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简便计算

三年级奥数简便计算
三年级奥数简便计算

三年级奥数简便计算

姓名

1、三年级3个班为学校修补图书。一班修补了47本,二班修补了

42本,三班修补了58本。三个班共修补图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2、学校买来新书254本。其中故事书86本,文艺书114本,其余

的是科技书,科技书多少本?(用两种方法解答)

3、一辆客车上有乘客54人,到达某站时,先下去28人,又上来

36人。这时客车上有乘客多少人?

4、用简便方法计算

(1)15+36+35 (2)18+19+12

(3)48+25+75 (4)18+46+54

5、用简便方法计算

(1)145+67-45 (2)132+29-32

(3)116-48+84 (4)156+28-156

6、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47+98=47+□-□(2)177-97=177-□+□(3)78+201=78+□+□(4)211-101=211-□-□7、在○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1)739-(239+278)=739○239○278

(2)968-257-143=968○(257○143)

(3)645-(145+273)=645○145○273

(4)898-543-257=898○(543○257)

8、用简便方法计算

(1)、100-54-46 (2)234-(134+45)

(3)127+99 (4)232+208

9、用简便方法计算

(1)2+4+6+8+10+11+12 (2)1+3+5+7+9+11+13+15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doc

小学奥数计算专题

六年级奥数运算 (一)分数运算 1.凑整法 与整数运算中的“凑整法”相同,在分数运算中,充分利用四则运算法则和运算律 ( 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 ,使部分的和、差、积、商成为整数、整十数从而使运算得到简化. 2.约分法

3.裂项法 根据 d = 1 - 1 其中 , 是自然数 ) ,在计算若干个分 数之和时,若 n × (n d) n n d ( n d 能将每个分数都分解成两个分数之差, 并且使中间的分数相互抵消, 则能大大简化运 算. 例 7 在自然数 1~100 中找出 10 个不同的数,使这 10 个数的倒数的和等于 1. 例 8 1 1 1 1 求和: 2 3 4 2 3 4 5 3 4 5 6 97 98 99 1 100 例9计算:

例 10 计算: 例 11 求下列所有分数的和: 例 12 1 1 1 1 1 1 3 4 5 6 2 4.代数法 例: 5.放缩法 10 10 【例 1 】求数 a 101 100 1 1 2n 1 2n 10 的整数部 分.

4

【巩固】已知 A 1 1 1 1 1 1 1 ,则 A 的整数部分是 _______ 2 4 5 6 7 8 【例 2】求数 1 的整数部分是几? 1 1 1 L 1 10 11 12 19 【巩固】求数 1 的整数部分. 1 1 1 1 12 13 14 L 21 【巩固】已知: S 1 1 1 1 1 1980 1981 1982 ... 2006 , 则 S 的整数部分是. 【巩固】已知 A 1 ,则与 A 最接近的整数是________. 1 1 1 1995 1996 L 2008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

第五周 简便运算(四) 例题1。 计算:11×2 +12×3 +13×4 +…..+ 199×100 原式=(1-12 )+(12 -13 )+(13 -14 )+…..+ (199 -1100 ) =1-12 +12 -13 +13 -14 +…..+ 199 -1100 =1-1100 =99100 练习1 计算下面各题: 1. 14×5 +15×6 +16×7 +…..+ 139×40 2. 110×11 +111×12 +112×13 + 113×14 +114×15 3. 12 +16 +112 +120 + 130 +142 4. 1-16 +142 +156 +172

计算:12×4 +14×6 +16×8 +…..+ 148×50 原式=(22×4 +24×6 +26×8 +…..+ 248×50 )×12 =【(12 -14 )+(14 -16 )+(16 -18 )…..+ (148 -150 )】×12 =【12 -150 】×12 =625 练习2 计算下面各题: 1. 1 3×5 +1 5×7 +1 7×9 +…..+ 1 97×99 2. 1 1×4 +1 4×7 +17×10 +…..+ 1 97×100 3. 11×5 +15×9 +19×13 +…..+ 1 33×37 4. 14 +128 +170 +1130 +1208

计算:113 -712 +920 -1130 +1342 -1556 原式=1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 =113 -13 -14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1-18 =78 练习3 计算下面各题: 1. 112 +56 -712 +920 -1130 2. 114 -920 +1130 -1342 +1556 3. 1998 1×2 +1998 2×3 +19983×4 + 19984×5 +1998 5×6 4. 6×712 -920 ×6+ 1130 ×6

小学奥数分数求和专题归纳与总结

分数求和 分数求和的常用方法: 1、公式法,直接运用一些公式来计算,如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等。 2、图解法,将算式或算式中的某些部分的意思,用图表示出来,从而找出简便方法。 3、裂项法,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先将其中的一些分数做适当的拆分,使得其中一部分分数可以互相抵消,从而使计算简便。 4、分组法,运用运算定律,将原式重新分组组合,把能凑整或约分化简的部分结合在一起简算。 5、代入法,将算式中的某些部分用字母代替并化简,然后再计算出结果。 典型例题 一、公式法: 计算: 20081+20082+20083+20084+…+20082006+2008 2007 分析:这道题中相邻两个加数之间相差2008 1 ,成等差数列,我们 可以运用等差数列求和公式:(首项+末项)×项数÷2来计算。 20081+20082+20083+20084+…+20082006+2008 2007 =(20081+20082007)×2007÷2 =2 1 1003 二、图解法: 计算:2 1 +4 1+8 1+ 161+321+64 1 分析:解法一,先画出线段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2 1 +4 1+8 1+ 161+321+641=1-641=64 63 解法二:观察算式,可以发现后一个加数总是前一个加数的一半。因此,只要添上一个加数641,就能凑成32 1 ,依次向前类推,可以求出算式之和。 21 +41+81+161+321+641 =21 +41+81+161+321+(641+641)-641 =21 +41+81+161+(321+321)-64 1 …… =21 ×2- 64 1 =64 63 解法三:由于题中后一个加数总是前一个加数的一半,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把原式扩大2倍,然后两式相减,消去一部分。 设x=21 +41+81+161+321+64 1 ① 那么,2x=(21 +41+8 1+ 161+321+64 1 )×2 =1+ 2 1 +41+81+161+32 1 ② 用②-①得 2x -x=1+2 1 +4 1+8 1+ 161+321-(21 +41+81+161+321+64 1 ) x= 64 63 所以,21 +41+81+161+321+641=64 63

小学三年级奥数题100道(整理)

小学三年级奥数练习题 练习1 1、40个梨分给3个班,分给一班20个,其余平均分给二班和三班,二班分到()个。 2、7年前,妈妈的年龄是儿子的6倍,儿子今年12岁,妈妈今年()岁。 3、同学们进行广播操比赛,全班正好排成相等的6行。小红排在第二行,从头数,她站在第5个位置,从后数她站在第3个位置,这个班共有()人。 4、有一串彩珠,按“2红3绿4黄”的顺序依次排列。第600颗是()颜色。 5、用一根绳子绕树三圈余30厘米,如果绕树四圈则差40厘米,树的周长有()厘米,绳子长()厘米。 6、一只蜗牛在12米深的井底向上爬,每小时爬上3米后要滑下2米,这只蜗牛要()小时才能爬出井口。 7、锯一根10米长的木棒,每锯一段要2分钟。如果把这根木棒锯成相等的5段,一共要()分钟。 8、3只猫3天吃了3只老鼠,照这样的效率,9只猫9天能吃()只。 9、┖┴┴┴┴┴┴┴┴┴┚图中共有()条线段。 10、有10把不同的锁,开这10把锁的10把钥匙混在一起了,最多要试()次,才能把这10把锁和钥匙全部配对。 练习2 1、小牛文具店有600本练习本,卖出一些后,还剩4包,每包25本,卖出多少本?3、学校有808个同学,分乘6辆汽车去春游,第一辆车已经接走了128人,如果其余5辆车乘的人数相同,最后一辆车乘了几个同学? 4、学校里组织兴趣小组,合唱队的人数是器乐队人数的3倍,舞蹈队的人数比器乐队少8人,舞蹈队有24人,合唱队有多少人?

5、优优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76写成67,结果得到的商是15还余5。正确的商应该是几? 6、一个书架有3层书,共有270本,从第一层拿出20本放到第二层,从第三层拿出17本放到第二层,这时三层书架中书的本数相等,原来每层各有几本书? 7、箱里放着同样个数的铅笔盒,如果从每只里拿出60个,那么5只箱里剩下铅笔盒的个数的总和等于原来2只箱里个数的和。原来每只箱里有多少个铅笔盒? 8、参加四年级数学竞赛同学中,男同学获奖人数比女同学多2人,女同学获奖人数比男同学人数的一半多2人,男女同学各有多少人获奖? 9、两块同样长的布,第一块用去32米,第二块用去20米,结果所余的米数第二块是第一块的3倍。两块布原来各长多少米? 10、一个正方形,被分成5个相等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60厘米,正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练习3 1、从10000里面连续减25,减多少次差是0? 2、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不为零)加上除数和商的积,得到的和,除以被除数,所得的商是多少? 3、明明和花花用同一个数做除法,明明用12去除,花花用15去除。明明除得商是32余数是6,花花 4、三棵树上停着24只鸟。如果从第一棵树上飞4只鸟到第二棵树上去,再从第二棵树飞5只鸟到第三树上去,那么三棵树上的小鸟的只数都相等,第二棵树上原有几只? 5、两袋糖,一袋是84粒,一袋是20粒,每次从多的一袋里拿出8粒糖放到少的一袋里去,拿几次才能使两袋糖的粒数同样多。 6、小强、小清、小玲、小红四人中,小强不是最矮的,小红不是最高的,但比小强高,小玲不比大家高。 请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子写出来。

小学奥数计算公式及数字

奥数计算公式及数字 1、必背数字 (1)10.2525%4== 30.7575%4 == 10.12512.5%8== 30.37537.5%8== 50.62562.5%8== 70.87587.5%8 == (2)π=3.14 2π=6.28 3π=9.42 4π=12.56 5π=15.7 6π=18.84 7π=21.98 8π=25.12 9π=28.26 10π=31.4 25π=78.5 (3)0是坏数,1是废数,2是最小的质数,也是唯一的偶质数,4是最小的合数,跟100最接近的质数是101,跟1000最接近的质数是997或者1003 1001是黄金合数=71113?? (4)有趣数字 尖顶爬坡数: 22211121,11112321,11111234321===2.....11111111112345678987654321= 平顶爬坡数: 111111221?= 1111111123321?= 重码数 1001abcabc abc =?; 10101ababab ab =?; 轮回数 ··10.1428577=,··20.2857147=,··30.4285717 =, ··40.5714287=,··50.7142857=,··60.8571427 =; 无8数 123456799111111111?=, 1234567918222222222?=。。。。。。 循环小数化分数 a. 纯循环9.0. a a =、99.0..a b b a =、999.0..ab c c b a =、…… b. 混循环 90.0. a a b b a -=、990.0..a ab c c b a -=、9900.0..ab abc d d c b a -=、…… (5)A. 熟记100以内质数: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完整)小学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专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 简便运算专题(一) 一、考点、热点回顾 根据算式的结构和特征,灵活运用运算法则、定律、性质和某些公式,可以把比较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化繁为简,化难为易。 四则混合运算法则:先算括号,再乘除后加减,同级间依次计算 加法交换律:a b b a +=+ 加法结合律:)()(c b a c b a ++=++ 乘法交换律:ba ab = 乘法结合律:)()(bc a c ab = 乘法分配律:bc ab c b a +=+)( 乘法结合律:)(c b a bc ab +=+ 除法分配律:c b c a c b a ÷+÷=÷+)( c b a c b c a ÷+=÷+÷)( ※没有)(c b a +÷=c a b a ÷+÷和c a b a ÷+÷=)(c b a +÷ 减法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减去这两个数的和,也可以先减去第二个数,再减去第一个数。 b c a c b a c b a --=+-=--)( 二、典型例题 例1:计算)37.125.8(63.975.4-+- )38.648.2(17.348.7--+ 练习1:计算511)9518.3(957 -+- 例2:计算4 1666617907921333387?+?

练习2 计算 7.21111.07.09999.0?+? 例3:计算3.672.109.136?+? 练习3:计算8.562.108.148?+? 例4:计算 5 269.37522553 3?+? 练习4:计算2.33.198.168.6?+? 例5:计算5.186.678.515.818.155.81?+?+?

三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

三年级数学计算练习题 正面 (1)432÷6 396 ÷9 332 ÷4 185 ÷5 297 ÷9 (2)128÷2 628 ÷8 425 ÷5 332 ÷4 354 ÷6 (3)263 ÷4 954 ÷9 763 ÷9 172 ÷7 226 ÷4 (4)654÷2 678÷6 312÷4 567 ÷9 422 ÷5 (5)899÷9 368 ÷4 441 ÷5 799 ÷8 321 ÷7 (6)615÷3 624÷6 631÷7 340÷5 804÷4 (7)560÷4 832÷4 615÷5 562÷4 520÷5 ` (8)973÷9 693÷8 796÷5 517÷5 310÷3 (9)847÷8 405÷2 339÷7 533÷5 814÷4 (10)524÷5 630÷6 410÷4 783÷7 832÷4 (11)948 ÷ 2 ÷ 6 324 ÷ 6 ÷ 3 930 ÷ 5 ÷ 3 882 ÷ 7 ÷ 9 728 ÷7 ÷2 (12)840 ÷4 ÷7 54 × 4 ÷ 9 183 ÷ 3 × 6 612 ÷ 9 × 7 318 ÷ 6 × 8 (13)30+305÷5 (126+34)÷5 394+294÷7 (631-251) ÷5 (900-496) ÷3 (14)(97+36) ×8 (230+17) ÷6 (36+48) ÷7 250+125÷5 (575-450) ÷5 (15)549-450÷5 600-198+359 945÷5÷3 645÷5÷3 252÷3+134 / (16)543÷9 954÷9 263÷4 840÷4÷7 (200+402) ÷7 (17)399÷9 525÷5 420÷5 728+109×2 728÷7÷2 (18)307÷5 328÷3 225÷6 105×7-218 782-605÷5 (19)431÷4 353÷7 410÷2 750÷5÷2 (684-309)÷5 (20)842÷4 255÷8 715÷7 708÷2÷2 728÷(2×4) (21)24×12 44×21 32×33 27×11 43×22 (22)32×23 24×21 11×26 22×33 34×12 (23)24×53 28×23 38×13 48×24 65×15 ` (24)28×32 27×42 14×29 82×25 24×27 (25)58×23 39×71 68×59 68×91 44×23 (26)29×81 56×63 46×51 38×23 36×15 (27)18×34 27×14 14×28 78×15 56×32 (28)35×24 46×27 28×29 23×47 29×54 (29)64×32 43×39 83×54 69×36 47×34 (30)48×55 85×36 36×36 38×34 22×15 (31)43×24 35×62 58×32 66×22 18×36 & (32)42×56 98×29 37×24 48×49 64×23

六年级奥数简便运算习题

小学六年级奥数练习(一) 一、定义新运算练习 1. 设)。 )(求(5101225,213**?-=*b a b a 2.)。 (。求)(是两个数,规定:、设35302q p p q p q p 2???-+=? 3.412010M N N M N M N M -*+= *,求是两个数,规定、设。 4.=*÷*=*=*=*)(),那么(如果6236444 13,43312,32112 5.==?+++++=?++=?+=?x 543x ,109876565.........43232 ,2121中,在,,如果 6..8946b) -a b)a b -a 2:""b a ?+??+=??,求((定义新运算和对两个整数b a 课后练习题 一、定义新运算 1、规定a*b=(b +a)×b ,求(2*3)*5。 2、定义运算“△”如下:对于两个自然数a 和b ,它们的最大公约数与最小公倍数的和记为a △b 。例如: 4 △ 6=(4,6)+[4,6]=2+12=14。 根据上面定义的运算, 18△12等于几? 4、对于数 a ,b ,c ,d ,规定〈a ,b ,c ,d 〉=2ab-c +d 。已知〈1,3,5,x 〉=7,求x 的值。 5、规定: 6* 2=6+66=72,2*3=2+22+222=246,1*4=1+11+111+1111=1234。求7*5。 6、如果a △b 表示(a-2)×b ,例如:3△4=(3-2)×4=4,那么当( a △2)△3=12时,a 等于几? 7、对于任意的两个自然数a 和b ,规定新运算“*”:a*b =a(a +1)(a +2)…(a +b-1)。如果(x*3)*2=3660,那么x 等于几? 8、有A ,B ,C ,D 四种装置,将一个数输入一种装置后会输出另一个数。装置A ∶将输入的数加上5;装置B ∶将输入的数除以2;装置C ∶将输入的数减去4;装置D ∶将输入的数乘以3。这些装置可以连接,如装置A 后面连接装置B 就写成A ?B ,输入1后,经过A ?B ,输出3。 (1)输入9,经过A ?B ?C ?D ,输出几? (2)经过B ?D ?A ?C ,输出的是100,输入的是几? (3)输入7,输出的还是7,用尽量少的装置该怎样连接?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集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集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十) 1、小强买5支铅笔,小林买了9支铅笔,小林比小强多用了3角2分钱,一支铅笔()钱,小林花了()钱。 2、36加上4,减去8,再加上4,再减去8……这样连续地做下去,做()次计算结果得0。 3、如果小明给小红一本书,那么两人的书一样多,如果小红给小明一本书,那么小明的书就是小红的3倍。小明有()本书、小红有()。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九) 1、把99只棋子分放在大小不同的两种盒子里,每个大盒子可装12只,每个小盒子可装5只,这样恰好装完。已知两种盒子的总数大于10,那么大盒子有()个,小盒子有()个。 2、小林家养一些鸡,黄鸡比白鸡少16只,白鸡是黄鸡的3倍,小林家一共养()只鸡。 3、妈妈今年是38岁,女儿是20岁,当母女俩年龄之和是50岁时,是()年前的事。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八)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2、小明、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去钓鱼,数一数他们钓的鱼,发现小明钓的鱼是小红钓的3倍,小红钓的鱼比小青少7条,小青钓的鱼比小明少9条,小明钓到()条鱼。 3、三个小朋友都有同样多的苹果,后来小明给小红、小亮几个苹果后,小红比小明多7个苹果,小亮比小红少2个苹果。小明给小红()个苹果,小明给小亮()个苹果。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七) 1、小明走到二楼用了二分钟,照这样计算,他从一楼走到七楼要()分钟。 2、小明和小亮各拿出同样多的钱一起去买若干支同样价钱的钢笔,已知小明比小亮少买30支钢笔,得到小亮还给的钱是180元。这种笔每支()元。

3、两筐同样重的水果,第一筐卖出31千克,第二筐卖出19千克后,第二筐是第一筐的4倍,则每筐原有水果()千克。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六) 1、在一个周长为680米的圆形水池边种柳树,每隔二米种一棵,一共要种()棵柳树。 2、把一根长169厘米的绳子剪成每段长13厘米,应剪()刀。 3、在一个正方形的水池边,插红旗,每个顶点上插一面,每边有15面,一共有()面红旗。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五) 1、五六年级小朋友种树,共植786棵,六年级植的棵数是五年级的二倍,六年级植()棵。 2、二数相除,商为8,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和是170,被除数是()。 3、已知九个数的平均数是72,去掉其中的一个数之后,余下的数平均为78,去掉的数是()。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四) 1、二⑴班有学生40人,期中考试语文得100分的有28人,数学得100分的有32人,语文、数学都得100分的有()人。 2、做一道减法题时,小明把减数的个位上的7看作9,十位上的5看作3,结果差是26,正确的答案应是()。 3、一个笼子里装有鸡和兔子共10只,一共有34条腿,鸡有()只,兔子有()只。 4、一只蜗牛掉进一口9米深的井里,它每天白天爬上3米,夜里又滑下1米,这样要()天,才爬出井口。 三年级奥数练习题(三) 1、甲、乙、丙三个班共有学生161人,甲比乙班多2人,乙班比丙班多6人,乙班有()人。 2、小明、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去钓鱼,数一数他们钓的鱼,发现小明钓的鱼是小红钓的3倍,小红钓的鱼比小青少7条,小青钓的鱼比小明少9条,小明钓到()条鱼。

奥数知识点 速算与巧算

速算与巧算 引导: 1、计算(凑十法)1+2+3+4+5+6+7+8+9+10 2、计算(凑整法)1+3+5+7+9+11+13+15+17+19 2+4+6+8+10+12+14+16+18+20 2+13+25+44+18+37+56+75 3、计算(用已知求未知)1+2+3+4+5+6+7+8+9+10+11+12+13+14+15 5+6+7+8+9+10 4、计算(改变运算顺序)10-9+8-7+6-5+4-3+2-1 5、计算(带着“+”、“-”号搬家)1-2+3-4+5-6+7-8+9-10+11 一、凑十法:利用个位数相加之和都等于10的技术 题1、计算1+2+3+4+5+6+7+8+9+10 这种逐步相加的方法,好处是可以得到每一步的结果,但 缺点是麻烦、容易出错;而且一步出错,以后步步都错。若是 利用凑十法,就能克服这种缺点。 二、凑整法:同学们还知道,有些数相加之和是整十、整百的数,如: 巧用这些结果,可以使那些较大的数相加又快又准。像10、20、30、40、50、60、70、80、90、100等等这些整十、整百的数就是凑整的目标。 题2、计算1+3+5+7+9+11+13+15+17+19 解:这是求1到19共10个单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3、计算 2+4+6+8+10+12+14+16+18+20 解:这是求2到20共10个双数之和,用凑整法做: 题4、计算 2+13+25+44+18+37+56+75 解:用凑整法: 三、用已知求未知 利用已经获得较简单的知识来解决面临的更复杂的难题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过程,凑十法、凑整法的实质就是这个道理,可见把这种认识规律用于计算方面,可使计算更快更准。题5、计算: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解:由例2和例3,已经知道从1开始的前10个单数之和及从2开始的前10个双数之和,巧用这些结果计算这道题就容易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1+3+5+7+9+11+13+15+17+19)+(2+4+6+8+10+12+14+16+18+20)=100+110(这步利用了例2和例3的结果)=210 题6、计算:5+6+7+8+9+10 解:可以利用前10个自然数之和等于55这一结果。 5+6+7+8+9+10=(1+2+3+4+5+6+7+8+9+10)-(1+2+3+4)=55-10=45 四、改变运算顺序 在只有加减运算的算式中,有时改变加、减的运算顺序可使计算显得十分巧妙! 题7、计算:10-9+8-7+6-5+4-3+2-1 解:改变一下运算顺序,先减后加,就使运算显得非常“漂亮”。 10-9+8-7+6-5+4-3+2-1=(10-9)+(8-7)+(6-5)+(4-3)+(2-1)=1+1+1+1+1=5

级奥数《简便计算》

第3讲简便运算(1) 一、夯实基础 所谓简算,就是利用我们学过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以及运算技巧,来解决一些用常规方法在短时间内无法实现的运算问题。 简便运算中常用的技巧有“拆”与“凑”,拆是指把一个数拆成的两部分中含有一个整十、整百、整千或者有利于简算的数,凑是指把几个数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或者把题目中的数进行适当的变化,运用运算定律或性质再进行简算。 让我们先回忆一下基本的运算法则和性质: 乘法结合律:a×b×c=a×(b×c)=(a×c)×b 乘法分配律:a×(b+c)=a×b+a×c a×(b-c)=a×b-a×c 二、典型例题 例1. (1)9999×7778+3333×6666 (2)765×64×0.5×2.5×0.125 例2.399.6×9-1998×0.8 例3.654321×123456-654322×123455 三、熟能生巧 1.(1)888×667+444×666 (2)9999×1222-3333×666 2.(1)400.6×7-2003×0.4 (2)239×7.2+956×8.2

3.(1)1989×1999-1988×2000 (2)8642×2468-8644×2466 四、拓展演练 1.1234×4326+2468×2837 2.275×12+1650×23-3300×7.5 3.7654321×1234567-7654322×1234566 六、星级挑战 ★1.31÷5+32÷5+33÷5+34÷5 ★★★2.3333×4+5555×5+7777×7 ★★★3.99+99×99+99×99×99 ★★★4. 48.67×67+3.2×486.7+973.4×0.05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

三年级数学除法口算题一? 63÷7= 86-39= 400×8= 93-25= 34+28= 67+33= 500×4= 84÷9= 92-16= 52-18= 1200-700= 40÷8=72÷9= 80-26= 9000-500= 53+69=50÷7= 43+36= 25×4= 46+27= 1×325= 27+54= 45÷6= 750+250=2500-2000= 80×7= 300×5= 4×40=85+25= 96+25= 56÷8= 34÷4= 87-38= 650-320= 1400-500= 73-29=300×5= 9000-500= 64-26= 87-53=500×2= 84+50= 62+48= 72+19= 700×4= 660-90= 25+55= 34+56= 40×7= 4300-700= 86-24= 45+37=60×5= 120+300= 100-55= 94-19=

600×6= 700+900= 74+28= 72-48=200×9= 47+35= 97-59= 64-16= 56÷7= 86-49= 300×8= 33-25= 54+28= 67+23= 600×4= 82÷9= 72-16= 52-28= 1200-800= 64÷8= 45÷9= 90-26= 900-500= 73+69= 64÷7= 53+36= 25×4= 56+27= 1×125= 47+54= 15÷6= 750+150= 6×8+32= 87-35= 56÷8+4= 800-140=500-250= 30×7= 800×5= 4×0= 63÷7= 86-39= 400×8= 93-25=? 34+28= 67+33= 500×4= 84÷9=? 92-16= 52-18= 1200-700= 40÷8=? 72÷9= 80-26= 9000-500= 53+69=? 50÷7= 43+36= 25×4= 46+27=? 1×325= 27+54= 45÷6= 750+250=?

小学奥数简便计算:分类训练

小学奥数简便计算:分类训练 (1)a+b =b+a 88+56+12 178+350+22 56+208+144 (2)(a+b)+c=a+(b+c) (23+56)+47 286+54+46+4 582+456+544 (3)a×b=b×a 25×37×4 75×39×4 65×11×4 125×39×16 (4)(a×b)×c=a×(b×c) 19×75×8 62×8×25 43×15×6 41×35×2 (5)a×(b+c) =a×b+a×c 136×406+406×64 702×123+877×702 246×32+34×492 (6)a×(b-c) =a×b-a×c 102×59-59×2 456×25-25×56 43×126-86×13 101×897-897 (7)a-b-c=a-(b+c) 458-45—155 2354-456-544 68547-457-123-420 (8)a-b+c=a+c-b

4235-4067+76 3569+526-1569 45682-7538+14318 (9)a÷b÷c=a÷(b×c) 4500÷4÷75 16800÷8÷25 248000÷8÷125 5200÷4÷65 (10)a÷b×c=a×c÷b 4500×102÷90 3600÷80×2 125÷20×8 250÷75×30 (11)a-b=a-(b+c)+c 429-293 1587-689 8904-1297 87905-388 (12)a-b=a-(b-c)-c 2564-302 25478-9006 5024-502 1251-409 (13)a+b=a+(b+c)-c 254+489 5021+897 654+793 654+4999 (14)a+b=a+(b-c)+c 124+4005 1235+607 248+803 2005+45687 (15)综合 254+246+744+1054 5897+568-897+432 45627-258-742-1627 321×46-92×27-67×46 75×32×125 65×16×125 360÷(18× 4)32×105 598+735 99×38+38 98×34 25+75-25+75 48×125 540÷45 103×56

奥数四年级简便运算

简便运算 一、整数 199999+29999+3999+499+59 847-(647-130) 995+996+997+998+999 588-156-188 1998+997+5 542-39-161 15×999 20×101 75×21+25×21 30×131?30×31 6363÷7÷9 5600÷(25×7)(360+108)÷36(4200-63)÷21 33×57+33×42+33 444×334+333×888 二、小数 0.9+0.99+0.999+0.9999 0.9+9.9+99.9+999.9+9999.9 0.9+0.98+0.997+0.9996+0.99995 4.7+4.8+4.9+5.0+5.1+5.2+5.3 5.74-2.42+3.26-4.58 19.9+19.98+19.997+19.9996

三、小数应用 1.小明在计算一道减法题时,把被减数个位上的9看成6,把减数十分位上的4看成7小明计算的结果是15.4,求正确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陈莉在做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的9看成了4,把另一个加数百分位的1看成了7。她做得结果是17.42,求正确的结果是多少? 3.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不慎将被减数百分位上的3看成了8,把减数十分位上的7看成了2。小马虎的计算结果是1.87,你知道正确的结果是多少吗? 4.陈小鹏计算一直不够细心,这不,老师出的减法题他又做错了。他把被减数个位上的2看成了6,把减数百分位上的7看成了1.你知道他这次错误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相差多少吗? 5、一只蚂蚁从竹竿的一端沿直线爬向另一端,5分钟爬完。已知第一分钟爬0.2米,以后每分钟都比前1分钟多爬0.1米。这根竹竿有多长? 6、有甲、乙两根木线条,甲木线条长1.8米,乙木线条长2.6米。工人师傅从两根木线条上锯下同样长的一段,剩下的乙是甲的2倍,两根木线条各减去多少米? 四、巧填数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计算题专项练习题

小学数学计算题 班别姓名成绩 3×10= 80×40= 18×5= 40×60=30÷10= 13×4= 25×20= 160×4=300÷5= 720÷9= 16×6= 720÷0=180÷20= 0÷90= 10×40= 12×50=85÷5= 57÷3= 0+8= 32×30=70÷5= 25×4= 15×6= 630÷9=450÷5= 12×40= 240÷6= 16×60=84÷42= 600-50= 500×3= 0×930=27×30= 84÷12= 420÷3= 910÷3=91-59= 11×70= 1000÷5= 75÷15=320-180= 30×40= 40+580= 560÷4= 95÷1= 480+90= 510÷7= 200÷4=72÷4=8000÷2= 102+20= 4000÷50=125-25×2= 50×0×8= 75+25÷5= 32÷47×12=45+55÷5= 70×(40-32)= 90÷5×3= 10÷10×30=6×(103-98)=7+3×0=51-4×6= 420÷2×8= 750-(70+80)=300÷2÷5= 54×63= 25×38= 36×19= 774÷8=508÷2= 370÷5= 19×47= 900÷5=23×34= 392÷4= 360×5= 32×68= 203÷9= 63×36= 26×38= 770÷5= 696÷2= 882÷4= 809÷8= 56×79= 64×28= 820÷3= 630÷6= 458÷4=

6.5+4.7= 1.2-0.3= 4.6+2.4= 3.8+6.6= 238÷6≈ 876÷3≈ 417÷6≈ 753÷5≈ 89×30≈ 32×48≈ 43×22≈ 52×68≈ 890÷9≈ 459÷50≈ 417÷60≈ 351÷5≈ 65×11≈ 76×11≈ 27×19≈ 45×19≈ 53×21≈ 84×21≈ 38×21≈ 35×21≈ 439+46×7= 248÷4×18= 67×(96÷6)= 25×17-120= (450-175)÷5= 268+29×65= 315-345÷3= 574÷(125 118)= 948-13×52= 17×36÷3= 560-12×24= 375÷5×24= 54×63= 25×38= 370÷5= 774÷8= 508÷2= 36×19= 19×47= 900÷5= 23×34= 392÷4= 360×5= 809÷8= 203÷9= 63×36= 26×38= 770÷5= 696÷2= 882÷4= 32×68= 56×79= 64×28= 820÷3= 630÷6= 18×26= 4+0.6= 7.3-2.9= 10-0.7= 8.2-5= 6.5+4.7= 1.2-0.3= 4.6+2.4= 3.8+6.6= 14×53= 15×48= 470÷5= 736÷8= 548÷2= 36×24= 26×57= 420÷5= 54×34= 340÷4= 340×5= 408÷8= 406÷9= 52×36= 24×42= 440÷5= 626÷2= 212÷4= 31×68= 76×79= 64×45= 420÷3= 606÷6= 48×26=

小学奥数裂项公式汇总

裂项运算常用公式 一、分数“裂差”型运算 (1) 对于分母可以写作两个因数乘积的分数,即b a ?1形式的,这里我们把较小的数写在前面,即 a <b ,那么有: )11(11 b a a b b a --=? (2) 对于分母上为 3 个或 4 个连续自然数乘积形式的分数,即有: ???? ?? +?+-+?=+?+?)2()1(1)1(1 21)2()1(1 n n n n n n n ???? ?? +?+?+-+?+?=+?+?+?)3()2()1(1 )2()1(1 31)3()2()1(1n n n n n n n n n n 二、分数“裂和”型运算 常见的裂和型运算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1) a b b a b b a a b a b a 1 1+=?+?=?+ (2)a b b a b a b b a a b a b a +=?+?=?+2 2 22 裂和型运算与裂差型运算的对比: 裂差型运算的核心环节是“两两抵消达到简化的目的”,“先裂再碎,掐头去尾” 分数裂和型运算的题目不仅有“两两抵消”型的,同时还有转化为“分数凑整”型的,以达到简化目的。裂和:抵消,或 凑整 三、整数裂项基本公式 (1))1()1(31 )1(......433221+-=?-++?+?+?n n n n n

(2) )1()1)(2(4 1)1()2(......543432321+--= ?-?-++??+??+??n n n n n n n (3) )1()1(3 1)2)(1(31)1(+--++=+n n n n n n n n n n n n +=+2)1( (4) )2)(1()1(4 1)3)(2)(1(41)2)(1(++--+++=++n n n n n n n n n n n (5) !)!1(!n n n n -+=? 裂项求和部分基本公式 1.求和: 1 )1(1......541431321211+=+++?+?+?+?=n n n n S n 证:1 111)111()5141()4131()3121()211(+=+-=+-++-+-+-+-=n n n n n S n 2.求和:12)12)(12(1971751531311+=+-++?+?+?+?= n n n n S n 证:1 2)1211(21)121121(21)7151(21)5131(21)311(21+=+-=+--++-+-+-= n n n n n S n 3.求和:13)13)(23(11071741411+=+-++?+?+?= n n n n S n 证:)1 31231(31)10171(31)7141(31)411(31+--++-+-+-=n n S n 13)1311(31+=+-=n n n

完整word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简便计算(奥数)共(6页)

例题1 计算(1)65+24+6 (2)32+25+8 练习:用简便算法计算。 1、78+16+4 2、46+7+23 3、19+9+71 4、38+46+2 5、15+58+15 6、34+39+16 7、45+32+5 8、28+67+2 例题2 计算:75+46+25+54 练习: 1、11+15+9+5 2、36+48+64+52 3、16+72+84+19+28+81 4、1991+2995+9+5 例题3

计算:46+99 141-102 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1、98+67 2、888+999 3、375+99 4、79+198 5、176-96 6、624-98 7、1500-294 8、1125-996 例题4 195+196+197+198+199 练习:用简便算法计算下列各题。 1、98+99+100+101+102 2、99+98+97+96 3、18+19+20+21+22+23 4、53+49+51+48+52+50 例题5 995+95+5995+20

练习:用简便方法计算 1. 995+98+9 2、1998+995+97+38 3、1997+997+97+9 综合练习 一、下列各题能用简便算法的用简便算法计算。 1、14+425+186 2、48+68+52+32 3、154-93-54 4、246-76-24 5、168-(91+68) 6、346-(68-54)

7、478+99 8、478-99 9、568-101 10、568+101 11、86+49+114 11、240+(39-40) 12、255+(352+145+48) 13、(345+377)+(55+23) 14、9+(80+191) 15、(268+314+132)+86 17、495+(278+5)+222 18、399-199 19、48+(164+152)+36 20 、133-(28+29)-43 21、996+500= 和差倍问题应用题(附) 1、一篮苹果比一篮桔子重40千克,苹果重量是桔子的5倍,苹果、桔子各有多少千克?

小学奥数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小学奥数简便计算:加减法篇 一、加法: 1.利用加法交换律 例如:254+158+246 我们首先观察发现254与246相加可以凑成整百,于是交换158和246两个加数的位置,变成254+246+158。 2.利用加法结合律 例如:365+458+242 我们发现后两个加数可以相加成整百数,于是变成365+(458+242)。 3.拆分加数 例如:568+203 我们发现203距离200较近,于是将203拆分成200+3,算式变成568+200+3。 例如:289+198 我们发现198距离200较近,于是将198改写成200-2,算是变成289+200-2。 二、减法: 1.交换减数位置: 例如:452-269-152 我们发现452-152能得整百数,于是交换减数位置,算式变成452-152-269。

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两个数的和: 例如:562-236-164 我们发现两个减数236与164的和能凑成整百,于是算式变成562-(236+164),注意括号里要变成两数相加。 2.拆分减数: 例如:313-102 我们发现减数102距离100较近,可以拆分成100+2,但是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313-100-2。 例如:521-298 我们发现减数298距离300较近,可以拆分成300-2,但是注意在减法算式里要变成521-300+2。 三、加减混合: 1.加减换位: 例如:526—257+274 可以将算式改为526+274—257。 减去两个数的和等于分别减去这两个数: 例如:568—(254+168) 我们可以打开括号,注意括号里的加号在打开括号后要变成减号,于是算式变成 568—254—168,然后调整减数位置,因为568先减去168可以凑成整百数,于是算式变成568—168—254。 2、综合运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