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新西兰妇科肿瘤协会于 2014 年在 New Zealand Ministry of Health 发布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背景及引言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妊娠相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以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PSTT)。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指需要化疗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N 通常继发于葡萄胎(60%)、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病史(30%),正常妊娠或者异位妊娠病史(10%)。

GTN 最常见于葡萄胎后 hCG 持续增高。孕妇中 GTD 的发病率为1/200-1000,各种族发病率各异,亚洲女性高发,与非亚裔女性相比,二者发病率分别为 1/390 和 1/750,足月妊娠后发病率为 1/50000。此类疾病多见于 15 岁以下的少女及 45 岁以上的中年妇女。

病理机制和染色体倍性

部分性葡萄胎为三倍体,一条染色体来源于母亲,两条来源于父亲。此类胚胎通常于妊娠 8-9 周死亡,多见于双精子受精。完全性葡萄胎常常为二倍体,源于父系染色体复制或者双精子与空卵子结合(缺乏母体基因)。染色体核型通常为 46 XX(单精子复制其 DNA,75%)

或者 46 XX,46XY(双精子妊娠,25%)。胎盘部位肿瘤为二倍体,源于正常胚胎或者完全性葡萄胎。

临床表现

1. 妊娠期早孕期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较高的 hCG,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剧吐,子痫前期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超声: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完全性葡萄胎。

2. 肉眼的组织学表现部分性葡萄胎通常和正常妊娠物相似,因此常常被漏诊;完全性葡萄胎表现为串状葡萄样组织,通常仅见于妊娠中期,由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通常早期即被诊断,因此这点也很少见。

3. 妊娠后不良事件妊娠结束后持续阴道流血是罹患 GTN 的高危因素,妊娠后出现持续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时应行尿妊娠试验,呼吸困难或神经学异常表现等转移症状很少出现,阴道 GTN 通常发生于穹窿或者前壁下段,由于血管丰富通常出血严重,因此应该避免活检。各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要点

1. 葡萄胎:根据基因型和病理特点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早期妊娠时(小于 8-12 周),HE 染色很难区分二者的病理,因此常常需要染色体分型和 p57 免疫组化来鉴别诊断。

2. 侵袭性葡萄胎:通常见于葡萄胎后 hCG 持续增高、不规则阴道流血、腹痛或者水肿。诊断此类疾病时需要定量监测血 hCG 和肿瘤hCG。

3. 绒毛膜癌通常继发于完全性葡萄胎(25-50%):症状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盆腔包块或者远处脏器转移(肝、肺、脑)的表现。hCG 通常是升高的,由于此类肿瘤常常伴随出血和坏死,病理诊断通常比较困难。

4.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很少见,通常进展缓慢,继发于葡萄胎,非葡萄胎流产或者足月妊娠。PSTT 通常伴随妇科肿瘤的表现,约 1/3 存在远处转移,部分患者出现高泌乳素血症及肾病的表现。血 hCG 水平通常比较低甚至正常,数值通常和肿块体积相关,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内 HPL。这类此病常常对化疗药物不敏感。

5.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ETT):更为少见,常常被误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绒毛膜癌或者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约 1/3 患者合并远处脏器转移,常见于肺。血 hCG 水平通常比较低,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一样,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性质不明,良性也可进展为恶性,且对化疗药物抵抗。

葡萄胎的手术治疗

1. 清宫术不论子宫大小,负压吸引术常常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后续化疗几率更高。术前用药软化宫颈便于扩宫且有利于围手术期安

全。根据肿块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吸引器,并使用扩宫条持续扩张至相应的直径。通常扩张至 12 mm(国内一般最大为 10 号扩宫条)比较方便操作。

清宫术后可肌注缩宫素促进宫缩止血,有学者认为予以缩宫素治疗可能导致滋养细胞的扩散。但是有报道指出术前予以缩宫素刺激子宫收缩不会增加疾病持续进展的风险。Rh 阴性的患者需要接受 Rh 免疫球蛋白治疗,因为滋养细胞层表达 Rh 因子。

2. 二次清宫术对于葡萄胎而言,是否常规予以二次清宫术并无临床指证得以参考。由多学科会议组(MDM)讨论后决定是否予以二次清宫。目前并无证据表明二次清宫可以避免化疗,二次吸宫术后70% 以上的病人仍需要化疗,且子宫穿孔机率较高(8%)。

妊娠物的组织病理学特征

所有在院的自然流产和保留的妊娠物必须送检病理,常规的终止妊娠无需送检。若清宫术后妊娠物未送检,3 周后应该复测 hCG(尿妊娠试验即可)。由于 GTD 可以继发于各型妊娠,因此建议每次清宫术后都应将妊娠物送检病理。

初次诊断

所有葡萄胎患者应该由指定的社区医师负责,随访内容包括:完整的病史,包括孕前体检及生育情况,末次月经,人流日期和口服避孕药的病史及症状,妇科检查及查体有无远处转移,胸片,肿瘤 hCG。

葡萄胎的随访

1. 总的原则:葡萄胎患者应定期检测肿瘤 hCG 水平,随访计划应该由特定的有治疗 GTD 经验的医疗中心制定(妇科肿瘤协会或内科肿瘤医师),肿瘤 hCG 结果应该由指定的医师或者护士追踪随访。

2. 随访

(1)hCG 水平与妊娠期监测的β-hCG 不同,GTD 监测的是总hCG 水平,由于治疗方案取决于 hCG 的水平,因此每位患者必须定期连续检测血 hCG,血清 hCG 的半衰期为 24-36 小时,其数值高低与细胞数目相关,104-105个瘤细胞可分泌 5IU/L 的 hCG。

(2)随访间隔:每周检测一次 t-hCG ,直至连续两次测量均为阴性,转阴后每月测量一次。

(3)随访时间:随 GTD 的病理类型而定(医疗中心或 MDM 系统评估后诊断的患者):

表 1. 随访时间表

3. 临床随访:首次就诊后,若肿瘤 hCG 持续下降良好,患者应 8-10 周随访一次直至正常月经来潮,如果肿瘤 hCG 未能转阴,患者应转诊于葡萄胎诊疗中心或者由妇产科肿瘤专家进行病例分析讨论,随访结束后再发 GTN 的可能性分别是 0(部分性葡萄胎)和 0.3%(完全性葡萄胎)。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标准以下诊断标准适用于诊断及随访期间的任何时间段

组织病理学为侵袭性葡萄胎、绒毛膜癌或者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

瘤;连续四次测量肿瘤 hCG 持平持续 3 周以上(即第 1/7/14/21 天),持平是指数值变化 10% 以内;肿瘤 hCG 连续两周以上监测持续增高(即第 1/7/14/天),增高是指数值增加大于 10%;

同时肿瘤 hCG 上升时还需排除新发妊娠的可能;清宫 4 周后,血清hCG 大于 20000 IU/L(考虑子宫穿孔的风险);肿瘤发生远处转移,例如脑、肝、胃肠道或者胸片提示肺部直径大于 2 厘米的包块;大

多数葡萄胎在清宫术自然消失,但是病变持续或者进展为恶性病变时需要行化疗:

表 2. 化疗表

持续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子宫切除疗法

子宫切除对于持续 GTD 而言并非常规治疗方案,美国的两项小规模研究显示葡萄胎患者行子宫切除术后仍需化疗的机率为 3-10%,因此子宫切除术后仍然需要密切随访;考虑行子宫切除术时,应对患者行胸部、腹部及盆腔 CT 检查以及盆腔 MRI 检查进行肿瘤分期,否则已发生远处转移者,全子宫切除是禁忌症。

葡萄胎的预防性化疗

预防性化疗不是常规的治疗方案,4 项前瞻性随机试验表明葡萄胎术后患者予以预防性化疗可以降低葡萄胎相关的滋养细胞疾病的风险(例如持续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及绒毛膜癌),然而,预防性化疗的患者仍然需要定期随访,而且治疗后复发的患者将需要更多疗程的化疗。

葡萄胎避孕

随访期间应避免受孕,因为合并妊娠会干扰对病情的判断,建议使用工具避孕,肿瘤 hCG 转阴后可以使用口服避孕药或者宫内节育器避孕,宫内节育器仅适用于肿瘤 hCG 转阴者和恢复正常月经周期者,以免引起子宫穿孔;激素避孕法:若在诊断 GTD 以前已经服用避孕药物,患者可继续使用药物避孕。

葡萄胎后的妊娠建议

所有患者应该严格避孕直至随访结束,患者再次妊娠后应该于孕早期及孕中期行超声检查排除有无胚胎征象,不论妊娠结局如何(TOP 或者流产等),都应在 6-8 周监测肿瘤 hCG。葡萄胎患者的再次妊娠机率与普通人群相当,再次发生葡萄胎妊娠的机率为 1/70,约 70% 的患者再次妊娠至足月分娩,其中 0.4%-2.5% 的新生儿存在生殖道畸形,数据与普通人群无异,孕早期的自然流产为 15%,2-8% 早产,极少数发生死产和异位妊娠。

葡萄胎后随访期间的怀孕指南

若患者在随访期间怀孕可以在严密监测下继续妊娠:Tuncer 教授回顾性研究了肿瘤 hCG 转阴后的 6 个月内 44 位患者再次怀孕,75% 的患者顺利分娩,10 例发生自燃流产,无患者发生持续性葡萄胎或者复发性 GTD,新生儿未见胎儿畸形。患者孕早期及孕中期应该接受超声检查排除葡萄胎征象。

葡萄胎合并妊娠

发病率 1/22000-1/100000,罹患妊娠并发症的风险较高,活产的机率为 40%(大部分妊娠结局为早产或者早产死胎)。我们建议若孕妇要求妊娠而且妊娠风险较低时,葡萄胎组织消失以后允许继续妊娠。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以下列表经国际妇产科协会认证

(FIGO2009 年 9 月)

建议对 GTN 患者行化疗,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标准:

1. 连续四次测量 hCG 持平持续 3 周以上(即第 1/7/14/21 天);

2. 肿瘤 hCG 连续两周以上监测持续增高(即第 1/7/14/天);

3. 组织病理学提示存在绒毛膜癌;其他因素也纳入参考标准,例如发生脑、肝、肾脏或者胃肠道转移,肺部转移病灶大于 2 厘米或者清宫术后四周后血清肿瘤 hCG 仍大于 20000IU/L ,在评估 hCG 变化时应该排除新发妊娠的可能。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分期

所有 GTN 患者都应接受以下检查:检验项目:肿瘤 hCG、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甲功、凝血功能、乙肝表面抗原、出血严重者行血型交叉配血;

检查项目:胸片、盆腔超声(首选经阴道彩超)、若存在肺转移或者体检发现异常,行腹部及盆腔 CT 检查,头颅 MRI;EP/EMA 化疗或者高剂量甲氨蝶呤治疗患者的肌酐清除率,对于复发性 GTN 患者应该进行完整的肿瘤分期,包括以上所有的检验检查项目并行腰椎穿刺监测脑脊液 hCG 以排除隐匿性中枢转移。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风险评估

若随访病人需要化疗,风险评估应该按照 FIGO 2000 标准执行,总分低于 6 分者为低风险人群,大于或等于 7 分者为高危人群。

表 3.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风险评估表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等专业 一、课程简介 妇产科学就是医学临床课程,就是国家规定的主要课程之一,就是我院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妇产科学包括妇科学、产科学、围产医学及计划生育等,在优生学方面也担负着重大的任务。妇产科学的范围主要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妊娠生理与诊断;正常分娩;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异常分娩;分娩期并发症;异常产褥等。妇科特有疾患包括:生殖器官炎症、肿瘤、功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滋养叶细胞疾病、计划生育等。在教学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讲授,实验、演示、自学、讨论,辅导等各种形式。已全部使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教、学双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发挥教、学双方面的作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基本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本课程在第七学期开设,理论课52学时,3、0学分。 二、课程目标 (一)基本理论知识 1、详述产科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正常妊娠的诊断,正常分娩的处理;并熟悉常见异常妊娠,异常分娩的诊断及防治原则。 2、能熟练进行孕期检查,正常接生,高危妊娠的处理,能初步进行常用产科手术操作,能开展围产期保健及优生咨询工作。 3、掌握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妇科盆腔检查方法与妇科常用的特殊检查方法与常见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预防及治疗,计划并能从事生育工作。 4、能很好地询问病史,书写完整的妇科病历。运用妇科基础知识与诊疗技术对妇科常见急症进行诊断与处理。进行计划生育宣教咨询与指导。 5、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确立实事求就是的科学态度与对技术精益求精的态度,为妇女的健康服务。 (二)基本技能 1、掌握产科检查,如四步触诊法,听胎心、骨盆外测量、肛查等。 2、基本掌握妇科检查,如外生殖器检查,阴道窥器检查、双合诊、三合诊检查以及肛查,并能按解剖部位顺序记录。 (三)基本素质 1、态度具有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与服务态度,良好的职业道德。 2、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本学科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临床工作的思维能力。 3、体质注意体育锻炼与临床防护,以健康的体魄从事医疗及保健工作。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常规

类别护理常规生效日期 2004.1 部门妇科病区修改日期 2010.4 题目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护理常规页数 1/2 主任签名:护士长签名: 一、定义 是滋养细胞的恶性病变,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和胎盘部分滋养细胞肿瘤。起源于胎盘种植部位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滋养细胞肿瘤,临床罕见,多数预后良好,但少数可发生转移,预后不良。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 60%继发于葡萄胎,30%继发于流产,10%继发于足月妊娠或异位妊娠。 三、临床表现 1、不规则阴道流血 2、子宫复旧不全或不均匀性增大 3、卵巢黄素化囊肿 4、腹痛 5、假孕症状 6、仅少数病例发生子宫外转移,受累部位包括肺、阴道、脑、肝、肾及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 四、病情观察要点 严密观察腹痛及阴道出血情况,记录出血量,出血多时除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脉搏、呼吸外,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及时做好手术准备。认真观察转移灶症状,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处理。 五、治疗原则 1、手术:首选,全子宫切除及双侧附件切除术,年轻妇女病灶局限于子宫、卵巢外观正常可保留卵巢。 2、术后辅助性化疗:仅限于有高危因素者。 3、随访:对早期发现滋养细胞肿瘤有重要意义。随访内容:HCG定量测定、注意有无异常阴道流血等症状、妇科检查,定期或必要时作B型超声、胸部X 线摄片或CT。HCG随访:葡萄胎清宫后每周一次,直至连续3次正常,然后每个月一次持续至少半年,此后可每半年一次,共随访2年,国外也推荐每2个月一次,共随访1年。 4、避孕:时间一年;避孕套或口服避孕药。 六、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关依据 1、活动无耐力:与化疗副作用有关。 2、情境性自尊低下:与较长时间住院和接受化疗有关。 3、潜在并发症:肺转移、阴道转移、脑转移

《妇产科护理学》全套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Teaching syllabus for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Nursing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妇产科护理学为护理学专业课,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女性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研究的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指导;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提供妇女自我保健及疾病预防知识,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帮助他们维持健康,增进健康,减轻病痛,促进康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处于妊娠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孕期检查;能运用护理程序对分娩期、产褥期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能协助完成接生过程。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及分娩期常见并发症和/或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制定新生儿护理计划,教会产妇护理新生儿的技巧、常识和方法。运用护理程序,对妇科疾病患者提供有效的整体护理。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临床见习,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彻整体护理的思想,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灵活运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实习、多媒体和电化教学等多种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突出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以生理产科及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病人的护理为教学重点,授课过程中及时融入专业国内外最新进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把现代护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应用到病人的护理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的需求,运用护理程序的方法,为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整体护理。 2、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早、中、晚期的孕妇实行整体护理,并协助医生进行系统的产前检查。 3、了解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病理;熟悉其临床表现、处理原则;掌握其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包括观察和识别病情变化、配合临床检查、做好治疗的配合与护理)。 4、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的妇女实行整体护理,并能协助完成接生过程。 5、运用护理程序对伴有妊娠期或/和分娩期并发症或/和合并症的孕产妇实行整体护理。 6、学会合作,关心他人,爱护病人,并具有热情、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 7、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以职业伦理道德作为指导行为的准则,并认真完成个案护理计划。 二、考核方式

妇产科护理教学大纲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第一部分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病史采集与检查 (理论4学时+实践0学时) 1.教学内容 (1)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 (2)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 (3)病史采集与检查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骨盆的组成及分界,卵巢功能。 (2)掌握外生殖器范围和组成,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骨盆的平面及径线,卵巢周期性变,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临床表现。 (3)掌握病史采集与检查的基本方法。 (4)了解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新生儿期、幼年期、青春期、性成熟期、围绝经期、绝经后期,卵巢激素的生理功能,月经的周期性调节 3.重点与难点 (1)重点 熟练掌握内生殖器及其功能,骨盆的组成及分界,卵巢功能;健康史采集的方法和内容。 (2)难点 月经周期的主要调节激素及其周期性变化特点;身体评估的方法。 (二)第二部分妊娠、分娩、产褥期护理 (理论20学时+实践8学时)1.教学内容 (1)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2)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3)产褥期管理 (4)高危妊娠管理 (5)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6)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7)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8)分娩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9)产后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2.基本要求 (1)妊娠期妇女的护理

①掌握胎儿附属物的形成与功能,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早期妊娠诊断,中晚期妊娠诊断, 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产前检查的病史,身心评估,妊娠期常见症状及其护理 ②了解受精与着床,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妊娠期母体生理变化 (2)分娩期妇女的护理 ①熟练掌握影响分娩的因素,产程分期,产程护理 ②掌握枕先露的分娩机制,先兆临产,临产诊断 (3)产褥期管理 ①熟练掌握产褥期妇女的护理临床表现,护理措施 ②掌握产褥期妇女的生理调适,产褥期妇女的护理护理措施,母乳喂养指导 ③了解产褥期妇女的心理调适,母乳喂养的优点 (4)高危妊娠管理 ①熟练掌握胎儿宫内窘迫的护理措施,新生儿窒息的护理措施 ②掌握胎儿宫内窘迫的临床表现,新生儿窒息的临床表现,治疗要点 ③了解胎儿宫内窘迫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治疗要点,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辅助检查 (5)妊娠期并发症妇女的护理 ①熟练掌握流产护理措施,异位妊娠治疗要点,护理措施,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护理措施,前置胎盘护理措施,胎盘早期剥离临床表现,护理措施,早产护理措施,过期妊娠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多护理措施,羊水量过少护理措施 ②掌握流产临床表现,治疗要点,异位妊娠临床表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临床表现及分类,治疗要点,前置胎盘临床表现及分类治疗要点,胎盘早期剥离治疗要点,早产临床表现,治疗要点,过期妊娠治疗要点,羊水量过多临床表现,羊水量过少临床表现 ③了解流产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异位妊娠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病因、病理,辅助检查,前置胎盘病因、病理,辅助检查,胎盘早期剥离病因、病理,辅助检查,早产病因,过期妊娠病因、病理,羊水量过多病因,治疗要点,羊水量过少病因、病理,治疗要点 (6)妊娠合并症妇女的护理 ①熟练掌握心脏病护理措施,糖尿病护理措施,贫血护理措施 ②掌握心脏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临床表现,糖尿病与妊娠的相互影响,掌握贫血与妊娠的相互影响 ③了解心脏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糖尿病辅助检查,治疗要点,贫血辅助检查,治疗要 (7)异常分娩妇女的护理 ①熟练掌握产力异常护理措施

妇产科实践与学习指导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十五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护理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应能够: 1 .正确陈述葡萄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病人的临床表现。 2.描述并解释下列概念:葡萄胎、妊娠滋养细卿中瘤、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3.正确说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的健康指导内容及随访计划。 4.应用所学知识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病人制订护理措施。 5 .应用所学知识为化学药物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病人制订相应护理措施。【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葡萄胎 2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3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二、选择题 (一)A 1型题 1 .侵蚀性葡萄胎与绒毛膜癌的主要鉴别点是() A .继发良性葡萄胎后的时间 B .症状轻重 C.体内HCG 浓度高低D .有无黄素囊肿 E .病理切片有无绒毛结构 2 .侵蚀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最常见的转移病灶是() A .脑 B .肾 C .肺 · D .肝E .阴道 3 .化疗前需要准确测量病人体重的理由是() A .精确计算输入量 B .精确计算药物剂量 C .精确计算病人饮食需要量 D .精确计算补液量 E .确定化疗的疗效

(二)A 2型题 1 .某女士,35 岁,曾流产1 次,现有1 女,葡萄胎排出后11周,今晨尿妊娠试验仍为阳性,护士应告知() A .试验有错误 B .正常现象,嘱其不要紧张 C.有可能有恶变,建议进一步检查 D.葡萄胎复发 E.早孕 2.某女士,28岁,妊娠足月产有一女,因病切除子宫病理检查,子宫肌壁内有水泡样组织,镜下见增生的滋养细胞。该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葡萄胎 B.侵蚀性葡萄胎 C.子宫腺肌病 D.子宫内膜异位症 E.子宫内膜炎 3.病人,女,23岁,停经56天,近1周有不规则阴道流血,检查子宫底脐下两指,质软,HCG(+),B超见密集雪片状亮点。最可能的诊断是() A.双胎 B.羊水过多 C.葡萄胎 D.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E.流产 4.某妇,40岁,近一年来,月经欠规律,进行性头痛2个月,突然偏瘫失语,抽搐,继之昏迷3小时,2年前患过葡萄胎,查子宫稍大,附件无异常。为迅速确诊应行() A.脑积液测定 B.脑血管造影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妇产科护理学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学学时:72 课程学分: 4 适用专业:三年制护理 参考教材:1.《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年02月(主编:夏海鸥) 2.《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年11月(主编:郑修霞) 3.《妇产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年02月(主编:乐杰) 一、课程性质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重要课程,是护士执业考证的重要项目之一,是用人单位选拔人才及护士晋升职称的重要考试内容。妇产科护理学课程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职业技能目标、素质养成目标,三位一体,相互支撑: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护理程序,对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进行整体护理,对各个体、家庭、社区开展保健服务,指导计划生育。 2.职业技能目标: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掌握妇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护理原理及指导病人进行自我护理。 3.素质养成目标:运用沟通技巧对孕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护生具有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养成正确的护理行为意识。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三、教学内容要点: 项目一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与生理 第一节女性生殖系统解剖教学学时数:2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外生殖器的结构及特点。 2.理解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的解剖位置及与内生殖器的关系;会阴的结构、特点。 3.掌握内生殖器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内生殖器的结构与功能。 (二)教学难点: 1.内生殖器的邻近器官的解剖位置及与内生殖器的关系;会阴的结构、特点。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外生殖器;定义、特点; 2.内生殖器;结构、特点; 3.邻近器官;结构、功能; 4.血管、淋巴及神经;功能; 5.骨盆;结构、特点。 四、考核知识、技能点 1.内生殖器的结构。 2.内生殖器的功能。 第二节女性生殖系统生理教学学时数:2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1.了解妇女一生中各阶段的生理特点;阴道及宫颈的周期性变化。 2.理解卵巢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临床表现。 3.掌握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雌激素、孕激素的生理功能。 (二)教学难点: 1.卵巢与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月经的临床表现。 三、主要教学内容 (一)主要内容 1.妇女一生各阶段的生理特点;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张建民)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东南大学中大医院浙江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病理科(317500) 张建民 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类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一组各有特异的临床表现。形态学物点和发病机制的异质性病变。WHO分类中包括了滋养细胞肿瘤,一些有转化为肿瘤的异常胎盘形成病变和少数良性瘤样病变。 2003年WHO子宫体肿瘤组织学分类中的滋养细胞疾病分类 滋养细胞肿瘤 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 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 水泡状胎块性妊娠(异常形成的胎盘) 完全性水泡状胎块 部分性水泡状胎块 侵袭性水泡状胎块 转移性水泡状胎块 非肿瘤非水泡状胎块性滋养细胞病变(滋养细胞良性瘤样病变) 胎盘部位结节或斑块 超常胎盘部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上一版的WHO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分类比较,删除了持续滋养细胞疾病,因其依据生化检测,诊断不取决于形态学。 2滋养细胞的形态学和生物学(the morphological morphology and biology of trophoblastic cells) 滋养细胞按解剖部位可分为绒毛滋养细胞和绒毛外滋养细胞。按细胞形态特征以往一直分为细胞滋养细胞(cytotrophoblast,CT)和合体滋养细胞(syncytiotrophoblast,ST), 近年来分为三类,即细胞滋养细胞、中间滋养细胞(intermediate trophoblast,IT)和合体滋养细胞。细胞滋养细胞又称朗罕细胞(Langhans’cell)是生发性滋养细胞,而合体滋养细胞是高度分化的滋养细胞,分泌大部分胎盘激素并构成与母体循环的界面。中间滋养细胞是一种特殊的滋养细胞,既具有细胞滋养细胞又具有合体滋养细胞的一些形态和功能特征,并有包括X细胞、间质(细胞)滋养细胞和绒毛外(细胞)滋养细胞等在内的数个名称。由于其形态和功能,包括激素分泌介于CT和ST之间,病理学家将之称为中间滋养细胞。绒毛滋养细胞主要由CT和ST组成,有少量IT;绒毛外滋养细胞由IT组成。IT为一异质性细胞群,包括位于锚绒毛滋养细胞柱的绒毛IT,位于种植部位的种植部位I,胎盘隔和滋养细胞岛的IT相当于种植部位IT,以及位于绒毛膜和胎膜的绒毛膜IT。 胎盘部位(种植部位)(placental site (implantation site)) 妊娠时子宫内膜蜕膜化,其特征为间质细胞变为蜕膜细胞(decidual cells),开始出现于螺旋动脉周围,以后遍及子宫内膜,甚可见于子宫颈、卵巢和盆腔腹膜等处。蜕膜细胞一般为圆形卵圆形或多边形胖梭形,核圆或卵圆形,染色质细,核仁小而明显,常呈铺砖状排列。间质中还有巨噬细胞、颗粒细胞和一些淋巴细胞等,且细胞外基质增多,水分也增多。当胚泡着床后中间滋养细胞从锚绒毛附着处侵入宫内膜,并在植入胚囊处的宫内膜形成种植

妇产科教学大纲

妇产科学考试大纲 (适用于临床医学-7年制本硕班用) I 前言 妇产科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为帮助考生明确妇产科学课程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同时指导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Ⅱ考试内容 生殖生理 一、核心内容:卵泡的发育过程和性激素的分泌,性激素的生理作用。 二、重点内容:卵泡的发育、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和萎缩的过程以及它所分泌的性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雄激素)的生理作用与生殖器官的周期性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妊娠生理 一、核心内容:胎盘的形成及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心血 管系统及泌尿系统的变化特点。 二、重点内容:受精、受精卵的发育和着床条件、过程;胎盘、胎膜、脐带和羊水的 形成,胎盘的功能;妊娠期母体、生殖系统、乳房血液循环、泌尿系统的变化;妊娠诊断。 孕期监护与保健 一、核心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方法。 二、重点内容:围生医学的概念,胎儿宫内监护及胎儿宫内诊断:胎儿宫内监护、胎盘功能检查、胎儿宫内诊断。 流产 一、核心内容:流产的不同发展阶段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流产的几种特殊情况的临床表现、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流产的病因;流产各不同阶段的临床类型及处理;习惯性、感染性及稽留流产等特殊类型流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流产的概念、诊断及鉴别诊断。 异位妊娠 一、核心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和分类;输卵管妊娠的病因、临床特点、辅助诊断方法及处理原则。 二、重点内容:异位妊娠的定义、分类及高危因素;异位妊娠病因;输卵管妊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后穹窿穿刺的价值;输卵管妊娠的治疗原则。异位妊娠的病理、鉴别诊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十八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组来源于胎盘滋养细胞的疾病,主要包括葡萄胎、侵蚀性 葡萄胎、绒毛膜癌(简称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和胎 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统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2000年国际妇产联盟( FIGO)建议可 不以组织学为分类依据,将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称为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胎盘部位滋 养细胞肿瘤不同于其他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而单列一类。 第一节葡萄胎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由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形成大 小不等的水泡,水泡间由细蒂相连成串,形似葡萄而得名(图18-1)。葡萄胎分为完 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两类,临床上以完全性葡萄胎多见。 图18-1 葡萄胎及双侧卵巢黄素囊肿圈 一、发病相关因素 葡萄胎发生的确切原因目前尚未完全清楚,但已取得一些重要进展。 完全性葡萄胎可能与年龄、种族、地域、营养状况、社会经济因素和葡萄胎病史有关。研究表明,亚洲和拉丁美洲的发病率是北美和欧洲国家的2倍。葡萄胎可发生在生育期妇女的任何年龄,<20岁或>40岁的妇女发生率显著增加;曾有1次和2次葡萄胎史的妇女再次患葡萄胎的概率分别为l%和l5%~20%。 部分性葡萄胎可能与口服避孕药和不规则月经等有关,而与饮食和年龄无关。 遗传学研究表明,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均来自父亲,其中90%为46XX。部分性葡萄胎的核型90%以E为三倍体,多余的一套染色体通常来自父方。说明无论是完全性葡萄胎还是部分性葡萄胎,多余的父源基因是导致滋养细胞过度增生的主要原因。 二、病理 (一)完全性葡萄胎 1.巨检表现为官腔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水泡,其间有纤细的绒毛干相连,形似葡萄,无胎儿及其附属物或胎儿痕迹。 2.镜检①滋养细胞弥漫性增生,种植部位滋养细胞呈弥漫或显著异型;②绒毛间质水肿; ③间质内胎源性血管消失;④胚胎或胎儿组织缺失。 (二)部分性葡萄胎 1.巨检仅部分绒毛变为水泡,仍有部分正常绒毛存在,常可见胚胎或胎儿,但胎儿多已死亡或伴有发育迟缓或多发畸形。 2.镜检①部分绒毛间质水肿;②滋养细胞局限性增生,常仅为合体滋养细胞增生,种植部位滋养细胞呈局限或轻度异型;③间质内可见胎源性血管;④可见胚胎或胎儿组织。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教案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教案 一:题目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二:时数3学时 三:目的、要求熟悉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的定义,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熟悉绒毛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处理 四:重点、难点葡萄胎的病理、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随访。侵蚀性葡萄胎的病理、诊断、转归、并发症、治疗(重点为化疗)。绒毛膜癌的病理,临床表现,转移灶、化疗、预后及随访。 五:教学方法多媒体 六:使用教具幻灯 七:思考题1: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病理有什么不同2: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临床表现分别是什么 3: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的临床诊断 4: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随访内容 八:参考书目及章节《妇科肿瘤学》《林巧稚妇科肿瘤学》《滋养细胞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九: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3学时 十:课堂总结 十一:课后预习内容安排 十二:课后辅导内容

阴道癌教案 一、题目:阴道癌 二、时数:1学时 三、目的、要求: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流行病学,病理,预后。 四、重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五、难点:治疗原则、放射治疗方法 六、教学方法:大课讲授、幻灯教学 七、使用教具: 幻灯及板书 八、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1学时:阴道癌的流行病学:4分钟 病理:4分钟 临床表现:8分钟 分期:8分钟 诊断与鉴别诊断:8分钟 治疗:5分钟 预后:5分钟 总结:3分钟 九、课堂总结:阴道癌的分期,治疗原则 十、课后辅导内容:阴道肿瘤的种类及临床特点 十一、思考题: 1.阴道癌与外阴癌的治疗原则有何不同?

2.外阴癌分期及治疗原则之间的关系如何? 十二、参考书目及章节:妇科肿瘤学 十三、课后预习内容安排:阴道癌 阴道癌教案 七、题目:阴道癌 八、时数:1学时 九、目的、要求: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原则。 了解流行病学,病理,预后。 十、重点: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十一、难点:治疗原则、放射治疗方法 十二、教学方法:大课讲授、幻灯教学 七、使用教具: 幻灯及板书 八、讲课内容及时数安排: 1学时:阴道癌的流行病学:4分钟 病理:4分钟 临床表现:8分钟 分期:8分钟 诊断与鉴别诊断:8分钟 治疗:5分钟 预后:5分钟 总结:3分钟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大纲

《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下的健康服务需求,是一门诊断并处理女性对现存和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为妇女健康提供服务的科学,是现代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妇产科护理学的对象包括生命各阶段不同健康状况的女性,以及相关的家庭成员和社会成员。本科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孕产妇的护理、妇科疾病患者的护理、计划生育妇女的护理。本学科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能力目标,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素质。运用已学到的妇产科知识、的方法,对孕产妇、新生儿及妇科病人进行整体护理。 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过程包括课堂教学、临床见习、临床实习三个环节。课堂教学以讲授为主,突出重点、难点,并通过电教、病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临床见习以示教为主,巩固和深化课堂知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临床实习则进入医院,主要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将知识与技术初步转化到临床实践中。采用提问、理论考核、实践考核进行评估。 。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妇科常见病的整体护理,熟悉其临床表现、诊治要点,了解其病因; 2.熟悉早、中晚期妊娠孕妇资料收集,孕期卫生指导和产前检查;熟悉早、中、晚期妊娠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的预防;掌握正常、异常妊娠及分娩的整体护理; 3.了解妇女解剖生理特点; (二)技能目标 1.协助医生、助产士完成常见妇产科专科操作,独立完成七项妇产科基础护理操作。 2.指导产妇自我保健,进行产后随访和计划生育宣教; (三)情感目标 树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 (四)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 妇产科护理学学时分配表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新西兰妇科肿瘤协会于2014 年在New Zealand Ministry of Health 发布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诊疗指南。 背景及引言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D)是妊娠相关的一系列疾病,包括葡萄胎(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侵袭性葡萄胎和绒毛膜癌以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PSTT)。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是指需要化疗的妊娠滋养细胞疾病。GTN 通常继发于葡萄胎(60%)、人工流产或自然流产病史(30%),正常妊娠或者异位妊娠病史(10%)。 GTN 最常见于葡萄胎后hCG 持续增高。孕妇中GTD 的发病率为1/200-1000,各种族发病率各异,亚洲女性高发,与非亚裔女性相比,二者发病率分别为1/390 和1/750,足月妊娠后发病率为1/50000。此类疾病多见于15 岁以下的少女及45 岁以上的中年妇女。 病理机制和染色体倍性 部分性葡萄胎为三倍体,一条染色体来源于母亲,两条来源于父亲。此类胚胎通常于妊娠8-9 周死亡,多见于双精子受精。完全性葡萄胎常常为二倍体,源于父系染色体复制或者双精子与空卵子结合(缺乏母体基因)。染色体核型通常为46 XX(单精子复制其DNA,75%)或者46 XX,46XY(双精子妊娠,25%)。胎盘部位肿瘤为二倍体,源于正常胚胎或者完全性葡萄胎。 临床表现 1. 妊娠期早孕期的不规则阴道流血,较高的hCG,子宫大于妊娠周数,剧吐,子痫前期和甲状腺机能亢进;超声:特殊的影像学表现,常见于完全性葡萄胎。 2. 肉眼的组织学表现部分性葡萄胎通常和正常妊娠物相似,因此常常被漏诊;完全性葡萄胎表现为串状葡萄样组织,通常仅见于妊娠中期,由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通常早期即被诊断,因此这点也很少见。 3. 妊娠后不良事件妊娠结束后持续阴道流血是罹患GTN 的高危因素,妊娠后出现持续或不规则阴道流血时应行尿妊娠试验,呼吸困难或神经学异常表现等转移症状很少出现,阴道GTN 通常发生于穹窿或者前壁下段,由于血管丰富通常出血严重,因此应该避免活检。各型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诊断要点 1. 葡萄胎:根据基因型和病理特点分为部分性和完全性葡萄胎,早期妊娠时(小于8-12 周),HE 染色很难区分二者的病理,因此常常需要染色体分型和p57 免疫组化来鉴别诊断。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讲稿(定)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讲课人:刘惠宁 概述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是一组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 葡萄胎 侵蚀性葡萄胎 绒毛膜癌 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少见)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tumor, GTT)系指葡萄胎以外的全部病变 各种滋养细胞肿瘤之间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 异位妊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研究历史 我国三千多年前古史记载:一妇女生子六百,称“水泡状鬼胎” 公元前4个世纪,希波克拉底将葡萄胎描述为“子宫的水肿” 1700年,第一次使用hydatid (水泡)和mole (胎块)这两个术语 1895年,Felix Marchand 指出葡萄胎能进一步发展为绒毛膜癌

1929年,发现患者尿中可检测到过量分泌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不久后又产生了血HCG的测定方法 1956年,首次报道了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化疗 葡萄胎(Hydatidiform mole) 一、定义 葡萄胎亦称水泡状胎块,是指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终末绒毛形成大小不一的水泡,水泡间借蒂相连成串,形如葡萄,故此得名。T1 (一) 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CHM) 胎盘绒毛全部受累,具有较高的恶变率。 (二) 部分性葡萄胎(partial hydatidiform mole,PHM) 胎盘绒毛部分受累,还保留部分胎盘组织,或同时有胎儿及附属物。恶变罕见。 二、相关因素 葡萄胎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 (一)完全性葡萄胎 1.地域、种族差异表1 2.营养不良 VitA、胡萝卜素、动物脂肪酸 3.年龄﹥40岁或<20岁表2 问题1 4.重复性葡萄胎史表3 5.核型为双倍体,均来自父系,其中90%为46XX T2 问题1为什么<20岁及>40岁妇女葡萄胎发生率增高? 该两个年龄段妇女容易发生异常受精。 表1 完全性葡萄胎发生的地域、种族差异(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地域完全性葡萄胎发生率 世界大多数地区1/1000 日本2/1000 中国(23个省市自治区)0.78/1000 浙江 1.39/1000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说明

《妇产科护理学》课程说明 一、1。课程性质:妇产科护理学是研究妇女在妊娠期、非妊娠期的生理、病理变 化以及胎儿、新生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及其整体护理的临床学科之一,它还包括计划生育、妇女保健等。 2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课,作为高护专业的选修课,该专业的人体解剖与组胚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基础都是它的基础课;护理学基础,儿科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都是它的相关课程。 3.课程的基本内容:妇产科护理学包括产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计划生育、 妇女保健四部分。产科护理学有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孕妇/产妇的生理、心理变化及护理,病理产科的护理及相应护理措施。妇科护理学有女性生殖系统的自然防御功能,妇科常见病的临床表现,防治原则,护理原则。计划生育中的女性常用节育方法、受术者的护理措施和自我保健,介绍妇产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等。 二、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学好理论和技能,发挥护理特有的职能, 为患者提供缓解痛苦、促进康复的护理活动;帮助护理对象尽快获得生活自理的能力;为健康女性提供自我保健知识,预防疾病并维持健康状态。 一、教学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和学分 1,课内学时:72学时 2,学分:4学分 (二)教材 1,文字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作用主要用书,是教学的主要媒体和课程考核的基本依据。 是由中央电大指定使用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一版郑修霞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学》为主要教材,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郑修霞主编的《妇产科护理学》学习指导为辅助教材。 2,按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的学习要求,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各种形式的辅导为辅助。鼓励学生多思考、自觉接受助学活动,采用分组讨论、互助学习、案例分析等形式培养学生个体化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环节 1,自学与面授辅导: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课程。课程难度较大,学习的全过程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生除自学外,面授辅导课是一个 重要的教学环节。各有关教学点应根据省电大要求认珍开展规定时数的面授辅 导,学员通过面授辅导,可以对课程有一个完整的理解。辅导教师根据教学大 纲要求,配合文字教材、网上课堂等各种媒体对学生进行辅导,有利于提高学 生的理论水平,从而有助于提高学员在临床实践中用所学知识为患者服务。 2,平时作业:作业和综合练习是形成性考核成绩评定的重要依据之一,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省电大布置的四次2,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单项、多项选 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等,具体内容根据教学进度安排。 3,期中考试:由各教学点电大主持教师命题,于学期中组织考试,请各任课教师按期组织学员统一考试。

讲稿(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Gestational trophoblastic disease GTD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妇瘤科教研室 潘忠勉副教授 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了解葡萄胎的发病因素 ?熟悉葡萄胎、侵葡、绒癌的病理特点 ?掌握葡萄胎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熟悉葡萄胎的随访内容及方法 ?掌握侵蚀性葡萄胎、绒癌的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原则 ?了解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自学) 来源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的疾病 第一节葡萄胎 定义:妊娠后胎盘绒毛滋养细胞增生,间质水肿,终末绒毛变成水泡,相连成串,形如葡萄而得名。又名水泡状胎块(hydatidiform mole)。分完全和不完全性葡萄胎。 一、相关因素 真正发病原因不明。 1、完全性葡萄胎complete hydatidiform mole (1)发生率的地域差异、种族差异。 亚洲和拉丁美洲最高,北美和欧洲国家较低。 同一种族居住在不同的地域,发生率不同。 完全性葡萄胎病因 ?(2)营养状况和社会经济因素是可能的高危因素。 ?饮食中缺乏vitA和动物脂肪者发生率高。 完全性葡萄胎病因 ?(3)年龄也是高危因素 ?大于35岁和40岁的妇女妊娠时葡萄胎的发生率分别是年轻妇女的2倍和7.5倍。 ?小于20岁妇女妊娠时葡萄胎的发生率也显著升高。 (4)前次妊娠有葡萄胎史也是高危因素。 完全性葡萄胎病因 遗传学 (1)完全性葡萄胎的染色体核型为二倍体,染色体基因均来自父系,但其线粒体DNA仍然来自母系。 空卵受精:90%,核型46XX,基因物质缺损或失活的空卵与一个单倍体精子受精,然后自身复制。 双精子受精:10%,核型46XY,空卵分别与两个单倍体精子(23X和23Y)同时受精。完全性葡萄胎病因 目前认为,完全性葡萄胎染色体孤雄来源是导致滋养细胞过度增生的主要原因,并且与基因组印迹紊乱有关。 ?(2)部分性葡萄胎 ?①发病率远远低于完全性者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上海交大)练习题第三十四章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第三十四章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一、判断题 1.葡萄胎分为完全性葡萄胎和部分性葡萄胎两类。( ╳ ) 2.葡萄胎最重要的病理特征是绒毛间质水肿。( ╳ ) 3.葡萄胎时切除子宫不能防止恶变。( √ ) 4.完全性葡萄胎排空后侵犯子宫和远处转移的发生率为5%和10%。( ╳ ) 5.葡萄胎清宫后半年内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血beta-HCG值曾降至正常又升高,甚至出现肺转移等症状,应想到为绒毛膜癌。( ╳ ) 6.侵入子宫肌层或子宫外转移的切片,镜下见绒毛结构或绒毛结构退化,可以确诊为侵蚀性葡萄胎。( √ ) 7.绒毛膜癌的转移部位,以肺转移最多,其他部位依次为阴道、脑、肝、肾。( √ ) 8.绒毛膜癌的治疗原则是以化疗为主,手术和放疗为辅。( √ ) 9.绒毛膜癌脑转移根据临床病程分为瘤栓期、脑瘤期及脑疝期。( √ ) 10.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预后不良。( ╳ ) 11.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行化疗效佳。( ╳ ) 二、选择题 1.下列哪项是葡萄胎的确诊依据:D A.子宫5个月妊娠大,摸不到胎体,听不到胎心; B.停经后有阴道不规则出血; C.子宫明显大于停经月份; D.阴道排出物中见到水泡状组织; E.妊娠早期出现较严重的呕吐,并有妊高征症象。 2.下列哪项是葡萄胎最可靠的辅助诊断手段:C A.β-HCG定量; B.腹部X线摄片; C.B超检查; D.CT检查;

E.宫腔镜检查。 3.葡萄胎病人术后避孕的最佳方法是:D A 宫内节育器; B.口服避孕药; C.针剂避孕药; D.工具避孕,如阴茎套、阴道隔膜; E.紧急避孕。 4.葡萄胎在清宫术时应注意的事项中,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应采用负压吸引术; B.必须在输液、备血条件下进行; C.吸宫前应充分扩张宫颈; D.催产素静脉滴注应在宫口充分扩大后再应用; E.组织病理检查的取材尽可能取宫腔中央的组织。 5.按滋养细胞肿瘤国内分期标准,“病变转移至阴道”属于:C A.Ⅰ期 B.Ⅱa期 C.Ⅱb期 D.Ⅲa期 E.Ⅲb期 6.女性,36岁,末次妊娠人流后8年,现停经后3月,阴道流血3天,子宫增大但小于停经月份,血β-HCG>100kIU/ L,最可能的诊断是:E A.先兆流产 B.宫外孕 C.葡萄胎 D.侵蚀性葡萄胎 E.绒癌 7.女性,42岁,已生育,诊为葡萄胎,子宫超过孕14周大,首选治疗方案:A A.清宫术 B.直接切除子宫 C.先清宫再切除子宫 D.先化疗再清宫 E.部分切除子宫 8.女性,35岁,无子女,葡萄胎清宫后1年,确诊为8周妊娠,应做何处理:D A.人工流产

《妇产科护理》教案-第四章 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妇产科护理》课程教案 课题: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教学目的: 1.识记孕产妇常见症状和体征。 2.理解产科评估要点。 3.理解辅助检查在产科评估中的作用。 4.学会运用正确方法评估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课型:新授课 课时: 本章共11个项目,安排6个课时。 教学重点: 识记孕产妇常见症状和体征。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正确方法评估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 教学过程: 1.教学形式:讲授课,教学组织采用课堂整体讲授和分组演示。 2.教学媒体: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采用 多媒体课件、视频等媒体技术。 作业处理: 完成每个任务的目标检测。 板书设计: 本课标题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课次4 授课方式理论课□讨论课□习题课□其他□课时安排3学分 授课对象院系、专业:护理专业任课教师 教材及参考资 料1.《妇产科护理》,主编:黄群、姜梅;复旦大学出版社。 2.本教材配套视频教程及学习检查等资源。 3.与本课程相关的其他资源。 教学基本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课堂导入参考以下形式: 1.衔接导入 2.悬念导入 3.情景导入 4.激疑导入 5.演示导入 6.实例导入 7.其他形式 本章基本知识汇总 项目一腹痛 【概述】 腹痛多数由腹部脏器疾病引起,是产科常见的症状之一。【病因与临床表现】 1.妊娠早期腹痛伴阴道出血 (1)流产;(2)异位妊娠;(3)妊娠滋养细胞疾病。2妊娠中晚期腹痛伴阴道出血 (1)早产 (2)胎盘早剥 (3)子宫破裂 【辅助检查】 1.血βhCG动态测定 2.血尿常规检查 3.肝肾功能检查 4.血栓和止血检测 5.B超检查 6.经腹壁与经阴道后穹窿穿刺抽出暗红色不凝血,有助于对腹腔内出血的诊断。 【护理评估】 1.月经史 2.生育史 3.既往史 4.评估一般体征 5.评估腹部体征 6.评估要点 (1)妊娠早期。 (2)妊娠中晚期。 (4)重视突然发生的腹部剧痛 (5)重视伴随症状 【护理措施】 1.准确评估由于每位孕产妇对疼痛部位的描述以及对疼痛的敏感性和耐受性不同。1.熟练学习并掌握产科常见症状和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妇产科学教学大纲(八版)

妇产科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负责人:开课单位:教学医院 课程编码:0210075 课程中文名称:妇产科学 课程英文名称:Gynecology and Obstetrics 《妇产科学》是针对女性生殖系统和与妊娠、胎儿有关的生理和病理特点,研究妇女保健和疾病的临床专业课程,包括产科(围产医学)、妇科、妇女保健、计划生育等,本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妇科和产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的诊疗技术,在教学中,要始终按照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和三严(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的方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保证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以及医学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妇产科学教学过程包括课堂讲授及见习(门诊及病房)两大部分。在课堂讲授中充 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提高课堂讲授效果,加强基础理论,阐明妇产科基础知识及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适当介绍国外新成就,反映现代科学水平并说明某些课题研究方向,使学生逐步熟悉社会-心理-生物的医学模式。通过见习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临床病例讨论,CAI、SP模型、幻灯、示教等方法达到巩固和加深学生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加强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将来的临床实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同学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力。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五年制)使用,精神卫生方向、预防医学等专业可参考应用。 先修课程要求:基础医学 本课程临床医学本科(五年制)计划72学时,5.0学分,课堂授课48学时,临床见习24学时。中西医临床本科计划60学时,4.0学分,课堂授课48学时,临床见习12学时。其他专业可参考使用。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 值 作者:谢晴周琦雷小莹安芳吴静刘惠喜 【摘要】目的:总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应用价值,并进行疗效观察。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218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进行随访观察。随访指标为血窦大小、血窦阻力指数、子宫肌壁血流,并结合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结果:218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中(侵蚀性葡萄胎186例,绒毛膜癌32例)随访195例,占病例总数89%,其中2例侵蚀性葡萄胎转京治疗,2例绒癌死亡,其余191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绒毛膜癌30例、侵蚀性葡萄胎161例)经化疗后血窦消失,肌壁血流显示正常,同时β-hCG恢复正常。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临床可协助准确诊断妊娠滋养细胞肿瘤并进行疗效观察。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AbstractObjective:To review clinical data of gestation trophoblastic tumor cases diagnosed by color Doppler ultrasonography and to follow up the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Total 218 patients with gestation trophoblastic tumor were studied by color Doppler and fllowed up. Such fllow-up indexes as the size of blood sinuses,the blood flow resistance index (RI) , uterine muscular layer blood flow and β-hCG were studied. Results: Of 218 cases of gestation trophoblastic tumour(1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