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八章练习题:

第一部分:真题再现

第三节:品质,数量、包装

1、在国际贸易中,对于计算商品重量时如何计算商品包装的重量,有下述哪些做法:(2001年试题多选)

A、按实际皮重计算

B、按平均皮重计算

C、按习惯皮重计算

D、按约定皮重计算

2.下列关于货物包装的表述正确的是:()(2008多选)

A. 运输包装又称大包装或者外包装,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货物在运输中不被损坏或散失,并方便货物的搬运和储存

B. 采用定牌是为了利用买方或者品牌的声誉,提高商品销路

C. 无牌中性是指在商品和包装上均不使用任何商标、牌号,也不注明国别

D. 运输标志的作用是提示有关人员在装卸、搬运和存储货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ABC

解释:指示性标志的作用是提示有关人员在装卸、搬运和存储货物时应注意的事项。

3.(2009年考题)

下列关于货物包装的表述正确的是:

A. 销售包装的主要作用是美化商品,便于商家销售和消费者购买

B. 运输包装的主要作用是保护货物在运输过程中不被损坏或者散失

C. 中性包装的主要作用是适应国外市场的特殊需要

D. 采用定牌是为了利用买方或者品牌的声誉,扩大商品销路

答案:ABCD

4.在国际贸易中,卖方向卖方送交标准样品时,应当留存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以备日后交货或处理争议时核对之用。这样的样品称为:(2012年单选)

A. Return Sample

B. Duplicate Sample

C. Reference Sample

D. Type Sample

答案:B 复样。ABCD分别是回样、复样、参考样品、标准样品

第四节:贸易术语

一、单选题

1、某毛纺厂从澳大利亚进口羊毛20吨,双方约定标准回潮率为11%,而实测得该批羊毛的实际回潮率为25%,这样,该批羊毛的公量应为:(2000年试题)

A、17.76吨

B、22.52吨

C、8.80吨

D、45.454吨

标准答案:a

2、(2006年单选) 下列关于商品重量的表述错误的是:

A.毛重是商品本身的重量加其包装材料的重量

B.皮重是指商品内外包装材料的重量

C.净重是指商品本身的实际重量

D.公量是指用科学方法除去商品中的水分后再加上标准水分所得出的重量

标准答案:b

3、根据《INCOTERMS1990》的解释,如果我国某外贸公司的某批出口货物以CIF汉堡成交,该公司对货物所承担的风险界限(风险责任)是:

(1999年单选试题)

(A)货物在装运港装船越过船舷以前

(B)货物在装运港卸下卖方车辆以前

(C)货物在目的港卸货越过船舷以前

(D)货物在目的港装上买方车辆以前

标准答案:a

解析:在CIF条件下,买方应承担货物在运输途中的风险,本应自行向保险公司办理保险,但买方为了省事,在洽商交易时要求卖方代办保险,并商定保险费记入货价中。由于CIF货价中包括保险费,故卖方必须按约定条件自费办理保险。卖方为买方利益所进行的这种保险,纯属代办性质,如果事后发生承保范围内的损失,由买方凭卖方提交的保险单直接向保险公司索赔,能否索赔到手卖方概不负责。

4、根据《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FOB价格条件成交的买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此规定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买方责任的是:(2000年单选试题)

A、取得进口国家的有关证件并办理进口手续,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

B、自负费用签订运输合同,承担自货物越过船弦后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并支付进口国的各种费用

C、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指定的船舶

D、通知卖方船舶装货地点和所要求的交货时间

标准答案:c

5、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若以CFR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2002年试题)

A、以货物交给承运人为界

B、以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为界

C、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D、以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为界

标准答案:c

6、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表明“主运费未付”的一组术语是:(2003年试题)

A、E组

B、F组

C、C组

D、D组

标准答案:b

解析:E组是(启运术语);F组是(主运费未付术语);C组是(主运费已付术语);D组(到运术语)

7、根据《INCOTERMS 2000》,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的是:()(2004年试题)

A、FOB

B、CFR

C、CIF

D、CPT

标准答案:d

8、《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将全部贸易术语分为四组,其中,属于“到达术语”的一组是:(2006年试题)

A.E

B.F

C.C

D.D

标准答案:d

9、CIP贸易术语有多种变形,其意义主要在于: (2007年试题)

A.明确装货费由谁负担

B.明确风险划分的界限

C.明确运费由谁承担

D.明确卸货费由谁负担

标准答案:d

10.我国出口货物使用的下列贸易术语中,哪一个是错误的:(2005年考题):

A. FCA SHANGHAI

B. FOB LONDON

C. CIF TOKYO

D. CFR BUSAN

答案:B

解析:FOB术语后面应当跟装运港。

10.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是:(2012年单项)

A. CPT适用于各种运输方式

B. DDP由卖方负责进口报关

C. FCA仅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

D. EXW是卖方义务最小,买方义务最大的术语

答案:C 见教材480页,FCA适用与作用运输方式。

二、多选题

10、在国际贸易中,对于计算商品重量时如何计算商品包装的重量,有下述哪些做法:(2001年试题)

A、按实际皮重计算

B、按平均皮重计算

C、按习惯皮重计算

D、按约定皮重计算

标准答案:a, b, c, d

11、(2008年多选)下列关于货物包装表述正确的是

A、运输包装叫大包装或外包装,其主要作用在于保护货物在运输中不被损坏,并方便货物的搬运和储存

B、采用定牌是为了利用买方或者品牌的声誉,提高商品销路

C、无牌中性是指在商品包装上均不使用任何商标,牌号,也不注明国别

D、运输标志的作用是提示有关人员装卸搬运和储存是应注意的事项

标准答案:a, b, c

12、广东某公司出口一批服装到A国,打算以CIF条件对外报价,该公司在考虑运费时应考虑到的因素有:(1999年多选试题)

(A)运输途中可能遭遇的海上风险

(B)从我国到A国的运输距离

(C)从我国到A国是否需转船及可能发生的费用

(D)国际航运市场价格变动的趋势

标准答案:b, c, d

解析:按CIF条件成交时,由于货价构成因素中包括运费,故卖方对外报价时,应认真核算运费,把运费因素考虑到货价中去。一般来说,考虑运费时应考虑下列因素:(1)运输距离的远近;(2)是否需要转船;(3)国际运输市场运价变动的趋势。

13、根据《199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规定,以CFR价格条件成交的买卖,卖方的主要责任是:(2000年试题)

A、及时提供符合合同规定的货物、商业发票或有关的电子信息,以及合同要求的其他单证,负责办理有关出口手续,按通常条件自负费用订立运输合同

B、承担自货物越过船舷后的一切风险和一切费用

C、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将货物在装运港将货物装至船上

D、货物装船后及时通知买方以便买方能及时办理提货手续

标准答案:a, c, d

14、根据有关国际贸易惯例,一笔以EXW成交的合同,买方应承担如下义务:(2000年多选试题)

A、在卖方按合同的规定将货物置于买方的控制之下时,受领货物并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

B、承担一切出口应付的税费

C、承担卖方为协助买方取得各种证件所支付的费用

D、按照合同规定提供有关货物凭证

标准答案:a, b, c

15、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2000》的规定,在FOB术语下卖方的责任有:(2001年试题)

A、提供符合合同的货物和商品发票或相等的电子信息,以及合同要求的其他单证

B、取得出口国的有关出口所需的各种证件并办理出口手续

C、按合同规定的期限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买方指定的船上,并负责通知买方船名、装货地点和所需的装货时间

D、承担货物越过船舷之前的一切风险和费用,并支付出口国的各种捐税

标准答案:a, b, c, d

16、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C组贸易术语的特点是:(2002年试题)

A、卖方要确保按时完成装运并保证按时到货

B、均属于装运合同

C、由卖方订立运输合同,并承担相关费用

D、费用与风险界限划分点分离

标准答案:b, c, d

17、按照2002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买卖双方费用划分界线与风险划分界线相离的贸易术语有:(2003年试题)

A、FOB

B、CIF

C、FCA

D、CFR

标准答案:b, d

18、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贸易术语中适用于多种运输方式的是: (2007年试题)

A.FCA

B.FAS

C.DAF

D.CPT

标准答案:a, c, d

19.根据《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下列贸易术语中仅适用于水运运输方式的是:多选题(2005年考题):

A. CFR

B. CIF

C. CPT

D. CIP

20.根据《2000通则》,下列关于FOB、CFR、CIF三种术语的表述正确的是:(2009年考题):

A. 三种术语的风险划分界限都是装运港船舷

B. 三种术语都只适用于水上运输

C. 使用FOB术语,买方有义务订立运输合同并承担运费

D. 使用CIF术语,卖方必须支付运输合同项下的运费

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9、运输包装上的标志就是运输标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唛头。(2002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20、中性包装是指在商品和外包装上均不使用任何商标和牌号,也不注明生产国别。()(2004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21、卖方甲地A公司与买方乙地B公司以CIF条件成交一批货物,该货物从甲地到乙地(甲、乙两地分为装运港与目的港)运输途中的风险由B公司承担。(1999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按CIF术语成交,卖方应在装运港将货物装上运往约定目的港的船上,并承担从装运港

至目的港的通常的运费和保险费,而货物运输途中的风险则由买方负担。因此,CIF术语也存在着风险划分和费用划分两个分界点,即风险划分地点在出口国家而费用费分地点在进口国家,这两个分界点是相分离的。这一点同CFR术语存在两个分界点的情况是一样的。

22、合肥某服装进出口公司与欧洲某进口商洽谈出口一批针织品,外商要求用CIF European Main

Ports的价格条件报价,该服装进出口公司认为这样我们在卸货港的选择上有更大的灵活性,便欣然接受。(2000年多选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23、目的港交货合同和CIF合同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合同。(2001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DES为到达合同,或目的港交货合同,卖方承担到达目的地以前

的费用和风险;CIF为装运合同,卖方承担到达目的地以前的运费和保险费,但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以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

24、CIF Liner Terms的含义的CIF班轮条件,买方不负担卸货费用。()(2004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第五节:国际货物运输

一、单选题

1、在海运提单的收货人栏内有“order”字样的提单称之为:(2002年试题)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直运提单

标准答案:c

2、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对需要进行拼箱处理的货物,一般需由承运人在何处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2003年试题)

A、集装箱堆场

B、集装箱货运站

C、发货人仓库

D、码头

标准答案:b

解析:整箱货(FCL)由发货人在工厂或仓库装箱。拼箱货(LCL)一般需由承运人在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

3.在定程租船合同中,F.I.O.的意思是:单选题(2008年考题):

A. 船方管装不管卸,租金中包括装货费不包括卸货费

B. 船方管卸不管装,租金中包括卸货费不包括装货费

C. 船方不负责装卸,租金中不包括装卸费

D. 船方不负责装卸,也不负责理舱和平舱,租金中不包括有关费用

答案:C

4.在海上货物运输实际业务中,___也称为“下货纸”。(2012年单选)

A. 提货单

B. 装箱单

C. 装货单

D. 提单

答案:C

二、多选题

3、班轮基本运费的计算标准包括:(2002年试题)

A、按货物的毛重或重量吨计收

B、按货物的体积或尺码吨计收

C、在所列几种计收运费办法中,选择收费高者作为计收标准

D、由货主与船公司临时议定计收

标准答案:a, b, c, d

4、航空运单是由承运航空公司签发的货运单据,关于航空运单,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2002年试题)

A、是货物的收据

B、是托运人与承运人之间的运输契约证明

C、必须填写收货人的全称和地址,但不得做成指示性抬头

D、是物权凭证

标准答案:a, b, c

5、在国际货物运输中,集装箱可以用于:(2003年试题)

A、多式联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标准答案:a, b, c, d

6、在国际货物运输中,根据不同商品,班轮运费计收方式通常有: (2007年试题)

A.按货物实际重量计收

B.按货物的体积/容积计收

C.按商品价格计收

D.由货主和船公司议定

标准答案:a, b, c, d

按照船舶的经营方式,海洋运输分为班轮运输和租船运输两类。下列关于班轮运输的表述,正确的是:(2012多选)

A.基本运费是根据运价表来计算

B.运价表包括货物名称、计算标准和等级三个部分

C.班轮运费由基本运费和附件运费构成

D.等级一般分为20级,1级为高档货,运费最高

答案:ABC 运费一般分为20级。1级为低价货,运费最低,20级为高档货物,运费最高。

三、判断题

7、直运提单上不得出现“在某地转船”的字样。(2002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8、指示提单经过背书可转让,又具有一定保护性,故在国际贸易中广为使用。( )(2004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9、多式联运承运人的责任是从接受货物起至交付货物止。(2002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10、在国际航空运输中,航空运费一般按照货物的体积计算。(2003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11、在集装箱货物运输交接中,拼货箱的交接方式是CFS-CFS.

标准答案:正确

12.班轮公司的运价表中“A.V.”是表示运费按商品的价格计收。(2009)

答案:对

在国际多式联运中,货物运输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据,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该单据不可转让。(2008年考题)

第六节:

一、单选题

1、如果一个出口合同是以FOB或CFR条件进口,为预防在装运时货物掉人海里而使出口商蒙受

损失,出口商可以采取对货物投保措施加以补救,也就是对装船以前的货物进行投保,请问这种情况将投保哪种险别最为合适?(2000年试题)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附加险

标准答案:a

2、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就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责任范围从大至小排列,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2002年试题)

A、平安险……一切险……水渍险

B、水渍险……一切险……平安险

C、一切险……水渍险……平安险

D、一切险……平安险……水渍险

标准答案:c

3、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货物的保险条款的规定,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意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等情况造成保险货物的全部和部分损失,是属于_____险别的保险范围。(2001年试题)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附加险

标准答案:a

解析:根据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保险条款,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以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或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意外事故造成的保险货物的全部或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范围。

二、多选题

4、下列选项中属基本险别的:( )(2004年试题)

A、海运险

B、陆运险

C、航空险

D、邮包险

标准答案:b, c, d

5.一般附加险包括( )等险别(2008年考题)

A、淡水雨淋险

B、短量险

C、舱面险

D、钩损险

答案:ABD

三、判断题

5、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各国对不可抗力的解释完全相同。(2003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6、某公司进口一批货物,载运货物的船舶在航行途中起火,该批货物投保的是平安险,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货物的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2001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对“平安险”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损失的范围,应该包括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以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

撞、与流冰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以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等。

保险价值包括货价、运费、保险费和预期利润(2012年判断)对

第七节:国际货款支付

一、单选题

1、下列付款方式中不属于汇付的是:()(2004年试题)

A、M/T

B、T/T

C、D/D

D、D/P

标准答案:d

解析:汇付的种类包括信汇(M/T)、电汇(T/T)和票汇(D/D),D/P为付款交单,属于托收的一种。

2、托收是出口人委托并通过银行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在托收方式下,使用的汇票是__,属于__.(2002年试题)

A、商业汇票,商业信用

B、银行汇票,银行信用

C、商业汇票,银行信用

D、银行汇票,商业信用

标准答案:a

3、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国际商会第500号出版物)的规定,如果信用证上未注明'不可撤销'的字样,该信用证应视为:(1999年试题)

(A)可撤销信用证

(B)不可撤销信用证

(C)远期信用证

(D)由受益人决定可撤销或不可撤销

标准答案:b

解析:《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500号)规定,信用证上未注明可撤销信用证或不可撤销信用证时,则视为不可撤销信用证。

4、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信用证上如果未规定有“可转让”条款,这个信用证即可视为____ 。(2001年试题)

A、可转让信用证

B、不可转让信用证

C、可部分转让信用证

D、可由开证人决定

标准答案:b

解析: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的规定,信用证上如果未规定有“可转让”条款,这个信用证即可视为不可转让信用证。

5、根据(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处于第一付款人地位的是:(2007年试题)

A.进口方

B.开证行

C.通知行

D.议付行

标准答案:b

6.按照《UCP600》的规定,信用证若( )(2009)

A.未明确可否撤销,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未明确可否转让,即为不可转让信用证

B.未明确可否撤销,即为可撤销信用证;未明确可否转让,即为不可转让信用证

C.未明确可否撤销,即为不可撤销信用证;未明确可否转让,即为可转让信用证

D.未明确可否撤销,即为可撤销信用证;未明确可否转让,即为可转让信用证

答案:A

7.使用D/P、D/ A、L/C三种凡是结算货款,就卖方的收汇风险而言()(2009年考题)

A.D/P< A

B.D/A< P

C.L/C< P

D.D/P< C

答案:C

二、多选题

8、在国际贸易中,常用于中间商转售货物交易的信用证是:(2003年试题)

A、对背信用证

B、对于信用证

C、可撤消信用证

D、可转让信用证

标准答案:a, d

9、下列选项中,属于汇付方式的有(2006年试题):

A.D/P

B.M/T

C.T/T

D.D/D

标准答案:b, c, d

10、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就卖方的收汇风险而言,___________。(2012多选)

A.L/C < D/A

B.D/P > L/C

C.D/P < D/A

D.D/P = D/A

答案:

三、判断题

10、在支付方式中,信用证方式对卖方来说比较可靠,付款交单(D/P)与承兑交单(D/A)都有不同程度的风险,但承兑交单最易为买方所接受,有利于达成交易。所以,在进出口业务中,应扩大对承兑交单的应用。(2002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托收方式的风险较大,D/A风险大于D/P,不利于卖方收款,所以,在进出口业务中,不应扩大对承兑交单的应用。

11、不可撤销的信用证一旦寄达受益人以后,在其有效期间内,非经开证人、开证银行、保兑银行或受益人等有关方面的同意,不得将该信用证的条款进行修改或撤销。(2001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根据统一惯例,不可撤消信用证一经开立,开证行如果未取得收益人及其他有关方的同意不得擅自撤消该信用证或修改信用证的内容。

12、按照《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有关规定,在国际贸易合同中货物的数量前如使用“大约”、“接近”等约量词时,交货数量变动幅度应不超过10%。(2007年试题)

标准答案:正确

13、在信用证支付方式下,银行根据买方的申请,以买方的名义向卖方开出保证付款的信用证,只要卖方提交符合信用证要求的单据,银行就保证付款。(2006年试题)

标准答案:错误

第二部分:综合训练:

一、单选题

1、下列班轮运输的特点中,哪一个除外()。

A、船舶按照固定的船期表、沿着固定的航线和港口来往运输

B、只运输轻便货物

C、由船方负责装卸,装卸费包括在运费中

D、按相对固定的运费率收取运费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见教材P494。班轮运输的特点:

(1)“四定”:

(2)“一负责”:班轮公司负责装卸。

(3)班轮公司和货主一般不定立合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2、我天津某公司与美商签订进口合同,规定在旧金山的船上交货应采用()

A.FOB Tianjin

B.FOB San Francisco

C.FOB vessel San Francisco

D.CIF San Francisco

标准答案:c

3、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中的"一切险"与"伦敦保险协会货物保险条款中的()最相似。

A、ICC(A)

B、ICC(B)

C、ICC(C)

D、以上都不是

标准答案:a

解析:解析:英国险种中ICC(A)承保范围最大,相当于我国《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中的"一切险"。

4、关于海洋运输的特点,下列说法中哪种是不正确的()。

A、通过能力大

B、速度快

C、运量大

D、运费低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海洋运输具有通过能力大、运量大、运费低的特点。

5、在国际贸易中,以下哪一种不是以实物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A、看货买卖

B、卖方样品买卖

C、买方样品买卖

D、凭规格或等级买卖

标准答案:d

解析:解析:凭规格或等级买卖属于用文字说明表示商品品质的方法。

6、某批出口一批货物到日报,CIF发票总金额为

100万元人民币,如按发票总金额110%投保一切险和战争险,应付多少保险费?(注:一切险保险费率为0.3%,战争险的费率为0.04%)

A、3400

B、3740

C、1000

D、37400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保险费=保险金额×保险费率

=1000000×110%×(0.3%+0.04%)

= 3740(元)

7、在国际货物运输中,对需要进行拼箱处理的货物,一般需由承运人在何处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

A、集装箱堆场

B、集装箱货运站

C、发货人仓库

D、码头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整箱货(FCL)由发货人在工厂或仓库装箱。拼箱货(LCL)一般需由承运人在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货物拼装在一个集装箱内。

8、在海运提单的收货人栏内有“order”字样的提单称之为: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直运提单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指示提单收货人栏内有"To the order of..."(凭某某指定),该某某即为具体的指示人,提单由其背书后可以转让。

9、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海洋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就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责任范围从大至小排列,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平安险……一切险……水渍险

B、水渍险……一切险……平安险

C、一切险……水渍险……平安险

D、一切险……平安险……水渍险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一切险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责任范围最大,平安险最小。

10、根据《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以FOB价格条件成交的买方应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此规定在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买方责任的是:

A、取得进口国家的有关证件并办理进口手续,按合同规定支付贷款

B、自负费用签订运输合同,承担自货物越过船弦后的一切风险及费用并支付进口国的各种费用

C、按合同规定的日期在指定装运港将货物装上指定的船舶

D、通知卖方船舶装货地点和所要求的交货时间

标准答案:c

11、按照《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表示“主运费已付”的一组术语是:

A、E组

B、F组

C、C组

D、D组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E组是(启运术语);F组是(主运费未付术语);C组是(主运费已付术语);D组(到运术语)

12、按照伦敦保险业协会海运货物运输保险条款的规定,在三种基本险别中,就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责任范围从大至小排列,下列排列顺序中正确的是:

A、ICC(A) ICC(B) ICC(C)

B、ICC(C) ICC(B) ICC(A)

C、ICC(A) ICC(C) ICC(B)

D、ICC(B) ICC(C) ICC(A)

标准答案:a

解析:解析:英国险种中ICC(A)承保范围最大,ICC(C)最小。

13、按照《2000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规定,若以CFR条件成交,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

界限是:

A、以货物在目的港越过船舷为界

B、以货物交给第一承运人为界

C、以货物交给最后承运人为界

D、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标准答案:d

解析:解析:以CFR条件成交,卖方只负担货物越过装运港船舷以前的一切费用与风险,买方负责越过装运港船舷以后的一切费用与风险,所以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的界限是以货物在装运港越过船舷为界。

14、采用CIF贸易术语成交的合同,若为为预防在装运时货物掉人海里而使出口商蒙受损失,出口商将投保下列()最为合适。

A、平安险

B、水渍险

C、一切险

D、附加险

标准答案:a

解析:解析:在装卸或转运时,由于一件或数件整件货物跌落海中所造成全部或部分损失;属于平安险的理赔范围,所以投保平安险就足够了。

15、在出售的商品或包装上标明买方指定的商标和牌号,但是不注目生产国别的形式称为( )。

A、定牌

B、定牌中性

C、无牌中性

D、贴牌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有商标和牌号但无生产国别的形式是定牌中性。

16、“Fair Average Quality-F.A.Q(良好平均品质)”这一术语通常在( ) 交易时使用。

A、工业产品

B、农副产品

C、电子产品

D、机械产品

标准答案:b

解析: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对于某些品质变化较大而难以规定统一标准的农副产品,往往采用“Fair Average Quality-F.A.Q(良好平均品质)”这一术语来表示其品质。

17、对于农副土特产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采用( )买卖。

A、凭商标或牌号买卖

B、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C、凭产地名称买卖

D、凭等级买卖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土特产品因产地的自然条件、传统加工工艺等因素影响,所以在国际贸易中应该采用凭产地名称买卖。

18、原信用证的受益人要求原证的通知行或其他银行以原证为担保品,另行开立的一张与原证内容相似的新信用证,这是( )。

A、可转让信用证

B、对开信用证

C、对背信用证

D、议付信用证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符合对背信用证的定义。P511

19、在托收方式下,对出口商来说,下面哪一种选择风险最小( )

A. D/P 90天

B. D/A 60 天

C. D/P 30天

D. D/A 30天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对出口商来说D/A风险大于D/P,时间越长,风险越大。

20、使用L/C、D/P、D/A三种支付方式结算货款,就卖方的收汇风险来说,从小到大的是()

A、D/P D/A L/C

B、D/A D/P L/C

C、L/C D/P D/A

D、以上都不对

标准答案:c

解析:解析:承兑交单(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D/A),对卖方而言,比D/P风险更大,信用证风险较小。

21、我对外出售商品一批,报价为每公吨1000美元CIF旧金山(按照发票金额的110%投报一切险和战争险,两者费率合计为1%),客户要求改报CFR价,试问在不影响收汇的前提下,我方应报的CFR 价是多少()

A、9890美元

B、9880美元

C、1000美元

D、989美元

标准答案:d

解析:解析:CFR= CIF*〔1-保险费率*(1+保险加成率)〕

=1000*(1-1.1*1%)

=1000*0.989

=989美元

22、下列贸易术语中,卖方责任依次增大的顺序是()。

A、FOB CIP CFR DDU

B、DAF CIF DES DDP

C、EXW CIF CFR DEQ

D、FCA CFR CIP DES

标准答案:d

解析:解析:D组术语卖方责任最大,F组术语最小。

二、多选题

23、在国际贸易中,对于( )一般采取凭说明书和图样买卖。

A、机械产品

B、仪器

C、仪表

D、农副产品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解析:在国际贸易中,大多数机电、仪器、仪表等技术密集型产品,因此,对这样的机器或仪表等产品的品质,通常是以说明书并附以图样、照片、设计图纸、分析表及各种数据来说明其具体性能和结构特点。

24、风险划分界限以"船舷为界"的贸易术语是( )。

A、FOB

B、CIP

C、DDU

D、CFR

解析:解析:FOB、CFR、CIF术语风险划分的界限以“船舷为界”.

25、CIF价格术语卖方的基本义务是( )。

A、负责办理货物出口报关手续

B、负责办理货物进口报关手续

C、负责租船订舱、支付运费

D、负责办理货物保险并支付保险费

标准答案:a, c, d

解析:解析:货物进口手续由买方办理。

26、质量机动幅度主要包括有下列( )订法。

A、规定确定的等级

B、规定一定的范围

C、规定一定的极限

D、规定上下差异

标准答案:b, c, d

解析:解析:质量机动幅度,有下列几种订法:

1)规定一定的范围。

2)规定一定的极限;

3)规定上下差异。

27、按照2002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买卖双方费用划分界线与风险划分界线相离的贸易术语有:

A、FOB

B、CIF

C、FCA

D、CFR

标准答案:b, d

解析:C组术语下,风险划分和费用划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风险划分在装运港(地),费用划分则是在目的港(地)。

28、我国某进口公司按FOB条件进口一批货物,采用程租船运输,如果我方不愿意承担装船费用,应采用()

A.FOB Liner Terms

B.FOB Trimmed

C.FOB Stowed

D.FOB Stowed and Trimmed

标准答案:b, c, d

解析:解析:本题是买方不愿意承担装船费的情形,选项中FOB Liner Terms 是由租船的买方承担。

29、下列关于班轮运输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有( )

A、班轮运输具有固定的航线、固定的港口、固定的船期、固定的运费率

B、班轮运输承托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豁免以签发的提单条款为依据

C、班轮运输运价内已包装卸费用

D、班轮运输公司和托运人之间需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解析:班轮运输公司和托运人之间不计滞期费和速遣费。

30、出口茶叶,为防止运输途中串味,办理投保时,应投保()

A.串味险

B.平安险加串味险

C.水渍险加串味险

D.一切险加串味险

解析:解析:串味险属于一般附加险,若投保了基本险别中的一切险时,就不要再投保一般附加险了,因一般附加险的责任均包括在“一切险”内。

31、国际多式联运的特征包括( )

A、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

B、必须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连续运输

C、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

D、必须是全程单一的运费费率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见教材P501。

32、下列选项中可以充当标准样品的有( )

A、卖方样品

B、买方样品

C、对等样品

D、回样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标准样品是指可以作为交货依据的样品。以上选项都可以,见P482。

33、根据提单'收货人'栏内的书写内容,提单可分为( )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空白提单

标准答案:a, b, c

解析:解析:根据提单'收货人'栏内的书写内容,可分为“记名提单”、“不记名提单”和"指示提单" 。

34、下列选项中,国际上通常采用按公量计算的有( )。

A、棉花

B、羊毛

C、生丝

D、鸭绒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对于有些吸湿性较强的商品,如棉花、羊毛、生丝等,所含的水份的多少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很大,故其重量很不稳定。国际上通常采用按公量计算。

35、航空运输方式主要有( )

A、班机运输

B、包机运输

C、集中托运

D、航空快递业务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见教材P499。

36、在国际货物运输中,集装箱可以用于:

A、多式联运

B、公路运输

C、铁路运输

D、海洋运输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集装箱运输是指将货物装载于标准规格的集装箱内进行运输,适合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和航空运输等各种运输方式。解析:见教材P500。

37、商业发票的作用有()

A、是卖方结汇所需的单据之一

B、便于进口商验收、核对出口商所发运的货物

C、可以作为买卖双方记账的原始凭证

D、是买方凭以收货、付款以及报关纳税的依据

标准答案:a, b, c, d

解析:解析:见教材P515。

三、判断题

38、国际贸易活动中通常所说的品质就是指商品的质量。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商品的品质一般由品名和质量两部分构成。

39、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特殊需要,或者为了打破某些进口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出口的商品通常使用定牌生产。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为了适应国外市场的特殊需要,或者为了打破某些进口国家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用的应该是中性包装。

40、中性包装是指在商品和外包装上均不使用任何商标和牌号,也不注明生产国别。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中性包装指在出口商品和内外包装上不显示生产国别的一种特殊的包装。定牌中性上有商标和牌号。

41、某公司进口一批货物,载运货物的船舶在航行途中起火,该批货物投保的是平安险,按照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的海洋运输货物的保险条款的规定,保险公司应予以赔偿。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对“平安险”保险公司承担赔偿损失的范围,应该包括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自然灾害和运输工具发生以外事故,造成被保险货物的实际全损或推定全损,由于运输工具遭遇搁浅、触礁、沉没、互撞、与流冰其他物体碰撞以及失火、爆炸等以外事故造成的全部或部分损失等。

42、看货买卖方式多用于寄售、拍卖、展卖业务,主要适用于珠宝首饰、工艺品等特殊商品的销售。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见教材P482。

43、由于政府降低利率导致通货膨胀,从而导致原材料价格上涨,这种风险由于有政府行为的介入,应该视为不可抗力事故。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本题属于市场风险,不是不可抗力事故。

44、直运提单上不得出现“在某地转船”的字样。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直运提单要求货物自装运港一直运送到目的港,所以直运提单上不得出现“在某地转船”的字样。

45、CIF Liner Terms的含义的CIF班轮条件,买方不负担卸货费用。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CIF班轮条件,负责运输的卖方负担卸货费用

46、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各国对不可抗力的解释完全相同。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不可抗力事件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由于自然原因引起的,另一种是社会原因引起的。各国对不可抗力的解释不完全相同。

47、某公司在投保了基本险别中的一切险时,就不必再投保其他所有附加险。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投保一切险后还可以加保特殊附加险。

48、指示提单经过背书可转让,又具有一定保护性,故在国际贸易中广为使用。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指示提单收货人栏内有"To the order of..."(凭某某指定),该某某即为具体的指示人,提单由其背书后可以转让。指示提单是在国际贸易中使用最多的提单。

49、在国际航空运输中,航空运费一般按照货物的体积计算。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航空运费按W/M方式计算,但其重量体积比为6000立方厘米比1千克(相当于6立方米/公吨),故而实际运费计算以千克为单位。

50、我国某外贸公司业务员在出口业务中的报价为“每公吨60美元CIF新港”这一出口报价是正确的。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CIF后面应该接目的港口,而新港是我国的港口,所以此出口报价是不正确。

51、如果交易双方愿意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裁决,则必须在买卖合同中订仲裁条款,否则仲裁机构不予受理。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如果交易双方愿意将履约中的争议提交仲裁裁决,可以在买卖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也可以在争议发生之后订立。

52、为了避免条款的规定过于严格造成卖方交货困难,在合同中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这种条款称为数量机动幅度条款。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为了避免质量条款的规定过于严格造成卖方交货困难,在合同中允许卖方所交货物的品质指标在一定幅度内有灵活性。这种条款称为质量机动幅度条款。

53、G.M.Q标准,一般仅仅适用于木材,冷冻鱼等货物。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GMQ:上好可销品质标准,一般仅仅适用于木材,冷冻鱼等货物。

54、参考样品也属于标准样品。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参考样品是买卖双方为了发展贸易关系而寄送样品供对方参考,参考样品仅供参考,不可作为交货的依据;标准样品是以样品所表示的商品品质作为交货的质量依据。

55、钢板、马口铁等商品在计算重量时可以采用理论重量的方法。

标准答案:正确

解析:解析:理论重量对有固定规格和尺寸的批量生产的产品,每件重量大体相同,由件数即可得出总重量,例如钢板、马口铁。

56、不清洁提单就是提单表面字迹不清楚,或有污点的提单。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根据报单上对货物外表状况有无不良批注,可分为"清洁

提单"和"不清洁提单"。国际贸易结算中,银行只接受"清洁提单",即承运人未在提单上批注货物外表状况有任何不良情况。

57、汇付、托收、信用证都属于商业信用。

标准答案:错误

解析:解析:信用证都是银行信用。

复合材料总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复合材料概论总思考题 一.复合材料总论 1.什么是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①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 ②1)组元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界面;2)优良特殊性能;3)可设计性;4)材料和结构的统一 2.复合材料的基本性能(优点)是什么?——请简答6个要点 (1)比强度,比模量高(2)良好的高温性能(3)良好的尺寸稳定性(4)良好的化学稳定性(5)良好的抗疲劳、蠕变、冲击和断裂韧性(6)良好的功能性能 3.复合材料是如何命名的?如何表述?举例说明。4种命名途径 ①根据增强材料和基体材料的名称来命名,如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②(1) 强调基体:酚醛树脂基复合材料(2)强调增强体:碳纤维复合材料 (3)基体与增强体并用: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4)俗称:玻璃钢 5.复合材料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结构层次分几类,各表示什么?在结构设计过程中的设计层次如何,各包括哪些内容? 3个层次 答:1、一次结构:由集体和增强材料复合而成的单层材料,其力学性能决定于组分材料的力学性能、相几何和界面区的性能; 二次结构:由单层材料层复合而成的层合体,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单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铺层几何三次结构:指通常所说的工程结构或产品结构,其力学性能决定于层合体的力学性能和结构几何。 2、①单层材料设计:包括正确选择增强材料、基体材料及其配比,该层次决定单层板的性能; ②铺层设计:包括对铺层材料的铺层方案作出合理安排,该层次决定层合板的性能; ③结构设计:最后确定产品结构的形状和尺寸。 6.试分析复合材料的应用及发展。 答:①20世纪40年代,玻璃纤维和合成树脂大量商品化生产以后,纤维复合材料发展成为具有工程意义的材料。至60年代,在技术上臻于成熟,在许多领域开始取代金属材料。 ②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发展,对结构材料要求比强度、比模量、韧性、耐热、抗环境能力和加工性能都好。针对不同需求,出现了高性能树脂基先进复合材料,标志在性能上区别于一般低性能的常用树脂基复合材料。以后又陆续出现金属基和陶瓷基先进复合材料。 ③经过60年代末期使用,树脂基高性能复合材料已用于制造军用飞机的承力结构,今年来又逐步进入其他工业领域。

毛概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1分,共20分) 1A 2C 3D 4B 5B 6C 7B 8D 9B 10B 11C 12C 13C 14C 15A 16A 17B 18B 19B 20B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B、中国的民族问题; C、中国关于“一国两制“问题 D、中国的“三农”问题 2、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 A.遵义会议上; B.瓦窑堡会议上; 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 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 3、1978年,邓小平支持和领导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是针对()。 A、“以阶段斗争为纲” B、苏联模式;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 D、“两个凡是” 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 A、人民大众的参与 B、无产阶级的领导 C、反对帝国主义 D、反封建主义 5、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A、土地革命、党的建设、武装斗争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C、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D、工农运动、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6、1974年2月,毛泽东在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提出的重要思想是()。 A、“中间地带”的思想 B、“三种力量”的思想 C、“三个世界”的思想 D、“两个霸权”的思想 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解放思想、怎样坚持解放思想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什么是改革开放,怎样实施改革开放 D、什么是实事求是,怎样坚持实事求是 8、邓小平认为,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 A、强大的人民政权 B、强大的人民军队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D、自己的发展 9、.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格局所呈现的特点是()。 A、分步骤、多层次、逐步推进 B、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C、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 D.、沿海、周边、内地 10、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是()。 A、发展商品经济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完善生产关系 D、完善上层建筑 11、国现阶段的所有制结构中,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二章概念与思考题及答案

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 本章重要概念 信用: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不发生所有权变化的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渡或转移。 信用制度:信用制度即为约束信用主体行为的一系列规范与准则及其产权结构的合约性安排。信用制度安排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法律法规和市场规则,而非正式的信用制度是约束信用主体行为及其关系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风俗习惯等。 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指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形式。它包括企业之间以赊销、分期付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以及在商品交易的基础上以预付定金等形式提供的信用。 银行信用:银行信用指各种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以存、放款等多种业务形式提供的货币形态的信用。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一起构成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主体。 国家信用:国家信用又称公共信用制度,伴随着政府财政赤字的发生而产生。它指国家及其附属机构作为债务人或债权人,依据信用原则向社会公众和国外政府举债或向债务国放债的一种形式。 消费信用:消费信用指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满足其消费需求的信用形式。其实质是通过赊销或消费贷款等方式,为消费者提供提前消费的条件,促进商品的销售和刺激人们的消费。 国际信用:国际信用是指国与国之间的企业、经济组织、金融机构及国际经济组织相互提供的与国际贸易密切联系的信用形式。国际信用是进行国际结算、扩大进出口贸易的主要手段之一。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国际贸易中的一种中长期贷款形式,是一国政府为了促进本国出口,增强国际竞争能力,而对本国出口企业给予利息补贴和提供信用担保的信用形式。可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两种。 卖方信贷:卖方信贷是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对出口商提供的信贷。 买方信贷:买方信贷是由出口方的银行或金融机构直接向进口商或进口方银行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的方式。 银行信贷:国际间的银行信贷是进口企业或进口方银行直接从外国金融机构借入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这种信用形式一般采用货币贷款方式,并事先指定了贷款货币的用途。它不享受出口信贷优惠,所以贷款利率要比出口信贷高。 国际租赁:国际租赁是国际间以实物租赁方式提供信用的新型融资形式。根据租赁的目的和投资加收方式,可将其分为金融租赁(Financial Lease)和经营租赁(Operating Credit)两种形式。

传热学第四版课后思考题答案(杨世铭-陶文铨)]

第一章 思考题 1. 试用简练的语言说明导热、对流换热及辐射换热三种热传递方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答:导热和对流的区别在于:物体内部依靠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称为导热;对流则是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及冷热流体的相互掺混。联系是:在发生对流换热的同时必然伴生有导热。 导热、对流这两种热量传递方式,只有在物质存在的条件下才能实现,而辐射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辐射换热时不仅有能 量的转移还伴有能量形式的转换。 2. 以热流密度表示的傅立叶定律、牛顿冷却公式及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是应当熟记的传热学公式。试 写出这三个公式并说明其中每一个符号及其意义。 答:① 傅立叶定律: dx dt q λ-=,其中,q -热流密度;λ-导热系数;dx dt -沿x 方向的温度变化率,“-”表示热量传递的方向是沿着温度降低的方向。 ② 牛顿冷却公式: )(f w t t h q -=,其中,q -热流密度;h -表面传热系数;w t -固体表面温度;f t -流体的温度。 ③ 斯忒藩-玻耳兹曼定律:4T q σ=,其中,q -热流密度;σ-斯忒藩-玻耳兹曼常数;T -辐射物体的热力学温度。 3. 导热系数、表面传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的单位各是什么?哪些是物性参数,哪些与过程有关? 答:① 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② 表面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③ 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 2.K)。这三个参数中,只有导热系数是物性参数,其它均与过程有关。 4. 当热量从壁面一侧的流体穿过壁面传给另一侧的流体时,冷、热流体之间的换热量可以通过其中任何 一个环节来计算(过程是稳态的),但本章中又引入了传热方程式,并说它是“换热器热工计算的基本公式”。试分析引入传热方程式的工程实用意义。 答:因为在许多工业换热设备中,进行热量交换的冷、热流体也常处于固体壁面的两侧,是工程技术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典型热量传递过程。 5. 用铝制的水壶烧开水时,尽管炉火很旺,但水壶仍然安然无恙。而一旦壶内的水烧干后,水壶很快就 烧坏。试从传热学的观点分析这一现象。 答:当壶内有水时,可以对壶底进行很好的冷却(水对壶底的对流换热系数大),壶底的热量被很快传走而不至于温度升得很高;当没有水时,和壶底发生对流换热的是气体,因为气体发生对流换热的表面换热系数小,壶底的热量不能很快被传走,故此壶底升温很快,容易被烧坏。 6. 用一只手握住盛有热水的杯子,另一只手用筷子快速搅拌热水,握杯子的手会显著地感到热。试分析 其原因。 答:当没有搅拌时,杯内的水的流速几乎为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自然对流换热,自热对流换热的表面传热系数小,当快速搅拌时,杯内的水和杯壁之间为强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大,热水有更多的热量被传递到杯壁的外侧,因此会显著地感觉到热。 7. 什么是串联热阻叠加原则,它在什么前提下成立?以固体中的导热为例,试讨论有哪些情况可能使热 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答:在一个串联的热量传递过程中,如果通过每个环节的热流量都相同,则各串联环节的总热阻等于各串联环节热阻的和。例如:三块无限大平板叠加构成的平壁。例如通过圆筒壁,对于各个传热环节的传热面积不相等,可能造成热量传递方向上不同截面的热流量不相等。 8.有两个外形相同的保温杯A 与B ,注入同样温度、同样体积的热水后不久,A 杯的外表面就可以感觉到热,而B 杯的外表面则感觉不到温度的变化,试问哪个保温杯的质量较好? 答:B:杯子的保温质量好。因为保温好的杯子热量从杯子内部传出的热量少,经外部散热以后,温度变化很小,因此几乎感觉不到热。 第二章 思考题 1 试写出导热傅里叶定律的一般形式,并说明其中各个符号的意义。 答:傅立叶定律的一般形式为:n x t gradt q ??-=λλ=-,其中:gradt 为空间某点的温度梯度;n 是通过该点的等温线上的法向单位矢量,指向温度升高的方向;q 为该处的热流密度矢量。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金属材料学思考题答案2 绪论、第一章、第二章 1.钢中的碳化物按点阵结构分为哪两大类,各有什么特点? 答:分为简单点阵结构和复杂点阵结构,前者熔点高、硬度高、稳定性好,后者硬度低、熔点低、稳定性差。 2.何为回火稳定性、回火脆性、热硬性?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有哪些影响? 答: 回火稳定性:淬火钢对回火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软化倾向(如马氏体的分解、残余奥氏体的分解、碳化物的析出与铁素体的再结晶)的抵抗能力 回火脆性:在200-350℃之间和450-650℃之间回火,冲击吸收能量不但没有升高反而显著下降的现象 热硬性:钢在较高温度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的性能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①Ni、Mn影响很小,②碳化物形成元素阻止马氏体分解,提高回火稳定性,产生二次硬化,抑制C和合金元素扩散。③Si比较特殊:小于300℃时强烈延缓马氏体分解, 3.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S、E点有什么影响?这种影响意味着什么? 答:凡是扩大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下方移动,如Mn、Ni等; 凡是封闭奥氏体相区的元素均使S、E点向左上方移动,如Cr、Si、Mo等? E点左移:出现莱氏体组织的含碳量降低,这样钢中碳的质量分数不足2%时就可以出现共晶莱氏体。S点左移:钢中含碳量小于0.77%时,就会变为过共析钢而析出二次渗碳体。 4.根据合金元素在钢中的作用,从淬透性、回火稳定性、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韧性和回火脆性等方面比较下列钢号的性能:40Cr、40CrNi、40CrMn、40CrNiMo。 1)淬透性:40CrNiMo 〉40CrMn 〉 40CrNi 〉 40Cr 2)回火稳定性:40CrNiMo 〉40CrNi 〉 40CrMn 〉 40Cr 3)奥氏体晶粒长大倾向:40CrMn 〉 40Cr 〉 40CrNi 〉 40CrNiMo 4)韧性:40CrNiMo 〉40CrNi 〉40Cr〉40CrMn (Mn少量时细化组织) 5)回火脆性: 40CrMn 〉40CrNi> 40Cr 〉40CrNiMo 5.怎样理解“合金钢与碳钢的强度性能差异,主要不在于合金元素本身的强化作用,而在于合金元素对钢相变过程的影响。并且合金元素的良好作用,只有在进行适当的热处理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从强化机理和相变过程来分析(不是单一的合金元素作用) 合金元素除了通过强化铁素体,从而提高退火态钢的强度外,还通过合金化降低共析点,相对提高珠光体的数量使其强度提高。其次合金元素还使过冷奥氏体稳定性提高,C曲线右移,在相同冷却条件下使铁素体和碳化物的分散度增加,从而提高强度。 然而,尽管合金元素可以改善退火态钢的性能但效果远没有淬火回火后的性能改变大。 除钴外,所有合金元素均提高钢的淬透性,可以使较大尺寸的零件淬火后沿整个截面得到均匀的马氏体组织。大多数合金元素都有阻止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倾向(Mn除外),从而细化晶粒,使淬火后的马氏体组织均匀细小。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第四章课后思考题及参考答案 1、为什么说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 [答案要点]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2、如何理解商品二因素的矛盾来自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归根结底来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的矛盾?[答案要点]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所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是由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所决定的。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社会分工为存在条件的。一方面,在私有制条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属于私人所有,他们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以及品种等,完全由自己决定,劳动产品也归生产者自己占有和支配,或者说,商品生产者都是独立的生产者,他们要生产什么,怎样进行生产,生产多少,完全是他们个人的私事。因此,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商品生产者之间又互相联系、互相依存,各个商品生产者客观上都要为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而进行生产。因此,他们的劳动又都是社会劳动的组成部分。这样,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社会的性质,是社会劳动。对此,马克思指出,当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后,“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完全不同的劳动所以能够相等,只是因为它们的实际差别已被抽去,它们已被化成它们作为人类劳动力的耗费、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私有制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所具有的这二重性质,表现为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统一的,同时也是对立的。其矛盾性表现在:作为私人劳动,一切生产活动都属于生产者个人的私事,但作为社会劳动,他的产品必须能够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他的私人劳动才能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直接表现出来的是它的私人性,并不是它的社会性,他的私人劳动能否为社会所承认,即能否转化为社会劳动,他自己并不能决定,于是就形成了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通过商品的交换才能实现。当他的产品在市场上顺利地实现了交换之后,他的私人劳动也就成了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他的具体劳动所创造的使用价值才是社会需要的,他的抽象劳动所形成的价值才能实现。如果他的劳动产品在市场上没有卖出去,那就表明,尽管他是为社会生产的,但事实上,社会并不需要他的产品,那么他的产品

第二章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练习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带动其他构件运动的构件,叫原动件。 2、在原动件的带动下,作确定运动的构件,叫从动件。 3、低副的优点:制造和维修容易,单位面积压力小,承载能力大。 4、低副的缺点:由于是滑动摩擦,摩擦损失比高副大,效率低。 5.低副是两构件通过面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高副是两构件通过点或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 6、火车车轮在铁轨上的滚动,属于高副。 二、判断题(正确√;错误×) 1、两构件通过面接触组成的运动副是低副。(√) 2.机构的原动件数应等于自由度数,否则机构没有确定运动。(√) 3.在平面机构中一个低副引入两个约束。(√) 4、由于两构件间的联接形式不同,运动副分为低副和高副。(×) 5、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6、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7、若机构的自由度数为2,那么该机构共需2个原动件。(√) 8、机构的自由度数应等于原动件数,否则机构不能成立。(√) 9、平面低副引入的约束数为1。(×) 10、当m个构件用复合铰链相联接时,组成的转动副数目也应为m个。(×) 11、局部自由度与机构的运动是有关的。(×) 12、在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都应用规定的符号和线条表示。(√)

三、选择题 1.当机构中主动件数目(2)等于机构自由度数目时,该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 (1)小于;(2)等于;(3)大于;(4)大于或等于。 2.下图中的平面机构由(1)复合铰链组成。 (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4)凸轮机构; 3.在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时,应选用(3)c)图。 (1)a);(2)b);(3)c); a) b) c) 4.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3)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目。 (1)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2)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 (3)自由度数目= 原动件数目;(4)自由度数目≠原动件数目;5.下图中的平面机构由(3)虚约束组成。 (1)复合铰链;(2)局部自由度;(3)虚约束;(4)凸轮机构;

传热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热学》复习题 一、判断题 1.稳态导热没有初始条件。() 2.面积为A的平壁导热热阻是面积为1的平壁导热热阻的A倍。() 3.复合平壁各种不同材料的导热系数相差不是很大时可以当做一维导热问题来处理() 4.肋片应该加在换热系数较小的那一端。() 5.当管道外径大于临界绝缘直径时,覆盖保温层才起到减少热损失的作用。() 6.所谓集总参数法就是忽略物体的内部热阻的近视处理方法。() 7.影响温度波衰减的主要因素有物体的热扩散系数,波动周期和深度。() 8.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9. 傅里叶定律既适用于稳态导热过程,也适用于非稳态导热过程。() 10.相同的流动和换热壁面条件下,导热系数较大的流体,对流换热系数就较小。() 11、导热微分方程是导热普遍规律的数学描写,它对任意形状物体内部和边界都适用。( ) 12、给出了边界面上的绝热条件相当于给出了第二类边界条件。 ( ) 13、温度不高于350℃,导热系数不小于0.12w/(m.k)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 ( ) 14、在相同的进出口温度下,逆流比顺流的传热平均温差大。 ( ) 15、接触面的粗糙度是影响接触热阻的主要因素。 ( ) 16、非稳态导热温度对时间导数的向前差分叫做隐式格式,是无条件稳定的。 ( ) 17、边界层理论中,主流区沿着垂直于流体流动的方向的速度梯度零。 ( ) 18、无限大平壁冷却时,若Bi→∞,则可以采用集总参数法。 ( ) 19、加速凝结液的排出有利于增强凝结换热。 ( ) 20、普朗特准则反映了流体物性对换热的影响。( ) 二、填空题 1.流体横向冲刷n排外径为d的管束时,定性尺寸是。 2.热扩散率(导温系数)是材料指标,大小等于。 3.一个半径为R的半球形空腔,空腔表面对外界的辐射角系数为。 4.某表面的辐射特性,除了与方向无关外,还与波长无关,表面叫做表面。 5.物体表面的发射率是ε,面积是A,则表面的辐射表面热阻是。 6.影响膜状冷凝换热的热阻主要是。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竖曲线设计 4.3 某条道路变坡点桩号为K25+460.00,高程为780.72.m,i1=0.8%,i2=5%,竖曲线半径为5000m。(1)判断凸、凹性;(2)计算竖曲线要素;(3)计算竖曲线起点、K25+400.00、K25+460.00、K25+500.00、终点的设计高程。 解:ω=i1-i2=5%-0.8%=4.2%凹曲线 L=R?ω=5000×4.2%=210.00 m T=L/2=105.00 m E=T2/2R=1.10 m 竖曲线起点桩号:K25+460-T=K25+355.00 设计高程:780.72-105×0.8%=779.88 m K25+400: 横距:x=(K25+400)-(K25+355.00)=45m 竖距:h=x2/2R=0.20 m 切线高程:779.88+45×0.8%=780.2 m 设计高程:780.24+0.20=780.44 m K25+460:变坡点处 设计高程=变坡点高程+E=780.72+1.10=781.82 m 竖曲线终点桩号:K25+460+T=K25+565 设计高程:780.72+105×5%=785.97 m K25+500:两种方法 1、从竖曲线起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00)-(K25+355.00)=145m 竖距:h=x2/2R=2.10 m 切线高程(从竖曲线起点越过变坡点向前延伸):779.88+145×0.8%=781.04m 设计高程:781.04+2.10=783.14 m 2、从竖曲线终点开始计算 横距:x=(K25+565)-(K25+500)=65m 竖距:h=x2/2R=0.42 m 切线高程 (从竖曲线终点反向计算):785.97-65×5%=782.72m 或从变坡点计算:780.72+(105-65)×5%=782.72m 设计高程:782.72+0.42=783.14 m 两种方法结果相同 下图为Excel计算结果

Oracle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一、基于自己创建表的操作 1:创建一张学生表student,拥有stuid,stuname,sex,三个字段,其中stuid为主键。 create table student( stuid int primary key, stuname VARCHAR(20), sex VARCHAR(20) ) 2:为该表增加一个新列score。 alter table student add(score varchar(10)); 3:修改该表score列名为stuscore。 alter table student rename column score to stuscoree; 4:为student表插入5条记录。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1,'张三丰','男',8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2,'阿悄','女',7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3,'陈龙','男',9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4,'章子怡','女',50);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5,'张卫健','男',60); 5:查询student表中的全部数据,其中列名为中文。 select STUID as 学号,STUNAME as 姓名,SEX as 性别,STUSCOREE as 分数from student; 6:查询学生姓名和分数,并是查询结果按照学生成绩降序排列。 select STUNAME,STUSCOREE from student order by STUSCOREE desc; 7:修改所有性别为“男”的学生信息为性别为“male”。 update student set SEX='male' where SEX='男'; 8:删除所有记录。 delete from student; 9:删除student表。 drop table student; 二、基于emp表的操作 1:创建一张新表emp1,和emp表结构和记录完全一样。 create table emp1 as select*from Scott.Emp; 基于emp1表的操作: 1:选择部门30中的雇员。 select*from emp1 where DEPTNO=30 and JOB='CLERK';

材料力学性能课后习题答案

1弹性比功: 金属材料吸收弹性变形功的能力,一般用金属开始塑性变形前单位体积吸收的最大弹性变形功表示。 2.滞弹性: 金属材料在弹性范围内快速加载或卸载后,随时间延长产生附加弹性应变的现象称为滞弹性,也就是应变落后于应力的现象。 3.循环韧性: 金属材料在交变载荷下吸收不可逆变形功的能力称为循环韧性。 4.xx效应: 金属材料经过预先加载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卸载后再同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增加;反向加载,规定残余伸长应力降低的现象。 5.解理刻面: 这种大致以晶粒大小为单位的解理面称为解理刻面。 6.塑性: 金属材料断裂前发生不可逆永久(塑性)变形的能力。 韧性: 指金属材料断裂前吸收塑性变形功和断裂功的能力。 7.解理台阶: 当解理裂纹与螺型位错相遇时,便形成一个高度为b的台阶。 8.河流花样: 解理台阶沿裂纹前端滑动而相互汇合,同号台阶相互汇合长大,当汇合台阶高度足够大时,便成为河流花样。

是解理台阶的一种标志。 9.解理面: 是金属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当外加正应力达到一定数值后,以极快速率沿一定晶体学平面产生的穿晶断裂,因与大理石断裂类似,故称此种晶体学平面为解理面。 10.穿晶断裂: 穿晶断裂的裂纹穿过晶内,可以是韧性断裂,也可以是脆性断裂。 沿晶断裂: 裂纹沿晶界扩展,多数是脆性断裂。 11.韧脆转变: 具有一定韧性的金属材料当低于某一温度点时,冲击吸收功明显下降,断裂方式由原来的韧性断裂变为脆性断裂,这种现象称为韧脆转变 12.弹性不完整性: 理想的弹性体是不存在的,多数工程材料弹性变形时,可能出现加载线与卸载线不重合、应变滞后于应力变化等现象,称之为弹性不完整性。弹性不完整性现象包括包申格效应、弹性后效、弹性滞后和循环韧性等金属的弹性模量主要取决于什么因素?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对组织不敏感的力学性能指标? 答: 主要决定于原子本性和晶格类型。合金化、热处理、冷塑性变形等能够改变金属材料的组织形态和晶粒大小,但是不改变金属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组织虽然改变了,原子的本性和晶格类型未发生改变,故弹性模量对组织不敏感。 1、试述退火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的屈服现象在拉伸力-伸长曲线图上的区别?为什么?

工程热力学思考题答案-第四章(汇编)

第四章 气体和蒸汽的基本热力过程 4.1试以理想气体的定温过程为例,归纳气体的热力过程要解决的问题及使用方法解决。 答:主要解决的问题及方法: (1) 根据过程特点(及状态方程)——确定过程方程 (2) 根据过程方程——确定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 (3) 由热力学的一些基本定律——计算,,,,,t q w w u h s ??? (4) 分析能量转换关系(P —V 图及T —S 图)(根据需要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例:1)过程方程式: T =常数 (特征) PV =常数 (方程) 2)始、终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12p p =21 v v 3)计算各量:u ?=0 、 h ?=0 、s ?=21p RIn p -=21v RIn v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t v w w RTIn v == 21 t v q w w R T I n v === 4) P ?V 图,T ? S 图上工质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及能量转换情况

4.2 对于理想气体的任何一种过程,下列两组公式是否都适用? 21212121(),();(),()v p v p u c t t h c t t q u c t t q h c t t ?=-?=-=?=-=?=- 答:不是都适用。第一组公式适用于任何一种过程。第二组公式21()v q u c t t =?=-适于定容过程, 21()p q h c t t =?=-适用于定压过程。 4.3在定容过程和定压过程中,气体的热量可根据过程中气体的比热容乘以温差来计算。定温过程气体的温度不变,在定温过程中是否需对气体加入热量?如果加入的话应如何计算? 答:定温过程对气体应加入的热量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 21 t v w w RTIn v == 21t v q w w RTIn v === 4.4 过程热量 q 和过程功w 都是过程量,都和过程的途径有关。由理想气体可逆定温过程热量公式2111 v q p v In v =可知,故只要状态参数1p 、1v 和2v 确定了, q 的数值也确定了,是否q 与途径无关? 答:对于一个定温过程,过程途径就已经确定了。所以说理想气体可逆过程q 是与途径有关的。 4.5 在闭口热力系的定容过程中,外界对系统施以搅拌功w δ,问这v Q mc dT δ= 是否成立? 答:成立。这可以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知,由于是定容过 2211v v dv w pdv pv pvIn RTIn v v v ====??为零。故v Q mc dT δ=,它与外界是否对系统做功无关。 4.6 绝热过程的过程功w 和技术功t w 的计算式: w =12u u -,t w =12h h - 是否只限于理想气体?是否只限于可逆绝热过程?为什么? 答:不只限于理想气体和可逆的绝热过程。因为q u w =?+和t q h w =?+是通用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思考与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成本项目的有 ( ) A. 制造费用 B. 外购材料 C. 折旧费 D. 外购动力 2.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生产工人薪酬 B. 车间、分厂管理人员薪酬 C. 厂部管理人员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3.下列各项中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 因筹资支付给银行的手续费 B. 职工教育经费 C.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D. 车间一般耗用材料 4.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机物料消耗 B. 辅助生产工人工资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厂房折旧费用 5.下列各项中,属于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 原料费用 B. 主要材料费用 C. 车间折旧费用 D.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6.下列各项中属于期间费用的是( ) A. 直接材料 B. 机物料消耗 C. 机修费用 D. 直接人工 7.“生产成本”账户借方登记( ) A.完工入库产品成本 B.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C.分配转出的劳务费用 D.尚未完工的在产品成本 8.基本生产成本应该按( )分设专栏或专行进行登记。 A.产品名称 B.成本项目 C.费用要素 D.费用项目 二、多项选择题 1. 下列各项中不应计入成本费用的支出有( ) A. 对外投资的支出 B. 购置无形资产、其他资产的支 出 C. 滞纳金、罚款、违约金 D.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的薪酬 2.下列各项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有( ) A. 折旧费 B. 职工薪酬 C. 直接人工 D. 税金 3.下列各项中应列入“财务费用”账户的有( )

A. 利息支出 B. 汇兑损失 C. 利息收入 D. 金融机构手续费 4.工业企业生产费用按其计入产品成本的方法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A. 直接生产费用 B. 直接计入费用 C. 间接生产费用 D. 间接计入费用 5.下列各项中,应该列入直接生产费用的( ) A. 原料费用 B. 机物料消耗 C. 基本生产工人工资 D. 主要材料费用 6.为了进行成本的审核和控制,必须做好的基础工作包括() A. 制定先进可行的消耗定额 B. 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制度 C. 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的盘点验收制度 D. 制定企业内部结算价格7.在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时,应特别注意()之间费用界限的划分。 A.盈利产品和亏损产品 B.生产费用和经营费用 C.可比产品和不可比产品 D.完工产品和在产品 8.以下税金中,属于工业企业要素费用的是( ) A.增值税 B.房产税 C.土地使用税 D.车船使用税 三、判断题 1.产品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内容所进行的分类。 () 2.企业为了形成和扩大生产能力,购建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等,使企业在较长的时期(多个会计年度)内受益的支出,均属收益性支出。() 3.直接生产费用大多是直接计入费用。( ) 4.“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 ) 5.机物料消耗和辅助生产车间工人工资等, 均属间接生产费用。 ( ) 四、综合题 1.某企业2010年3月份的支出情况如下: ⑴本月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其中,甲产品发生直接费用77 000元,乙产品发生直接费用33 000元,共计110 000元。 ⑵本月车间一般消耗用材料5 200元,车间管理人员薪酬3 400元,车间管理人员办公费等1 400元,共计10 000元。 ⑶购买某项固定资产,支付3 700元。 ⑷预付车间经营性租入固定资产的改良支出6 000元。(摊销期为20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带答案)

高等传热学复习题 1.简述求解导热问题的各种方法和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 答:导热问题的分类及求解方法: 按照不同的导热现象和类型,有不同的求解方法。求解导热问题,主要应用于工程之中,一般以方便,实用为原则,能简化尽量简化。 直接求解导热微分方程是很复杂的,按考虑系统的空间维数分,有0维,1维,2维和3维导热问题。一般维数越低,求解越简单。常见把高维问题转化为低维问题求解。有稳态导热和非稳态导热,非稳态导热比稳态导热多一个时间维,求解难度增加。有时在稳态解的基础上分析非稳态稳态,称之为准静态解,可有效地降低求解难度。根据研究对象的几何形状,又可建立不同坐标系,分平壁,球,柱,管等问题,以适应不同的对象。 不论如何,求解导热微分方程主要依靠三大方法: 甲.理论法 乙.试验法 丙.综合理论和试验法 理论法:借助数学、逻辑等手段,根据物理规律,找出答案。它又分: 分析法;以数学分析为基础,通过符号和数值运算,得到结果。方法有:分离变量法,积分变换法(L a p l a c e变换,F o u r i e r变换),热源函数法,G r e e n函数法,变分法,积分方程法等等,数理方程中有介绍。 近似分析法:积分方程法,相似分析法,变分法等。 分析法的优点是理论严谨,结论可靠,省钱省力,结论通用性好,便于分析和应用。缺点是可求解的对象不多,大部分要求几何形状规则,边界条件简单,线性问题。有的解结构复杂,应用有难度,对人员专业水平要求高。 数值法:是当前发展的主流,发展了大量的商业软件。方法有: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边界元法,直接模拟法,离散化法,蒙特卡罗法,格子气法等,大大扩展了导热微分方程的实用范围,不受形状等限制,省钱省力,在依靠计算机条件下,计算速度和计算质量、范围不断提高,有无穷的发展潜力,能求解部分非线性问题。缺点是结果可靠性差,对使用人员要求高,有的结果不直观,所求结果通用性差。 比拟法:有热电模拟,光模拟等 试验法:在许多情况下,理论并不能解决问题,或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或不能完美解决问题,必须通过试验。试验的可靠性高,结果直观,问题的针对性强,可以发掘理论没有涉及的新规律。可以起到检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结果的作用。理论越是高度发展,试验法的作用就越强。理论永远代替不了试验。但试验耗时费力,绝大多数要求较高的财力和投入,在理论可以解决问题的地方,应尽量用理论方法。试验法也有各种类型:如探索性试验,验证性试验,比拟性试验等等。 综合法:用理论指导试验,以试验促进理论,是科学研究常用的方法。如浙大提出计算机辅助试验法(C A T)就是其中之一。 傅立叶定律的适用条件:它可适用于稳态、非稳态,变导热系数,各向同性,多维空间,连续光滑介质,气、液、固三相的导热问题。 2.定性地分析固体导热系数和温度变化的关系 3.什么是直肋的最佳形状与已知形状后的最佳尺寸? 答:什么叫做“好”?给定传热量下要求具有最小体积或最小质量或给定

第四章 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CPU与I/O接口间的信息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答案:数据信息状态信息控制信息 2、CPU通过一个外设接口同外设之间交换的信息包括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_________. 答案:控制信息 3、状态信息表示外设当前所处的_________,例如READY(就绪信号)表示输入设备已准备好信息,BUSY(忙信号)表示输出设备是否能接收数据。 答案:工作状态 4、控制信息是由CPU发出的、用于控制外设接口工作方式以及外设的_________的信息。 答案:启动和停止 5、74LS244是一种__________输出的八缓冲器和线驱动器。 答案:三态 6、74LS245是一种三态输出的__________总线收发器。 答案:八 7、在8086/8088工作于最大模式时,总线周期状态S2、Sl、S0中至少有一个状态为______________. 答案:低电平 8、当LOCK为_______时,其它总线主控部件都不能占用总线。 答案:低电平 9、在DMA期间,LOCK端处于________。 答案:高阻状态 10、在T2、T3、Tw、T4状态时,S6为________,表示8088/8086当前连在总线上。 答案:低电平 11、CPU与内存及I/O装置间传送数据的硬件线路通道称为________。 答案:总线 12、CPU中的总线接口部件BIU,根据执行部件EU的要求,完成CPU与_________________的数据传送。答案:存储器、I/O设备 13、各类微处理器的引脚信号即片总线,例如8086/8088CPU的地址线、数据线和控制线等即构成该芯片的__________。 答案:片总线 14、当存储器的读出时间大于CPU所要求的时间时,为了保证CPU与存储器的周期配合,就要利用_________信号,使CPU插人一个TW状态。 答案:READY 15、片总线通常包括地址总线、数据总线和_________总线等三组总线。 答案:控制 16、地址总线通常是_____总线,由CPU输出,8位微处理器有16条地址总线,16位微处理器有20条或更多。 答案:单向 17、总线通信协议主要是解决信息传输的开始和结束问题,是实现总线__________和信息传送的手段,常用的通信协议有同步方式和异步方式两种。 答案:仲裁 18、8086/8088CPU的数据线和地址线是以_________方式轮流使用的。 答案:分时

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货币资金 一、单选题 1. 我国会计惯例中使用的现金概念是() A .狭义的现金概念 B .广义的现金概念 C .在日常会计处理中使用库存现金概念,在财务报告及金融资产中使用广义的现金概念 D .与国际惯例一致 2. 不包括在现金使用范围的业务有 A .支付给职工家庭困难补助 B .支付银行借款利息 C. 结算起点1000元以下的零量支出 D. 向个人收购农副产品 3. 职能分开不包括() A. 管钱的不管账 B .印鉴分管制度 C. 出纳不得兼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等账簿登记工作 D. 出纳不得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 4.确定库存现金限额时最高不准超过 A .5 天 B .6 天 C. 8天 D. 15 天 5.在企业开立的诸多账户中,可以提取现金发放职工工资的账户是() A .一般存款账户 B .基本存款账户 C. 临时存款账户 D ?专用存款账户 实行定额备用金制度,报销时的会计分录是 () 借记"管理费用 "贷记"库存现金" 借记"备用金 ",贷记"库存现金 " 借记 "管理费用 ",贷记 "备用金 " D. 借记"库存现金 ",贷记"备用金" 7.企业现金清查中,经检查仍无法查明原因的现金短缺,经批准后应计入() A .管理费用 B .财务费用 C .冲减营业外收入 D ?营业外支出 9. 银行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为自出票日起 A . 10 天 B. 1 个月 6. A. B. C. 8.企业在进行现金清查时,查出现金溢余,并将溢余数记入“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进一步核查,无法查明原因,经批准后,对该现金溢余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B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C .借:营业外收入 D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后经 贷: 贷: 贷: 贷: 财务费用 销售费用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 营业外 收入

金属材料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钢的合金化原理 1.名词解释 1)合金元素: 特别添加到钢中为了保证获得所要求的组织结构从而得到一定的物理、化学或机械性能的化学元素。(常用M来表示) 2)微合金元素: 有些合金元素如V,Nb,Ti, Zr和B等,当其含量只在0.1%左右(如B, 0.001%;V,0.2 %)时,会显著地影响钢的组织与性能,将这种化学元素称为微合金元素。 3)奥氏体形成元素:在γ-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γ相;如 Mn, Ni, Co, C, N, Cu; 4)铁素体形成元素: 在α-Fe中有较大的溶解度,且能稳定α相。如:V, Nb, Ti 等。5)原位析出: 元素向渗碳体富集,当其浓度超过在合金渗碳体中的溶解度时, 合金渗碳体就在原位转变成特殊碳化物如Cr钢中的Cr: ε-Fe x C→Fe3C→(Fe, Cr)3C→(Cr, Fe)7C3→(Cr, Fe)23C6 6)离位析出:在回火过程中直接从α相中析出特殊碳化物,同时伴随着渗碳体的溶解,可使硬度和强度提高(二次硬化效应)。如 V,Nb, Ti等都属于此类型。 2.合金元素V、Cr、W、Mo、Mn、Co、Ni、Cu、Ti、Al中哪些是铁素体形成元素?哪些是奥氏体形成元素?哪些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哪些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 答:铁素体形成元素:V、Cr、W、Mo、Ti、Al; 奥氏体形成元素:Mn、Co、Ni、Cu; 能在α-Fe中形成无限固溶体:V、Cr; 能在γ-Fe 中形成无限固溶体:Mn、Co、Ni 3.简述合金元素对扩大或缩小γ相区的影响,并说明利用此原理在生产中有何意义?(1)扩大γ相区:使A3降低,A4升高一般为奥氏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开启γ相区:Mn, Ni, Co 与γ-Fe无限互溶. b.扩大γ相区:有C,N,Cu等。如Fe-C相图,形成的扩大的γ相区,构成了钢的热处理的基础。 (2)缩小γ相区:使A3升高,A4降低。一般为铁素体形成元素 分为两类:a.封闭γ相区:使相图中γ区缩小到一个很小的面积形成γ圈,其结果使δ相区与α相区连成一片。如V, Cr, Si, A1, Ti, Mo, W, P, Sn, As, Sb。 b.缩小γ相区:Zr, Nb, Ta, B, S, Ce 等 (3)生产中的意义:(请补充)。 4.简述合金元素对铁碳相图(如共析碳量、相变温度等)的影响。 答:1)改变了奥氏体区的位置:(请补充) 2)改变了共晶温度:(l)扩大γ相区的元素使A1,A3下降;如:(请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