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

摘要

针对题目的要求,我们建立了两个模型,分别用于选拔队员与编队,来实现团队获奖最大化。

为了选出最合适的18名队员,已知不同指标在不同成员里波动不同,于是我们计算出各个指标所代表的数值的标准差,根据标准差的大小来确定各项能力的离散程度即重要性,然后将加权的综合能力定义为各个能力与其标准差之积平均值,并将总加权能力值排序取前18名同学。

为了将18名队员最合理的分成6组,建立差值模型,确定每个队员的相对优势。队员按综合能力排名分成3组:优、中、劣。每次分别从优、中、劣选出一人,组成新的一组,以此选出6组。此时为使6组的实力尽可能大且接近,建立总偏差函数模型与最大能力值函数,该函数值越大表明相对队员总体水平越高。

关键词:离散程度加权平均数差值相对优势总偏差函数

目录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摘要..........................................

一、问题描述...................................................

二、问题分析...................................................

三、基本假设 (5)

四、符号说明...................................................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建立加权指标模型并排序 ..................................

5.1.1 求解权重系数.............................................

5.1.2对所有队员的综合能力进行由强到弱的排序可得...............

5.2.1对剩余队员重新编排号码 ...................................

5.2.2建立差值模型 .............................................

5.2.3.1组队方案的选取过程 (10)

5.2.3.2对各指标下队员进行分组 (10)

5.2.3.3建立模型构造函数 (10)

5.2.3.4选择方案 (11)

六、模型的优缺点...............................................

一、问题描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18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之一,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我校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中,任何一个参赛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地组队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实际而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假设我校选拔队员主要参考如下三个环节:

(1)校数学建模公选课成绩;

(2)校内数学建模竞赛成绩;

(3)按照一定的准则,教师组对每个学生的某些能力和素质给出一个等级评分。

现有25名学生准备参加竞赛,根据上述参考的三个环节选出18名优秀学生分别组成6个队,每个队3名学生去参加比赛。假设在竞赛中不考虑其他随机因素的影响,所有队员竞赛水平的发挥只取决于表中所给的各项条件,并且参赛队员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研究以下问题:

1、假设学生基本素质中各项能力在综合评价中地位等同,按择优录取原则,在25名学生中选择18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

2、根据你的理解与认识,给环节(3)中各能力素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重要性排序。在考虑重要性排序的情况下,给出问题1中18名队员的组队方案,使获奖最大化。

根据题意,本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

1、分析每项能力的重要性,选出实力最强的18名同学参与竞赛。

2、对选出来的18名同学进行编组,三人一组,使每一组在能力最大化的同时没有短板。

附25名学生的各个成绩及评价:

二、问题分析

本题主要解决两个问题,即选人与分组。

队员选择上,关于队员的选取,要从25名队员中淘汰七人。根据原表格的数据,队员的评估指标分为了6项。这6项指标的平均值、波动程度都不同。因此,每种能力的权重不一致,因此采用表示差距的方差和原始指标的积来表示该队员在这项能力上的加权指标。即利用加权平均数建立模型计算出每个同学的综合能力。由此排出25名同学的综合能力表,前18名入选。

对于问题二,由于每一位同学的能力侧重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建立新的模型,结合问题一中选出的18位同学和各素质的离散程度,建立差值模型、构造总偏差函数,以此作为选取队员的依据。

三、基本假设

(一)在竞赛中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二)所有指标均能够正常反映一个队员在该项目上的能力;

(三)所有评委评分时保证公平公正;

(四)各个组队的综合实力最接近同时最高能使团队获奖最大化;

(五)选择队伍的过程中,不能让所有队员均在某一方面占有弱项; (六)综合实力强的队员对综合实力弱的队员进行补充;

(七)一个队在某一方面的能力体现为在这方面最强的队员的能力。

四、符号说明

数学建模课成绩、数学建模校内赛名次、创新能力、编程能力、专业知识面、写作能力分别编号为

)

6...3,2,1( i

将各名队员编号为j

初表格中的始值定义为i X ,该项能力在队员中的标准差为i Y 其中第j 名队员的第i 项能力为ij X 第j 名队员的加权能力为j Z 第j 名队员的第i 加权能力为i j Z 第i 项能力的加权中位值为i M

第j 名队员的加权能力与中位能力的差值为ij W

max(,,...)a b c 表示,,...a b c 各元素中的最大值

(,,....)D a b c 表示,,...a b c 各元素的标准差

第j 名队员的综合能力为j S

五、模型建立与求解

5.1建立加权指标模型并排序

5.1.1 求解权重系数

对表格分析可知,各个队员的6种能力均呈现一定的波动,各种能力的对比中,有的能力在各位队员里差别很大,而有的差别很小。

计算可知,各种能力在队员中的标准差如下:

表一——各项能力的权重系数

可见,“数学建模课成绩”在各个队员中的差别很小,说明,数学建模课成绩在一个队员的综合能力的重要性中占用很小;而“数学建模校内赛名次”、“写作能力”在队员中的差别很大,说明这些能力在一个队员的综合能力中占用很大。

因此加权的综合能力定义为各个能力与其标准差之积的平均值。

即:

使用表格表示为:

表二——各项能力的加权值

学生j成绩加权

比赛加

权创新加权

编程加

专业加

写作加

总加权

学生

1(A)

658.57 750.00 921.06 775.94 818.24 687.39 84.53

学生

2(B)

644.70 850.00 824.11 775.94 818.24 779.04 86.02

学生

3(C)

644.70 850.00 824.11 593.37 914.50 687.39 82.75

学生

4(D)

637.77 950.00 921.06 775.94 914.50 779.04 91.27

学生

5(E)

630.84 850.00 921.06 867.23 818.24 779.04 89.21

学生

623.91 950.00 824.11 867.23 721.98 687.39 85.70 6(F)

学生

623.91 850.00 921.06 684.65 818.24 687.39 84.06 7(G)

学生

616.97 750.00 824.11 775.94 818.24 870.69 85.36 8(H)

学生

610.04 850.00 727.15 775.94 721.98 779.04 81.84 9(I)

学生

589.24 650.00 824.11 684.65 818.24 595.73 76.30 10(J)

学生

582.31 850.00 921.06 867.23 625.71 779.04 84.79 11(K)

学生

575.38 750.00 727.15 775.94 914.50 687.39 81.22 12(L)

学生

575.38 750.00 824.11 867.23 914.50 779.04 86.35 13(M)

学生

554.58 950.00 824.11 684.65 625.71 870.69 82.67 14(N)

学生

554.58 650.00 727.15 775.94 818.24 595.73 75.56 15(O)

学生

547.65 950.00 921.06 684.65 721.98 870.69 86.09 16(P)

学生

540.72 750.00 727.15 775.94 625.71 779.04 76.97 17(Q)

学生

540.72 750.00 824.11 775.94 721.98 687.39 78.83 18(R)

学生

533.79 750.00 824.11 684.65 721.98 687.39 77.03 19(S)

学生

533.79 650.00 727.15 775.94 625.71 687.39 73.33 20(T)

学生

533.79 850.00 824.11 867.23 721.98 687.39 82.21 21(U)

学生

519.92 650.00 630.20 684.65 721.98 595.73 69.71 22(V)

学生

519.92 750.00 727.15 684.65 818.24 779.04 78.44 23(W)

学生

512.99 650.00 630.20 593.37 721.98 595.73 67.91 24(X)

学生

506.06 750.00 630.20 867.23 818.24 779.04 79.76 25(Y)

(4,5,13,16,2,6,8,11,1,7,3,14,21,9,12,25,18,23,19,17,10,15,20,22,24)

根据选拔要求,去除七名队员:19,17,10,15,20,22,24。让剩余的18名选手参加比赛。

5.2.2建立差值模

剩余

的18名队员中,根

据各个队员的相对

优势进行组合,模

型采用相对优势作

为选取队员特长的

依据。

相对优势,即每位队员的各个能力指标中,该指标与中位水平的差值除以该项指标的波动程度(即标准差),即可得到剔除各个指标波动幅度下的队员优势。 可得差值表,以确定各队员的相对优势

学生 队号j 学生 队号j 学生 队号j

D 1 H 7 U 13

E 2 K 8 I 14

M 3 A 9 L 15

P 4 G 10 Y 16

B 5

C 11 R 17

F 6 N 12 W 18

表三——各队员相对优势的差值表现

学生j创新差值编程差值专业差值写作差值差值和学生

9(A)0.00003175 -0.00000196

-

10.00023260

-

0.000659141

学生

5(B)-0.00045632 0.00003175 -0.00000196 -0.00023260

-

0.000659141

学生

11(C)-0.00045632

-

10.00023260

-

20.00065914

学生

1(D)

0.00003175 -0.00023260

学生

2(E)

10.00003175 -0.00000196 -0.00023260 学生

6(F)-0.00045632 10.00003175

-

10.00000196

-

10.00023260

-

10.00065914

学生

10(G)-0.00000196

-

10.00023260

-

10.00065914

学生

7(H)

-0.00045632 0.00003175 -0.00000196

学生14(I)-

10.00045632

0.00003175

-

10.00000196

-0.00023260

-

20.00065914

学生

8(K)10.00003175

-

20.00000196

-0.00023260

-

0.000659141

学生15(L)-

10.00045632

0.00003175

-

10.00023260

-

10.00065914

学生

3(M)

-0.00045632 10.00003175 -0.00023260 学生

12(N)-0.00045632

-

20.00000196

-

20.00065914

学生4(P)-

10.00000196

-

0.000659141

学生

17(R)-0.00045632 0.00003175

-

10.00000196

-

10.00023260

-

20.00065914

学生

13(U)-0.00045632 10.00003175

-

10.00000196

-

10.00023260

-

10.00065914

学生18(W)-

10.00045632

-0.00000196 -0.00023260

-

20.00065914

学生16(Y)

-

20.00045632

10.00003175 -0.00000196 -0.00023260

-

10.00065914

综合考虑18名队员时,不能以单一队伍的实力来制定组合方案,应尽量使各

个队伍的能力平均。

在18个队员中分成6队,共有33333

18151296

6

6190590400

C C C C C

A

种方法,为简便,采取分组再分队的方法。

首先,将队员按照综合能力排名分成三组:优、中、劣。每组六名成员,每队的三名队员均分别从这三组中选择成员。

其次,根据强弱队员结合、强弱能力结合的原则,建立模型,选择方案。

S的大小表现了综合能力的强弱(相同时比较j的大小,j越队员的综合能力j

小越优),并以此分组。

优组:D,M,E,H,P,B

中组:K,A,F,G,U,L

劣组:Y,C,N,I,R,W

构造目标函数:该队的三名队员在各项能力的最大值之和:

同时应满足各组均有至少一个成员在某能力上具有优势:

为保证每队的平均能力和原始的总队员能力相当,建立平均能力的总偏差函数:总偏差函数值越大该组越强。

根据强弱队员结合、强弱能力结合的原则,选择方案。经过从优、中、劣三组中进行选择,组队方案如下:

方案一:(B,K,C),(P,F,R),(H,L,Y),(D,U,I),(E,G,N),(M,A,W)各分为一组

方案二:(B ,K ,C ),(P ,F ,R ),(H ,L ,Y ),(D ,U ,I ),(E ,A ,N ),(M ,G ,W )各分为一组

方案三:(B ,K ,C ),(P ,F ,R ),(H ,L ,Y ),(D ,U ,W ),(M ,G ,I ),(E ,A ,N )各分为一组

方案四:(B ,K ,C ),(P ,F ,R ),(H ,L ,Y ),(D ,U ,W ),(M ,A ,I ),(E ,G ,N )各分为一组

四个方案的差异仅在于后三组的编排上,因此只要比较后三组的(,,)f m n p 及

(,,)g m n p 即可。

(D ,U ,I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9.51 (D ,U ,W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11.17 (E ,G ,N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574,11.75 (E ,A ,N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574,42.18 (M ,G ,I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11.17 (M ,A ,I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41.60 (M ,A ,W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43.26 (M ,G ,W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82,12.83 (E ,A ,N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77,42.18

(E ,G ,N )的(,,)f m n p 及(,,)g m n p 分别为:3477,11.75

方案四所得的三组(,,)f m n p 及(,,)g m n p 较为接近。因此选择方案四。

组队方案:(B ,K ,C ),(P ,F ,R ),(H ,L ,Y ),(D ,U ,W ),(M ,A ,I ),(E ,G ,N )各分为一组。

即学生(2,11,3),(16,6,18),(8,12,25),(4,21,23),(13,1,9),(5,7,14)各自一组。各组的综合实力如下表:

表八——组队方案及竞赛实力

六、模型的优缺点

优点:建立权重模型很好地展示了各个指标的重要程度,并以此作为选择18个队员的依据,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为将18个队员分三组建立了差值模型,差值

模型很好的评估了每个队员的个人能力指标,并以此作为分6组的依据,要求每个组在每个能力上都没有弱势,且每个组的实力尽可能的一致,如此分组较为合理。

缺点:最终的组队判别标准中,仅考虑了要求各个队都在每一项能力的指标上不存在劣势,仅通过权重考虑了指标的重要性差异,但并没有考虑各个指标在实际问题上的重要性差异,模型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改进。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模型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模型 班级:12数学(1)班学号:1207021028 姓名:许菁菁 摘要:本文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项素质进行比较之后选拔出优秀的同学再进行组队来建立模型。 对于问题(1)属于优化问题,对这20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我们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出18名同学,并用Excel表格进行整理。 对于问题(2)根据问题一选出的18名同学,通过多他们的专项进行分析得出竞赛水平最高的一组(3人)。 对于问题(3)根据问题一,对这18名同学按照其专项能力求最优组合,利用0-1规划建立模型,并且利用lingo软件求解。最终分组得出总成绩。 关键词:层次分析 0-1规划 Excel Lingo 1 问题重述 在一年一度的美国MCM和中国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任何一个参赛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合理的组队问题。这是一个最实际的、而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现假设有20名队员准备参加竞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每个队3名队员去参加比赛。选择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应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和其他方面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其他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 假设所有队员接受了同样的培训,外部环境相同,竞赛中不考虑其他的随机因素的影响,竞赛水平的发挥只取决于表1中所给的各项条件,并且,参赛队员都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现在的问题是:(1)在20 名队员中选择18 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竞赛技术水平最高;(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对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技术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赛技术水平。 表1 队员的基本条件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河海大学计算机及信息工程学院(常州)数学建模报告 题目组队模型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时间

数学建模——组队模型 摘要 组队问题是历来数学建模的一大难题。 本次建模中要解决的就是参赛 队员的选拔与组队的问题,在本次建立的模型中主要用到的是层次分析法,以及求权重的方法从而确定主成分因素。并且用Excel 分析数据,Matlab 编程,得到所需数据。 问题一中,要求组队的队员实力相当。这对学生要求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在问题二上,在队员组队时,要使获奖机率最大,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的4个条件的相应的权重在Excel 中用记权型法得到30名队员的综合排名 要确定一组最佳组队,要使这组的竞技水平最大,我们设计0T ( ) , 1,2,6i f i ωω=?= ,问题就转化为求f 的最大值.最后,找出权重较大排在前三位的作为最佳组(L ,G ,S ).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记权型法,Excel 分析数据,MATLAB 计算数据, 逐次优选.

一、问题重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18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已为广大大学生所熟悉。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河海大学常州校区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此,数理部每年暑期将会对学生进行培训,最后选拔出参赛的队员。选拔条件为:思维活跃、编程能力强、熟练的写作技巧、良好团队合作意识。 附件里给出了某年的已经选拔出来的学生相关信息,包括:编程、想法、写作、数学能力等。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组队,每队三人,组队原则如下: 1)尽可能地不同学院、不同性别 2)如果同一学院,尽可能地不同专业 3)每个队伍中,至少一个人能胜任编程、想法、写作中的一项。 根据如下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如何组队,使得每队的实力相当; 2.如果考虑到获奖最大化,如何组队; 3.数据中没有给出团队合作意识的量化数据,问,如果考虑团队合作意识 这一因素,如何建立模型。 二、模型假设 1、假设问题给出的数据均为可供分析的可靠数据,不存在错误数据。 2、假设每个队员在参赛以前接受相同的培训,相同的外部环境,在参赛过程中不考虑随机因素。 3、假设题中的4个条件指标的影响程度是逐渐降低的。 4、假设各个队在参赛中之间相互独立,不互相影响。 5、假设每个队员都能正常发挥如表中的水平。

数学建模试题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doc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摘要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面很广,是我们身边经常会遇到的。本文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综合考虑个人的指标以及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从15名队员中选出9名优秀队员组成三队,并建立了最佳组队的方案。 问题二:在选拔队员时,我们全面考察了队员的七项指标,并按照相应的权重 得到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6 名队员,依次为:9S , 13S ,15S , 12S ,5S ,3S 。为了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整体技术水平最高,我们首先引入了刻画每个队竞赛技术水平的函数: (),,v x y z M =1ω本问题就可以转化为寻找该函数的最大值。根据题目要求, 为使三名队员的技术水平可以互补,参赛学生最好来自不同专业,我们算得此种情况下有 11S 和13S 。比较分析前面的综合排名,11S 的综合能力排第七,而13S 的综合能力排第十一。可见这种选拔方式,有可能影响队伍的总体水平,所以不可取。 问题四:根据有违规记录的学生X 所在的位置来确定其对组队后整体技术水平的影响。经分析可得:如果X 被选入组队,对组队后三队整体水平有影响,三队整体水平降低。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技术水平指标;最佳组队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全国所有高校的重要赛事,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组队问题是一个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由于竞赛场地、后勤服务、经费设施等原因,需要选拔出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以减少参赛成员因放弃、不遵守规则、合作不默契等造成的数学建模成绩的影响和学院资源的浪费。 以数学建模选修课的笔试成绩,数学竞赛获奖记录,数学建模培训课签到记录,成绩的班级排名,上机操作与软件编程能力,思维敏捷程度以及知识面宽广为依据从15名学生中选拔出9名学生,分为3小组,每个学生的基本条件如表(见附录) 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下: 1.根据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明确选拔数学建模队员主要考察的相应素质以及考察方法。 2.根据基本条件表的信息,建立建模队员选拔的数学模型,从中选出9位同学,并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具有良好的知识机构。 3.判断直接录用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而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这种选拔方式是否可取。 4.建立有一个学生有违规记录(如晚提交论文或引用他人文献没有给出出处等)的危害模型。 二、问题分析 2.1问题一分析 根据我们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在选拔数学建模队员时应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必要的数学建模的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以及熟练地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队员思维敏捷、不怕苦不怕累、对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数学和计算机能力是建模的关键,组队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数学以及数学建模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数学建模笔试成绩和数学竞赛获奖情况来考察,而计算机能力主要通过上机测试成绩来考察。 2.2问题二分析 问题二就是在15名学生中剔除6名实力最弱的。由题意可知,该问题是半定量半定性、多因素的综合选优排序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我们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算出各指标对选择队员的权重,以及各队员对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考察每个队员的权重进行排名,最后剔除排名落后的六名学生。 2.3问题三分析 问题三我们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假设计算机是队员选拔的关键因素,选拔出几名队员,与问题二的综合排名进行对比。通过结果确定直接录取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做法是否可取。

数学建模如何进行人员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如何进行人员分 配问题 Revised by Jack on December 14,2020

数学建模竞赛试题 B题: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A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 前, 公司承接4个工程项目,其中2项是现场施工,分别在A地和B地,主要工作在现场完成;另外2项是工程设计,分别在C地和D地,主要工作在办公室完成。由于4个项目来源于不同客户,并且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各项目的合同对有关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要求

说明: (1)项目D,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必须是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员不能参加; (2)高级工程师相对稀少,而且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各项目客户对高级工程师的配备要求不能少于一定数目的限制。各项目对其他专业人员也有不同的限制或要求; (3)各项目客户对总人数都有限制; (4)由于C,D两项目是在办公室完成,所以每人每天有50元的管理费开支; 由于收费是按人工计算的,而且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 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应如何合理地分配现有的人员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受益最大 题目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目录 一、问题重述 二、问题分析 三、问题假设 四、模型建立 五、模型求解

六、结果分析 七、模型评价 八、模型改进 一、问题重述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而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各人员的任务更是显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企业人员分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A建筑工程公司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四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并且公司同时承接了A、B、C、D 四个不同的工程项目。公司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的工资是固定不变的,各级别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是一定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在各项目的收费标准也是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现有的技术人员的任务,将使公司获得一个最大的利润。那么,为了获得最大收益,A公司到底应该如何把这四种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四个不同的项目中去呢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问题分析 该问题的任务是,通过合理分配人员,使公司每天的直接收益最大。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对各项目所收取的费用,支出主要有两项:四种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的工资和项目期间的办公费用。公司的直接收益是总收入减去总支出。A公司对各个项目的不同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都高于对应技术人员的总支出费用。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项目对应不同级别技术人员的利润表如下: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参赛的队员选拔与组队问题 【摘要】 本文根据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的基本要求,制定合理假设并求解。依据各种能力的权重,建立能力加权值图表,由能力加权值排名进行参赛队员的选拔。在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上,首先以综合加权能力为依据选择,再根据相对优势制定调整方案。为参赛队员组队的方案参照了最佳组队的方法并进行了推广,使所有队伍之间能力相差降低。最后,建立与最大值及差值相关的目标函数,将队员组队,并将模型进行推广和改进。 关键词:加权相对优势差值 一、问题描述 问题描述:在参加数学建模竞赛活动中,各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的组队问题。今假设有20名队员准备参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18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6个队,选拔和评价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有关的学科成绩(平均成绩)、智力水平(反映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动手能力(计算机的使用及其他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写作能力、外语水平、协作能力(组织、协调)和其它特长,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下表(略): (1)在20名队员中选择18名优秀的队员参加竞赛; (2)确定一个最佳的组队使得竞赛技术水平最高; (3)给出由18名队员组成6个队的组队方案,使整体竞赛技术水平最高;并给出每个队的竞技水平。 二、问题分析: 队员选择上,关于队员的选取,要从20名队员中淘汰两人。可采取排名然后去除后两名的方法。根据原表格的数据,队员的评估指标分为了7项。这7项指标的平均值、波动程度都不同。因此,每种能力的权重不一致,因此采用表示差距的方差和原始指标的积来表示该队员在这项能力上的加权指标。 组队原则上:为了组成一个最强的组队方案,首先从综合加权能力的排名入手,再让每位队员的劣势得以补充。 综合所有的18名队员进行分组,可以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分组强弱队员结合,综合实力较差的队员要有加权能力较强的队员给予补充;强弱能力结合,某一项能力较差的队员要

数学建模比赛的选拔问题

数学建模比赛的选拔问题 卢艳阳 王伟 朱亮亮 (黄河科技学院通信系,) 摘要 本文是关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的问题,依据数学建模组队的要求,每队应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等的综合实力,在此前提下合理的分配队员,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合理分配队员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 ,LONGO 工具求出最优解。、 问题一:依据建模组队的要求,合理分配每个队员是关键,主要由团队精神、建模能力、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思维敏捷以及数学知识等等,经过讨论分析,确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建模能力,编程能力为主要参考因素。 问题二:根据表中所给15人的可参考信息,我们对每个队员的每一项素质进行加权,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出综合素质好的前9名同学,然后利用0-1规划的相关知识对这9人进行合理分组,利用MATLAB 、LINGO 得到其中一个如下的分 组:'1s 、10s 、4s ;2s 、11s 、14s ;6s 、13s 、8s 问题三:我们将所选出的这9名同学和这个计算机编程高手的素质进行量化加权,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利用MATLAB 工具进行求解,得出了最佳解。由于我们选取队员参考的是这个人的综合素质,而不是这个人的某项素质,并由解出的数据可以看出这个计算机编程高手不能被直接录用。所以说只考虑某项素质,而不考虑其他的素质的同学是不能被直接录用的。 问题四:根据前面三问中的分组的思路,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先从所有人中依据一种量化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同学,然后利用0-1变量进行规划,在根据实际问题的约束,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可以得出高效率的分组。

数学建模人员选拔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 一.摘要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该问题涉及面很广,是我们身 边经常会遇到的。本文综合考虑个人的指标以及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从15名队员中选出9名优秀队员,并使得这三个对具有良好知识结构. 问题: 1。根据你们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选拔数学建模队员要考察学生的哪些情况?哪些素质是数学建模的关键素质,如何进行考察? 2。根据上表中信息,建立建模队员选拔的数学模型,从中选出9位同学,并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具有良好的知识机构。 在选拔队员时,全面考察了队员的六个指标,并按照相应的权重最后得出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自然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六名队员,然后在组队。 3.有的指导老师在对学生机试的时候发现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然后直接录用,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4.为数学建模教练组写1份1000-1500字的报告,提出建模队员选拔机制建议,帮助教练组提高建模队员选拔的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技术水平;逐次选优 一、问题的重述 现有18名队员准备参加竞赛,根据队员的能力和水平要选出9名优秀队员分别组成3个队,每个队3名队员去参加比赛。选拔队员主要考虑的条件依次为:笔试成绩、听课次数、思维敏捷、知识面和机试方面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的情况。每个队员的基本条件量化后如表。 假设所有队员的外部环境相同,竞赛中不考虑其它的随机因素,竞赛水平的发挥只取决于表中所给的各项条件,并且参赛队员都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现在的问题是: 1、在18名队员中选择9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 2、确定三个组队有较好的知识结构; 二、模型的假设

1、假设所有队员的外部环境相同,竞赛中不考虑其它的随机因素. 2、假设笔试成绩、听课次数、思维敏捷、知识面和机试方面的能力以及其他方面 的情况,这六项对队员对影响是占主要的.且影响程度是有所不同。 3、假设竞赛水平的发挥只取决于表中所给的各项条件,且认为表中测量的数据都是 客观公正的。 4、假设在组队后各队的发挥是相互独立对,不受其他组的影响。 5、假设参赛队员在正式比赛对过程中都能正常的发挥自己的水平. 6、假设组队后的整体水平由该队每项的最佳队员的指标表征. 三、符号的说明 x1:笔试成绩;x2:机试成绩;x3:思维敏捷;x4 :知识面;x5:听课次数;x6:其他情况。w1 ,w2 , w3, w4 , w5 , w6表示相应的权系数, y:Sj同学的综合成绩(j=1,2,3…15) j Y:第k组的平均成绩(k=1,2,3) k S1,S2……S15 :15名队员的编号 四、模型的分析、建立及求解 问题一: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抽象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2。观察事物的洞察力 3数学知识。.数学翻译表达能力,数学工具应用能力和软件应用能力?4。连续多次推理能力,和想象力?5.团队精神,团结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6创造性思维,创新实践能力 7。建模对象的知识.例如物理学,社会学等等。 8。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应用能力 9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建模的关键素质 自学能力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及意志力、数学应用能力,建模对象的知识。,团结合作能力和协调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创造性思维,判断力和洞察力。 如何考察

管理人员选拔数学建模

参赛队编号:066 赛题类型代码: B

管理人员招聘模型 摘要:本文建立了管理人员招聘分配的数学模型,并用Visual Studio 2013编写程序实现了对模型的求解。 对于不考虑应聘人员意愿的情况,应当量化应聘者的能力等级,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要求进行对照,再根据笔试和能力评分的综合成绩进行选拔和录用;对于考虑应聘人员的意愿情况,在第一种情况的基础上求出应聘人员的综合意愿,由“综合申报志愿”、“年薪的满意度(由应聘人员申报年薪与院部提供最高年薪之差决定)”和“用人院部的五项基本情况”给出,在选拔录用时需要兼顾应聘人员综合意愿和综合成绩,两者所占的影响有偏好系数确定。 上述两个情况问题的建模与求解过程类似,都包括定性概念的量化、各数据的归一化处理、各因素权重系数和偏好系数的确定。 使用本文中的两种方法检验模型,发现程序选拔出的人员符合院部要求,或符合人员自身需求。多次运行程序后,发现所选拔人员的一致性较高。 关键字:公务员招聘;权重系数;量化;层次分析法

管理人员招聘模型 1问题重述 某高等学校因工作需要,拟向社会公开招聘10名管理人员,根据学校规定:管理人员采用公开考试、严格考核的办法,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择优录用。 招聘程序分三步实施:公开考试(笔试)、面试考核、择优录取。 1.公开考试:凡是年龄不超过30周岁,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身体健康者均可报名参加考试,考试科目有:综合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测试三个部分,每科满分为100分,共300分。根据考试总分的高低排序按一定比例选择进入第二阶段的面试考核。 2.面试考核:共100人参加,面试考核主要考核应聘人员的知识面、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应变能力、表达能力这四项素质。按照一定的标准,面试专家组对每个应聘人员这四个方面都给出一个等级评分,从高到低分成A/B/C/D四个等级,具体结果见表1所示。 3. 择优录取:由招聘领导小组综合专家组的意见、笔初试成绩以及各用人院部需求确定录用名单,并分配到各用人院部。 目前, 公开考试(笔试)和面试考核已经结束,要求参赛者设计合理的择优录取方案。方案具体要求如下: 该单位拟将录用的10名人员安排到所属的8个院部,并且要求每个院部至少安排一名管理人员。这8个院部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五类:(1)行政管理、 (2)教师管理、(3)学生管理、(4)教务管理、(5)组织管理。见表2所示。 招聘领导小组在确定录用名单的过程中,本着公平、公开的原则,同时考虑录用人员的合理分配和使用,有利于发挥个人的特长和能力。招聘领导小组将10个用人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福利待遇、工作条件、劳动强度、晋升机会和学习深造机会以及所提供最高年薪等)和五类工作对聘用人员的具体条件的希望达到的要求都向所有应聘人员公布(见表2)。每一位参加面试人员都可以申报两个自己的工作类别志愿(见表1)。 根据不同情形,要求参赛者设计方案解决以下两个问题: (1)如果单位不考虑应聘人员的意愿,择优按需录用,设计一种录用分配方案; (2)在单位考虑应聘人员意愿和用人院部的希望要求的情况下,设计一种分配方案.

数学建模选拔队员

最佳数模队员的选拔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是考察参赛队员综合能力的一项重要赛事,如何选拔参加数学建模的队员使得各参赛队能发挥出最佳水品也就变得极为重要。 针对问题1,我们认为数学建模中有必要考查以下能力,数学基础,编程能力,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领导能力。为了对每项能力进行量化评估我们又确立了相应的指标。经过分析,最终确定了四层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是一个四层的结构体系,其中最高层为目标层,客观反映学生的数模竞争力水平;第二层为“准则层一”,即数学建模比赛中需要的几种能力;第三层为“准则层二”,它是影响各项能力的具体指标;第四层为方案层,其研究的对象是具体的学生个体。最后再通过层次分析法得出:培训、是否上过数模课、语言、毅力和领导能力这5项指标为数学建模的关键素质。 针对问题2,根据问题1中求得的数学建模中的5项关键素质,采用十分制对附表中的7项能力赋予相应的重要程度,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每一项能力的权重,我们将其转化为如何从33名队员中选出24名队员并且将其分为8个小组,使得其综合竞争力最大,建立了基于非线性规划的最佳组队模型。将整个队伍的最大竞争力作为目标函数,假设在每个队伍中均选取能力最强的队员的能力作为度量的指标,以及每个队员只能参加一个队等约束条件得出约束方程组。利用LINGO软件求出最佳组队方案,最后我们采用计算机编程模拟,利用计算机随机模拟出100种组队方案,并和通过最佳组队模型得出的组队方案相比较,发现最优组队模型算出的为竞争力最大的一种方案。 针对问题3,为了更好的选拔数学建模队员,我们加入了问题一中运用到的6个指标:是否参加过培训、是否上过数模课、语言表达能力、毅力、领导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而团队合作能力是综合3个队员的平均合作能力得到的。添加以上6个指标后更改约束方程组和目标函数得到非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 针对问题4,通过求解以上三个问题得出的具体度量指标以及组队最优化模型得出数模参赛队员的选拔及分组过程中应当注意的要点。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非线性规划计算机编程模拟非线性多目标规划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2011级信计《数学模型》课程论文 题目:出版社的资源配置问题 姓名:学号: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队员的选拔和组队问题 该模型解决了选拔数学建模参赛队员及确定最佳组队的问题。本文主要采用了层次分析法,并用计算机编程计算,在综合考虑15名队员个人的各项指标后,从中选出了9名优秀队员,又考虑到整队的技术水平,最终将挑出的9名队员分成三队,并建立了最佳组队的方案。具体在针对问题二选拔队员时,要全面考察了队员的六项指标,并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权重得到1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最后淘汰掉排名靠后的6 名队员。为了组成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整体技术水平最高,我加入了权重,并依次选出了数学成绩较好、计算机成绩较好及综合成绩较好的三名同学,而且在考虑组队的过程中,尽量让问题简化,按成绩优劣均分队员,使三组的总体技术水平相当。针对问题二,只要考虑计算机能力而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设置添加了一名队员S16。比较分析综合排名,S13的综合能力排第九,而S16的综合能力排在S13之后。如果直接选拔S16,队伍的总体水平下降。可见这种选拔方式,有可能影响队伍的总体水平,所以不可取。针对问题三,提出了建模队员选拔机制建议,帮助教练组提高建模队员选拔的效率和质量。 一、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由于竞赛场地、经费等原因,不是所有想参加竞赛的人都能被录用。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数学建模教练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年在参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有的学生言过其实,有的队员之间合作不默契,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成绩。参加数学建模需要的学生应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目前大多数高校选拔队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校内竞赛获奖情况,数学建模暑假培训班考勤记录,培训课程的考试成绩,学生个人简介,面试,老师和学生的推荐等,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队员。然后按照3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为了使得小组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一般总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得每个小组至少包含一位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各组

数学建模“如何进行人员分配”问题

数学建模竞赛试题 B题: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A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 司承接4个工 程项目,其中 2项是现场施工,分别在A地和B地,主要工作在现场完成;另外2项是工程设计,分别在C地和D地,主要工作在办公室完成。由于4个项目来源于不同客户,并且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各项目的合同对有关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要求 说明: (1)项目D,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必须是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员不能参加; (2)高级工程师相对稀少,而且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各项目客户对高级工程师的配备要求不能少于一定数目的限制。各项目对其他专业人员也有不同的限制或要求; (3)各项目客户对总人数都有限制; (4)由于C,D两项目是在办公室完成,所以每人每天有50元的管理费开支; 由于收费是按人工计算的,而且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 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应如何合理地分配现有的人员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受益最大? 题目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目录 一、问题重述 二、问题分析 三、问题假设

四、模型建立 五、模型求解 六、结果分析 七、模型评价 八、模型改进 一、问题重述 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科学,而人力资源管理最主要的任务是如何把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安排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以使企业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尤其是在人力资源稀缺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各人员的任务更是显得至关重要。接下来我们将要解决的就是一个企业人员分配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中,A建筑工程公司有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技术员等四种不同级别的工作人员,并且公司同时承接了A、B、C、D四个不同的工程项目。公司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的工资是固定不变的,各级别技术人员的数量也是一定的,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在各项目的收费标准也是一定的情况下,合理的安排现有的技术人员的任务,将使公司获得一个最大的利润。那么,为了获得最大收益,A公司到底应该如何把这四种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安排到四个不同的项目中去呢?本文中,我们将重点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问题分析 该问题的任务是,通过合理分配人员,使公司每天的直接收益最大。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对各项目所收取的费用,支出主要有两项:四种不同级别的技术人员的工资和项目期间的办公费用。公司的直接收益是总收入减去总支出。A公司对各个项目的不同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都高于对应技术人员的总支出费用。我们可以得出不同项目对应不同级别技术人员的利润表如下:

数学建模 人员疏散

数学建模 人员疏散 本题是由我和我的好哥们张勇还有我们区队的学委谢菲菲经过数个日夜的精心 准备而完成的,指导老师沈聪. 摘要 文章分析了大型建筑物内人员疏散的特点,结合我校1号教学楼的设定火灾场景人员的安全疏散,对该建筑物火灾中人员疏散的设计方案做出了初步评价, 得出了一种在人流密度较大的建筑物内,火灾中人员疏散时间的计算方法和疏 散过程中瓶颈现象的处理方法,并提出了采用距离控制疏散过程和瓶颈控制疏 散过程来分析和计算建筑物的人员疏散。 关键字 人员疏散流体模型距离控制疏散过程 问题的提出 教学楼人员疏散时间预测 学校的教学楼是一种人员非常集中的场所,而且具有较大的火灾荷载和较多的 起火因素,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及其烟气蔓延很快,容易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人员疏散问题的处理办法有较大的区别,结合1号教 学楼的结构形式,对教学楼的典型的火灾场景作了分析,分析该建筑物中人员 疏散设计的现状,提出一种人员疏散的基础,并对学校领导提出有益的见解建议。 前言 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人员安全疏散与人员的生命安全直接相关,疏散保证其中 的人员及时疏散到安全地带具有重要意义。火灾中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 于疏散到安全区域所用时间的长短,火灾中的人员安全疏散指的是在火灾烟气 尚未达到对人员构成危险的状态之前,将建筑物内的所有人员安全地疏散到安全 区域的行动。人员疏散时间在考虑建筑物结构和人员距离安全区域的远近等环 境因素的同时,还必须综合考虑处于火灾的紧急情况下,人员自然状况和人员 心理这是一个涉及建筑物结构、火灾发展过程和人员行为三种基本因素的复杂 问题。 随着性能化安全疏散设计技术的发展,世界各国都相继开展了疏散安全评估技 术的开发及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模型和程序),如英国的CRISP、EXODUS、STEPS、Simulex,美国的ELVAC、EVACNET4、EXIT89,HAZARDI,澳大利亚的EGRESSPRO、FIREWIND,加拿大的FIERA system 和日本的EVACS等,我国建筑、消防科研及教学单位也已开展了此项研究工作,并且相关的研究列入了国家“九五”及“十五”科技攻关课题。 一般地,疏散评估方法由火灾中烟气的性状预测和疏散预测两部分组成,烟气 性状预测就是预测烟气对疏散人员会造成影响的时间。众多火灾案例表明,火 灾烟气毒性、缺氧使人窒息以及辐射热是致人伤亡的主要因素。 其中烟气毒性是火灾中影响人员安全疏散和造成人员死亡的最主要因素,也就 是造成火灾危险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人员在CO浓度为4X10-3浓度下暴 露30分钟会致死。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数学建模队员选拔和组队问题 摘要 组队问题是历来数学建模的一大难题。本次建模中要解决的就是参赛队员 的选拔与组队的问题,在本次建立的模型中主要用到的是层次分析法,以及求权重的方法从而确定主成分因素。并且用Excel分析数据,Matlab编程,得到所需数据。 在问题一中,对于队员选拔的问题,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各项能力在综合评价中地位等同,按择优录取原则在Excel中用记权型法得到25名队员的综合排名,自然淘汰最后7名这两位队员。在模型二中,它采用的是层次分析法,将18个要选出参赛的队员作为目标层O,7个条件作为准则层C,20个队员作为方案层P. 再由成对比矩阵用Matlab计算确定各条件C1,C2,…,C6对上层因 素的权重,最后求出组合权向量. 在问题二上,在队员组队时,要使获奖机率最大,就模型一而言,按照队员的各能力素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重要性排序。在考虑重要性排序的情况下,给出问题1中18名队员的组队方案。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权重记权型法Excel分析数据MATLAB计算数据.

一、问题重述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是由教育部发起的18项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之一,目前已为广大大学生所熟悉。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和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鼓励广大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开拓知识面,培养创造精神及合作意识,推动大学数学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我校每年都会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参加此项赛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一年一度的竞赛活动中,任何一个参赛院校都会遇到如何选拔最优秀的队员和科学合理地组队问题,这本身就是一个最实际而且是首先需要解决的数学模型问题。 表1里给出了某年的已经选拔出来的学生相关信息,包括:校数学建模公选课成绩、数学建模校内赛名次、编程、创新、写作、专业能力的等级等。根据所给的信息,进行组队,每队三人,组队原则如下: 1)尽可能地三人中的善长项不要重复。 2)每个队伍中,如果善长项重复,至少一个人能胜任编程、创新、写作中 的一项。 根据如上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 1、按择优录取原则,在25名学生中,如何选择18名优秀队员参加竞赛; 2、给出问题1中18名队员,为了使获奖最大化,如何组队。 二、模型假设 1、假设问题1中环节(3)中各项能力在综合评价中地位等同;问题2中环节(3)中各能力素质在数学建模竞赛中的重要性重要性不同。 2、假设一等奖为9.0分,二等奖为8.0分,三等奖为7.0分,成功参赛奖为6.0分,A为9.0分,B为8.0分,C为7.0分,D为6.0分。 3、假设问题给出的数据均为可供分析的可靠数据,不存在错误数据。 4、假设每个队员在参赛以前接受相同的培训,相同的外部环境,在参赛过程中不考虑随机因素。 5、假设相各个队在参赛中之间相互独立,不互影响。 6、假设每个队员都能正常发挥如表中的水平。 三、符号说明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论文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 [摘要] 数学建模竞赛选拔,依据数学建模组队的要求,每队应具备较好的数学基础和良好的编程能力等综合实力,在此前提下合理分配队员。分别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秩和比(RSR)法,建立合理分配队员的数学模型,利用MATLAB,LONGO工具求出最优解。、 问题一:依据建模组队的要求,合理分配每个队员是关键,主要由团队精神、建模能力、编程能力、论文写作能力、思维敏捷以及数学知识等等,经过讨论分析,确定良好的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为主要参考因素。 问题二:在模型一中,根据表中所给15人的可参考信息,对队员的每一项素质进行加权,利用层次分析法选出综合素质好的前9名同学,然后利用0-1规划的相关知识对这9人进行合理分组。在模型二中,使用秩和比(RSR)法建立模型,主要考虑到此法不需要在事先对其进行赋权重,可以弥补层次分析法的不足。 问题三:利用问题二秩和比模型,代入其进行分析,计算求解后得出结论:指导老师在对学生机试的时候发现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然后直接录用,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这种做法是不可取。 问题四:根据前面三问中的分组的思路,我们通过层次分析法先从所有人中依据一种量化标准选出符合要求的高质量的同学,然后利用0-1变量进行规划,在根据实际问题的约束,对问题进行分析,然后可以得出高效率的分组。 [关键字]:层次分析法加权量化 RSR法 MATLAB LINGO 0 问题重述 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由于竞赛场地、经费等原因,不是所有想参加竞赛的人都能被录用。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数学建模教练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年在参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有的学生言过其实,有的队员之间合作不默契,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成绩。 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目前选拔队员主要考虑以下几个环节 数学建模培训课程的签到记录;数学建模的笔试成绩,上机操作,学生个人简介,面试,老师和学生的推荐等,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队员。然后按照3人一组分为若干小组,为了使得小组具有较好的知识结构,一般总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安排在一起,使得每个小组至少包含一位数学基础较好的同学、计算机编程能力强的同学。各组通过做题进行交流和磨合,合作比较好的保留,合作不好的进行调整。 下表列出了15个学生的部分信息,空白处为学生不愿意提供或未能了解的

数学建模研究生录取问题(人员调度)

2013年中北大学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题 B 研究生录取问题 摘要 本文将研究生录取问题和跟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问题分别转化成层次分析问题和线性规划中的0-1规划问题。首先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进入复试的学生进行差额录取,考虑所有可能的师生配对方案,根据总体满意度作为评价研究生复试招生合理性的指标,找到师生间的最佳配对方案,达到双向选择的目的。对于满意度量化中各种权值的具体赋值,我们利用层次分析中权值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法则进行了检验计算,使得每个最终配对方案的可信度达到最大。在比较各个方案的总体满意度大小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更能体现双向选择的录取方案。 关键词:集对分析层次分析法0-1 规划双向选择 一问题重述 某校某学科方向招收研究生指标是20人,达到复试线的是31个人,有关学生初试复试成绩见后面表格。导师中有3位教授(T1,T2,T3),7位副教授(T4,T5,T6,T7,T8,T9,T10),现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1. 根据初试和复试成绩,选拔20位学生。 2. 根据学生意愿,对导师和学生进行分配。其中教授T3今年只招2人,其余每位教授可招收3-4人,每位副教授可招收1-2人。 3. 近几年采用的导师分配办法是:先由每位教授根据学生意愿选择3人,再由每位副教授根据学生意愿选择1人;接下来根据学生意愿教授可以再选择1人,副教授再选择2人。 试提出评价研究生复试招生合理性的指标,并对上述方法予以评价。 4. 学校规定:各学科严格按照下达指标招生,不得超过;如果某学科不能完成今年的招生计划,明年的指标按照今年实际招生数量确定。但在近几年的招生中发现有以下问题:一是因面试时间短,面试效果不理想,个别不是很优秀的学生被录取;二是确定并录取名单后,有的学生拒绝录取,又到别的学校参加复试;三是有的学生9月份报到的时候,因找到工作,或对导师安排有意见或其它个人原因放弃读研机会,导致指标浪费。 试提出招生录取的改进方案,该方案对上述问题有一定考虑,并对该方案的利弊进行评价。 二模型的假设 1、在量化学生对导师的满意度时,学生把导师是否与自己的志愿一致看得最重要,在量化导师对学生的满意度时,导师把自己对学生的一轮选择看得最重要。 2、不考虑两个或多个导师带一个学生的情况。 三符号说明 四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研究生录取问题是通过双向选择更好地优化组织的人员结构,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中尚缺乏科学,可行的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我们知道,组织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人造系统,是由许多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要使它形成一个合理、有效的结构,必须将人员配置的方法建立在对构成组织的相关要素进行综合、系统分析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考虑到组织的人员结构是不同素质、不同能力的人在组织内各岗位上的分布状态。我们建模的思路是,以提高组织的整体效能(师生双方总的满意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

数学建模队员的选拔 摘要:一年一度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是高等院校的重要赛事。由于竞赛场地、经费等原因,不是所有想参加竞赛的人都能被录用。为了能够选拔出真正优秀的同学代表学校参加全国竞赛,数学建模教练组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是每年在参赛的时候还是有很多不如意之处:有的学生言过其实,有的队员之间合作不默契,影响了数学建模的成绩。数学建模需要学生具有较好的数学基础和必要的数学建模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和熟练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思维敏捷,对建立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数学建模培训课程的签到记录;数学建模的笔试成绩,上机操作,学生个人简介,面试,老师和学生的推荐等,通过这种方式选拔出队员。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给出各个同学的部分信息:

提出问题一: 根据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选拔数学建模队员要考察学生的哪些情况?哪些素质是数学建模的关键素质,如何进行考察? 问题分析: 根据所了解的数学建模知识,在选拔数学建模队员时应考察学生的数学基础以及必要的数学建模的知识、良好的编程能力以及熟练地使用数学软件的能力、较强的语言表述能力和写作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还要求队员思维敏捷、不怕苦不怕累、对数学模型有较好的悟性。 数学和思维敏捷是建模的关键,组队时,我们应该优先考虑有这方面才能的人。数学以及数学建模的知识可以通过学生的数学建模笔试成绩和数学竞赛获奖情况来考察,而思维敏捷能力主要通过对问题的反应来估量 提出问题二: 根据表中信息,建立建模队员选拔的数学模型,从中选出9位同学,并组成 3个队,使得这三个队具有良好的知识机构。 问题分析: 该问题就是在15名学生中剔除6名实力最弱的。由题意可知,该问题是半定量半定性、多因素的综合选优排序问题,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我们主要利用层次分析法,分别算出各指标对选择队员的权重,以及各队员对各指标的权重,然后综合考察每个队员的权重进行排名,最后剔除排名落后的六名学生。 提出问题三: 有的指导老师在对学生机试的时候发现一个计算机编程高手,然后直接录用,不再考察其它情况,这种做法是否可取。 问题分析: 我们在前一问的基础上进行假设,假设计算机是队员选拔的关键因素,设置添加了一名计算机高手S16。与其他队员综合排名作比较。通过结果确定直接录取而不考虑其他方面的做法是否可取。 二、基本假设

数学建模“教你如何进行人员分配”的问题

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A公司”是一家从事建筑工程的公司,现有41个专业技术人员,其结构和相应的工资水平分布如表1所示: 表1 人员结构及工资情况 目前,公司承接4个工程项目,其中2项是现场施工,分别在A地和B地,主要工作在现场完成;另外2项是工程设计,分别在C地和D地,主要工作在办公室完成。由于4个项目来源于不同客户,并且工作的难易程度不同,因此,各项目的合同对有关技术人员的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情况如表2: 表2 不同项目和各种人员的收费标准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各项目中必须保证专业人员结构符合客户的要求,具体情况如表3所示: 表3 各项目对专业技术人员结构的要求

说明: (1)项目D,由于技术要求较高,人员配备必须是助理工程师以上,技术员不能参加; (2)高级工程师相对稀少,而且是保证质量的关键,因此,各项目客户对高级工程师的配备要求不能少于一定数目的限制。各项目对其他专业人员也有不同的限制或要求; (3)各项目客户对总人数都有限制; (4)由于C,D两项目是在办公室完成,所以每人每天有50元的管理费开支; 由于收费是按人工计算的,而且4个项目总共同时最多需要的人数是10+16+11+18=55,多于公司现有人数41,应如何合理地分配现有的人员力量,使公司每天的直接受益最大?

2011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选拔赛 题目如何进行人员分配 摘要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公司进行人力资源分配的重要工作,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公司不只要对现有的人员进行任务分配,还要使公司的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科学的比例。本模型旨在为A建筑公司提供一个良好的人员分配方案,达到公司获利最大的目的,以及怎样在以后的人员招聘中使人力资源结构保持一个良好的比例。在公司现有的情况下,通过分析各种影响因素,排除掉一些不必要的干扰因素,运用整数线性规划和分支定界法的知识建立数学模型,并使用LINGO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得出公司人员分配的最佳方案。在对本模型优缺点评价之后,根据公司可能会采取临时招聘技术人员的情况,对模型进行了改进,通过模型计算,为公司提供了一个合理的人员招聘方案。 关键字:线性规划,人员分配,最大收益,LINGO软件 目录 一、问题重述 二、问题分析 三、问题假设 四、模型建立 五、模型求解 六、结果分析 七、模型评价 八、模型改进 九、附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