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VC系统风速检测标准程序

HAVC系统风速检测标准程序
HAVC系统风速检测标准程序

HA VC系统风速检测标准程序

1.目的:建立一个HA VC系统风速检测标准程序,指导和规范风速的测定工作。

2.范围:适用于洁净房间、超净工作台风速、换气次数的测定。

3.职责:质量部、制剂车间对本程序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测试仪表及用具:热球式风速计、套管

4.1.1热球式风速仪:0.05m/s~5m/s

4.1.2套筒由合适的轻质材料制作,其截面应能正好套住风口或风口外的扩散板,不宜太大,其长度等于风口大边边长的两倍,但不宜长于1.5m,房间净高高于3m时可再延长。

4.2 测试前的准备:

4.2.1开启空调系统,检测风机运行是否正常,系统中部件安装是否正确,有无障碍,风管所有阀门应固定在一定的开启位置上。4.2.2系统运行至少30分钟后,测试人员按进入被测区域规定的程序着装后进入测试区域;同时将测试仪表用具及记录纸、笔等物品经相应清洁、消毒后由物流传递窗传入测试区域。

4.2.3按风速仪操作标准程序对仪器进行校准。

4.3风速测试

4.3.1局部百级、超净工作台的风速测试:直接测试法

4.3.1.1布点在(局部)垂直单向流送风面在地面上的投影区边缘向

内10cm的四周边界上,等分不少于20个接近正方形的小块,小块每边不应大于0.3m。洁净面积很小又不需要评价均匀度时,可划分不少于10个小块在每个小块中点做上记号;对于水平单向流的超净工作台取距送风面

0.5m的垂直截面,截面布点同上。

局部单向流地面上投影边界

0.3m

100mm

局部单向流截面风速测点划分图

4.3.1.2测定 将风速仪测杆尽可能拉至最长,人伸直手臂,持杆将测头置于记号上方0.8m 高处测定。遇到桌子等表面,应将测点抬高表面25cm ,遇到大的障碍物应避开。

4.3.1.3记录测得的各点风速。

4.3.2万级、十万级风速测试:套管法

4.3.2.1准备 将套管擦拭清洁,记录下口部净面积。

4.3.2.2标记 在套管一端口部垂直的两边作标记,如下图所示。可分为长200~250mm 的等分,每一等分中心为测杆位置,作好标记,测杆长度位置按测点位置变换。如划分的测点少于六点,则最少取六点。

4.3.2.3测定 将套管抬起或支起,使其口部罩住风口,将风速仪测杆拉到合适位置,在套管边上有×的标记处,平置测杆,紧挨套管边框。

套管口部平面

200~250测杆三次变换长度

套管端部截面边上划分图

(·——测点;×——测杆位置标记)

4.3.2.4记录测得的各点风速计算平均风速;根据送风口截面积计算送风量,然后计算出总送风量;根据房间体积求得换气次数。

4.4平均风速及换气次数的计算

4.4.1风口平均风速V的计算:

v1+v2+…+v n

平均风速v = m/s

n

式中v1、v2

、…、v n——各测点的风速,m/s;

4.4.2风口风量的计算:

风口的风量L:

L=3600Fv m3/h

式中F——风口通风面积,m2;

v——测得的风口平均风速,m/s。

4.4.3房间换气次数的计算:

n——测点总数,个。

房间换气次数N:

L1+L2+…+Ln

N= 次/h

A×H

式中L1,L2 ,…,Ln——房间各送风口的风量,m3/h;

A——房间面积,m2 ;

H——房间高度,m。

软件测试标准及方法

软件测试方法 β测试_Beta测试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α测试_Alpha测试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可移植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英文是Portability testing。又称兼容性测试。 可移植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被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软件平台上。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用户界面测试是指测试用户界面的风格是否满足客户要求,文字是否正确,页面是否美观,文字,图片组合是否完美,操作是否友好等等。UI 测试的目标是确保用户界面会通过测试对象的功能来为用户提供相应的访问或浏览功能。确保用户界面符合公司或行业的标准。包括用户友好性、人性化、易操作性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用户分析软件用户界面的设计是否合乎用户期望或要求。它常常包括菜单,对话框及对话框上所有按钮,文字,出错提示,帮助信息(Menu 和Help content)等方面的测试。比如,测试Microsoft Excel中插入

各公司检查工作流程1

各公司检查工作流程 一、卖场检查流程: 1、内容:检查主体为:卫生情况和样品展示。其中:卫生情况包括地面、台面、灯具三个方面;样品展示包括灯体、灯罩、光源、价格牌四个方面。 2、卫生标准及检查方法: 2.1地面——地毯、地板表面均无明显灰尘及杂物,如:水渍、脚印、烟头、纸屑、泡沫等所有明显能看到的灰尘及杂物;卖场内不得随意堆放货物; 2.2台面——卖场内所有家具的表面和展品表面,如:置放的装饰品、茶几、餐桌、花架、装饰镜面、家具表面上均无明显灰尘、水渍、手印、浮灰或杂物;吧台内物品应摆放有序,且不易过多,垃圾及时清扫。 2.3灯具——灯具的灯臂、灯头、灯碟、连接盘、灯罩、装饰挂件、底盘水晶配件上无明显灰尘,水渍、手印、浮灰; 3.样品展示标准和检查方法: 3.1灯体——每盏灯具的灯壁、灯头、灯碟、底盘、连接杆应保持平衡一致,水晶挂件内外方向一致,五金扣环无锈渍、规格不统一现象,不可缺少配件。 3.2灯罩——凡是带灯罩的灯具,灯罩应保证完美、不可倾斜、且同层次的高低应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八字卡置由于性质特殊不在考核范围内。

3.3光源——所有挂展的灯具应保持光源充足,能最大程度展现其特质和优点,不可出现无光源及缺少光源、光源不亮、光源规格不统一现象。 3.4价格牌——对挂展的所有样品、装饰品应使用公司统一标价签(商场有特别要求的除外),公司规定的精品台灯、饰品统一用小标签,每样商品不可无价格牌(签);吊灯价格牌应挂在灯臂上,线长5公分,同一个区域保证方向一致;吸顶灯价格牌挂在顶上,线长80公分,同一个区域保证方向一致,如卖场层高特殊可以现场实际情况而定,但必须保持高度一致,离地面2米为宜。壁灯价格牌以工字钉钉在墙壁上,如无法用工字钉可悬挂在灯臂上,线长统一5公分,同一个面保证方向一致、高度统一。价格牌上无多余的线头、无手写字迹、内容体现完整(参考公司关于价格牌打印的规定);精品台灯及饰品等用小价格标签的一律工整摆放,产品编码整齐贴于价格签的下方,同一个台面保证方向一致、整齐摆放。 二、客户满意度调查: 1、检查对象为:导购、安装、售后、设计等人员; 2、调查内容:服务态度、操作规范、工作效率 3、检查方法:以客户电话回访的方式。 4、标准: 4.1服务态度:对待顾客要热情、耐心,介绍产品要详细、专业,询问客户需要要有诚意;主动向客户介绍我们所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如:代客设计灯饰方案等,售后保障等情况;

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陈新宇1 周锋2 王丽华1 荀东升3 1.天津科技大学 2.天津电气传动设计研究所 3.天津普辰电子公司 摘要:论述了基于Internet的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实现方法,采用虚拟仪器技术,研究了以D ataSocket 和A ctiveX技术来实现远程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的传输和显示,以德国进口的大型珩磨机为例,采用C lient2serv2 er(C S)模式,实现了设备的远程实时监测和简单的故障诊断。 关键词:远程监测 数据采集 C S模式 Study on Rea l-ti m e M on itor i ng Syste m for Re m ote Equ ip m en t Chen X inyu Zhou Feng W ang L ihua Xun Dongsheng Abstract:T he m ethods of real ti m e monito ring fo r remo te equi pm ent are discussed based on virtual instru2 m ents(V I).A new m ethod of data trans m issi on and disp lay of running status of the equi pm ent is studied by D ataSocket and A ctiveX techno logy.T ake ger m an i m po rted grinding m ach ine fo r examp le,the real2ti m e moni2 to ring system fo r the remo te equi pm ent is realized in client2server(C S)mode. Keywords:remo te monito ring data acquisiti on client2server(C S)mode 1 概述 网络测控是融合通信网络技术、自动化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的一门前沿应用学科。实现测控技术网络化的实用意义至少有以下3点。 1)有利于降低测控系统的成本。利用网络技术将分散在不同地理位置不同功能的检测设备联系在一起,使昂贵的硬件、软件在网络内得以共享,减少设备的重复投资。 2)有利于实现远距离测量和控制。通过网络,一台计算机采集的数据可以立即传输到另一台计算机;操作人员也可以在另一台计算机控制这台计算机的采集及输出。 3)有利于实现设备的远距离诊断和维护。特别是进出口设备,如果能实现基于In ternet跨国的远程监测和诊断,将大大降低维修费用。因此,网络测控是当今测控技术发展的方向。 2 实现原理与构成 2.1 实现原理 设备远程监测的原理是:用户连接到网络上,通过远程访问的客户程序发送客户身份验证信息和与远程主机连接的要求,远程主机的服务器端程序验证客户身份,如果验证通过,就与客户建立连接,并向用户发送验证通过和已建立连接的信息。这时,用户便可以通过客户端程序监控或向远程主机发送要执行的指令,而服务器端程序则执行这些指令,然后把执行的结果传递给客户端,并在客户端按一定规则显示出来。远程控制软件一般为C S模式,即客户 服务器模式。这种模式包含2个部分:一个客户端程序,一个服务器端程序。使用前需要将客户端程序安装到主控端计算机上,将服务器程序安装到被控端计算机上。2.2 系统的硬件构成 设备远程监测系统根据被测设备的配制而异,通常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有些设备本身具有联网能力,可以直接接入网络;而大多数设备不具备这样的接口,因此,一般须通过传感系统将被测设备运行状态转换成电量,信号调理单元将转换的电信号进行适当的处理(诸如放大、调制、滤波等),直到便于计算机数据采集和处理,服务器通过In ternet将信息传输到网上,并传输到远程监 84  电气传动 2005年 第35卷 第2期设备远程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

软件测试标准【模板】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 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 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 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 编写单元测试用例 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 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审核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 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 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测试总结 复测 测试报告复测 测试用例复测

系统上线标准

系统上线标准 一、编写目的 明确测试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标准。 二、软件测试合格标准 三、缺陷修复率标准 1) P0、P1级错误修复率应达到100% 2)P2级错误修复率应达到98%以上 3) P3级错误修复率应达到92%以上 4)P4级错误修复率应达到60%以上 5)P5级错误无需在本版本完成修复

注:项目紧急时,P3级别错误修复率达到60%以上;P4级别错误率达到20%即可 四、覆盖率标准 测试需求执行覆盖率应达到100%(业务测试用例均以执行)。 五、错误级别

六、测试环境 DEV环境(开发环境,供开发人员进行开发,联调,bug复现等) QA环境(测试环境,测试人员测试需求,回归bug等) Pre环境(预发布环境,使用线上数据库测试是否通过) online环境(生产环境,测试人员进行线上验证,确认上线的功能是否ok) 七、验收标准 1. 需求分析说明文档中定义的所有功能全部实现,性能指标全部达到要求 2. 在验收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复,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3. 所有测试项中没有残余P0、P1级别的错误 4. 需求分析文档、设计文档和编码显示一致 5. 验收测试工作齐全(测试计划,测试用例,测试日志,测试通知单,测试报告,待验收的系统程序)

八、压力测试 服务器运行状况响应指标(需建立预警机制): 1.CPU%并发期间最大使用率应不超过70~80%,如有集合并发可能允许短暂 接近或达到100%,但大部分不应超过95% 2.Memery测试期间保证内存充足可用内存不少于20% 3.Disk监控硬盘是否有读写不超过40% 性能指标:(需要业务部门提供需求指标) 1.响应时间(不同业务/场景的并发响应时间) 2.系统支持的用户量 3.吞吐量 4.事务的成功率 九、各环境提交标准 Dev环境–> QA环境,开发人员进行自测(如冒烟测试),有业务需求的进行内部联调,通过后提交QA环境 QA环境–> Pre环境,达到“缺陷修复率标准”的标准,通过后提交Pre 环境 Pre环境–> Online环境,达到“缺陷修复率标准”的标准,通过后提交

检测工作程序

第1页共4页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第 4 版第 0 次修订颁布日期: 1 目的 为保证检测工作的规范、有序以及所出具检测数据的公正、真实、部学,对检测工作及其相关业务活动作出规定,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站所开展的各类检测工作。 3 职责 3.1 各相关检测部室根据上级要求和部室工作安排制定本部室检测工作计划,并按照检测工作计划开展工作,检测人员认真执行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和程序文件,做好岗位检测工作; 3.2 综合业务部负责检测工作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外部支持服务以及综合协调工作; 4 程序要点 4.1 委托检测规定 4.1.1 质量管理部负责委托检测与来样的受理,并按XKWF/CX04-2011《评审客户要求、标书和合同的程序》执行。 4.1.2 由质量管理部负责与委托方协商填写《委托检测协议书》确定出检测项目、依据标准和相关要求等,并进行传递下达到有关检测部室。 4.1.3 特定情况(如业务部室代委托方送样检测)时,由代委托方送样部室或委托方指定相关业务部室做为委托方与质量管理部进行委托。 4.1.4 委托检测实施过程中需变动更改内容时,由委托方向质量管理部申请协商进行更改,质量管理部报质量负责人同意后,方可更改有关技术文件执行。 4.1.5 单个部室完成不了的检测项目需涉及多个检测部室时,由综合业务部负责综合协调。 4.2 检测工作实施 4.2.1 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4.2.1.1 技术资料的准备:

第2页共4页 主题:检测工作程序第 4 版第 0 次修订颁布日期: a) 检测部室编制《采样(抽)单》,负责组织现场采样检测前的准备工作; b) 检验部依据《检测任务单(代流转单)》组织实验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c) 检测依据应为现行有效的标准,或有效经济合同,或其它现行法令、法规等; d) 当标准中有关规定不明确,或不能完全指导检测工作时,有关部室应组织检测人员编制检测细则,经部室负责人审核后,报质量负责人批准实施; e) 没有国际、国家、行业、地方规定的检验方法时,实验室尽可能选择国际或国家标准中已经公布或由知名的技术组织或有关部技文献或杂志上公布的方法,但经站长批准。 4.2.1.2 仪器、设备的确认 对所有用于检测的仪器、设备、计量器具要进行确认,其内容如下: a)完好符合要求,性能、技术参数符合标准要求; b)计量仪器设备在检定有效期内; c)水、电、气源的可靠性等; d) 为确保检测的仪器设备性能完好,包括外部支持设备(客户或借用的),除应按校准周期进行校准外,还需在运行过程中定期进行检查,发现差异应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4.2.1.3 环境条件要符合标准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a)样品的预处理,温湿度的平衡等符合规定要求; b)仪器、设备本身对环境条件的要求要满足; c)测试过程中环境条件要符合规定要求; d)必要时对环境条件的某些参数进行监控,并有监控记录。 4.2.1.4 样品的管理、数量、状态及标识是否符合要求,样品的抽取和管理按XKWF/CX22-2011《样品的抽取和处置管理程序》执行。 4.2.1.5检测用试剂其等级、质量水平,要符合标准要求,检测过程中所用标准物质要准确、有效,标准物质的管理按XKWF/CX19-2011《标准物质管理程序》执行。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上海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客户需求 (2) 二、方案概述 (2) 三、系统组成 (2) 3.1控制中心主站 (3) 3.2通讯网络 (3) 3.3现场主要监测设备 (3) 四、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主要特点 (4) 五、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 (5) 5.1功能 (5) 5.2特点 (6) 六、主要硬件设备概述 (9) 6.1 GPRS无线通讯设备 (10) 6.2水资源控制器 (11) 6.3水位计 (14) 6.4室外专用监测箱 (16) 6.5开关电源 (17)

一、客户需求 在某单位建立一套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来实对水位的实时监测,统一管理。 二、方案概述 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水位远程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我们多年的水位监测系统项目实施经验,依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需求,我们提供并建立一个合理、完整的地下水位系统的决方案。 水位数据的收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指导工作实践,而且更是研究地下水位动态规律,掌握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层位、不同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的重要依据,对水资源的研究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可实现如下功能: (1)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实时采集计量点的地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2)报警信息主动上报:现场监测箱开门、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信息能够主动发送到监测中心; (4)计量装置监测:远程监测水位计运行信息,分析计量故障等信息,及时发现用户计量异常; (5)统计分析:配合水位监测体系的建立,实现各地下水位监测点的数据统计、做出日周月年报表、曲线、柱状图等。 三、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地下水位监测中心主站、通信网络、现场监测设备三部分组成,利用前端监控、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远传通讯功能和系统软件功能实现。采集数据,使监测中心通过简单而又经济的计量手段,实现对整个地区地下水信息的实时监测,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软件测试规范标准[详]

软件测试规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

水泵远程智能监测系统

水泵远程智能监测系统一.公司简介 深圳市天地网电子有限公司致力于电力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技术性服务。公司聚集了一批在电力和通讯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以及研发精英,为电力设备、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故障检测定位等提供产品以及技术性服务。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团结协作、顾客至上的理念,为电力用户提供了诸多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业内企业的认可。深圳市天地网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公司位于深圳南山区,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水泵站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基于此,物联网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可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融合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于智能水泵站最有可能实现原创性突破、占据世界制高点的领域。 二.概述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TDW-008水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是集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网络式监控管理系统。 泵站管理人员可以在泵站监控中心远程监测站内水泵的工作电压、电流、多路无线检测温度、水位等参数;支持泵启动设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泵组

的启停,实现泵站无人值守。该系统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电厂、工厂、排水泵 站的远程监控及管理。 1)系统组成 TDW-008主要包括:值班室污水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人值守集中控制管理系统中心主站监控平台和现场泵房控制分站: ◇中心主站监控平台由工控机、系统监控软件、网络接入设备共同构成,能够实现监测、查询、遥调、运算、统计、控制、存储、分析、报警等多项功能。 ◇现场泵房控制分站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电压、电流、功耗、功率因数,无线可以接多路温度、水位传感器、电源控制器、继电器单元、配电控制机柜及安装附件组成。它与中心主站监控平台通过GPRS/3G网络方式连接到一起。水源地各井位泵房为分站,中心泵房统领各分站,通过中国移动的无线数据传输设备,实现点到多点的通讯,从而最终实现对各井位泵的远程集中监视和控制。 2)控制功能 (1)监测采集功能 ---监测采集泵站水位、各种在线温度;监测泵组的启停状态、电流、电压、保护状态以及深井泵电机的实际温度等数据。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实施规范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 实施规范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工程测试、验收及运用的检测技术、测试仪器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视频安防监控系统检验的基本程序、检验项目和要求、试验方法及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内、外部的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听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 GB 50198 民用闭路监控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A/T367 视频监控系统技术要求 GB 6996.11 透射式电视区域测试图 GB 6996.12 透射式电视灰度测试图 A型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GB/T17626.2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 GB/T17626.4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11 电磁兼容试验与测量技术电压暂p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 GA/T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 GB/T16677 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安全防范系统 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制止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技术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组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3.2 视频 高清视频指视频经过编码后的图像分辨率达到720P(含)以上的数字视频,即分辨率为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3 视频探测 用光电成像技术对目标进行感知并生成视频图像信号的一种探测手段。3.4图像质量 指能够为观察者的分辨的光学图象质量,它通常包括分辨率、灰度等级、色彩指标及信噪比等。 3.5 图像分辨率 目前应用最广范的摄像机分辨率1280*720(720P)或更高分辨率的属于高清视频,如1920*1080(1080P/i)等。 3.6 视频信号丢失报警 指视频主机对视频信号监控测现场图像变化,一旦达到设定阀值,系统即视为视频信号丢失,并给出报警信息的一种系统功能。 3.7 前端设备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对检测工作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测数据准确有效可靠,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试验室的各类检测工作的全过程。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落实指令性质量检测任务,负责检测报告的发放和保存工作。 3.2 各功能试验室负责样品采集和检测,填写原始记录,进行数据计算和原始记录整理。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对检测报告的审批,负责对检测工作程序和方法的审核。 4 程序内容 4.1 检测工作程序 4.1.1 试验室主任组织人员编制年度检测计划或根据指令性检测任务编制检测计划,经技术负责人审核、试验室主任批准后下发。 4.1.2 采样人员按规范、标准及设计图、合同文件要求执行采样。 4.1.3 采样回来后,采样人员必须到样品室及时办理样品移交登记手续。对合格样品在样品验收登记表上进行登记。样品在样品室按待检、检毕情况分区、分类保管。 4.1.4 对合格样品进行登记后,及时通知相关试验负责人进行检验。样品从采集、验收、移交、保管及检毕后的处理等过程的具体要求按照《样品管理程序》执行。 4.1.5 检测人员必须持有承检检测的上岗证方可检测和出具检测数据。 4.1.6 检测前,检测人员必须检查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和环境温湿度条件并在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上记录;检测时,应严格遵守仪器操作规程以及样品测试的方法和标准,正确填写原始记录;检测后,检测人员再次检查并记录所用仪器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进行记录后恢复仪器原有的状态。原始记录数据经计算后交复核人员复核。原始记录的填写和复核工作按《记录和档案控制程序》执行。 4.1.7 当发现检测结果有疑问时,应进行复验。 4.1.8 检测结束后,检测人员应及时将检毕样品放在至样品室留存。 4.1.9 复核人员将复核无误的原始记录交检测报告编制人,由编制人编制和打印检测报告,检测报告一式两份,实行三级签名制。经技术负责人审查签字批准并填写签发日,一份加盖本试验室专用章发出,一份印章登记存档。检测报告具体的编制、审核、存档和发出工作按照《检测报告编制和管理程序》执行。 4.2 复核检测工作程序 当对检测结果提出异议时,由规范、标准有关规定,先对本试验室样品检测过程进行审核,再决定是否需要复核检测。若需要进行复核检测的,复核检测后出具检测报告。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设计

实用文档 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方案上海智达电子有限公司

目录 一、客户需求 (2) 二、方案概述 (2) 三、系统组成 (2) 3.1控制中心主站 (3) 3.2通讯网络 (3) 3.3现场主要监测设备 (3) 四、地下水位监测系统主要特点 (4) 五、系统软件功能及特点 (5) 5.1功能 (5) 5.2特点 (6) 六、主要硬件设备概述 (9) 6.1 GPRS无线通讯设备 (10) 6.2水资源控制器 (11) 6.3水位计 (14) 6.4室外专用监测箱 (16) 6.5开关电源 (17)

一、客户需求 在某单位建立一套水位远程监测系统,来实对水位的实时监测,统一管理。 二、方案概述 作为行业领先者的水位远程监测系统的解决方案,经过我们多年的水位监测系统项目实施经验,依据用户的具体情况,并结合实际需求,我们提供并建立一个合理、完整的地下水位系统的决方案。 水位数据的收集不仅能够及时、准确地反应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指导工作实践,而且更是研究地下水位动态规律,掌握不同水文地质单元、不同层位、不同水源地地下水位变化特征的重要依据,对水资源的研究与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可实现如下功能: (1)数据自动采集:自动实时采集计量点的地下水位数据,实现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和可靠性,; (2)报警信息主动上报:现场监测箱开门、断电、设备运行异常等信息能够主动发送到监测中心; (4)计量装置监测:远程监测水位计运行信息,分析计量故障等信息,及时发现用户计量异常; (5)统计分析:配合水位监测体系的建立,实现各地下水位监测点的数据统计、做出日周月年报表、曲线、柱状图等。 三、系统组成 本系统主要地下水位监测中心主站、通信网络、现场监测设备三部分组成,利用前端监控、数据采集设备的数据远传通讯功能和系统软件功能实现。采集数据,使监测中心通过简单而又经济的计量手段,实现对整个地区地下水信息的实时监测,进而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软件测试规范

测试工作规范版本记录: 文件状态:[√] 草稿[ ] 正式发布[ ] 正在修改当前版本:1.1 作者:** 完成日期:2004-9-15签收人: 签收日期: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角色名称相关主要责任 测试经理组建测试组 协调测试组内部的沟通 代表测试组与其他角色组进行沟通编写测试计划 测试报告分析 测试用例设计工程师编写测试用例{可以由测试经理兼任}测试实施工程师实施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技术支持工程师为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3工作流程及规范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在项目组成立的同时,测试组也将同时成立。团队成立的工作与责任如下:

图表 2

划。测试计划中应该至少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测试需求——需要测试组测试的范围,估算出测试所花费的人力资源和各个测试需求的测试优先级 测试方案——整体测试的测试方法和每个测试需求的测试方法 测试资源——本次测试所需要用到的人力、硬件、软件、技术的资源 测试组角色——明确测试组内各个成员的角色和相关责任 里程碑——明确标准项目过程中测试组应该关注的里程碑 可交付工件——在测试组的工作中必须向项目组提交的产物,包括测试计划、测试报告等等 风险管理——列举出测试工作所可能出现的风险 测试计划编写完毕后,必须提交给项目组全体成员,并由项目组组中各个角色组联合评审。 测试计划由项目组评审通过. 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要适时的对测试计划进行跟踪,以评估此计划的完整性、可行性,在项目结束时还要最后

检测工作管理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检验检测工作管理过程,明确检验检测工作的流程,保证检验检测结果科学、公正、准确、及时,特编制本程序。 2 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中心所有固定的及非固定设施场所的检验检测过程的控制: 2.1 确定检验检测业务类别。 2.2 检验检测业务受理、任务分发。 2.3 组织实施检验检测工作流程。 2.4 数据控制。 2.5 编制、审核和签发检验检测报告。 2.6 发送报告和事后处理。 3 职责 3.1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中技术运作管理工作。 3.2质量负责人负责检验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工作。 3.3经营科负责本中心检验检测市场开拓及客户回访工作,同客户签订检验检测合同并组织合同的评审。 3.4综合科负责办理委托检验检测协议书的签订、检验检测业务的受理及分发、待检和流转期间的样品管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5检测六科(结构检测科)负责主体结构检验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6检测二科(地基基础检测科)负责地基基础检验检测业务实施、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等工作。 3.7检测三科(建筑机械检测科)负责施工机械检测业务受理、检验检测报告的发放、检测费用的收取等工作。 3.8检验检测部门负责人负责本部门检验检测工作的协调监督管理。 3.9检验检测人员按要求做好检验检测工作,对检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0审核员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及报告的审核,对所审核的检验检测记录和报告的正确性、及时性负责。 3.11授权签字人负责签发授权领域的检验检测报告;对报告结论准确性负责。 3.12监督员负责检验检测工作过程中的人员监督和能力监控及风险控制等质量保证工作。 3.13总工办负责检验检测记录和检验检测报告的管理工作。

远程健康监测系统客户端的设计

目录 引言 (1) 1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 1.1无线传感网络简介 (1) 1.2无线传感网络的发展史 (2) 1.3无线传感网络的应用 (2) 1.4远程健康监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3) 2生理信息采集简介 (4) 2.1生理信息的参数采集 (4) 2.2人体生理的常规参数 (4) 3客户端开发软件 (5) 3.1Visual Basic简介 (5) 3.2SQL简介 (6) 4 客户端软件的开发 (6) 4.1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系统客户端界面的设计 (6) 4.2后台SQL数据库的设计 (10) 4.3客户端开发过程中的回顾 (10) 参考文献 (11) 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致谢. (12)

远程健康监测系统客户端的设计 电子系1101班姓名刘迅成 指导老师王爱珍摘要:远程医疗是未来医疗行业发展的趋势。远程医疗系统可以在医学专家和患者之间建立起全新的联系,使患者不用离开原地就可以接受高水平的专家的诊治,大量节约了病人和医务人员的时间,改善医疗资源的不平衡。远程健康监测系统作为远程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提出了基于ZigBee和各种传感器组成的健康检测系统的设计思想,并重点对远程健康检测系统的客户端进行了初步设计。该系统能够实时的监测病人的心电图、血压、体温等各方面体征信息,使得医生可以快速便捷的分析会诊,特别适合地处边远地区但期望获得高水平专家诊断的患者。 关键词:远程医疗;健康监测客户端;人体体征 引言 远程医疗健康是通过多个医疗终端设备对人体进行各方面生理信息的采集,并通过无线网络将收集到的各项人体信息传送回服务器,并进行专业的分析之后给出相应治疗方案的一项技术。近年来由于无线网络和数据传输的飞速发展,对于远程医疗来说有了更大的实用性和可用性,一些较偏远医疗卫生体系不健全或缺乏的地方可以利用远程医疗来实现病情的治疗,可以共享全国的医疗资源。而作为远程医疗技术最关键一环的远程医疗健康监测系统客户端而言,不但需要调用人体各项监测得来的体征数据,而且要方便供专业人员分析使用,本文主要考虑使用SQL Sever数据库以及Visual Basic进行远程健康监测系统的客户端设计。 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1.1无线传感网络简介 在当下信息时代中,传感器的功能在无时无刻的丰富中,从最初的简单数据处理到现在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以及无线数据传输等强大功能。而所带来的效益也是足以喜人的,但是离不开支撑其功能的各项技术,尤其是在在微电子技术、计算技术和无线通信等技术方面。对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来说,它不只是一个简单的网络系统,它可以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随着任务的变化而变化,完全达到了智能的地步。如图1.1所示的传感网络结构,在它的内部,充满了无数极小的传感器节点。当人工部署作业后,将唤醒传感器系统开始运作。首先,传感器节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规范标准

软件系统安全测试 管理规 理想信息产业(集团) 2020年10月15日

版本历史

【目录】 1概述 (5) 1.1编写目的 (5) 1.2适用围 (5) 1.3角色定义 (5) 1.4参考资料 (5) 2项目背景 (6) 3软件系统安全测试流程 (7) 4测试准备 (9) 4.1测试准备 (9) 4.1.1测试对象 (9) 4.1.2测试围 (9) 4.1.3工作权责 (9) 4.2测试方案 (10) 4.2.1测试准备 (10) 4.2.2测试分析 (11) 4.2.3制作测试用例 (12) 4.2.4实施测试方法 (13) 4.2.5回归测试方法 (14) 4.3测试计划 (14) 4.4实施测试 (15) 4.5回归测试 (15) 4.6测试总结 (15)

1概述 1.1编写目的 建立和完善-系统安全测试管理制度。规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各环节的要求、规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实施过程中的管理行为及文档要求。 以规化的文档指导软件系统安全测试工作,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项目风险。 1.2适用围 本规适用于智能信息化系统建设项目软件安全测试管理过程。 1.3角色定义 1.4参考资料

2项目背景 校园信息化软件众多,这些软件不光承载着学校核心业务,同时还生成、处理、存储着学校的核心敏感信息:账户、隐私、科研、薪资等,一旦软件的安全性不足,将可能造成业务中断、数据泄露等问题的出现。 希望通过规软件系统安全测试管理,改善和提高学校软件安全测试水准,将学校软件系统可能发生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围,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目录 1.简介 (2) 1.1目的 (2) 1.2范围 (2) 1.3文档结构 (2) 1.4词汇表 (2) 2.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3) 2.1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3) 2.2单元测试停止标准 (3) 2.3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3) 2.4确认测试停止标准 (3) 2.5系统测试停止标准 (4) 2.6安装测试停止标准 (4) 2.8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4) 2.9缺陷修复率标准 (5) 2.10覆盖率标准 (5) 2.11缺陷等级分类 (5)

1.简介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提供停止标准。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及产品的测试活动。 1.3文档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介绍软件停止标准的目的,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在本文档中使用的词汇的解释。 第二部分: 描述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第三部分: 列出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1.4词汇表 缺陷(Defect):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 覆盖率(Coverage rate):语句覆盖率、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测试需求覆盖率等的总称。

2.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2.1 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1)软件系统在进行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时,发现紧急错误 大于等于严重级别错误暂停测试返回开发。 2)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 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3)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 4)软件项目需暂停以进行调整时,测试应随之暂停,并备份暂停点数据。 5)软件项目在其开发生命周期内出现重大估算,进度偏差,需暂停或终止时,测 试应随之暂停或终止,并备份暂停或终止点数据。 2.2 单元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单元测试计划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单元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软件单元功能与设计一致 4)在单元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3 集成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集成构件计划及增量集成策略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集成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被测试的集成工作版本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2个错误(不含优化级别错误) 4)集成工作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 5)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4 功能测试完成标准 1)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功能测试计划完成了功能测试 3)达到了功能测试计划中关于功能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达到详细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

水泵远程智能监测系统

水泵远程智能监测系统 一.公司简介 深圳市天地网电子有限公司致力于电力领域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技术性服务。公司聚集了一批在电力和通讯领域有着丰富经验的专家以及研发精英,为电力设备、输配电线路的运行状态监测、故障检测定位等提供产品以及技术性服务。公司本着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团结协作、顾客至上的理念,为电力用户提供了诸多可靠的解决方案,并得到业内企业的认可。深圳市天地网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注册资金为500万元。公司位于深圳南山区,属于高新技术企业。 水泵站远程监测和控制系统的实现,首先依赖于各个环节重要运行参数的在线监测和实时信息掌控,基于此,物联网作为“智能信息感知末梢”,可成为推动智能电网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未来智能电网的建设将融合物联网技术,物联网应用于智能水泵站最有可能实现原创性突破、占据世界制高点的领域。 二.概述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TDW-008水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是集传感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无线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一体的自动化网络式监控管理系统。

泵站管理人员可以在泵站监控中心远程监测站内水泵的工作电压、电流、多路无线检测温度、水位等参数;支持泵启动设备手动控制、自动控制、远程控制泵组的启停,实现泵站无人值守。该系统适用于城市供水系统、电厂、工厂、排水泵站的远 程监控及管理。 1)系统组成 TDW-008主要包括:值班室污水泵站自动化远程监控系统人值守集中控制管理系统中心主站监控平台和现场泵房控制分站: ◇中心主站监控平台由工控机、系统监控软件、网络接入设备共同构成,能够实现监测、查询、遥调、运算、统计、控制、存储、分析、报警等多项功能。 ◇现场泵房控制分站主要由数据采集模块:电压、电流、功耗、功率因数,无线可以接多路温度、水位传感器、电源控制器、继电器单元、配电控制机柜及安装附件组成。它与中心主站监控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