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线段的非对称S曲线速度规划与前瞻算法

一种小线段的非对称S曲线速度规划与前瞻算法
一种小线段的非对称S曲线速度规划与前瞻算法

4850放线程序只对S型、对称和不对称缓和曲线、圆曲线可用!!!

CZB(测站准备) I=Z[1]:J=Z[2]:X=Z[3]:Y=Z[4] Lb1 1:{VW}:V”YG”:W”HC” V>10=>GOTO 1△ Lb1 2:{IJXY}:I”XC”:J”YC”:X”HSX”:Y”HSX” Z[1]=I:Z[2]=J:Z[3]=X:Z[4]=Y PROG”FWJ” “A”:J▲ “D”:I▲ FWJ(方位角计算) POL(X-I,Y-J):J〈0=>J=J+360 FX ALL(全线放线) Lb1 1:Z=Z[5]:{Z}:Z”FX Z”:Z[5]=Z Fixm:ZPROG”JD ALL”: ≠>Z>N =>PROG”JD ALL”△△ Z[8]=0:PROG“JKCG”:E=Z[7]:{E}:E“Z-Y+”:Z[7]=E PROG“ZB”:PROG“FWJ”:“A”:J->DMS▲ “D”:I▲ Lb1 2:X=0:Y=1.3:{XY}:X”HV”:Y”JG” “CD HH”V+W+X-Y▲ ZB”坐标计算“ M=Z[17]:N=Z[19]:H=Z[21]:Z>N-H=>L=N-Z:T=Z[15]:K=H: ≠>L=Z-M:T=Z[13]: K=S: △ K=0=>GOTO 1△ A=(L^2/2RK)r(弧度转化为度)

X=L-L^5/40R^2K^2 Y=L^3/6RK-L^7/336R^3K^3 Lb1 1:Z>M+S=>Z≤N-H=>A=((L-K/2)/R)r:X=Q+R Sin A:Y=P+R(1-Cos A) △△ L<0=>Y=0:A=0:X=L△ POL(T-X,Y) Z>N-H=>J=180-J-Abs U:A=AbsU-A△ X=B+Rec(-I,F-JO(字母)) Y=C+J X=X+Rec(E,F+AO(字母)+90):Y=Y+J;I=Z[1]:J=Z[2]:”X”:X▲ “Y”:Y▲ PQXJS(平曲线计算) O(字母)=U/Abs U:U=Abs U:K=S:PROG”Q1” P=X:Q=Y:I=J K=H:PROG”Q1” Z[13]=(R+X-(R+P)Cos u)/Sin u+Q Z[15]=(R+P-(R+X)Cos u)/Sin u+Y L=S+H+(Uπ/180-I-J)R M=D-Z[13]:N=M+L JKCG(加宽超高计算) M=Z[17]:N=Z[19]:H=Z[21]: Z>N-H=>L=N-Z: ≠>L=Z-M △ R>600=>I=-2(路弓横坡): ≠>I=2(最小超高值):R〈390=>I=3……(一直到把所有要求输完) △△……(有几个=> 就有几个△) R>250=>X=0(加宽值): ≠>X=0.8:R〈200=>X=1……(一直到把所有要求输完) △△……(有几个=> 就有几个△) K=S:T=H K+T=0=>K=1:T=1:≠>KT≠0=>GOTO 1: ≠>K=1: ≠>T=1 △△△ Lb1 1:Z>N-H=>Y=XL/T:J=(I+2)L/T-2:≠> Y=XL/K:J=(I+2)L/K-2△ Y<0=>Y=0:J=-2△ J>I=>Y=X:J=I△

【免费下载】列车运行控制速度曲线

实验一:绘制列车限制速度曲线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已知:列车在一段长1500米的试验线上运行。列车全长55米,最大牵引 加速度为1.7m/s/s,最大制动减速度为1.5m/s/s,牵引切断延时6秒。列车运行起点在60米处,运行方向沿着里程增加的方向运行。安全要求如下: 全线要求限速100公里每小时; 试验时为保证安全,要求列车运行时不得超过1366米处。 问题:请编程计算列车在线路上各点的安全运行速度(每隔一厘米计算一 个速度点)。安全运行速度是指:为保证行车安全,当列车速度超过此速度值后,必须采取制动措施。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生成一条速度曲线,对这条速度曲线有以下几点要求: 1.全线速度不超过100公里每小时即27.78米每秒 2.在1366米之前列车需减速到0 二.实验过程 本次问题的主要难点在速度曲线的生成。 1.速度曲线的生成 首先列车在得到减速指令时,有6s的牵引力切断延时,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在得到减速指令时,列车处于加速阶段,加速度,加速时间, a+=1.7m s2t=6s 则空走距离 S kou=V0t+1 2 a+t2…………………………………………………………① 之后列车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度,初速度为, a?=1.5m s2V0+a+t

末速度为0,则刹车距离 S s?a =(V 0+a +t )22a ?…………………………………………………………②根据要求,有S ≥S kou +S s?a 其中是列车距防护点的距离,取最不利情况即S S =S kou +S s?a ………………………………………………………………③带入数据,根据①②③可得其防护速度与当前列车距防护点距离的关系V 0S 式为V 0=?38.4+691.2+12S 2当时,V 0≥27.78V 0=27.78 2.程序的编写使用matlab 进行编程,算法流程如下图: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

非对称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程序

非对称缓和曲线坐标计算程序 CASIO fx-4800P QXZB曲线坐标计算 CASIO4800 QXZB可计算不等缓和曲线、圆曲线上的任意中、边桩坐标: 该程序适用于计算器 CASIO fx-4800P,可计算与线路中心成任意夹角的缓和曲线、圆曲线中、边桩坐标及待测点方位角和距离。 1、DK(JD)?输入交点桩号 2、X(JD)?输入交点坐标X 3、Y(JD)?输入交点坐标Y 4、T1?输入第一切线长(如果只有一条切线两者都输入一致) 5、T2?输入第二切线长(如果只有一条切线两者都输入一致) 6、FWJ?输入直线方位角(ZH→JD) 7、A?输入转角:左转为负,右转为正 8、R?输入圆曲线半径 9、LS1?输入第一缓和曲线长(如果只有一条缓和曲线两者都输入一致) 10、LY?输入圆曲线长(L-LS1-LS2) 11、LS2?输入第二缓和曲线长(如果只有一条缓和曲线两者都输入一致) 12、X(ZJD)?输入置镜点坐标X 13、Y(ZJD)?输入置镜点坐标Y 14、JSDK?输入前视点里程 15、PL?输入偏距 16、PA?输入偏角 程序下载地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9c15761238.html,/blog/post/QXZB-4800.html

评价答案 好:18 不好:1 原创:18 非原创:0 菲メ帆ぅ 回答采纳率:52.8% 2010-06-02 17:37 满意答案 好评率:57% (for Casio-fx4850) 扩展变量操作(15个):Defm 15←┚ ( O为字母、0为数字) J-PQX (平面数据输入,自行切换到J-JSMS) Defm 15←┚ A“JD” B“JDX” C“JDY” F“FWJ” O“A0:Z-,Y+” RE“LS1” K“LS2”: E<1=>E=1E-9⊿K<1=>K=1E-9⊿Z[1]=EE÷24R-E∧4÷2688RRR:Z[2]= E÷2-EEE÷240RR:X=(EE-KK)÷24R÷sin Abs O :“T1=”:Z[3]=(R+Z[1])tan(Abs O÷2)+Z[2]-X◢“T2=”:Z[4]=(R+KK÷24R-K∧4÷2688RRR)tan(Abs O ÷2)+K÷2-KKK÷240RR+X◢ “L=”:L=Abs OπR÷180+(E+K)÷2◢ J=tan-1((R+Z[1])÷(Z[3]-Z[2]):“E=”:X=(R+Z[1])÷sin J-R◢ X=A-Z[3]:Y=X+E:E<1=>“ZY=”:X◢ ≠=> “ZH=”:X◢ “HY=”:Y◢ ⊿ “QZ=”:Y =X+(L-K-E)÷2+E◢ Y=X+L-K:X=X+L:K<1=> “YZ=”:X◢

公路平曲线设计与敷设程序

公路平曲线设计与敷设程序 (适用于CASIO fx-4800P计算器) 广州交通重点工程指挥部 1.该程序是公路平曲线测设的常用程序,包括五种半径选择程序、四种中线敷设程序和四种特殊平曲线设计与敷设程序。适用于三、四级公路之测设,符合海地道路软件中平曲线计算之"算法三",是公路工程师的最佳助手。 2.该程序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半径选择程序,分为外距控制(E)、切线长控制(T)、曲线长控制(L),两点虚交(AB),三点虚交(ABC);第二部分为中桩支距法放样程序:分为单交点(1JD)、两点虚交(2JD)、三点虚交(3JD)、回头曲线之圆曲线部分(HTQX);第三部分为特殊平曲线设计与敷设程序,分为单交点凸型曲线设计(TU)、两点虚交复曲线设计与敷设(FU/FUF)、两点虚交非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设计与敷设(FDCK/FDCF)以及两点虚交卵型曲线的设计与敷设(LQX/LQXF)。 3.该程序利用模拟菜单操作,各个程序既可单独使用,又可联合使用。程序必须全部输入完才能正常运行(特殊平曲线除外)。4.程序使用技巧:运行时按照提示输入数据即可得到结果:①单交点平曲线半径可根据控制较严的一项进行选择:外距控制按1 (E)、切线长控制按2(T)、曲线长控制按5(L);结果不满意可按 运行相应程序,拟放曲中桩号(QZ桩号) (QZ)位置需向外或者向内偏移的距离(例如: 1.5米),再运行外距控制程序(E),需向外偏移时E值输入E-偏移距离(例如:E-1.5),向内偏移时输入E+偏移距离(例如:E+1.5),即可得所求半径。③运行敷设程序得到中桩坐标,X值为沿导线上量取的长度,X前面的交点桩号为量取长度的起点,方向为测量的前进方向,Y值为偏移导线的垂直距离,Y值为正时向内偏移,为负时往外偏移。④复曲线和卵型曲线须先拟定第一个曲线半径即可。⑤C型曲线和S型曲线可分成两个曲线,分别用外距控制和切线长控制进行计算。

缓和曲线计算原理

1.2道路线形的基本介绍 道路运输在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道路的新建和改建,测量工作必须先行,所以公路施工测量所承担的任务也是非常大的,为了更好的进行道路施工工作,下面就道路线形进行一下简单的介绍。 一般所说的路线,是指道路中线的空间位置。中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称作路线的平面;沿中线竖直剖切再行展开则是路线的纵断面;中线上任一点法向切面是道路在该点的横断面。 无论是铁路、公路还是地铁隧道和轻轨,由于受到地形、地物、地质及其他因素的限制,经常要改变线路前进的方向。当线路方向改变时,在转向处需用曲线将两直线连接起来。因此,线路工程总是由直线和曲线所组成。曲线按其线形可分为:圆曲线、缓和曲线、复曲线和竖曲线等。 公路中线应满足的几何条件是:线形连续平滑;线形曲率连续(中线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值);线形曲率变化率连续(中线上任一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值)。考虑上述几何条件,顾及计算与敷设方便,现代公路平面线形要素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其中缓和曲线的曲率半径是从∞逐渐变到圆曲线半径R的变量。在与直线连接处半径为∞,与圆曲线连接处半径为R,曲线上任一点的曲率半径与该点至起点的曲线长成反比。 目前公路线形设计已开始使用非对称线形(成为非对称平曲线)设计,特别是在互通立交匝道和山区高速高速公路线形设计中,这种线形设计使用得较多。非对称线形分为完全非对称线形和非对称非完整线形两种,所谓“完全非对称曲线”的含义就是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处(ZH或HZ)的半径为∞,圆半径为R,第一缓和曲线

长1s l ,第二缓和曲线长为2s l ,12s s l l ≠。所谓“非完整”的含义是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半径不是∞,而是1 R 、2 R 。而坐标法成为高速公路放样的主要方法,坐标法放样 线路中线的这个操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就是计算线路放样点的坐标。 2 路线中桩坐标计算原理 在实际工程中,线路的设计由专门的设计方完成,在线路完成设计得到审批后设计方便把所设计线路的线路要素(或者称为曲线要素)提供给施工方。所提供的曲线要素一般包括:线路中各曲线段的起点坐标、起点里程、起点半径、终点坐标、终点里程、终点半径、交点坐标、曲线参数、转角(包括用一定的符号表示左右转)、两条切线长(起点与终点各所对应的两条切线)、曲线长。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所提供的曲线要素也不一样,以上所述的要素是大多数设计方会提供的,有的设计方在提供上述要素的前提下,还提供曲线段的外距、中点坐标、弦长或者走向方位角等要素,供施工方在计算施工坐标时予以相互检核。 所以,为了保证原理的通用性,我们需要用最少的、最通用的、最有利于使用、最有利于推算的条件来讲解。通过对多份实际工程中用到的曲线元素的分析,得出了计算最复杂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的中、边桩坐标及中桩→边桩坐标方位角的最少条件。 中桩,指的是为表示中线位置和线形等,沿路线中线所设置的编有桩号的桩或标志。中桩测设是指沿着直线或曲线详细测设中桩,是工程中放样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桩的放样方法有多种,但随着测量仪器的日益先进,测量手段也开始发生变化且趋向于简单,测量的结果也日益精确,当然所要求的放样元素也由所变化。现在工程中实际用到的放样仪器主要是全站仪、GPS-RTK ,这就决定我们在计算线路的放样元素时,得出的主要对象是桩位在总体坐标系中的二维坐标(高程放样是在其单独的高程坐标系中单独进行的)。

详解电机S曲线加减速控制

详解电机S曲线加减速控制 1、S型曲线 1.1 简介 Sigmoid函数是一个在生物学中常见的S型函数,也称为S型生长曲线。Sigmoid函数也叫Logistic函数,取值范围为(0,1),它可以将一个实数映射到(0,1)的区间,可以用来做二分类。该S型函数有以下优缺点:优点是平滑,而缺点则是计算量大。 Sigmoid函数由下列公式定义: Sigmoid函数在[-8,8]的计算数值以及图形如下:

由以上数据与图形可见,S型曲线就是指图形中变化阶段的曲线呈现一个英文字母'S'型,该曲线无限趋向于0和1,即取值范围为(0,1)。 1.2 曲线延伸 为了更直观地观察A、B、a、b分量对函数的影响,我整理了一下对应的曲线图,如下所示:

由图可见,A、B分量影响的是曲线的取值范围,而a、b分量影响的则是曲线的平滑程度。 2、应用场景–电机加减速控制 2.1 简介 电机加减速,顾名思义,即电机以加速方式启动,速度达到预设目标速度后保持一段时间匀速转动,随后又开始以减速方式转动直至电机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停止转动。 一方面,电机加减速可以避免电机急开急停,进而可能对电机造成一定损坏;另一方面,也可以防止电机在高驱动速度不能起步的情况,即高驱动速度会出现空转、丢步现象。因而,在电机需要达到一个较高的速度时,通常需要采用慢速加速驱动的方法,简而言之,就是需要有一个加速过程。

例如:步进电机驱动负载可以按目标速度起动,若目标速度超过自身起动脉冲频率时,则 该情况下不能起动。因而,只有当起动频率比电机起动脉冲频率低时才能正常起动,采取加速的方式使速度线性地增加到目标速度,这种方法则称为慢速加速驱动。 2.2 T型与S型 目前,在电机加减速控制上,普遍的加减速方法主要有T型加减速和S型加减速,实现方法则有公式法或查表法。 S型加减速相对于T型加减速更加平稳,对电机和传动系统的冲击更小,即S型加减速的优点是启动和停止都很平滑,不会有很大的冲击,但是也并非不存在缺点,缺点就是启动和停止的时间比较长。 2.3 电机加减速控制 如要将S型曲线应用到电机的加减速控制上,需要将方程在X、Y坐标系进行平移,同时对曲线进行拉升变化:即Y = A + B / ( 1 + exp( -ax + b ) ),则根据该曲线方程的相关特征可知,A、B分量可用于控制电机速度(频率)的取值范围,而a、b分量可用于控制速度(频率)变化率。最终根据实际的需要,在加减速过程中采用以下的曲线方程为: Fcurrent = Fstart + (Fend-Fstart)/(1+exp( -Flexible(i - Num )/ Num) ) =Fstart + (Fend-Fstart)/(1+exp( -(Flexible/Num)*i+Flexible) ) 即此处相当于A =Fstart、B = Fend-Fstart、a = Flexible/Num、b = Flexible,取值范围为(Fstart,Fend),即加减速的起始速度(频率)以及目标速度(频率)。上述公式各变量说明如下:

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线路/路基# 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支东延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线路处, 天津 300142) 摘 要:结合我国铁路路网的规划, 通过对多个项目速度目标值选择的研究过程及 结果, 阐述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应根据路网规划、正在研制和开发的机车类型、线 路承担的主要运量、沿线地形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提出了客运专线、客货混运 铁路速度目标值应研究的范围及铁路速度目标值研究的步骤和应考虑的因素。
b5E2RGbCAP
关键词:铁路; 速度目标值; 研究中图分类号:U 212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
号:10042954(2005) 03000603D eter m i nation of Speed Target Value of R ail ways Zh iD ongyanp1EanqFDPw Ab stract A ccording to genera l plann i ng of ra il w ay net in Ch i na , and researches on deter m i nation o f targe t va l ues o f m any ra il w ay pro jects , it is stated t hat consi derati on should be g iven t o s uch fac -to rs as ra il way net plann i ng , types ,DXDiTa9E3d t ype of loco m oti v es , pr i m ary traffic T he scope and and landfor m cond iti ons a l ong t he line . 虑确定。
1 / 13

基于目标行程的S型速度曲线规划

基于目标行程的S型速度曲线规划 默认:加加速度为一个常数,当然是可正可负的; 最大加速度受限; 最大速度受限; 说明:在参数确定的条件下,根据行程的远近可以将S型速度曲线划分为三类:七段式、六段式、四段式 MATLAB仿真代码如下: %SDí?ù?è?ú??μ?éú3é£?7??ê?£?6??ê?ò??°4??ê??£ %ê?è?2?êy?μ?÷£?????2?êy·?±eê??ó?ó?ù?è£?×?′ó?ó?ù?è£?×?′ó?ù?è£??·3ì%?òóD??è?μ?ì??tv_max>a_max^2/h; function s_curve( h ,a_max,v_max ,s) %UNTITLED Summary of this function goes here % Detailed explanation goes here s1=(v_max^2*h+v_max*a_max^2)/(2*a_max*h); s2=(a_max^3)/(h^2); double s1; double s2; double a_max_sub; double v_max_sub; double t1; double t2; double t3; double t4; double t5; double t6; double t7; s1=(v_max^2*h+v_max*a_max^2)/(2*a_max*h); s2=(a_max^3)/(h^2); fprintf('s1*2= %f \n',s1*2); fprintf('s2*2= %f \n',s2*2); if(s>=s1*2) t1=a_max/h; t2=(v_max-a_max^2/h)/a_max; t3=t1; t5=t3; t6=t2; t7=t1; t4=(s-s1*2)/v_max; disp('6_scurve:'); fprintf('t1= %f \n',t1); fprintf('t2= %f \n',t2); fprintf('t3= %f \n',t3); fprintf('t4= %f \n',t4); fprintf('t5= %f \n',t5); fprintf('t6= %f \n',t6); fprintf('t7= %f \n',t7); %t0=0:0.001:(t1+t2+t3+t4+t5+t6+t7);

缓和曲线放样(ZLL)

目录第一部分:坐标放样竞赛题目 第二部分:缓和曲线基本知识点讲解第三部分:根据例题来计算 第四部分:自己做练习

第一部分:坐标放样竞赛题目 工程施工放样竞赛样题 已知某道路曲线第一切线上控制点ZD1(500,500)和JD1(750,750),该曲线设计半径R=1000m,缓和曲线长L0=100m,JD1里程为DK1+300,转向角α右=23°03′38″。请按细则要求使用非程序型函数计算器计算道路曲线主点ZH、HY、QZ点坐标,及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K1+100、K1+280的坐标,共计算5个点。然后,根据现场已知测站点O、定向点A、定向检核点B,使用全站仪进行第一缓和曲线和圆曲线上中桩点放样K1+100和K1+280点。控制点和待放样曲线之间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点有两套坐标,第一套坐标供放样,第二套坐标供检测(该套坐标放样完成后需检测时,请选手向裁判索要)。 实施步骤: (1)计算道路曲线常数、曲线要素、主点里程、主点及若干曲线中桩点坐标; (2)在测站点安置全站仪,定向,测量方向检核点的坐标,对定向方向进行检核;

(3)根据计算出的中桩点坐标,用全站仪点进行曲线中桩点实地放样,并在地面上做好标记; (4)在放样点上安置棱镜等待裁判实测已放样点位坐标确定点位放样的精度。 曲线常数、要素、主点里程及中桩坐标计算成果表

第二部分:缓和曲线基本知识点讲解 铁路、公路在线路方向改变时,在转向处需要用曲线将两直线连接起来,常见的曲线形式有圆曲线、缓和曲线等。圆曲线是具有一定半径的圆弧。缓和曲线是曲率半径从无穷大逐渐变到圆曲线半径R。下图为缓和曲线的图示: 一、缓和曲线的主点:直缓点ZH、缓圆点HY、曲中点QZ、圆缓点YH、缓直点HZ。解释:直缓点表示由直线过度到缓和曲线的点。字母是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其他点同理。 二、缓和曲线常数:

交点法线路平曲线坐标计算 [新方法]

线路线路工程工程工程[[交点法交点法]]平曲线坐标计算[新方法] 作者作者::刘宗远 联系方式QQ :63453673 2013年10月 [简述]:在网上看了很多网友的线路交点法计算程序,平曲线小坐标大多采用的是切线支距法切线支距法切线支距法。经本人结合线路工程的施工特点和相关资料,总结归纳出一套全新的全新的全新的线路坐标编程线路坐标编程线路坐标编程解算方法解算方法解算方法(弦线偏弦线偏角支距法角支距法——————也叫极坐标法也叫极坐标法也叫极坐标法)。计算精度满足线路主线要求。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基本公式基本公式 一、圆曲线圆曲线:: 1、偏角: 2、弦长: 式中: —偏角 — 弧长所对应的圆心角 —待求点到zy 点的距离 二、缓和曲线缓和曲线:: 1、切线角: (1)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切线角: (2)曲线上任一点偏角: (3)弦切角:(hy(yh)点处弦线与切线的交角) 2、弦长:2 25 90Ls r l l c i ××?= 式中: zh ki l ?= 缓和曲线一点到zh 点的距离 —前(或后)缓和曲线总长

第二部分第二部分::程序分步公式程序分步公式 一、交点参数计算:(非对称缓和曲线型) 1、内移值P : 前缓和曲线内移值:34 1 212688241R L R L P S s ? = 后缓和曲线内移值:3 4 2 2 22688242R L R L P S S ?= 2、切线增长值q : 前缓和曲线切增值:23 1 124021R L L q s s ?= 后缓和曲线切增值:2 3 2 224022R L L q s s ?= 3、切线角β: 前缓和曲线切线角: R L S 1 901= β 后缓和曲线切线角: R L s 2 902=β 4、切线长T : 前切线长:αα sin 2 112tan )1(1p p q P R T ?? ++= 后切线长:α αsin 2 122tan )2(2p p q P R T ?+++= 5、曲线总长:)(5.0180 21S S L L R L +×+=π α

曲线坐标计算(

曲线坐标计算 一、圆曲线 圆曲线要素:α---------------曲线转向角 R---------------曲线半径 根据α及R可以求出以下要素: T----------------切线长 L----------------曲线长 E----------------外矢距 q----------------切曲差(两切线长与曲线全长之差)

各要素的计算公式为: 2 α tg R T ?= ??=180π α R L (弧长) ) 12(sec -=α R E (sec α=cos α的倒数) 圆曲线主点里程:ZY=JD -T QZ=ZY +L /2 或 QZ=JD -q /2 YZ=QZ +L /2 或 YZ=JD +T -q JD=QZ +q /2(校核用)

1、基本知识 里程:由线路起点算起,沿线路中线到该中线桩的距离。 表示方法:DK26+284.56。 “+”号前为公里数,即26km,“+”后为米数,即284.56m。CK ——表示初测导线的里程。 DK ——表示定测中线的里程。 K——表示竣工后的连续里程。 铁路和公路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2、曲线点坐标计算(偏角法或弦切角法) 已知条件:起点、终点及各交点的坐标。

1)计算ZY 、YZ 点坐标 通用公式: 2)计算曲线点坐标 ① 计算坐标方位角 i 点为曲线上任意一点。 li 为 i 点与ZY 点里程之差。 弧长所对的圆心角 弦切角

i i δαα±=--JD ZY ZY 弦的方位角 当曲线左转时用“-”,右转时用“+”。 ② 计算弦长 δ sin 2??=R C ③ 计算曲线点坐标 此时的已知数据为: ZY (x ZY ,y ZY )、 ZY - i 、 C 。 根据坐标正算原理: i ZY ZY i αC x x -?+=cos i ZY ZY i αC y y -?+=sin

缓和曲线

关于缓和曲线的见解 我国公路与铁路均使用回旋线作为缓和曲线,回旋线的几何意义是:曲线上任意点P的曲率半径ρ与该点至ZH的曲线长L成反比,曲线方程式为ρ=A2/L,即A=√Ls*R。其余曲线要素值有:圆曲线内移值P, 切线增量q, 切线长T, 回旋线在P点的偏角β;缓和曲线的计算式祥见5800《书3-公路与铁路施工测量程序》公路与铁路施工测量程序(10022),33-35页。以实例及图比较容易看懂。 所有线形按其形式可分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S型曲线、C型曲线、卵形曲线、凸型曲线、复曲线、回头曲线等。 缓和曲线根据设计给定参数方法的不同,可按交点法和线元法进行计算。交点法与线元法都需要缓和曲线参数A(线元法一般给定缓和曲线长,则A=√(LS*R),),与圆曲线半径R,其余所需已知数据差异为:交点法需要已知1、JDn的桩号与坐标,2、JDn-1的坐标,3、JDn 的转角Δn或JDn+1的坐标。线元法(即积木法)需要已知1、ZH、HY、YH、HZ的桩号及坐标,2、走向方位角。实例:交点法给定参数形式如FX-5800公路高铁测量程序里面C匝道的参数数据,线元法给定参数形式如FX-5800公路高铁测量程序里面D、E、F匝道的线元数据 (一)直线 主要控制参数为直线段起点桩号,坐标,方位角。 (二)一般曲线

一般曲线主要包括圆曲线、完整缓和曲线、单交点对称型曲线、单交点非对称型曲线: 1、圆曲线 主要组合为圆曲线起点~圆曲线上任一点。 2、完整缓和曲线与非完整缓和曲线 主要组合为ZH(HZ)起点~缓和曲线上任一点。 “完整缓和曲线”是指起点直缓点或缓直点已知的缓和曲线,“非完整缓和曲线”是指起点直缓点或缓直点未知,仅知道缓和曲线上的任意一点或两点的缓和曲线,计算时需推算缓和曲线起点。“非完整缓和曲线”与“完整缓和曲线”的区别,如上图,QD与ZD为非完整缓和曲线与其它线元相连接的两端点,QD(起点)为桩号较小的端点,ZD(终点)为桩号较大的端点,有R2不等于0为非完整缓和曲线(即实际缓和曲线长L1为Ls的一部分A2 /R=Ls),R2等于0就为完整缓和曲线。如果设计给定的是缓和曲线旋转参数A,则判断方式如下:L=A2/R,计算出来的线元长度等于设计给定线元长度为完整缓和曲线,不等于则为非完整缓和曲线 如下表是FX-5800公路高铁测量程序里面D匝道的线元表:

高速列车及其速度目标值的探讨

第24卷,第5期 中国铁道科学Vol 124N o 15 2003年10月 CH INA RAILWAY SCIENCE October,2003 文章编号:1001-4632(2003)05-0001-08 高速列车及其速度目标值的探讨 马 大 炜 (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根据铁路运输高速化的发展趋势,初步分析了旅行速度、票价、运输管理、高速列车等因素和速度目标值的关系。提出高速列车是影响速度目标值的关键问题。从高速列车的牵引、能耗、制动能力和噪音方面对轮轨方式和磁悬浮方式的高速列车按不同速度目标值进行分析比较。以正在设计中的京沪高速铁路为例,在京沪高速列车运行仿真研究的基础上,按直达方式和沿线停站方式,对不同速度目标值的地面干线运输系统其旅行时间和能耗的经济问题进行简要的计算对比。提出选择我国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建议。 关键词:高速列车;牵引;制动;能耗;速度目标值 中图分类号:U238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03-05-27 作者简介:马大炜(1943)),男,江苏苏州人,研究员。 基金项目:铁道科学研究院研发中心项目(TY1694) 1 高速铁路速度目标值的选择 速度目标值是运输系统最重要的技术参数,也是高速铁路赖以不断发展并在与其他旅客运输系统的竞争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基本条件。最高试验速度是铁路高速化技术水平的反映,速度目标值则是高速铁路实际运营的最高速度,因此除技术上的可行性以外,选择速度目标值时还必须充分考虑实际应用的合理性和可靠性问题。根据国外高速铁路发展的经验和趋势,选择速度目标值的主要因素如下。111 不同速度目标值的优势范围 地面交通系统的旅行速度不仅和最高运行速度即速度目标值有关,还取决于运输组织模式(如停站次数和时间)和旅行距离。因此高速铁路的优势范围一般是中长距离的旅客运输,速度目标值越高就越能在长距离和直达运输中发挥其优势。反之对于300km 以下的近距离或短区间运行,旅客非铁路旅行时间和列车起停附加时分、停站时间在总旅行时间中的比例较大,速度目标值对旅行速度的影响较小。 112 不同速度目标值的票价和旅客支付能力由于速度目标值不同,必然影响高速铁路的各种固定设施技术标准和造价的不同,加上移动设备特别是机车车辆或动车组的购置费,导致人均公里 旅行费用或票价水平的重大差别。因此必须考虑随 速度增长导致的票价增长幅度,并结合客流构成,从旅客的支付能力及时间价值出发对高速铁路的速度目标值进行选取。根据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对京沪高速铁路的运行率估算为0132元/人公里(300km #h -1目标值),较中速的0120元/人公里增加60%,但仍远低于民航票价,并能将京沪旅行时间由14h 缩短一半以上(5h~6h),所以具有重大的实际意义。另一方面通过对500km #h -1目标值磁悬浮方案(德国常导方式)的分析表明,京沪长大干线的运价率约为0162元/人公里,即运价增加近一倍接近于民航票价,而直达旅行时间仅较300km #h -1轮轨方式缩短约115h,因此即使在技术上可行,从旅客支付能力和时间价值的经济性而言是不可取的。 113 速度目标值和高速铁路运营管理的关系高速铁路的运营管理包括运输组织和养护维修等各方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问题,在这方面轮轨方式的高速铁路已有国外高速铁路和国内铁路的大量经验可供参考,磁悬浮方式的高速铁路则在技术上尚未完全成熟。20世纪80年代英国伯明翰机场磁悬浮铁路营业线的/下马0就提供了一个磁悬浮方式不便养护维修的反面实例,在长大干线上更存在着和既有铁路不能兼容等重大的运营管理问题。对于轮轨方式,也有速度目标值对运营管理的

列车运行控制速度曲线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实验一:绘制列车限制速度曲线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标 已知:列车在一段长1500米的试验线上运行。列车全长55米,最大牵引加速度为1.7m/s/s,最大制动减速度为1.5m/s/s,牵引切断延时6秒。列车运行起点在60米处,运行方向沿着里程增加的方向运行。安全要求如下: ?全线要求限速100公里每小时; ?试验时为保证安全,要求列车运行时不得超过1366米处。 问题:请编程计算列车在线路上各点的安全运行速度(每隔一厘米计算一个速度点)。安全运行速度是指:为保证行车安全,当列车速度超过此速度值后,必须采取制动措施。 本次实验的目标是生成一条速度曲线,对这条速度曲线有以下几点要求: 1.全线速度不超过100公里每小时即27.78米每秒 2.在1366米之前列车需减速到0 二.实验过程 本次问题的主要难点在速度曲线的生成。

1.速度曲线的生成 首先列车在得到减速指令时,有6s的牵引力切断延时,考虑最不利的情况, 在得到减速指令时,列车处于加速阶段,加速度 ,加速时间,则空走距离 之后列车视为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减速度,初速度为,末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 .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速度为0,则刹车距离

根据要求,有 其中是列车距防护点的距离,取最不利情况即 带入数据,根据①②③可得其防护速度与当前列车距防护点距离的关系式为 当时, 2.程序的编写 使用matlab进行编程,算法流程如下图: 限速计算函数: function [ v ] = xiansu( sz,s,vt ) v=-19.2+0.5*sqrt(691.2+12*(sz-s)); if v> vt v= vt; end if v<=0 v=0; end end 其中sz为防护点位置,s为当前列车位置,vt为列车限速,v为防 护速度。 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重新整理排版.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5800交点法不对称缓和曲线

Casio5800交点法程序 (输入版) (歪哥哥2009版) 本程序由一个主程序JD和三个子程序(JDA、JDB、JDC)构成,运行时只需运行主程序即可! 本程序适用于单交点对称型、不对称型、无缓和曲线单圆曲线型一个交点范围内(含交点前后有直线段时)的曲线要素核对和坐标计算,手工输入要素,对设计图纸的“直线、曲线转角表”中交点数据进行复核验证,并为线元法程序提供起点坐标起点切线方位角等数据!当然本程序也可单独逐交点输入进行放样计算用!鉴于5800计算器的空间和以上所述本程序的主要目的,故此程序不修改为数据库版本!需要的自行修改结合XY框架自己修改为数据库反算程序等! 主程序名:5.JD 24→Dimz↙ Cls :"XC"?U :"YC"?V :"K(JD)"?K :"X(JD)"?X : "Y(JD)"?Y :"LS1"?B :"LS2"?C : ?R : "(ZH)FWJ°"?M : "α(Z-,Y+)°"?O : M+O→N : Prog "JDA"↙ Cls :"T1=":"T2=":"L=":"LY=": Locate 4,1,S : Locate 4,2,T : Locate 4,3,L : Locate 4,4,Q◢

Cls :"E=":"K(ZH)=": Locate 7,1,E : Locate 7,2,Z[1]◢ Cls : "K(HY)=":"K(QZ)=":"K(YH)=":"K(HZ)=": Locate 7,1, Z[2] : Locate 7,2, Z[3] : Locate 7,3, Z[4] : Locate 7,4, Z[5]◢ LbI 0 : "K×+×××"?P : "Z"?D : If D≠0 :Then "RJ"?H : IfEnd : Prog "JDB"↙ If D<0 :Then Cls :"X(L)=":"Y(L)=": Locate 6,1,F : Locate 6,2,G◢Pol(F-U,G-V : Cls :"S(L)=": Locate 6,1,I : "F(L)=": 360Frac((J+360)÷360▼DMS◢ Goto 0: IfEnd↙ If D=0 :Then Cls :"X(Z)=":"Y(Z)=": Locate 6,1,F : Locate 6,2,G : " QXFWJ(Z)=": Z▼DMS◢ Pol(F-U,G-V : Cls :"S(Z)=": Locate 6,1,I : "F(Z)=": 360Frac((J+360)÷360▼DMS◢ Goto 0: IfEnd↙ If D>0 :Then Cls :"X(R)=":"Y(R)=": Locate 6,1,F : Locate 6,2,G◢Pol(F-U,G-V : Cls :"S(R)=": Locate 6,1,I : "F(R)=": 360Frac((J+360)÷360▼DMS◢ Goto 0: IfEnd↙ 子程序1名:JDA If O<0 :Then -1→W : Else 1→W : IfEnd : WO→A ↙ B2 ÷24÷R-B^(4)÷2688÷R ^(3) →Z[6] ↙ C2 ÷24÷R-C^(4)÷2688÷R ^(3) →Z[7] ↙ B÷2-B^(3)÷240÷R2→Z[8] ↙ C÷2-C^(3)÷240÷R2→Z[9] ↙ Z[8]+((R+Z[7]-(R+Z[6])cos(A))÷sin(A))→S↙ Z[9]+((R+Z[6]-(R+Z[7])cos(A))÷sin(A))→T↙ RAπ÷180+(B+C) ÷2→L↙ RAπ÷180-(B+C) ÷2→Q↙ (R+(Z[6]+Z[7])÷2)÷cos(A÷2)-R→E↙

各种曲线类型的缓和曲线的判断及起点、终点曲率半径的计算方法

各种曲线类型的缓和曲线的判断及起点、终点曲率半径的计算方法 看到这个标题是有点绕口啊!总结任何曲线类型都是由自然段组合而成,所谓自然段统指直线、缓和曲线、圆曲线。圆曲线又分单圆曲线和复曲线。单圆曲线就是单一半径的曲线。具有两个半径或以上不同半径的曲线称复曲线。在此一般平曲线不在说了,第一缓和曲线、圆曲线、第二缓和曲线。目前在坐标计算中经常遇到缓和曲线,实际中相信有很多测友选择用积木法或叫线元法正反算程序进行线路坐标计算,这就牵涉到线元的起点终点曲率半径判断的问题,一般的直线元,圆曲线元的起点终点半径判断,比较容易,可能令大家感觉麻烦的就是缓和曲线起点终点半径判断问题,缓和曲线有时候判断算对了,有时候却坐标算不对,究其原因,问题就出于该缓和曲线是否是完整缓和曲线。目前公路线性有非对称线性的设计,特别是在互通立交匝道和山区高速公路线性设计中。非对称线性又分为完全非对称线性和非对称非完整线性两种。所谓“完全非对称曲线”的含义就是第一缓和曲线长和第二缓和曲线长不等,而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处的半径为无穷大。所谓“非完整”的含义就是第一缓和曲线和第二缓和曲线的半径不是无穷大,而是有半径的。关于这点,一般课本教材上没有明确的讲述,查找网上对此问题的解释也是散见于不同的论文著作中,对于测量新手来说,线元法程序是非常适用上手的,但却往往因为遇到不完整缓和曲线的起点或终点的半径判断计算不出来导致坐标计算错误,的确是件令人恼火的事情,在此我就把自己的判断经验做一论述,给用线元法程序的测友们一同分享,当然高手们请一笑而过,也可留下你的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学习。 先说说完整缓和曲线和不完整缓和曲线以及不对称缓和曲线与对称缓和曲线的概念问题,以免混为一谈.

fx-5800不对称缓和曲线计算程序

CASIOfx-5800P不对称基本曲线交点法正反算程序 CASIOfx-5800 摘要:在铁路、公路、隧道、市政等工程设计和施工中,常常涉及到曲线线路坐标的计算,竖曲线高程计算,在现场测量一般方法是借助于CASIO fx-4500p、CASIO fx-4800p、CASIO fx-5800p计算器或更先进一些的SHARP PC-E500计算机等工具进行计算。本文作者通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利用CASIO fx-5800p采用交点法编程,不对称基本曲线正反算、及高程全线贯通、缓和曲线加宽、缓和曲线超高、线路法向方位角、曲线左右边桩坐标的计算,而且具非常简洁直观、易于掌握使用、计算过程快速、计算结果准确无误等特点。目前我国计算器已得到普及,计算器已广泛应用于工程设计、施工的各个环节甚至于外业工作,所以本程序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1、概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笔者在从事多年的铁路、桥梁、隧道、高速公路、市政桥梁等类型工程施工技术工作中,总是尝试将先进的科学工具运用于工程施工技术及工程计算中以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笔者先后采用过CASIO fx-4500p、CASIO fx-4800p、CASIO fx-4850p、CASIO fx-5800p、编写程序用于曲线坐标计算,应该说逐渐走向完善和先进,一个复杂程序编写工作量相当大,还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测试和调试方能使用,在施工测量过程中为提高工作效益,避免在测量施工过程中发生错误,根据工程项目设计名称将该工程桥墩里程、路基断面里程、涵洞里程、以及工程项目所有的工程创建多个数据库,测量施工采用数据库文件进行测量施工,减少在测量施工发生的错误。怎样才能从繁琐、枯燥的数学计算中解脱出来?笔者想到了借助于、CASIO fx-5800p进行此项工作,相比较而言,较为简单实用。采用、CASIO fx-5800p计算方法很好地解决了以上问题,及操作简单的特点,不需要进行繁杂的程序编写工作,仅仅利用计算器引用及本身强大的计算器功能和简单数学公式就完全满足各种使用要求。利用其简单的编程操作,可方便地进行原始数据的计算结果及测量施工使用,即使对计算器及应用了解不多的人员也能很快理解和使用。 文件名QDSJK Lb1 0 S:?S If S=1:Then66690.14→S:2.2→Z:90→E:IfEnd If S=2:Then66730.74→S:2.2→Z:90→E:IfEnd If S=3:Then66786.74→S:2.2→Z:90→E:IfEnd If S=4:Then66827.34→S:2.2→Z:90→E:IfEnd If S=5:Then66860.15→S:2.2→Z:90→E:IfEnd If S=6:Then66892.87→S:2.2→Z:90→E:IfEnd Prog‖XLZB-ZS‖ 2、根据线路设计创建曲线要素数据库,可以进全线贯通,在线路设计时有可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