史文化名镇与历史老街 保护城区内历史文化名镇木渎;保护姑苏区葑门横街和相城区的陆慕老街。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城市发展的文化思考 摘要:城市文化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随着城市化的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文化面临着一系列不足和困境,城市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快速城市化发展中的主要课题与命题。城市文化发展涉及很多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设计中文化因素的强调等多方面关系,以达到城市发展与文化发展协调发展、相互促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文化;发展 “文化”是一个特殊的词汇,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是历史形成的,特定的社会群体所共同具有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心理状态和精神风貌。它是人类特殊的生活方式和活动方式,是社会成员共同的文明素质和心理结构,是民族的集体智慧、集体性格,是凝结在社会成员中的核心价值、行为定势。 具体到城市而言,正如美国著名学者刘易斯•芒福德( Lew is Mum ford)在《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一书中所说:“古代的社区过于稳定,它墨守成规旧俗,不愿采纳新的生活方式;如果古代人类有意突破这种保守社区的孤立和封闭状态,那么对此问题能够找到的最好答案莫过于

城市这一发明了。”“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纵观历史,城市最早产生于古代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它经历了古代、中世纪、近代和现代四个发展时期。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大规模的近代工商业在城市中迅速发展,城市规模、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以大工业为中心的近代城市;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城市发展又进入了新的时期,有学者称之为现代化城市或信息化城市时期。越来越多的人由农村迁移到城市,伴随着文明的演进而发展,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文化的摇篮和容器,成为文明生长的肥沃土壤,逐渐发展出自己特有的品格。 “城市”这一概念并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学、政治学、地理学的范畴, 它同时是人类文化的一种高级形态。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城市发展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文化发展的历史。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随着社会劳动分工的加深,随着人类社会秩序的完善,随着社会文化的日益发达,城市文化也随之一日千里包罗万象,形成人类文化的一种特殊形态。 人类建造城市,城市同样反作用于人类,城市文化通过城市物质要素表达出来,又依靠个人而存在发展下去,在此意义上,城市自身和人类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城市文化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就其内涵和外延来看,城市文化不完全等同于其他文化,它具有鲜明的城市特点,是赋予城市朝气和独特性

最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之我见 王松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摘要:本文围绕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战略核心、国民根本、危机萦绕等方面的意义及传承内容展开论述,并就如何传承从政府角度、媒体角度、大学角度和创新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传承 泱泱华夏,五千年文明,传统文化正如长江之水,滋养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又如陈年佳酿,时间愈久,越发体现其弥足之“香”。 一、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1、因战略核心而传承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灵魂和根本,深深影响着国家经济、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当今世界,文化更是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为核心竞争力,决定着国家的命运,民族的未来。胡锦涛总书记在耶鲁大学演讲时说:“一个民族的文化,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也往往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因此,要想使中国跟得上世界现代化进程的步伐,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无疑是重中之重,要摆在国家战略核心位置,为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2、因国民根本而传承 孙中山先生说过:“传统文化丢不得,历史上五胡乱华和满蒙入侵,不是戎狄融合汉人,而是汉人同化戎狄,这不能不归功于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所有中国人的成长中起着不可替代和估量的作用,它以儒家学说为主流,与道、佛二家共同构成基本框架,涵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各个方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瑰宝,也是每位中国人所拥有的精神财富。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包容品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都是一脉相承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这些一整套的观念和规范至今仍在指导着我们怎么做人、如何做事,作为个体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传承中来,用其指导人生、塑造自我,通过个体的团结努力,从而提升国家形象和民族风貌。 3、因危机萦绕而传承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孔子的这段话,值得今天我们好好反思。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推进,加之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中国传统文化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盲目推崇造成了是非观的颠倒、社会道德的滑坡,“毒奶粉”、“地沟油”、“问题胶囊”等事件的相继出现,不仅拷问着社会的良知,也在警示着我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已如弦上之箭,不得不发了。传统文化的危机不仅体现在道德层面,近年来,一些民族工艺技术的流失正在为我们敲响警钟;许多年轻人对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跟风吹捧,对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无视冷淡,也着实让人倍感揪心。但是“亡羊补牢,犹未未晚”,我们欣喜地看到,不少有识之士已经在积极地行动,力挽狂澜于既倒,让中国传统文化从危机中“突围”出来。 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笔者认为,传承的根本原则是坚持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传统文化。对于其中科学的、合理的、符合规律的“精华”,要去吸 收和发扬,对于其中不科学、不合理、甚至充满封建色彩的“糟粕”,要去否定和剔除。 1、传承儒家的文化精髓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以孔子、孟子为代表,强调“仁者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信任;提出“仁、义、礼、智”是人与生俱来的善性,人应常怀“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指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希望人与人之间相互包容;提倡积极入世,奋发进取,自强不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从而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抱负。 2、传承道家的文化精髓 道家以老子、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老子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时至今日仍在警示着我们要尊重自然规律,经济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保护生态、保护环境,做到可持续发展,达到“天人合一”。千年前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与当今全球所提倡的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科学发展不谋而合,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化超强生命力的奇迹。 3、传承佛家的文化精髓 佛家虽是宗教,却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和修身养性的思想。元代人刘谧对于佛教有着独到的论述:使人弃华就实,背伪而归真,由力行而造于安行,由自利而至于利彼。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当许多人陷入名利场中无法自拔、身心疲惫时,佛家的思想确有让人醍醐灌顶、降伏其心的独特效果。佛家重轮回,讲因果;教人行善积德、知足常乐;教人质朴平淡、自然归真;教人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面对顺境和逆境,为迷途之人指出了一条“净心”之路。 4、传承其他家的文化精髓 除了儒家、道家、佛家,中国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精髓值得我们去传承。比如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就是号召人们无差别地彼此敬爱,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比如荀子的“明于天人之分”,既强调了自然界有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道理,又指出人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遵循规律,掌握规律,让自然为人服务;比如韩非的“尚法不尚贤”的法治思想,重法治而轻人治,对今天社会秩序的构建、法律规则的制定、修订、执行,仍然有着非常实用的指导作用。 除了先秦诸子,中国传统文化领域中还有诸多名人、名著,如董仲舒、惠能、张载、朱熹等的思想精髓是值得我们去深思和传承的。 三、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途径 五四运动,掀起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十年文革,更是将传统文化置于底谷,反思这几十年,我们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的态度和做法确实有些极端,实践也证明,完全丢弃中国传统文化的 文化 文化空间 (下转第56页)197 --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城市发展与城市文化建设 作者:曹阳来源:添加日期:11年03月01日 城市文化是一门城市管理科学,它不是单指某一特定的城市文化设施、市民的知识水平、教育程度高低等狭隘的文化现象,而是包括了城市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及其所形成的管理系统。 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城市文化是一门综合管理城市的学科,是城市组织体系的基本架构和行动方略的指导系统。城市文化的构成要素有城市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建筑文化、自然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它们是自然文化与社会文化的结合,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城市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1、培育具有现代素质的市民。市民是城市的主体,是城市社会文明的创造者和体现者,也是城市文化的载体。城市市民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广大市民只有不断增强城市意识、开放意识、法制意识和现代生活环境意识,促进一个城市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精神风貌,有浓郁的崇文意识、有健康的心态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城市才能现代化。 2、塑造城市形象文化。城市形象文化主要指城市的外观形象,它包括城市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时尚的外观形象。诸如,城市的空间布局,建筑的造型、风格、色彩以及道路,广场,公园,雕塑,路灯,栏杆,甚至路牌和广告等等。独特的文化来源于独特的自然和生态环境,所以,要建设和谐城市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城市的自然特色,保护自然和城市的文化特色。城市的发展是以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前提的,自然环境是孕育城市文化的摇篮,因此,只有遵从自然规律的城市发展,才能产生经久不衰的城市文化。 3、充分挖掘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历史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表现,是一个城市文化个性的生动体现,也是一个城市最独特的文化优势。历史文化使一个城市有别于其他城市,充分挖掘利用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物和文物依存的周边环境,是树立城市文化个性、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捷径之一。历史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资产,它可以与旅游、文化产业联姻,产生投入小、回报大的经济效益,它所起的品牌效应,绝非商业铺面和房地产等近期利益所能比拟的。 4、有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所谓文化产业主要包括文化娱乐产业、影视及音像制品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以及一些与文化相关的美食、美容、时装、休闲、美术品产业等等。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既可以有力地促进经济发展,也可以极大地提高一个城市的文化品位。

(完整版)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百强企业名单 ?苏州地区百强民营企业名单 按地区顺序排列 一、张家港市(27家) 1.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2. 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 3 .华芳集团有限公司4.江苏张铜集团有限公司 5.江苏澳洋实业(集团)有限公司6.江苏骏马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7.江苏华尔润集团有限公司8.江苏华昌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江苏攀华集团有限公司10.江苏丰立集团有限公司11.张家港市欣欣化纤有限公司12.张家港市沙洲纺织印染进出口有 限公司 13.江苏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14.江苏宏宝集团有限公司 15.江苏天霸集团16.江苏飞翔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17.张家港洋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8.张家港海陆锅炉有限公司 19.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20.张家港市国泰华荣化工新材料有 限公司 21.张家港市新中环保设备有限公司22.江苏维达机械有限公司 23.江苏新美星包装机械有限公司24.张家港市建业印染机械有限公 司 25.江苏菊花味精集团有限公司26.江苏金陵体育器材股份有限公司 27.张家港市港星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 二、常熟市(27家) 28.江苏波司登集团有限公司29.江苏隆力奇集团有限公司 30.江苏梦兰集团公司31.江苏旋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2.江苏通润机电集团有限公司33.江苏白雪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34.江苏中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35.常熟三爱富中昊化工新材料有限 公司 36.江苏常铝铝业股份有限公司37.常熟市钢铁有限责任公司38.江苏金木土建设集团有限公司39.常熟市交电家电有限责任公司40.常熟市龙腾特种钢有限公司41.江苏常盛集团有限公司 42.常熟开关制造有限公司 43.常熟市天银机电有限公司44.常熟华东汽车有限公司 45.常熟长城轴承有限公司46.常熟纺织机械厂有限公司 47.江苏紫荆花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8.江苏中诚建材集团(常熟中信特种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49.常熟市锦绣经纬编有限公司50.江苏格林电器有限公司 51.常熟市汽车饰件有限公司52.江苏萃隆铜业有限公司53.常熟市电缆厂54.常熟市力宝装潢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文化苏州”内涵解析

《苏州杂志》:文脉延续——“文化苏州”内涵解析之一 写在前面的话 把文化作为一种品牌来打造,常常成为一些地区、一些城市共同的战略取向。近年来,不论是古老的城市,还是新兴的城市;也不论是在开放地区还是在欠发达地区,无不高举文化的大旗,文化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生生不息的动力支撑和精神源泉。 苏州在国内较早地把“文化苏州”作为城市品牌提出来,市委、市政府还在2004年6月专门制定了《“文化苏州”行动计划》,按照苏州的构想,在未来的几年里,要使苏州城市特色和文化个性进一步凸现,文化发展的主要指标、文化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居全国领先地位,形成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崭新格局。 “文化苏州”的内涵十分丰富,对此,本文作了初步的探寻和解析。从本期起,我们将陆续刊载,以飨读者。 一 大凡以“文化城市”自居的地方,都能列举出足以引人注目、令人叫绝、发人赞叹的文化产品,物态的、艺术的、精神的,或称世界第一、或言中国之最、或曰空前绝后……林林总总,洋洋洒洒。 其实,文化城市是一个整体的、立体的和历史的概念。它既是一种比较优势,也是一种综合实力。陆文夫先生说,我不敢说苏州是全国文化最发达的地区,也不敢说苏州的伟人和名家就比其他的地区多,但综合起来看,苏州文化在全国占有优势。这一比较优势突出表现在它的综合实力十分强大,文化门类比较齐全,从古到今一脉相承。 苏州是个独特的城市。2004年11月,苏州市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城市”评比活动中,金榜题名,还一举荣获唯一的“年度城市大奖”。虽是经济学家们办会、颁奖,然而,颁奖词却写得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极具文化气息,短短四句话就把苏州刻划得入木三分、如现其面。它是这样写的:“一座东方水城让世界读了2500年,一个现代工业园用10年时间磨砺出超越传统的利剑。它用古典园林的精巧,布局出现代经济的版图;它用双面绣的绝活,实现了东方与西方的对接。”这就是“文化苏州”的魅力所在。

浅谈从苏州博物馆到地域传统文化的延续

摘要:综观当今的国际建筑与家居文化趋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对设计的理解与判断从过去的封闭性、单一性、盲目性逐渐走向多元化、个性化、专业化。各种类别的艺术形式与流派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尝试和发展,大大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经验,丰富着人民的生活空间,在这个开放的时代里,艺术的社会功能性也得到了很大的体现与完善,随着国际间的各种合作与交流,这种交流大大加快了世界范围内的各设计流派之间的发展与融合,经过一段时期之后人们就慢慢的明白和醒悟:设计与各种文化领域一样,他的魅力就在于其民族性、地域文化性和本土特色性。在我们几千年传统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人生观,伦理观,对传统精神的领会与借鉴有助于我们的设计扎根于地域环境和人文底蕴,但借鉴传统精神与借鉴传统形式是两个范畴,如何借鉴传统是近年来我国乃至世界建筑界致力于探讨的问题之一。关键词:传统精神;地域;文化 1 苏州博物馆分析 苏州博物馆是中国地方历史艺术性博物馆。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东北街。1960年建立,2006年10月建成新馆,设计者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大师贝聿铭。馆址为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王府遗址。面积8000多平方米,分东西中3路,中路立体建筑为殿堂型式,梁坊满饰苏式彩绘,入口侧门,有文征明手植紫藤,内部东侧有太平天国古典舞台等,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博物馆的布局上看,其巧妙地借助水面,与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分为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出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展区和行政办公区,整体布局采用了中轴对称的方法。同时,这样的中轴对称与忠王府相互映衬,又巧妙的借助了拙政园的衬托,交相辉映。博物馆的正门对面是一条步行街,步行街南侧是河畔小广场,小广场两侧是集饮食、休闲、艺术等文化为一体的的沿街古建筑,因此,整个苏州博物馆的馆址笼罩在浓郁的古典气息之下。 贝聿铭大师在设计新馆上,充分结合了传统的苏州建筑风格,他根据当地的地域特色,将传统文化巧妙地与现代设计结合在了一起,与别人不同的是,这不仅仅是单纯的结合,硬搬,而是将这种传统文化重新给予诠释,不是表面上的东西,而是在传递一种精神。 首先,站在馆外,充分的感受一下,就会感受到一种既熟悉又特别气息。整个建筑仿佛是由几何体组成的,造型新颖,但又给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这是由于设计师在苏州传统建筑的基础上进行了提炼,使之更加简约、抽象。新馆的整体色调为白色和灰色,从色彩上看充分运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基本色调,这样就使新馆能够更好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 体系研究 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作者:上海艺术研究所《上海城市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课题组来源:添加日期:10年08月27日 一、研究背景 21世纪是世界城市大竞争的时代,这意味着国际化大都市之间的竞争程度更为激烈,竞争范围更为广泛。随着时代的发展,国家与之间、城市之间的竞争内容,已经从经济综合竞争力层面逐步扩大到文化竞争力的层面。当国际化大都市的“硬实力”——经济综合竞争力具备了相当的条件时,“软实力”——文化竞争力则成为竞争的重要“筹码”。这表明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程度,已经从单一指标转向多重指标。根据世界城市发展的实际,在城市的经济力、政治力要素指数相差无几的情况下,最具竞争意义、发展潜力、时效性的要素,往往是城市拥有的文化实力。从城市发展的角度看,文化既是经济、政治发展水平的精神投影,也是经济、政治发展的物质表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评价体系中最难以把握却又必须把握的要素,在未来的城市竞争力要素中将会占很大比重,城市之间新型竞争将基于文化领域与经济领域的双重博弈。本世纪成功的城市将是文化的城市,有文化竞争力的城市。① 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化底蕴的深厚和文化发展体制的现代化。许多发达国家在经历工业文化的长期发展之后,已经认识到城市文化的复兴对于城市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近年西欧展开城市复兴运动,其中文化旗舰项目成为城市复兴的重要战略,这项重要的发展战略计划包括对一些传统产业已经衰落的城市进行复兴。因为在产业衰落的同时,城市的社会、经济、环境均遭到破坏。城市复兴计划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手段,在物质空间、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等方面,对城市进行全面改善,使城市的经济活力重生,恢复已失效的社会功能,改善生态平衡与环境质量,并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举办盛大庆典活动、文化旅游、体育赛事等文化措施,使这些城市综合提升其文化、经济和城市形象。这一举措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采取经济手段激活城市发展力的同时,国际组织及各国文化部门相继出台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以实现文化的长期与稳定的发展。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文化政策促进发展政府间会议”。会议制定的《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指出,“发展最终可以用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

参观苏州固鍀幸福企业感受

践行传统文化,建设幸福企业 --参观苏州固锝电子感受 2014年10月11日,集团组织各分子公司部门一阶负责人赴苏州固锝电子参观学习幸福企业建设。 当步行来到厂区门口就受到了固锝公司领导的热情欢迎。首先参观了公司的幸福农场建设,都是员工利用工作之余种植的蔬菜,并保留了一片未开发的地,自然生长了野生杂草,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感受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进入大厅需要套上鞋套,“企业的利润来自员工家的幸福和客户的感动”“行有不得,反求诸已”这是苏州固锝大厅里的两句话,也应该是董事长吴总的肺腑之言。无论车间或是员工食堂,公共卫生间以及走廊、楼梯等所到之处都一尘不染,令我们赞叹不已,就像是按星级酒店的标准来建设的。 大家在公司讲解员的陪同下,一路参观一路听介绍,进入苏州固锝,随处可见各种爱心条幅,“敦伦尽分”、“弟子规”、“百善孝为先”、“不学礼,无以立”等等。在这种浓厚的文化氛围中,抬头低首处,皆是触及灵魂的格言警讯,人们自然时时受到熏陶教化,其独特和浓郁的文化氛围深深地感染了每一个参观者。 在公司的企业文化活动室,大家听取了固得公司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介绍。其实他们真正开始全面打造大爱企业文化建设也只有三年多时间,但由于领导重视,老板亲自挂帅,因此成效果显著。而其最重要的核心内容就是“人文关怀”,让员工有归属感。他们成立了志工队伍,目前已有近八百名志工经常参加企业内外的各种公益、环保和慈善活动。他们把慈济倡导的“竹筒岁月”也引入企业中,通过五毛或一元的捐献来引导和激发员工的爱心。 固锝对员工的关怀也体现在每一个细微之处: 把信任交给每一位基层员工,曾经的打卡机光荣退休,不用打卡,员工倍感幸福;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2013级文艺学 陈盈 在今年的文艺座谈会上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尚长荣讲话的主要内容是: 关于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体会。在此尚长荣提出要尊重传统、研究传统、 继承传统,并且要激 活传统,用活传统。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 是因为我们现今并未完全处理好传承并创新这个 工作,并未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 戏剧是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种类,可以说是传统文化中最具有包容性一种艺 术。中国戏曲艺术是当今世界艺术林海中最为耀眼的一朵奇葩, 从汉代的歌舞,到南北朝时 期的歌舞戏;从唐代以滑稽表演为特点的“参军戏” ,并进入宫廷,成为上层社会的艺术享 受,到宋代的瓦舍、勾栏、南戏、北戏等而形成的宋杂剧,到元代的元曲,形成真正意义上 的戏曲艺术,再到明代的四大声腔, 清代地方戏曲的发展与繁荣。 两千多年的发展,其文学 内容、音乐表现、舞台表演、唱腔设定等独特的魅力,构筑了中国艺术最美且又最有价值的 风景。中华民族的戏曲,是结合了剧本、服饰、唱腔等传统文化的元素,并且是以故事、人 物、情节为核心,重新组织运用了歌曲、道白和动作等。戏曲是一种融合了多种形式的,多 样化的艺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戏曲的不断繁荣和发展,丰富了民族文化的艺术宝库。但是 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外来文化艺 术的冲击,我国的戏曲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许多剧种正在逐步消失。 一些地方剧种, 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的现象,则更是引起广泛关注。当今时代,怎 样才能更好地保护、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使戏曲这颗璀璨的艺术明珠再次熠熠生 辉? 看戏是娱乐活动相对较少,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年代的人们的最主要的活动。上 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喜爱看戏。 中国的戏剧中是蕴涵这深厚的文化内涵的, 由于当 时的人们的文化水平有限, 书籍的传播范围也有限, 通俗易懂的戏曲便成了丰富他们的精神 世界的主要工具。可以说,从看戏这一简单的娱乐活动中可以学习到非常丰富的知识。 当代 作家白先勇的创作就深受传统戏剧的影响, 现在他也致力于向外传播 “雅”戏剧的代表剧种 ――昆剧。 戏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作用如此之大,可是,现在了解戏剧的人却越来越少,喜爱、 并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则更是少之又少。 这又回到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的问题上了。 现今 的当务之急便是传承这一问题还未做好。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是一个民族身份的凭证, 牢固根基。现今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关系到民族精神的继承。 社会和百姓 之间的关系上升到一种民族精神和文化的高度, 无二的艺术。而如今,多种娱乐形式的存在, 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越来越多的人喜欢 那种“快餐文化”,通俗甚至低俗的娱乐活动越来越受到欢迎。而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的戏 剧则越来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 《霸王别姬》、《桃园三结义》等剧目,人们甚至熟悉到可以 吼几嗓子的程度,而如今我们已对这些剧目完全陌生了。 能够被抑扬顿挫的唱腔所吸引的人 越来越少了。 戏曲艺术影响了中华民族多少代人,熔铸了千百年来无数中华百姓人生观、是非观, 是培养中华儿女爱国、爱民情怀的重要文化食粮。因而,在戏曲的传承和创新这个问题上, 我们首先做的就应该是传承,在传承中重视民族文化的传统。 所谓传承,一言以蔽之, 就是 承接好传下去。我们的祖先能够发明创造出灿烂的戏曲艺术, 决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 代人手中传丢了。传承需要我们对传统的优秀的戏曲剧目进行大力的宣传, 尽可能多的进行 戏剧的演出巡演,让普通人们易于接触到,才能培养对戏剧的兴趣。 也是一个民族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 我 们只有将戏曲艺术和中国历史、 才能传承好这种属于中国的独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苏州意象

苏州意象 4102090103 郝瑞凯 【摘 要】 在回顾苏州辉煌历史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从城市意象的角度解读苏 州的城市格局,并叙述苏州这座城市的变迁及城市规划的作为和追求。 【关键词】 人间天堂 城市意象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雕几块中国的花窗,框起这天人合一的融洽。构一道东方的长廊。连接那 历史文化的深邃。是一曲绵延的姑苏咏唱,吟唱得这样风风雅雅。是几幅简练的 山林写意,却不是那般细细微微。采几块多姿的湖畔奇石,分一片迷濛的吴门烟 水,取数帧流动的花光水影,记几个淡远的岁月章回。” ——《苏园六记》 1 人间天堂 1.1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中国有句谚语“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此语道出了古时苏州的繁华,也表达了人 们对苏杭两地的向往。尽管江南名郡遍布, 但苏杭显得更得世人垂青,稳居头牌。《双 调蟾宫曲·咏西湖》中写道“西湖烟水茫茫, 百顷风潭,十里荷香,宜雨宜晴,宜西施淡抹浓妆。尾尾相衔画舫,尽欢声无日不 笙簧,春暖花香,岁稔时康。真乃上有天 堂,下有苏杭。” 1.2 历史悠久,人杰地灵 苏州有秀美的山水环境,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积淀,曾经一直延续着天 地人和的栖居方式。农业发达工商业繁荣,人民富足,在历史上被誉为人间天堂。 在城市规划方面它延续了2500年的建城史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建城典范,《 平江图》 图1 水上人家(吴冠中)

所记录的苏州古城“湖山环绕,天然清旷” 的山水意境,水路并行的双棋盘格局,向人们展示了当年的天堂胜景。 公元前541年,伍子胥“相土尝水,象天法地,建筑大城,周围四十七里”,与现在苏州古城的位置、规模、格局基本一致,苏州可以堪称我国城建史上的活化石。 苏州西部山优水美,北东南侧是广阔的平原水网地区,农业发达,繁体字的“蘇”就是表意“鱼米之乡”。 经过千百年的孕育积淀历史的苏州可以从资源禀赋、空间形态。文化特征三个方面概括出九大特质: 1.2.1天下粮仓:历史上有“天下之利,莫大于水田;水天之美,无过于苏州”的说法,而“苏州熟,天下足”是天下粮仓的真实写照。 1.2.2工商之都:白居易曾经写道:“况当今国用,多出江南:江南诸州,苏最为大,兵数不少,税额至多”。《天工开物》记载:“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清朝鼎盛时期,《江南通志》记载:“今吴中赋人,几半九洲”由此可见,苏州经济之发达,工商之繁荣。 1.2.3人才辈出:清代苏州府苏出的状元占全国总数的1/5强,是浙江省(第二名)和山东省(第四名)之和。 1.2.4世间美景:天堂究竟是什么样?不得而知,想必集真善美于一身。苏州既然被誉为人间天堂,必是人间之至境了。 图2 大城平面图

苏州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

苏州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与发展——阳澄湖大闸蟹 中国吃蟹的历史可追溯到五千多年前。经过长期的历史沉淀,人们发现,在中国三个地区生长的河蟹品质最好:地处苏皖两省的古丹阳大泽河蟹——花津蟹;河北白洋淀河蟹——胜芳蟹;江苏阳澄湖河蟹——阳澄湖大闸蟹。 苏州的阳澄湖大闸蟹享誉全国,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为特点,区别于一般的螃蟹。青背,指阳澄湖蟹壳成青灰色,平滑而有光泽;白肚,其贴泥的脐腹,晶莹洁白;黄毛,其脚毛长黄挺拔;金爪,阳澄湖蟹爪金黄坚挺有力,放在玻璃上能八足挺立,双螯腾空。 然而,由于阳澄湖大闸蟹遭到人们的喜爱,市场上供不应求,造成投机商人以别地的蟹大量冒充阳澄湖蟹。不仅欺骗了消费者,也损害了阳澄湖养殖户的利益。破坏市场规则。 针对这种情况,我觉得阳澄湖的养殖户首先要做的,是保证自己产养的大闸蟹的质量,打好“阳澄湖大闸蟹”的名声。阳澄湖大闸蟹并不是因为生长在阳澄湖而备受追捧,而是因为其滋味鲜美,肉质厚实。这两者的因果关系很容易颠倒。因此只有保证了质量,才有人买单。 其次,他们应该主动地向设在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的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域产品保护申报机构提出申请使用“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经初审合格,由国家质检总局公告批准后,方可使用阳澄湖大闸蟹“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经过政府认证的“原产地域产品专用标志”,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是证明阳澄湖大闸蟹身份的有效措施。 另外,当地养殖户不仅可以对外出售阳澄湖,也可以自己开办以阳澄湖大闸蟹为特色的农家乐。将阳澄湖大闸蟹和乡村风情结合起来,可以让游客参观浏览阳澄湖蟹的养殖过程,让他们玩的开心,吃的放心。 养殖户还可以拓宽一下自己的销售渠道,除了销售给生鲜市场之外,自己也能利用网络线上销售。比如在微信、淘宝等电商平台发布贩卖信息。直产直销的模式,能够凭借价格优势收获一定的市场。 由于阳澄湖大闸蟹产区分属不同的行政区域,因此催生了苏协与巴协两家行业协会。这两个协会分别为各自属下的养殖户颁发正宗阳澄湖大闸蟹防伪戒指——正宗阳澄湖大闸蟹身份证,每只螃蟹都有一个惟一编码的证书。苏协应该主动地承担责任,鼓励更多的养殖户加入协会,统一管理。并向消费者宣传有关阳澄湖蟹的相关知识,比如拥有防伪戒指的阳澄湖蟹保证是正宗,区别阳澄湖蟹与其他地区蟹的方法等。 虽然阳澄湖大闸蟹凭着多年的口碑热销,但也要注意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探索新的销售模式。密切注意市场动向,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做出相应的改变。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我国城市文化印象与发展瞻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要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发展活力”,“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城市是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集中体现,是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形象而具体的反映。城市能够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我以为,想要城市又好又快发展,不仅要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还要重视城市文化、解放文化力。换句话说,缺乏文化魅力的城市不能算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城市。我国已经进入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同时,应当把进一步认识城市文化、增强文化活力、推动文化繁荣、建设各具特色的城市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怀此愿望,本文就我国城市文化印象、存在的文化误区和对城市文化发展的瞻望,谈谈一孔之见。 一、城市文化印象 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多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我国大城市迅猛发展,中小城市缓慢发展,小城镇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过去城市里的棚户区被大量改造,狭窄的道路拓宽了,黑烟滚滚的工厂烟囱被拆除了,一座座立交桥出现了。高楼大厦纷纷拔地而起,高档住宅楼和居住区星罗棋布,旧城区和“夺中城”旧貌换新颜,开发区跃然而上。我国的城市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每当我们到达一座城市,看到的都是一派欣欣向荣的城市建设景象。可以说,这是我国城市

发展史上划时代的辉煌。 在我国城市发展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如果从文化的高度与深度来考量,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来衡量,不能不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从对笔者所到过城市的印象来看,主要表现为水泥的城市、失忆的城市、堵车的城市、热饼的城市、分异的城市与脆弱的城市,这些都是应当引起注意的文化现象。人们不仅需要物质世界与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世界与精神文明。上海世博会提示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就是要追求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都非常丰富的境界,既要安居乐业,又要赏心悦目,使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都得到充实和满足。一座城市如果生产蓬勃发展,经济发达,但缺乏城市文化或文化畸形,那么绝不是人们所追求的美好城市。我们常说,未来城市的竞争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竞争。 所谓“水泥的城市”表现在3个方面:一是城市里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形成了一座座水泥森林。人们生活在远离自然的水泥环境中,出门是楼,回家是楼,到处是楼,给人一种封闭、压抑、冷漠的感觉,从而产生对自然环境和开放空间的渴望。二是城市地面的水泥化程度越来越高,使地面的透气性、渗水性大大降低,城市缺乏生气。城市道路是水泥路面,人行道是水泥板,钢筋混凝土立交桥和高架桥穿越城市,城市城市的护堤也是水泥砌筑的,城市广场的水泥覆盖率很高,城市以园也出现水泥化倾向。三是人们居住在钢筋混凝土构成的高层住宅楼里,早出晚归,相互接触的机会很少,邻里之间不相往来。城市居民的社会文化生活显得十分单调、

苏州吴江上市企业

000551 创元科技创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000777 中核科技中核苏阀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002079 苏州固锝苏州固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002081 金螳螂苏州金螳螂建筑装饰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002089 新海宜苏州工业园区新海宜电信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600200 江苏吴中江苏吴中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600290 华仪电气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600527 江南高纤江苏江南高纤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600736 苏州高新苏州新区高新技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 县级市有: 002091 江苏国泰 600273 华芳纺织 002075 高新张铜 600105 永鼎光缆 002127 新民科技 600487 亨通光电 000301 丝绸股份 002071 江苏宏宝 到2010年11月10日止,江苏苏州吴江市共有7家上市公司

“永鼎股份”(600105):1997年9月29日,吴江市第一只股票—“永鼎光缆”在上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7.10元,首日开盘价13.13元。2008年4月23日,股票简称更为“永鼎股份”。 “东方市场”(000301):2000年5月29日,吴江丝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丝绸股份”在深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4.18元,首日开盘价13.10元。2008年7月30日,股票简称更为“东方市场”。 “亨通光电”(600487):2003年8月22日,江苏亨通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亨通光电”在上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11.20元,首日开盘价13.30元。 “新民科技”(002127):2007年4月18日,江苏新民纺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9.40元,首日开盘价25.00元。 “康力电梯”(002367):2010年3月12日,由江苏康力电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27.10元,首日开盘价34.05元。 “通鼎光电”(002491):2010年10月21日,由江苏通鼎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首发上市。发行价14.50元,首日开盘价18.90元。 “科林环保”(002499):2010年11月9日,由江苏吴江科林环保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发行价25.00元,首日开盘价43.00元。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城市概况 苏州,江苏省地级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 一、地理环境: 位置: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它东临上海,南接嘉兴,西抱太湖,北依长江。 地貌:苏州隶属于两个一级的自然地理区:长江三角洲平原地区和太湖平原地区;分属于4个二级自然区:沿江平原沙洲区、苏锡平原区、太湖及湖滨丘陵区、阳澄淀泖低地区。地貌特征以平缓平原为主,全市的地势低平,自西向东缓慢倾斜,平原的海拔高度3~4米,阳澄湖和吴江一带仅2米左右。全市平原占总面积的54.8%,丘陵占总面积的2.7%。 气候:苏州属于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1100毫米,年均温15.7℃,1月均温2.5℃,7月均温28℃。 水文:苏州城内河道纵横,西有太湖、漕湖;东有淀山湖、澄湖;北有昆承湖;中有阳澄湖、金鸡湖、独墅湖;长江及京杭运河贯穿市区之北。因此苏州又被称为水都、水城、水乡,十三世纪的《马可·波罗游记》将苏州赞誉为东方威尼斯。 二、自然资源: 苏州河网密布,周围是全国著名的水稻高产区,农业发达,有“水乡泽国”、“天下粮仓”、“鱼米之乡”之称。主要种植水稻、麦子、油菜,出产棉花、蚕桑、林果,特产有碧螺春茶叶、长江刀鱼、太湖银鱼、阳澄湖大闸蟹等。 三、历史沿革: 苏州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苏州境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晚期的远

古文化遗址,其中赵陵山遗址在1992年被列为全国十大考古遗址重大发现之一。 商末,我国西北地区姬姓周氏族首领之子泰伯、仲雍,避位让贤,从陕西周原,千里南奔,来到长江下游南岸的梅里(今江苏梅村),与当地土著居民结合,建立了带有部落性质的“勾吴之国”。这是苏州一带称吴的最早记载。 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灭商,实行分封制。周武王寻得已在吴地为君主的泰伯、仲雍五世孙周章,封其为诸候。“勾吴”成为诸侯国,正式纳入西周版图。 公元前585年,寿梦继位称王,吴国开始有确切纪年。从此,吴国国势日盛,跻身大国争霸的行列。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地归越国所有。公元前334年,楚灭越,吴、越之地尽归楚。公元前262年,楚相春申君黄歇被封于江东,吴地成为春申君封地。(吴—越—楚) 秦统一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吴地属会稽郡。郡治在吴国故都(即今苏州城址),设吴县。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项梁、项羽在吴县起兵反秦。秦亡后,楚汉相争中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领梁、楚等九郡,会稽郡归属楚。 汉高祖5年(公元前202年),刘邦攻灭项羽,封韩信为楚王,会稽郡属楚王封地。景帝3年(公元前154年),复为会稽郡,吴县仍为首邑。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兴平2年(公元195年),孙策部将朱治攻占吴郡,入城领太守事,自此吴地一直属三国孙吴政权。 隋朝建立后,变州、郡、县三级制为州、县两级。公元589年废吴郡建置,因城西有姑苏山,易为苏州,这是苏州得名之始。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爆发。11月5日,苏州宣布独立,原江苏巡抚程德全自称苏军都督,设都督府于苏州。民国17年,废苏州府,正式建立苏州市。 1953年1月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成立,苏州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江苏省实行市管县新体制,吴县、吴江、昆山、太仓、沙洲、常熟划归苏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