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题库

人力资源管理师试题(二级)

一、填空题(200个)

1.战略规划。即人力资源战略规划,是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的目标,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是各种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核心,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2.组织规划是对企业整体框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等。

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是人力资源总规划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建设的程序、制度化管理等内容。

4.人员规划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现状分析、企业定员、人员需求与供给预测和人员供需平衡等。

5.人力资源费用规划是对企业人工成本、人力资源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包括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6.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规划。企业规划的目的是使企业的各种资源(人、财、物等)彼此协调并实现内部供求平衡。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规划。

7.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人力资源规划不仅具有先导性和战略性,而且在实施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和目标的过程中,它还能不断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的政策和措施,指导人力资源管理活动。

8.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纽带。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前提,而人力资源规划又对企业人员的招聘、选拔、培训、考评、调动、升降、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目标、步骤与方法,作出了具体而详尽的安排,充分显示了人力资源规划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9.工作岗位分析是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员工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资格条件所进行的系统研究,并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的过程。

10.在企业单位中,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它的名称、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工作范围、工作对象以及所使用的工作资料。

11.在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首先要对岗位存在的时间、空间范围作出科学的界定,然后再对岗位内在活动的内容进行系统的分析,即对岗位的名称、性质、任务、权责、程序、工作对象和工作资料,以及本岗位与相关岗位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方式等因素逐一进行比较、分析和描述,并作出必要的总结和概括。

12.在界定了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以后,应根据岗位自身的特点,明确岗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提出本岗位员工所应具备的,诸如知识水平、工作经验、道德标准、心理品质、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格和条件。

14.将上述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

15.岗位规则,亦称岗位劳动规范,它是对岗位的职责、劳动任务、劳动手段和工作对象的特点,操作程序,职业道德等所提出各种具体要求。包括岗位名称、技术要求、上岗标准等项具体内容。

16.协作规则企业单位对各个工种、工序、岗位之间的关系,上下级之间的连接配合等方面所作的规定。

17.行为规则对员工的行为举止、工作用语、着装、礼貌礼节等所做的规定。

18.定员定额标准包括:编制定员标准、各类岗位人员标准、时间定额标准、产量定额标准或双重定额标准等。

19.岗位培训规范。即根据岗位的性质、特点和任务要求,对本岗位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与开发所作的具体规定。

20.岗位员工规范在岗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某类岗位员工任职资格以及知识水平、工作经验、文化程度、专业技能、心理品质、胜任能力等方面素质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21.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对各类岗位的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所作的统一规定。

22.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包括职责要求、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经历要求

23.指导性培训计划主要内容有:培训目的、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项目(实际操作)、课程的设置与课时分配、培训方式、考核方法等。

24.应知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如所使用机器设备的工作原理、性能、构造,加工材料的特点和技术操作规程等。

25.应会胜任本岗位工作所应具备的技术能力。如使用、调整某一设备的技能,使用某种工具、仪器仪表的能力等。

26.基本资料主要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等级(亦即岗位评价的结果)、岗位编码、定员标准、直接上下级和分析日期等方面识别信息。

27.岗位职责主要包括职责概述和职责范围。

28.监督与岗位关系说明本岗位与其他岗位之间在横向与纵向上的联系。

29.工作内容和要求它是岗位职责的具体化,即对本岗位所要从事的主要工作事项作出的说明。

30.薪酬泛指员工获得的一切形式的报酬。包括薪资、福利和保险等各种直接或间接的报酬。

31.薪酬有不同表现形式:精神的与物质的;有形的与无形的;货币的与非货币的;

32.薪金通常是以较长的时间为单位计算员工的劳动报酬。

33.报酬员工完成任务后,所获得的一切有形和无形的待遇。

34.收入员工所获得的全部报酬,包括薪资、奖金、津贴和加班费等项目的总和。

35.单一指标计分标准可以采用自然数法和系数法。

36.自然数法计分可以是每个评定等级只设定一个自然数,也可以是每个评定等级有多个自然数可供选择。

37.登记误差,是在进行数据处理中产生的误差,如输入数据错误导致的误差。

38.随机误差,如在岗位调查时,按随机原则进行抽样调查时所产生的抽样平均误差,这种误差是必然会产生的,也是可以通过计算,设法加以控制的误差

误差。

40.决策科学化的要求:合理的决策标准、有效的信息系统、系统的决策观念、科学的决策程序、决策方法科学化

41.编制经营计划的方法:滚动计划法、PDCA循环法、综合平衡法

42.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明确任务目标、合理分工协作、责权利相对应

43.“因事设岗”是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设置岗位的要求:根据总体发展战略、责任目标要明确、岗位数量是否最低、关系是否协调、科学充实饱满

44.工作轮班的组织形式:两班制、三班制、四班制

45.劳务外派与引进的类型和形式:公派和民间;走出去和请进来

46.事件处理法的基本程序: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实施要点

47.绩效管理的环节:目标设计、过程指导、考核反馈、激励发展

48.确定工作岗位评价要素和指标的基本原则:少而精的原则、界限清晰便于测量的原则、综合性原则、可比性原则。

49.测评误差的分类:登记误差、代表性误差。

50.工作岗位评价标准包括: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量化标准、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标准等项的具体标准。

51.在工作岗位评价中,对评价指标的计分标准的制定,可以采用单一计分和多种综合计分两种标准。

52.多种要素综合计分标准的制定方法是其测量尺度建立等距水平或假设具有等距水平基础之上,具体包括:简单相加法、系数相乘法、连乘积法和百分比系数法等。

53.效度是指测评本身可能达到期望目标的程度,也就是测评结果反映被评价对象的真实程度。

54.工作岗位评价信度、效度的检查,通常以信度系数和效度系数为基础进行鉴定,而这两个系数都是以相关系数来表述。

55.工作岗位评价的方法主要有四种:排列法、分类法、因素比较法和评分法。

56.企业人工成本包括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总额、社会保险费用、福利费用、教育费用、劳动保护费用、住房费用和其他人工成本等。

57.社会保险费用是指企业按有关规定实际为使用的劳动力缴纳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用。

58.员工福利有多种形式,包括全员性福利、特殊福利、困难补助。

59.福利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福利总额、明确实施福利的目标、确定福利的支付形式和对象、评价福利措施的实施效果。

60.福利管理的主要原则:合理性原则、必要性原则、计划性原则、协调性原则。

二、判断题(每题1分,总计100分)

2.劳动法律法规的基本特点是非强制性(×)。

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

4.劳动合同订立的目的是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劳动法律关系(√)

5.劳动合同履行中,劳动者必须参加到用人单位的劳动组织中去,担任一定的职务(√)

6.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当事人自愿制定的,只要双方自主自愿就可以,不以法律为依据(×)

7.劳动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

8.强行性规范而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受国家法律强制力的直接保障(√)

9.任意性规范形成的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不受国家强制力保障(×)

10.雇主和雇员在劳动法律关系中,既是权利主体,又是义务主体(√)

11.集体合同是用人单位与本单位职工根据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就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职业培训、保险福利等事项,通过集体协商签订的书面协议。(√)

12.依法订立的集体合同对企业和企业全体职工都具有约束力(√)。

13.上向沟通的信息应当逐层集中,在各环节进行综合,然后向上一级传输。(√)

14.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的配置是通过劳动力竞争市场实现的。(×)

15.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与劳动者均为享有经济主权的市场主体。(√)

16.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17.雇员是与雇主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可以理解为基于.劳务合同,为雇主提供劳动的人。(×)

18.国家强制力是否立即发挥作用,取决于劳动法主体行为的性质。(×)

19.劳动法律事件是指不依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能够引起一定劳动法律后果的客观现象。(√)

20.没有成立工会组织的集体合同,应由职工代表与企业签订。(√)

21.劳动争议处理制度中的调整是劳动关系当事人的一种自我管理形式,下面提法不是其基本特点的是强制性(√)。

22.集体合同的订立形式包括承诺形式(×)。

23.一方对于集体协商有要求的,另一方在收到集体协商要求之日起20日内以书面形式给予回应。(√)

24.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集体合同草案或专向集体合同草案,应当有2/3 以上职工代表或者职工出席。(√)

25.须经全体职工代表或者全体职工2/3以上同意,集体合同草案或专项集体合同草案方获通过。(×)

26.集体合同签订后的10天内报送县级以上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查。(√)

27.劳动行政部门在收到集体合同后的15 天内将审核意见书送达,集体合同的生效日期以《审查意见书》确认的日期为生效日期。(√)

29.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斗。(√)

30.企业内高层管理机构和职能人员逐级或越级向下级机构和职能人员,直至生产作业员工的

31.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一次性付清劳动者工资,这一情形称为支付劳务费(×)。

32.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的,在病休期间,用人单位支付病假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

33.劳动者因产前检查和哺乳依法休假的,用人单位应当提供部分工资(×)。

34.用人单位停工、停业期间,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70%支付劳动者基本生活费。(√)

35.劳动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计划不必与职业培训计划同时编制。(√)

36.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生产技术、特定的安全卫生技术理论教育和操作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准上岗。(√)

37.职工因工致残待遇被鉴定为一至四级的,应当退出生产、工作岗位,保留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38.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期间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 个月。(√)

39.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8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40.劳动法律关系是指雇员与雇主在实现现实的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41.劳动关系与劳动法律关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劳动法律关系体现了国家意志。(√)

42.企业生产技术发生变化,员工调整工作岗位的必须重新培训(√)。

43.企业违反集体合同的规定不包括应承担法律责任(×)。

44. 描述型调查与目标型调查的区别是由被调查者用自己的语言自由地表达自身的意愿和想法,准确地表明自己的感觉。(√)

45. 调查结果分析由企业内部的有关管理人员组成,也可以聘请相关咨询公司的专家实施。(×)

46.在正常情况下劳动者从事工作或劳动的时间称为标准工作时间(√)。

47.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48.实行计件工资或提成工资等形式的用人单位,在科学合理的劳动定额基础上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相应的行业最低工资标准。(×)

49.职工因工致残退出生产岗位,二级伤残应按月支付伤残津贴为本人工资的80%(×)。

50.职主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五级伤残应发给16 个月的本人工资。(√)

51.职工因工死亡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为2-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52.企业薪酬管理的原则将主要以员工的生产业绩决定其薪酬。(√)

53.用人单位要求延长工作时间,休息日安排加班又不能补休,法定节假日加班,以上三种情况用人单位应分别支付

54.在单项工资管理制度制定中,支付原则、等级划分、过渡办法是工资管理户的工作内容。(√)

55. 品质是指测评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程度,即测评得分可信赖程度的大小。(×)

56.在工作岗位评价指标分级标准确定之后,需要从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出工作岗位评价指标的误差标准(×)。

57.适合于规模较小、生产单一、岗位设置较少的企业的工作岗位评价方法是评分法(×)。

58.工作岗位评价方法中,适合于能随时掌握较为详细的市场薪酬调查资料的企业的是因素比较法(√)

59.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称为企业人工成本(√)。

60.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社会保险费用、住房费用、福利费用、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和其他人工成本组成了劳动报酬(×)。

61.新成立的单位应当自成立之日起40日内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办理住房公积金缴存登记。(×)

62.可以采用工资总额与销售额的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或采用盈亏平衡点方法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还可以采用工资总额占附加值比例的方法来推算合理的工资总额,这可称为是工资总额的构成(×)。

63.薪酬管理是指根据企业总体发展战略要求,通过管理制度的设计与完善,薪酬激励计划的编制与实施,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薪酬形式的激励作用,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64.企业应当始终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按劳付酬"的行为准则,才能有效地实施薪酬管理,这体现的是对内具有公正性原则。(×)

65.以下论述中衡量薪酬制度的标准不包括员工的认同度(√)。

66.在《劳动法》中规定周工作时间不超过40 小时的工时制度。(√)

67.特殊调整工资是对人才市场稀缺岗位,企业采取的特殊工资和奖金调整。(√)

68. 工作岗位评价方法的中心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而不是现有的人员。(×)

69.工作岗位评价要素达到相关系数在0.3-0.4时称为次要因素(×)。

70. 社会心理要素是指社会对某类岗位的各种舆论,对该类岗位人员在心理上所产生的影晌,主要采用人员流向指标。(√)

71. 岗位效度是指评价要素和评价标准体系反映岗位特征的有效程度。(×)

72.经验效度是通过建立一定指标简称为效标来检查测评结果的效度。(√)

73.适合于各岗位的差别很明显的企业或公共部门和大企业的管理岗位评价法是分类法(√)。

74.生产过程复杂、岗位类别数目多、对精度要求较高的大中型企业岗位评价应采用评分法(√)

75.人工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成本和价格(√)。

76.按照国际惯例,企业人工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支付并列入成本的加班工资(×)

77.超额支出损益分歧点指企业利润为零时的销货额,是企业盈亏的分界点。(×)

管理中心办理变更登记或者注销登记。(√)

79.新参加工作的员工从参加工作的第二个月开始缴纳住房公积金。(√)

80.员工和单位住房公积金的缴存比例均不得低于员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5%有条件的城市,可以适当提高缴存比例。(√)

81.按照绩效面谈的具体过程及其特点,可分为单向劝导式面谈、双向倾听式面谈、解决问题式面谈、综合式绩效面谈。(√)

82.由于采用的效标不同,从绩效管理的考评内容上看,绩效考评可以分为品质主导型、行为主导型和效果主导型三种类型。(√)

83.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84.工作岗位评价的中心是客观存在的“事”和“物”,而不是现有的人员。(√)

85.人工成本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成本和价格,因而它既影响着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大小,又影响着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

86.目标管理法的评价标准直接反映员工的工作内容,结果不易于观测,所以经常出现评价失误,不适合对员工提供建议,进行反馈和辅导。(×)

87.目标管理法可以在不同部门和不同员工之间设立统一目标,对员工和不同部门间的工作绩效作横向比较,为以后的晋升决策提供依据。(×)

88.在绩效考评中为了避免个人偏见等错误,可以采用360度的考评方式。(√)

89.不同的企业薪酬制度有不同的适用对象和范围,它们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关键是要选择与企业总体发展战略以及实际情况相适应的薪酬制度。(√)

90.在工作岗位评价中,计分权重是要素指标量化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保证工作岗位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客观性的有效手段。(√)

91.测评误差的调整,重点是随机误差,其次是系统误差。(×)

92.为了保证岗位测评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在测评基本完成之后,应进行必要的信度和效度的分析与检查。(√)

93.信度是保证工作岗位评价质量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设计、编制和实施测评时,首先应考虑如何保证和提高它的可靠性问题。(√)

94.一般来说,测评的效度高,信度也高,但信度高的测评,其效度未必高。(√)

95.企业人工成本也称用人费(人工费)或人事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用于和支付给员工的全部费用。(√)

96.企业人工成本并不仅仅是企业成本费用中用于人工的部分,还包括企业税前利润中用于员工分配的部分。(×)

97.影响企业支付能力的因素有实物劳动生产率、销货劳动生产率、人工成本比率、劳动分配率、附加价值劳动生产率、单位制品费用、损益分歧点。(√)

(√)

99.劳动关系是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商品经济成为生产的主导形式而产生的。(√)100.工资作为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的均衡价格是连接雇主与雇员两者的桥梁。(√)

三、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100分)

1.狭义的人力资源规划实质上是( D)。

A.企业人力资源永久开发规划

B.企业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规划

c.企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规划 D.企业各类人员需求的补充规划

2.人力资源规划在整个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占有(C)。

A.一般地位

B.特殊地位 c.重要地位 D.突出地位

3.岗位分析为企业员工的考核、晋升提供了( C )。

A.坚实基础

B.必要条件 c.基本依据 D.必要前提

4.岗位分析的最终成果是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和(B )。

A.培训制度

B.岗位规范 c.工资制度 D.考勤制度

5. (C)能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化。

A.建工作小组

B.工作丰富化c.工作扩大化D.岗位轮换

6.岗位设计工作的内容不包括(D )。

A.扩大工作内容

B.员工工作满负荷c.劳动环境优化 D.劳动关系的改善

7.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C )。

A.人力资源计划

B.人员培训

C.劳动定员定额

D.人员分析

8.设置岗位的基本原则是(B)。

A.因人设岗

B.因事设岗

C.按领导意愿设岗

D.因企业结构设岗

9.根据生产总量核算定员人数属于( C )。

A.按设备定员

B.按岗位定员

C.按劳动效率定员

D.按比例定员

10. ( C )被称为是企业的“宪法”。

A.企业管理制度

B.技术规范

C.企业基本制度

D.行为规范

11.( A )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基本原则。

A.共同发展原则

B.学习与创新并重

C.适合企业特点

D.保持动态性原则

12.不属于审核人力资源费用预算基本要求的是(B )。

A.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合理性

B.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收益性。

C.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准确性

D.确保人力资源费用预算的可比性

A.狭义的人力资源

B.广义的人力资源c.人力资源设计 D.人力资源规划

14.人力资源规划长期的计划是(A)年以上。

A. 5

B. 6

C. 8

D. 10

15.战略规划是企业人力资源具体计划的(B),是事关全局的关键性规划。

A.组织

B.核心

C.制度

D.规章

16.企业整体框架设计可称为(D)规划。

A.制度

B.规章

C.核心

D.组织

17.企业人力资源管理(B)是人力资源总体目标实现的重要保证。

A.规章制度

B.制度规划 c.核心规划 D.组织规划

18. ( B)是对企业人员总量、构成、流动的整体规划。

A.人力规划

B.人员规划

C.资源劳动力

D.市场劳动力

19.人力资源费用预算、核算、审核、结算,以及人力资源费用控制称为( C )。

A.费用计划

B.人员规划

C.费用规划

D.费用管理

20.人力资源规划又被称为人力资源( D)。

A.管理活动的确定

B.管理活动的规划

C.管理活动的准备

D.管理活动的纽带

21.人力资源是企业内最活跃的因素,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规划中起(B)作用的规划。

A.战略性

B.决定性

C.根本性

D.关键性

22.劳动规范、岗位规则、岗位标准又称为(B)。

A.岗位要求

B.岗位规范

C.岗位培训

D.岗位员工规范

23.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的( A )为中心,对岗位的内涵进行深入分析。

A.事和物

B.物和规范

C.要求和职责

D.设计和规范

24.准备阶段的具体任务是( A)、建立联系、设计岗位调查的方案,规定调查的范围、对象和方法。

A.了解情况

B.明确目标

C.明确方向

D.了解任务

25.岗位的存在是为了实现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服务的,岗位增加、调整和合并都必须以是否有利于实现工作目标为(C)。

A.确定的标准

B.明确的标准

C.衡量标准

D.科学化管理的标准

26.生产工人参与计划制定,自行决定生产目标、作业程序、操作方法,检验衡量工作质量和数量,并进行经济核算,体现在改进岗位设计中的(C )。

A.工作扩大化

B.横向扩大化

C.纵向扩大化

D.工作丰富化

27. ( B)通过增加任务、扩大岗位任务结构,使员工完成任务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变更。

28.工作岗位设计方法研究中使研究人员易于发现问题的是( D )。

A.程序分析

B.流程图

C.线图

D.作业程序图

29. ( C)是研究人们在生产劳动中的工作规律、工作方法、工作程序、细微动作、作业环境、疲劳规律、人机匹配,以及在工程技术总体设计中人机关系的一门科学。

A.现代工学

B.现代劳动学C现代工效学 D.现代配置学

30. (C)的基本要素,是任何轰动组织从事经济活动赖以进行的必要条件。

A.人力资源

B.劳动力

C.人力资源作为生产力

D.劳动组织

31.企业定员是对劳动力使用的一种( A )界限。

A数量质量 B.劳动力消耗 C 劳动内涵 D.劳动规律

32.在( A)管理中,“定员”与“编制”这一术语存在非常密切的关系。

A.人力资源

B.劳动力分配

C.工作制度

D.组织

33.行政编制、企业编制、军事编制统称为(B)编制。

A.组织

B.人员

C.机构

D.系统

34.以下对于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具有重要作用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c)。

A.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

B.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

C.合理的劳动定员是企业管理必要的条件之一

D.科学合理定员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

35.定员必须以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保证这一目标实现所需的人员为依据说的是(B)原则。

A.劳动力定员

B.企业定员

C.生产定员

D.产品定员

36.企业在制定岗位用人数量时,应是某类岗位制度时间计划工作任务总量除以(C)。

A.某类人员工作量E某类人员工作时间

C.某类人员工作效率

D.某类人员参与时间

37.按劳动效率定员的公式是(B)。

A.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时间)

B.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出勤率)

C.定员人数=计划生产任务量/(工人劳动效率×时间)

D.定员人数=计划生产任务量/(工人劳动定额×出勤率)

38. (A )是由劳动定额定员标准化主管机构批准、发布,在一定范围内对劳动定员所作的统一规定。

A.定员标准

B.定员规定

C.定员制度

D.定员方法

A.业务规范

B.行为规范

C.技术规范

D.制度规范

40.人力资源管理中有一句名言是(C)。

A以人为本B.关心剩余管理C.不在你做什么,而在你怎么做D.员工思想是软件工作

41.学习理解国家法规时,要注意区分C)的差异。

A.可以与需求

B.必须与需求

C.可以与必须

D.需求与需要

42.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时,也必须写明(D)。

A.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

B.不应该做什么

C.做什么,要去做什么

D.做作么,如何去做

43.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必须与企业(D )保持协调一致。

A.员工

B.员工合同 C国家政策 D.集体合同

44. (B)时,当遇到与集体合同具体条款不一致的情况,可以通过与工会协商来解决,取得工会的谅解和支持是制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必须和必要的。

A.制订计划

B.规划制度 c.规定条款 D.发生争议

45.必须重视管理制度信息的采集、沟通与处理,保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规划的(D )。

A.统一性

B.应用性 c.一贯性 D.动态性

46.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准则和(A)规范。

A.行为

B.规章 c.制度 D.方法

47.费用预算与执行的原则是(B)、总体控制、个案执行。

A.分项预算

B.分头预算 c.分别统计 D.整体需求

48.以下内容中体现三条线的内容是(B)。

A.生产经营

B.预警线 c.利润线 D.工资标准

49.国家的工资指导线、社会的消费者物价指数和企业的工资市场水平调查是(C

)的。

A.相连

B.互通

C.相互关联

D.对立

50.根据(A)的总目标、总任务,对企业各类岗位的现状进行初步了解,掌握各种基本数据和资料。

A.工作岗位分析

B.工作岗位调查

C.设计岗位调查

D.确定岗位调查目的

51.人力资源规划1~5年称为(B)。

A.短期规划

B.中期规划 c.长期规划 D.组织规划

52.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培训等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称为(B)。

A.岗位设计

B.工作岗位分析 c.岗位规划 D.工作说明书

A.直接观察

B.同事报告 c.任职者报告D.书面资料

54.将分工很细的作业合并,由一人负责一道工序改为几个人共同负责几道工序,属于A

A.横向扩大工作

B.纵向扩大工作 c.工作丰富化D.工作满负荷

55.以下不属于工作岗位分析最终成果的是(D )。

A.工作说明书

B.职务晋升 c.岗位规范 D.作业程序图

56.劳动定员标准的三要素是(A)。

A.概述、正文、补充

B.名称、范围、标准.

c.封面、前言、目录 D..附录、脚注、条文注

57.以某类岗位、设备、产品或工序为对象制定的定员标准称为(D)标准。

A.设备定员

B.职责分工 c.综合定额 D.单项定员

58.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职能有(C)。

A.录用、保持、提高、晋升、调整

B.保持、奖惩、调动、评价、控制

c.录用、保持、发展、考评、调整 D.计划、组织、监督、激励、协调

59.对那些服务性、行政性或管理性岗位,有效的作业分析应采用(C)分析工具。

A.人一机程序图

B.多作业程序图 c.操作人程序图 D.作业程序图

60.人力资源规划是企业所有人力资源计划的总称,是战略规划与(B)的统一。

A.发展战略计划

B.战术计划

C.战略计划

D.长期计划

61.对组织信息的采集、处理和应用,组织结构图的绘制,组织调查,诊断和评价,组织设计与调整,以及组织机构的设置是人力资源规划的(C)内容。

A.战略规划

B.制度规划

C.组织规划

D.人员规划

62.将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按照-定的程序和标准,以文字和图表的形式加以表述,最终制定出工作说明书和C)等人事文件。

A.图表

B.岗位制度

C.岗位规范

D.企业制度

63.员工岗位胜任包括应知、应会、工作实例,它们属于(B)能力规范。

A.岗位技术

B.生产岗位技术业务

C.技能

D.专业

64.生产岗位操作规范可称为(D)标准。

A.管理岗位

B.岗位培训

C.生产技能与

D.生产岗位工作

65.以下提法中有关生产岗位操作规范不正确的内容是(C)。

A.岗位的职责和任务

B.岗位各项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C.管理职责与岗位的协调配合程度

D.完成任务期限

A.工作权限

B.心理品质要求

C.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D.相互岗位沟通要求

67.德国管理学家马克思·韦伯提出的制度化管理通常不包括(A)。

A.科学合理的理性权威

B.官僚制

C.科层制

D.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

68. (D)是企业的“宪法”,是企业制度规范中带有根本性质的基本制度。

A.技术范围

B.管理制度

C.业务规范

D.企业基本制度

69.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包括绩效管理制度的设计与(B)。

A.绩效管理内容的设计

B.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c.绩效管理方法的设计 D.绩效管理目标的设计

70.(C)是将考评期内员工的实际工作表现与绩效计划的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工作绩效的差距和不足的方法。

A.横向比较法

B.纵向比较法c.目标比较法D.水平比较法

71. (A)面谈要求参加者事先准备一些问题,而且要掌握提问和聆昕的时机。

A.双向倾听式

B.综合式 c.单向劝导式D.解决问题式

4.品质主导型的绩效考评,以考评员工的()为主。

A.品德

B.知识 c.行为 D.潜质

72.加权选择量表法的具体形式是用一系列的形容性或描述性的语旬,说明员工的各种具体的(A)。

A.工作行为

B.工作能力 c.工作态度D.工作风格

73.关键事件法的缺点是(B)。

A.无法为考评者提供客观依据

B.不能作定量分析

c.不能贯穿考评期的始终 D.不能了解下属如何消除不良绩效

74.强制分布法假设员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整体呈(C)分布。

A.偏态

B.正偏态 c.正态 D.负偏态

75.在剖析各种绩效差距的原因时,“工作计划性不周”属于(A)原因。

A.个人

B.外部 c.组织 D.管理

76.在绩效面谈中,反馈的信息应该“去伪存真”,这体现了有效信息反馈所具有的(D)。

A.针对性

B.及时性 c.主动性 D.真实性

77.在本期绩效管理活动完成之后,将考评结果以及有关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并为下一期绩效管理活动创造条件的面谈,称为(C)。

A.绩效计划面谈

B.绩效考评面谈 c.绩效总结面谈 D.绩效指导面谈

78.(B)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则和行为的规范。

A.绩效管理

B.绩效管理制度 c.绩效管理目的 D.绩效程序

A.绩效管理制度

B.绩效管理步骤 c.绩效管理程序的设计 D.绩效管理方法

80. (A)是一系列以员工为中心的干预活动过程。

A.绩效管理

B.绩效管理制度 c.绩效管理目的 D.绩效管理特点

81.( A )是指企业开展培训所获得的货币效益与培训总投入之间的比值。

A.培训投资回报率

B.培训项目收益率

C.培训项目成本率

D.培训效率

82.课程设计的基点是( D )

A.有效利用培训资源

B.满足组织的培训需求

C.提高个人和组织的绩效

D.最大限度地调动受训者的积极性

83.企业培训( A )的根本作用在于为培训活动提供一种制度性框架和依据,使培训沿着法制化、规范化轨道运行。

A.制度

B.模式

C.方案

D.目标

84.( A )是企业单位组织实施绩效管理活动的准备和行为的规范。

A.绩效管理制度

B.绩效管理目标

C.绩效管理方法

D.绩效管理内容

85.( B )是保证考评者和被考评者正常活动的前提和条件。

A.企业成本管理体系

B.企业绩效管理体系

C.企业文化管理体系

D.企业薪酬管理体系

86.( B )是结果导向型考评方法中可以克服员工优异表现与较差表现的共生性的考评方法。

A.目标管理法

B.绩效标准法

C.直接指标法

D.成绩记录法

87.提高绩效面谈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信息反馈方式,并且使其具有针对性和( D )

A.系统性

B.全面性

C.多样性

D.适应性

88.薪酬的非货币形式不包括( A )

A.员工福利

B.表彰嘉奖

C.荣誉称号

D.奖章授予

89.影响企业整体薪酬水平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 )

A.工作条件

B.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

C.薪酬策略

D.地区、行业工资水平

90.决定企业薪酬体系类型的外部因素,不包括( D )

A.外部市场薪酬水平

B.劳动力供给状况

C.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D.现行的薪酬政策

91.在岗位评价中,( D )要素评价的是岗位的劳动卫生状况。

A.劳动责任

B.劳动技能

C.劳动强度

D.劳动环境

92.工作岗位评价标准不包括( D )。

93.企业劳动关系调整信息系统设计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B )。

A.信息需求分析

B.信息储存

C.信息收集与处理

D.信息提供

94.当事人因主张有待确定的权利和义务所发生的争议属于( C )。

A.个别争议

B.集体争议

C.利益争议

D.权利争议

95.( A )与缺勤率和流动率呈负相关。

A.组织效率

B.组织承诺

C.工作绩效

D.工作分析

96.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B )

A.组织发展的有力措施

B.规范员工的手段

C.提高生产效率的途径

D.人事决策的基础

97.对员工而言,绩效管理不具有的功能是( D )

A.互相沟通

B.互相激励

C.互相促进

D.互相竞争

98.企业工作岗位分析、劳动定员定额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是人力资源规划的( B )

A.基础

B.重要前提

C.依据

D.必要条件

99.设计岗位调查方案时,关于调查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说法错误的是( C )

A.指出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

B.调查地点指登记资料、收集数据的地点

C.确定调查方式要力求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

D.能采用抽样调查、重点调查方式,就不必进行全面调查

100.搞好劳动定员工作的核心是( D )

A.定员数量的高低宽紧程度适中

B.既保证生产的需要,又能节约劳动力

C.体现高效率、满负荷和充分利用工时的原则

D.保持先进合理的定员水平

四、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计200分)

1.企业人力资源规划从内容上看,可以区分为()。

A.战略规划

B.费用规划 c.组织规划 D.企业组织变革规划 E人员规划ABCE

2.工作岗位分析信息主要来源包括()。

A.书面资料

B.任职者的报告 c.任职者简历 D.同事的报告 E.直接的观察ABDE

A.任务的整体性

B.任务的多样化 c.明确任务的意义

D.赋予必要的自主权

E.任务重要性

ABCD

4.岗位规范的内容包括()。

A.岗位劳动规则

B.定员定额标准 c.岗位员工规范 D.岗位培训规范

E.工作权限

ABCD

5.以下()是工作说明书的内容。

A岗位名称 B.工作岗位评价与分级 c.工作时间 D.任职人员的详细信息 E.岗位编码ABCE

6.工作岗位设计的基本原则包括()。

A.明确任务目标原则

B.合理分工协作原则

c.因事设岗原则 D.责权利相对应原则 E.能级原则

ABCD

7.按照定员标准的综合程度,企业定员标准可分为()。

A设备全员标准B岗位定员标准C单项定员标准D比例定员标准

E综合足员标准

CE

8.编制定员标准的原则有()。

A依据要科学B方法要先进C计算要统D形式要简化 E.内容要协调

ABCDE

9.审核人工成本预算时,应做到()。

A保证企业支付能力和员工利益B关注消费者物价指数

c.定期进行劳动力工资水平市场调查 D.关注有关政策的变化

E.关注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年度企业工资指导线。

ABCDE

10.人力资源费用支出控制的原则包括()。

人及时性原则 B.节约性原则c.适应性原则D.标准化原则

E.权责利相结合原则

ABCE

A.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

B.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

C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D制定相宜的政策和古施 E.有效激励员工ABCDE

12.企业在制定人力资源规划时,从期限上可分为()规划。

A.最长期限

B.一般 c.长期 D.中期 E.短期

CDE

13.人员规划包括()。

A.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B.企业定员 c.人员需求 D.供给预测 E供需平衡ABCDE

14.费用规划包括()。

A.企业人工成本

B.管理费用的整体规划 c.预算、核算 D.审核、结算E.人力资源费用控制

ABCDE

15.工作岗位分析是对()进行系统研究。

A.性质任务B;职责权限 c.岗位关系 D.劳动条件 E环境

ABCDE

16.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包括()。

A.完成岗位调查取得相关信息

B.界定岗位的工作范围和内容

c.岗位分析的研究成果 D.岗位分析和描述 E.岗位规范文件要求

ABC

17.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包括()。

A.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员工奠定基础

B.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依据

c.是单位改进工作设计的必要条件 D.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E.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制度的重要步骤

ABCDE

18. ()能使员工愉快地投身于本职工作中。

A.通过工作说明书

B.通过岗位规范 c.明确自己工作的性质

D.明确工作权限和职务晋升路线

E.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ABCDE

19.岗位劳动规则包括()规则。

ABCDE

20.管理岗位知识能力规范的内容包括()。

A.职责要求

B.职能要求 c.知识要求 D.能力要求 E.经历要求

ACDE

21.统筹各组织机构和各类人员的教育培训,应从()等方面提出培训和具体计划,为培训工作开展提供指导性意见。

A.培训内容

B.培训资源

C.实施方式

D.考核评价

E.组织保障

ACDE

22.在制定培训评估方案时,最好能够由()共同进行,以保证评估的科学性和切实可行性。

A.项目实施人员

B.培训管理人员

C.培训评估人员

D.培训评估应用人员

E.外部培训顾问

ABCDE

23.以掌握技能为主要目的的实践型培训方法有()。

A.工作指导法

B.工作轮换法

C.案例分析法

D.特别任务法

E.个别指导法

ABDE

24.培训前对培训师的一般要求有()。

A.应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

B.做好培训各项准备

C.决定如何在学员之间分组

D.根据培训指南进行

E.检查日程安排并留有余地

BCDE

25.由于涉及的对象和内容不同,绩效管理与程序的设计可分为()。

A.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B.具体考评标准设计

C.管理的总流程设计

D.具体考评程序设计

E.考评信息系统设计

CD

A.绩效管理制度设计

B.绩效管理流程设计

C.绩效管理工具开发

D.绩效管理组织构建

E.管理信息系统设计

ACDE

27.绩效计划作为绩效管理的首要环节,与传统考评方式相比,其主要特征有()。

A.绩效计划是一个双向沟通的过程

B.参与和承诺是制定绩效计划的前提

C.绩效计划是企业生产作业计划的基础

D.绩效计划是关于工作目标和标准的契约

E.绩效计划是上级主管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ABD

28.行为观察法要求考评者根据某一工作行为发生频率或次数多少对其进行评定,其考评标准中所用的描述词语有()。

A.从不

B.偶尔

C.有时

D.随时

E.总是

ABCE

29.综合型绩效考评方法包括()。

A.合成考评法

B.强迫选择法

C.加权选择量表法

D.结构式叙述法

E.图解式评价量表法

AE

30.薪酬的表现形式包括()。

A.精神的与物质的

B.稳定的与非稳定的

C.有形的与无形的

D.货币的与非货币的

E.内在的与外在的

ACDE

31.薪酬日常管理是由()组成的循环,这个循环称之为薪酬成本管理循环。

A.薪酬预算

B.薪酬计划

C.薪酬支付

D.薪酬决算

E.薪酬调整

ACE

32.薪酬体系设计所要体现的劳动基本形态包括()。

A.潜在劳动

B.静态劳动

E.动态劳动

ACD

33.在设计建议奖时要注意的事项包括()。

A.只要是出于达到组织目标的动机,均应该获奖

B.奖金的金额应该较低,而获奖人员的面要较宽

C.如果建议重复,原则上只奖第一个提此建议者

D.如果建议被采纳,除此之外还可给予其他奖金

E.根据工作任务和目标的变化,随时调整奖金数额

ABD

34.岗位劳动责任主要包括()。

A.质量责任

B.产量责任

C.看管责任

D.安全责任

E.直接责任

ABCD

35.企业确定合理人工费用时,应以()等因素为基准来进行衡量。

A.企业的支付能力

B.劳动力市场

C.工资的市场行情

D.社会消费水平的变化

E.员工的生计费用

ACE

36.职工参与企业民主管理的形式包括()。

A.个人参与

B.合作参与

C.岗位参与

D.间接参与

E.组织参与

ACE

37.员工满意度调查的内容包括()。

A.薪酬

B.组织

C.晋升

D.工作

E.环境

ACDE

38.用人单位内部劳动规则的特点包括()。

2009年11月人力资源管理师HR2试卷及答案

2009年11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统考试题-理论试卷 2009年11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 、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 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 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 、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 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 、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 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 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 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 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区: 姓名: 准考证号: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l~8题) 1、下列关于“德”的说法中,符合古代典籍“道德”之“德”本意的是()。 (A)“德”为心声(B)“德”为失去的意思 (C)“德”乃对道的认识和把握(D)“德”即信仰 2、我国古代思想家孔子曾有“执事敬”的说法,其意为()。 (A)尊敬长者(B)执行命令 (C)干事敬业(D)以儆效先

国家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大纲(打印版)

国家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大纲: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人力资源规划—指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进行预测,制定相宜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企业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的过程。 工作岗位分析 二、人力资源规划的内容:战略规划、组织规划、制度规划、人员规划、费用规划 三、工作岗位分析的内容: 1、对各类工作岗位的性质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及环境进行系统研究。 2、界定工作范围和内容后,提出承担本岗位任务应具备的员工资格条件。 3、制定出工作说明书等岗位人事规范。 四、工作岗位分析的作用: 1、为招聘、选拔、任用合格的人员奠定了基础。 2、为员工的考评、晋升提供了依据。 3、是企业单位改进工作设计、优化劳动环境的必要条件。 4、是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规划,进行各类人才供给和需求预测的重要前提。 5、是工作岗位评价的基础,而工作岗位评价又是建立、健全企业单位薪酬的重要步骤。 五、工作岗位分析的程序:1、准备阶段;2、调查阶段;3、总结分析阶段。 六、岗位规范—即劳动规范、岗位规则或岗位标准,它是组织中各类岗位某一专项事物或对某类员工劳动行为、素质要求等所作的统一规定。 七、工作说明书—是组织对各类岗位的性质和特征、工作任务、职责权限、岗位关系、劳动条件和环境,以及本岗位人员任职的资格条件等事项所作的统一规定。 八、岗位规范和工作说明书区别:

1、所涉及的内容不同。工作说明书是以岗位“事”和“物”为中心,而岗位规范所覆盖的范围、所涉及的内容要比工和说明广泛得多,只是其有些内容与工作说明书的内容有所交叉。 2、所突出的主题不同。岗位说明书是在岗位分析的基础上,解决“什么样的人才能胜任本岗位的工作”的问题;工作说明书不仅要解决岗位说明书的问题,还要回答“该岗位是一个什么岗位?这个岗位做什么?在什么地点和环境条件下做?” 3、具体的结构形式不同。工作说明书不受标准化原则的限制,可繁可简,结构形式多样化;岗位规范一般由企业职能部门按企业标准化原则,统一制定并发布执行的。 九、工作岗位设计的原则:因事设岗。 十、工作岗位设计的方法: 1、岗位设置的数目是否符合最低数量原则。 2、所有岗位是否实现了有效配合,是否足以保证组织的总目标、总任务的实现。 3、每个岗位是否在组织中发挥了积极效应,它与上下左右岗位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否协调。 4、组织中的所有岗位是否体现了经济、科学、合理、系统化的原则。 十一、企业定员的作用:1、是企业用人的科学标准;2、是企业人力资源计划的基础;3、是企业内部各类员工调配的主要依据;4、有利于提高员工队伍的素质。 十二、企业定员的原则: 1、以企业生产经营目标为依据; 3、各类人员的比便关系要协调; 2、以精简、高效、节约为目标; 4、人尽其才、人事相宜; 5、要创造一个贯彻执行定员标准的良好环境; 6、定员标准适时修订。 十三、企业定员的基本方法:某类岗位用人数量=某类岗位制度时间内计划工作任务总量/某类人员工作(劳动)效率 (1)按劳动效率定员:定员人数=计划期生产任务总量/(工人劳动效率X出勤率)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完整电子版教材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企业组织结构设计与变革 第一单元企业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理论 组织结构是组织内部分工协作的基本形式或框架。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仅靠个人指令或默契远远不能高效实现分工协作,他需要组织结构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事先规定管理对象、工作范围和联络路线等事宜。 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以企业组织结构为核心的组织系统的整体设计工作。它是企业总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前提。组织设计虽然是一项操作性较强的工作,但它是在企业组织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 (一)组织设计理论的内涵 组织设计是在组织设计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组织设计理论是企业组织理论的一部分。 1、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的对比分析 组织理论又被称作广义的组织理论或大组织理论,它包括了组织运行的全部问题,如组织运行的环境、目标、结构、技术、规模、权利、沟通等,都属于其研究对象。组织设计理论则被称作狭义的组织理论或小组织理论,它主要研究企业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把环境、战略、技术、规模、人员等问题作为组织结构设计中的影响因素来加以研究。由此可见,组织理论与组织设计理论在外延上是不同的,从逻辑上说,组织理论应该包括组织设计理论。 2、组织理论的发展 组织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古典组织理论、近代理论和现代组织理论三个阶段。组织理论的发展同整个管理理论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古典组织理论主要是以马克思。韦伯、亨利法约尔等人的行政组织理论为依据的,强调组织的刚性结构;近代组织理论则是以行为科学为理论依据,甚至作为行为科学的一部分而存在,他着重强调人的因素,从组织行为的角度来研究组织结构;现代组织理论则是从行为科学中分离出来,主要是以权变管理理论为依据,他既吸收了以前各种组织理论的有益成果,又强调应按照企业面临的内部条件而灵活地进行组织设计。现代组织理论还在发展中,他的理论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 3、组织设计理论的分类 组织设计理论又被分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静态的组织设计理论主要研究组织的体制(权、责结构)、机构(部门划分的形式和结构)和规章(管理行为规范)。古典组织学派在这一方面,已经做过大量研究。而动态的组织设计理论除了包含上述基本内容之外,还加进了人的因素,加进了组织结构设计,以及组织在运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诸如协调、信息控制、绩效管理、激励制度、人员配备及培训等。现代组织设计理论,无疑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真题模拟及答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真题及答案

5月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专业技能真题及答案 一、简答题(本题共3题,第1、2小题各15分,第3题16分,共46分) 一.简述员工培训规划设计的程序 (1)明确培训规划的目的。企业培训规划必须以服从和服务于企业发展战略需要为基点: 1)能够协调企业组织目标和职能目标,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 2)注重时空上的结合,长期、中期、短期互补,岗前、在岗、脱岗协调。 3)具有超前性和预见性。 4)具有一定的量化基础。 5)有成本预算并提供必要的成本控制和费用节约方案。 (2)获取培训规划的信息。进行培训规划设计时,应尽可能多获取各种有用的相关信息,具体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真实的培训需求、各部门工作计划、能够掌控各种培训的资源、工作岗位特征及受训者特点、绩效考核结果、以往各个年度各种突发事件,以及其它相关数据资料。 (3)培训规划的研讨与修正。 1)召开有关培训规划的专题会议。为提高培训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一般应召开论证会议,对培训规划所涉及各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研讨和评价。参加

论证会议的人员包括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部门经理、学院代表、内部培训师等,以保证培训规划更为客观实际。 2)加强部门经理问沟通。在制定培训规划时,最常见的方法是与部门经理沟通。缺乏与部门经理的深入沟通,所提供的培训规划再好,往往会在实施过程中得不到部门经理的全力支持和协助。 3)领导做出科学决策。直接由领导针对企业、部门或员工的具体情况做出正确的决策。开展上述工作时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①培训规划完全符合要求,不需要进行调整纠偏。②重度调整纠偏。在培训规划制定过程中遇到重大问题,如分析确认其不适合企业实际需求,或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改变,或培训资源不足以支持等,需对规划进行修改。③轻度调整纠偏。这种情况是发现原定规划中有些地方欠妥,如人员分工、课程编排次序、工作进度的协调、原邀请的培训师不合适或不能出席、培训的投入过多或过少、培训场地安排不合理、培训组织工作漏项等,出现这种问题时就要召开培训规划专题讨论会议,讨论解决的方法,并同时对培训规划的相应部分做出修改。 (4)把握培训规划设计的关键点。企业员工培训规划的设计,应当充分体现“信念、远景、任务、目标、策略”等基本要素的统一性和综合性。 1)信念是企业文化的内涵,属于精神范畴,它要对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的价值观做出简洁、明确的概括。 2)远景是企业发展的宏伟蓝图。 3)任务是企业员工培训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对社会和客户的承诺。

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2010年5月至2011年11月简答、综合分析、综合评审题真题及答案

2010年11月一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真题 卷二:专业能力 一、简答题: 1、答:企业集团的治理结构是由哪些机构组成的?(4分)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包括: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机构 分别承担哪些职责? (1)从管理权限的角度说:(4分) ①股东大会 a. 股东大会是通过公司内部设置的能够自主表达意愿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b. 是对公司的经营管理和股东利益进行议决的公司最高权力机构。 c. 保留重大方针、政策制定权。 ②董事会 (董事会是股东大会闭会期间行使职权的机构,是公司常设权力机构和经营管理决策的领导机构,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中枢和管理权力中心。) 董事会作为公司产权与治理的主体, a. 对外是公司的代表和权力象征, b. 对内是公司的决策者和指挥者。 c. 董事会决定公司的一切重大问题,包括执行机构的人员聘任和设置。 ③经理班子 经理班子是由高层经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组成的公司执行机构。 经理受聘于董事会,在董事会授权的范围内拥有: a. 对公司事务的管理权, b. 负责日常经营活动。 c.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董事会的主要职能已经从过去的常规管理转为战略决策和监督作用 ④监事会 监事会是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机构,直接对股东或股东大会负责。 ·财务上的检查审核权, ·对董事会或经理人员的业务执行情况是否得当也拥有检查权。 ·有权对董事会成员和经理人员实施监督,对损害公司利益的玩忽职守者有权提出罢免意见。(2)从健全体制的角度说:(4分) ①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班子的建立及权力分配的制度安排; ·股东(主要是法人股东)对董事会、经理人员和一般员工工作绩效监督和评价的制度安排; ③对经理人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设计及实施办法; 出现危机时,法人股东的行为方式。 2、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部分新规定 (一)《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程序性与公法性(2分)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任务(2分)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主要任务是:第一,公正及时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第二,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 (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理新的制度设计 1.强化了劳动争议调解程序。(2分) 2.《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部分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制度。(2分) 3.《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效期间作了更为科学的规定。按《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现已延长至一年】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该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2分) 4.缩短了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并明确了先行裁决的条件。(2分) 5.合理分配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反映隶属性关系的争议事项,实行“谁决定、谁举证”的原则。(2分) 6.减轻了当事人的经济负担。《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P425(2分)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报考指南完整版 考试介绍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资格考试是由国家劳动部统一组织考试,考试合格后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证书。 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分为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人力资源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报名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1)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2)具有大专学历(含同等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3)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经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员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 (4)具有高中或中专学历,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6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3)取得本职业四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4)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5)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年以上。 (6)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经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7)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

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取得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7年以上。 (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5)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高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取得本职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毕(结)业证书者; (2)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报名材料 (1)学历证书1份,身份证复印件2份; (2)从事本工种连续工龄的单位人事劳动部门的盖章证明; 证明 ***同志身份证号码为*****,于**年**月至**年**月在*******公司从事人力资源相关工作,特此证明! 公司盖章 (3)免冠近照1寸、2寸蓝底彩色照片各4张。 报考流程 考试程序: 第一、在各省和劳动保障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或代理机构报名 第二、由各省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审核报名条件 第三、审核通过后,交考试费用,缴齐费用后领取准考证 第四、参加全国统一考试,考场由各省职业鉴定中心组织安排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历年真题及解析(2007-2012)

2008年5月 第一部份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道题) 一、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错选、少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题) 1.下列关于职业道德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程度的增强,对职业道德提出了更高要求 (B)职业道德的稳定性特征,说明职业道德是稳定而不变化的 (C)职业选择属于个人权利的范畴,不属于职业道德的范畴 (D)职业道德与法律分属不同领域,二者没有关联性 2.职业道德的规范功能是指() (A)岗位责任的总体规定效用(B)爱干什么,就干什么 (C)规劝作用(D)自律作用 3.美国于1978年确立了一部规范政府官员的() (A)《荣誉法典》 (B)《不当赠品及不当表示防止法》 (C)《从政职业法》 (D)《谢尔曼法》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所提出的职业道德的“五项要求”是() (A)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B)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 (C)遵纪守法,文明礼貌,崇尚科学,艰苦朴素,服务人民 (D)热爱集体,以人为本,守土有责,勤劳勇敢,开拓创新 5.关于“勤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无论内心是否愿意,只要在行为上努力工作就是勤勉 (B)在被迫的状态下工作,也可以称之为勤勉 (C)按照劳动契约工作,属于勤勉的范畴 (D)勤勉是从业人员自主和自愿的选择 6.关于“职业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职业化具有一定合理性,但它会束缚人的发展 (B)职业化是反对把劳动作为谋生手段的一种劳动观 (C)职业化是提高从业人员个人和企业竞争力的必由之路 (D)职业化与全球职场语言和文化相抵触 7.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的正确理念是() (A)劳动是一种交易,劳资双方应该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 (B)时间就是金钱,员工花了时间,就应该得到金钱回报 (C)追踪世界前沿,不断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 (D)奉行拿来主义,对外国的东西要全面大胆地汲取 8.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常说“戏比天大”,其意思是() (A)演戏本身就是目的,为了演戏而演戏 (B)观众爱看或者不爱看是次要的,完成演出任务是最重要 (C)戏剧的表现内容丰富,能够纵贯历史和空间 (D)必须认真对待承诺的演出,这是演员的天职 (二)多项选择题(第9~16题) 9.敬业的含义包括() (A)恪尽职守(B)勤奋努力 (C)享受工作(D)精益求精 10.践行诚信规范,尊重事实的要求是() (A)坚持原则,不为个人利害关系所左右

四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

2010年11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等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1、考生应首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 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第二部分, 26-125 小题,为理论 知识试题。 4、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 橡皮擦干净 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 效。 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职业道德 (第1~25题,共25 道题) 职业道德理论与知识部分 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其中单项选择题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项选择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请根据题意的内容和要求答题,并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错选、少 选、多选,则该题均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 题) 二)多项选择题(第 9~16 题) 职业道德个人表现部分(第17~25 题)答题指导: 该部分均为选择题,每题均有四个备选项,您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您的答案。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答案的相应字母涂黑。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经典范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论文题目: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姓名:XXX 身份证号:XXX XXX XXX XXX XXX 准考证号:140150841353 所在省市:广东省广州市 所在单位:广州XXX有限公司 浅谈企业培训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XXX XXXXXXXXXXXXXXXXX 摘要:本文主要关注了企业培训中容易发生的六个问题,主要有企业培训不受重视,培训内容缺乏有效分析缺乏系统性,培训无法有效服务公司战略和外部环境变化,培训和教育混同,培训中角色不清晰导致效率低下以及制度不规范等,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关键词:培训需求、企业战略、培训制度、规范 任何工作,均有其因果,对于培训工作也一样,企业培训工作者必须认真关注培训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把其中主要问题拎出来认真加以解决才能保证培训工作能够日上层楼。本文主要就企业培训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作一浅析。 一、企业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对于培训不够重视,培训是缺什么补什么,培训工作者忙于赶场“救火”。 在公司里面,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的现象:经营者一方面高喊培训员工如何重要:另一方面培训又被置于次要位置。在公司培训中管理层和老员工总是以自己经验丰富,工作很忙为借口不参加培训。企业培训总是被一再拖延,常常在周末或者下班以后的时间进行。显然,培训的重要性在企业里面常常挂在口号的程度,在理念上并没有成为公司运作的真正有效助手和工具。 人力资源部和各级培训人员匆匆忙忙到处赶场如同“救火”,据查有绝大多数的培训计划临时敲定,培训的随意性很大。而调研也发现,这些培训主要是由于公司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的问题、经营业绩不好的情况下临时安排的。这样,培训势同救火,无法规范操作。 二)缺乏综合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 这是个普遍的问题,我们的培训产生缘由总是由于公司出了问题时,管理层才匆匆决策要求推出公司员工培训,而培训的内容也总是围绕相应问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 年5 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 年5 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地区:

姓名: 准考证 号: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职业道德1-25 略)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 题,共100 道题,满分为100 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 ()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 B. 经济交替 C. 经济周期 D. 经济变动 27. 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28. ()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 判例法 C. 习惯法 D. 成文法 29. ()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的市场机会。 A.企业营销机会 B. 企业竞争机会 C. 企业优势机会 D. 企业实践机会 30. 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 具有执行官的特权 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 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31. 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word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为: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等等。本站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供大家参考选择。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1. 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3年以上。 2. 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3. 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4. 具有大学专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 5. 具有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取得本职业三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 6. 取得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

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考试与鉴定评审由各省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统一组织。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含职业道德)考试、专业能力考试、综合评审(论文撰写及答辩)三个部分,其中职业道德10分、理论知识90分;专业能力100分;综合评审100分。三个部分考试分别达60分为合格。采取闭卷笔试、模拟操作等考核方式进行。单科合格成绩保留一年有效。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的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能力考核均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理论知识考试与专业能力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二级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还须进行综合评审。考核合格者,由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相应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并实行统一编号登记管理和国家劳动部官方网站网上查询,是相关人员求职、任职、晋升、包括出国等的法律上的有效证件,可记入档案、全国通用。 凡取得人力资源管理师职业资格证书的人员,依据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和湖南省财政厅(湘劳社政字[2006]22号)文件规定享受相应津贴,其标准为:“已取得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职业资格证书,且在相应岗位工作的,其津贴可按不低于150元/月的标准执行。” 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报考条件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年5月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真题(答案) 2009年5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卷册一:职业道德 理论知识 注意事项: 1、考生应首先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等用钢笔、圆珠笔等写在试卷册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用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相应位置处。 2、考生同时应将本页右上角的科目代码填涂在答题卡右上角的相应位置处。 3、本试卷册包括职业道德和理论知识两部分: 第一部分,1~25 小题,为职业道德试题; 第二部分,26 ~125 小题,为理论知识试题。 4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所有答案均不得答在试卷上。 5 、考试结束时,考生务必将本卷册和答题卡一并交给监考人员。 6 、考生应按要求在答题卡上作答。如果不按标准要求进行填涂,则均属作答无效。

准考证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监制 (职业道德1-25略)第二部分理论知识 (26~125题,共100道题,满分为100分) 理论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 26.()是指经济运作过程中繁荣与衰退的周期性交替。 A.经济规律 B.经济交替 C.经济周期 D.经济变动 27.关于社会保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社会保险当事人可以自行选择缴费标准。 B.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保险项目。 C.社会保险当事人不能自行选择是否参加保险。 D.对劳动者而言,物质帮助权主要通过社会保险来实现。 28.()是以法律共同体的长期实践前提,以法律共同体的普通的法律确信为基础。 A.法官法 B.判例法 C.习惯法 D.成文法 29.()是指对本企业的营销具有吸引力的、能享受竞争的市场机会。 A.企业营销机会 B.企业竞争机会 C.企业优势机会 D.企业实践机会 30.满足地位需要的行为不包括()。 A.拥有舒适的轿车,合体的穿着 B.具有执行官的特权 C.居住在合适的社区,参加俱乐部 D.影响他人并改变他们的态度和行为 31.对组织而言,绩效管理的功能不包括()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试题(含答案) 专业能力: 一、简答题 (本题共3题,第1小题15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4分共44分) 1、在面试的实施过程中,一般可分为几个工作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15分) 2、简要说明提取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和步骤。(15分) 3、简要说明职业安全卫生预算的编制审核程序。(14分) 二、综合题 (本题共3题,第1小题18分,第2小题18分,第3小题20分,共56分) l、LHB公司是一家国际食品和家庭及个人卫生用品集团。该公司在21世纪初彻底进行了重组。在过去,该公司是高度分权化的,各国的子公司均享有高度的自治权。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该公司开始引入新的创新和战略流程,同时整合其核心业务。直到2000年,由H国和B国的董事长以及他们的代表组成的一个特别委员会和一个包括职能、产品和地区经理等在内15个董事一直独揽着公司的决策大权,整个结构是矩阵式的,其特点是加强了横向联系,组织的机动性加强,集权和分权相结合,专业人员潜能得到发挥,能培养各种人才。然而,矩阵制的缺点是成员位置不固定,有临时观念,有时责任心不够强;员工受双重领导,有时不易分清责任。一份”我们需要明

确的目标和角色:董事会使自己过多地卷入了运营,从而对战略领导造成了损害”的内部报告也表明公司的组织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然而,2001年启动的”杰出绩效塑造计划”带来了公司结构的实质性改变。该计划废除了特别委员会和地区经理这一层级,代之以一个由7人组成的董事会,由董事长及职能和大类产品(即食品、家庭和个人卫生用品)的经理组成。向他们报告的是12位负有明确盈利责任的业务集团总裁,后者在特定地区对其管理的产品利润负有完全的责任。全球战略领导被明确地置于执委会一级,运营绩效则是业务集团的直接责任,在这种正式结构调整之后,国际协调是由许多正式和半正式的网络协助完成的。研究和发展的工作由国际网络创新中心负责实施,其领导责任通常归属于中心的专家而不是H国或者B国的总部机构。产品和品牌网络--国际业务小组--负责在全球范围内协调品牌和营销。同时,职能网络也开展一系列计划以便就一些关键问题,如录用和组织效能,实现全球协调。所有这些网络均大大依赖于非正式的领导和社会过程,同时也依赖于电子邮件和内部网络科技投入的支持。是否参与这种协调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业务集团而非公司总部确定并资助的。这里所谓的企业网络组织,是指以某一具有核心能力的组织为中心,利用一定的手段,针对一定的目标,将一些相关的组织连接起来,形成一个互相支持、互相合作、互相依存的企业组织群体。在这个组织群体中,每个组织作为网络组织群体的成员,又是相对独立的,通过长期契约和信任,与核心组织联结在一起成为命运共同体而共同发展,网络型组织能够不断地适应企业的外部环境。网络型组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各种分类

各项原则 1、组织设计的基本原则 p2 1)任务与目标原则 2)专业分工和协作原则 3)有效管理幅度原则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 5)稳定和适应性相结合的原则 2、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 p25 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的原则 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的原则 4)保持适度流动性的原则 3、员工素质测评的主要原则 p74 1)客观测评与主观测评相结合 2)定性测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 3)静态测评与动态测评相结合 4)素质测评与绩效测评相结合 5)分项测评与综合测评相结合 4、无领导小组讨论题目设计的原则 p138 1)联系工作内容 2)难度适中 3)具有一定的冲突性 5、制定培训规划的要求 p143 1)系统性 2)标准化 3)有效性 4)普遍性 6、教学计划的设计原则 p149 1)适应性原则 2)针对性原则 3)最优化原则 4)创新性原则 7、培训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 p153 1)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企业和学员的需求 2)培训课程设计要符合成人学员的认知规律 3)培训课程的设置应体现企业培训功能的基本目标,进行人力资源开发8、课程内容选择的基本要求 p165 1)相关性 2)有效性 3)价值型 9、制定培训评估标准的要求 p186 1)相关度 2)可靠性信度 3)区分度 4)可行性 10、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p239 1)定量准确 2)先进合理 3)突出特点 4)简洁扼要 11、选择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 p247 1)整体性 2)增值性 3)可测性 4)可控性 5)关联性 12、确定工作产出的基本原则 p248 1)增值产出的原则

2)客户导向的原则 3)结果导向的原则 4)设定权重的原则 13、工作岗位横向分类的原则 p297 1)岗位分类的层次宜少不宜多 2)直接生产人员岗位的分类应根据企业的劳动分工与写作的性质与特点来确定;而管理人员岗位的分类应以他们的具体职能来划分 3)大类、小类的数目多少与划分的粗细程度有关 14、企业工资制度设计的原则 p325 1)公平性原则 2)激励性原则 3)竞争性原则 4)经济性原则 5)合法性原则 15、制定工资指导线应遵循的原则 p362 1)工资指导线的制定应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对工资增长的总体要求,坚持企业工资总额的增长低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平均工资的增长低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2)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地区之间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经济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生活费用水平与其他价格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国家不实行全国统一的工资指导线标准,允许各地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当地工资指导线水平 3)制定工资指导线实行协商原则,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工会、企业家协会研究制定,并将当年工资指导线方案报劳动保障部审核后,经地方政府审批,由地方政府颁布 16、劳动争议处理的原则 p379 1)着重调解及时处理的原则 2)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依法处理的原则,即合法原则 3)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 17、调解委员会调解劳动争议的原则 p380 1)自愿原则:申请调解自愿、调解过程自愿、履行协议自愿 2)尊重当事人申请仲裁和诉讼权利的原则 18、劳动争议仲裁的原则 p381 1)一次裁决的原则 2)合议原则 3)强制原则 4)回避原则 5)区分举证责任原则 19、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p234 1)针对性原则 2)科学性原则 3)明确性原则 20、撰写评估报告的要求201 1)调查培训结果必须注意接受调查的受训者的代表性,必须保证他们能代表整个受训者群体回答评估 者提出的问题,避免因调查样本缺少代表性而做出不充分的归纳 2)要尽量实事求是,切忌过分美化和粉饰评估结果 3)评估者必须综观培训的整体效果,以免以偏概全 4)评估者必须以一种圆熟的方式论述培训结果中的消极方面,避免打击有关培训人员的积极性 5)当评估方案持续一年以上时,评估者需要作出中期评估报告 6)要注意报告的文字表述语修饰 各种影响因素 1、组织结构环境的影响因素8 1)企业环境

201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十)

2019年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考试模拟试卷及答案(十) 1. 公司计划新开一个经营部,需要选拔一位经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水平担当这个职位,你会采取哪一种行动?( A ) (A)找领导说明自己的意愿及理由,希望领导任命自己 (B)向领导建议,按一定的制度和程序,公开选拔 (C)利用与同事的友好关系,让同事们联名举荐 (D)静观其变,坐等领导确定 2、你认能够下哪一种做法?( A ) (A)友谊比金钱重要 (B)金钱比友谊重要 (C)友谊与金钱同等重要 (D)友谊与金钱有矛盾 3、假如某厂拖欠你所在公司一笔巨款,公司派你去催款,你可能采取哪种方式?(A) (A)诉诸法律手段 (B)动用各种社会关系督促该厂还款 (C)坐在该厂厂长办公室内,不给钱坚决不走 (D)通过舆论手段 4、关于稳重和敢闯的关系,你认可哪一种观点?( C ) (A)稳重比敢闯可取 (B)有风险的敢闯比四平八稳好

(C)稳重与敢闯各有千秋 (D)敢闯第一,稳重第二 5、单位年终要实行先进工作者评选,采取匿名投票方法。如果你是该单位职工,在下列投票行为中,你会选择哪一种?(C ) (A)认为谁也不符合条件,弃权 (B)认为自己也够条件,投自己一票 (C)把票投给自己认为最符合条件的人员 (D)谁为人好,就投谁的票 6、如果你的一位同事与你在工作中产生了矛盾,两人的关系也所以疏远起来,并在一定水准上影响了工作上的合作。对这件事,下列解决矛盾的方案中,你会采取哪一种?( D ) (A)请你们两人信任的同事从中斡旋,友好地化解矛盾 (B)把矛盾告诉领导,由领导来解决 (C)等他主动来找自己解决矛盾 (D)自己主动找他,化解矛盾 7、在工作中,你认同以下哪一种人?( C ) (A)提前完成工作的人 (B)按时完成工作任务的人 (C)保质保量完成任务的人 (D)尽快完成任务,多留一点时间学习的人 8、你的同事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时,你会采取哪一种做法?( D )

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案例分析题库汇总60

案例1: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林某所在的公司所推行新的考核办法是根据每个员工本月工作的工时和工作完成度对其工作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挂钩,效益工资和员工创造出的相关效益挂钩。因为该公司有良好的信息化基础,工时是根据员工每日在信息化系统上填写的工作安排和其直接上级对员工工作安排工时的核定来累计的,员工的工作完成度也是上级领导对员工本月任务完成情况的客观反映。上月月末,该公司绩效考核专员根据信息化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发现林某上月的工时离标准工时差距很大而且林某的工作完成度也偏低,经过相关工资计算公式的演算,林某这个月的工资中的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要扣掉几百元钱。 拿到工资后的林某,面对工资数额的减少,非常激动,提出了如下几点质疑:1.工作安排不写不仅是他的错,因为上级朱某没有及时下达任务;2.没有完成相关的经济目标责任也不应该全由他承担,因为这和整个公司的团队实力有关;3.和他同一岗位的同事相比,他认为自己的成绩比别人好,而拿到手上的工资却比同事低的多,这太不公平。 带着一身的怨气,林某走进了一向以严明著称的公司董事长赵某办公室…… 诊断分析 这是一个典型的因为绩效评估结果而造成的纠纷,这个纠纷

涉及的三个当事人分别是:林某——绩效评估的对象;朱某——绩效评估者;赵某——绩效评判者。简言之就是运动员、裁判和运动会主席之间的故事。 我们先从三者的心理分析入手: 林某:考核不公正。林某对于考核不公正的看法产生于对于考核过程的责任归属有异议,对于考核结果横向比较的内部公平性赶到不满。 朱某:考核真无奈。朱某对于林某一向抱有“惜才”的心理,对于林某平时的一些表现,也仅仅是“点到为止”。对于根据系统计算出的考核结果,朱某也非常吃惊,并且面对这样的结果朱某感到很大的压力。 赵某:考核本应公正严明。面对考核结果,应该公正严明处理,不能因为任何一个个体而违反考核的原则,考核的意义是让员工更好的工作,考核的关键是考核的过程而不是考核的结果。 从董事长赵某的态度和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问题的关键主要在考核的过程沟通和处理。作为林某,在公司推行新的考核办法后,应该予以积极的配合,不能因为上级领导的放松而自我放松,并且对于工作上需要利用的公司资源应主动与公司沟通,而不是消极的等待公司来对责任的认定,至于与同事之间的横向比较也是因为缺乏对考核的理解,考核是对工作过程的一种综合评判,而并非单纯的对工作业绩的反馈,林某所在的公司工作业绩更多的反映在员工效益工资和相关奖金中。作为林某的直接上级朱某,应该在日常工作中对于林某的一些工作行为及时予以提醒、指正,不能自己束缚住手脚,面对管理上的困难,也应该及时和上级请示,寻求上级的支持和方法上的建议,这样也不会将矛盾激化,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复习资料 第一章:人力资源规划 一、组织结构设计的程序:1.分析组织结构的影响因素,选择最佳的组织结构模式;2.根据所选择的组织结构模式,把企业划分为不同、相对独立的部门;3.为各个不阿米娜选择合适的部门结构;4.把各个部门组合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5.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组织结构 一、部门结构模式的设计:1.以工作和任务为中心(直线制、直线职能制、矩阵结构);2.以成果为中心(事业部制、模拟分权制);3.以关系为中心(跨国公司)?? 二、组织发展战略包括:1.增大数量;2.扩大地区;3.纵向整合;4.多种经营?? 三、组织结构变革的程序:1.组织诊断;2.实施变革;3.组织评价?P11?? 四、反映组织结构的主要资料:1.工作岗位说明书;2.组织体系图;3.管理业务流程图?? 五、组织结构诊断的程序:1.组织结构调查;2.组织结构分析;3.组织决策分析;4.组织关系分析?? 六、组织决策分析(纵向决策)要考虑的因素:1.决策影响的时间;2.决策对各职能的影响面;3.决策者所具备的才能;4.决策的性质?? 七、组织关系分析包括:1.分析某个单位应对哪些单位和个人发生联系;2.要求被人给予何种配合和服务;3.它应对别的单位提供什么协作和服务?? 八、企业组织变革的征兆:1.企业经营业绩下滑;2.组织结构本身病症的暴露;3.员工士气低落?? 九、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方式:1.改良式变革,如局部改变某科室的职能、新增一个职位等; 2.爆破式变革,如企业合并、从职能制度构变为事业部制结构; 3.计划式变革,如企业组织结构的整合。?? 十、组织结构变革的阻力表现:1.生产经营情况恶化;2.工作效率低下;3.要求调职和离职的人数增加;4.发生争吵和敌对行为;5.提出各种似是而非的反对变革的理由。?? 十一、保证变革顺利进行的措施:1.让员工参加组织变革的调查;2.大力推行与组织变革相适应的人员培训计划;3.大胆启用年富力强人才。?? 十二、企业组织结构内部的不协调体现在:1.各部门经常出现冲突;2.存在过多委员会;3.高层管理部门屡屡充当下属部门相互冲突时的裁判和调解者;4.组织结构本身失去了相互协调的机能。? 十三、广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泛指各类型人力资源规划;狭义的是指企业人员规划。?? 十四、狭义人力资源规划包括:1.人员配备计划;2.人员补充计划;3.人员晋升计划。? 十五、广义人力资源规划:1.人员培训开发计划;2.员工薪酬激励计划;3.员工职业生涯规划;4.劳动组织计划;5.员工援助计划;6.劳动卫生与安全生产计划。?? 十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环境(4+4):外部环境-1.经济环境(经济形势、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2.人口环境、3.科技环境、4.文化法律。?内部环境-企业行业特征、2.企业发展战略、3.企业文化、4.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系统?? 十七、影响人力资源活动的法律因素:政府有关的劳动就业制度、工时制度、最低工资标准、职业卫生、劳动保护、安全生产、户籍制度、住房制度、社保制度。?? 十八、制定企业人员规划的基本原则:1.确保人力资源需求(核心问题);2.与内外环境相适应;3.与战略目标相适应;4.保持适度流动性。?? 十九、企业各类人员计划的编制(注意两两关系):1.人员配置计划;2.人员需求计划,必须参考人员配置计划;3.人员供给计划,是人员需求计划的对策性计划,包括人员招聘计划、人员晋升计划、人员内部调动计划;4.人员培训计划,作为人员供给计划的附属计划存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