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新材料作文的命题样式及特点。

2、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理解作文材料。

3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重点难点:

熟练运用新材料作文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

讲解法、问答法、探讨法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近几年各种考试中,新材料作文是一个热点,也是一个主流。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新材料作文。

二、考点解说

新材料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在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的基础上发

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它新在什么地方呢?就新在材料意蕴

的多义性、立意角度的多向性和命题思维的开放性上。

新材料作文,介于材料作文与话题作文之间,就其本质来说是

材料作文,但从形式上又是话题作文。只给出材料,却不规定话题,

要求既不像材料作文那样过死,也不像话题作文那样过宽,既继承

了材料作文的优点----讲究审题,有又继承了话题作文的长处----

体现开放,从而弥补了两种作文的缺陷,更有利于我们发挥自己的

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文学才华。

新材料作文题目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材

料可以是单则材料,也可以是多则材料;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表。它提供条件性和情境性,规定内容范围,提示思维方向。要求

有三个方面:一是“全面理解材料”,就是看材料着眼于整体意义;二是“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时任选一个角度都可以,只要能够自圆其说,言之成理;三是“不脱离材料的含义”,

就是写作时要符合材料的道理。

三、探究学习

古人云:“千古文章意为高。”杜甫说:“千古文章唯称意,

再无余事可参量。”王夫之也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都是说“意”是文章的核心与灵魂,立意的有无高下是决定

一篇文章成败的关键。立意必须先审题,立意与审题紧密相连。审

题立意看起来头绪纷繁,其实有章可循,这个章就是指有一定的步

骤和方法。

(一)审题立意的步骤:

首先阅读材料,

其次领会含义,

再次找准角度,

然后明确立意。

那么,具体有哪些方法可行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讨。

(二)审题的方法与方法

A、审题的方法

1、抓关键

--一段材料的主旨有时在一些关键语句上体现出来,因此可以

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一个突破口,这样往往可以事半功倍,省时省力。

例:《鞋匠的好奇》

燕子是一种候鸟,起初人们并不是这么认为的。冬季燕子在池

塘的冰下越冬,这是古希腊伟人亚里士多得得出的结论。天经天义,人们尊奉了2400多年。18世纪,瑞士巴赛尔城的一位修鞋匠,看到棚下筑巢的燕子,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燕子,你在何处越冬?”并将它绑在燕子的腿上。第二年春天,当这只燕子翩然而归时,鞋匠意外地发现了一张新的字条:“雅典,在安托万家越冬。”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的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

找出这则材料体现主旨的词语。

“好奇”--材料三次用到这个词语:“好奇心使他写了一张纸条”,好奇心让他怎样做;“鞋匠的好奇使一个被信奉了2400多年的谬误终于得以澄清”,好奇心最终有什么结果;两个方面围绕标

题《鞋匠的好奇》来说。

抓住了关键词语很容易明白本材料的主旨,联想起类似的故事,比如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因为好奇促使他深入思考,最终发现万有

引力定律。这样就可以立意:好奇,往往是发明和创新的原动力。

小结:议论性文字里的中心句、叙述性的文字里的议论句或抒情句(点睛句)都很关键。只有把准脉,才能审准题。

2、查原因

--俗话说:“无因不成果,有果必有因。”任何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所以,阅读分析材料,由结果入手,顺藤摸瓜,由本溯源,从原因方面切入,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例:乌鸦抓小羊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羊的本领,于是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当牧羊人的孩子问这是什么鸟时,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呀!”

(1)乌鸦为什么抓山羊失败?

客观原因是乌鸦不顾自身条件:身子太轻,翅膀不强大有力,爪子不如老鹰锋利。

表明乌鸦行为性质的词语是“模仿”,这是主观原因。模仿不现实,不可能,就是盲目模仿,这样哪有不失败的道理?

想起中国古代有两则寓言,主人公是一男一女,模仿别人都失败了: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从原因入手,可立意为:盲目模仿别人,难免遭致失败。

(2)小孩为什么说乌鸦“它也很可爱啊”?

乌鸦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呢?有。因为它不安于现状,不甘心做

一只普通的乌鸦,它要超越自我,它敢于挑战,勇气可嘉!拿破仑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中国古语:“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乌鸦也是失败的英雄啊!从此处立意,更容易写出

新意。

3、明关系

--任何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而且从不同角

度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们可以从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入手,看看他

们是什么样的相互关系,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正常的关系是怎样的,不正常的关系又该怎么办。

例:引狼逐鹿的故事

美国阿拉斯加州涅利斯自然保护区内,曾发生过引狼逐鹿的故事。原先人们为了保护鹿而把当地的狼消灭了,于是,鹿没有了天敌,终日无忧无虑地饱食于林中。十几年后,鹿群由四百只发展到

四万只。然而鹿的体态愚笨,失去了昔日的灵秀。植物也因鹿的迅

速繁殖和践踏而凋零了。鹿由于缺乏充分的食物以及安逸少动所带

来的体质衰弱而大批死亡。于是人们再次把狼请进来,鹿有奋力奔

跑了,保护区恢复了昔日的勃勃生机。

(1)从材料中看,狼、鹿和植物构成食物链。它们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灭狼保鹿正常吗?不正常,链条断裂,此消彼长,恶

性循环。要想保持正常,怎么办?只有引狼逐鹿,让狼和鹿共处,

相克相生,才能保证它们不失本性,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据此可立意为:生态平衡是自然界的规律,人类亦如此,自然

规律不可违。

(2)从鹿和周围自然生活环境的关系看,鹿没有了狼这样的天敌,生活太安逸、舒适,于是体态愚笨;后来又有了狼的介入,鹿

因躲避狼的捕食而奋力奔跑,终于又恢复了生机。这让人想起一些

名言,比如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欧阳修“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小结:事物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件关系(如继承与

创新)等。

当然事物的关系很复杂,但并不是没有规律,再比方说过程与

结果、必然与偶然、内容与形式、现象与本质、物质与意识、主观

与客观、实践与认知、感性与理性、对立与统一、、质变与量变、

真理与谬误、辩论与诡辩等等。

辨明这些关系和角度,有利于立意构思作文。

4、联实际

--材料大多源于生活,往往通过一些数据、比喻、寓言、漫画

等形式反映出现实中的某些思想、观点、言论、行为。这就需要我

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义。

例一: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亲吻。②(香烟)

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去多少健康。

表面上对你亲热,实际上吸你的血,夺你的健康;表面上对你好,实际上暗下毒手。我们会想起与现实生活有关的一些成语,如

口蜜腹剑、佛口蛇心笑里藏刀、两面三刀等等;俗语如“蜜罐子嘴,秤钩子心”、“当面笑哈哈,背后使绊子”、“口里喊哥哥,手里

摸家伙”等等;典故如唐代的“笑面虎”李义府、《红楼梦》里的“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王熙凤等等。这些组合组合起来,主

旨也就容易把握了:表里不一、心口不一、口是心非。

例二:连环漫画

画中的某学子,从上幼儿园、小学直到中学,都由爸爸自行车

接送,习以为常,父子都很满意。出了大学门,“怎么没来接我?”从这句话可以知道他感到意外非常惊诧。再从体态语言可以看出他

在校门口徘徊,不知道怎么回家。

想起有些同学,在校时不洗衣服,把脏衣服积起来,一到放假

全带回家。在家里也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情况着实令人担忧,教育程度越来越高而生活却不能自理,这是严重的“高分低能”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两个原因:一是家长的溺爱与

包办一切,二是孩子只管读书不求自立。

小结:生活是万花筒,材料总可以从中得到映照。对应起来理解,构思行文,就有现实针对性,有思想意义。

5、看倾向

--材料中有时或明或暗地表达出褒贬爱憎的感情,这就是材料

的是非倾向性,对此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辨明材料的倾向性,可以

判断自己的审题立意是否正确。

比如乌鸦抓小羊中有两句表明感情色彩:牧羊人说“这是一只

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话里含着讽刺的意味;而孩子说“它也很

可爱呀”,话中却有赞美的成分。这两个方面,就是两个很好的审题立意的角度。

例:蚂蚁爬墙的故事

有一只蚂蚁爬墙,六次失败了,可是它还是沿原路向上爬,一人说:“多可敬的小蚂蚁。”第二人说:“多么愚蠢的蚂蚁。”第三人说:“多么可悲的小蚂蚁。

(1)从可敬的角度分析,是屡败屡战,不屈不挠。想起神话,失败的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成功的如愚公移山、唐僧取经;想起历史人物,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心之向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屈原;想起成语,如锲而不舍、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等等。从这点可以写执着坚守。

(2)从愚蠢的角度来分析,此路不通,另找他路;山不过来,我就过去;树挪死,人挪活。所以要变一条路,换一种方法,就可以山重水复,柳暗花明。从这点可以写机变圆通。

(3)从可悲的角度来分析,钻牛角尖是死路一条,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不能一条道走到黑,如同守株待兔,缘木求鱼,要达到目的,条条大路通北京,既要坚持,又要变通,从这个方面来写也能出采。

B、审题的原则:

方法很多,关键在于灵活运用一种或几种方法,不管哪一种审题方法,都要符合作文的要求与新的特点,即三个原则:首先是整体性的原则。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枝末节,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离题现象。

其次是多元性的原则。一般说来,新材料作文意蕴丰富,从不

同的对象不同的角度解读可以得出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

审视材料。

再次是筛选性原则。我们从材料中得出的道理或观点具有多样性,所以要进行适当的取舍。筛选时把握两点:一是观点独到新颖,二是自己有话可说。

(三)立意的方法与原则

悟道理之后,就是立意。审题与立意水乳交融,但立意也要讲

究方法。

A、立意的方法

1、顺向立意

也叫横向立意,就是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思维顺着原材料所

告诉读者的指向去考虑。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可以按照这个方向去思考,

还有“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名言,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还有“居必择邻,交必良友”的古语。据此

可以立意为外因或环境对人的影响。

2.逆向立意

也叫假设推理,就是在原材料已知内容的基础上,对原材料作

合理的假设,正的反过来想,反的正过来想,进行恰当的引伸、推理。

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不正着想,而是反过来想,

可以立意为“近墨者未必黑”,外因有影响,但起决定作用的有时

是内因,即人的主观意志。比方说莲“出淤泥而不染”,还有名句“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根深不怕风摇动,树正何愁月影斜”、“千磨万击更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冰霜雪压心犹壮,战胜寒冬骨更坚”等等。

3.类比立意

就是通过联想,由此及彼,举一反三,把材料的已知内容同材

料以外的其他内容(最好是当前的实际)由此及彼地联系起来考虑,

找出其中的相似点。

例:少年学剑术的故事

这是一则禅宗故事。从前,有一位少年,渴望练就一身超群的

剑术,便千里迢迢来到一座仙山求教于一位世外高人。这位少年一

心想早日成名,跪拜之后,便说:“我决心勤学苦练,请问师傅需

要多久才能学成下山?”师傅答道:“十年。”少年嫌太长,就说:“假如我全力以赴,夜以继日,需要多长时间?”师父说:“这样

大概要三十年。”少年大吃一惊:“为什么全力以赴反而要三十年呢?”师父不答。少年又说:“我一定要不惜一切代价,拼死拼活

修练,争取早日成功。”师父说:“那么,你就得跟我学至少七十年。”少年冥思苦想,良久,终于大悟。

少年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凭自己最大的努力学成剑术,可是世外

高人告诉他不可能。由此想起中国寓言《揠苗助长》里的农夫,《伊索寓言》里的老妇人,想母鸡多下蛋就多喂食,结果长成胖子反而

不下蛋;想起俗语“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胖子”;

想起成语急功近利、急于求成、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联系现实,

才发现类似的现象比比皆是,如现在许多家长说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强迫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费尽心思把子女变成天才,妄想一步登天,结果可想而知。

这样一类比,立意轻而易举。

4.辨正立意

新材料作文的观点最能体现考生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辨证地看问题,一分为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联系,看本质看主流,看发展。这样,辨正地立意也就最能显出文章的深度、广度、力度。

例:教授和青蛙的故事

动物园里来了一位哲学教授,向动物们传授哲学。哲学教授讲了好多空洞的理论,接着说:“任何事物都必须从基础做起,就如任何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有一只青蛙听得不耐烦了,就向教授发问:“请问教授,真的所有建筑都必须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瞄了青蛙一眼:“当然!井底之蛙!”青蛙反击说:“正因为是井底之蛙,我才问你--难道打井也从底层做起吗?”哲学教授哑口无言。动物们纷纷说:“是啊,即使是井底之蛙,他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何况不是呢?!”

(1)从整体材料看,反映的是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哲理,事物有两面性,井底之蛙传统认为孤陋寡闻,见识短浅,但这时也有一隅之见。由此可提炼出话题“怎样看待事物”“要看到别人的长处”。

(2)从教授的言行上看,反映了理论与实践、客观与主观的哲理,可提炼出话题“言与行”“理论要联系实际”

(3)从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来看,反映了相对与绝对、共性与特殊的哲理。

(4)由青蛙对待教授的态度,可以提炼出话题“勇于质

疑”“敢于挑战”。

(5)从其他动物的议论中可以提炼出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等。

辨证立意,需要我们多懂得一些哲学知识。

B、立意的原则:

准确--紧扣材料,合乎真理

鲜明--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集中--强化中心,突出重点

---(这三个是基本要求)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独到--标新立异,人所未言

---(这两个是较高要求)

四、归纳总结:

对材料的思考解读,审题立意,这好比是“磨刀”,而动笔行

文就是“砍柴”,“磨刀不误砍柴工”,审题立意很重要,马虎不得。“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要我们按照要求,

开动脑筋,开发思维,灵活运用多种方法,不断练习,才能审好题,立好意。

寄语:

仔细阅读巧审题,深入揣摩悟道理,选准角度妙立意,纵横考场显才气!

附;板书设计(一)

作文之新在:材料意蕴的多义性

立意角度的多向性

命题思维的开放性

新材料作文:(本质)材料作文--讲究审题

(形式)话题作文--体现开放

板书设计(二)

审题立意的步骤:

阅读材料--领会含义--找准角度--明确立意

审题方法:抓关键

查原因

明关系

看倾向

联实际

审题原则:整体性

多向性

筛选性(观点独到新颖自己有话可说)

立意方法:顺向法

逆向法

类比法

辨证法

立意的原则:

准确--紧扣材料,合乎真理

鲜明--爱憎分明,是非明确

集中--强化中心,突出重点

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

独到--标新立异,人所未言赵泽发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教案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能力目标:()学会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熟练运用审题立意步骤和方法。 .教育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难点: .多角度、多方面地分析材料。 .掌握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步骤和方法 三、教学安排: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探究法。 五、教学媒体: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材料作文对学生的考察是全方位的,能考察学生的语言功底、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辨析思维能力,能体现考生的真实水平,因此材料作文审题立意难度较大,立意不准,则文不扣材,离题万里,满盘皆输。准确的把握材料的内涵,正确的审题立意,是作文的生命线。那么,就让我们走进这节课,一起探讨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二)研习新课 .何谓“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也叫后话题作文、题意作文、命意作文),指的是只给出材料,不规定话题,不限文体,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其含义”的作文, 它不同于以往根据材料写议论文的材料作文,也有别于有明确话题的话题作文,是介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之间的一种新的作文形式。 新材料作文的这些特点,使新材料作文比话题作文更具开放性,更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示自己的才华。但同时也增加了作文的审题难度。 .那么,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呢?下面我们就来共同学习、探讨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和步骤。 .请同学们看篇子:年全国高考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乌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 牧羊人的孩子见了,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阅读这则材料,思考: ()这则材料描写了哪几个主要对象?

2020高三语文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指导

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训练指导 把握材料全局,理解材料的整体立意。不可从某一局部入手,抓住片言只语不放,这样,很容易跑题。 1.有一则小故事是这样的:有个太太多年来不断嘲笑对面太太很懒惰:“那个女人的衣服,永远洗不干净。看,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连洗衣服都洗成那个样子……”直到有一天,有个朋友到她家才发现不是对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净。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她窗户上的灰渍抹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吗?”原来,是自己家里的窗户脏了。 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因为,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那些愤世嫉俗的人。我们不妨提醒他们:“擦亮你的窗子。”而我们每个人也应常常自问一句:“自己的窗子擦亮了吗?”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话题,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角度提示】:阅读材料,我们会找到一个关键的句子:“一个人发现别人的错误总比发现自己的错误容易,而错怪别人也比检讨自己更简单。”擦亮你心灵的窗子,你会发现更真实更精彩的东西在闪闪发光,生活中很多东西都不是可以直视的,要用心去发现。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擦亮窗户就是擦亮眼睛、擦亮心灵。擦亮心灵的窗户,你会发现原来很多东西都是你没看过的。擦亮你的窗子。 这是一个比喻型作文,我们应善于从喻体中发现本体,然后通过联想类比,这样才能打开思路。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实指的窗子,而有更深层面的意义,是非物质化的心灵、认识、修养类的窗子。隔着物质的窗子看世界有时会很不分明,很不清楚;隔着心灵上的窗子更会让心迷失方向。这个话题可以写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别人的错误或缺点,可对于自己的问题或错误往往看不到,因此别让灰尘挡住了自己的视线,擦亮窗子可以使我们看清这个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检讨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别人。文章需要从这个层面展开,写出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2.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这么一只鸟儿,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美妙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它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它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妙的歌,曲终而命绝。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地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疼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声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凄美的绝唱。这不仅仅是一种生的态度,更是一种感天动地的爱的方式。 【角度提示】主旨: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 材料中的主要事件:荆棘鸟从离巢便不懈寻找着荆棘树,经历磨难,超脱自身的痛苦,唱出最美的生命绝唱。①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②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③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如何让把握寓意。1、提取关键语句。 2、明确材料主旨 3.紫藤萝和牵牛花,没有挺拔的躯干,却凭借枯树和篱笆,以昂然之姿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丽;篱笆和枯树,本无美景可言,却凭借牵牛花和紫藤萝,成就了一道到风景。

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初中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考试中常见误区 (一)忽略指向:不能整体把握、遗漏要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对题目的某一要素上,以偏概全,导致跑题如“今天真好”,忽略了“今天”这个时间限定范围,而只在“真好”上面做文章,素材不考虑时间) 1.忽视背景语——背景语往往是命题者着意营造的某一种情境,不同的背景语引发的思维走向不同,只有审清了背景语的思维走向,才能保证写作中思维模式与文题内在的文脉相贯通。例:在毕业告别晚会上,有位同学在纪念册上写了这样的一首诗:妈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长大了,总会离开你;老师,我知道你爱我,可我毕业了,总会离开你;朋友,我知道你爱我,可我升学了,总会离开你…… 亲爱的同学,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些什么?请你以“总有离开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字数不少于600;(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 分析:作文背景语提供了一个情境,“毕业告别晚会”,晚会本身已含有题目中的“离开”之意主体部分有三个并列的分句,分别提到了离开妈妈、老师、朋友,提醒我们可以书写亲情、师生情、友情省略号容易被我们忽视的因素,省略号提供了无限的思考空间,提醒我们关于离开的故事和思考,应该还有许多如果忽视背景语和题目的分析探究,对照材料一一道来:离开母亲,离开老师,离开朋友,没有自己的构思,流于空谈,变成像扩写,又像问答,肯定很难深入 2.忽略提示语:话题作文在开放中又有所限制,这些限制多出现在提示语中。例: 人的一生总要与书打交道,在与书的接触过程中,一定会有某些故事发生,之后就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思考请以你与书的交往过程或对书的思考为内容范围写一篇文章。 分析:提示语中包含着丰富的信息,“你与书的交往过程”隐藏的限制至少有:⑴要写自己的,不能写别人的;⑵要写出过程,最好是写成散文或记叙文“对

初中语文_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学习目标: 理解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与一般写作步骤。 材料展示: ◎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男人继续朝前走。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力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们的生命。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地回答。“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这条小鱼在乎!”男孩儿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从一个侧面或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赛前热身: 西方一位艺术家说过: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所以我说:只要我们细心,世上有很多东西都能触发我们无尽的联想。今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那熟悉的英语26个字母,看看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 【示例】 有人看到A想到“只有脚踏实地,才能顶天立地”。 有人看到C想到“把圆满美好事物粉碎给人看就是悲剧”。 有人看到D想到“小园香径独徘徊”。 那么大家仔细观察每个字母,你能想到什么?它可以是一句名言,可以是一句诗,可以是用你自己的话阐明的一个道理。 提两点要求: 1.这句话要美,简洁而富有创新;要真,字母之形和所讲之理相得益彰; 2.想好之后,抄在黑板上“发表”,让我们奇文共赏。 如:A: H: W: 写作步骤: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和思路 九江市教研室张青云 【考点解说】 命题作文是根据所出示题目进行写作的一种作文方式。 (一)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词或者是词语。如《尝试》《肩膀》《愿景》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诗意的生活》(07湖南)。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必须跨过这道坎》《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二)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作文 只给命题与写作要求,没有其他文字材料加以说明,是纯命题作文的样式。 2.材料式命题作文 这是“材料+命题”形式的命题作文,在命题前有文字材料加以引导。如每天,我们都和语文打交道,无论课内还是课外。在你记忆的深处,或许留有语文学习的难忘印象,或许有过关于语文的诸多感慨。 (三)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观点型命题作文 命题就是我们文章要表达的观点,如《今年花胜去年红》、《人生处处是考场》。 2.论题型命题作文 命题提供的是一个观点所属的范围,具体的观点需要我们对论题进行分析和切《谈意气》 3.寓意型命题作文 命题运用比喻、象征等手法,既有表面的意义,更有隐含意义,如《门》《路》。

人人头顶一方天。每个人的生活都与天空相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片天空。明净的天空,辽阔的天空,深邃的天空,引人遐思,令人神往。 请以“怀想天空”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关系型命题作文 命题采用两个或三个词语,中间用间隔号或“与”“和”等词连接,这几个词语或短语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实力与凭借》《机遇与坚持不懈的精神》《人与路》(06江苏)。 怎样使命题作文“符合题意” 1.“命题作文”审题的三原则 (1)在限制中求准。如《语文,想说爱你不容易》,限制相会在“爱”“不容易”,是写“爱”,但显然“不容易”是叙写的重点。 (2)在灵活中求新。无论命题限制多么严,总有未加限制的方面。如《我的一位老师》未限制哪位老师,只要在某方面值得学习,就都是“老师”,都可以写。比如,青蛙是我游泳的“老师”……这样就会有更多更新颖的题材。 (3)在隐含中求实。任何作文命题都有明言和隐含两个部分,如对《铺路石》、《桥》之类的题目,更要善于挖掘隐含于其中的比喻或象征意义。 2、方法指导 (1) 找题眼。作文题目大都有一定的标记,如果我们能通过对“题眼”细加推敲,透彻理解作为标记的关键词语的涵义,就不难明确题目的要求和议论的对象,也就能有效地防止离题跑题。 ①在偏正短语的题目中,中心词往往就是写作的对象,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往往体现了题目的特殊要求,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双赢的智慧””,题眼是“智慧”,。 ②在动宾短语的题目中,宾语一般规定了写作的范围、对象,而动词一般是写作的重点所在,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看家乡”,题眼就是“看”,“看”是视觉的感受,题目规定了是从视觉写家乡,写出来的应该是自己眼中所见的家乡的独特的风土人情,或家乡的变迁。文章中当然能写思索,但一定要是由“看”而引发的思索。 ③在主谓短语的题目中,谓语部分常常是写作的重点,它也往往就是题眼。如“我看课外阅读”,“看课外阅读”就是题眼,意为“对课外阅读的看法”。因此,写出来的应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教案 扬中市第二高级中学季顺龙 学习目标 1、明确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重要意义和有效途径。 2、从“会联想、会概括”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概念”的审题方法,力求审得准。 3、从“会发问”的角度具体掌握“抓思路”的审题方法,力求想得开。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研读研讨范文01-03) 1、老师从三次考试作文中挑选了几篇“问题”作文,请同学们从“材料的运用是否围绕概念、文章的构思是否围绕概念”这两个角度分析评点一下,他们在审题上各自存在什么问题? 二、导入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是高考作文的第一关,也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关,因为它不仅仅关系到作文的成败,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高考的成败,不可不重视。 三、明确审题任务——“审什么” 1、抓概念,保证不偏离,解决“是什么”的问题(材料围绕概念) 2、抓思路,保证想得开、想的深,解决“为什么、怎么办”的问题(构思围绕概念) 四、讨论例文 1、01是“把握分寸”,02是“呼唤”,看看他们文中运用的材料有没有围绕“分寸”与“呼唤”? 2、03是“十字路口”,看看他在构思的时候,有没有围绕“十字路口”? 五、审题训练 (一)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审得准” 1、抓概念,明确“什么是转身” 2、怎么抓 ①会联想:根据生活经验、已有知识、作文提示语,做相关、相似、相反联想。(什么是转身、什么不是转身、你做过什么样的转身、你还知道有哪些人的哪些做法可以看作是转身,是不是只有人才好转身,一个集体、一个单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会不会转身) ②会概括:从其动作行为本身的出发点、目的动机、形成的结果、带来的意义展开特征分析。(概括出“转身”有什么特征?“转身”的实质是什么?) 3、完成“是什么”的审题分析,并交流。 从目的看:转身的是转变、是调整与修正,是寻求新路、另找它法; 从意义看:转身是人的思维角度或生活态度、生活方向的改变。 (二)以“美丽的转身”为例,研讨怎样“想得开”(解决为什么、怎么办) 1、会发问才能想得开 2、怎么问? ①从结果、意义上展开因果问、利弊问,解决“为什么”(为什么要转身:转身带来了什么好处,不转身有什么弊端) ②从条件、方法上展开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问、方式问(他需要借助什么条件,这个条件是外在的还是内在的;他需要运用什么方式,具备什么要素,这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陈述材料作文的审题及立意的区别。审题是读懂材料,揭示材料的意思或主旨;立意是确定作文的中心或主旨。 2.按照三个步骤解读材料的主旨。整体阅读材料,抓住关键词结合整体内容陈述材料大意;借助结尾语句(“尾重心”)结合材料大意概括材料意思;改变相关句子,明确材料主旨。 3.举例陈述“正旨立意”“近旨立意”“背旨立意,,:‘侧旨立意”等四类立意的主要特点,并解说考场作文通常选用“正旨立意”的理由。“正旨立意”,与材料主旨一样;“近旨立意”,与材料主旨相近;“背旨立意”,与材料主旨相反,“侧旨立意”,从另外一个层面立意。考场作文通常选用“正旨立意”是为了避免阅卷教师不认同。 4.从议论说理方面举例解说每类立意的“宽窄论证角度”。“宽”论证角度即“一般立意”,“窄”论证角度即“选点立意”。整合两个维度,可有8种立意:(1)正旨一般立意,(2)正旨选点立意;(3 )近旨一般立意,(4)近旨选点立意;(5)背旨一般立意,(6)背旨选点立意;(7)侧旨一般立意,(8)侧旨选点立意。 一、活动导入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请坐!现在,有个山区学校唯一的九年级语文老师住院阑尾炎手术,两个班的学生没人上课。他们想让我帮忙请九年级的同龄人讲讲中考作文的一个难点。不知道大家愿意与否?要视频直播,实事求是地呈现学习难点,以及你们的处理方法。 生:什么内容? 师(板书):“为同龄人讲讲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为简化内容起见,今天只说议论文。(发放讲义)现在,我让手机联网,那边已联网了。 二、活动开端 师:为了让你们讲得更好,是不是先独立思考,写出讲义中三道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呢?有问题需要解决吗? 生:我对审题与立意有点纠结,两者是什么关系? 师:审题是读他人的文字材料,.立意是确定自己的写作意旨,对象不一样。只有读懂命题给出的材料,才能更好地确定文章的意旨。 生:请问老师,怎样才能读懂材料呢? 师:先通过阅读材料,抓住个别关键词结合整体内容陈述材料大意;再借助结尾语句(“尾重心”)结合整体揭示材料意思,概括材料主旨。 生:您能不能就第一题一步一步说说这种方法? 师:好。第一步,整体把握。大家先读一遍材料吧。 材料一: 一个年轻人在海边徘徊,闷闷不乐。“什么事想不开?”一位老者问。年轻人说他做人做事尽心尽力,但得不到承认与尊重。 “看好了,”老者拈起一粒沙子,随手一丢:“能找到它吗?”年轻人苦笑,摇摇头。“我有颗珠子。”老者掏出一颗珍珠,掂量一下,轻掷在沙滩上,“不难找到吧?变成了珍珠,就没人忽视你了。”有道理啊!年轻人点头深思。

作文指导——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初中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云阳县第三初级中学张酉权 (2018年01月04日) 一、为什么要审题 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审题,就是仔细辨认、审查、分析、研究题目的意义和要求,确定文体和写作的范围、角度、重点等。有人说,为文审题是前提,立意是关键,表达是重点。因此,审清命题要求是写好作文的必要前提。快速作文审题时,对作文题目的命题意图、写作对象、选材范围、中心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可以分步进行分析、推敲。 二、审题审什么 审的对象是:体裁、范围、命题意图等 主要包括:体裁、范围、中心词、写作对象、修饰词、句式、题意、情感、字数、人称、写作要求等等。 审查题目,分析这些信息,不是每处都仔细琢磨,得分个详略:有些,需要仔细审题,要推敲,思考,花上一刻钟也不为过。有些,则只需瞄一眼,知道了,心中有数就成,时间控制在几秒以内; 三、怎么来审题 (一)审题需要具备的“五种能力” 审题需要具备“五种能力,四种方法”。五种方法为“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明确选材范围的能力、把握题意重点的能力、明确作文要求的能力。” 1.揣摩命题意图的能力:命题教师一般都会联系学生的阅读实际或者生活实际进行命题。 2.分辨表达体裁的能力: 注意文题中表明文体的标志词语。 题目中含有“记”“忆”“访”“传”“纪事”“巡礼”“见闻”“赞”“颂”“歌”“抒怀”“畅想”等词语,即写记叙文或抒情散文,如《童年纪事》、《琐忆》、《内蒙访古》《武夷游》等;题中含“论、说、辩、驳、评、析、感、看法、启示、谈起”等词语,即写议论文;题中含“用途”“功能”“介绍”“说明”“解说”“性质”“怎样”“制作”“方”“技巧”“(某物)自述”等,即写说明文。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写作 审题立意教案

写作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了解审题、立意的概念。 2.掌握审题、立意的写作技巧。 3.进行写作实践,提升审题立意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概念导入 审题就是审察题目,明确题目的要求,立意就是确立最主要的思想内容。认真审题,恰当立意,才能确保写作符合要求,不跑题,不偏题;也才能有效组织材料,合理安排文章结构。那么,我们写作时如何审题立意呢? 二、方法指导 (一)审题 1.审题时,要注意题目中的限制条件。比如《美丽的误会》这个题目,“误会”是生活中常见的插曲,可能引发纠纷,可能造成尴尬,而限制条件“美丽”则表明,要叙述的这场误会引出的应该是一段美好的故事。 2.审题时,还要注意分析题目,探究其含义。比如《生活是一面镜子》这个题目,将“生活”比喻成“镜子”,意味着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生活中让你感触深刻的事情,可以表现生活中的美好,也可以反映生活中的丑恶。总之,要通过生活中的人和事,去表现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反思,表达对生活中所蕴含哲理的体悟。如果遇到提供材料的作文,则需要仔细审视材料,对材料内容进行概括分析,推敲材料蕴含的意义,选择其中的某个角度或要点作为写作重点。

(二)立意 1.立意时注意表达的思想要有一定深度。有思想深度的立意,能给人以心灵的撞击,或给人以思想的启迪,或给人以精神的鼓舞。我们或者可以抓住社会热点、焦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新角度、新办法;或者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从貌似平凡的现象中挖掘出不平凡的意蕴;或者采用“反弹琵琶”的手法,提出新颖别致的观点,给人以启迪。 2.立意明确,学会求新。动笔前,头脑中必须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动笔后,要有意识地把这个主题贯穿在全文之中,并能用鲜明的句子把这个主题表达出,使读者一看就能明白。避免思维定式,人云亦云。深入发掘题目的内涵,变换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甚至从常见观点的对立角度反向立意,都可以使立意新颖。例如,常理说不要班门弄斧,若用“弄斧就要到班门”这样的立意写作,并展开合理的论述,就能令人耳目一新。为了取得好的立意,写作前,可以先列出与题目有关的多个主题,再分析比较,之后选择一个既新颖又能够驾驭的主题进行构思写作。 三、实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列出两三个写作的主题。 匆匆赶路的猫头鹰遇到斑鸠。斑鸠问它:“你要到哪儿去?”猫头鹰回答:“我打算搬到东方去。”斑鸠不解地问:“为什么呢?”猫头鹰说:“这里的人都讨厌我的叫声。”斑鸠说:“你只要改变自己的叫声就可以了。如果不改变你的叫声,即使到了东方,还是会惹人讨厌的。” 示例:主题一:适应环境,改变自己;主题二:唯有自我反省,

中考作文审题立意

中考作文指导——“六步十五法”写作训练 第一部分:审题立意训练 审题的几个方面 1、审文体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抑或夹叙夹议类散文?或者其它? 2、审范围时间限制、人物限制、事件限制、空间限制、主体限制;功能、构造、使用方法的限制,等等 3、审内容从哪些方面写什么内容 4、审关系根据概念之间或偏正、或并列、或因果、或递进、或包容等关系,以便确立文章的重点和内容的逻辑关系。 5、审写法注意题干中“联系实际”、“运用比喻”、“展开想象”、“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改写”、“续写”等提示语。确定相应的写法。 6、审人称什么人称,是单数还是复数,等等 7、审题三法:化虚为实,化大为小,化人为己 第二部分:话题作文“九问审题法” 应试作文向来都注重审题,历来多数失败的考场作文都败于审题。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和表达形式上给了考生较大的“自由”,但决不意味在“淡化”审题甚至不要审题。恰恰相反,话题作文更需要高度重视,强化作文的审题。例如,以“感受快乐”为话题,写成《谈快乐》、《什么是真正的快乐》、《快乐的意义》、《金钱不等于快乐》都属于偏题,因为《感受快乐》的题眼在“感受”二字上,省去关键“感受”二字,偷换了概念,自然是偏离了话题。由此可见,话题作文应注重审题,审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仔细阅读“提示”所提供的信息,吃准这个“话题”的含义;②认真看准“注意”(有时是“要求”),照规定去完成话题作文。 如何细化话题,锁定中心,这是话题作文审题的难点和重点。这里向同学介绍一种简易的快速审题法——“九问审题法”。“九问”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九个主要的思维词:谁、什么、什么样、怎么样、为什么、何时、何地、多少、假如。“九问审题法”就是用这九个思维词去提问,点出思维,激活思路。 具体操做方法是:运用“九词”设问,从提示语中寻觅多角度,迅速打开思路,然后从多角度中选择一个自己较有把握的小角度切入,即把话题落实到具体的人、事、物或具体的场景上,锁定你话题作文的中心。 例一:以“变化”为话题的作文,如何审题?先这样设问:①变化都有什么样的变化?人的、事的、物的、观念的。②你打算写哪方面的什么变化?把话题的范围细化缩小到具体的人、事、物或观念上。你可以立足于家乡“路”的变迁或“灯”的变化,写出时代的发展变化;你还可以写“电脑进农家”,凸现出农村的新变化;还可以写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如“奶奶的鞋子”、“老年迪斯科”,这样一步步设问就能让宽泛的话题具体化,从而确定中心。 例二:以“幸福”为话题,运用“九词”设问:①什么是幸福?平安是幸福,奉献是幸福,给予是幸福,知足也是一种幸福。②幸福是什么?“幸福是一种感觉”、“幸福是一种体验”。③你对幸福的态度是什么?“享受幸福”、“创造幸福”、“守护幸福”④怎样创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教案

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高考作文二轮复习 惠州二模拟考试作文题目《永远相信》、江门一模作文题目《思考有价值》、广州一模作文题目《多走一步》,三次考的都是命题作文。20XX年广东高考作文题目《以你为邻》、《不要轻易说“不”》,都是命题作文。可见,命题作文广东近几年考得比较多。而审题立意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命题作文的审题立意。 教学目标: 1、总结以往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教学方法: 教师点拨法、师生互动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总结命题作文审题中存在主要问题: 1、偷换命题概念: 2、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3、立意过大,泛泛而谈,观点不明确 (一)、偷换命题概念: 惠州二模:有首歌这样唱道: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永远相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讲解:1、永远相信= 信任 2、很多学生容易把命题“永远相信”写成“信任”而离题了。其实,如果我们认真审查材料,就避免犯这样的错误。 3、学生齐读题目: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永远相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坚持;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永远相信总会走出迷雾,有所收获。 4、也可以抓关键字眼:相信是指认为正确或确实而不怀疑;信任是指:相信而敢于托付,是指彼此间的。 (方法:抓材料,抓关键字眼,理解内涵) (二)、找不到切入口,无从下笔。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教学设计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法》——中考作文复习专题 刘佳炜 2017年10月

命题作文审题立意之法 ——中考作文复习专题 学习目标: 1、通过中招作文试题的展示,了解中招命题作文的特点。 2、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及教师点拨,掌握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能在练习中选择恰当的方法审准命题,正确立意。 一、激趣导入: 首先,请大家看几个历年中招考试命题作文的题目: 1.远方 2.在同一个屋檐下 3.闲对风光独自游 4.春天,毕竟是春天 5. 就这样被美征服 什么感觉? 大家之所以觉得不好写,是因为这些题目太抽象、不明确,而面对这类的命题我们又该如何入手呢?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定能有所收获!(出示目标) 二、学习过程: (一)方法一: 1.命题: 我心灵的甘露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分析: (1)你认为命题中的关键词是什么:甘露 (2)关键词有什么特点:甜美的、滋润的 (3)立意选材:积极向上的思想、亲情、友情等等 3.方法归纳:(小组交流)重点分析“题眼”——抓关键词

第一步:找出命题中的关键词 第二步:分析关键词本身的特点 第三步:选择能够突出关键词特点的内容 同类命题:只要有希望、你是我的太阳、你辛苦了…… (二)方法二: 1.命题 在春光里奔跑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分析:(小组交流) (1)这个命题有关键词吗?是什么?春光 (2)关键词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特点?春天的风光、春日里的阳光美好、打动人心 (3)命题的意图是什么?美好的情感 (4)命题中包含的其它含义是什么?(立意)父母的深情呵护、朋友的关心、老师的殷殷教导等等 3.方法归纳:(小组交流)分析关键词——抓比喻义、引申义 第一步:找出关键词 第二步:针对关键词的本义和比喻义、引申义来立意选材 4.实战演练:(自主完成) 一缕馨香暖人心 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立意选材:可以是自然的芬芳,也可以是父母的深情呵护、朋友的关心、老师的殷殷教导等等 (三)方法三: 1.命题: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一、新材料作文得概念 所谓“新材料作文”,提供一则材料或图画并略作提示,但不提供话题,要求考生阅读材料或图画,根据自己对材料或图画得感悟、理解,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进行作文。 与传统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得联系与区别: 1、新材料作文:它保持了话题作文得开放性“三自”(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限文体; 传统得材料作文:只能写成议论文。 2、话题作文:话题作文得材料就是为了引出“话题”, 作文围绕“话题”范围展开; 新材料作文: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作文围绕提炼得观点展开。 二、分类 内容:1、事实材料新闻事实,社会现象类 2、哲理材料名人言论,格言警句,精短诗歌类 3、比喻材料带有象征意义得哲理故事类 4、寓意材料童话,寓言,神话,传说类 5、漫画材料提供一幅或几幅漫画 形式:1、文字型数量:1、单则材料 2、图画型 2、多则材料 三、新材料作文得类型及各自得审题方法 (一)事实材料 这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中学生写作时

评来说,尤其要注意针对性与说理性。 1、要有针对性。它不能像一般材料作文那样,从材料中引出一个道理,然后哲理化写作。而就是必须针对材料所列出得现象进行评论,有得放矢; 2、要有准确立意角度。甚至您得评论标题能让读者清楚地知道您得鲜明得态度或观点;而且角度要小,切合材料,不要扣上大帽子。 3、要有说理性。定就是以理服人,让读者能一目了然地知道这种现象得本质就是什么,原因就是什么,如何解决。 审题方法: 第一步:概括现象(就是什么) 第二步:分析现象(为什么) 现象反映了什么,观果思因,透过现象瞧本质。 第三步:如何解决(怎么办) 第四步:确定立意 切入点要小,选择自己熟悉得或感触较深得,有素材积累得。 典题引路: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得作文 近年来有些低俗话语开始在一些校园流传。“日照香炉烤鸭店,鸡鸭鱼肉在眼前。口水流下三千尺,一摸口袋没有钱。”“春眠不觉晓,处处蚊子咬……” 无独有偶,无论在《水浒传》还就是在《金瓶梅》里,都就是一个地痞恶棍形象得西门庆,眼下却成了“红人”。山东临清市推出“金瓶梅文化旅游区”招商项目,“西门庆院落”就是重点内容之一;山东阳谷县即将向游人开放得狮子楼旅游城扩建工程中,“西门庆府院”也成为一大瞧点。 而现在,与低俗文化有关得事件接二连三:电视里得相亲节目被叫停,“凤姐”与“伪娘”相继走红,日本女优苍井空访问上海时受到热捧……

中考作文指导――审题立意 教案 教

xx作文指导——审题立意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审清材料的中心内涵,选准角度提取观点。 2.培养学生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3.掌握多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写出更深刻精彩的文章来。 多媒体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宋朝时,宫廷举行招考选拔皇家画师。山水画家宋子房做画院博士,以"深山藏古寺"的诗句为题让考生作画。如何作画才能很好地表现这句诗呢?请同学们思考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生1:山林、古寺,寺内金碧辉煌,香烟缭绕。(点评:基本符合题意) 生2:在连绵起伏的群山中露出寺庙一角。(点评:符合题意)师:苍郁的群山,中间露出庙里的一角,一条羊肠小道蜿蜒曲折,直通到山下水涧边,有个小和尚正在担水。这样绘画,抓住了"题眼",把"深山藏古寺"中"藏"字表现得淋漓尽致了。(有新意)准-深-新。 二、材料作文的概念界定。 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材料或作文话题,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 方法的过程。 三、材料作文的材料类型。 叙述一件较为完整的事情;

引述一个完整的故事; 引用一段新闻报道或消息; 与写作者道德修养或学习生活的某一方面紧密相关的名言警句(一句一段或几句几段); 一段主题鲜明、道理深刻的论述; 一段或几段突出一个中心的抒情性文字; 揭露社会生活中某一丑陋现象的一副或几副组合而成的漫画…… 四、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几种方法: 1.从抓关键句入手。 有的材料为突出中心,有时会在材料中设置关键句(开头句、结尾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抓住这些关键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准确理解材料,正确立意。如: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读这则材料,就要注意贝利先后两次回答"下一个"时所处的情景,要抓住最关键的句子"下一个!"思考,初露锋芒说"下一 个",表现了他的不满现状;而第二次是在踢进了一千多个球,成为举世闻名的球王之后说的,这就更表现了他的勇于进取,奋斗拼搏的精神。抓住这一点立意即可。 2.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例如:

九年级审题和立意 教学设计(含教学实录及反思)作文专项指导PPT课件

写给母亲 ——《审题和立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体验感受亲情,借助随笔表达亲情。 2、辨析随笔与作文的区别,进行审题和立意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通过审题进行多角度立意。 3、通过审题和立意教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随笔回读 母亲节刚刚过去,大家在随笔中也都记录下自己的情思,请大家翻阅一下随笔,重温那一份温馨的感觉。 请大家回读自己写的文字,画出在读的过程中触动自己的句子,并进行交流。 二、读评辨析随笔和作文差异,结合审题探讨进行多角度立意。 1、请几位同学读自己画出的句子,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谈谈写作的内容的优点和不足。 (2)结合抒发的情感和表现的主题谈随笔的立意。 2、学生思考、讨论、质疑:如果以“写给母亲”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应该怎样审题和立意? (1)明确什么是审题、立意。 基本要求:鲜明、集中;较高要求:新颖、深刻。 (2)辨析一下作文和随笔的异同,师生归纳。 范围不同,要求不同,作文要在随笔的基础上针对审题和立意上要进行拓展。 (3)结合随笔写作,谈谈在写作的内容和情感还可以进行那些定位和拓展? 结合题目的限制和表达的感情的深度和广度进行分析,教师相机点拨。 3、结合读过的赞美和怀念母亲的诗歌、散文,谈多角度立意。 冰心《荷叶母亲》、胡适、老舍《我的母亲》、《绿叶对根的情意》、《游子吟》等。 4、教师小结:在审题时要认真研究和领会题目要求,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定位和拓展。定位,就是写作要求规定的写作内容和范围,不能跑题和离题。拓展,就是拓宽写作内容的广度,开掘情感表达的深度。从写作题目上来看,我们每个人都有母亲,母亲这个形象是具体的。但母亲又是抽象的,我们有,他人有,甚至动物、植物也有,他们的母亲的情感和我们每个人同样具体和令人震撼。母亲

高考命题作文的作文审题立意 教案范文

命题作文审题与立意(教案) 江苏省宿豫中学朱先平 导入:近几年,高考命题作文题形成一种“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形势。江苏近几年自主命题的作文(04水的灵动,山的沉稳,;05凤头、猪肚、豹尾;06人与路;07怀想天空;08好奇心;09品味时尚;10绿色生活;11拒绝平庸; 12 忧与爱)一直都是命题作文,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现对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以飨诸位并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学习目标:了解命题作文审题立意的基本方法并学会运用 一,命题作文的审题 (一)命题作文的类型 从结构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词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是词语。如《肩膀》《他们》《季节》等等。 2.短语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短语,该短语可能是主谓式、动宾式、偏正式、并列式等等,如《北京的符号》《留给明天》《人之常情》《举手投足之间》《好奇心》。 3.句子式命题 作文命题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如《我想握住你的手》《今年花胜去年红》《带着感动出发》。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两种类型: 1、完全式命题:如:《人之常情》、《带着感动出发》等等。 2、材料式命题 08年江苏卷 好奇心总是伴随着美好童年。诸如成功、失败、质疑、平庸等等这些词语都与好奇心相关联。 请以“好奇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除诗歌外体裁不限。 从内涵上来说,命题作文有十一类型: 1、论点型。题目本身就是文章的论点。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知足--庸人的哲学》、《勤能补拙》等。 2、概念型。用一个概念提出要论述的问题。如《说习惯》。《谈"穿着打扮"》、《"时髦"小议》、以"谈意气"为题,写一篇议论文等。 3、关系型。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的概念,表明要论证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个人和集体》、《人格与国格》、《天才·勤奋·条件》、《人与路》。 4、对比型。用两个可以对比的概念或事物来命题,要求论证两者的对比或转化关系。如《自卑与自负》、《失败和成功》、《电脑和人脑》、《生有所息生无所息》等。 5、比喻型选择能作为比喻和类比的事物命题,要求揭示比喻和类比事物所蕴含的道理。如《清流与活源》、《科学家和春蚕》、《赏花·育花·护花》等。 6、象征型。选择有象征意义的事物命题,要求论述事物所象征的某种精神和品格。如《"绿叶"赞》、《路标》、《小草的风格》等。 7、评议型。针对某一人物或某一事件或某一观点进行评议。如《鲁迅的精神》、《论雷峰塔的倒掉》、《评"仓廪实而知礼节"》、《北京的符号》等。 8引申型。用作为引子的某一件事或某个事物命题,要求借题发挥,展开议论。

2015届高三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与方法 一、原题重放: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人有一张出色的由黑檀木制成的弓。他用这张弓射的又远又准,因此非常珍惜它。有一次,他仔细观察它时,说道:“你稍微有些笨重!外观毫不出色,真可惜!——不过这是可以补救的!”他思忖:“我去请最优秀的艺术家在弓上雕一些图画。”于是他请艺术家在弓上雕了一幅完整的行猎图。 “还有什么比一幅行猎图更适合这张弓的呢!”这个人充满了喜悦,“你正应配有这种装饰,我亲爱的弓!”说着,他就试了试;他拉紧了弓,弓却断了。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了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二、审一审:作文审题立意要点建议: 写作这篇作文,其立意角度有三: 第一,从事件角度看,要讲求实际,追求生命的本色。 第二,从弓的角度看,真实最美,去掉装饰,追求本质; 第三,从猎人角度看 ①人们往往凭自己的主观好恶来判断或行动,结果却往往适得其反; ②重外表而轻内在,将会贻害无穷; ③任何事物都会有残缺,不必事事苛求完美。 ④关爱事物,追求完美也要适度,莫让溺爱横流; 三、学一学:新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原则与方法 (一)【审题的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三性四清”。“三性”为审题的原则,“四清”为审题的方法。 “三性”: 1.整体性原则:新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有全局意识,要从材料的整体着眼,不能纠缠局部的细节,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偏题走题现象。 2.多向性原则:一般来说,新材料作文中材料所蕴涵的观点并不是唯一的,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得到不同的结论,因此,要学会多角度审视材料。 3.筛选性原则:因为我们从材料中获得的观点具有多样性,因此,在进入写作时对所得到的观点还要进行适当的筛选。 筛选的原则: ① 从材料的整体;②观点比较新颖;③自己有话可说。 “四清”: 1.理清对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到两个甚至两个以上对象,这几个对象之间并无明显的主次之分,而是平行并列的关系。所以,从理论上来说,每一个对象都可以提炼出至少一个观点。 2.分清主次: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但这几个对象并不是并列的关系,其中有主次之分,那么,我们在审题时就应该分清主次,从主要对象入手进行分析,而不能是次要对象,否则有可能出现偏题现象。 3.辨清关系:有些材料可能会涉及几个对象,而且这几个对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审题时一定要辨析清楚这几个对象间的可能存在的关系。 4.析清含义:有些材料蕴涵比喻或哲理,审题时我们首先应该认真分析,仔细揣摩,从而揭示出材料所蕴涵的意义或道理,并以此作为立论的根据。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三作文之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初中作文审题立意训练 【篇一: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2014年中考作文复习指导与训练——审题 学习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作文审题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并结合审题指导拟题。学习重点: 通过审题方法的分类整理和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学习难点:审题中的全局把握。 学习设想:引导学 生通过分析和演练,掌握各类题目的特点和审题技巧。【导学过程】一、教师导引 审题就是在动笔之前,对作文题目做一番研究,彻底弄清题目含义。审题是作文的第一步,而且是文章成败的关键性的一步。文章的立意就是在审题的过程中确定的。审题的具体任务,就是通过对作文题目的思考和分析,了解命题者的意图,弄清写作对象、范围和重点,明确立意,并确定文章的体裁。(教师板书 二、学习过程(审题方法指导) 1、明确重心法 【含义】 所谓“重心”是指命题作文题目中最能体现题旨的关键字词,也就是写

作的重点。偏正结构的题型,其表意重心往往在“偏”的部分。考生在审题时要重点对表修饰或限制的“偏”的部分进行深入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立意不走偏。 1 【典例】 题目: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与感受,以“诗意地生活”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审题指导】 “诗意地生活”其表意重心在“诗意”上,所以审题时就要紧扣“诗意”二字,“诗意”是什么?“诗意”不仅是诗情画意,更是一种心灵的和谐,是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是一种乐观豁达的精神等。那么,“诗意地生活”就是用一种超越物质的心态或乐观豁达的精神去面对生活。如果考生眼睛只盯着中心词“生活”,而没有仔细思考修饰语(重心)“诗意”的含义,立意就会走偏。 2、以问领想法 【含义】 “以问领想法”就是通过对题目进行不同角度的提问来打开思路的方法。一般可针对题目提“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等问题,并自问自答。“以问领 想法”可使考生多角度地审视题目,发散思维,最终使中心论点周密而深入。 课题)【典例】 题目:《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1)自然界。(2)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3)不勉强;不局促;不呆板。??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审题指导】 对于这个题目,可以运用“以问领想法”,例如:“自然”指什么?“自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