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校对基本规范

编辑校对基本规范
编辑校对基本规范

第一章文字规范

一、使用规范字

二、禁止使用不规范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文物古迹;

(二)姓氏中的异体字;

(三)书法、篆刻等艺术作品;

(四)题词和招牌等手书字;

(五)出版、教学、研究中需要使用的;

(六)经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的特殊情况。

《出版物汉字使用管理规定》第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可以保留或使用繁体字、异体字:

(一)整理、出版古代典籍;

(二)书法艺术作品;

(三)古代历史文化学术研究著述和语文工具书中必须使用繁体字、异体字的部分;

(四)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影印、拷贝的台湾、香港、澳门地区及海外其他地区出版的中文报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三、使用汉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1986年《简化字总表》对部分字的调整。

叠、覆、像、啰不再作迭、复、象、啰

瞭,读三声(了解)时,仍简作“了”,读四声(瞭望)时,作“瞭”,不简作“了”。

2.注意特殊繁体字的简化。

干(乾)、伙(夥“所获甚夥”)、借(藉“慰藉”、“狼藉”)、么(麽“幺麽小丑”)、苹(蘋“白蘋洲”、“青蘋之末”)、余、馀(餘餘年无多,简作“馀”,以免与“余(我)”混淆。)折(摺若二者意思易混淆时,用此。)征(徵“宫商角徵羽”、“文徵明”不简化。)

3.注意简化字与传承字、繁体字的对应关系。

一个简化字对应一个传承字、一个繁体字;

一个简化字对照两个以上的繁体字。注意对应准确。

4.不要乱用二简字和生造字。

咀——嘴闫——阎兰——蓝予——预欠——歉令——龄迂——遇代——戴另——零午——舞

5.不要滥用不规范的异体字。

异体字的规范仅限于人名(特别是古代人名)。如:

毕昇(升)翁同龢(和)马南邨(村)胡潔(洁)青朱镕(溶)基牛犇(奔)韩复榘(矩)

6.不能使用不规范的旧形字。

如:青——靑吴——呉奂——奐滚——滾

7.不要写(造)错字、用别字。

一些形近、因近、义近的汉字经常容易用混,必须严格区别。如:

(像——相)图像、录像、摄像、音像、实像、虚像;照相、相纸、相片、相册

(份——分)股份、身份、年份、省份、一式两份、份额、分给他一份;成分、部分、过分、水分、分外、分量、糖分、组分(备——倍)艰苦备尝、关怀备至、备受折磨;事半功倍、勇气倍增、倍感亲切

(绝——决)绝无此意、绝非易事、绝不止于此;决不罢休、决不妥协、绝不食言

(长——常)长盛不衰、警钟长鸣;常胜将军、常备不懈、常设机构

(汩——汨)汨罗江;汩汩流水、汩没

(度——渡)浓度、度假村、置之度外、欢度春节、一年一度、光阴虚度;渡河、渡口、渡船、远渡重洋、渡过难关、横渡、普渡众生

(炭——碳)炭化(煤化)、炭画、炭精、炭盆、炭疽、煤炭;碳化(干馏)、碳水化合物、二氧化碳、碳酸气、碳元素

(气——汽)气体、元气、湿气、气垫船、水蒸气、气泡、气门、气球;汽车、汽化、蒸汽机、汽油、汽水、汽缸、汽轮机、汽暖(燥——噪)干燥、燥热、枯燥、山高地燥;暴躁、急躁、烦躁、浮躁、毛躁、不骄不躁、少安毋躁

(侯——候)侯爵、侯门似海、侯姓、夏侯、闽侯(地名);等候、问候、时候、候鸟、火候、气候、候补、候选人

(的——地——得)都是助词。“的”用在定语后,表示修饰、领属等关系;“地”用在状语后,修饰动词或形容词;“得”用在动词、形容词与补语之间,表示可能、程度或结果。

(症——征——证)“症”病征的临床表现。“证”只是对疾病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和各种类型的概括。梦游症、症状、对症下药;更年轻综合征、多动征、表征;辩证、血热证、寒证、气虚证。

(作——做)作画、作文、著作、黄帝作车、仓颉作书、作弊、作梗、作恶多端、作茧自缚、自作主张、作废、作风、作罢、以身作则、造作、装腔作势、作为、作案、作斗争、作调查、作动员、作总结、作贡献

做饭、做衣服、做工、做买卖、做贼心虚、小题大做、做媒、做样子、做鬼脸、做痛苦状、用做、装做、当做、做伴、做礼拜、做家务、做笔记

作(做)诗等可以通用。

附录一:简化字与传承字、繁体字(一对多)对应情况简表(略)附录二:常见别字举例(按音序排列,括号中为别字)

A

唉(哀)声叹气暮霭(蔼)和蔼(霭)安(按)排安(按)装黯(暗)然桀骜(傲)不驯

B

酒吧(巴)飞扬跋(拔)扈甘拜(败)下风略见一斑(般)

磕磕绊绊(拌拌)班(搬)门弄斧班(搬)师回朝自暴(抱)自弃暴(爆)发户炮(爆)羊肉奴颜婢(卑)膝勇气倍(备)增关怀备(倍)至并行不悖(背)金碧(壁)辉煌完璧(壁)归赵凋敝(蔽)刚愎(復)自用原形毕(必)露裨(俾)益心胸褊(扁)狭针砭(贬)时弊辨(辩)证施治辩(辨)证法明辨是非辨析治标(表)不治本濒(频)临赌(搏)博脉搏(博、膊)按部(步)就班战略部(布)署C

璀璨(灿)粲(灿)然一笑察(查)颜观色检察(查)院河汊(叉)惊诧(咤)一刹(霎)那兴高采(彩)烈听信谗(馋)言万古长(常)青好景不常(长)杀人偿(尝)命瞠(膛)目结舌墨守成(陈)规松弛(驰)不齿(耻)于人类忧心忡忡(冲)一筹(愁)莫展相形见绌(拙)生汆(氽tun3)丸子串(窜)门川(穿)流不息吹毛求疵(刺)催(摧)化剂精粹(萃)

D

戴(带)罪立功披星戴(带)月以逸待(代)劳责无旁贷(代)虎视眈眈(耽)殚(惮)精竭虑挡(当)车工挡(档)位大排档(挡)搭档(挡)马镫(蹬)中流砥(抵)柱真谛(缔)玷(沾)污沽名钓(钩)誉间谍(牒)通牒(谍)大名鼎鼎(顶顶)装订(钉)纱锭(绽)度(渡)假渡(度)河

F

砝(法)码先发(法)制人番(蕃)茄举一反(返)三成绩斐(蜚)然分(份)量凑份(分)子辈(份)分奋(愤)发图强麻风(疯)手无缚(搏)鸡之力辐(幅)射深孚(负)众望翻来覆(复)去

G

气概(慨)竹竿(杆)麦秆(杆)金刚(钢)格格(隔隔)不入隔(膈)膜卑躬(恭)屈膝沟(勾)通信息汩汩(汨汨)变卦(挂)灌(贯)输全神贯(灌)注一贯(惯)诡(鬼)计多端走上正轨(规)坩埚(锅)H

震撼(憾)浩瀚(翰)汗(汉)牛充栋引吭(亢)高歌秋毫(豪)无犯菏(荷)泽和(合)盘托出随声附和(合)哄(轰)堂大笑内讧(哄)候(后)补委员变幻(换)莫测黄(皇)帝内经皇皇(煌煌)巨著病入膏肓(盲)彗(慧)星融会(汇)贯通诨(浑)号

J

亟(急)待负笈(籍)从师通缉(辑)迫不及(急)待汗流浃(夹)背戛(嘎)然而止不假(加)思索草菅(管)人命精简(减)机构佼佼(姣姣)者挖墙脚(角)直截(接)了当电解(介)质(指导电体)电介(解)质(指绝缘体)噤(禁)若寒蝉弱不禁(经)风陷阱(井)不胫(径)

而走赳赳(纠纠)武夫针灸(炙)既往不咎(究)龙盘虎踞(据)家具(俱)万事俱(具)备抉(决)择诀(决)别竣(峻)工

K

同仇敌忾(慨)堪(勘)舆勘(堪)探戡(堪)乱不落窠(巢)臼抠(扣)字眼

L

蜡(腊)染蜡(腊)烛腊(蜡)梅味同嚼蜡(腊)丢三落(拉)四陈词滥(烂)调粗制滥(乱)造羸(赢)弱同等学力(历)再接再厉(励)变本加厉(利)火中取栗(粟)风声鹤唳黄连(莲)链(连)霉素连(联)锁反应简练(炼)锻炼(练)黄粱(梁)美梦栋梁(粱)潦(缭)草寥寥(廖廖)无几瞭(了)望鳞(麟)次栉比棉铃(蛉)虫蒸馏(溜)水流(留)芳百世孪(挛)生螺(罗)丝钉

M

蔓(漫)延轻歌曼(慢)舞贸(冒)然笑眯眯(咪咪)弥(迷)漫弥(迷)天大谎风靡(糜)糜糜(靡靡)之音甜言蜜(密)语沉湎(缅)酒色一文不名(明)温情脉脉(默默)没(末)落墨(默)守成规

N

百衲(纳)本恼(脑)羞成怒拈(沾)轻怕重唯唯诺

诺(喏喏)

O

斗殴(欧)呕(沤)心沥血怄(呕)气

P

如法炮(泡)制赔(陪)礼道歉帐篷(蓬)癖(僻)好浮想联翩(篇)平(凭)添平(凭)心而论居心叵(颇)测前仆(扑)后继风尘仆仆(扑扑)一曝(爆)十寒Q

神祇(祗)星罗棋(旗)布误入歧(岐)途大器(气)晚成水蒸气(汽)气(汽)球修葺(茸)山清(青)水秀屈(曲)指可数委屈(曲)委曲(屈)求全并驾齐驱(趋)稳操胜券(卷)一阕(阙)词声名鹊(雀)起望而却(怯)步

R

饶(绕)有风趣当仁(人)不让发轫(韧)水乳交融(溶)雍容(荣)华贵杂糅(揉)矫揉(糅)造作繁文缛(褥)节偌(喏)大年纪

S

砂(沙)轮霎(刹)时姗姗(跚跚)来迟礼尚(上)往来少(稍)安毋躁威慑(摄)引申(伸)延伸(申)舍生(身)取义各行其是(事)共商国是(事)招工启事(示)有恃(持)无恐首(手)屈一指各抒(书)己见署

(暑)名漱(嗽)口精神矍铄(烁)耸(怂)人听闻追溯(朔)鬼鬼祟祟(崇崇)名落孙(深)山繁琐(锁)T

鞭挞(鞑)糟蹋(塌)一摊(滩)泥袒(坦)护袒(坦)露碳(炭)酸钙煤炭(碳)前提(题)提(题)纲字帖(贴)铤(挺)而走险出人头(投)地走投(头)无路如火如荼(茶)蜕(脱)化变质鸵(驼)鸟W

港湾(弯)名门望(旺)族任人唯(为)贤高品位(味)文(纹)过饰非趋之若鹜(骛)魁梧(武)好高骛(鹜)远

X

嬉(嘻)戏安详(祥)端详(祥)销(消)声匿迹元宵(霄)节宵(霄)夜云霄(宵)威胁(协)排泄(泻)别出心(新)裁不省(醒)人事气势汹汹(凶凶)锦绣(秀)河山麦锈(绣)病戊戌(戍)变法栩栩(诩诩)如生寒暄(喧)宣(渲)泄主旋(弦)律徇(循)私

Y

赝(膺)品集腋(掖)成裘谒(竭)见贻(遗)笑大方倚(以)老卖老不能自已(己)神采奕奕(弈弈)弈(奕)棋肄(肆)业心心相印(映)蜂拥(涌)而出优(忧)柔寡断怨天尤(忧)人给予(于)滥竽(芋)充数负

隅(偶)顽抗竭泽而渔(鱼)鱼(渔)肉百姓源(渊)远流长世外桃源(园)圆明园(圆)芸芸(纭纭)众生孕(蕴)育

Z

暴躁(燥)书札(扎)敲诈(榨)勒索破绽(锭)退回赃(脏)款层峦叠嶂(障)明火执仗(杖)膨胀(涨)浅尝辄(则)止车辙(辄)蛰(蜇)伏缜(慎)密旁征(征)博引支吾(吱唔)仗义执(直)言养殖(植)业硫酸二甲酯(脂)树脂(酯)趾(指)高气昂学以致(至)用卷帙(秩)浩繁脍炙(灸)人口文绉绉(诌诌)高瞻远瞩(嘱)一炷(柱)香惴惴(喘喘)不安谆谆(淳淳)告诫床笫(第)恣(姿)意妄为诅(咀)咒编纂(篡)

附录六书籍字体字号使用要求

书籍使用字体字号的原则要求如下:

1.一般书籍排印标题可根据标题的级别选用一号到四号字体。

2.一般书籍排印正文所使用的字体,可用五号书宋;字数较少的通俗读物和儿童读物,正文可用小四号书宋或楷体。

3.书籍上,小五号书宋和五号仿宋一般用在说明、目录、图表等处。供查考的工具书(辞书、字典、手册、索引、书目、

图表等)可用小五号书宋或五号仿宋排印。

4.六号书宋一般不在书籍正文中使用,只在注解、说明、图表

等处和少数工具书中可以酌量使用。

5.标题字号顺序,除大小容易分别层次外,字体顺序按黑体、书宋、楷体、仿宋排列。第一级标题一般另面起排,可根据

开本和文字多少决定字体字号。接排的标题一般居中,上下

各空一行,按字体大小顺序排装。

6.科技书中的插图说明(图题)和图注应用不同字号区别;表题可用仿宋体或小号黑体,表格分为有线表和无线表、围框

线表等,可根据版面地位、开本大小决定使用字体,要求美

观适用。

第二章词语规范

一、异形词的选用

异形词是指在现代汉语中并存并用、音同或音近、同义而异形的词语。其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因异体字而形成,如欷歔(唏嘘)、腼腆(靦觍)、徜徉(倘佯)、惝惶(惝怳)、扁豆(萹豆、稨豆、藊豆)等。

2.因通假字、古今字儿形成,如思维(思惟)、吩咐(分付)、返照(反照)等。

3.由随意拈取同音字而形成,如喀哒(咔哒)、寒碜(寒伧)等。

4.由同义或近义语素而形成,如猛醒(猛省)、订婚(定婚)、

制伏(制服)等。

5.因构词理据不同而形成,如皇历(黄历)、同仁(同人)等。

6.因语言文字的简化趋势促使选用笔画简单的同音字而形成,如银元(银圆)、模糊(模胡)等。

7.由错别字合法化而形成,如信口开河(信口开合)、名副其实(名符其实)、莫名其妙(莫明其妙)等。

无论首选词和参选词,在使用时都是正确的。尽量用首选词。

二、词的误用

1.误解词义致误。

因误解词义而错误用词语的现象往往出现在具有相同或相近读音且有一个相同语素的一组词里。例如:

品位——品味启示——启事截止——截至反映——反应工夫——功夫以致——以至权力——权利坠落——堕落包含——包涵必需——必须暴发——爆发篡改——窜改发愤——发奋学历——学力抚养——扶养雇佣——雇用贯穿——贯串艰苦——坚苦娇气——骄气考察——考查接收——接受简洁——简捷声明——申明实行——施行熟悉——熟习擅长——擅扬推脱——推托委曲——委屈效力——效率违犯——违反消失——消逝休养——修养树立——竖立一齐——一起一身——一生治服——制服已往——以往振动——震动珍重——尊重蒸汽——蒸气出生——出身终身——终生制订——制定融化溶化熔化

指责——指谪自愿——志愿抑制——压制一班一斑一般

2.生造词。

3.把已丧失“词”的资格的文言语素作祟词来用。

4.技术原因造成词语的误用。

主要指由电脑录入造成的词语错误。主要有两种情况:重码误选;电脑输入法编码缺陷致误。

5.人名、地名、单位名称不规范。

包括译名的规范。

小的地名,是中国的应冠以省、直辖市、自治区,市、地区、自治州,县、市、自治县、旗等名称,是国外的应冠以国家、州、省等名称,否则,读者可能无法判断其所处的地域位置。小的单位应冠以大的地域名称和高一级甚至两级的领导单位名称,以帮助读者了解单位所处地域及其管辖单位。

6、使用不规范的方言词和港台语词。

7.外来词用字不规范。

音译外来词用字不规范。半字母(主要是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版汉字的外文词写法不规范。纯字母词(包括外文词、外文缩写词、汉语拼音缩写词)的使用不规范。

8.使用已经淘汰的政治经济类名词。如:

满清、南巡讲话、国营企业等。

三、成语的误用。

1.修辞和形容不当而误用。

2.任意改变结构、增减或掉换成分造成误用。

四、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的误用

五、缩略语的误用

1.盲目求简,造成语义不明。

2.随意生造,令人费解。

3.忽略区别性,造成歧义。

4.缩略语形式不定。

六.词语的汉语拼音未遵守拼写规则

附录一

《现代汉语词典》异形词扫描(P49——64)附录二

常用的容易混用的词辨析(P65——76)

图书编辑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工作汇报/工作计划/编辑工作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ZJ-020053 图书编辑年度个人工作总结Book editor's annual personal work summary model

图书编辑年度个人工作总结 常规工作优质务实,力求高效创新 1、教材、报刊分发准确及时、日常开放井然有序 教材教辅准确无误及时发放,图书馆各室平时全天候开放、节假日定期开放,各类报刊杂志及时征订和每日的发放上架,选购新书到分类编目及时上架…..等等一系列常规工作,琐碎而繁杂,平凡却又艰辛,我和图书馆同仁团结一心以强烈的责任心做好了各项日常工作,保障了教学,同时也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2、图书采编优质高效、馆藏资源建设合理科学 为了满足读者的各种不同需要,保证图书经费发挥最大限度的功效,我们不仅在采购图书方面动足了脑筋,而且为方便读者使用,在各学科研究中心、在班级设立图书专柜更是体现了我们主动服务的创新之举。目前我们图书馆设立了“高考必读书阅读专柜”、“英语阅读专柜”、“出国留学资料专柜”、“教育理论书籍专柜”、“艺术类书籍专柜”。数学思维中心有我们设立的教育教学理论、竞赛辅导专柜,艺体楼有我们设立的美术书法类图书专柜,学生生涯规划中心有心理学哲学专柜,历史学科中心有史学研究作品专柜,国际部有国际课程用书专柜。 设立各种不同的专柜,虽然在图书编目、流通管理方面要多花许多心思,但为了师生利用方便,让图书更具活力,我们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出版书籍排版格式标准

1.手稿版面设计要求 (1)齐庆丁 齐:指原始手稿完整(封面,封面,序言,目录,文本,附录,草稿等),完整而完整并一次提交。 清晰:指整个手稿的清晰准确的抄录;插图中的清晰注释和图纸;整本书的清晰注解;章节的清晰层次;以及标准化和统一的格式。 固定:指发布时的最终草案,以防止对证明进行随机添加,删除或修改。它要求达到五个“融合”,六个“统一”和七个“对应”。 ①五个“连接”:本章的序号,表号,图纸号,配方号和页码应连接良好,不得重复或跳过。 ②六个“统一”:形式,层次,名词谓语,符号,代码和计量单位应统一。 ③七个“对应”:内容和文字标题,标题和内容,文字和插图,文字和表格,回音笔记和注释内容,图形和文字代码和插图以及书中的内容。避免重复和矛盾。 (2)图纸技术要求 ①图纸应清洁,以防止脏污和皱纹。 ②线条均匀,笔迹清晰。注意要与格式一致,一般不能超过核心。 ③图片和网络图片排列合理,黑白对比明显。图片地图是指人,物,风景等,而网络地图主要是指从计算机捕获的屏幕地图。要求图纸上的文字清晰,照片和网络图纸的布置应符合印刷要求。 ④彩色插页或黑白插页应尽可能放在书的前面或后面。

⑤不能使用印刷品作图稿,因为印刷品本身具有圆点,将它们作为原稿重新印刷时,这些圆点不易重叠。 (3)承保要求: 封面是一本书的封面,并且制作成本很高,因此我们应该仔细考虑: ①本书的标题和作者的名字应当准确,内封面,外封面和书脊的文字应保持一致,并包括“XX出版社”字样。 ②格式必须与文本一致。例如,大32页的正文应带有大32页的封面。 ③书脊的厚度应与书本中心的厚度一致。(55g书写纸和胶印纸的厚度为0.072mm /张;60g胶印纸的厚度约为0.076mm /张;70g胶印纸的厚度为0.088mm /张。) ④盖好后,应打印效果样本,编辑人员应在彩色效果样本上签字批准后再打印。 编辑和校对人员不仅应确保各种版式格式和内容的准确性,而且应使有关项目保持一致。 ” 2布局设计原则 (1)格式大小 格式的大小应根据书籍和期刊的不同情况确定。通常,具有较大插图和更多插图的手稿,例如建筑,机械书籍和期刊,可以采用16种格式。高校有许多经典著作,理论书籍,词典和教材。有很多页面,

谈谈校对与编辑关系

谈谈校对与编辑的关系 ——王荣书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是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书籍越来越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一本好书的产生,有其幕后英雄——校对工作者与编辑工作者的辛勤付出。没有校对和编辑人员认真负责、忘我细致的工作,一本内容和质量上乘的好书恐怕很难展现在读者面前。即使作者费尽了心血,但编校人员马马虎虎,草率从事,内容再好的图书,最后也难以成为内容与形式都完美的优秀图书。下面结合本人从事编校工作实践,谈谈对编校工作的认识: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监督、检查、补充和完善。长期以来,校对的职责始终被认为是对原稿负责,只需核对原稿、改正校样上与原稿不符的排版错误即可;对读者负责,即“校是非”,要求在消灭排版错误的基础上,发现并协助编辑消灭原稿及版式设计中存在的差错。校对看是一件平常事,但在编辑工作中却占很重要的位置。出书办报刊,不消灭错别字,则会影响质量,甚至以讹传讹,贻误他人。校对并非小事,不可等闲视之。要做好校对工作,保持出版物的完美无瑕,我觉得首先必须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有了事业心和责任感,还要提高对这项工作的认识,认清它在整个编辑工作中的重要位置,认清它对书刊报纸质量的保证作用。编稿时,在文字上要认真推敲,做到字斟句酌。尽量将原稿上的病句、白字,似是而非的字和用得不准、看不真切的标点符号改正过来。一些出版物上出现的类似错误,虽属校对者的责任,但究其原因,有些则是错在原稿上。校

对时,不仅在文字上要消除语病,也应在情理上加以斟酌,看某些情节、细节,人物行动与其相互关系上是否合情合理。当然这些都是编改稿件时应该注意、应该解决的。 校对工作是出版工作的一项必经的工作程序,编校人员不但要发现和改正原稿录入排版过程中出现的差错,还要尽可能发现原稿存在的差错和疏漏,对于编辑工作起着补充和完善的作用,因此,它是编辑工作的必然延续;它是一种文字性、学识性、创造性的劳动,在书刊生产过程中,校对又是编辑后、印刷前的最后一道把关工序,是书刊质量最重要的最后屏障。在校对过程中,对错误的政治导向问题、民族习俗和宗教信仰中的问题,都应该高度重视。同时,校对人员必须具备电脑基础知识和操作技术。应对语言文字规范有深入的掌握,并随时随地培养自己的辨析能力。校对人员天天要与差错打交道,面对一份文稿我们首先要读懂,才不至于理解错误,这就需要我们有较为广博的知识面,要心中有数才能判断所写的是否与事实相符,编辑、校对是图书出版工作中两个重要的工作环节,缺一不可,且各项工作各有专攻、各有侧重,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舍去其一,要充分认识到编与校是出版过程中的基石。 提起编辑,有人就想到抄抄写写,剪剪贴贴,因此讥笑为“编书匠”。编辑工作是从稿件到图书(以图书编辑工作为例)的中间环节。这种中间环节的工作性质,往往使一些人捉摸不到编辑的贡献究竟何在,因此以为编辑工作可有可无。稿子是作者写的,或者是译者译的;图书又是工人和出版、校对人员劳动的结晶!如果编辑对一些书稿的

英语校对基本常识及技巧

英语校对基本常识及技巧 基础篇 一、英语校对工作的一般要求: 1. 改正错别字,词语误用错用,单词拼写错误,缺字等。 2. 改正接排、另行、字体、字号等(书宋,楷体,仿宋,黑体,Times New Roman ,转行)。 3. 校正多余或遗漏字、词、句、行、段等。 4. 改正标点符号(破折号,一字线,二分之一线,连字符,逗号,顿号,句号,句点,分号,引号,冒号,省略号,叹号,问号等)。 5. 改正稿件中知识性差错,语言差错,政治性差错(语法错误,句法错误,搭配错误,版图,民族,语言,人口,地理位置,历史,国旗等)。 6. 修改不当观点。书稿中的不当观点至少包括:违反党的宣传纪律的观点,缺乏充分论据的观点,表述含混的观点,前后矛盾或不一致的观点等。 7. 删除臃肿容。书稿中的臃肿容至少包括:没有新意的重复话语,不必列举的多余材料,叠床架屋的繁琐论证等。 8. 检查版式是否符合要求,包括标题、表题、图题字体、字号是否统一,页码是否连贯,书眉错误。 9. 校正图版位置是否正确。 10. 检查行距。 11. 统一各级标题。 12. 核对页码。

二、校对工作一般注意事项: 1. 每个校次都应认真负责的进行。改正过程中,书写字体应工整,不要写草体或自造体。英语书写要有大小写区分,尽量避免出现连笔。 2. 改正时,要从行间拉出引线,画上校对符号。尽量避免出现交叉线,并线的情况,如果无法避免,需用两种颜色区分。 3. 注意插图的位置与描述是否相符,如:见上图,见右表等。 4. 注意稿件中字号大小,字体使用,基本行距等规格是否一致。 5. 同一页中相同的差错可用统一符号一次改正。 6. 如没有足够的位置进行修改,需另附纸进行。 7. 稿件的任校次,应以原稿为依据,以文献及其他资料为参考。 三、校对员应该具备的素质: (一)认真的工作态度校对员工作应是集中精力,自始至终有查缺补漏的观念,不可存有侥幸心理,不能马马虎虎,草率行事。要一步一个脚印去做。格遵守职业相关质量制度进行。 (二)具有广博的知识校对员在工作中会遇到形形色色的稿件,古今中外,包罗万象。这就要求校对员的知识面要尽量广泛,诸如政治,文化,经济,文学,历史,地理,生物,流行,科技,网络,生活,哲理,为人,处事,人物,常识等面的知识,都需要有所涉猎。要培养自己成为博闻强记、兼容并蓄的杂家。这对校对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三)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校对工作所面对的稿件中的语言风格,与我们平时的口语交流有着很大的不同。注意在校稿中要尽量避免过于口语化的表达式。

编辑文章校对试题,有答案

西山抒情 傍晚时侯,到达昆明。天正下着蒙蒙细雨,山环海抱的春城,尤如披上了一袭轻纱,在矜恃中显得格外妩媚。热情的主人驱车送我们到下塌的宾馆,几句寒喧之后,便情不自禁地谈起了西山。那不无自得的神情,激起了我们强烈的向望。 据说,在宾馆便能远眺西山。可惜这时已是万簌俱寂的深夜。待主人告别以后,我推开了临街的窗,只见远处街灯璀灿,树影婆娑,山石重迭,月光如银,四周茏罩着一片温磐。呵,多么令人沉醉的春城之夜!这时,我不禁想起了杨州的瘦西湖,灵壁的禹王宫,蒲田的古谯楼,济南的灼突泉……西山呵,你又该呈现出怎样一番风彩呢? 第二天在市区的大观楼上,我终于见到了西山清淅的轮廊。传说中的西山象个“睡美人”,你看,那秀美的长发,正披散在滇池中呢!我却觉得林木掩映下的山峰,更似一群奔马,振鬣长厮,腾欢跳跃,向着胜利的目标,在撒蹄驰聘呢!苏东坡《题西林壁》诗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其实,“欲识庐山真面目,还需身在此山中。”只有置身于西山道上,才更能看清西山粗旷险竣的雄姿和飘逸秀美的风光。 会议结束那天,主人宣布明天游揽西山。会场里暴发出一阵掌声。说心里话,我们还真担心会取消这一节目呢。次日零晨,主人自任响导,车子一路颠波,由市区直驶郊区。极目望去,处处幅射着春的气息:清沏的池塘,嘻戏的白鹅,修茸一新的小学校舍,金壁辉煌的影剧院,随着道路的廷伸,一一仆入眼帘。不到半个小时,车子己低山前。这时,游人正锋涌而至,熙来嚷往,一片欢腾。 大名顶顶的西山,简直是世外桃园。且不说那缠婂动人的民间传说“哮牛泉”,单看这西山脚下:奇花异卉兢相开放,山泉汨汨而出;烟囟高耸的厂区里,隐隐传出机器的欢呜;还有那挺拨大叶榆丛中的招侍所、疗养院……这一切都揉进了那湖光山色之中。西山的最高处是龙门,站在那峰顶上,尘世的噪杂嘎然而止,仿佛已在九宵云中,只觉得悬岩淩空,天风浩荡。我的脉膊顿时激烈起来。有时,一抹云霞从峰顶缓缓游过,旭日倾刻间把云霞染得徘红,成了“睡美人”化装台上的一根采带。龙门上有一幅对联:“仰笑宛离天尺五,凭临恰在水中央。”既景生情,对仗工整,俯仰之间,别有天地,没有丝毫娇揉造作之态,堪称传神之笔。 西山上的三清阁、达天阁,在人文古迹中,是品味很高的的艺术品。无论是宏观还是细部,都可看而又耐看。你看,连从三清阁到达天阁的回旋屈折的石径,都是从悬崖诮壁上直接凋出来的。达天阁正面是“魁星点斗”的塑象,神采弈弈;背景是八仙过海的浮雕,八仙有的脚踏详云,有的手柱铁拐,有的金钢怒目,有的雍荣大度,神态炯然不同。魁星前面还有焚香炉、腊烛台。我们进去时,正燃着一柱清香,室里香烟撩绕。整个作品层次清楚,构思严紧,造型生动,笔触精细。某些粗制烂造的城市雕塑是不能忘其项背的。有二个年轻的小伙子,大概是步行上山的,风尘扑扑,汗流夹背。他们对视了一下,特意搬了搬香炉,想惦量一下这炉的重量,结果岿然不动。原来它是和西山紧紧连在一起的。观尝的人们不由发出了“啧啧”的赞叹。

校对文稿子地基本方法

百科名片 校对(Text-proofing),古代称之为“校堪”或“校雠”,是出版编辑过程里的一个必须工序,主要工作是按照原稿去审查订正排印或缮写的错误。“校对”也可以是从事这个工序的人员“校对员”(Proofreader)的中文简称。 目录 展开

校对是保证学报质量的重要环节 是对编辑工作的继续和补充。校对 校对人员 必须高度负责,认真细致,树立严谨周密,一丝不苟的作风。 1.根据原稿,核对并清除校样上的差错。 2.改正在政治思想上和科学性上遗留的不准确的提法和词句。 3.清除语法修辞上遗留的差错和毛病。 4.清除错别字。 5.解决和消除任何疑点。 把握校对标准 1.编辑负责校对、印刷工作的组织和实施,及时送取稿件和校样,做好与印刷厂的业务联系。 2.校对以原稿为准,不得在校样上随意增补、删减,发现原稿错误及编辑处理的疏漏和失误做出标示,由编辑对原稿、校样予以处理。若作者提出修改时,要尽量坚持不动版面、不动字数的原则,减少改版的麻烦。 3.准确使用校对符号,消灭错字,补齐遗漏,纠正版式错误,严格执行三校

校对人员 加点校制度,保证期刊质量。 4.校对以对校、折校为主,根据实际情况,部分稿件由作者校对一次,校后由编辑对格式、质量复校一次。 5.校对时要注意版面的规、美观,排版的合理。校对差错率要保持在万分之二以下。 遵循校对的程序 交叉三校制 1.一校(作者、责任编辑各校一次):侧重对原稿校对,力求校样与原稿的一致,纠正版式错误,对有疑问处做出标示。校后通读一遍。要求作者不能对原稿作大的改动。 2.二校(责任编辑、执行编辑各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一校校出错误已改正,纠正版式错误,并对文稿中的疑问予以处理,填补遗缺,统一体例。 3.三校(执行编辑校一次):校对时要确定二校校出错误已改正,对校样 校对符号 进行综合检查,清理差错,确定版面格式。 4.点校:对三校校出错误予以核对,并对文章、版式作最后通校,确保清样无差错。 5.校对签名。校对者应在每次校样上签名,并标明校次,以防差错。 6.责任编辑甩开原稿和三校样,对清样进行阅读,寻找差错。在读样后,进行总体扫描,检查有无错字、漏字、表格与插图是否合乎规,字体、字号使用是否正确等。 明确校对容 1.检查多、漏、错文字及标点、符号错误;核对标题、署名,文中人名、地名、数字、公式。

英文图书编辑及校对基本体例

英文图书写作编辑基本体例 一.拼写的一致性 1.整部手稿的拼写,包括连字符在内,必须前后一致。引文的拼写无论对错都必须保持原文。美国英语的拼写请统一参照《麦克米伦高阶美语词典》,英国英语的拼写请统一参照《朗文当代英语词典》。 2.单词转行时如果要分隔,请分别查阅上述两本词典,保证分隔正确、统一。不能连续三行分隔单词。 3.分页时,单词尽量不要分隔。 二.斜体 1.图书、期刊、报纸、歌剧、话剧、舞剧、电影、光盘、磁带、唱片、长篇音乐作品、绘 画作品、雕刻作品,其名称在正文中出现时都要用斜体。如 《北京青年报》Beijing Youth Daily 《黄河大合唱》Yellow River Cantata 2.不成书的作品,如文章、论文、短篇小说、短诗、短小的音乐作品(如歌曲)、广播电视 栏目,其名称用引号表示。另外,讲座、会议发言稿、任何长度的手稿,以及博士论文等未发表的作品也用引号表示。如 Literary History and Sociology"(期刊文章) "Kubla Khan"(诗歌) "Contemporary Theory, the Academy, and Pedagogy" (书中的章节) "Adapting to the Age of Information" (讲座题目) 3.中国特色的事物要用斜体,如: 气功qigong 里li 亩mu 炕kang 斤jin 两liang 昆曲kunqu opera 河北梆子Hebei bangzi 但有些已经为西方读者接受的东西,则用正体。如: 京剧Peking opera 阴阳yin and yang 工夫kungfu 馄饨wonton 4.一句话中只有一部分斜体时,标点不用斜体。如: Do you like the novel Harry Potter? 如果标点是书名的一部分,则要用斜体。如: Do you like the film Who Is Afraid of Virginia Wolfe?

出版社培训总结

篇一:出版集团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出版集团新进员工岗前培训心得体会 xx年7月,在大学刚刚毕业之际,我很荣幸地成为了xx出版集团的一名新进员工,开始了自己人生中新的征程。为了使我们这些新鲜的血液能够尽快地融入出版社的大家庭,尽早适应工作环境,明确工作内容,从7月中旬开始,集团领导特地为我们安排了近两个月时间的岗前培训。这次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从一线实践到理论学习,从体力锻炼到脑力激荡,可以说涉及到了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在这期间,我们也通过系统和全面的学习,掌握了集团的发展情况,也对自己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有了更加清醒地认识。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也长,说短也短。在培训期间,我和其他22位同事在共同学习、共同帮助、共同竞争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同时我们也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了业务能力,提升了自身的素质。对我们而言,这次的培训,一方面为我们踏上工作岗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培训所衍生出的关于责任、合作、共赢等等理念,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教益和启发。在诸多不舍和留恋中,我们的岗前培训活动即将画上圆满的句点,在此期间,我付出了汗水和努力,也收获了快乐和启发。现就这次的培训活动简单地谈一下我的心得体会。 这次的培训活动内容非常丰富,可以说是涉及到了我们日后工作的方方面面。从我集团在xxxx的物流实习基地开始干起,我们先后被派往xx省各市区的新华书店进行参观学习,后进行拓展训练,最后的安排是由集团各部门的分管领导对我们进行相关业务方面的理论培训。在物流一线锻炼期间,我们了解了图书的配货、发货和退货等环节的情况,体会到了一线工人的辛苦和努力,也理解了发行人员在图书推广方面的不易,更是亲身认识到了作为一名图书编辑对自己手中的图书所担负的责任;在济xx城路书店时,我和另外一名同事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暑期做活动的两本图书的推荐和营销活动,并尽己所能地向读者们宣传我集团的文化理念和其他品种的图书,提高了集团图书的市场影响力。对个人而言,在图书信息密集的书店进行学习,可以更加迅速和直观地了解到当前图书的发展情况,能更加清晰地看到大社、强社图书的优势。书店无疑是最生动的课堂,在书店工作对我们视域的开阔也是极有帮助的。第三阶段的培训内容为拓展训练,这是对自身能力和潜力有极大挑战性的活动。在训练中,我们这批新人有了彼此加深了解和认识的机会,也培养了高度的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训练中的个人挑战项目和集体共同突破的项目,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中所传达出的精神要义也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岗前培训的最后一大项内容就是理论课的学习。通过各个部门领导人的言传身教,我们对图书出版环节的具体情况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从市场发展前景到文字的编校,从图书的制版印刷到发行渠道的创建,脉络清晰,可操作性强。在课程最后,我们以书面测试和口头演讲的方式,向领导汇报了这次岗前培训的践行情况。回顾这一阶段的培训情况,我认识到: 1. 要做一名合格的从业者,首先要转变心态,完成从学生到职业人的角色转变。通常来说,达到理想心理状态的关键点有:渴望成功、目标长远、努力学习、懂得感恩和心态积极。这五个方面实际上涵盖了一种优秀的工作态度的方方面面。我们这些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新人来说,我们身上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要提高自身的能力,加强对自己的要求,当务之急在于快速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将自身的工作状态调整到最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工作中日渐成长,工作才能成为我们自己所喜爱的事业,让我们为之不懈奋斗。 2. 工作即意味着一种责任。在责任面前,要有激情,有干劲,有快捷有效的行动能力。做好工作的前提首先在于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有信心承担其后果。只有树立对工作负责的态度,遇事认真不搪塞,不找借口不推脱,才能真正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在履行工作职能的同时,不仅仅要有一贯的责任意识,还应该有一种自发开拓创新的热情,不能被动地接受,而应该主动地学习和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专长,充分享受工作的乐趣。 3. 工作中,良好的沟通能力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效果事半功倍。沟通是有技巧的。通过课堂的

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全国出版社新编辑培训心得体会 篇一:参加出版集团新编辑培训心得 登高 方能望远勤学才能成才 ——参加集团编辑 培训心得 五月的武汉,春意 中带着几分暑气,而郊区更是如此,清新的空气中弥漫着自然的香味。在集团领导的安排组 织下,我们各单位的新编辑来到了解放军某部招待所,开始了为期三天的新编辑工作培训。 短短的3天相对于一个新编辑的漫漫成长路实在是太短太短,但这种醍醐灌顶式的培训却让 我们受益颇多,远不是日常工作的3天所得所能比拟的,同时,这3天培训也让我们体会到 集团领导的良苦用心与现代出版行业的激烈竞争。 3天的学习让我知 道了作为一个编辑应具备的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和四大职业意识。作为一个编辑首先要具备 政治素质,有了政治素养才能确保自己的出版行为遵守国家各类法律法规,所出版的图书合

乎国家的政策方针。其次要有文化素质,编辑要有专业知识及能力,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美学修养。第三要有思想素质,编辑要有自己的想法,在出版流程中要 有清晰的出版思路,不断强化自己策划选题的能力。最后,编辑还应具备职业素质,这其中 包括执着的职业追求、敏锐的职业观察力、良好的职业作风。这四个素质直接决定着编辑工 作的质量,是缺一不可的。编辑所应具备的四大技能分别是:1.信息采集的能力。2.读懂心 思的能力,包括作者、读者的心思。3.组织策划能力。 4.作为一个编辑还必要要有开拓视野 的能力,这四个能力的掌握是编辑能否出书,能否出好书的关键。除 了四大素质、四大技能外,作为编辑还要时刻提醒自己应拥有的职业素质,分别为中介素质、 服务素质、责任素质和市场意识。职业素质决定着一个职业的定位,编辑是个有双重身份的 职位,既是经济效益的创造者,同时又肩负着传播文化的社会责任,所以要时刻用这四个意 识来衡量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校对技巧

校对技巧 ⒈稿件的修改:稿件的修改包括改正、增补和改写三种手段。 错别字:错别字是指错字和别字。 错字分为无中生有和张冠李戴两种类型。别字有音同形似、音同形不似、音近形似、音近形不似和形似音不同。 音同形似:松弛-奔驰按捺-按纳辨-辩 音同形不似:法制-法治废话-费话佳-嘉 音近形似:给于-给予气慨-气概较-校蓝-篮 音近形不似:再乎-在乎蚀-食 形似音不同:崇高—鬼鬼祟祟炙热-针灸遣-遗睛-晴 语法错误:常见的有:用词错误、搭配不当、指代不明、句式杂糅和形式逻辑。 标点错误、数字与单位错误、逻辑错误、知识性错误、事实性错误 ⒉网络稿件的校对技巧 ①.网络校对常识 校样和校次 校样将铅排的活字版推到打样机上印出的纸样,或由照排机排出的版面(软版或相纸)的复印样,均称为校样。校样是专供校对人员用校对符号指示排版错误的印样。 校次指校对的次序和遍数。一般书刊分为初校、二校、三校和校红四个校次。必要时可增加校次。 毛校样、毛校拼版后未经任何校对的校样称为毛校样。印刷厂的校对人员对毛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毛校,毛校一般仅进行一次,必要时,可进行两次毛校。 长条校样对于词典、工具书或某些尚未定稿的书、报,由于需要经常改动,这时,便可按规定的行宽和行距排成不合版面的长条,这种狭长的未经拼版的校样称为长条校样。长条校样也是一种毛校样。 红样经过校对的校样称为红样,因校对人员常用红色墨水笔进行校对,故名红样。 配样、改样印刷厂的拣字人员按照红样上批注的校对符号,查出错字和缺字,并把要补上的字一一找出来,以供改版之用,这一工序称为配样(查样)。印刷厂的改版人员按照红样的要求改正排版的错误,这一工序称为改样或改版。 打样把排好的活字版放在打样机上打印出校样的过程称为打样。 清样经改版后打样,但尚未再次校对的校样称为清样。清样是相对于红样而言的,有时也把已经全部消灭排、校过程的错误后打印出来的最后校样称为清样。 初校样、初校毛校样经过毛校、配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初校样(头校样、一校样)。出版社的校对人员对初校样进行的校对称为初校(头校、一校)。 二校样、二校初校样经过初校、配样、改样、打样工序后而打印出来的校样称为二校样,校对人员对二校样进行的较对称为二校。 ②、校对程序 一般书刊大致经过三次校对就可以付型或付印了。这三次校对分别称为初校、二校、三校,合称为三个校次。印刷厂的毛校,责任编辑的通读以及责任校对的校红,均不计入三个校次之内。在这三个校次中,均须将校样与原稿一一核校。特殊的书稿也有四个校次以上的,但一般的书稿,经过三个校次也就可以了。应该知道,校次与改样次数不一定是等同的,以三个校次为便,在校改过程中,可以有以下三种校改方案: 1.初校→初改(二校样)→二校→二改(三校样)→三样→三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三改。其优点是可以校改得仔细些,缺点是校改周期较长。 2.初二连校→初改(三校样)→三校→二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校二改制。这一方案能满足一般书刊的校对要求,又能缩短校对的周期,故为多数出版社所采用。 3.初二三连校→初改(校红样)→校红→付型或付印,这一方案称为三较一改制。其优点是校改周期较短,缺点是遗留错误的可能性较大,一般不宜采用。

编辑校对新规定

编辑校对新规定 总结了《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第六版,新旧《数字用法国家标准》、新旧《标点符号国家标准》的变化,整理了这个《编辑校对新规定》,相信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部分:第6版现汉改动之处 1.第5版293页,只有“抵消”一词。第6版281页,增加“抵销”一词。并标明“抵销”意为“冲抵勾销”,比如“抵销债务”。“抵消”两版相同,都是“作用相反而消除”,比如“药力抵消”。 2.第5版314页,“调换”“掉换”,“掉换”为首选。6版301页,“调换”为首选。 “掉头”两版同为首选,未变。 “掉转”“调转”后都有详解,通用。 3.第5版372页,“幡然”“翻然”,“翻然”为首选。6版355页,“幡然”为首选。 4. 第5版405页,第6版387页。 “丰采”:美好的容貌和姿态。“风采”:风度神采;文采。举例“一睹英雄风采”“风采动人”。 5.第5版485页,“够呛”“够戗”中首选“够戗”。第6版461页,首选“够呛”。 6.第5版564页,只有“红彤彤”。第6版538页,既有“红彤彤”也有“红通通”。举例为“红通通的脸”“红彤彤的晚霞”。 7.第5版461页,“隔三岔五”“隔三差五”,首选“隔三差五”。第6版440页,首选“隔三岔五”。 8.第5版468页,“工夫”后有“也作功夫”一词。8版447页,没有这句话了。 工夫:①时间;②空闲时间;③时候 功夫:①本领,造诣;②武术;③做事耗费的时间和精力。“下功夫”“费功夫”“苦功夫” 9.新增词条“工夫茶”。“功夫茶”原有详解,现“同工夫茶”。 10.第5版605页,“恢宏”“恢弘”,首选“恢弘”。第6版576页,首选“恢宏”。 11.第五版728页,“倔强”“倔犟”,首选“倔犟”。6版711页,首选“倔强”。 12.第5版782页,有“空当”一词。6版744页,除“空当”外,增加了“空档”一词。 空当:空隙。比如“书架上的空当”。

书籍编辑学 (官方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书籍编辑学? 书籍编辑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和文化传播、编辑学和出版学及相关学科有着密切的关系。 2.书籍编辑学的学科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书籍编辑业务、书籍编辑史、书籍编辑理论 3.书籍编辑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来研究,是从何时才开始的 从20世纪后半期才开始的。其学科理论体系正在形成和发展中。 4.编辑学研究的对象是哪些? 编辑活动的原理、方法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5.编辑作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包括哪些 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电子出版、网络出版等传播媒介。 6.编辑学包括哪些学科? (1)报纸编辑学(2)书籍编辑学 (3)期刊编辑学(4)广播编辑学 (5)影视编辑学(6)电子出版物编辑学 (7)网络编辑学等。 7.中国最早的图书出版机构有哪些? 1897年成立了商务印书馆,1912年成立了中华书局,用新的印刷技术和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出版教科书、古籍、科学著作、文艺作品、翻译读物和工具书。 这一切标志着中国书籍编辑活动进入近代和现代新的发展时期。 8.书籍编辑学的研究对象 对书籍编辑活动的性质、特征、发展规律与社会生活相互关系的研究。 9.书籍编辑学的性质 人文社会科学。 10.和书籍编辑学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哪些 文化学、社会学、传播学、逻辑性、语言学、出版学等。 11.书籍编辑学的基本范畴包括哪些内容 书籍、编辑活动、编者、作者、读者和编辑过程等。 12.书籍编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书籍编辑活动的历史;书籍编辑活动的性质和社会作用;书籍编辑活动和社会的联系;编者、作者、读者的相互关系; 书籍编辑活动的方针和原则;书籍编辑过程 书籍编辑活动的分类研究;编辑队伍和编辑组织。 13.书籍编辑工作的基本任务 ⒈做图书市场调查;⒉规划和设计选题;⒊选择作者落实选题计划; ⒋对稿件进行选择、加工和整理;⒌作营销策划方案。 14.书籍编辑学的研究方法 社会调查法、历史的方法、逻辑的方法、功能研究的方法、类型学法、系统的方法。 第二章书籍 1.什么是书籍? 书籍:书的总称,表示集合概念,页数不可数;从概念上应包括课本。 2.书籍的社会功能是什么? 传播思想、科学和文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精神文明的进步。 3.从古到今人类使用哪些主要的书籍形式? 简册、帛书、泥版书、纸草书、羊皮书、贝叶书、纸写书、印刷书籍、电子书籍4.书籍的双重属性是什么? 书籍的内容属精神产品,其载体为物质产品。 5.书籍成为商品在我国始于何时? 书籍成为商品在我国始于西汉末期 6.我国书肆于何时出现?其标志意义是什么? 西汉末期我国书肆便应运而生。 书肆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图书发行业的开始,也是中国出版业的开端 7.西方书肆出现于何时何地?其标志意义是什么? 公元前5世纪后期在经济繁荣的雅典开始出现了西方书肆。 西方书肆在希腊雅典的出现,标志着世界出版业的开始。 8.古罗马第一家正规抄本出版社创始人是谁?提·庞·雅典库斯 9.什么是出版? 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10.一本书是由哪两部分构成的? 一本书是由内容结构和外观形式组成。

出版社新人培训5大攻略 -

出版社新人培训5大攻略 对于新入职的员工,特别是编辑部门的青年编辑,出版社一般在部门内实行“老编辑带教新编辑”的办法。也就是说,由相对固定的一位或多位老编辑,手把手带教新编辑。其中,有些出版社把这种办法,变成了明确的工作规则:复旦大学出版社对刚刚进社的青年编辑实施“一对一”的培养。由出版社进行整体规划,为每一位新入职的青年编辑配备了“导师”,导师由富有编辑经验、业务能力出色的老编辑担任,青年新编辑由固定的导师进行专业技能等多方面的业务指导。为了让“老带新”的编辑导师制流程化、制度化,复旦大学出版社还特意举办“老带新拜师仪式”,导师代表和青年编辑代表还分别作了发言。青年编辑认为:他们能够在刚刚进社就获得资深编辑老师的全程化指导,而且这种指导是连续性的,对于新编辑是非常幸运的。而老编辑们也同样对这种“一对一”结对子的帮带培养模式表示认可。“以前我们就是在老编辑们手把手的指导下成长起来的,现在,我们也成了老编辑,就有义务帮助新入社的新编辑们更快更好地成长。”一位老编辑在拜师会上这样表示。 记者了解到,师徒制或导师制已成为出版社新人培训的传统,虽然大多数出版社没有像复旦大学社这样规定明确的“一带一导师”,也没有举办“拜师仪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新的编辑或发行人员、行政人员,基本上都在实行“一对一”或“多对多”的老带新措施。例如,科学出版社、北师大出版社、人民交通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及化学工业出版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发展性地启用“双导师制”,社内外各一人,以便让新编辑接受更多编辑风格的强化培训。科学出版社除了规定高级编辑有带新编辑的责任和义务,还专门制定了“带培审核表”,规定导师带培的措施和培训目标,每个参加培训的新编辑都需被带培两年。二导师不但有带教任务,还要进行述职。学员在由导师培训后,要写论文、参加答辩,出版社会对学员、导师进行测评,并张榜公布测评情况、颁发证书。导师津贴、学员奖金都会与这个测评成绩挂钩。 [记者感言:尽管几乎所有出版社都在实行“老带新”的培训,但是,大多数还是处于自发、没有硬性任务、没有监督和考核的状态下。类似复旦大学出版社和科学出版社这样把“老带新”形成规范、进行量化考核的做法,则从根本上把新人的培训提高到战略的高度。这种“量化运作”从新编辑和带教者两个方面进行了制度保障,保证了新编辑有人带、有人教,也保证了老编辑教得全面、教得有效。 多层次的内部培训 除了“老带新”的“嵌入日常工作之中”的传统培训模式,各出版社还采取广泛邀请社内社外专家,开展面向新员工的专项集体培训。北京出版社出版集团把新员工的入社培训当作一项制度,新编辑进社以后,首先要参加为期三个月的上岗培训,熟悉流程并学习文字校对,之后还要定期接受业务轮训。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人力资源部江燕介绍,该社的新员工培训内容涉及拓展、轮岗、企业文化等;同时基于编辑在出版行业中的主导地位,该社的很多培训主要以编辑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为出发点来设计和规划。中国轻工业出版社根据成人员工学习的特性,培训内容涉及轻工社发展规划、出版社组织构架、员工福利保障、编辑出版图书的工作流程、图书营销等九个方面,培训活动中还穿插培训的答疑与考试,随后各部门进行轮岗实习及专业类基础培训。复旦大学出版社则定期邀请出版业的“大腕儿级人物”进行现场说法,互动交流。比如,该社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副社长缪宏才为新社员工讲课,缪宏才用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数字,为复旦大学社的编辑、发行人员作了题为“图书发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

校对基础知识培训 目录 第一部分校对工作的意义 第二部分校对人员应掌握的基本常识 第三部分常用校对方法及技巧 第四部分各校次的职责 第四部分附录校对人员应掌握的规定及规范 第一部分校对工作的意义 一、什么是校对 校对是根据原稿或定本核对校样,订正差错,提出质疑,以保证图书质量的工作。校对工作是编辑工作的延续,是对编辑工作的补充和完善,是出版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二、校对对教辅图书的重要性 1、对学生:辅导书中出现错误,尤其是知识性错误,会误导学生,甚至会影响学生的前程。 2、对公司:图书质量不过关,影响图书销量和公司的品牌形象,不利于公司的长远发展。 三、校对的总体目标 即出版物无编校质量差错。这个总目标,可分解为两

个子目标:无“编错”和无“校错”。 四、校对人员基本要求 一般应具有大专及以上的文化水平,经过校对业务的专门训练,掌握校对专业技术,又有一定的文化知识积累,具有一定的职业敏锐度,工作认真细致,即“有学识,精通文字,细心,而且经过专门训练”的专门人才。 五、校对的基本功能 一是校异同,二是校是非。 校异同是指校对中只需对照原稿进行校对,把与原稿不同的地方改过来就行了。校异同强调的是对原稿负责。校是非则强调既要忠实于原稿,又要尽可能地纠正原稿中的错误,包括编辑的错误。 六、校对人员的基本职责 1.对编者负责。即忠实于原稿,依据原稿逐一核对校

样。 2.对读者负责。即发现原稿中存在的各种差错,订正并请作者或责任编辑确认。 七、校对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1)熟悉语言文字的各种规范,掌握语言文字的出错规律,对语言文字使用错误有较强的辨识力。 (2)通晓图书版面格式知识,能敏锐地发现版面格式错误。 (3)熟练掌握各种校对方法,并善于综合运用。 (4)具备比较广博的知识积累,不同学科图书的校对人才还必须熟练掌握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5)能够熟练地使用工具书。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耐得寂寞,注意力集中,能自觉地控制情绪,并能及时调整心态,以保持良好的状态。 (7)有大局观和集体意识,有较强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八、校对人员应具备的三个意识 1.责任意识。首先出版业是一种文化事业,其次我们从事的是教辅行业,面对的是千千万万的学子,要对学子负责。这样一个责任感,既是对读者的责任,也是对公司、对自己的责任。 2.质量意识,即精品意识。无论在图书的选题、体例

文字编辑规范知识

稿件编辑加工 (一)文稿常见问题 1、辞章性错误:文字表达方面出现的问题:字、词、标点、语法等方面的错误。 2、结构性错误:新闻结构不符合体裁要求。 3、知识性错误:新闻中出现的知识不正确。 4、事实性错误:新闻中涉及的事实不正确。 5、观点性错误:新闻观点错误。 (二)文字稿件修改的主要任务 1、修改错别字 像——象其它——其他唯——惟 做——作启示——启事帐户——账户 2、修改语法错误 (1)用词错误 (2)搭配不当 A、语义不当。指主语和谓语、动词和宾语、修饰语和中心语以及关联词语在语义上的搭配问题。 B、词性搭配不当。指词语组合不符合词性要求。 (3)指代不明。 (4)成分残缺。句子成分不完整。 (5)成分赘余。句子中出现多余成分的情况。 (6)句式杂糅。同一意思采取多种格式来表达。 (7)词语位置不当。 (8)数量表达混乱。 (9)逻辑问题。 3、修改标点符号 4、注意稿件中的单位与数字使用。 (1)计量单位应根据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使用。 (2)阿拉伯数字使用的场合: A、公历世纪、年代、月、日和时刻,以及日本年号纪年。 年号不能简写,书稿中避免出年“今年”、“明年”等字样。 引文著录、行文注释、表格、索引、年表等的年、月、日格式可以表示为另一种形式,如2001-04-20,年、月、日之间用半字线,月和日是个数时,在10位数上加“0”。时、分、秒的表示格式也可以表示为另一种形式,如9:30,其中以“:”作为分隔号。 B、统计表中的数值。 C、物理量值。物理量必须用阿拉伯数字,并正确使用计量单位。一般情况下的非物理

量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C、多位整数和小数应使用阿拉伯数字。 D、数值巨大的精确数字,为了便于定位读数或移行,作为特例可以同时使用“亿”、“万”单位。如人口为11亿3368万2501人。 用阿拉伯数字书定的一个数值应避免断开移行; 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如250~300千米。 若一组数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其中既有精确数字,也有用“多”、“余”等表示的约数时,其约数也可以使用阿拉伯数字。 E、部分番号、文件编号、证件号码和其他序号均用阿拉伯数字。 F、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 竖排文章中的竖排文字中涉及的数字应使用阿拉伯数字,此时,阿拉伯数字、外文字母应用横排,即按顺时针方向转90度。 阿拉伯数字字体一般使用正体二分字身,即占半个汉字位置。 (3)汉字数字的适用场合: A、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和具有修辞色彩在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必须用数字。如七上八下,三心二意等。 B、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以及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少数民族的非公历纪年。如:甲子年四月十日寅时,腊月初八,正月十五,建安十三年,藏历阳龙年八月二十六日。 C、含有日月简称的运动、事件或其他意义的词组:七七事变、“十五”规划。①若事件中有一月、十一月、十二月,应用“·”将月与日隔开,加注引号。如:“一二·九”运动,“一·二八”事变等。 ②是否使用引号,根据事件的知名度而定。 例:八一建军节、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五”规划、五卅惨案。 ③如果整数一至十出现在不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考虑上下文一致。 例:三个人,八项措施,十个百分点等。 ④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必须用汉字,连用汉字间不使用标点。如:三五个人,十一二项,四十五六岁等。 ⑤用“几”、“多”、“余”、“之间”、“左右”、“上下”、“约”等表示约数时,数字要用汉字。 例:十几个人,几十年,几万分之一,一百几十次,五十到六十之间,约二万人等。 5、稿件中的逻辑错误 (1)错误的数字带来的逻辑错误

图书编辑实务复习资料(精炼版)

第一章出版概论 1、出版的定义:所谓出版,是指有关专门机构、专业人士对已有原始作品(可以是文字、图像、声音)等进行创意、选择、加工达到优化之后,通过印刷或非印刷的方式,大量复制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向公众广泛传播的社会活动。当今出版是传播知识与信息的活动,是保存文化遗产的活动,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活动。 2、一项完整的出版活动包括哪几个阶段:1、创意2、优化 3、复制 4、发行 5、营销 3、出版的特征:1、对已有的原始作品进行再一次的开发。2、对原始作品进行选择、加工、优化,使其内容适合读者阅读。3、对优化之后的作品大量复制,使其具有能供读者阅读与购买的一定物质载体。 4、将出版物公之于众,即广泛的向受众(读者)传播。 4、出版的功能文化功能、教育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娱乐功能:出版的文化功能有两个方面:传播文化和积累文化;出版的教育功能有三点:1、为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提供课本、教材2、通过阅读出版物,促进人的社会化3、不少出版社自觉地承担了教育机构的部分职能;出版的政治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社会变革2、对思想解放的巨大作用。3、作为实体文化的主要部分,出版业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版的经济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直接创造经济效益2、为经济发展提供信息、知识和技术;关于出版的娱乐功能,应该把握以下两点:1、娱乐需求也是读者的一种本能需求2、娱乐化时代读者的娱乐需求更为突出 第二章出版物和出版资源 5、出版物的属性精神性、物质性:(一)精神性:出版物本质上属于精神产品,精神性才是出版物的根本属性。出版物的使用价值主要是由它的精神内容决定的。(二)物质性:出版物的精神内容只有寓于一定的物质载体上,才能保存和传播。就出版物负载的内容而言,它是精神产品;就出版物的物质载体而言,他又是一种物质产品。当出版物进入流通时,就成了商品。出版物是特殊商品,我们既要肯定它的商品属性,又必须看到它的根本属性是精神产品。 6、出版物的定义:出版物是以知识、信息等精神内容为内核,以编辑加工为保证,以文字、图像、声频、视频、代码等为符号,以印刷或非印刷的复制方式为手段,以简牍、纸张、光盘等物质载体为依托,以社会传播为目的的产品。 根据这个定义,出版物的构成要素有四个:精神内容、编辑加工、物质形式和社会传播。7、中国标准书号:编码结构由五部分组成EAN.UCC前缀、组号、出版者号、出版序号、校验码,升位后书号编码与条码编码完全一致,条码是书号的机读形式。978是EAN.UCC 前缀,中国的组号是7。 8、出版物的类型: (一)印刷出版物:仍然是目前最主要的出版物,主要就是图书、报纸、期刊三种 (二)非印刷出版物:1、音像出版物2、缩微出版物3、数字出版物 9、出版资源的类型: (一)文化资源。1、传统文化资源2、当代文化资源3、旅游文化资源 (二)作者资源。 (三)国际出版资源。1、国际出版“软件”资源对出版人员策划选题有直接作用,属于选题资源。2、国际出版“硬件”资源可以成为我国出版物生产要素资源的组成部分,如国外的纸张、油墨、印刷机器,先进的出版经营机制与管理方法等等,都可以为我国的出版物生产服务。 10、出版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方法: 1、滚雪球法:一个选题获得成功后,进一步策划相关、相近的选题,与之配套,形成系列书,以点带面,举一反三,从而形成连环效应和规模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