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前景

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前景
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前景

俄罗斯经济形势与前景

一、俄罗斯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一)俄罗斯经济持续好转的趋势

2006年俄罗斯的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经济继续保持增

长态势,从生产和需求两个方面不难看出这一点。

1、从生产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势头不减,但增速放缓。俄罗斯官方统计资料显示,2006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比2005年增长6.7(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速比上年高出0.3个百分点,虽然低于大多数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但超过主要发达国家和大多数中东欧经济转轨国家。其中,农、林、牧业增长1.7%,渔业增长12%,采掘业增长2.1%,加工业增长4.8%,建筑业增长14.1%。第一、二产业均呈上升态势,且增幅普遍高于上年水平。第三产业情况好于一、二产业,其中,宾馆和餐饮业增长11.2%,增速比上年回升2.4个百分点。

2、从需求角度来看,社会需求增长较快

(1)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增长速度。2006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9%,增幅比上年提高5.6个百分点。

(2)市场销售情况继续好转。据统计,2006年最终消费支出比2005年增长9.3%,增幅比上年低0.4个百分点。

(3)净出口增长速度加快。2006年进出口贸易顺差达1407亿美元,比2005年增长19%,贸易顺差创10年来新高。

(二)促成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俄罗斯经济形势不断趋好的原因有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内部因素

从内部因素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调整政策为经济增长创造了客观条件。一是政府实行谨慎的货币信贷政策,制止自然垄断部门产品(服务)价费过快增长,使俄罗斯产品的竞争力提高,改善了国际收支状况,这对俄改善金融市场、增加稳定基金资金和黄金外汇储备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政府实施相对保守的财政政策,尽管2006年联邦预算名义支出比上年扩大了20%,但政府一如既往地禁止预算平民主义,联邦预算支出小于收入,这对2007年国家杜马大选年的政策至关重要,因此保证了平衡预算的执行(联邦预算盈余占GDP的8%)和宏观经济的稳定,为降低债务代际负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政府建立私人――国家伙伴机制,为国家直接参与某些具体经济纲要(如经济特区法、投资基金法、租让法、发展银行法等)的制定与实施提供了保障。

(2)宏观经济环境趋好。一是通胀率下降。2006年俄罗斯

消费物价增长9%,增幅比上年回落1.9个百分点。二是卢布汇率稳定。卢布稳定,适度走强,对俄罗斯经济发展有利。卢布连续几年保持稳定,这是俄罗斯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的一个重要标志。卢布稳定,符合普京总统提出的争取在2007年前实现卢布的完全自由兑换的宏伟目标。俄罗斯虽然已实现卢布在国内的自由兑换,但卢布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只相当于汇价的23%,再说,外汇供应较充足。从这个意义上说,卢布适度走强是有充分根据的。如果政府制定的强势卢布政策得以顺利实施,金融环境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其一,卢布兑换美元的汇率上升。不利的是影响出口,国家外汇储备短期会受到冲击但长期有利,俄罗斯的国际资信等级也会提高。其二,刺激居民储蓄增长,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其三,大幅度降低国家外债负担。其四,为本国证券市场吸引大量外来资本,同时对本国利率产生抑制。更重要的是利于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内需,走出过度依赖能源出口的“陷阱”。当然,强势卢布政策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增加回落。

2、外部因素

从外部因素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俄罗斯政府出台的一系列鼓励出口政策措施的累积

效应进一步显现。

(2)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攀升导致石油出口收入增加。

(3)国外市场对俄罗斯产品(主要是能源产品)的进口需求

弹性增大为俄罗斯产品出口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俄罗斯国内关于经济增长问题的讨论

(一)经济增长与国民优先发展方向的定位

1、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问题仍然是2006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与前几年不同的是,多数人认为国家不应一味地追求GDP翻番,而应以增长质量和增长机制为重点。其主要观点如下:

(1)制度保障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经济增长是经济、政治和社会等诸多因素合力的结果。仅仅从经济角度探索经济翻番的思路是不对的。在目前俄罗斯面临经济增长要素“效率低下”条件下,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首先是政治和法律,即国家管理、司法、议会等制度状况,以及国家保障执行现行法律的能力。原因很简单:企业要想具有竞争力,国家提供的制度保障(其中包括合同的执行)是关键。如果司法和护法机关不能履行其职责,势必加大企业的交易成本并降低其竞争力。

(2)质量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是,需要的是长期的高增长速度,而不是短期行为:二是,只有实行经济结构的优化,如实现经营多样化、降低国民经济对燃料动力综合体的过度

依赖、快速发展后工业化部门等,高速度才具有实际意义。三是,经济增长应该是实实在在的增长,而非根据政治形势的变化看风使舵、临危下石的虚假增长。

(3)实现增长的途径。一是靠投资和储蓄,二是建立类似于苏联时期以“强迫储蓄”和“勒紧裤腰带”为基础的所谓“动员型经济”。二者相互配合,缺一不可。

2、国民优先发展方向的定位

2005年9月,普京提出了“国民方案”,即国家优先发展方向。其含义是指,发展与人力资本投资紧密相关,涉及教育、卫生、农业和住房(实行抵押贷款)四个方面。2006年又增加了克服人口危机一项。

上述优先发展方向的确定,意味着俄罗斯经济与政治新阶段的开始。现阶段俄罗斯的主要任务是,解决后工业化社会“传统福利国家”共同面临的社会领域深度转型的任务。上述国民优先发展方向的实施,需要解决两个关键问题。一方面,追加预算资金提高职工和居民的劳动报酬,另一方面,对社会领域部门进行结构改革。二者缺一不可。教育和医疗服务的质量,不仅与工资水平有关,也取决于工作效率。在某种意义上,社会领域特别是预算部门的结构改革更为重要。

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研究所所长盖达尔等人认为,要防止在国民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所谓的预算软化问题。普京总

统在谈到国民优先发展方案时特别强调,必须遵守硬性预算约束原则,必须保持预算平衡并严禁扩大国家对对外经济的依赖性。在盖达尔等人看来,要保证预算约束硬化必须做到两点预算必须保持平衡,这是其一,其二是,国民方案的实施期限最好不要超过两年,以便财政资金有保障。

(二)经济增长的保障机制

俄罗斯国内在关于经济增长问题上历来存在国家主义

和自由主义之争。从目前来看,国家主义和自由主义之间的争论有递渐弱化的趋势,两派都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对方的观点,在某些方面达成了共识。例如,双方普遍认为,应将国家直接干预经济与制度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着力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完善经济发展的制度条件、积极发挥国家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形成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合作机制、保障宏观经济稳定并杜绝货币与预算政策中的“平民主义”。

1、制度建设

从制度建设方面来看,2005和2006年俄罗斯继续完善经济与社会方面的立法工作。例如,通过了《商品和服务及其价格形成法》草案(该法正式通过后将取代现行的《自然垄断法》)。还进行了行政改革、减少了许可证签发的业务范围、通过了关于租让协议和关于经济特区等重要法律、硬化了国家采购招标程序等。但同时要指出的是,制度建设尚未得到

彻底改观。原因是:一是,俄罗斯行政和地方自治改革受时滞效应影响,其效果尚不明显。二是,俄罗斯国内对某些领域的改革褒贬不一。例如,前面提及的《商品和服务及其价格形成法》草案,遭到垄断部门和部分自由经济学家的批评。再如,2005年俄罗斯政府就增值税从18%降至13%的问题展开讨论。令人感到意外的是,政府自由改革派持反对态度。他们的理由有二。认为税收管理体系无效,这是其一:其二是,对预算的稳定性有疑虑。企业代表则持欢迎态度。他们认为,如果税务机关与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伙伴式的,如果税收稽核的结果仅仅是增加了企业的支出,税率水平就不再发挥任何实质性作用。普京总统在2005年的国情咨文讲话中也明确指出:“税务机关无权对企业实施恐怖活动”。

2、国家作用

(1)加强对战略性部门的控制。主要办法有二:一是通过司法程序监管国家控制的财产。“尤科斯”公司便是典型案例。二是购买已私有化企业的资产。例如,西伯利亚石油公司即是国家以低于市场价的130亿美元从原所有者手中购买的。种种迹象表明,国家在其作用发挥方面表现“游刃有余”,许多参加过1995-1996年抵押拍卖的私人所有者吸取了“尤科斯”和西伯利亚石油公司的教训,纷纷表示,只要当局的报价符合市场行情,他们随时准备出售资产。

(2)充分发挥稳定基金的作用

从目前来看,稳定基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利用国际石油和天然气市场价格高的有利条件,对国家经济结构进行微调,以消除经济过度依赖燃料动力部门的被动局面。在政治方面,避免苏联的命运在俄罗斯重演。

目前,俄罗斯国内要求将稳定基金用于投资的呼声很高,但政府的态度很明确,稳定基金只能用来支付外债和弥补养老基金的亏空。此外,稳定基金的使用还应满足两个条件:必须保持稳定基金占GDP的固定比重、提高预算支出的效率。

三、俄罗斯经济发展前景

(一)长期经济发展模式的选择

根据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俄罗斯长期经济发展模式不外乎三种:

1、欧洲模式

欧洲模式亦称澳大利亚模式。这种模式以爱沙尼亚、波兰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爱沙尼亚是后苏联国家,改革之初严重依赖廉价的自然资源,现在已完全摆脱这种依赖,完成了结构改造,在发展水平和制度建设方面已达到欧洲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波兰虽然一直面临严重的宏观经济问题,但已建立起欧洲的经济与政治制度。在此背景下,波兰保持较高的

经济增长速度,是转轨国家中经济发展超过危机前水平的第一个国家。澳大利亚是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多样化并吸引大量外来移民的国家。

俄罗斯如果选择这一发展模式,须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1)经济保持较高或平稳的增长速度,以接近世界最发达国家水平。

(2)各经济部门能够吸引大量外资,避免外资集中流向燃料动力综合体部门的趋势。

(3)实现经营形式多样化。

(4)实施保守的财政政策,保障预算支出占GDP的比重低于最发达国家水平。

采取该模式实施改革的重点是,加强政治制度建设并提高教育和医疗卫生改革效率。这是最优的模式选择。

2、墨西哥模式

这一模式的前提是,通过发展燃料综合体及其相关部门来保障经济增长的高速度。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其一,经济保持高增长速度。如果石油价格维持高位,经济增长速度和投资活力能够大大超过欧洲模式。其二,外商直接投资额巨大,但主要集中于燃料动力综合体等少数部门。

这个模式的缺点是:其一,经济结构单一。燃料动力综

合体在出口和GDP结构中均占较高比重。受“荷兰病”影响,其他部门竞争力普遍低下。其二,与上述问题有关,出口结构单一。出口以原料产品为主。

采取这种发展模式,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会大大加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进行大规模投资。国家将投资发展基础设施、创立保护私人投资者的制度、对吸引力相对较弱的私人经济部门实施直接投资。

第二,采取措施保护国内产业免受外国同类产品的冲击。部分国内产业竞争力低下将使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个别国民经济部门(首先是农业和食品工业、某些机器制造业部门)将在同外国产品的竞争中倒闭。

俄罗斯如果采取这种模式,会出现某些不良后果。

第一,该模式受外部因素影响大。如果对外经济行情有利,则运行平稳:反之则反是。俄罗斯经济严重依赖燃料动力部门、经济结构单一,因而存在重复苏联发展老路的风险,即经济受外部因素影响大,一旦对外经济行情恶化就会陷入严重的危机之中。

第二,实施该模式会导致与世界最发达国家的差距扩大。如前所述,实现社会领域部门现代化,是后工业化国家发展的关键条件之一。而不重视社会领域的改革,恰恰是这种模式的致命弱点。社会部门得不到大力发展,社会经济也

就不可能取得长足进步。

3、尼日利亚模式

这种模式亦称委内瑞拉模式。其前提是,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利用有利的对外经济行情。

该模式的优点主要表现在政治和经济政策两个方面:

第一,集权化趋势得到加强。燃料动力资源集中在少数人手中,为集权制度创造条件。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无关的雄厚财政资金的存在,容易形成置纳税人利益不顾的权力体系。

第二,“廉价”财政资金的存在,使经济政策能赢得政治上的支持。

在这种模式下,国家投资成为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外国投资者持谨慎观望态度,其资金主要投向燃料动力综合体等少数部门。

这种模式存在严重的缺陷:经常账户收支迅速恶化、出现预算赤字。预算赤字虽然能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但却恶化了本国的总体经济形势。

(二)经济发展前景

欧洲模式是俄罗斯的首选对象,但俄罗斯目前尚不具备实施的条件。从未来一段时间来看,影响俄罗斯经济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三个:

1、国内政治稳定。从国内政局来看,政治对经济的干扰因素在减轻。2000-2005年俄政坛没有发生疾风暴雨般的政治斗争,政治趋于稳定。这与叶利钦时期俄罗斯地方同中央政权唱对台戏、分庭抗礼的复杂混乱的状况形成鲜明的对照。可以肯定,2007年底国家杜马换届选举和2008年初的总统竞选活动不会对政局产生大的影响。政治斗争对经济影响大大降低,政治稳定为经济走向繁荣提供了社会政治前提。但同时应该指出的是,这种稳定还只是局部性的,主要是指国家权力上层更加团结,离真正的民族和谐、全社会的稳定,尚有一段距离。俄罗斯有学者据此认为,“要形成全面的稳定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未来相对稳定的几十年将不排除发生政治动荡的可能性”,“当然,这是一种有别于‘革命时代’的不稳定”。

2、后工业化时代的挑战。俄罗斯是一个追赶型国家,面临两大艰巨任务。保障经济增长,这是其一。其二是,进行深度的结构转型。后者更为重要,也最艰巨。最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实施结构改革往往伴随增长速度减慢(如西方国家1970年代发生的停滞)。其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传统统计方法很难真实反映新兴部门(特别是服务业)的全貌:二是必须为新技术革命积累资金。当然,上述情况不应成为经济停滞的原因。

根据俄罗斯过渡时期经济研究所的分析。俄罗斯在后工

业化发展时期的经济政策应该解决以下任务:

第一,放弃确定部门(工业)长期优先发展的传统做法。这种方案只能导致国家集中投资的部门得到优先发展、院外活动达到最大化、当局通过政治(包括对外政治)方法保护某些部门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成功。

第二,制定灵活的经济体制。解决这个任务与建立有效的产权保护体系密切相关。

第三,降低预算负担。追赶型国家应该享有比世界最发达国家更低的预算负担。

第四,扩大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主要涉及教育和医疗卫生等领域,具有相当的乘数效应。

第五,保障高度的经济开放,尽早加入WTO。

3、外部因素

从世界经济的变动来看,如前所述,俄罗斯经济对外部市场的依赖性很大,世界经济形势趋好为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相反,世界经济低迷影响俄经济的发展。俄罗斯官方公布的经济发展指标也说明了二者之间的这种正

相关系。俄罗斯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估计未来10年世界经济年均增长2.5%-4%。这些指标是根据基本经济因素预测的。如果考虑到政治因素,情况可能会不一样。伊拉克战争结束并没有完全消除出现突发事件的可能性,美国与叙利亚、伊朗关系一度趋紧,朝鲜半岛局势再度恶化等表明地缘政治风

险依然存在。从而,世界经济前景将难以预料。世界经济减速主要通过贸易、汇率和资本流动三个渠道影响俄罗斯的经济增长。首先,世界经济增长放慢导致进口需求下降,进而使以欧洲为主要出口市场的俄罗斯经济增长受到不利影响。其次,世界经济尤其是美国经济增长放缓会影响俄罗斯卢布实际有效汇率走向,从而进一步导致美国、欧盟国家的进出口需求弹性发生变动。再者,世界经济增长减速会造成外国对俄投资的减少。

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动态来看,我们认为,价格是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看,油价受中东局势动荡影响仍将在高位运行。长期看,石油供应渠道多样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供小于求的矛盾会逐步得到改变。从供给侧效应而言,石油价格每下降1美元,将使俄罗斯减少20亿―21亿美元的出口额,就会给俄罗斯带来10亿美元的损失,使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下降0.4%

-0.6%,同时投资增长速度下降0.7%-0.9%。相反,石油价格每桶上涨1美元,俄罗斯石油出口增长约2亿美元石油价格每增长5美元,将在一年后使全球经济增长率减少0.3个百分点,拉动俄罗斯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但俄罗斯学者马乌认为,如果从油价对整体经济运行的影响来看,很难做出低油价和高油油价孰优孰劣的判断。“油价下降将会刺激经济增长,这可以从并非能源资源出口国的许多后共产主义

国家最近一段时期的持续高增长得到间接证明。高油价刺激了一些部门的经济增长,同时也在保障结构优化的长期增长道路上设置了巨大障碍”。究其原因,“主要与财政体制的退化有关,在现有财政体制下,与劳动生产率增长无关的大量财政收入会因为决策效率低下而出现非专项使用的情况”。

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摘要:俄罗斯饮食文化是在自然的、历史的和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以及在同周边国家展开文化交流的影响下形成的,俄罗斯人在饮食习惯上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反映了俄罗斯民族数代人的集体智慧结晶。本文通过对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的历史、俄罗斯的特色菜肴、俄罗斯饮料等方面的论述,给大家展示了俄罗斯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 关键词:俄罗斯饮食; 文化; 历史; 特色菜肴; 饮料 一、俄罗斯饮食文化发展历史 古罗斯烹饪法形成于9世纪,直到15世纪达到兴盛。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森林为俄罗斯饮食提供了众多海鲜、野味、和浆果之类的美味菜肴。而粥一直是俄罗斯的民族食品,它伴随了俄罗斯人的一生。俄罗斯人把粥视为面包的“始祖”。有句俄罗斯民间谚语这样讲:“粥——我们的母亲,黑麦面包——我们的父亲”。 在10世纪初的罗斯时期就有了萝卜、洋白菜、豌豆、黄瓜。它们的吃法各异,生吃、煮着吃、蒸着吃、烧制、腌制和泡制。土豆在俄罗斯普及已经是18世纪,西红柿是在19世纪才有。直到19世纪初,在俄罗斯的菜肴中还没有沙拉。最早的沙拉是用某种蔬菜做成的,因此得名洋白菜沙拉、黄瓜沙拉或者土豆沙拉。后来,制作沙拉的配方也复杂起来,用各种蔬菜制作,加上肉类,因而得出一些新名字:“春天”、“健康”、“海珍珠”。 18世纪是俄罗斯社会发展史上的新阶段,彼得大帝不仅将首都迁往靠近西欧,更换历法,还强制性改变许多生活习俗。从那时起便从西方引进厨炉,也引进锅、烧盘和漏勺。俄罗斯人的餐桌上也摆满了各种三明治、沙拉、酥皮馅饼和清汤,炸煎菜肴也逐渐增多,出现了美味的调味汁、肉冻、乳脂、木斯等。外国菜肴传到俄罗斯,自然与俄罗斯传统意义上的烹饪相结合,渐渐俄化,便具有俄式风味了。 从基督教在罗斯传播起,俄罗斯餐饮严格形成荤食和素食。由于严格遵守每年的斋戒期,出现了品种繁多的面类、蔬菜类、菌类等美味佳肴。在此期间不许有过多的娱乐,禁止食用肉类、乳制品、鸡蛋和糖。斋戒期之前是节日或食肉节。这个节日时间也不短,每年大约174天到190天不等。 二、俄罗斯菜肴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菜油脂较大。 由于俄罗斯大部分地区气候比较严寒,人们需要较多的热能,所以传统的俄式菜油脂较大,许多菜做完后要浇上少量黄油,部分汤菜上面也有浮油。这种烧菜的方式一直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逐渐改变,俄式菜也逐渐趋于清淡,但是有一些非常传统的菜式仍然保留着这个特点。 2.口味浓厚。

俄罗斯现在的政治经济情况

世界银行提供的报告中,有两份报告,极具震撼。第一份是世界银行专家在4月17日公布的关于俄罗斯经济状况的报告中指出,俄罗斯经济增长是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第二份是世界银行专家12月1日宣布的分析报告:在2001年至2003年间,中国经济以每年接近10%的速度增长,但13亿人口中最贫穷的10%人群实际收入却下降了2.4%。 第一份报告让人震撼,是让人们知道,有一种经济增长,叫“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开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速度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的工资和人均收支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的增长,超过了200%。8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2倍。 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约合人民币3650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2万卢布,折合人民币6700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人民帀3200至3360元)之间。 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随着经济增长,俄罗斯各地每一个季度都调整“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也就是“贫困线”。最低生活标准每一季度由俄罗斯各联邦主体制定,用于评估居民生活水平以及作为制定补助金、补偿金及其它社保支付的款项。莫斯科今年第三季度,人均最低生活标准为月5124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700元,北京市2006年7月1日起,基本生活费确定为每人每月448元,仅为莫斯科最低生活费标的26%),有劳动能力的居民最低生活标准为5795卢布,退休人员3533卢布,儿童是4381卢布。与中国东北接壤的滨海边疆区今年第二季度居民人均最低生活费标准定为月4362卢布(折人民帀每月1450元,与之接壤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现行居民最低生活费保障标准是1997年制订的,市区每人每月200元,阿城

2018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发言材料

2018年上半年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发言 材料 上周,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今天,我们召开全县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主要目的是对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回头看”,找准找实存在的问题、定准定实下步工作措施,力争在下半年激流勇进、迎头赶上,确保实现全年目标任务。昨天上午,我们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组织对8个农业项目进行了实地观摩,今天上午,又对9个工业和服务业项目进行了现场观摩,通过观摩相信大家也看到了很多问题。刚才,统计局、发改局、工业园区、农牧局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我们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预判了三季度经济运行走势,并对下半年工作提出了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待会,甲锋书记还要对做好下半年全县各项工作提出明确要求,请大家认真学习领会并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全县上半年经济工作进行简要总结,针对做好下半年经济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上半年经济工作情况

上半年,经过各部门、各单位、各乡镇场的共同努力,全县围绕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表现在:总体来看我县经济发展企稳回升,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经济运行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升。当然,从各项指标增长情况来看,形势不容乐观。但是,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种情况:一方面,我们有很多指标在全市排名靠后,这说明我们当前经济发展形势十分严峻,我们要进一步增强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紧迫感;另一方面,这也正是“三转一高”的阵痛期表现,我们要保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定力,增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信心。通过我们下半年共同努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齐心协力度过困难时期,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任务。关于上半年经济工作的主要成效和特点,刚才几个部门已经作了通报,我再简要地点一下: (一)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主要体现在一二三产业结构比例上,与去年同期相比,三产同比提高10.3个百分点,应该说提高的幅度还是非常大的;环比一季度,三产占比提高 2.9个百分点。我们的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4:53.1:37.5,结构更趋合理,优化经济结构取得了初步

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与经济政策分析(同名42661)

包含四层含义:一是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二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三是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四是保持社会大局稳定。 今年7月份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突出强调了“稳增长”。会议公报中有这样一段关键性的话:“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以扩大内需为战略重点,以发展实体经济为坚实基础,以加快改革创新为强大动力,以保证和完善民生为根本目的,统筹当前与长远,更加注重拓宽增长空间,更加注重增长质量,更加注重激发发展活力,更加注重共享发展成果,着力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这段话看出,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中心是“稳增长”。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目标除了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稳定物价、国际收支平衡外,还需要加两个,一是根据阶段发展要求,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一是根据社会主义要求,调整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我国应在“稳增长”的基础上着力实现经济的平稳转型,首先,应贯彻破产制度;其次,应完善市场定价机制,进一步放开市场的准入管理;最后,应完善政府职能,解决政府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 四.结论 本文从外需拉动作用减弱、内需依旧不足,经济下行趋势明显,面临经济稳增长和经济结构调整两难境界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得出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个困难时期,中央对经济发展的实质性变化及时反应,于今年7月份提前5个月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并作出相应的经济决议。今年,中央扔坚持实施积极地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重视宏观调控的预调微调,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由“控物价”转变为“稳增长”,并着力在此基础上实现经济结构的平稳转型。努力使我国经济进入新的更加健康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何克亮.如何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政策《理论学习》 2012年10期 11-17 【2】吴思远.浅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和财政政策《宏观经济》 【3】张立群.我国宏观经济刑事特点及政策分析《阅江学刊》 2012年10月第5期 5-13

近代俄罗斯的历史发展特点

近代以来的俄罗斯逐步从一个边缘化的国家变成一个地域广阔、军事强大、政治高度专制的封建国家,起对欧洲近代政治、国际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本专题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 1、国家特征:国家理论和国家政策居中心地位是近代俄罗斯的国家特征。国家理论为东正教、沙皇专制制度和国民一致性。三者的美妙的结合是俄罗斯发展和力量的源泉。它使俄罗斯长期处于自然的合理的状态,没有任何动荡。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争夺出海口成为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主要集中在一个问题上。这是彼得大帝时期为俄罗斯定下的国策,被历代沙皇继承,包括斯大林。 2、同一性:俄罗斯帝国的同一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信仰的同一性,东正教自传入俄国后,基本没有多大的变革。第二是经济同一性,俄罗斯的经济尤其是帝国主义阶段,有两个大特点,一个是高度的垄断,另一个是严重依赖沙皇的优惠政策和外来的投资。第三就是政治同一性,这是经过长期考验的俄罗斯政治制度。 3、地区特征:近代以来俄罗斯的地区特征可包括本部的地区特征和非俄罗斯的地区特征。总体上,俄罗斯本部与西部边区比,相对落后,在俄罗斯本部,也只有少数几个地区比较先进。非俄罗斯本部的发达地区主要集中在波兰和乌克兰。此外,白俄罗斯、立陶宛在许多方面都比俄罗斯本部发达。 参考文献 1、改良的命运——俄国地方自治改革史,邵丽英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

2、俄国东正教会改革(1861-1917),戴桂菊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第1版。 3、俄国东部移民开发问题研究,王晓菊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4、西欧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时期和俄国、中国社会性质转变时期的经济思想,蒋自强、张旭、王如芳等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 5、论近代俄罗斯国家政治制度的演变,祝政宏,世界历史,2004/05 6、彼得一世时期的俄中交往对俄国的影响,赵相群,甘肃农业,2006/10 7、俄罗斯西化历史的反思,焦统骞,欧洲,1995/06 8、俄日两国近代化的历史启示,张广翔,长白学刊,1996/01 9、俄罗斯国家的形成与民族主义,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2 10、略论新疆俄罗斯族的形成,江梅,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6/01 11、中、日、俄3国文化近代转型比较,雷丽平,东北亚论坛,2004/04 12、16—19世纪西伯利亚地区英国人活动探微, 王继庆, 西伯利亚研究, 2002/02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

普京时期的俄罗斯巨变及其发展趋势——“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综述 张健荣 当今俄罗斯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在普京总统执政八年后,俄罗斯正面临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头。新一轮的国家杜马选举以及2008年3月份的总统选举无疑是俄罗斯未来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后普京时代,或者说普京卸任后的俄罗斯的发展趋势正成为我国对俄罗斯研究十分迫切和关注的焦点。在这一背景下,由上海社会科学院俄罗斯研究中心与欧亚所于2007年11月27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了“后普京时代的俄罗斯”研讨会,为国内部分俄罗斯问题专家学者提供了一次有益的学术交流机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新华社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以及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共30多名俄罗斯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研讨会。研讨会上,与会者围绕俄罗斯大选前后及其政治、经济、社会发展未来趋势以及俄罗斯对外政策走向和中俄关系发展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一普京执政期及其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格局与趋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所长董晓阳研究员对普京总统执政八年间俄罗斯社会所发生的巨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对普京的执政理念以及当前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在发言中他提纲挈领地就俄罗斯的巨变作了归纳。他指出,普京执政八年,俄罗斯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恢复了国家的权威;二是经济恢复到了苏联解体时期的水平,进入了世界经济前十强;三是在相当程度上恢复了大国的地位和形象;四是恢复了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性;五是恢复了民众对俄罗斯未来的信心。在“五个恢复”基础上,俄罗斯开始重新走上了强国、强军、富民的大国发展道路。董晓阳指出,普京执政时期,俄罗斯政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 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和俄罗斯在利比亚的巨大经济权益,中国在战前大规模撤侨,其实撤出的大部分都是中国在利比亚投资项目的建设工人,战争给中国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样十分惨重。还有台湾问题、钓鱼岛问题,近期中国与周边国家在南海问题上争端又起,先是越南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接着菲律宾也与美国举行联合海上军演,南海问题又现紧张局势。 二、当前国内形势 (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较弱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以石油为主的资源产业是俄罗斯经济的支柱 ■俄罗斯资源产业产值约占俄工业产值的30%,为政府创造54%的年收入预算和45%的外汇收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左右 ■资源出口大约占俄罗斯出口商品总额的68%,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煤炭及资源化工产品,占矿产品的74%,以矿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是俄罗斯出口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巨大■俄资源领域的投资占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27%,占全部外国对俄投资的75%。由于产业结构高度依赖资源,国际资源价格的波动对俄罗斯经济的整体状况有直接影响■中俄作为世界资源大国,尚不能充分利用金融市场为资源经济服务 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对俄国经济的影响 ■以2008年四季度为例,由于石油价格大幅下挫70%至50美元以下,俄罗斯经常账户盈余锐减,其财政余额亦出现了赤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彭博共计预计俄罗斯2009年GDP增速从2007~2008的6~8%缩减至-0.7%,2010年有可能出现适度恢复 中俄两国合作领域 监管合作 ■在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发展经验教训的前提下,审慎监管,建立中俄监管沟通的长效机制 ■长期保持中俄监管层面及时有效的金融信息交流 ■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金融危机,中俄监管层合作加强跨境危机管理和处置能力 机构合作 ■机构间定期协商沟通,加强经验交流和市场信息共享 ■中俄两国机构在完善其内部建设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及时准确的评估对手方的信用风险 ■建立完善两国信用评估体系,本着诚实互信的原则,中俄机构间可相互授信,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中俄两国机构可联手共同推进投资者教育工作,提高机构对投资者的认知度 研究项目合作 ■中俄两国定期互派人员共同进行相关项目研究工作,为两国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方向性指导 俄罗斯经济特点,和俄罗斯经济发展的优势与不足 特点:重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轻工业和农业不很发达。经济依赖自然资源层度高,进出口贸易不发达 优势:自然资源丰富,技术人才多,国土面积大,多海港,重工业技术水平高 不足:三大产业发展不均衡,过分依赖自然资源,进出口贸易不发达,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资源利用不够合理 俄罗斯主要经济指标和主要产业部门的发展情况 2007年俄经济增长速度显著回升,GDP增长率大约在7.2-7.4%。 外贸是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火车头。2007年俄罗斯外贸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出口总额再攀新高,其次是进口增速,有逼近出口增速之势。进口增速高的原因在于,一是俄罗斯政府降低了高科技设备的进口税,促进了进口增长;二是俄罗斯居民消费需求扩大,与此同时,卢布升值,使外国产品竞争力增强,从而促进了进口的加速增长。 俄罗斯政府在2007年里进一步加强对重要产业部门,如石油、天然气的控制和监督。政府

统计局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汇报发言

统计局在全县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 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 今年以来,面对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全县上下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年初确定的发展目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全力以赴保增长,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有所加强,经济运行质量逐步提高,整体经济运行呈现平稳较快发展态势。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前三季度,农业生产形势好于往年,工业经济效益提高速度滑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平稳,消费需求升势不减,财政,金融运行状况良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加,具体表现在:

(一)农业生产继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1—9月,农林牧渔业完成增加值15亿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194元,同比增收431元,增长%。午秋两季农作物喜获丰收,全年粮食总产预计达到万吨,比上年增产万吨,增长%。 (二)规模工业经济效益继续改善,增速下滑明显。1—9月,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亿元,同比增长%,为近几年同期最低增幅,比去年同期下降个百分点。但是,产销衔接较好,经济效益持续改善。1—9月,产销率维持在98%以上的较好水平,9月份达到%,同比增长个百分点。累计实现利润4335万元,同比增长%;实现利税总额7036万元,同比增长%,企业获利能力增强。 (三)固定资产投资平稳较快增长。1—9月,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城镇固定资产亿元,同比增长%;农村固定资产投资亿元,同比增长%;房地产投资亿

元,同比增长%。从项目个数上看,截止9月末,全县在建项目219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56个,同比增长%,计划投资3000万元以上在建项目35个,亿元以上在建项目5个;从资金来源看,以自筹资金为主,总计亿元,占总量的%;从产业分布看,一产完成投资6299万元,同比增长%;二产完成投资亿元,同比增长%;三产完成投资亿元,同比下降%。 (四)消费品市场活跃。年初以来,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始终保持20%以上的较高增速,成为拉动经济增长较为稳定、持久的动力。截止9月末,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同比增长20%。分销售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零售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20%,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其他行业零售额亿元,同比增长%。 (五)、财政金融运行平稳。1—9月,全县财政收入累计完成亿元,同比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分析报告

当前我国形势经济分析 一、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 1.GDP增速持续回落 从2011年开始,我国GDP增速一直处于回落当中,今年第一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885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7%,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0.2和0.1个百分点,但高于今年7.5%的预期目标。 2.三大产业增速明显放缓 不管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还是第三产业的增速,都明显放缓,从2011年年末开始,就呈现出这样一个趋势。 3.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缓慢 固定资产投资(所谓中国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概括为投资拉动的模式)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指标,从2011年年末开始,在过去一年当中,其增速也呈现回落状态。尽管中央政府已经允许地方政府和铁道部加大基础设施支出,但2012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仍有所下降。 4.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改善幅度较小 据中国市场学会统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尽管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从整个消费形势来看,尽管有小幅度回升,但从整体上说,还没有真正好起来。餐饮、烟酒消费,在中央八项规定的影响之下,其下滑速度是非常快的。 5.外贸出口回升势头不强劲

对外贸易继续延续了上年底企稳回升态势,出现了少许的回升势头,这主要得益于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经济的温和复苏,但是回升幅度和规模都很小。 6.财政收入增速下滑 财政收入是目前特别抢眼的一个经济因素。财政收入的增速,不仅与往年相比持续回落,而且已经低于GDP的增幅,甚至低于今年预算的增幅,就目前的运行情况来看,今年的财政收入形势将很不乐观。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和世界银行下调我国经济预期 在这样一种出现剧烈变化的经济走势面前,特别在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宏观经济指标发布之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已经先后陆续下调了对于今年中国经济的预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在2013年5月29日把中国2013年的增速调整为7.75%,而在此之前,其曾经预言过中国今年的GDP增速是8%;世界银行则于2013年4月15日将中国经济增速的预期下调到8.3%(原来预期是8.4%);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2013年5月29日将中国GDP增速大幅下调至7.8%,而此前在三月份的预期是8.5%。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称,内需疲软和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为调降中国经济增速的主要原因,预计随着信贷规模扩张和政府刺激政策的出台,2014年中国经济增速将达到8.4%。 二、对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判断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分析 一些新兴国家的崛起、美国以及西方国家的相对经济衰落,构成了当前国际形势的总的特点,从而正引起国与国之间关系的相应调整。但是,要认识到万事万物的运动不是直线前进的,前面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国际形势看,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不容小觑,中国已难独善其身,全球经济衰退正从外需角度影响中国经济增速。作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欧盟消费力下降,将对中国出口造成一定影响。在欧美国家经济增长乏力条件下,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从国内形势看,物价总水平仍在高位,房价没有出现明显拐点,民间流动性依然很强,通胀压力依然较大。同时,部分中小企业受到紧缩政策影响,融资和经营均出现困难。就业压力正在增大,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一、当前国际势态 (一)国际经济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仍然存在 当今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财政赤字。与克服通货紧缩相比,必须优先摆脱财政赤字。希腊、意大利的财政问题很严重,日本的财政问题在发达国家中也是最严重的之一。日本国债大多数是国内投资者持有的,但是伴随社会老龄化的进程,储蓄率将逐渐下降,日本国内消化国债也将逐渐减少,必将希望外国人持有。为此,日本将不得不提高利率,由此将出现付息费用增加、财政状况恶化或日元贬值。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日前发表的报告,日本的政府债务2015年将是国内生产总值的250%,大大高于希腊的140%。这相当于一个人背负超过自身体重2倍的沙袋。日本老龄化步伐加快,社会保障负担加重。问题明确但不能解决,这与希腊是相同的。 (二)国与国之间险恶的政治经济竞争没有改变 后金融时代,国际竞争不仅没有减弱,而是有加剧态势。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强,以技术创新和产业突破引领的新增长点短期内仍难以形成。各国经济政策主张分歧明显,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继续升温,在内需不振的形势下,各国更加重视扩大出口,而发达国家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花样翻新,贸易限制措施明显增多,经贸摩擦政治化日益突出,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救济措施也有加速上升趋势。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可能持续高位震荡,资本市场动荡加剧,引发主要货币汇率大幅波动,新兴经济体本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增加,国际股市、债市动荡加剧。各国围绕政治话语权、气候变化、低碳经济等问题展开激烈竞争,力求在未来格局中占主动地位。 (三)发展中国家崛起面临的困难与阻力仍未减弱以欧洲、中国、印度为代表,21世纪世界和平发展,已然成为世界格局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趋势的一个主要内容和突出表现。此前对人民币汇率的指责往往来自欧美国家,而现在新兴经济体也开始对人民币汇率施压,并且这个问题正在以构成贸易补贴为由被推向WTO多边争端解决机制。新兴国家尤其中国和俄罗斯,依然面临发达国家的战略扼制与围堵,发展的国际阻力仍未减弱。比如,推翻卡扎菲政权,扶植亲西方和新政权,挤占中国

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精选多篇) 第一篇: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同志们: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今天下午召开全县经济形势阐发会,主要目的是总结和分析全县一季度经济运行环境,部署和督促落实二季度工作使命,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认清形势,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今年上半年"双过半"目的使命的圆满完成。今天的会议,在县上设置了主会场,在各乡镇设置了分会场。出席主会场会议的有县四各人有关向导,参加会议的有:县法院、检察院有关负责人,县级各部门、经开区管委会、中省市驻邻单元重要负责人,县府办各副主任。在各分会场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和分担经济工作的向导。请大家将手机置于振动或静音状态,不要随意走动,不要交头接耳,认真做好会议记录。今天的会议只有一项议程:县委副书记、县长xxx讲话。下面,请xx 县长讲话,大家欢迎;刚才,xx县长客观全面地总结了一季 度全县经济运行环境,冷静分析了存在的题目和面对的形势,对二季度工作作了细致摆设摆设,并对当前工作举行了夸大,希望大家认真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就贯彻落实这次会议精神强调三点: 一是要明确责任抓落实。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刚才xx县长 的安排部署,对照县委、县政府下达的二季度目的使命,结合自身实际,尽快拿出详细的措施,提出过硬的措施,并将目标任务落实到每一项详细工作,落实到每一个具体项目、具体日程和详细责任人,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工作有着落、件件事情有结果,确

保"双过半"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二是要强化督查抓落实。县委、县政府各分管领导要督促各相关部门、乡镇抓好工作落实,及时研究办理工作中的题目。县委县政府督查办要组织人员对二季度目标任务及安排的重点工作完成环境开展督促检查,及时通报各地贯彻落实环境,对工作进展不大,工作措施不力的单元和部分,要在全县通报。 三是要革新作风抓落实。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工作就要督促检查、一抓到底。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紧迫感,把所有心思会合到加速生长上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现实工作中去,全力推进xxx跨越发展。经济形势阐发会到此结束。请有关县级向导和部分负责人,以及乡镇相关人员,分别在县上及各乡镇会场留下来,继续参加全国人口与计划生育系统基层文明执法专项电视电话会议。 第二篇:公司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主持词2020年11月18日同志们:今天上午把各人会合在一起开会,主要是传达 一个紧急通知和集团公司总经理**同志在11月12日经济形势阐发的重要讲话精力。受国际金融风暴的严峻影响,集团公司的经济形势如今已变得非常严厉,张国建总经理的重要讲话精神必将对我们今后的各项工作起到非常紧张的指导意义,希望在座的同志能会合精力认真听,认真记,会后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贯彻。本次集会共有三项内容,下面首先请公司党委副书记**同志传达集团公司《关于应对市场变化强化经营管理 保障集团公司平稳发展的紧急通知》; ***************************下面,请公司总经理同志传达 集团公司总经理在11月12日集团公司经济形势分析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刚才**书记和**总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

在全县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上的讲 话 同志们: 今天,金融系统组织召开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反映出金融部门对蓬溪县域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体现了主动服务的理念,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借此机会,我讲四点意见,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正确地分析和估价全县的经济和金融形势工业方面,一是规模企业的数量在快速增加。我刚来蓬溪时,要到企业去调研,就只有看红江纸厂、电力公司。电力公司也就看几台变压器,而且还没有安装好。现在,我们的规模

企业已经达到18家,另有2家正在组建。我可以乐观地估计,到明年这个时候,全县规模企业将达到20至25家,发展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工业经济产生的效益对财税收入增加作出了重要贡献。最近我分析了一组数据:2004年全县十大纳税大户中,有8家属于三产业范畴;今年1—7月,前10位纳税大户中属于三产业范畴的就只有3家了,这说明工业经济在快速发展,效益在快速提升。 农业方面,实事求是地说,蓬溪的农业与其他区县相比,没有大的差距,有些方面还走在全市的前列。上半年,全市生猪出肥200万头,其中射洪50万头,蓬溪36万头,船山30多万头,大英20多万头,安居80万头。蓬溪财政每年投入100万元支持畜牧业发展,工作力度和措施都是到位的。我刚来蓬溪的时候,要找几户养殖大户是不容易的。现在,说在哪儿下车就下车,说看哪个乡镇就看哪个乡镇,都能看到大户。目前,全县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900多户,

千头猪场40多个,都是实实在在的。 城市建设方面,最近几年,蓬溪搞新区开发、旧城改造、经营城市,财政没有投入多少钱,都是玩“空手道”,现在在建项目投资额近5个亿。城市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发展是实实在在的。但是要做好蓬溪的各项工作,我们绝不能因为取得了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好高骛远,必须仍然坚持“三句话”:一要认认真真化解积累性矛盾。这几年为了化解积累性矛盾,化解债务、补发工资,财政补了大量窟窿;二要实实在在打基础;三要坚持不懈抓产业。 二是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无论从纵向还是横向比较,蓬溪都是在发展进步的,而且发展的速度将会越来越快。我们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发展的信心。过去我们很多经济指标都排在全市倒数第一。但1—7月,蓬溪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利润增速全市第一,工业增加值增速全市第一,工业产品销售收入增速全市第一,社会消费品

苏联经济历程

苏联的发展历程 一、俄国十月革命 1. 背景 (1)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苦难。 (2)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这两个政权,临时政府掌握实权。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继续执行反人民的对外政策,并力图扑灭国内的革命火焰。 (3)1917 年4 月,流亡国外的列宁回国,受到广大工人和士兵的欢迎。2.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1)起义总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2)时间:1917年11月7日 (3)领导人:列宁 (4)地点:彼得格勒 (5)结果:取得了胜利 3. 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 性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意义: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二、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一)前苏联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措施: (1)1919年,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除大工业外,国家对中小工业也宣布实行国有化。 (3)在交换方面,政府实行最小限度的商品交易和最大限度的国家分配。(4)实行普及于一切阶级的成年人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到1921年引起严重的国内危机,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评价: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但具体分析起来,不同措施的性质和作用不尽相同。比如,无代价地征收农民的剩余粮食、一切生活必须品均需由国家集中分配、强制劳动等,无疑是保证自卫战争胜利所必须的,具有明显的战时性,并在保证胜利方面起了积极作用。而另一些措施,如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等,并不是进行自卫战争所绝对必须的。实际上,这些措施主要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改造步伐,“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而采取的,因而具有“非常共产主义”性质。这些措施,由于超越了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从而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战争破坏的严重后果。到1921年春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 (二)前苏联新经济政策 1.简述: 为了克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起的危机,苏俄于1921年实行新经济政策。1921年俄共(布)“十大”决定废止余粮收集制,实行固定税率的粮食税。随后又在经济领域颁布了一系列措施,这些统称为新经济政策。该政策于1924年斯大林开始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和工业化改革结束。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经济发展进程及现状 俄罗斯作为前苏联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在当前世界也经济大国,对世界政治、经济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作为“金砖国家”的之一的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四个新兴市场国家之一。今年俄罗斯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0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为14769亿美元。在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公布的2010年各国GDP排名中,俄罗斯排名第十,而相对于其亿的人口来说,其10521美元的平均GDP就比像中国、印度、巴西等经济实力雄厚但人口也相对较多的其他发展中大国要有优势,排名世界第54位。在原料出口型经济结构下,俄罗斯经济长期与国际能源市场密切挂钩。特别是国际原油价格,几乎成为俄罗斯经济的“命根”。俄罗斯经济形势与经济发展往往与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为俄罗斯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能源市场价格的不稳定性与不可预见性也使俄罗斯的经济发展面临挑战。 俄罗斯一波三折的经济发展进程 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立的俄罗斯联邦,叶利钦从西方经济学那里,引进了“休克疗法”,价格放开、卢布自由兑换和经济私有化,进行了一场激进的经济改革,希望借此跨入市场经济轨道,跻身西方发达国家之列。不料事与愿违,俄罗斯经济非但没有起色,反倒陷入了空前的危机。不顾国情盲目改革,使俄罗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休克疗法的对于俄罗斯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经济连年萧条,物资匮乏,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下降。到了1997年,俄罗斯的经济似乎有了转机,但1997到1998年的金融危机再次沉重的打击了俄罗斯刚刚复苏的经济形势。 普京接掌政权后,俄罗斯的经济很快走出困境,朝着国富民富的目标大步前进,其发展变化令全世界惊叹。俄罗斯在普京总统的带领下迎来了一个为期10年的春天。俄罗斯的经济增长,始于1999年,从1999年至2006年,年均增长约6%,经济总量增加了70%。然而,俄罗斯人的工资和人均收入却增加了500%,扣除通胀后,人均收入实际增长超过了200%。2007年俄罗斯的宏观经济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俄罗斯业已进入世界十大经济体之列。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增幅达到近7年来的最高水准,据俄国家统计局统计,2007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俄多项经济指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十年间,俄罗斯的人均实际工资和人均实际收入的增长速度,比人均GDP的增长速度,高出二倍。俄罗斯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当下,俄罗斯人平均月工资10800卢布。其中莫斯科人均工资最高,目前人均约 2万卢布;与中国接壤的远东地区最低,月均工资在9500至10000卢布之间。实际工资增长大大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只是俄罗斯人分享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就是俄罗斯联邦和各联邦主体、地方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公共领域。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而对比一

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论文

2011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当前中国经济正处在由企稳回升走向全面恢复的关键阶段,应努力保持来之不易的经济成果,妥善处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与困难,为下一阶段经济平稳运行打好基础。宏观调控应根据新形势新情况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一、国民经济全面恢复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1.消费增长保持稳定 (1)推动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政策因素将继续成为支持消费增长的重要动力。扩大消费需求,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二季度家电、汽车、节能产品消费政策将继续完善,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者收入的措施将进一步落实,“万村千乡”和“双百”工程建设将深入推进,政策对消费的推动作用依然较强。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将提高社会消费意愿。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实际同比增长9.2%,比上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同比增长7.5%。根据一季度人民银行储户问卷调查,城镇居民判断收入增加的占比从2009年二季度的12.6%回升到2010年一季度的21.3%,实际收入与收入预期的改善将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与意愿。三是世博会召开刺激消费增长。二季度世博会在上海举行,届时周边地区旅游、会展等生活性与生产性服务消费将大幅增加。四是居民消费价格上涨,将促使消费名义增速走高。2009年二季度CPI同比负增长1.3%,而今年二季度CPI呈明显上行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速将提高。 (2)抑制消费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国家近期连续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效果在二季度显现,与住房相关的家具、建材消费增长将趋缓。而且,前期房价涨幅过大,对已买房居民下一阶段的其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二是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将减少当地居民收入,降低居民生活水平,导致局部地区消费能力下降。三是近期粮食、蔬菜、水果价格涨幅较高,成品油价格调整,不利于居民实际购买能力提高。 总体而言,消费需求将保持稳定,初步预计,二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名义增长19%。 2.物价上涨压力加大 一是翘尾因素提高二季度物价涨幅。经计算,二季度CPI翘尾因素为1.6个百分点,PPI 为4.4个百分点,分别处于全年翘尾值次高和最高水平,即使不考虑新涨价因素,二季度CPI与PPI也将呈现一定幅度上升。二是输入型物价上涨动力增强。世界经济复苏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国际价格对我国物价的传导影响逐步加深。三是西南地区多年少见的干旱、华北地区普遍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农产品(16.07,0.00,0.00%)产量。四是目前较高的生产资料与原材料购入价格将向下游传导。一季度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7.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上游产品价格涨势将有部分传导至下游行业。五是沿海地区通过提高工资解决“招工难”问题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品价格改革导致水、电、燃气和成品油价格上涨,这些因素客观上将加大成本推动型物价上升压力。 综上所述,二季度物价上升动力较强,初步预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长 4.2%;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增长7%。 二、经济增速创危机以来新高点 1.经济并未“过热” 去年二季度以来,我国宏观经济逐季回升。今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05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1.9%,比上季度加快1.2个百分点,达到本轮经济回升新高点。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139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39072亿元,增长14.5%;第三产业增加值36366亿元,增长10.2%。第二产业增速明显提高,带动了经济整体快速拉升。

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一)

俄罗斯经济追赶与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一) 内容提要:现代俄罗斯的崛起开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在三百多年起伏跌宕的历史过程中,俄几次崛起,几次中落。贯穿在俄历史中的主题只有一个——赶超。俄每一次的中落和崛起都是二次制度变迁的过程,而制度的转型只是追寻强国梦想的一种手段和表现。本文借鉴了青木昌彦的比较制度分析的理论框架,试图对俄罗斯的经济追赶和制度变迁的历史轨迹进行解读。 关键词:经济追赶,制度变迁,俄罗斯 纵观俄罗斯的历史,追赶贯穿了其整个发展过程。从摆脱蒙古统治之后,数个世纪被压迫的经历转化为俄罗斯不可遏制的王朝政治野心,持续的领土扩张反映了俄罗斯民族的救世主义情绪和对地缘安全空间的极度渴望。为了这个目的,俄罗斯在国家发展战略上采取了一种有别于同时代西方国家的发展道路。 我们把俄罗斯的经济追赶进程划分为两个时期,一个是工业化时期,分为十月革命前的经济追赶阶段和苏联体制下的经济追赶阶段;另一个是后工业化时代,这个阶段开始于赫鲁晓夫执政时期,以苏联解体为界,也就是改革阶段和转轨阶段。 一、工业化时期的经济追赶和制度变迁 从彼得一世开始,俄罗斯采取了军事优先的国家追赶战略,这其中包括:军事体制、军事技术和军事工业,也就是以提高国家军事力量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模式。采取的这些政策和措施也同当时国际竞争格局

中硬权力优先的大环境有着极大的关系。历史证明,俄罗斯的这种战略的确是卓有成效的。当时俄罗斯对外扩张正处于上升期,随着1793年与1795年的瓜分波兰,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界达到了近代的最远点。在之后近百年的时间里。对整个欧洲来说俄罗斯的军事威慑始终挥之不去。但俄罗斯后来的历史发展表明,彼得大帝这种片面的现代化努力终究难以保证国家长久健康成长。 十月革命前,随着工业革命和近代工业的发展,已经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在国际竞争中表现优异,并取得了国际竞争的优势。而那些因循守旧的传统强国或丧失传统的地位,或发生激烈的国内变革,导致外部干涉。所有这些都对俄国内的政治体制和社会稳定产生了影响。在国内外这种形势下,一方面为了发展经济以挽救日趋衰落的专制制度,另一方面为了增强国力,以便参与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沙皇政府不断地推出各种学习西方的社会改良措施,主要在技术和经济领域,其目的仍在于巩固传统的政治体制。 俄罗斯的现代化进程与西欧各国,甚至与德意志地区相比也显得过于缓慢。不仅农业中广泛存在着强制劳动,直至1860年俄罗斯的工业部门中强制劳动还占到40%以上的比例。在俄罗斯出现了企业主宁愿把军警请到生产车间来维持生产秩序,也不愿意进行技术改造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怪事。但不可否认,俄罗斯的社会经济也在取得进展,而政治制度却没有得到改造。经济实力的增强进一步强化了传统的政治架构,导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愈加尖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