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WM细分的步进电机调速报告

基于PWM细分的步进电机调速报告
基于PWM细分的步进电机调速报告

河南工程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论文

论文题目:基于PWM细分的步进电机调速系部:电气信息工程系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班级: 0942班

学生姓名:葛敬涛(主力) 潘朏朏李朝光

指导教师:瓮嘉民

2011年11月7日—11月18日

目录

摘要 (2)

一、基本方案及原理 (3)

二、系统框图 (3)

三、流程图 (5)

四、仿真图 (6)

五、硬件电路 (6)

六、程序 (8)

七、实物照片 (11)

八、元件清单 (13)

九、心得体会 (14)

十、参考文献 (16)

摘要:本文以四相五线步进电机为例,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产生PWM波来实现步进电机细分驱动的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单片机的硬件资源,通过软件控制,产生占空比不同的方波,在电机线圈内产生近似正弦波的阶梯型电流。与常用的恒频脉宽调制方式相比,该方法不需要EI/A转换器和锯齿波发生器,不仅有利于简化电路和节约成本,而且能提高细分精度和电机运行平稳性,适用于需要精密控制的仪器仪表。

关键词:PWM;细分驱动;步进电机;单片机

一、基本方案及原理

1、基本方案:

利用AT89S52单片机来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和方向,完成基本要求和发挥部分的要求。在设计中,采用了PWM技术对电机进行控制,通过对占空比的计算达到精确调速的目的。

步进电机是精密仪器仪表中常用的自动化执行部件,具有快速起停、精确步进、易于控制等优点。但是受制造工艺的影响,步进电机一般步距角较大,且有低频振动、噪声等缺点,不能应用于精度、平稳性要求较高的场合。步进电机细分驱动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可以显著改善步进电机性能并提高步进精度的驱动控制技术。PWM(脉宽调制)细分技术是目前较为常用的方式,其实质是通过在电机线圈中产生阶梯型电流从而改善电机性能并达到细分的目的。

随着仪器仪表技术的发展,各种带PWM模块的单片机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仪器仪表中,用它可以直接实现仪表中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本文介绍了一种利用单片机软件产生PWM波实现仪表步进电机驱动的方法,这种方式具有以下优点:(1)与传统的硬件PWM方式相比,驱动电路明显简化,不需要D/A转换器和锯齿波发生器;(2)与纯软件模拟PWM方式相比,程序简单且占用CPU时间少。

2、步进电机PWM驱动原理:

步进电机是通过对定子上的各个线圈交替通电产生进式旋转磁场,从而带动转子作步进式旋转。用MCU驱动步进电机最简单的方式是整步驱动,即利用单片机Io口产生各相脉冲通过功率器件来控制电机运转。这种方法虽然简单却存在精度不高、相电流突致运行不够平稳、有噪声等缺点。细分驱动技术的实质用近似正弦波的阶梯型电流代矩形波电流,产生一个微步旋转磁场,从而带动电机以小的步距角转动。同时由于正弦波电流变化平滑,使电机运行更平稳、更小。PWM技术是采用脉宽调制方式,即占空比不同的方电压产生不同的平均电流,由于电机线圈电感对电流变的阻碍作用,线圈中的电流波形围绕平均值下波动,当PWM波的频率足够高时,线圈中的电流以看成大小为L的恒定电流。通过调节占空比可以产生不同的平均电流。

二、系统框图

按系统功能实现要求,决定控制系统采用AT89S52单片机,驱动芯片采用L298。整个设计以AT89S52单片机为核心,由数码管显示,时钟电路,复位电路。按键控制电路组成。系统方框图如图1。

图1硬件模块图

功能简介:

1、利用单片机程序控制PWM波的占空比来控制电机转速,操作简单方便。

2、采用三个按键操作,通过正反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用加减速按键控制PWM

波的占空比从而来控制步进电机的加速与减速。电机最多可以加速9个级别。3、电机转动时可以通过数码管来显示电机的转速。

三、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四、仿真图

图2 仿真图五、硬件电路

图3 原理图

图四电路PCB

1、芯片L298的外形及其工作原理

图5 L298引脚图

L298N芯片可以驱动两个二相电机,也可以驱动一个四相电机,输出电压最高可达50V,可以直接通过电源来调节输出电压;可以直接用单片机的IO口提供信号;而且电路简单,使用比较方便。

L298N可接受标准TTL逻辑电平信号V

SS ,V

SS

可接4.5~7 V电压。4脚V

S

接电源

电压,V

S 电压范围V

IH

为+2.5~46 V。输出电流可达2.5 A,可驱动电感性负载。1

脚和15脚下管的发射极分别单独引出以便接入电流采样电阻,形成电流传感信号,在通常使用中这两个引脚也可以直接接地。L298可以驱动两个二相电机,也可以驱动一个四相电机,2,3,13,14与电机相连接。本实验我们选用驱动一台四相步进电机。5,7,10,12脚接输入控制电平,控制电机的正反转。EA,EB接控制使能端,控制电机的停转。

2、显示控制模块

显示模块由7段数码管构成,采用动态扫描显示方式。AT89S52的P1口直接与数码管的a~g和dp端相连。AT89S52的P3^0控制数码管的开关。工作时电流一般选择在10mA/段左右,这样证即亮度适中,又不会损坏器件,故使用时必须在数码管的每

段中串接一个适当阻值的限流电阻。

3、按键模块

通过正反转按键来调节送入接拍的正反,从而来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通过加按键使单片机产生的PWM波的占空比增大,增大L298的导通时间,从而使步进电机速度增加。通过减按键使单片机产生的PWM波的占空比减小,减小L298的导通时间,从而使步进电机速度减小。

六、程序

#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uchar code step1[]={0x03,0x06,0x0c,0x09};

uchar code step2[]={0x09,0x0c,0x06,0x03};

uchar code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

0x92,0x82,0xf8,0x80,0x90};

sbit PWM=P2^7;

sbit K1=P2^0;

sbit K2=P2^1;

sbit K3=P2^2;

sbit We=P3^0;

uchar count,n;

bit flag;

void delay(uint z)

{

uint i,j;

for(i=110;i>0;i--)

for(j=z;j>0;j--);

}

void delayus(uint z)

{

while(z--);

}

void init()

{

flag=1;

n=1;

TMOD=0x10; //定时器1方式1 TH1=(65536-5000)/256;

TL1=(65536-5000)%256;

EA=1;

ET1=1;

TR1=1;

}

void display(uchar z)

{

//We=1;

P1=table[z];

We=0;

}

void key()

{

if(K1==0)

{

delay(5);

if(K1==0)

{

flag=!flag;

while(!K1);

}

}

if(K2==0)

{

delay(5);

if(K2==0)

{

n+=1;

if(n==10)n=1;

while(!K2);

}

}

if(K3==0)

{

delay(5);

if(K3==0)

{

n-=1;

if(n==0)n=9;

while(!K3);

}

}

}

void main()

{

init();

while(1)

{

display(n);

if(flag)

{

uchar i;

for(i=0;i<4;i++)

{

P0=step1[i];

delayus(500);

}

}

else

{

uchar i;

for(i=0;i<4;i++)

{

P0=step2[i];

delayus(500);

}

}

}

}

void time1() interrupt 3

{

TH1=(65536-5000)/256;

TL1=(65536-5000)%256;

count++;

key();

if(count==n)PWM=0;

if(count==10)

{

PWM=1;

count=0;

}

}

}七、实物图片

八、元件清单

九、心得体会

个人感受

这次课程设计我们做了两个星期,在这两个星期里我们收获了很多。做课程设计需要团队合作。有些东西需要大家一起动手动脑才可以做出来。这次设计对我来说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它不仅要求我们将理论与实践结合,更重要的是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设计需要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和一个完整的器件流程图,设计不会一次就做好,中间要不断修改完善,中间有很多很细节问题都要一一找出来,电路上出现一点问题最后造成的危险是很大的。有些东西不是天马行空就会出来的,我们查阅了很多资料,了解了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及其驱动方式,并通过研究探讨决定采用NPN以及PNP三极管,应用简单方便并且经济实惠。

在电路完成以后,我们面对程序又进行一番探讨与调试,通过查阅老师给我们的一些资料,以及去图书馆的查阅,了解了每句语言的作用,以及用法。我们对程序进行调试以及修改,最终调试出来。促使我们应用以前学习的东西并学以致用。

做程序有时用到很多以前学的软件,以前学的时候没有实践,现在给了我一个应用的平台,通过这次实战我对这些软件的应用提升了一个台阶。能够很顺利的应用软件画图仿真。

一个设计最重要的成品就是你的实物,在做实物的时候我们遇到很多的问题。刚开始确定元件的时候因为型号的问题不太了解,所以有些元件的型号我们并不清楚,不知道怎么去用,通过查阅电工手册以及通过互联网查阅的一些资料,了解到每个元件的型号,知道每个引脚的作用,然后才开始焊接。这些我对实物的了解多了一些,它让我不断的提升。

在设计中我们发现自己很多不足之处,不断的发现新问题,每解决一个问题都感觉自己的一次提升。以前学的一些问题掌握的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设计我们应用到很多东西,经过实践的检测,我对这些东西的应用比以前纯熟了一些,有些不知道的东西通过查资料,在小组中讨论,交流经验并自学,实在找不出来再问老师,使自己学到不少知识,也经历不少艰辛但收获颇丰。

我认为这个收获是相当大的,觉得课程设计反映的是一个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过程。但是更远一点可以联系到以后毕业之后从学校转踏上社会的一个过程。小组人员的配合、相处,以及自身的动脑和努力,都是以后工作中需要的。

姓名:葛敬涛

学号:200910710208

个人感受

这次设计我们选了一个我感觉比较难的题目,老师虽然给我们了一些资料,但很多东西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去做的,对于这个题目中的PWM不是很理解,还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驱动方式以及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些我都不了解,就先上网查找了这方面的知识,并结合老师给的一些资料展开了这一次的设计,首先画原理图,需要运用Altium Designer 6软件,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这个软件,刚开始的时候什么都不会,然后就开始不断的查资料,请教同学老师,用了一整天时间才画好,不过还有很多不足,经过同组同学的改正算是画好了。接下来做仿真图和程序,需要用proteus 软件,刚开始很吃力,很多程序上的知识学习的都不够扎实,通过问同学查资料,最后用了很长时间才搞好,最后终于仿真出来了。

通过本次设计实验,我对步进电机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对这几个软件有了进一步的熟悉,而且在软件上作图的水平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本次设计中,在电路板的焊制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有很多知识都不会,例如L298的几个脚怎么么连接,以及它的作用,以及数码管的管脚怎么与单片机连接等等,然后查找了资料才明白L298可以驱动电机,在课本上找到了数码管各个管脚与单片机对应的位置。我们先把元器件焊在焊板上,知道接线的时候才发现焊接元器件的时候也是有窍门的,不是随便放个地方焊上就可以了,这个也需要排版,看着原理图排版这样可以节省很多事,像我们排的排阻离单片机太近但又没有连在对应的节点上,这样就麻烦了,太近线就短焊起来很费力,一不小心就把两个相邻节点焊在一起了。刚开始不是很顺利,慢慢也找到了窍门,焊起来顺手了一些,熟能生巧。在连线方面不能粗心大意,一点接错就影响整个板子的正常工作,焊接和接线的过程不仅仅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最重要的是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用心,有毅力。通过这个过程,我才发现平时自己所学习的知识很贫乏,做什么事情还不够细心。我的单片机知识也还很不牢固,需要更深入的学习。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组只有三个人,感觉到没那么轻松,一直处于非常紧张的状态,我们的经常去请教老师同学,从中也学到不少,当我们仿真成功的时候,很有成就感,对这个设计也慢慢有了兴趣,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深刻的了解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性,并从中学到了一些良好的做事的品质,这些为我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了基础,很感谢翁老师以及同组同学对我的指导和教诲,也很珍惜学校给我们提供的这次机会。

姓名:潘朏朏

学号:200910710207

个人感受

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还是有一定作用的,理论是要懂得,但你不管看多少若不用于实际对于我们直接工作的还是不应该的,通过实训熟悉理论知识,然后解决问题,最后再回到理论上来,是我们应该走的道路,而且实训就是提供这样的道路,我们做的是基于单片机PWM细分的步进电机调速,对于单片机我承认学的不好,但我相信人的自学能力是无限的,我认为通过自己的学习和别人的帮助就能够了解并学好它,但在实训过程中还是受到了一定的挫折,我感觉自己不擅长与实践,不擅长计算机作图,对程序现在也是不怎么懂,但受挫折才能进步,我也相信可以做的更好些,而且我也正在尽量学好它。

步进电机是通过对定子上的各个线圈交替通电产生步进式磁场,从而带动转子做步进式旋转。充分利用单片机的硬件资源,通过软件控制,产生占空比不同的方波,在电机线圈内产生近似正弦波的阶梯型电流。

总体来讲,感觉还是收获比较大的,至少让我知道了还用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希望自己可以做的更好。

姓名:李朝光

学号:200910710201

十、参考文献

【1】李明,毕万新.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张靖武,周灵彬.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3】周坚.单片机项目教程.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4】胡健.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实践教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5】胡汉才.单片机原理及系统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侯玉宝等.基于Proteus8051系列单片机设计与仿真.北京:电子工业出版2006. 【7】翁嘉民.单片机应用开发技术.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步进电机控制(汇编)

ORG 0000H LJMP MAIN ORG 0100H MAIN:SETB P2.4 //启停键 SETB P2.5 //正反 SETB P2.6 //加速 SETB P2.7 //减速 MOV R0,#0 //启停标志 MOV R1,#0 //正反标志 MOV R7,#0 //速度控制及查表 MOV R3,#0 //查表 STA: JNB P2.4,YS1 //启停键按下,跳至防抖 LJMP PDR0 //判断R0奇偶性 SS:INC R0 //R0+1 LJMP PDR0 //判断R0奇偶性 START: JNB P2.5,YS2 //正反键按下,跳至防抖 LJMP PDR1 //判断R1奇偶性 TT:INC R1 LJMP PDR1 //判断R1奇偶性FAN:CJNE R3,#09H,PDR3F //反转 FANZ:

MOV R3,#09H //反转查表初始化 LJMP XX //跳至判断加减速 ZHENG:CJNE R3,#8,PDR3Z //正转 ZHENGZ: MOV R3,#0 //正转查表初始化 XX: JNB P2.6,YS3 //加速判断,P2.6=0跳至防抖JNB P2.7,YS4 //减速判断,P2.7=0跳至防抖 CS: CJNE R7,#0,XIANSHI //速度显示初始化CSZT:MOV R7,#5 //速度显示保护,初始状态LJMP XIANSHI YY:MOV R2,#1 //加速标志 LJMP GZZT ZZ:MOV R2,#2 //减速标志 GZZT:CJNE R2,#1,JIANSU //加减速工作 DEC R7

步进电机脉冲数计算

步进电机脉冲数计算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 步进电机一个脉冲运动距离怎么算能不能给个公式在举个例子 答案: 用360度去除以步距角,就是电机转一圈的脉冲数,当然如果细分的话,还要乘以细分倍数。电机转一圈丝杠前进一个导程,用导程除以一圈的脉冲数就是脉冲运动距离。 第一步确定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这个电机上会标明的。比如说,度,则一个圆周360/=200,也就是说电机旋转一周需要200个脉冲。第二步确定电机驱动器设了细分细分没有,查清细分数,可以看驱动器上的拨码。比如说4细分,则承上所述,200*4=800,等于说800个脉冲电机才旋转一周。第三步确定电机轴一周的长度或者说导程:如果是丝杠,螺距*螺纹头数=导程,如果是齿轮齿条传动,分度圆直径(m*z)即为导程,导程/脉冲个数=一个脉冲的线位移。什么是细分呢和几相是一个意思吗和 几相没关系吗 细分和相数没关系。以度为例,原来一个脉冲走度,现在改为4细分,那么现在一个脉冲只能走4度了。细分越多,每个脉冲的步进长度越短。细分的多少可由驱动器设置。 控制步进电机转多少最主要你得通过步进电机步距角度计算出电机转一圈需要多少脉冲,比如步距角度为°则电机转一圈需要给步进电机驱动器360/=400个脉冲,转半圈就是200个脉冲。步进电机驱动器资料你先了解下! 步进电机转速则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控制,用plc的pwm输出控制是比较方便的,速度的快慢不影响步进电机的行程,行程多少取决于脉冲数量。

注意一点步进电机速度越快转矩越小,请根据你的应用调节速度以防失步,造成走位不准确。步进电机是接收步进驱动器给过来的脉冲信号,比如两相的步进,AB相分别轮流输出正反脉冲(按一定顺序),步进电机就可以运行了,相当于一定的脉冲步进马达对应走一定旋转角度。而PLC也可以发出脉冲,但脉冲电压不够,所以需要把PLC输出的脉冲给步进驱动器放大来驱动步进驱动器,相当于PLC的脉冲就是指令脉冲。一般PLC驱动步进时候有两路信号,一路是角度脉冲,另外一路是方向脉冲,PLC里边一般配所谓位移指令,发梯形脉冲给步进驱动器,这样可以缓冲启动带来的力冲击。

微机原理课程设计 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控制分解

课程设计报告 题目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 控制系统的设计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院部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10电气1班 学生姓名管志成 学号1004103027 课程设计地点C304 课程设计学时20 指导教师李国利 金陵科技学院教务处制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具有快速启动能力,定位精度高,能够直接接受数字量,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数字控制系统中,如数模转换装置、精确定位、计算机外围设备等,在现代控制领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设计基于Proteus 7.8设计环境,运用了8086 CPU芯片以及74273芯片、74244芯片和步进电机以及7位小功率驱动芯片ULN2003A、按钮、指示灯等辅助硬件电路,设计了步进电机正反转及调速系统。绘制软件流程图,进行了软件设计并编写了源程序,最后对软硬件系统进行联合调试。该步进电机的正反转及调速系统具有控制步进电机正反转的功能,还可以对步进电机进行调速,不同的按钮对应不同的速度,并且在没有速度按钮按下的时候,步进电机自动切换到停止状态。 关键词:步进电机;正反转;调速控制;ULN2003A芯片;8086微机系统

一、概述 1.1 课程设计的目的 (4) 1.2课程设计的要求 (4) 二、总体设计方案及说明 2.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5) 2.2系统工作框图 (5) 三、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3.1 Intel 8086 微处理器的简介 (6) 3.2 步进电机的原理 (7) 3.3 ULN2003A的简介 (8) 3.4 74154芯片简介 (9) 3.5 74LS273芯片简介 (10) 3.6 8086最小系统的设计 (11) 3.7 步进电机及其驱动电路的设计 (12) 3.8 电机状态显示电路的设计 (12) 3.9 输入采样电路的设计 (13) 3.10系统总电路图 (14) 四、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4.1 系统流程图 (15) 4.2 系统软件源程序 (16) 4.2.1电机绕组通电顺序设定 (16) 4.2.2 延时子程序设计 (16) 4.2.3 汇编源程序及说明 (16) 五、总结 5.1 系统软硬件的联合调试 (21) 5.2 问题分析和解决方案 (23) 5.3 心得与体会 (23) 六、参考文献 (23) 附录:总电路图 (25)

各种电机优缺点比较

各种电机优缺点比较: 驱动电机选择方案 要使电机可以调节平板获得想要的角度,电机必须要有很好的激动性能,不但能够有足够的响应速度,还能平稳地进行精密的定位。 直流电机 优点:采用PWM控制的直流电机,直流电机可以对电机的速度进行平滑的调节。直流电机调速性能好(调速性能是指电动机在一定负载的条件下,根据需要,人为地改变电动机的转速。直流电动机可以在重负载条件下,实现均匀、平滑的无极调速,而且调速范围较宽) 起动力矩大。可以均匀而经济地实现转速调节。因此,凡是在重负载下起动或要求均匀调节转速的机械,如大型可逆轧钢机,卷扬机,电力机车等,都用直流电动机拖动。 动态特性好 缺点:在电源上:需要交流电的整流或直流发电机供电。 步进电机 优点: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由于控制信号是数字信号,不再需要数/模转换;步进电机采用脉冲驱动,转动的方向、速度都是可控的。便于根据测量的角度根据需要调节步进电机的转动。 步进电机的旋转角度正比于脉冲数,精度高且不累计误差,具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另外步进电机的显著特点就是快速启停能力的转换精度高,正反转控制灵活。 步进电机不需要使用传感器就能精确定位 缺点:其驱动能力有限(不适合驱动小车)。 减速电机 优点:减速电机结构紧凑,体积小,承受过载能力强,且能耗低,性能优越,效率高,振动小。 缺点:由于机械效率影响,减速电机输出扭矩的增加和电机功率的增加不成正比,易出现死区现象,不利于控制。 显示系统方案 LED数码管显示器 优点:LED数码管电压低、寿命长、对外界环境要求低,易于维护,同时它是采用BCD编码显示数字,亮度高。 缺点:其功耗大,电路复杂,占用资源较多,显示信息量少,精度低。 LCD液晶显示器 优点:微功耗,显示信息量大、字迹清晰、美观、视觉舒适,使整个控制系统更加人性化。 小车循迹方案 红外探测法 用红外对管,利用不同颜色对红外线的吸收率不同的原理进行,配合比较电路就可实现。

基于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设计报告(说明书)及源程序

南京XX大学 指导老师:张X 课程设计基于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 机械电子工程学院 测控技术与仪器 XXXXX Xxx 2012年1年4日

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摘要]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利用51单片机,达到控制步进电机的启 动、停止、正转、反转、两档速度和状态显示的目的,使步进电机控制更加灵活。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采用ULN2803,ULN2803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外电路简单等优点。利用四位数码管增设电机状态显示功能,各项数据更直观。实测结果表明,该控制系统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关键字:步进电机、数码管、51单片机、ULN2803 一步进电机与驱动电路 1.1 什么是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通俗一点讲: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及步进角)。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控制脉冲频率来控制电机转动的速度和加速度,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1.2 步进电机的种类 步进电机分永磁式(PM)、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三种。永磁式步进一般为两相,转矩和体积较小,步进角一般为7.5度或15度;反应式步进一般为三相,可实现大转矩输出,步进角一般为1.5度,但噪声和振动都很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80年代已被淘汰;混合式步进是指混合了永磁式和反应式的优点。它又分为两相和五相:两相步进角一般为1.8度而五相步进角一般为 0.72度。这种步进电机的应用最为广泛。 1.3 步进电机的特点 1.精度高一般的步进电机的精度为步进角的3-5%,且不累积。可在宽广的频率范围内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反转控制及制动等,这是步进电动机最突出的优点 2.过载性好其转速不受负载大小的影响,不像普通电机,当负载加大时就会出现速度下降的情况,所以步进电机使用在对速度和位置都有严格要求的场合; 3.控制方便步进电机是以“步”为单位旋转的,数字特征比较明显,这样就给计算

四相八拍步进电机调速

目录 引言 (1) 第1章绪论 (2) 1.1步进电机的概述 (2) 1.1.1 步进电机的特点 (2) 1.1.2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简述 (2) 1.2四相八拍步进电机 (2) 1.2.1 四相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2) 1.2.2 八拍得工作方式 (4) 1.3单片机概述 (4) 1.3.1 单片机原理简述 (4) 1.3.2 8031单片机 (5) 1.4总体方案设计 (5) 1.4.1 系统的组成 (5) 1.4.2 系统的工作原理 (6) 第2章系统软件设计 (7) 2.1显示子程序的设计 (7) 2.2键盘子程序的设计 (8) 2.3正反转程序流程图 (11) 2.3.1 正反转程序流程图 (11) 2.3.2 转速快慢程序流程图 (14) 2.4定时中断流程图 (17) 2.5语音报警系统 (19) 2.6主程序设计 (20) 参考文献 (23) 致谢 (24)

引言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步进电机的调速一般是改变输入步进电机的脉冲的频率来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因为步进电机每给一个脉冲就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这样就可以通过控制步进电机的一个脉冲到下一个脉冲的时间间隔来改变脉冲的频率,延时的长短来具体控制步进角来改变电机的转速,从而实现步进电机的调速。在本设计方案中采用单片机内部的定时器改变脉冲的频率从而实现对步进电机的转速进行控制,实现电机调速与正反转的功能。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调速系统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与特点

步进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它广泛用于打印机、电动玩具等消费类产品以及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医疗器械等机电产品中,其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研究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对提高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节约能源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1 步进电机概述 步进电动机又称脉冲电动机或阶跃电动机,国外一般称为Steppingmotor、Pulse motor或Stepper servo,其应用发展已有约80年的历史。步进电机是一种把电脉冲信号变成直线位移或角位移的控制电机,其位移速度与脉冲频率成正比,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步进电机在结构上也是由定子和转子组成,可以对旋转角度和转动速度进行高精度控制。当电流流过定子绕组时,定子绕组产生一矢量磁场,该矢量场会带动转子旋转一角度,使得转子的一对磁极磁场方向与定子的磁场方向一着该磁场旋转一个角度。因此,控制电机转子旋转实际上就是以一定的规律控制定子绕组的电流来产生旋转的磁场。每来一个脉冲电压,转子就旋转一个步距角,称为一步。根据电压脉冲的分配方式,步进电机各相绕组的电流轮流切换,在供给连续脉冲时,就能一步一步地连续转动,从而使电机旋转。步进电机每转一周的步数相同,在不丢步的情况下运行,其步距误差不会长期积累。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同时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精度高,步进电动机可以在宽广的频率围通过改变脉冲频率来实现调速、快速起停、正反转控制等,这是步进电动机最突出的优点[1]。 正常情况下,步进电机转过的总角度和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连续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时,电动机的转速与输入脉冲的频率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不受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由于步进电动机能直接接收数字量的输入,所以特别适合于微机控制。 2国外的研究概况 步进电机是国外发明的。中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已经生产和应用,例如、、、、都生产,而且都在各行业使用,驱动电路所有半导体器件都是完全国产化的,当时是全分立元器件构成的逻辑运算电路,还有电容耦合输入的计数器,触发器,环形分配器。国外在大功率的工业设备驱动上,目前基本不使用大扭矩步进电动机,因为从驱动电路的成本,效率,噪音,加速度,绝对速度,系统惯量与最大扭矩比来比较,比较不划算,还是用直流电动机,加电动机编码器整体技术和经济指标高。一些少数高级的应用,就用空心转杯电机,交流电机。国外在小功率的场合,还使用步进电机,例如一些工业器材,工业生产装备,打印机,复印件,速印机,银行自动柜员机。国外用许多现代的手段将步进电机排挤出驱动应用,除了前面提到的旋转编码器,打印机还使用光电编码带或感应编码带配合直流电动机,实现闭环直线位移控制。国过去是用大力矩步进电动机实现机床数控,有实力的公司现在也采用交流电动机驱动数控机床,在驱动设备的主要差距,是国外对交流电动机的控制理论与工程分析和应用能力强,先进的控制理论作为软件,写在控制器部。 总的来说,步进电机是一种简易的开环控制,对运用者的要求低,不适合在大功率的场合使用。 在卫星、雷达等应用场合,中国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就生产了力矩电机,就生产了环形

怎么确定步进电机脉冲频率

怎么确定步进电机脉冲频率 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解答 南京步进电机厂技术部 1.步进电机为什么要配步进电机驱动器才能工作?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控制精密位移及大范围调速专用的电机, 它的旋转是以自身固有的步距角角(转子与定子的机械结构所决定)一步一步运行的, 其特点是每旋转一步,步距角始终不变,能够保持精密准确的位置。所以无论旋转多少次,始终没有积累误差。由于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需要有脉冲分配的功率型电子装置进行驱动, 这就是步进电机驱动器。它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步进电机的结构特点,顺序分配脉冲,实现控制角位移、旋转速度、旋转方向、制动加载状态、自由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脉冲信号, 通过驱动器就能够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距角。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脉冲信号的频率成正比。角位移量与脉冲个数相关。步进电机停止旋转时,能够产生两种状态:制动加载能够产生最大或部分保持转矩(通常称为刹车保持,无需电磁制动或机械制动)及转子处于自由状态(能够被外部推力带动轻松旋转)。步进电机驱动器,必须与步进电机的型号相匹配。否则,将会损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 2.什么是驱动器的细分?运行拍数与步距角是什么关系? “细分”是针对“步距角”而言的。没有细分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按照整步旋转一个特定的角度。步进电机的参数,都会给出一个步距角的值。如110BYG250A型电机给出的值为0.9°/1.8°(表示半步工作时为0.9°、整步工作时为1.8°),这是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设置的细分状态,步进电机将会按照细分的步距角旋转位移角度,从而实现更为精密的定位。以110BYG25 0A电机为例,列表说明: 电机固有步距角运行拍数细分数电机运行时的真正步距角 0.9°/1.8°8 2细分,即半步状态0.9° 0.9°/1.8°20 5细分状态0.36° 0.9°/1.8°40 10细分状态0.18° 0.9°/1.8°80 20细分状态0.09° 0.9°/1.8°160 40细分状态0.045° 可用看出,细分数就是指电机运行时的真正步距角是固有步距角(整步)的几分指一。例如,驱动器工作

PID步进电机的调速

一、PID控制系统 PID是比例,积分,微分的缩写。 比例调节作用:是按比例反应系统的偏差,系统一旦出现了偏差,比例调节立即产生调节作用用以减少偏差。比例作用大,可以加快调节,减少误差,但是过大的比例,使系统的稳定性下降,甚至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积分调节作用:是使系统消除稳态误差,提高无差度。因为有误差,积分调节就进行,直至无差,积分调节停止,积分调节输出一常值。积分作用的强弱取决与积分时间常数T ,T i 越小,积分作用就越强。反之T大则积分作用弱,加入积分调节可使系统稳定性下降,动态响应变慢。积分作用常与另两种调节规律结合,组成PI调节器或PID调节器。 微分调节作用:微分作用反映系统偏差信号的变化率,具有预见性,能预见偏差变化的趋势,因此能产生超前的控制作用,在偏差还没有形成之前,已被微分调节作用消除。因此,可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在微分时间选择合适情况下,可以减少超调,减少调节时间。微分作用对噪声干扰有放大作用,因此过强的加微分调节,对系统抗干扰不利。此外,微分反应的是变化率,而当输入没有变化时,微分作用输出为零。微分作用不能单独使用,需要与另外两种调节规律相结合,组成PD或PID 控制器。

二阶系统数学模型 二阶系统方框图如下图所示 R(s) E(s) C(s) *0 图2-2标准形式二阶系统结构图 二阶系统闭环传递函数的标准形式 _ C(s) _ R(s) (2-1) 得出自然频率(或无阻尼振荡频率) (2-2) 阻尼比 ':=^/T TK (2-3) 令式(2-1 )的分母多项式为零,得二阶系统的特征方程 s 2 ? 2 — n …J =0 (2-4) 其两个根(闭环极点)为 (2-5) 显然,二阶系统的时间响应取决于 和二这两个参数。应当指出对于结构和功用不同 的二阶系统,?和*冷的物理含意是不同的 s i 、 2

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专业技术解答

步进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解答 1.步进电机为什么要配步进电机驱动器才能工作? 步进电机作为一种控制精密位移及大范围调速专用的电机, 它的旋转是以自身固有的步距角角(转子与定子的机械结构所决定)一步一步运行的, 其特点是每旋转一步,步距角始终不变,能够保持精密准确的位置。所以无论旋转多少次,始终没有积累误差。由于控制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需要有脉冲分配的功率型电子装置进行驱动, 这就是步进电机驱动器。它接收控制系统发出的脉冲信号,按照步进电机的结构特点,顺序分配脉冲,实现控制角位移、旋转速度、旋转方向、制动加载状态、自由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脉冲信号, 通过驱动器就能够驱动步进电机旋转一个步距角。步进电机的转速与脉冲信号的频率成正比。角位移量与脉冲个数相关。步进电机停止旋转时,能够产生两种状态:制动加载能够产生最大或部分保持转矩(通常称为刹车保持,无需电磁制动或机械制动)及转子处于自由状态(能够被外部推力带动轻松旋转)。步进电机驱动器必须与步进电机的型号相匹配。否则将会损坏步进电机及驱动器。 2.什么是驱动器的细分?运行拍数与步距角是什么关系? “细分”是针对“步距角”而言的。没有细分状态,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按照整步旋转一个特定的角度。步进电机的参数,都会给出一个步距角的值。如110BYG250A型电机给出的值为0.9°/1.8°(表示半步工作时为0.9°、整步工作时为1.8°),这是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器设置的细分状态,步进电机将会按照细分的步距角旋转位移角度,从而实现更为精密的定位。以110BYG250A电机为例,列表说明: 可以看出,细分数就是指电机运行时的真正步距角是固有步距角(整步)的几分指一。例如,驱动器工作在10细分状态时,其步距角只有步进电机固有步距角的十分之一。当驱动器工作在不细分的整步状态时,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步进电机旋转1.8°;而用细分驱动器工作在10细分状态时,电机只转动了0.18°。其实,细分就是步进电机按照微小的步距角旋转,也就是常说的微步距控制。当然,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控制要求。并不是说,驱动步进电机必须要求细分。有些步进电机的步距角设计为3.6°、7.5°、15°、36°、180°,就是为了加大步距角,以适应特殊的工况条件。细分功能,只由驱动器采用精确控制步进电机的相电流方法,与步进电机的步距角无关,而与步进电机实际工作状态相关。 运行拍数与驱动器细分的关系是:运行拍数指步进电机运行时每转一个齿距所需的脉冲数。例如:110BYG250A电机有50个齿,如果运行拍数设置为160,那么步进电机旋转

步进电机选型的计算方法[1]

步进电机选型表中有部分参数需要计算来得到。但是实际计算中许多情况我们都无法得到确切的机械参数,因此,这里只给出比较简单的计算方法。 ◎驱动模式的选择 驱动模式是指如何将传送装置的运动转换为步进电机的旋转。 下图所示的驱动模式包括了电机的加/减速时间,驱动和定位时间,电机的选型基于模式图。 ●必要脉冲数的计算 必要脉冲数是指传动装置将物体从起始位置传送到目标位置所需要提供给步进电机的脉冲数。必要脉冲数按下面公式计算: 必要脉冲数= 物体移动的距离 距离电机旋转一周移动的距离× 360 o 步进角 ●驱动脉冲速度的计算 驱动脉冲速度是指在设定的定位时间中电机旋转过一定角度所需要的脉冲数。 驱动脉冲数可以根据必要脉冲数、定位时间和加/减速时间计算得出。 (1)自启动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是指在驱动电机旋转和停止时不经过加速、减速阶段,而直接以驱动脉冲速度启动和停止的运行方式。 自启动运行方式通常在转速较低的时候使用。同时,因为在启动/停止时存在一个突然的速度变化,所以这种方式需要较大的加/减速力矩。 自启动运行方式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驱动脉冲速度[Hz]= 必要脉冲数[脉冲] 定位时间[秒]

(2)加/减速运行方式 加//减速运行方式是指电机首先以一个较低的速度启动,经过一个加速过程后达到正常的驱动脉冲速度,运行一段时间之后再经过一个减速过程后电机停止的运行方式。其定位时间包括加速时间、减速时间和以驱动脉冲速度运行的时间。 加/减速时间需要根据传送距离、速度和定位时间来计算。在加/减速运行方式中,因为速度变化较小, 所以需要的力矩要比自启动方式下的力矩小。加/减速运行方式下的驱动脉冲速度计算方法如下: 必要脉冲数-启动脉冲数[Hz]×加/减速时间[秒] 驱动脉冲速度[Hz]= 定位时间[秒]-加/减速时间[秒] ◎电机力矩的简单计算示例 必要的电机力矩=(负载力矩+加/减速力矩)×安全系数 ●负载力矩的计算(T L) 负载力矩是指传送装置上与负载接触部分所受到的摩擦力矩。步进电机驱动过程中始终需要此力矩。负载力矩根据传动装置和物体的重量的不同而不同。许多情况下我们无法得到精确的系统参数,所以下面只给出了简单的计算方法。 负载力矩可以根据下面的图表和公式来计算。 (1)滚轴丝杆驱动

步进电机调速

摘要 本文介绍的是在DICE-AT2型自控原理实验箱上,通过编写汇编语言实现对步进电机转速的调节以及正转—停止—反转的控制。 在试验箱上将电路搭好,打开软件,输入程序,将宏汇编程序经过汇编,连接后形成.EXE文件装入系统,运行程序观察电机转速及转向的变化。 程序运行后电机的变化跟预期相符,各项步骤运行正常。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步进电机件。步进电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 关键词:步进电机;汇编编程;8088cpu;计算机控制

Abstract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on the DICE - AT2 control principle experiment box, by writing assembly language implementation of the stepping motor speed regulation and control forward, stop, reverse. In test chamber, general layout is good, open software, input program, the macro assembler after assembly, connection formation. EXE file into the system, run the program to observe the changes of motor speed and steering. Program is running after the change of the motor with expectations, the various steps to run normally. Stepper motor is the electrical pulse signal into angular displacement or linear displacement of open loop control stepping motor. Stepper motor as the executive element, it is one of the key products of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widely used in all kinds of automation control system.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step ? Keywords:Stepping motor; Assembler programming; 8088 CPU; The computer control

步进电机控制及其汇编程序

综合实践报告之第二次大作业 题目:步进电机控制设计 说明:在工业电气自动化工程中,步进电机是一种常用的控制设备,它以脉冲信号控制电机的转速,在数控机床、仪器仪表、计算机外围设备以及其它自动设备中有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是指一步步走的电动机,所谓“步”指转动角度,每步都会使电机转过一个固定的角度。步进电机有不同的种类,但其控制方法均相同,均以脉冲信号进行驱动,很适合使用单片机来进行控制。 本次大作业要求设计一个步进电机的控制部分。 已知: 采用2相制5线步进电机,其结构如下图所示,线圈中心抽头X1与X2连接在一起; B 相X1A 相 2相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采用1相激磁法,即在每一个瞬间只有一个线圈导通,其它线圈休息; 单片机与步进电机之间可采用ULN2003类的驱动IC ; 要求: 查找资料,设计出步进电机的硬件连接电路图; 给出控制软件流程图; 用汇编语言写出控制软件的代码。 提示:本作业对电机的转动方向不做要求,在实际应用中,改变线圈激磁的顺序可以改变步进电机的转动方向,每送一次激磁信号后应经过一小段时间延时,让步进电机有足够的时间建立激励磁场及转动。可以使用单片机的~端口输出控制信号,经驱动IC 传至步进电机。

电路图设计说明 此控制电路选用AT89S51型单片机作为驱动时序的输出控制器,其输出作为两相四线步进电机的时序信号,经过驱动芯片ULN2003放大后输入到两相四线步进电机的输入端口;单片机作为控制指令的输入按键K1-K3的输入端口,K1为电机正转按键,K2为电机正转按键,K3为电机停止按键,这三个按键均为高电平输入有效,按一下K1电机正转,按一下K2电机反转转,按一下K3电机停止。其硬件电路如图一: 控制程序流程图

步进电机选用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选用计算方法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将数字输入脉冲转换成旋转或直线增量运动的电磁执行元件。每输入一个脉冲电机转轴步进一个步距角增量。电机总的回转角与输入脉冲数成正比例,相应的转速取决于输入脉冲频率。步进电机是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关键部件之一,通常被用作定位控制和定速控制。步进电机惯量低、定位精度高、无累积误差、控制简单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电一体化产品中,如:数控机床、包装机械、计算机外围设备、复印机、传真机等。 选择步进电机时,首先要保证步进电机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载所需的功率。而在选用功率步进电机时,首先要计算机械系统的负载转矩,电机的矩频特性能满足机械负载并有一定的余量保证其运行可靠。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各种频率下的负载力矩必须在矩频特性曲线的范围内。一般地说最大静力矩Mjmax大的电机,负载力矩大。 选择步进电机时,应使步距角和机械系统匹配,这样可以得到机床所需的脉冲当量。在机械传动过程中为了使得有更小的脉冲当量,一是可以改变丝杆的导程,二是可以通过步进电机的细分驱动来完成。但细分只能改变其分辨率,不改变其精度。精度是由电机的固有特性所决定。 选择功率步进电机时,应当估算机械负载的负载惯量和机床要求的启动频率,使之与步进电机的惯性频率特性相匹配还有一定的余量,使之最高速连续工作频率能满足机床快速移动的需要。 选择步进电机需要进行以下计算: (1)计算齿轮的减速比 根据所要求脉冲当量,齿轮减速比i计算如下: i=(φ.S)/(360.Δ) (1-1) 式中φ ---步进电机的步距角(o/脉冲) S ---丝杆螺距(mm) Δ---(mm/脉冲) (2)计算工作台,丝杆以及齿轮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Jt。 Jt=J1+(1/i2)[(J2+Js)+W/g(S/2π)2] (1-2) 式中Jt ---折算至电机轴上的惯量(Kg.cm.s2) J1、J2 ---齿轮惯量(Kg.cm.s2)

控制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 2009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计算机接口实验室2012年5月29日 实验题目微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正转反转设置方法 3、掌握步进电机调速工作原理及程序控制原理 二、设备与环境 TPC-2003A 微机。 Vc++编译器。 三、实验内容 硬件接线图参考实验指导书。 软件编程在TPC-2003A自带的VC++编译环境下使用。 在通用VC++下编程,需要拷贝相关的库文件。 用汇编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需注明原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步骤 1、按如下实验原理图连接线路,利用8255输出脉冲序列,开关K0~K6控制步进电机转速,K7控制步进电机转向。8255 CS接288H~28FH。PC0~PC3接BA~BD;PA口接逻辑电平开关。 2、编程:当K0~K6中某一开关为“1”(向上拨)时步进电机启动。K7向上拨电机正转,向下拨电机反转。 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果 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运行程序。可以看到,当开关k0到k6依次为高电平时,电机转速越来越慢,k0闭合时速度最快,k6闭合时速度最慢,当k0到k6的低位有闭合时,步进电机按最低位的转速运行,因为程序中的查询方式是从k0-k6,即在程序的优先级别中k0的级别是最高的而k7的优先级别是最低的。k7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3.实验分析 (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 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如图(b)所示:本实验使用的步进电机用直流+5V 电压,每相电流为0.16A,电机线圈 由四相组成:即: φ1(BA) φ2(BB) Φ3(BC) Φ4(BD) 驱动方式为二相激磁方式,各线圈通电顺序如下表所示。图(b) 表中首先向φ1 线圈-φ2 线圈输入驱动电流,接着φ2-φ3,φ3-φ4,φ4-φ1,又返回到φ1-φ2,按这种顺序切换,电机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实验可通过不同长度的延时来得到不同频率的步进电机输入脉冲,从而得到多种步进速度。

86系列步进电机的种类和特点

电机招聘专家何为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一种专门用于位置和速度精确控制的特种电机。步进电机的最大特点是其“数字性”,对于控制器发过来的每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在其驱动器的推动下运转一个固定角度(简称一步),如下图所示。如接收到一串脉冲步进电机将连续运转一段相应距离。同时可通过控制脉冲频率,直接对电机转速进行控制。由于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易学易用,成本低(相对于伺服)、电机和驱动器不易损坏,非常适合于微电脑和单片机控制,因此近年来在各行各业的控制设备中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的种类和特点 步进电机在构造上有三种主要类型:反应式(Variable Reluctance,VR)、永磁式(Permanent Magnet,PM)和混合式(Hybrid Stepping,HS)。 反应式 定子上有绕组、转子由软磁材料组成。结构简单、成本低、步距角小,可达1.2°、但动态性能差、效率低、发热大,可靠性难保证。 永磁式 永磁式步进电机的转子用永磁材料制成,转子的极数与定子的极数相同。其特点是动态性能好、输出力矩大,但这种电机精度差,步矩角大(一般为7.5°或15°)。 混合式 混合式步进电机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的优点,其定子上有多相绕组、转子上采用永磁材料,转子和定子上均有多个小齿以提高步矩精度。其特点是输出力矩大、动态性能好,步距角小,但结构复杂、成本相对较高。 按定子上绕组来分,共有二相、三相和五相等系列。最受欢迎的是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约占97%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原因是性价比高,配上细分驱动器后效果良好。该种电机的基本步距角为1.8°/步,配上半步驱动器后,步距角减少为0.9°,配上细分驱动器后其步距角可细分达256倍(0.007°/微步)。由于摩擦力和制造精度等原因,实际控制精度略低。同一步进电机可配不同细分的驱动器以改变精度和效果。

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程序及电路

题目: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课程名称:Proteus 学生姓名:刘卫东 学生学号: 系别:电子工程学院 专业:通信工程 年级:2012级 任课教师:王丽 电子工程学院制 2015年4月

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设计 学生:刘卫东 指导教师:王丽 电子工程学院通信工程 1 系统硬件介绍 1.1 AT89C51单片机简介 AT89C51是一种带4k字节闪烁可编程课擦除只读存储器(FPEROM—Falsh Programmable and Erasable Read Only Memory)的低电压、高性能CMOS8位微处理器,俗称单片机。该器件采用ATMEL高密度非易失存储器制造技术制造,与工业标准的MCS-51指令集和输出管脚相兼容。由于将多功能8位CPU和闪烁存储器组合在单个芯片中,ATMEL的AT89C51是一种高效微控制器,为很多嵌入式控制系统提供了一种灵活性高且价廉的方案。 主要特性: (1)与MCS-51 兼容 (2)4K字节可编程闪烁存储器 (3)寿命:1000写/擦循环 (4)数据保留时间:10年 (5)全静态工作:0Hz-24Hz (6)三级程序存储器锁定 (7)128*8位内部RAM (8)32可编程I/O线 (9)两个16位定时器/计数器 (10)5个中断源 (11)可编程串行通道 (12)低功耗的闲置和掉电模式 (13)片内振荡器和时钟电路 1.2 ULN2003A芯片介绍 经常在以下电路中使用,作为: 1、显示驱动

2、继电器驱动 3、照明灯驱动 4、电磁阀驱动 5、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驱动等电路中。 基本参数: 模块配置:7 NPN 电压, Vceo:50V 集电极直流电流:500mA 直流电流增益hFE:1000 工作温度范围:-20°C to +85°C 封装类型:PDIP 引脚数:16 封装类型:DIP 晶体管数:7 表面安装器件:通孔安装器件标号:2003 最大连续电流, Ic:500mA 芯片标号:2003 输入电压最大:30V 输入类型:5V TTL CMOS 输出电压最大:50V 输出电流最大:0.6A 通道数:7 2硬件电路设计 2.1 总体的硬件设计 (1)用K0-K2做为通电方式选择键,K0为单三拍,K1为双三拍,K2为三相六拍; 设计一个单片机三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要求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2)K3、K4分别为启动和方向控制; (3)正转时红色指示灯亮,反转时黄色指示灯亮,不转时绿色指示灯亮; (4)用4位LED显示工作步数。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设计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 姓名: 高建宽学号:0902030109 专业: 机电一体化 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步进电机调速系统设计 张平 指导者: 2013 年 2 月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中文摘要

课程设计说明书(论文)外文摘要

目次 1 绪论 (1) 2 步进电机简介 (2) 2.1 步进电机的概念 (2) 2.2 步进电机的分类 (2) 2.3 步进电机的基本参数 (2) 2.3.1 空载启动频率 (2) 2.3.2 电机固有步距角 (2) 2.3.3 步进电机的相数 (3) 2.3.4 保持转矩 (3) 2.4 步进电机动态指标及术语: (3) 2.5 步进电机的调速的控制原理 (4) 3 基本方案设定和硬件设计 (5) 3.1 基本方案确定 (5) 3.2 硬件设计 (5) 3.2.1 单片机的选择:AT89S52 (5) 3.2.2 驱动芯片的选择:ULN2003A (9) 3.3.3 步进电机的选择: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 (9) 4 软件设计 (10) 5 调试与仿真 (11) 5.1 keil调试 (11) 5.2 Proteus仿真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A (16) 附录B (17)

1 绪论 步进电动机作为执行元件,是机电一体化的关键产品之一,广泛应用在各种自动化控制系统中。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在各个国民经济领域都有应用。1920年步进电机的实际应用才开始,称为VR(Variable Reluctance变磁阻)型步进电机,被英国海军用作定位控制和远程遥控。混合式HB(Hybrid 的缩写,是VR与PM复合的意思)型步进电机的产生,大约在1952年,由美国GE公司的Karl Feiertag 开发的发电机演变而来。步进电机的大规模应用是在1977年开始,两相步进电机被应用于FDD(floppy disk drive 软盘驱动器)输出轴的驱动上。在生产过程中要求自动化、省人力、效率高的机器中,我们很容易发现步进电机的踪迹,尤其以重视速度、位置控制、需要精确操作各项指令动作的灵活控制性场合步进电机用得最多。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变换成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部件。步进电机可以直接用数字信号驱动,使用非常方便。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转动的,而步进电动机则有定位和运转两种基本状态,当有脉冲输入时步进电动机一步一步地转动,每给它一个脉冲信号,它就转过一定的角度。步进电动机的角位移量和输入脉冲的个数严格成正比,在时间上与输入脉冲同步,因此只要控制输入脉冲的数量、频率及电动机绕组通电的相序,便可获得所需的转角、转速及转动方向。在没有脉冲输入时,在绕组电源的激励下气隙磁场能使转子保持原有位置处于定位状态。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动、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步进电动机已成为除直流电动机和交流电动机以外的第三类电动机。传统电动机作为机电能量转换装置,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进入电气化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步进电机可以作为一种控制用的特种电机,利用其没有积累误差精度为100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开环控制。现在比较常用的步进电机包括反应式步进电机(VR)、永磁式步进电机(PM)、混合式步进电机(HB)和单相式步进电机等。

步进电机、直流伺服电机、交流伺服电机的优缺点

交流伺服电机 优点 ⑴无电刷和换向器,因此工作可靠,对维护和保养要求低。 ⑵定子绕组散热比较方便。 ⑶惯量小,易于提高系统的快速性。 ⑷适应于高速大力矩工作状态。 直流伺服电机 直流伺服电机特指直流有刷伺服电机——电机成本高结构复杂,启动转矩大,调速范围宽,控制容易,需要维护,但维护不方便(换碳刷),会产生电磁干扰,对环境有要求。因此它可以用于对成本敏感的普通工业和民用场合。 直流伺服电机不包括直流无刷伺服电机——电机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电机功率有局限做不大。容易实现智能化,其电子换相方式灵活,可以方波换相或正弦波换相。电机免维护不存在碳刷损耗的情况,效率很高,运行温度低噪音小,电磁辐射很小,长寿命,可用于各种环境。 用途: 1、各类数字控制系统中的执行机构驱动。 2、需要精确控制恒定转速或需要精确控制转速变化曲线的动力驱动。 按电机惯量大小可分为: 1、小惯量直流电机——印刷电路板的自动钻孔机 2、中惯量直流电机(宽调速直流电机)——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 3、大惯量直流电机——数控机床的主轴电机 4、特种形式的低惯量直流电机 步进电机 优点

1、电机旋转的角度正比于脉冲数; 2、电机停转的时候具有最大的转矩(当绕组激磁时); 3、由于每步的精度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而且不会将一步的误差积累到下一步因而有较好的位置精度和运动的重复性; 4、优秀的起停和反转响应; 5、由于没有电刷,可靠性较高,因此电机的寿命仅仅取决于轴承的寿命; 6、电机的响应仅由数字输入脉冲确定,因而可以采用开环控制,这使得电机的结构可以比较简单而且控制成本; 7、仅仅将负载直接连接到电机的转轴上也可以极低速的同步旋转; 8、由于速度正比于脉冲频率,因而有比较宽的转速范围。 缺陷 1、如果控制不当容易产生共振; 2、难以运转到较高的转速; 3、难以获得较大的转矩; 4、在体积重量方面没有优势,能源利用率低; 5、超过负载时会破坏同步,高速工作时会发出振动和噪声。 综上所述,交流伺服系统在许多性能方面都优于步进电机。但在一些要求不高的场合也经常用步进电机来做执行电动机。所以,在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中要综合考虑控制要求、成本等多方面的因素,选用适当的控制电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