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
运动疗法技术学背诵版

2运动疗法:以徒手以及应用器械进行运动训练来治疗伤、病、残患者,恢复或改善功能障碍的方法称为运动疗法

(1)运动疗法的总目标:是通过运动的方法,治疗患者的功能障碍,提高个人的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社会参与的适应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2)运动疗法技术的分类:1)常规运动疗法技术:⑴维持关节活动度的运动疗法⑵增强肌力的运动疗法⑶增强肌肉耐力的运动疗法⑷增强肌肉协调能力的运动疗法⑸恢复平衡功能的运动疗法⑹恢复步行功能的运动疗法⑺增强心肺功能的运动疗法2)神经生理学(NPT):⑴Bobath疗法⑵Brunnstrom疗法⑶本体感神经肌肉促进疗法(PNF)⑷Rood疗法3)运动再学习法(MRP)4)其他(如水中运动、医疗体操、牵引、按摩、麦肯基疗法)

(3)运动疗法技术应用范围:1)神经系统疾病(病、伤、瘤、退行性病)2)骨科疾病(骨折、截肢、关节炎、关节置换、退行性疾病)3)内脏器官疾病(心脏病、肺部疾病、代谢病)4)肌肉系统疾病5.体育外伤后功能障碍及其他障碍6)各种外科疾病术后7)烧伤

(4)运动疗法的禁忌症:⑴病情不稳定者⑵炎症发热⑶全身情况不佳、脏器功能失代偿期⑷有大出血倾向⑸身体衰弱,难以承受训练者⑹患有静脉血栓,运动有可能使之脱落者⑺癌症有明显转移倾向者⑻剧烈疼痛,运动后加重⑼治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者,如动脉瘤破裂⑽有明显精神症状,休克和神志不清者⑾运动器官损伤未作妥善处理

(5)常用运动方法:被动活动,主动辅助活动,主动活动,抗阻活动,牵引活动

1)被动活动:适于肌力0、1级,指肌肉完全放松、不作主动收缩,完全由外力来完成的运动。适用范围:偏瘫的早期、周围神经损伤肌力十分低下时、骨折后固定时相邻未被固定的关节、脊髓损伤时。作用:⑴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⑵维持软组织的长度,防止发生挛缩⑶促进肢体血液淋巴回流,防止或消除肢体肿胀⑷对瘫痪肢体反复进行被动运动,能增强本体感觉,刺激屈伸反射,放松痉挛肌肉,为主动运动创造条件

2)主动辅助活动(助力活动):适于肌力2级,指在外力的辅助下,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的运动。作用:增强肌力和保持和增大关节活动度

3)主动活动:适于肌力3级,指运动时不需要助力,亦不用克服外来阻力,整个动作通过患者主动收缩肌肉来完成

4)抗阻活动:适于肌力4、5级,指在动作进行过程中,须克服外来阻力才能完成的运动3关节活动范围:指关节运动时所通过的轨迹,主要沿着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轴进行,包括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

(1)关节活动范围训练:指利用各种方法以维持和恢复因组织粘连或肌痉挛等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种关节功能障碍的运动疗法技术

(2)影响关节活动范围受限的因素:一、正常的生理性因素:①拮抗肌的肌张力②软组织相接触③关节的韧带张力④关节周围组织的弹性情况⑤骨组织的限制。二、病理性因素:①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②神经性肌肉挛缩:反射性挛缩、痉挛性挛缩和失神经支配性挛缩③粘连组织的形成④关节内异物⑤关节疾患⑥疼痛/保护性肌痉挛⑦关节长时间制动后

(3)关节活动范围的训练方法:1)防止关节周围软组织挛缩造成的关节功能障碍2)防止神经肌肉性挛缩造成的关节活动障碍3)防止软组织粘连形成的关节活动障碍

(4)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适应症:①用于能引起关节挛缩僵硬的伤病,如骨折固定后、关节脱位复位后、关节炎患者②肢体瘫痪:如脊髓损伤后的四肢瘫、截瘫等

(5)关节活动范围训练的禁忌症:①肌肉、肌腱、韧带有撕裂②骨折未愈合③肌肉、肌腱、韧带、关节囊或皮肤手术后初期④心血管病患者不稳定期,如心肌缺血、心肌梗死⑤深静脉血栓⑥关节旁的异味骨化

4关节松动技术:是治疗关节功能障碍,如僵硬、可逆的关节活动范围受限、关节疼痛的一种康复治疗技术(属于被动运动,目的是减少关节疼痛或增加关节活动度)

(1)关节松动技术的等级或剂量:分为分级振动技术和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1)分级振动技术:分为5级:第1级,在关节活动起始处做低幅有节律的振动;第2级,在关节活动范围内,尚未达到极限时,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3级,在运动范围极限

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大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4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抵抗组织的阻力做小幅度、有节奏的振动;第5级,在运动范围极限处,以小幅度、快速的推进技术打断粘连组织(1、2级技术主要治疗因疼痛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3级治疗关节疼痛并伴有僵硬;4级治疗关节因周围组织粘连、挛缩而引起的关节活动受限。3、4级主要是牵张技术)(2)持续转移性关节内活动技术:分为3级,第1级,对关节囊未受压处做小幅度关节牵张;第2级,适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使关节周围组织变紧;第3级,大幅度、较大力度的关节牵张或滑动(1级用于缓解关节疼痛,2级用于治疗开始阶段评定关节对治疗的反应情况,3级用于牵张或滑动关节以增加关节内活动)

(2)关节松动技术的作用:①恢复关节内结构的正常位置或无痛性位置,从而恢复无痛、全范围的关节运动②关节固定时间过长,会导致关节软骨萎缩,关节松动术可使滑膜液流动而刺激生物活动,提供并改善软骨的营养③关节固定后,关节内纤维组织增生,关节内粘连、韧带及关节囊萎缩,关节松动术及其周围组织的延展性和韧性④关节受伤或退化后本体感觉反馈将减弱,从而影响到机体的平衡反应,关节活动可为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有关姿势动作的感觉信息

(3)关节松动技术的适应证:用于任何力学因素引起的关节功能障碍,包括关节疼痛;肌肉紧张或痉挛;可逆性关节活动降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等。对于进行性关节活动受限/功能性关节制动:作用是维持现有的活动范围,延缓病情发展,预防因不活动引起的并发症。最佳适应症是关节附属运动丧失继发形成的关节囊、韧带紧缩或粘连(4)禁忌证:关节活动已经过度;外伤或疾病引起的关节肿胀、渗出;关节的炎症;未愈合的骨折;恶性疾病等

5肌力:肌力指肌肉收缩时所能产生的最大力量,又称绝对肌力。影响因素:①肌肉的收缩方式及收缩速度②关节角度的影响③年龄和性别④心理因素

(1)肌力下降的原因:①年龄增大②废用性肌肉萎缩③神经系统疾病④肌原性疾病:肌营养不良和多发性肌炎等疾病

(2)肌肉耐力:指有关肌肉持续进行某项特定任务的能力,其大小可用从开始收缩直到出现疲劳时已收缩了的总次数或所经历的时间来衡量。影响因素:①肌纤维的类型②肌红蛋白的储备③酶的作用④肌力的大小⑤所进行的运动强度

(3)增强肌力和耐力训练的基本原理:(一)增强肌力和耐力的目的:①增强最大肌力的瞬间爆发力②增强肌肉的耐久力(二)肌肉收缩形式:⑴等长收缩:肌肉对抗阻力收缩时,肌肉的张力增加,但肌纤维的长度基本不变,不发生关节运动。作用:增加肌力和维持姿势。适用于骨折、关节炎、疼痛等关节须保持静止的患者⑵等张收缩:是一种产生关节活动的肌肉收缩,其特点是在活动范围内其肌肉的张力相对保持恒定,而肌长度发生改变。适用于主动运动和抗阻运动。分为向心性收缩和离心性收缩①向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的距离缩短。运动学功能是加速。如:屈曲肘关节时肱二头肌收缩,伸膝时股四头肌收缩②离心性收缩:肌肉收缩时,肌肉起止点距离逐渐加大延长。运动学功能是减速。如:太极拳活动中保持肢体姿势的肌肉收缩;下蹲时股四头肌收缩;上肢负重屈肘时缓慢放松肱二头肌的收缩等⑶等动收缩:在整个运动范围内肌肉的收缩速度,即运动角速度为一定,是等长、等张收缩的综合,自己不能完成,需依靠特殊装置才能完成。如赛百斯(Cybex)。可作为测定肌力的一种方法。作用:是最好的增加肌力的方法(三)训练时负荷量的增加形式:①增强肌力:大负荷量,少重复次数的练习②增强耐力:小负荷量,增加重复次数和延长运动时间

(4)增强肌力的训原则:1阻力原则:阻力来自肌肉本身的重量;肌肉在移动过程中受到障碍的大小;外加阻力。2超常负荷原则(一般不少于1RM的60%且坚持6周以上):①训练强度②训练时间③训练频率④训练间期⑤肌肉收缩方式。3肌肉收缩的疲劳度原则:训练时盈使肌肉感到疲劳但不应过度疲劳的原则

(5)增强肌力的训练强度:常用最大肌力的比例或相对1RM或10RM的比例为患者选择适当的训练强度。1RM:(1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仅能完成的一次全关节活动范围的最大抗阻力量。10RM:(10次抗阻力运动的最大值)指受试者能连续运动10次所能对抗的最大阻力

(6)增强肌力的具体训练方法:根据肌肉现存的肌力水平,分别采用以下几种运动方法:辅助主动运动、主动运动、抗阻运动和等长运动

(7)肌力级别与肌力训练方法:⑴0-1级:被动运动。目的:诱发主动肌肉收缩,避免肌肉萎缩;保持关节活动度,避免乱所和粘连;促进运动神经功能的恢复⑵2-3级:辅助运动、助力运动。目的:促使肌力达到Ⅲ级,产生功能性关节主动活动⑶3级:主动运动。目的:促使肌力达到Ⅳ级⑷4-5级:抗阻运动、等速运动。目的:促使肌力和肌肉耐力恢复正常,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

6平衡:指人体所处的一种稳定状态,不论处在何种位置、做何种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时,能自动调整并维持姿势的能力。分为静态平衡和动态平衡

(1)静态平衡:指人体在无外力的作用下,保持某一静态姿势,自身能控制及调整身体平衡的能力。主要依赖肌肉的等长收缩和关节两侧肌肉的协同收缩

(2)动态平衡:指在外力作用于人体或身体的原有平衡被破坏后,人体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姿势来维持新的平衡的一种能力。主要依赖肌肉的等张收缩

(3)维持平衡功能的因素:①人体具有保持身体位置安定的能力即稳定力,在身体最小的摆动下能保持姿势②在随意运动中能调整姿势③能安全有效地对外来干扰作出反应,保持动态稳定

(4)平衡功能障碍的原因:①视觉②前庭功能③本体感觉效率④触觉的输入和灵敏度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⑥视觉及空间感知能力⑦主动肌与拮抗肌的协调动作⑧肌力与耐力低下⑨关节的灵活度和软组织的柔韧度下降。以上9项若有损伤,都会影响平衡功能(5)平衡训练的基本原则:①支撑面积由大变小②从静态平衡到动态平衡③身体重心油由低到高④从自我保持平衡至破坏平衡时维持平衡⑤在注意下保持平衡和在不注意下保持平衡的训练⑥从训练时睁眼过渡到闭眼⑦破坏前庭器官的平衡来保持身体的平衡

(6)平衡训练的顺序:1)系统地有顺序的进行:坐位平衡→手膝位平衡→双膝跪位平衡→立位平衡2)从容易做的动作开始:最稳定体位→最不稳定体位;人体支撑面积由大→小;

身体重心由低→高;静态平衡训练→动态平衡训练;睁眼下训练→闭眼下训练;无头颈参与活动→有头颈参与活动

7牵引:是应用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原理,并将这一对方向相反的力量作用于脊柱或四肢关节,达到分离关节面,牵伸周围软组织和改变骨结构之间角度或列线等目的的一种康复治疗方法

(1)脊柱牵引疗法的生理效应:①脊柱机械性拉长②关节突小关节等椎体小关节的松动③脊柱肌肉的放松④缓解疼痛

(2)脊柱牵引疗法:㈠脊柱牵引角度:主要影响牵引部位屈曲的程度。⑴颈椎牵引时,25°的颈椎屈曲位可使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变直,而35°的牵拉角度则可产生一最大的颈椎椎间隙后部增宽。⑵腰椎牵引时,由骨盆后部牵拉的牵引带较从骨盆两侧牵拉的牵引带更有可能导致腰椎的屈曲的程度增大。㈡牵引时间:分为短时间和长时间牵引。短时间牵引每次在15-30分钟,长时间牵引可长达数小时以上。与牵引力量有关,牵引力量大则牵引时间宜短。㈢牵引重量:分为轻重量、中重量和大重量牵引。颈椎牵引为轻重量(,多用于较长时间牵引)和大重量牵引(体重的1/13-1/10之间,时间为15-30分钟)

(3)颈椎牵引三要素:1)角度:屈曲24°是保持牵引时颈椎生理曲度变直而不出现反弓的最大角度。牵引寰—枕关节和寰—枢关节获得椎间隙分离的最佳角度是使正常颈椎前凸保留的中立位或0°位。通常关节面水平越低,屈曲程度则越大。在治疗小关节功能障碍时,颈椎处于屈曲位,上颈段(c1~c2)为0~10°,中颈段(c2~c5)为10~20°,下颈段(c5~c7)为25~30°2)时间:普遍认为颈椎牵引的机械效应发送在牵引的最初几分钟,故选择25分钟左右的牵引时间较为适宜3)重量:在坐位牵引时,的牵引重量就可以达到颈椎病间隙增大的作用

(4)颈椎牵引常用方法:①徒手牵引②机械牵引③家庭牵引④自我牵引⑤单侧牵引⑥摆位牵引

(5)颈椎牵引的作用:①增大椎间隙(C6-C7最大,其次为C4-C5)②牵伸挛缩组织③纠正

椎间小关节的紊乱,恢复脊柱正常排序④扩大椎间孔,减轻神经根压迫症状⑤恢复颈椎的正常排序

(6)腰椎牵引技术的生理效应:a增大椎体间隙;b增加后纵韧带张力;c扩大椎管容积;d增加后侧隐窝的面积;e纠正腰椎小关节的紊乱;f预防、松解神经根粘连;g解除肌肉痉挛;h促进炎症消退

(7)腰椎牵引的目的:a消除腰部肌肉紧张,痉挛;b松解粘连;c增大腰椎间隙,降低椎间盘内压;d缓解突出物对神经组织的压迫;e缓解疼痛

(8)腰椎牵引的时间:每次牵引的时间以20~40分钟,平均30分钟比较适宜。治疗频度一般为5~6周

(9)腰椎牵引方法:①徒手牵引②机械牵引③家庭牵引④自我牵引⑤摆位牵引⑥自体牵引

⑦倒立牵引⑧重力牵引⑨悬吊牵引

8 Bobath疗法核心:使肌张力正常化和抑制异常的原始反射。特点:通过关键点的控制及设计的反射抑制模式(RIP)和肢位的适当摆放来抑制肢体痉挛,待痉挛缓解之后,通过反射、体位平衡诱发其平衡反应,再让患者进行小范围的、不引起联合反应和异常运动模式的关节运动,然后再进行各种运动控制训练,逐步过渡到日常生活动作

(1)平衡反应:指人体在任何体位时均能维持平衡状态,它是一种自主的反应,受大脑皮质的控制,属于高级水平的发育性反应

(2)联合反应:指在某些环境下出现的一种非随意运动或反射性肌张力增高的表现。是病理性的,脑损伤患者在进行健肢抗阻运动时,可以不同程度的增高患侧肢体的肌张力或患侧出现相同的动作

(3)翻正反应:指为了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位置,头与躯干共同为保持这种位置关系而出现的自主反应。此反应常用来进行翻身、转移和平衡的训练

(4)Bobath式握手:指对患者进行下肢训练中,为防止因联合反应而出现的患侧上肢屈曲

痉挛,指示患者十指交叉握手,双手掌心相对,患侧拇指在上,此形式的握手为Bobath式握手

(5)Bobath疗法的治疗原则:⑴强调患者学习运动的感觉⑵强调患者学习基本姿势与基本运动模式⑶按照运动的发育顺序制定训练计划:正常的运动发育顺序是从头到脚、由近及远。具体的发育顺序:仰卧位-翻身-侧卧位-肘支撑卧位-坐-手膝跪位-双膝跪位-立位。

⑷将患者作为整体进行治疗

(6)Bobath疗法常用治疗技术:①反射抑制性模式RIP②促进正常姿势反应:翻正反应和平衡反应③床上良好体位保持和体位转换④关键点的控制⑤推-拉技巧:压迫性轻推和轻微牵拉⑥拍打⑦肢体放置与控制:定位置放训练和控住训练⑧辅助器具⑨患侧肢体的负重(7)关键点的控制:关键点是指人体的某些特定部位,治疗者通过在关键点上的手法操作来抑制异常的姿势反射和肌张力,引出或促进正常的肌张力、姿势反射和平衡反应①中心关键点:头部、驱干、胸骨中下段,主要控制躯干的张力②近端关键点:头、肩部、骨盆③远端关键点:手指、足,分别控制上肢、手部、下肢和足等部位的张力

(8)偏瘫患者的痉挛模式:1)上肢屈肌亢进:①头部: 患侧颈部侧屈,面部转向健侧②肩胛带:后撤、下沉③肩关节:内收、内旋④肘关节:屈曲⑤前臂:旋前⑥腕关节:掌屈、尺偏⑦手指:屈曲2)下肢伸肌亢进:①躯干:患侧躯干侧屈并向后方旋转②骨盆:上抬并向后方旋转③髋关节:伸展、内收和内旋④膝关节:伸展或过伸展⑤踝关节:趾屈、内翻(9)反射抑制性模式RIP:是一种抑制异常肌张力和姿势的有效方法1)躯干抗痉挛模式:由于患侧躯干背阔肌、肩关节下降肌的痉挛导致患侧的躯干缩短,牵拉躯干患侧屈肌将缓解异常的肌张力而矫正患者的姿势。方法:患者侧卧,术者一手扶患者上方的肩后,一手抵住患者上方的髋前,一手拉肩,一手推髋,使肩髋向相反方向运动,躯干也随之旋转,牵拉患侧躯干使之伸展2)上下肢抗痉挛模式:使患侧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伸肘,前臂旋后,伸腕或手指外展的位置,可对抗上肢的屈曲痉挛模式。使患侧下肢轻度屈髋、屈膝、内收、内旋下肢、背屈踝,可对抗下肢的伸肌痉挛模式3)肩的抗痉挛模式:由于菱形肌、斜方肌背阔肌及肩部肌肉的痉挛,导致肩胛带后撤下沉使肩胛骨内侧缘和脊柱棘突之间的距离缩短。

方法:使肩部向前向上方伸展,以达到缓解肩部机头痉挛的目的4)手的抗痉挛模式:方法:将腕关节、手指伸展,拇指外展,并使之处于负重位,可牵拉手部的长屈肌群。患者双手及上肢同时活动,以健侧手带动患侧手

9 Brunnstrom技术的基本观点:①脑损伤后出现了在发育初期才具有的异常运动模式,原始反射和病理反射②在脑损伤后的任何时期均使用可利用的(正常或异常的)运动模式来诱发运动的反应,以便让患者能观察到瘫痪肢体仍然可以运动,刺激患者康复和主动参与治疗的欲望③强调在整个恢复过程中逐渐向正常、复杂的运动模式发展,从而达到中枢神经系统的重新组合

(1)Brunnstrom偏瘫的恢复阶段:分6个阶段,Ⅰ阶段:急性发作后,患肢失去控制,运动功能完全丧失——弛缓期;Ⅱ阶段:约在发病两周后出现运动,此运动伴随着痉挛、联合反应、联带运动——联带运动期;Ⅲ阶段:痉挛进一步加重,运动达到高峰——痉挛期;Ⅳ阶段:痉挛开始减弱,出现一些脱离联带运动的分离运动——部分分离运动期;Ⅴ阶段:痉挛明显减弱,联带运动减轻,以分离运动为主——分离运动期;Ⅵ阶段:联带运动及痉挛消失,协调与速度大致正常——正常阶段

(2)紧张性姿势反射:⑴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当颈后伸时,两上肢伸展,两下肢屈曲;颈前屈时,两上肢屈曲,两下肢伸展⑵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拉弓反射):当身体不动,头部左右转动时,头部转向一侧的伸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伸展;另一侧的屈肌张力增高,肢体容易屈曲,如同弓箭一样⑶紧张性迷路反射:又称前庭反射,是由于头部在空间位置的变化所引起,表现为仰卧位时伸肌张力高,四肢容易伸展,俯卧位时屈肌张力高,四肢容易屈曲⑷紧张性腰反射:随着骨盆的变化躯干位置的改变所引起的,躯干旋转、侧屈、前屈、后伸对四肢肌肉的紧张性有相应的影响

(3)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分期:㈠上肢:1期:弛缓,无任何运动;2期:开始出现痉挛及共同运动模式;3期:屈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4期:异常运动开始减弱,可做以下活动:①肘屈曲90°时,前臂旋前、旋后②肘伸直时,肩前屈90°③手背可触及腰后部。5期:出现分离运动:①肘伸直,肩外展90°②肩屈曲90°,肘伸直,前臂旋前、旋

后③肘伸直,前臂中立位,臂可上举过头。6期:运动协调正常或接近正常。㈡手:1期:弛缓,无任何运动;2期:仅有细微的手指屈曲;3期:可做勾状抓握,但不能伸指;4期:能侧方抓握及松开拇指,手指可随意做小范围伸展;5期:能抓握圆柱状或球状物体,手指可一起伸开,但不能做单个手指伸开;6期:能进行各种抓握动作,但速度和准确性稍差。㈢下肢:1期:弛缓,无任何运动;2期:出现极少的随意运动;3期:伸肌异常运动模式达到高峰;4期:①坐位,足跟触地,踝能背屈②坐位,足可向后滑动,使屈膝大于90°。5期:①立位,髋伸展位能屈膝②立位,膝伸直,足稍向前踏出,踝能背屈。6期:运动速度和协调性接近正常

(4)共同运动:当脑损伤患者活动患侧上肢或下肢的某一个关节时,不能做单关节运动,邻近的关节甚至整个肢体都可以表现一种不可抑制的共同活动,并形成特有的活动模式,这种模式称为共同运动

(5)共同运动模式:㈠上肢共同运动:上肢屈肌占优势,①上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腕和手指屈曲,前臂旋后,肘关节屈曲,肩胛骨内收、上提,肩关节后伸、外展、外旋。如手抓同侧腋窝前的动作。②上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伸腕、屈指,前臂旋前,肘关节伸展,肩胛骨前伸,肩关节内收、内旋。如坐位时手伸向两膝之间的动作㈡下肢共同运动:下肢伸肌占优势,①下肢伸展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跖屈,踝跖屈、内翻,膝关节伸展,髋关节内收、内旋。②下肢屈曲共同运动:表现为脚趾背屈,踝背屈、内翻,膝关节90°屈曲,髋关节屈曲、外展、外旋。

(6)Bobath和Brunnstrom的区别:Bobath疗法:①机理:运动神经发育规律②适应症:脑瘫③治疗时期:各个时期④方法:控制异常运动模式,建立正常运动模式。Brunnstrom 疗法:①机理:中枢兴奋扩散②适应症:脑血管意外③治疗时期:软瘫期④方法:利用异常粗大运动模式诱发收缩

(7)“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

10神经生理学疗法NPT:又称神经发育学疗法NDT或易化技术,是依据神经系统正常生理

功能及发育过程,运用诱导或抑制的方法,使患者逐步学会以正常的运动方式完成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方法。包括的疗法:①Rood技术②Bobath技术③Brunnstrom技术④PNF技术(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⑤Vojta技术

(1)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法(PNF):指利用牵张、关节压缩和牵引、抗阻等本体感觉刺激和应用螺旋、对角线运动模式来促进运动功能的恢复。用于肌肉无力或控制能力差者。①机理:本体感觉刺激②适应症: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③治疗时期:各个时期④方法:挤压、牵拉、抗阻、对角螺旋线运动

(2)Rood疗法(多种感觉刺激疗法):强调有控制的感觉刺激,根据个体发育顺序,利用运动来诱发有目的的反应①机理:皮肤感觉刺激②适应症:中枢性和周围性瘫痪③治疗时期:各个时期④方法:疼痛、温度、扣击、振动、摩擦

(3)神经肌肉本体感觉促进疗法(PNF):是通过刺激本体感受器促进神经肌肉系统反应的方法。PNF技术以发育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强调整体运动而不是单一肌肉的活动,其特征是躯干和肢体的螺旋和对角线助动、主动和抗阻运动,类似于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活动,并主张通过言语和视觉刺激以及一些特殊的治疗技术来引导运动模式,促进神经肌肉的反应

(4)后续效应:刺激的效应在刺激停止后仍然继续存在;随着刺激强度和时间的增加,刺激的后续效应也随之增加;在维持肌肉静力收缩后,其后续效应是肌肉力量得以增加

(5)扩散:对刺激传播与强度反应的增加;反应可为兴奋性或抑制性

6)时间总和:发生在短时间内连续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

(7)空间总和:同时作用于身体的不同部位的弱(阈下)刺激的组合(总和)所引起的兴奋

(8)连续诱导:主动肌强烈的兴奋之后,可引起拮抗肌的兴奋

(9)神经交互支配(交互抑制):主动肌与拮抗肌之间的相互作用

(10)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基本手法操作:1手法接触2牵张3牵引和挤压4阻力5扩散和强化6时序7视觉刺激8口令与交流9运动模式10体位及身体力学

(11)本体感觉促进技术特殊技术:①节律启动②等张组合③拮抗剂逆转④重复牵张⑤收缩-放松⑥维持-放松

(12)PNF运动模式:协同肌的有机组合构成了PNF训练的运动模式。这些模式与生活中的运动具有相似的运动成分,通过这种形式进行训练能够有效地额提高患者的功能。具有螺旋和对角线的特征,通常分为对角线模式和总体模式两类

(13)PNF模式的正常运动节律:1)远端部分(手、腕和足、踝)首先通过全范围运动并维持相应的位置2)紧连着肢体的其他部分平衡地运动并完成整个活动3)旋转是运动的关键部分,并应始终予以抗阻

(14)个体发育的8个运动模式:①卧屈曲模式②转体或滚动模式③俯卧伸展模式④颈肌协同收缩模式⑤俯卧曲肘模式⑥手膝位支撑模式⑦站立⑧行走

(15)Vojta疗法:让患者取一定的出发姿势,对身体特定部位(诱发带)给予压迫刺激,诱发出反射性俯爬与反射性翻身两个移动运动的促进手法的总称

(16)7种姿势反射:①拉起反射②立位悬垂反射③仰卧位悬垂反射④Collis水平反射⑤斜位悬垂反射⑥Collis垂直反射⑦倒位垂直反射

11运动再学习疗法MRP:指将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运动功能的恢复训练视为一种再学习或再训练的过程。主要以生物力学、运动科学、神经科学、行为科学等为理论基础,以作业或功能为导向。主要用于脑卒中患者

(1)运动再学习疗法的基本原理:1脑损伤后功能恢复2上运动神经元损害综合征3限制不必要的肌肉运动4 反馈对运动控制的重要性5调整重心6训练要点7创造恢复和学习的环境

(2)运动再学习疗法训练内容与步骤:内容包括7部分:⑴上肢功能训练;⑵口面部功能

训练;⑶从仰卧到床边坐起训练;⑷坐位平衡训练;⑸站起与坐下训练;⑹站立平衡训练;

⑺行走训练。每部分分4个步骤进行:(1)描述正常的活动成分并通过对作业的观察、比较来分析缺失的基本成分和异常表现(2)练习丧失的运动成分,包括解释、指示、练习、语言及视觉反馈(3)作业的练习,包括解释、指示、练习、反馈(4)训练的转移,包括安排和坚持练习,要自我监督,创造良好的环境,亲属和有关人员的参与,保证病人将所学的运动既能用到日常生活及各种活动环境,使学习能持久和深入

(3)运动再学习疗法的要点:⑴偏瘫患者的功能性恢复依靠脑的可塑性(脑的功能重组)。早期练习有关的运动动作可促进脑的可塑性发展,缺少有关的练习可继发神经萎缩或形成不正常的神经突触⑵重获运动作业能力(起立、行走)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具体的运动作业最好通过练习该运动作业来获得⑶限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运动学习是由激活较多的运动单位和抑制不必要的肌肉活动组成⑷反馈对运动控制极为重要;动机、意志等在动作技巧的形成和改善中起主导作用⑸调整重心:平衡训练要有针对性,要在完成作业的动态活动中进行⑹合理训练:目标难度合理,整体训练和分解训练相结合,注意力集中,指令要明确,训练要贯彻到日常生活中去⑺创造一个良好的恢复和学习环境十分重要,强调病人和家属的主动参与

12持续关节被动活动CPM:是一种有效预防关节活动受限的被动活动方法,由活动关节的托架和控制运动的机构组成,将患者受限的肢体固定在托架上,设定所要求的条件由仪器控制关节的角度、速度和持续时间,进行关节的被动活动。能防止关节损伤,促进关节软骨再生和修复

13生理性运动:指关节在自身生理活动允许的范围内发生的运动,是患者能够主动完成的动作,如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内收、外旋

14附属运动:是正常关节活动范围内具有的关节内或关节周围组织的动作,但是患者无法主动完成,只能被动完成。如肩关节屈曲至一定范围后,不能再主动屈曲,此时再做被动屈曲,可产生肩胛骨和锁骨向上旋转

15凹凸定律:滑移的方向取决于移动面是凸面或凹面。若移动面的关节面是凸面,滑移的

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反;若移动面的关节面是凹面,滑移的方向与骨骼产生角运动的方向相同

16关节运动的种类:①摆动②关节面之间的运动:是转动、滑移及旋转的组合运动

17手法肌力检查(MMT):是一种不借助任何器材,仅靠检查者徒手对受试者进行肌力测定的方法。分级:0级(O):受试肌肉无收缩。评定结果为全瘫,肌力为正常肌力0%。1级(T):肌肉有收缩,但不能使关节活动。评定结果为微有收缩,,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2级(P):肌肉收缩能使肢体在去除重力条件下做关节全范围活动。评定结果为:差,肌力为正常肌力的25%。3级(F):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做关节全范围活动,但不能抵抗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尚可,肌力为正常肌力的50%。4级(G):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抵抗重力和部分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良好,肌力为正常肌力的75%;5级(N):肌肉收缩能使肢体活动抵抗重力及充分抵抗外加阻力。评定结果为正常,肌力为正常肌力的100%

18痉挛的评定(主观评定方法):1)Ashworth法:0级:无肌张力升高。1级:肌张力稍高,活动肢体时有“卡住”感。2级:肌张力明显升高,但被动活动肢体容易。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外展或内收位)2)修改的Ashworth法:0级:无肌张力升高。1级:肌张力稍高,被动伸屈肢体时有“卡住”或突然释放感,或在ROM的最后出现很小的阻力。1+级:肌张力稍高,被动屈伸肢体时有“卡住”感,并在小于后1/2ROM内一直伴有很小的阻力。2级:肌张力明显升高,在大于1/2ROM 内有阻力,但被动活动容易。3级:肌张力显著升高,被动活动困难。4级:受累肢体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3)Penn评分法:通过记录痉挛发作的频率来判定痉挛轻重的方法。0级:无肌张力增高。1级:刺激可诱发肢体轻度肌张力增高。2级:偶尔出现痉挛,每小时少于1次。3级:经常出现痉挛,每小时多于1次。4级:频繁出现痉挛,每小时多于10次4)踝阵挛法:引发患者的踝阵挛,以阵挛持续的时间判定阵挛程度的轻重。0级:无踝阵挛。1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4秒。2级:踝阵挛持续时间5~9秒。3级:踝阵挛持续时间10~14秒。4级:踝阵挛持续时间超过15秒

19几种神经肌肉促进技术的比较

20偏瘫患者的训练目标和治疗计划

21Brunnstrom肢体功能恢复阶段

22Brunnstrom运动恢复的特点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