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二

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二
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二

专题:行程问题(二)

专题简析

行船问题是指在流水中的一种特殊的行程问题,它也有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它比一般行程问题多了一个水速。在静水中行船,单位时间内所行的路程叫船速,逆水的速度叫逆水速度,顺水下行的速度叫顺水速度。船在水中漂流,不借助其他外力只顺水而行,单位时间内所走的路程叫水流速度,简称水速。

行船问题与一般行程问题相比,除了用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外,还有如下的特殊数量关系:

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船速

(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水速

例题精解

【例题1】货车和客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8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引】由条件“货车每小时行48千米,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可知货、客车的速度和是48+42=90千米。由于货车比客车速度快,当货车过中点18千米时,客车距中点还有18千米,因此货车比客车多行18×2=36千米。因为货车每小时比客车多行48-42=6千米,这样货车多行36千米需要36÷6=6小时,即两车相遇的时间。所以,两地相距90×6=540千米。

练习1:(1)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20千米,乙每小时行18千米。两人相遇时距全程中点3千米,求全程长多少千米。

(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城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6千米,两车在距中点16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3)快车和慢车同时从南北两地相对开出,已知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后,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这时慢车还相距7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例题2】甲、乙、丙三人步行的速度分别是每分钟30米、40米、50米,甲、乙在A 地,而丙在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和甲相遇。A、B两地间的路长多少米?

【思路导引】从图中可以看出,丙和乙相遇后又经过10分钟和甲相遇,10分钟内甲丙两人共行(30+50)×10=800米。这800米就是乙、丙相遇比甲多行的路程。乙每分钟比甲多行40-30=10米,现在乙比甲多行800米,也就是行了80÷10=80分钟。因此,AB两

地间的路程为(50+40)×80=7200米。

练习2:(1)甲每分钟走75米,乙每分钟走80米,丙每分钟走100米,甲、乙从东镇,丙人西镇,同时相向出发,丙遇到乙后3分钟再遇到甲。求两镇之间相距多少米?

(2)有三辆客车,甲、乙两车从东站,丙车从西站同时相向而行,甲车每分钟行1000米,乙车每分钟行800米,丙车每分钟行700米。丙车遇到甲车后20分钟又遇到乙车。求东西两站的距离。

(3)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米,丙每分钟走73米。甲、乙从南镇,丙从北镇同时相向而行,丙遇乙后10分钟遇到甲。求两镇相距多少千米。

【例题3】甲、乙两港间的水路长286千米,一只船从甲港开往乙港顺水11小时到达;从乙港返回甲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即船速)和水流速度(即水速)。

【思路导引】要求船速和水速,要先求出顺水速度和逆水速度,而顺水速度可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求,即:路程÷顺水时间=顺水速度,路程÷逆水时间=逆水速度。因此,顺水速度是286÷11=26千米,逆水速度是286÷13=22千米。所以,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6+22)÷2=24千米,水流速度是每小时(26-22)÷2=2千米。

练习3:(1)A、B两港间的水路长208千米。一只船从A港开往B港,顺水8小时到达;从B港返回A港,逆水13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2)甲、乙两港间水路长432千米,一只船从上游甲港航行到下游乙港需要18小时,从乙港返回甲港,需要24小时到达。求船在静水中的速度和水流速度。

(3)甲、乙两城相距6000千米,一架飞机从甲城飞往乙城,顺风4小时到达;从乙城返回甲城,逆风5小时到达。求这架飞机的速度和风速。

【例题4】一只轮船从上海港开往武汉港,顺流而下每小时行25千米,返回时逆流而上用了75小时。已知这段航道的水流是每小时5千米,求上海港与武汉港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导引】先根据顺水速度和水速,可求船速为每小时25-5=20千米;再根据船速和水速,可求出逆水速度为每小时行20-5=15千米。又已知“逆流而上用了75小时”,所以,上海港与武汉港相距15×75=1125千米。

练习4:(1)一只轮船从A港开往B港,顺流而下每小时行20千米,返回时逆流而上用了60小时。已知这段航道的水流是每小时4千米,求A港到B港相距多少千米?

(2)一只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逆流每小时行15千米,返回时顺流而下用了18小时。已知这段航道的水流是每小时3千米,求甲、乙两个码头间水路长多少千米?

(3)某轮船在相距216千米的两个港口间往返运送货物,已知轮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21千米,两个港口间的水流速度是每小时3千米,那么,这只轮船往返一次需要多少时间?

【例题5】A、B两个码头之间的水路长80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行需要5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思路导引】虽然甲、乙两船的船速不同,但都在同一条水路上行驶,所以水速相同。根据题意,甲船顺水每小时行80÷4=20千米,逆水每小时行80÷10=8千米,因此,水速为每小时(20-8)÷2=6千米。又由“乙船顺流而行80千米需要5小时”,可求乙船在顺水中每小时行80÷5=16千米。所以,乙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16-6=10千米。

练习5:(1)甲乙两个码头间的水路长288千米,货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6小时。如果客船顺流而下需要12小时,那么客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2)A、B两个码头间的水路全长80千米,甲船顺流而下需要4小时,逆流而上需要10小时。如果乙船逆流而上需要20小时,那么乙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3)一条长160千米的水路,甲船顺流而下需要8小时,逆流而上需要20小时。如果乙船顺流而下要10小时,那么乙船逆流而上需要多少小时?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完整版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奥数行程问题 一、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 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 ×114=8892(米)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

四年级奥数讲解:行程问题

四年级奥数讲解: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一) 专题简析: 我们把研究路程、速度、时间这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行程问题主要包括相遇问题、相背问题和追及问题。这个周我们来学习一些常用的、基本的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分析与解答:这是一道相遇问题。所谓相遇问题就是指两个运动物体以不同的地点作为出发地作相向运动的问题。根据题意,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每小时缩短6+4=10千米,这也是两人的速度和。所以,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0千米。所以,两人20÷(6+4)=2 小时后相遇。 练习一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 2,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3,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 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持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要求狗共行了多少米,一般要知道狗的速度和狗所行的时间。根据题意可知,狗的速度是每分钟行500米,关键是要求出狗所行的时间,根据题意可知:狗与主人是同时行走的,狗持续来回所行的时间就是王欣和陆亮同时出发到两人相遇的时间,即2000÷(110+90)=10分钟。所以狗共行了500×10=5000米。 练习二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三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第四讲行程问题——相遇问题学前回顾:公式路程= 时间= 速度= 例1: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举一反三:A、B两地相距8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骑自行车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9千米,乙每小时行21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相遇点距离A点多少千米 例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问:A、B相距多少千米? 随堂练习: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A、B两地相距30千米。问:乙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例3:A、B两地相距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开往B。又有一列货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B开往A。要使两车在AB的中点相遇,货车应在什么时候出发? 随堂练习:李琳骑自行车、何英骑摩托车分别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自行车比摩托车少走12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问:A、B相距多少千米?

例4: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500千米的C地。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到达B或A后各自折回。在离B地300千米的D 地第二次相遇。问:A、B相距多远? 随堂练习:小明从A地向B地走。小红同时从B地向A地走。各自到达目的地后立刻返回。行走过程中,速度都保持不变。两人第一次相遇在距A地40米处,第二次相遇在距B地15米处。A、B两地的距离是多少? 例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骑车出发,相向而行。2小时后相遇。相遇后,乙继续向A前进,甲返回。当甲到达A时,乙距A还有4千米。已知A、B两地相距80千米。问:甲乙每小时各自骑多少千米? 随堂练习: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步行,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两人相遇时距离中点3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远? 例6:A、B两地相距600米,机器人甲、乙在8点分别从A、B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每分钟100米,乙的速度是没分钟50米。但是甲、乙行1分钟后都调头反向而行。再过3分钟,又调头相向而行……一次类推,在1,3,5,7,…(连续奇数)分钟调头。问:两个机器人何时相遇? 课后练习: 1. A、B两地相距1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行50米,乙每分钟行70米。两人在C出相遇。问:AC是多少米? 2. 在上题中,如果两人相遇后继续前进,分别达到A、B后立刻返回,在D处第二次相遇。问:CD多少米?

四年级的数学行程问题应用题.doc

精品文档 应用题专题复习 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方法: ①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②分析题中的数 量关系; ③列出算式或方程,进行计算或解方程;④检验,并 写出答案。 例题:某工厂,原计划 12 天装订 21600 本练习本,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 360 本。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1、弄清题意,分清已知条件和问题: 已知条件:①装订21600 本;②原计划 12 天完成; ③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装订360 本;问题:实际完成生产任务用多少天? 2、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 ①实际用的天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实际每天 装订数 ②实际每天装订数=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360 ③原计划每天装订练习本数=要装订的练习本总数 ÷原计划用的天数

3、解答: 分步列式:① 21600÷12= 1800(本)② 1800+360=2160(本)③21600÷2160= 10(天)综合算式:21600÷(21600÷12+ 360)= 10(天) 4、检验,并写出答案: 检验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作为已知条件,按照题里的 数量关系,经过计算与其他已知条件一致。(对于复 合应用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法进行计算,从而达到检验的目的。) ①21600÷10= 2160(本)②21600÷12=1800 (本)③2160-1800=360(本)得数与已知条 件相符,所以解答是正确的。 答:实际完成任务用10 天。(说明:检验一般口头 进行,或在演草纸上进行,只要养成检验的习惯,就 能判断你解答的对错。一是检验你计算是否正确,二 是看思路、列式以及数值是否正确,从而有针对性的 改正错误。) 名师点评:有许多应用题可以通过学具操作,帮助 我们弄清题时数量间的关系,可以列表格(如简单推

小学奥数 比例解行程问题.学生版

1. 理解行程问题中的各种比例关系. 2. 掌握寻找比例关系的方法来解行程问题. 比例的知识是小学数学最后一个重要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讲仿佛扮演着一个小学“压轴知识点”的角色。 从一个工具性的知识点而言,比例在解很多应用题时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往往体现在方法的灵活性和思维的巧妙性上,使得一道看似很难的题目变得简单明了。比例的技巧不仅可用于解行程问题,对于工程问题、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也有广泛的应用。 我们常常会应用比例的工具分析2个物体在某一段相同路线上的运动 情况,我们将甲、乙的速度、时间、路程分别用,,v v t t s s 乙乙乙甲甲甲, ;;来表示,大体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经过同一段时间后,他们走过的路程之比就等于他们的速度之比。 s v t s v t =??? =??甲甲甲 乙乙乙 ,这里因为时间相同,即t t t ==乙甲,所以由s s t t v v ==甲乙乙甲乙甲, 得到s s t v v ==甲乙乙甲,s v s v =甲甲乙乙 ,甲乙在同一段时间t 内的路程之比等于速 度比 2. 当2个物体运行速度在所讨论的路线上保持不变时,走过相同的路程时,2个物体所用的时间之比等于他们速度的反比。 s v t s v t =??? =??甲甲甲 乙乙乙 ,这里因为路程相同,即s s s ==乙甲,由s v t s v t =?=?乙乙乙甲甲甲, 得s v t v t =?=?乙乙甲甲,v t v t =甲乙乙甲 ,甲乙在同一段路程s 上的时间之比等于 速度比的反比。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比例解行程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试题-奥数:行程问题—追及(练习含答案)全国通用

直线型追及问题:(一前一后) 造成追及的原因:⑴一个先走,一个后走 ⑵地理位置的原因 路程差=速度差×追及时间 时间归一性:即时间同步。 姐姐放学回家,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步行回家,12分钟后妹妹骑车以每分钟240米的速度从学校往家中骑,经过几分钟妹妹可以追上姐姐? A、B两人从甲地前往乙地。B先出发1000秒,结果两人同时到达。已知A的速度是每秒3米,B的速度是每秒2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米? 一辆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40千米,开出5小时后,一辆快车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也从甲地开往乙地。在甲、乙两地的中点处快车追上慢车,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拓展 例1 前铺 知识点 行程问题—追及

甲、乙二人练习跑步,若甲让乙先跑10米,则甲跑5秒钟可追上乙;若甲让乙先跑2秒钟,则甲跑4秒钟就能追上乙。问:甲、乙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兄弟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学校出发回家。哥哥每小时行15千米,弟弟每小时行10千米。出发半个小时后哥哥因事返回学校,到学校后又耽搁了1小时,然后动身去追弟弟。当哥哥追上弟弟时,距学校多少千米? 两人在环形跑道中同时同地同向而行 1.两个人每追及一次,路程差增加一个周长;反之,两个人路程差每增加一周,必定追及一次。 2.两个人每追及一次,每次所需要的时间均相等,即每次增加t。 幸福村小学有一条200米长的环形跑道,冬冬和晶晶同时从起跑线起跑,冬冬每秒钟跑6米,晶晶每秒钟跑4米,问冬冬第2次追上晶晶时两人各跑了多少圈? 在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秒6米和每秒4米的速例5 例4 知识点 例3 例2

度骑自行车同时同向出发(顺时针)沿圆周行驶,经过多长时间,甲第二次追上乙? 测试题 1.甲、乙两地相距240千米,一列慢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60千米.同时一列快车从乙地出发,每小时行90千米。两车同向行驶,快车在慢车后面,经过多少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A.6 B.8 C.10 D.12 2.小红和小蓝练习跑步,若小红让小蓝先跑20米,则小红跑5秒钟就可追上小蓝;若小红让小蓝先跑4秒钟,则小红跑6秒钟就能追上小蓝、小红、小蓝二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A.10,6 B.6,10 C.6,8 D.8,6 3.王芳和李华放学后,一起步行去体校参加排球训练,王芳每分钟走110米,李华每分钟走70米,出发5分钟后,王芳返回学校取运动服,在学校又耽误了2分钟,然后追赶李华。 求多少分钟后追上李华? A.19 B.20 C.21 D.22 4.甲乙两人在400米长的环形跑道上跑步,甲以每分钟300米的速度从起点跑出1分钟时,乙从起点同时跑出,从这时起甲用5分钟赶上乙,乙每分钟跑多少米? A.360 B.300 C.240 D.220 5.在周长为400米的圆形跑道的一条直径的两端,甲、乙两人分别以每秒6米和每秒4米的速度骑自行车同时同向出发(顺时针)沿圆周行驶,经过多长时间,甲第四次追上乙? A.300 B.500 C.600 D.700

【含答案】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精选练习(相遇、追及)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 知识点一:相遇问题 1、两辆汽车同时从相距325 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甲车的速度为35 千米/时,乙车的速度为30 千米/ 时。当甲、乙两车相遇时,它们各行驶了多少千米? 2、高小帅家距离学校3000 米,小帅妈妈从家出发接小帅放学,而小帅也要从学校回家,他们恰巧同时出发。小帅妈妈每分钟比小帅多走24 米,30 分钟后两人相遇,那么小帅的速度是多少? 3、甲、乙两辆汽车分别从A、B 两地相对而行,已知甲车的速度为38 千米/ 时,乙车的速度为40 千米/ 时。甲车先行2 小时后,乙车才开始出发,乙车行驶5 小时后两车相遇。求A、B 两地的距离。 4、两列城际列车从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其中一列车的速度为40 千米/ 时,另一列车的速度为45 千米/ 时。在行驶途中,两列车先后各停车4 次,每次停车15 分钟,这样经过7 小时后两车相遇。求两城的距离。

5、孙悟空住在水帘洞,铁扇公主住在火焰山,水帘洞和火焰山之间有条流沙河。一天,他们约好在流沙河见面,孙悟空的速度是200 千米/小时,铁扇公主的速度是150 千米/小时。他们同时出发,2 小时后还相距500 千米。求水帘洞和火焰山之间的距离。 6、两列货车从相距450 千米的两个城市相向开出,甲货车的速度为38 千米/时,乙货车的速度为40 千米/时。两车同时行驶4 小时后,还相距多少千米? 知识点二:追及问题 7、甲、乙两地相距300 千米,一列慢车从甲地出发,速度为70 千米/时。同时一列快车从乙地出发,速度为100 千米/时。如果两车同向行驶,快车在后,慢车在前,经过多少小时快车可以追上慢车? 8、艾小米步行上学,每分钟走70 米。艾小米从家出发10 分钟后,爸爸发现她将文具盒落在了家中。于是爸爸带着文具盒,以每分钟170 米的速度骑车追赶艾小米。请问:爸爸出发几分钟后可追上艾小米?当爸爸追上艾小米时他们离家多远?

(完整版)四年级奥数之行程问题

行程问题 知识要点: 1、相遇问题(或背向问题) AB两地的距离=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时间. 2、追击问题:甲乙的距离=甲走的距离-乙走的距离 = 甲的速度×时间-乙的速度×时间 = (甲的速度-乙的速度)×追击的时间 相遇问题 例1.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二人几小时后相遇? 例2.东、西镇相距45千米,甲、乙二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比乙每小时多行1千米,5小时后两人相遇,问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 3. 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24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到达B城需3小时,乙车到达A城需6小时,问:两车出发后多长时间相遇? 例4.两列火车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3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错车时,甲车上一乘客发现:从乙车车头经过他的车窗时开始到乙车车尾经过他的车窗共用了14秒,求乙车的车长。 例5.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两车在离B地64千米处第一次相遇.相遇后两车仍以原速继续行驶,并且在到达对方出发点后,立即沿原路返回,途中两车在距A地48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 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 例6.有一座桥,过桥需要先上坡,再走一段平路,最后下坡,并且上坡、平路及下坡的路程相等。某人 骑自行车过桥时,上坡、走平路和下坡的速度分别为4米/秒、6米/秒和8米/秒,求他过桥的平均速度。

1、汽车以4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到达后立即以60千米/时的速度返回甲地。求该车的平均速 度。 2.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站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驶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 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飞向乙车,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遇到甲 车又折回飞向乙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人同时从A、B两地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2千米,乙每小时行10千米。两人在离中点3千米的地方相遇。A、B两地相距多远? 4.一只蚂蚁沿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由A点开始爬行一周。在三条边上它每分钟分别爬行15cm,20cm,30cm (如下图)。它爬行一周平均每分钟爬行多少厘米? 5.两列火车,一列长101米,每秒行20米;另一列长103米,每秒行17米.两车相向而行,从车头相遇 到车尾离开需几秒? 6.在400米的环行跑道上,甲、乙两人同时同地起跑,如果同向而行3分20秒相遇,如果背向而行40秒相遇,已知甲比乙快,求甲、乙的速度各是多少? 7.甲、乙二人同时从起点出发,向同一个方向行走,甲每小时行5千米,而乙第一小时行1千米,第二小时行2千米,以后每小时比前一小时多行1千米,问经过多少时间乙追上甲?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1

行程问题(一) 例题一: 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千米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思路导航】这是一道相遇问题。所谓的相遇问题是指两个运动的物体以不同的地点为出发点做相向运动的问题。根据题意,出发时甲乙两人相距20千米,以后两人的距离在每小时缩短6+4=10千米,这也是两人的速度和。所以,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0千米,所以,两人20÷10=2(小时)后相遇。 20÷(4+6)=2(小时) 答:两人2小时后相遇。 【疯狂操练】 1)加以两艘轮船分别从A、B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驶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驶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两地间的水路长多少千米?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直甲车从A城到B城需要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要12小时。两车在出发后多少小时相遇?3)东西两镇相距2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乙的两倍,三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例题二: 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再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的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思路导航】要求狗一共行了多少千米,必须知道狗的速度和所行的时间,狗的速度是每分钟行500米,关键是要求出狗所行的时间。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狗与主人是同时行走的,狗不断来回所行的时间就是王欣和陆亮同时出发到两人相遇的时间,即2000÷(110+90)=10(分钟)。所以,狗共行了500×10=5000(米)。 500×[2000÷(110+90)]=5000(米) 答:狗共行了5000米。 【疯狂操练】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间不停的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了多少千米? 2)AB两地相距400千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车每小时行3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甲车同时出发,向乙车飞去,遇到乙车又折回向甲车飞去。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队每小时行五十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每小时行80千米,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问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题三: 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两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周要6分钟,乙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思路导航】甲乙各跑4分钟相遇,甲继续走乙跑的4分钟的路程只需6-4=2分钟,花的时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走走停停)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走走停停 先出一道比较简单的: 在200米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从同一个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一圈需要多少秒? 提高一些难度:第二题 在200米环形跑道上,甲、乙两人从同一个点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甲每跑100米停5秒.乙每跑30米停10秒.那么,甲追上乙一圈需要多少秒? 两者都在途中时,追上,可以套用这个方法,进行简单计算可得,结果为165秒。计算过程 但是不适用乙在休息的时候被追上。 这时,甲比乙多休息的时间为5~10秒。而并非10秒整! 现在,我们假设在同一个地点,甲比乙晚出发200/7+5=235/7至200/7+10=270/7秒的之间,在追赶中,甲就要比乙少用这么多时间,由于甲走100米比乙少用100/5-100/7=40/7秒。 因为270/7÷40/7除不断,即第一次追上不是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的。因为在这个范围内有240/7÷40/7=6是整数,说明在乙休息中追上的。甲共走了6×100+200=800米,休息了7次,计算出时间就是800/7+7×5=149又2/7秒。 明显这个数据比165秒要提前很多。165秒实际上是第二次被追上 走走停停行程问题 在有些行程问题中,既有路程上的前后调头,又有时间上的走走停停,同时

又有速度上的前后变化。遇到此类问题,我们应分析其中的运动规律,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段,再仔细分析每一段中的情况,然后再类推到其它各段中去。这样既可使运动关系明确、简化,又可减少复杂重复的推理及计算。 例: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长跑比赛,两人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甲每分钟跑400米,乙每分钟跑360米,当甲比乙领先整整一圈时,两人同时加速,乙的速度比原来快,甲每分比原来多跑18米,并且都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到终点。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终点? 【题目】甲乙两人同时从一条800环形跑道同向行驶,甲100米/分,乙80米/分,两人每跑200米休息1分钟,甲需多久第一次追上乙? 【解答】这样的题有三种情况:在乙休息结束时被追上、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和在行进中被追上。很显然首先考虑在休息结束时的时间最少,如果不行再考虑在休息过程中被追上,最后考虑行进中被追上。其中在休息结束时或者休息过程中被追上的情况必须考虑是否是在休息点追上的。 由此首先考虑休息800÷200-1=3分钟的情况。甲就要比乙多休息3分钟,就相当于甲要追乙800+80×3=1040米,需要1040÷(100-80)=52分钟,52分钟甲行了52×100=5200米,刚好是在休息点追上的满足条件。行5200米要休息5200÷200-1=25分钟。 因此甲需要52+25=77分钟第一次追上乙。 休息点不同的走走停停行程问题 【题目】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

小学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应用题:行程问题 【篇一】 1、“八一”节那天,某少先队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从学校往相距17千米的解放军营房去慰问,出发0。5小时后,解放军闻讯前往迎接,每小时比少先队员快2千米,再过几小时,他们在途中相遇? 2、甲、乙两站相距440千米,一辆大车和一辆小车从两站相对开出,大车每小时行35千米,小车每小时行45千米。一只燕子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和大车同时出发,向小车飞去,遇到小车后又折回向大车飞去,遇到大车又往回飞向小车,这样一直飞下去,燕子飞了多少千米,两车才能相遇? 3、两地的距离是1120千米,有两列火车同时相向开出。第一列火车每小时行60千米,第二列火车每小时行48千米。在第二列火车出发时,从里面飞出一只鸽子,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向第一列火车飞去,在鸽子碰到第一列火车时,第二列火车距目的地多远? 4、两辆汽车上午8点整分别从相距210千米的甲、乙两地相向而行。第一辆在途中修车停了45分钟,第二辆因加油停了半小时,结果在当天上午11点整相遇。如果第一辆汽车以每小时行40千米,那么第二辆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5、小刚和小勇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小刚跑完全程的5/8时与小勇相遇。小勇继续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前进,用2。5小时跑完余下的路程,求小刚的速度? 6、甲、乙两人在相距90千米的直路上来回跑步,甲的速度是每

秒钟跑3米,乙的速度是每秒钟跑2米。如果他们同时分别在直路两端出发,当他们跑了10分钟,那么在这段时间内共相遇了多少次? 7、男、女两名运动员在长110米的斜坡上练习跑步(坡顶为A,坡底为B)。两人同时从A点出发,在A、B之间不停地往返奔跑。如果男运动员上坡速度是每秒3米,下坡速度每秒5米;女运动员上坡速度每秒2米,下坡速度每秒3米,那么两人第二次迎面相遇的地点离A点多少米? 8、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开出2。5小时,行了15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再行驶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9、一辆奥迪轿车和一辆桑塔纳轿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奥迪车每分行1400米。如果两车同时出发,则恰好在途中的加油站相遇;如果桑塔纳轿车先出发了1分钟,则两车在距加油站600米处相遇;如果奥迪轿车先出发1分钟,则两车在距加油站多少米的地方相遇? 10、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在C地相遇;如果甲速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相遇点距C地12千米;如果乙速不变,甲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相遇点距C地16千米,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篇二】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离中点32千米处相遇,求东西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奥数行程问题大全

奥数行程问题 一、多人行程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行程问题是小学奥数中难度系数比较高的一个模块,在小升初考试和各大奥数杯赛中都能见到行程问题的身影。行程问题中包括:火车过桥、流水行船、沿途数车、猎狗追兔、环形行程、多人行程等等。每一类问题都有自己的特点,解决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行程问题无论怎么变化,都离不开“三个量,三个关系”: 这三个量是:路程(s)、速度(v)、时间(t) 三个关系: 1.简单行程:路程=速度×时间 2.相遇问题:路程和=速度和×时间 3.追击问题:路程差=速度差×时间 牢牢把握住这三个量以及它们之间的三种关系,就会发现解决行程问题还是有很多方法可循的。 如“多人行程问题”,实际最常见的是“三人行程” 例:有甲、乙、丙三人同时同地出发,绕一个花圃行走,乙、丙二人同方向行走,甲与乙、丙相背而行。甲每分钟走40米,乙每分钟走38米,丙每分钟走36米。在途中,甲和乙相遇后3分钟和丙相遇。问:这个花圃的周长是多少米? 分析:这个三人行程的问题由两个相遇、一个追击组成,题目中

所给的条件只有三个人的速度,以及一个“3分钟”的时间。 第一个相遇:在3分钟的时间里,甲、丙的路程和为(40+36)×3=228(米) 第一个追击:这228米是由于在开始到甲、乙相遇的时间里,乙、丙两人的速度差造成的,是逆向的追击过程,可求出甲、乙相遇的时间为228÷(38-36)=114(分钟) 第二个相遇:在114分钟里,甲、乙二人一起走完了全程 所以花圃周长为(40+38)×114=8892(米) 我们把这样一个抽象的三人行程问题分解为三个简单的问题,使解题思路更加清晰。 总之,行程问题是重点,也是难点,更是锻炼思维的好工具。只要理解好“三个量”之间的“三个关系”,解决行程问题并非难事! 二、奥数行程:追及问题的要点及解题技巧 1、多人相遇追及问题的概念及公式 多人相遇追及问题,即在同一直线上,3个或3个以上的对象之间的相遇追及问题。 所有行程问题都是围绕""这一条基本关系式展开的,比如我们遇到的两大典型行程题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的本质也是这三个量之间的关系转化.由此还可以得到如下两条关系式: 多人相遇与追及问题虽然较复杂,但只要抓住这两条公式,逐步表征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问题即可迎刃而解.

三年级奥数讲义--行程问题

第七讲行程问题之一—--相遇问题 【知识要点】 路程、速度、时间是行程问题中常常出现的量,它们有如下的关系: 路程=速度?时间. 这一关系也可以写成 速度=路程÷时间 或 时间=路程÷速度 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研究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之间关系的问题,常用的基本数量关系是: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这一关系也可以写成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或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典型题解】 例1:两地相距3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3千米,乙每小时行2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 练习1:A、B两地相距8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同时骑自行车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行19千米,乙每小时行21千米。问:几小时后两人相遇?相遇点距离A 点多少千米?

例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乙每小时走2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问:A、B相距多少千米? 练习2: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3千米,6小时候两人相遇。A、B两地相距30千米。问:乙每小时走多少千米? 例3:A、B两地相距600千米。上午8点客车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从A开往B。又有一列货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从B开往A。要使两车在AB的中点相遇,货车应在什么时候出发? 练习3:李琳骑自行车、何英骑摩托车分别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3小时后相遇,自行车比摩托车少走12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问:A、B相距多少千米? 例4:两列火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第一次相遇在离A地500千米的C地。相遇后,两车继续前进,到达B或A后各自折回。在离B地300千米的D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行程问题

四年级奥数思维训练专题-行程问题(一) 专题简析:解答行程问题时,要理清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紧扣基本数关系“路程=速度×时间”来思考,对具体问题要作仔细分析,弄清出发地点、时间和运动结果。 例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2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两人几小时后相遇? 分析:这是一道相遇问题。两人每小时共走6+4=10千米(这是他们的速度和)。求两人几小时相遇,就是求20千米里面有几个1 0千米。因此,两人20÷(6+4)=2小时后相遇。 试一试1: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分别从相距900千米的甲、乙两地出发,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摩托车每小时行50千米。8小时后两车相距多少千米? 例2:王欣和陆亮两人同时从相距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亮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亮后,立即回头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头向陆亮跑去。这样不断来回,直到王欣和陆亮相遇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分析:“人走狗跑,人相遇狗停”两人相遇的时间就是狗跑的时间。相遇时间=2000÷(110+90)=10分钟 狗共行:500×10=5000米。 试一试2:甲、乙两个车队同时从相隔330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队每小时行60千米,乙队每小时行50千米。一个人骑摩托车以每小时行80千米的速度在两车队中间往返联络.两车队相遇时,摩托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例3:甲每小时行7千米,乙每小时行5千米,两人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背而行,几小时后两人相隔54千米? 分析:这是一道相背问题。解答相背问题同相遇问题一样。甲乙两人共行54-18=36千米,每小时共行7+5=12千米。要求几小时能行完36千米,就是求36千米里面有几个12千米。所以,36÷12=3小时。试一试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相背而行,甲每小时的路程是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含 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行程问题思维训练题(含答案)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 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从相距589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行了多少小时后还相距93千米?在继续行几小时,又相距93千米? 3、甲、乙两人在环形跑到上以各自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从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周要6分钟,乙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4、龟兔赛跑,全程2000米,龟每分钟爬25米,兔每分钟跑320米,兔自以为速度快,在途中睡了一觉,结果 龟到了终点时,兔离终点还有400米,兔在途中睡了几 分钟? 5、甲、乙、丙三人,甲每分钟走20米,乙每分钟走22米,丙每分钟走25米,甲、乙从东镇,丙从西镇,同时相对出发,丙遇到乙后,10分钟后在遇到甲,求两镇相 距多少米?

6、甲乙两站相距480千米,快车在上午5时从甲站开往乙站,慢车同时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在上午11时相遇,下午3时快车到达乙站后,慢车还要继续行驶多少时间 才能到达甲站? 行程问题【提高篇答案】 1、甲乙两队学生从相隔18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4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 行4千米,两队相遇时,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多少千米?要求骑自行车的同学行了多少千米,必须知道两个条件:速度和时间。 速度已经告诉我们每小时14千米,关键是时间,其实这位同学所用的时间就是甲乙两队学生从开始出发到相遇 的时间,所以要先求出两队学生相遇需要多少时间: 【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18÷(5+4)=2(小时)14×2=28(千米) 答: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28千米 2、甲乙两车从相距589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4千米,两车行了多少小时后还相距93千米?在继续行几小时,又相距93千米? 两车行了多少小时后还相距93千米,说明两车实际行车路程是: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及答案讲解学习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及 答案

小学奥数行程问题及答案一 1.甲、乙二人以均匀的速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第一次相遇地点离A地4千米,相遇后二人继续前进,走到对方出发点后立即返回,在距B地3千米处第二次相遇,求两次相遇地点之间的距离。 解:第二次相遇两人总共走了3个全程,所以甲一个全程里走了4千米,三个全程里应该走4*3=12千米, 通过画图,我们发现甲走了一个全程多了回来那一段,就是距B地的3千米,所以全程是12-3=9千米, 所以两次相遇点相距9-(3+4)=2千米。 2.甲、乙、丙三人行路,甲每分钟走60米,乙每分钟走67.5米,丙每分钟走75米,甲乙从东镇去西镇,丙从西镇去东镇,三人同时出发,丙与乙相遇后,又经过2分钟与甲相遇,求东西两镇间的路程有多少米? 解:那2分钟是甲和丙相遇,所以距离是(60+75)×2=270米,这距离是乙丙相遇时间里甲乙的路程差 所以乙丙相遇时间=270÷(67.5-60)=36分钟,所以路程=36×(60+75)=4860米。

3.A,B两地相距540千米。甲、乙两车往返行驶于A,B两地之间,都是到达一地之后立即返回,乙车较甲车快。设两辆车同时从A地出发后第一次和第二次相遇都在途中P地。那么两车第三次相遇为止,乙车共走了多少千米? 解:根据总结:第一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2个全程,第二次相遇,甲乙总共走了4个全程,乙比甲快,相遇又在P点,所以可以根据总结和画图推出:从第一次相遇到第二次相遇,乙从第一个P点到第二个P点,路程正好是第一次的路程。所以假设一个全程为3份,第一次相遇甲走了2份乙走了4份。第二次相遇,乙正好走了1份到B地,又返回走了1份。这样根据总结:2个全程里乙走了(540÷3) ×4=180×4=720千米,乙总共走了720×3=2160千米。 4、小明每天早晨6:50从家出发,7:20到校,老师要求他明天提早6分钟到校。如果小明明天早晨还是6:50从家出发,那么,每分钟必须比往常多走25米才能按老师的要求准时到校。问:小明家到学校多远?(第六届《小数报》数学竞赛初赛题第1题) 解:原来花时间是30分钟,后来提前6分钟,就是路上要花时间为24分钟。这时每分钟必须多走25米,所以总共多走了24×25=600米,而这和30分钟时间里,后6分钟走的路程是一样的,所以原来每分钟走600÷6=100米。总路程就是 =100×30=3000米。 5.小张与小王分别从甲、乙两村同时出发,在两村之间往返行走(到达另一村后就马上返回),他们在离甲村3.5千米处第一次相遇,在离乙村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他们两人第四次相遇的地点离乙村多远(相遇指迎面相遇)?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行程问题 专题分析: 行程问题是专门讲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应用题。行程问题的主要数量关系是:路程=速度×时间、路程和÷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 练习一: 1、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开出,甲车每小时行56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8千米。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思路:两车在距中点32千米处相遇,意思是:两车行的路程相差64千米。有了路程差和速度差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了为8小时。其他计算就容易了。 2、小玲每分钟行100米,小平每分钟行80米,两人同时从学校和少年宫相向而行,并在离中点120米处相遇,学校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3、一辆汽车和一辆摩托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汽车每小时行40千克,摩托车每小时行65千米。当摩托车行到两地中点处,与汽车相距75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4、小轿车每小时行60千米,比客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而行,在距中点20千米处相遇,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 练习二: 1、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向开出,快车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3小时,快车已驶过中点2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思路:先计算快车3小时行120千米,再减去25千米就是路程的一半,这时快车与慢车还相距7千米,则慢车行了63千米。因此慢车的速度为21千米/小时。 2、兄弟二人同时从学校和家中出发,相向而行。哥哥每分钟行120米,5分钟后哥哥已超过中点50米,这时兄弟二人还相距30米。弟弟每分钟行多少米 3、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32千米,4小时后,剩下的路比全程的一半少8千米,如果改用每小时56千米的速度行驶,再行几小时到乙地 4、学校运来一批树苗,五(1)班的40个同学都去参加植树活动,如果每人植3棵,全班同学能植这批树苗的一半还多20棵。如果这批树苗平均分给五(1)班的同学去植,平均每人植多少棵 练习三: 1、甲乙二人上午8时同时从东村骑车到西村去,甲每小时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时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东村,在距西村15千米处遇到乙。求东西两村相距多少千米 思路:先找到路程差,就可以求出相遇时间为5小时,则甲的速度就是15÷(5-4)=15(千米/小时)。两村相距是15×4=60(千米) 2、甲乙二人同时从A地到B地,甲每分钟走250米,乙每分钟走90米。甲到达B地后立即返回A地,在离B地千米处相遇。A、B两地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3、小平和小红同时从学校出发步行去小平家,小平每分钟比小红多走20米。30分钟后小平到家,到家后立即沿原路返回,在离家350米处遇到小红。小红每分钟走多少米

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综合练习题

能动英语——小学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综合练习题 1.甲、乙两艘轮船分别从两港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船每小时行18千米,乙船每小时行15千米,经过6小时两艘轮船在途中相遇。两港之间相距多少千米? 2.甲、乙两车分别从相距480千米的A、B两城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从A城到B城需6小时,乙车从B城到A城需12小时,两车出发后几小时相遇? 3.东、西两镇相距20千米,甲、乙两人分别从两镇同时出发背向而行,甲每小时行的路程是 乙的2倍,3小时后两人相距56千米,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小时? 4.忘欣和陆良两人同时从相距 2000米的两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钟行110米,陆良每分钟行90米,如果一只狗与王欣同时同向而行,每分钟行500米,遇到陆良后立即返回跑向王欣,遇到王欣后再立即跑向陆良,这样不断来回,直到两人相遇为止。狗共跑了多少米? 5.两队学生从相距18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一个同学骑自行车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在两队之间不停地往返联络。甲队每小时行5千米,乙队每小时行4千米,两队相遇后,骑自行车的同学共行了多少千米? 6.甲、乙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变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同地相背而行,乙跑4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甲跑一周要6分钟,乙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7.小明和小红两人在环形跑道上以各自不变的速度跑步,如果两人同时同地相背而行,小红跑 6分钟后两人第一次相遇,小明跑一周要8分钟,小红跑一周要多少分钟?

8.小明骑摩托车,小红骑自行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相遇。小红从甲地到乙地需要15小时,小明从乙地到甲地需要几小时? 9.甲、乙两人骑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向而行,8小时后相遇,如果甲每小时少行1千米,乙每小时多行3千米,这样经过7小时就可以相遇。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0.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多行1千米,则3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小明和小红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4小时后相遇,如果两人都比原定速度每小时少行1千米,则5小时相遇,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甲、乙两车同时从东、西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如果甲车每小时少行9千米,乙车每小时多行6千米,这样经过6小时后,两车已行路程是剩下路程的19倍。东、西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