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

总第74课时教学内容:语文苏教版国标本实验教材第八册P122~126。

一、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学会诗中出现的两个生字“解、一道、遥、应”。

3、理解诗句的内容,想象诗中描写的情境,感受乡村孩子质朴、纯真的童心之美。小儿垂钓。

二、教学重点: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

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

3、在理解的基础上,结合诗句展开想象,体会童年的纯真与快乐,与古诗意境产生共鸣。

三、教学难点:

1、读中理解诗句的含义,读中感悟诗文的意境,体会童真童趣。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池上》、《小儿垂钓》,丰富古诗积累。

四、教学时间:两课时

五、教学准备: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生于河南郑州新郑,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又与元稹同时考中“书判拔萃科”。两人订交,约始于此,后在诗坛上齐名,并称“元白”。元和六年,白居易因母丧居家,服满返京任太子左赞善大夫。元和十年,两河藩镇割据势力联合叛唐,派人刺杀主张讨伐藩镇割据的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率先上疏请急捕凶手,以雪国耻。但却被腐朽的官僚势力攻击为越职言事,并捏造“伤名教”的罪名,将他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元和十三年,改任忠州刺史。十五年,召还京,拜尚书司门员外郎,迁主客郎中,知制诰,进中书舍人。因国事日非,朝中朋党倾轧,屡次上书言事不听,于长庆二年(822)请求外任,出为杭州刺史。后又做过短期的苏州刺史。在杭州时,曾修筑湖堤,蓄水灌田千余顷;并疏浚城中六口井,以利饮用。离苏州日,郡中士民涕泣相送。

白居易一生留下近3000篇诗作。他把诗歌比作果树,提出了“根情、苗言、花声、实

义”(《与元九书》)的著名论点。白居易生前,曾对自己的诗文进行过几次编集,初名《白氏长庆集》,后改名《白氏文集》,共收诗文3800多篇,成75卷、抄写5部。唐末动乱,抄本散乱,又经辗转刻写,已非原貌。现存最早的《白氏文集》,是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刻本,仅71卷,收诗文3600多篇。

注释:

1、艇:轻便的船。

2、解:懂得。

3、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4、采:摘取;收集。

译文: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诗人以他特有的通俗风格将诗中的小娃娃描写得非常可爱、可亲、可信。整首诗如同大白话,但极富韵味,令人读后忍俊不禁、哑然失笑。

诗人在诗中叙述一个小娃娃生活中的一件小事,准确地捕捉了小娃娃瞬间的心情,勾画出一幅采莲图。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诗人把一个充满童趣的画面和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娃娃形象写得呼之欲出、活灵活现。

胡令能:唐朝贞元、元和间人。早年曾为一手工匠,少为负局锼钉之业(修补锅碗盆缸的手工业者),人称“胡钉铰”。因居列子之乡,故常祭祀列子,喜欢《列子》,又受禅学影响,隐居莆田。事迹略见《唐诗纪事》。其诗传世仅四首,见于《全唐诗》。

赏析: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目前。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当路人问道,稚子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划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怕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

诗句改写:一天早晨,9岁的小牛娃一起床,脸都没顾得上洗,头也没梳,就急急忙忙地拿起头天晚上准备好的钓鱼工具,向河边飞快地跑去。

小牛娃高兴地来到了河边一看,河水很深、很绿,上面还有美丽的荷花呢!

小牛娃侧着身子,坐在了莓苔上。河边的草很高,把他的身子遮住了,只露出了一个小脑袋。

小牛娃在鱼钓上装好鱼饵,把鱼钓向河里一甩,只见鱼钓“刷”地一下沉入河中,鱼漂静静地浮在水面上。小牛娃目不转睛地盯着鱼漂。可是鱼漂一动不动。小牛娃把鱼钓提起来,又放了一些鱼饵,再甩出去。

过了一会儿,鱼漂还是一动不动,于是他又提起鱼竿,在鱼钓上又放了一些鱼饵,再把鱼钓甩出去,静静地等啊等。不一会,只见鱼漂在水面上动了一下,他全神贯注地盯着鱼漂。正在这时,一位过路人向他喊道:“小孩子,去张大人家怎么走啊?”小牛娃急忙向他摇了摇手,意思是说:别大声说话,我正在钓鱼。这时,小牛娃把鱼竿猛地向上一挑,一条大鲤鱼被钓了上来。

他把鱼放到鱼篓里,收拾好鱼具,高高兴兴地向那个问路人走去,一边走,一边说:“是去张大人家吗?我知道,跟我走吧。”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导入新课:

1、学生交流自己积累的关于池塘或荷花的诗句。

同学们以前你们学过哪些与池塘或荷花有关的诗句呀?

(宋*杨万里《小池》:泉眼无声细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唐*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2、揭题:《池上》。(板书诗题:池上)

读了诗题,你知道诗歌是些什么的吗?(顾名思义理解诗题:荷花池塘里)。

3、学生齐读题目。

4、简介作者白居易。

(1)学生说自己知道的关于白居易的生平、诗作、诗风。

你知道古诗的作者是谁?——白居易。谁给我们介绍这位大诗人?

(2)教师小结,见材料。

二、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池上》。要求: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检查初读情况。

(1)指名读古诗,集体正音。

(2)学生简单说说池塘上发上了一件什么事儿?(小娃娃瞒着大人偷偷地划着小船去采莲,采到白莲后他高兴坏了,兴奋得竟忘记了自己是瞒着大人偷偷去的,公然大摇大摆地划着小船跑回家,在湖里清晰地留下了他小船经过的痕迹。)

(3)、学生再次自由读古诗。要求: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多媒体,弄懂诗意。

(1)欣赏池塘美景,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句含义。

(2)逐句内交流自己的理解,互相启发、补充。

①、艇:轻便的船。

②、解:懂得。

③、浮萍:池塘里的水草。

④、采:摘取;收集。

译文:天真无邪的小娃娃独自撑着一艘小船儿,悄悄地划到荷丛中摘了许多白莲蓬回来。兴高采烈得都不知道隐藏起自己的身影,满湖的浮萍被他的小船冲开了一道波浪。

3、集体交流,了解《池上》大意。(指名说自己对诗句的理解)

三、吟诗炼字,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小娃偷采莲。

1、学生自由轻声诵读古诗,边读边想象画面。

2、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

3、看图,指导学生读出小娃天真、调皮的感觉样子。(让学生为“小娃偷采白莲图”起个题目)

4朗读前两句,思考:你最欣赏其中哪个字?

(“偷”,结合自己小时侯“偷偷”做的一些小恶作剧和顽皮之事,和诗中的小娃产生共鸣,体会孩子的无邪、可爱、纯真与童年的快乐、无忧、自由。)

(二)后两行——景美童心纯

1、提问:小娃“偷采白莲”不会被发现吗?

2、学生默读后两行诗,谈理解。(小娃哪里知道,小船一路划开的一道浮萍已经暴露了他的“偷采”)

3、抓住“不解”体会小娃纯真、质朴,练习读出情趣。

四、回归整体,拓展延伸。

1、带着理解,学生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池上》赏诗会——各小组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式诵读古诗。

3、熟读成诵。

五、布置作业,巩固练习。

1、背诵课文。

2、默写《池上》。

3、依据《池上》这首诗歌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六、板书设计:

偷采白莲回

池上

不解浮萍开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古诗——《池上》,让我们闭起眼睛,边想像画面,边背诵古诗。

二、教学新诗:

同学们,唐代有一位诗人胡令能,年轻时当过修理铁木器的工匠。他爱写诗,写诗出名后,远近的人还叫他“胡钉铰”。有一天,他来到乡村迷了路,四下张望,终于发现了一个小孩。他想向小孩打听路怎么走,可是小孩在干什么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诗——《小儿垂钓》。

板书课题,指名读,纠正错误读音。

分别讲讲“小儿”和“垂钓”各是什么意思?谁来说一说?(小孩子、钓鱼)

同学们,你们谁跟父母去钓过鱼呀?怎样钓鱼?(指名学生说一说)

那么怎样才让鱼上钩呢?(最好让鱼杆长一些……)

为什么?(不让鱼知道有人要捉它,钓鱼还要有耐心,不能三心二意……)

谈话: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微机出示)你能看出是谁在干什么吗?

(一个小孩在河边钓鱼,一个老伯伯在跟他招手,小孩在摆手)

你能看出是什么时候的事吗?从哪里看出来的?(是古代的事情,从服装上看出来的。)那时侯有一位大诗人看到这一情景,颇有感触,写下了一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诗《小儿垂钓》。板书并齐读课题。介绍:这位大诗人就是唐代大诗人胡令能。

(二)释题:

读题思考:“小儿”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释的?(微机出示“小儿垂钓”的画面)指名说说哪是钓鱼杆,哪是鱼线,并引导学生理解“垂钓”的意思。“小儿垂钓”是什么意思?

(三)学习课文

微机出示诗文。

1、看诗,听录音。

2、学生自学,不理解的词查字典。

3、学习前两句诗的意思。

①边读诗句边看图。

②小组讨论:

什么样的小孩在钓鱼?

“学垂纶”是什么意思?

小孩是怎样坐在河边学钓鱼的?

“草映身”是什么意思?

③讨论后指名学生回答。

④指导朗读,边读边看图,边想象诗中的情景,再用自己的话说说诗的意思。

4、学习后两句诗的意思。

①(微机出示后两句诗)指名读后两句。

②问:小男孩正在专心钓鱼的时候,谁来了?(微机出示一位老人朝小孩走来的画面)

③他来干什么?(问路)诗中哪个词是写问路的?(借问)路人可能问些什么?(同桌讨论后回答)

④看,小孩是怎么做的?(微机出示小孩摆手的画面)⑤他为什么摆手?“遥”是什么意思?

⑤从哪看出他怕把鱼吓跑?怕什么声音吓跑鱼?(路人的脚步声;问话声;小孩的回答声。)

⑥“应”是什么意思?(回答)

师小结:小孩既怕老爷爷的脚步声、问话声吓跑鱼,又怕自己的回答声把鱼吓跑,他一门心思用在了钓鱼上,你觉得他钓鱼的态度怎么样?(很专心;很认真)

⑦指名学生表演。一人扮路人,一人扮小孩(体会小孩紧张的心情)

⑧指导学生看图朗读,读出小男孩紧张的心情。

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我应该做个手势

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⑨指名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5、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全诗的意思。

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专心致志学钓鱼的情景,很富有儿童情趣,谁能谈一谈诗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后两句呢?

板书样子姿势

神态表现专心致志

总结全文:诗人抓住了小孩钓鱼时所表现出的某些特点,用通俗易懂得诗句,活灵活现地勾画出了一个天真烂漫的小孩的形象,诗中有动有静,情景交融,使人倍感亲切,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大声朗诵这首诗好吗?

1、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板书设计:

小儿垂钓

样子蓬头稚子学垂纶,

姿势侧坐莓苔草映身。专心致志

神态路人借问遥招手,

表现怕得鱼惊不应人。

巩固练习:

1、形近字组词

钓()稚()遥()钩()准()摇()

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背诵《小儿垂钓》

教学反思: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到底是招手让路人走进些,还是让路人不要打扰自己,这个问题的讨论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二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教案

1古诗二首 教材分析 《古诗二首》编排了两首古诗,它们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描写了春天。 《村居》描写了诗人居住在乡村时见到的春天的美景和放学后孩子们放风筝的情景;《咏柳》是首咏物诗,描写了早春二月的杨柳,借柳树歌咏春天。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对春天已有了自己的感受,能较好地与课文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激发课堂教学的情趣,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古诗教学达到魅力无穷、活力四射的境地。所以,在本课的古诗教学中,要以读为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进入到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在读中意会,读中感悟,读中体验,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教学建议 学习本课,可引导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中的画面,然后再看图,感悟图文相通之处。还可先引导学生依据插图来体悟课文,把课文与图意融为一体,再启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从而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古诗含义,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语境中整体认读、自主识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借助画面理解词语和诗句的意思,小组合作朗读、想象、体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句,背诵古诗。 难点 1.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中春天的美景。 2.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激发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古诗的配乐曲子,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彩笔及画纸。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莺、拂、堤、柳、醉”5个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村居》,背诵古诗《村居》。 3.理解古诗《村居》,感受春光的美好和乡村儿童生活的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古诗两首《村居》《咏柳》

古诗两首《村居》《咏 柳》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村居 教材分析: 《村居》是清代诗人高鼎写的一首风景诗,全诗如一幅美丽的风俗画:乡村的二月,天气暖和起来。春光明媚,和风丽日,青草生长,鸣莺翩飞。春风吹动下,垂柳的枝条正拂着堤岸,仿佛陶醉在融融的春光中。白昼渐渐长了,儿童沐浴着春光,呼吸着新鲜空气,奔跑着放飞风筝。诗人抓住早春二月的特点,以精练的语言勾画出一幅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乐春图”:景、人、事融为一体,充满了生活情趣,字里行间透出诗人对春天来临的喜悦和赞美。 学情分析: 这是学生开学后要学习的第一篇描写春天的课文,也许这个时候学生还沉浸在冬的寒意中,所以教师可以借助学生在上学期古诗诵读大赛中的成功,体验到品读古诗的快乐,把学生带入《村居》迷人的意境之中。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诗、村、童”3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能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正确、流利地诵读古诗。 难点:通过朗读,培养同学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并通过想象领悟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具准备:朗诵音频、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课前读读:关于儿童生活的古诗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袁枚《所见》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白居易《池上》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一、激趣导入 在二三月间,公园里、学校中,到处都是春暖花开的景象。今天,老师还想带大家到一首古诗中去找一找小山村的春天呢! 板书课题:村居 村居:在乡村里居住时见到的景象。 二、读顺诗句学习生字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古诗两首春日_人教版新课标

三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2古诗两首春日人教版 新课标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2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二首诗——《春日》。指黑板上的板书。 先复习一下第一首诗,谁能背给大家听,指名背古诗《咏柳》,至少找三个同学背诵,小天,娄丹,万港,江南。一起背。 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咏柳》这首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咏柳》这首古诗主要是通过描写柳树,歌颂春天,赞美大自然世界呈现出的勃勃生机。 我们现在看看第二首古诗《春日》又是写什么的? 打开课本,翻到第6页,做好读书的姿势,大声朗读这首古诗,把字音读正确。 师:看屏幕,出示古诗《春日》。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小天,贺晴,万港。读得字正腔圆,大家一起读一遍。 师:感觉这首诗是写什么的? 生:我感觉这首诗是描写春天的色彩的。因为里面有一个词——万紫千红。 生:我认为除了写春天的色彩,还写了东风。 生:其实这首诗就是描写春天美景的。

老师:你们说的都对,下面我们就仔细品味品味,看看作者是怎样写春天美景的。 师:先看题目——春日。找同学读题目,一起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生:春日就是春天。 生:题目的意思是在春天里。 师:在春天里干什么呢?我们看第一句。屏幕出示。 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找三个同学读,男生读,女生读,一起读。胜日寻芳泗水滨。 师:看看书上的注释,想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和桌友交流一下。 谁来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出去游玩。 学生:在一个好日子作者到泗水滨去游玩。 老师:理解古诗要灵活,想象一下,这个好日子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日子? 学生:风和日丽的一天。 学生:艳阳高照的一个春天。 学生:春暖花开的日子。 学生: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一个春天。

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古诗二首——《敕勒歌》

18 古诗两首——敕勒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了解乐府;会认“似”、“笼”、“庐”“茫”“盖”“苍”6个字。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2.过程与方法: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结合图画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中描写草原的无比壮阔及游牧民族的生活。想象四野苍茫的景象。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情感与价值观: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朗读背诵诗歌;对诗歌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一定去过不少地方,看过不少的美景。什么样的景色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呢? 师:看样子,大家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你们去过美丽的大草原,见过草原的美丽景色吗?播放腾格尔的《天堂》,听了歌曲看了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今天,咱们就一起到敕勒川去看看草原的美景。北朝有人用简单的27个字概括了我们用话语也形容不完的草原美景。就让我们来读读古诗《敕勒歌》吧! 师(板书诗题):谁来读读诗题? 师(给“敕勒”注上拼音):看看拼音,再来试试。

师:(请学生读,齐读诗题)诗写得可美了!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二、初读古诗 1.师:大家自由地读一读古诗,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把诗句读通顺。 2.检查生字,出示:敕勒笼盖苍茫见(xiàn)牛羊 3.这些字谁会读?(多种形式认读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4.师(出示整首诗):字音都读准了,我相信古诗也一定会读得很棒的!谁来读给大家听听?其他同学仔细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没有。(指名读) 5.师:谁来评一评? 6.师:分组赛读吧,看哪组的字音读得最准,读得最流利。 三、背景资料: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2.1古诗二首

2.1古诗二首 预习卡 走进课题自主预习第一步 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其中有不少描写明月这一寻常景象的名句,我想到的有: 初读课文自主预习第二步 一、通过网络或资料书了解诗人王维、白居易的生平及其代表作品,收集描写明月的古诗名句。 二、自读课文。 1.第一遍:默读课文。借助讲解书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鸟鸣涧》描写了春夜山间异常寂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心情和对自然的之情。《暮江吟》展现了一幅色彩荀兰的秋江暮景图,表达了诗人对秋夜即大自然的之情。 2.第二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思考: (1)《鸟鸣涧》这首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诗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哪些? (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是从(A.视觉B.听觉 C.触觉)方面来描写的,创造出了一派什么样的意境? 3.第三遍:品读课文。 (1)找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查找讲解书中的“查生词”或查字典释疑。 涧残阳 瑟瑟可怜 (2)赏析“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 理清脉络自主预习第三步

《鸟鸣涧》一诗以花落、月初、鸟鸣等(A.动态 B.静态)的景区,映衬了的空寂、的幽静,韵味无穷。 《暮江吟》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时节从到江上的美丽景色,从侧面反映出诗人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表现出他的情思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堂探究:通过预习,我还有一些疑问,需要和老师同学们探究。 课堂作业 第一课时 一、将下面的字换上偏旁变成本课生字,再组词。 鸡→()洼→() 浦→()冷→() 二、在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后打“√”。 鸟鸣涧.(jiān jiàn)暮.江吟(mòmù) 残.阳(cán chán )瑟.瑟(shasa) 三、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露()铺() ()()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量词。 一()桂花一()新月 一()山涧一()残阳 一()春水一()珍珠 第二课时 一、默写古诗。 鸟鸣涧 () 二、先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再写出诗句的意思。

古诗两首《咏柳》

古诗两首《咏柳》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3.观察“忙”的结构特点,说说这个字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4.指导、示范书写“忙”字。 5.学生描红、临摹。 六、交流资料、扩展朗读 自古以来,人们都喜欢春天,珍惜春光。古代诗人除了《春晓》《村居》以外,还写了很多咏春的诗句,把你积累的诗句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交流。(也可以出示教师摘抄的诗句,让学生读一读。如: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徐俯《春游湖》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苏轼《春宵》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韩愈《晚春》) 1、古诗两首之《咏柳》 教学目的: 1、通过理解诗歌的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理解诗句; 3、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 5、训练学生自学,互助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训练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具: 1、《咏柳》插图;

古诗两首《咏柳》

1、古话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 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 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青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白读课文、白学生字 1. 利用拼音白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 2. 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 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 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⑶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 白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点拨:(1)纸莺:风筝。 (2)拂堤柳醉春烟: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 (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 .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 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 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 练习背诵课文。

三年级下册咏柳课件_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

三年级下册咏柳课件_人教版三年级下册:2、古诗两首(《咏 柳》《春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前两句写柳,后两句由写柳过渡到写春,从整首诗的描写中,你休会到诗人对柳,对春抱着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反复朗诵,体会诗人赞美柳树,歌颂奏的感情。

二年级上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18 敕勒歌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首诗的意思。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认字、写字,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准备: 1.教师:教学挂图、敕勒川草原录像。 2.学生:读熟古诗。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谈话引出课题。 我们祖国风光秀美,山川壮丽,古代流传下来大量赞颂祖国山川的优美诗篇。第18课就介绍了两首古诗。板书:18古诗两首敕勒歌今天老师先带你们到辽阔的大草原去看看。 2.播放敕勒川草原风光录像,引出诗题。 你觉得大草原怎么样? 这美丽辽阔的大草原名叫敕勒川,这里一直流行着一首赞美它的民歌,叫《敕勒歌》。板书:敕勒歌 齐读课题。 这首诗一直流传到现在,今天我们来学习它。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请你们自己读读这首诗,遇到不认识的字把它用波浪线画下来,再看拼音多

读几遍,把它记住。 2.同桌互读诗句,纠正字音,再把课文读通顺。 3.开火车认读生字。 4.指名读课文。提醒“见”的读音。 三、熟读课文,理解词语。 1.自学诗文。 要求:(1)把诗句读流利。想想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2)你读懂了哪些词句,还有哪些词句不明白,把它画下来。 2.小组交流。 3.指名读。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蓝蓝的天空,辽阔的大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 4.学生对读懂的词语和不明白的词语进行交流,针对学生不明白的词语教师解疑。 川:指平原。 敕勒川:敕勒是古代的民族,敕勒川指敕勒族居住的平原。 阴山:指阴山山脉。 穹庐:古代游牧民族所住的用毡子做的圆顶帐篷。 四野:周围,四面八方。 苍苍:深蓝色。 茫茫:辽阔无边的样子。 见:露出,呈现。 四、细读诗文,体会诗意。 1.学习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说诗意。教师随机点拨。 美丽富饶的敕勒大草原,就在阴山脚下铺展。 天空像一顶巨大的圆顶帐篷笼罩着大草原的四面八方。 (2)展开想象,体会诗意,感情朗读背诵第一句。 ①指名读,师生评读。请你们想象第一句的情景,有感情地读这一句,比比谁读得好。

古诗两首《咏柳》

古诗两首《咏柳》-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过程 一、主题引路,导入内容 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今天就让我们去寻找春天的足迹。 1.播放有关春天的图片(音乐伴奏),学生欣赏。 2.学生说自己印象中的春天。 3.背诵已经读过的有关春天的古诗。 师:春天桃红柳绿、草长莺飞,引得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赞叹,让我们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再一次走进春天。(板书课题:咏柳、春日) [优美的图片、悠扬的音乐,教师引领学生赏春天、说春天、诵春天,将学生引入诗意的课堂,使学生初步体验和感受春天的美。] 二、整体诵读,触摸意象 1.自由练读两首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再读古诗,思考交流:这两首古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描写和赞美春天的景色。不同点:(1)作者是不同朝代的;(2)所写的事物不同:《咏柳》是写——初春二月的柳树,《春日》是写——春游所见的景色。 [初读诗歌,目标明确。教师提出读书要求,让学生整体感知诗歌,读的要求由读正确、通顺到读出诗的大概内容,读得有层次,读的要求逐步提高。 三、分步解读感受意境 (一)学习《咏柳》。 1.读诗赏画,画中品诗。 (1)出示《咏柳》诗句,指名读诗后让学生结合注释自己理解诗意。 (2)全班交流。用自己的话说说诗歌的意思。 “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喻柳,足见其清新自然;“绿丝绦”——柳枝的绵长和柔软;“春风似剪刀”——运用设问加比喻,把春风比作一位能工巧匠,歌颂了充满生机的春光。 (3)齐诵整首诗。 [教师着重引导学生抓住“碧玉”、“绿丝绦”,感悟作者笔下柳树的美丽和高贵;抓住“春风似剪刀”感悟春天的生机勃勃和大自然的神奇。] 2.引导对比,体会心境。 (1)师:在贺知章的笔下,柳树是如此的美丽、高贵,春天是这样的生机勃勃、神奇。可是。古代诗人写了许多有关柳树的诗歌。它们又是怎样的情形?再来看其中的一首。 出示白居易的《青门柳》:“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2)师:在这首诗中。诗人眼中的柳树怎样?心情怎样?请大家先自读古诗,了解大意,再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这是一首折柳赠别诗,因“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所以,这里的柳是别离之柳,表达了诗人伤春

(精选)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敕勒歌》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朝敕勒族的民歌,收录在《乐府诗集》中。乐府,是汉代设立的一个音乐机构,它的任务是制礼作乐、搜集歌辞和训练乐员。所搜集的配乐的诗歌,就叫乐府诗,有的出于文人之手,有的是民歌。 敕勒族,古代少数民族,今维吾尔族的主要族,南北朝时期居住在朔州(今山西省北部与内蒙古自治区南部)一带。这个民族在北方辽阔的草原上,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住随时可以搬动的“穹庐”(今俗称“蒙古包”)。 【知识与能力目标】 了解乐府;读懂诗句,能够想象诗中所描绘的风光。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诗歌; 2.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难点】 “天似穹庐”的比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诗歌配乐朗诵音频、字卡、图片。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1.谈话引入:我们祖国的幅员辽阔,有数不清的美丽景色,今天让我们一起参观雄伟壮观的北国风光。腾格尔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同样在古代也流传着一首明朗豪爽的草原民歌,它更是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唱出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大草原,对游牧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直到今天它的旋律依旧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学习《敕勒歌》。 2.利用多媒体或教学挂图,展示北国风光。(教师板书诗题:敕勒歌) 3.简介介绍一下这首诗歌:《敕勒歌》是一首北朝民歌,选自宋代郭茂倩编写的《乐府诗集-杂歌谣辞》。这首诗内容歌唱草原的辽阔和牛羊的繁盛,写出了西北大草原的特殊景色。 二、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学习生字词; 2.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指名朗读古诗。听听是否读得既正确又通顺。(读准诗中“见”的音。) 4.全班齐读古诗。 三、细读课文,整体感知: 1.这首民歌写了那些景物?作者站在什么位置? 2.那些词语表现了敕勒川辽阔雄伟的气魄? 3.跟随课件依次学习诗歌每一句,并欣赏每一句对应的景象。 4.带领学生翻译诗歌。 四、精读(选读)课文,深入感悟: 1.开头两句“敕勒川,阴山下。”交代敕勒川位于苍茫美丽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辽阔。接着“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说天空如一顶巨大的圆顶毡制帐篷,盖住了草原的四面八方,以此形容天野相接,无比壮阔的景象。 2.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的最后三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最后三句是一幅壮阔无比、生机勃勃的草原全景图。“天苍苍,野茫茫”形容草原上的所见,给人以无限辽阔的感受。“风吹草低见牛羊”,一阵风儿吹弯了牧草,显露出成群的牛羊,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草原上水草茂盛和牛羊肥壮的景象。 3.你能讲一讲这首诗好在哪里吗? 这首诗具有北朝民歌所特有的明朗豪爽的风格,语言简练质朴,音调雄壮,意境开阔,是描写草原风光的千古绝唱。全诗仅用27字,就勾勒出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生活的壮丽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古诗二首:敕勒歌》教案

18古诗二首 《敕勒歌》教学设计 一、歌曲导入: 播放腾格尔《天堂》,课件展示草原图片。 师:一曲《天堂》唱尽了游牧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令人心潮澎湃,一首《敕勒歌》写尽了北国草原壮丽富饶的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我们共同来学习《敕勒歌》。(课件中出示标题) 二、作家作品常识: 《敕勒歌》是南北朝时北方敕勒族的民歌。敕勒族又名丁零、高车、回鹘,是今天维吾尔族的主要族源。 《乐府诗集》将《敕勒歌》收入《杂歌谣辞》。《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著的乐府诗总集,主要集录了两汉到唐五代的乐府诗,兼集先秦歌谣,共一百卷。***名篇佳作众多,如《木兰辞》、《陌上桑》、《十五从军征》、《孔雀东南飞》等。 三、朗读指导: 1、播放示范朗读动画(听一遍) 2、指导朗读:朗读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问题,生答,然后归纳,利用课件出示答案)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师生共同朗读一遍。 3、自由朗读:可以大声朗读,也可低声吟唱,注意朗读要求模仿示范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两分钟) 4、跟读:放示范朗读学生小声跟读两遍,体会诗歌的韵律。

5、汇报朗读:找3人单独朗读,及时指导评价。 四、重点分析: 1、请快速把诗朗读一遍,然后讨论一下你在诗中都看到了什么?在哪里看到的?从诗中看到了什么?(草地、天空、蒙古包、牛羊等) 师: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苍苍及时板书) 师:还能看到草地,又是什么样子的啊?(生:茫茫及时板书) 师: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看上去显得怎么样? 生:很大、望不到边等顺势总结板书:辽阔无边 还能看到什么?牛羊风吹过来草低下头看见了许多牛羊 草怎么样?茂盛牛羊怎么样?肥壮板书:茂盛肥壮 回头再看一看,天空、草地是什么状态的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呢?动态描写动静结合的写法 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使诗显得有生气,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多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板书设计: 敕勒歌 苍苍茫茫静 (辽阔无边) 草低见牛羊动 (茂盛肥壮) 2、“敕勒川,阴山下”一句有何作用? 交代敕勒川位于高耸云霄的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2019二年级语文上册课文618《古诗二首》敕勒歌习题新人教版

《敕勒歌》同步练习 一、请写出含有“见”字的成语,看谁写得最多。 答: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二、请想象一下《敕勒歌》所描绘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话把这个画面描绘下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请谈谈你对《敕勒歌》所展现的境界和语言特点的认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敕勒歌》诗中没有直接写人,但我们却可以感觉得到草原的主人。你从诗中感受到这里生活着的是怎样的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折杨柳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 北朝情歌南朝情歌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昔别春草绿,今还墀雪盈。 出入擐郎臂,蹀坐郎膝边。谁知相思苦,玄鬓白发生。 1. 这两首诗分别表现什么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北朝乐府和南朝乐府在风格上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两首诗的风格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下面是《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歌词,请你哼唱哼唱,感受一下这支歌与《敕勒歌》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儿齐飞翔。要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地告诉他,这是我的家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从古至今我国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民歌,其中你最喜欢(最熟悉)的是哪一首?你为什么喜欢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轻松一刻 敕勒人与《敕勒歌》 据唐朝史学家李延寿所写的《北史》记载,敕勒人生活在我国南北朝时期,他们的祖先

古诗二首教案(夜宿山寺敕勒歌)

人教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第18课《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课题古诗二首单元第六单元学科语文年级二年级 学习目标情感态度和价 值观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8个汉字。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朗读,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①理解古诗内容; 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风景,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能力目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诗句所要表达的含义。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词语及重点诗句。 重点 1.识字、写字。 2.让学生感受古诗文字的意境,感悟诗中所蕴含的哲理。 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了解诗句的意思并领悟诗句文字的意境和韵味。 学法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教法师生互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第1课时 1.“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们知道这首诗是谁写的吗?它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演示第2张幻灯片) 你们喜欢古诗的这种表达方式吗? 2.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古诗二首》。(演示第3张幻灯片)李白。诗人用比 喻、夸张的手法描 写了庐山瀑布奇 丽雄伟的独特风 姿。 喜欢。 读课题《夜宿山 以诗歌导入, 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 让学生明白

寺》。要学的内容 是什么。 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4-6张幻灯 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指导生字的笔顺。 危、敢、惊。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 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危(危险)(危害)敢(勇敢)(果敢) 惊(惊动)(惊呆) 3.认识了生字宝宝,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古诗。(插入音频素材1)(演示第7张幻灯片)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相关链接(演示第8张幻灯片)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等。 二、精读课文 1.古诗题目解读。(演示第9-10张幻灯片) 题目的中心词是什么?学生根据老师出 示的生字卡输出 字的读音。 同学之间交流,互 相提问,识记生 字。 宿。 让学生在轻 松的状态下 认知生字词。 熟悉古诗及 朗读节奏。 认识作者。 解读题目。

古诗二首

古诗二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11个生字; 2.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感受乡村生活,陶冶爱美的情趣,养成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点】 1.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难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写的景象,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学过哪些古诗呢?谁愿意背给大家听?今天,咱们再来共同学习一首,题目叫《四时田园杂兴》。 播放课文朗读录音。介绍作者。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释题并初步感知课文 1.释题:“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写些什么内容? 2.教师范读全诗,学生小声自读并思考: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3.指名试读全诗,引导回答上面问题。 三、学习诗文内容:第一首 1.自由读文,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理解的词语,并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①昼:白天。②耘:除草。③耘田:在田里除草。④绩麻:把麻搓成线。⑤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⑤未解:不懂。⑦供:参加。⑧耕织:耕田织布。⑨傍:靠近。⑩桑阴:桑树下。 4.引导学生试着解释全诗: 白天除田草,夜里搓麻条,村里的男女都担家。 幼童不懂耕田织布,也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5.请同学们认真想一想:后两句表现孩童天真可爱的行为,目的是

三年级语文下册2古诗两首咏柳教案一

《咏柳》教学设计 单元分析: 北方的春天在春节过后已经悄然而至,这一板块的编排恰好是以春为主题,选编了《咏柳》《送春》《祖国的春天》《春芽》四篇课文,为我们展现了春天的美好画卷,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留恋、赞美之情。从作者的描写中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春天的美丽和勃勃生机,感悟到了春天生命力的美好与顽强。 学习这一板块,要反复诵读,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体会词句在文中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从重点词句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观察的方法。积累本板块呈现的几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这一板块后面编排的综合学习活动“举办春之声博览会”都是围绕大自然的春天为专题安排的。学生能通过搜集春天的图片、歌曲、诗歌、等内容,多角度感受春天、表达春天,扩大对大自然的了解,在观察对比中体会春天的美好。 教材分析: 《咏柳》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贺知章。咏柳,就是歌咏柳树的意思,借歌咏柳树来歌颂春天。这首诗通过写柳树的美好姿态和蓬勃生机来赞美春风,以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把看不见的春风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了,借以抒发作者在春回大地时的喜悦、欢快的心情。 学生分析: 如果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创新能力较强,在以前的语文教学中,一直把识字、朗读和积累古典诗词放在第一位,有着较强的识字能力和扎实的朗读基础和国学

积累,学习本首诗歌还是比较轻松的。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诗古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美的思想感情。想象古诗描绘的意境,深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2、知识与技能:会认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欣赏美的能力。 3、过程与方法: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二.交流切磋,诵读求悟——品味美。 三、分组活动,熟读成诵——抒发美。 四、总结写法,网络拓展——延伸美。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品味诗歌意境,想象《咏柳》描绘的美丽景色。 教具准备: 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初感诗境——感知美。

古诗两首《咏柳》

1、古诗两首之《村居》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知道春天美好,要珍惜春光。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幻灯片、课件或古筝曲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课题 春天到了,你们喜欢干些什么?清朝诗人高鼎居住在乡下时就亲眼目睹了儿童放学归来,三五成群,迎着春风,放飞风筝的情景,于是他便为后人留下了一首较为明快的诗篇──《村居》。(板题,生齐读课题并识记“村、居”) 二、范读课文、整体感知 认真听不认识的字或不熟悉的字的读音。 三、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1.利用拼音自读古诗,边圈画生字,要求把字音读准,把诗句读连贯。

2.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理解诗句、感悟欣赏 1.指读古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你是怎么记住“醉、烟、童、散、忙”的? 点拨:(1)“醉”是平舌音。 (2)“烟”韵母是前鼻韵母。 (3)“童”可以用熟字相加的方法认记(立+里)。 (4)“散”是平舌音;偏旁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 (5)“忙”书空;扩词;用“急忙”说话。 3.自读古诗,然后谈一谈你最喜欢这首诗的哪一句,为什么? 点拨:(1)纸鸢:风筝。 (2)拂堤杨柳醉春烟:杨柳在微微春风中摇摇摆摆,陶醉在这美丽的春光中。(演示课件或出示图片,帮助学生理解) 4.让我们闭上眼睛,伴着美妙的音乐听xx同学朗诵这首诗,然后谈谈你的感受。(指名配乐朗诵) 5.交流听读后的感受。 6.请你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你的感受。(配乐练读、指名读、评价读) 7.练习背诵课文。 五、再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醉、烟、童、散、忙”。 2.连词认读生字。

13.古诗两首敕勒歌

《敕勒歌》教学设计(课件21-30) 教学过程: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百鸟齐飞翔,若是有人来问我,这是什么地方?我就骄傲的告诉他,这是我弟家乡……”一曲悠扬绵长的歌曲将我们带入草原美丽风光,让人为之陶醉!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描写草原风光 的古诗——《敕勒歌》 一、课件:介绍敕勒歌 二、朗读指导 1.提示:朗读时应注意些什么?(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强弱等) 2.老师范读,学生划出节奏,亦可小声跟读。 3.自由朗读,学生通过划出的节奏,大声朗读,把诗歌读通读懂。 4.汇报朗读,找出4位同学分别朗读,并给予指导、评价。 三、重点分析课文 1.再次把诗歌朗读一遍,小组同桌间讨论:你在诗中看到了什么? (草原、天空、毡帐、牛羊等)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老师问:我们看见的天空是怎么样的?用文中的话回答。 学生:天苍苍! 老师问:还能看到什么?又是怎样的? 学生:野茫茫 老师问:苍苍天空,茫茫草地,整个大草原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很大 老师顺势总结:草原的特点, 老师问:同学们,你在大草原上看到苍苍的天,茫茫的地风景壮丽,但似乎还缺少一点点缀,是什么呢? 学生: 老师:哦,牛羊!很好!草怎么样?牛羊又怎么样? 学生:草很高,牛羊很大! 回头再看天空、草地是不会动的,属于什么景物描写?[静态描写] 草低,见牛羊!什么描写?[动态描写]作者描写的诗中,有静有动,形成了一种动静结合的美妙境界。今后同学们在写作的过程中也要运用这种写作方法,这样我们的作文会写得更好! 2.老师问:敕勒川位于哪里?你从哪看出来的? 老师:哦,位于阴山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的十分雄伟。 老师:“表现了大草原什么特点?似,是指好像;穹庐,是指天空。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学生:大气,豪放。 老师:天高地广,辽阔无边,热爱并赞美家乡的情感。诗人将天地生活融情入景,表现了牧民们对自己家乡的热爱,对草原的赞美,赞美家乡,赞美生活。 3.诗中为何不出现人物的描写?是真的没人吗? 不是的,“风吹草低见牛羊”这句话暗示了人的存在。不写人反而更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同步练习(I)卷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课文6第18课《古诗二首—敕勒歌》同步练习(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基础题 (共2题;共7分) 1. (3分)在“折磨”、“磨平”、“磨盘”这三个词语中,“磨”的读音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4分)形近字组词 炒________ 诵________ 沙________ 涌________ 二、综合题 (共4题;共12分) 3. (1分)写出正确的答案。 田的第五笔是________ 4. (6分)按课文《观潮》内容填空。 那条白线很快地________,逐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近些,只见________,形成一道________。 5. (3分)写出反义词。 侧—________ 借—________ 遥—________ 6. (2分)按要求归类。 ①难道他没笑?②难道他笑了?③他差点笑了。④谁说他笑了? ⑤无人不说他没有笑。⑥谁说他没笑?⑦他真想笑够了。⑧无人不说他笑了。 A表示他“笑了”的句子是________。 B表示他“没笑”的句子是________。 三、提高题 (共7题;共50分)

7. (4分)根据拼音写词语。 他chuǎn________着粗气,清水鼻涕也流下来了,呼出的一点点热气才使脸没被冻jiāng________。他的手cèng________破了,也顾不上擦流出的血。当他干完活时,两只手上沾满了油wū________,衣服也更脏了。 8. (4分)写出反义词。 努力—________ 精神—________ 牢记—________ 继续—________ 9. (6分)辨字组词。 例________秒________淹________ 列________抄________掩________ 10. (12分)照猫画虎(我能写出类似的词语)。 ①不知不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②源源不断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③暖风徐徐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11. (15分)整理句子,并加上标点。 (1) 好都是我们孩子 (2) 刻苦一只练习小狮子非常 (3) 帮助安东热心小伙伴 12. (4分)改错别字 交外打猎________ 同半________ 大燕呜叫________ 悲残________ 13. (5分)看拼音,写词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