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原卷+解析版)

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原卷+解析版)
地理知识清单-专题07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原卷+解析版)

专题07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专练下图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

B.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C.城市集聚效应决定了城市规模结构

D.超过临界点后,城市规模发展一定会形成都市圈

2.城市集聚效应达临界点后,将可能出现()

A.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大城市的郊区,寻找就业机会

B.郊区工商业功能明显增强,逐渐演变为中小型城市

C.城市与农村的分离更加明显,大都市圈逐步形成

D.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的相互迁移为主

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这种做法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回答3~5题。

3.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4.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5.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

A.交通枢纽B.绿地公园

C.医疗中心D.批发市场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发展情况。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回答6~8题。

6.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

A.人均GDP波动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C.非农业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

D.城市建成区面积2004年达到最大值

7.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技术水平提高

C.生态环境改善D.国家政策实施

8.根据四个特征要素的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土地供应紧张

C.居民购买力停滞D.交通快速发展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回答9~11题。

9.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辽宁B.上海

C.湖南D.安徽

10.2000-2005年,吉林省的()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11.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完成第13~15题。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7.62 4.9610.26

1997年 1.99 3.58 2.32 5.88 4.178.39

13.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德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阿根廷

14.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在部分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目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15.造成1984—1997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③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外迁和资产外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第16~18题。

16.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

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

D.农业人口散居区

17.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

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

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

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

18.2000—2010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交通因素

C.政策因素

D.环境因素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20.空中连廊系统()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21.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于()

A.城市化初期

B.城市化加速期

C.郊区城市化时期

D.再城市化时期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②④

2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据此完成23~25题。

23.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

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

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

D.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

24.浑南新城的建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居住,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需要大量建设的是() A.综合性商厦B.幼儿园

C.大型医院D.公安分局

25.缓冲绿化带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26.本世纪以来,城市化水平最高、发展速度最快的分别是()

A.甲丁B.乙丁

C.乙丙D.甲丙

27.最早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网约车是出租汽车的一种形式。据统计,一辆出租车或网约车占用城市道路资源相当于15~20辆私人出行小汽车,一辆公共汽车占用城市道路面积65平方米,而运能相当的60辆小汽车占用1600平方米城市道路。结合下表回答28~29题。

佛山市2014~2016年前3个季度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情况

2014年2015年2016年

拥堵指数 6.43 6.76 6.95

平均时速24.93km22.95km21.73km

28.结合题中材料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共汽车比私人小汽车运能大,灵活性更好

B.网约车占用道路资源比私人小汽车大

C.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日益严重

D.近3年来佛山通勤日晚高峰交通拥堵可能与网约车有关

29.为了更好地解决佛山的城市拥堵状况,下列做法不可行的是()

A.公共汽车占用道路资源少,应优先发展公共交通

B.鼓励私人小汽车以“拼车”方式出行

C.合理规划道路,建设立体交通枢纽

D.大力发展网约车,以便充分利用城市的道路资源

3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总人口79.5万,其中一半的人口居住在周边的卫星城。城市土地利用与地铁交通系统有紧密联系。50%以上的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图1斯德哥尔摩市轨道系统和主要卫星城

图2卫星城就业人口的居住地分布图3卫星城居住人口的就业地分布

(1)斯德哥尔摩市中心区和卫星城共同组成大斯德哥尔摩市,据图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的特点。

(2)据图2、图3分析城市居民就业地与居住地的空间分布特点,并解释把卫星城建设成为城市分中心的原因。

(3)该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各城市的中心区,与社区市民广场相连,广场周边被商店、学校及社区基础设施围绕,居住区分布在距离车站600米范围内,车站周围形成高密度住宅区,这样的功能区一般称作混合区。请对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做出评价。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城市化,造成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热岛强度是表示热岛效应的重要指标,用城市和郊区的气温差值表示。下图为1961—2015年上海市热岛强度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上海市是我国著名的制造业中心,下图为该市主要制造业基地分布示意图。“1+6”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南通、宁波、嘉兴、舟山,总面积2.99万平方千米,总人口约5400万,该都市圈正努力打造60~90分钟交通圈,形成“同城效应”。

(1)简述1961—2015年上海热岛强度变化特征,提出解决城市热岛的主要措施。

(2)目前,上海市正在对制造业进行转型升级,应采取的措施有哪些?

(3)分析上海与周边城市形成“同城效应”的主要条件及其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影响。

(4)未来崇明岛将建设成为国际生态岛,请你就“协调城市化发展与建设国际生态岛”这一话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32.长江三角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大都市圈城市体系。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就地式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一般不离开居住地,而农村逐步向城镇转化,这是城市化的一种新趋势。

材料二德清位于长江三角洲杭嘉湖平原西部,人口49.2万(2010年),有铁路、高铁、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穿境而过,2012年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7.0∶57.2∶35.8。

(1)描述长三角大都市圈的城市体系。(8分)

(2)据图,从城市之间的距离、城市数量、城市服务范围,分析城市等级高低之间的差异。(8分)

(3)分析浙江省德清县就地城市化的区位条件。(4分)

33.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2016年2月16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明此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5分)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6分)

(3)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8分)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7分)

专题07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化

高考押题专练

下图为城市规模结构演变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

B.伴随工业化水平提高,城市集聚效应不断增强

C.城市集聚效应决定了城市规模结构

D.超过临界点后,城市规模发展一定会形成都市圈

2.城市集聚效应达临界点后,将可能出现()

A.农村人口大量进入大城市的郊区,寻找就业机会

B.郊区工商业功能明显增强,逐渐演变为中小型城市

C.城市与农村的分离更加明显,大都市圈逐步形成

D.人口迁移以城市之间的相互迁移为主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工业化进程中,首先是小城市迅速发展,之后大城市优先增长,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大城市郊区化现象,因此在工业化过程中,不同规模城市的发展速度不同,A对;城市集聚效应达临界点后开始减弱,但大城市规模则是先增加后减小,B、C错;超过临界点后,出现大城市郊区化现象,众多邻近城市规模扩大才有可能形成都市圈,D错。第2题,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集聚效应达临界点后开始减弱,一些大城市人口和工商业迁往郊区,郊区逐渐演变为中小型城市,B对,A、D错;随着大城市郊区及部分小城镇演变为中小型城市,城市与农村的分离变得不明显,C错。

【答案】1.A 2.B

新加坡被誉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典范”,其成功之处在于将城市交通系统与城市整体规划相结合,制定了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新加坡将全国划分为5个人口约100万的大区,5个大区再分为25个卫星镇,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相应等级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并通过便

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最终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如下图所示),这种做法成为解决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方式。据此回答3~5题。

3.新加坡发展形成多中心空间体系的主要目的是()

A.分散中心城区人口B.加强城市管理力度

C.疏解城市中心职能D.促进关联产业集聚

4.新加坡卫星镇建设完善的公共配套设施主要是为了()

A.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加快经济转型发展

B.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减轻城市就业压力

C.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

D.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城市化的水平

5.推测位于新加坡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是()

A.交通枢纽B.绿地公园

C.医疗中心D.批发市场

【解析】第3题,根据材料可知,新加坡在城市中心之外设立了多个区域中心及多个卫星镇,利于分散中心城区产业、人口,缓解中心城区的“城市病”,A对,D错;城市多中心空间体系,产业、人口分散,会增加管理难度,B错;城市中心对卫星镇有辐射带动作用,其职能是卫星镇无法替代的,C错。第4题,新加坡每个卫星镇依据人口规模建设了相应的商业、学校、医疗、公园、交通等公共配套设施,可就近解决民生需求,减少交通出行压力,C对;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主要为产业、人口等提供服务,对产业结构没有明显影响,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较少,A、B错;在卫星镇建设公共配套设施,有利于加快中心城市人口向卫星镇分散,与城市化相反,属于逆城市化,D错。第5题,新加坡卫星镇是在“环状交通加卫星镇的总体规划”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便捷的交通网络将中心城区及各卫星镇连接”,说明卫星镇主要是围绕交通枢纽发展起来的,因而卫星镇中心的核心设施主要为交通枢纽,A对;卫星镇中心土地价格高,一般不会规划建设占地面积广的公园或批发市场,B、D错;医疗中心一般布局在居民区附近,便于就近为居民提供服务,C错。

【答案】3.A 4.C 5.A

城市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选取人口(非农业户籍人口)、经济(人均GDP)、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社会(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个特征要素来研究城市化的发展情况。下图示意1985-2012年京津冀地区城市化整体年均增长率统计。读图回答6~8题。

6.此时期,京津冀地区城市()

A.人均GDP波动下降

B.第三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

C.非农业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

D.城市建成区面积2004年达到最大值

7.京津冀地区城市主要特征要素在某些时段发生突然快速增长的原因最可能是()

A.基础设施完善B.技术水平提高

C.生态环境改善D.国家政策实施

8.根据四个特征要素的年均增长率差异判断,京津冀地区的城市()

A.非农劳动力过剩B.土地供应紧张

C.居民购买力停滞D.交通快速发展

【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非农业户籍人口年均增长率虽然呈波动趋势,但都大于0,说明非农业户籍人口呈上升趋势,C对;经济(人均GDP)和土地(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率都大于0,所以人均GDP 应该是增长的,城市建成区面积也是逐年增长的,2012年达到最大值,A、D错;图中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能反映商业的情况,不能反映第三产业比重的变化趋势,B错。第7题,本题解答的关键在于理解“突变”,即图示1993-1996年社会、经济的年均增长率和2001-2004年人口、土地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大幅上升。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等需要较长时期,不会引起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等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增加,A、B、C错;国家政策的实施,会使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大幅增加,开发区进行

大规模经济建设,能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吸引人口大量迁入,引起人口、土地、经济和社会等的年均增长率突然增加,D对。第8题,图示土地年均增长率始终大于0,说明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用地量增多,但2001-2012年土地年均增长率下降最大,最可能是因为土地供应紧张,B对;图中经济年均增长率远大于人口年均增长率,说明经济发展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非农劳动力过剩说法错误,A 错;图中社会年均增长率均在10%以上,说明居民购买力不断增加,C错;图中信息并不能直接反映交通发展状况,D错。

【答案】6.C7.D8.B

人口城镇化分为“城化”和“镇化”两部分,人口“城化”是指人口向各类城市的城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而人口“镇化”是指人口向小城镇的镇区集中的自然历史过程。为测定镇区人口集聚程度及其对人口城镇化发展的贡献,将镇区总人口占城镇总人口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水平”,将某一时期内某区域的镇区人口增长量占城镇总人口增长量的比例称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下图示意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2000-2005年和2010-2015年两个时段的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柱状分布。据此回答9~11题。

9.推测M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A.辽宁B.上海

C.湖南D.安徽

10.2000-2005年,吉林省的()

A.镇区人口呈现负增长B.城镇人口总数下降

C.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D.镇区人口总数上升

11.图示时期,关于重庆与陕西城化贡献率叙述正确的是()

A.重庆一直高于陕西

B.陕西一直高于重庆

C.2000-200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D.2010-2015年重庆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

【解析】第9题,两个时段,M省级行政区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普遍较低。2000-2005年,M省城镇

人口镇化贡献率为负值,说明该时期镇区人口减少,镇区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城化贡献率高;2010-2015年,由于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镇区人口增多,镇化贡献率提高。综上分析,上海符合该特点。故B选项正确。第10题,2000-2005年吉林省城镇人口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在增加,故A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随着经济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城镇人口总数应该增加,故B选项错误;该图反映的信息是吉林省镇化贡献率为正值,说明镇区人口增加,但不代表城区人口呈现正增长,故C选项错误。第11题,城化贡献率与镇化贡献率呈负相关,城化贡献率越高,镇化贡献率相对越低。读图可知2010-201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低于陕西,说明重庆的城化贡献率高于陕西,故D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2000-2005年重庆镇化贡献率高于陕西,即城化贡献率低于陕西,故A、C选项错误。

【答案】9.B10.D11.D

城市首位度,一般用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人口数量之比来表示,通常用来反映该国家或地区的城市规模和人口集中程度。一般认为,城市首位度小于2,表明结构正常、集中适当;大于2,则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读我国各地区城市首位度统计表,完成第13~15题。

东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

平均值广东平均值湖北平均值青海

1984年 2.33 5.22 2.517.62 4.9610.26

1997年 1.99 3.58 2.32 5.88 4.178.39

13.下列国家城市的首位度与青海省情况最接近的是()

A.德国

B.澳大利亚

C.日本

D.阿根廷

14.中西部地区城市首位度过高主要是因为()

A.中西部地区自然条件较差,自然资源在部分城市分布集中

B.土地面积大,城市数目多,发展快

C.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

D.政策优惠,集中发展首位城市

15.造成1984—1997年广东的城市首位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特区的设立②城市化进程的推动③逆城市化现象的出现④产业转移导致大量人口外迁和资产外流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①④

【答案】13.D14.C15.B

【解析】第13题,结合题目所给材料及表格中数据可以判断青海省的城市首位度过高,存在结构失衡、过度集中的趋势,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人口规模巨大,占阿根廷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远远超过了其第二大城市的规模,与青海省最接近。第14题,中西部地区由于区域经济落后,城市体系不完善,其省会城市规模较大,而其他城市人口与其相差较多,使得城市首位度较高。第15题,1984—1997年,广东省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特别是深圳经济特区的设立和快速发展,缩小了深圳和广州市人口的差距,引起其城市首位度下降。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是指城市阶层结构的地理位置与空间结构的表征。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广州市社会空间结构抽象图,其中数字1代表老城区。读图,完成第16~18题。

16.图中数字6代表的是()

A.低收入阶层居住区

B.高收入阶层居住区

C.外来人口和本地居民混居区

D.农业人口散居区

17.广州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的变化给城市地域结构带来的影响是()

A.老城区将在短时间内消失

B.大量的外来人口从远郊向近郊集聚

C.商业区将背向老城区方向发展

D.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

18.2000—2010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交通因素

C.政策因素

D.环境因素

【答案】16.C17.D18.A

【解析】第16题,图中数字6代表的功能区在城市的周围,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相背分布,不可

能是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材料所说的是城市部分,不是农业人口散居区;在城市的外围,靠近工业区,应该以外来务工人口为主同时混合本地居民,选择C项。第17题,图中显示老城区仍然存在,A项错;大量的外来人口多数还在城市的外围,B项错;商业区仍然靠近老城区,C项错;城市工业区向远郊转移,远离主城区,D项正确。第18题,城市各地的地租不同,商业、工业、住宅等付租能力也不同,根据各自付租能力和地价差异,各项活动之间发生竞争并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所以2000—2010年促使广州市城市社会空间结构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经济因素。

城市空中连廊是指跨越城市街道连接相邻建筑的封闭的人行通道或天桥,通常建设于城市高强度开发区域。空中连廊创造友善的行人环境,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形成城市观景平台。美国东北部明尼阿波利斯是最早进行空中连廊建设并形成网络系统的城市,下图示意城市空中连廊的内外实景。据此完成第19~20题。

19.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

A.住宅区

B.工业区

C.商业区

D.文化区

20.空中连廊系统()

A.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B.充分利用城市空间

C.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D.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21.明尼阿波利斯空中连廊系统完善于()

A.城市化初期

B.城市化加速期

C.郊区城市化时期

D.再城市化时期

【答案】19.C20.B

【解析】第19题,空中连廊方便行人出行,创造和鼓励商业发展,一般来说,建在行人多、商业活动集中的地区,所以城市连廊适宜布局在商业区。第20题,空中连廊系统充分利用城市空间,利于行人行走,还能发展商业活动,但不能改变城市功能分区,也没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没有增加道路,也不可能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21~22题。

2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②河流③降水④地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解析】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位于长江流域,长江干流沿线局部地区人口密度较小(小于100人/km2),故图示区域应位于长江上游地区;图示区域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应是长江上游的四川盆地。盆地内部地势平坦、河流较多,故人口分布相对集中;而周边地区则为山区,自然条件较差,因而人口分布较少;故影响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河流。

【答案】D

2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B.水源充足

C.陆路交通方便D.水路交通枢纽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城市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具有三个方向的水运优势,D项正确。与甲城市比较,乙城市并没有地形平坦、陆路交通方便的优势(乙为重庆,山地为主,陆路交通不具备优势),A、C两项错误;两城市水资源都较充足,B项错误。

【答案】D

下图示意沈阳市浑南新城规划建设的“十字架”结构,其由南北轴和东西轴构成。据此完成23~25题。

23.南北轴线上自北向南的功能区规划较为合理的是()

A.文化中心、商务中心、行政中心、科技中心

B.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商务中心

C.科技中心、商务中心、文化中心、行政中心

D.商务中心、行政中心、文化中心、科技中心

【解析】图示南北轴线北侧左右两地区为面积广阔的住宅区,人口稠密,故南北轴线最北侧区域应布局方便居民生活的商业区;图示南北轴线中心地带为市民广场,视线开阔,广场北侧区域应布局方便群众生活的行政中心;广场南侧区域邻近西侧的演艺中心,且距离西南侧大学城较近,文化底蕴深厚,应布局文化中心;图示南北轴线最南端西侧靠近大学城,科研实力雄厚,应布局科技中心。综上分析D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D

24.浑南新城的建设吸引大量人口迁入居住,为满足人们生活需要,需要大量建设的是()

A.综合性商厦B.幼儿园

C.大型医院D.公安分局

【解析】大量人口迁入该地区会导致儿童比重增大,单个幼儿园的服务半径有限,该区域需要大量的幼儿园来解决儿童受教育问题,B选项符合题意;综合性商厦、大型医院、公安分局的服务范围广阔,数量不宜过多,过多则必然导致资源浪费,A、C、D选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B

25.缓冲绿化带的作用是()

A.防风固沙,吸烟除尘

B.美化环境,降低噪声

C.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

D.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解析】图示缓冲绿化带布局在三环高速、机场高速与居住区之间,高速公路上的车流密集,噪音较强,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缓冲绿化带的建设可以美化环境,降低噪声,B选项符合题意;A、C、D 选项内容均是森林的作用,但不符合本题题意。

【答案】B

下图为“四国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