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诗词:陆游《金错刀行》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陆游《金错刀行》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陆游《金错刀行》原文译文赏析

爱国诗词:陆游《金错刀行》原文译文赏析《金错刀行》

宋代: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

千年史册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译文】

用黄金、白玉装饰的宝刀,到了夜间它的光芒穿透窗户,直

冲云霄。

大丈夫五十岁了还没有在沙场立功,手提战刀迎风独立傲视天下。

我在京城里结交的都是些豪杰义士,彼此意气相投,相约为国战斗,同生共死。

羞耻于不能在流传千年的史册上留名,但一颗丹心始终想消灭胡虏,报效天子。

近来,我来到汉水边从军,远处的终南山顶山石嶙峋、白雪耀眼。

啊,楚国即使只剩下三户人家,最后也一定能报仇灭秦。难道我堂堂中华大国,竟会没有一个能人,把金虏赶出边关?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具体形象时着墨不多,却起到了重要的点染作用。

“黄金错刀白玉装”一句,描绘宝刀外观之美。黄金装饰的刀身,白玉镶嵌的刀柄,金玉相映,华美无比。“夜穿窗扉出光芒”

一句,描绘宝刀内质之佳。它在黑夜中光芒四射,竟可穿透窗户,确实不凡。这两句,从诗歌意脉上说,是托物起兴,通过对宝刀的描绘和赞美,自然引出下面的提刀人形象。而从内在意蕴上说,又对提刀人的身份和志趣起着一种映衬作用,实质暗示了宝刀无用武之地,英雄无报国之门。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这里有三层意思:“提刀独立”写提刀人的动作,显出其急欲上阵杀敌;“顾八荒”写提刀人的神态,既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落寞惆怅,更顾盼自雄的豪迈气概;“丈夫五十功未立”则慷慨直陈,向天浩叹,更显出了提刀人的胸怀大志。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写终南山顶山石嶙峋、白雪耀眼,虽只是略施点染,但雪光与刀光相辉映,却为爱国志士之“一片丹心”大大增色,最终还是突出了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凛然不可屈服的形象。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诗人在诗的最后发出了“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时代音。引用战国时“楚虽三戾,亡秦必楚”的楚车民谣作比,用反诘句表明:汉族人民定有英雄人物能赶走女真统治者收复中原。楚民谣虽仅八字,但深刻说明民心不会死、民力可回天这一道理。陆游虽生活于国力衰微偏安江左的南宋,但基于对民心、民力的正确认识,在述志时他坚信中国有人,定能完成北伐事业,其爱国精神感人至深。

这是一首七言歌行。歌行体诗往往转韵,此诗在用韵上是四句一转,与诗人情感表达的流泻起伏变化相适应,读起来抑扬顿挫。

陆游生活在民族危机深重的时代。南宋国势衰微,恢复大业屡屡受挫,抗金志士切齿扼腕。陆游年轻时就立下了报国志向,但无由请缨。他在年将五十时获得供职抗金前线的机会,亲自投身到火热的军旅生活中去,大大激发了心中蓄积已久的报国热忱。于是他借金错刀来述怀言志,抒发了誓死抗金、“中国”必胜的壮烈情怀。这种光鉴日月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浩然正气的体现,永远具有鼓舞人心、催人奋起的巨大力量。

这是一首托物寄兴之作,在结构上具有由物及人、层层拓展的特点。全诗分三层意思:

第一层从开头到“提刀独立顾八荒”,从赋咏金错刀入手,引出提刀人渴望杀敌立功的形象。

第二层从“京华结交尽奇士”到“一片丹心报天子”,从提刀人推扩到“奇士”群体形象,抒发其共同的报国丹心。

第三层从“尔来从军天汉滨”到结束,联系眼前从军经历,揭明全诗题旨,表达了“中国”必胜的豪情壮志。

“丈夫五十功未立”,这里的“丈夫”,是一个爱国壮士的形象。孟子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这段话有助于理解“丈夫”的涵义。诗句中所说的“功”,不能仅仅理解为陆游个人的功名,而是指恢复祖国河山的抗金大业。“一片丹心报天子”一句,似乎有忠君色彩,但在那时的历史条件下,“天子”与国家社稷难以分开,“报天子”即是报效国家,其积极意义仍应肯定。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意即怀抱报国丹心的并非只有自己,当时朝廷中已经形成一个爱国志士群体。隆兴初年,朝中抗战派势力抬头,老将张浚重被起用,准备北伐,陆游也受到张浚的推许。这些爱国志士义结生死,同仇敌忾,是抗金复国的中流砥柱。

最后两句却变化了句式,先用叹词“呜呼”提唱,末句则用一气赶下的九字反诘句,读起来显得铿锵有力,仿佛掷地有金石之声。

这首诗题为“金错刀行”,但并不是一首咏物诗,它不以铺陈描绘宝刀为宗旨,而只不过是借宝刀来述怀抱、言志向。因此,诗中多议论和直抒胸臆的句子,以气势、骨力来感染读者、激励读者。诗中无论是“丈夫五十功未立”的喟叹,还是“意气相期共生死;的表白,无论是“一片丹心报天子”的誓词,还是“岂

有堂堂中国空无人”的宣告,无不是以诗人的民族自豪感和正义必胜的自信心为底蕴,因此决非粗豪叫嚣之作可比,读来大声鞺鞳,气势夺人。长于议论,同时又富于充沛的感情,是此诗艺术上成功的首要原因。

扩展阅读:轶事典故之名字来源

《山阴陆氏族谱》载:“游字务观,小字延憎,号放翁,晚号龟堂老人”,关于陆游的名字,宋人叶绍翁曾说,陆游母亲唐氏于临产前梦见了秦观(字少游),于是取名为“游”,字“务观”,并注说或许是因为陆游倾慕秦少游,提出陆游名字来历的两种说法。元人韦居安在《梅磵诗话》卷中亦载梦生之说,后人在有关传记或传论中亦多遵从这两种说法。但这两种说法并不可信。

1、陆宰(1088年—1148年)小秦观(1049年—1100年)四十岁,秦观死时,陆宰不足十三岁。秦观到越州时(1079年),陆宰尚未出生,陆游母亲跟秦观更不可能有什么交往。且陆游母亲唐夫人为名门之后,即使真的梦见了秦观,也决不会将此事张扬出去,故而“梦少游而生”,纯属想象之词。

2、所谓陆游倾慕秦少游,多依据其诗作推断。陆游在《出游归卧得杂诗》曾说“一联新句少游诗”,在《题陈伯予主簿所藏秦少游像》亦说“晚生常恨不从公,忽拜英姿绘画中。妄欲步趋端有意,我名公字正相同”。但陆诗只是抒发对秦观的敬仰之情,“正相同”三字,恰恰透露出陆游的名字不是自己“慕少游”而取。

3、清人查慎行认为陆游之名出于《列子》,此说较为可信。《列子·仲尼》有“务外游,不知务内观”一语,观、游二字常连文,在意义上有相通之处。古人取名,要求字与名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内在联系,陆家为江南名门,家风又有浓郁的道家习气,陆宰为儿子命名时想到《列子》,是不足为怪的。或许,这也正是秦观名字的出处,二人同据此书命名起字,所以才有这样的巧合。

扩展阅读:名人对陆游的评价

杨慎:(陆游词)纤丽处似淮海,雄慨处似东坡。

朱熹:放翁老笔尤健,在当今推为第一流。

杨万里:君诗如精金,入手知价重。

叶绍翁:天资慷慨,喜任侠,常以踞鞍草檄自任,且好结中原豪杰以灭敌。自商贾、仙释、诗人、剑客,无不徧交游。宦剑南,作为歌诗,皆寄意恢复。

陈訏:放翁一生精力尽于七律,故全集所载,最多。

袁宗道:(陆诗)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

刘克庄:《三百篇》寂寂久,九千首句句新。譬宗门中初祖,

自过江后一人。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92]

吴宽:以六经、左氏、庄、骚、班、马、韩、曾为师匠,而天资工力,自得尤深。

蒋一葵:乾、淳间,诗人称诚斋、范石湖及陆放翁为巨擘。

冯煦:剑南屏除纤绝,独往独来,其逋峭沉郁之概,求之有宋诸家,无可方比。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钱钟书:①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②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张爱萍: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未酬。

罗哲文:祠前唯见楠柏高,剑南诗兴尚依稀。

周恩来:宋诗陆游第一,不是苏东坡第一。陆游的爱国性很突出,陆游不是为个人而忧伤,他忧的是国家、民族,他是个有骨气的爱国诗人。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超级打印版]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XIANG YU’S LAST SONG 项羽 XIANGYU 力拔山兮气盖世, 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 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 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care. 虞兮虞兮奈若何! What can I do with you, oh! My lady fair!

爱国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

爱国类古诗词赏析及答题技巧 1.比较近三年中考古诗词考查篇目: 2013年中考: 题乌江亭(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014年中考: 不见(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2015年中考: 闻洮西捷报(苏轼) 汉家将军一丈佛,诏赐天池八尺龙。露布朝驰玉关塞,捷书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挥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放臣不见天颜喜,但惊草木回春容。2016年调研考试: 夜坐(文天祥)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 少年成老大,吾道付逶迤。终有剑心在,闻鸡坐欲驰。 我发现了—— 体裁特点: 题材特点: 作者特点: 2.“拟选取格调高昂与战争有关的爱国题材的古诗词,最好是边塞诗。让学生关注国运,思考社会,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3.大胆猜测:(1)2019年中考会继续考表现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吗? (2)会考哪位诗(词)人的作品?陆游?杜甫?岑参?王昌 1. 《中考语文考试说明》—— “古诗词赏析的考点有:诗词中重点词、句内涵、意蕴、作用的概括与分析;诗词写作主旨(中心)的概括;诗词中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等。”2. 比较近三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考查题型:

2014年中考题: 2016年调研考试题: 183分) 193分)3.归纳爱国主题的古诗词命题主要考点: (一)、品析作者思想感情。 (二)、赏析某一联写景特色。 (一)品析作者思想感情。 一)设问方式 1、这首诗词的某句(某联、某片、某细节、某典故、某意象)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局部考查) 2、这首诗词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整体考查)二)答题思路 1 .知人论诗,以诗品诗。 备选爱国诗(词)人(①陆游②辛弃疾③苏轼④杜甫⑤杜牧⑥岑参⑦文天祥) 回忆对应作品的思想情感:①《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②《破阵子》③《江城子》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⑤《泊秦淮》⑥《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⑦《过零丁洋》 2. 读注释:关注写作背景,弄懂重点、疑难字词含义。 3. 抓意象、意境,抓诗眼、关键词。 4. 懂手法。 【抒情方式】 1.直接抒情(直抒胸臆) 2.间接抒情: ①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入景情景交融乐景写哀情、乐景写乐情、哀景写哀情、哀景写乐情) ②借事抒情(即事感怀) ③托物言志托物寓理 ④借古讽今借古喻今咏史言志借古鉴今借古抒怀怀古伤今 ⑤引用典故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超级打印版]

关雎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XIANG YU’S LAST SONG 项羽XIANGYU 力拔山兮气盖世,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古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古诗词鉴赏期末作业 班级:历史091 姓名:徐艳秋 学号:2009043016

《诗词鉴赏方法》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分析古诗的艺术形象 2、分析古诗的意境 3、分析古诗的语言特色 4、分析古诗的炼字技巧 5、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 6、分析句意 一、多角度把握诗词的内容。 1.注意题目。古诗词中有的题目集中而又含蓄概括文章的内容、主 旨。认真地分析题目,有时能很快把握所写的内容。如杜甫的《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聚聚写相约而亡。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联想将来的登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是作者的想象罢了。 2.关注背景资料。背景资料包括时代状况、人文地理、作者思想、 生活经历等,它是为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来服务的。作为教师对这些背景资料都必须有所了解,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根据学情以及教学的要求做适当的选择,以便于合理地运用于教学之中,使其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3.品味关键词。古诗词中的关键词最能体现古诗词丰富的内涵,慢 慢品味,诗词的韵味顿生。如刘禹锡的《秋词》,“我言秋日胜春朝”的“胜”,一个字便否定了古来的悲秋观念,表现了一种激越向上的思想感情。 4.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意象。意象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事 物。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I.诗中写了那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II.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了“枯藤、老树、昏 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 构成了一幅天涯苦旅图,写出了一个背井离乡、长途跋涉 的孤单旅人的愁苦心情。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 思乡,水、秋——愁绪,莲花——恋情,酒、柳、长亭— —惜别,兰花——君子,菊花——隐士,梅花、蝉——高

许渊冲经典诗句翻译

导读:8月2日,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许渊冲教授荣获国际译联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FIT“Aurora Borealis”Prize for Outstanding Translation of Fiction Literatur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一起去看看许老的那些“神翻译”!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Feast friends at left and right 左右芼之. On cress cooked till tender! 窈窕淑女, O bells and drums, delight 钟鼓乐之. The bride so sweet and slender! 垓下歌 XIANG YU’S LAST SONG 力拔山兮气盖世, I could pull mountains down, oh! With main and might, 时不利兮骓不逝。 But my good fortune wanes, oh! My steed won’t fight. 骓不逝兮可奈何! Whether my steed will fight, oh! I do not care. 虞兮虞兮奈若何! What can I do with you, oh! My lady fair! 回乡偶书 HOME-COMING 贺知章 He Zhizhang

爱国诗歌(带翻译和赏析)

爱国诗 白马篇 宋代:郑思肖 愁里高歌梁父吟,犹如金玉戛商音。 十年勾践亡吴计,七日包胥哭楚心。 秋送新鸿哀破国,昼行饥虎齧空林。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

爱国诗译文及赏析 译文 愁闷时高歌一曲《梁父吟》, 象敲金击玉一般发出悲凉的声音。 要学勾践立下十年亡吴的大计, 有包胥哭师秦庭七天七夜的坚心。 秋雁悲鸣也懂得亡国的惨痛, 空林饿虎白昼也要出来咬人。 我心中立下比海还深的誓愿, 决不让中国大好河山永远沉沦! 赏析 《梁父吟》:梁父亦作梁甫,在泰山附近;《梁父吟》,乐曲名。《蜀志》:“诸葛亮好为《梁甫吟》”,作者因钦慕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壮志,所以也爱唱这个曲调。 戛商音:戛,敲击。商音,五音之一,其声悲凉。 十年句: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卧薪尝胆,矢志灭吴,终于达到目的,洗雪了国耻。 七日句:楚大夫申包胥到秦国讨救兵请求帮助击退吴国的入侵,痛哭七天,秦国才允许出兵。 昼行句:作者自比饿虎,白天也要出来痛咬敌人。 神州句:陆沉,沉沦,沦陷。▲ 创作意境 这首诗是作者写来勉励自己磨砺志气的,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侵略者的痛恨和矢志报仇的爱国精神。

爱国诗白马篇 两汉:曹植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 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 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 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 边城多警急,虏骑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 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 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爱国诗译文及赏析 译文 驾驭着白马向西北驰去,马上佩带着金色的马具。有人问他是谁家的孩子,边塞的好男儿游侠骑士。 年纪轻轻就离别了家乡,到边塞显身手建立功勋。楛木箭和强弓从不离身,下苦功练就了一身武艺。 拉开弓如满月左右射击,一箭箭中靶心不差毫厘。飞骑射裂了箭靶“月支”,转身又射碎箭靶“马蹄”。 他灵巧敏捷赛过猿猴,又勇猛轻疾如同豹螭。听说国家边境军情紧急,侵略者一次又一次进犯内地。 告急信从北方频频传来,游侠儿催战马跃上高堤。随大军平匈奴直捣敌巢,再回师扫鲜卑驱逐敌骑。 上战场面对着刀山剑树,从不将安和危放在心里。连父母也不能孝顺服侍,更不能顾念那儿女妻子。 名和姓既列上战士名册,早已经忘掉了个人私利。为国家解危难奋勇献身,看死亡就好像回归故里。 赏析 白马篇:又名“游侠篇”,是曹植创作的乐府新题,属《杂曲歌·齐瑟行》,以开头二字名篇。 金羁(jī):金饰的马笼头。 连翩(piān):连续不断,原指鸟飞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白马奔驰的俊逸形象。 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陕西一带。 去乡邑:离开家乡。 扬声:扬名。垂:同“陲”,边境。 宿昔:早晚。秉:执、持。 楛(hù)矢:用楛木做成的箭。何:多么。参差(cēncī):长短不齐的样子。 控弦:开弓。的:箭靶。 摧:毁坏。月支:箭靶的名称。左、右是互文见义。 接:接射。飞猱(náo):飞奔的猿猴。猱,猿的一种,行动轻捷,攀缘树木,上下如飞。 散:射碎。马蹄:箭靶的名称。 狡捷:灵活敏捷。 勇剽(piāo):勇敢剽悍。螭(chī):传说中形状如龙的黄色猛兽。 虏骑(jì):指匈奴、鲜卑的骑兵。数(shuò)迁移:指经常进兵人侵。数,经常。 羽檄(xí):军事文书,插鸟羽以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 厉马:扬鞭策马。 长驱:向前奔驰不止。蹈:践踏。 顾:看。陵:压制。鲜卑: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东汉末成为北方强族。 弃身:舍身。 怀:爱惜。 籍:名册。 中顾私:心里想着个人的私事。中,内心。 捐躯:献身。赴:奔赴。▲ 赏析 曹植的这首乐府诗可分四节来理解其内容。第一节,从开头至“幽并游侠儿”,概写主人公游侠儿英俊豪迈的气概;第二节,从“少小去乡邑”到“勇剽若豹螭”,补叙游侠儿的来历和他超群的武艺;第三节,从“边城多警急”到“左顾凌鲜卑”,写游侠儿在战场上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雄事迹;第四节,从“弃身锋刃端”至结束,写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崇高思想境界。全诗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又充满爱国情感的游侠形象。 作品运用了铺陈的笔法。这正是乐府诗突出的艺术特点。如诗中写游侠儿的武艺:“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左的”、“月支”、“马蹄”,都是练习射箭的靶子,作者这样铺陈地写,就从左、右、上、下不同的方位表现了他高强的射箭本领。再如写他的战功:“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躯蹈匈奴,左顾凌鲜卑。”“羽檄”就是命令,他闻风而动,立即投入浴血的战斗当中。他平定了边乱,保住了四境的安全。这种铺陈的写法,前后句文意互应,渲染了气氛,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这种铺陈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对游侠儿由衷赞羡之情。如在第四节,作者连用了意思大致相同的四句话,反复咏叹,赞扬游侠儿弃身报国、视死如归的高尚思想品德,可见其敬仰之深。其实,曹植这样写,也是借诗抒怀,借写游侠儿,来表达自己为国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 (周英)▲

中国爱国古诗词大全

中国爱国古诗词大全 导读:爱国诗句中国爱国古诗词大全 1、七国三边未到忧,十三身袭富平侯。——李商隐《富平少侯》 2、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 4、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张祜《宫词·故国三千里》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6、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7、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陈人杰《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8、猛将谋臣徒自贵,蛾眉一笑塞尘清。——汪遵《咏昭君》 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10、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戚继光《望阙台》 11、象床锦帐无言语,从此谯周是老臣。——温庭筠《过五丈原》 12、宁不知倾城与倾国。——李延年《北方有佳人》 13、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1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15、故国如尘,故人如梦,登高还懒。——詹玉《醉蓬莱·归故山》 16、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17、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19、中原事业如江左,芳草何须怨六朝。——纳兰性德《秣陵怀古·山色江声共寂寥》 20、扈跸老臣身万里,天寒来此听江声!。——陆游《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 21、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李纲《病牛》 22、今日楼台鼎鼐,明年带砺山河。——刘过《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23、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陆游《夜泊水村》 25、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26、不见穿针妇,空怀故国楼。——孟浩然《他乡七夕》 27、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28、飞燕皇后轻身舞,紫宫夫人绝世歌。——李白《阳春歌》

作文-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xx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20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 ——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爱国古诗词10首

爱国古诗词10首 1.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范成大《州桥》:“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问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4.林升《题临安邸》:“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5.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6.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7.文天祥《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8.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9.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0.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古代励志诗句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不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吕氏春秋》)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论语)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汉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 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王安石)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广贤文》)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古诗诗话)(现代人的心声啊)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孟郊)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锅之所伏。(《老子》)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资治通鉴》)

许渊冲诗句翻译

许渊冲诗句翻译 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

导读:8月2日,在柏林举办的第二十届世界翻译大会会员代表大会上,许渊冲教授荣获国际译联2014年“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FIT“Aurora Borealis” Prize for Outstanding Translation of Fiction Literature),成为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一起去看看许老的那些“神翻译”! 关雎 Cooing And Wooing 关关雎鸠, By riverside are cooing 在河之洲. A pair of turtledoves; 窈窕淑女,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君子好逑. A fair maiden he loves. 参差荇菜, Water flows left and right 左右流之. Of cress long here, short there; 窈窕淑女, The youth yearns day and night 寤寐求之. For the good maiden fair. 求之不得, His yearning grows so strong, 寤寐思服. He can not fall asleep, 悠哉悠哉, But tosses all night long, 辗转反侧. So deep in love, so deep! 参差荇菜, Now gather left and right 左右采之. Cress long or short and tender! 窈窕淑女, O lute, play music bright 琴瑟友之. For the bride sweet and slender! 参差荇菜,

古诗词爱国忧民类复习

爱国忧民古诗词分类复习(11首) 1.《过零丁洋》 ①诗歌首联回忆了和诗人一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 ②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③赏析“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现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为国以死明志的决心和杀身成仁民族气节。 2.《春望》 ①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运用了移情于物的写法,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之情。极强烈的感染了读者。 ②“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中“烽火”指的战火(历史事件),“家书抵万金”从侧面表现了 ③“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是描写。抒发了诗人忧国伤时、悲己思家的思想感情。 3.《己亥杂诗》 ①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 ②全诗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既有离别的,又有回归的,还有 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脍炙人口大名句,试选一个角度作赏析。 以落花、春泥为喻,寄托了诗人虽离开官场,但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的爱国热情。现常用来赞颂无私奉献精神。 4、《雁门太守行》 ①赏析“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甲光向日金鳞开”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齐整和士气旺盛,情景相生,奇妙无比。 ②三四句,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五六句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 ③“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了写法,表达了思想感情。 5、《泊秦淮》 ①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 ②上诗的最后两句表面上写商女“不知亡国恨”,实际上另有弦外之音。那么,本诗的言外之意是什么?请简析。 讽刺哪些王公大臣、官僚贵族等封建统治者,因为当时的唐朝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他们不以国事为重,反而寻欢作乐,毫无亡国之忧。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许渊冲唯美的诗文翻译汇总 导语: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金岳霖当年翻译《毛泽东选集》时,译到“吃一堑,长一智”,一时犯了难,不知如何下手。钱钟书遂支招,译作A fall into the pit,a again in your wit。译文跟中文一样对仗而且押韵,实在翻译中的上品了。 金岳霖有个学生,叫做许渊冲。 许渊冲,生于江西南昌。从事文学翻译长达六十余年,译作涵盖中、英、法等语种,翻译集中在中国古诗英译,形成韵体译诗的方法与理论,被誉为“诗译英法唯一人”,北京大学教授,翻译家。 在国内外出版中、英、法文著译六十本,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中外名著。 XX年8月2日许渊冲荣获国际翻译界最高奖项之一的“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系首位获此殊荣亚洲翻译家。 《大风歌》——刘邦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许渊冲译: A Great Wind Liu Bang A great wind came forth, the clouds rose on high. Now that my might rules all within the seas, I have returned to my old village. Where will I find brave men to guard the four corners of my land?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许渊冲译: Tune: Sunny Sand Autumn Thoughts 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中国古典爱国诗词名篇鉴赏

古典爱国情 ——古典诗词鉴赏 管理工程系2011级 工业工程专业一班 学号:2011******* 姓名:***

古典爱国情 在我国的古典诗词中,爱国诗篇占有很大的地位。他们中所表达的精神仍然很值得我们进行学习研究。诗人在这些诗篇中,有歌颂边防将士誓死杀敌保疆,从而表达其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有抒发爱国情操,表现民族气节,有渴望结束战乱,祖国和平统一的,有表达年迈力衰仍心想为国戍边,至死心系国家的等等。下面通过一些脍炙人口诗篇进行了解。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这首诗是一首抒情的绝句,将写景叙事融为一体,通过描写江面上的朦胧景色和士大夫的萎靡生活,《后庭花》一般隐喻为亡国之音,表达出诗人对官僚士大夫的讽刺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此诗采用托物言志的手法,石灰的“清白”及对应作者坦荡的胸襟和崇高的人格,“粉身碎骨”即作者坚定的信念,通过描写石

灰,来表现自己不怕艰难、不吝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准备为国家奉献本身的全部,包括生命的崇高爱国情怀。 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 辛弃疾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采用比兴手法,表达了作者心忧国家,却又报国无门,国势日渐衰弱,无法挽回。“行人泪”中又何尝没有作者的泪,即便只是想看看长安也没有办法,山一座连一座,遮住了视线。句尾作者借鹧鸪声表达了壮志难酬的悲愤。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虽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首诗,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了自己满腔报国之志、满身有用之才却无处施展,处处受到排挤、压迫,“泪空流”是作者的无奈,“身老沧州”是作者的无力,如今不在年富力强,更加无法一展鸿鹄之志,壮志难酬的悲愤一览无余。

许渊冲诗歌翻译的三美

中文摘要 中国古典诗词的创作是一门艺术,是意境美、音韵美和形式美的和谐统一。这些美感在其英译中不但不能丧失,而且还要尽量体现。翻译难,译文学作品尤难,译诗更是难上加难。对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尤其是在再现原文“三美”这方面,其困境早已是译界的共识,尽管如此,译界依然不乏具有研究价值的古典诗词英译的上乘作品。本文就精选一些出自大家手笔的中国古典诗词的译作,并联系一些理论,从多个角度分析原作的意美、音美、形美是如何在其英译中体现的,并结合自己的启迪,将北朝民歌《木兰辞》在原译者的基础上改译,以求进一步体现原作的美感。 关键词:中国古典诗词;美感;英译;体现 Abstract The produc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a kind of art, which contains the beauty of artistic conception, temperament and form. When the Chinese classic poetry is translated into English, the beauty of the poetry is not only to be reserved, but also to be embodied. In terms of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e reappearance of the “three beauties” is esp ecially a difficult work, and there are, however, still a lot of valuable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This paper displays some excellent English versions of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y famous translators, and expounds how the “three beauties” are embodied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rough deep analysis. And this paper also contains a revised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classic poem “Mu Lan Ci” to further reappear the beauty. Key words: Chinese classic poetry; beauty; English translation; reappearance 一、引言 诗歌美学认为,诗歌美是由三维组成的复合艺术系统,三维是指意象美、音乐美、绘画美[1](P65)。中国古典诗词更是如此,它形象生动,音调和谐,节奏鲜明,含蓄婉约,耐人寻味,是中华民族文学艺术宝库的精品。而在中国古典诗词的英译方面,林语堂先生在《论翻译》一文中,除了提出翻译的忠实标准和通顺标准外,还着重强调了美的标准。他认为翻译家应当将翻译视为一种艺术,必须兼顾到美感这一方面。笔者十分认同林先生的观点,因为诗的首要条件就是美感。所谓“美感”,就是原文所体现的意境之美、音韵之美和形式之美。也就是许渊冲先生所说的诗词“三美”——意美、音美、形美[2](P68)。而从文艺美学和诗美艺术的角度来看,诗词翻译就是原文审美特质和艺术魅力的再现。本文分别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方面分析和阐述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如何在英译中体现。 二、“三美”在英译中的体现 (一)、意美:内容的再现 何谓“意美”?对于诗歌之意,中国古典文论中有精辟论述:“诗有内外意,内意欲尽其理,外意欲尽其象。” [3](P77)诗词翻译中“意美”的内涵,不仅仅局限于“意义美”,而且还包

杜甫的爱国情怀的诗词

杜甫的爱国情怀的诗词杜甫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的一生坎坷,生活在安史之乱时期。其中写了很多反映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的诗,称之为‘诗史'。下面为大家了关于杜甫的爱国情怀的诗词,供大家参考! 1 、《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 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2 、《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3 、《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 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首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 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 、《登楼》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 玉垒浮云变古今。 北极朝庭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可怜后主还祠庙,日暮聊为梁甫吟。 5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 、《咏怀古迹五首》

(其一) 支离东北风尘际,漂泊西南天地间。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羯胡事主终无赖,词客哀时且未还。庾信平生最萧瑟,暮年诗赋动江关。(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其三)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其四)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其五) 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外国语学院 115班 3号 冯奕璇 许渊冲翻译理论及作品分析

在上了名家名篇赏析这门课之后,我们都知道了在中国古诗词翻译中,许渊冲有“诗译英法唯一人”的称号,同时他还总结了自己的诗词翻译理论。下面就让我们分析一下许渊冲先生的翻译理论以及他的作品。 首先是许先生所提出的“三美”理论,“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所谓意美,就是在翻译时要体现出原作的内容美;音美即要求译文押韵、顺口、好听;形美则是对诗的行数长短整齐,句子对仗工整的要求。以他翻译的《关雎》为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译文为“By riverside are cooing. A pair of turtledoves. A good young man is wooing. A fair maiden he loves”,先说意美,关关雎鸠的意思是“关关鸣叫的水鸟”,许先生的译文中用了“cooing”这个单词来表示水鸟,运用了“拟声”的修辞手法,将水鸟鸣叫这一景象描写的惟妙惟肖,“拟声”的手法同时也表现出了原文《关雎》的活泼的感觉,而“turtledoves”既有斑鸠的意思,也有情人的意思,暗示了这首诗为一首情诗,符合原文的意境。许先生用“a good young man”而不是“gentleman”表现出了原文“民俗歌谣”的特点,洒脱,不拘泥于形式。再说音美,译文中第一句的词尾“cooing”和第三句的词尾“wooing”读音相似,第二句的词尾“turtledoves”和第四句词尾“loves”读音相似。在音节上,第一句为七个音节,第二句五个,第三句又是七个,第四句五个。一三句押韵,二四句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符合“音美”这一特点。第三个特点是“形美”原诗中四字一句,对仗极其工整,译文中也维持在四到六词一句,共四行,和原诗相符。 以上就是我所认为的许渊冲先生的“三美”理论,除了“三美”理论之外,许先生还提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翻译理论“三化”理论。“三化”即“深化,等化,浅化”。“深化”就是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则用形象、具体的语言对译,包括加词、分译等。“浅化”是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则用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对译,包括减词、“合译”等。“等化”基本上是采用直译的方法,原文为形象、具体的语言,译文也用相同形象、具体的语言。原文为抽象、一般性的语言,译文也保持相同抽象、一般性的语言,包括换词、“反译”等方法。以我们课上所学的许先生翻译的李商隐的《无题》为例。“相见时难别亦难,

初三语文古诗词赏析《爱国忧民类》

2018年初三语文古诗词赏析 爱国忧民类》》 年初三语文古诗词赏析《《爱国忧民类 【锁定考点】 1.理解诗词的内容,把握诗词表达的情感; 2.理解重点字词的含义、表达效果; 3.赏析重点句子; 4.理解诗词的表达技巧。 【新题演练】 一、杜甫《春望》鉴赏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城.春草木深(2)家书抵.万金 2.从诗的题目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3.你如何理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 4.这首诗刻画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二、李贺《雁门太守行》鉴赏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角.声满天秋色里(2)半卷红旗临.易水 2.“黑云压城城欲摧”一句中“压”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3.这首诗多处运用表现色彩的词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请做简要分析。 4.诗的末两句有什么特色?表现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感? 三、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鉴赏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尚.思为国戍.轮台 2.简要赏析“僵卧孤村不自哀”这句诗。 3.这首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白居易《观刈麦》鉴赏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署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乘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观刈.麦(2)妇姑荷.箪食 2.对“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中“惜”字的表达效果做简要分析。 3.造成“贫妇人”“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的原因是什么?(用诗中的句子回答) 4.最后几句诗的议论有什么作用? 五、文天样《过零丁洋》鉴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1.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语。 (1)辛苦遭逢 ..四周星 ..起一经(2)干戈寥落 2.简要分析“零丁洋里叹零丁”中的“叹”字的表达效果。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