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作业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1. 抄写词语“估量、损失、殿堂、宏伟、侵入、销毁、瑰宝、灰烬、

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必做题)

2、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必做题)

3、英法联军侵入北京,火烧圆明园时,假如你是皇帝、大臣、士兵、

普通百姓,你会说什么?你会做什么?任选一个角色写下自己的语言和行动。(选做题)

4、课后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章进行阅读。(选做题)

作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基础作业、拓展作业和课外阅读。基础作业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来设计,主要是巩固学生课堂上学习的基础知识,对学生课堂学习的效果检验和反馈。拓展作业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个性差异而设计,培养学生的思维、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兴趣。课外阅读,根据教材内容搜集相关的文章提供给学生阅读,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具体设计意图如下:

1、生字词抄写:

设计意图:识字写字是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生字词的抄写巩固学生对字词的记忆。

2、朗读、背诵

设计意图:通过读和背诵课文,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增强语感,体验语言文字的优美,积累语文素材。

3、想象练笔型拓展作业

设计意图:此类作业融字、词、句、段训练于一体,能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学以致用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4、课外同步阅读

设计意图:低年级是阅读的起步阶段,课外阅读重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不宜拔高要求,不宜过量,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每天读一读,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和习惯,扩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5、分层作业设计

设计意图:练习的设计、布置,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在要求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让学有余力的同学能进一步的提高语文水平。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14 圆明园的毁灭 第一课时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估量举世()()()星()月 金()辉()玲珑()()诗()画() 天()海()风()名()()珍()宝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留恋流连 1.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在绿树红墙之中。 2.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着漓江山水。 损失损害 3.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很大。 4.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三、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 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 第二课时 阅读文段,选择正确的答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概括中心 B.总结全文 C.引起下文 D.承上启下 2. 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B.介绍圆明园独特的布局。

C.介绍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D.介绍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不可闻名众拱碧煌剔透情意南北景胜奇异 二、1.流连 2.留恋 3.损失 4.损害 三、1.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在冰天雪地里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意志。 第二课时 1.D 2.C 3.C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圆明园的毁灭》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在现实生活中得爱国行为。 二、说学情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学习方法;能够根据自己的需初步掌握查阅资料的途径和方法。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了围绕圆明园讲了哪些内容,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 三、说目标: 依据《新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热爱,引导憎恨侵略者的丑恶行径,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引导学生抓住语言文字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层指导背诵课文。 (3)感知文章的布局结构及表达方法,学会分类积累词语。 说重点 1、体会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及是如何被毁灭的。认识作者写作编排上运用的对比的手法,感受作者运用语言的精妙、准确。 2、学习作者对比的描写方法。

3、背诵课文3、4自然段。 说难点: 1、指导学生抓住重点文字来体会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2、学习作者对比的写作手法。 四、说过程 (一)复习回顾,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学生汇报四个方面:布局、建筑、收藏、毁灭 2、分类听写词语: 布局:众星拱月 建筑:金碧辉煌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 收藏:奇珍异宝 毁灭:化成灰烬 这些词语从情感上有什么不一样? 设计意图:复习重点词语,分类听写帮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通过分辨情感的不同导入新课 (二)直面毁灭,激发情感。 1、默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英法联军是怎样让圆明园化成灰烬的? 2、说说读后的感受,用一两个词形容一下侵略者,并引导讨论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三)再现辉煌,深化情感。 1、学习圆明园的建筑: 自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看看圆明园的建筑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从哪儿看出来的? (1)、出示: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 你看看作者运用了怎样的写法? 出示图片帮助理解 按照学生的发现板书: 宏伟精巧副板书:对比 热闹恬静 仿照创造 民族西洋 指导学生理解这部分的对比写法,感受对比写法的好处。 (2)、有感情地朗读。 (3)、分层次指导背诵:填空背诵、出图片背诵

《圆明园的毁灭》阅读题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wáng huáng)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反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l ín líng)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péng féng)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

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fúfó)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我会选择文中括号内正确的读音。(4分)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景观()仿照()仿佛() 3、用“~~~~~”划出文中的排比句。(2分) 4、在括号中填上恰当的词语。(2分) (1)()的殿堂(2()的亭台楼阁(3)()的乡村田野(4)()的民族建筑 5、缩写句子。(2分)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6、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3分)

(1)风景名胜():A、超过B、优美的地方C、能担任,能承受 (2)举世闻名():A、用鼻子嗅B、知道C、有名望 (3)武陵春色():A、情景,景象B、颜色C、脸上表现的神情 7、本文是从_______ 、_______ 和_______ 三个方面来描写圆明园的,其中 _________方面写得最详细。(4分) 8、本文标题为“圆明园的毁灭”。为什么在内容上却用大量的笔墨描写昔日的辉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9、看着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作为一个中国人,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5分)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

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知识点总结、同步练习【知识点】 生字组词: 毁:毁灭毁坏销毁坠毁烧毁诋毁 估:估计估测低估估算估量评估 拱:拱卫拱桥拱门拱手众星拱月 辉:光辉辉映星月交辉金碧辉煌 煌:辉煌 殿:宫殿殿堂大殿桂殿兰宫 陵:丘陵陵墓陵园陵寝中山陵 览:阅览游览浏览展览博览群书

宏:宏伟宏大宏观大展宏图宽宏大量唐:唐朝唐装荒唐唐突颓唐不安 闯:闯进闯练闯祸闯荡闯关冻_闯江湖统:统一统领统率统治传统血统销:销毁报销销售花销销声匿迹 奉:奉命奉献信奉奉行奉公守法 多音字: 量:liáng称量liàng量体裁衣 还:hái还有huán归还 形近字: 拱(拱手)供(提供)

销(报销)消(消失) 词语解释: 不可估量:本文中指圆明园的毁灭损失巨大,无法计算。估量:估计。 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 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簇拥着一个人,或许多个体拥戴一个核心。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等异常华丽,光彩夺目。 玲珑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孔穴明晰,结构奇巧(多指镂空的工艺品和供玩赏的太湖石等)。 象征:用具体的事物表现某种特殊意义。 诗情画意:诗画一般的美好意境。 流连:留恋不止,舍不得离去。 宏伟:(规模、计划等)宏大雄伟。

奇珍异宝:奇异难得的珍宝。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瑰宝:特别珍贵的东西。 精华:(事物)最重要、最好的部分。 灰烬:物品燃烧后的灰和烧剩下的东西。反义词: 损失——收获热闹——冷清 精华——糟粕举世闻名——默默无闻近义词: 估量——估计环绕——围绕 仿照——模仿建造——建设 幻想——遐想宏伟——雄伟

《圆明园的毁灭》省一等奖教案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设计 《圆明园的毁灭》获奖教学设计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 踏而毁灭的景象。课文语言简洁,结构严谨,构思颇具匠心,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把美的东西毁灭了, 这真是一个悲剧,更能激起读者的痛心与仇恨。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 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选编本课的意图是,引导学生把阅读、感悟、想象结合起来,把 搜集与整理、运用资料结合起来,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 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设计理念】 这篇课文文字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教学时 可以以情激情,以读激情,以景激情,以史实激情,特别是要重视以 读激情,充分体现阅读教学“以读为本”。通过读书,交流课前搜集 的资料,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学生带入创设的情境中,引导他们把最 感兴趣的景观想象出来,并谈一谈自己的脑海里浮现的画面。感受到 圆明园的瑰丽与辉煌再去读圆明园的毁灭,更能激发学生对侵略者野 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 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第四单元 14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课文的生字词。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灰烬、举世闻名、众星挡月、玲珑剔透、亭台楼阁、诗情画意、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语,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本课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祖国的强盛与衰败,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及与中心思想的关系。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准备 圆明园园景的照片或图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谈话,引发兴趣 1.有哪些同学去过北京的圆明园遗址,或者是从电视节目,课外书上,家长那里了解到有关圆明园的资料,请举手?谁来向大家介绍介绍圆明园呢?(学生说。) 2.教师:同学们说得对,现在的圆明园是一片废墟。它是怎样成为废墟的呢?圆明园原来是什么

样呢?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会告诉我们一切的。(板书课题:22.圆明园的毁灭) 二、范读课文,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读后简单说说。 三、学生自学课文 1.借助字典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对照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利用熟字记清生字字形,注意易错的地方。 2.读通课文,划出生字、词,并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不理解的做记号。 3.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并思考:圆明园是被谁毁灭的?(1860年被英法侵略者毁灭的。) 四、检查自学情况,出示生字卡片 损失苏州幻想唐朝博物馆艺术统统奉命 1.指名、齐读生字卡片,纠正不正确读音。 2.读词语,说说哪个字字形易错。区别:“幻”与“幼”、“博”与“搏”、“统”不要写成“”。 3.指出不理解的词语,大家讨论。通过查字典或结合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 4.读第116页第4题“读读写写”,并对词义加以理解。 5.指名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然后回答思考题。 五、自己朗读课文,质疑问难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看照片或图片,引入本课时 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圆明园原来是非常美丽的,现在的颐和园只是圆明园的三分之一。现在我们就欣赏圆明园的美景。(放录像或幻灯片。) 二、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么美丽的景色的呢 请打开书,自己朗读全文,找到课文的这部分描写。 三、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从这里你知道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 讨论后板书:皇家园林:圆明园--万春园--长春园。 四、自己朗读第三自然段 1.读后说说这里向我们介绍了圆明园的什么特点?联系课文前后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板书:建筑宏伟、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附标准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附答案)

————————————————————————————————作者:————————————————————————————————日期:

21.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地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 生字区。 损皇珑剔杭莱瑶 宏宋侵统销瑰烬 基础区。 一、看拼音,写词语。 xiāo huǐ sǔn shī qīn rùɡuī bǎo hónɡ wěi ɡū liɑnɡ diàn tánɡ huī jìn 二、给下列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唐朝(tánɡ tán)玲珑(línɡ nínɡ)侵略(liè lüè)

《圆明园的毁灭》图片

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北郊。原为清代的皇家拆御苑。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到清乾隆九年(1744年)基本建成。此后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屡有修缮扩建,历时150多年。全园占地5 200余亩,方圆20多华里。全园建筑总面积超过故宫。人们习惯上所称的圆明园,实际上是圆明、长春、绮春(后改名“万春”)三园的总称,占地面积甚广。圆明园系一座水景园,水面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在山水环绕之中,分布着145处景观,有些景观命名,直接以山水为主题。如,“平湖秋月”“苏堤春晓”“三潭印月”“风院风荷”,都来自杭州西湖十景。还有仿桃花源的“武陵春色”,仿庐山的“西峰秀色”,仿狮子林的“叠石迷宫”,仿瞻园的“茹园”,仿孤山放鹤亭的“招鹤蹬”等等,汇集了天下胜景和名园精华。 在圆明园的鼎盛时期,这里既是具有空前规模的皇家园林,又是清代皇帝发号施令、行使权力的统治中心。从康熙到咸丰,6个皇帝每年总有三四个月在此居住,并处理政务和进行各种政治活动。当年的大宫门两旁,曾设置了内阁、六部、军机处等中央政府部门办公处。在西北面的一片废墟残迹中,仍能寻找几组规模宏大的宫殿遗址。有上朝听政的“正大光明殿”、举行盛大宴会的“九州清宴”、供奉历代清帝影像和祭祀用的“安佑宫”和藏书楼“文源阁”等等。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绮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选自语文六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

毁灭前的圆明园景观

万春园(绮春园) 游武夷山万春园 万春园大观

五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14圆明园的毁灭(含答案)人教统编版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一课一练 14.圆明园的毁灭 一、用“√”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下雪了,一片片小雪花玲珑.(lóng lǒng)剔.(tī tì)透,纷纷扬扬地飘落。漫步圆明园,想到昔日宏.(gōng hóng)伟的建筑化为一片灰烬.(jǐn jìn),心中的波澜.(làn lán)久久难以平复。 二、读拼音,写词语。 huī jìn sǔn shī xiāo huǐ ()()() ɡuī bǎo hónɡ wěi qīn lüè ()()()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天南地()众星()月 金()辉煌玲珑()透 亭台楼()田()风光 诗情画()不可()量 四、给下列加粗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括号里。 “漫”在词典中的解释有:①水过满,向外流;②淹没;③到处都是,满,遍;④广阔,长;⑤不受约束,随便。 水漫金山( ) 长夜漫漫( ) 漫山遍野( ) 漫不经心( ) 五、根据句子的意思,用“举”字组成合适的四字词语,填写在句子

里。 1.()的万里长城,如今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 2.妈妈经常跟我说,想问题要学会灵活地思考,要能够(),把从一件事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做其他类似的事情上,这样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3.这次参加外出学习交流活动,真可以算得上是(),因为我不仅增长了见识,还结识了很多新朋友…… 六、按照要求改写句子。 1.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改成“字被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园中有民族建筑。园中有西洋景观。(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最后一天的游览是最有趣的一天。(病句修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

14 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4 圆明园的毁灭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等23个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园明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情感的变化。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难点 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感受情感的变化。 1.字词教学。 本课要求的15个会写字,可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识字和理解。“金碧辉煌”这个词可结合文中句子以及相关图片来理解;注意区分同音字“臂”“壁”“璧”的不同用法。本课生字的书写,注意形近字的区分,“境”与“镜”的区别,“陵”与“凌”的区别。 2.阅读理解。 本课讲的是中华民族曾经的一段历史,主要讲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毁灭后的景象。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正确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不困难,但是通过语言文字,揣摩藏在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文中呈现了两幅画面,“不可估量”呈现的是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美丽的景观;“化为灰烬”展现的是圆明园被毁后的惨景。抓住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想象两幅画面呈现的不同意境、不同的感情,这样就找到阅读文章的切入点了。 3.表达运用。 学会准确地表达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习课文时,应引导学生认真体会课文在表达方面用词的准确,以及一些有特色的句子。能用相似的表达来说一说看到名胜古迹时自己的感受,学习并运用到平时的习作中。

1.预习提纲 (1)读通课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熟悉昔日圆明园的景观,感悟其“美”。 (2)初读课文,走进圆明园,体会圆明园“不可估量”的价值。 (3)再读课文,体会圆明园的毁灭是“不可估量的损失”。 (4)三读课文,走出圆明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5)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殿、珑”等10个会认字,会写“毁、估”等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举世闻名、众星拱月、亭台楼阁、天南海北、奇珍异宝”等23个词语。 2.能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3.学习第1、3、4自然段,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圆明园断垣残壁的幻灯片。 师:孩子们,请静静地观赏这幅图片,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指两名学生作答。 师:从1860年开始,这些断壁残垣就默默地伫立在北京西北郊圆明园遗址,历经150余年岿然不倒,它们,是在诉说一段历史。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段历史,走进课文《圆明园的毁灭》。 2.师生齐板书课题——圆明园的毁灭。 释题:“圆”是“圆融完美”的“圆”;“明”是“光明普照”的“明”;“园”是“皇家园林”的“园”。“毁”字书写时应注意“工”的最后一笔变成提,“几”的最后一笔变成竖弯。“毁灭”的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单四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D卷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单四元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积累运用 (共7题;共37分) 1. (8分) (2018三上·卢龙期末) 你可以用“视”字组词并巧妙填空吗? ①由于有的同学不注意保护眼睛,才上三年级眼睛就已经________了。 ②妈妈十分________我的学习成绩。 ③每个人的身上都有优点,所以我们不能随便________学习差的学生。 ④我们一动不动地________着舞台上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 2. (10分) (2019五下·通榆期末) 形近字组词。 钓________ 涯________ 憎________ 涡________ 钧________ 崖________ 赠________ 锅________ 3. (4分)填空 “小”字共________画,第一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鸟”字共________画,第五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牛”字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少”字共________画,第二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果”字共________画,第四画是________,组词________。 4. (4分)对号入座。 居然虽然果断 既然偶然突然

①________你说过了,就要说话算话。 ②我在一个________的机会,买到了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 ③我想爸爸出差该回来了,________一进门就看见了他。 ④花生________外表不美,但用处很大。 ⑤武松正在景阳冈上走着,________一只大虫向他扑来。 ⑥真是不可思议,他________亲眼看到了海市蜃楼。 5. (3分)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__八________ 四________八________ 四________八________ 七________八________ 七________ 八________ 七________八________ 百________百________ 百________百________ 百________百________ 6. (6分)补充句子 (1)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这句话意思是:________。 (2)读完《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后,你明白了________道理。 (3)学习了《陶罐和铁罐》这则寓言,你想分别对铁罐和陶罐说些什么? 陶罐:________。 铁罐:________。 (4)池子和河流不同的结局告诉我们:________。 7. (2分)理解下面句子含义,选择正确的答案。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含义是() A . 这个鱼钩是金子做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B . 鱼钩虽然长满了红锈,但它闪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思想光辉,闪烁着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

圆明园的毁灭

17 《圆明园的毁灭》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重点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2、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毁灭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是我国近代屈辱历史的见证,从而唤起学生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教学重点与难点: 理解课文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深刻含义,体会圆明园的建造和毁灭反映着祖国的强盛与衰败,进一步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教学准备: 《火烧圆明园》的影像资料片断,圆明园的相关图片,文中的部分句子。 教学过程: 师: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提前板书好课题)同学们,这节课继续学习17课,请大家齐读课题:《圆明园的毁灭》。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想一想,作者是怎样评价圆明园的?谁来说一说? 生1:作者是这样评价圆明园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老师板书:举世闻名)作者还怎样评价圆明园的?谁来说? 生2:作者还评价说: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板书:博物馆艺术馆)还有吗? 生3:作者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板书:瑰宝精华) 这些都是作者对圆明园历史地位以及文化价值的高度评价。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圆明园为什么被称为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生2:我想知道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生3:我想知道为什么作者这么高度评价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生4:我还想知道圆明园还有哪些国宝流失在国外?

老师看得出你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还有那些同学想说? 生5:我还想知道圆明园中还有哪些珍贵的历史文物? 师:看来同学不仅在思考,有思想,而且还会学习,其实,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那些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请大家来看: 1、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2、为什么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3、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师:-------,你来读一下好吗?(生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围绕这三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研读课文,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细细探究你最感兴趣的一个问题。现在开始。 (学生研读课文,教师巡视。学生可以读一读,说一说,相互交流。) 师:好,先到这儿。刚才同学们学得非常主动,也非常的认真,下面我们就来交流汇报自己的学习所得,现在谁来说,好,------- 生1:我对第一个问题特别感兴趣,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大家请看第二自然段:“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举世闻名”是全世界都有名,可以看出圆明园在全世界都非常有名气。“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众星拱月”是许多星星围绕着一个月亮,许多小园就是星星,月亮就是圆明三园,可以看出圆明园的设计独特新颖,给人一种视觉上的美感。 师:说的不错,请坐。他抓住了两个重点词语一个是举世闻名,一个是众星拱月,通过这两个词语我们看到圆明园确实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谁来继续汇报? 生2:大家请看课文第三自然段,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从这两个有,也有,我体会到圆明园的景点很多,如果你爱热闹,你就去买卖街,如果你爱清静,那你就去山乡村野。 师:这里真的有人做生意吗?(没有)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2:我看到了一个词,是象征。 师:那什么是象征?(象征就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只是一种和他相近的)对,买卖街是一座舍卫城,城内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应有尽有,如果皇帝要逛街,宫女、太监等几百人就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繁华,真的像个买卖街。从这两个有,还有,你体会到什么呢?谁来说一说?好,--------,你来说。 生------:我体会到圆明园中的景色非常多。 师:还能体会到什么? 生-------我还能体会到圆明园中的景色非常美丽。 师:非常好! 生-------我还能体会到圆明园中的景物风格各异。 师:风格各异这个词用的非常好,非常恰当。好了,那我们怎样读出圆明园中这么多的建筑呢?现在请同学们练读一下。(生练读)谁来给大家读一读。好,你来!谁来评一评他读得怎么样? 生--------他读得很好,咬字清楚,也很有感情,通过他的朗读,让我感受到了圆明园的美。 师:你听出来了圆明园的金碧辉煌,你听出来了玲珑剔透,你听出来了买卖

五年级语文上册 21.圆明园的毁灭练习 新人教版

21、圆明园的毁灭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看拼音,写词语)。 lǒnɡ zhào hu ījìn qīn luè lóu ɡěhǒnɡ wěi màn yó u liú lián zuì zhènɡ 二、一锤定音(在带点字正确的 读音后画“√”)。 损失( xǔn sǔn )掠夺 ( luèluō ) 瑰宝(ɡui ɡuī)环 绕( ráo rào ) 三、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郊()消()博()秦()效()销()搏()泰() 四、辨析字义(选择正确解释,填序号) 奇珍异.宝()1奇特2不同3害怕4惊奇 众星拱月()1环绕2隆起3顶动4抱拳 西洋景观()1景象2观看3庙宇4看法 名胜古迹()1超出2赢 3优美4承受 举世闻名()1推选2提出 3全 4动作 五、臭味相投(写近义词)。 估量()流连()任意()根据() 漫游()破坏() 六、补充词语。 ()()剔透()情()意()()辉煌()南()北 七、照样写词。 亭台楼阁花鸟鱼虫 莺歌燕舞草长莺飞 八、句子整容。 1、北京西郊的圆明园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缩句: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世界历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感叹句: 反问句: 3、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 “被”字句: 4、用关联词语合并成一句话。 (1)圆明园中有民族建筑。圆明园中有西洋景观。 (2)侵略者放火烧了圆明园。我们再也看不到圆明园昔日的景观了。 4、最后一天的游览是最有趣的一天。(病句修改) 七、你知道吗(文学常识)? 圆明园位于北京,原为。它 由、、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年月,侵略者侵入园内,先是抢掠财物,后又放火 焚毁了圆明园。 八、理解感悟(文章阅读)。 (一)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数周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 的境界里。 1、仿照划线句子用关联词造句。 2、写出词语的反义词。 热闹()幻想() 3、圆明园中的景观大致包括哪些类型?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小学语文《圆明园的毁灭》 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为课文介绍的景观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凭借课件、图片等使学生对当年的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大致的了解。 教学目的 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理解重点词语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探究学习的兴趣。 4、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难点: 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教具准备 1、课前让学生自主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图片。 2、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分清详略,突出重点。从课题看,本文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毁灭”的内容。然而,纵观教材不难发现,全文写“毁灭”只用了一个自然段,且文字通俗易懂;描述圆明园昔日辉煌却占用大部分篇幅,且难点较多。根据教材,我创新教学,大胆地将课文第二部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确定为教学重点,将“毁灭”的内容略作处理。其目的是以爱激恨,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历史的灿烂文化,痛恨侵略者的野蛮行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然而,就是这样一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的花园,一座拥有着无数奇珍异宝的园林建筑,却在三天三夜的大火中毁灭了。(出示课件:烈火燃烧下的圆明园毁灭图) 2、齐读课题。 二、提问质疑,理清思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原文及教案 【原文】 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不可估量的损失! 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由圆明园、万春园和长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圆明园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在圆明园周围。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岛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的博物馆、艺术馆。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了整个北京城。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_____________ 本文作者王英琦,选作课文时有改动。 【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珑、剔”等8个生字,会写“毁、拱”等12个生字。掌握“毁灭、众星拱月”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 教材分析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内容短小却内涵丰富的精读课文。课文围绕圆明园的毁灭,讲述了圆明园当年的辉煌和它的毁灭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仇恨,引发了读者深深的思考。文章构思巧妙,题目虽然是《圆明园的毁灭》,重点却从圆明园布局之巧、建筑之美、收藏之丰3个方面写了圆明园的辉煌。学习本文重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由于本课内容离学生现实生活比较久远,而且五年级学生刚步入高段,在理解课文和感悟语言文字等方面能力还有待提高。所以,要实现以上教学目标就要做到让学生课前大量搜集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年段和本册书阅读教学目标的要求,力求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朗读和抓住关键字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感悟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在此基础上,学习英法侵略军毁灭圆明园的过程,激发学生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正确读写“毁灭、不可估量、众星拱月、金碧辉煌、殿堂、亭台楼阁、建筑、宏伟、销毁、罪证”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勿忘国耻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课文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收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这一屈辱的历史。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体会作者构思的匠心独运。 教学难点 在辉煌与毁灭的强烈对比下,激发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独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趣入题 我们知道,北京的颐和园是一座拥山抱水、气象万千的古典园林,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在北京西北郊,还有一座被誉为“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遗憾的是,这一园林艺术杰作被英法联军劫掠和焚烧,一代名园就此化为废墟。今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了解一下圆明园昔日的风采和侵略者对它的毁坏情况。(板书课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

部编版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4课《圆明园的毁灭》同步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一、xx题 (每空xx 分,共xx分) 一、积累与运用 1.看拼音,写词语 bǎo lǎn liú lián fǎng zhào sǔn shī fèng mìng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给下列字组词 幻________ 征________ 凡________ 艺________ 幼________ 证________ 几________ 芝________ 值________ 稍________ 统________ 般________ 置________ 梢________ 流________ 股________ 3.查字典填空。 (1)“辱”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 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2)“掠”用部首查字法,应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用音序查字法应查音序________,再查 音节________,组词________ 4.给下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填在后面的横线上。“漫”在词典里的解释有:①水过满,向外流; ②淹没;③到处都是,满,遍;④广阔,长;⑤不受约束,随便。 水漫金山________ 长夜漫漫________漫山遍野________漫不经心________ 5.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留恋流连 ①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________在绿树红墙之中。 ②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________着漓江山水。 损失损害 ③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________很大。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圆明园的毁灭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课时 一、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估量举世()()()星()月 金()辉()玲珑()()诗()画() 天()海()风()名()()珍()宝 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 留恋流连 1.假日里,我们在北海公园划船,()在绿树红墙之中。 2.游人们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桂林,心中还()着漓江山水。 损失损害 3.这幢大楼设计和施工都不符合要求,要推倒重建,()很大。 4.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做()国家和集体利益的事。 三、照样子,用关联词写句子。 1.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是……也是…… 2.圆明园不仅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不仅……还…… 第二课时 阅读文段,选择正确的答案。 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选段第一句话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A.概括中心 B.总结全文 C.引起下文 D.承上启下 2.这段话的结构方式是()。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圆明园宏伟的建筑。 B.介绍圆明园独特的布局。 C.介绍圆明园珍贵的历史文物。 D.介绍圆明园被毁灭的经过。 参考答案: 第一课时 一、不可闻名众拱碧煌剔透情意南北景胜奇异

二、1.流连 2.留恋 3.损失 4.损害 三、1.父母是我们的启蒙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 2.在冰天雪地里运动,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锻炼意志。 第二课时 1.D 2.C 3.C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4.圆明园的毁灭(教案)

14.圆明园的毁灭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4~57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整理资料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2.让学生了解这一段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然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曾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现在我们看到的只是残垣断壁。那么圆明园以前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13课《圆明园的毁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意思?课文主要讲了几部分内容? (两部分:(1)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2)圆明园的毁灭。) 3.检查认读生字词情况。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三、自学课文,小组讨论 1.自学生字词,不懂的词语可通过查字典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 2.默读课文,想想当年的圆明园是什么样子的,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3.遇到不懂的问题,在小组讨论后,把你们认为有价值的记录下来。 (1)小组讨论:每人提出自己的问题后,小组进行整理,写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

(2)出示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并对所有问题进行分类归并,归纳整理出几个大问题。 4.交流自己从课外书中查找的有关资料。 第2课时 一、明确任务 1.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把你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互相交流一下,通过交流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 2.明确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投影出示)圆明园以前是如何的辉煌?它又是怎样被毁灭的? 二、解决难点 1.自读课文,自己思考上面的问题。 2.小组讨论,相互交流。 3.交流讨论结果。 (1)交流体会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①先从圆明园的布局来理解它的辉煌。 (简单说说圆明园的布局是怎样的,然后画圆明园的平面图,教师作简单解说,重点理解“众星拱月”一词,通过这个词,体会两点:a.小园多;b.景色美。) ②通过想象,描述圆明园的美景,体会它的辉煌景观。 (结合第3自然段,先找出说感受的一句话,然后对这句话简单理解。教师读这一段,请同学们充分展开想象,看看在你头脑中的圆明园是什么样的。教师读时要把学生带入情境。) ③学生交流自己想象到的圆明园的美景。 ④有感情地朗读第3自然段。(把圆明园梦幻般的美读出来) ⑤结合第2~3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 ⑥通过了解圆明园的文化,体会它的辉煌。 结合第4自然段,说说为什么圆明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主要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回答:a.东西多;b.物品珍贵;c.年代久远。) ⑦此时,当你了解了圆明园的灿烂文化和辉煌景观之后,你对它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⑧教师点拨:课文的第2~4自然段介绍了圆明园以前的辉煌景观。 (2)请同学们想一想: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可为什么用较大篇幅写它辉煌的过去? (3)通过交流,体会圆明园是怎样被毁灭的。 ①出示圆明园被毁灭后的图景,引导学生观察。 (在出示图景之前,教师可用语言进行过渡,引导学生由爱到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