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曹竞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反复提到“人民”二字,深刻阐述文艺与人民的关系,重申文艺创作的人民取向,定位文艺发展的人民坐标,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文艺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坚定站稳人民立场。立场问题尤其重要,站在自我的立场上遣怀抒情,终究只能表现一个很狭小的格局;文艺工作者只有站到人民的立场上,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才能胸怀天下,志存高远,在笔下描绘辽阔的天地。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热情反映人民心声。古往今来,那些经过大浪淘沙而愈加醇厚的传世经典,大多表达了人民的心愿和希望,比如,杜甫所歌咏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饱含了对人民命运和百姓冷暖的深切关怀。聚焦当下,文艺作品应当尽情铺陈人民群众在实现中国梦进程中的伟大实践,进而“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坚定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信心。”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深入贴近人民生活。总书记指出,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人民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一旦离开人民的生活,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因此,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时不仅要“身入”,更要“心入”和“情入”。只有深深融入人民的生活,关注人民群众的顺境和逆境、梦想和期望、爱和恨、生存和死亡,关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才能让更多的人在文艺作品中获得启迪和教益。如今,文艺创作存在着“浮躁”之气,很多文艺工作者也时常采风、了解基层生活、观看发展新貌,但是往往流于走马观花、浮光掠影,不能在文艺作品中展现人民生活的质感和鲜活,不能从纷乱扰攘的世事表象中提炼出人民生活的本质,这些必须加以纠正。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就是要努力满足人民需求。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文艺是人民生活的精神食粮,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人民的期盼更是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当今中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消费正在从“生存型”向“发展型”

转变,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诉求,对文艺作品的质量、品位、风格等有了更高期待。这就要求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跟上时代发展,把握人民需求,不断提高学养、涵养和修养,不断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和艺术训练,创作出更多人民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段丽婷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

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中华传统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灵魂,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打牢实现中国梦的文化根基,为实现中国梦聚合更多的正能量,提供不竭的精神源泉。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需要把传统文化做新。充分运用“传统文化大讲堂”、“传统美德经典诵读”、“我们的节日”等载体,做好传统文化的“结合”、“融入”,深入阐发中华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坚持不懈用中华传统文化滋养人们心灵、陶冶道德情操,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泉。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需要把道德教育平台做大。大兴明礼、互助、敬业、诚信、孝敬、勤俭之风,弘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大力加强文明单位“道德讲堂”建设,大力开展《功德录》、《好人档案》和“善行功德榜”建设,运用情景化、规范化、互动化的教育形式,营造浓厚的道德教育氛围,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

将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中,需要引导群众广泛参与。各级党委政府、党员领导干部要带领广大群众广泛参与丰富多彩的道德实践活动,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要广泛开展“善行河北、积善承德”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大力实施“春雨行动”和共产党员志愿服务活动,要深入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服务之星”、“诚信之星”、“孝德之星”、“最美人物”、“感动人物”等评选活动,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要有效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积小善成大爱,汇聚起强大的向善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为文艺工作指明了方向。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文艺工作在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实践中有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时代需要好的作品来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凝聚民族团结向上量力。人民需要好的作品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

落实总书记文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的要求,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文艺作品要面向、面向基层,要反映好人民心声,满足好群众的需求,真正把文艺表现的主体和服务的主体落到人民身上。同时,要注重加强对基层文艺人才和队伍的培养和建设,使之成为先进文化的生力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这既是对文艺创作的要求,也是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精神文明建设是亿万人民群众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只有自觉贯彻群众路线,主动面向群众、热忱服务群众,才能确保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属于人民、服务人民的性质和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无论是食物、衣服、住房、生产设备,还是思想理论、文学艺术、价值体系,无不源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创造。只有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从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才能不断开阔工作视野,完善工作思路,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做好群众文艺宣传。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根本在群众。文艺宣传是组织、发动群众的一项重要工作方法。要深入基层,深入实践,深入挖掘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创作出优秀文艺作品,让典型自己说话,让身边群众说话,用文化滋养文明、倡导新风。确保群众满意。衡量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劣的标准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群众拥护了、赞成了、高兴了、答应了,说明我们的工作取得了成效。因此,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带着感情、带着责任、带着思路、带着目标开展工作,多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让群众在创建活动中得到实惠、得到提高。

实施好文艺铸造灵魂这一工程,要紧跟时代潮流,反映主流价值。当前,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通过文艺作品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引导人们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伟大实践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作品之中,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食粮。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

白卫波

2014年12月12日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心得体会

10月15日,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什么总书记对文艺界和文艺工作如此重视,他在讲话中透露了原因:历史上,中华民族之所以有地位有影响,不是穷兵黩武、不是对外扩张,而是中华文化具有强大感召力。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一个民族要经受苦难、铸造辉煌,文化的支撑力量不可或缺。先进的文化彰显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国家强大背后的真正实力。正是一代代中华儿女创造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的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它是实现中国梦的强劲动力、是中华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方向偏了、目标丢了,就损伤了精神命脉。

雅不避俗,俗不伤雅,娱乐莫要“愚”乐化。文艺不同于一般市场经济的产物,如果沾满铜臭气、一切向钱看,那就失去了贡献精神价值的功能,和一般商品没有区别了。文艺功能包括两个层次:一是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是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文艺创作不是孤芳自赏,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而不能沦落为市场的奴隶。

对于当下中国文艺存在着的诸多问题,习近平进行了深刻剖析:重数量轻质量,有高原却高峰,模仿抄袭、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生命力。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的感官娱乐不等同于精神快乐,只能是俗不可耐的“愚乐”罢了。优秀的文艺作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会让人“思想受到洗礼、灵魂受到触动”,扫除的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低级趣味的“颓废萎靡”,营造的是积极健康、宽松和谐、正能量满满的“喜闻乐见”。

德才兼备,德艺双馨,文艺岂能“瘟”艺化。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作为文化的推动者、传播者,文艺工作者一方面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讲品味重艺德,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另一方面要时刻把握好“为谁服务”的问题,把人民作为内容的主题,把人民作为褒贬的主人,把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作为根本方向,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

文艺的永恒价值是追求真善美。艺术可以放飞想象的翅膀,但一定要脚踩坚实的大地。于民生之中汲取营养、于民情之中定位源头、于民意之中谱写崇高——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把浪漫主义情怀倾注于现实主义生活,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

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以文载正道,道不尽的是文化姹紫嫣红、千姿百态、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命活力”;以文化人心,心所向的是文化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江山如此美多娇的“至善至美”。

盘县职业技术学校

解丽萍

2014年12月12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