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适用学科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教案)
高中历史
适用年级
高三年级
适用区域
通用
课时时长(分钟)
2 课时
主干考点 近三年考情 分析与预测
1. 内阁制度的形成 2. 军机处的设立
2019·北京卷·选择题 14“军机处的作用”4 分 2019·全国 1 卷·材料题 41“明清乡镇制度”12 分 2019?全国卷Ⅱ?选择题 27 “明朝君主专制”4 分 2019·天津卷·选择题 1“君主专制制度”4 分 2019·海南卷·选择题 7“民间崇拜”2 分 2019·全国 1 卷·选择题 27“明代地方行政制度”4 分 2019·课标 2 卷·选择题 27“宗法制”4 分
从三年试题可以看出这部分知识在 16、17 年有所考查, 往前追溯在 14、15 年也有涉及,总体看出题比例不是很高, 主要以选择题方式命题。侧重考查明清时期的政治特征以及结 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时代潮流,从政治、经济、文化角度进 行综合考查,在 19 年命题中可能有所涉及。
教学过程
一古、代课有程种导刑入罚叫廷杖,起源于唐代,主要是针对朝廷大臣实行的。到了明代时,这种酷
刑有了新“花样”, 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至于采取何种打法由监刑官按皇帝的密令 决定,如果监刑官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用心打”,可能会导致残废,而如果监刑官脚尖闭 合,那么就是“着实打”,则受刑的大臣必死无疑。这种刑罚方式在明代非常流行,用我们 今天的眼光来看,不免残酷至极,那么,从这一近乎“变态”的刑罚背后,透露出什么样的 历史信息呢?。
二、课程教学
1—问1题. 引明领太祖废丞相的原因是什么? 1—2. 了解内阁的特点及意义? 2—1. 了解军机处设立的背景? 2—2. 分析君主专制加强产生的影响?
探究学习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考点一 内阁制度的形成 (一)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1.丞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 ①明朝初期,沿袭元制,设中书省、有左、右丞相,位高权重。
②明太祖朱元璋吸取元朝教训,对中书省和丞相严格控制,加强皇 权。 (2)概况: 明太祖诛杀丞相胡惟庸,下令裁撤中书省,废除丞相,亲自掌管六
部,直接管理国家政事。并规定以后各代不得再立丞相。 (3)影响:1600 年丞相制度被废除,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 2.设立殿阁大学士 (1)明太祖 明太祖因废除丞相后,事务繁多而设。 殿阁大学士品秩较低,仅备顾问,协助章奏,不参与决策。 (2)明成祖 明成祖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之后可以帮助皇帝起草奏 折的批复意见。(称为“票拟”)、最后由皇帝用朱笔批示、裁定(称为“批红” ) 3.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 化繁荣; (2)消极:使皇帝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 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清朝统治者却继承 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各高峰,中国社会的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知识点二 军机处的设立 (一)军机处的设立 1.背景 :清朝建立,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满州贵族组成的议政
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2.设立:雍正年间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始设军机处。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3.职能演变:军机大臣由最初的单纯处理军务,逐步扩大到可以参与处理内政外 交、制定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等机重政务。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 的中枢机构。但本身品级不高,不得私自交往,日夜轮流值班,只能跪受笔录。 4.影响:其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二)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度演变的特点 1.既有继承又有发展:如行省制度、选官制度体现了继承,内阁和军机处的设置 体现了发展。 2.专制程度空前强化:主要体现在废丞相、八股取士和军机处的设置等方面。 3.体现封建制度衰落:君主专制逐渐达到顶峰,并且走向反动,反映了我国封建 专制制度渐趋衰落的时代特征。
温馨提示
1—1. 比较中国古代的宰相制与内阁制
相同(相似)
地位
不同
职权
影响
宰相制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百官之首 参与决策 制约皇权
内阁制
仅备顾问 无决策权 无制约力
2—1.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
的发展。
③在统一的社会环境下,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
发展和提高,使我国古代人民创造了领先于世界的古代文明。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特别是明末清初以来,阻碍了商品经济和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
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进步。 课堂小结
典例讲练
例 1—1. (2019?全国卷Ⅱ?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
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
推知,明代中后期( )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 A 【解析】 题干叙述了明代从朱元璋时期的不许宦官读书识字到中后期宦官读书
制度化的这种变化,说明明代中后期宦官参与中枢决策的历史事实,为了适应这
种变化,宦官逐渐读书识字,故 A 正确。B 史实性错误,明代是皇权强化的典型时
期。C 与史实不符,伴随着明代皇权的不断加强,内阁议政功能也是在逐渐加强的,
这是皇权加强的产物。D 表述错误,决策权属于皇帝。
例 1—2. (2019·全国 1 卷·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
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
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了明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关内容。由“直属六部”、“演变
为三司之上的地
方最高行政长官”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巡抚的出现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
节,能够集中
权力,提高效率,故选 B。
例 2—1. (2019·北京卷·14)乾隆继位之初,曾裁撤军机处,但第二年又下 旨:“目前两路军务尚未全竣,且联日理万机,亦问有特召交出之事,仍须就近 承办”,将其恢复,此后军机处“军国大计,?不总揽”“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这表明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A.清朝内阁权利得到加强
B.清朝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C.军机大臣获得宰相职位
D.军机处有助于加强皇权
【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清代军机处的设置。A 项,内阁权力增强与材料中“内阁宰
辅名存而已”不符,错误;B 项,清朝中央集权削弱与军机处加强君主专制的史
实不符,错误;C 项,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并非宰相职位,错误;D 项,军机
处是皇帝私人助理,体现皇权加强,故正确。
例 2—2. (2019?全国卷Ⅱ?T27)福建各地族谱中有大量关于入台族裔回乡请祖先
牌位赴台的记载,此类现象在清乾隆年间骤然增多。这说明乾隆年间 ( )
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
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
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
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
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
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A.族谱编
修顺应了移民的需求
B.大量移民已在台湾安居繁衍
C.内地宗族开始整体迁移台湾
D.两岸居民正常往来受到阻碍
【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中信息可知乾隆年间已入台的福建裔移民回乡请祖先牌位的现
象骤然增多,表明当时移居台湾的福建人很多;在宗法制的影响下,宗法情结浓厚,
敬祖祭祖是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故 B 正确;A 说法本身有误,移民问题
并不是族谱编修的原因,编修族谱是中国人宗法观念的体现;C 说法过于绝对;D
材料中并未涉及,而且从移民增多可知两岸居民交往频繁。
1.三(2、01过9?关全测国评卷Ⅱ?27)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
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答案】 B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解析】 明朝内阁并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只是皇帝的侍从顾问机构,
虽然明朝中后期内阁地位提高,权压众臣,六部几乎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但六部
是国家法定的行政机构,不可能出现内阁取代六部的现象,而题干中也没有相关
信息,故 C 不正确。内阁首辅之所以能操纵朝政,权倾一时,实际上是在行使皇权,
因为阁臣的升降,其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即权力来源于皇帝,这正是明朝君主专
制加强的表现,故 A、D 不正确。
2. (2019?海南单科?7)儒家学说倡导“宽刑慎杀”,强调执法有准、量刑有据。
明初朱元璋说,“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这表明朱元璋( )
A.力图为专制集权确定理论基础
B.试图以重刑迅速稳定社会
C.放弃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D.执法无准、量刑无据
【答案】 B
【解析】 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确立了中国古代专制集权的理论基础,故 A 错;
题目中朱元璋强调为治乱世而用重刑,故 B 正确;明代时期的治国思想仍是儒学
思想,C 表述错误;材料反映了朱元璋用严刑峻法治国,但执法无准、量刑无据并
未体现,故 D 错。
3. (2019?浙江卷?13)《明太祖实录》有一段圣旨:“今天下已定,而民数未核实,
其命户部籍天下户口,每户给以户帖。”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明代户帖原件
所录圣旨为:“说与户部官知道,如今天下太平了也,止是户口不明白俚(哩)。教
中书(省)置下天下户口的勘合文簿、户帖,你每(们)户部家出榜,去教那有司官将
他所管的应有百姓,都教入官,附名字,写着他家人口多少。写得真,着与那百姓一
个户帖。”这说明 ( )
A.《实录》与《户帖》,都是第二手史料
B.官方原始记录与口述史料,需仔细甄别使用
C.第一则材料是文献史料,更具有历史的实录感
D.第二则材料是实物史料,更能反映历史的原貌
【答案】 D
【解析】 《户帖》属于第一手资料,不是口述史料,排除 A、B,选 D;《明太祖实
录》记载内容比较简单,与《户帖》相比缺少历史实录感,排除 C。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4. (2019?贵州联考)胡惟庸案后,明太祖加强给事中以监察六部和百官,同时赋
予其封驳之权,此后给事中的人员不断增加,位阶有所提升,但其品秩降低,然给
事中仍可以七品之卑,退上封事,指斥大臣。明代君主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在于
()
A.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
B.提高中央行政效率
C.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D.以小驭大强化君主权力
【答案】 D
【解析】 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是明代君主的做法,不是目的,目的是为君主服
务,故 A 错误;提高中央的行政效率与监察无关,故 B 错误;强干弱枝加强中央集权
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与监察无关,故 C 错误;明代君主扩大给事中的监察职能是
为君主服务,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故 D 正确。
5. (2019?鹰潭一模,27)清朝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
赞画于其间。”以下关于军机大臣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军机大臣的职责表明皇权的强化
B.军机大臣实质是皇帝的机要秘书
C.军机大臣从此无权参与军国大政
D.军机大臣承旨办理机务出纳皇命
【答案】 C
【解析】 军机大臣的职责是“只供传述缮撰”,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
说明皇权得到强化,故 A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旨意拟写成文,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实际上是皇帝的机要秘书,故 B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军机
大臣由皇帝钦定,可以参与机务,故 C 项错误,符合题意;军机大臣将皇帝的各
种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故 D 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6. (2019?江西重点中学盟校高三第一次联考,25)《清史稿》:“任军机者,自
亲王外,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这表明( )
A.军机大臣位高权重
B.内阁学士的地位尊崇
C.军机处控制了内阁
D.军机与内阁相互牵制
【答案】 B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
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
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 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 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 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 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 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 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 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 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 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解 析】军机大臣位高权重说法错误,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其领袖者必大学士”可 知重用内阁大学士,“唐元三公尚不及也”可知是地位尊崇,故 B 项正确;材料 未提及内阁,故 C 项错误;材料也未体现军机处与内阁相互牵制,故 D 项错误。
1. (2019?黄冈质检)明成祖朱棣做皇帝的最初 10 年中,他和顾问们在编订朝廷实
录时做了一模系拟列修演改练,谎称朱棣为马皇后所生,因此他作为健在的最年长的嫡子
本应该在 1392 年被指定为太子,但因某些儒士顾问的干预未果。还指出,他不情
愿地对建文朝廷采取惩戒行动不是为了夺取皇位,而是在履行《祖训录》的训示。
这说明朱棣 ( )
A.要向后人表明自己夺权目的
B.要为国家修一部信史
C.制造继承皇位的合法性依据
D.强调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答案】 C
【解析】 “他作为健在的最年长的嫡子本应该在 1392 年被指定为太子,但因某
些儒士顾问的干预未果。还指出,他不情愿地对建文朝廷采取惩戒行动不是为了
夺取皇位,而是在履行《祖训录》的训示”只是为了说明其继承皇位的合法性,
故 C 正确。
2. (2019?咸宁模拟)明朝规定入内阁的大学士既要有“格心之学”,又要有“济
世之才”,通过经筵日讲“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据此可
知,明代内阁 ( )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A.有助于规范君主执政
B.确保了中央的决策正确
C.受到了陆王心学操控
D.地位高于其他中央机构
【答案】 A
【解析】 依据资料“‘格君心之非’,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可见有
利于君主的执政,故 A 正确;“引导皇帝的行为合乎‘正道’”是一种道德标准,
无法保证决策的正确性,故 B 错误;“格心之学”“格君心之非”无法得知其是
非的标准,不能确定其一定是心学,故 C 错误;根据所学,明代内阁非法定的中央
一级机构,故 D 错误。
3. (2019?湖北质检)1657 年,清政府建立了经筵制度,接受大臣“遵旧典,遣祀阙
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的建议,“择端雅儒臣,日译进《大学衍义》及《尚
书》典谟数条”,供皇帝学习。由此可见经筵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
A.树立清政府的正统形象
B.维护孔子权威和宗法观念
C.提高清朝皇帝儒学修养
D.提升《大学衍义》《尚书》地位
【答案】 A
【解析】 “遵旧典,遣祀阙里(孔子故里),示天下所宗”即树立天下正统的形象,
故 A 正确;“宗”不是指宗法制度而指正统、正宗,故 B 错误;提升皇帝的儒学修
养本质是服务于维护清朝形象,故 C 错误;材料没有提升这两本书地位的内容,故
D 错误。
4. (2019?江西联考)1800 年,清廷下诏:自王以下满、汉文武大臣,都不准到
军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违者重处不赦”。清廷此举( )
A.维护了满洲贵族权威
B.提高了皇帝决策的科学性
C.加强了决策的封闭性
D.消除了内廷与外朝的矛盾
【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清朝后期军机处决策的保密制度。满族文武大臣也不准到军
机处找军机大臣谈话,可见此举与维护满洲贵族权威无关,故 A 项错误;军机大
臣只是跪受笔录,君主独裁无法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故 B 项错误;此举是为了防
止军机处决策的泄密,体现出其封闭性,故 C 项正确;外朝无法参与决策,因此
不能消除内廷与外朝的矛盾,故 D 项错误。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5. (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有学者认为,纵观二十四史,围绕皇位继承人而展
开的争斗,几乎是所有宫廷悲剧及大多数朝堂悲剧的源头。由于皇帝可以根据自
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继承人,这使得各皇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
恩宠。这实质上 ( )
A.否认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合法性
B.论证了古代中国宗法制的混乱
C.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君权至上
D.反映了一夫一妻多妾制的弊端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国君“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挑选他们认为合适的继承人”和“各
皇子及其母亲诡计百出,以求恩宠”的现象,说明在皇位继承上皇帝具有最高决
策权,反映君权至上,故 C 正确。
6. (25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
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
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
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
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
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
材料二 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
“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例”,在司法前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
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
“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
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
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
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
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9
分)
【答案】措施:废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省级行政实行

精品资料
欢迎下载
三司分治制度。(6 分) 目的:加强皇权专制统治。(3 分) 【解析】第(1)题措施:根据“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皇帝设辅佐 机 构 内 阁 ”“ 内 阁 票 拟 之 后 的 ‘ 批 红 ’ 权 , 一 直 掌 握 在 皇 帝 的 手 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概括回答;目的:根据“出现 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 皇帝的手中”“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概括得出目 的是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16 分) 【答案】影响:明朝不断完备法律体系,巩固了以法律制度为依据的专制集权统治;
法律体系化体现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国家意志,又制约着专制权力; 颁布律令,严厉司法惩处,本质上是要求民众守法,但政府依法行 政,使行政法制化空前加强,是历史的进步。(9 分)官员利用法律 条文繁复舞弊,缺乏公开、透明、全方位的司法监督机制,反映了 专制政体下制约政治权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7 分) 【解析】第(2)题可辩证地分析影响,积极影响,从巩固专制集权统治、行政法制 化促进社会进步角度考虑;消极影响,可从专制政体难以制约官员利用法律条文 繁复舞弊等分析

新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精品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理解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基本知识以及它的严重恶果;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和结果。。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使学生认识“文字狱”的社会危害,理解政策制定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社会发展的道理。2.通过对明清经济发展的分析和对“闭关锁国”政策后果 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对比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清朝制造“文字狱”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清朝“闭关锁国”政策后果的分析讨论,提高学生以史为鉴,拥护今天改革开放政策、珍惜改革开放成果的自觉性。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目标导学二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完整版)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部编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和掌握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的史实,知道清朝中期以后社会矛盾不断加剧,了解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课前微课的形式解决基本史实。通过表格整理归纳军机处与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不同,通过材料探析军机处帮助皇帝巩固统治的特点,理解军机处为什么能加强皇权。 2.通过探究文字狱、文化专制措施的材料理解这些措施的目的和影响。 3.通过与同时期英国的发展情况作对比,深入理解闭关锁国政策对中国发展的阻碍作用,理解封建专制统治已经走向末路。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清朝加强统治的措施,了解清朝矛盾重重的社会环境,深刻理解封建专制统治走向末路的事实,通过与同时期欧洲发展情况的对比,意识到只有不断变革、敢于开放、勇于接纳新鲜事物才能保持社会发展的活力。通过对国家历史命运的思考,初步树立起对社会的责任担当意识。 导入:1793年是乾隆五十八年,这一年乾隆皇帝迎来了一群英国使者,领队的叫做马戛尔尼。他们以代表英国政府为乾隆皇帝祝贺八十大寿为名来到中国。马戛尔尼是个中国迷,这次有机会来到中国这个传说中遍地是黄金,堪称文明典范的国度,他非常兴奋。可是在中国游历了一番后,他在日记本上留下了这样的评价:他们(清朝人)实际上正在变成半野蛮人。马戛尔尼在中国经历了什么?他观察到了一个怎样的清王朝?让我们跟随他的记录来了解。 一、一个至高无上的君主 师:马戛尔尼乘坐的船叫做狮子号,船停靠在舟山港口时,邀请了清朝社会各界人士上船参观。狮子号的船舱里挂着一幅乾隆皇帝的画像。上船的中国人一见皇帝的画像,立马诚惶诚恐地跪拜磕头,英国使者团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中国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为了加强皇帝权力,清朝前期统治者对中央辅政机构进行了变革。请同学们根据预习内容进行梳理: 清朝初期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设立南书房,雍正设立军机处,乾隆撤销议政王大臣会议,只保留军机处。 问题:通过和清朝初期的议政王大臣会议对比,你能说说军机处主要在哪些方面加强了皇帝权力吗? 思路:在组成人员方面,军机处由皇帝选派亲信大臣组成,更加容易控制 在决策方面,军机处没有决策权,军政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议政王大臣会议制约着皇权。 问题:通过和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比较,我们发现军机处让皇帝的权力比清朝初年了更大的强化。那么清朝皇帝的权力与其他时期进行比较,是否也得到了加强呢?请大家研究一下老师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教案详解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有关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体制的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从汉王朝到清王朝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初步培养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课前: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由组长负责,查阅资料,培养学 生合作探究能力(如古代皇帝和丞相的故事,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明太祖、元世祖等)为课堂作准备。 2、课内:(1)教师应注重将知识灌输和启发式教学相结合,设计具有针对 性、启发性的模拟场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历史上的重大问题的现场 摸拟,并对学生参与过程中的表现给予及时而恰当的评价,如学生扮演 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等。 (2)通过学生角色体验,师生互动,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历史和现实的距离。 (3)注重加强学生合作探究历史问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合作探究主要解决:(1)君权与相权演化的趋势? (2)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演变过程。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三个阶段及各个阶段特点。 (4)汉至元明清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 3、课后:请同学们进一步查找资料,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认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在肯定中国古代政治建设成就的同时,应当看到君主专制政体的黑暗和腐败。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在近代以来政治生活中的影响,进行思考和总结。 【教学重点】: 历代专制主义王朝权力愈益集中的特点,了解这一现象和中国政治形态,历史演进的关系。 【教学难点】: 历朝官制十分繁复纷乱,要全面详尽地掌握是十分困难的,应当要求学生了解其中与课本内容有关。 【教学方法】: 注重情景设置下的启发式教学。 【课时安排】: 两课时。

(完整版)《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临泉二中历史组:史云龙)【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由于平时媒体的传播(如电视剧等),比较普遍地以明清时期为素材,因此,学生对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及发展会有所了解。但学生在认识君主专制制度加强的背景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上,仍存在一定难度,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与解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废丞相,权分六部),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 (2)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之间的区别,培养学生比较历史事件的能力。 (3)掌握军机处的地位与作用,理解它对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联系历朝历代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结合明清的社会背景,引导学生分析明初废除宰相制度的必然性。 (2)通过讨论,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之间的异同点,培养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也极大地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做一个有民主意识的现代公民,既不妄作一个否定中国传统的“愤青”,更不能做唯唯诺诺的奴才,做到真正爱国。 【教学重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和影响;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与情境导入、启发式教学相结合 【教学用具】 课本、多媒体、粉笔、黑板 【课堂教学】 [课程导入] 利用《凤阳花鼓》片段导入“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设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明太祖朱元璋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材分析: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是2016年部编人教版历史七下第20课,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至康乾盛世时达到顶峰。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就是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表现。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也预示着君主专制体制即将走到历史的尽头。在君主专制统治下,吏治腐败,军备废弛,社会贫富分化严重,社会矛盾不断激化,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学情分析: 本课的学习者是初一学生,经过半年多的初中生活,生理和心理上都有新的成长,精力旺盛,独立性和叛逆性增强,接受新知识和独立学习能力也大大增强,完全具有独立阅读教材,理解基础知识的能力。但他们还是一群十二三岁的少年,精力充沛,但不耐久;活泼热情,但不深刻。所以为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持久的注意力,本课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强课堂内容的直观性、趣味性。充分利用文字狱和清朝贪官污吏的历史史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学习方法和技能方面,经过近一年的学习和历练,掌握了初步的历史学习方法,积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具备了初步的自主学习能力,练习了合作探究的方法,这为学习本课基础知识和探究综合题目提供了条件;但鉴于

初一学生历史综合概括能力和材料分析能力欠佳,因此本课在安排自主学习和探究时,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能力的训练,并提供大量课外史料,直观的让学生感受闭关锁国的恶劣影响。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基本史实;说出清朝实施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的基本史实和造成的恶劣影响;知道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过程。 2.通过小组讨论,认识“闭关锁国”的影响。 3.通过了解清朝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理解政策制度的重要性;认识开放有利于繁荣发展,闭关锁国必然导致落后。 教学重点 重点:军机处的设立,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难点: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策略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提高课堂效率”为主旨,采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法,通过收集史料,讲故事等对新知识和已有知识结构的重组和改造,努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变“动力集中于老师一人身上”为“全体学生为主动力”。同时利用PPT增加教学宽度,创造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以最大可能实现课堂高

最新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学分析?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军机处外景图)上图是清朝军机处外景,它和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加强,清朝的文字狱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一思想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多媒体出示问题:什么是工业革命)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多媒体出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多媒体出示问题:工业革命的进程)读材料和 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的设立的基本情况,其作用和影响是什么 (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的地位。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断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 文字狱和文化专制政策 (一)文字狱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基本情况)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提示: (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教师指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二)文化专制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清朝乾隆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钜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 ,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 ,巩固满清统治 ,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内容 ,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进行销毁、篡改。 3.(多媒体展示问题,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提示: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毁书和篡改书籍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3.(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教师总结: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4.(多媒体出示问题: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 1.(多媒体展示材料)史料解读 材料一:1684年,清朝对海上贸易先后作了若干具体规定:一、沿海广东、福建、江南、浙江、山东与直隶省,听百姓装载五百石以下船只往海上贸易捕鱼。预行禀明该地方官登记名姓,取具保结,发给印票。二、在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四省设海关,管理来往船只,并征收税银。外国贡船所带货物不再收税,其余私来贸易者,听所差部臣照例收税。三、直隶、山东、江南、浙江、福建、广东各省,先定海禁处分之例,尽行停止。若有违禁将硫磺、军器等物,私载在船出洋贸易者,仍照律处分。 材料二:

明清君主专制加强

一、教材 1.教材地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政治制度。该制度经过秦汉、隋唐、宋元等阶段的不断发展,至明清时期达到顶峰。明代罢中书省、废丞相,内阁制为中央辅政机构;清代以内阁及军机处为中央辅政机构,协助皇帝处理军政要务。明清两代,以六部为中央政务部门,分理国政,直属皇帝。皇权兼并了相权,使皇权发展到顶端。本节课承接本单元的第2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第3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脉络清晰地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时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使中国在政治上大大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揭示了近代中国落后于西方国家的一个原因,从而为学生以后学生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奠定了基础。 2.课标要求 《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这一节内容作了这的要求: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提供废除丞相的有关材料,学生了解废行省、设三司;废丞相,权分六部的史实。(2)通过教师讲解内阁制度的发展,学生了解明朝内阁制度形成的经过及其发展。 (3)通过阅读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材料,学生知道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与军机处的设置。(4)通过列举宰相和内阁职能、品级等差异以及相关史料分析,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学生逐渐掌握历史材料的领会与诠释的能力。 (5)通过多角度分析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和完备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学生逐渐培养起辩证看待历史事件,以及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开展讨论等教学活动,提高表达、探究等方面的能力;学生结合教科书内容与课外史料分析,提高自身理解、归纳史料的能力,逐渐形成“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皇权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2)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二、学情 在初中的中国古代史学习中对明清两代在君主专制加强方面的史实有了初步了解与认识。但对于具体的君主专制加强方面理解不够深入,依旧停留在史实识记层面。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已经有了初步了解,并初步掌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走向与脉络,为理解其在明清的高度发展奠定重要基础。同时,经过初中三年的文言文学习已具有对文言文史料的初步阅读与理解的能力,可以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解读史料,并结合课本从中归纳、提炼知识要点,加强对重点内容的掌握。 三、学法 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培养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激发学习激情的重要因素。在这一课的学习中,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以下两种学习方法: 一是分析归纳法,充分运用材料作铺垫,学生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阅读并分析历史材料中,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备:5.25 上:5.2 课题:《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课型:新授 一、教学目标 1.核心素养: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本课教学活动主要通过自主学习、观看视频、课堂探究讨论的方式,进行问题探究教学,以此培养学生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学习目标 目标1: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清朝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闭关锁国基本史实。 目标2:说出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具体体现并分析其影响,认识君主专制在清朝的极端强化。 目标3:说出由于清朝专制的极端强化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 目标4:阅读材料,分析闭关锁国的原因及影响。 二、教学活动 1.课堂导入 师:视频导入:军机处 军机处是何时设立的?为什么设立这个机构?它的设立标志着什么? 吧。 2.讲授新课 出示学习目标,指引学生学习。 (1)自主学习 【自学识记】结合教材,完成自学检测试题,识记清朝设置军机处、制造文

字狱与文化专制、清朝中期社会矛盾的加剧、闭关锁国基本史实。 (2)合作探究 1.阅读教材,归纳出清朝前期中央机构的演变,总结军机处设置的作用及中央权力的归属,并说出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阅读教材,说出清朝文化专制的表现;归纳“文字狱”的定义;结合案例,说出文字狱的危害。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后,在探究问题单上填写答案。 教师讲解给出答案。 3.阅读教材,说出清朝文化专制的表现;归纳“文字狱”的定义;结合案例,说出文字狱的危害。 生:文字狱;大力提倡尊孔读经,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销毁禁书。 师:《四库全书》全称《钦定四库全书》。是在乾隆皇帝的主持下,由纪昀等360多位高官、学者编撰,3800多人抄写,耗时十三年编成的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由于搜集四库全书时毁灭大量古籍档案,故有学者称为“四库毁书”。 文字狱定义: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点归纳

高中历史《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知识点归纳 明朝 宰相制度的废除 过程: ①明初承袭元制,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丞相管辖六部; ②1376年,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废除行中书省,设立布政司、都指挥司和按察司。三司分别隶属中央有关部门 ③1380年,明太祖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1、废行省, 设三司——中央集权加强 , 宰相职权扩大 三司:布政司:分管地方行政;都指挥司:分管地方军事,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按察司:分管地方监察 2、废中书省和宰相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 A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宰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动荡 B 宰相胡惟庸专权,朱元璋诛杀胡惟庸 , 裁撤中书省和丞相 , 不许以后再立。 影响: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特点:官员互相牵制、互相制约,最后都听命于皇帝 内阁的创立 内阁创立、发展过程: 明太祖: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1.创立原因:明太祖政务繁多,深感“不可无辅臣”。 2.确立:①明太祖后来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务; ②明成祖时,选翰林院官员入主文渊阁,大学士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 3.发展:①明宣宗时,又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的票拟权(即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 ②万历年间,首辅张居正当权,“部权尽归内阁” 特别注意: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 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4.评价: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本身并无决策权。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但它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目标导引: 1、课标要求:了解明清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学习目标: (1)熟悉明朝废丞相设内阁的过程和清朝军机处的职责; (2)了解军机处的影响; (3)理解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时期; (4)认识到明清之际,东西方世界的不同发展趋势。 课时:1课时 知识提纲: 一、明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背景:封建社会后期,更加腐朽,更加尖锐 2、中央 (1)明初:设置,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政务 (2)宰相制度废除 ①原因:A、明初沿袭元朝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由左右丞相统辖六部,管理全国行政事务。明太祖认为,这种制度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致社会的动荡。 B、丞相骄横跋扈、擅权,被明太祖诛杀。 ②措施:废和,以分理全国政务,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3)内阁创立 ①明太祖设,作为侍从顾问 ②明成祖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称为“” ③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地位日益提高,但内阁始终不是的中央行政机构,不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3、地方 1376年,明太祖废除,设、和,分管地方行政、司法和监察,合称“” 二、清朝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央 (1)努尔哈赤:令八旗主“” (2)皇太极: ①设“”掌军国机要,使皇权受到限制 ②设、,奏章票拟由负责 (3)康熙帝:在宫内设,与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三足鼎立 (4)雍正帝 ①在宫内设,军机大臣与皇帝商议,军政大权集中于皇帝手中; ②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相继撤消,发展到顶峰 2、地方推行行省制度 3、影响

(1)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特点,难免出现失误 (2)官吏只能唯上是从,助长官场之风 (3) 膨胀,官僚主义盛行 总之,这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 重点难点分析: 1、关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 原因: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开始步入晚期,地主阶级更加腐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稳定和巩固封建统治,明清的统治者大力加强君主专制统治。 表现:(1)明朝统治者废除了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由皇帝控制。与此同时,明朝统治者又废除行省,设置三司,使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将地方的权力集中到中央。(2)清朝康熙帝在宫内设置南书房,使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三足鼎立,互相制约,最后集权于皇帝。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突出特点:极大地强化君主的权力。 影响:(1)积极作用: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于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对于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2)消极影响:助长了官场的贪污腐化和官僚主义作风,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得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趋势 (1)皇权加强,相权削弱。 (2)中央权力加强,地方势力削弱。 (3)对人们的思想控制日益加强,思想文化专制不断加强。 3、如何评价君主专制? 在封建社会早期,这一制度虽然也有消极作用,如焚书坑儒,但其积极作用占主导地位。(1)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促进社会经济发展;(2)维护了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和促进中华民族的延续发展;(3)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积极的影响。 到封建社会晚期,这一制度虽然也有积极意义,如抵御侵略,但其消极反动作用日益显露。(1)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了顶峰,比如军机处的设立;(2)经济上:封建统治者横征暴敛,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3)思想上:传统主义文化发展到极至,夜郎自大;(4)外交上:闭关锁国,盲目排外。 总之,这时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导致了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 4、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军机处设在宫内,便于皇帝控制;军机大臣由皇帝亲信充任;决策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议政王大臣会议与南书房相继撤消、内阁形同虚设。 典型例题分析: 例1、我国宰相制度废除于() A、明太祖 B、明成祖 C、雍正帝 D、康熙帝 例2、明朝掌管地方民政、财政的机构是() A、布政使司 B、行省 C、按察使司 D、都指挥使司 例3、明太祖废丞相,撤行中书省的目的是() A、健全地方职能B、厉行思想控制C、监视官吏百姓D、强化君主专制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第29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课标要求:知道明朝的建立。通过皇权强化和“八股取士”,初步理解皇帝专权的弊端。 通过军机处的设置与文化专制措施,认识君主专制在清代的极端强化。 一、课题及教学内容的分析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是第六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危机中的第一课,主要讲述了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以及清朝在盛世景象下所隐藏的巨大危机。学好本课有助于学生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理解明清君主专制空前加强的原因及后果,感受明清时期所创造的辉煌盛世,为后面学习中国近代史,深刻认识中国近代落后的原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 通过对学生进行的课前调查发现,学生对明清时期的主要成就,如故宫、长城、“康乾盛世”等内容都有所了解,但知之不深,所以可以通过学生课下搜集相关资料的过程,进一步加深认识,并能提高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初一学生对归纳、总结历史现象的能力还较低,但可以对简单的历史材料进行分析,所以需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史实、图片帮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再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逐步形成对历史现象的整体把握。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知道明、清两朝建立的史实,了解明清两朝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认识这些措施,使明清君主专制达到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文字、图表资料、观看图片等过程,知道“八股取士”、文字狱、军机处等内容,初步理解明朝皇权强化使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走向僵化和政治腐败,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认识到清朝的君主专制独断统治已经达到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地步;了解文字狱、八股取士和君主专制之间的关系,它们既是君主专制统治的产物,又遏制了思想,阻碍了学术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的进步,极大推动了君主专制的极端强化,并从中学会研读、分析史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北京故宫、明长城的修建历史,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进一步体会其建筑特点所反映的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政治特征。

新人教版2017版七下历史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 其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 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 如:北京的中心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通过上述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军机处的设立 ①建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实质: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阅读“相关史事”和“材料研读”部分说说军机处的任务:只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皇帝的权力达到顶峰。 在学习清朝强化君主集权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 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说明指出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高考题解析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高考题解析 1.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摩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制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解析.B 本题考查清代君主专制的强化,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清代政治体制的特点口从材料信息看,内阁官员纯理公务时,依照"样本"画"葫芦",没有自己的见解,照本宣科,这说明清代政治体制的僵化与官员的墨守成规,故B项符合题意。A、C两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材料倩息无法体现"皇帝个人独裁"。 2.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军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适中。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的特征。A项表达不确切,中央集权制、思想大一统等都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B项说法不恰当,分散的小农经济是专制权力产生的经济基础;D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古代中国,专制程度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断加强,C项符合题意。 3.清雍正年间,军机处设在皇宫内,与皇帝日常生活办公地毗邻,军机大臣多从"亲臣重地"中遴选,任命谕旨通常说,命某人"在军机大臣上行走'或“在军机大臣上学习行走。”材料中末能体现出( ) A.在军机处办理要务易于保密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必修1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学案 【课标点击】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自主认知】 知能一宰相制度的废除 1.原因:(1)元朝丞相权势过重,以致______ 不稳、内乱屡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初沿袭元朝制度,明太祖认为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会导 致社会动荡。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76年,明太祖废除行中书省,设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这样,地方权力就集中到中央。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2.措施: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________ :同时,裁撤 ______ 和________ ,以_______ 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3.影响: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②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③使中国历史上秦以来一直实行的延续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被废除,皇帝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___________ 进一步加强。 ④但是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造成了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 知能二内阁的出现 1.原因 为减轻皇帝沉重政务负担设立内阁,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2.确立 (1)________________ 明太祖设置:作为侍从顾问,帮助他处理繁多的政务。这 些大学士很少能参决政事,一切大事仍由明太祖亲自主持。 (2)________________ “内阁”出现: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精品教案

学校:许昌县一高学科:历史编写人:戴永健审稿人:戴永健 第四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政治性、理论性强,学生不易理解。因此,教学中要明确重点,突破难点。 本节特点之二是:具有总结性的作用和地位。明清时期已到中国封建社会的后期,政治制度在前代基础之上又有新发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空前强化时期,且逐步走向衰落。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明设三司,废丞相;内阁制度的由来及演变;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南书房、军机处及清朝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 2.了解明清在政治制度上君主专制强化的措施及影响,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归纳清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表现及其影响,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汲取必要的历史经验教训。 过程与方法 1.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是造成中国近代落后和被侵略的原因之一,激发学生为祖国的富强而努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比较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使学生掌握比较分析历史问题的方法。 3.学生通过阅读资料并提炼有效信息,掌握阅读历史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学生认识到从专制到民主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2.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最后“辉煌”的折射。 三、、重点及难点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发展的社会影响。

【部编人教版】初一七年级历史下册《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案

第20课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 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的强化;“闭关锁国”政策。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作用。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雍正七年(1729年),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泄露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雍正十年(1732年),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上图便是军机处的外景,它与以往我们学习过的朝代的中央机构有很大的不同。 你知道军机处的建立标志着什么吗?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军机处的设立 1.教师讲述:军机处设立前的背景。 (议政王大臣会议阻碍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2.史料解读。 材料: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同时,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 3.读材料和教材,分组回答问题:军机处设立的基本情况、作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1)基本情况:雍正时设立军机处。 (2)作用:只是皇帝的一个秘书处,无实权,形式上始终是一个临时机构。 (3)影响:军机处设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便于皇帝独掌朝政,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目标导学二:文字狱与文化专制政策 1.史料解读。

材料一:朝臣查嗣庭任江西主考,出题“维民所止”,被告发“维止”二字,影射“去雍正二字之首”。雍正大怒,将查嗣庭入狱。结果是查连惊带吓死于狱中,其尸被戮,查的亲属或处斩,或凌迟,或流放。再如,有个叫徐骏的官员,仅仅因为诗中有“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一句,便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落得个身首异处。 材料二:翰林学士胡中藻有句诗曰“一把心肠论浊清”,乾隆看到后大发雷霆:“加‘浊’字于国号‘清’字之上,是何肺腑?”胡中藻遂因一“浊”字被杀,并罪及师友。 2.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分组讨论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基本情况(包括背景、时间段、特点)。 答案提示:(1)背景:清朝统治者非常注重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 (2)兴盛的时期:康雍乾三代。 (3)特点:规模大,次数多。 3.结合材料和课本知识,说说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影响。 答案提示: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许多人才;文字狱的推行,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言论,严重阻碍了思想、学术的发展和进步。 4.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的文字狱和之前明朝的八股取士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案提示:(1)不同点:①具体内容不同:文字狱是统治者从知识分子的诗词、文章中摘取只言片语,加以歪曲解释,再借题发挥,罗织罪状,制造冤狱;八股取士是明朝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考生只能根据指定的观点答卷,不准发挥自己的见解。 ②影响不同:文字狱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八股取士使读书人从小死背经书,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考中做官后,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2)相同点:它们都是古代封建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手段,对中国社会都造成了消极影响。 5.史料解读。 材料:清朝乾隆时期纂修的《四库全书》是全世界范围内荟萃群书的空前巨制。它整理保存了大量历史文献和典籍,反映了中华文化建设的重大成就。《四库全书》的纂修是为了加强文化专制,巩固清朝统治,其内容也主要选择那些有利于清朝统治的部分,对清代的文化专制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6.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示:一方面,大力提倡尊孔读经,组织人力大规模进行整理文献和编纂书籍的活动;另一方面,对全国书籍进行全面检查,把认为是对清朝统治不利的书籍列为禁书,收缴并销毁。 7.教师总结清朝文化专制的影响。 (致使不少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献绝迹或失真;乾隆时期,禁书毁书的活动就持续了近20年,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中国古代文化遭受的又一次浩劫。) 目标导学三:不断加剧的社会矛盾 1.根据教材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原因。 答案提示:官僚体制日益腐败,官场上贿赂成风,结党营私;各级官吏,敲诈民众;官场的腐败之风也在军队中蔓延。 2.学生分组讨论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表现。 答案提示:出现了财政危机;大官僚、大地主和大商人不择手段地兼并土地,失去土地的农民纷纷破产。 3.读教材,回答清朝社会矛盾加剧的影响。 答案提示:社会的贫富分化十分严重,广大民众的生活日益困苦,社会危机重重。 目标导学四:闭关锁国政策 1.史料解读。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措施,了解 和掌握清朝制造文字狱及其危害。学生能够简述“闭关锁国”的主要表现,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分析清朝强化君主集权的影响,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 物主义分析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明清对外交往的情况和今天中国改革开放的实际,思考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事物的能力。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表现、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表现及 其影响。 教学难点君主集权强化的利弊。君主集权的强化一方面加强了君 主的权力,有利于政治安定;另一方面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强化君主集权的目的与作用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理解。分析闭关锁国政策形成的原因。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等)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复习 二、导入新课 教师也可以结合关于清朝时期的文物遗址或影视作品引出课题。 如:北京的中心有一处闻名世界的博物院,它叫什么?在这里进行统治的最后一个王朝是什么王朝?(清朝)那么清朝是怎样建立的?清朝的皇帝是怎样进行统治的?通过上述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要学习的内容。 三、讲授新课 (一)军机处的设立 ①建立:雍正年间,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②实质:军机处成为清朝皇帝专权的重要工具。(阅读“相关史事” 和“材料研读”部分说说军机处的任务:只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皇帝的 权力达到顶峰。 在学习清朝强化君主集权这一重点内容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观看 两组图片,并阅读有关图片的文字说明。一组图片包括乾清宫和乾清门外的军机处,另一组图片是沈阳故宫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文字说明指出这几组建筑物的用途。在学生观看阅读的时候,可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说一说上述建筑不同布局的意图。北京皇宫中乾清宫与军机处的建筑突出了皇帝的至髙无上地位和大臣的低下地位,说明君主权力的加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