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课流程

语文阅读课流程
语文阅读课流程

关于高一年级图书馆阅读课

为了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读书热情,以“大阅读”提高同学们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学校、年级进一步推进高一年级图书馆阅读课课程化。年级图书馆阅读课拟安排如下。

年级图书馆阅读课书目

教育部《大纲》指定课外文学名著中学生必读书目

(2018年,北京高考增加文学经典阅读考查,试题涉及6部文学名著:《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从考查内容看,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印象深刻的情节,写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从这个意义上说,试题为学生提供了一定的选择和开放的空间,有层次地考查了个性化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1、初高中共读部分(10本)

①《西游记》(明)吴承恩著;

②《水浒传》(明)施耐庵、罗贯中著;

③《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④《红楼梦》(清)曹雪芹、高鄂著;

⑤《唐诗三百首》(清)衡塘退士选编;

⑥《宋词选》胡云翼选注;

⑦《阿Q正传》鲁迅著;

⑧《古代散文选》人民教育出版社编;

⑨《科学的历程》吴国盛著;

⑩《数理化通俗演义》梁衡著。

2、初中必读部分(15本)

初一年级:

①《红岩》罗广斌、扬益言著;

②《安徒生童话全集》(丹麦)安徒生著,叶君健译;

③《童年》(俄)高尔基著,刘辽逸译;

④《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法国)凡尔纳著,范希衡译;

⑤《爱的教育》(意大利)亚米契斯著,田雅青译。

初二年级:

①《青春之歌》杨沫著;

②《骆驼祥子》老舍著;

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前苏联)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梅益译;

④《福尔摩斯探案集》(英国)柯南道尔著,丁钟华等译;

⑤《居里夫人传》(法国)埃里·居里著,友明彻译。

初三年级:

①《家》巴金著;

②《牛虻》(爱尔兰)伏尼契著,李俍民译;

③《高老头》(法国)巴尔扎克著,傅雷译;

④《莎士比亚戏剧故事》(英国)兰姆姐弟改写,萧乾译;

⑤《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青少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编。

3、高中必读部分(15本)

高一年级:

①《矛盾论》、《实践论》毛泽东著;

②《围城》钱钟书著;

③《希腊的神话和传说》(德国)斯威布著,楚图南译;

④《谈美》朱光潜著;

⑤《科学发现纵横谈》王锌坤著。

高二年级:

①《子夜》茅盾著;

②《悲惨世界》(法国)雨果著,李丹、方于译;

③《简爱》(英国)夏洛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

④《圣经故事》刘小江编写;

⑤《傅雷家书》傅敏编写。

高三年级:

①《共产党宣言》(德国)马克思、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

②《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胡绳著;

③《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海观译;

④《培根随笔选》(英国)培根著,何新译;

⑤《只有一个地球:对一个小小行星的关怀和维护》(美国)巴巴·沃得、雷内·杜勃斯主编。

中学生阅读之文学、人文、科学经典图书100种

由众多一线名师(包括温儒敏、周国平、解玺璋等)组成的研制小组在经过近三年的研制中,精选了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人文、科学经典图书100种。(一)基础书目表(30种)分主题推荐书籍

【文学】

1.《唐诗三百首》 / 蘅塘居士 /中华书局

2.《水浒传》 / 施耐庵、罗贯中/人民文学出版社

3.《三国演义》/ 罗贯中 / 人民文学出版社

4.《朝花夕拾》/鲁迅/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边城》/ 沈从文 / 中国青年出版社

6.《月牙儿我这一辈子:老舍短篇小说选》/ 老舍/湖南文艺出版社

7.《男生贾里女生贾梅》 / 秦文君 /作家出版社

8.《伊索寓言全集》 / (古希腊)伊索/著李汝仪/译译林出版社

9.《古希腊戏剧选》 / [古希腊]埃斯库罗斯 /人民文学出版社

10.《简爱》/(英国)夏绿蒂勃朗特/著祝庆英/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1.《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俄国]契诃夫 /人民文学出版社

12.《生如夏花:泰戈尔经典诗选》/(印度)泰戈尔/著郑振铎/译江苏文艺出版社

13.《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短篇小说选》 / [美]欧·亨利 / 上海译文出版社

14.《绿山墙的安妮》(加拿大)露西蒙哥马利/著马爱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5.《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美]海伦·凯勒 /中国文联出版社

16.《我的心只悲伤七次:纪伯伦经典散文诗选》 /[黎巴嫩]纪伯伦/江苏文艺出版社

17.《老人与海》/(美国)海明威/著吴劳/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8.《布鲁克林有棵树》 /{美}贝蒂·史密斯 / 译林出版社

19.《海鸥乔纳森》(美国)理查德巴赫/著何贵清、夏杪/译南海出版公司【人文】

20.《论语译注》/ 杨伯峻/译注中华书局

21.《名人传》 / [法]罗曼·罗兰/ 译林出版社

22.《汉字王国》/(瑞典)林西莉/著李之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3.<苏菲的世界> / [挪威]乔斯坦·贾德 /作家出版社

24.<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澳大利亚)约翰赫斯特/著席玉苹/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5.《基础青少年的七个习惯》 /[澳大利亚]赫斯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

26.《科学的旅程》 /[美]斯潘要贝格、莫泽 /北京大学出版社

27.《数理化通俗演义》/ 梁衡/著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

28.《发明的故事》 / [美]布里奇斯 / 陕西人民出版社

29.《数学家的眼光》/张景中/著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

30.《海底<两万里》 /[法]凡尔纳 /译林出版社

(二)综合推荐书目表(70篇)

【文学】

1.《镜花缘》/李汝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2.《浮生六记》沈复/著朱奇志/校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3.《朱自清散文选集》蔡清富/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4.《骆驼祥子老舍/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5.《文心》夏丐尊、叶圣陶/著三联书店

6.《呼兰河传》萧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7.《射雕英雄传》金庸/著花城出版社

8.《俗世奇人》冯骥才/著作家出版社

9.《撒哈拉的故事》三毛/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0.《平凡的世界》路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1.《我与地坛》史铁生/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2.《顾城诗歌精品:顾城的诗顾城的画》顾城/著江苏文艺出版社

13.《诗歌读本(初中卷)》西渡/编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4.《海子的诗》海子/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15.《格列佛游记斯威夫特/著张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6.《少年维特的烦恼歌德/著杨武能/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17.《傲慢与偏见》简奥斯汀/著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18.《普希金抒情诗精选集普希金/著穆旦/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19.《基督山伯爵大仲马/著蒋学模、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0.《汤姆叔叔的小屋》斯托夫人/著王家湘/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1.《茵梦湖》施托姆/著施种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2.《猎人笔记》屠格涅夫/著力冈/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23.《茶花女》小仲马/著王振孙/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4.《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凡尔纳/著陈筱卿/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25.《狄金森诗选》狄金森/著蒲隆/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6.《小妇人》路易莎奥尔柯特/著陈玉立、刘春英/译译林出版社

27.《哈克贝利芬历险记》马克吐温/著张万里/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8.《爱的教育》亚米契斯/著储蕾/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29.《莫泊桑短篇小说选》莫泊桑/著赵少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0.《道连格雷的画像》王尔德/著黄源深/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1.《青鸟》梅特林克/著郑克鲁/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2.《月亮与六便士》毛姆/著傅惟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3.《茨威格中短篇小说选》茨威格/著张玉书/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4.《飘》玛格丽特米切尔/著戴侃、李野光、庄绎传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

35.《动物庄园》奥威尔/著荣如德/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6.《蝇王》威廉戈尔丁/著龚志成/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37.《毛毛:时间窃贼和一个小女孩的不可思议的故事》米切尔恩德/著李士勋/译二十一世纪出版社

38.《芒果街上的小屋》希斯内罗丝/著潘帕/译译林出版社

39.《天蓝色的彼岸》艾尼克斯希尔/著张雪松、译新世界出版社

40.《圣经故事》巴切勒/著文洁若/译华夏出版社

41.《追风筝的人》胡赛尼/著李继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人文】

42.《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岳麓书社

43.《傅雷家书(增订本)》傅雷/著傅敏/编江苏文艺出版社

44.《地图的发现》杨浪/著三联书店

45.《培根人生论》培根/著何新/译湖南文艺出版社

46.《甘地自传》甘地/著钟杰/译吉林出版集团公司

47.《人类的故事》房龙/著胡允桓/译三联书店

48.《人性的弱点》卡耐基/著李晨曦/译上海三联书店

49.《渴望生活:梵高传》欧文斯通/著常涛/译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50.《牛奶可乐经济学》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1.《365种改变世界的方法》迈克尔诺顿/著何姝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52.《最美的音乐史:从巴赫到“摇滚之王”普雷斯利的故事》鲁道夫赫富特纳/著王泰智、沈惠珠/译山西人民出版社

53.《人类群星闪耀时》斯蒂芬茨威格/著,高中甫、潘子立/译译林出版社【科学】

54.《科学发现纵横谈新编》王梓坤/著北京师范出版社

55.《科学是美丽的:科学艺术与人文思维》沈致远/著上海教育出版社

56.《物理世界奇遇记》伽莫夫、斯坦纳德/著吴伯泽/译科学出版社

57.《探求上帝的秘密》赵铮/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58.《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西奥多格雷/著陈沛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59.《趣味天文学》别莱利曼/著刘玉中/译中国青年出版社

60.《笔记大自然》莱斯利、罗斯/著麦子/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61.《趣味动物学》谢乐恩/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62.《眷恋昆虫》托马斯艾斯纳/著虞国跃/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63.《人类基因的历史地图》史蒂夫奥尔森/著霍达文/译三联书店

64.《生命的多样性》欧威尔逊/著王芷/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65.《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著吕瑞兰、李长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66.《大自然的文字》伊林/著沈念驹/译浙江文艺出版社

67.《发现之旅:历史上最伟大的十次自然探险》托尼赖斯/著林洁盈/译商务印书馆

68.《大科学家50》贝恩德舒/著张社蚕/译三联书店

69.《时间机器隐身人》威尔斯/著叶旭军、庄建华/译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

70.《火星编年史》雷布拉德伯里/著陶雪蕾/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高2018级图书馆阅读课流程

一、课前组织

1.准备书具:写字笔,读书笔记本。

2.排队行进到图书馆。

3.按小组听安排就坐。

4.语文组长、语文课代表、语文教师考勤。

5.读书纪律

①拿书时轻轻抽出,不能拎着内页把书提起来。

②如两人需读阅同一本书,要互相谦让,不可争抢。

③看书时要两手拿稳,坐正阅读。

④翻书缓慢小心,切勿弄皱弄破书页。

⑤看书时不要交头接耳,精彩之处当自控,不可嬉笑。

⑥放还时先轻排开两边的书籍,再放回,书脊朝外。

⑦离座时清洁自己的桌面和地面。

⑧语文组长督促组员遵守规章认真读书动笔。

6.布置任务

写读书笔记,或读书摘录,或读后感言,或读后述作。

二、课中读写

围绕读书任务写读书笔记。

三、课尾成果

完成读书任务,上交读书笔记本

四、课后检查

1.老师查阅学生读书笔记——

写否读书笔记?

书写如何?

篇幅如何?

内容如何?

态度如何?

方法如何?等等。

2.适时反馈班级学生读书笔记情况,选取典型例子,表扬先进,鼓励后进。

高级中学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总结.doc

高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总结 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总结 1、说明文(A、准确把握说明中心B、理清说明的顺序[a时间顺序b空间顺序c逻辑顺序]C、分析说明的方法[a 下定义说明b举例说明c引用说明d分类说明e图表说明f数字说明g比较说明]) 2、议论文(A、把握论点B、分析论点展开的过程C、把握作者的论证思路(1)、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提出问题)本论(分析问题)结论(解决问题)(2)、本论的结构:a总分式b 并列式c递进式e对照式(3)、分析论证方法:a理证法、例证法、引证法、对比法、类比法、喻证法、反正法、归谬法、引申论证法) 3、散文(①、散文的种类:A、写人记事散文B、写景抒情散文C、托物言志散文D、寓理于事的散文②线索:物、事、人、情、时、地[明线和暗线,单线和复线]) 4、表达方式(记叙、描写[人物描写: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描写;环境(自然与社会)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结合、色彩声音味道结合、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白描与细描、概括描写与细节描写]、抒情[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借事抒情、寓理于事]、议论、说明) 5、表现手法(卒章显志、以小见大、欲扬先抑、照应、赋陈、比兴、用典、渲染、象征、联想、想象、衬托、烘托) 6、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语境义;二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指代义;三是理解词语在文中的隐含义。(修辞型、指代型、概括型) 7、重要的词语在文中的作用(解释含义、分析表达效果) 8、重要的句子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重要的句子通常是

指:①表明文章主旨或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②内涵比较丰富,表达比较形象或比较含蓄的句子;③表现记叙线索和作品脉络层次的关键性语句;④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语句。(考含义重在解释,考作用要从内容与结构上来回答,要特别注意开头句、过渡句、结尾句的作用) 9、整体阅读,圈画重点词句、理解文章结构脉落(要注意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选择题要明确范围,认真筛选,仔细比对、慎重下手 10、读写结合题:(知识梳理型、措施建议型、鉴赏评价型、是非评价型、列举印证型、联想(感悟)仿写型、图画评述型) 现代文阅读的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 在用语言、艺术、音乐、行动把思想感情表示出来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 1、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抒情、议论的表达方式的分类解释; 2、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 3、现在流行的话题作文的要求里也有相关表述可任选一种表达方式为主并综合运用其它各种表达方式。 二、描写方法: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具体描绘出来的一种手法。 1、按内容来分:描写有人物描写和景物描写两种。 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六种,即概括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则包括静态与动态、客观与主观、反衬与对比三种。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意图: 课外阅读是个广阔的天地,课外阅读对于开阔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智力,提高全面素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升入三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阅读范围的扩大,许多学生还没有良好的读书方法,读书效果不理想,因此,适时地、有计划地对中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进行指导,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紧密地联系起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智能发展,对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和良好读书习惯有很大的好处。我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总结出了“三步阅读法”,即:略读、精读、赏读。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第五册第一单元写景的文章后,进行的补充拓展。在学生大量搜集描写美丽风光的文章后教师进行阅读方法指导,通过指导,使学生了解“三步阅读法”,并能针对不同的文章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在阅读名家名篇中感悟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及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领略大自然的秀美风光,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读书的兴趣,并为写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 1、了解略读、精读、赏读“三步阅读法”并会运用。 2、使学生在名家名作阅读欣赏中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及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对生活的热爱,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3、通过这节课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体会作者的写法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语言文字中去。 教学重点: 学会运用先略读再精读最后赏读的方法阅读优美的写景文章。 教学准备: 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及《小学生语文报》等报纸。 2.教师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从学生已有生活感受入手,谈话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读哪类的书?都是怎么读的?有什么收获吗? 学生交流: 1、喜欢读科普读物。《我们爱科学》《十万个为什么》边看图边读文字,能记住大概内容。 2、喜欢读漫画类的书。这类书图画多,主要通过看图想象书中的故事情节。 3、喜欢童话类的书。我拿来就看,遇到不认识的字猜着读,能大概明白故事的内容,有时陶醉其中连饭都顾不上吃,有时一晚上看很多页。 同学们谈得真好,有的同学读书方法还是很不错,你想让自己读书收获更大吗?老师为同学们查找了一些读书方法? (从学生已有的经验谈话,学生乐于交流,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的总体要求 1.趣味呈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巧设活动,排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3.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4.把握提问,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信息 5.猜词测意,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技能 6.灵活检测,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能力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单元×部分的第×课时。其主要内容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运用与本课讲授内容相关的Free talk、Chant等进行热身,为下文做好铺垫,并进一步复习重点句型,将在阅读材料中的新语言有意安排在学生会话、游戏等中,让学生在自然的会话、游戏中理解阅读材料里的新词或语言,设法缓解阅读困难,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欲望,尽快进入文本。 Step2.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带着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感知文本,可粗读,简单判断Yes、No或简单回答,给予学生自信;根据问题,快速找到答案所在的位置;给学生相关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2. Scanning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来调动学生、深化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完材料,完成课后题,听音跟读或听音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顺着主线,展开对文本的研读,边读边划出关键词或句子,培养学生“抓重点”、根据问题来捕捉有用信息等阅读技能。 3. Listen and repeat Have 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自由朗读,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出评价 4. Read and write

初中语文阅读课教案

语文阅读分析常用名词: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二、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借代、反问、设问、引用、对比 三、常见写作方法、表现手法:联想、想像、象征、比较、对比、衬托、烘托、反衬、先抑后扬、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借物喻理、寓理于物、借物喻人、状物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平叙(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四、语句特色评价用词:准确、严密、生动、形象、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语言简练、简洁明了、言简意赅、富有感染力、节奏感强、委婉含蓄、意味深长、发人深省、寓意深刻、引发阅读兴趣、说理透彻、有说服力 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六、语句在文章篇章结构上的作用:总起全文、引起下文、打下伏笔、作铺垫、承上启下(过渡)、前后照应、首尾呼应、总结全文、点题、推动情节发展。 七、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描写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 描写(抒情)方式:正面(直接)、反面(间接)

小学语文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小学语文1-6年级阅读知识点汇总 解题步骤 1.通读文章,了解主要内容,揣摩中心思想。 2.认真通读所有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的要求。 3.逐条解答,要带着问题,仔细地阅读有关内容,认真地思考、组织答案。4.检查,看回答是否切题,内容是否完整,语句是否通顺,标点是否正确。 主要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第一部分:词语 一、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注:有些是可以换的,不要一律写不能换,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二、动词理解。 XX生动表现了人(事)物XX的特点(情状)(或描绘出一幅……的场景),反映了人物……的心情 三、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 (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注:有些是可以的,不要一律写不能,要根据题目看看具体能不能哦!) 第二部分:句子 一、句子分析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联系上下文,围绕主题,挖掘出句子深层含义,再整理一下自己的语言就可以了。 例题:请问文中划线部分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修辞的分析: (1)它本身的作用; (2)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里词语的表达效果。 (3)答题格式:修辞+结合上下文,修辞的作用 A、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把XX比作(把XX拟人化)XX,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的特点,表达了(人物)…… B、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应用排比句能使句式更整齐,更有气势,强调了(事物)的……,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C、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开头出现,其作用通常为“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文中或结尾出现,其作用通常为“引起了对……的问题的关注(或引人深思),给人以启迪,突出了文章的主旨” D、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E、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F、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答题格式:这个反问句的意思是……,以强烈的语气表达了(人物)……的感情 G、借代:用XX代XX,使被借代的更加具体,生动表达了什么感情或特点 H、引用:引用诗句,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诗情画意,使文章语言更优美(或引用诗句是为了说明……)” 引用故事,神话传说,其作用通常为“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 二、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三、仿写句子。 公式: ①数清例句的字数。? ②弄清例句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没有修辞手法的除外)。? ③读懂例句与所要仿写的句子在概念和现象上的联系。 第三部分:段落篇章词语 一、标题作用 (1)全文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2)总结文章内容,点名主旨(突出主题)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 设计 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阅读课一直是小学英语教学中较难的一种课型,下面以牛津英语五年级教材内容My classmate, Jim为例,谈一谈怎样从教材浅析,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和教学评价四个方面设计阅读课。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话题是My classmate. 要求学生运用英语询问对方国籍,并就问题作出回答。 需要常握的词汇有:Japan China England Japanese Chinese English 需要掌握的句型有:Where's he/she/it from Is he/she/it/from…… 本节教学内容综合了该单元的两种主要句型,以阅读小短文的形式出现,这体现了教材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 2、教学目标 新课程强调三维目标的统一,基于这个教学理念,并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①掌握表示国家名称词汇,能运用句型询问他人来自何方,并对该询问做出回应。 ②在准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并复述课文。 ③了解中西方的文化标志差异,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本课的新单词和重点句型。 难点:学生能正确表述国籍,理解并复述课文。 二、教学策略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采用了如下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新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因此,本节课要把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本堂课的主要宗旨。 2、教学手段 为了服务这一宗旨,提高教学效益,我采用了多媒体课件、图片、录音机等辅助教学,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3、教学方法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为了让教学回归生活,建立起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为学生搭建开放性、平等性学习平台,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和体验,我在教学中以任务型教学为纲,通过看图理解、朗读感悟,图片介绍,合作表演等方法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掌握本节内容。 三、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提高效率 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预习,学生可以综合已有知识技能,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发现其中的疑难问题,带着问题听课,这样的教学就更具有针对性,也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因此,课前我要求学生搜集一些国家的国旗和标志性建筑,并试读课文,写下不懂的单词和句子。 2、围绕话题,趣味导入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活动,上课开始,我采用guessing game 的游戏来激发学生兴趣。 I have an animal friend. It's big and fat. Its body is black and eyes are black and round. Who's my friend 学生立刻猜测出结果:It's a panda. 此环节的听一听、猜一猜游戏,顿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状态,并为下一步学习作好铺垫。 3、有效预测,初步感知 多媒体呈现Jim 的家庭成员图片,引导学生根据图片预测其主要内容及可能用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西游记》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着《西游记》(少年版)的基础上,熟知故事,了解主要人物的特点,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优美的语言营养。 2、学生学会精读古典文言名着经典片段的方法,激发阅读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能够全面、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懂得读古典文学的方法、技巧,增强阅读的信心。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初步了解《西游记》 1、课前背诵诗歌。 2、琅琅书声,朗朗乾坤。中国文学的历史长河中,不仅有唐诗、宋词、元曲,还有明清小说(板书:小说)。于是,就有了中国古典四大名着(板书:四大名着)。说来听听,你知道是哪几部吗? 3、生回答。师板书《西游记》说到《西游记》,你的脑子里一下子会闪现出哪些人物?引出师徒四人: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和尚。课件出示唐僧师徒取经画面,整体感受。 4、师徒四人中,你印象最深的是谁?学生交流人物特点,那我们就来看看他可爱的样子和动作。播放猪八戒、《西游记》里说“俺老猪不是嘴长,耳大、脸丑,俺

也是一个好男子呢?”那咱来看看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孙悟空动画片)这次他看出的是谁? 5、生回答:白骨精。《西游记》里除了白骨精还有哪些要吃唐僧肉的妖魔? 二、指导名着整书阅读的方法。(8分钟) 1、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老师也佩服大家。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实属不易,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把你知道的好的读书方法推荐给大家?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回答,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整本原着——通读: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①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②观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③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④遇到不懂的打个问号,可以自己揣摩或请教别人。 三、研读精彩片段 1、同学们真是了不起,知道西游记的许多知识,下面咱们就一起来了解《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板书)。现在请同学们读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片段,并思考:(1)白骨精的目的是什么?(2)白骨精为了吃到唐僧肉,使用了什么方法?读后交流(迷惑计、离间计) (一)解读“迷惑计” 就让我们一起来领教领教她的“迷惑计”吧! 1、读读文章,找出白骨精的“三变”的语句,用横线画出来。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基础知识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基础知识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弓I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十^一、散文的分类: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十二.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十三、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序幕?尾声)十五、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十七、说明文分类: 1、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2、科技性说明文、文艺性说明文(也叫科学小品或知识小品) 十八、说明文结构::“总(概说)一一分(具体)”式、“总一一分一一总”式、“分一—总”式、并列式、递进式等。 十九、说明顺序: 1、时间顺序: 2、空间顺序: 3、逻辑顺序:(先总后分、由主到次、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此及彼、从特殊到一般、由现象到本质等)。 十六、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引用,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 二十、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二十一、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二十二、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二十三、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四、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各种文体答题技巧 中考记叙文阅读常见的考点:一、理解文章重要词语的含义。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三、理解文中重要句段作用。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五、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六、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七、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八、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九、体验作品的形象和情境,拓展作品的主旨 和内涵。 中考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1语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或人物感情)、点明文章中心(揭示主旨)、突出主题(深化中心) 2、布局谋篇的技巧:开门见山、首尾呼应、卒章显志、伏笔照应、层层深入、过度铺垫、设置线索;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波澜,起承转合,曲折有致。材料和中心的关系的处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有力。 3、环境描写作用: ⑴自然环境描写作用。[景物描写的作用]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渲染……气氛。③烘托人物……心情,表现人物…… 性

陆恕:主题阅读的课堂结构和教学流程

主题阅读的课型 ——主题阅读专题培训之二 “主题阅读”课题组陆恕 最近我还看过一句话,过后对我的触动也很大,这句话写道:“我们教育系统不完善的东西很多,但是最缺的却是教育者的良知。”所以从主题阅读课程题来讲,从我们各国各地实验学校的成果来看,主题阅读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三个改变:一是改变了语文教学的现状;从少、慢、差、费到多、快、好、省。老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快乐;二是改变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模式。主题阅读已经培养了一批名师、名校长,并产生了一批名校。比如:上一次番禺的研讨会议中,天京的一位老师展示了一堂课,我就让他把课堂实录写下来,经过我的点评,这个月就将发表在国家级刊物《现代阅读》这本杂志上,我们也为这样一位普通的老师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良好平台;三是最重要的一个改变,它改变了孩子的命运;凭借这三大改变,主题阅读就具有了强大的生命力。 今天我和老师们讨论的是两个专题:主题目阅读的课型和一读解千愁。主题阅读的课型、教法和体系,有别于传统的教学课堂结构。有的课堂结构是全新的,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来看的话,甚至于是不可想象的。这个课题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大单元教学法诞生的背景及其流程;二小大单元教学法的七个基本课型。它包括了“单元导读”课型、“整体识字”课型、“以文带文”课型、“读写联动”课型、“自主阅读”课型、“双基训练”课型、“展示分享”课型。其中第三个课型“以文带文”课型是核心课程,此课程了解透彻后,其它的问题迎刃而解。这七个课型是按照在一个单元里的位置和先后顺序排列的,我讲的时候会从最重要的课程开始讲起,直奔重点再讲其它课型。 我先讲第一个问题,主题阅读“一主两翼”解决了多读书,读好书的问题。什么叫“一主两翼”一主就是以人教版义务教育语文教材为主,“两翼”就是我们开发的《新语文主题阅读》和《主题式·经典诵读》。这三套教材就构成了主题阅读的教材体系,“一主”和“两翼”之间的关系于永正老师好有一比,他说如果把阅读比作营养套餐的话,那人教务版教材就是母乳,我们的两本读本就是最贴近我们婴儿的奶粉。孩子的成长光有母乳的喂养,营养还是不够均衡的,母乳再搭配上婴幼儿奶粉才算是一份营养大餐,阅读套餐,所以就构成了“一主两翼”的教材体系。大家知道一主教材中一个单元是四篇文章,而两翼教材中《新语文主题阅读》一个单元有八篇散文,《主题式·经典诵读》一个单元有十首诗,加起来22篇文章组成了一个主题大单元。原来一个单元四篇文章我们要教两个星期,八个单元就是十六周。现在还是同样的时间,我们一个单元要教22篇文章,八个单元一百多篇文章。那它们的关系是什么呢?“两翼”教材是“一主”教材的姊妹篇,它们同样都是八个单元,而且是一个主题,22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这又好有一比,单元主题好比一根藤,22篇文章好比藤上的瓜,以“藤”串“瓜”,顺“藤”摸“瓜”。以一个主题统领22篇文章,在两个星期内围绕一个主题,形成一个强大的精神磁场。一主两翼的教学体系催生了大单元教学法体系,主题阅读与众不同之处就是,它有自己的教材体系,有自己的教法体系,有自己的实施策略,还有自己的评价体系。一主两翼的教学体系怎么会催生了大单元教学法呢?过去,一个单元,用14课时,教4篇左右课文;现在,一个大单元,同样用14课时,却要教22篇课文。阅读量是原来的5.5倍。这就是高效教学。但是,内容多,时间少的矛盾怎么解决,能够教完教材吗?能够保证质量吗?能够减轻教师负担吗?凡是不能够减轻教师负担的课题都是没有生命力的,以牺牲老师和学生的健康为代价的所有的课题都是“短命鬼”。在第一次报告中我也曾向与会老师提出过有这三个疑虑的老师请举手,在场的百分之九十的老师全部举手。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大单元教学法诞生了。主题阅读酝酿了三、四年,快步走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练习,5套(含答案)

部编一年级语文下册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练习,5套 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练习1 一、按要求做一做。 1、比一比,再组词。 2、给下列的字加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二、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春()()地百()齐放 ()()争鸣()物复苏 柳绿()()泉()叮咚 三、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做题。

春天,阳光灿烂,田野里百花盛开。白的梨花,粉红的桃花,还有金黄的油菜花,散发出一阵阵浓浓的香味。 1. 短文共有()句话,写的是()季的景象。 2. 用“”画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 春天,()、()、()都开花了。除了这些,还有许多春天开的花,它们是()。 答案: 一、 1.出入人们东西冬天飞机空气长江红色 2.清清晰星星空 二、 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万物复苏柳绿花红泉水叮咚 三、 1.2 春 2.梨花桃花油菜花迎春花樱花 基础知识+阅读理解练习2

一、把能组成词语的字连起来。 二、我会分类。(填序号) (1)雷电(2)铅笔(3)转笔刀 (4)苹果(5)阵雨(6)暴雨 (7)香蕉(8)西瓜(9)冰雪 (10)尺子(11)葡萄(12)橡皮 天气: 文具: 水果: 三、阅读短文,完成作业。 “没有了松树,没有了森林,以后到处光秃秃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们吃什么呢?到哪儿去住呢?”松鼠们叽叽喳喳地说着。

对,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春天,几场蒙蒙细雨过后,在松鼠埋松果的地方,长出了棵棵挺拔的小松树。 将来,这里会是一片更茂密的松树林。 1、这篇短文有()个自然段。 2、照样子,写词语。 叽叽喳喳 3、用“”画出小松鼠的主意,用“∽∽∽”画出将来这里会是什么样子? 答案: 一、 秋霜保护事情喜欢 二、 天气:(1)(5)(6)(9) 文具:(2)(3)(10)(12) 水果:(4)(7)(8)(11) 三、 1.4 2. 平平安安顺顺利利 3. 每次摘松果,吃一个,就在土里埋下一个。

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外阅读指导课

课外阅读指导课 五年级语文教案 ——《走进安徒生的童话世界》 【教学背景】 自从我们学校的开展“书香班级”活动以来,学生读的书多了,而且每个班级都添置了书柜,有些学生还有了自己的藏书。课外对学生进行了相关的童话阅读指导,为了引领着学生更好的去阅读童话,特别是安徒生这位童话大师的童话,对于其创作的历程有个大概的了解,我在班上开展了一系列关于童话的活动。下面的教学设计就是我这系列活动中的指导课的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教学在重情趣、重积累、重感悟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研究的开展,语文教学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本课的课外阅读指导课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合作、探究,通过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课外阅读量较少,课外知识面不广,许多学生家长忙于劳作,辅导不够,更谈不上精神食粮的溉灌了,学生回家不会自主看课外书,有些是不知如何看,有些是看课外书的方法不正确,部分学生看课外书的目的性不是很强,导致课外阅读的习惯不好。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品读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通过课外阅读的指导、推荐,让学生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阅读课外书的基本方法。 2、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教学准备】 投影设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激发情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上一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板书:课外阅读)你们还记得一些关于书籍的名人名言吗?我们知道“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今天,让我继续在书的海洋里畅游吧。 看到同学们上课这么积极,老师想请同学们看一个故事,喜欢吗?注意要边看边想:这个故事叫什么名字?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播放故事:(视频《皇帝的新装》)【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由发言,畅谈童话情节及阅读感受。激活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热情,初步感知童话的魅力,并为本节课创设童话的诗意气氛。】 ●二、了解安徒生,走进童话 1、你知道这个故事的名字吗?看了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2、同学们都很认真听,《皇帝的新装》是一个童话故事。它讽刺了皇帝与大臣的虚荣、愚蠢无知,给我们提供极大的笑料,同时也启发了我们的思想。 3、(课件出示什么是童话与童话的特点)童话,就是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用适合儿童口吻的语言,说给(写给)儿童听的(看的)一种富于幻想的故事。它的特点是幻想丰富奇特、夸张强烈动人,同时又具有讽刺性。如《皇帝的新装》里的那个赤裸裸的皇帝,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有的,但我们相信这个故事,就是因为现实中就有这种骗子,有这种虚伪、愚昧的人,所以这种幻想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具有象征意义。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流程的总体要求 1. 趣味呈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巧设活动,排除学生的阅读障碍 3. 布置任务,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 4. 把握提问,鼓励学生独立寻找信息 5. 猜词测意,指导学生阅读策略技能 6. 灵活检测,培养学生理解思维能力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单元×部分的第×课时。其主要内容是......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四、教具准备 五、教学过程: Step1. Pre-reading 运用与本课讲授内容相关的Free talk、Chant等进行热身,为下文做好铺垫,并进一步复习重点句型,将在阅读材料中的新语言有意安排在学生会话、游戏等中,让学生在自然的会话、游戏中理解阅读材料里的新词或语言,设法缓解阅读困难,激发学生探索文本的欲望,尽快进入文本。

Step2. While-reading 1. Skimming 让学生带着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快速浏览全文,感知文本,可粗读,简单判断Yes、No或简单回答,给予学生自信;根据问题,快速找到答案所在的位置;给学生相关阅读提示,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渗透学法指导。 2. Scanning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来调动学生、深化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完材料,完成课后题,听音跟读或听音回答问题;引导学生顺着主线,展开对文本的研读,边读边划出关键词或句子,培养学生“抓重点”、根据问题来捕捉有用信息等阅读技能。 3. Listen and repeat Have Ss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repeat it. Pay attention to the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或自由朗读,要求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让学生认真倾听并做出评价 4. Read and write Complete the passage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s learned.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进一步的理解、梳理和总结,基于文本改编小短文,让学生完成补全短文、阅读判断等练习,并进行朗读。 Step3. Post-reading 设置扩展活动、鼓励创新发挥,综合运用所学语言。 a.在真实自然的任务型活动中扩展运用阅读信息。如:任务型活动,①完成调查②整理语言,形成文字③提供语言帮助,填写表格④综合运用语言进行汇报。(操作前,教师要给model,让每个学生明确如何操作) b.阅读和写作教学相结合。如:①说的扩展或写的扩展;②改

初中语文阅读基础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点归纳 第一部分 二种常见叙事线索:物线、情线。 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第二部分 三种人称: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 三种感情色彩:褒义、贬义、中性。 小说三要素: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物:主要掌握通过适当的描写方法、角度刻画人物形象,反映人物思想性格的阅读技巧。 情节:主要了解各部分的基本内容及理解、分析小说情节的方法、技巧。 开端:交代背景,铺垫下文。 例:《孔乙己》开端部分叙写咸亨酒店的格局和两种不同身份、地位的酒客(短衣帮、长衫主顾)来往的情景,交代了当时贫富悬殊、阶级对立的社会背景,为下文孔乙己这一特殊的人物的出场作下铺垫。 发展:刻画人物,反映性格。 例:《孔乙己》发展部分叙写孔乙己第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刻画孔乙己的肖像、神态、动作、语言等,揭示其贫困潦倒、自欺欺人、迂腐可笑、死要面子、好逸恶劳的思想性格。 高潮:表现冲突,揭示主题。 例:《孔乙己》高潮部分叙写孔乙己最后一次到咸亨酒店喝酒遭人耻笑的情景,通过侧面反映丁举人的横行霸道、心横手辣和正面描写孔乙己的身残气微,表现其悲惨遭遇,从而深刻的揭露了封建科举制度的罪恶。 结局:深化主题,留下思考。 例:《孔乙己》结局部分以“大约”、“确实”这样一组意味深长的词句,不仅为孔乙己的悲惨命运增添了悲剧意味,还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思考。 环境:主要理解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作用。 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渲染气氛、衬托情感、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推动情节发展。 例1:《孔乙己》高潮部分通过描写秋天悲凉的景象,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预示着孔乙己即将死亡的悲惨结局。 例2:《我的叔叔于勒》高潮和结局部分通过描写两处对比鲜明海上景象,分别衬托出人物欢快和失落、沮丧的心情。 例3:《在烈日和暴雨下》全文极力描写烈日、狂风暴雨,不仅步步亦趋地推动着情节发展,还表现了拉车人牛马不如的悲惨命运,更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炎凉。

常态阅读课教学流程

常态阅读课教学流程 (一)教学流程: 一、明确内容(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教师应首先出示本节课的阅读内容。即:书目上文章的题目或在书目中的页码。 二、明确目标(2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根据整册书目目标,提出本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 三、明确要求(10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明确阅读要求和阅读方法,尽可能做到明确、简洁。 大致有四个方面: 一是阅读方式,要求学生采用默读的方法; 二是阅读习惯,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养成边读边想边做批注的好习惯; 三是阅读任务:①积累生字新词、好句好段(摘录在积累本上);②要大致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③简单批注“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收获”“我的疑问”等。④整理本节课读书笔记。 四是阅读时间:60—70分钟(两节连堂阅读)。 四、自主阅读(60—70分钟) 设计意图:自主阅读就是让学生安静的默读。 老师做到:①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自主阅读的平台。 ②做到“静等”,学会“安静”,或者和学生共读。 ③不能在教室唠叨不断,来回走动,干扰学生。在这一段时间,

师生都应沉浸在静静地阅读中,充分享受读书的过程,在这堂课上,鼓励学生自己扫清文字障碍,也允许学生在阅读的某些点上“不求甚解”。 五、阅读汇报(10分钟左右) 1.小组共同交流一篇,可以从“主要内容”“精彩句段”“我的感想”“我的收获”“我的疑问”等方面入手。 2.全班交流,每组派出代表从一两个方面进行交流,教师适时点拨一、两点即可。 设计意图: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读书体会之后,有必要激发他们用口头语言表达出来,“小组交流”“全班交流”的环节正是为满足孩子们的这种需求。让学生一同分享阅读心得,在畅谈读书收获的同时,提出遇到的问题,师生均参与其中,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个体与群体阅读素养。 (二)几点说明: 1.课堂定位:自主阅读,就是学生自主地在宽松的氛围中自由地阅读丛书上的文章。总体上要求是:在默读中边读边想边批画,读过即可,大致了解就行。 2.课堂宗旨:自主阅读,粗枝大叶,海量阅读广积粮。 3.学习方式:这是师生共读的课型,在这堂课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多元理解,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读有所得”的成功的喜悦。这一课型不追求课堂的精彩与精致,应追求课堂的朴实与落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基本知识及典型例题

初中语文说明文阅读 基本知识及典型例题 一、说明文基本知识 1、概念: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用来介绍或解释事物的状态、性质、构造、功用、制作方法、发展过程以及内在事理的一种实用文体。 2、与其它文体的区别:议论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记叙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点;说明文以知授人,知识性是它的主要特点。 3、说明文的分类 事物说明文:如《苏州园林》,说明“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特征。 事理说明文:如《死海不死》,科学的说明了死海不死的原因在于“海水的咸度很高”。 二. 阅读技巧 (一)说明文阅读一般涉及11种题型: 1、考查说明对象: 答题技法:其一,要看懂题目,不少说明文题目本身就表示说明对象,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其二,抓住首括句和中心句。说明文往往需要运用首括句和中心句来提示说明重点,包括说明事物的特征。反之,如果需要为说明文的语段加一个标题,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标题。 回答时形成一个短语:本文介绍了……的……(对象加特征)。 例:《看云识天气》介绍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2、考察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技法:尽量从原文中找原词原句,若没有,则注意段意、中心句。 例:《中国石拱桥》三大特点: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3、说明方法及作用: ①举例子:举出实际事例来说明事物,使所要说明的事物具体化,以便读者理解,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子。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下面是一个例子。” 作用: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②作比较:即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外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相比较,来说明事物的特 征。比较能使抽象变得具体,深奥变得通俗。 作用:把__________和_________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③列数字:即用具体的数字来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数字说明,显得醒目具体,也更 有说服力。如《旅鼠之谜》中通过一系列的数字:7窝、每窝12只、50万只,具体说明 了旅鼠繁殖能力强。 作用: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例题:分析下列句子中的说明方法(注意语言表述的规范性)

英语课一般流程

英语课一般流程: 1、问候语:Good morning(afternoon) everyone/body/girls and boys/kids,and so on. 2、课前引入:游戏 3、复习上节课内容。 (2和3点可同时进行,以上3点控制在五分钟内完成。) 4、新内容(15-20分钟)。 5、告别语(The class over,goodbye everyboby/girls and boys,See you next time,and so on.) 课堂游戏: 1、五官游戏:eyes,eyes,嗔嗔嗔;nose,nose,哼哼哼;mouth,mouth,默默默; ears,ears,啊啊啊;hip,hip,布布布. 2、Apple song:Apple red,apple round,apple juice apple sweet,apple,apple I love you,apple sweet Iove you. 3、Are you sleeping:Are you sleeping sleeping,brother,John,brother,John.Morining bells ringing, morining bells ringing,ding ding dong, ding ding dong. 4、字母歌: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 ZXYZ。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BC. 5、Luch song:Luch time now, luch time now.Thank you for the food so good,thank you teacher ,thank you cook.Yumy yumy,look,look,look. 6、Goodbye song: Now the class over.We are going home, goodbye

初中语文“四环节五步骤”阅读课教学模式

初中语文“四环节五步骤”阅读课教学模式 一、基本模式描述 【四个环节】 【 五个步骤 】 二、基本模式解说 (一)模式的理论支撑 1.语文课程标准的启示。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教学,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与体验,有所感悟与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见解、感受与体验。同时, 语文又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突出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主动参与与个性的体验;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丰富的学习资源与实践机会,也迫切要求学生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和运用语文的规律。因此,教学中要创造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机会,从而达到不同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和理解课文的境界。 2.学生认知规律的要求。针对中学段的阅读目标,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储备、具备了基本的识字和阅读能力前提下,理应在学生阅读与独立识字的习惯、理解词句和体会表情达意的能力、学习默读与学会质疑能力、初步把握文本内容、体会情感上下功夫。模式的建构也应该为此而搭建平台。 (二)模式的基本结构 ----四个环节 教学活动能充分体现学生的生命活力和丰富的个性,能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形成活动的基本属性就是主体参与。主体参与是教学活动产生的基础,决定着教学活动的始发、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的质量。教学活动的基本形态就是交往和探究。交往是活动的基本形式,要给学生创造“学”的空间,“交流”的平台,让学生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中深化,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语文的主人。基于此,我们大致将课堂结构分为四个环节,简单勾勒为: 【四个环节】【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