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孔子关于学习的名言

61.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季氏》

【释义】孔子说:“生来就知道的人,是上等;通过学习才知道

的人,次一等;遇到困难才去学习的人,又次一等;遇到困难也不学习,这种人是最下等的了。”

62.子曰:“吾十有五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

【释义】孔子说:“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做学问,三十岁上立身处

世站稳脚跟,四十岁上学识多起来遇事不致迷惑,五十岁上知道了上

天赋予我的使命,六十岁上对听到的言论能辨别真假是非,七十岁上

怎么想就能怎么做,而不会越出规矩。”

63.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释义】孔子说:“我以前整天不吃饭,整夜不睡觉,去反复思考,结果却没有什么益处,不如去学习。”

6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释义】孔子说:“只一味读书而不知思考,就容易受骗;只一

味思考而不去读书,仍然不能解除疑惑。”

65.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泰伯》

【释义】孔子说:“我做学问的急迫感,就像追赶什么东西唯恐

赶不上那样,而赶上了还又怕失掉。”

66.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释义】孔子说:“对学得的仅仅按时去温习它,不是很高兴的

事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到,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理解自己,自己也不怨怒,不是个有修养的君子吗?”

67.子曰:“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为政》

【释义】孔子说:“温习旧有的知识时,能有新的体会、新的见解,这样的人就能够做老师了。”

68.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学而》

【释义】孔子说:“君子在饮食上不要求饱足,居住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说话谨慎,主动向有道德的人学习,从而改正自己的

不足方面,这样就能够说是好学的人了。”

69.子曰:“苗而不秀这忧矣夫!秀而不实者忧矣夫!”——

《子罕》

【释义】孔子说:“像庄稼那样只长苗而不开花的是有的吧!只

开花而不结果的也是有的吧!”

70.子曰:“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宪问》

【释义】孔子说:“读书人如果留恋安逸的生活,就不配做读书

人了。”

7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述而》

【释义】孔子说:“有几个人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值得我看作老师的人。我选择他们的优点供自己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检查自己,加以改正。”

72.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释义】孔子曰:“对于学问和事业,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而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从中深感快乐的人。”

73.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宪问》

【释义】孔子说:“古时的人学习是为了提升自己,现在的人学习是为了装饰自己给别人看。”

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名言名句被广为流传,那你知道关于孔子教育的名言吗?下面分享了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供你参考。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孟子写的孔子语录

孟子写的孔子语录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 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 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子禽问於子贡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 、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

与?”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有子曰:”信近於义,言可复也。恭近於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孟子名言合集及背景资料 1. 其交也以道,其接也以礼,斯孔子受之矣。——《孟子·万章》 2. 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孟子·粱惠王上》 3.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4.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粱惠王上》 5. 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 6. 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7.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 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万章上》 9.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10.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11. 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12.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 13. 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孟子·告子上》 14.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孟子·离娄上》 15. 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 16. 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17. 有为者,譬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尽心上》 18. 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孟子·万章上》 19.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20. 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孟子》 21. 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梁惠王上》 22.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23.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孟子·粱惠王上》 24. 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孟子》 25.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26.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孟子·告子上》 27.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孟子·公孙丑上》 28. 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3、治大国,若烹小鲜。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

生烟。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一: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3、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陆游的十大经典名句: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10、位

孔子关于礼仪及教育的名言大全

孔子关于礼仪及教育的名言大全 1、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2、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于礼,亦能够弗畔矣夫!” 3、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子曰:“刚、毅、木、讷近仁。” 5、子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6、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7、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8、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9、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10、子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11、子曰:“不迁怒,不二过。” 12、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1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15、子曰:“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16、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17、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君子哉!” 18、子曰:“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19、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20、子曰:“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21、子曰:“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22、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23、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 由己,而由人乎哉?” 24、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25、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关于教育的名言 1、孔子曰:“有教无类。” 2、孔子曰:“因材施教。” 3、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孔子曰:“习相近也,性相远也。” 6、孔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7、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孟子励志名言

孟子励志名言 本文是关于孟子励志名言,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讲仁德的人是天下无敌的。”)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孝敬自己家中长辈,并推广到孝敬别家的长辈;爱护我家的儿女,并推广到爱护别家的儿女。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孟子·梁惠王上》) 用秤称一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一量,才能知道长短。什么东西都是这样,人的心更需要这样。 4、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孟子·梁惠王下》) 以人民的快乐为自己快乐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快乐而快乐;以人民的忧愁为自己忧愁的人,人民也会因你的忧愁而忧愁(人民便会和你一条心)。 5、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我善于养我(这种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6、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禹闻善言,则拜。《孟子·公孙丑上》 (孔子的弟子)子路,人家指出他的过失来,他很欢喜。(当年的圣君)禹听到不同意见后,很谦虚地向人家下拜。” 7、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依靠天上(自然界)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依靠地理上的有利条件,不如依靠社会上人们和谐一致的有利条件。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孟子·公孙丑下》在道义上占主动的人,能得到许多人的帮助。在道义上不占主动(无道、无德、无理)的人,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很少人帮助的人,连他的亲朋故旧也会背叛他;而那种得到多数人帮助的人,整个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 9、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蚀,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孟子·公孙丑下》 “古时的君子,犯了过失,如天上的日蚀月蚀一样,人们都能看得见。到他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 孔子思想是中国人民的道德标准,它形成于人的善良本性,表现为人的处事行仁,无论是读过书还是没读过书的人,都会用孔子思想衡量一切人,衡量一切事;要求一切人,要求一切事。下面是为您整理的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1.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出处:论语 2. 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出处:论语 3.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4. 故君子居易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作者:孔子 5.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出处:论语 6. 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出处:论语 7.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出处:论语 8.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9.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10.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作者:孔子 11.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12.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13.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4.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出处:论语 15.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热门篇】1.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出处:论语作者:孔子 2.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3.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4. 父母之所爱亦爱之,父母之所敬亦敬之。 5. 未知生,焉知死? 6. 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7.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作者:孔子 8. 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10.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出处:论语 11.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12.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13.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作者:孔子 14.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出处:论语 15. 君子以行言,小人以舌言。出处:孔子家语 有关孔子的经典名言【经典篇】1.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出处:论语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导读: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初中50篇:《孔子语录》、孟子《鱼我所欲也》

2010届高考初中古诗文背诵篇目[ 46篇] 1《论语》十则2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3孟子《鱼我所欲也》 4《左传·刿论战》5诸亮《出师表》6潜《桃花源记》 7郦道元《三峡》8禹锡《陋室铭》9仲淹《楼记》 10欧阳修《醉翁亭记》11轼《记承天寺夜游》12周敦颐《爱莲说》 1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 (以上文言文13篇) 14《诗经·关雎》15《诗经·蒹葭》16操《观沧海》 17潜《饮酒》18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9王湾《次北固山下》 20王维《使至塞上》21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2白《行路难》 23杜甫《望岳》24杜甫《春望》25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6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7禹锡《酬乐天初逢席上见赠》28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9白居易《观刈麦》30贺《雁门太守行》31杜牧《赤壁》 32杜牧《泊淮》33商隐《夜雨寄北èīǒò》34商隐《无题》 35煜《相见欢》36仲淹《渔家傲》37晏殊《浣溪沙》 38王安石《登飞来峰》39轼《江城子·密州出猎》40轼《水调歌头》 41陆游《游村》42辛弃疾《破阵子》43文天祥《过零丁洋》 44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5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46龚自珍《己亥杂诗》(以上诗词曲33首) 1.《论语》十则《论语》(七年级上第2单元第10课P44)○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yuè,“悦”的古字,愉快)?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生气,发怒,动),不亦君子乎?”(《学而》)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xǐng,检查,自察):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chuán,老师传授的知识)”(《学而》)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wǎng,迷惑而无所适从);思而不学则殆.(dài,有危害而无所收获)。”(《为政》)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女“同“汝”rǔ,你,代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zhì“知”通“智”,智慧)(《为政》)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省也。”(《里仁》)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警句

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警句 导读:本文是关于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警句,希望能帮助到您! 礼仪是一样很重要的东西,下面整理了孔子有关礼仪的名言警句,欢迎阅读! 1. 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 礼仪是在他的一切别种美德之上加上一层藻饰,使它们对他具有效用,去为他获得一切和他接近的人的尊重与好感。——洛克 3. 顺手捡起是的一片纸,纯洁的是自己的精神;有意擦去的一块污渍,净化的是自己的灵魂。 4. 有礼貌不一定总是智慧的标志,可是不礼貌总使人怀疑其愚蠢。——兰道尔 5. 花儿用美丽装扮世界,我们用行动美化校园! 6. 为善则预,为恶则去。 7. 只有尊敬别人的人,才有权受人尊敬。 8. 不敬他人,是自不敬也。——旧唐书 9. 一个人如果在街上注意观察的活动,我相信,他一定会在灵车上发现最愉快的表情。——乔·斯威夫特 10. 环境整洁优美,生活健康科学,社会文明进步。 11. 尊人立莫坐,赐坐莫背人。蹲坐无方便,席上被人嗔。“又”尊人与酒吃,即把莫推辞。性少由方便,圆融莫遣之。——王梵志 12. 生命是短促的,然而尽管如此,人们还是有时间讲究礼仪。——爱献生

13. 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14. 所守者道义,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节。 15. 人间的面孔从未像在葬礼中看上去那么世俗。——乔·艾琪渥斯 16. 谁在平日节衣缩食,在穷困时就容易度过难关;谁在富足时豪华奢侈,在穷困时就会死于饥寒。——萨迪 17. 奢侈总是跟随着淫乱,淫乱总是跟随着奢侈。——孟德斯鸠 18. 礼仪是微妙的东西,它既是人们交际所不可或缺的,又是不可过于计较的。——培根 19. 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 20. 侈而惰者贫,而力而俭者富。——韩非 21. 怀着善意的人,是不难于表达他对人的礼貌的。——卢梭 22. 举行盛大的葬礼,与其说是向死者志哀,不如说是为了满足生者的虚荣。——拉罗什富科 23. 唯宽可以宽人,唯厚可以载物。君子以厚德载物。——《易传》 24. 倾听可以使说话者感到被尊重。 25. 待富贵人,不难有礼,而难有体;待贫贱人,不难有恩,而难有礼。——《史典》 26. 让者,礼之实也。——朱熹 27.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 28. 霸祖孤身取二江,子孙多以百城降。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29.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 30. 如果把礼仪看得比月亮还高,结果就会失去人与人真诚的信任。——培根

孔子名言100句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名句大全100句 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孔子《论语》 2、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孔丘《论语》 3、芝兰生于幽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孔丘 4、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孔子《论语》 5、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论语》 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论语》 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8、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孔子《论语》 9、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论语》 1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丘《论语.季氏》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论语》 1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孔子《论语》 1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论语》 1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论语》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孔子《论语》 1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论语》 1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论语》 1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论语》 19、朝闻道,夕死可矣。——孔子《论语》 2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丘《论语·卫灵公》

2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2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2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孔子《论语》 2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2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2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论语》 2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孔子《论语》 3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3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3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3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3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3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3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3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3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3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4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41、知耻近乎勇。——孔子 42、未知生,焉知死?——孔子《论语》 4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丘《论语》

先秦名言警句

先秦名言警句 2017-05-14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6、苛政猛于虎。 (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8、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家经)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12、知耻近乎勇。 (礼记)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易经)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冠子)18、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19、皇皇不可终日。

(礼记)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32、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孔子的名言及解释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解释: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解释: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释: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解释: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解释:(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7、朽木不可雕也。 解释: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雕”.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解释: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孟子的名言内容

孟子的名言内容 孟子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有关孟子的名言文,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1、远望之襄王而不似人君,言无人君之威仪也;就而近之而不见所畏焉,言无人君操柄之威也 2、养心莫善于寡欲 3、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4、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5、则天下归之,以政伤民,民乐其亡,以梃服强,仁与不仁也 6、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而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 7、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8、养心莫善于寡欲。 9、君视臣如手足,臣视君如父母;君视臣如草芥,臣视君如仇寇 10、定天下者,在乎仁政为一者也 11、“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稿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氵孛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 12、吾善养浩然之气。 13、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

14、言定天下者一道,仁政而已,不贪杀人,人则归之,是故文王视民如伤,此之谓也 15、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6、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1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1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9、始作俑者,其无後乎 20、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後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孔子之门徒,颂述宓义以来至文、武、周公之法制耳,虽及五霸,心贱薄之,是以儒家後世无欲传道之者。故曰臣未之闻也 21、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 22、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2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 24、地方百里而可以王 25、王如施仁政於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26、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27、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关于孔子名言名句 一、孔子名言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7、道不同,不相为谋。 8、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9、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10、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1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1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4、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二、孔子人生名言: 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能够托六尺之孤,能够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16、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17、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1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19、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2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21、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22、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孔子的人生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的人生名言名句大全 孔子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那么他的人生名言名句,大家学习了哪些?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人皆可以为尧舜。 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尽信书,不如无书。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有哪些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最新版】 1、言必信,行必果。——孔子 2、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孔子《论语》 3、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孔子《论语》 4、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孔子《论语》 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6、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孔丘《论语》 7、与人交,推其长者,讳其短者,故能久也。——孔子 8、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孔子 《论语》 9、诗三百篇,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论语》 10、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论语》 11、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论语》 1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孔丘 13、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孔子《论语·里仁》 14、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论语》 15、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孔子《论语》

16、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孔子《论语》 17、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孔子《论语》 18、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孔子 19、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孔丘 20、德不孤,必有邻。——孔子《论语》 关于孔子的教育名言【经典版】 1、过而不改,是谓过也。——孔子 2、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孔子《论语》 3、不贰过。(犯过的错误不再重犯。)——孔子《论语·雍也》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在回也!——孔子《论语》 5、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孔子《论语》 6、“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孔子《论语》 7、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论语》 8、“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孔子《论语》 9、“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论语》

孔子老子孟子名言

18、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19、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2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22、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23、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24、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25、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26、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2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8、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9、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0、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31、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32、不迁怒,不二过。 33、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3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後君子。 35、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6、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3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38、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39、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40、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41、小不忍则乱大谋。 42、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 见而识之。 43、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44、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5、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46、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 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47、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 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48、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 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49、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辟佞,损矣。 5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谓之“文”也。 51、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52、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老子名言 1、民之从事,常於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2、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3、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於江海。 4、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於无为。 5、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