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西方经济学(真题)

201510西方经济学(真题)
201510西方经济学(真题)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西方经济学试卷

(课程代码00139)

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资源的稀缺性是指D p9

A.不可再生资源越用越少B.世界上的资源终将被消耗完

C.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D.资源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总是不足的

2.导致苹果价格下跌的因素是B p39

A.苹果减产B.橘子的价格下跌

C.电视广告使消费者更喜欢苹果D.收入增加

3.如果需求不变,供给增加,则A p56

A.均衡价格下降B.均衡价格不变 C.均衡价格上升D.均衡产量减少

4.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取决于C p93

A.消费者收入B.所购商品的价格

C.消费者偏好D.商品效用水平的大小

5.预算约束线反映了A p100

A.消费者的收入约束B.消费者的偏好约束

C.商品效用约束 D.商品数量约束

6.当劳动的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B p127

A.递增B.递减C.先增后减D.先减后增

7.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是STC=Q3-12Q2+60Q+40,则固定成本是D p148

A.Q3-12Q2+60Q

B.Q2-12Q+60+40/Q

C.3Q2-24Q十60

D.40

8.厂商实现最大利润或最小亏损的条件是A p163

A.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B.平均收益等于平均成本

C.利润大于零

D.利润等于零

9.面临水平需求曲线的厂商是A p170

A.完全竞争厂商

B.垄断竞争厂商

C.寡头垄断厂商

D.垄断厂商

L0.垄断缺乏效率的经济学解释是C p252

A.均衡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B.没有遵循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C.没有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进行生产

D.垄断厂商的经济利润等于零

11.公共物品的市场需求曲线B p265

A.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沿消费数量方向加总得到

B.由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沿价格方向加总得到

C.等于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D.通过加总单个厂商供给曲线的方法得到

12.如果厂商对其他经济单位产生负的外部经济影响,那么B p267

A.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厂商最优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B.社会边际成本大于私人边际成本,厂商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C.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厂商最优产量小于社会最优产量

D.社会边际成本小于私人边际成本,厂商最优产量大于社会最优产量

13.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内生产的D p278

A.所有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总和

B.所有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C.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数量总和

D.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14.在只有家庭和厂商的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人核算恒等式为A p284

A.I=S

B.I+G=S+T

C.I+G+X=S+T+M

D.C+I+G=(X-M)=C+S+T

15.当收入增加、利率下降时,货币的交易需求和投机需求分别C p330

A.减少、减少

B.减少、增加

C.增加、增加

D.增加、减少

16.在IS-LM模型中,当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时,货币供给增加,均衡国民收入

和均衡利息率分别C p327

A.减少、下降

B.减少、上升

C.增加、下降

D.增加、上升

l7.在实践中最常用的货币政策手段是C p343

A.调整法定准备率

B.变更再贴现率

C.公开市场业务

D.贴现配额

18.中国的中央银行是D p343

A.中国银行

B.中国工商银行

C.中国建设银行

D.中国人民银行

19.引起IS曲线左移的因素是A p311

A.企业家自发减少投资

B.政府增加投资

C.货币供给増加

D.货币供给减少

20.下列计入2015年中国GD P的是D p278

A.2015年张三买入1万元中石油股票

B.2015年李四买入1万元中石油债券

C.2015年李四买入2010年竣工的二手住房

D.2015年中石油在国内投资建设一条新输油管道

二、多项选擇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下列属于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的有ABCD p8

A.生产什么

B.生产多少

C.如何生产

D.为谁生产

E.国民收入如何决定

22.当总产量曲线达到最高点时AE p128

A.边际产量等于零

B.平均产量等于零

C.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

D.边际产量递增

E.平均产量处于递减阶段

23.机会成本ABE p145

A.是指因选择而放弃的其它机会所造成的代价

B.是指某项资源在其他用途上能得到的最高价值

C.是指厂商生产一定数量的商品而用于生产要素购买的实际支出

D.等于销售收入减去会计利润

E.等于销售收人减去经济利润

24.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间的关系是BCD p291

A.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1

B.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之和等于总收人

C.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D.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E.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之和等于1

25.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的成因有ADE p413

A.工资过度上涨

B.政府缩减“三公”支出

C.中央银行增加货市供给

D.原材料价格上涨

E.进口商品的价格上升

浙00139:目:西方经济学试题第3页(共4页)

非选择题部分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26.消费者均衡: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既定的条件下,当消费者选择商品组合获得了最大的效用满足并将保持这种状态不变时,称消费者处于均衡状态,简称为消费者均衡。p104

27.垄断市场:是指行业中只有一家厂商提供市场全部供给的市场结构。p184

28.外部经济影响:又称为外在性,指某一经济单位的经济活动对其他经济单位所施加的"非市场性的"影响。P267

29.投资乘数:指由投资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与投资支出改变量之间的比率,其数值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P308

30.充分就业:包含劳动在内的一切生产要素都能以愿意接受的价格参与生产活动的状态。P333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

31.产生规模经济的原因有哪些?p160

答:(1)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厂商可以使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术。

(2)规模扩大有利于专业分工。

(3)随着规模扩大,厂商可以更为充分地开发和利用副产品。

(4)随着规模的扩大,厂商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就拥有更多的优势。32.简述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思想。P236-237

33.简述通货膨胀的就业和产量效应。P410-411

答: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会对就业和产量产生正效应,未预料到的通货膨胀的效应答,而预料到的通货膨胀小营销。

但是通货膨胀造成的相对价格会扭曲资源配置,增加了人们经济行为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34.某消费品的需求函数为Q=24-4P,价格由5元下降到4元,请计算该消费品的需求价格弧弹性以及价格为4元时的点弹性。其中Q 表示需求量,P 表示价格。解:价格为5元时,Q 1=24-4×5=4

价格为4元时,Q 2=24-4×4=8

弧弹性=-{(Q 2-Q 1)/[(Q 2+Q 1)/2]}÷{(P 2-P 1)/[(P 2+P 1)/2]}=3

点弹性=

P Q ??×Q

P

=4×4/8=235.已知某经济体总量生产函数为柯布一道格拉斯生产函数:Y=AL °6K °8,其中,Y 表

示产出,L 表示劳动投入,K 表示资本投入。问:

(1)如果劳动投入增加1%,产出将増加多少?如果资本投入增加1%,产出又增

加多少?(4分)

解:如果劳动投入增加1%,产出将增加0.6%。如果资本投入增加1%,产出增加0.8%。(2)如果经济增长率为3%,同期劳动增长率和资本增长率为2%,则技术改变率

为多少?(3分)

解:对生产函数两边取对数再微分可得:Y Y ?=A A ?+αL L ?+βK

K

?技术改变率=3%-0.6×2%-0.8×2%=0.2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36.论述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P183

答:市场运行的经济效率是指参与市场活动的厂商利用社会资源的程度。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且都等于市场价格,这就决定了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

(1)边际成本等于市场价格意味着,最后一单位的产量所耗费资源的价值等于该单位产量的社会价值,因而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完全竞争厂商的产量是最优的。

(2)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市场价格是一条水平直线,当厂商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时,边际收益和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生产量恰好处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说明厂商使用现有的生产技术使得生产成本为最低,因而在使用生产技术方面是最有效率的。

(3)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时通过资格自由波动来实现的。当消费者的偏好、收入等因素变动引起市场需求发生变动时,市场价格可以迅速做出反应,是的厂商供给消费者需要的产

品。

(4)尽管普遍认为完全竞争市场是有效率的,但有关完全竞争市场的限定条件都过于严格。

37.论述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P339-340

答:称为能动的财政政策,是指政府根据经济运行的状况逆经济风向采取的变动财政收入水平的政策。

当经济处于繁荣状态时,总支出大于总收入,就业增加,通货膨胀率过高,此时政府应采取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压缩财政支出,增加财政收入,从而抑制总需求。

当经济处于萧条状态时,失业增加,价格水平下降,政府则应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扩大政府财政支出,减少财政收入,从而刺激总需求,增加就业。

政府调整财政收支的手段主要有在三个:一是改变政府购买水平;二是改变政府的转移支付;三是调整税率。

上述三种手段不仅可以单独对经济运行产生影响,也可以共同发生作用,实践中三种手段往往搭配使用。

浙00139#西方经济学试题第4页(共4页)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题和答案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 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只绵羊=2把石斧表示的是(D )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 A ) A.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 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 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7.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 A.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 A ) A.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 社会再生产就其内容来讲包括( C ) A.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 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内涵式扩大再生产 C. 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 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 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 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 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 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 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亲爱的读者: 本文内容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收集整理后编辑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详细的校对,但难免会有错误的地方,如果有错误的地方请您评论区留言,我们予以纠正,如果本文档对您有帮助,请您下载收藏以便随时调用。下面是本文详细内容。 最后最您生活愉快 ~O(∩_∩)O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2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3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4商品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B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 C社会分工的出现D私有制的产生【】 5复杂劳动和简单劳动换算的比例是 A商品生产者在交换中协商决定的 B商品生产者在长期交换实践中自发确定的 C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D这两种劳动的不同特点决定的【】 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7剩余价值率是 A剩余价值和不变资本的比率B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 C年剩余价值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D剩余价值总额和社会资本总额的比率【】 8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A工人出卖劳动所得到的货币额 B工人出卖劳动力所得的货币额 C工人购买到生活资料和服务的货币额 D工人生产出的商品价值实现的货币额【】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1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12年剩余价值率是 A年剩余价值与固定资本之比

大学生西方经济学期末试题(含答案)

试卷代号:2143 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4年秋季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中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30分) 1.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 C )。 A.购买欲望B.购买能力C.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D.根据其购买欲望所决定的购买量 2.供给的变动引起( C )。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3.如果需求的弹性系数为1.5渐格下降时总收益将( A)。 A.增加B.减少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 4.边际效用为零时的总效用( D )。 A.等于O B.等于1 C.降至最小D.达到最大 5.如果生产过程中存在规模收益递增,这意味着当企业生产规模扩大时( B )。 A.产量将保持不变B.产量增加的比率大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C.产量增加的比率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D.产量增加的比率等于生产规模扩大的比率 6.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 C )。. A.1年内B.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D.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7.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 B )。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8.搭便车通常多被看作是公共物品,是指( c )。 A.有些人能够免费使用公共交通工具B.有些人能够以低于正常成本的价格使用公共交通工具C.无法防止不愿意付费的人消费这些商品D.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给大予需求,从而把价格压低,直到实际上免费供应为止 9.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 A )。 A.制度、资源、技术B.劳动、资本、资源C.资本、劳动、制度D.劳动、资源、技术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末试卷完整版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著期 末试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政治经济学原理原着》期末考试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资本:所谓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3、抽象劳动:撇开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就是抽象劳动 4、现在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 加快国有企业改革的有效途径。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5、经济发展:就是在内涵方面的发展,标志发展的 水平和质量。而不是体现在外延和规模上的发展二、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2分) 12345678910 D C A C B B C C A C 1、资本周转时间是指() A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B生产时间和劳动时 间 C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D生产时间和流通时 间 2、利润的本质是() A劳动的报酬B资本的报酬 C剩余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3.在一切社会关系中最根本、最本质的关系是() A生产关系B交换关系C分配关系D消费关系 4.个别资本家或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获得的是 () A绝对剩余价值B相对剩余价值 C超额剩余价值D年剩余价值 5.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是() A价值规律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C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D按比例发展规律 6.在平均利润率既定条件下,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 () A职能资本经营状况B借贷资本供求状况 C商品市场价格的高低D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状况 7.划分经济时代和衡量人类控制自然能力并反映社会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是() A人的劳动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生产资料 8.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 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B货币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货币之间 的对立 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A不同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同一部门内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结果D整个资本家追求 超额利润的结果 10.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集中表现为() A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B生产盲目扩大趋势和劳动群众购买力相对缩小之 间的矛盾 C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 D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 状态之间的矛盾 三、判断说明题(15分,每题3分) 1、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依靠政府扩大教育支 出,发展高等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工作。 答:错。教育对经济发展非常重要,但教育投入要社会 化,尤其高等教育要民间部门的更多投资。另外,我国 是发展中国家,发展基础教育也很重要。 2、发展市场经济,开放程度越高,经济自由化程度越 高越好。 错。经济自由化与对外开放的进程应根据我国的国情而 定,对于我国目前来讲,完善市场体系,建立一个合理 化的经济结构显得十分必要,而不是盲目地进行自由化 的进程。 3、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因而积累越 多越好。 答:错。增加积累、扩大投资有利于经济增长,但并非 积累越多越好。积累基金要?适度增长,并与消费基金 保持适当比例。

(完整word版)政治经济学期末试题及答案

学生习题 一、单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生产关系 B社会生产力 C社会生产方式 D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 2.决定社会经济制度变更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基本经济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 3.商品是() A劳动产品 B具有使用价值的劳动产品 C满足生产者自己需要的劳动产品 D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 4.商品的价值量是由() A商品的效用决定的 B商品的供求关系决定的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 D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5.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它的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是() A.成反比 B.成正比 C.没有关系 D .有时成正比,有时成反比 6.价值形成发展到货币形式以前顺次经过() A.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B.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 C.一般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 D.扩大价值形式、简单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 7.货币具有价值尺度职能是因为货币本身() A具有使用价值 B是商品,具有价值 C是金银 D能够分成若干等份 8.观念上的货币可以作为() A价值尺度 B支付手段 C流通手段 D贮藏手段 9.在1只羊=2把石斧的价值形式中,2把石斧是() A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 B处在等价形式上 C既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又处在等价形式上 D处在一般等价形式上 10.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的条件是() A出现了私有制和社会分工 B使用价值转化为价值 C具体劳动转化为抽象劳动 D经过商品交换 11.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是()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商品价格总是高于价值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12.简单商品流通公式是 ( ) A.W-G-W’ B.G-W-G’ C.G-G’ D.G-W…P…W’-G’ 13.资本的总公式是() A.W-G-W’ B.G-W-G’ C.G-G’ D.G-W…P…W’-G’ 14.分析资本总公式的矛盾,指明价值增殖产生的具体所在() A.发生在G-W购买阶段的货币上 B.发生在W-G售卖阶段上 C.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价值上 D.发生在购买阶段G-W所购买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上 15.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一级建造师考试(建设工程经济)历年真题及答案.doc

2004 一级建造师考试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在下列各项屮,属于资本金财务现金流量表屮现金流出的是()o A.折旧费 B.摊销费 C.应付账款 D.所得税 2.在下列关于现金流量图的表述屮,错i吴的是()。 A.以横轴为时间轴,零表示时间序列的起点 B.多次支付的箭线与时间轴的交点即为现金流量发生的时间单位初 C.在箭线上下流明现金流量的数值 D.垂直箭线箭头的方向是对特定的人而言的 3.己知年名义利率r,每年计总次数n,则年有效利率为()。 4.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吋,下列项目财务评价指标屮,属于动态评价指标的是()□ A.投资收益率 B.偿债备付率 C.财务内部收益率 D.借款偿还期 5.在项日财务评价屮,若某一方案可行,则()。 A.PtPc, FNPVO, FIRRic C. PtPc, FNPVO, FIRRic D. PtPc, FNPVO, FIRRic B.PtPc, FNPVO, FIRRic 6.某生产性建设项bl,折算到第1年年末的投资额为4800万元,第2年年末的净现金流量为1200万元,第3年年末为1500万元,H第4年年末开始皆为1600万元,直至第10年寿命期结朿,则该建设项目的静态投资冋收期为()年。 A. 4.24 B. 4.31 C. 4.45 D. 5.24 7.利息备付率表示使用项目()偿付利息的保证倍率。 A.支付税金后的利润 B.支付税金前且支付利息后的利润 C.支付利息和税金前的利润 D.支付税金和利息后的利润 8.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这里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所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和物价上涨的现象。 A.存量商品 B.商品流通

(整理)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考试真题及答案.

第1章商品的供求和价格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某对面包的需求表示() A.张某买了面包 B.张某没有买面包,而买了煎饼 C.面包卖每个1元时,张某准备用现有的收入买4个,而每个为2元时,准备买1个 D.张某准备买10个,但钱没带够 E.以上都不表示需求 2.需求规律说明() A.药品的价格上涨会使药品质量提高 B.计算机价格下降导致销售量增加 C.丝绸价格提高,游览公园的人数增加 D.汽车的价格提高,小汽车的销售量减少 E.羽毛球的价格下降,球拍的销售量增加 3.当羽毛球拍的价格下降时,对羽毛球的需求量将()A.减少 B.不变 C 增加 D.视具体情况而定 E.以上都有可能 4.其他条件不变,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 A.需求下降 B.需求增加 C.需求量下降 D.需求量增加 E.无法确定 5.当出租车租金上涨后,对公共汽车服务的() A.需求增加 B.需求量增加 C.需求减少 D.需求量减少 E.无法确定 6.以下几种情况中,()项是需求规律的例外 A.某商品价格上升,另一商品需求量也上升 B.某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也上升 C.消费者收入增加,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 7.消费者偏好改变,对某商品的变I商品的消费量着消费者收入的增加而减少,则该商品是() A.替代品 B.互补品 C.正常品 D.低档品

E.无法确定 8.供求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E.以上都对 9.对大白菜供给的减少,不可能是由于() A.气候异常严寒 B.政策限制大白菜的种植 C.大白菜的价格下降 D.化肥价格上涨 E.无法确定 10、供给规律说明() A.生产技术提高会使商品的供给量增加; B.政策鼓励某商品的生产,因而该商品供给量增加; C.消费者更喜欢消费某商品,使该商品的价格上升; D.某商品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给量增加;11.需求量和价格所以反方向变化,是因为() A.替代效应的作用 B. 收入效应的作用 C.上述两种效应同时发生作用 12.假如生产某种商品所需原料的价格上升了,这种商品的()A.需求曲线将向左移动B.供求曲线向左移动C.供求曲线将向右移动 13.如果政府对卖者出售的商品每单位征税5美分,那么这种做法将引起这种商品的() A.价格上升5美分B.价格的上升少于5美分C.价格的上升大于5美分 14.如果政府利用商品配给的方法来控制价格,意味着()A.供给和需求的变化已不能影响价格B.政府通过移动供给曲线来抑制价格 C.政府通过移动需求曲线来抑制价格 15.政府为了扶持农业,对农产品规定高于均衡价格的支持价格。政府要维持支持价格,应该采取下面的相应措施:A.增加对农产品的税收B.实行农产品配给制C.收购过剩的农产品 16.政府把价格限制在均衡价格以下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买者买到了希望购买的商品 17.政府把价格提高到均衡价格以上可能导致() A.黑市交易B.大量积压C.卖者卖出了希望出售的商品 18.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政治经济学试题及答案

政治经济学 一、单项选择题1、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一般物品的使用价值的区别在于( A ) a、前者是劳动生产出来的,后者是天然具有的 b、前者是他人生产的,后者是为自己生产的 c、前者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容,后者不是社会财富 d、商品使用价值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2、马克思指出:“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这句话说明( B ) a、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b、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c、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d、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3、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 a、劳动产品成为商品 b、生产资料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资本家手中集中了很多商品 4、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它是在(A ) a、同类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实现的 b、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c、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d、商品生产者与销售者之间的竞争中实现的 5、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倍加的简单劳动,这种折合比例(C) a、参加交换的商品生产者自觉协商出来的 b、由经纪人规定并取得买卖双方同意的 c、在无数次交易中自发形成的 d、由社会职能部门自觉计算出来的 6、商品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C ) a、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b、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 d、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7、货币的基本职能是( A ) a、价值手段与流通手段 b、支付手段与世界货币 c、储藏手段与支付手段 d、流通手段与储藏手段 8、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个别劳动时间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 b、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9、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商品所创造的新价值是() a、剩余价值 b、商品价值 c、劳动力自身价值 d、剩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之和 10、从整个社会来讲,在不延长工作日且实际工资还有所提高的情况下() a、工人所受剥削就会有所减轻 b、剩余价值率仍会提高 c、资本家攫取的剩余价值量不会增加 d、剩余价值量仍可增加 11、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实质,是因为() a、剩余价值被视为不变资本的产物 b、剩余价值被视为所费资本的产物 c、剩余价值被视为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被视为超过成本价格的部分 12、商业利润来源于() a、商业销售人员创造的剩余价值 b、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 c、资本在流通领域的增值 d、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13、同一生产部门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 a、社会价值 b、平均利润 c、生产价格 d、成本价格 14、平均利润形成后,商品价格上下波动围绕的中心是() a、成本价格 b、生产价格 c、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价格 d、同一部门商品的平均成本 15、资本主义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是() a、对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 b、土地私有权的垄断 c、对同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的收益不同 d、土地的优劣等级差别

2015年4月政治经济学试题和答案

201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试题 (课程代码 00009)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A.生产关系 B.生产力 C.经济体制 D.经济运行机制 2.一切社会经济形态共有的经济规律是 A.价值规律 B.剩余价值规律 C.按劳分配规律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 3.区别不同社会形态的根本标志是 A.生产方式 B.经济体制 C.社会经济制度 D.资源配置方式 4.市场经济要求市场机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发挥 A.排他性作用 B.辅助性作用 C.决定性作用 D.替代性作用 5.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A.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B.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C.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矛盾 D.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的矛盾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计量尺度是 A.简单劳动 B.复杂劳动 C.体力劳动 D.脑力劳动 7.执行贮藏手段职能的货币是 A.纸币 B.信用货币 C.观念上的货币 D.足值的金属货 8.随着经济繁荣期生产的发展,商业信用规模 A.扩大 B.萎缩 C,不变 D.不确定 9.按照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条件,剩余价值发生在 阶段的货币上阶段购买商品的价值上 阶段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上阶段上 10.某企业工作日为12小时,工人日工资3元,每天生产皮鞋两双,每双社会价值12元,其中生产资料转移价值9元、新创造价值3元,则资本家获剩余价值 元元 元元

年一级建造师工程经济历年真题及答案部分带解析版

2010年一级建造师《建设工程经济》考试试 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甲施工企业年初向银行贷款流动资金200万元,按季计算并支付利息,季度利率1.5%,则甲施工企业一年应支付的该项流动资金贷款利息为(P4 )万元。 A.6.00 B.6.O5 C.12.00 D.12.27 2.某人连续5年每年末存入银行20万元,银行年利率6%,按年复利计算,第5年年末一次性收回本金和利息,则到期可以回收的金额为(P10 )万元。 A.104.80 B.106.00 C.107.49 D.112.74 3.年利率8%,按季度复利计息,则半年期实际利率为(P15)。 A.4.00% B.4.04% C.4.07% D.4.12% 4.对于完全由投资者自由资金投资的项目,确定基准收益率的基础是(P25 )。 A.资金成本 B.通货膨胀 C.投资机会成本 D.投资风险 5.可用于评价项目财务盈利能力的绝对指标是(P26 )。 A.价格临界点 B.财务净现值 C.总投资收益率 D.敏感度系数 6.某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的数据见表1,则该项目的静态投资回收期为()年。 表1 项目财务现金流量表 A.5.33 B.5.67 C.6.33 D.6.67 7.某工业项目建设投资额8250万元(不含建设期贷款利息),建设期贷款利息为1200万元,全部流动资金700万元,项目投产后正常年份的息税前利润500万元,则该项目的总投资收益率为()。 A.5.22% B.5.67% C.5.64% D.6.67%

8.根据《企业会计准则》,施工企业在签订合同时发生的差旅费以及投标费用应在发生时确认为(P150 )。 A.直接费用 B.期间费用 C.间接费用 D.工程成本 9.某建设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其向银行贷款1000万元,贷款时间和额度为第一年400万元,第二年600万元,贷款年利率6%,建设期不支付利息,则编制该项目投资结算时,建设期利息为(P230 )万元。 A.12.00 B.120.00 C.54.72 D.42.72 10.施工图预算审查时,将分部分项工程的单位建筑面积指标总结归纳为工程量、价格、用工三个单方基本指标,然后利用这些基本指标对拟建项目分部分项工程预算进行审查的方法称为(P316)。 A.筛选审查法 B.对比审查法 C.分组计算审查法 D.逐项审查法 11.施工企业为职工缴纳危险作业意外伤害保险发生的费用应计入(P231 )。 A.措施费 B.规费 C.企业管理费 D.人工费 12.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50500-2008),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中所列工程量以形成工程实体为准,按(P264 )计算。 A.施工方案计算出来的数值 B.实际完成的全部工程量 C.工程完成后的净值 D.工程实体量与耗损量之和 13.某施工企业购入一台施工机械,原价60000元,预计残值率3%,使用年限8年,按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该设备每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元。 A.5820 B.7275 C.6000 D.7500 14.商业银行体系能够创造出来的货币的多少,取决于(P342 )的大小。 A.存款利率 B.贴现率 C.法定准备金 D.贷款利率 15.某拟建项目的设备投资占总投资的60%以上,拟采用鞥等主要工艺设备已经明确,则编制该项目投资估算进度较高的方法是(P290 )。 A.指标估算法 B.比例估算法 C.资金周转法 D.生产能力指数法 16.下列会计要素中,属于流动负债的是(P138)。 A.短期投资 B.预付账款 C.应付账款 D.应付债券 17.在传统计价模式下,编制施工图预算的要素价格是根据()确定的。

2006-2014年西方经济学真题

新疆财经大学西方经济学历年真题 2006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 2.规模报酬和规模经济 3.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4.IS 曲线和LM 曲线 二、计算题(每小题15 分,共30 分) 1.完全竞争行业中某厂商的成本为STC=Q3-6Q2+30Q+40,成本用美元计算,假设产品价格为66 美元。 (1)求利润极大时的产量及利润总额; (2)由于完全竞争市场发生变化,由此决定的新的价格为30 美元,在新的价格下,厂商是否会发生亏损?如果会,最小的亏损额是多少? (3)该厂商在什么情况下才会退出该行业(停止生产)? 2.假定某经济的消费函数是C=100+0.8y,投资是I=50,政府购买支出是g=200,政府转移支付是tr=62.5,税率是t=250,(单位均为10 亿美元) (1)求均衡收入; (2)试求投资乘数,政府支出乘数,税收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 (3)假定该社会达到充分就业时,所需的国民收入为1200,试问: a . 增加政府购买;b. 减少税收; c . 增加政府购买和税收乘数以便预算平衡,实现充分就业,各需多少数额? 三、简答题(每小题10 分,共60 分) 1、根据基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若MU1/P1≠MU2/P2,消费者应如何调整两种商品的购买量?为什么?若MUi/Pi≠λ(i=1,2),又应如何调整? 2、用图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f (L,k)的TPL 曲线、APL 曲线和MPL曲线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 3、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的成本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 4、简述投资乘数理论和加速理论的区别。 5、政府要削减税收,试用LS-LM 模型表示以下两种情况下减税的影响:a、运用适应性政策保持利率不变: b、货币存量保持不变。并说明两种情况下减税的经济后果有什么区别? 6、简述自动稳定器及其作用,是否边际税率越高,税收作为自动稳定器的作用就越大? 四、论述题(每小题20 分,共40 分) 1、用图说明竞争厂商短期均衡的形成及重要条件。 2、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说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2007年真题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 分,共20 分) 1、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 2、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 3、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 4、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二、计算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某完全竞争市场中一个小企业的产品单价是640美元,其成本函数为TC=240Q-20Q2+Q3(正常利润已经包括在成本中): (1)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产量的单位平均成本和总利润; (2)假定此企业在该行业中有代表性,试问这一行业是否处于均衡状态,为什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 [日期:2007-12-21]来源:? 作者:刘学明[字体:大中小]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4—2005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专科”期末考试 各专业西方经济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选择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2.价格机制包括一、————以及——一· 3.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4.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 5.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价。 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和——· 7.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而引起的失业。 8.总需求一总供给模型是要说明——与————的决定的。 9.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利率——。 11.经济周期的中心是——。 12.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贸易收支状 况——· ?

二、单项选择题:从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正确的,将其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 ) 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 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 C. 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 2.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 ) A.55 B.35 C. 15 D.27.5 3.内在经济是指:( ) 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B,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或收益减少 C.一个行业的扩大对其中每个企业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D. 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给一个企业所带来的产量或收益的增加 4.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 ) A. 平均成本是递减的 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C. 边际成本是递减的 D. 边际成本保持不变 5.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 ) A.可变成本曲线 B. 边际成本曲线 C. 平均成本曲线 D.总成本曲线 6.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

政治经济学原理试卷试题包括答案.docx

..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30 分)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其填在题干后的括号。 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任务是(B) A. 研究生产力及其发展规律 B. 揭示客观经济规律 C. 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 D. 研究社会经济运行状况 2. 衡量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C) A. 劳动资料 B. 劳动对象 C. 生产工具 D. 生产的产品 3.商品的社会属性是指( B ) A. 使用价值(自然属性) B. 价值 C. 交换价值 D. 抽象劳动 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 D ) A. 简单劳动 B. 商品的使用价值 C. 价格标准 D.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5. 1 只绵羊= 2 把石斧表示的是(D) A. 一般的价值形式 B. 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 C. 货币形式 D.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6. 在商品供求关系平衡的条件下,商品价格(A) A.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B.与商品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C.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D.与商品价值成反比,与货币价值成正比

.. 7.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A ) A. 劳动力成为商品 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 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8. 通过提高工人劳动强度取得剩余价值属于(A) A. 绝对剩余价值 B. 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 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全体资本家长期获得的, 以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为条件。 C. 超额剩余价值。个别资本家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使自己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而比一般资本家多得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D. 超额利润 9.社会再生产就其容来讲包括( C ) A.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B.外延式扩大再生产和涵式扩大再生产 C.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和生产关系的再生产 D.生产资料的再生产和消费资料的再生产 10.计件工资是( A ) A. 计时工资的转化形式 B. 名义工资的转化形式 C. 实际工资的转化形式 D. 货币工资的转化形式 11. 资本积聚( A ) A.是依靠剩余价值的资本化实现的 B.是由众多中小资本合并实现的 C.是借助于竞争和信用来实现的 D.不受社会财富增长速度的限制 12. 货币资本的循环公式是(A)

00009自考本科政治经济学201610真题答案

2016年10月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政治经济学(财经类)》试题 课程代码:00009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第一次把经济理论考察从流通领域转到生产领域的是( B ) A。重商主义 B.古典政治经济学 C.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D.现代西方经济学 2.社会经济制度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D ) A.自然经济的发展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人与自然的矛盾冲突 D.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 3.当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时,商品生产者的劳动耗费( B ) A.得不到任何补偿 B.只能得到部分补偿 C.能够得到完全补偿 D.能够得到更多补偿 4.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是( C ) A.两次劳动 B.两种劳动 C.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D.不同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 5.商品生产者之间以延期付款方式形成的借贷关系属于( A ) A.商业信用 B. 银行信用 C,企业信用 D.消费信用 6.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商品的原因是( C ) A。劳动力商品有价值 B.劳动力所有者除了劳动力外一无所有 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D.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包含道德因素 7.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 C ) A.两者的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B.两者的物质技术基础不同 C.两者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作用不同

D.两者在不同历史阶段上所起的作用不同 8.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B ) A.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B.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C.工人出卖劳动的收入 D.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 9.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指( B ) A.随着资本积累而出现的生产技术进步 B.随着资本积累而产生的社会两极分化 C.资本积累引起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D.资本积累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缓和 10.企业投在厂房上的资本属于( A ) A.固定资本 B. 流动资本 C.可变资本 D.流通资本 11.借贷资本分割剩余价值时采取的形式是( A ) A.利息 B. 地租 C.商业利润 D. 产业利润 12.最简单的垄断组织形式是( A ) A.短期价格协定 B.卡特尔 C.混合联合公司 D.辛迪加 13.我国现阶段的非公有制经济是( D ) A。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B.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形式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补充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4.绿色发展着力解决的问题是( C ) A.人与人的和谐 B.人与社会的和谐 C.人与自然的和谐 D. 经济与社会的和谐 15.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反映的是( B ) A.社会需求过剩 B.社会需求不足 C.社会生产不足 D.社会生产平衡 16.社会总需求的组成部分是( A ) A.消费、投资、出12 B.消费、投资、进口 C. 收入、消费、投资 D.收入、储蓄、进口 17.涉及整个社会成员的社会福利是( B ) A. 廉租住房 B.义务教育 C.失业救济 D.贫困补贴 18.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是( D ) A.新兴市场国家 B.发展中国家

一建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4建设工程经济考试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施工图预算审核时,利用房屋建筑工程标准层建筑面积数对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等工程量进行审查的方法,属于( )。 A.分组计算审查法 B.重点审查法 C.筛选审查法 D.对比审查法 【权威答案】A P220 先计算底层建筑面积或楼地面积,从而得知楼面找平层、天棚抹灰的工程量的施工预算审查方法为分组计算审查法 2.某项目建设期2年,建设期内第1年贷款700万元,第2年贷款600万元,年内均衡发放,且只计息不还款,年利率为8%。则编制该项目的投资估算时,建设期利息总和为( )万元。 【答案】B ①700×1/2×8%=28, ②(700+28+600×1/2)×8%=82.24,①+②=110.24, P16 3.为了进项盈亏平衡分析,需要将技术方案的运行成本划分为( )。 A.历史成本和现时成本 B.过去成本和现在成本 C.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 D.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答案】D P33 技术方案总成本是固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 4.根据《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2013),关于工

程量。) ( 清单编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综合单价包括应由招标人承担的全部风险费用 B.招标文件提供了暂估单价的材料,其材料费用应计入其他项目清单费 C.措施项目费包括规费、税金等在内 D.规费和税金必须按有关部门的规定计算,不得作为竞争性费用【答案】D P241 排除法,只有D选项正确 5.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一建合同》,属于工程成本直接费用的是( )。 A.管理费用 B.销售费用 C.财务费用 D.人工费用 【答案】D P99 选项A、B、C都属于期间费,不属于工程成本6.某租赁设备买价50万元,租期5年,每年年末支付租金,折现率10%,附加率5%,则按附加率法计算每年的租金应为( )万元。 A.20.0 B.17.5 C.15.0 D.12.5 【答案】B P64 7.甲公司从银行借入100万元,年利率为8%,单利计息,借期4年,

西方经济学历年试卷

2018年春季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B .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2 .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B)B .互补品价格上升 3 .供给的变动引起(C)。c .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4 .如果一种商品价格从5元上升至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此该种商品需求(B)。B .缺乏弹性 5 .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c .边际产量为零 6 .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A .完全竞争市场 7 .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A)。A .一家 8 .随工资水平提高(B)。B .劳动供给量先增加,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9 .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A .个人所得税 10 .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11 .产生价格蒙古性的原因在于(C)c .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12 .在I 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c .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13 .奥肯定理是说明(C)。c .失业率与实际国民收入增长率之间关系的经验统计规律 14 .属于内在稳定器的财政政策工具是(A)。A .社会福利支出 15 .在开放经济中决定国内国内生产总值水平的总需求是(B)。B .对国内产品的总需求 二、判断正误题 16."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17 .并不是所有商品的供给量都随价格的上升而增加。(√) 18 .消费者要获得最大的效用,就应该把某种商品平均地分配到不同的用途中去。(×) 19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和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一定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20 .成本加成法就是根据估算的成本来决定产品的价格。(×) 21 .造纸厂附近的居民会受到造纸厂污染的影响,这就是负的外部性。(√) 22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一产量比率是可变的。(×) 23 .货币数量论认为,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越多,商品价格水平越高,货币价值越小。(√) 24 .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充分就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时,经济中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 25 .没有预料到的通货膨胀有利于债务人,而不利于债权人。(×) 三、填空题 26 .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反方向变动;如果某种商品是需求缺乏弹性的,则价格与总收益呈同方向变动。 27 .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边际成本。 28 .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越平均;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越不平均。 29 .经济中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一般用物价指数来表示。 30 .繁荣的最高点是顶峰,萧条的最低点是谷底。 31 .凯恩斯主义货币政策的直接目标是利率,最终目标是总需求的变动。 四、计算题 32 .某人原为某机关一处长,每年工资2万元,各种福利折算成货币为2万元,其后下海,以自有资金5 0万元办起一个服装加工厂。经测算,一年中的各种支出为5 5万元,经营一年后共收入6 0万元,这时银行的利率为5%。请说明该处长下海是否是明智的选择 解:(1)会计成本是55万,机会成本为:2万+2万+2.5(50万×5%)万=6.5万 (2)经济利润=总收益—会计成本—机会成本=60万—55万—6.5万=—1.5万 (3)经济利润为负(即亏损1.5万),说明下海不明智。 33 .如果现金一存款率为0.38,准备率为o.18,货币乘数是多少?如果增加100亿元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多少? 解:(1)根据货币乘数的计算公式:mm=M/H=(cu+1)/(cu+r),已知cu=0.38,r=0.18 则mm=(0.38+1)/(0.38+0.18)=1.38/0.56=2.46 (2)如果增加100亿的基础货币,则货币供给量会增加:2.46×100=246亿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