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_secret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_secret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_secret

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报告检测执行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报告编号:Z 080421-1

工程名称: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

建设单位:

工程地点:

检测性质:委托检验

检测方法:低应变基桩完整性检测

检测桩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检测日期:xx

报告日期:xx

xx工业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建设单位:xx省xx县第一中学

设计单位:xx省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xx建设监理公司

工勘单位:xx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

施工单位:宣城兴鼎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测单位:xx工业大学科技开发公司

主要检测人:

报告编写人:

报告审核人:

报告批准人:

声明:

1、报告无检验专用章及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2、复制报告未重新加盖检验专用章及检验单位公章无效。

3、报告无审核、批准人签章无效。

4、报告涂改、换页、无骑缝章无效。

5、检测结果表无检验专用章无效。

6、对检测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

目录

一、前言 (3)

二、工程地质概况 (3)

三、基桩设计与施工概况 (5)

四、桩位平面示意图 (6)

五、测试技术原理 (7)

六、测试技术方法 (7)

七、低应变检测仪器及设备 (8)

八、测试系统框图 (8)

九、基桩低应变检测成果表 (9)

十、结论与建议 (16)

附图:低应变检测时域曲线图

一、前言

受xx省xx县第一中学的委托,由xx工业大学科技开发公司对其在建的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182根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现场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以确定工程桩的桩身完整性。

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为11层框架结构,由xx省汇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工程地质由xx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勘察,桩基由宣城兴鼎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由xx建设监理公司承担建设监理。

二、工程地质概况

根据xx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院2008年7月14日提交的《xx县一中新校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场地中部有一水渠从南至北贯穿场地,地貌单元为漳河一级阶地。根据野外钻孔、原位测试及室内土工试验等资料,现将地层自上而下分别叙述如下:

第①层耕填土:分布整个场地,层厚0.40~3.60m,层底标高8.09~11.40m,灰褐色,可塑状态,含植物根、杂质。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11kPa。

第②层粉质粘土:局部存在,层厚0.00~2.30m,层底标高8.26~10.51m,黄褐色,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氧化铁、粉砂。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 1.40~2.10MPa,加权平均值为2.30MPa,计算值为1.85MPa。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70kPa,压缩模量E si-2=8.5MPa。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20kPa。

第③层粘土(粉质粘土):层厚 2.70~7.60m,层底标高 2.90~6.82m,黄褐、褐黄色,硬塑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高,韧性高,

含氧化铁、铁锰结核夹薄层中细砂。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2.30~4.50MPa,加权平均值为3.23MPa,计算值为2.76MPa。其标准贯入N值一般为10~18击/30cm,平均为14.0击/30c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240kPa,压缩模量E si-2=14.0MPa。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40kPa。

第④层粉质粘土:局部存在,层厚0.00~4.10m,层底标高1.31~5.73m,黄褐、褐灰色,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含氧化铁、粉砂夹薄层细砂。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 值一般为1.50~2.00MPa,加权平均值为1.80MPa,计算值为1.65MPa。其标准贯入N值一般为8~14击/30cm,平均为10.0击/30c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70kPa,压缩模量E si-2=8.0MPa。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30kPa。

第④-1层粉质粘土:层厚0.00~1.70m,层底标高2.11~6.31m,黄褐色,软塑状态,无摇振反应,干强度低,韧性低,含氧化铁,少量粉细砂、砾砂、石英、云母。其静力触探试验比贯入阻力Ps值一般为1.00~1.40MPa,加权平均值为1.38MPa,计算值为1.90MPa。其标准贯入N值一般为8~14击/30cm,平均为10.0击/30c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130kPa,压缩模量E si-2=5.0MPa。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20kPa。

第⑤层粗砾砂混砾卵石:本层未钻穿,层厚>5.0m,黄褐色,中密密实状态,混砾卵石粒径2~20cm,占总量40~50%,锤击反弹,重型(Ⅱ)动力锥探N击数一般为19~50击/10cm,平均为34击/10cm。其静力触探Ps值>8.0MPa,该层在局部地段表部为粗砾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 ak=400kPa,压缩模量E si-2=20.0MPa。预应力管桩的桩侧阻力特征值q sia=68kPa,桩端阻力特征值q pa=3500kPa。

三、基桩设计与施工概况

桩基设计概况

11.20.

⑤层粗砾砂

四、桩位平面示意图

五、测试技术原理

基桩低应变检测是采用便携式微型计算机控制多通道瞬态信号记录处理仪来接收弹性波在桩和桩土体系中传播时的各种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记录在计算机的硬盘上,以便进行室内分析处理。当在桩顶施加某一瞬态机械激振力时,桩的质点受迫而振动并产生沿桩身向下传播的应力波,当波前到达桩的末端就向上反射;在桩身某处存在广义波阻抗(该处桩截面积、混凝土密度、纵波在该处传播的波速三者的乘积)有变化时,也会产生波的反射并与入射波叠加。这些包含有桩身质量信息的反射信号被安置在桩顶上的高灵敏度传感器所接受,仪器把传感器拾得的模拟信号选通放大后通过高速A/D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存储在计算机里。通过对反射波的波形、振幅、频谱、和相位的综合分析,从而判断被测桩的桩身结构完整性,对桩身存在缺陷(如裂隙、断桩等)的部位和程度作出判断。

六、测试技术方法

本次基桩低应变检测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器是测试和接收桩~土体系在受迫振动条件下,各种信息反应并加以综合分析的必要条件。本次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低应变检测,使用的仪器是武汉岩海科技开

发公司研制的1616K (P )型16位浮点一体化专用桩基检测仪(编号为KP2709),使用的传感器是上海北智传感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KD1010L 型高灵敏度加速度传感器(编号为182)。用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由力棒激振而在桩底及桩间反射的应力波信息,运用多通道数字滤波、指数放大、数字频谱分析等高新技术,提高了测试信噪

八、测试系统框图

九、基桩低应变检测成果表

表1.工程名称: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检测日期:2008.12.02.

6

7

桩号

(mm)

500

500

500

500

4100

Ⅲ:桩身有明显缺陷,

1675004100

5004300

5004200

处桩身轻微裂隙。

107 227

108 229

4400

4400

4100

281500

282500

4400

4300

4400

334500

5004400

十、结论与建议

反射波,有桩底反射波。

2L/C时刻前出现轻

时刻前出现严

缺陷谐振峰排列基本

重缺陷反射波或周期性

xx市xx县xx一中科技办公楼主楼共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376根,本次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工程桩182根,检测比例为48.40%。其中Ⅰ类桩181根,占被检测桩总数99.45%,Ⅱ类桩1根,占0.55%。桩身混凝土波速在3700~4400m/s之间,平均4220m/s。

本次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桩数(比例)符合《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的相关规定。根据以上检测结果,可评定该工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桩身完整性符合规范要求。

低应变检测报告(正文)

一、前言 受湖南省计量认证娄底评审组的委托,湖南省天宇工程检测有限公司于2010年4月30日对中南大学2根模型桩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进行了检测。 二、工程概况

三、测试方法原理及检测仪器设备 检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进行。 低应变反射波法基本原理是基于一维杆的波动理论,将桩等价于一维杆,在桩顶初始扰力作用下产生的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并且满足一维波动方程: 22 222u u c t x ??=?? 式中:u —s 方向位移; c —桩身材料的纵波速度。 弹性波沿桩身传播过程中,当遇到密度、截面积变化时波阻抗将发生变化,产生反射与透射,采用高灵敏传感器及配套的波形记录仪器,即可记录反射波在桩身中传播的波形,通过对反射波曲线特征的分析研究,即可对桩身的完整性、缺陷的位置进行判定,测定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

桩身混凝土纵波波速按下式计算: C=2000L/△T 式中:C —桩身纵波平均波速(m/s); L —桩身(m); △T —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ms)。 桩身缺陷位置按下式计算: 2 j m j t c L ?= or j m j f c L ?= 2 式中m c —场区同条件桩平均波速,j L —桩身第j 个缺陷的距离(m),j t ?—桩身第j 个缺陷的首次反射波峰与入射波波峰对应的时差(s),j f ?——同一缺陷两相邻峰间频差 工程桩完整性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不少于5ms ;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不应小于2000Hz ,激振点为桩心,传感器安装点距桩中心2/3半径处,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检测点;每个检测点记录有效信号数不少于3个。采样时间间隔根据桩长、桩身波速合理选择,一般30~60μs 。传感器安装与桩顶面垂直,用有足够强度的耦合剂粘结。激振通过现场敲击试验,选择合适重量的激振力和锤垫,宜用宽脉冲获得桩底或桩身下部缺陷反射信号,用窄脉冲获取桩身上部缺陷反射信号。 检测仪器为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研制的RS-1616K (p )基桩动测仪,传感器为与本机兼容的高灵敏加速度传感器,以上仪器设备均经湖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进行定期检验和标定。

低应变法检测桩身完整性

低应变反射波法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瞬态冲击方式,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时域曲线。籍一维波动理论分析来判定基桩得桩身完整性,这种方法称之为反射波法(或瞬态时域分析法)。 传感器得安装方法: 实心桩得激振点位置应选择在桩中心,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中心 2/3 半径处; 空心桩得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与桩中心连 线形成得夹角宜为90 度,激振点与测量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桩壁厚得1/2 处。

传感器藕合: 把藕合剂抹在传感器底部,再把传感器放入桩顶部,松手后传感器不会移动与侧斜为佳。传感器安装地点,一点要平整。不然会影响采集效果,藕合可以用牙膏,黄油,口香糖,但不可用泥巴。 敲击: 敲击以力棒自由落体来敲击桩头,力棒落到桩头反弹后,立马抓住力棒。落距为5cm—15cm 为佳。视桩得长度而定,桩稍长可稍加大落距。长桩用得锤头最好为橡胶头,短桩用铝合金头。 波形分析完整桩:入射波与反 射波同相

也有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先反相再同相得扩底桩 下图为,某小区得住宅楼,长7、2 米人工挖孔桩,设计砼强度为C25。V=3675,经检测桩底反射明显,底部扩底属完整桩 缩径桩:在时程曲线上反映比较规则,缩径部位与缺陷呈先同相再反相,或仅现其同相反射信号,视严重程度,可能有多次反射,此类缺陷 桩一般可见桩底信号

离析:由于离析部位得混凝土松散,对应力波能量吸收较大,形成缺 陷波不规则,后续信号杂乱,而且频率较低,波速偏小,通常很难瞧到 桩底反射。 断桩:测试曲线呈等距多次同相反射。上部断裂往往趾呈高频多次同 时反射,反射幅值较高,衰减较慢,中部断裂反映为多次同相反射, 缺 陷得反射波幅值较低,而深部断裂波形反映下,类就是摩擦桩桩底反射,但算得得波速明显高于正常桩得波速。

桩基低应变检测

桩基低应变检测 采用低能量瞬态或稳态激励方式在桩顶激励,实测桩顶速度时程曲线或速度导纳曲线,通过波动理论分析或频域分析,对桩身完整性进行判断的检测方法。 低应变桩基检测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该方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但如何获取好的波形,如何较好地分析桩身完整性是检测工作的关键。 桩基低应变检测出现问题包括:(1)多次变径多次反射互相干扰(2)低应变反射波法不是精确测试(3)数值积分导致消息损失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多次变径多次反射互相干扰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对直孔桩来讲就比较简单清晰,根据反射信号的时间、幅度和相位即可判断缺陷的位置和程度,而且判断效果比较好,而对于在施工中出现异常的桩,它的实际形态可能是正常、扩径互层,而下部的正常桩径相对于上部的扩径来讲,就表现为相对的缩径,对这类桩的检测相对来讲就困难的多,第一次扩径由于距离桩头近,反射能量直达桩头上安装的传感器,产生强烈的一次反向反射,二次同向反射和三次反向反射,它往往屏蔽甚至淹没了第二次,第三次扩径所产生的反射信号,因此第一次的扩径的多次反射

是一个重要的干扰源。 低应变反射波法不是精确测试 低应变反射波法由于采用尼龙力棒产生激振,其冲击脉冲频率低,频带窄,高频分量不足,识别缺陷分辨率较低。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缺陷位置的原理是准确测出反射回波时间来确定其位置,由于低应变应力波速不是常数,它与混凝土的强度、骨料等有关,而且混凝土是非均质材料,应力波在不同密度的材料中传播速度不同,因此在确定缺陷位置时,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二个未知数的方程,而实际工作中我们是假设一定的波速来确定位置,因此这种检测方法只是比较粗糙的识别。 数值积分导致消息损失 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加速度计采集的信号用离散函数的数值积分求解。在积分过程中,它滤除了加速计曲线中的部分高频信息,提升了信号的低频分量幅度,增强了桩深部缺陷反射信号幅度,变的比较容易识别桩低反射信号,同时降低了识别精度,尤其是上部缺陷的漏判。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 . ..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向本检测 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2017年建筑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题

2017年建筑基桩低应变法检测理论考试试题 一、单选题 1.低应变检测的目的是 A.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身弯矩 B. 通过桩身内力及变形测试、测定桩侧、桩端阻力 C. 检测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D. 检测灌注桩桩身缺陷及其位置,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答案:C(JGJ106-2003第3.1.2) 2. 当采用低应变法或声波透射法检测时,受检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 A.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B.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2MPa C.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2MPa D.设计强度的30%,且不小于15MPa 答案:A(JGJ106-2003第3.2.6) 3.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受检基桩的长细比应满足 A.>10 B.≥10 C.≥5 D.>5 答案:D(非规范) 4. 稳态激振设备应包括激振力可调、扫频范围为的电磁式稳态激振器 A. 10~2000Hz

B. 10~1500Hz C. 100~2000Hz D. 100~1500Hz 答案:A(JGJ106-2003第8.2.2) 5. 时域信号记录的时间段长度应在2L/c 时刻后延续;幅频信号分析的频率范围上限。 A. 少于5ms,小于2000Hz B. 不少于5ms, 不应小于2000Hz C. 不少于10ms, 不应小于2000Hz D. 少于10ms,小于2000Hz 答案:B(JGJ106-2003第8.3.2) 6. 时域信号采样点数不宜点。 A. 大于512 B. 大于1024 C. 少于512 D. 少于1024 答案:D(JGJ106-2003第8.3.2) 7.加速度传感器的电荷灵敏度为 A.30-100PC/g B. 10-100PC/g C. 30-1000PC/g D. 10-1000PC/g

桩基础低应变检测报告范本

基础桩完整性反射波法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888项目四期**#楼 委托单位:****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 检验类别:专项检测 检测项目:建筑桩基检测 报告编号:201***** 检测日期:201*年0*月0*日 报告页数:共12页(不含此页) *****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 201*年0*月0*日

目录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二、工程概况表 三、委托内容及试验目的 四、检测依据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七、工程地质概况 八、检测结果及分析 九、检测结论 十、附件 声明: 1、本报告无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2、本报告无主检人、审核人、批准人签字无效; 3、本报告涂改无效; 4、本报告复制件无原检测单位报告章无效; 5、对本报告检验结果若有异议,应在报告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检 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逾期不予受理。 一、检测人员及联系方式

单位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人:********* 联系电话:1********* 二、工程概况

三、委托内容及试验目的

受*******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司委托,*******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责任公司于201*年0*月0*日对********项目四期**#楼工程的基桩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目的是确定桩身完整性类别,根据国家及省的有关规定,经委托单位与有关单位研究协商,确定本次试验检测38根桩。 四、检测依据 1、国家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2、本次检测设计有关要求 五、检测方法及仪器设备 1、本次检测采用的检测方法:反射波法。 2、仪器设备: 采用武汉岩海工程技术开发公司制造的RS—1616Kp型桩基动测分析系统,传感器为一支灵敏度为(100mV/g)的加速度计,用手锤敲击激振,采样频率为20KHz. 3、单桩的激振方式:锤击;位置:桩头中心部位; 点数:不少于2点 六、检测桩选择及成桩情况说明: 1、被测桩选择由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检 测单位共同决定。 2、根据委托单位提供的设计及施工资料,该工程基 桩采用桩径为400mm的预应力管桩,设计桩长14-17m。 七、工程地质概况 1、回填土:黄色,主要由粘性土、碎石等组成,结构松散,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试验方法

1 桩基完整性(低应变试验) 1.1一般规定: (1)低应变反射波法适用围为:混凝土灌注桩、混凝土预制桩、预应力管桩及CFG 桩。 (2)对桩身截面多变且变化幅度较大灌注桩,应采用其他方法辅助验证低应变法检测的有效性。 (3)受检桩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设计强度的70%,且不应低于15MPa 。 1.2检测原理: 低应变法目前国普遍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为狭义低应变法,其通过采用瞬态冲击的方式(瞬态激振),实测桩顶加速度或速度响应曲线,以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为依据,采用一维波动理论分析判定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因此基桩必须符合一维波动理论要求,满足平截面假定和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要求,一般要求其桩长远大于直径即长径比大于5或瞬态激励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之比大于5。 1.3检测方法及工艺要求 (1)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a 受检基桩混凝土强度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或期龄不少于14天时方可报检。 b 施工单位填写报检表,经监理工程师签字确认后,至少提前2天提交给现场检测人员。 c 施工单位向检测单位提供基桩工程相关参数和资料。 d 检测前,施工单位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①剔除桩头,使桩顶标高为设计的桩顶标高。 ②要求受检桩桩顶的混凝土质量、截面尺寸应与桩身设计条件基本相同。 ③灌注桩要凿去桩顶浮浆或松散破损部分,并露出坚硬的混凝土表面。 ④桩顶表面平整干净且无积水。 ⑤实心桩的第三方位置打磨出直径约10cm 的平面,平面保证水平,不要带斜坡;在距桩第三方2/3半径处,对称布置打磨2~4处(具体见图1),直径约为6cm 的平面,打磨面应平顺光洁密实图2 不同桩径对应打磨点数及位置示意图 0.8m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批准:审核:校核:主检: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由*****单位承建。该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8根,设计桩径为500mm,于※※年※※月※※日浇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受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的委托,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受检桩编号为1、8、17、12、20、10、16、13,共8根。 二、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1)杂填土:稍湿,松散,层厚1.10~4.6m。(2)淤泥:饱和,流塑,厚度1.30~4.2m。(3)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坚硬,层厚2.20~8.60m。(3)-1强风化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球状风化体,呈散体状、碎块状,厚度3.80~7.00m。(4)全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厚度3.00~18.80m。(5)-1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1.50~23.20m。(5)-2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碎块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0.50~15.20m。(6)中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9.20 m。 三、反射波测桩的基本原理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

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断裂、离析、缩颈及扩底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振幅大小、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 桩身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L= 2T V p 式中,L为桩身长度,Vp为应力波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四、资料分析与结果 本次共对2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检测。其结果详见附表,各试桩的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 桩身完整性分类为: (1)Ⅰ类桩(完好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混凝土结构密实,桩体无缺陷存在,在时域波形上表现为曲线规整、圆滑、无异常信号迭加。 (2)Ⅱ类桩(一般桩):相对完好桩而言,桩身规则性略有差异,反映在时域波形上则有轻微异常信号迭加,波形不甚圆滑,说明桩身局部存在轻微的离析、缩颈、扩颈等缺陷,但整体尚好。 (3)Ⅲ类桩(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畸变较大,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楚,难以辩认。说明桩身存在局部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这类桩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4)Ⅳ类桩(严重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严重畸变,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信号较强,桩身存在严重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 基桩检测成果报告表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桩基低应变动力检测 摘要:本文以树人学校为例,阐述了低应变检测桩基的理论和方法,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动力检测低应变声波完整性 一、工程概况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项目位于南京市下关区扬子江大道东北侧,西侧毗邻长江,东与迎江园小区相望(7层住宅楼,砖混结构),北侧为建筑空地。本地块为造船长遗址,用地面积为4140.96m2(扣除河道保护线及防洪通道),总建筑面积为73926.2m2,其中地上总建筑面积为59467.7 m2,地下总建筑面积为14458.6m2。。本项目集教学、住宿、娱乐与一体综合性校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俯瞰图该项目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田径场部分与信息办公综合楼若结构体系相连,则该部位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否则与其余建筑群保持一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各建筑群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本工程基础采用钻孔灌注桩,工程桩直径为0.8米,桩长一进入地下岩层50公分为准,因此均在59-70米之间。 二、低应变概述 桩基动力检测是指在桩顶施加一个动态力(动荷载),动态力可以是瞬态冲击力或稳态激振力。桩-土系统在动态力的作用下产生动态响应,采用不同功能的传感器在桩顶测量动态响应信号(如位移、速度、加速度信号),通过对信号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或传递函数分析,判断桩身结构完整性,推断单桩承载力。 根据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能量能否使桩土之间发生一定弹性位移或塑性位移,把动力测桩分为低应变、高应变两种方法。低应变法作用在桩顶上的动荷载远小于桩的使用荷载,能量小,只能使桩土产生弹性变形,一般情况下只产生10的负五次方动应变。 随着动测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实测资料。许多国家已把桩动测技术列入了有关规范,我国《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总结了前些年桩基检测的一些经验,代表了当前桩基动测的新观点。将反射法、机械阻抗法(包括瞬态机械阻抗法和稳态机械阻抗法)合并,统称为低应变法。指出低应变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装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未再对校核桩长以及估计桩身混凝土强度做出规定,不再提低应变法检测单桩承载力。 三、试验方法 (一)、仪器设备: 国内主要有:RS系列桩基动测仪,ZK系列桩基动测仪,RSM系列桩基动测仪,PDAS系列桩基动态检测系统。 国外:PIT桩身完整性测试仪,TNO基础桩诊断系统。 (二)、低应变法分类: 1、按激振方式分类: (1)、瞬态法:对桩顶面施以轴向瞬时冲击力或施以冲量激起桩的振动,这种振动属冲击或瞬态振动。瞬态法是瞬态非周期振动,特点是能量突然释放,持续时间短。一般能量传递时间比桩自振周期要短,而响应持续时间数倍于桩振动周期。 目前的低应变动测法大都属于瞬态法。反射波法使用手锤或力棒激振;瞬态

基桩检测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试验 检测报告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委托单位: 报告编号: 报告页数: 广东某某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河源﹒月岛首府项目9#楼 基桩低应变试验检测报告 现场检测人员: 报告编写: 校核: 审核: 批准: 声明: 1、本检测报告涂改、换页无效。 2、如对本检测报告有异议,可向本检测单位书面提请复议。 3、未经本单位书面批准,不得复制此检测报告(完整复制除外)。 二〇一八年十月二十七日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联系人:

目录 -、项目概况 (3) 二、工程概况 (4) 三、检测依据 (4) 1、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 (4) 2、完整性分类及判别标准 (4) 四、现场检测 (4) 1、检测方法及原理简介 (4) 1)检测方法 (4) 2)低应变动力检测试验示意图 (4) 3)检测设备 (5) 2、成桩情况 (6) 五、检测结果 (6) 六、检测结论 (7) 七、附图表 (8)

受广东省广州大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广东某某工程勘察院于2018年10月23日对其在建的广州丽园首府项目9#楼的基桩进行低应变检测,目的是评价桩身的完整性。根据规范的相关规定,确定本次试验共检测30根工程桩。项目概况如下:

地质概况详见地质勘察报告。 三、检测依据 1、检测依据标准及代号 1、《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DBJ 15-60-2008); 2、业主提供的设计施工技术资料。 2、完整性分类及判别标准 桩身完整性判定表表2 注:对同一场地、地质条件相近、桩型和成桩工艺相同的基桩,因桩端部分桩身阻抗与持力层阻抗相匹配导致实测信号无桩底反射波时,可参照本场地同条件下有桩底反射波或深部缺陷反射波的其它桩实测信号判定桩身完整性类别。 四、现场检测 1、检测方法及原理简介

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

基桩低应变检测方案 工程名称: 联系人员及电话: 编制: 批准: 宁波蓝海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邮编:315016 电话:5 地址:宁波望春工业园春华路885号2号楼 2016年月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委托单位: 5.勘察单位: 6.监理单位: 7.施工单位: 8.设计单位: 设计参数:桩型/桩径/桩长/砼强度:/ / / 总桩数/检测桩数:/ 结构形式/层数: 9.试验标准:《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10.试验内容:低应变动力检测确定桩身结构完整性 二.抽样方式及检测数量 1.抽样方式:□建设(监理)□设计□质监部门□委托方 2.抽检数量及桩号:详见选桩表 三.基桩检测主要设备 四.检测原理、方法 1、检测原理 采用反射波法检测桩身完整性。该法以一维波动理论为基础,应用应力波特征法来检验桩身质量。用力锤对桩作瞬态激振,以产生脉冲应力波,应力波沿桩身往下传播,到达桩底后发生反射,再向上传播返回桩顶。当桩身存在缺陷时,波阻抗变化也会使应力波产生反射,该反射波传播至桩顶由传感器接收,

性质、程度不同的缺陷引起反射波在振幅、相位与频率上不同程度的改变,当阻抗减少时,此反射波为负;当阻抗增加时,此反射波为正;阻抗变化大,反射波就大。根据这种变化的波形,结合工程地质和施工等有关资料,可以判断缺陷的性质、程度与位置。 2、检测方法 用力锤击桩顶部,产生脉冲应力波,并由设置在桩顶的加速度(或速度)传感器接收信号,信号经电荷放大器放大后送基桩分析系统处理。 3、试桩等级说明: ⑴桩身结构质量分类代号: Ⅰ类桩:波形规则衰减,无缺陷反射波存在,桩底清晰,波速正常,桩身完好。 Ⅱ类桩:波形规则衰减,存在轻度缺陷反射波,桩身有小缺陷,桩底可分辨,波速正常。可以作为工程桩使用。 Ⅲ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桩底反射不易识别,波速偏低,砼质量较差。作为工程桩使用需采取处理措施。 Ⅳ类桩:波形存在严重的缺陷反射波,且多次重复反射,波无法向下传播,无桩底反射。 ⑵检测结果中缺陷的距离是指检测面到缺陷的距离。 五.试桩的桩头处理 1、试桩桩顶不能有积水,宜保持干燥; 2、试桩桩顶应完整、无破损;如有破损,则将破损处破除至好的混凝土面。 六.现场检测用电 1、动测一般有自备电源。如检测桩数较多时,仪器电池不够用,在场地50m范围内应有(220V)电源; 2、场地应避免有强烈震动。 注:以上二条需建设方积极协调配合 七.被检测桩的龄期 受检测桩的混凝土龄期至少达到设计强度的70%,且不小于15Mpa。 八.扩大检测要求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分析研究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分析研究 发表时间:2018-06-27T09:27:20.37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2期作者:陈海雄 [导读] 摘要:低应变检测作为完整性检测的普测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中山市三乡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63 摘要:低应变检测作为完整性检测的普测手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了低应变检测基本原理,并对低应变法检测预应力管桩存在的局限性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预应力管桩;实测波形;完整性 引言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当前建筑工程中大量应用的基桩形式之一,是预应力技术与离心制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对于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很多时候低应变法检测完整性存在明显的误判、漏判或错判。因此,有必要对低应变法检测预应力管桩完整性的局限性进行研究。 1.低应变检测基本原理 任何一个结构(或系统)受到动力作用(激励)后必有一定的反应(或称响应)。该反应除与激励条件有关外,取决于结构的动力特性。 低应变法是以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特征为理论基础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假定桩为连续弹性的一维均质杆件,测试时在桩顶竖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的波阻抗差异界面(即桩身存在缺陷或遇桩底土层)或桩身截面积发生变化时,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通过对反射信号进行分析计算,判断桩身混凝土的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其位置。 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因此受检基桩应满足下列条件:长细比>5;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5;设计桩身截面基本规则;应力波传播时平截面假定成立。 2.低应变检测管桩的局限性 2.1低应变本身的局限性 反射波理论是建立在一维均质弹性杆基础上的,其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在实际工程中,反射波传播过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除最大的桩身材质和桩周土阻抗外,还有检测设备自身的问题和非一维波、波的弥散、多重缺陷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工程桩的反射波图形反映的不仅仅是桩身质量,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低应变反射波仅能对工程桩的完整性进行粗略判断,有时甚至只能对上部缺陷进行判断,不能对缺陷的种类和大小进行精确的描述(这已在工程检测界形成了共识)。如:低应变对浅部缺陷较为敏感,对深部缺陷和桩底沉渣难以反映;低应变很难识别纵向裂缝,对水平裂缝和接缝有所反映但难以定量;分辨率有限,难以判别管桩桩身细小微裂缝。1992年在荷兰海牙进行的动测桩“考试”,12家国际知名公司认为对10mm宽的刻痕难以分辨。 2.2低应变理论的适用性 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是一维线弹性杆件模型,因此受检基桩应满足下列条件:长细比>5;瞬态激励脉冲有效高频分量的波长与桩的横向尺寸>5;设计桩身截面基本规则;应力波传播时平截面假定成立。但是,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为一圆环柱体,并非满足一维弹性杆件。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陈凡等认为,对于管桩,应力波传播时平截面假定非严格成立。这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应力波在圆环柱体内的传播不能简单套用杆件模型。 特别是大直径管桩,在采用应力波反射法检测时,桩顶某一点受到激振锤的敲击作用,受到集中荷载作用,应力波不仅沿纵向传播,同时也沿着管壁环向传播。应力波传播是一个三维问题,且桩顶高频波干扰严重,使桩身缺陷难以判断。因此传统的基于一维波动理论的动力检测方法存在较大误差。对管桩进行低应变检测时,将激振点布置在与传感器圆心夹角为90°的位置,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高频干扰波峰值,但无法完全消除高频波干扰。 2.3管桩构造的特殊性 (1)开口管桩底部的土塞或管内积水时的积水界面、桩顶部位的填芯处理,都会对桩身缺陷诊断带来一定的干扰。 (2)预应力管桩为一圆环柱体,严格地讲已不满足一维弹性杆件假设。实际上,桩是三维体,桩身缺陷的形状、空间位置也是随机分布的。对于挖土、机械行走等原因造成桩身出现明显倾斜、扭曲的管桩,桩的纵向轴线已非直线,可能是呈空间分布的1条曲线,更加不满足反射波法的理论基础。 (3)对于挖土、机械行走等原因造成桩身出现明显倾斜、扭曲的管桩,在低应变检测时,受检桩只有水平向土压力作用,但是预压应力的存在,使得裂缝的开展并不明显,桩身完全有可能并没有出现裂缝、断裂等明显的阻抗变化界面。因此,低应变检测对于缺陷的漏判完全是有可能的。 3.综合分析方法的必要性、准备工作与具体实施 3.1综合分析方法的必要性 在工程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中仅仅依靠反射法所得到的检测信号,来分析推断桩身完整性及是否存在缺陷是绝对不够的。甚至会出现判断错误,乃至不得其解。原因在于:低应变检测法和其它的检测方法一样,存在很多局限性。也就是说仅从波形的异常来判断,可能会有多种解释。 动测技术是一门正在研究、发展、完善中的新技术,许多关键技术问题,尚需进一步研究、总结、提高,而它所服务的对象是地质极其复杂、深达数10m的地下隐蔽工程,到目前为止,低应变完整性检测,只能定性地告诉我们,桩身有没有缺陷的存在、缺陷的大概位置以及缺陷的大致程度,至于对缺陷的性质和程度的定量描述,就低应变技术本身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只有在实测曲线(时域、频域)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得到比较合理的结论。为此,必须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全面考虑工程地质状况、桩位分布、偏位和倾斜状况,沉桩的工艺流程和沉桩速度、基坑开挖深度和开挖过程,周边土体位移等方面的因素。 3.2综合分析方法的准备工作 检测人员首先要了解该工程的概貌,内容包括建筑物的类型、桩基础的种类、设计指标、地质情况、施工单位的素质和工作作风以及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案场各岗位服务流程 销售大厅服务岗: 1、销售大厅服务岗岗位职责: 1)为来访客户提供全程的休息区域及饮品; 2)保持销售区域台面整洁; 3)及时补足销售大厅物资,如糖果或杂志等; 4)收集客户意见、建议及现场问题点; 2、销售大厅服务岗工作及服务流程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前阶段1)自检仪容仪表以饱满的精神面貌进入工作区域 2)检查使用工具及销售大厅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登记并报告上级。 班中工作程序服务 流程 行为 规范 迎接 指引 递阅 资料 上饮品 (糕点) 添加茶水 工作 要求 1)眼神关注客人,当客人距3米距离 时,应主动跨出自己的位置迎宾,然后 侯客迎询问客户送客户

注意事项 15度鞠躬微笑问候:“您好!欢迎光临!”2)在客人前方1-2米距离领位,指引请客人向休息区,在客人入座后问客人对座位是否满意:“您好!请问坐这儿可以吗?”得到同意后为客人拉椅入座“好的,请入座!” 3)若客人无置业顾问陪同,可询问:请问您有专属的置业顾问吗?,为客人取阅项目资料,并礼貌的告知请客人稍等,置业顾问会很快过来介绍,同时请置业顾问关注该客人; 4)问候的起始语应为“先生-小姐-女士早上好,这里是XX销售中心,这边请”5)问候时间段为8:30-11:30 早上好11:30-14:30 中午好 14:30-18:00下午好 6)关注客人物品,如物品较多,则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如拾到物品须两名人员在场方能打开,提示客人注意贵重物品); 7)在满座位的情况下,须先向客人致歉,在请其到沙盘区进行观摩稍作等

待; 阶段工作及服务流程 班中工作程序工作 要求 注意 事项 饮料(糕点服务) 1)在所有饮料(糕点)服务中必须使用 托盘; 2)所有饮料服务均已“对不起,打扰一 下,请问您需要什么饮品”为起始; 3)服务方向:从客人的右面服务; 4)当客人的饮料杯中只剩三分之一时, 必须询问客人是否需要再添一杯,在二 次服务中特别注意瓶口绝对不可以与 客人使用的杯子接触; 5)在客人再次需要饮料时必须更换杯 子; 下班程 序1)检查使用的工具及销售案场物资情况,异常情况及时记录并报告上级领导; 2)填写物资领用申请表并整理客户意见;3)参加班后总结会; 4)积极配合销售人员的接待工作,如果下班时间已经到,必须待客人离开后下班;

桩基低应变检测报告

基桩低应变法检测报告

批准:审核:校核:主检: 一、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由*****单位承建。该工程桩基础全部为钻孔灌注桩,共计8根,设计桩径为500mm,于※※年※※月※※日浇注。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为C30。受中铁第十一工程局的委托,对该工程基础桩的桩身完整性进行了检测,受检桩编号为1、8、17、12、20、10、16、13,共8根。 二、地质情况 拟建场地土层情况自上而下为: (1)杂填土:稍湿,松散,层厚1.10~4.6m。(2)淤泥:饱和,流塑,

厚度1.30~4.2m。(3)残积砂质粘性土:湿,可塑~坚硬,层厚2.20~8.60m。(3)-1强风化花岗岩:为花岗岩风化残留球状风化体,呈散体状、碎块状,厚度3.80~7.00m。(4)全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厚度3.00~18.80m。(5)-1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散体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1.50~23.20m。(5)-2强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碎块状构造,最大揭露厚度0.50~15.20m。(6)中风化花岗岩: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原岩结构清晰,裂隙不发育,最大揭露厚度9.20 m。 三、反射波测桩的基本原理 反射波法适用于检测混凝土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 反射波法测桩的示意图如上图所示,其基本原理为:用锤激励桩头,所产生的应力波将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如遇到波阻抗界面,将产生声波的反射和透射。应力波反射和透射能量的大小取决于两种介质波阻抗

的大小。由波动理论可知,当应力波遇到断裂、离析、缩颈及扩底时,由于波阻抗变小,反射波与入射波初动相位同相;当应力波遇到扩颈、扩底时,波阻抗变大,反射波与入射波的初动相位反相。结合振幅大小、波速高低、反射波到达时间等可对桩的完整性、缺陷程度、位置等作出综合判断。 桩身长度根据下列公式计算: L= 2T V p 式中,L为桩身长度,Vp为应力波传播速度,T为桩底反射波到达时间。 四、资料分析与结果 本次共对2根桩进行了低应变法检测。其结果详见附表,各试桩的实测信号曲线见附图。 桩身完整性分类为: (1)Ⅰ类桩(完好桩):桩身连续性好,桩身规则,混凝土结构密实,桩体无缺陷存在,在时域波形上表现为曲线规整、圆滑、无异常信号迭加。 (2)Ⅱ类桩(一般桩):相对完好桩而言,桩身规则性略有差异,反映在时域波形上则有轻微异常信号迭加,波形不甚圆滑,说明桩身局部存在轻微的离析、缩颈、扩颈等缺陷,但整体尚好。 (3)Ⅲ类桩(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畸变较大,桩底反射信号不清楚,难以辩认。说明桩身存在局部缩颈、夹泥、离析等缺陷。这类桩对单桩承载力有一定的影响,需要做进一步的处理。 (4)Ⅳ类桩(严重缺陷桩):反映在时域曲线上严重畸变,无桩底反射信号,桩间反射信号较强,桩身存在严重缩颈、离析、夹泥、断裂等缺陷。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桩基完整性简介

桩基完整性检测 ----------低应变反射波法简介 一、前言 在桩基完整性动力检测诸方法中,由于低应变动力检测仪器设备轻便,成本低廉,现场检测速度快,覆盖面大,受到广大受检单位的欢迎。为了确保桩基工程的质量,我国相关部门先后编制了一系列规范规程,其中《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以及《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的发布实施,使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工作更加严格规范,也为检测报告的统一编写起到规范化的作用。 二、低应变反射波法的原理 低应变反射波是基桩工程质量检测普遍使用的一种有效方法,它以检测原理清晰,测试方法简便,成果较可靠,成本低,便于对桩基工程进行普查等特点在成桩质量检测中充分发挥作用。 我国发布实施的现行动力检测规范中反射波法的适用范围中明确指出:该法可以检测桩身混凝土的结构完整性,推定缺陷类型及其桩身中的位置,也可对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作出估计。由此可见,它可为基桩工程的成桩质量的分类提供评判依据。 1、基本概念 将桩视为一维弹性杆件,用力锤(或力棒)在桩头施加一小冲击扰动力F(t),产生瞬时激振,激发一应力波沿桩身传播,然后利用速度检波器、速度或加速度传感器接收由初始信号和由桩身缺陷或桩底

产生的反射信号组合的时程曲线(或称为波形),最后分析者利用信号采集分析仪对所记录的带有桩身质量信息的波形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有关地质资料和施工记录作出对桩的完整性的判断。 2、应力波基本概念 应力波:当介质的某个地方突然受到一种扰动,这种扰动产生的变形会沿着介质由近及远传播开去,这种扰动传播的现象称为应力波。 波阻抗:将桩当作一维杆件,其直径远小于长度的杆件,当遇到桩身阻抗Z= ρ·AC(ρ:密度;C:应力波速;A:桩横截面积)。变化界面时,要产生反射和透射。弹性波在桩身内传播遇到桩身阻抗界面时是垂直入射和反射的。假定桩界面上段的阻抗为Z1,下段的阻抗为Z2,且不考虑桩周土阻力的影响。根据桩在界面上位移和速度的连续条件,力与应力和位移的关系,可推导出在桩身阻抗变化处的反射系数Rf 关系式: Rf=(Z1-Z2)/(Z1+Z2) 式中:Rf-反射系数; Z1、Z2-分别为桩身材料上、下界面的广义波阻抗; ρ、A、C-分别为桩身材料的质量密度、桩身截面积及应力波速。 根据反射系数R f 的正、负来确定桩身阻抗的变化情况:当RF>0 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同相位,表示桩身界面阻抗由大变小,如缩径、离析、断桩及桩底反射等;反之,Rf<0 时,反射波与入射波反相位,表示桩身界面阻抗由小变大,如扩径、端承桩桩底反射情况。桩截面

桩基子分部验收自评报告

竹山小区征迁安置工程2#楼桩基子分部验收自评报告 一、工程概况 竹山小区征迁安置工程2#楼桩基工程位于当涂县交警大队以东,竹山小区二期以南,工程由当涂县重点工程建设管理局开发,设计单位由马鞍山信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监理单位由马鞍山市信达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由马鞍山市群新建筑安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建,工程地勘报告资料由江苏科信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 拟建工程场地位竹山小区内,2#楼建筑规模33540.64m2,桩基采用静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PHC t桩,规格为PH?400A-95-C80,设计总桩数为206根.①400桩以第6层硬塑粉质粘土为桩端持力层,且进入持力层》1m 抗压桩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500KN设计施工桩压力1000KN 二、施工依据 1、马鞍山信诚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提供的竹山小区征迁安置工程2# 楼桩基工程有关图纸。 2、江苏科信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提供的地质勘察资料。 3、《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4、《先张法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DBJT13-57-2002 ; 5、《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7、国家及地方现行的有关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 8、业主与施工方签订的施工合同 三、施工准备及打桩情况 (一)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机械配备

、对所进场预应力管桩等原材料均具有出厂合格证,报送监理单 位检验,并经检测部门检验合格后方才予以使用。 3、认真熟悉施工图纸,准确进行测量放样及放桩位,施工过程中随时复测检查桩位是否移位。 (二)施工过程中的控制: 1、施工前对进场每根PHC预应力管桩进行检查,确保每根桩无窝洞、无裂缝、端板光滑无腐锈 2、沉桩过程中,采用吊线锤法,由专人负责检查桩管的垂直度,使其控制在1.0%H以内。 3、沉桩结束时认真检查终孔压力值,使其满足设计要求。 4、土方开挖以后,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进行砍桩,并且对桩位进行实量。 (三)施工情况: I、终孔控制标准: 1.1于20113年10月23日进行试压桩,共试压桩8根桩号为143#、88#、109#、98、201、202、106、50桩。并根据现场压桩情况确定工程桩的压桩控制标准为: 设计桩型为PH@ 400-95-A-C80 : 1、以终压桩力值不小于900KN控制为主,桩长控制为辅; H、施工过程汇总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桩基低应变完整性检测 引言 近几十年,我国工程建设蓬勃发展,桩基础在高层建筑、大型厂房、桥梁码头、海上钻井平台及核电站等重要工程中被广泛应用。由于桩基属于地下隐蔽工程,桩基施工过程中受到所处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工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成桩难免存在各种不足,影响成桩的质量和使用效果,比如缩径、扩径、离析或夹泥,甚至断桩等不利缺陷。如何快速、准确的评价桩身质量,是桩基检测工程一直所关注的话题。而低应变检测具有设备简单轻便、检测快速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桩基检测工程中。 技术原理 反射波法检测是建立在一维波动理论基础上,在数学上模拟桩的一维应力波传播,计算反射、透射和波的叠加,根据波形的异常情况推断桩的完整性。 反射波法检测,是通过敲击桩顶,产生的应力脉冲以波的形式沿桩体传播,应力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桩体界面变化时,将表现为桩身阻抗变化而产生反射波,通过安装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到波的变化,由应力波沿桩身向下传播遇到有缺陷的界面或到达桩底产生反射然后返回桩顶的时间来判断桩身内的缺陷位置。对于嵌固于土体中的桩,由于桩长L一般远大于桩径d,因此,将桩作为一维弹性值杆,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则桩身质点振动速度v(x,y)满足下面的一维波动方程: 在式(1)中:χ-振动质点到震源的距离;t-质点振动的时间;k-桩周土弹性参数;c-桩 周土阻尼系数;A-桩的截面积;C-纵波在桩中的传播速度,且满足关系,其中ρ为桩的密度;E为桩的弹性模量。 应力波在桩体中的传播时间(Δt)及桩长(L),可用下式计算出不同岩土介质中桩的纵波波速: 布置方案 根据桩径大小,桩心对称布置2~4个安装传感器的检测点:实心桩检测点宜在距桩中心2/3 半径处:空心桩的激振点和检测点宜为桩壁厚的1/2,激振点和检测点与桩中心连线形成的夹角宜为90° 检测采集数据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安装传感器部位的混凝土应平整;

桩基低应变检测曲线实例分析报告

桩基低应变检测曲线实例分析 对桩基低应变检测曲线实例分析。 1、完整桩 一般完整桩在时程曲线上的反应:对于摩擦桩和嵌岩桩表现有三种情况: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同相;桩底反射不明显,以及桩底反射与初始入射波先反相后同相。 如图所示: 预制管桩外径Φ500mm,h=13.3m壁厚100mm,砼强度等级C60,在空气中的反射波曲线 预应力空心管桩,外径Φ500mm,h=12m,壁厚80mm,砼强度等级C80,在空气中的反射波曲线 实例:桩类型:Φ1.2m,H=38.5m钻孔灌注桩 地点:杭宁高速公路K76+893 0-R2/0-R3桩 评价:完整嵌岩桩

该桩径1.2m,桩长38.5m,C30钻孔灌注桩,桩尖进入微风化泥质岩2m,测试波形完整。纵波速度为3600-3700m/s,桩底反向,说明无沉渣.为完整嵌岩桩. 地层影响的时程曲线桩 桩类型:Φ1200mm,h=28.4m冲孔灌注桩 地点:诸永高速台州一段25标某桥桩 评价:该桩砼强度c25,采用冲抓钻,12m见基岩后采用冲击钻,一直到桩底,从波形可见进入基岩有明显的反向反射,为地层的反映 特殊桩形的曲线 桩类型:Φ1000mm, L约13m,冲击桩 地点:温州洞头中心渔港石码头 评价:完整桩 该外加5mm壁厚钢护筒至强风化,后变径800嵌岩2D。故在桩底前同向反映为钢护筒底变径处的部位,经钻孔验证而不是缺陷

2、桩头缺陷桩桩头疏松 桩头浮浆或强度偏低的桩,测试结果无法反映桩的完整性,曲线反应为入射波峰较低而且脉冲较缓,而且后续波形呈低频,此类现象均属桩头强度偏低。如图所示:桩类型:Φ1.2m,L=18.7m钻孔灌注桩 地点:杭兴高速公路MP14—R3桩 评价:桩头砼强度低 该桩径1.2m,长18.7m,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测试发现曲线呈低频振荡, 判为桩头浅部强度低或局部离柝,经取芯验证,0-1m岩芯松散,1-2.7m岩芯有气孔,强度低,2.7m以后岩芯强度达到要求,芯样完整,要求凿去3m桩头重新接上桩头处理. 3、桩底缺陷桩 桩类型: Φ800, H=19.0m钻孔灌注桩 地点: 温州某工地嵌岩桩 评价: 桩长明显沉渣 该桩设计桩长19m,单桩承载力3000kN,若按3520m/s计,测试桩底在18m处同向反射明显, 取芯后有50cm淤泥沉渣,未进入中风化,后注浆再测也有同向反映,说明效果不明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