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详解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和2知识点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习讲义 一、物质的变化 1、概念: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例:石蜡熔化、水结成冰、汽油挥发 化学变化——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例:煤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呼吸 2、判断变化依据:是否有其它(新)物质生成。有则是化学变化,无则是物理变化 3、相互关系:化学变化常常伴随发生物理变化,有物理变化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4、化学变化伴随现象:放热、吸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的性质。包括: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等方面。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腐蚀性、毒性、稳定性等。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讲义 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现象:蜡烛逐渐熔化,燃烧,发出红光,火焰分为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2、产物:二氧化碳和水 检验:二氧化碳——在火焰上方罩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水——在火焰上方罩冷而干燥的烧杯(变模糊或有水珠出现) 3、物理性质: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质软 结论: ⑴燃烧前:蜡烛通常为白色的固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 ⑵燃烧时:①蜡烛发出黄白色的火焰,放热、发光,蜡烛逐渐变短,受热时熔化,冷却后又凝固。 ②木条处于外焰的部分最先变黑,外焰温度最高。 ③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蜡烛燃烧后还生成二氧化碳,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⑶

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 1、原理: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特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呼吸。 B、氧气——支持燃烧(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供给呼吸。 2、结论:“两多一少”——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比空气多,氧气的含量比空气少。 即:A.呼出的气体使石灰水出现的浑浊多,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CO2的含量高。 B.呼出的气体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能够燃烧,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比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 C.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的水雾比放在空气中的玻璃片上的水雾多,证明呼出气体中水的含量比空气中 3、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方法①: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使之燃得更旺的是氧气,使之立即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方法②:分别倒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使之无明显变化的是氧气。

最新版税法教材习题答案第2章增值税

第二章增值税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B 6D 7D 8A 9D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BCD 3、AD 4、ABD 5、AC 6、CD 7、ABC 8、ABCD 9、ACD 10、ABCD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略) 五、计算题 1、当商品零售环节不能向消费者开具专用发票,故零售收入额是含税价款 (1)当月进项税=80(万) (2)当月销项税额=200×17%+[(100+400)/(1+17%)]×17%=106.65(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106.65-80=26.65(万元) 2、(1)当月购货进项税额=200×17%=34(万元) (2)当月购货销项税额=500×17%+[(80+6)/(1+17%)]×17%=85+12.5=97.5(万元)(3)加工礼品进项税额=8×17%=1.36(万元) (4)赠送礼品视同销售,其销项税额=8×17%=1.36(万元) (5)应纳税额=97.5+1.36-34-1.36=98.86-35.36=63.50(万元) 3、(1)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700×(1+10%)×17%=130.9(万元) (2)当月销项税额=1800×17%=306(万元) (3)当月应纳增值税额=306-103.9=175.1(万元) 4、(1)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80×17%+5.85÷(1+17%)×17%=14.45(万元) (2)销售乙产品的销项税额: 29.25÷(1+17%)×17%=4.25(万元) (3)自用新产品的销项税额: 20×(1+10%)×17%=3.74(万元) (4)销售使用过的摩托车应纳税额: 1.04÷(1+3%)×4%×50%×5=0.1(万元) (5)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10.2 (万元) (6)外购免税农产品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30×13%+5×7%)×(1-20%) =3.4(万元) (7)该企业5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14.45+4.25+3.74+0.1-lO.2-3.4=8.94(万元) 5、(1)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17%-13%)=8(万元) (2)当期应纳税额=100×17%- (3+34-8)= -12 (万元) (3)当期免抵退税额=200×13%=26(万元) (4)计算退税额和免抵税额 当期退税额=12(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26-12=14(万元)

排列组合问题经典题型解析含答案

排列组合问题经典题型与通用方法 1. 相邻问题捆绑法: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捆绑成一个组,当作一个大元素参与排列 例1. A,B,C,D,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 A,B 必须相邻且B 在A 的右边,则不同的排法有( ) A 、60 种 B 、48 种 C 、36 种 D 、24 种 2. 相离问题插空排: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几 个元素全排列,再把规定的相离的 几个元素插入上述几个元素的空位和两端 ? 例2.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个必须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 A 、1440 种 B 、3600 种 C 、4820 种 D 、4800 种 3. 定序问题缩倍法:在排列问题中限制某几个元素必须保持一定的顺序,可用缩小倍数的方法 例3.A,B,C,D,E 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 B 必须站在A 的右边(A, B 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 ( ) 4. 标号排位问题分步法:把元素排到指定位置上, 可 先把某个元素按规定排入, 第二步再排另一个元素, 如 此继续下去,依次即可完成 ? 例4.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 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有( ) A 、6 种 B 、9 种 C 、11 种 D 、23 种 5. 有序分配问题逐分法:有序分配问题指把元素分成若干组,可用逐步下量分组法 例5.( 1 )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 2人承担,乙丙各需一人承担,从 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 不同的选法种数是( ) A 、1260 种 B 、2025 种 C 、2520 种 D 、5040 种 (2)12名同学分别到三个不同的路口进行流量的调查,若每个路口 6. 全员分配问题分组法: 例6.( 1)4名优秀学生全部保送到 3所学校去,每所学校至少去一名,则不同的保送方案有多少种? A 、24 种 B 、60 种 C 、90 种 D 、 120 种 4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4 4 4 C 12C 8C 4 种 4 4 3C 12C 8C C 、 C 12C 8 A 3 种

税法1试题及答案..

第一套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项目中,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是() A、将本企业商品用于职工福利 B、因债权人原因确定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 C、分期收款方式销售商品 D、实物资产的评估增值 标准答案:D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一般纳税人因销货退回或折让而退还给购买方的增值税额,应从发生销货退回或折让()中扣减。 A、当期的销项税额 B、当期的进项税额 C、下期的销项税额 D、下期的进项税额 标准答案:A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扣除的项目有() A、资本性支出 B、违法经营的罚款 C、税收滞纳金 D、逾期归还银行贷款的罚息 标准答案:D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征收的关税是() A、进口关税 B、出口关税 C、过境关税 D、特惠关税 标准答案:A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的原则不包括()

A、相关性原则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合理性原则 标准答案:C 题号:6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车船税属于() A、临时财产税 B、动态财产税 C、静态财产税 D、一般财产税 标准答案:C 题号:7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案)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税计税依据的是() A、建筑企业不扣除其转包工程额的全部承包额 B、非金融机构买卖外汇,卖出价减去买入价后的余额 C、施行社组团在境内旅游收取的全部旅游费用 D、娱乐业向顾客收取的包括烟酒、饮料、水果、糕点收费在内的各项费用 标准答案:D 题号:8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我国现行的税率主要有() A、比例税率 B、定额税率 C、全额累进税率 D、超额累进税率 标准答案:ABD 题号:9 题型:多选题(请在复选框中打勾,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答案可以是多个)本题分数:5 内容: 下列收入中,应计入企业收入总额,计算征收所得税的是() A、股息、红利收入 B、生产经营收入 C、物资及现金的溢余收入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笔记 在“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推进的今天,进行课题研究是教师成为真正研究者的必经之路。因此,提高对课题研究的认识,不断提升课题研究的能力,“成为一个懂课题、会申报课题、会研究课题的教师”,应该是每一位教师不懈努力的方向。 为了弥补自己在课题研究理论知识方面的匮乏,我详细阅读了华东师范大学李冲锋教授的《教师如何做课题》,本书从课题研究的价值、如何选择恰当的课题、如何进行课题设计、如何成功申报课题、如何做好开题论证会、如何实施课题研究、如何面对中期检查、如何和撰写结题报告、如何做好结题工作、如何推广课题成果进行了全面的阐释,本书实用性强,书中典型案例介绍具有很好的释疑与指导作用,帮助我一步步理清课题研究的思路,逐渐改变之前对课题研究的畏难情绪。 在这十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环节是如何恰当选题和如何设计课题。 课题研究从选题开始,选题主要解决“研究什么”的问题,主要包括发现研究问题、筛选研究问题和确定研究课题三个步骤。 教师做课题的一个困惑是感到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其实,并不是没有什么可研究的问题,而是缺乏发现问题的眼睛。想要拥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需要树立起问题意识。问题意识是指人关注事物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对原因追究的心理品质。它表

现为人对问题的关注与敏感。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后天的实践中逐渐培养起来的。问题意识形成的关键是提问技能的形成,为此,要对进入头脑中的事物和现象进行“为什么”的思考和追问,思考其存在的合理性,追问其所以然。经过持之以恒的“每事问”得锻炼,问题意识就会逐渐增强并形成。因此,要在日常生活和教学实践中时刻存有问题意识,不断追问,以便从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进而形成课题。 筛选问题就是把问题找准备,为后续研究提供正确的前提。选题要有新意,就要尽量避免常见的或已有很多人研究过的问题,多关注新鲜事物,关注研究的前沿。选题时应进行大量的文献检索,广泛学习和阅读他人的研究成果,避免重复研究。选题必须具有研究价值,符合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考虑现实需求。 选择了研究的问题并不等于确定了研究的课题。还需要对课题的名称进一步明确和规范,对课题进行论证,最后才能确定研究课题。课题名称的表述,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表明研究手段,是自变量;一部分表明是研究目的,是因变量,即通过什么手段达到什么目的,或通过什么方法完成什么任务。如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论证研究课题主要看它是否具有代表性、创新性、可行性。 课题设计主要围绕“为什么做课题”、“该课题做什么”、“该课题如何做”这三个方面。

排列组合问题经典题型解析含答案

排列组合问题经典题型解析含答案

排列组合问题经典题型与通用方法 1.相邻问题捆绑法:题目中规定相邻的几个元素捆绑成一个组,当作一个大元素参与排列. 例1.,,,, A B C D 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A B必须相邻且B在A 的右边,则不同的排法有() A、60种 B、48种 C、36种 D、24种 2.相离问题插空排:元素相离(即不相邻)问题,可先把无位置要求的几个元素全排列,再把规定的相离的几个元素插入上述几个元素的空位和两端. 例2.七人并排站成一行,如果甲乙两个必须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种数是() A、1440种 B、3600种 C、4820种 D、4800种 3.定序问题缩倍法:在排列问题中限制某几个元素必须保持一定的顺序,可用缩小倍数的方法. 例3.A,B,C,D,E五人并排站成一排,如果B必须站在A的右边(,A B可以不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有()A、24种 B、60种 C、90种D、120种

4.标号排位问题分步法:把元素排到指定位置上,可先把某个元素按规定排入,第二步再排另一个元素,如此继续下去,依次即可完成. 例4.将数字1,2,3,4填入标号为1,2,3,4的四个方格里,每格填一个数,则每个方格的标号与所填数字均不相同的填法有( ) A 、6种 B 、9种 C 、11种 D 、23种 5.有序分配问题逐分法:有序分配问题指把元素分成若干组,可用逐步下量分组法. 例5.(1)有甲乙丙三项任务,甲需2人承担,乙丙各需一人承担,从10人中选出4人承担这三项任务,不同的选法种数是( ) A 、1260种 B 、2025种 C 、2520种 D 、5040种 (2)12名同学分别到三个不同的路口进行流量的调查,若每个路口4人,则不同的分配方案有( ) A 、44412 8 4 C C C 种 B 、44412 8 4 3C C C 种 C 、44312 8 3 C C A 种 D 、 4441284 33 C C C A 种

税法课后习题以及答案

第二章增值税复习题答案 6.青山机床厂系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10月份发生以下业务: (1)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500000元,增值税税额为85000元。 (2)购进机器设备2台,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金额38000元,增值税税额6460元; (3)购进用于基建工程的建筑材料,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金额70000元,增值税税额11900元; (4)销售甲机床100台,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单价(不含税)为8000元/台,销售额800000元; (5)采取分期收款方式销售甲机床20台,合同总金额190710元,其中价款163000元,税额27710元。货物已经发出,本期按合同约定已收到购买方货款40%; (6)由于管理不善,仓库丢失原材料价值8000元(不含税); (7)向客户无偿赠送乙机床,不含税成本价10000元,没有同类机床的销售价格。 要求:计算该机床厂10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6. 解:(1)进项税额=8500+6460=14960(元) (2)销项税额=800000×17%+27710×40%+[10000×(1+10%)×17%] =136000+11084+1870=148954(元) (3)进项税额转出额=8000×17%=1360(元) (3)应纳增值税税额=148954-(14960-1360)=135354(元) 7.龙港面粉厂(一般纳税人)2013年9月发生以下业务: (1)9月2日向某食品厂销售面粉150吨,取得收入(不含税)540000元;零售面粉一批,收入3000元(价税合计)。 (2)9月3日向幼儿园捐赠面粉一批,价值1130元(含税)。 (3)9月5日购进小麦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为120000元,税额为15600元。料到款付。 (4)9月8日向农民收购小麦一批,收购金额4000元。料到款付。 (5)9月10日,购进专用零件一批,收到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金额2000元,税额340元。已付款,零件已入库。 (6)9月12日,购入生产用机器2台,价格20000元。收到的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金额40000元,税额6800元。 (7)9月20日,四号仓库发生漏水,小麦部分霉烂,损失32000元(不含税)。(账面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计算该厂9月份应纳增值税税额。 7. 解:(1)销项税额=540000×13%+[3000÷(1+13%)×13%]+[1130÷(1+13%)×13%]=70200+345.13+130=70675.13(元) (2)进项税额=15600+(4000×13%)+ 340+6800=23260(元) (3)进项税额转出额=32000÷(1-13%)×13%=4781.61(元) (4)应纳增值税税额=70675.13 -(23260-4781.61)=52196.74(元) 8.济南市某进出口公司2013年3月进口商品一批,海关核定的关税完税价格为500万元;当月在国内销售,取得不含税销售额1400万元。该商品的关税税率为10%,增值税税率为17%。计算该公司 2013年3月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和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 8. 解:(1)应纳的进口环节增值税=(500+500×10%)×17%=93.5(万元) (2)国内销售环节应纳的增值税=1400×17%-93.5=144.5(万元) 第三章消费税复习题答案 7.某摩托车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13年4月份将生产的某型号摩托车20辆,以每辆出厂价12000元(不含增值税)销售给摩托车经销商。摩托车消费税税率10%。计算摩托车生产企业4月份应纳的消费税税额。 7.解:应缴纳的消费税税额=20×12000×10%=24000(元) 第四章营业税复习题答案 6.甲建筑工程公司(具备建筑行政部门批准的建筑业施工资质)位于某市区,下辖3个施工队、1个招待所(为非独立核算单位),2012年经营业务如下: (1)承包某建筑工程项目,并与建设方签订建筑工程施工总包合同,总包合同明确工程总造价3000万元,其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笔记2

《教师如何做课题》读书笔记(一) 《教师如何做课题》是一本很有指导青年教师做课题的一本书。今天我就来谈谈我感触最深的第二章节,如何选择恰当课题? 一、选题基本原则 教学科研选题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在这些原则的指引下,有助于选择到合适的、有价值的科研题目。 (一)立足教学 本书分别从研究目的、研究资源优势、研究可行性角度来分析,我们作为一线教师,做课题研究的选题和实施应遵循立足教学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上几方面。 (二)大小适中 课题研究大小适中是很重要的一项原则,课题的“大”与“小”,是指课题研究的内容和范围,而不是指课题研究的价值。课题的“大”与“小”是相对的,因研究者的身份、研究水平和课题的发展状况及客观环境而不同。做大小适中的课题有两层含义:一是选题适合教师,一是选题适合研究领域。 (三)力求创新 选题时切忌跟风。有些人看到什么东西热就选什么课题。有的人看到研究教学有效性的课题很热,就也选择教学有效性的课题;看到别人做课例研究也跟风选择课题研究。这样的跟风课题往往并不成功。 二、发现研究问题 选题的关键在于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问题解决是诱发教学科研动

机、激发教学科研兴趣的源泉,是教学科研的动力。 (一)树立问题意识 教师做课题的一个困惑是感到没有什么可研究的。其实,并不是没有可研究的问题,而是缺少发现问题的眼睛。要想拥有一双敏锐的发现问题的眼睛,需要树立问题意识。 (二)把握问题来源 问题的来源,即问题源,是指问题产生的地方。就课题研究而言,问题的来源即是课题的来源。把握问题的来源,从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就可以确立课题。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源有不同的来路。 1.从相关领域发现问题 我们中小学教师做课题研究,是以课堂为现场,以教学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选题应该聚集课堂,聚集教学,聚集学生,以及由此带来的延伸领域。 2.从问题产生方式发现问题 问题的产生有不同的方式,把握这些方式也有助于发现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3.从问题针对性发现问题 问题一般都有所针对,有的针对前人已有的研究,有则针对前人未有的研究。这也可以构成问题的来源。 三、筛选研究问题 《塔木德》中有言:“好的问题会引出好的答案。”选题所选择的研究必须是一个真正的问题。首先判断问题的地假,然后再去寻找正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典型例题及答案详解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西安小升初考试中的热点题型,纵观近几年试题,基本行程问题、相遇追及、多次相遇、火车、流水、钟表、平均速度、发车间隔、环形跑道、猎狗追兔等题型比比皆是,以下是一些上述类型经典例题(附答案详解)的汇总整理,有疑问可以直接联系我。 例1:一辆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去时用了4个小时,回来时速度提高了1/7,问:回来用了多少时间? 分析与解答:在行程问题中,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也就是说速度越快,时间越短。设汽车去时的速度为v千米/时,全程为s千米,则:去时,有s÷v=s/v=4,则 回来时的时间为:,即回来时用了3.5小时。评注:利用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解题,其中任一项固定,另外两项都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正比或反比)。 例2:A、B两城相距240千米,一辆汽车计划用6小时从A城开到B城,汽车行驶了一半路程,因故障在中途停留了30分钟,如果按原计划到达B城,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应加快多少? 分析:对于求速度的题,首先一定是考虑用相应的路程和时间相除得到。 解答:后半段路程长:240÷2=120(千米),后半段用时为:6÷2-0.5=2.5(小时),后半段行驶速度应为:120÷2.5=48(千米/时),原计划速度为:240÷6=40(千米/时),汽车在后半段加快了:48-40=8(千米/时)。 答:汽车在后半段路程时速度加快8千米/时。 例3:两码头相距231千米,轮船顺水行驶这段路程需要11小时,逆水每小时少行10千米,问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几小时? 分析:求时间的问题,先找相应的路程和速度。 解答:轮船顺水速度为231÷11=21(千米/时),轮船逆水速度为21-10=11(千米/时),逆水比顺水多需要的时间为:21-11=10(小时) 答:行驶这段路程逆水比顺水需要多用10小时。

税法试题四及答案

税法试题四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8小题,每道小题1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这里的企业不包括()。 A.公司制企业 B.外商投资企业 C.外国企业 D.合伙企业 2.企业应当自年度终了之日起()个月内,向税务机关报送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并汇算清缴,结清应缴应退税款。 A.三 B.四 C.五 D.六 3.某商场赊销货物一批,合同约定的收款时间是9月20日,直到9月末仍没有收到货款,该批货物销售处理的方法正确的是( )。 A.不作销售处理,不计算缴纳增值税 B.应作销售处理,并计算缴纳增值税 C.应作销售处理,可缓征增值税 D.不作销售处理,但应计算缴纳增值税 4.某汽车制造商将一辆新开发的小汽车赠送给某高校使用,其应纳增值税的销售额应等于( )。 A.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 B.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消费税 C.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消费税税率) D.制造成本×(1+成本利润率)÷(1+增值税税率) 5.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增值税征税范围的是()。 A.销售钢材 B.销售自来水 C.销售电力 D.销售房屋 6.某木材厂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本月向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原木1 000立方,单价500元/立方,取得普通发票,该批木材的进项税额为( )元。 A.85 000 B.65 000 C.50 000 D.0

7.某服装厂受托加工一批演出服装,衣料由某剧团提供,某剧团支付加工费8 000元,增值税由( )缴纳。 A.服装厂 B.剧团 C.服装厂代扣代缴 D.剧团代扣代缴 8.下列行为属于视同销售行为的是( )。 A.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 B.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C.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在建工程 D.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 9.进口的应税消费品,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应纳税额,按照( )计算纳税。 A.完税价格 B.消费品价格 C.组成计税价格 D.同类商品价格 10.根据我国现行消费税的规定,下列选项中应当缴纳消费税的是( )。 A.商店零售化妆品 B.个人销售使用过的电动自行车 C.酒厂非独立核算门市部销售白酒 D.金银首饰生产企业出售产品 11.我国现行增值税属于( )。 A.生产型增值税 B.收入型增值税 C.消费型增值税 D.积累型增值税 12.下列消费品不征消费税的是( )。 A.彩电 B.高尔夫球 C.啤酒 D.一次性筷子 13.采用预收款方式销售不动产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 )。 A.取得索取预收款凭据的当天 B.不动产所有权转移的当天 C.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D.交付不动产的当天 14.纳税人为销售而出租、出借包装物收取的押金,增值税正确的计税方法是( )。 A.单独记账核算的,一律不并入销售额征收增值税,对逾期包装物押金,均并入销售额征税 B.酒类产品包装物押金,一律并入销售额计税,其他货物押金,单独记账核算的,不并入销售额征税

教师读书笔记:《做个研究型教师》

《做个研究型教师》读书笔记第一卷 一、课题研究是一把双刃剑 1、当前课题研究实际存在的“八多八少”现象:申报课题的多,能够深入研究的少;挂名坐车的多,实际搞研究的少;评估检查时汇报的多,平时落实的少;“装门面”“赶新潮”的多,能够联系实际的少;急功近利求短期效应的多,能够持之以恒的少;应付上级要求的多,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少;研究成果评比奖励的多,推广运用的少;论文著作发表出版的多,阅读应用的少。 2、怎样来提高教育科研的有效性呢? (1)提升研究能力;(2)简化课题管理;(3)创课题管理新常态。 二、为什么要做微课题研究 1、走研究之路,教师之路越走越宽 教师能做课题研究,而且做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方法和途径,也能给教师带来快乐和幸福。 2、课题高不可攀吗 古人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不为,则易者亦难矣。” 3、怎样理解微课题研究 (1)什么是微课题研究? 微课题研究即大家统称的小课题研究,是近些年来中小学中异军突起的一种教育科研方式:以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

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运用教育科研方法,由教师个人或几个人合作,在不长的时间内共同研究取得成果,研究成果直接被应用到实践工作中去,并取得实效。 (2)微课题研究的特点 ①小——切口较小,内容单一;②活——自由选择,自主性强; ③实——从实践中来,为实践服务;④快——周期短,出成果快;⑤简——结题自由,成果多元。 (3)微课题的研究过程 ①发现问题;②课题确定;③设计方案;④尝试操作;⑤总结反思;⑥成果表述。 4、克服弊端,微课题研究要重实效 (1)教师“有效”研究之追问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教育科研:警惕伪科学!》一文中曾指出当前教育科研十大弊端:迷信权威,亦步亦趋;“课题”崇拜,华而不实;眼睛向上,追赶时髦;故作“特色”,滥贴标签;说做各异,阳奉阴违;冠冕堂皇,以售其奸;论著晦涩,不知所云;职称论文,虚假写作;虚张声势,热衷写作;“科研”牟利,以饱私囊。 (2)教师需要怎样的研究 ①不能走大路就走小路;②立足实际,讲究实用;③常规工作研究化;④我的研究我做主;⑤成长比成果更重要。 三、如何优选微课题

微积分习题讲解与答案

习题8.1 1.指出下列微分方程的阶数,并指出哪些方程是线性微分方程: (1)02)(2=+'-'xy y y y x (2) 02=+'-y y x y x (3)0)(sin 42=+''+'''y x y y x (4)θθ 2sin d d =+p p 解 (1) 1阶 非线性 (2) 1阶 线性 (3) 3阶 线性 (4) 1阶 线性 2.验证下列函数是否是所给微分方程的解 (1) x x y x y y x sin ,cos = =+' (2) 2212,2)1(x C y x xy y x -+==+'- (C 为任意常数) (3) x Ce y y y y ==+'-'',02 (C 为任意常数) (4) x x e C e C y y y y 21212121,0)(λλλλλλ+==+'+-'' (C 1 ,C 2为任意常数) (5) C y xy x y x y y x =+--='-22,2)2( (C 为任意常数) (6) )ln(,02)(2 xy y y y y y x y x xy =='-'+'+''- 解 (1) 是,左=x x x x x x x x cos sin sin cos 2 =+-=右 (2) 是,左=x x C x x Cx x 2)12(1) 1(22 2 =-++---=右 (3) 是,左=02=+-x x x Ce Ce Ce =右 (4) 是,左= 0)())(()(2121212121221121222211=++++-+x x x x x x e C e C e C e C e C e C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右 (5) 是,左==-=---y x y x y x y x 222) 2(右 (6) 是,左=x xy y x xy y y x xy y x x xy xy xy xy x xy ---+-+----2) ()(22)(2 2332

九年级化学第一单元课题1教案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 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 4、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 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 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5、能进行药品的取用、加热、洗涤仪器等基本实验操作, 了解操作要求,掌握基本操作技能 6、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应用 2、仪器的识记。固体、液体药品的取用、滴管的使用、 加热试管里的液体药品。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课时安排6课时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课时 课题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课时 课题三走进化学实验室2课时 单元复习与测验2

课时 教学过程 课题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学目的1、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本质区别,并能运用概念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 2、通过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实验,启发学生学 习化学的兴趣,启发学生学习化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通过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灭的,只能在一定 条件下相互转化的道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 育,应用科学、改造自然、造福于人类。 4、初步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应用 教学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实验准备[演示实验1-1]~[演示实验1-5]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 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 关。 [新课]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演示][实验1-1]~ [实验1-4]演示时,边做边介绍仪器 [提问]这些实验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们不同点? [补充实验1]用酚酞在纸上画画而后喷碱再喷酸 [讲解]1、物理变化:(三态变化、金属导电导热、机械 分割、吸附作用、升华、蒸发、潮解)

第二章 增值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税法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我国税收体系中采用超率累进税率的税种是(B ) A .资源税 B. 土地增值税 C.个人所得税 D.企业所得税 2.下列不属于税收的特征的是( C) A.固定性 B.无偿性 C.灵活性 D.强制性 3.按征税对象分类,增值税属于( A ) A.流转税 B. 所得税 C. 财产税 D. 行为税 4.下列各项中,属于税法法律关系权利客体的是( c )。 A.纳税人 B.税率 C.课税对象 D.纳税义务 第二章增值税 一、单项选择题 1.进口下列货物应按13%的税率征收增值税的是( C) A.家用电器 B. 汽车 C.农机 D.摄(录)像机 2.将购买的货物用于( B)项目,其进项税额准予抵扣。 A.修建展销厅 B.无偿赠送给客户 C.对外提供餐饮服务 D.发放奖品 3.某生产企业( A )项目应确认收入实现,计算销项税额。 A.将购买的货物投资给其他单位 B.将购买的货物用于装修职工活动中心 C.将购买的货物加工单位委托加工后收回继续用于生产使用 D. 将购买的货物用于其兼营的租赁业务 4.某化工厂本月销售化肥取得销售额60万元,用本厂汽车为客户运送收取了0.4万元的手续费,又用20万元的化肥换取生产设备2台。因产品质量问题,上个月销售的化肥中,本月退货5万元,本月应按( C)万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 A .60.4 B.80 C. 80.4 D. 75.4 5.某客户自备装饰材料,请建筑装饰公司(有建筑业资质)为其进行室内装修设计并施工。该公司取得的劳务收入应( B ) A.征收增值税 B.征收营业税 C.未分别核算时征增值税 D未分别核算时征营业税 6.下列项目中不允许扣除进项税额的是( D )

毕业论文读书笔记15篇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学院:管理学院 课题名称:中国企业在柬埔寨的投资 现状分析 专业(方向):国际经济与贸易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日期: 2013年4月 读书笔记一:

《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读后感 时间:2013年1月5日 为了解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现状,须从国情入手,对基于大环境对外贸易下的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有一定了解。于北京时间1月3日晚上消息阅读了《纽约时报》2013年的《中国两企业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消息 此篇文章从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的金额来描述柬埔寨在中国的投资下发展规模。 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现在已有两家中国公司同意在柬埔寨投资112亿美元用于建设一条400公里长的铁路、一家钢铁厂以及一个海港,这将是柬埔寨史上得到的最大一笔投资。 柬埔寨钢铁矿业工业集团董事长张传利周三表示,柬埔寨钢铁已经雇用中铁集团为其建设一条250英里长的铁路用于连接其在柬埔寨北部柏威夏省一家钢铁厂与南部国公岛一港口。 预计建设铁路与港口的成本为96亿美元,建设钢厂的成本为16亿美元。贷款与投资让中国在东南亚国家联盟10个成员国中获得更多的政治盟友,东盟计划在2016年前形成贸易共同体。这一协议在本周一达成,在此前三天,中国浦发机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柬埔寨石化宣布将共同建议一个23亿美元的炼油厂,年炼油能力为500万吨。中国企业还计划在邻国老挝建设一条70亿美元,400公里长的高速铁路,并试图在泰国赢得建设新线路的合同。第一,增速较快但是市场份额占有率较少。第二,出口商品结构发展不尽合理。 对于这个问题亚洲开发银行资深经济学家Peter Brimble表示,铁路项目的规模令其震惊。Brimble表示,“这肯定是柬埔寨有史以来最大的项目。”Brimble曾参与亚洲开发银行柬埔寨650公里废弃铁路线的修复工作。他表示,“也许建设一条新铁路更省事,让我们拭目以待。”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讲解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期 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假设2013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 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 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元。 A、借方3000 B、借方1400 C、贷方1400 D、贷方3000 2 ?某公司从2012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材料资料如下: 公司计提跌价准备对2013年利润的影响额为()万元 A 1 B 、5 C 、-5 D 、10 3. 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2013年7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万元。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2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5 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万元。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13年7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万元。 A 10 B 、15.8 C 、15 D 、19.2 4. 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该企业2013年4月份 销售收入500万元,销售成本460万元,4月末存货成本300万元。5月份购入存货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60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40万元。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2013年5月末存货成本为()万元。 A 448 B、484.8 C 、540 D、440 5. 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

税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税法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14《税法》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税法基本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 1-5 C A B D D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 2.BD 3.BC 4.ABD 5.ABCD 第二章增值税法 一、单项选择题: 1-4 C B D A 6 C 【单选】例 1.下列业务中,不属于营业税改增 值税应税服务范围的是()。 A.缆车运输 B.技术咨 询服务 C.餐饮服务 D.物流辅 助服务 【C】 【改·单选】根据营改增相关规定,下列情形属 于视同提供应税服务应收增值税的是()。 A.某运输企业为地震灾区无偿提供公路运 输服务 B.某咨询公司为个人无偿提供技术咨询服 务 C.某动画公司聘用动画人才为本公司设计 动画 D.某单位为希望小学无偿提供《大闹天宫》 电影放映服务

【B】 【练·计算】星光广告公司为营改增试点的小规 模纳税人,为海天有限责任公司发布产品广告, 收取海天公司广告费含税合计20万元,星光广 告公司应纳增值税()。 A.1.2万元 B.1.0万元 C.0.58万元 D.0万元 【解】广告公司——文化创意服务,属营改增范 围: 应纳增值税:20÷(1+3%)×3%=0.58(万元), 【C】 【多选】例 2.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纳税 人提供下列劳务应当缴纳增值税的有() A.汽车的租赁 B.船 舶的修理 C.房屋的装潢 D.受 托加工白酒 【ABD】 【多选】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纳税人,下列 属于增值税征收率的是() A.2% B.3% C.4% D. 6% 【A B】

自2014年7月1日起,增值税征收率简并为3%、2%。 【单选】下列关于营业税改增值税适用税率的表述,正确的是() A.单位和个人提供的国际运输服务,税率为零 B.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税率为7% C.单位和个人向境外单位提供的研发服务,税率为6% D.提供有形动产租赁服务,税率为6% 【A】 【多选】例 3.根据我国现行增值税规定,下列业务中,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的有()A.有形动产租赁服务 B.旧机动车经营单位销售旧机动车 C.销售音像制品 D.修理汽车 【ABCD】 二、判断题: 1 对 2错 3错 4错 5对 三、计算题 1. (1)当期购进商品进项税额=1700+1500×13%+900+6000×20×17%=23195(元) 粮食毁损进项税转出=5220÷(1-13%)×13%=780(元) 当期可抵扣的进项税=23195-780+2000(上期留抵)=24415(元) (2)当期销项税额=[150000+8000×(10+5)]÷(1+17%)+30000]×17%=44330.77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书笔记

《教师如何做研究》读书笔记 中小学教育科研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如火如荼地展开,解决了大量的学校实际问题,为教育理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然而,在教育科研的活动中,由于指导思想和操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偏差,正在步入泥潭,存在着种种误区或问题,教育科研正在成为学校运行中的“鸡肋”。 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误区 1、求新求异。对于别人研究的课题,不深究研究成果在哪些方面解决了自己的问题,澄清了哪些自己所关心的困惑,而是搁置一边,重新选择所谓新的课题。在课题研究中新名词、新概念迭出,但并没有真正提供新的意义,对教育实践也缺少新的解释和指向。 2、贪大求全。课题常常比较宽泛,涉及因素众多,一个大问题关联着一系列小问题,并没有明确目标指向,甚至没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线索,在各方面问题的探讨多为浅尝辄止。真正的研究并非“大题小做”,而多为“小题大做”,学校的智慧也并非“一鹤冲天”,而多为“积小智成大智”。 3、跟风追潮。一旦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或“潮流”,就闻风而动。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学校的教育科研还缺乏主体意识,缺乏对自身面临问题的捕捉能力和洞察力,缺乏应对自身独特问题的勇气和智慧。正确的做法是独立确定研究问题,自主开展研究。 4、课题至上。科研并不是课题的代名词,尤其是中小学科研,随机的、偶发的、情境的、个别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研究的对象,老师针对一系列问题进行的反思,虽然并不在预定的课题范围内,但同样是重要的有深刻价值的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西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提出的一个命题,但在他们那里,中小学教师占主流地位的研究并非课题式的研究,而是日常生活实践的研究。 5、论文情结。一谈到教育科研,很多人以为就是撰写长篇大论的学术论文,似乎没有论文发表,就不能称之为研究。实际上,论文只是教师教科研活动成果的一种表达方式,甚至不是主要方式。常见的方式有:案例、叙事、日志、反思记录等,都是教师教科研活动的重要载体。它们既可以成为教师教科研活动过程的记录,也可以成为教科研活动的体现方式。中小学教师自始至终是生活在教育教学的现实场景之中的,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常常不是论文可以承载的,论文话语方式的抽象、叙述结构的刻板、论点论据的严整,是教师所不熟悉的,同时也并不见得是教师表达自身研究成果所必须的。 6、穿凿附会。中小学教育科研其独特的魅力并不在于验证某种既定的理论,其鲜活的生命力并不在于诠释这样或那样专家的论断,它在教育科研之林中,之所以有自身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恰恰是对教育现场的把握和判断,恰恰是对教育事件所做出的意义分析。这样的研究也恰恰是专业研究者难为或不能为的。 中小学教育科研要直面学校实际,以改进学校实践活动、提升学校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目的,以能否解决学校问题、多大程度上解决学校问题作为衡量和评判学校教育科研的主要依据与标准,这样的研究,才能真正成为学校发展的助推器,成为学校改革的发动机。 二、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指向 一些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并没有真正带来学校的变化,往往是轰轰烈烈的“科研”一番,教师的行为依然故我,学生的状态仍同往常。一些学校庞大的课题或项目数量与解决学校问题的低劣质量形成鲜明的对比,如此的教育科研并未产生“科研兴校”的效果。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主要有研究课题选择不当,研究方法运用不合理,研究组织流于形式等,但最为重要的是学校教育科研的指导思想有待于进一步端正。教育科研应该与学校自身问题的解决结合在一起的,应该始终指向学校自身的发展与变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