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行与串行

并行与串行
并行与串行

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

在微型计算机中,通信(数据交换)有两种方式: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

串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I/O设备之间仅通过一条传输线交换数据,数据的各位是按顺序依次一位接一位进行

传送。

并行通信——是指计算机与I/O设备之间通过多条传输线交换数据,数据的各位同时进行传送。

应该理解所谓的并行和串行,仅是指I/O接口与I/O设备之间数据交换(通信)是并行或串行。无论怎样C

PU与I/O接口之间数据交换总是并行。

二者比较:串行通信的速度慢,但使用的传输设备成本低,可利用现有的通信手段和通信设备,适合于计算机的远程通信;并行通信的速度快,但使用的传输设备成本高,适合于近距离的数据传送。2.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和

字符格式

(1)异步串行方式的特点

所谓异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以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间的传送是完全异步的,位与位之间的传送基本上

是同步的。异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①以字符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相邻两字符间的间隔是任意长。

③接收时钟和发送时钟只要相近就可以。

异步方式特点简单的说就是:字符间异步,字符内部各位同步。

(2)异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字符格式)

异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7-1所示,每个字符(每帧信息)由4个部分组成:①1位起始位,规定为低

电0;

②5~8位数据位,即要传送的有效信息;

③1位奇偶校验位;

④1~2位停止位,规定为高电平1。

图7-1 异步串行数据格式

3.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和数据格式

(1)同步串行方式的特点

所谓同步通信,是指数据传送是以数据块(一组字符)为单位,字符与字符之间、字符内部的位与位之间都

同步。同步串行通信的特点可以概括为:

①以数据块为单位传送信息。

②在一个数据块(信息帧)内,字符与字符间无间隔。

③接收时钟与发送进钟严格同步。

(2)同步、串行方式的数据格式

同步串行通信的数据格式如图7-2所示,每个数据块(信息帧)由3个部分组成:

①2个同步字符作为一个数据块(信息帧)的起始标志;

②n个连续传送的数据

③2个字节循环冗余校验码(CRC)

图7-2 同步串行数据格式

4.波特率、波特率因子与位周期

波特率——是指单位时间传输二进制数据的位数,其单位为位/秒(B/S)或波特。它是一个用以衡量数据传送速率的量。一般串行异步通行的传送速度为50~19200波特,串行同步通信的传送速度可达500千波特。

波特率因子——是指时钟脉冲频率与波特率的比。

位周期Td——是指每个数据位传送所需要的时间,它与波特率的关系是:Td=1/波特率。它用以反映连续二次采

样数据之间的间隔时间。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