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试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试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试题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试题

————————————————————————————————作者:————————————————————————————————日期: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年月日练习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 我国在()年举办奥运会,这一年是()年(填平年或闰年)

2. 一年有()个季度,儿童节在第()季度,国庆节在第()季

度,植树节在第()季度。

3. 今年的第一季度有()天,今年共有()天。

4. 你的生日是()月()日,这个月是()月,这个月共()

天。

5. 每年下半年一定都是()天,上半年的天数可能是()天,也可

能是()天。

6. (1)4年7个月=()个月.(2)120时=()日.

7、从你出生那一年算起,到现在,经过的闰年年份有:()

8. 2005年是()年,全年有()天,二月份是()天。

9、2005年之后连续的四个闰年是()年、()年、()年和

()年。2009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10. 用24时记时法表示下面的时间.

(1)早晨7时() ;中午1时();深夜11时() ;

晚上10时();下午3时();上午9时()

清晨4时();下午5时()

11、(1)一年有()个月,其中有()个大月,()个小月。

大月有()天,小月有()天。还有一个月份,它的天数比其他月份都少,这个月份是()月。

(2)2005年所有的大月共有()天,所有的小月共有()天,二月有()天,全年共有()天。

(3)2005年共有()个星期零()天。

(4)7月份有()个星期零()天。

(5)小兰今年8月份满10岁,他是()年出生的。

12、澳门是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到今年的12月20日,澳门

回归()周年。

13、中华人民共和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的。到()年()

月()正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周年。

14、去年寒假,我们从1月17日放假,到2月9日开学,一共放了()天假。

15、我在外婆家连续住了两个月,共62天。这两个月是()月和()月,也可能是()月和()月。

16、(1)二月份有()天的这一年是平年,二月份有()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2)平年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闰年共有()天,是()个星期零()天。

(3)通常,每4年里有()个平年,()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是()年。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的倍数才是闰年。

(4)一年有()个季度,每个季度有()个月。

(5)第一季度包括()月、()月和()月,今年第一季度一共有()天。第二季度包括()月、()月和()月,一共有()天。第三季度包括()月、()月和()月,一共有()天。第四季度包括()月、()月和()月,一共有()天。

17、把下面的公历年份填入适当的横线。

1949年、1956年、1980年、1997年、2000年、

2004年、2005年、2010年、2100年、2400年。

平年:

闰年:

二、判断。

1. 2003年有52个星期零2天。()

2. 2200年是4的倍数,所以是闰年。()

3. 2月29日出生的孩子每4年才能过一个生日。()

4. 一年有4个季度,每个季度都有3个月,所以每个季度的天数是相同的。()

5. 我们讲得一年有12个月,一共365天。()

6. 一年中有六个月是大月,六个月是小月.()

7. 二月是28天.()

8. 1996年是闰年,全年是366天,二月份是29天.()

9. 23时就是晚上11时.()

10. 一节课40分,第一节课从8∶45上课到9∶05下课。()

三、猜猜生日。

1. 小名是在劳动节的前三天出生的,小名的生日是()月()日

2. 小刚的生日是第三季度的倒数第二天,小刚的生日是()月()

3. 小红的生日是8月的最后一天,小红的生日是()月()日

4.小华的生日是一年的第四天,小华的生日是()月()日

5.小兰是植树节那天出生的,小兰的生日是()月()日

6我的生日是第二季度的第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7我与祖国一起过生日。我的生日是()月()日

8我的生日是第二季度的最后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9我四年才能过一回生日。我的生日是()月()日

10我的生日是儿童节的前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11我的生日刚好是教师节那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12我的生日是7月份的最后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13我与国际妇女节同一天生日。我的生日是()月()日

14我的生日是解放军建军节那一天。我的生日是()月()日

15我的生日是元旦。我的生日是()月()日

五、应用题。

1、某服装厂今年3月份前10天生产服装960套,平均每天生产服装多少套?

2、从6月1日开始(包括这一天)到8月25日(包括这一天),共有多少天?

3、北京开往某地的火车,今天上午10时开出,第二天下午1:00到达,路上经过了多少时间?

4、一架飞机以每小时85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飞往乙地,它10∶00从甲地起飞,16∶00到达乙地,问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5、2010年全年是多少个星期零几天?2012年呢?

6、从原子弹炮炸成功到氢弹爆炸成功,法国用了8年时间,而我国只

用了2年8个月。法国花费的时间比我国多多少个月?

7、青青家去年第三季度用电408千瓦时,她家去年第三季度平均每月

用电多少千瓦时?

8、玲玲家去年上半年用电966千瓦时,她家去年上半年平均每月用电

多少千瓦时?

9、小华每天记住2个英语单词。

(1)今年一月份他一共能记住多少个英语单词?二月份呢?

(2)照这样坚持下去,今年上半年能记住多少个英语单词?全年能记

住多少个英语单词?

10、小红从家里走到学校,每分钟走50米,需要走18分钟

(1)如果每份走60米,需几分钟?

(2)如果要在10分钟内到校,每分钟需要走多少米?

11、飞机8小时飞行8800千米,照这样计算,15小时可以飞行多少米?

飞行990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1)钟面上,时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小时,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分钟,

(2)从8:00到10:00是()小时,从11:00到下午3:00是()小时,

(3)王叔叔每天上班4小时,如果他18:00上班,那么,()下班。

一、看谁做得又快又好

(1)小明和小丽放学回家,小明到家时是4时49分,小丽到家时4时47分。

①___先到家,他比___早___分钟到家。

②小丽到家时间是___,再过___分钟是5时整。

(2)一节课是40分钟,再加()分,正好是1小时。

(3)图书馆下午14:00开门,17:30关门,图书馆下午一共开放了

()小时()分。

一、你能快速判断出下列各题的商是几位数吗?把商的位数填写在括号内。

256÷7()321÷5()451÷9()502÷8()527÷2()309÷3()450÷3()306÷3()

二、列式计算。

(1)275÷5 (2)324÷6 (3)369÷9 (4)150÷6 (5)152÷8 (6)206÷2

(7)450÷3 (8)714÷7 (9)630÷6 (10)996÷9 (11)436÷4 (12)754÷5

三、先想一想运算顺序,再计算。

(1)642÷3+7 (2)672÷(8÷2) (3)672÷8÷2

(4)(380-259)÷7 (5)308-259÷7 (6)600÷2÷3

四、解决问题。

1、猫头鹰全家7天共捉了644只田鼠,它们平均每天要捉多少只田鼠?

2、大约5千克的鲜牛肉能做成1盒约重2千克的牛肉干,那么325千克的鲜牛肉能做成多少盒这种规格的牛肉干?

3、明明从学校图书室接到了一本《哈利波特和混血王子》,节约时间是一周,这本书一共497也,他平均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期归还?

4、每只老虎每天要吃两只鸡,饲养员买回的210只鸡可供三只老虎吃多少天?

5、蛋黄派每4个装一包,每两包装一盒,那么976个蛋黄派能装多少盒?

6、学校食堂每天大约要用3大桶菜油,食堂原有16桶菜油,现在又运来92桶。

这些油可供学校食堂用多少天?

7、第一小组生产了签字笔232枝,第二小组生产了432枝。如果按照每8枝签字笔装一盒进行包装,那么两个小组生产的签字笔一共可以装多少盒?

8、有一堆建筑垃圾约154吨,现在有两辆载重量分别是5吨和两吨的货车一起来将它运走。这两辆货车需要跑多少趟才能完成任务?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及答案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算一算。 1.直接写得数。 30×9= 90÷3= 22×4= 200÷4= 55÷5= 3+400= 62-7= 6×700= 0÷800= 42×2= 360÷9= 3×6+4= 41+42= 54-54= 74+72= 1-6 5= 2.估算。 39×3≈ 202×4≈ 243÷6≈ 488÷7≈ 3.用竖式计算(带“*”要验算)。 48×6 530×6 * 682÷6 X|k |b| 1 . c|o |m 4.计算。 30×8÷6 213×3+39 254-54÷2 二、填一填。 1.最大的三位数除以最大的一位数,商是( )。 2.□÷7=101……□,余数最大是( )。 3.7个 91 是( ),( )个61是6 5。 4.一个正方形周长12厘米, 它的边长( )厘米。 5. 2吨=( )千克 7000克=( )千克 9000g=( )kg 8t=( )kg 6.填上合适的单位。 黑板面的周长约是9( ) 一辆卡车的载重量为4( ) 排球的质量约是460( ) 一袋大米的质量是10( ) 7.填一填、比一比。

8.下面物体运动是旋转现象的画“√”,是平移现象的画“○” 三、画画,填填。 (1)图形①往( )方向平移( )格就得到图形②。 (2)把图形②向下平移4个格,画出来。 2.下面每一个小正方形边长是1厘米,请在下面画一个周长12厘米的长方形,并把它的2 1 用阴影表示出来。 ( ) ( ) ( ) ( ) 1

新|课|标|第|一|网 四、连一连。 五、解决问题。 1.奥林匹克火炬在某地4天传递了856千米,平均每天传递多少千米? 2.跑道每圈400米,小红一个星期(7天)一共跑了多少米? 3.同学们外出植树。女生56人,男生28人,每6人分成一组,可以分成多少组? 4. 冬季越野赛路线。 北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设计

第一单信息窗1:走进果蔬会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学习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2、经历探究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学会用估算判断结果,体验估算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养成估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估算的方法。 2.理解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体验计算策略的多样性;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谈话: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果蔬博览会的现场进行参观好吗?多媒体出示情境图,我们到生产厂家了解一下他们的生产情况(师指导学生进行观察)谈话:根据你们调查了解的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小组交流,选出你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2、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整理的情况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根据图中的信息,可能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1、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 2、平均每天接待多少名客商? 3、去年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4、一共运来几箱大枣?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谈话:同学们可真了不起,提出这么多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咱们先看这个问题: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应该怎样解决呢? 学生可能回答:需要知道共有几个品种和共有多少箱苹果。

谈话:那么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先思考一下,然后将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看哪个小组研究的好。师巡视参与小组活动. 谈话:哪一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讨论的结果和大家说一说? 生1:我们组认为应该用184÷8,因为8个品种一共有184箱苹果,把这184箱苹果平均分成8份,就知道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多少箱了。 生2:我们组的意见和第1小组的意见不一样。 生3:我估计平均每个品种比20箱多一些,因为每个品种有20箱,8个品种就是20×8=160(箱),实际8个一共有184箱,所以商应该比20大一些。 2、谈话:运用估算我们知道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那么,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到底有多少箱呢?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小组交流 生1:我们组讨论的结果是:平均每个品种的苹果有23箱。我们已经估算出了184÷8的商比20大一些,计算时可以先商20,20×8=160(箱),还有24箱,把这24箱再平均分成8份,每个品种分3箱,所以每个品种有:20+3=23(箱)。 生2:我们组用笔算 生3: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刚才这个同学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用百位上的1除以8商不够1个百,怎么办? 谈话:哪个同学来交流? 生进行交流 谈话:最高位不够商1,可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用18个十除以8,商是两个十,十位上商2。 让学生试着完成竖式(一人在黑板上做,其余的做在本子上)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谈话:我们再来解决第二个问题:平均每个葡萄园大约产葡萄多少吨? 谈话: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该怎样算呢?你们有信心自己解决吗? 生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一、我认真,我会填:(40分) 1、3千米 =( )米 6500千克 =( )吨( )千克 6米 = ( )分米 45毫米 = ( )厘米( )毫米 3吨 = ( )千克 7000米 = ( )千米 120分 =( )时 5000千克+3000千克 = ( )吨 2、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 一支牙膏长15( ) ② 一个苹果重120( ) ③ 一张床长2( ) ④ 火车每小时行180( ) ⑤ 一块橡皮重5( ) ⑥一袋面粉重25( ) 3、( )里最大能填几。 6 ×( )﹤ 5 0 ( )× 7 ﹤ 2 5 ( )× 9 ﹤ 5 2 4、40 的8 倍 是 ( ) 5个6 1 是 ( ) 6个500的和的末尾有( )个0,是( )。 5、一个数除以6,商是8,余数最大是( ),此时这个数是( ) 。 6、长方形( )边相等。正方形( )边相等。 7、用4、0、6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三位数。 8、在 里填上“>”或“<”。 5 351 4 12 1 2吨○2400千克 7 47 6 14 4 0×12○0+12 9、填一填: 长方形 正方形 边长数 6cm 14cm 周长 84m 二、火眼金睛辨真伪—— 对的在()里打“√”,错的打“×”(5分) 1、小刚体重80克。 ( ) 2、用两个相同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两个正方形周长的和。 ( ) 3、在装有红、黄、白乒乓球的袋子里,可能会摸出绿色乒乓球。( ) 4、在有余数的除法里,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 ) 5、1千克棉花比1千克铁轻。 ( ) 三、左挑右选出真知——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5分) 1、一位数(0除外)乘三位数的积是( )。 A.四位数 B.三位数 C.三位数或四位数 2、两个正方形的周长( )。 A.一定相等 B.可能相等 C.一定不相等 3、 一张大人床长( ) A. 20分米 B. 20厘米 C. 20米 4、盒子里有10粒白棋,2粒黑棋,摸到( )的可能性大。 A.黑棋 B.白棋 C.红棋 5、□96是一个三位数,□96×6的积最接近3000,□是( )。 A.3 B.4 C.5 四、我会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694×7≈ 243÷3≈ 306×8≈ 0÷9= 210×4= 720÷9= 长 18m 70dm 宽 5m 4cm 40dm 周长 26cm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全册)

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知识点梳理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g)做单位;称较重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kg)做单位;计量很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 t)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相邻) 1 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吨1000克=1千克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 (2)一头牛约重480( )。 (3)一头鲸重60( )。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 (5)4粒黄豆约重1() (6)小明的体重是35 () 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千克铁○ 1千克棉花999千克○1吨 2千克○ 980克4吨○ 400千克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 4吨○7000千克 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 考点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 1吨 2500千克 1500克 考点四、计算(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6吨=()千克 7621克=()千克()克 5千克=( )克14000千克=( )吨2吨=( )千克=( )克5400千克=( )吨( )千克 考点五、解决问题 1、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6箱600千克的集装箱,这艘船能一次运完么?【比较的方法】 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转换单位,画线段图】 第2、3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知识点一、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 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两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一)、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算式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应用题汇编(精)

应用题 1、玩具厂生产了960个电子玩具,每3个装一盒,每5盒装一箱,一共装了多少箱? 2、王辉爸爸买了3大盒茶叶,一共要付810元,平均每个大盒里有6 小盒茶叶,平均每小盒茶叶多少元? 3、王老师要把156本图书放在2个书架上(每个书架有三层),平均每层放多少本图书? 4、有两堆煤,一堆560吨,另一堆286吨,一辆汽车每次能装运9吨。这辆车一共用多少次才能拉完这两堆煤? 5、有一堆煤120吨,一辆大货车能载重8吨,一辆小货车能载重5吨,请问: ①、如果2辆小货车来运,多少次能把煤全部运完? ②、先用一辆大货车运5次,余下的用一辆小货车来运,还需要多少次才能运完? 6、有50只小羊要过河,现在只有一条船,且每次现载8只小羊,那么这些小羊至少要几次才能全部渡河? 7、9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6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8、中秋节快到了,糕点房将640个月饼,每4个装一盒,每4盒又装一箱,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9、学校买回8箱皮球,每箱20个,平均分给5个班,每个班级分得多少个? 10、一本故事书172页,小红已经看了67页,剩下的打算一周看完,剩下的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1、小丽看一本329页的书,看了4天,还剩25页没看,平均每天看多少页? 12、小强从图书馆借一本320页的故事书。每天看15页,看了12天,还有多少页没有看?)

13、修一条路,平均每天修53米,修了27天,还有360米没修,这条 路全长多少米? 14、食堂原有26袋面粉,又运来138袋,平均每天要用掉4袋,这些面粉可以用多少天? 15、4个小队少先队员去摘黄瓜,每个小队13人。平均每人摘12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16、小明用150元买3个热水瓶,营业员找了6元,每个热水瓶多少元? 17、一张课桌(18元)和一把椅子(42元)是一套,实验小学准备买45套这样的课桌椅,一共要花多少钱? 18、小文想买两种笔记本各一本,其中一种一本12.5元,另一种一本23.8元,那么她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钱? 19、淘气给妈妈买了一个水杯用了2.9元,买了一顶帽子比一个水杯多用了3.5元,又买了一副手套,三样东西正好用了12元钱,一副手套多少钱?20、一副乒乓球拍7.8元,一个乒乓球1.5元,张林带了10元钱买了一副乒乓球拍和一个乒乓球,找回多少元钱?合多少角钱? 21、本学期每个学生订了11个作业本,三年级一班有48个同学,他们大约要订多少个作业本? 22、光明小学有6个年级,植树节植树,每个年级大约植树120棵,光明小学一共植树多少棵? 23、超市每天卖出饮料6箱,6月份一共可以卖出饮料多少箱? 24、一条绳子剪去3.8米,还剩1.7米,这条绳子原来长多少米? 25、水果店运来39箱橘子,每箱15千克,又运来706千克梨,运来的梨比橘子多多少千克? 26、商场一月份售出豆浆机27台,售出榨汁机的台数是豆浆机的23倍,售出的电磁炉比榨汁机多186台,电器商场一月份售出电磁炉多少台?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课本答案

第1章 第3-4页自主练习答案 1、21 21 32 11 10 34 12 22 2、93÷3=31( 元)3、 66÷3-22(厘米)66÷6-11(厘米) 4、 14 13 11 43 140 130 110 430 5、 (1) 840÷4=210 (2)630÷3=210 6、66÷6=11(盒)66÷3=22(盒) 7、48÷4=12(元)99÷9=11(元)39÷3=13(元)买第二箱橙子最合算。 8、第一组:21 30 120第二组:220 310 23 9、400÷5=80(元)360÷3=120 (元)880÷8=110(元) 80<110<120,猕猴桃最贵。 10、84÷2=42(毫米)42×9=378(毫米) 第6-8页自主练习答案 2、267÷3=89(下) 194÷92=7(下)89<97,小宁跳得快一些。 4、104~4=26 5、40 100 11 43 40 0 31 10 6、 8、小亮:162÷3=54(周)小玲:162÷6=27(周) 9、(1)266÷7=38(页)(2)略 10、15 30 45 60 75发现:除数不变,被除数越大,商越大。 11、 144÷6=24(人)144÷8=18(箱) 12、(1)192÷8=24(2)644÷7=92(人)644×8=5152(元) 第11-13页自主练习答案 2、(验算略)

3、945÷9=105(只) 4、(说说略) 5、321÷3=107(个)660÷6=110(个) 6、前三道题都不对,第四道题对。 7、168÷7=24(页) 8、(说说略) 104 48 109 240……1 76 56 92 304 9、432÷4=108(个)510÷5=102(个) 108>102,小刚打字快一些。 10、38 40 71 76 11、(从左到右) 160 52 104 630 856 12、3×2=6(种) 38×3+8=122(元) 38×3+15=129(元)26×3+8=86(元) 26×3+15=93(元)12×3+8=44(元) 12×3+15=51(元) 13、324÷4=81(厘米) 第15-17页综合练习答案 1、21 12 11 12 40 110 70 50 2、 3、16 18 13 12 13 14 19 14 5、190 95 285 57 456 52 312 104 728 364

青岛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青岛版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 一、填一填。(28分) 1、读出或写出下面横线上的数。 (1)一本《童话故事》的价格是14.85元。( )元 (2)一块蛋糕,妈妈吃了它的8 3 。 ( ) (3)妈妈买菜花了十五元五角钱。 ( )元 (4)我们班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七分之四。 ( ) 2、选择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室面积约50( ) (2)一张10元人民币的面积约98( ) (3)小明的身高167( ) (4)一只小鸟的体重约30( ) 3里面装有红珠子4个,黄珠子3个,黑珠子2个。 (1)红珠子占珠子总数的 )()(,黄珠子和黑珠子共占总数的)() (,黑珠子占的分数比红 珠子少 )() (。 (2)从盒中任意摸出1个珠子,有( )种结果,摸到( )珠子的可能性大, 摸到( )珠子的可能性小。 4里填上“>”“<”或“=”。 3.26元 3.62元 0.9元 1元 24××4 8382 3.5元元32 5米2 500厘米2 6000公顷6千米2 3米2 300分米2 5、用分数来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 ( ) ( ) ( ) ( )

6、一块长方形的菜地,宽是24米,长比宽多8米,这块长方形菜地的面积的 ( )米2。 二、选一选。(6分) 1、下面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请打“√”。 2、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画“○”,是平移的画“—”。 3、在镜子里看到的图像是哪一个?在正确的下面打√。 三、算一算。(21分)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16×10= 30×20= 7×100= 8.2+1.8= 6165+= 0.9-0.3= 18×4= 7273-= 25×40= 30×12= 128÷4= 50×80= 2、用竖式计算。(6分) 28×54= 87×36= 6.8-5.9= 3、脱式计算。(9分) 240×3÷6 120+19×58 312×(300-293)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课时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三年级数学第一单元“动物趣闻”教材2—4页,克、千克的认识 课时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使学生初步认识质量单位“克”、“千克”,初步建立1克,1千克的质量观念。 2. 了解台称、天平称物体重量的方法,能够进行重量的简单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掂一掂,称一称,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实际密切相联,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通过克,千克的认识学习,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1克、1千克的重量观念。 教具与学具准备天平、台称、硬币、苹果、字典、花生米等 教法与学法设计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感知质量单位,初步认识克、千克,建立重量观念。 教与学的过程 一、创设情境 感知轻重 1. 师:我们的世界很奇妙,动物知识你又知多少?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激发兴趣,出示情境图) 2. 引导学生置疑 3. 我们带着这些疑问一起去探究吧!学生观察、质疑 二、探究新知 1. 介绍质量单位(表示物品有多重),表示较轻的物品用克(g)作单位 2. 指导学生如何体验。

(1)“1克有多重”?我们先来称一称。(用镊子夹起1克的砝码)这个砝码是1克重。把1克的砝码放在右盘里面,再把1个2分币放在左盘里面,让学生观察这时标尺的指针处在什么位上?(经过学生观察,使学生明确1个2分币大约重1克) (2)让学生拿出一个2分硬币放在手上掂一掂有多重。 你还能找到1克重的东西吗? 3. 让学生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并学会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 4. 引导学生认识1千克 (1)让学生拿出两袋盐放在手中掂一掂,看一看两袋盐有多重?再把盐放到台称中,仔细看一看指针指在什么刻度上? (2)讲解:表示较重的物品用克(kg)作单位,同时引出1千克=1000克。 (2)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和千克有关的物品。 1.体验、操作:1克有多重? 2.跟随着老师实际操作、体验。 3.观察标尺指针所处的位置。 4.体验:掂一掂一个2分硬币的重量。 5.思考,寻找日常生活中大约有1克重的物品。 6.观察生活物品的质量单位,估一估薯片、苹果等物品的重量。 7.体验两袋盐放在手中有多重?称一称两袋盐的重量。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一、本年级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四年级一共一个教学班有学生人,其中男生人,女生人。学生学习状况悬殊太大,学困生的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多数学生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对学好数学均有积极的学习态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浓厚,成绩突出。也有一些问题存在。如计算准确性较差,尤其是缺乏灵活的计算能力,对于概念学习,缺少应有的理解、分析、综合等能力。因此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要有针对性。从解决问题来看,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欠缺的地方,如:不够灵活、不够深入、不够准确,缺少对问题解决后的反思,这些都是本学期需要侧重的地方。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数与代数 1.结合具体情境,能认、读、写小数,能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一位小数的加减运算。 2.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含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结合现实素材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3.结合生活经验,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知道24时计时法。 空间与图形: 1.结合实例认识面积的含义,能自选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体会并认识面积单位,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估计给定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结合实例,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统计与概率:结合具体实例,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探索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1.巩固收集数据的一般方法,并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分析研究问题的思路与方法。 2.运用分段统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在理解小数意义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初步感受小数和分数的内在联系。 2.在探索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比较、归纳的能力,逐步形成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意识。在进行估算的过程中,初步形成估算意识。 3.在用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分析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 4.在探索轴对称图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和年、月、日知识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在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面积的意义及建立识面积单位概念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5.在具体情境中,能根据平均数的实际意义进行初步的分析和判断。 解决问题: 1.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或两位数乘两位数解决的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交流计算方法或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和结果的同一性。 2.能灵活运用对称或年、月、日等知识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3.能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的知识,进行实际的测量和计算,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过程中解决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能简单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不断积累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情感与态度 1.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美,关注它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其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新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 . 下列算式中,商是三位数且商的中间是0的是()。 A.402÷3B.360÷2C.642÷6D.202÷4 2 . 如果一个数乘以20得500,那么这个数乘4得() A.250B.200C.100 3 . 生活中()是旋转现象。 A.B.C.D. 4 . 把一个大正方形剪成两个小长方形后,周长之和与原来的大正方形的周长相比,()。 A.增加了B.减小了C.不变 5 . 下面算式中,不同的图形表示不同的数,相同的图形表示相同的数,如果△+□=200,□×5=80,那么△和□分别是()。 A.16和184B.16和180C.184和16 二、填空题 6 . 淘气跟妈妈准备假期去看戏剧演出,下图是演出的信息。 演出是在下午________时________分开始,演出时长2时30分,在________时________分结束。淘气不小心

将演出信息弄花了,他记得是在1月的倒数第4天,电影放映时间应该是1月________日。 7 . 一个长方形恰好可以分成三个同样的正方形而没有剩余.已知这个长方形周长是64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8 . 小时=(____)分钟吨=(_____)千克。 9 . 写出一个大于而小于的分数.. 10 . ()÷7=24……(),余数最大是(_____),当余数最大时被除数是(_____)。 11 . 如果“□88÷35”的商是一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大是;如果商是两位数,方框里的数最小是;如果商是二十多,方框里的数最小是. 12 . 在括号里填上合适长度或时间单位。 (1)一棵大树高约10________; (2)飞机每小时飞行约1000________; (3)看一场电影大约需要2________; (4)吃午饭大约需要20________。 13 . (1)山洞在中心公园的(_________)方向,在海底世界的(_________)。 (2)(_________)在中心花园的西北方向,中心花园的东南面是(__________)。 (3)气象馆的北面是(_________),居民区在海上公园的(________)方向。 14 . 在图片下面的()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80道

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 2.三年级有900名学生.每两人用一张课桌,需要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放在3间教室里,每间教室放多少张? 3.一部儿童电视剧共316分钟,分8集播放,每集大约播放多长时间? 4.春雨小学389名学生去参观自然博物馆。每辆车准乘45人,租9辆车够吗? 5.图书馆共有128本书,放在2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放几本?6.豆腐店有10袋黄豆,每袋50千克。1千克黄豆能做4千克豆腐。这些黄豆能做多少千克豆腐? 7.奶牛场有4个牛棚,每个牛棚里有2头奶牛。一天共喂800千克饲料,平均每头喂多少饲料? 8.小红看一本356页的故事书,平均每天看20页,看了13天后,还剩多少页没有看?9.食堂原来有24袋大米,又运来42袋大米,平均每周需要3袋大米。这些大米能吃几周?10.一辆汽车从上午8时30分到下午4时30分共行了28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1.每个书架有5层,每层放45本书,3个书架一共可以放多少本书? 12.玉红小学新盖9间教室,每间教室有6扇窗户,每扇窗户安8块玻璃,一共要安多少块玻璃? 13.白云小学一、二、三年级各有6个班,每班选出16个人参加广播操比赛。参加广播操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 14.学校买来10捆扫帚,每捆30把,每把2元,学校买扫帚一共用了多少元? 15.一共有980千克苹果,把这些苹果平均分成4堆,每堆分装在5个筐子里,平均每筐装苹果多少千克? 16.仓库里有800千克的货物,需要2辆卡车4次运完,平均每辆卡车每次运多少千克? 17.共有240个乒乓球,每6个装一袋,每8袋装一盒。一共能装多少盒? 18.一个果园里栽了125棵苹果树,梨树的棵数比苹果树的4倍少20棵。这个果园一共栽了多少棵树? 19.一段路长324米,已经修了240米,剩下的计划4小时修完。平均每小时修多少米? 20. 啄木鸟一天能吃645只害虫,青蛙8天能吃608只害虫。啄木鸟每天比青蛙多吃害虫多少只? 21.一个打字员4分钟输入200个汉字。照这样计算,输入300个汉字需要多少分钟? 22. 3袋面粉共重75千克,8袋面粉重多少千克? 23.一个钢铁厂,炼750千克钢需要用5吨水。照这样计算,钢铁厂一天节约55吨生活用水,可以炼钢多少千克? 24.5箱蜜蜂一年可以酿375千克蜂蜜。照这样计算,19箱蜜蜂一年可以酿多少千克蜂蜜?一年要酿1725千克蜂蜜需要养多少箱蜜蜂? 25.两个年级的同学去买书,三年级有48人,每人买2本,四年级每人买3本,四年级买的总本数和三年级一样多。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买书? 26.有9个花坛,每个花坛需要摆放8排花,每排摆10盆,一共需要多少盆花? 27.小华从学校步行回家要20分,骑自行车回家要10分。小华步行每分走45米,他骑自行车每分行多少米? 28.学校买15盒彩色粉笔,每盒50枝,用去10盒。还剩多少枝没有用? 29.海天机械厂第一,二,三车间各生产了6箱零件,每箱120个,一共生产零件多少个? 30.一台织布机一小时织布21米,5小时4台同样的织布机共织布多少米?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全部

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5册)数学教案(1)

第一单元: 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 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 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一个单元,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常用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的基础上,来学习常用的质量单位。由于克、千克、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本单元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亲身体会,感受三者的不同。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与实践活动内容是:认识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并能够正确使用。本单元设有一个信息窗,信息窗呈现的是四个小朋友正在翻阅百科全书,了解动物知识的情境。通过阅读,他们了解了“世界上最小的鸟是蜂鸟,孵出来时还不到1克呢”,“世界上最小狗大约重1千克”“1912年在大西洋捕到的一条蓝鲸重15吨,它的肾重1吨”等知识,从而引出问题:1克有多重?1千克有多重?1吨有多重?让学生先来估计一下,进而通过各种实践活动称一称,比一比,了解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从而加深对克、千克、吨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与学生的日常知识,了解三种常用的质量单位克、千克、吨,以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将三者形成对比,加深对质量单位的认识。 2、感受自然界中的数学,进一步认识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了解动物的有关知识。同时在学习活动中注意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实践活动设想: 联系实际生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感受三种常用质量单位以及他们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重点;吨的认识是本单元的难点。 课时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与实践活动的内容: 青岛版的三年级数学上册第2——4页 教学目标: 1、认识克、千克 2、知道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 天平、砝码、教学挂图以及一些带包装的常见物品 教学与实践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挂图)你们看,四个小朋友在干什么? 他们正在看《动物趣闻》呢!让我们和他们一切去了解一下动物的知识吧! 二、讲授新课 (一)观察: 1、他们从书中了解了哪些关于动物的知识? 2、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完整版)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我所教班级是三年级,现有学生31人。本学期教学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学生智力好,具备良好的习惯,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但缺乏问题意识;中等学生学习知识较扎实,能自主学习,但思维不够灵活,缺乏创新意识;后进生接受知识能力较慢,学习兴趣不高,不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四个知识领域:(1)数与代数: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两位数乘以两位数,用连乘、连除、乘除两部计算解决问题。②年月日的认识和24时计时法。③小数的初步认识及大小比较,简单的小数加减计算。(2)空间与图形:①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②面积、面积单位及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3)统计与概率: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二),了解调查、测量等收集数据的方法,感受数据蕴含信息。(4)综合与实践:①运用轴对称知识自制粘贴画,体会对称美。②经历调查、分析、决策的过程,体会研究室及为题的方法,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优化单元知识结构。并积极倡导新型的学习方式,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合作探究中体现开放、民主、探索、交流、合作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动中学习新知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数与代数:①结合具体情境,会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运算。②在现实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会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和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③结合生活经验,认识认识年、月、日,了解他们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小学期末质量检测三年级 数学试题(时间60分钟) 一、填空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重约15( ) 一个足球重约450( ) 的载重量是6( ) 小刚同学的体重约是50( ) 2.在○里填上“>”、“<”或“=”。 200千克 ○2吨 5000 g ○1 kg 713×4○2800 502×3○520×3 115-63-37○115-(63+37) 3.300分=( )时 3分=( )秒 4.分针走1圈是( )时;钟面上秒针从3走到9,共走了( )秒。 5.写出下面的时刻。 记作( : ) ( )时多( )秒 6.王老师上午7:10从家里出发,25分钟到学校,到校时间为( : )。 7.把一张长方形纸平均分成8份,其中1份涂上黄色,涂黄色部分是长方 形纸的( )( ); 3份涂上红色,涂红色部分是长方形纸的( ) ( )。 8.学校购买4箱矿泉水用去160元,每箱矿泉水( )元;小明每分钟能跳绳90下,他3分钟能跳绳( )下。 9.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10. 如果△+☆=120,☆=△+△+△,那么☆=( )。

11.把一张长9厘米,宽6厘米的长方形纸,按照后面面图示剪下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这个正方形边长是( )厘米,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一个三位数乘9所得的积一定是个四位数。 ( ) 2.把一个正方形分成4份,1份是这个正方形的4 1。 ( ) 3. 53里面有3个5 1。 ( ) 4.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是89分米。 ( ) 5.如果□÷4=21……3,那么被除数是87。 ( )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在下面算式中,乘积大于2000的算式是( )。 A .208×7 B .620×3 C .490×5 2.小明早上起床后,穿衣服大约要用( )。 A .3小时 B .3分钟 C .3秒钟 3.下面式子,先计算“160-58”的是( )。 A .2×160-58 B .160-58÷2 C .(160-58)÷2 4.一块蛋糕,小丽吃了它的5 3,小红吃的比小丽少一些,小红可能吃了这块蛋糕的( )。 A .52 B .53 C .5 4 5.把一张边长6cm 的正方形纸从中间对折成两个长方形,再剪开,每个长方 形的周长是( )cm 。 A .12 B .18 C .24 四、计算 1.直接写得数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解决问题

1. 直接回答下面两个问题(把答案写在横线上)。 (1)(2) 小丽小强 谁走得快些?大约要几百元? 2.一辆汽车上午10: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3. 梨花庄要挖一条600米长的水渠,已经挖了320米,还要再挖4天才能完成任务。平均每天需要挖多少米? 4.36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5. 用彩灯线装饰树木。5棵树用了75米彩灯线,照这样计算,用400米彩灯线,装饰剩下的25棵树,够吗?

6.李红买1副三角尺和1把直尺,一共用去5.3元。已知三角尺的价钱是3.5元。 (1)直尺的价钱是多少元?(2)直尺比三角尺便宜多少元? 7.一个正方形菜地的四周用篱笆围成,共用篱笆120米。 (1)这个正方形菜地占地多少平方米? (2)如果每平方米种2棵西红柿,这块地一共可以种西红柿多少棵? 8.五名学生进行投篮比赛,编号依次是1号、2号……5号,投篮成绩如下图。 (1)号投中最多,是个;号投中最少,是个。 (2)平均每人投中个。 (3)投中个数比平均数少的学生号码是:。 1.720节电池,每8节装一盒,5盒装一箱。这些电池一共可以装多少箱?

2 一共卖了多少钱? 3 180个苹果可以装多少袋? 4.一辆汽车上午11:30从A城出发开往B城,下午2:30到达B城。已知A、B两城间的距离是396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5.小芳拿10元钱买了一枝0.8元的铅笔和一个8.8元的文具盒。 (1)买铅笔和文具盒一共用了多少元? (2)剩下的钱够买一块5角的橡皮吗? 6

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汇总细

三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梳理 第1单元克,千克,吨的认识 1、当我们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克)做单位;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做单位;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做单位。 小技巧:在“吨”与“千克”的换算中,把吨换算成千克,是在数字的末尾加上3个0;把千克换算成吨,是在数字的末尾去掉3个0。 2、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 。(相邻) 1 吨= 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1000千克= 1 吨1000克=1千克 考点一、填合适的单位 (1)一包奶粉的重量约是484( )。(2)一头牛约重480( )。(3)一头鲸重60( )。(4)一辆卡车的载重量是10 ( ) (5)4粒黄豆约重1()(6)小明的体重是35 () 考点二、比较大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1千克铁○1千克棉花999千克○1吨2千克980克4吨400千克 6千克○6000吨5千米○4980米4吨○7000千克 一只大象重6吨60千克=()千克 考点三、按从大到小的顺序【一定要化成相同单位】 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2千克1吨2500千克1500克 考点四、计算(单位相同直接计算或比较数字大小,单位不同换成相同单位再计算或比较。) 6吨=()千克7621克=()千克()克 5千克=( )克14000千克=( )吨2吨=( )千克=( )克5400千克=( )吨=( )克 考点五、解决问题 1、一艘船的载重量是4吨,6箱600千克的集装箱,这艘船能一次运完么?【比较的方法】 4、一根4分米的木条,锯成每段是5厘米的小木条,可以锯成多少段?要锯多少次 第2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1、估算。(先求出多位数的近似数,再进行计算。如497×7≈3500) 2、①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②1和任何不是0的数相乘还得原来的数。 3、因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 4、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有可能是三位数,也有可能是四位数。 5、(关于“大约)应用题: ①条件中出现“大约”,而问题中没有“大约”,求准确数。→(=) ②条件中没有,而问题中出现“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③条件和问题中都有“大约”,求近似数,用估算。→(≈) (一)、一个数的几倍我们用乘法式子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年、月、日”教学设计 稻田镇中心小学杨秀凤 信息窗2:年、月、日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61~64页 教材分析: 年、月、日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时间单位,但对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不易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有关时、分、秒等较小的时间单位,并通过学校学习、过节假日、看电视及其他实际生活,积累了年、月、日方面的感性经验,相对已形成了较长的时间观念。教材先借助情境图中的数学信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习有关年、月、日知识及平年、闰年的基本含义以及相互关系。学生学会年、月、日的知识后,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与生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并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经历观察、猜想、推理等探索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同时,受到科普教育。 3、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素养。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年、月、日 (1)引导探索 谈话:出示年历卡,说说通过年历卡,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学生交流)请同学们拿出自己手中的年历卡,分组观察、讨论,找出年历卡中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个小组发现的秘密多? (2)小组讨论 (3)学生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发现?教师讲解:二月份是28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平年。 二月份是29 天的这一年,人们把它叫做闰年。 数一数:一年中有几个大月,几个小月,几个特殊月? (4)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完善板书: 31天:1、3、5、7、8、10、12 大月 30天:4、6、9、11 小月 一年有12个月 29天:2月闰年特殊月 28天:平年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年、月、日 (1)谈话:刚才同学们通过研究年历卡片,学到这么多的知识,你们真了不起。现在请同学们在20XX年的年历卡上找到国庆节这一天。你是怎样找到这一天?再找出儿童节、教师节、劳动节等。 请你想想今年有哪些让你高兴、难忘或值得庆祝的日子?在今年的年历卡上圈出来。如:父母的生日、妇女节、教师节、建军节、元旦、春节、圣诞节等。 学生交流,并说出为什么?在此渗透情感教育。 (2)谈话:同学们已经学会了看年历卡,而且通过年历卡知道了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现在,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想一想,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年?谁能举例说说? 谈话: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经过的时间是一个月呢?一日呢? 3、教学记忆大小月的方法 谈话:你有什么好方法记忆各月的天数? (1)左拳记忆法(尝试让学生教,再集体教) (2)歌诀法(板书):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四、六、九、冬三十天。 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二十九。(学生记忆)师应指明:“腊月”指的是十二月,“冬月”指的是十一月。 4、教学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

最新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总结

青岛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二) 1、只要是求平均分就用(除法)计算。 2、注意应用题中如果有“大约”等字,一般是要求估算的。 3、被除数末尾有几个0,商的末尾不一定就有几个0。(如:300÷5 = 60) 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不一定就有0。(如:105÷5 = 21)4、笔算除法: (1)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2)除法验算:→用乘法 ①没有余数:商×除数=被除数; ②有余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验算时别忘了加余数,横式上结果要写准。 (3) 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0不能做除数 第二单元对称 轴对称图形: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它的对称轴。 第三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 1、两位数乘两位数积可能是(三)位数,也可能是(四)位数。 2、验算: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 3、口算:15×200= ? (方法:把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积的末尾添0,注意添几个0。) 4 、估算:18×22,可以先把因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再去计算。→(可以把一个因数看成近似数,也可以把两个因数都同时看成近似数。)5、有“大约”字样的一般要估算。 6、凡是问“够不够” ,“能不 能”等的题,都要三大步: ①计算、②比较、③答题。别忘 了比较这一步。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因数 第四单元面积 1、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 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2、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 用(统一)的面积单位来测量。 3、背熟公式。 长方形的周长= (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正方形的周长 = 边长×4 正方形的边长 = 周长÷4 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 4.面积单位: (1)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厘米)。 (反过来也要会说。面积是1平 方厘米的正方形,它的边长是1厘 米。但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不一 定是正方形。) (2)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分米)。 (3)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 面积是(1平方米)。 5.①常用的面积单位有: (平方厘米)、(平方分米)、 (平方米)。 ③相邻两个常用 间的进率是( 10 )。但米和千 米进率是1000 ④相邻两个常用 间的进率是( 100 )。 6.常用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高级单位化成低级单位:进率× 高级单位的数(进率100) 低级单位聚成高级单位:低级单 100) 7 (1)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 不一定相等。 周长相等的两个图形,面积不一 定相等。 (2)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单位 不同,无法比较大小。例如:16 平方米和16米是无法比较大小的 (如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周长和 面积相等的说法是错误的)。长 度单位有:千米(公里)、米、 分米、厘米、毫米 第五单元年、月、日 一、年和月 1、常用的时间单位:年、月、日、时、 分、秒 2、一年中有7个大月,分别是: 一月、三月、五月、七月、八月、十 月、十二月,每月31天; 一年中有4个小月,分别是: 四月、六月、九月、十一月,每月30天 2月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熟记:月份天数歌谣或拳头记忆法 (同一年)7月和8月是连续的大月。 一个星期有7天,每个月至少有4个星 期日,最多有5个星期日。 日期每加7天,星期几都是相同的。例 如,6月1日是星期三,那么6月8日还 是星期三,6月15日也是星期三。 3、平年2月有28天,闰年2月有29 天,一个星期有7天,平年全年365天, 合()个星期零()天。(平年天数: 31×7+30×4+28=365) 365÷7=52(个)……1(天) 闰年全年366天,合()个星期零() 天。(31×7+30×4+29=366) 366÷7=52(个)……2(天) 2月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平年全 年有365天。 2月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闰年全年 有366天。 每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