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学习目标:

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方法。

2、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题引路: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翁”的形象。(5分)

《江雪》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总结: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分析:

(1)陆鸿渐的居所环境是怎样的?有何特点?

带郭

野径入桑麻

种菊

(2)请结合诗句,说说“西家”邻人交代了友人陆鸿渐什么行踪。

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3)概括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人物形象。

幽僻、高雅的居所环境

每日都到山中去

(4)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陆羽和皎然是好友。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皎然过访不遇所作。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生活情趣。诗人选取种养桑麻菊花、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刻画了一位生活悠闲的隐士形象。全诗有乘兴而来、兴尽而返的情趣,语言朴实,吐属自然,不加雕饰,流畅潇洒,层次分明,音调和谐。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例题引路

(2013年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②。折腰久矣谢无能。熏风③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③熏风:东南风。

问题: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忍不拔。用描写刻画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

问题:找出描写外貌的诗句?

发短髯长眉有棱,

病容突兀怪于僧。

问题:赏析“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明末清初之际,在江山易代、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中,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识分子,维护民族尊严,以凛然正气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这首词,就是词人以简洁劲拔的白描手法,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写照为中国词史留下的一幅爱国词人的肖像画。

这位爱国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也就是这个爱国词人,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请他出任官职吗?回答是:“干不了!”阵阵炎热的东南风呵,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方法总结:

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①阅读诗歌,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②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③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人物)怎样的心理、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④紧扣要求,整理思路,形成答案。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主要有:(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抒情寄托法。

实战演练

2012年江苏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4分)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课堂小结

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概括形象特点:(特征+身份)

(神态、行动、心理、处境、情感、喜好)+身份

[本诗塑了一个的()形象]。(最关键)

2、具体分析表现: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手法+表现)

常用描写手法:细节刻画、烘托渲染、对比反衬、比兴牵引,借古、借物抒情寄托。以总体特征为“中心论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征。

3、指出形象意义:深层含义、特别寄托,

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理想、追求、品质。

检测反馈

(2013年辽宁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注]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盘香。因盘香曲绕如篆文,故称。

问题: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2分:答全得2分,少1关键词扣1分)通过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趣。(4分:答全得4分,2条3分,1条2分。)

检测反馈

(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只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问题: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案示例: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诗人形象。

鉴赏古诗的形象分析及解题模板超详细

鉴赏古诗的形象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2.学会鉴赏诗中形象,掌握一定的鉴赏答题方法。 第一课时 【前课准备】 1.结合《考试说明》,对古诗鉴赏部分有大致的了解,包括题型设置(常考题型)、命题大致趋势等。 2?预习《核按钮》“真题展示”及“考点梳理”部分。 【学习目标】 1.近距离触摸高考,了解古诗鉴赏的常考点、命题形式及命题方向。2?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的基本答 题方法。 【课堂对话】 对话考点阐释 1.《考试说明》: 鉴赏评价D 考查材料以唐宋诗词为主,也可选择其他时代、其他体裁的作品。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把握作品内容,注意传统文化底蕴和表现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全面理解,深刻领悟。 2.什么是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最大特征是抒情性和形象性。诗歌有直接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间接抒情通过诗歌中的人事物景抒情,而这些便是诗歌的形象。所以说诗歌形象是情感的载体。那么准确的把握形象,分析形象是理解诗歌主题思想的关键,也就成了鉴赏诗歌一把钥匙。 形象也叫艺术形象。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它包括以下三种: (1)人物形象。①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景象。抒情诗,往往是借助客观景象(山川草木等)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形象,也就是含有“意”的形象,即“意象”。 (3)物象。诗人借助具有某种特定内涵的事物(花鸟虫鱼)来表明自己的心迹或某种情感。如咏物诗。 3.命题规律: 《核按钮》P117,“考点梳理”开头部分“我们可发现一些规律:第一,第二,第三,第四”。 对话二一一题说特色 (一)真题回眸 1.(2009 ?江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古诗词中各种形象象征

古诗词中各种形象象征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 1、少女 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 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 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 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 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 形象:以思妇、青年志士和仕途不畅者(被贬或不仕的中老年者)情感:思妇———(见上2) 青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析方法

诗歌中人物形象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5、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声声慢》中,我们看到一个无忧无虑的贵妇人一变而为流落无依、形影相吊、漂泊江南的形象。国恨家愁,像铅一样压在她的心头,在她身上融合了亡国之痛、孀居之悲。沦落之苦。 6、孤傲高洁、坚持操守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 7、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 8、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大志落空,奋斗落空,而揽镜自照,却是年华不再,衰鬓先斑!一位悲怆、郁愤的不遇之士形象栩栩如生。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9、慷慨愤世、矢志报国的形象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10、送别友人、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1、反对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杜甫的《石壕吏》、《兵车行》则是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的情感。 12、重情重义、儿女情长的形象如杜牧《赠别》:“多情却似总无情,唯觉尊前笑不成。”将有情人别离时独特的表情生动地表现了出来,诗中两位依依惜别的多情人形象缠绵深挚,别有一番风神韵致。13、辛苦劳作、纯朴善良的形象如白居易《卖炭翁》:“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活画出一个年迈而善良的卖炭翁的肖像,劳动之艰辛也得到了形象的表现,这样一个最下层的劳动者多么生动、感人,令人扼腕悲叹。 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常用词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蔑视权贵、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归隐田园、惜春悲秋、羁旅愁思、思乡念亲(友)、忆友怀旧、别恨离愁、相知相思、儿女情长、坚贞爱情、怀古伤今、借古讽今、愤世嫉俗、登高览胜、寄情山水、热爱自然等。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常见命题方式: 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形象? ②这首诗歌中的某物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答题模式 1、概括形象的总体特点 用两个四字词语或四个两字词语概括人物形象的特征。 (本诗描写了一个…………的……人物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其特征 结合具体诗句,描写诗歌(加上想像的翻译);有手法点出手法。 诗歌中哪些具体词句,具体表现了人物的哪些特征。 3、形象意义 作者的感情,理想,追求等。 表达了诗人……情感

古诗词鉴赏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古诗词鉴赏教案——人物形象分析 老微 一、教学目标: 1、规范学生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中人物分析题。 2、进一步提高学生读懂诗歌的能力。 二、课前预习: 1、形象类型 (1)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 (2)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2、塑造方法 (1)细节刻画法。(2)烘托渲染法。(3)对比衬托法。(4)比兴牵引法。(5)抒情寄托法。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难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2、解答预习 (1)、【学生答案误例分析】 (2)、【对比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抗金英雄形象。(步骤2)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苍州”,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步骤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因理想与现实格格不入的痛苦与愤闷以及强烈的爱国热情。 (3)、【归纳总结】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情感)。 3、【课堂演练】 题葡萄图 (明)徐渭 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 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才华横溢,诗文书画戏剧俱佳,然而终生不得志于功名。 【学生答案展示】 【参考答案】(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步骤2)首句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课堂讨论交流】本诗主旨是什么? 【归纳总结】如何读懂诗歌?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 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授课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王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学生情况】高三理科班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做题的主要问题是“生搬硬套,捕风捉影”。 【教法和学法】: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熟悉到陌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把握规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领悟考点 (一)、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 分类: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品读技巧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分析诗人形象。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驿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摇曳烛火之下,遥想着家中亲人大约也正在灯下念叨着远行的自己。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①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钓鱼翁形象。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虽然孤独,却又在严酷环境的烘托下显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清高、傲然。③这个被美化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 (三)、答题技巧 常见设问: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教案 授课人:广州市第十六中学王敏学生:高三3(理科普通班)2013.10.2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明确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2、过程与方法:学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教学重点】:领悟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掌握鉴赏古诗中的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学生情况】高三理科班学生,文学素养不高,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做题的主要问题是“生搬硬套,捕风捉影”。 【教法和学法】:教师选取典型例题,引导学生由课内到课外,由熟悉到陌生,自主探究自主总结把握规律。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领悟考点 (一)、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古诗中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人物形象。 分类:一、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作品塑造的人物形象。 (二)、品读技巧 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分析诗人形象。 ①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驿中度节而思念家人的游子形象。②“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的身子,摇曳烛火之下,遥想着家中亲人大约也正在灯下念叨着远行的自己。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的思念。 江雪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分析“蓑笠翁”的形象。 ①这是一个清高孤傲的钓鱼翁形象。②在寒冷寂静的环境里,渔翁忘掉一切,专心钓鱼,虽然孤独,却又在严酷环境的烘托下显出了一份与众不同的清高、傲然。③这个被美化的渔翁形象,寄托了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 (三)、答题技巧 常见设问: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请简要概括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五点帮你搞定古诗词“形象鉴赏”题

高考语文满分答题必备:五点帮你搞定古诗词“形象鉴赏”题 一人物形象鉴赏 整体感知,确定身份 分析人物形象,要从诗歌整体上把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两种:诗中的主人公形象和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区分人物形象是哪一类,为其大体定位。 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和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对把握诗歌的人物形象有重要的参考作用。不同时代的作家,其作品所反映的社会内容和寄寓的情感是不同的。同一作者,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遭遇不同,处境不同,其作品的感情基调也不一样。 抓关键词,分析特征 塑造人物形象,诗人往往运用关键词句,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来完成。抓住这些关键词句,就能快速把握诗歌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示例如下: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8分) 出塞(其二) 王昌龄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6、全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主人公形象?并简要分析是如何刻画的。(4分) 【答案】诗中刻画了一位威武自信、浴血沙场、豪情盈怀、不畏牺牲、英勇善战的将军形象。(2分)全诗不着一语直写人物,而是通过玉鞍战马、带血战刀的侧面描写及城头战鼓、月下沙场的烘托渲染来刻画将军的形象。(2分) 【解析】首先要用概括性词语对诗中主人公形象进行总括,然后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二景物形象鉴赏 从景物本身的角度入手分析 了解景物本身的形、声、色,注意动景与静景的搭配,掌握高低远近的写景层次。如“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们可以从形、声、色的角度分析出它展现了壮阔雄奇

的赤壁景色。 从景物常见含意入手分析 对诗歌景物形象的赏析离不开分析意象的作用,了解古代诗歌中常见意象的含意,无疑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歌。如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表达思乡之愁,松柏象征孤直、清高、不畏强权的品格,等等。 注意答题要求 题干要求“概括”形象特点:用概括性的语言描述。 题干要求“赏析”:除了要写出景物的自然属性外,还要写出景物的社会属性,即诗人在诗中赋予该景物的情操或品性以及意义等。 示例如下: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一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鱼。 8.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份) 【答案】诗的前四句写出了长江下游万流横溃,直下东海,水势浩瀚,气势磅礴的特点,写出了远去的长江气势浩大。这样写切中题旨,铺垫出一派雄壮气象,用江水泛滥造成的巨大影响和损失来写近古的国运不兴,为歌颂当下盛世蓄好气势。 【解析】对于诗歌形象的鉴赏,首先要明确描写的意象——长江,其次要从描写的角度和方

很全的古诗词人物形象分析总结

1 豪放潇洒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泊富贵、傲视圣贤的思想,也反映了李白傲岸不羁的豪迈性格。 2.忧国忧民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炊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儿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是推己及人,其忧国忧民的精神可见一斑。 3 怀才不遇、壮志难酬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垠,不觉悲伤地流下眼泪。本诗塑造了一个空怀抱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4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的就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达了诗人安贫乐道的思想;盂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捕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面,像一幅田园风景画,使人读了乐而忘返。 5 爱恨情长、感时伤别柳永的《雨霖铃》写了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多情才子形象。 6 矢志报国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山他们一心报国却不被重用的情感,如陆游的《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同以寄之》等。 7 友人送别、思念故乡李白《赠汪伦》“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地表达了李白与汪伦间真挚纯洁的深情;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朴质而真切地道出了一位异乡客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8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都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表现了作者体察人民疾苦、反对战争的感情。 9 天真顽皮辛弃疾《清平乐·村居》:“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小儿的天真、活泼和顽皮。 10.寂寞惆怅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右。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首诗塑造了一位寂寞惆怅的山中道士形象。 11 闲适自傲李白《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这首诗塑造了一个闲适而孤傲的人物形象。 12 顾影自怜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词中的女主人公正是一个顾影自怜的闺中妇人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复习之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答题思路】 1、知识储备 探讨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不能抛开诗歌的本质和读懂诗歌的方法,否则,便不会有好的效果。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根本特征是语言,诗歌是通过凝练性、形象性、跳跃性、韵律性的语言抒发情感的一种文学样式。读懂古代诗歌一般要经过三步:一“译”,二“悟”,三“情感”。因为诗歌语言“四性”特点,又是古代诗歌,所以,将诗歌语言补足翻译成白话散文的语言,这当是第一步;由第一步再加上诗歌的表现技巧,你能由此及彼,以小见大,由字面暗示等的“言简”感悟其“意丰”,最终把握住诗歌的情感,这才叫读懂诗歌。我们所说的鉴赏人物形象,是建立在读懂诗歌的基础之上的,否则,便无思路可言。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指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这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本人);有时又指诗歌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诗中的“独钓寒江”的渔翁就是一个清高孤傲者的形象。 2、答题思维 要通过以下办法把握诗词中的形象:(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物形象提供了条件。另外,背景的了解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我们可以从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人物形象的塑造离不开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方面的刻画,诗歌也不例外。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通过精当的描写,以简练的笔法刻画人物的形象,表现人物的性格,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3、答题模式 鉴赏形象,三步模式:第一,感知形象;第二,分析形象特点;第三,体会形象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答题模式:可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并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具体而言,回答这种题(1)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2)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3)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4)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例题引路】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解题思路:(1)、词后“沧州”的注释,暗示此词是诗人晚年闲居沧州时所写。诗人是否独享这一份清闲?胡贼未灭,功业未成,满怀报国热情的陆游却是请缨无路,有志难伸,怎不感慨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2)、抓人物心理:“万里匹马”、“关河梦断”、“身老沧州”,抓人物神态:“泪空流”等词句理解全词。这首词前两句回忆当年在抗金前线的战斗生活,匹马征万里,其飒爽英姿、不凡之气可见;“关河梦断何处”是说一觉醒来,关河要塞不知在何处,意谓脱离了前线;“尘暗旧貂?”是说尘土积满从军时穿的貂皮大衣。下片表达敌人尚未消灭,自己衰鬓先斑

高考语文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人物形象的鉴赏 1、从人物形象切入。 古典短诗常常通过精练传神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或细节等的描写,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发现并抓住其中的一个亮点,就可以拟出一道好题。例如: 阅读辛弃疾的一首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词的下片描写诗人“醉里挑灯看剑”的动作神态,与词里哪一句是照应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醉里挑灯看剑”这一精彩的细节描写,凝聚了诗人报国的灼热之情与报国而不能的极端痛苦。它是作者思绪和情感的触发点,同时又与“可怜白发生”遥相呼应,使全词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境界。因此,它是全文的关键,是表现人物形象的传神之笔。命题人正是以这一细节为切入点,设计了两个问题。 2、从景物形象切入。 一个画面常常是由多个景物形象组成一个完整的画面,而这个画面只有一个景物的形象是主体或关键。命题人便可抓住这一景物形象深入设题。例如2003年春季北京高考试卷第20题:

阅读下面唐诗,完成(1)-(2)题: 闻雁(韦应物) 寒塘(赵瑕)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唯见秋夜雨,高斋闻雁来。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略)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两首诗的景物形象当然不仅是“雁”,前者还有“故园”“淮南秋雨夜”“高斋”;后首还有“梳临水”“寒塘秋”“南楼”,但它们只是画面的背景和环境,“雁”才是整个画面的主体。命题人紧紧抓住“雁”这个美点,也就抓住了画面的关键。由此切入,激发考生向深处、向全诗观照。并将两首诗进行比较,找到共同的文化积淀和共同的感情。

诗歌鉴赏方法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鉴赏人物形象

诗歌鉴赏方法 五、诗歌中的形象分析 (一)、鉴赏人物形象 1、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 鉴赏古诗,应该充分考虑它们创造形象的特点。古诗的形象可以从三个方面去分析:一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一是意象,一是诗歌中的人物典型。主要是意象。 《江汉》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1)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 2 ) 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开放题,言之成理即可。答“自强不息”的要联系“落日心犹壮”,答“怨愤”的要联系“不必取长途”。 掌握诗中常见的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①情节刻画法。②烘托渲染法。③对比衬托法。④牵引法。⑤寄托法。 2、理解诗意,借助想象和联想再现形象。 例:崔颢《长干曲》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开朗外向、热情大方,又略显娇羞的少女形象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3、掌握鉴赏角度,明确答题步骤。 (1)塑造了什么人物形象(遭遇、性格+身份)。 (2)结合诗句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表达技巧)(展开)。 (3)形象表现出的意义(思想情感或观点态度)。 例: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鉴赏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2008年4月24日 高考面对面 ●考纲诠释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E。 对古典诗词中形象的鉴赏,主要是对形象的识别,对形象塑造方法的分析,对形象特征的把握,以及对其象征意义的感悟,对其社会价值的认识等。 ●真题佐证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诗歌中塑造的主人公的形象特征。 。 [例2]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浪淘沙 李煜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首词中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塑造了什么形象? [例3] 阅读下面诗歌,然后回答后面的问题。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请从环境、心理描写等角度评析诗中的李凝形象。 [例4]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双调]清江引?老王将军 张可久 纶巾紫髯风满把,老向辕门下。霜明宝剑花,尘暗银鞍帕。江边青草闲战马。 注:帕,这里指马鞍上的垫子。 试概括本曲中塑造的形象及其特征。 。 [例5]阅读下面一首诗歌,用简练的话概括诗歌的主要内容并简要分析人物形象的特征。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专题加油站 ● 知识全解 1、形象的意义 孔子说:“立象以尽意。”这里的象,即形象,是形式,意则是内容。由此可见,鉴赏诗歌的形象十分重要。这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诗歌形象即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所包含的很广泛,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白居易《长恨歌》中的唐玄宗和杨贵妃的形象),也指诗歌中的抒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如《雨霖铃》中的“我”、陶渊明《饮酒》中所塑造的形象)。 2、古典诗词中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如卢纶的《塞下曲》: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这首诗就描写了一位将军的形象。诗中写将军夜猎,见林深处风吹草动,以为是虎,便弯弓猛射,天亮一看,箭竟然射进一块石头当中去了。首句着一“惊”字,渲染了一种紧张异常的气氛,而且也突出了将军的高度警惕。“夜引弓”的“引”字,让人想象体味将军临险是何等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结尾写箭入石中,写将军之神勇、射术之超群。 再如岳飞的《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这首词表达了自己矢志抗金,执着地追求收复失地、报仇雪耻的壮志宏图,塑造了一位爱国主义的英雄将领的形象。 (2)美人: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喻。 如屈原的《离骚》中就有这样的名句: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乎先路也。(《离骚》)”中的美人就是自喻之词。 再如曹植的《杂诗六首》之一说: “南国有佳人,容颜若桃李,……时俗薄朱颜,谁为发皓齿。俯仰岁将暮,荣耀难久恃。”其中的“佳人”也有讽喻的意味。 (3)羁人:主要是写羁旅在外的乡思之情。 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缝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旅居长安时所作。在古代重阳佳节这天总是亲人团聚,登高饮酒,欢度节日。但诗人旅

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 篇一:古诗词鉴赏人物形象 古典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赏析 学习目标: 1、了解人物形象的内涵 2、学会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3、掌握解答诗歌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题模式 考点阐释: 1、回顾“考试大纲”“古诗文阅读”要求: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2、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例) 一是作品塑造的他人形象 二是诗人自我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活动一:【例题引路】 例题一: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问:这首诗为我们刻画了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分析】引导学生抓住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理解人物形象。 【答案】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初学钓鱼的山野孩子的形象;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进行描 写“蓬头”“侧坐”等表现小孩的随意、率性、天真可爱,从“摇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 明(机灵);表现了作者对孩子的喜爱之情。 例题二:江雪寻陆鸿渐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报道:回答说。) 问:诗中如何描写陆鸿渐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分析】引导学生抓住景物描写、侧面描写(陆鸿渐隐居地、西邻的叙述)理解人物形象。 【答案】 陆鸿渐是一个志向高洁、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隐者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

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 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例题三: 鹧鸪天辛弃疾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①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②银胡簶③,汉箭朝飞金仆姑④。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注】①襜chān:短衣。②娖chuò:整理。③银胡簶:银色的箭袋,这里指箭。④金仆姑:箭。 (此作为辛弃疾晚(:古诗词人物形象鉴赏及其诗句)年作品,当时正在家中闲居。) 问:作品中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译:我年轻时候带着一万多的士兵、精锐的骑兵们渡过长江时。金人的士兵晚上在准备着箭袋, 而我们汉人的军队一大早向敌人射著名叫“金仆姑”的箭。追忆着往事,感叹如今的自己,春风也不 能把我的白胡子染成黑色了。我看都把那几万多字能平定金人的策略,拿去跟东边人家换换种树的书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考点阐释: xx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如柳宗元的《江雪》、杜甫的《咏怀古迹(群山万壑赴荆门)》。 学习目标: 1、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方法。 2、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题引路: xxxx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蓑笠xx”的形象。(5分) 《xx》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于是,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因此,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过于冷清,不带一点人间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那渔翁形体虽然孤独,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超然物外的清高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总结: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2、分析人物所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 3、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什么形象(概括形象) 2、形象的特征(结合诗句分析) 3、形象的意义(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问题。 寻xx不遇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 带xx,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 (一)如何分析人物形象 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2、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 以人物自身分类 1、少女 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机灵、聪慧、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向往,对爱情出现时的惊喜、喜悦,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 形象:丈夫远游或出征,自己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丈夫,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丈夫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己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感;战争对百姓的伤害,希望家人团聚,向往和平幸福。 3、客居者 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不拘。 4、军旅者 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生活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不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不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盛大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 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无望或不屑为官者。 情感:喜爱自然山水、自然真趣,向往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生活;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生活,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不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 形象:以思妇、青年志士和仕途不畅者(被贬或不仕的中老年者) 情感:思妇———(见上2) 青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中老年———壮志难酬、抱负不展、备受排挤、老而无成、知音缺少、针砭时弊、思乡怀远。 以人物情感分类 1、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如杜甫《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写一片萧条的景象,而诗人感时落泪,展现了其忧国忧民、心怀社稷的形象。 2、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离骚》中:“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再现了一位不愿同流合污,不低头,不屈服,执著地追求真理的形象。 3、胸怀宽广、豪放洒脱的形象如苏轼《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芒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形象。 4、转战沙场、舍身保国的形象如王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我们仿佛看到一位亘古如新、千载不变的雄伟战士,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不能改变他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完整版)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公开课教案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鉴赏古代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教学目标: 1、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2、体察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切入点。 3、掌握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答题思路并规范组织答案。 教学重点: 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 教学难点: 解题的思路与准确的表述。 教学方法: 讨论法、点拨法、归纳法 教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回顾教材内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明确诗歌的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诗人形象)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让同学们初步感知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的内涵和分类 二、鉴赏分析古诗中的人物形象 通过学生分析诗歌,教师补充说明,让学生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即一、知人论世,结合背景,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握形象;二、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三、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同时明确答题三步骤: (1)步骤一:在文段的开头或结尾点出人物形象特点(身份、性格),即一句话“盖帽” (2)步骤二:结合诗句分析人物形象的基本特征(如有表现手法,也可概括)

(3)步骤三:概括出形象的社会意义或蕴含的作者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通过明确诗歌中人物形象三种做题方法以及答题三步骤,进而突出人物形象的归纳和方法的解读这一教学重点。 登幽州台歌(唐)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试分析人物形象 闺意献张水部(唐)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①张水部,张籍。朱庆馀曾得到张籍的赏识,而张籍又乐于推荐提拔后辈。因而朱庆馀在临应考前作这首诗献给他,借以征求意见。 ②舅姑,公婆 诗歌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请简要分析。 高冠谷口招郑鄂(岑参) 谷口来相访,空斋不见君。涧花然暮雨,潭树暖春云。 门径稀人迹,檐峰下鹿群。衣裳与枕席,山霭碧氛氲。【注】然:通“燃”。 结合诗中意象,说说郑鄂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三、高考实战演练 找到近几年的各省高考诗歌鉴赏人物形象体型,加强做题,进而突破训练学生解题思路与准确表述的教学难点。 诉衷情陆游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古诗词中人物形象的把握 黑格尔说:“美是形象的显现。”形象可以具体而生动地唤起人们的感性经验和思想感情。孔子说:“立象以尽意。”古诗词如果无形象,直接很难来抒情。科学家用概念来思考,而艺术家则用形象来思考。要感动人,要吸引人,就要靠形象。形象大于思想。由此可见,鉴赏古诗词的形象十分重要――古诗词形象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也可以是物象(意象)。要准确深刻地体悟诗人的思想情感,最好的切入点就是形象。在具体的高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古诗词形象的把握还存在很 多偏差,本文将就如何引导高中生准确地把握古诗词中的人 物形象这一问题展开论述,全做抛砖引玉之说。 古诗词当中的人物形象,有的是古诗词的抒情主人公,有的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人物形象。他们是直士、隐士,是将军、战士,是游子、怨妇,是失意的文人,流离失所的哀民――或清高孤傲、闲适超逸,或意气风发,矢志报国,或孤寂失落、爱恨情长,或壮怀激烈、豪情万丈,或愤世嫉俗、无限感伤――心怀天下,多情善愁的诗人为我们塑造了数不清的栩栩如生、神貌各异的人物形象――他们在诗的国度里自由的呐喊和诉说,向我们倾吐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喜怒哀乐。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诗人们是怎么塑造出来的呢?一般来说,诗人塑造

人物形象的方法有三种:一、通过典型环境中的典型行为来表现;如卢纶的《塞下曲》:“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通过营造树林深处风吹草动的“紧张”气氛使将军弯弓射“敌”,来表现将军的镇定自若,从容不迫和超群射术。二、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如张籍的《秋思》中:“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作者描绘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生动的塑造了一个对家乡亲人怀着无限深切思念游子形象。三、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只是一个神态、笑容、动作、心理变化等,甚至是一个细节。作者通过简练地刻画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古诗词虽然浩如烟海,但塑造人物的方法并不纷繁复杂。我们把握古诗词的人物形象无非就是要抓住人物在特定环境之中的言语、神态、行为、心理上的特征,或者是抓住事物的特征来类比人。问题的解决似乎很简单,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分析人物形象时,却并不是十拿九稳,准确清楚。问题出在哪里呢?笔者以为:古诗词一般不过聊聊几十言,人物形象也并不复杂,学生分析人物形象之所以差强人意,原因主要是缺少相关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古诗和学生之间隔着三座大山:“时代”、“经历”和“方法”。正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