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李白_月下独酌_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

从李白_月下独酌_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
从李白_月下独酌_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

从李白_月下独酌_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txt 遇事潇洒一点,看世糊涂一点。相亲是经销,

恋爱叫直销,抛绣球招亲则为围标。没有准备请不要开始,没有能力请不要承诺。爱情这东

西,没得到可能是缺憾,不表白就会有遗憾,可是如果自不量力,就只能抱憾了。2005年9

第23卷第3期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2005

Vol.23 No.3

从李白《月下独酌》的英译看诗词翻译规律

崔素花, 杜耀文

(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通过对李白《月下独酌》不同英译本在形、意、神三个层面的比较分析, 表明诗歌在

某种程

度上说, 是不可译的, 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 但这种创造性移植也有一个原则, 即“力求近似”,

在形

式与意义近似的基础上做到神似; 文章旨在找出中诗英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关键词:中诗英译; 形式; 意义; 神韵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37(200503-0093-03

李白《月下独酌》共四首, 其中第一首脍炙人口,

别具神韵, 常为后人所吟诵。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

这首五言诗通过奇妙的想像, 生动的描写, 邀月

对饮, 以影为伴, 表达了诗人知音难觅, 孤独寂寥的

苦闷, 更是诗人怀才不遇, 政治抱负难以实现的郁闷

心情的宣泄。全文构思新颖, 音韵流畅, 豪放中暗含

凄凉, 是诗仙李白的一首佳作。中外多位译者曾将它

译为英文, 其中不乏成功的译作。本文拟从形、意、神

三个层面对不同的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以期从中

找出汉诗外译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一形式层面

综观古今中外译界, 对译诗形式颇多争议。对于

以诗译诗还是以散文译诗, 为求神似是否可以牺牲

形似等问题, 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李白《月下独酌》的众多英译本中就有许多不同的译法。

1. 诗行格式。原诗共十四句, 每两句表达一个完

整的意义, 不分节。多数的译者都译为十四行, 每两行一个完整意义, 不分节。有的译作与原作诗行格式却大相径庭, 如S. Obata的译文[1]为十八行, 分两节, 第一节十一行, 第二节七行, 原诗的一句有时译

为一行, 有时译为两行, 毫无规律可循。

2. 韵律节奏。原诗每句五字, 第四、六句以及第

十、十二、十四句分别押韵。有些译者极力使各行音节数一致并采用韵体译法, 如许渊冲、Herbert A. Giles 、W. A. P. Martin。许渊冲的译文[2]除四句为十一音节外, 每句十音节, 为抑扬格五音步, 与原诗

字数相同, 韵式为aabbccddeeddff 。Giles 的译文[1] 不但押尾韵而且押腹韵, 韵式均为aabbccddeeffgg,

并在腹韵的位置分为上下两行, 看得出在韵律上极为考究, 着实下了一番工夫。而S. Obata、Arthur Waley 、Amy Lowell等采用的是散体译法。

通过比较分析, 笔者认为, 在形式上, 许渊冲和Herbert A. Giles的译文最接近原文, 也最能体现

出中国唐诗的音韵美, 有助于汉语文化精华被世界所了解。而S. Obata、Arthur Waley、Amy Lowell 等采用了散体译法, 也有可取之处, 但即使译诗很美丽, 也不可称之为李白诗。诗之所以为诗就在于其特殊的韵律格式所赋予的美感, 没有这种美感也就不称为诗。形式对于诗歌来说尤为重要。译诗时, 固然不可过分拘泥于原文而因形害义, 如韵式、音节数不能苛求与原文一致, 但也不能因达不到形式的尽善尽美而放弃对形似的追求。总之, 在无损意和神的前提下, 笔者赞成译诗应力求形似。

(二意义层面

在这一层面, 笔者主要讨论各译本是否忠实再

现了原诗的意义以及所采用的方法。

“月下独酌”这一诗名,W. J. B. Fletcher、Her-

bert A. Giles和S. Obata分别将其意译为we

three 、last words, three with the moon and his shadow, 其他多数译者采用了直译法, 而且都用了drinking alone,一语中的, 诗人孤寂抑郁的心境不

言自明, 因为在中国独自饮酒往往与愁闷联系在一

起。Obata 点出了文中诗人所幻化出的两位游伴:月

和影, 但在渲染气氛, 突出主题方面要略输一筹, 而

且在题目中使用第三人称his, 与下文第一人称极不

协调, 有欠考虑。Giles 译为last words有故弄玄虚

之嫌。

“花间一壶酒,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

三人。”这四句为第一段, 写花、酒、人、月、影。“花间一壶酒”先营造出一种宜人的氛围, 然而“独酌无相

亲”却垫定了全诗的基调, 诗人眼下无人做伴, 只好

自饮自乐。继而诗人突发奇想举杯邀请明月, 加上相

伴的身影便幻出两位同伴, 呈现出一种看似热闹的

情景。这句“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因其独特的想

像而广为流传, 深被称道。在此多位译者用alone 来

翻译“独”字, “无相亲”的译法也大同小异, 如none

with me,no companion is mine,where' s a friend

with me to join, no friend is near等, 都比较准确传

达了原文的意思。许渊冲先生译为Amid the flow- ers, from a pot of wine,I drink alone beneath the bright moonshine.用alone 一词来囊括“独酌无相亲”所表达的意义, 而且为了与上句押韵, 采用移译的办法, 将下句出现的明月在上句译出, 也不失为良策, 既押韵, 又平衡了上下句的长度。对于第三、四句,Giles 的译文Then the moon sheds her rays on my goblet and me, And my shadow betrays we' re

a party of three!并未译出“举杯邀明月”一句; 而Martin 的译文[1]则用八行的篇幅, 给人以拖沓累赘之感, 失去了原诗的简约凝练, 而且译者采用意译的办法增加了许多个人的想像创造, 如Lo! She an- swers, and she brings my shadow on her silver wings, 李白的个性在这一译文中已荡然无存。“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 行乐须

及春。”这四句为第二部分, 是独酌的正式开始, “月既不解饮, 影徒随我身”表达诗人由于酒伴的不尽如

人意而再次感到失落悲凉, 但明月当空, 春光宜人, 又怎么忍心辜负眼前美景, 只好暂以月影为伴, 及时行乐。在其翻译中,Fletcher 的译文[1]出现三次误译。第一处将“不解”译为without a pause,第二处

将“及春”误译为until the spring come in,第三处将“影徒随我身”译为The shadow does what I begin

则完全译错了。Waley 将“徒”译为listless(懒散的, 倦怠的,Giles 译为must(必须都是极不正确的。

更令人费解的是Waley 将“暂伴月将影”译为Yet with the moon as friend and the shadow as slave, “暂”未译出,as slave不知从何而来。许渊冲的译文:The Moon does not know how to drink her share; In vain my Shadow follows me here and there. Together with them for the time I stay and make merry before spring' s spent away.则准确传

达了原诗的意思, 明显优于其他译文。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 醉后各

分散。永结无情游, 相期邈云汉。”这六句为第三部分, 诗人酒至半酣, 渐入佳境, 亦歌亦舞, 天上的月、

地上的影似乎也被感染, 随之起舞, 但半醉半醒中,

诗人仍不忘与月、影作出长久的约定。原文前四句对仗工整, 多数译本也竭力再现这一修辞, 如Giles 的See the moon与See my shadow对仗, While sober

I feel与While drunken I reel对仗。Waley 译为To the songs I sing the moon flickers her beams; In

the dance I weave my shadow tangles and breaks. While we were sober, three shared the fun; Now

we are drunk, each goes his way.这两位译者都很

好地再现了这四句诗文。许渊冲为整体押尾韵舍弃了部分修辞, 也属情有可原, 将“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乱”译为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to hear my song; My Shadow' s a mess while I dance along.对

最后两句的翻译, 争论主要在于“无情”二字上, 大多数译者略去不译, 笔者认为不妥, 因为这二字对于烘托原诗基调, 表现诗人心境极为重要。Waley 译为odd(奇怪的, 不寻常的、inanimate(无生命的, 无生

气的,Lowell 译为without intention(无目的地,

都与原诗意思不符。只有Fletcher 将其译为love-

less, 最为贴切。

综观各译本, 在意思的传达上, 多数译者都较忠

实于原作, 但都难免有一些误译、漏译或增译。误译

一般由对原文的误解引起, 应该通过潜心细致的研

究尽量避免。而漏译或增译有时是为了满足形式或

其他要求, 笔者认为应持宽容的态度, 客观评价其取

舍的优劣, 因为不少译作正是由于恰到好处的漏译

或增译而平添许多色彩, 但做到恰到好处要求译者

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深厚的文学底蕴, 由此, 译事之

不易也可见一斑。诸多译者中,Martin 的译作应称

为拟作, 实际上是一种创作而不是翻译。笔者认为对

源语作者和译语读者都是不负责任的。

94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3卷(三神韵层面所谓神韵, 笔者指的是全诗的风格和总的意境。

赫伯特·库欣·托尔曼(Herbert Cushing Tolman

在其著作《翻译艺术》(Art of Translation中表明,

只有重现原作在词汇、词序和修辞上的特色, 译作才

能重现原作的风格[3]。对于译诗来说, 只有重现原作

在韵律格式、词汇意义、修辞手段上的特色, 译作才

能完美重现原作的风格。

在《月下独酌》的各英译本中, 通过以上对形式、

意义的分析, 笔者认为许渊冲先生的译文最贴近原诗, 因此也最能体现原诗风格和意境。而从Martin

的译文中已全然找不到诗仙李白的影子, 将一首略

显凄凉的作品用明快欢愉的笔调来译, 使用了许多

诸如merry 、festive 、flying 、clear 等渲染欢快气氛的词语, 原诗的神韵丧失殆尽。

当然要做到面面俱到, 可以说是不可能的, 正如

雅各布森、卞之琳等众多学者所持观点, 诗歌是不可译的, 只能是创造性的移植[4]。但创造也要有一个原则, 那就是“力求近似”。神韵的近似有赖于形式和意义的近似, 特别是像诗歌这种具有特定韵律格式的

文学形式, 更是如此。因此笔者不赞同译诗时求神似而舍形似的做法, 而应当着眼于形式、意义的近似, 在此基础上, 才可能做到神似。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中诗英译比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12.

[2] 许渊冲. 唐诗三百首新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

版公司,1988.11.

[3] 许钧.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2.9.

[4] 古苍梧. 诗人卞之琳谈诗与翻译[A].诗词翻译的艺

术[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7.11.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Li Bai's

Poem Drinking Alone by Moonlight

CUI Su-hua,DU Yao-wen

(College of Art&law of TYUT,Taiyuan Shanxi030024,China

Abstract:Aiming at finding the basic law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poem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 by making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English versions of Li Bai' s poem Drinking

Alone by Moonlight from three levels-form, meaning and spirit, the author of this paper achieved

the conclusion that poems can only be transplanted creatively, under the guide of the principle-

maximal approximation, which means achieving maximal spirit approximation on the basis of ap-

proximation in form and meaning.

Key words:poem translation from Chinese into English;form;meaning;spirit(编辑:赵树庆

(上接第92页

参考文献:

[1] 范建萍. 高校档案工作的现代化[J].山西高教研究,

1993,(4:47-48.

[2] 周振朝. 高校系级教学档案管理工作初探[J].山西大

学学报(哲社版,1999,(1:105-106.

[3] 滕野杏. 论高等院校教学档案的特点与管理[J].解放

军外语学院学报,1998,(3:37.

[4] 黄小斯. 高校教学档案的内容、特点与管理方法[J].集

美航海学院学报,1998,(2:29.

201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练习题:李白

2019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翻译练习题库 英语练习题:李白 李白是唐朝(the Tang Dynasty)的诗人。他和他的朋友杜甫是唐代中期中国诗歌繁盛时期最杰出的两位人物。他一生四处游历,写下了大约1000首诗篇。这些诗堪称是赞美友情、享受大自然和饮酒作乐的模板。他的诗浪漫、豪迈,想象力丰富。作为一个浪漫主义天才,李白把中国的传统诗歌形式推向了一个新的离度,对后世的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译文 Li Bai was a famous poet in the Tang Dynasty. He and his friend Du Fu were the two most prominent figures in the flourishing of Chinese poetry in the mid-Tang Dynasty. He traveled around the country in his lifetime, composing about 1,000 pieces of poems which were models for celebrating the friendship, appreciating the nature and the joys of drinking wine. His poems are romantic with heroic style and rich imagination. As a romantic genius, Li Bai took traditional poetic forms to a new height and 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poems of the future generation. 表达难点 1.第2句中的定语“唐代中期中国诗歌繁盛时期”的中心词是“繁盛时期”(in the flourishing),“中国诗歌”是其定语,用介词短语of Chinese poetry来表达,时间范围较大的“唐代中期”(in the mid-Tang Dynasty)置于句末。 2.第3句中的“写下了大约1000首诗篇”用分词短语composing about 1,000 pieces of poems来表达,作状语。后一句以“这些诗”为主语,跟前一句关联较大,故将其处理成修饰前一句poems的定语从句,用 which引导。 3.第5句“他的诗浪漫、豪迈,想象力丰富”是中文的无动词句。翻译时,把“他的诗浪漫”转换为主干(his poems are romantic),将“豪迈,想象力丰富”转换为状语,用介词短语with heroic style and rich imagination来表达。 4.最后一句可直译成并列结构,“推向……高度”用take…to a height来表达,“对……产生深远的影响”则用exerted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il…的表达方式。

行路难其一李白 逐句理解

行路难其一李白逐句理解: (1)诗的前四句写朋友出于对李白的深挚友谊,出于对这样一位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之送行"嗜酒见天真"的李白,要是在平时,因为这琼浆佳肴,再加上朋友的一片盛情,必定是会"一饮三百杯"的然而,这一次他端起酒杯,却又把酒杯推开了;拿起筷子,却又把筷子撂下了他离开座席,拔下宝剑,举目四顾,心绪茫然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作,形象地显示了内心的苦闷抑郁,感情的激荡变化 (2)接着两句紧承"心茫然",正面写"行路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的生活道路上的艰巨险阻,具有比兴的象征想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又给诗人增加了信心李白本是个积极用世的人,他才高志大,很想象管仲、张良、诸葛亮等历史上杰出人物同样,干一番宏大的事业,可是受诏入京后,皇帝却没有重用,而且受到权臣的谗毁排挤,被"赐金放还",变相撵出了长安,这不正像遇到冰塞黄河,雪拥太行吗?但是李白并不是那种软弱性格的人,从"拔剑四顾"开始,就暗示不甘心颓放,而要接续追求"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遽然想到两位开始在政治上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一位是吕尚,九十岁在磻溪钓鱼,得遇文王;一位是伊尹,在受汤聘前曾经梦见自己乘舟绕日月而过"垂钓碧溪""乘舟梦日"的典故,表达自己有朝一日能像古人同样,为者信任重用,建立一番伟业的信心(3)这四句节奏短促,重复感叹过去自己那坎坷不平的人的生活道路,表现出进退失据而又不甘心自弃,接续摸索寻求出路的庞大心理 (4)最后两句诗人唱出了充满信心与展望的强音 李白毕竟是盛唐的大诗人,他悲而不伤,那积极用世的强烈要求终于使他摆脱了岔路彷徨的苦闷他相信只管前路停滞重重,但仍将会某天,乘长风破万里浪,挂上云帆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诗人用"长风破浪"比喻其宏伟抱负,接以"会有时",必定这一抱负有施展的时候其坚定的信念,不屈的精神,表现得何等豪爽、直爽! "直挂云帆济沧海"由乘长风破万里浪推演而来,创造出1个雄浑阔大的意象,融入了诗人"首相天下",大济苍生的宏伟蓝图 . 这首诗一共十四句,八十二个字,在七言歌行中只能算是短篇,但它跳荡纵横,具有长篇的气势格局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它百步九折地揭示了诗人感情的激荡起伏、庞大变化诗的一开头,"金樽琼浆","玉盘珍羞",让人感觉似乎是1个欢乐的宴会,但紧接着"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了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中间四句,刚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又恍然神游千载之上,好像看到了吕尚、伊尹由微贱而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遽变化交替"行路难,行路难,多岔路,今安在?"四句节奏短促、跳跃,完全是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逼肖地传达出进退失据而又要接续摸索追求的庞大心理结尾二句,经过前面的重复回旋以后,境界顿开,唱出了昂扬乐观的调子,相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通过这样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既充分显示了暗中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超过常人的力量量这首诗在题材、表现手法上都受到鲍照《拟行路难》的影响,但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两人的诗,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封建者对人才的压制,而因为时代和诗人精神气质方面的原因,李诗却揭示得更加深刻强烈,同时还表现了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和顽强地对峙理想的品格因而,和鲍作相比,李诗的思想境界就显得更高 名句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不管前路停滞重重,但诗人相信自己总会某天高挂云帆,乘风破浪,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这是一种积极的追求,乐观的自信 现在常用这两句诗表达自己有宏大的理想包袱和实现理想抱负的坚定的信念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李白《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原文及翻译 《蜀道难》,是中国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代表作品。全诗二百九十四字,以山川之险言蜀道之难,给人以回肠荡气之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浪漫气质和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诗中诸多的画面此隐彼现,无论是山之高,水之急,河山之改观,林木之荒寂,连峰绝壁之险,皆有逼人之势,其气象之宏伟,其境界之阔大,确非他人可及。正如清代诗评家沈德潜所盛称:“笔势纵横,如虬飞蠖动,起雷霆于指顾之间。” 噫吁嚱!,危呼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始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猿猱欲度愁攀缘。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石冰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呼来哉。 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 磨牙吮血,杀人如麻。 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 注解 1、蚕丛、鱼凫:都是传说中古蜀国国王。古代的蜀国本与中原不通,至秦惠王灭蜀(公元前三一六),始与中原相通。 2、太白:山名,又名太乙山,秦岭主峰,在今陕西周至、太白县一带。旧说因其冬夏积雪,故名。太白山在当进京城长安之西,故云“西当太白”。 3、鸟道:极言山路险窄,仅能容鸟飞过。 4、地崩句:相传秦惠王嫁五美女与蜀,蜀遣五个力士迎之,回到梓潼,见一大蛇入穴中,五人引其尾使出;结果山崩,五人皆被压死,五女上山化为石。 5、六龙回日:相传太阳神乘车,羲和驾六龙而驶之。此指高标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月下独酌·李白|注释|翻译|赏析|讲解 【作品简介】 《月下独酌》由李白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原文】 《月下独酌》 作者:李白 其一[1] 花间一壶酒,独酌⑴无相亲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⑶。月既⑷不解饮,影徒⑸随我身。暂伴月将⑹影,行乐须及春⑺。

我歌月徘徊⑻,我舞影零乱⑼。 醒时同交欢⑽,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⑾,相期⑿邈⒀云汉⒁。 其二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其三 三月咸阳城,千花昼如锦。 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 穷通与修短,造化夙所禀。 一樽齐死生,万事固难审。 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 其四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注解】: ⑴酌:饮酒。独酌:一个人饮酒。 ⑵无相亲:没有亲近的人 ⑶“举杯”两句:这两句说,我举起酒杯招引明月共饮,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恰合成三人。一说月下人影、酒中人影和我为三人。成三人:明月和我以及我的影子恰好合成三人。 ⑷既:且。不解饮:不会喝酒 ⑸徒:徒然,白白的。徒:空。 ⑹将:和 ⑺及春:趁着春光明媚之时。 ⑻月徘徊:明月随我来回移动。 ⑼影零乱:因起舞而身影纷乱。 ⑽交欢:一起欢乐。 ⑾无情游:忘却世情的交游。

月下独酌的英译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解释: 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 DRINKING ALONE WITH THE MOON Li Bai (Ying Sun译) From a wine pot amidst the flowers, I drink alone without partners. To invite the moon I raise my cup. We're three, as my shadow shows up. Alas, the moon doesn't drink. My shadow follows but doesn't think. Still for now I have these friends, To cheer me up until the spring ends. I sing; the moon wanders. I dance; the shadow scatters. Awake, together we have fun. Drunk, separately we're gone. Let's be boon companions forever, Pledging, in heaven, we'll be together. Drinking Alone under the Moon 许渊冲 Amid the flowers, from a pot of wine I drink alone beneath the bright moonshine, I raise my cup to invite the Moon who blends Her light with my Shadow and we’re three friends. The Moon does not know how to drink her share; In vain my Shadow follows me here and there. Together with them for the time I stay And make merry before spring’s spent away. I sing and the Moon lingers to hear my song; My Shadow’s a mess while I dance along. Sober, we three remain cheerful and gay; Drunken, we part and each may go his way. Our friendship will outshine all earthly love, Next time we’ll meet beyond the stars above. Last Words By Li Bai Herbert A· Giles An arbor of flowers and a kettle of wine: Alas! in the bowers no companion is mine. Then the moon sheds her rays on my goblet and me. And my shadow betrays we’re a party of three! Thou’s the moon cannot swallow her share of the grog, And my shadow must follow wherever I joy, Yet their friendship I’ll borrow and gaily carouse, And laugh away sorrow while spring-time allows. See the moon --- how she glances response to my song; See my shadow --- it dances so lightly along! While sober I feel, you are both my good friends; While drunken I reel, our companionship ends, But we’ll soon have a greeting without a goodbye, At our next merry meeting away in the sky.

唐才子传 李白翻译

李白,字太白,崤山以东人氏。母亲梦见长庚星就生下了他,因而就以此给李白起名字。李白十岁时就通晓五经,他自己梦见笔头长出花来,此后他天赋过人,才华横溢。李白喜欢纵横之术,练习剑术为打抱不平,他不看重钱财,乐于施舍。又客居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住在徂徕山中,天天设酒痛饮,号称“竹溪六逸”。天宝初年,李白从蜀中来到京城长安,当时他的本领尚未施展,就把自己所作的诗歌献给贺知章看,贺知章读到《蜀道难》一诗时,感叹地对李白说:“你啊,是被贬谪到人间的仙人。”于是,解下自己身上的金龟饰物来换酒,(与李白)整天相互欢乐,还在玄宗面前推荐了李白。玄宗在金銮殿召见了李白,与他谈论时局国政,李白献上颂文一篇,皇上很高兴,赐给他饭食,并亲手为他调匀肉汤,降旨命李白为翰林供奉。李白曾在皇上面前大醉,起草诏书,让高力士为他脱靴。高力士以此为羞辱,就指摘李白《清平调》中引用的赵飞燕的典故,用来激怒杨贵妃,每当玄宗要授官给李白时,杨贵妃总要阻止。李白更加高傲放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李琎、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并称为“饮酒八仙人”。后来他恳求回乡,玄宗赏赐给他黄金,下诏让他回家。李白云游四方,打算登华山,带着醉意跨在驴身上,路过县街门,县令不认识李白,十分生气,派人把李白带到公堂上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这样无礼!”李白在供词中不写姓名,只写:“呕吐后曾让皇上用手巾擦嘴,吃饭时皇上亲手为我调匀肉汤,写字时杨贵妃捧着砚台,高力士帮着脱靴。在天子殿门前尚许我纵马奔驰,华阴县衙门口,却不能骑驴而过?”县令看了,又惊又愧,忙行礼道歉说:“不知道是翰林学士来到此地。”李白大笑着扬长而去。李白曾与崔宗之一起坐船从采石矶到金陵,他身穿宫中特制的绸袍坐在船上,旁若无人。安禄山叛乱时,玄宗避难蜀中,永王李璘统管东南地区,李白当时高卧隐居于庐山之上,被李璘招聘为军中幕僚。后来李璘起兵造反,李白潜逃回到彭泽。李璘失败后,李白受牵连关在浔阳的监狱中。当初,李白漫游到并州,见到郭子仪,感到此人非同寻常,曾解救过郭子仪的死罪。到这时,郭子仪向朝廷申请解除自己的官爵来赎免李白的死罪,于是皇上下旨把李白改判为流放夜郎。李白晚年喜欢黄帝、老子的道家学说,在牛渚矶泛舟,带着醉意捕捉月亮,就沉到水底去了。当初,李白喜欢谢家青山,如今他的墓还在那里。李白著有文集二十卷,流行于世。有人说,李白,是西凉武昭王李暠的第九代玄孙。 14.根据全文概况“柴禾”在文中的含义(5分) 【解析】本题考查形象的含义、理解文章的能力。“柴禾”形象在文中的含义是丰富的,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首先要弄清本文采用了象征手法,以“柴禾”来象征家力;其次要找出“物”与人的联系点,比如“柴禾”是生活物资,家的一部分。在其背后隐涵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精神寄托。答案示例:生活物资,家力象征,家的一部分,传统生活方式,精神寄托。 15.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什么内容?这些内容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6分)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概括内容的能力,以及表达效果。首先要弄清本文第3自然段主要叙述了的内容,然后在思考在全文中的作用。因为文章中间,故考虑呼应、铺垫等方面作用。答案示例:内容:主要叙述了我家柴垛积累过程。作用:通过叙述父子兄弟辛勤积累柴垛的过程,赋予柴垛物质以外的意义,既承接上文“柴垛是家力的象征”,又与后文“我们在心里需要他们”呼应,并为柴火在今后的生活中的巨大变化做铺垫。 16.第6自然段的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句子表达技巧——修辞手法运用鉴赏的能力。该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极富情感的三个细节描写,层层渲染,再现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感情变化和感受。答案示例: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火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火

《行路难(其一)》李白 阅读练习及答案 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题汇总(附答案)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福州市质检题) 二、阅读(70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4-5题。(6 分)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淏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一首乐府古题,李白在诗中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情怀,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 B.诗的开头两句用夸张的笔法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被赏识的愉悦心情。 C.“闲来'两句运用典故,诗人期望有朝一日得到明君重用,宏伟的抱负得以施展。 D.这首诗是以浪漫的笔法来书写作者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的。 5.诗的最后两句是诗人唱出的最强音,历来被人们广泛引用。请说说为什么人们在身处逆境,失意苦闷时常常引用它来自我励志? (3 分) 答案: (一) (6分) 4. (3分) B 5. (3 分)因为这两句诗体现出一种奋发振作、一往无前的精神,以及相信理想终会实现的乐观与自信。(意思对即可) 《行路难(其一)》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眉山市市质检题)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诗人在写行路难时,用“”、“”(各限填三个字)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具有比兴的意味。(2分)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自古为人称道,请说说此句运用了何种写作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2分

从目的论看唐诗英译_以_月下独酌_为例_胡筱颖

从目的论看唐诗英译 ———以《月下独酌》为例 胡筱颖 [摘要]英语国家对唐诗的译介一直呈繁荣上升的趋势,二战后更是如此。各种版本的唐诗英译各具特色。本文试图通过翻译目的功能学派理论,用细读的方法,对同一首唐诗的不同英译本做出对比分析,旨在揭示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翻译方法以及最终译品的影响。 [关键词]目的论;唐诗;英译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26(2011)11—0201—04 作者简介:胡筱颖(1978-),女,四川成都人,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及实践,外语教学研究。四川成都610016 唐诗不仅是中国诗歌发展的巅峰,同时是中国文学的重要遗产,其作为世界文学璀璨的明珠一直吸引着一代代的诗人、学者和翻译家。他们纷纷致力于将唐诗译成本国语言,以期将唐诗的魅力呈现给本国读者。上溯至16世纪末,英国汉学家已经开始翻译唐诗。时至今天,英美已经出现大量的选题不同,特色各异,风格不同的唐诗英译版本。本文从翻译目的功能学派理论着手,通过《月下独酌》四个典型英译本的平行文本对比分析,探究不同的翻译目的导致翻译策略、翻译方法差异以及不同译本的特点。 一、翻译目的功能理论 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skopos the-ory)兴起于德国。Skopos是希腊语,意为“目的”。其代表人物有凯瑟琳娜·赖斯(Katharina Reiss),汉斯·弗米尔(Hans J.Vermeer),克里斯汀娜·诺德(Christiane Nord)。 目的论的核心观点是翻译是人类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行为,凡是行为皆有目的(purpose)的,翻译行为也不例外,同样是为达到某种目的或目标,要在译语体系中产生结果和影响。翻译这项具体的活动是以源语文本(source text)作为行动的基础,译文文本在译语文化体系中所承担的功能(func-tion)为目的,译品(translatum)为行动结果的。在这个翻译活动中,译者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是取决于翻译的发起者(客户、委托人或者译者本身)的意图(intention)。翻译发起者所要求的译文文本所要达到的目的,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文文本的使用者以及使用者的环境和文化背景。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从源文化到译语文化的一个连续体,两者之间的任何对应方式都是可能的翻译。”[1](P.257)也就是说,目的论将翻译定义为在一定的文化语境中进行的跨文化交际,允许一个源文本根据不同翻译目的需要产生多个不同的译本。 1.翻译目的论的三层意义 (1)翻译过程,即翻译过程中译者的目的,比如说为了谋生;(2)翻译结果,即译语境中译品的功能,比如说为了启发读者;(3)翻译方式,即使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式的意图,比如说为了增加译文在译入语中的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而采用归化策略(domestication)和意译方法。换言之,翻译行为目的是由多个方面的因素组成的,翻译目的这个概念是包括了文本功能、译者自身的意图、社会文化以及语言载体的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体现。翻译作为一种特殊行为,在整体行为的“目的”层面下,译者自身的意图、文本的功能及文本的类型、语言的功能差异以及决定具体翻译行为的诸多外部环境等共同构成了翻译这种行为的动机性因素。这些动机性因素直接影响着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影响着整个翻译过程并影响最终的译文效果。 2.翻译目的论三个原则 目的法则(skopos)、连贯法则(coherence)和忠实法则(loyalty)。作为目的论的第一原则,目的法则指翻译取决于译文文本的预期目的。连贯法则是指译文文本必须能让读者能够读懂,符合语

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

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 诗歌是文学形式最精练的浓缩。它用其独特的风格向读者传递思想和情感,以触动读者的感情。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的浓缩,有着其独特的特点。下面是带来的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欢迎阅读! 李白 长相思之二 日色已尽花含烟,月明欲素愁不眠。 赵瑟初停凤凰柱,蜀琴欲奏鸳鸯弦。 此曲有意无人传,愿随春风寄燕然。 忆君迢迢隔青天,昔日横波目, 今成流泪泉。 不信妾肠断,归来看取明镜前。 Folk-song-styled-verse Li Bai ENDLESS YEARNING II "The sun has set, and a mist is in the flowers; And the moon grows very white and people sad and sleepless. A Zhao harp has just been laid mute on its phoenix holder,

And a Shu lute begins to sound its mandarin-duck strings.... Since nobody can bear to you the burden of my song, Would that it might follow the spring wind to Yanran Mountain. I think of you far away, beyond the blue sky, And my eyes that once were sparkling Are now a well of tears. ...Oh, if ever you should doubt this aching of my heart, Here in my bright mirror come back and look at me!" 李白的诗英文翻译欣赏篇二李白 行路难之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 行路难! 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Folk-song-styled-verse Li Bai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赏析·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这首诗大概写于天宝初李白在长安时,因为当时他政治理想没有实现,所以,心中郁闷孤寂,借这首诗一发心中的抑郁之情。《月下独酌》有四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诗人在首句描绘了一幅独饮的画面,为整首诗提供了一个背景。在花丛间摆放着一壶美酒,这是一个

很优美的环境,如果此时两三个好友相邀在这里谈笑欢饮该是很惬意的事情,但是一个“独”字,遏制了这种可能,诗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闷酒,这美丽的景色反衬了诗人孤独的身影,诗人越发显得孤单。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虽然自己形单影只,但是诗人并不甘心这样寂寞地独饮,他看到了天空的明月,还有自己的影子,这样再叫上自己,那么不就是三个人了吗?此句一出顿时打破了开场单调孤寂的氛围,场面变得热闹起来。这里诗人想象奇妙,立意新颖,且又自然合理。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虽然诗人盛情邀请明月和自己一起饮酒,但是,月亮毕竟是不懂酒的,而影子也只是空随诗人,不会饮酒。诗人写到这里又让人心中为之一紧,这该怎么办呢?也许写到这里诗人可能会陷入孤独愁苦的情绪吧,但是,没有。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诗人豁达写就一笔,暂且让它们陪我喝酒,在这春暖花开的时节,及时行乐吧。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诗人饮酒渐渐进入醉态,开始载

歌载舞起来,诗人歌唱时,看到月亮在天空中徘徊不去,好像倾听着他的歌声。身舞影动,因为诗人在酒醉中舞姿很不规范,所以,在月光下诗人的影子也变得零乱,在模糊中好像诗人在和影子一起跳舞,这是多么热闹的场面啊。诗人一个人自娱自乐,把酒言欢,竟然好似比和他人共同饮酒更加欢快、热闹,从中可见诗人旷达的心胸。“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诗人醒时和明月、影子欢娱,非常快乐。待到自己酩酊大醉,停下来的时候,月光和身影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这四句中,诗人与月亮、影子好像相交多年的老友。无情的月亮和影子在这里却变得满含深情。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最后,诗人真诚地和明月、身影表白要永结无情游,约定在银河相见。诗人不忍和它们分离,于是诗人想到这个“无情游”,无情游就是忘掉世间的利害,忘掉自身的存在,也忘掉他人的存在,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样诗人就永远和月亮、身影不再分离了。诗人和月亮、影子共同去银河过逍遥自在的快乐生活,这是何等的自由、逍遥啊。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翻译及赏析

月下独酌四首原文I翻译及赏析 创作背 这首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时在长安,正处于官场失意之时。此诗题下,两宋本、缪本俱注长安二字,意谓这四首诗作于长安。当时李白政治理想不能实现,心情是孤寂苦闷的。但他面对黑暗现实,没有沉沦,没有同流合污,而是追求自由,向往光明,因有此作。 文学 这组诗共四首,以第一首流传最广。第一首诗写由政治失意而产生的一种孤寂忧愁的情怀。诗中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此诗背景是间,道具是一壶酒,登场角色只是他自己一个人,动作是独酌,加上无相亲三个字,场面单调得很。于是诗人忽发奇想,把天边的明月,和月光下自己的影子,拉了过来,连自己在内,化成了三个人,举杯共酌,冷清清的场面,顿觉热闹起来。然而月不解饮,影徒随身,仍归孤独。因而自第五句至第八句,从月影上发议论,点出行乐及春的题意。最后六句为第三段,写诗人执意与月光和身影永结无情之游,并相约在邈远的天上仙境重见。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一种由独而不独,由不独而独,再由独而不独的

复杂情感。全诗以独白的形式,自立自破,自破自立,诗情波澜起伏而又纯乎天籁,因此一直为后人传诵。 第二首诗通篇议论,堪称是一篇爱酒辩。开头从天地爱酒说起。以天上酒星、地上酒泉,说明天地也爱酒,再得出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的结论。接着论人。人中有圣贤,圣贤也爱酒,则常人之爱酒自不在话下。这是李白为自己爱酒寻找借口,诗中说: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又以贬低神仙来突出饮酒。从圣贤到神仙,结论是爱酒不但有理,而且有益。最后将饮酒提高到最高境界:通于大道,合乎自然,并且酒中之趣的不可言传的。此诗通篇说理,其实其宗旨不在明理,而在抒情,即以说理的方式抒情。这不合逻辑的议论,恰恰十分有趣而深刻地抒发了诗人的情怀,诗人的爱酒,只是对政治上失意的自我排遣。他的酒中趣,正是这种难以言传的情怀。 第三首诗开头写诗人因忧愁不能乐游,所以说谁能春独愁,对此径须饮,诗人希望从酒中得到宽慰。接着诗人从人生观的角度加以解释,在精神上寻求慰藉,并得出此乐最为甚的结论。诗中说的基本是旷达乐观的话,但谁能春独愁一语,便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失意悲观情绪。旷达乐观的话,都只是强自宽慰。不止不行,不塞不流。强自宽慰的结果往往是如塞川流,其流弥激。当一个人在痛苦至极的时候发出一声狂笑,人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其内心的极度痛苦;而李白在失意愁寂难以排遣的时候,发出醉言不知有吾身,此乐最为甚时, 读者同样可以从这个乐字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以旷达写牢骚,以欢乐写愁苦,是此诗艺术表现的主要特色,也是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李白诗歌《行路难·其一》的赏析

李白诗歌《行路难·其一》的赏析 著名学者余光中称赞李白“秀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可见李白在诗歌创作史上的至高地位,他代表了盛唐诗作的高峰,诗歌豪放飘逸,充满盛唐气象。下面我将对他的名篇《行路难·其一》进行赏析。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从诗歌的内容上进行分析,诗中开篇“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给我们展示的是一个欢乐的盛宴场面,金杯里装的是每斗价值十千的名酒,玉盘中盛的精美菜肴,收费万钱。“金”、“玉”两字从器具上描写,连装酒盛菜的器具都如此奢华,侧面突出了宴席的盛大。

“千”、“万”两个数字,更是直接点明朋友为诗人设下的宴会之盛大,朋友出于对李白这样一位伟大天才被弃置的惋惜,于是不惜金钱,设下盛宴为他饯行,表现了朋友间的真挚友情,更是诗人内心的一种自嘲。实质上这句也是为下句埋下伏笔。“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这句与上一句形成反衬,盛宴如此奢华,“停杯投箸”、“拔剑四顾”两个细节就显示诗人感情波涛的强烈冲击,他食不下咽,表现了他的悲愤心情,朋友设下的酒宴再盛大,也消解不了他因为在政治上遭遇的黑暗,实现不了内心抱负的苦闷和失意。诗人面对山珍海味和醇香美酒却“停杯投箸”,拿起剑悲愤地望向四周,心一片茫然。这一句写的非常生动,像洪水般把内心的愤懑奔泻出来,而且极其具有画面感,为我们描写了诗人因为失意无心饮食,站起来拿着手中的剑四处张望却漫无目的的情景,为我们提供一个想象的空间。接下去两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写诗人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李白《月下独酌》赏析 月下独酌·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赏析一】 李白的五言古诗创作的题材非常广泛,风格也是多姿多彩的,前面我们介绍了两首他学习乐府民歌写的《长相思》和《长干行》,而这首《月下独酌》则完全是李白飘逸风神和浪漫诗风以及个人精神世界的充分展示。全诗一共十四句,前八句平声韵,后六句仄声韵。就五言古诗这一体裁来说,《月下独酌》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其中却饱含了一颗孤独、寂寞心灵的追求与向往。这首诗通篇的出场人物只有李白自己一个人,却通过独白的方式,在心灵的深处掀起了一层又一层的感情波澜,既跌宕起伏又率性天然,历来被认为是李白诗歌的激情代表之作。 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在诗的一开始,我们的诗人是处在花间月下、一个非常宜人的环境之中,"花间一壶酒",花丛之中,一壶美酒,开怀畅饮,一醉

方休。可是出乎意料的是,这花丛,这美酒,却反而使得李白心情不畅,原因何在是因为"独酌无相亲"!李白有一句名言,可以作为此诗的注脚,"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有了志同道合的"幽人"相伴,方可在花间同赴醉乡,尽情分享饮酒的无穷乐趣。可是眼下却无人作伴,要独自一人喝了。但他灵机一动,又为自己创造出一个全新的境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从落落寡合的"无相亲"到谈笑风生的"成三人",李白是在一举手、一投足间完成的,你看他,一举杯,明月成伴,一低头,身影相陪。何其潇洒,何其自在,活脱脱一付天下难寻的"谪仙"面目,岂是他人可以效法、摹仿得来的天上的月亮是李白在精神世界中永远的知己,也是李白诗歌中频繁光顾的常客。他曾经回忆自己儿时对月亮的最初认识:"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月行》);出门在外,月光勾起他游子的乡情:"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秋月里,他曾倾述过不尽的相思:"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玉阶怨》);月光下,他能和古人结为知己:"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所以在读到"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我们一点也不会惊讶与不解,反而认定这才是真正的李白,是那个生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的纯粹的、浪漫的、不食人间烟火的"诗仙"李白!只有他才做得出这样匪夷所思的举动,也只有他才写得出如此飘逸风神的诗行。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李白虽然请出了月亮与身影作伴,可惜,月亮却远在天边,它只能挂在高高的苍穹,不能和李白同酌共饮;影子虽然近在咫尺,但也只会默默地跟随,无法进行真正的交流。此时此刻,此情此景,诗人内心仍然是孤独寂寞的,也许大凡天才都与常人在思想境界上有相当的差距,他们的追求与探索也常常会被人误解。比如李白为了建功立业的理想不能实现,不肯做一个御用文人,为唐明皇、杨贵妃的醉生梦死、歌舞升平涂脂抹粉,所以放着京城好好的荣华富贵不享,锦衣美食不要,待诏翰林不干,非要浪迹江湖,还要说自己什么"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这不是自讨苦吃、自讨没趣吗也许正是这种被世人看

李白《临路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李白《临路歌》全诗翻译与赏析 临路歌李白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注释: 〔1〕临路歌:“临终歌”之误。李白绝笔。 〔2〕八裔:八方荒原之地。 〔3〕中天:半空。 〔4〕摧:摧折。 〔5〕馀风:遗风。 〔6〕激:激荡。 〔7〕万世:千秋万世。 〔8〕扶桑:古代神话中的神树,是太阳出来的地方。古代将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暗喻到了皇帝的身边。 〔9〕挂:喻腐朽势力阻挠。 〔10〕石袂:当作左袂,即左袖〔11〕得:知大鹏夭折半空。 〔12〕仲尼句:指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捕获,非常难受。 感受与译文: 这首诗是李白的绝笔,让人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人世的眷恋和壮志未酬的惋惜之情。根据注释,本诗的大意为:大鹏奋飞啊振动八极,中天摧折啊力所不济。虽被摧折,其余风啊仍可激扬万世,游于扶桑啊又挂住左翼; 力虽不济,后人得此余风而可传此事迹,然而世无孔子,谁能为我的摧折而哭泣。 赏析: 《临路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题名可能是《临终歌》之误。此诗当是李白在疾亟之后精力不支情况下的最后作品。 这首诗题中的“路”字,可能有误。根据诗的内容,联系唐代李华在《故翰林学士李君墓铭序》中说:“年六十有二不偶,赋临终歌而卒。”则“临路歌”的“路”字当与“终”字因形近而致误,“临路歌”即“临终歌” 。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打开《李太白全集》,开卷第一篇就是《大鹏赋》。这篇赋的初稿,写于青年时代。可能受了庄子《逍遥游》中所描绘的大鹏形象的启发,李白在赋中以大鹏自比,抒发他要使“斗转而天动,山摇而海倾”的远大抱负。后来李白在长安,政治上虽遭到挫折,被唐玄宗“赐金还山”,但并没有因此志气消沉,大鹏的形象,仍然一直激励着他努力奋飞。他在《上李邕》诗中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也是以大鹏自比的。大鹏在李白的眼里是一个带着浪漫色彩的、非凡的英雄形象。李白常把它看作自己精神的化身。他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真象一只大鹏正在奋飞,或正准备奋飞。但现在,他觉得自己这样一只大鹏已经飞到不能再飞的时候了,他便要为大鹏唱一支悲壮的《临终歌》。 歌的头两句是说:大鹏展翅远举啊,振动了四面八方; 飞到半空啊,翅膀摧折,无力翱翔。两句诗概括了李白的生平。“大鹏飞兮振八裔” ,可能隐含有李白受诏入京一类事情在里面。“中天摧兮”则指他在长安受到挫折,等于飞到半空伤了翅膀。结合诗人的实际遭遇去理解,这两句就显得既有形象和气魄,又不空泛。它给人的感觉,有点象项羽《垓下歌》开头的“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那无限苍凉而又感慨激昂的意味,着实震撼人心。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激”是激荡、激励,意谓大鹏虽然中天摧折,但其遗风仍然可以激荡千秋万世。这实质是指理想虽然幻灭了,但自信他的品格和精神,仍然会给世世代代的人们以巨大的影响。扶桑,是神话传说中的大树,生在太阳升起的地方。古代把太阳作为君主的象征,这里“游扶桑”即指到了皇帝身边。“挂石袂”的“石”当是“左”字之误。严忌《哀时命》中有“左袪(袖)挂于扶桑”的话,李白此句在造语上可能受了严忌的启发。不过,普通的人不可能游到扶桑,也不可能让衣袖给树高千丈的扶桑挂住。而大鹏又只应是左翅,而不是“左袂”。挂住的究竟是谁呢?在李白的意识中,大鹏和自己有时原是不分的,正因为如此,才有这样的奇句。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前一句说后人得到大鹏半空夭折的消息,以此相传。后一句用孔子泣麟的典故。传说麒麟是一种象征祥瑞的异兽。哀公十四年,鲁国猎获一只麒麟,孔子认为麒麟出非其时而被猎获,非常难受。但如今孔子已经死了,谁肯象他当年痛哭麒麟那样为大鹏的夭折而流泪呢?这两句一方面深信后人对此将无限惋惜,

李白《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李白《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李白《月下独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以《月下独酌》为例子,引导学生披文入情读诗歌。 2.透过李白的饮酒诗解读李白的内心世界,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孤独寂寞。 【学法指导】 披文入情。刘勰《文心雕龙》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文学的本质是始于感情终于感情的。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蕴。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解读文本,体察文本中的情感因素,紧扣文本中的情感要素展开有效的对话,真正提高学生解读文本的能力。 本课重点借助《月下独酌》指导学生借助吟诵、想象、品鉴、质疑等方法,深入解读诗人的内心世界,为下一步深入解读古诗、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古诗词能力打下基础。 1.吟诵悟其情 吟诵,用声音传达诗中韵味、气势、情致。反复吟咏,用自己的心灵与声音去碰撞诗人的灵魂与声音,反反复复,二者合拍之时,便心有灵犀。 2.想象入其情 融入联想与想象,揣摩并补足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如临

其境之时,便恍然顿悟。 3.品鉴咀其情 品味鉴赏绝词妙句在艺术手法、写景状物、意境营造、情感传达等方面的独特效果,从而加深对诗情的领会。 4.质疑解其情 生疑而激思,激思而求证,百思而得其解。沿着疑惑去追思问题的真相是读诗必不可少的解情方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自主学习部分: 1.布置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4)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的《苏幕遮》) (5)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这一步意在扩充学生的知识积累,并为学习李白饮酒诗做准备。 2.布置学生将《月下独酌》中存有疑惑的字句记录下来,小组内讨论。 3.布置学生融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揣摩字里行间隐含的画面与情感,将《月下独酌》改写成现代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