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望城区规划

湖南望城区规划
湖南望城区规划

望城区规划文本

目录

1 规划总则 (1)

1.1指导思想................................ .. (1)

1.2规划范围 (1)

1.3规划期限 (1)

1.4规划依据 (1)

2 旅游业发展宏观背景......................................-

3 -

2.1基本概况....................... ..................- 3 -

2.2旅游资源................................. ........- 4 -

2.3旅游现状..........................................- 6 -

3 客源市场...............................................- 8 -

3.1市场情况..........................................- 8 -

3.2市场细分..........................................- 10 -

3.3市场预测..........................................- 10 -

4 SWOT分析................ ..............................- 12 -

4.1优势(STRENGTH)..................................- 12 -

4.2劣势(WEAKNESS)..................................- 12 -

4.3机遇(OPPORTUNITY)...............................- 13 -

4.4挑战(TREAT).....................................- 14 -

5旅游业发展战略..........................................- 15 -

5.1发展目标..........................................- 15 -

5.2发展格局..........................................- 15 -

5.3战略重点..........................................- 17 -

6分区规划................................................- 20 -

6.1县城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区............................- 20 -

6.2铜官窑陶瓷文化及民风民俗观光体验旅游区............- 22 -

6.3洗心禅佛教文化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 25 -

6.4千龙湖-黑糜峰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区.............- 29 -

6.5雷锋馆红色教育暨湖湘文化观光旅游区...............- 32 -

7市场营销................................................- 35 -

7.1 旅游产品.........................................- 35 -

7.2 旅游形象.........................................- 35 -

7.3营销渠道.........................................- 37 -8支撑体系...............................................- 41 -

8.1旅游饭店业.......................................- 41 -

8.2旅行社...........................................- 41 -

8.3旅游交通.........................................- 42 -

8.4旅游购物.........................................- 43 -

8.5旅游娱乐.........................................- 44 -

8.6旅游信息.........................................- 44 -9旅游保障体系规划.......................................- 45 -

9.1 政策保障........................................- 45 -

9.2 组织保障........................................- 45 -

9.3 资金保障........................................- 46 -

9.4 用地保障........................................- 46 -

9.5安全保障........................................- 46 -

9.6旅游人才保障.....................................- 47 -10旅游资源保护..........................................- 48 -

10.1 旅游文化保护...................................- 48 -

10.2旅游环境保护....................................- 48 -

11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50 -

11.1投资估算........................................- 50 -

11.2经济效益分析....................................- 50 -

11.3社会效益分析....................................- 51 -

11.4环境效益分析....................................- 51 -

1 规划总则

1.1指导思想

(1)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编制旅游业发展规划。

(2)以国内旅游、国际旅游两手都要抓的思想为指导,吸收国内外旅游规划的理论,结合望城县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来编制望城县旅游发展规划。

(3)以“开放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以发展促保护”的思想全面整体开发望城县的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1.2规划范围

本规划涉及望城县19个乡镇,总面积1361km2。

行业范围:旅游饭店业,旅行社,交通,餐饮,旅游商贸,文化,公园,旅游区和休闲娱乐等等

1.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06-2020年;其中,

初期:2006-2010年;

中期:2011-2015年;

远期:2016-2020年

1.4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

《旅游规划通则》(GB/T18971-2003)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

国务院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国发[2001]9)

《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年10月26日国家旅游局令第1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及其《实施细则》

湖南省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湘政发[2001]29)

湖南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6)

长沙市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长沙市旅游业总体发展规划(2006)

望城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2005)

望城县旅游资源调查报告(2005)

2.1基本概况

1)自然状况

望城县地处美丽富饶的湘中河谷平原,湘江下游两岸,位于北京至广州、上海、重庆(京广经济走廊和长江经济带)的大“十”字交汇区域,是沿海经济扩散辐射西部地区的必经之路。总面积1361km2,总人口72万,辖19个乡、镇,从南、西、北三面环绕湖南省会长沙市,东连长沙市和长沙县,南接湘潭市和湘潭县,西界宁乡县、益阳市,北与湘阴县、汨罗市为邻。明显的区位优势给望城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

望城属长衡丘陵向洞庭平原过渡地带,地势由南向北倾斜,湘江从南入境,纵贯南北而下洞庭,流经境内58公里,斜贯全县;气候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温度适中。山峰以黑麋峰最高,海拔591米,团头湖为境内最大湖泊,总面积346.6余公顷。整个县域生态环境优美,森林、山峰、湖泊等资源充足,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环境状况

望城县环境质量较好,主要旅游区达到大气、水、噪声均可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的0或1类标准,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容量较大。

3)社会经济状况

望城县全县共有汉族、土家族、苗族、回族、侗族、壮族、瑶族等22个民族,其中,汉族占总人口的99.86%,人口密度521人/km2。2005年,全县总人口有71033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1万人。

县境农业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工业则以建材、食品加工、机械电子、化工、印刷、造纸、纺织、皮革等著称。其中的唐代铜官窑、丁字湾的麻厂、河西“湘粉”、“湘绣”等产品驰名海内外。2005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当年价格)1000156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4080元,全县财政总收入达76686万元,县域经济已经步入快车道。

4)历史文化状况

望城县镇,古为荆楚地,自秦,汉设郡、县,经三国、晋、隋、唐及五代,历为长沙郡、长沙国、长沙县辖县,历代人才辈出,唐代欧阳询为四大楷书家之一,精于诗文,曾编撰《艺文类聚》;清道光时丁取忠潜心钻研数学,集成《白芙蓉算学丛书》,堪称南方数学领袖;李篁仙,陈运溶、夏士兰、陈子展、欧阳翥、李肖聘、程千帆、顾梅羹、周庆年、邹应斌均为清末以来的文艺教育、医学界、农学界的巨匠名人。近代郭亮等革命先烈的传奇人生,当代英模雷锋的感人事迹,更是令人景仰。书堂山下洗笔泉,系欧阳询父子习字洗笔之处,墨云浮水,景物依然;伏龙山下桐溪寺,古木参天,绿荫蔽日,影响中国近代五百年历史的晚清著名湘军统帅曾国藩就长眠于此。与这一批名人配套而修建的曾国藩文化园、郭亮陵园、雷锋纪念馆、书山堂、荷叶亭等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逐渐被外界看好,成为望城招商引资的热点。

2.2旅游资源

2.2.1旅游资源概况

望城旅游资源丰富,风光绮丽,古迹甚多。全县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3处,市级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处,其它历史人文踪迹260余处,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自然景观保存较为完整,地方文化特色明显,景观观赏价值和旅游价值较大。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我们对望城县旅游资源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 望城县区各主类、亚类旅游资源基本类型数量统计表

2.2.1旅游资源评价

1)分级评价

根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资源评价赋分标准》进行综合评价,对主要旅游资源评价结果如下表所示

表 2.1 望城县主要旅游资源分级表

级别景点

5级铜官窑

4级雷锋纪念馆、黑麋峰森林公园

3级普瑞温泉酒店、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铜官古镇、曾国藩文化园、

靖港古镇、洗心禅寺

2级百里水乡、月亮岛

另外,根据旅游资源本身固有的价值和开发潜力,将望城县旅游资源和省内外各种旅游资源相对比,将望城县各种可开发的旅游资源定位如下:

1)吸引国外游客的旅游资源:雷锋纪念馆等;

2)吸引国内游客的旅游资源:铜官窑、雷锋纪念馆、洗心禅寺等;

3)吸引省内游客的旅游资源:铜官窑、雷锋纪念馆、洗心禅寺等;

4)吸引市内游客的旅游资源:铜官窑、雷锋纪念馆、洗心禅寺、黑糜峰、乡村旅游等。

2)综合评价

通过对望城县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望城县旅游资源有如下特点:

(1)大分散与小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

从总体上来说,望城县的旅游资源分布比较分散,但是从局部来看,望城县的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雷锋大道和湘江沿岸之间的狭长区域,这对于望城县旅游资源的统一开发提供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2)资源品位高,不可替代性强

不可替代性是区域旅游资源能否开发、区域旅游业能否有所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望城县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品位,特别是长沙铜官窑遗址和雷锋纪念馆,目前铜官窑和雷锋精神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其在区内甚至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不可替代性,雷锋精神则是世界范围内的垄断性资源。因此,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对于望城县旅游业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资源的互补性强

望城县的旅游资源在长沙市以及整个湖南省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长沙铜官窑遗址是长沙市内唯一的陶瓷遗址旅游资源,该资源的开发对于完善长沙市旅游产品类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雷锋纪念馆则是在全国甚至世界范围内具有垄断性的资源,该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对于丰富长沙市旅游产品类型、对于推销望城县以及长沙市的城市旅游形象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3旅游现状

1)旅游业总体概况

望城精心培育旅游产业,是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工作重点之一。通过几年的发展,望城县旅游业获取了长足的发展,2005年全年旅游业收入约30000万元,接待游客人数约2673380人,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1000人,创汇10000美元,旅游业创造产值占到第三产业的11.53%(旅游产业值3亿,第三产业产值26.02亿),占全县GDP的3%(全县GDP100亿)。

2)旅游业产业规模现状

望城县的旅游开发基本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项目的建设缺乏深度,只是初级层次的开发,没有对其经济价值进行有效利用和深入挖掘,并且由于对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不够,使得相关的文化旅游发展却非常缓慢,延缓了整个旅游业发展的步伐。而在旅游管理方面没有形成规范管理,有些景区归属权不明确,存在多头管理现象。

望城县旅游区点普遍较小、散、景点宣传的不到位,知名度不高。作为招牌之一的农家休闲旅游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旅游收入逐渐上升,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宾馆酒店是旅游业发展必要的配套设施。随着望城县旅游业的发展,望城县宾馆酒店和谐发展,假日经济强劲上扬。宾馆数量由2001年的11家增加到2005年的15家,增加了36%,接待游客能力也逐渐增强,但是宾馆饭店数量和档次不够,推荐的星级酒店只有普瑞温泉大酒店、金霞大酒店,经济型酒店少,可查询范围更少。

从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望城县旅行社的发展跟不上整个旅游业的发展,旅行社的导向作用弱。目前,望城县规范的旅行社几乎没有,各种零散的个体旅行社缺乏管理,营运乱,群众可信度低,旅游资源宣传力度不够,呈现“散、小、弱、差”的状况,这些都限制了望城县旅游业的发展。

交通运输条件是旅游业发展的关键之一。旅游业发展要求景点具有相当的交通可达性。目前58公里湘江航线、京广铁路、石长铁路、长湘线、雷锋大道、长常高速、319国道、长潭西线、高乔大道、上瑞高速、二环线交织县境,县域内大的交通网络逐步完善,县城往全县各地大多半小时可达,但旅游小交通(景区、景点之间路网以及景区(点)和交通干道之间)仍未健全,进入铜官窑遗址、曾国藩墓园等重要景点仍是坑坑洼洼的泥泞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旅游交通循环系统不健全。

娱乐是快乐旅行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每一个国家,甚至每一个旅游区,都有不同形色的旅游娱乐项目。望城县大体上属于休闲度假型旅游区,主要以观光型娱乐项目为主,而真正让游客参与的娱乐项目较少,缺乏让游客参与的积极性。

望城县尽管有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比较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但是,望城县的旅游购物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发展,缺乏大型的旅游商品购物场所、购物市场管理欠缺、购物环境较差、商品品牌意识不强,知名度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3 客源市场

在2006年“十一”黄金周,我们对望城县重点旅游区客源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2.1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来望城旅游的游客主要来自本省区和临近省区,其它区域的游客比例较低。

3.1市场情况

总结调查结果,我们按照4个方面对望城县客源进行了如下分析

(1)按游客文化层次划分

望城历史文化旅游能和民俗风情旅游主要被大多数知识层次较高的旅游者所了解和接受,如铜官窑遗址、曾国藩墓、靖港古镇,西汉长沙王室墓等景点,去这些地方旅游的是有一定文化素养的游客。统计表明,来望城县旅游的客源中知识分子群体所占的比重达到65%。而一些自然景观(草原、河流、高山等)对一般城镇居民具有普遍吸引力,生态景观较好的度假村和景观公园成为出游的首选,这与独特的自然景观与城镇环境的巨大差异有关。

(2)按出游目的划分

观光旅游产品是望城县的主要旅游产品,出于观光旅游的游客达到45%,而望城县优良的生态环境质量优势,完善的旅游酒店服务设施,吸引了很多的政府会议来此召开,同时,望城县深厚的陶瓷文化、湘军文化、港口文化、宗教文化底蕴以及古墓葬吸引大量的科学工作者来此进行科学考察,使得这一块旅游者的比重较大。由于农家休闲度假游的逐渐推广,望城县休闲度假游近年来在旅游业中的份额逐渐上升,已经占到被调查者的35%,并将成为将来旅游发展以及旅游产品转型的重要方向。

(3)从游客收入水平角度划分

高收入阶层的游客一般不受资金的限制,另加上社会地位显赫和社会威望,大多会选择高等级的旅游消费,比如普瑞温泉酒店和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等,并且由于时间的限制,一般是周末休闲旅游居多。一般的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中等,能够有剩余的资金用于偶尔的旅游度假,一般为假期跟团出游,而一般本地居民,由于资金的限制,通常只是偶尔的出游并且选择消费较低的参观旅游或者农家乐等,地域一般限于当地景点。

(4)从游客地域结构划分

境内市场:目前到望城县旅游的境内游客仍然以观光游客和公务、商务游客为主,这两类旅游者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交通状况、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统计的多望城县周边区域、湖南省内以长沙、株洲、湘潭、益阳和常德为代表的大中城市,占到总数的77%以上,省外的则多集中在以长沙中心的周围发散的辐射状分布的城市,例如武汉,江西,广东和广西等。其他地区的客源很少。

境外市场:由于望城宣传力度的不足以及社会经济,交通等状况等因素的影响,望城县境外市场不容乐观。统计的多为亚洲国家的游客,例如韩国,日本等,欧美等高端市场游客较少,而且游客一般选择会务旅游的形式参与。

3.2市场细分

(1)境内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目标市场):望城周边各县市的游客,以长株潭所辖的县市为主体。

二级客源市场(重点发展):湖南省内市场。

三级客源市场(潜在市场):国内其他各个省市客源市场,例如湖北、广西各省等。

(2)境外市场

随着旅游区的开发与知名度的提高和基础建设的完善,望城县旅游国际客源市场定位为:立足亚洲,面向欧美,积极开发国外市场,尤其是日韩和亚欧各国市场。

一级客源市场(近期):不断巩固和加强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等区域的客源市场。

二级客源市场(中期):东南亚各国,例如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等。

三级客源市场(远期):欧美各国的高端客源市场。

(3)其他市场

除以上三级客源市场外,由于其地理位置优越和交通方便,望城县的旅游应紧紧抓住长沙市目的地的机会客源市场。

3.3市场预测

规划中主要采用趋势分析法进行对望城县未来游客量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该方法是根据旅游地生命同期理论,借鉴大多数旅游区开发经验,把规划期分成3个阶段,再分析确定每个阶段客源量的年平均增长率,进而计算出预测结果。根据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实际和综合因素的考虑,主要分三个阶段,即2006-2010年为近期;2011-2015年为中期;2016-2020年为远期。

规划中拟采用的预测模型为:

式中:Y—t年后游客规模预测值

N=基期游客规模值

R=年游客规模平均递增率

T=基期到预测年的年限

同时,考虑到国民经济发展的速度以及旅游业发展规律,我们针对旅游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均制定了高中低三个方案。

3.3.1境内市场预测结果

结合长沙市旅游业“十一五”规划、望城县旅游业“十一五”规划以及长沙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要求,结合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实际,预测望城县在规划期内各年度境内游客预测量如表3.1所示

表3.1望城县境内旅游客源数量预测表

3.3.2境外市场预测结果

同理,预测望城县在规划期内各年度境外游客预测量如表3.2所示

表3.2望城县国际旅游客源数量预测表

根据预测结果可以知道,到2020年高中低三个方案下,望城县旅游人数可以分别达到1699,1241和898万人,本规划中我们将中方案1241万游客,其中国际游客近8000人次作为本规划的目标。

4 SWOT分析

根据目标客源市场调查结果,通过与类似城市的对比分析,得出SWOT分析结果。

4.1优势(Strength)

1)资源优势

望城县的资源优势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资源的集中性,望城县的资源主要集中雷锋大道两侧以及雷锋道道到湘江两岸之间的地域,而西部广阔的地域资源相对较少。资源的集中性有利于资源的统一开发,有利于旅游产品的建设,也有利于旅游线路的组织。另外,望城县大部分旅游资源尽管品位不高,但是也有世界级旅游资源雷锋纪念馆、有号称天下窑都的铜官窑旧址等,这些资源对于国内外的游客都有着重要的吸引力。

2)区位和交通优势

县城距省会长沙仅18km,距黄花国际机场36km,319国道、长常高速公路、长湘公路、107国道与京珠、上瑞等高速公路直接沟通;京广铁路线纵穿南北,石长铁路线横贯东西;湘江穿境而过,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交通便捷。这对于望城县旅游业的开发具有巨大的优势。

3)生态环境质量优势

望城县环境质量较好,主要旅游区均可达到大气、水、噪声均可达到国家环境质量标准中的0或1类标准,环境容量较大,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巨大,对大中城市的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望城县是全国第一批全国生态示范县,生态环境质量较好,这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比较好的保障。

4.2劣势(Weakness)

1)旅游业知名度不高

由于对景点的宣传力度不够,使得大多数游客对望城的了解就仅限于雷锋同志的故乡,铜官窑遗址等比较大型的景点,或者只知有雷锋、铜官窑,而不知有望城,而对于其他的一些自然景观就更加是缺乏了解,知之甚少。

2)旅游配套设施滞后

这是很多望城县许多景区(点)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景区缺乏停车场、游道简陋,接待设施滞后,适应不同层次游客需求的旅游饭店少,达不到现代旅游要求,制约旅游业发展速度。

3)管理体制

旅游景点多头管理的问题突出。景点、景区隶属关系复杂,有属于镇政府的景区,也有管委会级别更高的景区管理机构,有属于文化局、宗教局、林业局、环保局主管,还有的景区则存在跨界问题,复杂的隶属关系与行政主管关系加上无法可依,存在旅游开发各自为政的局面,旅游局对景点、景区建设难控制,一些项目盲目上马,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4)旅游意识问题

部分乡镇对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认识存在缺陷,没有做到资源的保护和利用;部分普通民众对于发展旅游业的意义也没有认识,因此对资源的随意破坏随处可见,这些都限制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提高普通民众和乡镇干部发展旅游的意识也是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

4.3机遇(Opportunity)

1)政策机遇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将发展旅游业作为促进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举措,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会服务业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温家宝总理强调,要“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扩大文化健身、旅游等服务性消费”。随着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推进,城乡和谐、人际和谐、生态和谐相统一的局面越来越紧迫,人们越来越呼吁高质量的生活,旅游休闲成为高质量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这种旅游休闲的消费欲望和逐渐增强的消费能力,将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市场。这些政策机遇对于望城县旅游业的发展,更是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同时,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对于望城县乡村旅游业的大力发展更是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会。

2)客源机遇

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和国家规定的“五一”、“十一”长假的实施,旅游业已经作为绿色产业随之发展起来。人们愿意而且能够拿出部分资金去旅游或度假。长沙市2005年接待国内游客2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90亿元,增速达15%。因此,望城只要分流长沙的部分客流量,就可达将旅游业红红火火地发展起来,实现旅游业的增产增收。望城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将对这些游客产生很大的吸引力,为望城旅游带来了巨大的机会客源市场。

3)发展机遇

国内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旅游消费日益走向成熟。国内旅游者的需求也逐渐向多样化、个性化转变,旅游产品开发也进入了战略性结构调整阶段。在传统观光旅游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休闲度假、生态旅游、探险旅游等专项旅游项目也逐渐成为时尚。生态旅游和休闲度假旅游日益成为国内旅游的重要选择。为适应旅游业发展的需求,单一观光型旅游产品要进行结构调整,向观光度假型转变。这一转变对于望城县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为望城县黑麋峰森林公园、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村、泉水湖、月亮岛等景区生态环境优美,适于发展休闲度假和生态旅游。

4)政府领导重视

望城县委、政府对文化旅游工作日趋重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明确了旅游的行政管理职能,有效整合了文化、体育、旅游资源。县委、政府主要领导在《长沙晚报》等媒体撰文宣传望城旅游,亲力亲为抓文化旅游招商引资工作,分管领导主抓每一个大型的文化旅游项目,居民对旅游开发也充满热情,群众基础好。

4.4挑战(Treat)

1)资源破坏挑战

由于资金等多方面的原因,望城县一些高品位的旅游资源目前不能有效的开发,只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才有足够的财力物力进行。因此,如何解决目前对这些资源的保护问题就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目前这些资源(主要是人文资源)面临着由于经济发展而被破坏威胁。

2)竞争挑战

目前,长沙市以及省内已经有着众多的同质宗教旅游产品,如开福寺、密印寺以及南岳古庙等,这对于望城县洗心禅寺宗教旅游的发展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5旅游业发展战略

5.1发展目标

根据望城县游客预测的数量,考虑望城县将来旅游区开发建设情况以及游客消费结构的变化,对望城县规划期间的国内和入境旅游收入进行了预测。

1)规划初期(2006-2010)

重点建设和做大做强洗心禅寺、千龙湖生态旅游度假区以及乡村旅游走廊,完成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换代,并建设好黑糜峰旅游度假区(含蓄能电站),在望城县形成一种大的旅游氛围。到2010年,整个望城县国内游客达到479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11.97亿元人民币;入境游客达到1469人次,旅游创汇14.7万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约12亿元人民币。

2)规划中期(2011-2015)

重点建设好铜官窑旧址、铜官古镇以及靖港古镇,使该旅游区成为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极点,使望城县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到2015年使国内游客达到844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33.76亿元人民币;入境游客达到2589人次,旅游创汇51.7万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约34亿元人民币。

3)规划末期(2016-2020)

完善各个旅游区基础设施和相关配套服务设施,使其达到最终建设目标,使望城县整体的旅游格局形成,并成为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望城县国内游客达到124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到74.4亿元人民币;入境游客达到7901人次,旅游创汇237.0万美元,旅游总收入达到约75亿元人民币。

5.2发展格局

通过对望城县旅游资源的综合分析,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格局是1334模式,即培育1个中心、发展3条走廊、打造3个重点,形成4个特色旅游区

1个中心:高新组团,,包括高塘岭镇、星城镇和黄金乡

3条走廊:绿色旅游走廊、红色旅游走廊、古色旅游走廊

3个重点:铜官窑、洗心禅寺、雷锋纪念馆

4个特色旅游区: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区、佛教文化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红色教育暨湖湘文化观光旅游区、陶瓷文化及民风民俗观光体验旅游区

(1)一个中心

高塘岭镇、星城镇和黄金乡在望城县的城市规划中,即将成为中心城区,其主要以洗心禅宗教文化旅游区为核心,辐射普瑞、龙湖高尔夫、百果园、进修生态农庄等高档休闲度假区,可以考虑利用中心城市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功能,发展旅游综合服务区,发展旅游综合服务区,使之称为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指挥中心、提供旅游接待和信息服务的首要基地。

(2)三条走廊

A. 绿色旅游走廊

该走廊主要指贯穿整个县域南北城区的雷锋大道和高乔大道,其不仅是望城县社会经济联系的大动脉,也是望城县内绝大多数景点的串联主线,南与长沙市岳麓区连通,北部连接湘阴县,根据主要景点的分布和资源的分布,是望城县百里水产暨乡村旅游基地。该走廊上串联了望城县的中心城区和百里水产养殖基地和百果园等农林生态基地,是望城旅游业的一大重头戏,也是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轴线所在,对游客有较大吸引力,规划期内应充分利用交通优势,以各个景点为基点,联动开发,形成一大特色走廊。

B.红色旅游走廊

该走廊位于望城县中部区域,主要包括雷锋纪念馆、雷锋故居以及真人桥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古村生态游旅游资源,是望城县红色旅游发展的重点区域,可以考虑和宁乡的花明楼进行对接,形成长沙市的红色旅游线。

C.古色旅游走廊

该走廊主要位于望城县湘江以东区域,包括铜官古镇、铜官窑遗址、书棠山欧阳询文化园、郭亮烈士陵园等历史文化以及旅游资源,并且文化底蕴非常深厚,资源开发潜力大。在开发过程中,可以考虑和湘江的水上旅游以及长沙市区的马王堆遗址的开发进行对接。

(3)四个重点

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四个重点是望城县旅游资源品位高或者具有加大旅游开发其潜力的区域,也是点轴发展战略中的极点所在,进一步做大作强四个极点对于望城县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四个特色区域

A.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区

以黑麋峰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区,是望城县一大特色旅游区,也是湖南省会近郊最大的省级森林公园,规划期内应立足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的生态观光休闲度假产品。

B.佛教文化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

以洗心禅寺和乡村旅游为代表的农业观光、体验以及宗教文化体验旅游区。资源丰富度高,涵盖了佛教文化体验旅游、乡村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议旅游、工业旅游等旅游产品,并且交通具有很大优势,可以形成以点连成线的旅游线路。

C.红色教育暨湖湘文化观光旅游区

以雷锋纪念馆和雷锋故居为代表的红色教育观光旅游区是望城旅游业的另一大特色之一。该旅游区同时还包括了湖湘文化的代表曾国藩的墓葬,其对于湖湘文化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D.陶瓷文化及民风民俗观光体验旅游区

以铜官窑为代表的民风民俗、文化观光体验旅游区坐落在望城县北部,是望城县民俗、文化集中体现的区域,包括了铜官窑旧址、铜官和靖港两个古镇以及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故里-书堂山,这些资源具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旅游开发价值很好。

5.3战略重点

有好的旅游资源并不等于有好的景点和景区,旅游资源仅仅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资源需要挖掘,特色更需要培育,把特色旅游资源转化为特色旅游景点,将目前有限的资金、物资、能量、信息、人才等投入到会到少数开发条件优越,效益见效快的的项目上,以此带动其他项目的开发,是望城县发展旅游业的重点所在。根据望城县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格局,在众多项目中考察,确定了如下6大战略重点项目(表5.1)。

表5.1 望城县旅游开发重点项目一览表

6分区规划

6.1县城旅游综合管理服务区

6.1.1基本概况

望城县城高塘岭镇,是望城县中心城区,也是望城县政府等行政部门所在地,集县城的社会、政治、经济功能为一体,是望城的主心骨所在。但是由于望城县的旅游业还处于起步状态,相应的

对于旅游业的管理在机构设施、培训机构上尚未跟上,有待进一步的开发建设。该区主要涉及县城中心区-高塘岭镇,主要的旅游资源包括三叉河、马家河、斑马湖、乌山等旅游资源。

6.1.2功能定位

增强县城旅游管理中心功能,集中力量把县城建设成为形象鲜明、服务档次高的旅游管理中心和指挥调度中心。

6.1.3规划目标

(1)建立并完善县城旅游配套设施,使之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使县城成为县与旅游业发展的旅游管理服务中心;

(2)完善旅游人才培育市场,建立一支稳定旅游的人才队伍;

(3)加强旅游产业建设(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车队等),形成适应旅游业发展的六要素产业链。

6.1.4发展思路

(1)根据望城县旅游业发展制定的战略目标的需要和望城县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制定县城发展的战略和总体实施方案,分步骤、分阶段、分档次建设旅游业发展所需各种配套设施,完善和加强通往县内各景区的道路交通设施;

(2)完善县城旅游公共设施建设:停车场、公共厕所、垃圾箱等;

(3)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旅游市场,重点培育旅游人才市场和整顿旅行社行业,使其形成规范、合法的旅游市场;

(4)开发建设斑马湖和马家河风光带,使之成为县城居民日常休闲度假的去处。

6.1.5重点项目

表6.1 望城县县城旅游综合管理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表

6.1.6市场定位

本区域作为一个县城的形象代表,第一印象的代言人,受到所有到望城旅游的游客的关注,每个游客到了一个地方都会首先关注该地的中心城区的发展状况,因此市场范围较大。

6.2铜官窑陶瓷文化及民风民俗观光体验旅游区

6.2.1基本概况

该旅游区涉及靖港、铜官、丁字等三个乡镇,涉及的主要旅游景区点包括铜官窑旧址、靖港古镇、铜官古镇以及欧阳洵故里书堂山等。

6.2.2功能定位

该旅游区的旅游功能主要是民风民俗旅游、历史文化观光旅游以及湘江水上观光旅游。

6.2.3规划目标

(1)2020年该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旅游区;

(2)2010年,铜官窑旧址和芙蓉区马王堆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3)2020年,铜官古镇和靖港古镇恢复建设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

6.2.4开发思路

1)铜官窑、铜官古镇

(1)以保护为主题,对铜官窑几个遗址进行保护性开发,并加快铜官窑博物馆的建设;

(2)突出“发源地”主题,打造“釉下多彩之都”形象,深度建设和挖掘相对应的旅游资源,使之成为展示中国陶瓷釉下彩的窗口;

(3)建设铜官窑文化园,将书塘山和铜官窑旧址整体捆绑开发,共同推向市场;

(4)改善交通状况,修建进入铜官窑遗址的等级公路,做好开发铜官窑的基础工作;

(5)加强铜官窑遗址周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满足旅游发展需要;

(6)铜官古镇开发建设重点突出陶瓷艺术、陶瓷制作以及手工作坊和DIY模式进行陶瓷旅游产品的开发;

(7)申报历史文化名镇,宣扬陶瓷文化、历史文化和革命文化。

2)靖港古镇

(1)对靖港古镇沿沩水沿岸两边的古建筑进行修复,通过将哑河与湘江的连通,重现湘军征战的场景;同时,开辟水上游览线路,并将古街道改建成民俗展示、文化表演、餐饮住宿和购物一条街。

(2)利用古镇现有建筑资源,发展艺术写生和摄影采风系列旅游线路,宣传古镇文化,并溶入现代艺术的思想,稳定发展,使之成为每年的定期的旅游时段;

(3)大力发展农家旅馆、餐馆和家庭旅馆、餐馆,发展特色小吃,形成齐全的旅游配套设施;

(4)开发利用靖港芦花水,靖港香干、靖港火培鱼、靖港木屐、靖港油纸伞等具清港水乡特色的旅游产品;

(5)发展民间艺术市场,宣传陶瓷文化和民间艺术,如皮影,剪纸,并开发各种丰富多彩、参与性强的民俗活动,吸引游客参与。

6.2.5重点项目

表6.2 望城县铜官窑陶瓷文化及民风民俗观光体验旅游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表

6.2.6市场定位

本区域的发展重点是铜官窑,作为整个县城甚至整个长沙的名片之一,中国五大名窑之一,吸引的不仅仅是省内、国内的考古专家、历史学者等游客,同时也对对中国历史有浓厚兴趣的国外游客有很大吸引力。

6.3洗心禅佛教文化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

6.3.1基本概况

该旅游区主要涉及到星城和黄金2个乡镇,包括了洗心禅寺、月亮岛、戴公庙、普瑞温泉大酒店、锦绣生态农庄、百果园等旅游资源。

6.3.2功能定位

该旅游区的旅游功能主要是佛教文化旅游、道教文化观光旅游、乡村度假旅游、湘江水域观光旅游。

6.3.3开发目标

(1)到2020年,洗心禅寺宗教文化旅游区建设成为国家3A级旅游区;

(2)乡村旅游通过提质改造工程,使星级乡村旅游点的比重达到50%以上;

(3)通过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解决近40000农村老百姓的就业问题。

6.3.4开发策略

1)望城县乡村旅游开发策略

(1)编制望城县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对县域内乡村旅游点进行统一规划和规范,同时,要实现乡村旅游类型的多样化,使乡村旅游产品由传统的乡村观光、乡村休闲向乡村度假、乡村教育(例如针对城市的小孩,乡村旅游设施应栽种有花木盆景和蔬菜,并增加知识性解说,让城市小孩能够更加了解大自然,将会大大增加乡村旅游的魅力)等转变,由趋同性向个性化、特色化转变,实现乡村旅游产品结构升级换代。

(2)延伸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因为现有的望城县的乡村旅游产品来看,主要是集中在“食”上,其余的产品非常匮乏。因此,在望城县乡村旅游产品建设中,要加强“娱”与“购”方面的乡村旅游产品建设,“娱”要体现乡村气息,反映乡村生活,提倡广大农民参与;“购”的商品应是乡村的。望城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考虑在乡村旅游比较集中的区域如星城镇、雷锋镇设立一些加工厂,对“原始”的土特产品、新鲜水果、新鲜水产进行加工,使游客便于携带,以此延伸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目前,千龙湖休闲度假村的“循环模式”就是延伸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乡村旅游产业链的好范例,千龙湖以千龙湖度假村为核心,逐步进入了水产、养殖、种植、加工等行业,延伸了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了乡村旅游产业链。

(3)和县域内以及长沙市的科研院所建立“高新农业科技示范点”,培植有特色的高科技农产品来发展农业特色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旅游、消费,同时将高科技农产品作为附带的旅游商品进行销售;

(4)突出乡村特色,保持原汁原味,因为城市居民选择乡村旅游,最喜欢的是乡村本身的吸引力,游客最期望乡村的形象是优美、悠闲、绿色、田园、生态等,这些都是乡村最本质的特色,在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突出乡村特色,保持原汁原味,比如说吃农家柴火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唱农家戏,走农家路等,让游客真正的走进乡村,感受乡村,防止乡村旅游开发的城市化倾向。

(5)以乡村旅游资源禀赋为基础,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走产品差异化道路,因为旅游资源禀赋是一个旅游目的地形成竞争优势的前提,善于利用本地天赋自然资源和历史形成的文化景观构建乡村旅游带是各大城市乡村旅游得以发展的显著特点。根据距离长沙市区远近的不同,望城县乡村旅游可划分为两个带,第1个带是距离长沙市较近的乡村,主要开发以“食”为主的乡村旅游,车程在1小时之内,如三木农家饭庄等。第2个带是距离长沙市较远的乡村,主要开发以度假为主的乡村旅游,车程主要在1-2小时之间,如黑糜峰,千龙湖等就很适合开发度假型的乡村旅游产品。两个功能带应明确分工,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走产品差异化的道路,这样才能提高望城县乡村旅游景点在长沙市以及整个湖南省的核心竞争力。

(6)开发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产品,因为旅游者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从而导致旅游产品具有生命周期,乡村旅游产品也不例外。因此,要不断的开发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产品,以满足旅游者不断求新求异的心理需求。开发富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新产品,一方面要从本乡村的内涵中进行

深度挖掘,比如说乡村歌舞、乡村戏剧、乡村名人轶事、传统乡村农业工艺、参与式的乡村活动以及本地文化特色(佛教、道教文化)等;另一方面要注意城市居民生活与乡村居民生活的差异性,比如,现在大部分城市小孩不知道农业的生产过程,甚至连最基本的动、植物都不认识,因此,针对城市小孩,可开发乡村科普旅游产品,如可开发动、植物标本,农业生产的过程参与等旅游产品。

(7)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显著特征就是它对回头客的依赖程度较高,顾客忠诚对稳定与开拓乡村旅游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望城县乡村旅游产品开发应重点关注回头客市场,除了进行新产品开发以外,引入客户关系管理概念,创造顾客对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忠诚,是政府与企业必须考虑的问题。比如通过儿童一帮一活动,联谊活动,让游客在乡村拥有自己的一份土地、在乡村拥有第二个家等形式就是创造顾客忠诚很好的办法。

(8)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交通设施的建设是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适应未来乡村旅游市场新的发展,交通可进入性应包括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同时,应加快建设路标、指示牌等服务设施的建设,以满足游客的需要。在乡村旅游可进入性方面,还要注意市区与乡村之间的高效公共交通体系的建设,为中低收入者的乡村旅游提供方便。

(9)加强媒体宣传,建立游客服务中心。由于大多数乡村旅游者是散客或以家庭为单位,依靠旅行社组团的很少。建议乡村旅游经营者以体现自己特色为出发点,设计自己的旅游形象,并制作受众面明确、能迎合广大市民出游心理的乡村旅游宣传资料,在媒体上广为宣传。另外,随着散客消费自主意识的加强,他们愿意自己去设计消费产品,尤其是在散客很多、拥挤的时候。建议在星城镇以及雷锋镇建立乡村旅游游客服务中心,负责游客的观光导游、信息咨询、交通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

(10)建立望城县乡村旅游信息网站。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人们获取信息方式的变化,通过网络获取信息愈来愈成为人们获得信息的重要渠道之一。在城市居民中,一般家庭都已连上互联网,通过网络与外部交流来获取信息。建立乡村旅游信息网,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游客获取乡村旅游信息非常方便,在家上网即可获得;二是降低游客获取乡村旅游信息的成本。乡村旅游信息网可以由政府牵头,各乡村旅游景点赞助与协助的模式运行,这样可以实现网上促销。

(11)成立县域乡村旅游协会,实现乡村旅游和谐发展。在国外,行业协会的作用十分突出。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十分有效,在望城县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因素,乡村旅游企业之间,农户与乡村旅游企业之间,乡村旅游企业与政府之间存在一定的摩擦。建议在望城县旅游局的统一协调下,成立乡村旅游协会,使其在其中进行沟通,可以有效地消除这些摩擦,实现乡村旅游和谐发展。

(12)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优质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望城县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考虑生态环境。因此,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能出现短视行为,在经营过程中既要以经营者的合理利润为目标,又要注意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坚持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2)洗心禅寺发展策略

(1)鉴于目前长沙市已有开福、麓山、密印等寺庙,洗心禅寺的发展应该另辟蹊径,走佛学研究的特色之路,将洗心禅寺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术研究形寺院;

(2)通过和省内外的强势媒体结合,策划一次大型佛教文化活动,提高洗心禅寺的知名度。

(3)月亮岛发展策略

(1)和湘江内和旅游以及挪亚邮轮等的开发为契机,并将其有机的结合,使之成为内和旅游线上的重要节点;

(2)结合橘子洲的开发,做出自己的乡村休闲度假特色,开辟一批景点,使游客上的到来能够停留一段时间。

(4)戴公庙开发策略

(1)加强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旅游的服务功能,使之成为一个既是香客云集之地,也是游客向往之处;

(2)和洗心禅寺的开发结合,共同促销,使之成为洗心禅寺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补充和节点。

(5)工业旅游开发策略

(1)加强和相关企业之间的联系,共同探讨,研究出一条合适的参观线路。

(2)定期督促企业在环境保护、企业人文环境管理方面做出表率作用。

6.3.5重点项目

表6.3 望城县洗心禅佛教文化及农业观光体验旅游区旅游开发建设项目表

6.3.6市场定位

从本区域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现状来看,参与本区域旅游的更多的是本地的游客,尤其是长沙的游客,参与农业观光体验旅游的比例较大。

6.4千龙湖-黑糜峰生态观光与休闲度假旅游区

6.4.1基本概况

本旅游区位于望城县的北部偏东和偏西的位置,涉及行政区域包括桥驿、茶亭、东城、乔口和格塘等乡镇,主要的旅游景区点包括黑糜国家森林公园、团头湖养殖旅游观光区、千龙湖生态旅游风景区以及九峰山风景区。

湖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湖南省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保障城乡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以划拨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报送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前,应当按本办法向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申请办理《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见附1)。 以出让方式提供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机关应当在项目批准(核

准、备案)前征求同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书面意见。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建设项目选址规划管理工作,《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实行分级核发制度。(一)下列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1.由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和省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 2.跨市州行政区域的建设项目; 3.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3+5”(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

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区建设管治规划等确定的重点监管区域内的建设项目; 4.省人民政府要求加强监管的其它建设项目。(二)下列建设项目的《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1.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批准或者核准的建设项目; 2.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确定需要加强监管的其它建设项目。 除(一)、(二)以外的其它建设项目,由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

第四条由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向项目所在设区的市或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选址申请,经设区的市或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后,报省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其中,湘西自治州所辖县(市)的建设项目需经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由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向所在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审查并提出意见后,报设区的市或湘西自治州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其中,建设项目在设区的市所辖区内的,直接报设区的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核发。

湖南省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试题

湖南省2017 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 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居住区规划的作用____ A :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B: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C: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D: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 2、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组团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 地指标哪一项是错误的___ A :住宅用地75%?85% B:公建用地6%?12% C:道路用地7%?15% D:公共绿地3%?6% 3、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___ ,全面准确为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 A: a. 《全球21 世纪环境报告》 B: b.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对策》 C: 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 d. 《人类环境宣言》 4、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合理确定____ 是城市规划经济性的体现。 A: 土地使用性质 B: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C:建筑容积率 D:建筑密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于国有土地,__ 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A :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 C :朱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D:未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6、2000 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 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_ 变化。 A :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7、.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___ A: 3%?5%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简介 邵阳市人民政府 2018年2月

一、城市概况 邵阳市地处湖南省中部偏西南、资水上游,北与娄底毗邻,南与湖南永州和广西桂林交界,西与怀化相连,东与衡阳市接壤。邵阳市总面积20830平方公里,占湖南省总面积9.8%。2016年,邵阳市辖9县(市)、3区、27个街道、167个镇(乡)、442个居委会、3186个建制村,即邵东县、新邵县、邵阳县、隆回县、武冈市、洞口县、新宁县、绥宁县、城步苗族自治县和大祥区、北塔区、双清区。2016年,邵阳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530亿元,市域户籍总人口830.08万人,常住人口732.15万人,城镇化水平为43.99%。 二、编制的背景 1、发展政策背景 “十九大”精神对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出新的要求。湖南省确立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总体战略,明确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等工作抓手。邵阳是东部发达地区和西部欠发达地区的过渡带,是长株潭、湘南、环洞庭湖、大湘西四大经济板块的结合部。邵阳要充分发挥过渡带和结合部的区位优势,主动融入全国、全省发展战略。 2、相关上位规划的编制与对接 邵阳市需编制新的城市总体规划来落实上位规划的要求,上位规划主要包括《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其中,《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省域次中心城市,历史古城,以工业、商贸为基础的湘中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交通枢纽。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5—2020年)》将邵阳市定位为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物流中心和新型工业基地,城市规模为50-100万人的中等城市。 3、邵阳市确定了新的发展目标与战略 《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三量齐升’总要求,坚持‘八个建成’长远目标,坚持发展第一要务,坚持‘稳中快进’总基调,突出产业引领,大力拓城兴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实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

第1条规划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适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势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国务院、建设部文件精神,编制《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 第2条规划基本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及有关环保法律法规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1991年) 5.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 6.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关于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2号) 7.国家发改委《关于批准长株潭城市群和武汉城市圈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发改经体[2007]3428号) 8.湖南省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年)(国务院审批稿)和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04—2020年)(送审稿) 9.《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条例》(2007年)和《湖南省湘江长沙株洲湘潭段生态经济带建设保护办法(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令)》(〔2003年〕10.国家、湖南省颁布实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第3条规划层次 本规划分为市域和中心城区两个层次。 市域范围为湘潭全部行政辖区,包括湘潭城区(雨湖区、岳塘区)、湘潭县、湘乡市和韶山市,编制城镇体系规划,总面积为5006.5平方公里。

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20)

目录 前言 (1) 一、总则 (7)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8) 三、城市性质及规模 (9) 四、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10) 五、城市形象规划 (12) 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13) 七、生态保护与园林绿地规划 (17) 八、综合交通规划 (20) 九、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24) 十、防灾减灾规划 (26) 十一、分区发展与规划控制导则 (27)

前言 长沙,古称潭州,别名“星城”,素有“楚汉名城”、“屈贾之乡”、“革命圣地”之美誉。悠悠湘江,巍巍麓山,见证着这座千年古城的变迁。如今的长沙,是湖南省省会、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中南地区重要的工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更是著名的山水洲城、幸福之都。 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沙市先后六次组织编制城市总体规划。2003年11月,国务院批复的第六版总体规划——《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简称03版总规),对长沙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年来,03版总规的实施面临新的形势与背景:一是2007年国家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要求长沙在城市发展模式转变方面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赋予了长沙新的历史使命;二是2009年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要求中部地区加快发展,成为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对长沙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三是2008年12月国务院正式批准《长株潭城市群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和《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要求长沙进一步发挥区域带动能力;四是长沙城市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03版总规提出的2020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大部分已经在2008年底提前实现,需要对总体规划进行修改使其更好地指导城市的发展;五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已经实施,要求维护和强化城市总体规划的法律效力。 按照国家有关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的要求,长沙市人民政府组织开展了本次总体规划修改工作: 2009年10月,湖南省人民政府向国务院提出关于修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请示,经过部际联席会议审查,2010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修改工作意见的函》(建规函〔2010〕330号)函复湖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沙市开展《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的修改工作; 2011年5月-6月,长沙市城乡规划局组织对总体规划修改方案进行了为期

岳阳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目录 第一章总则 (2) 第二章城乡发展战略和目标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一节空间管制与协调规划………………………………………… 第二节城镇体系结构规划…………………………………………… 第三节城镇功能定位…………………………………………………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五节产业发展规划………………………………………………… 第六节重大基础设施与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七节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旅游规划……………………………… 第八节城镇生态与环保规划………………………………………… 第九节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节“两型社会综改区”建设规划……………………………… 第十一节新农村建设规划…………………………………………… 第四章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13) 第五章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 (13) 第六章城市总体布局 (14) 第七章城市用地布局规划 (15) 第八章产业布局规划 (18) 第九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18 第十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23) 第一节给水工程规划…………………………………………………… 第二节排水工程规划…………………………………………………… 第三节电力工程规划…………………………………………………… 第四节电信工程规划…………………………………………………… 第五节燃气工程规划…………………………………………………… 第六节环境卫生规划…………………………………………………… 第七节殡葬设施规划…………………………………………………… 第十一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6) 第一节防洪治涝规划…………………………………………………… 第二节消防规划………………………………………………………… 第三节人防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 第四节抗震规划..................................................................第十二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28) 第十三章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名胜区保护规划 (31) 第十四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32) 第十五章城市风貌规划 (33) 第十六章旧城更新改造规划 (33) 第十七章开发区规划 (33) 第十八章分区控制与空间发展时序 (34) 第十九章实施措施与建议 (35) 第二十章附则 (36)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 (试行)

目录 一、总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制定指南的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指南适用范围.......................................... 错误!未指定书签。、编制原则.................................................. 错误!未指定书签。、主要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总体城市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主要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资料收集与分析...................................... 错误!未指定书签。、编制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错误!未指定书签。、成果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错误!未指定书签。、主要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资料收集.................................................. 错误!未指定书签。、重点地区的类型...................................... 错误!未指定书签。、重点地区的共性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重点地区的特性要求.............................. 错误!未指定书签。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公示 为积极推进我市新型城市化进程,更好地引导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我局组织开展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年)修编工作。2010年2月,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9-2030)经省建设厅审查批准。3月,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总体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完成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的成果草案。为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适应我市城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根据《城乡规划法》相关要求,现将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草案)予以公示,以更广泛征求社会各界和广大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一、公示内容(详见附件) 二、公示时间 2010年3月26日——2010年4月26日 三、公示意见反馈方式 1、信件寄往“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信封上请注明“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意见”; 2、拨打电话至常德市规划局总工办。 电话:联系人:王莉、钟晨 附件:1、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文本 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文本 (草案) 2010年3月 项目名称:常德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 委托方(甲方):常德市规划局 承担方(乙方):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国家事业法人代码:—0 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等级:甲级城市规划编制资质证书编号: [建]城规编第(081001) 编制阶段:总体规划成果 送审单位:常德市政府 项目送审专用章: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规划与住房研究所主管所长:卢华翔,高级城市规划师 主管主任工:李秋实,教授级高级城市规划师 编制人员名单: 项目负责人:屈伸,城市规划师 李慧轩,城市规划师 项目参加人: 徐素敏,高级工程师 伍速锋,工程师,博士 刘明喆,工程师 刘海龙,工程师 张黎明,助理城市规划师 陈明,助理城市规划师 余猛,助理城市规划师,博士

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根据湖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对《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2000-2020)2011年修改》的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如下: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指导思想及规划期限 (2)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3) 第四章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 (12) 第五章城市性质及职能 (15) 第六章城市发展规模 (16) 第七章城市发展方向 (17) 第八章城市总体布局 (17) 第九章城市居住用地与住房建设和住房保障规划 (21) 第十章城市工业用地规划 (24) 第十一章城市物流仓储用地规划 (25) 第十二章城市综合交通规划 (26) 第十三章城市公共设施规划 (36) 第十四章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38) 第十五章城市形象与景观组织 (42) 第十六章城市旧城保护与更新规划 (43) 第十七章城市环境保护规划 (44) 第十八章城市环卫设施规划 (48) 第二十二章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49) 第二十三章地下空间开发和利用规划 (51) 第二十四章城市规划区空间利用控制 (52) 第二十五章城市分期建设与远景发展规划 (56) 第二十六章城市规划实施措施 (57) 第二十七章附则 (59)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了科学指导娄底城市建设和发展,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规范城市建设行为,满足城市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划。 第1.02条规划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 2. 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年4月); 3. 《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4.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2009 年09 月); 5. 《湖南省城镇体系规划(2010-2020)》; 6.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2008-2020)》; 7. 《湖南省环长株潭城市群城镇体系规划(2010-2030)》; 8. 《娄底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9. 《娄底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10. 国家、湖南省及娄底市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第1.03条本规划是娄底城市21世纪初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娄底城市建设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娄底市人民政府规划好、建设好、管理好城市的法定依据。 第1.04条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娄底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与土地利用开发,都必须按照本规划的要求进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服从本规划的义务,都有对违反本规划的行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 第1.05条娄底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应根据本规划的要求,对城市规划区内的所有建设开发行为,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坚决维护娄底城市总体规划的权威性、科学性、严肃性;大力宣传娄底市城市总体规划和各项规划管理制度;自觉遵章守法,严格依法办事。 第1.06条规划层次和范围 本规划包括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中心城区总体规划两个规划,涉及市域和城市规划区两个层次。其中:

湖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湖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颁布单位】湘建[1997]规字第30号 湖南省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市规划编制、审批管理,确保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实施城市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和建设部《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编制、审批和变更城市规划,必须遵守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城市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有关可行研究的工程项目选址论证等。 第三条编制城市规划必须遵守国家和省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采用先进的方法和技术手段。 城市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和成果应达到有关规定要求,成果应包括规划文字、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和相应的图纸。其中,现状非农业人口10万人以下或者规划人口规模在20万人以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应达到分区规划的深度;现状非农人口5000人以下或者规划人口规模在1万人以下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一次性完成。 第四条编制城市规划应对城市及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备必要的勘察、城市建设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具备必要的勘察、测绘和其它基础资料,使用统一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系统。 第五条城市规划在报请审批前,必须由审批机关的同级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技术鉴定,并向审批机关提出审查报告。 省建委批准的单项城市规划设计,必须经省建委组织技术审查后,方能按规定程序报批。 第六条城市规划实行分级审批制度。 无权审批、越权审批、不按城市规划审批或者进行不合理的规划变更的,根据《湖南省〈城

湖南省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试题

湖南省2017年《城市规划实务》: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析 试题 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共25 题,每题 2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 1、居住区规划的作用____ A: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B: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C:在一定的居住生活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规划要素的考虑和确定 D:在一定的规划用地范围内进行的,对其各种生活方面需求的考虑和确定2、按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在组团用地构成中,下列各项用地指标哪一项是错误的____ A:住宅用地75%~85% B:公建用地6%~12% C:道路用地7%~15% D:公共绿地3%~6% 3、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____,全面准确为可持续发展下了定义。 A:a. 《全球21世纪环境报告》 B:b.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对策》 C:c. 《我们共同的未来》 D:d. 《人类环境宣言》 4、运用土地级差的原理,合理确定____是城市规划经济性的体现。 A:土地使用性质 B:选择建设用地地址 C:建筑容积率 D:建筑密度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对于国有土地,____该地块的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无效。 A:未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的 B:未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 C:朱取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的 D:未将规划条件纳入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 6、2000年,春兰集团决定将总部迁到上海,而生产基地仍留在江苏省泰州,这说明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城市发生了____变化。 A:经济空间结构重组 B:性质 C:区域地位 D:产业经济结构 7、.中等城市干道网密度规范规划一般选用____ A:3%~5%

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

绪论 2000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先后承接了湖南省湘潭市、浏阳市、株洲市、衡阳市、永州市、醴陵市、湘乡市和湘西里耶镇等城市的总体规划编制任务,特别是2001年上半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规院”)接受湖南省人民政府长株潭经济一体化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长株潭办”)的委托,承担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的技术咨询工作,该工作从三市一体化的研究高度出发,提出了整体的框架研究报告,保证了湘江生态经济带总体规划国际咨询工作沿正确的技术路线圆满完成。中规院项目组在2001年8月份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工作会议上向湖南省党政各级领导详细汇报了框架研究的主要内容。在这些工作基础上,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会上明确提出委托中规院进行长株潭城市群空间结构研究的任务。后经长株潭办与中规院多次磋商,确定以“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为项目正式名称。2002年5月双方正式签定合同,中规院将其列为院管重点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正式展开。 2002年6月—7月,中规院项目组正式进驻现场,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现场调查工作,并在调查结束时,向长株潭办作了调研情况的初步汇报交流。 2002年9月6日,中规院项目组向院总工联席会议作了关于现状问题的初步汇报,听取总工意见。项目负责人严奉天等介绍了项目进展情况,李晓江、杨保军等院领导发表了意见,蒋大卫、官大雨等院总工提出了下一步的技术工作要求。 2002年底,中规院项目组赴长沙向省直各部门作了城市群区域规划整体框架构思的汇报。 2003年2月,项目组在中规院一年一度的院技术交流会上作了交流。

2003年3月,项目组向院总工室作了技术汇报并发了会议纪要。 2003年3月,项目组进行了补充调研。 2003年4月,项目组先后向湖南省部分老专家、湖南省建设厅作了沟通交流,并向湖南省长办公会作了技术汇报。 2003年8月,中规院李晓江副院长和严奉天高级规划师在第四次长株潭经济一体化会议上作了汇报。 2003年12月,中规院项目组许顺才、刘贵利、杨明松等赴长沙向省直部门、三市有关部门进行了纲要前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2004年5月和6月,中规院项目组多次赴长沙,就区域规划纲要阶段性成果与各有关部门和专家讨论并修改,形成了《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 2004年8月7日—8日,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长沙市组织了省内、外16位专家,对《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纲要成果进行了评审,专家组对该规划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内容全面、资料翔实、分析深入,规划的主要内容,符合该地区的实际和发展要求。规划成果具有较强的指导性,并在区域规划的编制方面作出了有益的探索。评审会主任赵士修认为这是国内第一个内陆城市群区域规划,规格高,难度大,富有新意。为进一步完善规划成果,专家组提出了若干主要意见和建议。专家们同时强调,湖南省是中部地区最早启动区域规划的省份,一定要抓住这一有利先机,为这一规划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004年8月底,中规院项目组又赴长沙市,与省直各专业部门和三市政府就专家意见逐条进行了落实,并作了补充调研。

湖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

湖南省城市规划公示制度(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的监督管理,加强公众参与和公众监督,规范城市规划的行政行为,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保障公众权益和国家利益,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城市规划公示(简称规划公示,下同)是指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履行城市规划制定、实施管理和执法监督等行政职能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征询公众意见,接受公众监督,并对公示意见作出反馈的行政行为。 第三条规划公示包括城市规划制定公示、城市规划实施管理公示、城市规划执法监督公示和城市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公示。 第四条规划公示的项目和内容须满足国家有关保密工作的 规定;涉及国家机密、军事秘密的,须经保密部门审查同意后方可公示。规划的图文资料应隐去不宜公开的内容;有关电力、电讯、给排水、供热、供气、防洪、人防等地下管线的现状图、规划图不得公开。 省建设厅会同有关部门另行制定专门的规划公示和信息保密制度。 第五条规划公示可采用固定场所(规划展览等)、新闻媒体(电视台、报纸等)、网络(政府网站)和公告牌等方式,其中在建的建设项目必须设立建设项目工程规划许可公告牌。规划公示应设置意见采集和反馈机制,公布意见箱(包括网站意见箱)和联系、监督电话,及时收集反馈意见。

湖南省城乡规划信息港作为湖南省规划公示的网络总站,承担全省规划公示的信息查寻、网络意见采集反馈以及批后公告资料存储和长期查寻等职责。 第六条规划公示分为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告两个阶段。需要进行公示的阶段及其负责单位为: 城市规划制定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告由组织编制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批前公示由项目所在地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批后公告由负责审批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城市规划执法监督批后公告(查处公告)由负责执法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各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部门城市规划管理政务公开公示。 第七条城市规划制定批前公示和城市规划实施管理批前公示公示期满,分别由负责组织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汇总整理公众意见,提出处置方案,形成公示结果,作为行政许可和上报审批的参考依据。 规划公示程序应作为城市规划方案审批和建设项目规划许可核准的必备前置条件。 第二章城市规划制定公示 第八条下列城市规划制定项目应当进行批前公示和批后公告: (一)城镇体系规划; (二)城市总体规划(含分区规划);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

湖南省城市设计技术指南 (试行) — 3 —

目录 一、总则 (6) 1.1、制定指南的目的 (6) 1.2、指南适用范围 (6) 1.3、编制原则 (6) 1.4、主要内容 (6) 二、总体城市设计 (7) 2.1、主要任务 (7) 2.2、资料收集与分析 (7) 2.3、编制内容 (9) 2.4、与城市总体规划的衔接 (10) 2.5、成果要求 (11) 三、重点地区城市设计 (12) 3.1、主要任务 (12) 3.2、资料收集 (12) 3.3、重点地区的类型 (13) 3.4、重点地区的共性要求 (14) 3.5、重点地区的特性要求 (16) — 4 —

3.6、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衔接 (21) 3.7、成果要求 (24) 四、其他类型城市设计 (26) 五、附则 (26) — 5 —

一、总则 1.1、制定指南的目的 为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塑造城市风貌特色,推进城市设计工作,规范城市设计编制内容,依据《城市设计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第35号令)、《湖南省实施<城市设计管理办法>细则》,结合湖南省实际,制定本指南。 1.2、指南适用范围 湖南省行政区域内城市(含县城,下同)开展城市设计编制工作可参用本指南,县以下建制镇确需开展城市设计工作的,可参用。 1.3、编制原则 1.3.1 重视人的需求。从人的需求出发,满足人民群众对城市空间实用、安全、舒适的要求,创造舒适宜人的城市空间。 1.3.2突出城市特色。尊重城市自然人文特征,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炼,打造富有特色的城市风貌。 1.3.3 鼓励新技术、新方法。鼓励运用三维仿真技术、BIM 等新技术手段,在城市设计编制中应运用新的方法和技术。 1.3.4 强调可实施性。应充分考虑当地发展条件,让城市设计成果与上位规划及相关规划充分衔接,保证城市设计的可实施性。 1.4、主要内容 — 6 —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制度(doc 22页)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制度(doc 22页)

更多企业学院: 《中小企业管理全能版》183套讲座+89700份资料 《总经理、高层管理》49套讲座+16388份资料 《中层管理学院》46套讲座+6020份资料 《国学智慧、易经》46套讲座 《人力资源学院》56套讲座+27123份资料 《各阶段员工培训学院》77套讲座+ 324份资料 《员工管理企业学院》67套讲座+ 8720份资料 《工厂生产管理学院》52套讲座+ 13920份资料 《财务管理学院》53套讲座+ 17945份资料 《销售经理学院》56套讲座+ 14350份资料 《销售人员培训学院》72套讲座+ 4879份资料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修正)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规划的制定

第三章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区改建 第四章城市规划的实施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内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是指与城市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交通、电力、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控制地段。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另行划定镇的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确需超出本市行政区域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政府批

准。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下同)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其中设区的市的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置派出机构。 土地、公安、环保、水利、交通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具体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实施管理,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三)参与国土规划、区域规划、江河流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参与建设项目工程的初步设计审查;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

永州市城镇体系总体规划(2001-20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指导市域城镇的建设和发展,贯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全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推进合理有序的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促使城镇发展与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按照国家、湖南省规划主管部门的要求,特制订《永州市城镇体系规划 ( 2001-2020 )》。以下称本规划。 第二条本规划是宏观指导和调控永州市城镇化和城镇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全市城镇化与城镇发展的基本战略、方针和政策。市域内各县城镇体系规划必须与本规划相协调。本规划指导全市各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 第三条编制本规划的基本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 .建设部颁布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和《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3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 4 .《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 5 .国家、省、市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 第四条本规划的范围为永州市行政区域范围。包括芝山、冷水滩两区和祁阳、东安、双牌、道县、江华、江永、宁远、新田、蓝山九县,总面积 2.24 万平方公里。 第五条本规划期限为 2001-2020 年,其中: 近期 2001-2005 年;中期 2006-2010 年;远期 2011-2020 年。 第六条本规划强制性内容指文本中黑体字条文。强制性内容是对城市规划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基本依据,违反城镇体系规划强制性内容进行建设的,属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行为,应依法进行查处。 第七条本规划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永州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城镇发展战略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第八条永州市城镇发展的总目标是:将永州市建设成为风光秀丽、生态环境优良、经济繁荣、人民富裕、产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生态园林城市,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副其实的“锦绣潇湘”。 第九条经济与产业发展目标

《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年)》(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年) (送审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意见》(湘发〔2012〕6号)精神,着力推进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制定本实施纲要。 一、总纲 1.重大意义。自2008年省委省政府召开新型城市化工作会议以来,我省推进城镇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着发展水平较低、发展质量不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不强、要素资源不足、体制机制不顺等突出问题。当前,我国已基本进入城市社会,党中央、国务院把城镇化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社会型态、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未来5至10年,将是我省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和关键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需要,是实施“四化两型”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富民强省的必由之路。 2.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大力提升城镇化水平和发展质量。坚持以人为本和改善民生,着力创造宜居宜业环境;坚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着力构建“两型”产业和“两型”生活;坚持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着力提高县城和中心镇发展水平;坚持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着力完善城镇功能;坚持全面发展和可

持续发展,着力创新体制机制。 3.发展目标。以宜居宜业为总目标,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长株潭城市群为核心、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到2015年,全省城镇化水平超过50%,特大城市6个(长沙、株洲、湘潭、衡阳、岳阳、常德),大城市6个(益阳、郴州、永州、邵阳、娄底、怀化),40个县市城区人口发展到20万以上,50个建制镇镇区人口发展到3万以上。全省县以上城镇建成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平方米,污水处理率达8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0%以上,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比2010年下降8.3%,万元GDP能耗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到2020年,全省城镇化率赶上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功能基本完善,城乡人居环境良好,“两型社会”建设效用显著。 二、优化城镇体系结构 4.大力促进城市集群发展。引导空间相邻、人文相通、资源禀赋相近、经济特征相似的城市集群发展,着力构建“一核五轴”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一核”,即长株潭城市群;“五轴”,即岳阳—郴州城镇发展主轴,株洲—怀化城镇发展轴,石门—通道城镇发展轴,常德—永州,长沙—吉首城镇发展轴。 ——推进长株潭城市群加快转型发展,使之成为我省经济社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XXXX-2020年)两栏版

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 (2010-2020年)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和策略 第三章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一节市域城乡统筹规划 第二节市域人口和城镇发展战略 第三节市域城镇结构规划 第四节市域综合交通规划 第五节市域水资源和基础设施规划 第六节市域重大社会服务设施规划 第七节市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 第八节市域旅游发展规划 第九节市域空间管制措施 第十节湘潭市与周边区域和城市的协调发展 第十一节城市规划区的四区划定与管制措施 第十二节城市规划区的空间结构与设施统筹 第四章城市性质和城市规模 第五章中心城区总体布局和用地规划 第一节用地发展方向和布局原则 第二节规划结构、功能布局 第三节用地规划 第四节旧城保护更新与历史文化保护规划第五节中心城区村庄建设目标和发展策略第六章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 第一节战略与目标第二节对外交通 第三节道路交通 第四节公共交通 第五节慢行交通 第六节综合交通枢纽 第七章中心城区园林绿地系统与景观风貌规划 第一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 第二节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第三节中心城区湘江岸线规划 第八章中心城区市政工程设施规划 第九章中心城区环境保护规划 第十章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 第十一章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第十二章城市分期建设规划 第十三章城市远景发展构想 第十四章规划实施措施 第十五章附则 附表 第一章总则 第1条规划目的和指导思想 为适应湖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长株潭经济一体化战略和长株潭城市群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形势需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湘潭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科学指导城乡各项建设活动,依据国务院、建设部文件精神,编制《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本规划,“资源节约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7修正)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1997修正) 【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 【发布部门】湖南省人大(含常委会) 【发布日期】1997.06.04 【实施日期】1992.10.27 【时效性】失效 【效力级别】省级地方性法规 【失效依据】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 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 (1992年10月27日湖南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根据1995年10月31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办法》的决定修正根据1997年6月4日湖南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修改《湖南省〈城市规划法〉实施 办法》的决定修正)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制定和实施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区内进行建设,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本办法。 第三条城市规划区包括城市市区、近郊区以及城市行政区域因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建设和发展需要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是指与城市长远发展密切相关的城市水源地、风景名胜区和交通、电力、邮电、市政公用等设施的控制地段。城市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城市人民政府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中划定。 城市规划区内的建制镇不另行划定镇的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区确需超出本市行政区域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四条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含省人民政府派出机关,下同)的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城市规划工作。其中设区的市的城市规划区内的规划工作由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市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置派出机构。 土地、公安、环保、水利、交通等有关主管部门应当配合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城市规划工作。 第六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有关的法律、法规; (二)具体负责城市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的实施管理,查处违反城市规划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