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 M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ICH M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ICH M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M4: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美国人类和卫生服务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

生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

2001年8月

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

M4: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本指南以下出处的副本同样有效: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

HFD-240药学信息部

培训与通信处

5600 Fishers Lane, Rockville, MD 20857

(电话:301-827-4573)

网址: 或者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生物评价与研究中心

HFM-40通信、制造商援助培训处

1401 Rockville Pike, Rockville, MD 20852-1448

网址: 传真: 1-888-CBERFAX 或者301-827-3844

邮箱: the Voice Information System at 800-835-4709 or 301-827-1800.

美国人类和卫生服务部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

生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BER)

2001年8月

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

内容目录

引言 (4)

背景........................... (4)

通用技术件 (4)

通用技术文件的准备和组织 (4)

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工业指南的制定与格式 (7)

数字编码 (8)

工业指南1

.M4: 通用技术文件的制定

本指南,是一系列指南之一,这些指南专门为申请者准备向FDA提交的人用药品注册申请通用技术文件(CTD)提供建议的。本指南介绍了向监管部门提交的申请书可以采用的通用技术文件格式。技术文件采用这些通用格式,可以大大降低人用药品注册申请资料撰写所需要的时间及资源,并且便于电子申请提交。通用技术文件的标准板块形式,更有利于监管审核以及与申请者之间的沟通。另外,这也将简化监管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关于准备通用技术文件的工业指南,被分成4个分指南文件:(1)通用技术文件的组织制定,(2)质量部分,(3)药效部分,(4)安全部分。通用技术文件中关于质量、药效和/或安全部分的具体信息,请查阅通用技术文件中相应的分指南。在美国地区采用通用技术文件格式提交上市申请的基本信息,以及关于Module 1的特殊信都可参考工业指南《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Submitting Marketing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CH/CTD Format》2。通用技术文件指南与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及其他机构制定的其他指南并用,注册申请内容的详细信息请查阅相关指南。

1本指南由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起草,根据该组织工作程序第3步已由将监管部门提交磋商,第4步于2000年11月通过了指导委员会的讨论。根据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工作程序第4步,终稿交由欧、美、日三方监管部门签字并采用。

2目前适用的总则指导思想草案,一旦定稿将会成为其职能机构的主要指导思想。

背景

关于通用技术文件

通过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的工作程序,三方(日本、欧洲和美国)部门就人用药注册方面的技术需求已研讨协调;不过,到目前为止,还未提交三方管理部门。每个地区对提交的技术报告和汇总与表格都有自己的要求。在日本,申请者需提交GAIYO,该GAIYO是对技术信息的总结;在欧洲,则需要提交专业报告和列摘要,并且推荐提交书面摘要;关于新药申请提交格式和内容美国FDA则有自己的指南要求。因此,为了避免撰写和编译不同的申报资料,本指南制定了三方都可接受的通用技术文件格式要求。

通用技术文件的准备和制定

本指南解决了新药(包括生物制品)按通用技术文件格式提交申请,需准备的基本信息结构。关于质量、药效和安全性的指南文件同样有效,这些指南文件并不明确要求研究工作需做些什么,而仅仅是给已获得的数据一个统一的合适的报告模式,申请者切不可修改通用文件的整体结构。不过,在通用文件的非临床和临床摘要部分,申请者可以修改个别格式,以组织最优技术信息,方便对结果的理解和评价。

纵观通用技术文件,申请信息应该简洁明了,以便于基本信息的审核并帮助审查者迅速理解申请内容。文本和表格页面应该保留适当空白,允许采用A4(欧

洲和日本)和×11的纸(美国)打印。左侧边缘空白应足够大,这样在装订时才不会被遮挡;文本和表格的格式应一致,字体大小适当、清晰;即使复印后也能清晰可见。正文要求字体格式为Times New Roman,字体大小12码;缩写或者缩略语应该在每章节第一次使用时给出解释。参考文献根据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ICMJE) 3编纂的《Uniform Requirementsfor Manuscripts Submitted to Biomedical Journals》当前版本要求引用。

3提交给生物医学杂志的文稿标准要求初版被温哥华小组采用并与1979年印刷出版。

通用技术文件分为5个板块,板块1为不同地区的特别要求内容,板块2、3、4、5为不同地区的通用内容。根据通用技术文件指南,应确保板块2、3、4、5采用监管部门易接受的模板格式提交(参考以下几页内容的总体思路和详细说明)。

板块1.行政信息和处方信息

本板块应该包含不同地区的特有文件内容,例如:本地区使用的申请表格或者建议内容;本版块的内容和格式可以根据相关监管部门要求有所不同;关于本版块的信息参考工业指南的《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Submitting Marketing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CH/CTD Format》。

板块2.通用技术文件摘要

板块2开始应该对药品进行简略介绍,包括药物种类、药效方式以及拟申请的临床用途。通常,该摘要内容不应超过一页内容。

板块2按顺序应含以下7部分内容:

通用技术文件内容表格

通用技术文件介绍

质量整体摘要

非临床综述

临床综述

非临床书面摘要和摘要列表

临床摘要

因为板块2包含来自通用技术文件中质量、药效和安全方面的信息,因此板块2通过3个独立的文件讨论通过:

M4Q:通用技术文件-质量

M4S:通用技术文件-安全

M4E:通用技术文件-药效

板块3.质量

质量方面信息应该按照指南文件M4Q的描述的格式提交。

板块4.非临床研究报告

非临床研究方面信息应该按照指南文件M4S的描述的顺序组织提交。

板块5.临床研究报告

人体研究报告及相关信息应该按照指南文件M4E的描述的顺序组织提交。

图解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通用技术文件典例

板块1:行政信息和处方信息

1.1包括板块1在内的需提交内容目录。

1.2不同地区的特有文件(例如:申请表格、处方信息)

板块2.通用技术文件摘要

通用技术文件内容目录

通用技术文件引言

质量整体摘要

非临床综述

临床综述

非临床书面摘要和摘要列表

药理学

药代动力学

毒理学

临床摘要

生物制药及相关分析方法

临床药理学研究

临床疗效

临床安全性

独立研究概要

板块3.质量

板块3目录

正文数据

参考文献

板块4.非临床研究报告

板块4目录

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板块5.临床研究报告

板块5目录

所有临床研究的列表清单

临床研究报告

参考文献

人用药品注册要求国际协调会的工业指南的制定与格式

通用技术文件以板块形式组织而成。但是,为申请人采用通用文件格式提供建议的工业指南却采用标题形式组织:质量、安全和药效。上述三个标题的指南组织如下:

●通用技术文件质量方面的指南(板块2、质量整体摘要(QOS)、板块3),

可以在工业指南《M4Q: 通用技术文件—质量》中查找。

●通用技术文件安全性方面的指南(板块2、非临床综述、临床书面摘要和摘

要列表、板块4),可以在工业指南《M4S: 通用技术文件—安全性》中查找。

●通用技术文件药效方面的指南(板块2、临床综述、临床摘要、板块5),可

以在工业指南《M4E: 通用技术文件—药效》中查找。

因为板块2含有来自板块3、4和5的信息内容,所以板块2的具体指南也被分

布于此3个指南中。

关于数字

在通用技术文件中关于质量、安全性和药效内容的工业指南中,通用技术文件具体板块由规定数字代表。指南中规定的代表数字将应用于提交的通用技术文件汇编过程。关于提交文件页码和章节数字汇编的具体资料,请参考工业指南《General Considerations for Submitting Marketing Applications According to the ICH/CTD Format》。指南文件中未编码的内容指导如何编纂编码下的具体内容。

有时需要提交一种以上原料药、制剂或者适应症的信息,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应将具体内容的代表数字重复使用,使其能明确表明编码下内容是另一种原料药、制剂或者适应症的信息内容。例如,当有第二种适应症时,重复章节编码2.7.3,并后缀其第二种适应症(例如: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同样情况适用于质量部分第二种化学物质和第二种制剂的内容的汇编。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编制: 审核: 批准:

热处理通用技术规范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生产的产品符合产品标准技术要求,根据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的规 定,特制定热处理通用工艺规范,用于指导热处理生产与过程控制。 2.适用范围 本规范明确了热处理生产的主要工艺和质量控制方式、方法、要求,适用于石油机械API SPEC7K转盘及其配件产品的各种热处理。 属于本公司的其他产品和外协产品的热处理也可参照本规范的基本要求执行。 3.主要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是通过对工件的加热、保温和冷却,使金属或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从而 获得预期的性能的操作工艺。热处理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材料潜力,改善和获得良好的机械 性能、加工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等。 热处理作为生产过程特殊工序,在石油机械产品生产制造中有重要作用。 可以分为: a.整体热处理与表面热处理 整体热处理:如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表面热处理:如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火焰加热淬火以及化学热处理(如表面渗碳、碳 氮共渗、氮化等) b.预先(或预备)热处理与最终热处理 预先热处理一般是为了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而采取的热处理工艺,如时效、退火(包 括去应力退火、球化退火等)、正火等,预先热处理有时也可以作为最终热处理。一般用于焊接结构件、铸件等。相对于最终热处理而言,某些重要、大截面钢件采用预先热处理(通常采用正火处理)是为使最终热处理产品有一个良好的组织保证。 3.1退火(Annealing) 将钢件加热到Ac3+30~50度或Ac1+30~50度或Ac1以下的温度后,一般随炉温缓慢冷却。主要是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削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细化晶粒,改善力学 性能,为下一工序做准备;消除冷、热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主要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

通用技术第三章《设计方案的制定教学设计》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 设计方案的制定 山东省高青一中吴润宗 【教材分析】 第三章是实践全过程的起始章,第一二章的知识点在这节将有具体的应用,同时,本 章也是后面几章知识的一个缩影,对整本教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设计的一般过程,我将前两节内容整合了一下,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 1、通过本节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一般的设计应遵从的程序,同时还应该通过这样一节课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出通用技术课的吸引力。 2、由于一个完整的设计过程很难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全面感受到,所以我安排本节的主要内容就是设计方案的制定部分。 【学生分析】 学生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了解了技术及其性质、以及设计的原则等初步的设计思想, 不少学生也产生了设计自己的产品的想法,但是没有尝试到亲自设计的感觉,本节课一定 要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亲自设计的成就感,从而促进他们想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了解设计方案的制定过程。 2、能就具体的设计任务进行方案设计 过程与方法:体验设计方案的过程,并将这个过程推广到所有技术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认真操作和周密思考的习惯,合理评价他人设计方案。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创造性的构思设计方案 难点:1、如何更好地表达方案构思 2、在选择和评价方案构思时,如何体现出正确的思路 【教学思路】 发现和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设计的表达与交流是设计的基础工作,是一个大 的工程,很难用一节课来完成。本着“在设计过程的教学中,不要机械理解过程”的思想, 本节选取了前两部分作为一节,目的不是让学生制作一个完整的作品,而是让学生体验设 计的完整思路,在实践中体验技术的设计工作是设计什么,如何设计的。

高一通用技术—设计方案

筷子的改造设计方案 问题来源:筷子是中国人传统的餐具,生活中谁也离不开它,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经常会在饭店就餐,而筷子的卫生却令人担忧,据统计,中国有相当一部分人感染了幽门螺杆菌,而就餐就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许多饭店消毒工作做的不好,甚至不做,因而我想对筷子进行改造。 问题的价值:为了降低成本,只在筷子的头上进行改造,筷子头采用环保的木质材料,经过多方调查,成本在商家的可接受范围内,且简单操作易行。 条件分析 有利条件:节约商家的人工成本,简单操作易行,也给食客带来良好的加餐心情,能为商家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不利条件:筷子头采用一次性的木质材料,浪费,不环保。 调查问卷 大家好! 我是高一7班的一名学生。为了大家的健康,要对筷子进行合理的改造,想征求大家的意见。特列出以下各题,请您在认可的方案后面打√。 1、筷子的材料 木质()合金()竹子()其他() 2、筷子的重量 50克( ) 100克()150克()150克以上() 3、筷子的价格 5元()10元()15元()15元以上() 4、筷子头的价格 0.5元()1元() 1.5元() 1.5元以上() 5、筷子头的材质 木质()合金()竹子()其他() 5、其他特殊的要求: 设计分析 民以食为天,筷子是我们中国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一项,吃进嘴里的东西容不得丝毫的大意,但节约能源也不能忽视,因为我们的家园——地球,只有一个,在筷子头的选择上要想好什么样的材料,因为它是一次性的,需要更换。如果用一次性木质的筷子头对人体安全比较好,但不够环保,如果选用其他的材质来做一次性的筷子头,该选用哪种既对人体无伤害、成本低又环保呢? 方案构思 上面的筷子保持原有的样子,但材质一定要好,在筷子与头的交界处用合金做一个套子,(因为合金不易变形)。使用时只是更换筷子头,更换筷子头的时候只要把筷子头套入这个合金的套子中,拧几圈就行,已不松动,能方便食客就餐就好。筷子头目前建议使用价格低廉的,容易生长的木质,如:梧桐树、杨树等作为材料,千万不要在筷子头上刷任何涂料,且筷子头一定要密封好,以防外界灰尘细菌污染。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通用技术知识点复习

技术与设计1 第一章走进技术世界 第一节技术的价值 1、技术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技术为人提供了抵抗不良环境,防止侵害的手段和工具。 解放人:依靠技术解放或延长了身体器官的功能。 发展人:技术促进了人的精神和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技术的性质 1、技术的性质有: ①目的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 进行的改造。(例:助听器的发明) ②创新性: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常常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例: 显示器的革新与电视机的创新) ③综合性:任何一项技术的产生和发展都需要综合运用多个学科的知识。 ④两面性:任何事物客观上都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带来好处,也会带来危害。 例:电池(可以带来光明和动力,但也可以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 网络技术(方便人们交流沟通,但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 B超技术(可以用于医疗,但也有人用于胎儿鉴别) 克隆技术(克隆人体器官用于医疗,但也会挑战人类伦理道德) 核技术(可以用于发电,但也会用于战争) 空间技术(可以用于科学实验、卫星通讯,但也会产生太空垃圾) 转基因技术(可制造符合人类要求的动植物,但可能会产生负作用) ⑤专利性:保护技术发明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例:复印机的专利壁垒) 2、技术与科学的区别与联系: 科学是对各种事实和现象进行观察、分类、归纳、演绎、分析、推理、计算和实验,从而发现规律,并予以验证和公式化的知识体系。科学侧重认识自然,力求有所发现(科学回答“为什么”)。科学通过实验验证假设,形成结论。 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技术侧重利用和合理地改造自然,力求有所发明(技术是解决“怎么办”)。技术通过试验,验证方案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并实现优化。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例如:科学活动有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伽利略提出自由落体运动定律;技术活动有瓦特发明蒸汽机、贝尔发明、莫尔斯发明电报、纳米技术等。 3、知识产权:是人们基于自己的智力活动创造的成果和经营管理活动的标记、信誉而依法享 有的权利。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4、专利的申请和获得:提交申请→受理→初审→公布→实质审查→授权。 第三节技术的未来 第二章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第一节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1、设计是基于一定设想的、有目的的规划及创造活动。

最新高中通用技术试题(含参考答案)合集

2011年第一学期模块考试 通用技术试题 本试题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8页,第l卷l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问90分钟。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下列关于"低碳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了人类的生存环境 B.加快了新能源的开发,促进了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 C.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D.展现了技术的美好未来,使人们不再担忧技术的负面作用 2、如图所示是一款为上海世博会设计的机器人,它除了供游客查询信 息外,还能为游客演奏音乐、表演中国功夫等。该机器人的使用主要 是为了 A.实现人机关系的信息交互 B.实现人机关系的安全目标 C.满足特殊人群的需要 D.实现人机关系的健康目标 3、如图所示为一款带手把的碗。手把的设计主要体现了设计的 A.经济原则 B.美观原则 C.实用原则 D.技术规范原则

4、如图所示为一款可以在沙发上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桌,设计 该电脑桌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A.沙发的宽度 B.人体的宽度 C.笔记本电脑的尺寸 D.沙发的高度 5、张明用薄铁板加工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操作方法中不正 确的是 A.划针紧贴导向工具,在薄铁板上划线,样冲倾斜对准交叉点, 扶正冲眼 B.左手紧握薄铁板,右手握紧手锯进行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C.用台虎钳夹紧零件,锉削锯割面,推锉时左手施压由大变小,右手施压由小变大 D.将钻头正直装夹在台钻上,用手钳夹紧零件,对准冲眼钻孔 6、周文用麻花钻加工了一个孔,该孔剖开后的形状应该是 7、如图所示为电子喇叭电路图,在该电路图中出现的电子元 件符号除了电池、喇叭、开关外,还有 A三极管、电阻、电容 B.电阻、二极管、三极管 C.电容、变压器、电阻 D.变压器、三极管、电容 8、如图所示为某零件的轴测图,其正确的俯视图是

紧固件通用技术标准最新版本

浙江乐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紧 固 件 通 用 技 术 条 件

前言 本标准的编定遵循了GB/T1.1-2000和GB/T1.3-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中有关企业标准编写的基本规定. 本标准替代原QJ/SP 1.7K-1999《紧固件通用技术条件》 本标准由浙江乐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 浙江乐苏金属材料有限公司质控部. 本标准起草人:刘箫.

紧固件通用技术条件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紧固件的尺寸、要求、抽样、试验方法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有关产品紧固件螺钉、螺母、垫圈、铆钉、除压力锅柄座以外的柄座的进货检验. 2.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QB/T 3826-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和化学处理层的耐腐 蚀实验方法.中性盐雾试验(NSS)法QB/T 3832-1999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腐蚀试验结果的评价. 3.尺寸 按产品图样或其他有关技术文件. 4.要求 4.1.面质量 4.1.1.表面不应有毛刺、裂纹. 4.1.2.应洁净,不许有油污迹. 4.1.3.表面处理层应均匀,无露底现象.

4.1.4.螺纹部分应无跳格或粗细不均匀现象. 4.1.5抛光或滚光产品应光亮. 4.2.紧固件经装配紧固后应牢固可靠. 4.3.防腐性 经中性盐雾试验,耐腐蚀等级3级以上. 5.抽样 5.1.表面质量按GB/T 2828特殊检查水平S-4、采用一次抽样方案, 合格质量水平AQL=6.5进行检查. 5.2.尺寸及4.2的检测按GB/T 2828特殊检查水平S-2,一次抽样方 案,合格质量水平AQL=10进行检查. 5.3.防腐性为型式项目,刚开始生产及正常生产时每半年试验一次, 试验样品为三只. 6.试验方法 6.1.用精度为0.02㎜的深度游标尺寸和角度板及其他相应的检测工 具检测. 6.2.表面质量用目视检验. 6.3.紧固件经装配后用手感检测其牢固可靠性. 6.4.防腐性试验:按QB/T 3826-1999标准(NSS)进行六小时试验,取 除检验QB/T 3832-1999第5.6评价.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7.1标志 包装上应有标志,包括下列内容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方案的制定

通用技术教案-设计方案的制定 学习目标:懂得信息的作用,初步掌握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会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包括自己如何构思和如何利用激智法来组织讨论以集思广益。 学会徒手画简单的立体草图,能用草图将自己的设计构思表现出来。 恰当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形成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 难点:处理设计分析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这一节分个部分,一是收集及处理信息;二是构思设计方案;三是用草图表达构思;四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我把第三用草图表达构思中连手绘画练习的基本方法提到前面,这便于教学的衔接更加紧凑。 这一节共个半课时,而今天这一课时是在徒手绘画练习的基础上进行的。 主要是讲如何进行方案设计分析及构思设计方案这两主题。 由于地质版教材对于构思设计方案的分析不够系统,我借用了江苏版教材中设计分析的这一部分内容,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完整。 学生可以把实践认识提高到理论认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及爱国主义精神。

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方案前对产品进行周详的设计分析的良好习惯。 培养设计分析中的创新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学情分析:学生以前已学过了设计一般过程,设计的基本原理等一些理论知识懂得一些初步的人机工程学。 并进行了一些感性的设计,如餐厅的设计,多功能鞋柜的设计,但是其设计的最终结果仍无法摆脱生活当中的直觉,尤其是对设计进行系统的分析。 设计过程中主次不分,思绪混乱,条理不清个性设计表现不出。 教学资源:多媒体(实物投影机)纸若干张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设计的一般过程有几个步骤,多媒体展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服饰,织锦。 在学生感慨之余点明设计关键。 上节课我们已明确了设计的课题是《制作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按设计一般过程的步骤,今天我们进行第二步制定设计方案。 导入新课,字幕打出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二新课讲解(一)收集及处理信息教师当我们明确课题后,我们就必须有针对有目的的去收集相关的信息。 在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功能齐全的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只有一些功能简单的笔筒书立书架或文具盒。 我们如何把这些现有的合理组合成一件多功能学习用品盒。 多媒体展示各类笔筒书架文具盒,然后以动画的形式合成多功能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 国家标准(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于2012年列入国家标准委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计划号为“20121521-T-424”,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织起草工作。 二、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是规定了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标签的符合性测试,通过对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人员、设施设备、测试要求、测试实施、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规范,对相关组织开展符合性测试,得出测试报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标准制定过程 1、调研和材料收集阶段 国家标准计划下达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组建了标签符合性测试系列标准工作组,确定了工作计划,标准起草组成员便从各种渠道大量收集与本标准有关的信息和资料,为本标准的制定做好充分准备。 2、分析、比较和研究 标准起草组对我国现阶段与符合性测试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等文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比较和研究,特别是针对我国已有的开展标签符合性测试技术相关标准文件进行了分析整合。 3、形成标准草案

起草组收集了有关资料,借鉴国内外各类检查机构测试流程和能力要求规范以及标签检测类实验室实际工作经验,形成国家标准草案文本。 4、工作组集中工作 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工作组在标准草案的基础上,在工作组内以工作会形式开展阶段性集中工作,组织标准用户单位、认证机构、以及标签符合性测试领域专家进行符合性测试系列标准的集中工作和研讨。 5、形成征求意见稿 工作组对标准文本进行了逐条讨论和修订完善,并对其中存疑的内容进行讨论并征询多方建议,在此基础上,于2016年5月形成征求意见稿。 6、起草编制说明 在标签符合性测试通用技术规范标准工作组成员认真审查了工作组内对标准的意见处理后,在标准内容上达成共识,并与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同步完成了标准的编制说明。 四、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执行标签符合性测试的通用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产品标签的符合性测试。 本标准从人员、设施设备、测试要求、测试实施、测试结果的判定、原始记录、测试报告等方面对开展符合性测试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说明。为执行性符合性测试,得出测试报告,提供了详

2018.11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

潍坊市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发〔2018〕11号)精神,依据《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方案和山东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的通知》(鲁教基字〔2016〕7号)、《山东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鲁教基字〔2017〕16号)和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标准,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遵循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落实课程方案,培养学生技术核心素养,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二、基本原则 (一)实践性原则。突出学科“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主要特征,立足实践,注重学生动手操作,彰显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 (二)过程性原则。坚持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技术知识、方法、态度的发展情况,注重学生学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三)公平性原则。坚持公平公正,考试标准公开、程序规范、结果公正,主动接受监督,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 1

三、考试性质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为合格考试,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及同等学力认定的重要依据。条件成熟时,纳入等级考试科目。 四、考试内容和方式 (一)考试内容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内容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实际确定,重点考察学生通用技术学科核心素养。考试范围为课程标准确定的必修内容(《技术与设计1》模块和《技术与设计2》模块)。 (二)考试方式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分基础知识测试和技术实践能力评定两部分。其中,基础知识测试部分考试时间为40分钟,采用机考方式,全省统一考试;技术实践能力评定部分与学分认定结合实施,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方式,主要考核学生上课出勤、团队合作、技术实践方案制定、图样表达、模型(实物)制作、技术试验、产品评价等方面的情况,每名学生修习完必修模块应上交1件技术作品,相关材料及作品作为技术实践能力认定的主要依据。 五、考试对象和时间 具有普通高中学籍的在校学生和申请普通高中同等学力的人员均应参加普通高中通用技术科目学业水平考试。 2

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复习知识点

山西省普通高中会考学科标准——通用技术 第一单元走进技术世界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求和愿望对大自然进行的改造。它具有保护人、解放人和发展人的作用 [保护人](例:原始人随身拾磨制好的石器,现代人对疟疾、天花、肺结核等疾病不再恐慌) [解放人](例:体力解放:自行车、内燃动力、电力,手机——信息传递) [发展人](例:爱迪生、袁隆平) 2、技术对生活、生产、文化等方面的影响:a 技术是社会财富积累的一种形式,对社会具有直接经济意义。技术丰富社会文化内容,技术改变社会生活方式。在军事、政治、文化领域也发挥重要作用。 3、技术对自然的价值:c (1)通过技术,人们利用、改造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例:都江堰、南水北调、西气东输)(2)人类利用技术开发、改造自然时,应把握合理的尺度,要注意对自然的保护,不能忽视技术或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 (3)技术的发展给自然环境带来了问题,但也给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可能(例:物料的再循环工艺) 2.技术的基本特性:目的性、创新性、综合性、两面性、专利性。 a)技术目的性: b)创新是技术发展的核心。技术的发展需要创新,技术创新表现为技术革新和技术发明。技术创新是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 于技术发明。) c) d)技术的两面性:a 来危害。(例:电池 也有人利用网络犯罪。B超技术 e)知识产权:狭义的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三部分 技术活动的重要性 趋向良性循环 专利的特性:独占性、时间性、地域性 专利申请步骤:

科学促进了技术的发展,技术推动了科学的进步。 对“技术的未来”的追思和憧憬,既不需要技术迷惘中的旷世悲怆,也不需要技术崇拜中 盲目乐观。理性地看待技术,应以负责、更有远见、更有具道德的方式使用技术。技术的未来既充满希望,也隐含威胁,只有这样才不至于迷失在技术的世界里。例:月球城市、“无线家庭”一天的“无线生活” 第二单元 技术世界中的设计 (例:书写工具的发展、电动剃须刀的发展。) ①设计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桥梁和纽带。(例:白色污染和可降解餐具) ②设计促进技术的革新。 ③技术是设计的平台,没有技术作基础,设计将难以表现和实现。(例:早在16世纪达芬奇就 设计了飞行器,但当时技术水平不够,导致飞行器难以实现) ④技术更新为设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例:电灯发明之后,人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灯泡) ⑤技术进步还促进人们设计思维和手段的发展。发展的技术不断丰富着人们的设计手段和方 法。(例:计算机、打印机的发展改变了设计的手段) ⑥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设计。 但二者又相互联系。 “机”乘电梯) 2.人机关系在设计中要实现的目标:a ① 高效 人机协调,提高人的工作效率。② 健康 ③ 舒适 首先应明确设计涉及哪些人机关系,外要处理以下方面的关系: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 方案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通用技术设计作品设计方案 K二* D组 作品:桥模 组长:吴** 组员:杨**、洪**、陈** 一.发现问题与明确问题 今年8月台风莫拉克伤台,让整个南台湾泡在水里,造成50年最重最惨烈的水灾,我们目睹了高屏溪暴涨的湍急溪水将双园大桥冲断,滚滚溪水声势 惊人; 还有去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让灾区变成了废墟,让许多灾民流离失所,我组组员为这场面所震惊,在这危急关头许多桥梁被毁,导致交通运输不畅而使救灾延迟造成人力物力的极大损失,经研究决定寻找方法克服这一困难,针对桥的稳固性进行设计改进。 二.方案的构思及方法 对于我组所确定的项目——桥模,我组针对提高桥梁的稳固性进行了讨论,共提出了三种建议方案:

1.增加桥墩的数量(由蜈蚣的百足、舞龙阵中得到的灵感),分担桥重, 使桥面各处受力不超过限度,导致桥面断裂。 2.扩大桥墩的体积,实质是扩大桥墩的支撑面积,以提高稳度 3.将桥墩改造成类似三角形状,上窄下宽(来源于数学中三角形具有稳 固性的想法) 但通过分析, ①.中增加桥墩的数量会促使材料消耗量增大。 ②.中扩大桥墩体积势必会使桥墩阻挡流水的面积增大,造成桥墩对 流水的阻力增大,即桥墩受到流水的冲力增大,容易冲垮大桥。 ③.中桥墩与桥面的接触面积小,桥面受到压强大,有断裂的可能。 接着,由生活中的一种便携式小凳(支撑架为X型的,如图)得到启 发,由联想法, 将小凳的凳面当做桥面,X型支撑架作为桥墩。 就此,我组又结合前面三种建议方案提出以下想法: 1.利用斜拉桥的原理,解决桥面受力问题,并且可以节约材料。 2.减小流水对桥墩作用力面积。 3.将桥面的支撑点下移,放在“三角形”的两腰。 综上,并经过些许修改,我们确定了此次桥模设计及制作的方案。 设计要求: 1.考虑实际,针对实际中稳固性的增加;

201704通用技术选考试题word版(答案加评分标准)

第二部分通用技术(满分 50 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3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6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我国高速铁路技术发展迅速,高铁运营里程居世界第一。下列关于高速铁路技术的说法中不恰当的是 A.高速铁路提高了人们出行的效率,拓展了活动空间,体现了技术具有发展人的作用B.高速铁路带动了沿线地区的经济增长,体现了技术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作用 C.高速列车利用电力牵引,能耗低、污染少,体现了技术发展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 D.高速铁路涉及轨道、车辆、电网及控制等相关技术,体现了技术的综合性 2.如图所示是小明在互联网上看到的用手枪射击来检验防弹 玻璃性能的试验。该试验的方法属于 A.虚拟试验法 B.模拟试验法 C.优选试验法 D.移植试验法 3.小明尝试设计一款可折叠餐桌,从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角度分析,下列设计方案中最合理的是 A B C D 4.如图所示是一款便携式折叠椅,下列对折叠椅的设计分析和评价中,不正确的是 A.既可作坐垫又可作倚子,符合设计的实用原则 B.支架问采用松铆连接,主要是从“物”的角度考虑的 C.为了便于携带及保证强度,要选择质量轻、强度高的材料 D.折叠或打开需要双手操作,既考虑普通人群又考虑了特殊人群 5.将大小合适的钢板加工成如图所示的零件,下列工具中,组合正确 并且用到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图中尺寸标注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多标1处B.少标2处C.?60标注错误D.?42标注错误 第6题图第7题图 7.如图所示是一种手动冲压机,扳动手柄,通过连杆带动压杆运动下列关于该冲压机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A.压杆只能上下移动,不能转动,压杆与机座之间的连接属于刚连接 B.冲压时连杆受压 C.冲压机重心的垂线偏离支撑面中心,提高了冲压时的稳定性 D.手柄上施加力 F 时,压杆向上运动 8.在通用技术实践课上,小明准备用外形已加工的矩形钢制作如图所示的零件,设计了下 列工艺流程,其中合理的是 A.划线→ 钻大孔→ 锯割槽→ 钻小孔→ 锉削 B.划线→ 钻大孔→ 钻小孔→ 锯割槽→ 锉削 C.划线→ 钻小孔→ 锯割槽→ 钻大孔→ 锉削 D.划线→ 锯割槽→ 钻大孔→ 钻小孔→ 锉削 如图所示为滑台的运动系统示意图,由电机控制子系统和机械传动子系统组成。在电机控制子系统中,传感器检测电机的转动角度,并反馈到控制装置与设定值比较,控制装置根据偏差值发出运动信号,驱动器将运动信号转变成相应的电流驱动电机转动,在机械传动子系统中,电机带动丝杆转动,丝杆通过螺母驱动滑台移动。系统根据电机的转动角度和丝杆的螺纹间距计算出滑台移动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滑台位置的间接控制。请根据示意图及其描述,完成第 9~10 题。 9.电机控制子系统的执行器是 A.驱动器 B.控制装置 C.电机D.丝杆 10.由于丝杆传动的误差和滑块移动时的摩擦,导致滑台移动的距离存在误差。为了提高滑台位置的控制精度,需要对高系统进行优化,下列措施中合理的是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含答案)

通用技术设计题汇总(含答案) 设计题汇总(一) 1.下雨天同学们带雨具到教室,但没有地方放,请你设计一个“雨具架”用于放雨伞。 要求:(1)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2)便于摆放在教室中(3)价格低廉 设计内容:⑴用草图及文字说明设计方案 ⑵说明选用的材料、结构、连接方式 ⑶说明作品的特点 答:全不锈钢制作不生锈,下置集水盘,四个脚保持一定的支撑面以 提高稳定性,用焊接方式连接,简单且牢固可靠,外形简洁、美观漂 亮,结构紧凑,占地小。 2.作为一名高二学生,请结合你在学校所使用的课桌发现的缺陷和 不足,根据设计的创新性、实用性、经济性、美观性等原则,为学校 设计一张更适合高中生使用的课桌。 (1)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 (2)根据你发现和明确的问题,提出具有一定可行性的设计要求 (3)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4)请运用草图法、模仿法、联想法、奇特性构思法中的一种或几种,构思出一个方案。并用草图及必要的文字说明你的方案 答:①简述设计的一般过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②提出你的设计要求 A.功能要求:具备基本的功能,同时具备桌脚可升降、桌面可倾斜(符合人体工程学)、空间拓展可存放更多书本的功能等等; B.技术要求:课桌基本高度适当、木料材质表面处理工艺等等; C.外观要求:大方、明快等等; D.耐用性:结构稳固,经久耐用等等; E.成本要求:200元人民币以内等等; F.其他方面的要求。 ③综合考虑人、物、环境三个方面,提出设计应主要考虑的因素 产品设计三要素分析考虑的因素 人(高中生)学习任务重经久耐用、利于高效学习 处于生长发育期 高度适中或可升降调节、桌面可倾斜避免脊 柱生长不良(生理上考虑) 明快、大方(心理上考虑) 安全意识弱各零部件不易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物(课桌)功能基本功能、附加功能等 材料木质、塑料、合金等 造型形状传统、色彩柔和、质地细腻或其他,等 环境(教室)适应性摆放稳定、体积适中等

技术与设计1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汇总

《技术与设计1》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模拟题汇总 说明:本部分习题为网上搜集10套会考模拟试题整理出的《设计1》部分习题。 1.荷兰是个“低洼之国”,荷兰人发明的风车最早主要用于排水。从技术与人的角度分析,荷兰风车技术具有 ( D ) A.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B.发展人的作用 C.保护人的作用 D.解放人的作用 2.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在“衣”、“食”、“住”、“行”、“交往”等方面的需求,相应产生了许多种技术。以下技术中,属于满足人们在“衣”这一方面技术的是 ( C ) A.印染技术 B.烹饪技术 C.缝制技术 D.农耕技术 3.Protal软件现在有人专门用于电路图设计,该软件还可以进行仿真测试,大大方便了电路设计,解决了以往电路设计采用手工绘制繁琐易错的设计过程。这体现了技术与设计的什么关系 ( A ) A.技术的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B.技术的发展和设计无关 C.技术的发展对设计不产生影响 D.技术就是设计 4.汽车的安全气囊设计主要实现了人机关系中的哪个目标 ( A ) A.安全 B.高效 C.健康 D.舒适 5.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下列不是 问题的是 ( C ) A.发明不用洗衣粉的洗衣机 B.发明光电手机 C.发明不用能源的永动机 D.发明可伸缩折 叠的电视机 6.如图所示的电脑输入设备是应用了蓝牙(无线)技术,方 便了用户。这体现了设计具有 ( C ) A.美观原则 B.经济原则

天平通用技术规范

天平 通用技术规范

本规范对应的专用技术规范目录 序号名称编号 1 分析天平专用技术规范1309001-0000-01 2 托盘天平专用技术规范1309001-0000-02 天平物资采购标准 技术规范使用说明 1、本标准技术规范分为通用部分、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需要修正污秽、温度、海拔等条件。 经标书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表4),放入专用部分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技术规范的页面、标题、标准参数值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5、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由项目单位根据工程情况编写,其中带“××”的文字和技术参数及“项目单位填写”的部分由各项目单位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需要必须全面认真填写;空白部分的参数根据需要选择填写;表格中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由项目单位和设计院根据工程具体情况更改,不带下划线的技术参数为固化技术参数,技术规范专用部分技术参数表中项目单位与投标人均不需要填写的部分栏目,项目单位应以“—”表示。 6、投标人应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相应内容。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人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表5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相应试验报告。

通用技术模拟考试题一

通用技术模拟考试题(一)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第1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说明技术具有社会属性的是 A.一项技术要符合客观规律B.技术与工具、机器使用方法关系紧密 c.技术的应用要受社会条件的制约D.技术是以科学为基础的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某厂今年生产出了微型摄像机,是一项重大的发明 B.技术发明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 c.人类的技术发展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创新史 D.技术革新是在别人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的某些改进 3.下列属技术活动的是 A.克隆B.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 c.爱因斯坦发表相对论D.二项式定理的证明

4.时问xxxx年9月25日12时lo分04秒,神舟七号载人宇宙飞船在中国酒 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太空飞船的发射需要运用到物理 学、数学、空气动力学、材料力学、伦理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这说明了技术具有 A.目的性B.创新性c.综合性D.两面性 5_进行专利权申请的步骤是:1.写好专利文件,2.专利局审查文件,3.批准专利,4.递 交专利文件并交纳申请费,5.领取专利证书并交纳年费及证书费。顺序正确的是: A.1——2一一3——4—5B.1——_4——_2——3——5 c.2——3———4_一一l——5D.1——叫卜一2——5——3 6.某公司设计了一款新型手机,机身百分之七十五由植物性材质制造,所以即使放弃 置,它也能和触为一体,最终被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该技术设计主要体现了 A.道德原则B。经济原则 c.安全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 7.设计的一般过程中,第一个环节为

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

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1简况 1.1任务来源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国标委综合〔2014〕54 号文下达了《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编号20140165-T-606 ),并启动了快速程序,要求尽快制定《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提出,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天然橡胶分技术委员会(SAC/TC35/SC,8 以下简称全国橡标委天然橡胶分会)归口,由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海南省农垦中心测试站、中华人民共和国黄埔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杭州顺豪橡胶工程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研究院、广东省广垦橡胶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天然橡胶产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化工橡胶有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有限公司、云南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1.2本标准制定的意义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天然橡胶原材料的需求不断增长,近年来我国的天然橡胶消耗量已居世界首位,目前国内橡胶制品所需的天然橡胶大部分依靠进口。据统计,2013年我国消费天然橡胶420 万吨,自产85 万吨,进口依存度为80%,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胶消费国。近年来,国内的复合橡胶的生产也逐步形成规模,并涌现出一批专业生产企业。但复合橡胶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行为不规范,且无国家标准可依。因此,为了保证产品质量,规范市场行为,保障贸易公平进行,有必要制定《复合橡胶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 本标准以贸易为关注焦点、兼顾复合橡胶生产和使用各方的利益,旨在鼓励生产和使用双方根据具体用途定制复合橡胶,并为生产、验收和监管提供依据。 1.3标准起草过程 2014年7月31日,启动了项目的预研及项目申报,协调各方筹备组建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并开展复合橡胶定义、生产状况、技术水平、国内外相关标准等情况调研, 提出了标准草案。 本标准起草工作小组收集了与复合橡胶有关的各种资料,包括世界海关组织和我国海关关于橡胶及其制品的税则规定、生橡胶和橡胶制品的生产技术资料以及复合橡胶生产状况和主要性能指标等情况。 在总结有关资料以及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经过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讨论 后,于2014年8 月14日、17日向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

通用技术设计方案举例 制作携带方便的小凳的设计方案: 设计问题的构思: 为小朋友们设计一种适合他们在户外活动时使用并携带方便的小凳呢。便携式小凳的特点:结构简单、稳固,易于制作;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成本不高于 5 元。 详细的设计方案与说明: 设计了符合要求的多种材料、结构及连接方式。 方案的比较与决策: 考虑到制作出来的小凳要适合批量生产,选择了以五夹板为制作材料的五个方案。又根据设计要求对这五个方案进行了再次筛选,最后选中了三个方案。

当多个设计方案产生以后,依据一定的原则,再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测试、评估及优化: 主要考查设计方案是否可行,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及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综合考虑了各方面的因素,对三种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三个方案评估如下。 经过测试和评估,对照设计要求,在使用五夹板材料的方案中C3是较理想的设计方案。 C3的设计三视图。 根据绘制的加工图样进行了产品原型的制作。在经过锯、削、刨、磨和装配等几道工序之后,设计制作出生产C3方案的产品原型的过程图。

便携式小板凳使用说明书: 产品简介:本产品是一款专门为小朋友外出活动设计的便携式小凳。它自重轻,体积小,携带方便,拆卸、组装的方法简单。 产品构成:中空式凳面,凳脚板( 两块) 。 技术指标:凳子高度:16.5cm。 凳子质量:350g。 凳面面积:432cm2。 使用方法:先将两块凳脚板从凳面中取出,然后对准插缝, 将它们插接起来,再将插接好的凳脚板插入凳面的槽缝中,并用手或其他物体使凳脚板与凳面完全贴紧。 注意事项:(1) 使用完毕后, 要及时拆卸,将凳脚板放回中空的盒式凳面内。 (2) 勿将过重的物体(大于42kg) 放置在小凳上,以免凳面弯曲变形。 (3) 避免小凳长时间日晒雨淋, 以防材料爆裂或受潮。? 适用范围:5~9 岁的儿童。

通用技术作品收纳盒设计方案

设计要求 1. 能放入5寸照片(13.7cm×8.7cm)、美观大方、形式多样、色彩丰富。 设计分析 1.以木条为基本支架。用彩色卡纸包装外部加以装饰,避免颜色单调。 2. 外形为矩形,稳定而又简洁大方。 3. 为保证框架稳定,支架启用三角形木块与外框相连成三角支撑架。草图 设计原则 遵循了道德原则,实用原则,经济原则。有效的利用了三角形稳定原理使相框简易实用。 工具和材料 木条,彩色卡纸,包装纸,502胶水,小刀,硬纸板,硬塑料。 制作步骤 1. 用彩色卡纸包住木条。 2. 用502胶水粘合成矩形。 3. 用小刀进行修饰。 4. 将硬塑料卡镶入。 5. 最后用硬纸板做成三角形支架,安置板后。 材料成本估算 木条及木块1元彩色卡纸1元502胶水1元包装纸1元硬塑料1元

总计5元在设计的过程中,从另一角度观察,不仅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功效,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特殊是当今的社会,面对着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若要想成为一个不被社会淘汰的获胜者,其本身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能力,而创新能力在其综合能力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比如:美国陆军首创的“5W-2H”提问法,其对全世界的影响是巨大的,而其本质就是针对某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几个方面发问而启迪思路的一种创新激智法;更有赫赫有名的“头脑风暴法”,它不仅可使每个人发挥其创新能力,还可以使多人相互激励,产生更多的新奇性想法,更可以摆脱思想束缚,有助于新奇想法的出现等等。这些例子都可以看出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当学生亲自参与到设计方案的过程中时,这本身也是为他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在设计过程,他们可以运用“头脑风暴法”,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评价,以及他们之间思维沟通,交流,很有可能诞生诸多具有创新想法的方案,尽管可能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科学规律的想法,但是,仔细思考一下,就会从现实生活中的诸多事情里面发现这么一个常见的道理,就是某一时间段的想法并不是“绝对正确”的,例如:在一千多年以前,人类把使人“飞上天”看成是一个神话,谁又会想到,人类一千多年以后却依靠飞机,宇宙飞船等等而“飞上天”?在设计方案的过程的时侯,不仅可以把方案的制定的全过程寓于整个实践活动之中,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活动中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从而使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一个较大程度的提高。回过头来一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正是我们所期望的吗?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江苏省普通高中通用技术学业水平考试方案 (草案) 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与九年制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 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 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是国家规定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必 修课程。技术学习领域设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科目。通用技术 是指信息技术之外的、较为宽泛的、体现基础性和通用性并与专业技 术相区别的技术,是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学生发展具有广泛迁移 价值的技术。 通用技术课程学习的评价与考核是指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学习过程和发展状况进行定性定 量的描述。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是系统工程,根据全省课程开设的实际 情况,基于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目标、内容和能力考查的特殊要 求,应通过多样化的考查、多方共同协作方可完成。根据我省08高考方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技术科目考试应包含信息技术考试和通 用技术考试,两项考试均合格方能视为技术科目合格。 一、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目标与内容 通用技术课程评价要考查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用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内容:对考生进行技术素养的考查,注 重以技术设计与应用为基础的技术实践能力,注重符合时代需求、与 生活密切联系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技能水平,注重技术的思想和方 法的领悟与运用水平,注重对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与理解水平。全 面检测学生通用技术的学习状况,重点考查学生学习通用技术的基本

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考查内容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 学生生活实际,全面促进学生富有个性的发展。 考查学生能力的主要方面:理解能力、设计能力、制作能力、试 验能力、评价能力和应用能力。 二、课程评价的模式 课程评价方案应有以下四种基本模式: 1. 课程实施的过程督查与课程终了考核相结合; 2. 教育行政部门制定课程管理办法与教研、考试部门参与检查监督相结合; 3. 卷面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4. 学生的平时成绩与考试考核结果相结合。 三、有关部门工作职责 省教育厅基教部门负责制订全省通用技术课程评价方案和管理制度,教师配备标准和培训办法,专用教室和相关设施设备建设标准, 协调各相关部门对各市教学和考核进行检查监督; 省教研室负责全省的课程开设、考试评价、研究指导等工作。根 据学校专用教室建设和教师配备培训等教学实际,采取有针对性的措 施。向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负责指导各市的技能操作考核 工作;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制定通用技术考试方案和考试说明(大纲), 组织命题、评卷和成绩的合成、发布等工作。在省教育厅领导下,配 合省基教处、教研室共同对各地的考试、考核工作实施监督检查,并 配合省物价、财政等部门制定通用技术考试收费标准等。 各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考试机构等负责 监督、检查纸笔卷面考试的组织、实施和实践操作考核及成绩的上报 等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