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风和植被土壤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风和植被土壤
2021高考地理微专题—风和植被土壤

微专题(一)风

下图为中纬度某区域2019年7月5日4时和14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读图,完成1~2题。

1. 当日4—14时,④地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阴,气温降低

B.阴转晴,气温升髙

C.—直睛天,气温升高

D.—直阴天,气温降低

2. 当日14时,与①地相比,③地()

A.气压较高

B.风速较小

C.风向相同

D.降水概率大

下图为2020年影响我国图示区域的某天气系统风速等值线图(单位:千米/时),读图,完成3~5题。

3. 该天气系统是()

A.冷锋

B.暖锋

C.气旋

D.反气旋 4. 图中甲城市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5. 图中陆地沿海地区风速等值线较密的影响因素是() A.摩擦力变化

B.地转偏向力

C.地形起伏较大

D.冷暧空气交汇

风力发电原理是利用风力带动风车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风力发电机的叶片始终对着来风的方 向从而获得最大风能。下图为风速和风力发电机功率输出统计图。据此完成6~7题。

"—4时等压线

14时等压

线

” 4时风向

6.风力发电机可以输出稳左的最大电能的风速是()

A25~5 米/秒 B.5~12 米/秒

C.12~25 米/秒D>25 米/秒

7.与我国东部沿海相比,西欧国家开展风力发电自然条件的主要优势是()

A.风速大

B.风向稳定

C.降水多

D.温差小

内蒙古武川县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方面率先迈出坚定的步伐,同时,该县正在着力引进光伏发电,形成“风光互补、蓋储一体"的清洁能源体系,为呼和浩特市打造“中国新能源之都"提供支持。下图中“白道" 是沟通阴山南北的交通要道,历来是一条经商之路。读图.完成8~9题。

IIO O

40。

8.武川县打造风电能源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③经济发达,市场需求量大④产业技术基础好,交通便利

A.0?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武川县发展“风光互补、蓄储一体“的淸洁能源体系()

A.可以降低风能利用率

B.可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

C.可以降低建设成本

D.会造成能源的浪费

针对藏南地区江北公路沙害问题,某研究所于该地区进行石方格沙障(由石头组成的方格状拦沙设施)防风固沙效益研究,下图示意风速为11米/秒时石方格沙障千预下的风速流场。据此完成10-12题。

5O 20 40 60

8010012014016018020022( 水平距离/cm

10.任水平距离50~80厘米段,近地面风速()

A.最大

B.平稳

C.下降

D.提高

11.石方格沙障能有效降低()

A.高空输沙量

B.近地而输沙量

C.地表粗糙度

D.风沙活动高度

12.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更利于()

A.稳固沙土

B.削减风力

C.减少水分蒸发

D.适应恶劣环境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效风能时数"是指风速处于3~25米/秒(才能够带动风机的发电机正常工作)的累计小时数。风速超过25米/秒(9级以上风力),或较潮遼的环境.都容易损坏风机。下表为福建沿海地区的风速与风能参数变化表,该地区的风速和风向,哽季风、地转僞向力和台湾海峡走向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显著。

福建中部沿海地区(莆田市)的萩芦风电场,主要选用直径90米的大叶片风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迎风地带。现阶段,发展风电项目仍需考虑建设造价、生产每度电的成本、接入电网的兼容性等问题。

莆田位置和风频图

(1)简要评价萩芦建设风电场的自然条件。

⑵结合材料推测萩芦风电场风机大叶片的具体朝向,并分析原瓯

(3)从社会经济方而分析,你是否赞成在福建沿海地区大力发展风电项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研究风沙流,对防治流沙扩张具有重要意爻。我国某地区沙漠化严重,菜科考队研究地区的风沙流时发现:随着粒径的增大,沙粒运动方式依次为悬移、跃移和蠕移(图1);沙粒绝大部分集中在距沙床面10厘米的高度内;输沙量与风速、下垫面密切相关(图2)。该地区在机械固沙(釆用麦草扎设草方格沙障)的基础上配合生物固沙(在草方格中种草),彷治流沙扩张效果显著,距沙床面10厘米的鬲度内输沙量趙近于0。

注:图中沙粒大小仅为示意图,并不代表实际大小

图1

4

3

2

1 0)

图2

(1) 简述风速从16米/秒增至20来/秒时,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

(2) 判断风速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0~10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并说明理由。

⑶分析防治流沙扩张时种草而不是种树的原因。

⑷分析该地区采用机械与生物固沙后输沙量锐减的原因。

1-2.LC 2.D 解析第1题,风由高压吹向低压,读图示风向可知,4—14时,④地等压线向低压凸 出,故均为高压脊控制,天气睛朗,气温随着太阳的升起,逐渐升高,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 右。第2题,由③地附近风

距找床面的髙度/cm

10

9

8

7

输沙殳/g ?m" ? CmJ)

向可知,③地位于低压槽,气压较两侧低,与①地相差不大;③地附近等压线弯曲程度大于①地,等压线应该较为密集,风速较大;③地与①地风向相反;③地位于低压槽,左右两侧风向相反,可能会形成降水,①地等压线较为平缓,风向单一,降水概率小Q正确。

3~5.3?C 4.A 5.A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绝大部分地区风速很大,台湾海峡南部两个风力高值区之间出现了一个风力极低值,风力极小。故该天气系统为台风,两个高值区为外围大风区,低值区为台风眼。第4题,读图可知,甲处于气族(台风)的东部偏北,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地面摩擦力的共同影响,形成东南风。第5题,海洋摩擦力小,陆地摩擦力大,导致沿海地区风力快速减小,造成风速等值线较为密集。

6~76C 7.B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图中稳定风向输出功率最大为2000千瓦,风速在12~25米 /秒,C正确。第7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季风气候,夏季盛行东南季风,冬季盛行西北季风,风向季节变化大,而西欧位于盛行西风带,常年盛行西南季风,风向更加稳定,B正确。

8~9.8.A 9.B解析第8题濮图可知,武川县南侧是阴山山口,受地形“狭管效应”的影响,风力资源丰富;武川县地形平坦开阔,人口密度小,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武川县地处内蒙古,经济并不发达,交通也不便利。第9题,风电和太阳能都是气候资源,受气候条件影响大,“风光互补"使电力输出更平稳;“蓄储一体”可以提髙风能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浪费。

10~12.10?C ll.B 12.D解析第10题,根据风速等值线,在水平距离5O~8O厘米段授石方格沙障阻捞,近地面风速下降。遇到沙障前,风速最大。第11题,石方格沙障使近地面风速下降,能有效降低近地面输沙量。对高空输沙量影响不大。增加了地表粗糙度。对风沙活动高度影响不明显。第12題,与林木覆盖相比,石方格沙障分布区不适宜林木生长,说明石方格沙障更利于适应恶劣环境。但在稳固沙土、削减风力、减少水分蒸发方面,不如林木效果好。

13.答案⑴有利条件:地处沿海,风能资源丰富;丘陵地形有利于排水、通风,保护风电设施。

不利条件:夏秋季易受台风影响,狂风暴雨会对风电设施造成损坏。夏季风力偏弱,一定的时间段内无法带动风机发电。

(2)东北。原因:该地秋冬季平均风速大,有效风能时数多,有利于发电。该地盛行东北风;台湾海峡“东北一西南"走向产生“狭管效应”,使东北风风力增强。

(3)赞成。风电为清洁能源,利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大气环境;能够缓解能源短缺;位于东部沿海,消费市场广阔;政策支持。

不赞成。投资大、造价高;风电的电价较高;发电量不稳定(或存在季节性波动);接入电网存在兼容性问题。

解析第(1)题,评价建设风电场的区位条件应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从有利方面分析,从题干中得知该风电场建在山区的山脊或山顶地带,地势高风力大,且有利于保护风电设施;从不利方面分析,主要是台风和风力的不稳定性。第(2)題,由图可知,该地盛行东北风,风机大叶片朝向应面对风来的方向,台湾海峡的“狭管效应",风力增强。第(3)题,赞成。围绕清洁能源、能源供应、政策等方面分析。不赞成。围绕投资、成本、稳定和兼容性等方面分析。

14.答案(1)输沙量总1:增加,沙粒粒径变大,0~2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减小,2~10厘米高度内输沙量增加,最大输沙量出现的高度上移。

(2)跃移。理由: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较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较小,蠕移比重较低。

(3)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0~10厘米高度内,草的高度足以防风阻沙。草的生长耗水量较小,成活率较高,维护成本低,且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

(4)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解析第(1)题,随风速的变化,该地区戈壁风沙流发生的变化可从输沙量、沙粒粒径、输沙量随高度的变化及最大输沙量的位置分析。第(2)题,由图可知,风速16~20米/秒时,戈壁以风力侵蚀和搬运为主,多为粒径校大的沙粒,不易悬移;0~1厘米高度内输沙量校小,蠕移比重较低,故结合图示,风速16~20米/秒时,该地区戈壁

O~1O厘米高度内沙粒最主要的运动方式为跃移。第(3)题,种草比种树耗水少且易成活,且地面密植度较高,维护成本低,不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且图中显示,风沙集中在距沙床面O~1O厘米高度内,草的髙度足以防风阻沙,据此该地多种草防沙。第(4)题,沙障和植被覆盖地表,增大地表粗糙度,近地面风力锐减;根系固沙,土壤湿度增加,起沙阻力增大。

微专题(二)土壤与植被

读某山地土壤在南北坡垂直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