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教案《寻物启事》

创新教案《寻物启事》
创新教案《寻物启事》

创新教案《寻物启事》

【教学设想】

写寻物启事,注意内容与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

启事的种类很多,但格式基本相同,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写一种“寻物启事”。

二、学习“寻物启事”的写法

1.读“寻物启事”,说说寻物启事有什么作用?在什么情况下我们要写“寻物启事”?

2.写“寻物启事”要写明什么内容,注意什么?

3.分析例文,学写“寻物启事”。课件出示《寻物启事》一则:

4.读读上面的寻物启事,说说寻物启事的格式。

小组讨论,交流如下:

(1)“寻物启事”是题目,居中写。

(2)右下角注明写启事的班级、姓名,下通知的日期另起一行也在右下角写。

(3)正文空两格,写清楚丢失的物品,丢失的时间,丢失的地方。

三、学生练习

1.根据材料学写一则“寻物启事”。

本人今天下午在学校食堂丢失黑色钱包一个,里面有现金300元、中国电信电卡一张、贴有篮球明星易建联照片的饭卡一张.请拾到者与本人联系,定当感谢.

2.评议修改。

3.誊抄在作文本上。

四、课外练习

1.请按照下面的内容写启事。

学期即将结束,学校体育室在整理器具时,发现少了两只篮球,希望忘了归还这的班级速来归还。

五、总结。

小学科技活动课教案 制作玩具汽车

制作玩具汽车 ——小学科技活动课教案 活动主题:工作需要计划——制作玩具汽车 活动目的: 1.活动目标:通过让学生设计并制作一辆玩具汽车,让学生 懂得制定工作计划的重要性,并学习制订工作计划。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识、分析能力,动手和策划能力, 养成良好的习惯。 活动重难点:设计玩具汽车,并学习制订工作计划。 活动课时:二课时 活动内容:1. 制作玩具汽车 2. 开展玩具汽车制作评比活动 活动形式:4人小组互助学习 活动准备: 学生准备的制作材料:硬纸板、三合板、废瓶盖、铁片、旧圆 珠笔芯、铁丝、旧车辐条、泡沫塑料等。

制作工具:钳了、小刀、剪刀、锯子、锥子、锉刀等。 教师准备:CAI课件、几辆玩具小汽车、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星期天,爸妈带我们去动物园,景点很多,有狮子园,有孔雀园,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景点玩到呢?(揭示课题),工作需要计划。 2.看CAI课件,简介《汽车的设计和制造》见教参P9的课外资料。汽车以它优美外形,良好性能,博得了很多人的青睐,想看吗?把自己收藏的汽车模型或图片展示给大家看? 3.(CAI课件)展示多种汽车模型,这节课就是让大家设计、制作自己的玩具汽车,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二、自主学习,研讨探究。 1.4人小组看书讨论,需要经过哪些工作程序,才能制作出一辆玩具汽车?你准备做一辆什么车? 2.反馈。引导学生学习制订以下工作计划:设计——准备材料、工具——制作零部件——组装,装饰 3.展示纸制玩具汽车,拆开观看,讨论固定车轮、底盘、车身的组装方法和程序。 三、动手实践,发散思维。 1.只在肯动脑筋,充分利用这些废弃物,就能做出很棒的玩具汽车。 2.(伴着音乐)学生绘制汽车简图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科技社团活动教案 实验高中初中部 吴爱玲

社团活动一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 活动方式:视频演示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 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3、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内容: 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 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

社团活动二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 活动内容: 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 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 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 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

社团活动三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实验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实验1、CaCO3+2HCL=CaCL2+CO2 + H2O

实验2、2NaOH+CuSO4=CU(OH)2 +Na2SO4 实验3、白磷燃烧 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 社团活动四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陈情表》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

陈情表 教学目标: 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3. 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骈散结合自然精粹的语言。 教学重点:重要的文言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 教学课时:2 课时 课前预习: 1.通读全文,借助工具书解决文中生字词音义问题;试译全文,圈出难解的字词句注意铜通假、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初步了解文章所表达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思路; 3.温习第一、二册的几篇文章,体会烛之武、诸葛亮、张良的劝说技巧,并和同学讨论李密陈情委婉的方式。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熟悉课文,掌握古汉语语词知识;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初中学过一篇文章《出师表》,“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向皇帝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陆游在《书愤》中写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意思是“千年以来谁可以和他相比呢?”我不敢举哪个名人去和诸葛亮比较,但就在诸葛亮之后不足一百年的晋朝,有一篇奏章足以和《出师表》相媲美,它陈情恳切,

言辞婉转;它情理兼备,诚恳感人;它缘情挥洒,流畅自然,它就是晋代文学家李密的名作《陈情表》,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传诵千古的绝妙好文。 二、学习文言基础知识: 1.四个学生分读全文。师生共同纠正字音。 终鲜( xiǎn )兄弟期功强(jī)近常在床蓐( rù) 猥(wèi)以微贱岂敢盘桓( huán )庶刘侥( jiǎo )幸 2、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 注意以下词句:(结合学案,分组完成) ⑴注意以下加点实词的意义:(一组) 慈父见.背舅夺.母志九岁不行 ..茕. ..既.无伯叔终.鲜兄弟晚有儿息 茕孑立 ...形影相吊.夙婴.疾病察.臣孝廉举.臣秀才拜.臣郎中拜. 表以闻责臣逋慢 ..除.臣洗马犹蒙矜.育日薄.西山 ..刘病日笃 不矜.名节臣之辛苦 ..听.臣微志保卒 ..余年庶.刘侥幸不胜.犬马怖惧之情 ⑵指出通假字:(二组) 夙遭闵凶 零丁孤苦 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⑶找出活用词并解释(二组) 臣少多疾病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枣庄四十中沈耀春 班会目标: 1、通过看报纸、看电视、上网查资料等方法,获取相关资料,然后通过自编自导自演,用演唱、讲故事、诗朗诵等方式,培养少先队员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2、通过活动强化队员科学意识,更好地培养队员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培养队员主动参与活动的主体意识和动手创造能力。 3、展示我校科技教育特色,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现代科技的兴趣。 组织方法 将班级同学分成几个小队,选出各队小队长,班长为中队长,通过讨论、交流、展示、讲故事、诗朗诵、动手操作等方式组织本次主题班会。 班会内容: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第二篇章:科技在腾飞 第三篇章:科学才艺大展示 第四篇章:科技成就硕果累累 课前准备:

1、查阅资料,做到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集一条科技前沿信息。 2、排练节目,准备器材。 3、布置教室,营造氛围。 班会过程: 第一篇章:像科学家那样 甲:迎着灿烂的朝阳, 迈开轻快的步伐, 跨世纪的一代新人, 将插上科学的翅膀飞翔。 乙:科学为人类撒下了充满希望的种子, 科学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辉煌。 甲:在这些辉煌的背后有一批伟大的科学家, 他们身上都有一个美丽而感人的故事。 乙:下面有请XXX队为大家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 队员1:《发明大王爱迪生》 甲:听完这些故事,有的队员诗兴大发,请听XXX小队诗歌朗诵《我们爱科学》。 (穿过时间的隧道,我们相约在灿烂的明朝。拜访阿基米德、爱因斯坦,使我们都有一个聪明的大脑:叩开牛顿、瓦特的大门,我们心里装满了“珍宝”,来到了知识的园地里,我们请李时珍、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

一、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李密的《陈情表》。 宋代学者说:“读诸葛亮《出师表》不堕泪者,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堕泪者,必不孝。” 《古文观止》也评价,这篇文章吐露的是“至性之言,自尔悲恻动人”。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结全学案复习字词 我们要想读懂这篇文章的内涵,首先就要弄懂文章的意思,因为字词始终是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和重点,所以我们先来检查一下大家对学案上重点字词、特殊文言现象的掌握情况。我们还是以组为单位,四组。 第一组一起吧,来完成重点字词的注音及通假字这一部分。 第二组找出句中的古今异义并解释它的古义和今义各是什么。(派一名代表来完成吧)第三组来完成一词多义这一部分。(一起,还是派个代表?) (对一词多义我们如果掌握好的话,对于提高我们翻译文言文的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组同学来完成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这一部分。(还是找个同学代表吧,他说的不准确的地方,大家再补充) 通过以上检测,证明大家已经为学习这篇文章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我相信这样大家就能更加深刻地去领会文章的内涵,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情感了。 三、读课文 文言文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诵读,下面我们就一起来轻声朗读这篇文章。诵读时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你领悟到感情。 (配乐朗读) (点评读:大家读的非常的流畅、整齐,但是感情不足,相信我们在分析完文章之后,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四、分析文章 这篇文章的题目是“陈情表”,“表”这种文体,我们在初中就接触过,学习过《出师表》, (幻灯片:表:古代一种文体,是古代臣属给君王的上书,内容多为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它与一般上书奏折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常含有表示陈情、诉说心曲的意思。) 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陈情 ..表”,那文中是谁向谁陈情,说的又是什么事呢?(生:……) 师:是李密向晋武帝陈述自己家有祖母需要奉养,不能应诏赴任的实情。李密写这篇表文想要达到的目的,用原文的话回答应该是(“愿乞终养”)。关于李密、关于晋武帝,以及当时的情况,也就是写作背景,在我们的学案中都有详细的介绍。从中我们可以简练地概括出,晋武帝执意要李密出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拉拢人心,显示皇恩浩荡,因为李密在蜀汉曾经做过官,出使过东吴,具有一定的外交才能;另一个原因就是李密因孝闻名,借李密来推行自己以孝治天下的国策。可是李密家有96岁的老祖母,夙婴疾病,且李密又是蜀汉降臣,心系蜀汉,故无法也无心出仕,因此写了这篇奏章推脱朝廷的任命。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构思这样一篇文章,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

陈情表第二课时教案 常德外国语学校晏喻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 . 品味作者在叙述中蕴涵的真切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诵读法。体会作者在叙述中的蕴涵的真切情感;体会作者理性地表达诉求的艺术 2 . 点拨法。点拨字、词、句,通过抓住文本中关键语句,使学生领会“情”“理”结合的手法; 3.讨论法。通过关键问题的提挈,廓清思维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了解“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学会感恩,懂得用爱来报答长辈。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重点: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时代背景,解读作者之“情”,体会本文成功的原因。 (二)难点:理解本文多角度切入、层层深入的陈述方式,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 四、教材与学情分析 《陈情表》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5》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个单元学习古代抒情散文,主要目的是领略“辞”“序”“表”等不同的文体和语言,让学生在体会文章思想情感的基础上,掌握借助背景材料,分析理解作品的鉴赏方法。 这篇文章是李密向晋武帝上的一篇奏章。朝廷征召,李密作为蜀汉旧臣,如不应召,则有自矜名节、不与朝廷合作之嫌。但相依为命的祖母老迈,又不忍弃之不顾。李密从法、理、情等不同角度,层层推进,悉心说服武帝。本文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典型范例,学好了本文,有助于学生加深对“忠”“孝”含义的认识,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 经过前四个必修模块的学习,学生已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大体读懂文章内容;基本学会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所以在第一、二课时里,我们完成了关于文意的理解和需要重点关注的文言现象学习,本课重点是赏析文本的丰富内涵。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明标: 李密面对天子的指责,面对城头频繁变幻大王旗帜的局势,居然成功的说服了靠野蛮杀戮起家的晋武帝,原因何在?《古文观止》是这样描述《陈情表》的。(展示)历叙情事 , 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晋武览表 , 嘉其诚款 , 赐奴婢二人 , 使郡县供祖母奉膳。至性之言 , 自尔悲恻动人。——《古文观止》如果我们从中找到他打动人心的两个关键字,你觉得是什么?(真,诚)他的真

一年级科技制作教案设计上课讲义

一年级科技制作教案 设计

一年级科技制作活动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徽章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创意游戏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内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内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 体,突出科学创造性、怪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纵使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一些反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内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学科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和知识积累。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能力。 3.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起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情操。 五、教学措施 1. 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节课。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科技社团活动教案 实验高中初中部 吴爱玲

社团活动一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 活动方式:视频演示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 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3、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内容: 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 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

社团活动二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 活动内容: 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 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 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 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

社团活动三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实验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实验1、CaCO3+2HCL=CaCL2+CO2 + H2O 实验2、2NaOH+CuSO4=CU(OH)2 +Na2SO4 实验3、白磷燃烧 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

苏教版语文高二《陈情表》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

《陈情表》公开课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说明: 该教学设计是在分析教材和考虑学情的基础上进行的。这篇课文是新课标必修五教材中的古代抒情散文单元的一篇文言文。首先,作为文言文,要重视吟诵、品读,于是在教学中我加大了朗读的份量,设计几种朗读方式,包括教师的范读,学生的齐读、单读、分散读,在朗读中积累文言词语、句式知识、体悟文本中蕴含的情感。其次,《陈情表》是古代散文中传诵千古的名篇之一。文本中涉及的语汇较多,消化理解文言实词是学生读懂文本、真正理清文本思路的前提,也有助于学生更进一步体悟作者在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因此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在授课中让学生结合文本详尽的注释疏通文意,教师做适当的点拨。进而针对文本提出所陈何情。文本的教学设计流程也是按照这一顺序展开的,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疏通文句,弄懂文意,掌握积累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提高文言阅读能力。 2、通过诵读,理解所陈之情,体会陈情的方式。 3、品味作者在文中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重点: 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真挚情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悟以情动人的陈情艺术,进而分析作者是怎样通过陈情达到“愿乞终养”的目的。 教学方法: 1、诵读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蕴含的真挚感情。 2、点拨法。点拨关键的字、词、句,使学生在深层意义上领会文中蕴含的拳拳真情。 3、讨论法。讨论文中的关键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中获取新知。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距今一千七百多年的魏晋时期,时局动荡,风云变幻。公元265年,司马炎篡位称帝,改国号为晋,魏国灭亡。晋武帝司马炎为了稳定局势、巩固政权、笼络人心,便采用怀柔政策,大力征召西蜀名士入朝为官,于是蜀汉旧臣李密便走进了他的视野。李密幼年丧父,母亲改嫁,由祖母刘氏一手抚养长大,以孝谨闻名,博学善辩。但就在晋武帝下诏征辟的时候,李密年迈的祖母已经是“夙婴疾病,常在床蓐”。一面是宠命优渥的皇帝诏命,一面是难以割舍的祖孙之情;一面是言辞切峻的朝廷诏书,一面是恩重如山的养育之恩,在这人生的重要抉择之时,李密将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近李密的《陈情表》。二、初读课文。(学生读完后,教师做诵读指导,同时做正音指导、点拨句读。) 教师范读第一段,指名学生朗读第二、三段,全班齐读第四段。 (要求:诵读要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读出感情。) 三、再读课文、缓读领会: (要求:缓慢诵读、圈点勾画参照课文注释还不能完全理解的字、词、句,师生共同解决。)四、三读课文、速读课文,思考: (1)、李密为何陈情,陈情所遇到何种困难。(要求:用原文语句作答)

三年级上册科技活动教案

小学三年级科技活动课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科技活动的总目标是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成为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一代新人。 二、学生情况分析 作为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讲,本册课本是科技活动课的起始册,学科认识尚没有形成,更无从谈起科技活动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故此对学生的知识教育应居其次,更重要的是对学生科技活动兴趣的培养和简单实用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灌输。要培养学生课堂上的科学的思考习惯,逐步养成预见、测量、分析、探究、记录数据等一系列的科学习惯,以及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 三、教材分析 科技活动教材包含了实验探索、科技制作、科技应用、专题研究和创新发明等方面的容。由此希望能从不同的角度引导学生初步学会科学研究、科技发明、制作科技作品的方法,了解科技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了解我国历史上的科技成果及现在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每方面的容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分别安排在各教材中供选择。教材在活动容的安排上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科学性、创造性、趣味性和地方性,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特别是一些反

应现代科技成果和与人们生活、生产紧密联系,操作性强的容,让学生亲自参与社会调查、开展科学研究、进行科学探索和制作,从而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知识层面: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究,丰富自身的知识积累。 2、能力层面: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激发学生实践、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大胆质疑,勇于开拓的学习情操,构建学生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地球、关心生态环境的道德堡垒。 五、教学措施 1、把科技活动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 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 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 4、让探究成为科技活动学习的主要方式。 5、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念。 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技活动学习。 7、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8、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

科技制作教案

第一课纸杯娃娃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纸杯娃娃的基本构造; 2.初步掌握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 3.能设计自己喜欢的娃娃,并能按照设想制作。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设计制作,享受制作的乐趣; 2.通过废弃纸杯再利用渗透环保意识和环保能力; 3.通过对作品的评价交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创新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纸杯娃娃的制作方法。 四、教学难点:分割、组合等基本的制作技巧并有所创新。 五、教学准备:调查表、几个一次性纸杯、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引入课题 1.师:上周老师布置大家去收集废弃的纸杯并调查了家里一周使用一次性杯及处理方法的情况,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 2.学生交流,师随机评价,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3.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我也带来了一个大纸杯,(出示实物)它哭了,哭得可伤心了,为什么呢?原来它的主人用它喝茶后,说它没用处就把它扔了。同学们,难道它只能被扔掉或卖掉,真的没用处了吗?赶快想个办法帮帮它吧!

(2)学生出主意,开阔思路,教师随机评价。 (3)揭示课题: 师:原来只要动动脑,动动手,纸杯能做出这么多东西啊!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用纸杯做个娃娃。老师从书上、网上找了几个纸杯娃娃,你瞧:(出示课件) (二)表达交流,自主设计 1.师示范:老师看了这些图片,也想用这些纸杯来个超级变变变,看清楚了,我要变了。 2.自主设计娃娃的样子。 3.表达交流 (三)讨论制作,合作加工 1.友情提示 (1)先设计后制作;(2)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 (3)完成之后,给作品起一个名称,写在评价表上; (4)要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操作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当心别把手弄破; (5)老师这里有一个废品回收站,你不用的材料可以分类放到回收站,如果有需要也可以到回收站进行资源共享。 2.分组活动: (1)教师一同参与,要注意到后面几组的同学,适当指导,提醒学生要注意多交流,积极尝试,及时鼓励敢于创新的学生,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

科技创新社团活动教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科技社团活动教案 实验高中初中部 吴爱玲 社团活动一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初一、三班教室 活动方式:视频演示 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科技创新的内涵 2、激发学生活动兴趣 3、增强学生自信心 活动内容: 1、简单介绍科技创新的相关知识 2、播放视频,引导学生观看,通过视频加深学生对科技创新的了解,从而激发学生活动的兴趣、欲望,增加学生的自信心 3、简单介绍实验室配备的工具,学生观察并学习其使用方法 4、学生动手制作陀螺 作业:每位同学想一个创意 社团活动二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叙述、讨论、评价 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 2、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指导学生创新的思路 活动内容: 1、学生逐一叙述各自的创意 2、同学们畅所欲言讨论创意内容,并提出好的建议 3、根据讨论情况同学们完善各自创意 作业:准备自我创作需要的材料和工具以备下节课使用 社团活动三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实验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必要的知识基础 2、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实验1、CaCO3+2HCL=CaCL2+CO2 + H2O 实验2、2NaOH+CuSO4=CU(OH)2 +Na2SO4 实验3、白磷燃烧

注:实验过程中遇到需注意的问题,及时给学生强调 作业:把自己的创意以书面形式写出来 社团活动四 活动时间:周四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 活动目的: 1、增加学生的物理常识 2、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活动内容: 1、教师演示连接方法及实验现象,学生仔细观察 2、学生自己动手连接并实验、观察线圈(导线)摆动的情况 3、学生自行尝试实验,改变多种连接方法,多种摆放方式,观察有什么不同现象 4、观看视频:电动秋千作品 作业: 1、准备下一次活动所需材料(制作电机或电动秋千) 2、收集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活动五 活动时间:周二下午5:05-----6:10 活动地点:劳技实验室室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设计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设计 今天为大家带来陈情表公开课教案,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本教案将通过《陈情表》的教学,引导学生对于古人“至孝”行为的理解,唤醒他们对亲情的珍惜。 学习目标: 1.梳理课文情节,检查学生掌握的文言知识。 2.通过阅读对祖孙之情的描写,具体体会“孝”这一中华美德。 3.引导学生赏析李密说情的艺术以及至真至诚的说情语言。 教学流程(3课时): 一、未成曲调先有情,以声激情 充满真情的课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引进我们设置的情境里,于是我在课前选择了满文军的一首《懂你》,把整个课堂引入深情的氛围,然后导入: 读《出师表》不泪下者,必不忠,读《陈情表》不泪下者,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泪下者,必不友。今天,让我们走进李密的陈情表,去体会一个孝子面对恩重如山的祖母和皇帝诏命时无奈的述说吧! 二、涵咏功夫兴味长,以读诉情 阅读能体味文本思想的多姿多彩,深化作品的情感,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审美境界。语言形象是任何影视表演永远取代不

了的东西,所以,品读语言,感受形象是教学的必备环节。我在课前已经布置学生有层次梯度地三读了,即:第一读,读正确音;第二读,读准字词轻重;第三读,把握感情。所以,上课时,我让学生伴着舒缓忧郁的节奏朗读时,他们已经把李密的感情处理得十分到位了。 三、润物无声潜人心,细节析情(课堂实录片段) 在分析文本时,好的问题设置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我采用的创设情境法,不单停留在对课本的文字的解说上,更注重调动学生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构筑画面,我设置的问题如下:幻灯显示1:从第一段中,有几个数字,“六月、四岁、九岁”,这几个时期李密分别发生了什么变故?你能用自己的话去描述李密的童年遭遇吗? 生:李密6个月的时候父亲就死了,四岁母亲也嫁人了,九岁还不会走路,他的童年非常悲苦。 师引导:一般小孩子13个月就会走路了,为什么李密九岁还不会走路? 生:他营养不够,缺钙。 生:他没人带,也没人教他走路。 师引导:这样的情况,我们在哪里会看到类似的小孩? 生:步行街,那些衣服破烂、全身肮脏、到处讨饭的小孩。 师引导:对,李密的童年和他们很相似,我们可以推测他还会有哪些遭遇呢? 生:受人歧视,没钱读书,没有同伴,没有玩具,性格孤僻,自

六年级上科技制作教案设计

六年级科技制作活动上册教案 主备人:王小娇 1.风力发动机模型 活动目的:绿色的田野上,风车滴溜溜地转个不停,带给我们无穷的乐趣……快去寻找废旧材料做一个风力发动机模型,研究它是怎样工作的。 活动准备:细铁丝、吸管、饮料瓶、塑料杯、纸杯、胶、剪刀、小刀、锥子、钳子 活动方法: 一、用锥子在纸杯底部中心钻一个小孔,杯壁剪成8等份,折成叶片超同一个方向倾斜的风叶轮。 二、将细铁丝做转轴固定在风叶轮上。 三、在饮料瓶上钻眼,装上吸管,精风叶轮转轴套上一个塑料挡片。 四、在瓶中装上沙子或小石头,保持瓶身稳定。 活动提示: 1、用风力发电挥舞彩带。将铁丝轴末端弯折,系上一根彩带,彩带会随着叶轮飞舞。 2、做一个带传动装置的风力发动机。 3、想想,风力发动机转动的快慢与什么有关。你能利用本课学习的方法,自己设计制作一个有创意的使用作品。 活动评价: 1、我的发送机做成了,我的创新设计是: 2、要使风力发动机转动快,我的办法是: 板书: 1.风力发动机模型 风叶轮塑料挡片 保持瓶身稳定。 课后反思; 2、光导水柱 教学目的: 1、初步了解光导水柱的科学概念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什么叫导光水柱。 教具: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般情况下光是直线传播的,光在水里是怎样传播的呢?今天我们做个光导水柱研究研究。 二、准备好 以小组为单位,准备好实验所需材料。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等。 三、动手做 1、在易拉罐的下部挖一个硬币大小的孔,粘上一块透明粘胶带。 2、在孔的正对面挖一个小孔,插一节吸管,周围用橡皮泥封实。 3、往盛水罐中注入清水,放在水槽中。 4、手电筒光直射在孔A上,松开夹子,手电筒光怎么了? 四、活动升华 将吸管换成长长的软管,是什么效果? 提问:大家看到了什么景象? 五、活动评价 小组里演示、自评 六、板书: 2、光导水柱 易拉罐.饮料瓶.吸管 课后反思:

科技小制作教案

1、科技小发明讲座 一、教学内容 激发学习兴趣,认识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例子。 二、活动目的: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活动的主要内容. 2.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 3.尝试构思创造方案. 三、教学重点难点: 明白“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准备 一些小发明和小制作的事例 六、教学过程: 1.询问学生:为什么参加这个兴趣活动,你认为这个活动小组主要是学习什么? 2.说明活动作用: (1)参加县每年一次的三小比赛,争取获奖,好的甚至参加全省全国的创新大赛; (2)提高自己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使自己更聪明. 人类因为有梦想,所以有了各种各样的发明创造。因为想飞得更高,所以发明了飞机;因为想听得更远,所以发明了电话……生活是这些发明创造的源泉,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却总是能激起人们创造的灵感。大家一定知道万有引力定律吧?那还多亏了不偏不倚正好砸在牛顿头上的那颗苹果。您也许因生活中的种种不方便之处而萌发各种小小的发明创造,以及各种干活多快好省的小窍门,让我们一起分享因您的发明在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快乐。

3.小发明和小制作举例: (1)中国的四大发明。 (2)铅笔的发明:从碳——两个木条夹——加橡皮,成为现在常用的铅笔。 (3)去年我到北京参加了第二届“全国中小学劳技教育重新作品邀请赛”颁奖大会,看到许多富有创意的小发明。 “妈妈抱”童鞋:有抱过小孩的朋友一定有这样的感受,下雨天的时候,小孩的鞋子总是会把大人的衣服蹭得很脏。于是聪明的人们针对这一情况发明了一种特制的童鞋。这种童鞋和一般童鞋相比,鞋尖上方多出一块半圆形的橡胶“外衣”。当下雨天小孩鞋子很脏的时候,可以先把那层“外衣”向下翻,把脏的表面隐藏起来,这样大人的衣服就不会被蹭脏。人们还可以根据需要把橡胶层设计成鲜艳可爱的动物图案,又时尚又实用。这一发明大受妈妈们的欢迎,于是这种童鞋就有了一个温馨的名字——“妈妈抱”童鞋。 创新作品:能让色盲者看见的红绿灯 问题提出:色盲者因为自己生理的缺陷,所以我们驾驶车辆,怎样让他们同样享受自己驾驶的乐趣? 改造方法:把传统的红绿黄灯图标改造,如红的用圆形,绿的用箭头,黄的用两个竖长方形。 其它说明:该作品已经申请专利,在这次比赛中获得金奖,并且被评委点名表扬。 创新作品:不咬纸的回形针 问题提出:在使用回形针的时候,经常会把纸咬破。 需要资金:几分钱 改造方法: 1.把回形针的头向外弯曲; 2.在头上加衬衫别针上的小塑料珠 3.简单介绍发明思路,学生尝试完成创造方案。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主题班会教案

科技创新与未来世界 一、设计背景 我们生存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中;曾经夸父追日,让人觉得可笑,而航天飞机却使这一梦想更进一步;曾经人们向往太空,卫星与太空望远镜已经满足不了我们的需要;古时,人一日行几十里地已是了不起的事。现代,已有了超音速飞机;电话,网络,让我们感受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也近在咫尺,而这些也正是因为有了科技的创新的结果。 纵观历史,上下五千年,人类就是在创新当中进步的。黄道婆改进纺织技术,沈括撰写《十二气历》,中国的四大发明,英国的工业革命……,任何社会变革,科技进步都是智慧的人们创新的结果。都会引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科技改变了世界,改变了我们,也会改变我们的未来。科技创新是推进人类走向未来的“加速器”,是通往未来的“金钥匙”。作为九年级的学生必须了解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及对未来世界的作用,这样才能迈出前进的道路上坚实的步伐,才能完成我们伟大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走向我们和谐的新世纪! 二、教育目标 1、提高同学们的科技创新意识,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素质和能力。 2、通过开展体验创新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科技体验活动中,充分发挥孩子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意识和对现代科技的兴趣,并从中体验发明创造成功的喜悦,进而培养

学生的创新精神。 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创新对未来世界的作用。 三、前期准备 1、班长担任主持人,负责收集科技创新的图片、音乐,准备串词。 2、团支部书记负责装饰教室,黑板上写标题插画。 3、一组同学准备和科技相关的小品。 4、二组、三组同学准备自制电动机等科技小发明、小制作。 5、四组、五组同学准备讲科技小故事。 6、六组同学准备科技诗朗诵。 四、活动过程 班主任致辞 在一些人眼中,创新是一种神秘的东西,创新的灵感似乎是极其偶然的,如同彩票中奖一般,而我以为不然。倘若你用科学的思想方法关注周围的一切,你就会发现灵感无处不在。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新世纪的朝晖已经普照大地。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你们是多么幸运,多么令人羡慕哬!自古英雄出少年。新的时代,新的机遇,新的成功……你们要抓住机遇、努力学习、努力创新、创造属于你们的未来! 第一章科技创新在身边(配乐诗朗诵六组) 甲:4200多年前中国人们就发明了陶瓷

陈情表公开课教案

《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标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充分诵读课文,为背诵课文打基础。 2、体会文中所蕴涵的浓重的情感,引导学生感悟至爱亲情。 3、体会文章的语言,感悟文章的诗意美。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祖母的深情,认识感恩。 2、理解作者层层深入的说理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深入地学习这篇流传千古的至孝美文。 二、何谓陈情? 陈——陈述、禀报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表”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虽是公文,但并不是为了表达对国家大事的意见主张,而是臣子为了向皇帝表述自己的请求。) 所以“陈情表”就是“禀告自己苦衷的奏章。 那么,《陈情表》是谁在陈情?为何陈情?陈述的又是什么情呢? 三、为何陈情? 通过介绍背景,引出本文所陈之情:孝情、忠情、苦情(板书) 四、如何陈情? (一)诵读课文 1、师范读。 2、学生集体朗读。 3、自由诵读。(思考本文的行文思路。) (二)文本解读 1、师生讨论本文的行文思路。 第一段:历述自己的悲惨境遇 第二段:续写进退两难的处境 第三段:提出孝之大理,不能就职 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2、讲解课文第一段。 (1)指名朗读第一段 (2)重点字词梳理 以:因为。夙:早时。 闵:通“悯”,指可忧患的事(多指疾病死丧)。 凶:不幸。见:用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

夺:改变。不行:不能走路。 零丁:通“伶仃”,孤独的样子。 至于:古义,达到某种程度;今义,表示另提一事的连词。 成立:古义,成人自立;今义,组织机构开始成立;理论意见有根有据,站得住。 鲜:本是“少”的意思,在这里指“没有”。 祚:福分。吊:安慰。 婴:被……缠着。蓐:通“褥”,垫子。 (3)分析第一段 ①在这一段的开始,李密说,臣以险衅,夙遭悯凶。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话在文章起什么作用? 明确:我因为命运不好,从很早的时候就遭遇了不幸的事情。起总摄作用,统领文章第一段。 ②那李密到底遭遇了哪些不幸呢?同学们看一看,李密遭遇的第一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这第一个不幸我们用最简练的话概括一下,应该怎么说比较好? 明确:父母早失或失父失母或父死母嫁。 ③李密遭遇的第二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这个不幸,用四个字概括一下,怎么概括比较好? 明确:孤苦多病。 ④李密遭遇的第三个不幸是什么? 明确: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的第三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内外无人。 ⑤李密的第四个不幸是什么?大家一起读出来。 明确: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这个不幸可以概括为? 明确:刘婴疾病。 ⑥从上面的四个不幸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早年是李密孤苦多病,祖母照料他,而后来则是祖母年老多病,李密照料祖母。祖孙二人的关系可以概括为? 明确:相依为命。 李密和祖母相依为命,这样的意思在第三段中也有照应,有强调。大家一起读出来,看看是哪些句子。 明确: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李密陈述自己和祖母相依为命的情况,目的是什么? 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朝廷是如何步步紧逼的呢?请大家预习课文第二、三两段,我们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讲到了李密本不能出仕,但朝廷又在对他步步逼迫。我们一起来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四年级下册全册).docx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教案 ( 四年级下册全册 )

小学科技制作活动(四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 花山小学向明军

第一课伞翼风筝 教学 教学目标检测目标(含样题)内容 1、能按照教材上的方能制作简易的伞翼风 法把吸管做成各个零筝。 件。 2、能利用吸管和竹条 制成规格均匀的伞架。 制作3、认识风筝的基本组成:骨架、翼(蒙)面、 伞翼 尾巴、提线、放飞线等。 风筝 4、在装饰风筝图案纹 样的过程中,展示自己 的绘画能力。 5、鼓励学生制作不同 式样的风筝,培养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1、初步掌握放飞伞翼对自己的风筝进行调放飞风筝的技巧。试使它能顺利飞上风筝 2、知道风筝飞行的平天。 衡主要是靠长长的尾

巴。 3、培养学生在处理放 飞风筝活动中与其他 同学风筝交叉情况时 的谦让精神。 参考风筝是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风筝在空中资 料靠风力与拉力共同作用克服风筝的重力后升 空飞行,升力的大小与风压、风筝线的拉力及提 线与风筝面的夹角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当风筝 在某一提线角放飞,风对风筝的升力面产生的 压力和风筝线的拉力的合力大于风筝的重 力时,风筝升空,拉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增大, 风筝飞行陡度增加,随着风筝的上升,风筝在 空中的姿态的改变,其升力有效面积不断减 少,当升力等于重力时,风筝处于平衡,这时 滑翔在空中某一高度。每只风筝在合适的风力、 合适的提线角、合理地运用放飞技巧,使风筝 飞行在最佳陡度。 教学放风筝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但是过程 平时他们放的风筝都是在外面买的,样子大多 会有些重复。如果能拥有一支自己制造的,独 一无二的风筝,应该是件快乐的事情。所以组

感受科技创新教案

感受科技创新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9课科教兴国 第一课时感受科技创新 5.18. 主备人:李艳 教学目标: 感受科技创新给生产、生活带来的重要影响,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理解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意义。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难点: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设计: ●播放歌曲《月亮之上》 ●多媒体展示图片并做简要介绍 ●说一说:还有哪些生活用品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轻松和方便未来的家庭生活还会有哪些变化 想一想:你们所想象的变化,怎样才能取得 ●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改变着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比一比:看谁说得多 中国古代的科技成就及人物有……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及重要人物…… 世界的科技成就及人物…… ●展示一组图片并做简要介绍。 ●归纳: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高科技的兴起,把新科技革命的浪潮进一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推进、推动了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

●分组学习交流:结合课前搜集上述三个方面事例的材料,选派代表介绍详细情况,说明这些科技成就对我国的重要影响 ●小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是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强大动力。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决定着各国在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尊严。我国的一些高科技领域已经居于世界的先进水平。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的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的差距,为此,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努力缩短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科技发展上的差距,争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阅读思考(教材P114材料) 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你从上述材料能获得什么启示 ●启示: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都是与科学家的辛勤思考和艰难探索分不开的。 ●活动交流 其实创新离我们并不要遥远,我们的许多奇思妙想在将来可能成为现实,把你的奇思妙想说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或你的同学有没有什么小发明、小创造说出来听听:______________ 我们都是未来的创新人才,你打算在哪一方面发展自己____________ 案板书设计: 感受科技创新 (1)现代生活离不开科技 (2)我国科技取得的成就及发达国家的差距 (3)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4)树立科学精神,提高自身素质 自备与反思:

语文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28课《陈情表》教案

20课《陈情表》教案 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至真至诚的亲情忠情;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文思缜,脉络分明,陈情于事、寓理于情的构思艺术和 骈散结合形象生动的语言艺术; 3.继续指导学生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和相关文化常识; 教学时数: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背诵第一、三段,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后人对该文的评价导入。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 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 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文章言辞恳切,真挚动人。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 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二、熟读背诵 1、学生轻声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词句: ○1注意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和在词义: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门衰祚薄日薄西山茕茕孑立床蓐 猥以贱微生当陨首责臣逋慢犹蒙矜育过蒙拨擢宠命优渥 期功强近终鲜兄弟除臣洗马刘病日笃更相为命 ○2注意以下加点虚词的词义和用法: 以:臣以险衅臣以供养无主猥以微贱臣具表以闻圣朝以孝治天下但以刘日薄西 山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 ○3注意以下加点的实词: 慈父见背二州伯牧所见明知形影相吊晚有儿息逮奉圣朝察臣孝廉举臣秀 才拜臣郎中拜表以闻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犹蒙矜育不矜名节愿乞终养听 臣微志庶刘侥幸不胜…之情臣之辛苦 ○4注意以下句式: 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2、简要疏通以上词句。 3、指导学生朗读全文,提醒学生注意各段的感情基调。 第一段:凄苦,悲凉; 第二段:感激,恳切; 第三段:真挚,诚恳; 第四段:忠诚,恳切,期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