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车调度指挥复习提纲

列车调度指挥复习提纲
列车调度指挥复习提纲

《列车调度指挥》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①填空20 题(计 20 分)②判断 5 题(计 10 分)③简答 4 题(计 20 分)④计算 4 题(计 50 分)满分 100.

【说明:个人整理,仅供参考,不作为考试依据,结合课本复习. 】第一章列车调度工作基本知识

1、铁路运输调度工作,实行分级管理、集中统一指挥的原则。铁路总公司(原铁道部)设调度处,铁路局(集团公司)设调度所(下设技术教育室、调度分析室、统计室、综合室),技术站设调度室。铁路总公司、铁路局、技术站调度分别代表铁总总经理(部长)、铁路局局长、车站站长,分别掌管全国铁路、铁路局和车站的日常运输组织指挥工作。

2、列车调度指挥的原则(简答):

①安全生产的原则②按图行车的原则③单一指挥的原则④下级调度服从上级调度的

原则⑤按列车等级进行调整的原则。

3、调度命令和口头指示:

①各级调度在组织指挥日常运输工作中对下级调度或站段,以及有关人员所发布

的有关完成日常运输生产的具体部署和指挥行车工作的指令,编有号码并输入计算机或在《调度命令登记簿》上登记的,称为调度命令。

②无须编号,输入计算机或登记的称为口头指示。

③★注意:调度命令和口头指示,两者具有同等效力。

④铁路局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填写其他内容。

第二章货物列车编组计划

4、列车编组计划:

(1)将发到站各不相同的重车流及不同车种的空车流合理的组织起来,在适当的地点

组成各种不同去向和种类的列车,并使其互相配合、互相衔接,保证各站产生的车流都能迅速而又经济地运送到目的地的办法,称为车流组织。列车编组计划就是这种车流组织的具体体现。

(2)列车编组计划(全路车流组织计划)规定了:⑴在哪些车站编组⑵编组哪些到

达站的列车(决定列车的性质)⑶怎样编组这些列车。

( 3)列车编组计划的内容:⑴发站⑵到站⑶编组内容⑷列车种类⑸定期车次 6 附注。

( 4)列车中车辆编挂方法:⑴单组混编⑵分组选编⑶到站成组⑷按站顺编组

5、装车地直达列车:

是指由装车站利用自装车流组织的直达列车。包括:①始发直达列车②阶梯直达列车③循

环直达列车。

6、货车集结时间:

设某一列车的到达站一昼夜的车流量为N,则每辆货车的平均集结时间计算:

t 集T集cm (小时)

N N

由上式可知,任一列车到达站一昼夜消耗的集结车小时(T 集)只与集结系数(c)和列车平均编成辆数(m )有关,而与参加集结的车流量无关;每车平均集结时间(t 集)与车流量 N 成反比。

7、技术站开行直达、直通列车的基本条件:

一般技术站对衔接的一个铁路方向都有几支车流,编开列车的方法也可以有几种,既可

以各自单独开行,也可合并在一起开行;还可以某几支合并而另几支单独开行等等。但不管列车如何编开,必须满足基本条件,即:

N 直t节 T集

式中, N 直-------开行的直达(直通)列车的某到达站一昼夜的车流量;

t节-------货车无改编通过沿途各技术站节省的时间之

和;

N直t节

------- 划出单独开行直达直通列车的那支车流

(包括合并后的车流)在沿途各技术站节省的车小时总和;

T 集-----开行这种列车在列车编组站产生的集结车小时消耗。

8、第四章习题:

1、设某局一天装车1500 辆,卸车 200 辆,接运重车 800 辆,为了保证该局不间断装车,

K 管)是多少?

需要运用车 8200 辆,求该货车周转时间是多少天及该局管内装卸率(

2、某铁路局某月完成运输生产情况如下:V 旅 =45 公里 / 小时, t中 =3.0 h,t 货 =7.5 h,L 技 =195 公里,使用车1300 辆,卸空车 900 辆,接运重车 1100 辆,货车总走行公里 435600车·公里,问该铁路局当月的货车周转时间完成多少天?

3、根据下列资料,画出列车编组方案图,通过计算比较,从两个列车编组计划方案中

选出一个较优方案。★(计算题15 分)———选择技术站开行直达、直通列车最优方案。

方案一: N t节=(300+200)× 3-600=900(车小时)

改编车数:乙站0,丙站 700 车。

方案二: N t节=300×(3+2)+400× 2-600-600=1100(车小时)

改编车数:乙站200,丙站 0。经比较,方案二满足改编能力,较优。

第三章列车运行图及区间通过能力

9、列车运行图的图形表示方法及分类:

( 1)列车运行图是用以表示列车在铁路区间运行及在车站到发或通过时刻的技术文件,它规定各次列车占用区间的程序,列车在每个车站的到达和出发(或通过 )时刻 ,列车在区间的

运行时间 ,列车在车站的停站时间以及机车交路、列车重量和长度等,是全路组织列车运行

的基础。

( 2)在列车运行图上,对列车运行时空过程的图解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形式:

①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这时,列车运行图上的水平线表示分界点的

中心线,水平线间的间距表示分界点间的距离;垂直线表示时间;

②以横坐标表示距离,纵坐标表示时间。这时,列车运行图上的水平线表示时间;垂

直线表示分界点中心线,垂直线间的间距表示分界点间的距离。

我国铁路列车运行图采用第一种图形表示形式。(以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距离)

(3)为适应使用上的不同需要,列车运行图按时间划分方法不同,有如下三种格式:

①二分格运行图②十分格运行图③小时格运行图

铁路规定:( 1)对于到达、出发列车,时间标在运行线与站名线相交的钝角内;

( 2)对于通过列车,时间标在运行线与站名线相交的运行线的左侧钝角内。

★( 3)1112:对于上行列车来说, 11 表示区间纯运行时间; 1 表示停车附加时间;

2表示启动附加时间。

对于下行列车来说,11 表示区间纯运行时间; 1 表示启动附加时间;

2表示停车附加时间。

(4)列车运行图的分类:①按使用范围分为铁路内部使用的列车运行图和社

会使用的列车运行图;②按照区间正线数分为单线运行图、双线运行图和

单双线运行图;③按照列车运行速度分为平行运行图和非平行运行图;

④按照上下行列车数分为成对运行图和不成对运行图;

⑤照同方向列车运行方式分为连发运行图和追踪运行图。

10、列车运行图要素:

( 1)列车运行图要素包括:列车区间运行时分;列车在中间站的停站时间;机车在基

4

本段和折返段所在站的停留时间标准;列车在技术站、客运站和货运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其主

要作业时间标准;车站间隔时间;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 2)铁路机车的基本运用方式有:①肩回运转制交路②半循环运转制交路③循环运转制交路④环形运转制交路

11、★车站间隔时间:

车站间隔时间是指在车站上办理两列车的到达、出发或通过作业所需要的最小间隔时

间。在查定车站间隔时间时,应遵守有关规章的规定及车站技术作业时间标准,以保证行车安全

和最有效地利用区间通过能力。

常用的车站间隔时间包括★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不)、★会车间隔时间(会)、★同方

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连 )、同方向列车不同时发到间隔时间和不同时到发间隔时间等几种。

( 1)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不)

在单线区段,来自相对方向的两列车在车站交会时,从某一方向列车到达车站时起,至相对方向列车到达或通过该站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如图 1-5 所示。为了提高货物列车的旅行速度,除上下行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有作业需要停站外,原则上应使交会的两列车中的一列通过车站,因此在运行图上较常采用的是一列停车、一列通过的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

不不

(b)两列都停车

(a) 一列停车,一列通过

图1-5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图

图3-2-7 不同时到达间隔时间图

( 2)会车间隔时间( 会 )

在单线区段,自列车到达或通过车站时起,至由该站向同一区间发出另一对向列车时止

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会车间隔时间,如图1-6 所示。

会会

图3-2-9 会车间隔时间图

图1-6 会车间隔时间图

(3)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 ( 连 )

在单线或双线区段,从列车到达或通过前方邻接车站时起,至由车站向该区间再发出

另一同方向列车时止的最小间隔时间,称为同方向列车连发间隔时间。根据列车在前后两站

停车或通过的不同情况,连发间隔时间可有下列四种形式:

前方站

后方站

(a) (b)

前方站

后方站

(c)

(d)

图 3-2-10 连发间隔时间图

①两列车通过前后两车站,见图 1-7(a);

②第一列车在前方站停车,第二列车在后方站通过,见图 1-7(b); ③第一列车在前方站通过,第二列车在后方站停车,见图 1-7(c) ;

④两列车在前后两站均停车,见图 1-7(d) 。

( 4)追踪列车间隔时间:

在自动闭塞区段,一个站间区间内同方向可有两列或两列以上列车,以闭塞分区间隔

运行, 称为追踪运行。追踪列车间隔时间,决定于同方向列车间隔距离、列车运行速度及信联闭设备类型。

12、★铁路区间通过能力:

(1)在采用一定类型的机车车辆和一定的行车组织方法条件下,

铁路区段的各种固定设备,

在单位时间内 (通常指一昼夜) 所能通过的最多列车数或对数称为

通过能力。 铁路运输能力

一般采用通过能力和输送能力两种概念。

(2)铁路通过能力分类:

①设计通过能力 ②现有通过能力 ③需要通过能力。

13、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一、平行运行图

同一区间内同方向列车的运行速度相同,

且上下行方向列车在同一车站上都采取相

同的交会方式。

若一个运行图周期内包含的列车对数或列数用

n 周表示, 则放行一列或一对列车平均占

T 周

t

均占

用该区间时间应为:

n 周

1440 1440n 周

n

T 周

t

均占

不考虑其他因素, 一个特定区段一昼夜能通行对数或列数为:

不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不考虑有效度系数时:

1440n 周n =

T周

n =1440t 固n 周(对或列)

T 周

同时考虑固定作业占用时间和有效度系数时:

n= (1440T 固) n 周 d 有效

T 周

在整个区段里, T 周最大的区间也就是通过能力最小的区间,称为该区段的限制区间。限制区间的通过能力即为该区段的区间通过能力。

14、列车运行线铺画方案示意图:(计算题15 分)

(1)

(2)★列车运行图铺画的四种方案:

15、扣除系数:(简答)

是指因铺画一对或一列旅客列车、快运货物列车或摘挂列车,须从平行运行图上扣除的

货物列车对数或列数。包括:旅客列车扣除系数;快运货物列车扣除系数;摘挂列车扣除系数;扣除系数的大小与一系列因素有关,主要包括:①区间的不均等程度;②旅客列车、快

运货物列车、摘挂列车的运行速度、数量及其在运行图上的铺画位置;③旅客列车和摘挂列车在区段内的停站次数及停站时间。

16、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考填空题)

提高区间通过能力的措施,基本上可以分为改建措施和技术组织措施两大类。

17、非平行运行图通过能力:

(1)图解法( 2)分析法★

分析法计算公式:

(1)

(2)

求: a— b 区间通过能力n 非。

解:

18、列车运行图的编制:

(1)列车运行图的编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准备资料阶段、编制阶段和新

图实行前的准备阶段。

(2)编图步骤:①编制列车运行方案图②编制列车运行详图③计算列车运行图指标。

19、区段管内工作列车运行方案:( 了解 )

(1)顺向车流:某方向摘挂列车送到中间站的货车,作业后由同方向的摘挂列车挂走。

(2)逆向车流:某方向摘挂列车送到中间站的货车,作业后由相对方向摘挂列车挂走。

20、在列车运行图中预留接触网检修“天窗”的方法:

( 1)垂直型天窗(2)阶梯型天窗(3)利用客车搭架子预留矩形天窗(4)双线铁路 V 型天窗(我国双线电气化铁路基本上采用此种方法)。具体图示见课本65 页。

第四章货物运输生产计划及运输方案

21、货物运输生产计划:

包括月度货物运输计划和铁路运输工作技术计划两大组成部分。

22、运量预测和运能分配:

预测可分为长期预测、中期预测和短期预测。中长期预测为铁路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制定提供依据,而短期预测,主要是为制定运输生产计划提供依据。

23、货车工作量:

①每完成一次作业循环,铁路就算完成了一个工作量,而该货车就算完成了一次周转。这

样,货车工作量实质上就是在一定时期内,全路、铁路局运用货车完成的货车周转次数,

在数值上,可以用每昼夜新产生的重车数( u)来代表,即:就全路而言,工作量是指全路的使

用车数,即:u u使

★就铁路局而言:u u使 u接重u卸空u交重

即: u =u 使用 +u 接重 =(u 自装自卸 +u 自装交出) +( u 接入卸车 +u 接运通过) =u 卸空 +u 交重(车)

②“九宫格”公式:

③移交车工作量:u移交u交重u自装交出u接运通过

④管内工作车工作量: u

管内u

卸空

= u u

接入自卸

自装自卸

显然,全路的工作量不等于全路铁路局工作量之和。铁路局的工作量不等于其管内工作车工作量、移交重车工作量及空车工作量之和。

24、空车调整的主要原则:(简答)

(1)除特殊要求外,必须消灭同种空车在同一径路上的对流;

(2)空车由卸车地至装车地,一般应经由最短径路;

(3)在环状线路上,应根据空车走行公里最少的原则,制订空车调整方案;

(4)在保证货物和行车安全的条件下,可采取车种代用,以减少空车走行公里。

25、★货车周转时间:

(1)货车周转时间是指货车从第一次装车完了时起,至下一次装车完了时止,所平

均消耗的时间,货车周转时间以“ d”为单位计算。

(2)一辆货车每完成一次周转,在其周转过程中完成了一个工作量,所以货车周转时

间也可定义为货车每完成一个工作量平均消耗的时间(车辆日)。

(3)货车周转时间一般采用车辆相关法和时间相关法两种方法计算。

(4)★车辆相关法:

① 公式:

③对铁路局而言:N

(天)

N u②对全路而言:

N u 使u使u接重

★( 5)时间相关法:

u使u卸空

u =u 使用 +u 接重】k管

①公式:u

1

(T旅T

货T技 ) (天)1 ( l

k管t

l

t中 ) (天)

11

26、★铁路运输生产技术计划的编制:

从表中找出自装自卸、自装交出、接入自卸、接运通过、接入重车数、交出重车数、u 使、u 卸空等数据。

27、运输方案:

运输方案是根据运输生产计划规定的任务,按照列车编组计划、列车运行图的规定,考虑到装卸站的装卸能力和短途运输能力,企业部门的生产规律,根据当月(旬)的具体情况,对月、旬的货运工作、列车工作、机车工作和施工等进行统筹安排。一般包括:货运工作方案、列车工作方案、机车工作方案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第五章车流调整及运输工作日计划的编制

28、车流调整措施:

按照调整的对象,调整方法可分为重车调整、空车调整及备用车辆调整。

29、备用货车调整:

备用货车是为了保证完成临时紧急运输任务所储备的技术状态良好的空货车。

30、运输工作日计划的编制:

运输工作日班计划是运输生产的作业组织计划。其目的是为了保证均衡地完成月或旬货物

运输生产计划。包括:货运工作计划、列车工作计划和机车工作计划。

31、机车交路是机车固定担当列车作业的周转区段。按其距离分为短交路、长交路和超长交路。

第六章列车调度指挥(详见课本)

32、★列车调度指挥的基本方法:(122 -125页)可能考大题

①充分利用线路、机车、车辆的允许速度,组织缩短列车区间运行时分;

②选择合理的会让站,加速放行列车;

③组织列车进行快速、平行作业,缩短列车在站作业时间;

⑤组织反方向行车及列车合并运行。

33、列车运行调整阶段计划。

34、列车运行实绩图。

第七章CTC 调度区段行车工作(详见课本)

35、 CTC由调度中心子系统、车站子系统和调度中心与车站及车站之间的网络子系统

三部分构成。

36、调度所每个CTC调度区段设列车调度员、助理调度员、综合维修调度员各一名。

37、行车组织原则:

为贯彻铁路运输组织工作安全生产、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的原则,车站控制

模式划分为分散自律控制和非常站控模式两种。其中,在分散自律控制模式下,对 CTC系统设备的操作权划分为两种操作方式:调度中心操作和车站调车操作方式。

38、接发列车与列车运行。

39、调车工作。

40、施工检修与应急处理。

二〇一五年六月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