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 康复评定

3章 康复评定
3章 康复评定

第三章康复评定

第一节运动功能评定

●肌力是指肌肉收缩的力量。肌力评定是测定受试者在主动运动时肌肉或肌群产生

的最大收缩力量。

●肌力评定是对神经、肌肉功能状态的一种检查方法,也是评定神经、肌肉损害程

度和范围的一种重要手段。

●肌力评定分徒手肌力检查和器械肌力测定。

徒手肌力检查

国际上普遍应用的徒手肌力检查方法是Lovett 6级分级法。1983年,美国医学研究委员会在此分级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即MRC肌力分级法(见下表)肌力评定标准

徒手肌力检查的特点:

●简便,不需要特殊的检查器具;

●以自身各肢体的重量作为肌力评定标准,能够反映出与各人体格相对应的力量,

比器械肌力测定所得数值更具实用价值;

●定量分级标准较粗略;

●只能表明肌力的大小,不能表明肌肉收缩耐力。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上肢和下肢主要肌肉的手法肌力检查

●徒手肌力检查的注意事项:

–先向受试者说明检查的目的、步骤和方法等,消除其紧张心理,取得充分理解和合作。

–采取正确的测试姿势,近端肢体固定于适当体位,防止出现替代动作。

–每次测试都要作左右对比,检查时应先测试健侧同名肌。一般认为两侧差异大于10%才有临床意义。

–肌力在3级以上时,检查所加阻力必须连续施加,并保持与运动方向相反,同时阻力应施加于被测关节肢体的远端,必须保持同一强度。给予阻力的大小要根据受试者的个体情况来决定。

–肌力检查不适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致痉挛性瘫痪的患者。

●器械肌力测定

–握力测试

–捏力测试

–背肌力测试

–四肢肌群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测试

器械肌力测定可获得精确数据,但测定肌力时要注意安全,特别是等速肌力测试,旋转角度预先设定,运动以恒速进行,故对关节活动范围受限、严重的关节积液、骨关节急性扭伤等的患者禁止应用;对于疼痛、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疏松、骨折术后的患者应慎重使用。

改良Ashworth量表

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主要关节ROM的测量方法

Hoffer步行能力分级

Holden步行功能分类

第二节心肺功能评定

●心肺功能评定的概述

●心电运动试验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小结

概述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exercise testing,ECG),是指通过观察受试者运动时的各种反应(呼吸、血压、心率、心电图、气体代谢、临床症状与体征等),来判断其心、肺、骨骼肌等的储备功能(实际负荷能力)和机体对运动的实际耐受能力。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的目的

冠心病的早期诊断

鉴定心律失常

鉴定呼吸困难或胸闷的性质

判定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预后

确定患者进行运动的危险性

评定康复治疗效果

其他

心电运动试验

适应证与禁忌证

◆适应证:

●病情稳定;

●无明显步态和骨关节异常;

●无感染及活动性疾病;

●精神正常及主观上愿意接受并能主动配合检查的患者。心电运动试验

◆禁忌证:

●绝对禁忌证: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衰;

–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严重心律失常;

–近期心肌梗死后非稳定期;

–急性心包炎、心肌炎和心内膜炎;

–严重主动脉瓣新狭窄;

–急性肺动脉栓塞或肺梗死或肺水肿;

–血栓性脉管炎或心脏血栓;

–精神疾病发作期间或严重神经官能症。

心电运动试验

●相对禁忌证:

–严重高血压和肺动脉高压;

–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阻塞型心肌病;

–重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重度窦房传导阻滞;

–严重左右冠状动脉左主干狭窄或类似病变;

–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

–电解质紊乱;慢性感染性疾病;

–晚期妊娠或妊娠有合并症者;

–运动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

–精神障碍者,不能配合进行运动。

心电运动试验种类

◆按所用设备分类

●活动平板试验

●踏车运动试验

●手摇车运动试验

●台阶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按终止试验的运动强度分类

●极量运动试验

●亚(次)极量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

●低水平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终点的指征: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终点的指征:心电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的种类

◆按试验方案分类

–单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强度始终保持不变的运动试验,如台阶试验。

–多级运动试验:是指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强度逐渐增加的运动试验,如活动平板试验、踏车试验,又称为分级运动试验、递增负荷运动试验。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方案

◆活动平板试验运动强度以MET值表示,MET值的大小取决于活动平板运动速度和坡度的组合。包括:

–Bruce方案

–Naughton方案

–Balke方案

活动平板改良Bruce方案

活动平板Naughton方案

活动平板Balke方案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方案

◆踏车运动试验

●运动强度以功率表示,

●单位为瓦特(W)或千克·米/分(kg·m/min)。

●1W=6.12kg·m/min(kg为运动阻力单位;m/min表示每分钟功率自行车转动距离)。

WHO推荐方案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方案

◆手摇车试验

●运动起始负荷为150~200kg/min;

●每级负荷增量100~150kg/min;

●持续时间3~6min。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方案

◆等长收缩试验

●常用最大收缩力的30%~50%作为运动强度,持续收缩2~3min。

●一般采用握力试验和定滑车重量法。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方案

◆简易运动试验适用于体力较弱无法进行活动平板或踏车运动试验的患者。包括:

●定时运动法:患者尽力行走6min,计算所走的距离,距离越长,说明体力活动能力越好;

●固定距离法:固定距离,如30m,计算完成该距离的时间。

心电运动试验

运动试验的结果及其意义

心率

血压

每搏量和心输出量

心率-收缩压乘积

心电图ST段改变

心脏传导障碍

运动性心律失常

症状

药物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主观劳累程度分级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最大摄氧量(maximal oxygen uptake,VO2max):康复医学中反映有氧运动中体内气体代谢能力最常用的指标;

●代谢当量(MET):是临床制订运动处方的主要参考依据。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最大摄氧量

是指机体在运动强度达到最大时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是综合反映心肺功能状态和最大体力活动能力的最好生理指标。 目前仍被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采用作为心功能分级的客观依据。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最大摄氧量的直接测定方法:

心输出量和动静脉氧分压差测定

呼吸气分析测定

运动方案

运动程序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标准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的局限性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代谢当量

表示相对能量代谢水平和运动强度的重要指标。

健康成年人安静、坐位时,

每千克体重、每分钟的耗氧量为

3.5ml/(kg·min),即1MET。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代谢当量的临床应用如下:

判断体力活动能力和预后

用以判断心功能及相应的活动水平

制订运动处方

区分残疾程度

指导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判断体力活动能力和预后,关键的最高代谢当量值为:

小于5METs,提示65岁以下的患者预后不良;

5METs,提示日常生活受限,相当于急性心肌梗死恢复期的功能储备;

10METs,提示正常健康水平,药物治疗预后与其它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相当;

13METs,提示即使运动试验异常,预后仍然良好;

18METs,提示有氧运动员水平;

22METs,提示高水平运动员。

各种心功能状态时的代谢当量及可以进行的活动

有氧运动能力测定

指导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美国的标准如下:

最高运动能力大于或等于7METs者,可参加重体力劳动,平均METs2.8~3.2,峰值METs5.6~6.4;

最高运动能力大于或等于5METs,可参加中度体力劳动,平均METs小于2.0,峰值METs小于4.0;

最高运动能力3~4METs者,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平均METs1.2~1.6,峰值METs2.4~3.2;

最高运动能力2~3METs者,休息时无不适,可参加坐位工作,不能跑、跪、爬、站立或走动时间不能超过工作时间的10%。

小结

第三节认知功能评定

感知功能包括感觉功能、知觉功能两方面。

●感觉功能评定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通常将感觉分为一般感觉和特殊感觉。

●一般感觉:包括浅感觉、深感觉和复合感觉(皮质感觉)

浅感觉:包括痛觉、温度觉和触压觉,是皮肤和黏膜的感觉。

深感觉:包括运动觉、位置觉、振动觉,是肌腱、肌肉、骨膜和关节的感觉。

复合感觉:包括形体觉、两点辨别觉、定位觉、图形觉、重量觉等,系皮质感觉。它是大脑顶叶皮质对各种感觉进行分析比较和综合而形成的。

●特殊感觉包括视、听、嗅、味等。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

第四节言语评定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复杂认知和心理活动。人类大脑每天加工处理大量信息,其中

最重要和最大量的就是语言符号,包括听觉和视觉符号。语言包括口语、书面语和姿势语(如手势、表情、手语)。

●言语则是指口语的能力,也就是说话的能力,需要口颜面构音器官的协调运动。

第五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评定

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及计分法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内容与评分标准

功能活动问卷(FAQ)(问患者家属)

WHOQOL-BREF量表的结构第六节心理评定

韦氏智力量表的智力水平分级

EPQ的4个量表及评定说明

第七节神经肌肉电诊断

◆肌电图

探测和记录肌肉生物电活动的检查技术,通过这种检查取得的资料有助于分析肌肉松弛和收缩时各种正常和异常表现

◆正常肌肉的肌电图表现

插入电位

电静息

运动单位电位

波形:一般多为双相或三相

时程:一般在3~15毫秒

电压:一般为100~2000微伏,不超过5毫伏

不同程度随意收缩时肌电相

单纯相、混和相、干扰相

◆异常肌电图

插入电位异常:插入电位延长,系肌膜对机械刺激兴奋性极度增高所致

肌肉松弛时异常肌电图表现:

◆异常肌电图

随意收缩时异常肌电图表现:多相电位、神经再生电位、巨大运动单位电位、同步电位等 肌肉最大收缩时异常表现:单纯相、病理干扰相、混和相、无随意运动

◆肌电图的临床应用

神经或肌肉病变的早期诊断

鉴别神经源性和肌源性肌萎缩

预测神经外伤的恢复

协助制订正确的神经肌肉诊疗计划

◆神经传导速度:研究神经在传递冲动过程中的生物电活动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分为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也可通过F波测定、H反射以及诱发电位来测定神经近端的损害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检查方法:

A刺激方法、刺激电极、记录电极位置示意图

B测量记录方法:分别由肘部、腕部记录之诱发电位

◆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分析指标:潜伏期、传导时间与距离、神经传导速度。

异常情况:

①神经失用:跨病灶的肌肉动作较病灶远端的肌肉动作波幅低平

②髓鞘脱失:在病变部位近端刺激时,传导减慢而波幅相对正常

◆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F波传导速度测定

◆H反射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的临床应用

确认反射弧是否损害

区分脱髓鞘性病变与轴索变性病变

确定损害的节段

确定神经损害的程度

◆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是经皮记录到的中枢神经电位,包括在头颅记录到的皮层电位和脊髓记录到的脊髓电位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主要参数P100

◆脑干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 BAEP)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 potential,SEP)

◆诱发电位在临床上的应用价值

视觉诱发电位:视神经的脱髓鞘疾病、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等

听觉诱发电位:听神经痛、小脑桥脑角肿瘤、脑干髓内肿瘤等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各种周围感觉、运动神经病损;各种原因所致神经根和脊髓受损疾患;各系统的脱髓鞘疾病;颅脑疾病和损伤(包括脑血管意外疾病);各种中毒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精神疾病及心理研究等;昏迷及死亡等

◆神经肌肉电诊断

肌电图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诱发电位测试

第八节其他常见问题评定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弛缓性膀胱

简易膀胱容量和压力测定◆痉挛性膀胱

Braden评分法

Norton评分法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评定说明: 参考文献:南登昆.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8. 评定说明: 参考文献:王茂斌.脑卒中的康复医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43.

*Medical Reseach Council分级**Kendall百分比 参考文献: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 2 版.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127-129

评定说明:评测7钟情况,3种是在坐位下进行,4种是在站位下进行 参考文献:Fugl-Meyer AR,Jaasko L,Leyman I,et al.The post-stroke hemiplegic patient[J].Scand J Rehabil Med,1975,7:13—31. 评定说明: 参考文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37

表2-1 Berg平衡评价量表

评定说明:能够独立站立的患者才进行⑻~⒁项评定。 一共14项,每项评分0~4分,满分56分,测评结果介于两项评分之间时,取低分。 参考文献:金冬梅,燕铁斌.Berg平衡量表及其临床应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162-165

表2-2躯干控制能力Sheikh评定量表 评定说明:躯干控制计分:1.2.3.4项积分之和。 参考文献:缪鸿石,朱镛连.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第1版.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3-14 *Medical Reseach Council分级**Kendall百分比 评定说明:所需检查肌力的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卓大宏.中国康复医学[M].第 2 版.北京: 华夏出版社, 2003.127-129

康复评定技术 课程标准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建议课时数:64学分:4 适用专业:康复技术 先修课程:考试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康复评定技术》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也是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康复评定技术为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全面的康复机能评定理论与技术的知识框架,使学生掌握相关专业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技能。教学过程中,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要求体现“三基”思想,即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不仅实用、适用、够用并达到全国康复治疗士执业资格考试的基本要求。它要以《解剖学》《生理学》《运动学基础》等课程的学习为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物理因子治疗技术》、《运动治疗技术》、《疾病概要》等课程的基础。 (二)课程理念 本课程为中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桥梁,也是本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康复机能评定的含义,掌握康复机能评定的具体方法,如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力评定、平衡协调能力的评定、步态分析、ADL评定及疼痛和感觉功能的评定等。教学过程中,充分应用现代职教理念,应用“任务驱动项目教学”和“理实一体”的教学方法,不仅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环节中,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和“教”,即学生在做中学习知识和技能,教师在做中传授理论和培养学生技能,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还课堂给学生;而教师是主导,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作用。 二、设计思路 本课程在第三学期开设,总学时为64学时,学分为4学分。该课程是依据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中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

康复评定技术习题集一

第一章总论 习题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 A 题型) 1. 康复评定分为()和功能评定两个部分。 A 临床评定 B 病因评定 C 病理评定 D 解剖评定 E 诊断 2. 在进行功能评定前,必须深刻地理解疾病、残损、()、残障之间的区别。 A 损伤 B 活动受限 C 参与限制 D 环境 E 残疾 3. 临床检查是康复评定的基础,但前者提供的信息量有限,且多偏重于基础疾病本身。两者的主要区别有()。 A 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B 对象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C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D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E 对象不同、病情不同、目的不同、检查手段不同、处理原则不同 4. 检查、测量、评估、评价和评定在领域中有不同的内涵,()是根据测量和评估的结果 对被测对象作出最后判断的行为。 A 评价 B 评估 C 检查 D 评定 E 测量 5. 康复医学是一门多学科性的专业,在康复评定和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多个专业的人员参加,如由()、康复护士、物理治疗师、作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社会工作者、临床心理学家、假肢和矫形器师、特殊教育工作者等组成康复协作组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治疗、训练和教育,以争取最大的康复效果。 A 骨科医师 B 神经科医师 C 儿科医师 D 康复医师 E 老年科医师 6.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规定: “残疾人包括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 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六类残疾人。于 2006 年 4 月 1 日零时开始的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所采用的标准就是该分类方法。它暂未包括()残疾。 A 语言 B 心脏 C 内脏 D 脑卒中 E 听力语言 7. 肢体残疾一级是指不能独立实现日常生活活动,不包括: A 四肢瘫:四肢运动功能重度丧失 B 截瘫:双下肢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C 双大腿缺失 D 偏瘫:一侧肢体运动功能完全丧失 E 单全上肢和双小腿缺失 8. 听力残疾二级是指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重度受限,在参与社会生活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A81~90dBHL B >91dBHL C61~80dBHL D41~60dBHL E <40dBHL (二)多选题( X 题型)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 ):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 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 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 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 与 保健、 残疾: 疾病、 生活、 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 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 包括视力、 听力、语 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 ):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 置,嘱患者在减重、 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 并使动作达到最大 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 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 是人们为 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 最基本的、 最具有共性的活 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 的人为对象, 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 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 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 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 。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 、个体水平 残疾 和社会水平残障 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 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 徒手肌力检查、 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 等速肌力 测试。 9用Carroll 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I 七类。其中I ~W 类主 要检查抓握,V 、W 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 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简答题: 1 康复医学的疗效评定等级是什么 ①无症状,完全独立;② 有症状,能完全独立;③ 部分独立,需要不接触身 体的帮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 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 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 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 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 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

康复评定技术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康复评定的目的是:(E) A.客观地找到病因 B.为客观地判定疗效 C.为残损功能障碍定性 D.评定功能障碍程度 E.了解功能障碍的性质、部位、范围、程度、趋势、预后和结局及评定疗效和治疗计划的依据 2.用量角器测量关节活动范围时,量角器移动臂的正确放置方法是:(A ) A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平行 B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平行 > C 与构成关节的远端骨长轴垂直 D 与构成关节的近端骨长轴垂直 E 以上都不对 3.主动关节活动度小于被动关节活动度提示(B ) A.肌肉协调性障碍B、肌力下降C、肌肉耐力下降 D、结缔组织异常 E、关节异常 4.测定ROM的目的是:(A ) A.确定妨碍功能或可产生畸形的受限程度,确定增加功能活动能力或减轻畸形所需增加 的范围 B.测定运动功能障碍C.主动ROM比被动的ROM稍大 D.关节运动时所经过的运动弧E.被动ROM比主动的ROM稍大 5.下列哪项因素不影响关节活动度测定:(E ) # A.不良体位B.测量工具放置不当和选择的参考点不准 C.患者缺乏理解与合作D.疼痛E.男女老少不受影响 6.下列不是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是:(E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D.允许有3°~5°的误差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7.ROM测量用具包括:(E ) A.通用量角器B.方盘量角器C.小型半圆规量角器 D.直尺和两脚分规E.以上都是 8.ROM测量仅允许约()误差。(C )

A.1°~2°B.2°~3°C.3°~5°D.6°~10°E.0~1° | 9.下列哪项不能做ROM:(B ) A.骨关节伤病及手术后患者B.关节急性炎症期C.神经系统疾患 D.肌肉伤病及手术后患者E.以上都不能 10.关节活动度检查的注意事项有:(ABCD ) A.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B.需测关节的主动活动范围和被动活动范围 C.与健侧对比 D.允许有3°~5°的误差 E.按摩、运动后立即进行 11.下列哪个不是影响肌力的因素(D ) A. 肌肉生理横断面 B. 肌肉的募集率 C. 肌肉收缩的形式 D. 智力因素 E. 肌肉初长度 12.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抗重力做关节全运动范围50%以下关节活动,肌力为:( A ) … A. 2- 级 B. 2级 C. 2+ 级 D. 3- 级 E. 3级 13. 有关徒手肌力检查中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C) A. 给患者示范,让患者主动去完成 B. 减少因疼痛、疲劳等因素对肌力检查的干扰 C. 充分固定肌肉附着处的远端关节 D. 检查前详细了解肌肉、肌腱的解剖位置 E. 检查时所加阻力必须为同一强度,并且始终以平稳的速度持续给予阻力 14.3级肌力描述正确的是:(D) A.无可测知的肌肉收缩 B.有轻微的收缩,不能引起关节活动 C.在减重状态下能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 | D.能抗重力做全范围的关节活动,不能抗阻力 E.能抗重力和充分的阻力的关节活动 15.下列不属于肌力测定的注意事项的是:(D ) A.正确的测试姿势B.防止协同肌的替代作用C.左右对比检查 D.在运动后进行E.反复两次检查 16.MMT的用途是:(A )

康复评定量表格模板

脑卒中恢复期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修订Ashworth 痉挛评定量表 分级 评价标准 0级 无肌张力的增加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ROM 之末未出现突然的卡主,然后释放或出现最小的阻力 Ⅰ+级 肌张力轻度增加,被动屈伸时,在ROM 后50%范围内突然出现卡主,当继续把ROM 检查到底时,始终有小的阻力 Ⅱ级 肌张力较明显增加,通过ROM 的大部分时,阻力较明显的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的移动 Ⅲ级 肌张力严重增高,进行PROM 检查有困难 Ⅳ级 僵直,受累部分不能屈伸 徒手肌力检查MMT 分析标准 测试结果 Lovett 分级 MRC 分级* 占正常肌 力%** 能抗重力及正常阻力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 正常,Normal ,N 正常,Normal ,N 5 5- 100 95 同上,但仅能抗中等阻力 良+,Good+,G+ 良,Good ,G 4+ 4 90 80 同上,但仅能抗小阻力 良-,Good-,G- 好+,Fair+,F+ 4- 3+ 70 60 能抗肢体重力至测试姿位或维持此姿位 好,Fair ,F 3 50 抗肢体重力运动至接近测试姿位,消除重力时运动至测试姿位 好-,Fair-,F- 3- 40 在消除重力姿位作中等幅度运动 差+,Poor+,P+ 2+ 30 在消除重力姿位作小幅度运动 差,Poor,P 2 20 无关节活动可扪到肌肉收缩 差-,Poor-,P- 微,Tince,T 2- 1 10 5 无可测知的肌收缩 零,Zero ,0 评定说明:所需检查肌力的检查方法 检查肌肉 检查方法

1级2级3、4、5级 髂腰肌仰卧,试图屈髋时于腹 股沟上缘可触及肌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 可主动屈髋 侧卧,小腿悬于床缘外,屈髋, 阻力加于骨远端前面 股四头肌俯卧,试图伸膝时可触 及髌韧带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 可主动伸膝 仰卧,小腿在床缘外下垂,伸 膝,阻力加于小腿远端前侧 腘绳肌俯卧,试图屈膝时可于 腘窝两侧触及肌腱活动向同侧侧卧,托住对侧下肢, 可主动屈膝 俯卧,膝从伸直至屈曲,阻力 加于小腿远端后侧 注意lovett六级只有0、1、2、3、4、5 Fugl—Meyer下肢平衡评定量表 评定项目评分标准 ⑴无支撑坐位0—?没有大的支撑患者无法保持坐位,即患者往后靠在椅子背 上,周围放置靠垫,或使用腰带支撑坐位; 1—?只能在凳子上或床坐一会,腿悬空; 2—?至少在无支撑下坐5分钟,这样就会调整姿势以适应重力 的影响 ⑵健侧的降落伞反应 (患者坐位闭上或蒙上眼睛,在健侧给予有力的一推)0—?没有外展肩关节或伸直肘关节来避免跌倒;1—?受损的降落伞反应; 2—?正常的降落伞反应 ⑶患侧的降落伞 反应 (同上,推患侧) 同上 ⑷支撑站立0—?根本不能站立; 1—?需要在他人大力帮助下才能站立; 2—?在他人少量帮助或象征性帮助下可以站立至少1分钟⑸无支撑站立0—?在没有支撑下不能站立; 1—?能站立但不到1分钟或超过1分钟但有点摇摇晃晃; 2—?立位平衡良好,能保持平衡1分钟以上且无安全顾虑 ⑹健侧单肢站立位0—?至多维持该位置几秒钟,且摇摇晃晃;1—?能保持立为平衡4~9秒钟; 2—?能保持立为平衡10秒以上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讲解学习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

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简答题: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1.肌力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度称为肌力。肌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力称静止性肌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力,称为运动性肌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 0级正常肌力. 1级肌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围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围的大部分时,肌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Brunnstrom技术 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

康复评定技术重点考试

康复评定与临床检查的不同; 1.对象不同 2.病情不同 3.目的不同 4.检查手段不同 5.处理原则不同 肌力:是指肌肉自主收缩产生最大的力量,又称绝对肌力肌肉收缩的类型:等张收缩、等长收缩、等速收缩 肌肉收缩的影响因素: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肌肉的初长度 3.运动单位的募集程度和神经冲动发放频率 4.杠杆效率 5.肌肉收缩的类型 6.中枢神经系统调动功能的协调性 Lovett分级法评定标准 引起关节活动异常的原因:

1.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的疼痛 2.肌肉痉挛 3.肌肉无力 4.关节内异常 关节僵硬5. 关节活动度的测量方法: 体位:确定测量体位,保证体位舒适,充分暴露被检查部位,测量时关节活动不受限1.制;介绍情况:让受试者了解测量过程、测量原因,以取得受试者的配合2. 量角器的放置:先确定量角器放置的关节活动面,然后确定其轴心(通常是骨性标3.志点),最后确定量角器的固定臂及移动臂; 4.关节活动:在关节可能的关节活动范围之内,轻柔地移动关节,以确定完全的被动关节活动度,并注意观察受试者有无疼痛或不适感; 5.记录:摆放量角器并记录主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及被动关节活动终末位的角度。 肌张力;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 痉挛;一种由张反射高兴奋性所致的、以速度依赖的紧张性牵张反射增强伴腱反射超过正常为特征的运动障碍。 痉挛的特殊表现: 1. 巴宾斯基反射 2. 折刀样反射 3. 阵挛 4. 去脑强直和去皮质强直 僵硬:是主动肌和拮抗肌同时增加,各个方向的关节被活动阻力均增加的现象。 肌张力迟缓的主要原因: 1.影响小脑或锥体束的上运动神经元损害,可为暂时性肌张力迟缓,如脊髓损伤的脊髓休克阶段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附答案

康复医学考试复习题 名词解释: 康复(rehabilitation):是综合、协调地应用各种措施,减少病、伤、残者身、心、社会功能障碍,以发挥其身体、解剖的最高潜能,使病伤残者能重返社会,提高生活质量。 康复医学: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促进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是医学的第四方面,与保健、预防、临床共同组成全面医学。也是卫生保健不可缺少的部分。 残疾:直接意义是:功能丧失或减弱或异常。有译为弱能、失能。是指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以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一种状态。广义的残疾包括病损、残障在内,成为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 残疾者:是指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使得部分或全部失去以正常方式从事个人或社会生活能力的人。包括视力、听力、语言、肢体、智力、精神、内脏、多重残疾和其他残疾的人。 徒手肌力检查(MMT):根据受检肌肉或肌群的功能,让患者处于不同的受检位置,嘱患者在减重、抗重力或抗阻力的状态下作一定的动作,并使动作达到最大的活动范围。根据肌肉活动能力及抗阻力的情况,按肌力分级标准来评定级别。 日常生活活动(ADL):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了照料自己的衣、食、住、行,保持个人卫生整洁和进行独立的社区活动所必须的一系列的基本活动。是人们为了维持生存及适应生存环境而每天必须反复进行的、最基本的、最具有共性的活动。 填空题: 1康复是针对病伤残者的功能障碍,以提高局部与整体功能水平为主线,以整体的人为对象,也许局部或系统功能无法恢复,但仍可带着某些功能障碍而过着有意义、有成效地生活。康复是以提高生活质量最终回归社会为目标。 2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康复服务的方式有三种:康复机构的康复、上门康复人员、社区康复。 3 康复医学是以功能障碍为主导。而功能障碍又分为器官水平病损、个体水平残疾和社会水平残障三个层次。 4 康复医学的组成包括:康复医学基础、康复评定、康复治疗。 5 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残疾者及其功能障碍。 6 致残原因有:疾病、营养不良、遗传、意外事故、物理化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7《国际残疾分类》将残疾划分为三个独立的类别,即:病损、残疾、残障。 8 常用的肌力测定方法有:徒手肌力检查、应用简单器械的肌力测试、等速肌力测试。 9 用Carroll的上肢功能试验,共有33个项目,分为Ⅰ~Ⅶ七类。其中Ⅰ~Ⅳ类主要检查抓握,Ⅴ、Ⅵ类检查协调和整个上肢的功能。 10下肢的功能评定以步行能力评定和步态分析为主要内容。 11

康复评定表格

康复评定表格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齐鲁石化中心医院 中医、康复医学科康复评定表 患者姓名___性别___年龄___入院时间______评价时间___ 联系人姓名及联系方式_________ 临床诊断___________障碍学诊断__________ 1.ROM评价:上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肩___肘___腕___指关节___ 下肢:迟缓□痉挛□联带运动□部分分离运动□分离运动□正常□ 髋___膝___踝___ 手功能:□级综合手:废手□辅助手□好手□ 2.MMT评价:上肢:近端___远端___ 下肢:近端___远端___ 3.肌张力评价(见Ashworth)分级评定法:上肢:___下肢:___ 4.平衡功能______ 5.Barthel指数 极严重功能缺陷(0-20)□严重功能缺陷(25-45)□中度功能缺陷(50-70)□轻度功能缺陷(75-95)□ADL自理(100)□ 6.运动协调性:正常□稍差□极差□ 7.步态分析:_________ 8.Brunnstrom分级:上肢□级下肢□级手□级

9.认知:注意力:正常□稍差□极差□ 记忆力:正常□稍差□极差□ 理解力:正常□稍差□极差□ 10.感觉:浅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深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复合感觉:正常□稍差□极差□ 11.心肺功能:正常□稍差□极差□ 12.言语:失语症□构音障碍□ 13.治疗方案:运动疗法□电动起立床□上下肢主被动功能训练□蜡疗□ 作业疗法□减重步行训练□偏瘫肢体综合训练□中频□ 言语训练□轮椅功能训练□截瘫肢体综合训练□微波□ 吞咽训练□手功能训练□神经网络康复治疗□针灸□ 认知训练□关节松动术□高压氧治疗□红外线□ 构音训练□平衡训练□痉挛治疗□ 14.效果评价:效果明显□有效□无效□ 存在问题及并发症:__________________ 近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远期目标:__________________ 15.评价类型:初期评价□中期评价□出院前评价□ 签字:康复医师____________康复治疗师_________责任护士__ _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偏瘫患者常用康复评定 1.肌张力 1)定义:简单地说就是肌细胞相互牵引产生的力量。肌肉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称为肌张力。肌张力是维持身体各种姿势以及正常运动的基础,并表现为多种形式。如人在静卧休息时,身体各部肌肉所具有的张力称静止性肌张力。躯体站立时,虽不见肌肉显著收缩,但躯体前后肌肉亦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站立姿势和身体稳定,称为姿势性肌张力。肌肉在运动过程中的张力,称为运动性肌张力,是保证肌肉运动连续、平滑(无颤抖、抽搐、痉挛)的重要因素。 2)评定:改良Ashworth分级法 0级正常肌张力. 1级肌张力略微增加: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在关节活动范围之末时呈现最小的阻力,或出现突然卡住和突然释放. 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在关节活动后50%范围内出现突然卡住,然后在关节活动范围后50%均呈现最小阻力. 2级肌张力较明显地增加:通过关节活动范围的大部分时,肌张力均较明显地增加,但受累部分仍能较容易地被移动. 3级肌张力严重增加:被动活动困难. 4级僵直:受累部分被动屈伸时呈现僵直状态,不能活动. 2.Brunnstrom技术 1)是由70年代的瑞典物理治疗师Signe Brunnstrom 创立的一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后针对运动障碍的治疗方法。主要依据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各个不同阶段,提出了“恢复六阶段”理论:即肌张力由低逐渐增高,联合反应、共同运动、痉挛状态逐渐显著,随着共同运动的完成,出现分离运动、精细运动等,直至完全恢复正常。此疗法利用各种运动模式诱发运动反应,再从异常运动模式中引导、分离出正常运动的成分,达到恢复患者运动功能的目的。 2) 技术包括:Brunnstrom技术主要包括:体位摆放及床上训练,坐位训练,引导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引导分离运动,行走训练,日常生活练习。 3)对它的理解:评定作用比它的技术更常用;既可以做评定标准,也可以是治疗方法。Brunnstrom运动功能恢复六级分期评定表

康疗康复评定技术试题汇编讲解学习

医学院2012-2013-2学期12级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康复评定》期末 考试试题[A卷] 注:考试题目必须答在答题卡上,否则成绩无效。 一、选择题〔共3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测量小腿长度应测量从膝外侧到下列哪个点的最短距离? A、外踝尖; B、外踝下缘; C、内踝尖; D、足跟; E、以上都不是 〔〕2.测量关节活动度时,起始位置一般是: A、水平位; B、垂直位; C、人体解剖位; D、卧位; E、功能位 〔〕3.肱二头肌在使前臂旋后运动时,常伴肱三头肌收缩,此时,肱三头肌被称为: A、主动肌;B、拮抗肌;C、协同肌;D、固定肌;E、伸肌 〔〕4.下面不属于痉挛特点的是: A、肌张力增高 B、运动迟缓 C、折刀现象; D、深反射亢进; E、病理征阳性 〔〕5.一个步行周期是指: A、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B、从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C、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再次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D、从一侧足跟着地到另一侧足跟着地为止所走的距离; E、从一侧下肢着地到另一侧下肢着地为止所用的时间 〔〕6.下列哪个感觉属于深感觉: A、痛觉; B、振动觉; C、实体觉; D、触觉; E、温度觉 〔〕7.在《新徒手肌力检查法》中,2-级的标准是: A、解除重力的影响,完成关节活动范围的运动; B、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上; C、解除重力的影响,可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D、解除重力的影响,不能引起关节的活动; E、抗重力完成全关节活动范围的50%以下 〔〕8.对于未使用助听器的听力障碍者,需向其大声说话,他才清楚对方说话内容,最可能FIM评分是: A、7分; B、6分; C、5分;D.4分;E、3分 〔〕9.以下各项对诊断周围性瘫痪最有意义的是: A、肌张力增高; B、腱反射减弱; C、病理征阳性;D.肌肉萎缩;E、肌张力减弱 〔〕10.平衡反应中枢位于: A、脊髓; B、延髓; C、大脑皮层; D、中脑; E、脑干 〔〕11.C5神经根损伤最可能出现的肌力减弱的肌肉是: A、三角肌; B、肱三头肌; C、骨间肌; D、肱二头肌; E、腕屈肌 〔〕12.正常运动单位电位多为: A、3相; B、4相; C、5相; D、7相; E、8相 〔〕13.关于Ashworth痉挛分级,错误的是: A、1级,无肌张力增高; B、2级,肌张力轻度增高,受累部分被动活动有一定阻力; C、3级,肌张力明显增高,受累部分活动较容易; D、4级,肌张力显著增高,无法被动活动; E、5级,受累部分僵硬于屈曲或伸展位 〔〕14.下列哪项不是书写障碍的表现形式: A、够字障碍; B、书写惰性现象; C、写字过多; D、镜像书写; E、以上都不对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负责人:赵雄 所属系部:蒙中医系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教务处 二〇一六年九月

《康复评定技术》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62104 课程类型:专业课开课学期:第学期总课时:72 理论课时:50 实践课时: 22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康复评定技术是研究有关功能状况的理论和技能的一门学科,是康复治疗专业主要的专业课之一,是通过评定获得功能障碍相关信息的必要阶段,是制定适宜的康复治疗计划的前提,是保障康复治疗安全的基础,是康复工作者的一项基本的专业技能。在康复领域中,康复评定技术是对病、伤、残患者的功能状况及其水平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并对其结果做出合理解释的过程。 (二)设计思路 通过康复治疗士(师)岗位工作任务的分析,归纳其工作流程为:问诊与观察→康复评定→康复治疗计划制定→实施康复治疗计划→康复治疗效果评价,所以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计划制定的重要依据,更是康复治疗效果的评价依据。所以,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按项目、任务设计教学内容,以临床典型案例为载体,着力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共设计10个教学项目,每个教学项目又设置若干个工作任务,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安排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实践评价以项目考核为主,重视过程考核。 康复评定技讲述了常用的评定技术的定义及影响评定的因素和具体的评定方法。按照教材设计出人体形态评定、心肺功能评定、人体发育评定、肌力评定、关节活动度评定、肌张力评定、感觉评定、平衡和协调功能评定、步态分析、康复医学中常见的心理功能评定、言语评定、手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生活质量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截瘫及四肢瘫评定、偏瘫运动功能评定、假肢评定、常见病症的评定以及环境评定等,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评定方法。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完整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康复医学 英文名称:Rehabilitative Medicine 课程代码:ZB32010995 课程性质:限定选修课 总学时数:34学时;理论学时:26学时;实训学时:8学时;开课学期:6 课外实践:其他学时:考核性质:必修学分:2学分;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1.课程性质 1.教学对象:公共事业管理(健康管理)专业 2.课程特点:康复医学是使功能障碍者的潜在能力和残存功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医学科学体系,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它与临床医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2.课程目的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第九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 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 1 2 4 4 6 5 1 2 1 1 2 4 1 0 合计26 8 三、教学内容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讲授内容] 1.掌握:康复和康复医学的基本概念、残疾的国际三级分类与我国五级分类要点 2.熟悉:康复医学的对象、内容及工作方式;残疾的三级预防 3.了解:康复医学发展简史;残疾的概念、形成

康复评定常用量表

康复评定常用量 目录 一.肌力评定 二.肌张力评定 三.关节活动度的评定 四.平衡功能的评定 1.Fugl-Mayer平衡反应测试 2.Lindmark平衡反应测试 3.Berg平衡量表 4.Semans平衡障碍分级法 5.MAS平衡功能测试 6.三级平衡评定标准 五.运动平衡协调功能评定 1.协调功能分级 2.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3.非平衡性协调试验评定方法 4.平衡功能分级 六.步态分析 1.步行周期各关节活动度 2.步行周期中肌肉活动情况

3.Hodden步行能力评定 4.Hoffer步行功能分级 5.异常步态汇总 七.感觉功能评定 八.神经反射发育评定 九.心功能评定 1.心脏功能分级及治疗分级(美国心脏协会 十.肺功能评定 十一.肌电图检查 十二.认知功能评定 1.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2.认知功能筛查量表(CASI) 3.焦虑自评量表(SAS) 4.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 5.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 十三.ADL能力评定 1.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表 2.功能独立评定量表(FIM) 3.Frenchay活动指数

十四.生活质量评定 1.脑卒中患者的疾病影响调查表中风专用量表-30(SA-SIP30) 2.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十五.脊髓损伤评定 1.感觉损伤的评定 2.运动功能损伤的评定 3.AS2A脊髓功能损伤分级 十六.偏瘫运动功能评定 1.Brunnstrom评定 2.偏瘫手功能评定 3.Fugle-Meyer评定 十七.神经损伤评定 1.Glasgow昏迷量表 2.韦氏记忆量表 3.Albert线段划消测验 4.Schenkenberg二等分线段 十八.压疮的评定 1.美国压疮协会压疮分级 十九.上肢断肢再植功能评定试用标

康复评定技术教案新

2014 -- 20 15 学年第1学期 级学院(部)医学院 ___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临床医学教研室 课程名称及代码康复评定技术13213037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分及总学时 2.5/48 授课专业班级高职1301 主讲教师 职称职务讲师

使用教材康复评定技术

山东英才学院教务处制第1次课的教学整体安排

填写说明:1.每项页面大小可自行添减;2.教学内容与讨论、思考题、作业部分可合二为一 备课笔记 1康复评定概述:康复评定学是研究障碍和潜能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评定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并藉此制定出合适的康复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预后功能等。 2、康复评定的方法: 定性评定:肉眼观察和问卷调查;半定量评定:分为若干个等级或阶段;定量评定。 3、康复评定的内容: 康复评定是评定患者的躯体、精神、言语和社会功能,其内容主要包括 ①躯体方面:上肢,下肢(包括步态),关节,肌肉(含痉挛) 脊柱与脊髓,协调与平衡,感觉与知觉(含疼痛、失用症、 失认症),反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呼吸系统功能,循环系统功能,泌尿系统功能,性功能等; ②精神方面:智力测验,性格测验,情绪测验,神经心理测验; ③言语方面:失语症检查,构音障碍检查,言语失用检查, 言语错乱检查,痴呆性失语检查;④社会方面:社会活动能力, 就业能力,生存质量等。 4、康复评定的实施过程:目前普遍采用的方法是SOAP法, 即:S( subjective data 主观资料):患者个人的主诉材料、症状; 0( objective data 客观资料):患者的客观体征和功能表现; A( assessment 评定):对上述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P( plan 计划):拟订处理计划,包括有关进一步检查、会诊、诊断、 康复治疗和处理等的计划。5、评定的注意事项: )既要全面,又要有针对性。 2 )选择适当的评定方法。 3)评定前要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目的和方法,消除他们的不安,取得积极的配合。4 )评定时间要尽量短,不引起患者的疲劳。 5 )评定常由一个人自始至终的进行,以确保准确性。 6)评定一般要做三次,然后求出平均值。7)健侧与患侧要进行对照。 8 )评定过程中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时,应及时中止,并查找原因。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康复医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使用) 前言 康复医学是具有基础理论、评定方法及独特治疗技术的医学学科,是应用各种措施促进伤、病、残者功能恢复的医学。本学科研究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处理(治疗、训练)等问题,促进病、伤、残者康复。 通过学习使医学生树立现代康复理念,了解现代康复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熟悉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评定和康复治疗,掌握临床常见病损的康复治疗方法及原则,能采用恰当的方法行床旁早期康复,选择适当的疾病、恰当的时机送诊康复,积极开展二级预防和选用矫形器等。 本课程需要医用物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人体解剖学、医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人体发育学、运动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神经病学、中医学基础相关知识作基础。 本大纲根据南登崑教授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康复医学》第五版编写。参考卓大宏主编《中国康复医学》第二版。 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及临床示教相结合。本大纲供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必修课使用,预防医学、护理学、检验医学等专业选修课学生参照使用,内容分掌握(必须深刻理解、记忆和融会贯通)、熟悉(理解概念和意义)、了解三部分,学生要按上述要求学习掌握。本课程课堂教学51学时,临床示教3学时。 参考学时分配 内容理论学时数实验学时数 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相关基础 康复医学评定 康复治疗技术 神经系统常见病损的康复骨关节病损的康复 内脏疾病的康复 其他常见疾病康复 临床常见问题的康复处理3 3 9 6 9 9 3 6 3 1 2 合计51 3 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康复及康复医学定义。 熟悉康复医学的组成及工作方式。 了解康复医学的发展、地位、残疾问题。 教学内容 1、康复:综合地应用医学的、教育的、社会的、职业的措施,对伤病后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的

康复评定量表汇总(DOC)

1.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Test) 2.平衡量表 3.简式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法 4.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 5.昏迷量表(GCS) 6.简明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 7.抑郁自评量表(DSD) 8.焦虑自评量表(SAS) 9.日常生活活动(ADL) 10.汉语失语症检查表(ABC法) 11.Holden步行功能分级 12修订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 13心功能评定 14肺功能评定 15关节活动度评定(ROM) 16脊髓损伤运动评分记录表 17脊髓损伤感觉评分记录 18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 19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NIHSS ). 20.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量表(1995) 21欧洲卒中量表(The European Stroke Scale, ESS)

伯格氏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Test)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 住院号: 主诉: 诊断: 评定标准 得分1.坐到站。指令:请试着不用手支撑站起来。(用有扶手的椅子) 4 能够不用手支撑站起并且自己站稳 3 能够独自用手支撑站起 2 能在尝试几次之后用手支撑站起 1 需些微帮助下才可站起或站稳 0 需要中度的或大量的帮助才能站起 2. 独立站立。指令:请尽量站稳。 4能安全地站2分钟 3需在监督下才能站2分钟 2不需要支撑能站30秒 1尝试几次之后才能在不需支撑下站30秒 0 无法在没有帮助下站30秒 注:如果受试者能在没有支撑物的情形下站两分钟,则第3项坐姿不扶测验给满分,继续进行第4个站到坐的项目。 3. 独立坐。(如可支撑于地上或小凳子上)坐着不扶。 指令:请将双手抱于胸前坐两分钟。 4 能安稳且安全地坐两分钟 3 在监督下能坐两分钟 2 能坐30秒 1 能坐10秒钟 0 无法在没有支撑下坐10秒钟 4. 站到坐。指令:请坐下。 4 能在手的些微(甚至没有)帮助之下,安全地坐下 3 需用手控制坐下速度 2 需用腿的背面抵着椅子来控制坐下 1 能自己坐下,但坐下来的过程中无法将身体(坐下速度)控制好 0 需要协助才能坐下 5. 床-椅转移。指令:准备数张椅子以供转位。要求受试者转位至一 有扶手及一无扶手的位子。可能需要用到两张椅子(一张有扶手, 一张无扶手)或一张床及一张椅子。(床椅子) 4 能在手的些微帮助下安全地转位 3 需用手帮忙始能安全地转位 2 需在言语的引导或监督下始能转位 1 需一人帮忙始能转位 0 需两人帮忙或指导始能转位 6. 闭上眼睛并维持站姿不扶。 指令:请闭上眼睛并站好持续 10 秒钟 4 能安全地站好并持续 10 秒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