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疾病概论

1.WHO对健康的定义是:E

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

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为保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脑死亡的概念是指:C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

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D.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

E.脑电波消失

第三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不属于细胞、组织适应性变化的疾病是:B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2.下列哪种情况是引起脑萎缩的常见原因?A A.脑动脉粥样硬化B.脑膜炎C.脑脓肿D.脑梗死E.颅内压升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D

A.老年女性子宫B.老年男性睾丸C.青春期后的胸腺

D.呆小症E.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瘦小

4.下列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E

A.体积小B.呈褐色C.心肌质地硬韧D.心脏表面血管弯曲E.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5.关于肥大,下列表述中哪项不正确?A

A.肥大常伴有化生B.妊娠子宫增大为肥大伴

增生

C.组织和器官肥大后其功能增强D.心脏肥大时不伴有细胞的增生

E.肥大器官超过其代偿能力常导致失代偿

6.子宫内膜增生症属于:C

A.生理性增生B.代偿性增生C.内分泌性增生

D.不典型增生E.肿瘤性增生

7.下列哪种组织或器官受激素作用过度增生时,常不呈结节性增生?E

A.甲状腺B.肾上腺C.前列腺

D.乳腺E.胸腺

8.化生不可能发生与:B

A.纤维结缔组织B.神经纤维组织C.胃黏膜上皮

D.胆囊黏膜上皮E.鼻腔黏膜上皮

9.下述哪种肿瘤的发生可能与化生有关?E

A.皮肤鳞状细胞癌B.肾盂移行细胞癌C.肠粘液腺癌

D.肝胆管上皮癌E.肠型胃癌

10.细胞缺氧时最常见的病理变化是:A

A.线粒体肿胀B.内质网破裂C.核糖体脱落

D.脂褐素增多E.溶酶体增多

11.严重的细胞水肿可导致下列哪种改变?C

A.A.纤维素样坏死

B.凝固性坏死

C.溶解性坏死

D.凋亡

E.干酪样坏死

12.下列哪种器官发生病变时,一见到气球样变的细胞?B

A.心B.肝C.脾D.肾E.脑

13.细胞发生水肿时,其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有关?C

A.细胞内钾、钙离子增多

B.细胞外钾、钙离子增多

C.细胞内钠、钙离子增多

D.细胞内钠、钾离子增多

E.细胞外钠、钾离子增多

14.病毒性肝炎时,肝细胞最易发生:C

A.脂肪变

B.玻璃样变

C.细胞水肿及气球样变

D.淀粉样变

E.黏液样变

15.关于脂肪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长期摄入脂肪过多可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

B.严重贫血可导致心肌细胞脂肪变

C.慢性肝淤血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

D.酒精中毒可导致肝细胞脂肪变

E.严重贫血可导致肾小管上皮细胞脂肪变

16.心肌细胞变性最常受累的部位是:A

A.左心室内膜下心肌及乳头肌

B.右心室内膜下心肌及乳头肌

C.左心室及左心耳内膜下心肌

D.右心室及右心耳内膜下心肌

E.左心室前壁及心尖区心肌

17.“虎斑心”是指下列哪种病变的肉眼观?B

A.心肌细胞水肿

B.心肌细胞脂肪变性

C.心肌间质粘液样变性

D.心肌间质淀粉样变

E.心肌细胞内色素蓄积

18.引起细胞脂肪变的主要原因不包括:B

A.营养障碍B.严重挤压C.感染

D.中毒E.缺氧

19.细动脉玻璃样变最常发生于:E

A.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肾盂肾炎

C.快速进行性肾小球肾炎

D.急进性高血压

E.缓进性高血压

20.肾小管上皮细胞内发生玻璃样变主要是因为:B

A.细胞内酸中毒B.重吸收蛋白质过多

C.细胞凋亡D.细胞内角蛋白的聚集

E.胞质不均匀浓缩

21.下列哪种损伤是发生早在细胞内?A

A.脂肪变B.细动脉玻璃样变

C.淀粉样变D.黏液样变性E.以上都不是

22.含铁血黄素是在下列哪种细胞内形成的?B A.多核巨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嗜酸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红细胞

23.萎缩的心肌细胞内最易出现的色素是:D A.含铁血黄素B.疟色素C.胆色素

D.脂褐素E.黑色素

24.光镜下判断细胞是否坏死,主要观察:D

A.染色质形态的改变

B.核仁形态的改变

C.细胞质形态的改变

D.细胞核形态的改变

E.细胞形态的改变

25.细胞坏死时,具有标志性的改变是:E

A.核溶解、胞质浓缩和胞膜破裂

B.核碎裂、核膜破裂和核质浓缩

C.核溶解、核质少和胞膜破裂

D.核固缩、胞质固缩和细胞膜皱缩

E.核固缩、核碎裂和核溶解

26.细胞坏死的改变是自溶性改变,其发生与下列哪种细胞器有关?B

A.线粒体B.溶酶体C.粗面内质网D.高尔基器E.光面内质网

27.凝固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哪种组织与器官?A

A.肝B.胰C.脑D.脊髓E.脂肪组织

28.凝固性坏死的组织学特点是C:

A.红染无结构物质

B.可见核碎片

C.尚保留细胞、组织轮廓残影

D.间质胶原纤维崩解

E.基质解聚

29.干酪样坏死好发于下列哪种疾病?C

A.风湿病B.伤寒C.结核

D.麻风E.梅毒

30.干酪样坏死应属于:B

A.纤维素样坏死

B.彻底的凝固性坏死

C.坏疽

D.液化性坏死

E.脂肪坏死

31.关于干性坏疽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E

A.常继发于肢体末端的坏死

B.呈黑褐色

C.病变处皮肤干枯

D.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边界清楚

E.常伴有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

32.关于湿性坏疽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E?

A.常继发于肠、子宫及肺等内脏器官的坏死

B.坏死组织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

C.常有恶臭味

D.若发生于肢体末端常有的动脉、静脉的阻塞

E.全身中毒症状不明显

33.关于气性坏疽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 A.干性坏疽合并厌氧菌感染所致

B.较深的开放性创伤合并厌氧菌感染所致

C.坏死组织呈蜂窝状

D.按之有捻发音

E.常伴有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

34.液化性坏死不包括:D

A.溶解性坏死B.酶解性脂肪坏死

C.脑梗死D.心肌梗死E.脓肿

35.凝固性坏死的特殊类型有:C

A.坏疽与纤维素样坏死

B.坏疽与脂肪坏死

C.干酪样坏死与干性坏疽

D.纤维素样坏死与干酪样坏死

E.脂肪坏死与干酪样坏死

36.酶解性脂肪坏死时,若有大量脂肪酸的形成,常继发:C

A.空洞形成B.窦道形成C.钙皂形成D.瘘管形成E.溃疡形成

37.液化性坏死好发于下列哪些器官?A A.脑B.心C.肝D.脾E.肺

38.下列哪种病变属于液化性坏死?A A.脑梗死B.心肌梗死

C.肝梗死D.脾梗死E.肾梗死

39.脊髓的坏死属于:C

A.凝固性坏死

B.干酪样坏死

C.液化性坏死

D.纤维素样坏死

E.脂肪坏死

40.常发生机化的病灶,下列哪项除外?D

A.风湿小体

B.心肌梗死

C.脑梗死

D.肠上皮细胞化生

E.干酪样坏死

41.纤维素样坏死物质不见于下列哪些病变?D

A.风湿病

B.类风湿性关节炎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良性高血压

E.恶性高血压

42.纤维素样坏死常发生于:E

A.骨组织、细动脉壁

B.结缔组织、平滑肌组织

C.神经组织、细动脉壁

D.鳞状上皮组织、移行上皮组织

E.结缔组织、细动脉壁

43.关于凋亡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

A.凋亡的发生与基因调节有关

B.活体内单个细胞或几个细胞的死亡

C.又称程序性细胞死亡

D.细胞质膜破裂,核也破裂

E.不引起急性炎症反应

44.肾结核时,坏死组织经自然管道排出后可形成D

A.糜烂B.窦道C.瘘管D.空洞E.溃疡

45.组织坏死后,形成两端开口的通道样缺损称为C

A.糜烂B.窦道C.瘘管D.空洞E.溃疡

46.急性胃炎时,表浅胃黏膜坏死脱落可形成A A.糜烂B.窦道C.瘘管D.空洞E.溃疡

47.下列哪种病变不易发生机化?E

A.脑软化灶B.脑血栓形成C.脑陈旧性血肿D.肾梗死灶E.肾脓肿

48.结核球的形成是干酪样坏死物被C

A.机化B.钙化C.包裹D.排出E.吸收

49.“静脉石”的形成是静脉内的血栓发生了B A.机化B.钙化C.包裹D.排出E.吸收

50.与坏死对机体的影响大小无关的是E

A.坏死细胞的生理重要性

B.坏死细胞的数量

C.坏死细胞所在器官的再生能力

D.发生坏死器官的贮备代偿能力

E.坏死灶有无钙化

51.下列属于病理性再生的是D

A.血细胞的更新

B.消化道黏膜上皮的更新

C.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再生

D.皮肤损伤后由周围的被覆上皮增生修复

E.以上都不是

52.再生能力最强的细胞是A

A.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

B.肝细胞

C.心肌细胞

D.唾液腺

E.神经细胞

53不稳定细胞是指B

A.损伤后不容易完全再生的细胞

B.损伤后可以完全再生的细胞

C.损伤后不能再生的细胞

D.不容易受损伤的细胞

E.修复后细胞有化生

54关于永久性细胞,下列正确的说法是B

A.易受损细胞

B.损伤后不能再生,成为永久性缺失的细胞

C.损伤后能完全再生的细胞

D.不断衰亡,更新的细胞

E.修复后细胞无化生

55再生能力最弱的细胞是E

A.肝细胞B.汗腺细胞C.骨细胞D.内分泌细胞E.心肌细胞

56按组织再生能力的强弱比较,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鳞状上皮>横机纹>外周神经

B.脂肪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

C.骨组织>平滑肌组织>神经组织

D.肾小管上皮组织>骨髓细胞>脂肪组织

E.软骨组织>血管内皮细胞>腺上皮细胞

57毛细血管再生的最初改变是C

A.内皮细胞游走

B.内皮细胞穿出血管壁

C.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形成幼芽

D.内皮细胞分泌IV型胶原

E.内皮细胞分裂增生出现毛细血管腔

58肉芽组织与下列哪种病变的进一步发展无关C A.血肿 B.血栓 C.静脉石 D.胃溃炎 E.肾脓肿

59肉芽组织出现颗粒状外观的原因是C

A.大量炎细胞灶性聚集

疾病概论(70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 一、A1/A2型题 ( C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 B.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E.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 E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能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B.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C.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 D )3、脑死亡是指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各种反射消失 D.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E.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 C )4、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A.机体的抵抗力 B.病因的数量 C.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病因的毒力 E.存在的诱因 ( B )5、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 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内因 ( C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外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危险因素 E.疾病的内因 ( A )7、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生物性因素 B.免疫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化学性因素 E.营养性因素 ( E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因果转化规律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 E.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 E )9、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 B.体格健全 C.精神状态良好 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E.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 D )1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病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自稳调节与功能代谢恢复正常 D.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下后遗症 E.有时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 ( B )11、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心跳呼吸停止 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血压、脉搏测不到 D.脑电波消失 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 E )12、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发生的条件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 C )13、死亡的概念是指 A、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全部坏死 B、心跳、呼吸停止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D、细胞、组织代谢全部停止 E、生命活动的停止 ( D )14、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 C、疾病的诱因 D、疾病的内因 E、疾病的外因 ( D )15、疤痕形成为

精神科护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docx

第一章绪论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精神科护理的工作内容与特点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精神科相关的知情同意原则 了解精神医学发展简史;精神科护理学发展简史;精神疾病与法律的关系、强制性医疗 1.精神科护理学: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对精神疾病进行防治的一门护理学。是精神医学不可缺 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对精神疾病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科学,是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是建立在护理学基础上的一门专科护理学。 2.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 A 基础护理 B 危机状态的防范与护理(暴力行为、自杀、出走、噎食、木僵等) C 异常精神、行为的护理 D 特殊治疗的护理(电抽搐治疗) E患者回归社区或家庭后长期的家庭护理 3.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与特点 ( 1)安全护理:是精神科护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症状活跃期的患者 ( 2)心理护理(对精疾患者重点是:启发和帮助患者正确地认识疾病和对待疾病):A心理护理是“心”的呵护(支持性心护) B对精神病人,尤其恢复期和自知力无损害的患者甚为重要。 4.精神科护理的特殊内容及其重要性: ( 1)基础护理:加强基础护理(饮食、睡眠、个人卫生),对始动性缺乏或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病 人来说尤其重要。 ( 2)保证医嘱的执行: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由病人自知力丧失和依从性差的特点 决定)确保发药到手、看服吞下、服后检查(必要时) 第二章精神疾病的基本知识 掌握: 1.精神病的概念及其与精神疾病概念的异同 2.常见精神症状的表现形式以及一些重要精神障碍的概念:错觉、幻觉、感知综合障碍、思维散漫 3.学会对常见精神症状进行正确的识别与正确的识别与评估 熟悉: 1.精神疾病的诊断分类 2.感知觉障碍与思维障碍的常见表现形式及其各精神症状的临床特点及其意义了 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学 1.精神病:是指在各种因素作用下造成大脑功能失调,出现以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障碍 为主的一类严重的精神疾病。 2.精神疾病:是比精神病更为广泛的概念,包括了精神病,也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等精神障碍。 3.精神症状的本质:是异常的精神活动,是大脑功能障碍的表现。且异常的精神活动通过人的外显 行为表现出来 4.常见精神症状: (1)认知障碍: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智能障碍、定向力障碍、意识障碍、 自知力障碍 (2)情感障碍:情感性质的改变、情感稳定性障碍、情感协调性障碍 (3)意志障碍:意志障碍、动作与行为障碍 5.认知障碍 (一)感知觉障碍 (1)感觉障碍 A 感觉过敏:感受性↑,多见于焦虑症。 B 感觉减退:感受性↓,多见于器质性精障、抑郁、木僵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病理生理学课外资料 第一章疾病概论 健康(health)与疾病(disease)是医学的两个基本概念,是生命过程中的对立与统一。长期以来,人们受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认为健康就是没有躯体疾病,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疾病就是机体形态结构、功能及代谢的出现病理改变,引起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异常生命过程。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人们认识到健康与疾病不仅与自身的躯体因素有关,而且与本身所特有的心理和社会因素等也有关。因此,把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结合起来探讨健康与疾病的概念,探讨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有利于阐明疾病的本质。 第一节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关于健康的含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要有健全的身心状态及适应能力。它反映了现代医学模式,说明健康的人不仅只是身体健康,心理也要健康,而且还要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三者应取得和谐与统一。 对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个体内环境)的适应能力是人赖以生存的最基本条件,“适者生存”是生物进化的普遍规律。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在人的一生中,不仅要被动适应变化的环境,而且要在实践中能动地改造环境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即主动适应环境。适应能力除与躯体、心理因素有关外,还受学习及生活经历等因素的影响。 疾病是指机体在一定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作斗争的过程。体内有一系列功能、代谢和形态的改变,临床出现许多不同的症状与体征,机体与外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简言之,疾病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随着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开始重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同时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疾病的认识将不断深入,从分子基因水平上去探索疾病的本质已成为21世纪医学研究的主题。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认为在健康与疾病之间存在着亚健康

第一章疾病概论习题

第一章疾病概论习题 一、单选题 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 A.健康是指体格健全 B.健康是指精神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C.健康是指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良好态 D.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全状态。2.下述哪项是属于病人的症状 A.体温升高 B.胸痛 C.肝大 D.白细胞升高 3.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与疾病发生相关的环境因素 B.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C.与疾病发生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 D.疾病时的损伤与抗损伤反应 4.下述哪项不属于生物性致病因素 A.病毒 B.真菌 C.立克次体 D.四氯化碳 5.导致青霉素过敏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先天性因素 C.免疫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生物性因素

B.遗传学因素 C.先天性因素 D.理化性因素 7.关于损伤与抗损伤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两者的斗争贯穿与疾病的始终,为疾病各种临床表现的基础B.两者力量的对抗决定着疾病发展的方向 C.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斗争、相互转化 D.往往抗损伤因素战胜损伤因素 8.进行复苏的关键时期是 A.濒死期 B.临床死亡期 C.生物学死亡期 D.脑死亡期 9.死亡的概念是指 A.组织器官生命活动的终止 B.呼吸、心跳停止、各种反射消失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D.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深度抑制状态 10.死亡的标志 A.心跳停止 B.呼吸停止 C.脑死亡 D.神经反射消失 二、多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症状指患者的主观感觉 B.体征是患者临床检查出的客观表现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和体征 D.相同的疾病可出现不同的症状和体征 2.疾病发生发展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护理学基础 第一章 绪论试题与答案

第一章绪论 一、重点难点 重点: 1.南丁格尔对护理学的伟大贡献;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学的主要任务、范畴及工作方式。 难点: 1.现代护理学三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2.护理工作方式。 二、考点测试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在母系氏族社会中,妇女照顾家中伤病者,形成主要的照顾方式是 A.“自我保护”式 B.家庭式 C.宗教式 D.社会化服务 E.护理社团 2.中世纪护理仅仅限于简单的生活照料,其原因是 A.生活经验缺乏 B.社会重男轻女 C护士分工不明确 D.护理工作繁重 E.宗教的束缚和影响科学 3.护理专业的诞生是在

A.17世纪中叶 B.18世纪中叶 C.19世纪中叶 D.20世纪初期 E.20世纪中叶 4.南丁格尔接受短期的护理训练是在 A.凯塞威尔斯城护士训练班 B.圣托马斯医院护士训练班 C.英国伦敦护士训练班 D.佛罗伦萨护士训练班 E.战地医院护士训练班 5.南丁格尔扭转了英国朝野轻视护理工作的观念,其主要原因是 A.出身名门与上层社会交往密切 B.南丁格尔具有渊博知识 C.克里米亚战争中卓有成效的工作 D.撰写多篇著作指导护理工作 E.创立了科学的护理制度 6.国际护士节选定为每年的 A.4月12日 B.5月12日 C.5月21日 D.12月5日 E.6月12日 7.国际护士节时间的确定是根据 A.南丁格尔创办第一所护士学校的日期 B.南丁格尔诞辰纪念日 C.南丁格尔接受英国政府奖励的日期 D.宣布南丁格尔奖章的日期 E.南丁格尔逝世纪念日 8.克里米亚战争中,南丁格尔率领的护士团最终使士兵的病死率由42%

降到 A.1.2% B.2.2% C.3.2% D.4.2% E.5.2% 9.南丁格尔发表的论著中被认为是护士必读的经典著作是 A.医院札记 B.护理札记 C.护理福利札记? D.卫生统计札记 E.护理社会学札记 10.南丁格尔创立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是于 A.1850年德国 B.1872年美国 C.1888年英国 D.1860年英国 E.1880年意大利 11.“护理是一门艺术,需要有组织性、实务性及科学为基础”,提出此观点的护理学者是 A.奥瑞姆 B.罗伊 C.雷宁格 D.南丁格尔 E.纽曼 12.1977年,美国医学家恩格尔提出了 A.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C.生物社会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精神医学模式 E.生物一心理医学模式 13.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特点不包括

绪论与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 二、是非题 1 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的研究内容相同,但研究对象不同。× 2 病理生理学主要是从机能代谢的角度探讨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3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是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研究。√ 三、单选题(A 型题) 1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D A 某种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 B 几种疾病的某些共同的症状和体征 C 二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组织病理学改变 D 二种以上疾病所共有的、成套的机能代谢和形态改变的病理生理过程。 E 各种临床综合征 2 病理生理学是:D A 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 B 研究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C 研究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D 从机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科学 E 研究疾病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的科学 3 病理生理学任务是:C A 研究疾病早期的代偿调节机制 B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C 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 D 鉴别疾病的类型 E 研究疾病的形态结构变化 4 下述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A A 肺炎 B 休克 C 缺氧 D 发热 E 水肿 5 病理生理学的最主要研究方法是:B A 临床疗效观察 B 动物实验研究 C 病史分析 D 病例讨论 E 病因调查研究 四、多选题(X 型题) 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ABC A.缺氧、水肿、水盐代谢紊乱 B.酸中毒、发热、应激、缺血再灌注损伤 C.休克、DIC、肿瘤、细胞信号转导异常 D.肾衰、心衰、呼衰、肝衰 E.肝性脑病、肺性脑病、细胞调亡异常 2、病理生理学是一门ACD A联系临床与基础的“桥梁”学科B内科的总论C基础医学的主干课程之一 D与多个学科相关的边缘性学科E“内外妇儿”四门临床课程的总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 二、是非题 1 同一病理过程可见于不同的疾病,一种病可以包含几种病理过程。√ 2 判定机体死亡的标志是呼吸和心跳完全停止。× 3 化学因素对机体的作用往往具有器官系统选择性。√ 4 致病的先天性因素是指遗传物质的改变。× 5 健康和体格健全不是同义词。√ 三、单选题(A 型题) 1 疾病的概念是指C

高职高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绪论、第一章疾病概论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部徐久元 内容提要: 笔者以张忠、王化修主编的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第八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这本《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本教案主要供高职高专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专业教学使用。本教案学时安排72学时,共十九章。本章为绪论、第一章疾病概论。本教案内容全面、新颖,参考了步宏、李一雷主编的病理学第九版教材及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

绪论、第一章疾病概论

3. 疾病的概念 4. 疾病发生的原因 (二)学习任务 1. 病理学的任务 2. 病理学的范围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3. 健康与疾病 4. 病因学概述 5. 疾病的经过和转归 (三)任务实施 任务一:病理学的任务 病理学(pathology)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即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生机制、病理变化及疾病的经过和结局,从而揭示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防治疾病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 任务二:病理学的范围及在医学中的地位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包括病理解剖学及病理生理学两部分。病理解剖学部分,侧重从形态变化研究疾病的本质;病理生理学部分,侧重从功能和代谢变化研究疾病的本质。 任务三: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1、活体组织检查 2、尸体解剖检查 3、细胞学检查 4、动物实验 任务四:疾病概论-健康与疾病 1、健康的概念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病痛(infirmity),而且是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交往上处于完好状态”。要想保持健康状态,除具有强壮的体魄外,还应具有精神饱满、乐观、勇于克服困难、较强的事业心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健康的身体首先必须具有:(1)健全的身体结构(2)各器官系统具有健全的机能(3)体具有健全的神经体液调节机能,能够调节、代偿和适应机体内

1第一章疾病概论

绪言 动物病理是研究疾病的科学。动物病理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为指导,通过研究疾病的原因、发病机理和患病机体内所呈现的代谢、机能和形态结构的变化,来阐明疾病发生、发展规律,为疾病的诊断与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 一、动物病理的基本内容 动物病理可分为动物病理解剖和动物病理生理及病理诊断技术。 动物病理解剖是研究动物机体患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和发生机理,从形态学的角度揭示疾病的本质和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主要包括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细胞和组织的损伤、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修复、肿瘤、炎症、皮肤病理及各器官的病变。 动物病理生理是研究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和患病机体代谢、功能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包括疾病概论、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贫血、缺氧、发热、黄疸、休克、免疫病理及各系统各器官功能不全。但是由于机体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它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代谢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所以病理解剖和病理生理之间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病理诊断常规技术主要包括尸体剖检技术、病理组织切片技术及病理变化观察与综合分析。 二、动物病理在兽医科学中的地位 动物病理是兽医学科中重要的专业基础学科,是兽医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动物病理的内容和任务决定了它必须以动物解剖学、动物组织胚胎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物化学、动物微生物学、兽医免疫学等学科作为学习的必要基础,同时它又与动物内科学、动物外科学、动物传染病学、动物寄生虫病学等临床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学习临床学科的主要基础。更为重要的是,动物病理可通过尸体解剖、活体组织检查和动物实验等手段直接参与临床疾病诊断,验证临床诊疗结果,积累临床经验,促进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的研究。 三、动物病理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 动物病理的研究对象是患病动物或实验动物及其组织、细胞等,目前的研究方法和先进诊断技术有临床病理检查、尸体剖检及病理学观察、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超薄切片技术和超微病理观察、细胞和组织化学技术、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流式细胞分析技术、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动物实验和细胞培养技术等。 1.临床病理检查 对自然发病的动物进行临床病理反应症状观察,选用实验室检验技术对其血液、尿液等化验分析,从检测结果可以反应患病动物体内机能、代谢或某些形态结构的改变,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 2.尸体剖检技术和眼观病理变化观察 对患病或死亡动物进行尸体剖检,对其各系统、各器官的病理变化系统、全面、细致、准确的观察和记录,然后对眼观剖检病变进行综合全面的分析,得出眼观病理解剖学诊断结果。 3.组织切片技术和组织病理观察 很多疾病通过临床诊断和眼观病理解剖学诊断难以确定,需要通过组织切片技术进行光学显微镜下的组织学观察,识别肉眼观察不到的组织和细胞的病理变化,提出病理组织学诊

第一章疾病概论自测题

绪论自测题 1、动物病理学就是研究()得一门学科。其任务就是()。 2、病理诊断就是()。 3、()就是病理诊断方法中最基本得常用方法之一。也就是病理诊断程序得第一步,主要就是利用,肉眼或借助()()()等工具,观察()。 4、动物病理学研究得材料有()()()()()。 5、下列哪项不就是病理学得研究内容() A、疾病得原因 B、疾病时机体机能及代谢变化 C、疾病时机体得形态结构变化 D、疾病得发生发展规律及机理 E、治疗疾病 6、 第一章疾病概论自测题 一、填空 1、疾病经过可分为四期,即()()()()。 2、疾病得转归有三种形式,即()()()。 3、一般情况下,死亡就是逐渐发生得,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即 ()()()。 4、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疾病得主要症状开始暴露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 5、从致症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疾病得最初症状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 6、疾病发生发展得基本规律有三个即()()()。 7、动物病理学得研究方法包括、、、与。 8、通常将疾病、尤其就是传染性疾病得病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期、 ____ ____期、_________期与__ _期。死亡就是生命得终止,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经过了期、期与期。 9、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两方面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而且两者得比例关系,决定着疾病发展方向。 10、动物患病时,不但其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与()均降低。后者就是动物疾病概念得最重要特征。 11、据来源病因可分为:外界致病因素(外因)与()。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也可阻碍疾病发生,把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得因素,称为()。* 12、疾病发生得外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与机体必须物质得缺乏与过多。 13、生物性致病因素就是动物疾病最常见得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与寄生虫(如)。 14、能够引起疾病得某种特定因素称为()。 15、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展得因素称为()。 16、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得因素称为()。 17、疾病发生得基本机制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疾病发生得外因大致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 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等。 19、生物性致病因素得致病特点包括:有一定选择性、有一定()、有一定()、有明显()及()。

病理学绪论疾病概论单元试卷

第一章:绪论、疾病概论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等 2、疾病的全过程分为()()()()四期。 3、传统死亡过程分为()()()三个时 期,其死亡标志是()。 4、疾病的结局有()()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 1、病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 A、动物实验 B、活体组织检查 C、尸体解剖检查 D、细胞学检查 2、对肿瘤的普查和早期发现具有重要价值、简单易行、便于推 广的是() A、细胞学检查 B、活体组织检查 C、尸体解剖检查 D、电镜检查 3、下述哪一项属于病理过程() A、阑尾炎 B、炎症 C、肝癌 D、风湿病 4、WHO关于健康的定义反映了() A、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B、机械论医学模式 C、生物医学模式 D、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5、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是()

A、生物性因素 B、物理性因素 C、化学性因素 D、营养性因素 6、近年来,我国疾病谱的变化是何种疾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 A、呼吸系统疾病 B、消化系统疾病 C、内分泌系统疾病 D、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 7、近年来认为死亡的标志是() A、脑死亡 B、临床死亡 C、自然死亡 D、生物学死亡 8、脑死亡的概念是指() A 、心跳呼吸停止B、全脑功能的永久性丧失 C、小脑和脑干功能的丧失 D、大脑和小脑功能的丧失 9、在传统死亡概念中,临床死亡与生物学死亡的区别在于() A、心跳停止 B、组织代谢停止 C、呼吸停止 D、意识丧失 10、下列除哪一因素均与遗传因素有关() A、血友病 B、先天愚型 C、先天性心脏病 D 、红绿色盲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 1、衰老机体的疾病谱包括() A 、心脑血管疾病B、恶性肿瘤 C、糖尿病 D、慢性支气管炎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章疾病概论 1.WHO对健康的定义是:E A.是身体上的完好状态B.是精神上的完好状态 C.是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D.是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完好状态 E.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A.健康只包括身体上的完好,与精神心理无关B.健康不仅是身体上的完好,还包括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 C.精神心理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健康完好对人类尤为重要 D.健康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权利 E.全面健康以生理健康为基础、心理健康为条件、优质环境为保障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症状指疾病的客观表现,能用临床检查的方法查出 B.体征是病人主观上的异常感觉和病态改变 C.不同的疾病可出现相同的症状、体征,相同的疾病也可出现不同的症状、体征 D.相同的病理变化可发生在不同的疾病中,一种疾病只能有一种病理改变 E.以上都不对 4.脑死亡的概念是指:C A.呼吸、心跳停止,反射消失B.有机体解体,所有细胞死亡 C.全脑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D.意识永久性消失而呈植物人状态 E.脑电波消失 第三章细胞、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1.不属于细胞、组织适应性变化的疾病是:B

A.萎缩B.发育不全C.肥大D.增生E.化生 2.下列哪种情况是引起脑萎缩的常见原因?A A.脑动脉粥样硬化B.脑膜炎C.脑脓肿D.脑梗死E.颅内压升高 3.下列哪项不属于萎缩?D A.老年女性子宫B.老年男性睾丸C.青春期后的胸腺 D.呆小症E.脊髓灰质炎患儿的下肢瘦小 4.下列哪项不是心脏萎缩的肉眼特点?E A.体积小B.呈褐色C.心肌质地硬韧D.心脏表面血管弯曲E.心脏表面血管增粗 5.关于肥大,下列表述中哪项不正确?A A.肥大常伴有化生B.妊娠子宫增大为肥大伴

1疾病概论(70题)

、 A1/A2 型题 C ) 1、关于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 .在病因作用下,机体处在不良状态 B .在病因作用下,细胞出现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 C. 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 ?在病因作用下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 E .在病因作用下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 E ) 2、关于病因的概念,下列哪项叙述较为正确? A .能引起疾病发生的因素 B .能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C. 能导致病情恶化的因素 D ?能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 .能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D ) 3、脑死亡是指 A .心跳停止 B .呼吸停止 C .各种反射消失 D .全脑功能不可逆的永久性丧失 E .体内所有细胞解体死亡 C )4、疾病发展的方向取决于 A ?机体的抵抗力 B ?病因的数量 C .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D .病因的毒力 E .存在的诱因 B )5、引起疾病并决定该疾病特征的因素是 A .疾病的外因 B .疾病的原因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条件 E .疾病的内因 C )6、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外因 B .疾病的原因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危险因素 E .疾病的内因 A )7、下列致病因素中最常见的是 A. 生物性因素 B.免疫性因素 C.物理性因素 D. 化学性因素 E.营养性因素 E )8、病因学研究的内容是 A.因果转化规律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 疾病时局部与整体的规律 E .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E ) 9、健康是指 A.没有疾病 B.体格健全 C.精神状态良好 D.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E. 没有疾病或衰弱现象,且在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处于完全良好的状态 D )10、下述哪项不符合完全康复的标准 A.病因已经消除或不起作用 B.损伤性变化完全消失 C. 自稳调节与功能代谢恢复正常 D.主要症状消失,有时可留下后遗症 E. 有时机体可获得终身免疫 B )11、患者出现下列哪种情况可认为已经死亡,继续治疗已无意义 A.心跳呼吸停止 B.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C.血压、脉搏测不到 D. 脑电波消失 E.四肢冰冷、神志不清 E ) 12、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发生的原因 B.疾病时自稳调节紊乱的规律 C.疾病的转归 D.疾病发生的条件 E.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和共同机制 C )13、死亡的概念是指 A 、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全部坏死 C 、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 、生命活动的停止 D )14、对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因素称: 第一章 疾病概论 B 、心跳、呼吸停止 D 、细胞、组织代谢全部停止 C 、疾病的诱因

疾病概论自测题

绪论自测题 1、动物病理学是研究()的一门学科。其任务是()。 2、病理诊断是()。 3、()是病理诊断方法中最基本的常用方法之一。也是病理诊断程序的第一步,主要是利用,肉眼或借助()()()等工具,观察()。 4、动物病理学研究的材料有()()()()()。 5、下列哪项不是病理学的研究内容()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时机体机能及代谢变化 C、疾病时机体的形态结构变化 D、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机理 E、治疗疾病 6、 第一章疾病概论自测题 一、填空 1、疾病经过可分为四期,即()()()()。 2、疾病的转归有三种形式,即()()()。 3、一般情况下,死亡是逐渐发生的,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即 ()()()。 4、从出现最初症状开始,到疾病的主要症状开始暴露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 5、从致症因素作用于机体开始,到机体出现疾病的最初症状时为止,这一阶段称为()。 6、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有三个即()()()。 7、动物病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和。 8、通常将疾病、尤其是传染性疾病的病程分为4个阶段,即__________期、 ____ ____期、_________期和__ _期。死亡是生命的终止,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一般经过了期、期和期。 9、任何疾病都包括损伤与()两方面变化及其相互转化,而且两者的比例关系,决定着疾病发展方向。 10、动物患病时,不但其生命活动能力减弱,而且其生产性能和()均降低。后者是动物疾病概念的最重要特征。 11、据来源病因可分为:外界致病因素(外因)和()。条件可以促进疾病发生,也可阻碍疾病发生,把能够促进疾病发生的因素,称为()。* 12、疾病发生的外因包括:生物性因素、()、()、化学性因素和机体必须物质的缺乏与过多。 13、生物性致病因素是动物疾病最常见的致病因素,包括各种病原微生物(如、)和寄生虫(如)。 14、能够引起疾病的某种特定因素称为()。 15、能够促进或阻碍疾病发展的因素称为()。 16、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的因素称为()。 17、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疾病发生的外因大致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 _______、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等。

遗传学第一章绪论(答案)

第一章绪论(答案)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遗传病的最基本特征是: A. 家族性 B. 先天性 C. 终身性 D. 遗传物质的改变 E. 染色体畸变 2.根据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在不同疾病发生中作用不同,对疾病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完全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B.基本由遗传因素决定发病C.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都有作用D.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对发病作用同等 E. 完全由环境因素决定发病 *3.揭示生物性状的分离律和自由组合律的两个遗传学基本规律的科学家是 A.Mendel B. Morgan C.Garrod D.Hardy.Wenberg E.Watson,Crick 4. 关于人类遗传病的发病率,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 A. 人群中约有3%~5%的人受单基因病所累B.人群中约有%~1%的人受染色体病所累C.人群中约有15%~20%的人受多基因病所累 D. 人群中约有20%~25%的人患有某种遗传病 E. 女性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约为5% *5.研究染色体的结构、行为及其与遗传效应关系的遗传学的一个重要支柱学科称为: A.细胞遗传学B.体细胞遗传学 C. 细胞病理学D.细胞形态学E.细胞生理学 6.研究基因表达与蛋白质(酶)的合成,基因突变所致蛋白质(酶)合成异常与遗传病关系 的医学遗传学的一个支柱学科为: A. 人类细胞遗传学B.人类生化遗传学 C. 医学分子生物学 D. 医学分子遗传学E.医学生物化学 7.细胞遗传学的创始人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Sutton 8.在1944年首次证实DNA分子是遗传物质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9.1902年首次提出“先天性代谢缺陷”概念的学者是: A.Feulgen B.Morgan C.Watson,Crick D.Avery E.Garrod 10.1949年首先提出“分子病”概念的学者是: A.Mendel B.Morgan C.Darwin D.Paullng E.Boveri,Sutton *11.1956年首次证明人的体细胞染色体为46条的学者是: A. Feulgen B.Morgan C.蒋有兴和Levan D.Avery E.Garrod 12.1966年编撰被誉为医学遗传学的“圣经”--《人类盂德尔遗传》一书的学者是: A.McKusick B.Morgan C.Darwin D.Schleiden,Schwann E.Boveri,Sutton *13.婴儿出生时就表现出来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4.一个家庭中有两个以上成员罹患的疾病一般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C先天畸形 D.家族性疾病 E.后天性疾病 15.婴儿出生时正常,在以后的发育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6. 人体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突变所引起的一类疾病称为: A.遗传病B.先天性疾病 C. 先天畸形 D. 家族性疾病 E. 后天性疾病 *17.遗传病特指: A.先天性疾病B.家族性疾病C.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 D.不可医治的疾病E.既是先天的,也是家族性的疾病 18.环境因素诱导发病的单基因病为: A.Huntington舞蹈病B.蚕豆病C.白化病D.血友病A E.镰状细胞贫血 19.传染病发病: A.仅受遗传因素控制B.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但需要环境因素的调节 C.以遗传因素影响为主和环境因素为辅D.以环境因素影响为主和遗传因素为辅E.仅受环境因素影响20.Down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 21.脆性X综合征是: A.单基因病B.多基因病C.染色体病D.线粒体病E.体细胞病

绪论,疾病概论

第一章绪论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讨论典型病理过程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水肿C.缺氧 D.心力衰竭 E.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D 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动物实验二、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总论,又称疾病_概论_。2.基本病理过程,又称_典型病理过程_。3.病理生理学各论,又称_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_。 4.病理生理学是着重从_功能_和_代谢_角度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机制 的科学。 5.疾病概论主要包括_病因学_和_发病学_两部分。 6.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_功能_、_代谢_和_ 结构_的变化。 7.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动物实验_、_临床观察_和_流行病学研究_。 三、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的生命活动规律的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与机制的医学基础理论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basic pathological process)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异常变化。 四、问答题 1.什么是基本病理过程?请举例。 第二章疾病概论1.有关健康的正确提法是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的概念下列哪项提法较正确是机体在一定病因损害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 3.下列中哪项是错误的叙述 A.条件是指在疾病原因的作用下,对疾病发生和发展有影响的因素 B.条件包括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C.对某一疾病是条件的因素,可能是另一疾病的原因 D.条件对于疾病是必不可少的 E.条件可促进或延缓疾病的发生 [答案]D 4.病因学研究的是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每种疾病一般来说都有病因 B.病因是引起疾病的必不可少的、决定疾病特异性的因素 C.没有病因,不可能发生相关的疾病D.没有病因也可发生某些遗传性疾病E.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有时是可转化的 [答案]D 6.疾病发生的条件不正确的说法是 A.主要是指那些能够影响疾病发生的各种机体内外因素 B.它们本身不能引起疾病 C.可以左右病因对机体的影响促进疾病的发生 D.年龄和性别也可作为某些疾病的发生条件 E.条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是固定不变的 [答案]E 7.下列正确的陈述是 A.只要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B.有条件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C.没有病因存在,疾病肯定不会发生D.有诱因存在,疾病肯定会发生 E.同时具备条件和诱因才能引起疾病发生 [答案]C

最新第一章流行病学绪论教案

第一章绪论 (Introduction) 流行病学是人类与疾病斗争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它的它的思想萌发于2000多年前,但学科的形成不过百余年,但她在防治疾病和促进健康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WHO报告显示,20世纪全球公共卫生的十大成就体现在疫苗、安全工作场所、安全和健康的饮食、机动车安全、传染病控制、降低心脑血管病死亡率、计划生育、控烟、母婴保健、饮水加氟十个领域,而这些成就的取得都直接或间接地与流行病学有关。因此,流行病学不仅是预防医学的骨干学科,而且随着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它也逐渐成为现代医学的基础学科。 【案例】 1854年秋季,伦敦宽街暴发霍乱,在以宽街与剑桥街连接点为中心,半径为250码的区域内,10天内死亡500多人。该地区属于St. James教区,靠近金广场。1853年统计全教区人口36 406人。在1848~1849年,该教区霍乱死亡率仅为15/万。本次St. James教区霍乱死亡率高达200/万,附近地区仅为9~33(/万)。惊人的死亡率促使当地居民纷纷逃往他处。在霍乱暴发后的6天内发病严重的街道有3/4以上的居民离去。 鉴于病例死亡具有聚集性的特点,提示其中有某种特殊情况存在。John Snow,英国医师,首先集中精力调查发生疫情的地点和死亡病例。John Snow首创了标点地图分析方法,把本次霍乱暴发调查中的死亡病例标点在地图上,同时标记宽街供水站及附近的其他供水站,见图1-1。 调查发现几乎所有病例都发生在离宽街水井不远的地方,只有10例住在其他水井附近。这10例中的5例家属说经常饮用宽街供水站的井水,另有2例学生上学时喝过该供水站的水,1例其父母说“大概喝过”,还有2例死于暴发前。调查73例中,有61例经常喝宽街井水,6例饮水史不祥,6例在病前未饮用该井水。但这些人很可能有机会喝该供水站的水,如附近饭馆和咖啡店使用该供水站的水作饮料。 John Snow也注意收集反面证据,当时波兰街有一家工厂,周围霍乱死者极多,但该厂535名工人中仅有5例患霍乱死亡。经调查发现该厂用自来水,且有自备水井供全厂使用,从未使用宽街井水。与此相反,凡饮用宽街供水站井水的,如在宽街的制雷管工厂,有工人200名,本次则有18例患霍乱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