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题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题

6、

盖住的数字是几?45÷ =5×8 =24 2× =18 ÷4 =9 6× =18 ×3 =15

检查方法:盖住积,再次进行计算,看看计算出的结果与等

号后的数字是否一样。

方法:

根据

给出的数

实际,就想

几的乘法

口诀。

2、表内除法(二)

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

一、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1、看图列式

一共有多少个蘑菇?

× = ()

乘加、乘减混合运

算,先算乘法,再算

加法或减法。

注意:

1、运算顺序

2、运算符号

2、口算

18-6×3= 7×9+7= 4×9-6=

14+2×3= 25÷5+15= 10-9÷3=

二、乘、除混合运算1、摆一摆、算一算

练习:

用5根小棒可以摆一个

用这些小棒摆,可以摆几个?

= ( )

乘、除混合运算,按

照从左到右的顺序

进行计算。

注意:

运算符号

2、口算3×2×8= 2×4÷8= 48÷6÷4=

三、拓展训练1、填空

5×4 = 5×3 +()

2×2 +()= 2 × 3 = 2×4 -()

3×6 -()= 3 × 5 = 3×7 -()

可以根据乘法的意

义计算,也可以先计

算出一个算式的结

果,再根据结果进行

计算。

2、关于混合运算的

灵活运用

1、计算8÷2×9,运算顺序是:

先算再算

2、算式和

合起来可以写成4×9÷6。

根据乘除混合运算

进行填空。

三、综合练习1、看图列式,体会乘、

除法含义及关系。

2、解决实际问题

1、看图写出两个乘法算式、两个除法算式。

2、21个

(1)如果小白兔每天吃3个,可以吃几天?

(2)如果这些萝卜吃了一个星期,小白兔平均每天吃几个?

(3)如果每天吃5个,吃了4天后,剩多少个?

(4)如果每天吃4个,小白兔要吃6天,够吗?

实际问题

类型主要内容举例

加、减两步应用题1、从一个数

里连续减去

两个数

(1)妈妈带了1000元,买了一部电话和一台饮水机。还剩多少元?

电话250元饮水机300元

(2)学校买来720本图书,送给一年级100本,送给二年级260本,剩下的放入图书

馆,放进图书馆多少本?

(3)同学们要折340只纸船,第一天折了170只,第二天折了130只,两天后还差多

少只纸船没有折?

(4)王老师买了一套西服,给了售货员400元,找回20元,西服上衣280元,西服

裤子多少元?

4、混合运算和实际问题

二、估算看估算的数接

近那个整百或

整千的数。

1、说一说,下面的数最接近那个整百或整千数。

397 502 1910 2802 491

()()()()()

2、估计算式的结果

估算一下,下面那些算式的得数比5000大,在算式下面画横线。

1930+3000 8200-2988 10000-3590-1900

3100-1899 2000+999+1870 1900+4909-1000

注意审题,是

不是必须估

成整百或整

千数。

可以估成几

千五百或只

估一个数。

三、笔算几百几十进位

加,退位减。

210+490= 630-290=

5400-4600= 5400-3700=

满十向前进

一位,不满十

不能进。

满十向前一

位进一,点进

位点。

不够减,从前

一位退一,点

退位点,本位

加十再减

6、千克与克的认识

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

一、

认识质量单位1、认识质量单位

2、建立1千克、1

克的质量

3、千克与克之间

的进率

1、表示质量的单位有()和(),

它们的分别用字母()和()表示。

2、1大袋洗衣粉大约重1千克。

1小袋波力海苔大约重1克。1个2分硬币约重1克。

1袋饼干大约重100克。

1大袋薯片大约重200克。

1千克=1000克1kg=1000g

注意“分别”说明

后面字母的顺序要与前

面你填写的单位的顺序

一致。

在做给物体填单位

的题目时,可以与给出

的集中物品比较。

二、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1、在括号里填上

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个苹果大约重240()。

(2)一袋方便面大约重110()。

(3)妈妈买来的西瓜重6()。

(4)小亮的书包约重4()。

(5)电视机的包装上写着“总重28()”。

(6)小明的体重30(),他的一支笔重30()。

(7)一袋盐大约重500()。

(8)一个苹果大约重190()。

(9)一只鲸鱼大约重9000()。

(10)

方法:

一看物

(想一想所给物品在

生活中的样子,它重不

重?)

二看数

(看给出的数是大数还

是小数,结合物品填单

位)

三看结果

(对照我们知道的洗衣

粉1千克,海苔1克,

比一比,检查一下)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3 kg =()g 2000 g =()kg

6000克 =()千克()kg = 7000 g

6千克>()克 7000 g <()kg

4千克<()克 3000 g >()kg

注意符号:看清是“=”

还是“>”或“<”,符号

不同,填的数不同。

是“>”或“<”时,

要先换算成单位一样的

题目后再填空。

3、在()里填上>、<或 =

3千克()3000克 1400克()2000克

1kg()999g 4500g()5kg

1700克()1700千克 18千克()1800克

700g( )70kg 990g( )1000g 3300g( )33kg

注意:单位不一样的先

把单位统一后再比较。

1千克=1000克

(1后面加了3个“0”)

4、口算45kg+47kg= 360g+500g= 43kg-29kg=

3200kg+900kg= 270g+30g= 1kg-600g=

320kg-80kg= 5100g-900g= 2kg-1300g=

1、计算要准确

2、结果加单位

5、看台称,读出

物体的质量。

西瓜重:西红柿重:1、看清称上的单位是

“千克”还是“克”。

2、看箭头所指的数字是

几。

6、解决问题1、1个2分硬币约重1克,()个2分硬币约重

10克。

2、10袋饼干重1千克,一袋饼干重()克。

3、1块糖约重10克,()块糖约重10千克。

4、一筐桃重38千克,筐重2千克,桃重多少千克?

5、1千克西瓜2元,一个5千克的西瓜多少元?

6、7只鸭子21千克,一只鸭子多少千克?

7、拓展练习一只鸡重2千克,一头猪重多少千克?

一头猪9只鹅

1只鹅4只鸡

5 3

7、图形的运动(一)

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

一、图形1、锐角和钝角

1、根据要求(给出一个点,或一条边)画出一个钝角、锐

角和直角。

··

2、画出一个直角大的角,画出一个比直角小的角。

3、会从实物中找到钝角、锐角和直角

如何正确的画角,画角

的工具使用

二、变换2、平移和旋转

1、结合生活实例,感知平移、旋转现象。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

平移后的图形。

三角形先向()平移()格,再向左平移6格。

·平移:物体或图形在

直线方向上移动,而本

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

改变,就可以近似地看

作是平移现象。

·旋转:物体以一个点

或一个轴为中心进行

圆周运动,就可以近似

地看作是旋转现象。

(摆动也属旋转现象)

8、数据收集整理

3、二年级一共有多少学生?(

)人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解决它吗?

9、数学广角

类型主要内容举例重点说明

一、图形的排列规律形状和颜色

的循环变化

1、基本练习

? ??

???? ??? ???

?①②③①②③?②③?①

2、提高练习

?

?

?

注意:图形

变化的规

律,图形变

化的方向

二、数列的排列规律一个数列每

相邻两项的

差组成的数

列是等差数

1、基本练习

①4、6、8、()、12、()。

②1、4、9、16、()、()。

③35、()、29、26、()、()。

④9、18、27、()、()。

⑤3、6、8、11、13、()、()。

⑥2、3、5、8、13、()、()。

⑦99、94、89、()、79。

⑧25、1、30、2、35、3、()、()

2、变式练习

在2、3、5、8、12、16、23、30中找出一个与众不同的数。

注意:找出

数列之间

的规律,再

填数

三、判断题1.小红的手上分别拿着白球和黑球,她左手拿的是白球,右手拿的一定是黑球。()

2.毛毛和平平分别拿着香蕉和梨,毛毛拿的不是香蕉,平平拿的肯定是梨。()

3.公园里有旋转木马、过山车、激流勇进,小方不敢玩过山车,她只能玩旋转木马。()

4.玛丽不是美国人,一定是法国人。()

5.二年级的小雨不是男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四、思考题(一)、甲、乙、丙三位老师分别教语文、数学和英语。已知:1.每个老师只教一门课。

2.甲上课全用普通话。

3.外语老师是一个学生的哥哥。

4.丙是一位女教师,她比数学老师年轻。

请问三位老师各教什么课?

(二)、有香蕉、苹果、橘子三种水果。小刚说:“每人只吃一种水果,我不吃橘子。”小林说:“我既不吃苹果,也不吃橘子。”猜一猜他们三人各吃什么水果?

(三)、请根据甲、乙、丙三人说的话判断他们年龄的大小。(1)甲:我比乙大3岁;

(2)乙:我比丙小2岁;

(3)丙:我比甲小1岁。

判断()>()>()

(四)、帮小动物找家。

森林里的小鹿、熊猫、小羊、猫和小兔分到了新房子。小鹿说:猫在我的左边。

小羊说:我家的左边是熊猫家,右边是小兔家。小兔说:右数第3家就是我家。

你能帮他们找到各自的新家吗?

(五)、猜一猜下面小动物各住几号房间。

公鸡、小羊、熊猫、梅花鹿和松鼠去旅游,它们住在宾

二年级下期末数学试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卷面总分:100分;答卷时间:60分钟) 一、直接写出得数(每题1分,共12分) 1000-400 = 500+80 = 30×3 = 12×4 = 300+300 = 770-70 = 4×90 = 3×23 = 11×9 = 2×44 = 460-400 = 6×50 = 二、用竖式计算,有★的算式要验算(每题计算2分,验算加1分,共16分) ★46+389 ★857-777 318+507+112 7 × 41 68 × 5 47÷6 70÷8 三、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把右边的铅笔分给小朋友。 如果每人分2枝,可以分给()人; 如果每人分3枝,可以分给()人,还剩()枝。 2. 在()里填数。 (1)600、700、800、900、()。 (2)496、497、498、499、()、()。 3. 估计下面各题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1)592-308的差大约是()。

(2)603+289的和大约是()。 (3)78 × 9的积大约是()。 4. 上面的线段长()厘米,如果用“毫米”作单位是()毫米。 这条线段比1分米短()厘米。 5. 体育场在学校的()方向; 少年宫在学校的()方向; 图书馆在学校的()方向; 展览馆在学校的()方向。 6. 庆祝“六一”儿童节的会场上有三种颜色的花。 黄花比红花少()朵, 黄花有()朵。 蓝花的朵数是红花的()倍, 蓝花()朵。 四、选择合适的答案,在□里画“√”(每题2分,共12分) 1. “□÷2 =3……□”是有余数 2.一块三角尺上有三个角,最大 的除法,它的余数是多少?的那个角是什么角? 1□2□3□钝角□直角□锐角□ 3. 小明的画片比小强少一些, 4.动物园的猴山在熊猫馆的西 小强的画片比小林多一些。北方向,熊猫馆在猴山的什三个人中,谁的画片最多?么方向? 小明□小林□小强□东北□东南□西南□5. 右边算式的和是800多, 6. 13个十是多少? □里的数是几?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考试卷人教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试卷 一、口算:(20题,每题0.5分,共10分) 16÷4= 20÷5= 36÷9= 5 + 5 = 7×8= 27÷9= 35+55= 86–35= 48÷8= 54÷6= 7× 3= 5÷ 5= 64+9= 17–9= 83–73= 42÷7= 6×2= 32÷8= 21+3= 16÷2= 二、脱式计算:(每题3分,共12分。) 72÷(52–44) 7 × 8–15 5 + 9×6 4 + 4×8 三、填空:(共34分)(其中第7小题占8分,其余每空占1分) 1、24÷4=(),口诀:,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2、请在○里填上“+”、“–”、“×”或“÷”。 8○2=6 9○3=3 6○6=36 35○7=5 6○4=10 18○2=9 3、请在□里填上适合的数: 4×□=28 □×6=42 56÷□=7 49÷□=7 72÷□=9 5×□=20

4、有21根小棒,每3根摆一个,可以摆()个。 5、 的个数是的()倍。 6、将下列算式填在合适的()里。 4×5 12÷2 8×1 72÷8 42÷6 ()> ()>()>()> ( ) 7、给“< ”“ >”“=”找家。(每小题2分,共8分) 32+9〇6×7 15-3〇12÷4 3+3〇3×3 7×9〇8×8 四、我会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32÷8=4 读作32除8等于4。 ( )(2)、拉抽屉是旋转现象。()(3)、小明有35元,我有5元,我的钱是小明的7倍。()(4)、比直角小的角是锐角。() 五、画一画:(共7分) 1、分别画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并写出它们的名称。(3分) 2、画出下面图形向右平移8格,再向下平移4格后的图形。(4分)

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模拟试题及答案

二年级数学模拟试卷 一、填空。(共26分。其中第1、5、6题4分,第4、7题3分,第2、3、8、9题2分。) 1、 ÷=(盘)……(个) ÷=(个)…… 2)个一合起来是607;486里面有()个百、()个十和()个一。 3、44里面最多有()个5,53里面最多有()个6。 4、999前面的一个数是(),后面的一个数(),598和602都比较接近()。 5、在○里填上“<”“>”或“=”。 698 703 420 402 300+60 30+600 10分米 99厘米497 947 987 897 296+305 600 5毫米 4厘米 6、在()内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小明量得一块橡皮长35(),一元硬币厚度大约2(),一枝铅笔长2 (),估计学校旗杆高约24()。 7、根据每组数排列的规律接着往下写。 (1)320、330、340、、 (2)807、808、809、、 (3)950、900、850、、 8、÷= 8……3 , 除数最小是(),这时被除数是()。 9、用5、8、3组成四个三位数,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写出来。 ()<()<()<()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0分。每题2分) 1、用5、4、0、2中的三个数字组成的数中,最大的一个数是()。 A、504 B、452 C、542 2、3□9﹥328 □里最小填()。

A 、2 B 、3 C 、9 3、下面哪道题的结果大于700。 ( ) A 、445+198 B 、382+402 C 、167+417 D 、299+185 4、“548”的“4”表示( )。 A 5、3位老师和53个学生坐船过河,每条船最多坐6人,至少要( )只船才能一次就把他们送到对岸。 A 、10 B 、8 C 、9 三、计算。(共24分) 1、直接写得数。(9分) 230-30= 80+200= 72÷9= 40+70= 380-80+200= 600+400= 6×7= 20+800= 330-300= 700+300-400= 760-700= 50+90= 43÷6= 500+60= 45÷5÷3=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共15分。第1题3分,其余每题4分。) 57÷8= ☆65+127= ☆366+548= 263+408+146= 四、观察操作题。(共10分。第1题8分,每空1分。第2题2分。) 1、 北

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小学数学二年级期末试卷 (监考教师念题一遍,120分钟完卷,满分100分)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2分)。 1、5米-100厘米=( )米6米+39米=( )米 2、你喜欢的乘法口诀是( ),你能根据这个口诀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吗?( ),( )。 3、( )里最大能填几? ( )×8<65 ( )<5×9 30>5×( ) 4、2800克=( )千克( )克 6千克=( )克。 5、48÷8=( ),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 6、一个数千位上是9,百位上是2,其他位置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读作( )。 7、大于989的:三位数有( )个,从( )到( )。 8、72里面有( ) 个9。54是9的( )倍。 9、两千里面有( )个百,( )个一千是—万。 二、是非审判庭。对的在( )里画“√”,错的画“×”。(5分) 1、钟表上显示3时,时针和分针成一直角。 ( ) 2、最小的三位数和最大的三位数相差900。( ) 3、计算8×7和56÷7时,用的是同一句口诀。( ) 4、两千克米比两千克棉花重。 ( ) 2080。( ) 三、选择。(5分)

l.1300里面有( )个百。 A.3 B.1 C.13 2.除数是6的算式是( )。 A.24÷6=4 B.35+6=27C.5×6=30 D.17-6=11 3.下列不是长度单位的是( )。 A.千米 B.厘米C.米 D.克 4.1只青蛙四条腿,6只青蛙()条腿。 A.12 B.24 C.30 D.18 5、二年级同学大约重25()。 A.千米 B.千克C.米 D.克 四、数学高速路。(32分) 1、口算。(8分) 48÷8= 9×9= 3×6= 2×6= 8×3+4= 36+4= 56÷7=9+57= 21÷3+9=5×6= 18+60= 9×3=5×5= 38-18+25=41-2= 7×5-3= 2.用竖式计算。(15分) 786+4829 1090×9 75—46+31 6125÷6461+298+23 3、递等式计算。(9分) 418×6+3604 4180÷(119-115)

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

二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 一、填一填 1.28里面有________7,64除以8等于________。 2.4个4是________,30是5的________倍。 3.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________。 4. 8除以2,商是________。 5.正方形有________个直角,3个正方形共有________个直角。 6.认真观察下图中的各个角 锐角是________;钝角是________;直角是________。 7.填上“>”“<”或“=”。 8________72÷9 6×8________40 20÷5________5 6________42÷7 7×6________41 24÷4________5 8.填上“+”、“-”、“×”或“÷”。 42________6=7 3________6=18 20________5=15 35________5=40 49________7=7 48________8=6 9.帮小猴子分桃子。 有________个桃子,平均分给________只猴,每只猴得到________个。 二、我当小裁判

10.飞机螺旋桨的转动是一种平移现象。() 11.钝角比直角和锐角都大。() 12.5个5相加是多少,算式是5+5=10。() 13.18÷6=3表示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14.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我会选。 15. 12÷4读作:() A. 12除4 B. 12除以4 C. 4除以12 16.下列现象( )是平移。 A. 电风扇旋转 B. 推拉门打开 C. 车轮转动 17.一支笔9元钱,小明有40元钱,能买( )支笔。 A. 6 B. 5 C. 4 四、计算。 18.直接写得数。 54÷9=5×8=54+6=7÷7= 64-8= 7×3= 32÷8= 36÷6= 19.算一算。 (1)3×9+23 (2)81÷9+42 (3)64÷8×8 (4)4×9÷6 五、解决问题。 20.填一填。 六年级各班种树情况统计表 班级松树杨树合计 ________ 六(一)18棵比松树多7 棵 24棵________ 六(二)比杨树少4 棵

【常考题】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常考题】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妈妈要买一双308元的运动鞋和一套480元的运动服,至少应带()元。 A. 700 B. 750 C. 800 2.从900里减去下面(),结果不小于500。 A. 512 B. 400 C. 389 3.1千克铁和1千克棉花相比较,() A. 铁重 B. 棉花重 C. 它们一样重 4.一个鸡蛋大约重()。 A. 500克 B. 50克 C. 5克 5.循环小数5.678678.…的小数部分的第十位上的数字是()。 A. 6 B. 7 C. 8 6.□÷○=8……6,当除数最小时,□里应填() A. 70 B. 62 C. 46 7.一支钢笔8元,妈妈拿了50元钱买了3支,还剩多少钱?正确的列式是()。 A. 8×3+50 B. 50-8×3 C. 50-8-3 8.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 B. 7 C. 6 9.小月把一根20厘米长的铁丝剪成同样长的小段,围成一个图形,每个图形的每条边长都是5厘米,她围成的是()。 A. B. C. 10.下面是三(一)班5个同学踢毽子情况统计表。 小丽小红小明小强小鹏 3334302819 A.小丽 B.小红 C.小明 D.小鹏 (2)()踢得最少。 A.小丽 B.小红 C.小明 D.小鹏 11.小红将一张正方形的纸对折两次,并在中央打一个孔,然后将其展开,展开后的图形不可能是()。

A. B. C. 二、填空题 12.填一填。 1千克=________克 3000克=________千克 5000克=________千克 7千克=________克 6千克=________克 4000克=________千克 2千克=________克 9000克=________千克 13.132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1”在________位,“3”在________位,个位上是________。 14.○÷☆=8……5,☆最小是________,这时○是________。 15.在横线里填上“>”“<”或“=”。 30-15+9________34 (25+ 7)÷4________10 18+8×2________32 16.被减数是48,减数是8,差是________,再除以5,商是________, 17.拨动算盘是________现象. 18.写出两个商是4的除法算式。 ________ ________ 19.一家鞋店销售5种尺码的某款皮鞋:22.5,23,23.5,24,24.5。为了了解销售情况,商店统计了一段时间内的销售情况。(如下表) 尺码22.52323.52424.5 售出371183 尺码的鞋。 三、解答题 20.在计数器上用3个珠分别表示出所能组成的最大的四位数和最小的四位数。 21.一根绳子长38米,每4-米剪成一段,可以剪成这样的几段,还剩几米? □÷□=□(段)......□(米) 22.李老师买了一套茶具。茶壶一把25元,4个杯子一共20元。一把茶壶比一个杯子贵多少元?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整理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整理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1、把一些物品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按指定的份数平均分是等分;把一些物品按每几个一份平均分是包含分。 3、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几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用除法计算。只要是平均分;就可以用除法计算。 4、在除法算式中;除号前面的数叫被除数;除号后面的数叫除数;所得的数叫商。 如:20 ÷ 4 = 5读作:20除以4等于5。 ┆┆┆ 被除数除数商 5、被除数÷除数=商、商×除数=被除数、被除数÷商=除数。 6、因数×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7、单价×数量=总价、总价÷数量=单价、总价÷单价=数量 8、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第三单元《图形的运动》 9、对称现象和轴对称图形:对称是指左右两边完全相同的现象。 10、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对称轴。 11、平移:是指物体或图形沿直线运动的现象;平移后只是位置发生变化;物体或图形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没有改变。 12、旋转:是指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条固定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旋转时;本身的形状、大小不变;但是方向发生了改变。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13、混合运算规律: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③算式里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 14、有余数除法应用题: ①解决乘船(车)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用“进一法”。②解决购物问题时;如果有余数;要用“去尾法”。③解决规律排序问题时;找出排列规律是关键。15、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最大的余数比除数小1;最小的余数是1。 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 16、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 17、万以内数的读法:从高位读起;千位上是几就读几千;百位上是几就读几百;十位上是几就读几十;个位上是几就读几;中间有一个0或者两个0;只读一个“零”;末尾不管有几个0;都不读。 18、万以内数的写法:从高位写起;几千就在千位上写几;几百就在百位上写几;几十就在十位上写几;几个就在个位上写几;中间或末尾哪一位上一个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0。 19、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①位数不同时;位数多的数就大。②位数相同时;先比较最高位上的数字;最高位上的数字大的那个数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数字相同;就比较下一位上的数字;一位一位的比较下去;直到比出大小。 20、用算盘记数:在算盘上选择靠右边的某一档作为个位;向左依次为十位、百位、千位、万位。拨珠时;一个下珠表示1;一个上珠表示5。 21、最小两位数是10,最大的两位数是99; 最小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三位数是999;最小四位数是1000,最大的四位数是9999;最小的五位数是10000,最大的五位数是99999。 22、数的组成:看每个数位上是几;就由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组成。 23、整百、整千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1)把整百、整千数看成几个百;几个千;然后相加减。

二年级期末数学试卷

二年级数学 姓名得 分 一、填空。 1.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距离时,可以用()作单位。 2.把6+6+6+6+6改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3.求4个5相加的和,列加法算式是(),列乘法算式是()或()。 4.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要用()计算。 5.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要用()计算。 6.求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多少,要用()计算。 7.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计算。 二、画图。 画出比下面线段长3厘米的线段。 三、列式计算。 1. 9个7相加的和是多少? 2. 8是2的几倍? 3. 9的3倍是多少? 4. 54里面有几个9? 5. 9乘3的积是多少? 6. 把63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多少? 四、应用题。 1.学校买来一批图书,分给一年级26本,分给二年级38本,还剩下32本。分给两个年级一共多少本?学校买来图书多少本? 2.学校买来36盒粉笔,平均分给4个班用,每个班分到几盒?如果每班分给6盒,买来的粉笔可以分给几个班? 3.学校绘画活动小组有8人,科技活动小组有40人。(1)科技活动小组的人数是(2)绘画活动小组比科技 绘画活动小组的几倍?小组少多少人? 4.学校果园有桃树6棵,苹果树的棵数是桃树的9倍。 (1)苹果树有多少棵?(2)桃树和苹果树一共有多少棵? 数学第三册期末试卷 姓名得分 一、直接写出得数。(16分) 6×3= 35÷7= 58-39= 72÷8= 54÷9= 56÷7= 9×5= 7×6= 21÷7= 6+3= 5×7= 30÷5= 63÷9= 18÷6= 14÷7= 81÷9= 7×7= 2×8= 4×8-9= 4×2+3= 64÷8×5= 36÷9÷2= 2×4×3= 4×6÷8= 42÷7×3= 4×2+3= 7×6-2= 5+3×6= 9-2×3= 32÷8×4= 二、填空。(20分) 1、在()里填上“米”或“厘米”。(3分) 小明身高125(),黑板长大约4( )。数学课本大约长24 ()。 2、在()里填上“时”、“分”或“秒”。(4分) 我们每天在校时间大约是6()。小方跑100米大约要16()。 看一集动画片要25()。脉搏跳78下大约要1()。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3分) ()×6=30 5×()=20 6×()=36 ()×3=12 ()×4=16 ()×5=5

最最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题

二年级数学(下)期中试题 一、填空。12. 22只香蕉,平均分给5只猴子,每只猴子分()只,还余()只。 算式是÷=(只)……(只)。2. 在÷6=4 ……中,余数最大是()。 3. 3个百是( )。4个百和8个一合起来是()。 4. 有一个数,千位上是2,十位上是5,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 5. 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相差( ),9899再添上1是( )。5020读作(),八千零五写作()。 6. 按规律填数:(1)5070、5080、()、()(2)6010、6005.()、() 7. □里最大可以填几? 4560<□780 □01<686 524>□65 6200<□350 8. 在100、480、510和1000这四个数中,比500大得多的数是()。比500小一些的数是(),和500最接近的数是()。 9. 李平用8、2、6、0四个数组成的最大四位数是(),最小四位数是()。 10.5厘米=()毫米 40分米=()米 11.在括号里填上“>”、“<”、“=”。 2000千米○2米 40米○400分米 9厘米○1分米 二、选择。(6分)1.下面各数中,最接近600的数是()。A.598 B.697 C.508 2.1500里面有15个() A.千 B.百 C.十 3.6个十和4个百组成的数是()A.640 B.460 C.406 4.要计量从泰安到北京的路程用()作单位比较合适。A.米 B.分米 C.千米 5.一个百一个百的数,数到3900,下一个数应该是()A.3901 B.3910 C.4000 6. 一万里面有多少个100?正确的是:()A.10个 B.100个 C.1000个 三、判断。(5分)1.636中的两个6都表示6个一。() 2.37÷6=5……7. () 3.从右边起,第三位是千位。() 4.9分米+10厘米=10分米。() 5.用4、2、8、0组成一个最小的四位数是4280.()四、计算。)1.直接写得数 110-60= 300+70= 1000-40= 350+75= 8000-3000= 980-80= 3400+700= 1000-200= 4×7+7= 8×9-9= 81÷9+27= 48÷7+42= 2.估算。 387+301≈298+604≈689-421≈ 451+198≈ 975-452≈ 869-288≈3.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喜欢的方法验算*题。 (1)400-24=(2)674+316= (3)633-529=(4)635+204= (5)*562-313= (6)80÷9= 五、连线。(6分)你的数学课本大约长130厘米 小明的身高大约是 75千米 泰安到济南的距离大约是 2分米 六、解决问题。(30分)1、购物。(12分) 58元/部 135元/套 785元/个 69元/套 (1)买一部和一套共花多少钱?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最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下期末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000克海棉和2千克铁比较() A. 铁重 B. 海棉重 C. 一样重 2.下面各数中,一个零也不读的是()。 A. 2905 B. 9500 C. 9020 3.478+281,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它们的和比1000大一些 B. 它们的和大约等于760 C. 478不到500,281不到300,它们的和不到800 4.我们每天吃进的食物大约有()。 A. 2克 B. 2千克 C. 2000千克 5.一条船限坐4人,27个人去乘船,至少要租()条船才可以一次过河。 A. 8 B. 7 C. 6 6.60×8+5和60×(8+5)相比,结果相差()。 A. 60 B. 295 C. 0 7.一支钢笔的价钱是6元,李老师用54元可以买()支。 A. 9 B. 8 C. 48 8.下面现象中,平移的有()个。 ⑴轮船在水里航行 ⑵荡秋千 ⑶风扇叶片的运动 ⑷升降机运动 A. 2 B. 3 C. 1 9.在一道没有余数的除法里,除数与商的积加上被除数等于360,被除数是() A. 180 B. 360 C. 90 10.学校有8个班参加了回收废报纸活动。第一天回收废报纸43千克;第二天回收废报纸38千克;第三天回收废报纸39千克。平均每天回收废报纸()千克。 A. 39 B. 40 C. 41 D. 42 11.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一定要比除数小。 A. 商 B. 被除数 C. 余数 二、填空题 12.从大到小排列:505克、5500克、5千克、555克、51千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8930是________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__位,9在________位上,个位上是________。 14.在横线上填上“>”“<”或“=”。 6×8________16 49÷7________8 6×3-7________6×2+7 56÷8________63÷9 72÷9________7 32÷8+15________35÷7+14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复习资料 一、数据收集与整理 数据收集与整理是统计的知识,一旦收集了数据,第一步就是整理数据,它一般包括对数据收集,整理成册,图表描述,分析图表,最后得出结论。 理解一格代表10个单位、一个代表50个单位、甚至更多单位的统计图。 熟练运用画“正”字的方法整理数据。 二、表内除法(一、二) 1、平均分的含义:把一些物品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除法的2种含义: 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总数÷份数=每份数。 把一个数量按每份是多少分成一份,求能平均分成几份;用除法计算,总数÷每份数=份数。 3、除法算式的读法: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读作除以,“=”读作等于,其他数字不变。 24÷4=6 读作:24除以4等于6 4、除法算式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 5、用乘法口诀求商,想:除数×商=被除数。 6、用乘法和除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所求问题是总数,用乘法计算;所求问题是份数或每份数,用除法计算。 7、在需要提出问题并解决时,可以提: ①加法的问题:求总数,“谁和谁一共是多少?”。 ②减法的问题:进行比较。“谁比谁多多少?;“谁比谁少多少?”。 (一)、填空。 1. 在12÷6=2中,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2.有12个△,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份,算式()。 3.20÷5=4表示把()平均分成()份,每份是()。 4.20÷4=(),用的乘法口诀是()。 5.用18个○摆一摆,每堆3个,可以分成()堆;每堆9个,可以分成()堆。 6.被除数是12,除数是6,商是()。 7.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3×()= 15 ()×4 = 16 5×()= 25 ()÷2 = 5 20÷()= 4 ()÷()= 4 (二)、写算式。用一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1) 四九三十六二七十四三八二十四 (2)先口算下面各题,再将可以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两个除法算式连起来。 8÷2= 18÷3= 20÷5= 30÷6= 18÷6= 8÷4= 30÷5= 72÷9= 72÷8= 20÷4= (3)7×()=56()×6=48 (4)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6×()<55 5×()<32 (三)、写算式。写出除法算式并计算。

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新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 一、选择题 1.深圳→厦门的动车除了起点和终点处,中间停靠5个站,铁路部门要为这趟列车准备()种不同的车票。 A. 10 B. 20 C. 21 D. 42 2.算盘的一个上珠表示5,一个下珠表示1(如图),现在用1个上珠和2个下珠,一共可以表示出()种不同的三位数。 A. 6 B. 12 C. 21 3.做完一份二年级数学试卷大约需()。 A. 6时 B. 6分 C. 60分 4.钟面上的时针在数字“2”和“3”之间,分针指向“7”,秒针指向“1”,这时是() A. 2时7分1秒 B. 3时35分5秒 C. 2时35分5秒 5.用“二八十六”这句口诀计算的算式是()。 A. 2+6 B. 8×8 C. 2×8 D. 24÷8 6.请你判断:下面方案是从空中看到的“绿色金字塔”.(即此种方案按一定顺序种植,若干年后会形成“绿色金字塔”)() A. B. C. D. 7.4个6相加,列式错误的是()。 A. 4+6 B. 6+6+6+6 C. 6×4 8.图中有()个直角。 A. 4 B. 6 C. 8 9.超市商品大减价,下图书包减了()元。

A. 6 B. 16 C. 14 10.下列物体中,高度约是2米的是()。 A. B. C. 二、填空题 11.用6、7、8组成的最大的三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________,和是________。12. (1) 10分10分地数,数________次就到1小时了。 (2) 5分5分的数,数________次就到1小时了。 1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________ ________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单元练习题精选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1单元试卷 一、青蛙回家:用线把青蛙和荷叶连起来。 二、你能算得又快又对吗? 22+13-6 65-5×9 63÷(32-23) 三、解决问题。 1、妈妈买了4支钢笔,每支8元,又买了1支毛笔,每支5元,妈妈买笔共用了 多少钱? 2、二年级同学去图书馆看书,女同学有18人,男同学有27人。每5个人坐一张 桌子,一共需要几张桌子? 3、李老师买这套衣服够钱吗? 四、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 1、小青有30元,买了6支钢笔后,还剩多少钱?

2、小青妈妈有60元,买了一本故事书后,还能买几个笔盒?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小学二年级数学第2单元试卷 一、口算我最快。(8分) 72+8= 45-9= 36+6= 32-8= 18÷3= 8×7= 30÷6= 43-4= 54-30= 30÷5= 6×5= 25÷5= 5×5= 49+7= 15÷5= 6×6= 72-7= 10÷5= 4×5= 20-8= 24÷4= 4×6= 36÷6= 20÷5= 32+9= 16÷4= 18+8= 4×5= 4×2= 90-4= 2×3= 12÷3= 28+7= 2×2= 6×3= 45÷5= 12÷2= 68+4= 26+50= 90-9= 二、我会填。(37分,每5、7题2分,其余每空一分。) 1、()×5=15 6×()=24 3×()=18 ()×4=20 五()三十()四十二 ()六十二五()二十五()四得八 2、算式18÷3=6,读作(),被除数是(),除数是(),商是()。 3、在里填上<、>或=。(4分) 3× 6 4×5 8÷2 ×2 1+1 1 4、在里填上+、-、×或÷。(8分) 24 6 3=15 5=25

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题

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一、填空题。 1、我们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和()。 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用()来量。 3、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4、拿一条线,把两头拉紧,就成了一条()。 5、测量课桌面长的时候,要把尺子的()刻度对准课桌左端,再看课桌面的右端的数对准(),课桌面的长度就是()厘米。 6、画一条8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开始画起,画到()的地方。 7、钟面上有()个大格,有()个小格,1 大格中有()个小格。 8、时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分针走一小格是()分, 9、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圈。 10、分针指着 8,时针走过 5,这时是( )。 11、100 分=()时( )分 1 时 50 分=()分。 12、求几个相同的()的和,用()法计算比较简便。 13、5×6读作(),表示()个()相加。 14、6个4相加,和是(),积是() 15、3+3+6=()×(); 16、3+3-2+3=()×()-() 17、4+4+1+4+3=()×() 18、 4 6 想: 个位( )减( )不够减,从十位退( ), - 2 7 个位( )减( )等于( ), ( ) 十位( )减( )减( )等于( ). 19、 3 6 想: 个位( )加( )得( ),向()位进1 + 2 7 个位写()。

( ) 20、用4、5、6能组成()个两位数,用4、0、6能组成()个两位数。 21、小黑、小白和小灰三只兔朋友见面了,每两只小兔握一次手,三只小兔一共握了()次手。 22、小红和四个好朋友比赛踢毽子,每两个人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进行()场比赛。 23、三个茄子的重量同一个萝卜的重量一样,()个茄子的重量同6个 萝卜一样重。 24、一年级共三个班,共100人,其中一班和三班67人,二班和一班63 人,二班有()人。 25、小平有3件同样的上衣和4件同样的裤子,可以有()种不同穿 法。 26、小平有3件不同的上衣和3件不同的裤子,可以有()种不同穿 法。 27、+ 图中有()条线段。 28、 左图有()条线段,()个角,()个直角29、 图中共有()个直角。 30、 ()个直角 31、你知道牙膏盒有()个表面,每个表面有()个直角,共有()个直角。 二、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画“×”) 1、比70米少20米的是50厘米() 2、7×9和9×7都用同一个口诀。() 3、小红说:三角板中最大的角就是直角.()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卷》(附答案)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 二年级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 1.(2019二下·微山期中)下面算式中除数是2的是()。 A. 12÷2=6 B. 2×3=6 C. 10-2=8 2.(2019二下·尖草坪期末)下面是学校门前5分钟内通过机动车辆数的情况那么通过的车辆数最多的是()。 A. 小轿车 B. 面包车 C. 大客车 3.(2019二下·新会月考)把20个竹笋平均放进5个盘子里,每盘有多少个?用算式表示是( )。 A. 20÷5 B. 20÷4 C. 20-5 D. 4×5 4.(2019二下·微山期中)计算24÷4和24÷6时都要用到口诀() A. 四六二十四 B. 三八二十四 C. 3×8=24 5.(2019二下·东莞期中)下面的算式,除数最大的是() A. 36÷4=9 B. 28÷7=4 C. 18÷9=2 6.(2019二下·佛山期中)24÷3=8读作:() A. 24除以3等于8 B. 24除3等于8 C. 3除以24等于8 7.(2019二下·通榆期末)下面现象中,平移的有()个。 ⑴轮船在水里航行⑵荡秋千⑶风扇叶片的运动⑷升降机运动 A. 2 B. 3 C. 1 8.(2019二下·通榆期末)在“HONG”这几个子母中,有()个轴对称字母 A. 2 B. 3 C. 1 D. 4 9.(2019二下·京山期末)从32里面连续减8,减()次结果是0。 A. 4 B. 5 C. 6 10.(2019二下·嘉陵期末)56米长的彩带,剪了7次,平均每段长多少米?() A. 8 B. 7 C. 6

11.(2019二下·龙岗月考)下面各数除以9没有余数的是() A. 42 B. 45 C. 56 12.小红做18道口算题用了2分钟,她平均每分钟做()道题 A. 3 B. 6 C. 8 D. 9 二、判断题 13.(2019二下·云南期末)在评选班长时,张华有“ ”票,李明有“ ”票,应该选李明为班长。() 14.(2019二下·吴忠期末)24÷8=3读作24除8等于3.() 15.(2019二下·成武期中)12÷6=2这道算式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 16.(2019二下·嘉陵期末)推拉窗和直升电梯的运动都是平移现象。() 17.(2019二下·嘉陵期中)计算7×8和56÷7用同一句乘法口诀。() 三、填空题 18.在20÷5=4中,除数是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用的口诀是________。 19.有12块巧克力,平均分给3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________块。 20.在54÷6=9中,商是________,除数是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 21.(2019二下·通榆期末)24÷6=________,口诀:________被除数是________,除数是________,商是________。表示把________平均分成________份,每份是________。 22.(2019二下·安溪期末)27÷3=9,读作________,表示________里面有________个________。 23.(2019二下·京山期末)18枝百合花,平均插在6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________枝;如果每个花瓶插2枝,需要________个花瓶。 24.(2019二下·吴忠期末)升旗时,国旗的运动是________现象。 25.(2019二下·黔东南期末)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行驶,车身的运动是________现象,车轮的运动是________现象。(填“平移”或“旋转”) 26.(2019二下·微山期中)一个星期有________天,42天有________个星期。 27.(2019二下·微山期中)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________=18 36÷________ =9 ________÷9=1 四、计算题 28.(2019二下·商丘月考)直接写出得数。 25÷5= 54-9= 49÷7= 16÷4=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全册) (一)课时分配1课时教材分析本内容是在学生学会计算两步式题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内容有:运用加法和减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学情分析让学生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从具体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解决具体问题,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热爱数学的良好情感。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 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会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难点: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法学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包含师生活动)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小朋友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你最喜欢玩什么? 2、指导看游乐园情境图,问:“我们看看图中的小朋友们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上来。

3、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教师适当启发引导:有多少人在看木偶戏?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观察主题图问:看到这个画面,你想知道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有选择的板书: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 2、观察了解信息: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3、小组交流讨论。(1)应该怎样计算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2)独立思考后,把自己的想法在组内交流。(3)选派组内代表在班中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 4、把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在黑板上。方法 一、22+13=35(人)35-6=29(人)方法 二、22-6=16(人)16+13=29(人) 5、比较两种方法的异同。明确两种方法的结果都是求现在看戏的有多少人,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略有不同。 6、把两个小算式你能写成一个算式吗?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板书:(1)18+56=7474-29=45(2)44-17=2727+32=59交流: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 三、练习巩固,应用实践 1、练习一的第1题,让学生说明图意,明确计算的问题后,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然后请几名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方法,给有困难的学生以启发。

2017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分数_______ 一、我会填。(每空1分,共20分) ×4=(),读作()。 的3倍是(),8个9相加的和是()。 与45的和是(),61比21多()。 4.根据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三九二十七()四六二十四() ()() 5.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8<57 40>6×() 支钢笔5元钱,3支钢笔()元; 1只小动物六条腿,5只小动物()条腿。 7.用可以摆成()个两位数。 8.右图是正方形,它有()条对称轴。 9.一条红领巾有()个角;一面国旗有()个直角。 10.一个因数是3,另一个因数是4,积是(),计算时用的口诀是()。 二、我能辨对错。(12分) ()1.一张课桌的高约70米。 ()+40>82-20 ()3.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4.两个9相乘的积是18。 ()×8+5=5×9 ()6.买这两件商品大约要用60元。 三、我会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2分)

1.鱼缸里有7条大鱼,小鱼的条数是大鱼的2倍,小鱼有多少条?正确算式是() +2 ×2 -2 ○5=35,○里应该填的运算符号是() A.+ B.- C.× 3.先估一估,再量一量,下面的线段中最长的是() A. B. C. 4.下面()图是小丽看到的。 5.下面各算式中,能改写成乘法算式的是() +3×4 +4+4+5 +6+6+6+6 6.下面的算式中,得数最小的是() ×9-8 -14 ×5 四、我会算。(20分) 1.直接写得数。 6×9= 2×2= 2×8= 7×4-7= 8×6= 1×9= 7×5= 9×2-6= 3×7= 9×4= 56-8-8= 40+6×2= 2.用竖式计算。(8分) 48+36 72-25 80-33+45 五、我会看图写算式。(8分)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 期中测试卷 (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 1.把8个面包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哪种分法对?() A.B.C. 2.,这幅图表示的意思是()。 A.一共有6瓶,每2瓶为一份,可以分成3份。 B.6里面有2和3。 C.一共有6瓶,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瓶。 3.9×(3+4)和6+11-7的运算顺序都是先算()。 A.乘法 B.减法 C.加法 4.可以通过平移相互重合的图形是()。 A.B.C. 5.下面各交通标志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B.C. 二、填空题

6.40÷5=8,其中被除数是(______),除数是(______),商是(______)。 7.计算45÷9用的乘法口诀是(________)。 8.(1)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_____)份,每份(_____)个。 (2)把9个○平均分成(_____)份,每份(_____)个。 ○○○○○○○○○ 9.32÷4=8,表示把(_____)平均分成(_____)份,每份是(_____);还可以表示(_____)里面有(_____)个(_____)。 10.在○里填上“>”、“<”或“=”。 72÷9○27÷9 64-40○3×8 48÷8+3○10 (45-20)÷5○5 40÷5÷4○5 72÷9+7○10+9×9 11.我们学过的(_____)字是对称图形。 12.请在括号里填上“平移”或“旋转”。 13.11路公共汽车上原有乘客23人,到邮电局站下了8人,又上来10人,现在车上有乘客(_____)人。 14.妈妈买来9个桃,爸爸买来15个桃,把这些桃平均放在4个盘里,每盘放(_____)个桃。 15.下面是某小学全校教师来校情况统计表: (1)老师(_________)上班的人数最多,(_____)上班的人数最少。 (2)全校共有(_____)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