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考试答案统计学(第1次)

现场考试答案统计学(第1次)
现场考试答案统计学(第1次)

统计学(第1次)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

1. 某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职工工资是(D )。

A.连续型变量

B.离散型变量

C.前者是连续型变量,后者是离散型变量

D.前者是离散型变量,

后者是连续型变量

2. 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C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3. 抽样调查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

A.随意原则

B.随机原则

C.可比性原则

D.准确性原则

4. 企业生产中,计划将单位成本降低5%,实际降低了7%,实际生产成本为计划的(计划完成相对数)(A )

A. 97 . 9%

B. 98 . 2%

C. 102 . 3%

D. 140 %

5. 对于不同水平的总体不能直接用标准差比较其标志变动度,这时需分别计算各自的(A )来比较。

A.离散系数

B.平均差

C.全距

D.均方差

6. 两个不同时期的加权算术平均数对比形成的指数称为(D )

A.数量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指数

D.可变构成指数

7. 如果相关系数为0,表明两个变量之间(C )

A.相关程度很低

B.不存在任何关系

C.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D.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8. 对某地区某一天的平均温度进行测量,所得测度值为12C,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C )。

A.定类尺度

B.定序尺度

C.定距尺度

D.定比尺度

9. 置信概率定的愈大,则置信区间相应(B )

A.愈小

B.愈大

C.不变

D.有效

10. 对统计结果进行说明,揭示数据规律的统计研究过程称为( D )。

A.数据收集

B.数据整理

C.数据分析

D.数据解释

11. 对于一个右偏的频数分布,一般情况下,( C )数值最大?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12. 显著性水平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B )

A.可靠性

B.不可靠的概率

C.准确性

D.有效性

13. 直接数据的优点(C )。

A.搜集方便

B.数据采集快

C.数据相关性强

D.采集成本低

14. 企业按照经济性质分为国有、集体、私营、合资、独资企业等,这些数据为(A )。

A.分类数据

B.顺序数据

C.截面数据

D.数值型数据

15. 指数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A )

A.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B.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16. 统计表明,2004年5月全国市场销售额增幅继续提高,社会消费零售总额为3052.6亿元,该

指标属于(A)

A.总量指标

B.平均指标

C.相对指标

D.变异指标

17. 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B )

A.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D.最后一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18. 某市工业企业2010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11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B )

A. —日

B. 一个月

C. 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

19. 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B )0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

C.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20. (C )是某一时期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

A.发展水平

B.平均增长速度

C.平均发展速度

D.增长水平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1. 某地对集市贸易个体户的偷税漏税情况进行调查,1月5日抽选5%羊本检查,5月1日抽选10%

样本检查,则这种调查属于(ABC)o

A.非全面调查

B. 一次性调查

C.不定期性调查

D.经常性调查

2. 在组距数列中,均值大小不仅受组中值大小的影响,也受权数的影响,因此(ADE)

A.当组中值较大且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

B.当组中值较小且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

C.当组中值较大而权数较小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大的一方

D.当组中值较小而权数较大时,均值接近组中值小的一方

E.当各组的权数相同时,权数对均值的大小没有影响

3. 从时间数列的观察值出发确定趋势线的类型,若观察值(ACE)

A. 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直线

B. 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指数曲线

C.二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二次曲线

D.对数的二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二次曲线

E.对数的一次差大体相同可配合指数曲线

4. 时间数列的可比性原则主要是指(ABCDE o

A.时间长度要一致

B.经济内容要一致

C.计算方法要一致

D.总体范围要一致

E.计算价格和单位要一致

5. 在对两组数据进行差异程度比较时,不能直接比较两组数据的方差,因为两组数据的(AD)

A.均值不同

B.均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E.离差之和不同

6.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ABCDE

A.回归方程是根据最小二乘法确定的

B.判定系数r2测度了回归直线的拟合程度

C.估计标准误差Sy测度了实际观测点在直线周围的散布程度

D.线性关系的检验是检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线

性关系是否显著E.回归系数的检验是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显著

7. 置信水平(1 —a )是(ACE)

A.置信区间估计正确的概率

B.置信区间估计错误的概率

C.保证置信区间包含总体参数的概率

D. 保证总体参数落入置信区间的概率

E.表达区间估计可靠性的概率

8. 指出下面的数列哪些属于时点数列。(ADE)

A.某种股票周一至周五各天的收盘价

B.某工厂各月份的利润额

C.某地区1990-1995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D.某商店各月末的商品库存额

E.某企业1990—1996年年末固定资产净值

9. 平均差的计算公式为(BD)

D. E.

V(T- .X)3

u

10. 环比发展速度与定基发展速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BC)

A.观察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的定基发展速度

B.观察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

总的定基发展速度C.两个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用后者除以前者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D.两个

相邻的定基发展速度的连乘积等于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 E.观察其内各环比发展速度之比等于总的

定基发展速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10分,共2小题,每小题5分)

1. 时间数列

时间序列:又称动态数列,就是反映某现象的指标在不同的时间序列上的不同数值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

2. 重点调查

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在调查对象中选择重点单位进行的调查,但这部分重点单位占总体的绝大比重。

四、计算题(本大题共50分,共5小题,每小题10分)

1.

现有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口资料如下:

要求(1)计算近两年各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相对数

(1)近两年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相对数(%

(2)计算1998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率相对数;

(2)1998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比率为(以第三产业为分母):

1.5:1或为1.5倍

(3)计算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4) 计算1998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

2.我们希望从n 个观察的随机样本中估计总体均值,过去的经验显示 。如果我们希

望估计 对的范畴在1.6内,概率为0.95,试问样本中应包含多少样品?

A-16^-127根据《统计学》公式(4 36)有丄

取整数为242”即应包含242个样品舟"

3.

了研究数学考试成绩与统计学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现从某大学统计系的学生中随机抽取 10

上表数据绘制散点图,判断数学考试成绩与统计学考试成绩之间的关系形态; (2)计算数学考试

成绩与统计学考试成绩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参考答案* (1)绘制散点图(略)从图可知数学成绩与统计学成绩有一定的 关联关系° 4

设数学考试成绩为嘉统计学考试成绩为并相关系数为;,

riEl V 一 Z.i£r

^/nZx 2 — (ZxyjnZy 2

10 x 63152 - 794 x 782

、10 x 64018 一 (794)\ 10 x 62738 一 (782)2

4. 一个从事市场研究的公司想知道某市内至少有一个成员看过某种报纸广告的家庭占多大比例。为 了估计这个比例,首先要确定抽多少个家庭做调查。该公司希望以 90%的置信水平对这个比例作出

79552,8

(3) 1998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23626+124810)/2

=&4M 元/人

(4) 1998年第二产业发展速度

2610 生

3 24033.3

=L 086 (108.6%) 2^3^ _ (iWxGS.?)3

V63

-242.0358

4

要求: (1)根据 2

y

估计,并使估计值处在真正比例附近 0.04范围之内。在一个由15个家庭组成的预备样本中,有 35%的响应者指出他们家中有某个人看过这种广告,试问应取多大的样本。

根据题意知— ■皿九厂L 鶴用《统计学》公式(4 38)

1.65a x035x0,65 ““ n ■ ------------- -------- - 3871

(0.04)^

取整数为空&即应取3曲个样品作为样本。和

5. 设对生产某型号电池进行电流强度检验,据以往正常生产经验,电流强度的标准差为 0.4安培, 而合格率为90%现用重复抽样方式,要求在 95.45%的概率保证下,抽样平均电流强度的极限误差 不超过0.08安培,抽样合格的极限误差不超过 5%问必要的抽样数目应为多少?

参考答案:根据公式.采用重复抽样.

114: 100,必妾的抽样单位数是114…

抽样平均数的单位数确定:

22 > (0 4V

(0.08)2

= 100 抽样成数的单位数确定:.

卫生统计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附解释)题库

卫生统计学试题及答案(一) 1.用某地6~16岁学生近视情况的调查资料制作统计图,以反映患者的年龄分布,可用图形种类为______. A.普通线图 B.半对数线图 C.直方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C(6——16岁为连续变量,得到的是连续变量的频数分布) 直方图(适用于数值变量,连续性资料的频数表变量) 直条图(适用于彼此独立的资料) 2.为了反映某地区五年期间鼻咽癌死亡病例的年龄分布,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 C.半对数线图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一个检测指标,两个分组变量) 【答案】E ? 3.为了反映某地区2000~1974年男性肺癌年龄别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可采用______. A.直方图 B.普通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用线段的升降表示某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趋势) C.半对数线图(适用于随时间变化的连续性资料,尤其比较数值相差悬殊的多组资料时采用,线段的升降用来表示某事物的发展速度) D.直条图 E.复式直条图 【答案】E 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1000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名。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______. A.该研究的样本是1000名易感儿童 B.该研究的样本是228名阳性儿童 C.该研究的总体是300名易感儿童 D.该研究的总体是1000名易感儿童 E.该研究的总体是228名阳性儿童 【答案】D 5.若要通过样本作统计推断,样本应是__________. A.总体中典型的一部分 B.总体中任一部分 C.总体中随机抽取的一部分 D.总体中选取的有意义的一部分 E.总体中信息明确的一部分 【答案】C 6.下面关于均数的正确的说法是______.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题 2.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3.方差:用样本容量n来除离均差平方和,得到的平方和,称为方差 4.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就是标准差 5.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 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 6.变异系数:将样本标准差除以样本平均数,得出的百分比就是变异系数 7.抽样:通常按相等的时间间隔对信号抽取样值的过程。 8.总体参数:所谓总体参数是指总体中对某变量的概括性描述。 9.样本统计量:样本统计量的概念很宽泛(譬如样本均值、样本中位数、样本方差等等),到现在 为止,不是所有的样本统计量和总体分布的关系都能被确认,只是常见的一些统计量和总体分布之间 的关系已经被证明了。 10.正态分布:若随机变量X服从一个数学期望为μ、标准方差为σ2的高斯分布, 正态分布又名 高斯分布 11.假设测验:又称显著性检验,就是根据总体的理论分布和小概率原理,对未知或不完全知道的总 体提出两种彼此对立的假设,然后由样本的实际结果,经过一定的计算,做出在一定概率意义上应该 接受的那种假设的推断。 12.方差分析:又称“变异数分析”或“F检验”,用于两个及两个以上样本均数差别的显著性检验。 13.小概率原理:一个事件如果发生的概率很小的话,那么它在一次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但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几乎是必然发生的,数学上称之小概率原理。 15.决定系数:决定系数定义为相关系数r的平方 16.随机误差:在实际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量值时,其绝对值和符号无法预计的测量误差。 17.系统误差:它是在一定的测量条件下,对同一个被测尺寸进行多次重复测量时,误差值的大小和 符号(正值或负值)保持不变;或者在条件变化时,按一定规律变化的误差 二.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在正态分布N(μ ;σ)中,如果σ相等而μ不等,则曲线平移, ( ) 2. 如果两个玉米品种的植株高度的平均数相同,我们可以认为这两个玉米品种是来自同一总体() 3. 当我们说两个处理平均数有显著差异时,则我们有99%的把握肯定它们来自不同总体. 4小概率原理是指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以认为不可能发生() 5 激素处理水稻种子具有增产效应,现在在5个试验区内种植经过高、中、低三种剂量的激素处理的水稻种此试验称为三处理五重复试验() 6.系统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并且可以用来计算试验精度。() 7.精确度就是指观察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8. 实验设计的三个基本原则是重复、随机、局部控制。() 9. 正交试验设计就是从全部组合的处理中随机选取部分组合进行试验。() 10.如果回归方程Y=3+1.5X的R2=0.64,则表明Y的总变异80%是X造成。() 三. 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完全随机试验设计与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有什么不同? 2. 什么是小概率原理?在统计推断中有何 作用? 3. 什么是多重比较中的FISHER氏保护测验?4. 样本的方差计算中,为什么要离均差平方和 除以n-1而不是除以n? 5. 如果两个变量X和Y的相关系数小于0.5,是否它们就没有显著相关性? 6. 单尾测验与双尾测验有何异同?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闭卷 说明:1、答题请使用黑色或蓝色的钢笔、圆珠笔在答题纸上书写工整. 2、考生应在答题纸上答题,在此卷上答题作废.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 (已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卫生统计学试题6含答案

. 统计试题题库 1. 下列那个是对标化后总死亡率的正确描述? A A.仅仅作为比较的基础,它反映了一种相对水平 B.它反映了实际水平 C.它不随标准选择的变化而变化 D.它反映了事物实际发生的强度 E.以上都不对 2. 两样本作均数差别的t检验,要求资料分布近似正态,还要求: D A.两样本均数相近,方差相等 B.两样本均数相近 C.两样本方差相等 D.两样本总体方差相等 E.两样本例数相等 3. 四格表资料的卡方检验时无需校正,应满足的条件是: D A.总例数大于40 B.理论数大于5 C.实际数均大于l D.总例数大于40且理论数均大于或等于5 E.总例数小于40 4. 总体应该是由: D

. A.研究对象组成 B.研究变量组成 C.研究目的而定 D.同质个体组成 E.任意个体组成 5. 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结果为P<0.05,有统计意义。P愈小则: E A.说明两样本均数差别愈大 B.说明两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C.说明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差别愈大 D.愈有理由认为两样本均数不同 E.愈有理由认为两总体均数不同 6. 抽样误差是指: D A.总体参数与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B.个体值与样本统计量间的差异 C.总体参数间的差异 D.样本统计量与总体统计量间的差异 E.以上都不对 7. 抽签的方法属于下列那种抽样: D A.分层抽样 B.系统抽样 C.整群抽样 D.单纯随机抽样 E.分级抽样

8. 以舒张压≥12.7KPa为高血压,测量1000人,结果有990名非高血压患者,有10名高血压患者,该资料属下列那类资料: B A.计算 B.计数 C.计量 D.等级 E.都对 9. 实验设计中要求严格遵守四个基本原则,其目的是为了: D A.便于统计处理 B.严格控制随机误差的影响 C.便于进行试验 D.减少和抵消非实验因素的干扰 E.以上都不对 10. 两个样本作t检验,除样本都应呈正态分布以外,还应具备的条件是: B A.两样本均数接近 B.两S2数值接近 C.两样本均数相差较大 D.两S2相差较大 E.以上都不对 11. 同一总体的两个样本中,以下哪种指标值小的其样本均数估计总体均数更可靠?A A.Sx B.S C.X D.CV

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贵州大学《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含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在假设检验中,显著性水平α的意义是___C___。 A.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B.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不能拒绝的概率 C. 原假设0H 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D. 原假设0H 不成立,经检验被拒绝的概率 2.设123,,X X X 是总体2( , )N μσ的样本,μ已知,2 σ未知,则下面不是统计量的是__C___。 A. 123X X X +- B. 4 1 i i X μ=-∑ C. 2 1X σ+ D. 4 21 i i X =∑ 3.设随机变量~(0,1)X N ,X 的分布函数为()x Φ,则( 2)P X >的值为___A____。 A. ()212-Φ???? B. ()221Φ- C. ()22-Φ D. ()122-Φ 4.比较身高和体重两组数据变异程度的大小应采用__D___。 A .样本平均数 B. 样本方差 C. 样本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5.设总体服从),(2 σμN ,其中μ未知,当检验0H :220σσ=,A H :220σσ≠时,应选择统计量___B_____。 A. 2 (1)n S σ- B. 2 2 (1)n S σ- X X 6.单侧检验比双侧检验的效率高的原因是___B_____。 A .单侧检验只检验一侧 B .单侧检验利用了另一侧是不可能的这一已知条件 C .单侧检验计算工作量比双侧检验小一半 D. 在同条件下双侧检验所需的样本容量比单侧检验高一倍 7.假设每升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服从参数为μ的泊松分布,则每升饮水中有3个大肠杆菌的概率是____D____。 A.63e μ μ- B.36e μμ- C.36e μ μ- D. 316 e μμ-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题及答案

重庆西南大学 2012 至 2013 学年度第 2 期 生物统计学 试题(A ) 试题使用对象: 2011 级 专 业(本科) 命题人: 考试用时 120 分钟 答题方式采用: 一: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正确无效假设的错误为统计假设测验的第一类错误。( ) 2、标准差为5,B 群体的标准差为12,B 群体的变异一定大于A 群体。( ) 3、一差异”是指仅允许处理不同,其它非处理因素都应保持不变。( ) 4、30位学生中有男生16位、女生14位,可推断该班男女生比例符合1∶1(已 知84.321,05.0=χ)。 ( ) 5、固定模型中所得的结论仅在于推断关于特定的处理,而随机模型中试验结论则将用于推断处理的总体。( ) 6、率百分数资料进行方差分析前,应该对资料数据作反正弦转换。( ) 7、比较前,应该先作F 测验。 ( ) 8、验中,测验统计假设H 00:μμ≥ ,对H A :μμ<0 时,显著水平为5%,则测验的αu 值为1.96( ) 9、行回归系数假设测验后,若接受H o :β=0,则表明X 、Y 两变数无相关关系。( ) 10、株高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30150±=±s y (厘米),果穗长的平均数和标准差为s y ±1030±=(厘米),可认为该玉米的株高性状比果穗性状变异大。 (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 1分别从总体方差为4和12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4的样本,样本平均数分别为3和2,在95%置信度下总体平均数差数的置信区间为( )。

A 、[-9.32,11.32] B 、[-4.16,6.16] C 、[-1.58,3.58] D 、都不是 2、态分布不具有下列哪种特征( )。 A 、左右对称 B 、单峰分布 C 、中间高、两头低 D 、概率处处相等 3、一个单因素6个水平、3次重复的完全随机设计进行方差分析,若按最小显著差数法进行多重比较,比较所用的标准误及计算最小显著差数时查表的自由度分别为( )。 A 、 2MSe/6 , 3 B 、 MSe/6 , 3 C 、 2MSe/3 , 12 D 、 MSe/3 , 12 4、已知),N(~x 2σμ,则x 在区间]96.1,[σμ+-∞的概率为( )。 A 、0.025 B 、0.975 C 、0.95 D 、0.05 5、 方差分析时,进行数据转换的目的是( )。 A. 误差方差同质 B. 处理效应与环境效应线性可加 C. 误差方差具有正态性 D. A 、B 、C 都对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 1、方差分析有哪些步骤? 2、统计假设是?统计假设分类及含义? 3、卡方检验主要用于哪些方面? 4、显著性检验的基本步骤? 5、平均数有哪些?各用于什么情况? 四、计算题;(共4题、50分) 1、进行大豆等位酶Aph 的电泳分析,193份野生大豆、223份栽培大豆等位基因型的次数列于下表。试分析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频率是否因物种而不同。( 99 .52 05.0,2=χ, 81 .7205.0,3=χ)(10分) 野生大豆和栽培大豆Aph 等位酶的等位基因型次数分布 物 种 等位基因型 1 2 3 野生大豆 29 68 96

卫生统计学试题参考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A A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概率P=0,则表示B A某事件必然发生B某事件必然不发生C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D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E以上均不对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分层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单纯随机抽样E二级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B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等级资料D分类资料E有序分类资料5.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41人,治疗结果如下: 治疗结果治愈显效好转恶化死亡 治疗人数8 23 6 3 1 该资料的类型是:D A计数资料B计量资料C无序分类资料D有序分类资料E数值变量资料6.样本是总体的C A有价值的部分B有意义的部分C有代表性的部分 D任意一部分E典型部分 7.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C A统计设计B收集资料C整理资料D分析资料E以上均不对 8.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B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C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D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E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B A抽样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责任事故E以上都不对 10.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D A对照的原则B随机原则C重复原则 D交叉的原则E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算术均数B几何均数C中位数D全距E率 12.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B A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B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两者均不变D两者均改变E以上均不对 14.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lO、2、24+(小时),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生物统计学考试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分组时,组距和组数成反比。 ×2. 粮食总产量属于离散型数据。 ×3. 样本标准差的数学期望是总体标准差。 ×4. F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是对称曲线。 √5. 在配对数据资料用t检验比较时,若对数n=13,则查t表的自由度为12。 二.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6.x~N(1,9),x1,x2,…,x9是X的样本,则有() x N(0,1)B.11 - x ~N(0,1)C.91 - x ~N(0,1)D.以上答案均不正确 7. 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 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D.不能确定大小 8. 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 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u值 B.应用t分布表查出t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分布表查出F值 9. 1-α是()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10. 如检验k (k=3)个样本方差s i2 (i=1,2,3)是否来源于方差相等的总体,这种检验在统计上称为 ( )。 B. t检验 C. F检验 D. u检验 三. 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12. 13. 已知F分布的上侧临界值F0.05(1,60)=4.00,则左尾概率为0.05,自由度为(60,1) 的F 14. 15.已知随机变量x服从N (8,4),P(x < 4.71)(填数字) 四.综合分析题(共60分)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

统计选择题 1,由于(1,研究对象本身的性质)造成我们所遇到的各种统计数据的不齐性。 2,研究某一品种小麦株高,因为该品种小麦是个极大的群体,其数量甚至于是个天文数字,该体属于(4,无限总体) 3,从总体中(2,随机抽出)一部分个体称为样本。 4,用随机抽样方法从总体中获得一个样本的过程称为(3,抽样) 5,身高,体重,年龄这一类数据属于(3,连续型数据;1,度量数据) 6,每10个中男性人数,每亩麦田中杂草株数,喷洒农药后每100只害虫中死虫数等,这一类数据属于(1,离散型数据;2,计数数据) 7,把频数按其组值的顺序排列起来,称为(3,频数分布) 8,以组值作为一个边,相应的频数为另一个边,做成的连续矩形图称为(2,直方图)9,绘制(4,多边形图)的方法是在坐标平面内点上各点(中值,频数),以线段连接各点,最高和最低非零频数点与相邻零频数点相连。 10,累积频数图是根据(3,累积频数表)直接绘出的。 11,样本数据总和除以样本含量,称为(算数平均数 12,已知样本平方和为360,样本含量为10,以下4种结果中(2,6.0)是正确的标准差。 13,概率的古典定义是(2,基本事件数与事件总数之比) 14,下面第(2,概率是事物所固有的特性) 15,对于事件A和B,P(A∪B)等于(2,P(AB)) 16,对于事件A和事件B,P(A|B)等于(P(AB)/P(B)) 17,对于任意事件A和B,P(AB)等于(P(B)P(B|A)) 18,下述(3随机试验中所输入的变量)项称为随机变量 19,关于连续型随机变量,有以下4种提法,其中(1,可取某一区间内的任何数值)20,总体平均数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2,μ) 21,样本标准差可以用以下4种符号中的一种表示,它是(1,s) 22,在养鱼场中,A鱼塘的面积占10%,A鱼塘中鱼的发病率为1%,问从养鱼场中任意捕捞一条鱼,它既是A鱼塘,又是生病的鱼的概率是(4,0.003) 23,以下4点是描述连续型随机变量特征的,其中(2,f(x)=lim △x→0P(x

卫生统计学试题(含答案)

医学统计方法选择题一 医学统计方法概述 l .统计中所说的总体是指: A A 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同质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B 随意想象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C 根据地区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D 根据时间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E 根据人群划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 2. 概率P=0,则表示B A 某事件必然发生 B 某事件必然不发生 D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大 E 以上均不对 7. 将计量资料制作成频数表的过程,属于 A 统计设计 B 收集资料 C 整理资料 8. 统计工作的步骤正确的是 C A 收集资料、设计、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C 设计、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 E 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进行推断 ¬¬ 统计工作哪个基本步骤: C D 分析资料 E 以上均不对 B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设计、统计推断 D 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核对、分析资料 B 10. 以下何者不是实验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D A 对照的原则 B 随机原则 C 重复原则 D 交叉的原则 E 以上都不对 第八章 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描述 11. 表示血清学滴度资料平均水平最常计算 B A 算术均数 B 几何均数 C 中位数 D 全距 E 率 12. 某计量资料的分布性质未 明,要计算集中趋势指标,宜选择 C A X B G C M D S E CV 13. 各观察值均加(或减)同一数后: B A 均数不变,标准差改变 B 均数改变,标准差不变 C 两者均不变 D 两者均改变 E 以上均不对 14. 某厂发生食物中毒,9名患者潜伏期分别为:16、2、6、3、30、2、10、2、24+(小时), 问 3.抽签的方法属于 D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4.测量身高、体重等指标的原始资料叫: A 计数资料 B 计量资料 某种新疗法治疗某病患者 治愈 8 D 单纯随机抽样 E 二级抽样 5. 治疗结果 治疗人数 该资料的类型是: A 计数资料 6.样本是总体的 A 有价值的部分 D 任意一部分 显效 23 B C 等级资料 41 人, 好转 6 D 分类资料 治疗结果如下: 恶化 3 E 有序分类资料 计量资料 C B 有意义的部分 C 有代表性的部分 E 典型部分 C 无序分类资料 死亡 1 D 有序分类资料 E 数值变量资料 A 抽样误差 B 系统误差 C 随机误差 D 责任事故 E 以上都不对 C 某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很小 9.良好的实验设计,能减少人力、物力,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助于消除或减少:

生物统计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考试轮次: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编号 考试课程:[120770] 生物统计与实验设计命题负责人曾汉元 适用对象: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专业2015级审查人签字 考核方式:上机考试试卷类型:A卷时量:150分钟总分:100分 注意:答案中要求保留必要的计算和推理过程,全部答案保存为一个Word文档,文件名 为学号最后两位数+姓名。考试结束后不要关机。提交答卷后,请到主机看一下是否提交成功。第1题12分,第3题5分,第10题13分,其余的题各10分。 1、下表为某大学96位男生的体重测定结果(单位:kg),请根据资料分别计算以下指标:(1)算术平均数;(2)几何平均数;(3)中位数;(4)众数;(5)极差;(6)方差;(7)标准差;(8)变异系数;(9)标准误。(10) 绘制各体重分布柱形图。 66 69 64 65 64 66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66 68 64 65 71 61 62 69 70 68 65 63 66 65 67 66 74 64 70 64 59 67 66 66 60 66 65 61 61 66 67 68 62 63 70 65 64 66 68 64 63 60 60 66 65 61 61 66 59 66 65 63 58 66 2、已知1000株水稻的株高服从正态分布N(97,3 2),求: (1)株高在94cm以上的概率? (2)株高在90~99cm之间的概率? (3)株高在多少cm之间的中间概率占全体的99%? 3.已知某批30个小麦样品的平均蛋白质含量为14.5%,σ=2.50%,试进行95%置信度下的蛋白质含量的区间估计和点估计。 4、有一大麦杂交组合,F2代的芒性状表型有钩芒、长芒和短芒三种,观察计得其株数依次分别为348、11 5、157,试检验其比率是否符合9:3:4的理论比率。 5、某医院用某种中药治疗7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现将血红蛋白含量(g/L)变化的数据列在下面,假定资料满足各种假设测验所要求的前提条件,问:治疗前后之间的差别有无显著性意义?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治疗前血红蛋白含量65 75 50 76 65 72 68 治疗后血红蛋白含量82 112 125 85 80 105 128

生物统计学期末考试试题A

漳州师范学院 生物系_____________专业_____级本科_______班 《生物统计学》课程期末考试卷(A) (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号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试时间:2011-12-29 一、名词解释(6×2) 1统计数: 2小概率原理: 3无偏估计: 4准确性: 5纳伪错误: 6方差: 二、判断题:请在下列正确的题目后面打“√”,错误的打“×”。(12×1) 1 t分布曲线的平均数与中位数相等(√) 2众数是总体中出现最多个体的次数。(×) 3 正态分布曲线形状与样本容量n无关(√) 4 假设检验显著水平越高,检验效果越好(×) 5 样本频率假设检验如果需要连续性矫正时,矫正系数=0. 5(×) 6 样本标准差是总体标准差的无偏估计(×) 7计算相关系数的两个变量都是随机变量(√) 8 试验因素的任一水平就是一个处理(×) 9 在同一显著水平下,双尾检验的临界正态离差大于单位检验(√) 10 LSD检验方法实质上就是t检验(×) 11对多个样本平均数仍可采用t测验进行两两独立比较。(×)

12假设测验结果或犯α错误或犯β错误。( × ) 三、选择题(18×2) 1、某学生某门课成绩为75分,则其中的变量为[ ] A. 某学生 B. 某门课成绩 C. 75分 D. 某学生的成绩 2、算术平均数的重要特性之一是离均差之和[ ] A 、最小 B 、最大 C 、等于零 D 、接近零 3、在回归直线y=a+bx 中,若b <0,则x 与y 之间的相关系数[ ] A. r=0 B. r=1 C. 0<r <1 D. -1<r <0 4、假定我国和美国的居民年龄的方差相同。现在各自用重复抽方 法抽取本国人口的1%计算平均年龄,则平均年龄的标准误 [ ] A.两者相等 B.前者比后者大 C 前者比后者小 D.不能确定大小 5、1-α是[ ] A.置信限 B.置信区间 C.置信距 D 置信水平 6、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0 C 、8 D 、2 7、两个二项成数的差异显著性一般用[ ]测验。 A 、t B 、F C 、u D 、卡方测验 8、测验回归截距的显著性时,()/a t a s α=-遵循自由度为[ ] 的学生氏分布。 A 、n -1 B 、n -2 C 、n -m -1 D 、n 9、对一批大麦种子做发芽试验,抽样1000粒,得发芽种子870粒,若规定发芽率达90%为合格,测验这批种子是否合格的差异显著性为[ ]。 A 、不显著 B 、显著 C 、极显著 D 、不好确定 10设容量为16人的简单随机样本,平均完成工作需时13分钟。 已知总体标准差为3分钟。若想对完成工作所需时间总体构 造一个90%置信区间,则[ ] A 应用标准正态概率表查出u 值 B.应用t 分布表查出t 值 C.应用卡方分布表查出卡方值 D.应用F 分布表查出F 值

生物统计学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 填空 1.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2.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值。 3.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4.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和(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5.生物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和(现代推断统计学)3个阶段。 6.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7.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类。 判断 1.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3.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4.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第二章 填空 1.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3.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4.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5.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 判断题 1. 计数资料也称连续性变量资料,计量资料也称非连续性变量资料。(×) 2. 条形图和多边形图均适合于表示计数资料的次数分布。(×) 3. 离均差平方和为最小。(∨) 4. 资料中出现最多的那个观测值或最多一组的中点值,称为众数。(∨) 5. 变异系数是样本变量的绝对变异量。(×) 单项选择 1. 下列变量中属于非连续性变量的是( C ). A. 身高 B.体重 C.血型 D.血压 2. 对某鱼塘不同年龄鱼的尾数进行统计分析,可做成( A )图来表示. A. 条形 B.直方 C.多边形 D.折线 3. 关于平均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B.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C. 正态分布的中位数和几何平均数相等. D. 正态分布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几何平均数均相等。 4. 如果对各观测值加上一个常数a ,其标准差( D )。 A. 扩大√a 倍 B.扩大a 倍 C.扩大a 2倍 D.不变 5. 比较大学生和幼儿园孩子身高的变异度,应采用的指标是( C )。 A. 标准差 B.方差 C.变异系数 D.平均数 第三章 12 2--∑∑n n x x )(

卫生统计学试卷(附答案)

2004~2005学年第(1)学期预防医学专业本科 期末考试试卷 (卫生统计学课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考试时间:200 年月日午 —(北京时间)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60分) 1、A1、A2型题 A. 48.0 B. 49.0 C. 52.0 D .53.0 E.55.0 2. 比较7岁男童与17岁青年身高的变异程度,宜用: A. 极 差 B. 四分位数间距 C. 方差 D. 标准差 E. 变异系数 3. 根据观测结果,已建立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 2.0 3.0y x =+,该回归方程表示x 每增加1个单位,y 平均增加几个单位? A. 1 B. 2 C. 3 D. 4 E.5 4. 设从 5.11=μ的总体中作五次随机抽样(n =5),问哪一个样本的数据既精确又准确? A. 8,9,10,11,12 B. 6,8,10,12,14 C. 6,10,12,14,18 D. 8,10,12,14,16 E. 10,11,12,13,14 5. 为表示某地近20年来婴儿死亡率的变化情况,宜绘制 A.散点图 B. 直条图 C. 百分条图 D. 普通线图 E. 直方图 6. 临床上用针灸治疗某型头痛,有效的概率为60%现用该法治疗5例,问其中至少2例有效的概率约为 A. 0.913 B. 0.087 C. 0.230 D.0.317 E. 以上都不对 7.二项分布、Poisson 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2 B. 2,1,2 C. 1,2,2 D. 2,2,2 E. 1,2,1 8. 假定某细菌的菌落数服从Poisson 分布,经观察得平均菌落数为9,问菌落数的标准差为: A. 18 B. 9 C. 3 D. 81 E. 27 9. 对于同一资料的直线相关系数与回归系数,下列论断有几句是正确的? 相关系数越大,回归系数也越大。 相关系数与与回归系数符号一致。 相关系数的t r 等于回归系数的t b 。 相关系数描述关联关系,回归系数描述因果关系。 A.1句 B.2句 C. 3句 D. 4句 E. 0句 10.下列四句话有几句是正确的? 标准差是用来描述随机变量的离散程度的。 标准误是用来描述统计量的变异程度的。 t 检验只用于检验两样本均数的差别。 χ2可用来比较两个或多个率的差别。 A. 0句 B. 1句 C. 2句 D. 3句 E. 4句

《生物统计学-2019》复习题

《生物统计学》复习题 1.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主要有两大类:(因果关系),(平行关系) 2.在统计学中,常见平均数主要有(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 1 ) (2 --= ∑n X X S ) 4.小概率事件原理是指(某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人为的认为不会发生) 5.在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时,一个变量X 确定,Y 是随着X 变化而变化,两变量呈因果关系,则X 称为(自变量),Y 称为(因变量) ADCAA BABCB DADBB ADBCB 1、下列数值属于参数的是: A 、总体平均数 B 、自变量 C 、依变量 D 、样本平均数 2、 下面一组数据中属于计量资料的是 A 、产品合格数 B 、抽样的样品数 C 、病人的治愈数 D 、产品的合格率 3、在一组数据中,如果一个变数10的离均差是2,那么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A 、12 B 、10 C 、8 D 、2 4、变异系数是衡量样本资料 程度的一个统计量。 A 、变异 B 、同一 C 、集中 D 、分布 5、方差分析适合于, 数据资料的均数假设检验。 A 、两组以上 B 、两组 C 、一组 D 、任何 6、在t 检验时,如果t = t 0、01 ,此差异是: A 、显著水平 B 、极显著水平 C 、无显著差异 D 、没法判断 7、 生物统计中t 检验常用来检验 A 、两均数差异比较 B 、两个数差异比较 C 、两总体差异比较 D 、多组数据差异比较 8、平均数是反映数据资料 性的代表值。 A 、变异性 B 、集中性 C 、差异性 D 、独立性 9、在假设检验中,是以 为前提。 A 、 肯定假设 B 、备择假设 C 、 无效假设 D 、有效假设 10、抽取样本的基本首要原则是 A 、统一性原则 B 、随机性原则 C 、完全性原则 D 、重复性原则 11、统计学研究的事件属于 事件。 A 、不可能事件 B 、必然事件 C 、小概率事件 D 、随机事件 12、下列属于大样本的是 A 、40 B 、30 C 、20 D 、10 13、一组数据有9个样本,其样本标准差是0.96,该组数据的标本标准误(差)是 A 、0.11 B 、8.64 C 、2.88 D 、0.32 14、在假设检验中,计算的统计量与事件发生的概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 A 、正比关系 B 、反比关系 C 、加减关系 D 、没有关系 15、在方差分析中,已知总自由度是15,组间自由度是3,组内自由度是 A 、18 B 、12 C 、10 D 、5 16、已知数据资料有10对数据,并呈线性回归关系,它的总自由度、回归自由度和残差自由度分别是 A 、9、1和8 B 、1、8和9 C 、8、1和9 D 、 9、8和1 18、下列那种措施是减少统计误差的主要方法。 A 、提高准确度 B 、提高精确度 C 、减少样本容量 D 、增加样本容量 19、相关系数显著性检验常用的方法是

生物统计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连续变量和非连续变量。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参数的估计量。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一门学科。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试验设计、统计分析两大部分。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3 个阶段。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n >30称为大样本。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系统误差两类。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数量性状资料变量和质量性状资料变量。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连续变量资料的次数分布。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集中性和离散性。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平均数,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变异数。 林星s= 样本标准差的计算公式s= 如果事件A和事件B为独立事件,则事件A与事件B同时发生地概率P (AB) = P(A)*P(B)。 二项分布的形状是由n和p两个参数决定的。 正态分布曲线上,卩确定曲线在x轴上的中心位置,c确定曲线的展开程度。样本平均数的标准误等于c Wi。 t分布曲线和正态分布曲线相比,顶部偏低,尾部偏高。

统计推断主要包括假设检验和参数估计两个方面。

参数估计包括点估计和区间估计假设检验首先要对总体提出假设,一般应作两个假设,一个是无效假设,一个是备择假设。 对一个大样本的平均数来说,一般将接受区和否定区的两个临界值写作卩-U a^x_ 卩+U a c x 在频率的假设检验中,当np或nq v30时,需进行连续性矫正。 2检验主要有3种用途:一个样本方差的同质性检验、适应性检验和独立性检验。 2检验中,在自由度df = (1)时,需要进行连续性矫正,其矫正的2 = ( p85 )。 2分布是连续型资料的分布,其取值区间为[0.+ %)。 猪的毛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检验两个纯合亲本的F2代性状分离比是否符合 孟德尔第一遗传规律应采用适应性检验法。 独立性检验的形式有多种,常利用列联表进行检验。 根据对处理效应的不同假定,方差分析中的数学模型可以分为固定模型、随机模型和混合模型混合模型3类。 在进行两因素或多因素试验时,通常应该设置重复,以正确估计试验误差,研究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在方差分析中,对缺失数据进行弥补时,应使补上来数据后,误差平方和最小。方差分析必须满足正态性、可加性、方差同质性3个基本假定。 如果样本资料不符合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则需要对其进行数据转换,常用的数据转换方法有平方根转换、对数转换、正反弦转换等。 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是[-1,1]O

《生物统计学》试题A

《生物统计学》基本知识题 一、填空题 第一章 1.填写下列符号的统计意义:①SS ②S x ③ S2 ④ SP xy。 2.t检验、u检验主要用于____ 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F 检验主要用于____ _ 组数据的差异显著性检验。 3.试验误差指由因素引起的误差,它不可,但可 以和。 4.参数是由____计算得到的,统计量是由____计算得到的。 5.由样本数据计算得到的特征数叫,由总体数据计算 得到的特征数叫。 9.一般将原因产生的误差叫试验误差,它避免, 但可以和。 第二章 4.变异系数可用于当两个样本的、不同时 变异程度的比较。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5.变异系数可用于当两个样本的、不同时 的比较。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7.连续性随机变量等组距式次数分布表的编制方法步骤为: ①_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 8.计算标准差的公式是S=。 9.变异系数的计算公式是CV=。 10. 标准差的作用是①、②、③。 12.算术平均数的两个重要性质是①②。 13.样本平均数的标准差叫。它与总体标准差的关系 是。 第三章 1.若随机变量x~N(μ,σ2),欲将其转换为u~N(0,1),则 标准化公式为u=。 第四 1.统计量与参数间的误差叫,其大小受①② ③的影响,其大小可以用来描述,计算公式 为。 2.抽样误差是指之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可用来表 示。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和。 6.在两个均数的显著性检验中,若检验结果是差异显著,则说 明。 7.在显著性检验时,当H0是正确的,检验结果却否定了H0,这 时犯的错误是:型错误。 8. 显著性检验时,犯Ⅰ型错误的概率等于。 9.显著性检验分为_______ 检验和______检验。 10.显著性检验的方法步骤为:、、。 12.若服从N(, 2)分布,则值服从分布, 值服从分布。 第五章 1.方差分析是以为检验对象的。在实际分析时常常以 作为它的估计值。 2.多重比较的方法有①和②两类;①一般适用于 组均数的检验,②适用于组均数间的检验。 3.多重比较的LSD法适用于组均数比较;LSR法适用于 组均数间的比较。 4.多重比较的方法有和两类。前者一般用于 组均数检验,后者又包含和法,适用于组 均数的比较。第六章 1.χ2 检验中,连续性矫正是指用性分布检验性数据所产生的差异,当或时,必须进行矫正。 2.在χ2检验时,当和时必须进行连续性矫正。3.χ2检验中,当或时,必须进行连续性矫正,矫正方法有_____ 和_____ 两种。 4.χ2检验的计算公式为χ2=,当、时,必须矫正,其矫正方法为、。 第七章 1.在直线相关回归分析中,相关系数显著,说明两变量间直线相关关系。 2.相关系数的大小,说明相关的紧密程度,其说明相关的性质。 相关系数r是用来描述两变量之间相关的和的指标,r 的正负号表示相关的,r的绝对值大小说明相关的。 3.变量间存在的关系,统计上称为相关关系。 4.回归分析中表示,byx表示,。 5.在回归方程中,表示依变量的,b表示,a表示。 6.已知r=-0.589*,则变量间存在的直线相关关系。 7.统计分析中,用统计量来描述两个变量间的直线相关关系,其取值范围为,其绝对值的大小说明相关的,其正负符号说明相关的。 第九章 1.试验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和。 二、单选题 1.比较胸围与体重资料的变异程度,以最好。 a.标准差b.均方c.全距d.变异系数 2.比较身高与体重两变量间的变异程度,用统计量较合适。 ①CV ②S ③R ④S2 4.若原始数据同加(或同减)一个常数,则。 a不变,S改变b.S不变,改变 c.两者均改变d.两者均不改变 5.比较身高和体重资料的变异程度,以指标最好。 a.CV b.Sc.Rd.S2 6.离均差平方和的代表符号是。 a.∑(x- )2 b.SP c.SS 7 .样本离均差平方和的代表符号是。 ①S2 ②③ ④SS 8. 愈小,表示用该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均数的可靠性愈大。 ①变异系数②标准差 ③全距④标准误 1.二项分布、Poisson分布、正态分布各有几个参数:() A、 (1,1,1 ) B、 (2,2,2) C、 (2,1, 2) D、 (2,2,1 ) 2.第一类错误是下列哪一种概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