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案】《选修11:导数的应用: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教案

【精品教案】《选修11:导数的应用: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教案
【精品教案】《选修11:导数的应用: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教案

适用学科
高中数学
适用区域
苏教版
知识点 1.恒成立问题
2.存在性问题
适用年级 课时时长(分钟)
高二 2 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利用导数熟练解决恒成立问题 .
2. 能利用导数熟练解决存在性问题
教学重点 分辨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 教学难点 理解最大最小值成立
【知识导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学建议】 导入是一节课必备的一个环节,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
态。 导入的方法很多,仅举两种方法: ① 情境导入,比如讲一个和本讲内容有关的生活现象; ② 温故知新,在知识体系中,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揭示本节知识与旧知识的关系,帮学
生建立知识网络。
极值与最值的区别和联系
(1)函数的极值表示函数在一点附近的情况,是在局部对函数值的比较;函数的最值是 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情况,是对函数在整个定义域上的函数值的比较.
(2)函数的极值不一定是最值,需对极值和区间端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或者考察函数

在区间内的单调性. (3)如果连续函数在区间(a,b)内只有一个极值,那么极大值就是最大值,极小值就是最
小值. (4)可用函数的单调性求 f(x)在区间上的最值,若 f(x)在[a,b]上单调递增,则 f(x)的最大
值为 f(b),最小值为 f(a),若 f(x)在[a,b]上单调递减,则 f(a)为函数的最大值,f(b)为函数的 最小值.
二、知识讲解
(考1点)恒1成立恒问成题立的问转题化: a
?
f
? x? 恒成立 a
?
f
? x?max
;a
?
f
? x?恒成立 ?
a
?
f
?x? min
(2)能成立问题的转化: a
?
f
? x? 能成立 a ?
f
?
?x min
;a
?
f
? x?能成立 ?
a
?
f
? x?max
(3)恰成立问题的转化: a ? f ? x? 在 M 上恰成立 a ? f ? x? 的解集为
M
?
??a ? ??a
? ?
f f
? x?在 M 上恒成立 ? x?在CRM 上恒成立
另一转化方法:若 x ? D, f (x) ? A 在 D 上恰成立,等价于 f (x) 在 D 上的最小值
f min (x) ? A ,若 x ? D, f (x) ? B 在 D 上恰成立,则等价于 f (x) 在 D 上的最大值 fmax(x) ? B .
(4)若不等式 f ? x? ? g ? x? 在区间 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 y ? f ? x? 和图 象在函数 y ? g ? x? 图象上方;
(5)若不等式在区间 D 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 D 上函数 y ? f ? x? 和图象在函数 y ? g ? x? 图象下方;
考点 2 存在性问题
(1)设函数 f ?x? 、 g?x? ,对任意的 x1 ? ?a , b?,存在 x2 ? ?c , d ? ,使得 f ?x1 ? ? g?x2 ?, 则 f min ?x? ? g min ?x?

(2)设函数 f ?x? 、 g?x? ,对任意的 x1 ? ?a , b?,存在 x2 ? ?c , d ? ,使得 f ?x1 ? ? g?x2 ?,
则 fmax?x? ? gmax?x?。
(3)设函数 f ?x? 、 g?x? ,对任意的 x1 ? ?a , b?,存在 x2 ? ?c , d ? ,使得 f ? x1? =g ? x2 ? , 则 f ? x? 在 x1 ? ?a , b?上的值域 M 是 g?x? 在 x2 ? ?c , d ? 上的值域 N 的子集。即:MN。
(4)设函数 f ?x? 、 g?x? ,存在 x1 ? ?a , b?,存在 x2 ? ?c , d ? ,使得 f ?x1 ? ? g?x2 ?,则
f max?x? ? g min ?x?
(5)设函数 f ?x? 、 g?x? ,存在 x1 ? ?a , b?,存在 x2 ? ?c , d ? ,使得 f ?x1 ? ? g?x2 ?,则 ? ? ? ? fmin x ? gmax x
类型三一、恒例成题立精问析题
例题 1
已知函数 f (x) ? x 2 ? 2ax ? 1, g(x) ? a ,其中 a ? 0 , x ? 0 .对任意 x ?[1,2] ,都有 x
f (x) ? g(x) 恒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析】由
x2
? 2ax
?1?
a x
?
0
?
a
?
x3 ? x 2x2 ?1
成立,只需满足 ? ( x)
?
x3 ? x 的最小值 2x2 ?1
大于即可.对 ? ( x)
?
x3 ? x 求导,??(x)
2x2 ?1
?
2x4 ? x2 ?1 (2x2 ?1)2
?
0 ,故?(x)

x ?[1,2]
是增函
数,?min (x)
?
? (1)
?
2 3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0
?
a
?
2 3

【总结与反思】在函数的导数应用中极值和最值往往都的联立出现的,尤其是最值的求解过
程中,一定会涉及到极值的求解部分,所以也可以说:极值不一定是最值,但是最值一定是
极值。
例题 2
已知 f(x)=ax3+cx+d(a≠0)是 R 上的奇函数,当 x=1 时,f(x)取得极值-2.

(1)求 f(x)的解析式; (2)证明对任意 x1、x2∈(-1,1),不等式|f(x1)-f(x2)|<4 恒成立. 解:(1)由 f(x)=ax3+cx+d(a≠0)是 R 上的奇函数,知 f(0)=0,解得 d=0, 所以 f(x)=ax3+cx(a≠0),f′(x)=3ax2+c(a≠0). 由当 x=1 时,f(x)取得极值-2,得 f(1)=a+c=-2,且 f′(1)=3a+c=0,解得 a=1,c=-3,所以 f(x)=x3-3x. (2)令 f′(x)>0,解得 x<-1,或 x>1;令 f′(x)<0,解得-1<x<1, 从而函数 f(x)在区间(-∞,-1)内为增函数,(-1,1)内为减函数, 在(1,+∞)内为增函数. 故当 x∈[-1,1]时,f(x)的最大值是 f(-1)=2,最小值是 f(1)=-2, 所以,对任意 x1、x2∈(-1,1),|f(x1)-f(x2)|<2-(-2)=4. 【总结与反思】在函数的导数应用中极值和最值往往都的联立出现的,尤其是最值的求解过 程中,一定会涉及到极值的求解部分,所以也可以说:极值不一定是最值,但是最值一定是 极值。
类型二 存在性问题
例题 1 已知 a ? 0,函数 f (x) ? (x 2 ? 2ax)e x ,设 f (x) 在[?1,1] 上是单调函数,求的取值范围.
【 解 析 】 根 据 题 意 , f ?(x) ? [x2 ? 2(a ?1)x ? 2a]ex ,
f ?(x) ? 0, x1 ? a ?1? 1? a2 , x2 ? a ?1? 1? a2 ,当 a ? 0 时, f (x) 在[?1,1] 上为单调
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x2 ? 1, x2 ? a ?1?
1? a2 ?1 ,解 a ? 3 ,综上, f (x) 在[?1,1] 上为 4
单调函数的充要条件是 a ? 3 ,即的取值范围为 a ? 3 。
4
4
【总结与反思】 本题主要考查含参数的单调性,在闭区间上通过单调性来求参数的取值范
围。

例题 2
已知函数 f ? x? ? ln x ? 1 ax2 ? 2x ?a ? 0? 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求的取值范围
2
【解析】因为函数 f ? x? 存在单调递减区间,所以 f ' ? x? ? 1 ? ax ? 2 ? ? ax2 ? 2x ?1 ? 0
x
x
?0, ??? 有解.即 a
?
1 x2
?
2 ? x ??0, ???? 能成立,
x
设u?x? ?
1 x2
?
2 x
.
由u?
x?
?
1 x2
?
2 x
?
? ??
1 x
?1???2
?1得,
umin ? x? ? ?1.于是, a ? ?1,
由题设 a ? 0 ,所以 a 的取值范围是 ??1,0?? ?0,???
【总结与反思】本题主要考查含参数的单调性,在闭区间上通过单调性来求参数的取值范围。
四 、课堂运用
1.当基x础??1, 2? 时,不等式 x2 ? mx ? 4 ? 0 恒成立,则的取值范围是.
2. 设 a ?1,若对于任意的 x ?[a, 2a] ,都有 y ?[a, a2 ]满足方程 loga x ? loga y ? 3 ,这
时的取值集合为
?x ? y ? 0 3. 若任意满足 ??x ? y ? 5 ? 0 的实数 x , y ,不等式 a(x2 ? y2 ) ? (x ? y)2 恒成立,则实数的最
?? y ? 3 ? 0 大值是___。
4. 不等式 ax ? x ?4 ? x? 在 x ??0,3?内恒成立,求实数 a 的取值范围。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 m ? ?5
【解析】当 x2 ? mx ? 4 ? 0 时,由 x2 ? mx ? 4 ? 0 得 m ? ? x2 ? 4 .∴ m ? ?5 . x

2.【答案】 a ? 2
【解析】由方程 loga
x ? loga
y
?
3 可得
y
?
a3 x
,对于任意的
x ?[a, 2a] ,可得
a2
? a3
?
a2
,依题意得
? ? ?
a
?
a2 2
?a?2。
2x
??a2 ? a2
3.【答案】 25 13
【解析】由不等式 a(x2
?
y2) ? (x ?
y)2 可得 a ? 1?
x y
2 ?
y x
,由线性规划可得1 ?
y x
?
3 2
,由
函数单调性得最大值为 25 。 13
4.【答案】 a ? 3 3
【解析】画出两个函数 y ? ax 和 y ? x ?4 ? x? 在 x ??0,3?
y
y ? ax
上的图象如图知当 x ? 3时 y ? 3 , a ? 3 3
0
3
x
当 a ? 3 , x ??0,3?时总有 ax ? x ?4 ? x? 所以 a ? 3
3
3
巩固
1. 不等式 sin2 x ? 4sin x ?1? a ? 0 有解,则的取值范围是
2. 已知两函数 f ? x? ? 7x2 ? 28x ? c , g ? x? ? 2x3 ? 4x2 ? 40x ,对任意 x ???3,3? ,都有
f ? x? ? g ? x? 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3. 已知两函数 f ? x? ? 7x2 ? 28x ? c ,g ? x? ? 2x3 ? 4x2 ? 40x ,存在 x ???3,3? ,使 f ?x ? ?g x? ?
成立,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4. 已知两函数 f ? x? ? 7x2 ? 28x ? c , g ? x? ? 2x3 ? 4x2 ? 40x ,对任意 x1 , x2 ???3,3? ,都有
f ? x1? ? g ? x2 ?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5.已知两函数 f ? x? ? 7x2 ? 28x ? c , g ? x? ? 2x3 ? 4x2 ? 40x ,存在 x1 , x2 ???3,3? ,都有
f ? x1? ? g ? x2 ?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 a ? ?2
【解析】原不等式有解 ? a ? sin2 x ? 4sin x ?1 ? ?sin x ? 2?2 ? 3 ??1 ? sin x ? 1? 有解,而 ???sin x ? 2?2 ? 3??min ? ?2 ,所以 a ? ?2 。
2.【答案】 c ? 45
【解析】 设 h? x? ? g ? x? ? f ? x? ? 2x3 ? 3x2 ?12x ? c ,问题转化为 x ???3,3? 时,h? x? ? 0 恒成立,故 hmin ? x? ? 0 。令 h?x? ? ?x6 2?x6 ?21 ?6 x ?1 ? x ?2 ???0 ? ,得 x ? ?1或。由导数知识,可知 h ? x? 在 ??3,?1? 单调递增,在 ??1,2? 单调递减,在 ?2,3? 单调递增,且 h??3? ? c ? 45 , h? ?x 极大值 ? h??1? ? c ? 7 , h? x?极小值 ? h?2? ? c ? 20 , h?3? ? c ? 9 ,∴ hmin ? x? ? h??3? ? c ? 45 ,由 c ? 45 ? 0 ,得 c ? 45 。
3.【答案】 c ? ?7
【解析】 据题意:存在 x ???3,3? ,使 f ?x ? ?g x? ? 成立,即为:h? x? ? g ? x? ? f ? x? ? 0 在 x ???3,3? 有解,故 hmax ? x? ? 0 ,知 hmax ? x? ? c ? 7 ? 0 ,于是得 c ? ?7 。
4.【答案】 c ?195
【解析】 它与(1)问虽然都是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但却有很大的区别,对任意 x1 , x2 ???3,3? , 都有 f ? x1? ? g ? x2 ? 成立,不等式的左右两端函数的自变量不同,,的取值在 ??3,3? 上具有任意
性,∴要使不等式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 fmax (x) ? gmin (x)?,?x ?[?3?,3] 。∵
f
?x?
?
7?x
?
2?2
?
c
?
28, x ???3,3? ∴
f
?x? max
?
f
??3?
? 147
?c

∵ g?? x? ? 6x2 ? 8x ? 40 ? 2?3x ?10?? x ? 2? ,∴ g?? x? ? 0 在区间 ??3,3? 上只有一个解 x ? 2 。

g?x? min
?
g ?2?
?
?48 ,∴147
?c
?
?48 ,即
c
?195 .

5.【答案】 c ? ?130
? ? ? ? 【解析】存在 x1 , x2 ???3,3? ,都有 f ? x1? ? g ? x2 ? ,等价于 fmin x1 ? gmax x2 ,由(3)得 fmin ? x1? ? f ?2? ? ?c ? 28 , gmax ? x2 ? ? g ??3? ?102 , ?c ? 28 ?102 ? c ? ?130
拔高 1.设函数 f (x) ? ? 1 x3 ? 2ax2 ? 3a2x ? b (0 ? a ? 1, b ? R) .
3
(Ⅰ)求函数 f ? x? 的单调区间和极值;
(Ⅱ)若对任意的 x ?[a ?1, a ? 2],不等式 f ?? x? ? a 成立,求 a 的取值范围。
2.设 f ? x? ? px ? q ? 2 ln x ,且 f ?e? ? qe ? p ? 2 (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x
e
(1)求 与 的关系;
(2)若 f ? x? 在其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求 的取值范围;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见解析.
【解析】(Ⅰ) f ?(x) ? ?x2 ? 4ax ? 3a 2
令 f ?(x) ? 0, 得 f (x)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a,3a) 令 f ?(x) ? 0, 得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a)和(3a,? ?) ∴当 x ? a 时,f(x ) = 极小值 ? 3 a3 ? b;
4 当 x ? 3a 时, f (x) = 极小值 . (Ⅱ)由| f (x) |? a ,得-a ? -x2 ? 4ax-3a2 ? a .①
∴ f ?(x) ? ?x2 ? 4ax ? 3a2在[a ? 1, a ? 2] 上是减函数. 于是,对任意 x ?[a ?1, a ? 2] ,不等式①恒成立,等价于

?? ??a
a ?
? 4a ? 2a ?1.
4,解得
4 5
?
a
?
1. 又
0
?
a
?
1,

4 5
?
a
?
1.
2. 【答案】见解析.
【解析】(1) 由题意得
f
?e?
?
pe ?
q e
?
2 ln
e
?
qe
?
p e
?
2
?
?
p
?
q
?
? ??
e
?
1 e
? ??
?
0而
e ? 1 ? 0 ,所以 p ? q e
(2)由 ? I ?

f
?x? ?
px ?
p ? 2ln x , x
f ??x? ?
p?
p x2
?2 x
?
px2 ? 2x ? x2
p
令 h? x? ? px2 ? 2x ? p ,要使 f ? x? 在其定义域 (0, ??) 内为单调函数,只需 h ? x? 在 (0, ??) 内满足: h? x? ? 0 或 h? x? ? 0 恒成立.
① 当 p ? 0 时, px2 ? 0 , ? 2x ? 0 ? h? x? ? 0 ,所以 f ? x? 在 (0, ??) 内为单调递减,故
p ?0;
② 当 p ? 0 时, h? x? ? px2 ? 2x ? p ,其图象为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对称轴为 x ? 1 ??0 ,? ?? ,
p
∴ hmin
?x?
?
h
? ?
?
1 p
? ? ?
?
p
?
1 p
,只需
p
?
1 p
?
0 ,即
p
?1
时, h? x? ? 0
, f ??x? ? 0,
∴ f ? x? 在 (0, ??) 内为单调递增,故 p ?1 适合题意.
综上可得, p ? 1或 p ? 0 .
高五考、中课对导堂数小在结函数上的应用要求很高,而且每年都有考题,用导数证明不等式,一般
以解答题的形式出现,综合性比较大,有难度,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突破这个难关, 提供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为了解决好下面的问题,我们一定要学好导数这一知识点,掌握

它的研究问题的精髓,这样有利于更好的研究函数,提高做题的质量。 本节课主要研究的内容为: (1)函数中含参数的单调性与最值 (2)函数中的最值问题 (3)用导数证明不等式
六 、课后作业 基础
1.对于满足 p ? 2 的所有实数 p,求使不等式 x2 ? px ?1 ? p ? 2x 恒成立的 x 的取值范围。
2.存在实数,使得不等式 x ? 3 ? x ?1 ? a2 ? 3a 有解,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______。 3.设 a 为实数,函数 f(x)=ex-2x+2a,x∈R. (1)求 f(x)的单调区间及极值; (2)求证:当 a>ln2-1 且 x>0 时,ex>x2-2ax+1. 答案与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不等式即 ? x ?1? p ? x2 ? 2x ?1? 0 ,设 f ? p? ? ? x ?1? p ? x2 ? 2x ?1,则 f ? p? 在
[-2,2]上恒大于
0,故有:
?? ?
??
f f
??2? ? 0 ?2? ? 0
?
?? x 2
? ??
x
2
? 4x ?3 ?1? 0
?
0
?
?x
? ?
x
? 3或x ? 1 ? 1或x ? ?1
?
x
?
?1 或
x?3
2.【答案】见解析.
【解析】设
f
?x? ?
x?3
?
x ?1
,由
f
?x? ? a2
? 3a 有解, ? a2
? 3a ?
f
?x? min

又 x ? 3 ? x ?1 ? ? x ? 3? ? ? x ?1? ? 4 ,∴ a2 ? 3a ? 4 ,解得 a ? 4或a ? ?1。
3.【答案】见解析. 【解析】(1)解:由 f(x)=ex-2x+2a,x∈R 知 f′(x)=ex-2,x∈R.
令 f′(x)=0,得 x=ln2.于是当 x 变化时,f′(x),f(x)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ln2)
ln2
(ln2,+∞)
f′(x)

0

f(x)
单调递减
2(1-ln2+a)
单调递增
故 f(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ln2),单调递增区间是(ln2,+∞),
f(x)在 x=ln2 处取得极小值,极小值为 f(ln2)=eln2-2ln2+2a=2(1-ln2+a).
(2)证明:设 g(x)=ex-x2+2ax-1,x∈R,于是 g′(x)=ex-2x+2a,x∈R.
由(1)知当 a>ln2-1 时,g′(x)最小值为 g′(ln2)=2(1-ln2+a)>0.
于是对任意 x∈R,都有 g′(x)>0,所以 g(x)在 R 内单调递增.
于是当 a>ln2-1 时,对任意 x∈(0,+∞),都有 g(x)>g(0).
而 g(0)=0,从而对任意 x∈(0,+∞),g(x)>0.
即 ex-x2+2ax-1>0,故 ex>x2-2ax+1.
1.巩设函固数 f ? x?=lnx-ax,g ? x?=ex-ax ,其中为实数.若 f ? x? 在 (1,+?) 上是单调
减函数,且 g(x) 在 (1,+?) 上有最小值,求的取值范围.
2.已知函数 f (x) ? x3 - 3x2 ? x ? 2 ,当 k ?1 时,曲线 y ? f (x) 与直线 y ? kx ? 2 只有一个
交点。
3.设函数 f ? x? ?1? e?x .证明:当 x ? ?1时, f ? x? ? x ;
x ?1
答案与解析
1.【答案】见解析.
【解析】令 f ?? x? = 1 -a= 1? ax ? 0,考虑到 f ? x? 的定义域为 (0, ??) ,
x
x
故 a ? 0 ,进而解得 x ? a-1 ,即 f ? x? 在 (a-1,+?) 上是单调减函数.
同理, f ? x? 在 (0,a-1) 上是单调增函数.由于 f ? x? 在 (1,+?) 上是单调减函数,
故 (1,+?) ? (a-1,+?) ,从而 a-1 ? 1,即 a ?1 .
令 g?? x?=ex-a=0 ,得 x=lna .当 x ? lna 时, g?? x? ? 0 ;当 x ? lna时,g?? x? ? 0 .

又 g(x) 在 (1,+?) 上有最小值,所以 lna ?1,即a ? e . 综上,的取值范围为 (e,+?) .
2.【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 k ?1 时,令 f (x) ? kx ? 2 ? x3 ? 3x2 ? x ? kx ? 4 ? 0 ,则
x2 ? 3x ?1? 4 ? k, x ? 0 , x
令 g(x) ?
x2
? 3x ?1?
4 x
,则 g?(x)
?
2x ?3?
4 x2
?
2x3
? 3x2 x2
?4

令 h(x) ? 2x3 ? 3x2 ? 4 ,则 h?(x) ? 6x2 ? 6x ? 6x(x ?1) ,
当 x ?(0,1) 时,h?(x) ? 0 ,h(x) 递减,当 x ?(??,0) ? (1,??) 时,h?(x) ? 0 ,h(x) 递增;
且 h(0) ? 0, h(2) ? 0 。
当 x ? 2 时, h(x) ? 0, g?(x) ? 0 , g(x) 在 (??,0) ? (0,2) 上递减;
当 x ? 2 时, h(x) ? 0, g?(x) ? 0, g(x) 在 (2,? ?) 上递增;
当 x ?(0,??) 时, g(x) ? g(2) ? 1;
当 x ?(??,0) 时,单调递减,且 g(x) ? R ,
即当 k ?1 时,曲线 y ? f (x) 与直线 y ? kx ? 2 只有一个根。
所以当 k ?1 时,曲线 y ? f (x) 与直线 y ? kx ? 2 只有一个交点。
3.【答案】见解析.
【解析】当 x ? ?1 时, f (x) ? x x ?1
令 g(x)? ex ? x ?1,则 g(,x)? ex ?1.
当 x ? 0 时 g(? x)? 0 , g(x)在 ?0. ? ?? 是增函数:当 x ? 0 时 g?(x) ? 0 , g(x) 在 ?? ?.0?
是减函数,于是 g(x) 在 x ? 0 处达到最小值,
因而当 x ? R 时, g(x) ? g(0) ,即 ex ? 1? x, 所以当 x ? ?1 时, f (x) ? x .
x ?1

拔高 1.设函数 f (x) ? x ? ax2 ? b ln x ,曲线 y ? f (x) 过 P(1,0) ,且在点处的切斜线率为 2.
(I)求 a, b 的值;(II)证明: f (x) ? 2x ? 2
2.设 f (x) ? ln x ? x ?1,证明:当 x ?1 时, f (x) ? 3 (x ?1) 。 2
答案与解析
1.【答案】(1) a ? ?1,b ? 3.(2)如下
【解析】(I)
f
?(x)
?1?
2ax
?
b. x
由已知条件得
? ? ?
f f
(1) ? ?(1) ?
02,即. ???
1? 1?
a ? 0, 2a ? b ?
,解得
2.
a ? ?1,b ? 3.
(II) f (x) 定义域为 (0,??) ,由(I)知 f (x) ? x ? x2 ? 3ln x.
设 g(x) ? f (x) ? (2x ? 2) ? 2 ? x ? x2 ? 3ln x,
则 g?(x) ? 1? ?2x ? 3 ? ? (x ?1)(2x ? 3) .
x
x
当 0 ? x ?1时, g?(x) ? 0 ;当 x ?1 时, g?(x) ? 0 ,
所以 g(x) 在 (0,1) 单调增加,在 (1,??) 单调减少,
而 g(1) ? 0 ,故当 x ? 0 时, g(x) ? 0,
即 f (x) ? 2x ? 2。
2.【答案】见解析
【解析】记 g(x) ? ln x ? x ?1? 3 (x ?1) ,则当 x ?1 时, g?(x) ? 1 ? 1 ? 3 ? 0 ,又
2
x 2x 2
g(1) ? 0 ,有 g(x) ? 0,即 f (x) ? 3 (x ?1) 2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复习课程

有趣的汉字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四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 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活动时间:x月x日 活动地点:xx家 活动内容: (1)搜集或自编字谜 (2)查找谐音笑话、谐音歇后语 (3)了解汉字的起源 成果展示: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贴在教室里。 分工: 组长:xx搜集资料:xx 编辑:xx抄写:xx

插图:xx 日期:x月x日 5.交流:各小组交流计划,并张贴在教室里。 反思: 搜集和调查资料(两课时) 通过上网查询,阅读书籍、采访、看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探究,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 相关资源介绍。 第二课时猜字谜 一.激趣:现在请大家张开想象的翅膀,一起领略汉字的魅力。请以小组为单位猜字谜,看哪组猜得又快又多。 二.猜教材中列出的字谜。 1、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 2、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 3、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 4、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5、这里是两幅画:一个人靠在树旁休息,钟指向了十二点 6、一些运动员在运动场接受记者采访。当记者问及他们的姓氏时,他们笑而不答,各自做了一个动作,让记者自己猜。 篮球运动员指了指前面的两棵树;跳高运动员顺手捡起一根木棍,放在一个土堆旁;武术运动员信不过教练的书,放在剑的旁边;围棋运动员捡了一颗棋子放在瓷盆上。猜一猜,这几位运动员分别姓什么? 三.小组同学间相互猜字谜。 四.公布答案:(1)日(2)香(3)立(4)曼(5)休(6)林杜刘孟 五.刚才猜的字谜都是书本上的,1-4是文字谜,5-6是图画谜,第7题是动作谜语。大家肯定也搜集或编制了许多字谜,哪一组给大家猜? 教学后记: 第三课时有趣的谐音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_New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优秀教案

————————————————————————————————作者:————————————————————————————————日期:

《计算机应用基础》精品课程电子教案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二章中文Windows XP 第三章文字处理软件word 2003 第四章中文Excel 2003 第五章PowerPoint 2003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总计6学时,包括实训内容) 课题第一课时 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计算机概述1.2计算机 系统组成 课时2学时 教学内容1.1计算机概述1、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分类3、计算机的特点4、计算机的用途 1.2计算机系统组成1、计算机五大硬件组成部分的作用2、计算机工作过程3、计算机软件系统4、微机硬件系统5、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常识、理解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方式 教学重点微机硬件系统组成 教学难点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计算机技术指标 教学活动及主要语言学生活动一、创设意境,导入新课(3分钟)(设疑法、提问法) 导入: 同学们,让我们共同来说一下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及你所掌握的计算机的一些操作。 以上可见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是非常大的,但是我们对它的使用又掌握了多少呢?从今天开始,由大家和我共同来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学(总计80分钟)(讲解法、提问法、示范法) 1.1计算机概述(20分钟) 1、计算机的发展(5分钟)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掌握三要素 (2)计算机发展的几个阶段(重点掌握所采用的元器件) 2、计算机的分类(5分钟) 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字长、存储容量、软件配置等多方面的综合性能指标,可以将计算机分为微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和巨型计算机。 3、计算机的特点(5分钟)学生回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计算机的作用情况,并随着教师的讲解,引导出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精编)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 分 析 本次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分为“汉字真有趣”和“我爱你, 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 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 教 学 目 标 1.了解汉字的特点,感受汉字的有趣,了解丰富有趣的汉字文化。 2.了解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增强规范用字的意识,努力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3.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和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重 点 难 点 1.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 制订活动计划,培养独立、合作的探究意识。 2.通过对阅读材料的学习,学会搜集相关资料,增进 对汉字的了解,增强对汉字的 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挂图、各种关于汉字的资料。 学生:课前预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汉字真有趣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学习多种途径搜集资料,培养动手实践的能力。 3.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查找相关的故事,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 4.了解什么是形声字,初步把握形声字中声符、形符的特点和作用。 1.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查找相关的故事,体会汉字的有趣。

2.初步把握形声字中声符、形符的特点和作用。 一、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1.教师板书汉字,引导学生了解汉字。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习作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同学们对汉字有多少了解呢?(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2.教师简单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出学习内容。 过渡: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和书上的介绍,只是对汉字的初步认识,你们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吗?好,让我们共同遨游在汉字王国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净化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板书:遨游汉字王国) 二、合作讨论,制订计划 1.阅读“活动建议”,明确活动内容。 (1)指名读“活动建议”,说一说要求。 明确: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通过其他活动,体会汉字的神奇、有趣。 (2)点拨:围绕“汉字真有趣”有选择地开展活动,注意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2.汇报交流,老师指导。 明确:①自由组成小组。②讨论活动内容。③制订活动计划。④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⑤活动结束后展示活动成果。 3.学生分组讨论活动计划。 明确:讨论时要做好分工: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负责整理讨论意见,专人拟定完整的计划。 三、讨论交流,完善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人教课标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公开课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文本简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 5、认识24个生字。 教学重点: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教学难点: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1、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1课时 2、有趣的汉字.........................................................4课时 3、我爱你,汉字.......................................................4课时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 文本简析: 本课内容包括“有趣的汉字”的阅读材料,分字谜、有趣的谐音和汉字的来历三部分。

北京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案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巩固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2.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能够分析和表示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会运用二次函数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能力目标 建立二次函数模型,进一步体会如何应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进而提高理解实际问题、从数学角度抽象分析实际问题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从实际生活中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服务于生活. 2.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在动手、交流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 3.经历求最大面积的探索过程,体会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并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 能利用实际问题列出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并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出最大值和最小值. 教学难点 能利用几何图形的有关知识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教学过程 一、相关知识回顾 1.函数223y x x =+-的最值是,是最(填“大”或者“小”)值. 2.说说你是如何做的? 3.将函数2245y x x =+-化成顶点式,并指出顶点坐标,对称轴. 二、新课引入 1.合作讨论,解决问题: 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作一个矩形ABCD ,其中AB 和AD 分别在两直角的边上. (1)如果设矩形的一边AB =x m ,那么AD 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y m 2,当x 取何值时,y 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解:(1)设AD的长度为a m,则:BC=a m BC∥AD(已知) ∴ 40 3040 a x - = ∴ 3 30 4 a x =- 即 3 30 4 AD x =- (2)∵ 2 2 3 (30) 4 3 30 4 3 (20)300(040) 4 y x a x x x x x x =? =?- =-+ =--+<< 当20300 x y == 最大 时, 2.变式训练,灵活运用 议一议:如果把上题中的矩形改为如图所示的位置,其他条件不变,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你是怎样知道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 解:由勾股定理可得,这个三角形的斜边长为50m 易求得斜边上的高为24m.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第五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设计人:温世樟执教人:___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发展历史,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遨游汉字王国”分成“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板块。每个板块的主体是“活动建议”,希望学生根据这些建议的提示,按照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地开展活动。“阅读材料”供学生在开展活动时阅读,对于了解必要的知识、启发思路是很有帮助的。当然,开展活动的材料不止于此,学生可以自己去搜集,教师也可以补充提供。这是学生第一次开展较长时间的综合性学习,为保证活动的效果,活动前要制订计划;活动结束后,要展示和交流活动成果。每个板块后面有一些要求认读的字, 第一个板块后有10个字,第二个板块后有13个字。让学生结合阅读学会认读,也可以在活动结束后集中认读。 这次综合性学习可以开展的活动主要有:(1)小组讨论和制订活动计划。(2)举行猜字谜游戏;搜集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3)搜集汉字字体特点及变化的资料,了解汉字的历史;进行社会用字调查,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搜集书法作品,举办书法展览。(4)用多种方式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2-14课时,一般每星期完成一个板块。开始时用1课时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用1-2课时展示、交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连起来上。 二、教学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高对纯洁祖国语言文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纠正写错别字的习惯。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学设计)

二次函数在生活中应用 浦 桂 花 学习目标: 1、会运用二次函数及其图像的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 2、初步体会到数形结合、数学建模以及函数和方程互相 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 3、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激发出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一、引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许多与二次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例如:投篮后篮球运行的路线,推铅球时铅球运行的路线和喷池中水流的路线等等。今天就运用以前学过的二次函数的知识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 二、典型例题: 例1: 小明参加铅球比赛,已知铅球的运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铅球 出手时的高度是 米,铅球最高处离地面3米,距离出手时的水平距离是4米. 试推测小明这次铅球的比赛成绩. 35

例2:某越江隧道的横断面的轮廓线是一段抛物线. 已知隧道的地面宽度为20米,地面离隧道最高点 C 的高度为10米. (1)、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并求出这段抛物线所表 示的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这隧道设计为双向行驶,现有一辆宽为5米,高为6 米装满货物的卡车,问这辆卡车能否顺利通过? C A B 三、巩固练习: 如图,有一座抛物线型拱桥,在正常水位时水面AB的宽是20米,如果水位上升3米时,水面CD的宽为10米, (1)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现有一辆载有救援物质的货车从甲地出发,要经过此桥开往乙地,已知甲地到此桥280千米,(桥长忽略不计)货车以每小时 40千米的速度开往乙地,当行驶到1小时时,忽然接到紧急通知, 前方连降大雨,造成水位以每小时0.25米的速度持续上涨,(货车接 到通知时水位在CD处),当水位达到桥拱最高点O时,禁止车辆通行;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汉字的演变历史,了解仓颉造字的过程,懂得甲骨文的发现对研究汉字演变历史的意义,使学生感受到汉字谐音和字谜的趣味性,使学生更努力认真地学习汉字,正确掌握和使用汉字,欣赏和学习汉字的书法,同时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的意识。 2、让每一个学生在通过合作学习、汇报展示、课堂互动交流中,都体验到学习到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学习能力。 3、通过活动,逐步感受祖国优秀文化的美。 教学过程 一、提出学习目标:(约3分钟): 1.收集有趣的字谜。 2、收集有趣的谐音。 3、收集仓颉造字的历史资料。 4、了解“册”“典”“删”等字的来历。 5、收集一些通俗易懂的甲骨文。 6、寻找错别字、不规范字做好“啄木鸟”头饰。 二、展示学习成果:(约30分钟) (给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的时间约8分钟) 要求:1、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的顺序进行展示。 2、别人展示时,要求其他同学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 学生1:汉字数量很大,《汉语大字典》选收了约56000字。 学生2:笔画最多的字是“齉”,共36笔。 学生3:9笔的字数量最多。 学生4:“的”字用得最多,大约每25个字就要遇到一个。 学生5:最常用的字有6OOO个左右。 学生6:汉字很有趣,可以猜字谜。 (教师及时到学生之中指导展示) 设计意图:求知离不开文字基础,此环节意为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差异,补缺补漏。扎实基础知识。展示顺序的确定,即做到了扶差的作用,又调动了全体学生自我展示的机会。关键为每位学生都要动起来,投入学习。 (二)学文悟情展示: 生1: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教学设计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笑话.) 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

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试讲-推荐下载

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学习,巩固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理解顶 点与最值的关系,会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理解顶点的特殊性,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 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一般与 特殊的关系,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探索,建立合作意识,提高探索能力,激发 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a≠0)的图象与性质,求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2、对函数图象顶点、端点与最值关系的理解与应用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以“启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必要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由二次函数y= -x2 +20x的解析式我们能够想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是…?(2)根据同学们描述信息,画出函数的示意图为:

(二)讲解新课 1、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师: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你还遇到过哪些运用二次函数的实例? 生:老师,我见过好多。如周长固定时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之间的关系:圆的面积与它的直径之间的关系等。 师:好,看这样一个问题你能否解决: 活动1:如图34-10,张伯伯准备利用现有的一面墙和40m长的篱笆,把墙外的空地围成矩形养兔场。 回答下面的问题: 1.设矩形一边的长为x m,试用x表示矩形的另一边的长。 2.设矩形的总面积为y ,请写出用x表示y的函数表达式。 3.你能利用公式求出所得函数的图像的顶点坐标,并说出y的最大值吗?4.你能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并借助图像说出y的最大值吗? 学生思考,并小组讨论。 解:已知周长为40m,一边长为x m,看图知,另一边长为() m。 由面积公式得y= 化简得 y= 代入顶点坐标公式,得顶点坐标x=( ),y=( ) 。y的最大值为( ) 。画函数图像: 通过图像,我们知道y的最大值为( )。 师:通过上面这个例题,我们能总结出几种求y的最值得方法呢? 生:两种;一种是画函数图像,观察最高(低)点,可以得到函数的最值;另外一种可以利用顶点坐标公式,直接计算最值。 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看来同学们是都理解了,也知道如何求函数的最值。总结:由此可以看出,在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需

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第五单元:综合性学习 遨游汉字王国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本次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2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最终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4、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习做人。 二、教学重、难点: 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时间: 12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有趣的汉字 1、“阅读材料”激趣。(2课时)

①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些方面来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②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a.关于字谜:请同学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全班汇报,特别要让学生说一说猜的过程和想法。 b.关于《有趣的谐音》: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让学生说一说两个同音或音近字的联系。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围绕“仓颉造字”的方法和过程以及人们为什么会接受他创造出来的字等方面设计几个问题,让学生深入讨论,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④、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2、活动要求与实践活动(3课时) 同学们,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活动计划。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最新二次函数的应用教案1

22. 5二次函数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学习,巩固二次函数y=ax2+bx+c(a^ 0)的图象与性质,理解顶点与最值的关系,会求解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图象,理解顶点的特殊性,会把实际问题中的最值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通过动手动脑,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了解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和数学模型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和探索,建立合作意识,提高探索能力,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体会数学在生活中广泛的应用价值。 二、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利用二次函数y=ax2+bx+c (a^ 0)的图象与性质,求最值问题 教学难点:1、正确构建数学模型 2、对函数图象顶点、端点与最值关系的理解与应用三、教学方法与手段的选择 四、教学流程 (一)复习引入 (1)由二次函数y= -x2 +20x的解析式我们能够想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是…? (2)根据同学们描述信息,画出函数的示意图为: (二)讲解新课 1、在情境中发现问题 [做一做] 1)、你能够画一个周长为40cm的矩形吗? 2)、周长为40cm的矩形是唯一的吗? 3)、谁画出的矩形的面积最大? 4)、有没有一个矩形的面积是最大呢?最大面积为多少? 2、在解决问题中找出方法 [想一想]:某小区想用40m的栅栏围成一个矩形花园,问矩形的长和宽各取多少米, 才能使花园的面积最大,最大面积为多少? 由于本节课是应用问题,重在通过学习总结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本节课以“启 发探究式”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解决问题以学生动手动脑探究为主,必要时加以小组合作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达到不但 使学生学会,而且使学生会学”的目的。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展示学生的学习效果,适当地辅以电脑多媒体技术。3、在巩固与应用中提高技能 变式一:如果矩形的一面靠墙,(墙的最大利用长度为18m), 那么此时用40m的栅栏可以围成矩形的面积 (1)能够为202m2吗?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 汉字王国 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着中华文化,记录着中国人的思想感情。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点一画成文章,汉字的创造凝聚着中国人的智慧,并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堪称我国的第五大发明。汉字是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审美性格的精灵,在她漫长的演变过程中,有着无数的动人故事和许多未解之谜。走进汉字王国,尽情遨游,感受汉字的魅力。 汉字真有趣,谜语、故事、谐音、形声字……,一个个妙趣横生。汉字展示了美感,包蕴着智慧,我们爱汉字。走进汉字的王国,我们会发现一个不一样的缤纷世界。我们要学汉字,规范使用汉字,让汉字在社会生活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本组教材围绕着“遨游汉字王国”这个主题,引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初步了解汉字的特点和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感情,提高正 确运用汉字的自觉性。同时培养学生策划和开展活动、查找和运用资料的能力。 分类 具体内容 内容简说 教学要点 课时安排 综 合 性 学 习 汉字真有趣 活动建议: 1.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 字谜活动。 2.查找体现汉字特点的古 诗、歇后语、对联、故事等材料,和同学交流,办一次趣味汉字交流会。 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查找相关的故事,体会汉字的有趣;初步把握形声字中声符、形符的特点和作用;学习搜集资料的基本方法。 1课时 阅读材料: 《字谜七则》提供的字谜是 一些范例,有三种形式:文字谜、 画谜、故事谜。通过猜谜使学生 感受汉字的有趣,初步认识字形 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 《门内添“活”字》是一个

关于汉字的历史故事,聪明的杨修由曹操写在花园门上的“活”字即猜想是嫌园门太宽大了。 《有趣的谐音》展示的是几则歇后语。 《“枇杷”和“琵琶”》告诉我们汉语中同音字多,不能随意乱用,否则会闹笑话。 《有趣的形声字》以几个形声字为例,介绍了形声字的演变过程以及形符和声符的意义、功用。 我爱你,汉 字 活动建议: 1.搜集更多的资料,围绕汉 字的历史或汉字书法,选择感兴 趣的内容写一写。 2.调查学校、社会用字不规 范的情况,写一份简单的研究性 报告。 了解汉 字字体的演 变过程,学习 欣赏汉字书 法艺术,培养 对祖国语言 文字的自豪 感;增强规范 用字的意识, 努力为纯洁 祖国的语言 文字做些力 所能及的事; 策划并开展 简单的小组 活动,学写活 动计划和简 单的研究性 报告。 1课时阅读材料: 《汉字字体的演变》用表格 的形式,以“日、月、车、马” 四个字为例展现了几千年来汉 字的演变过程。 《甲骨文的发现》主要介绍 了王懿荣首先发现甲骨文的故 事。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了解 到我国现存的最早的文字是殷 商时期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甲 骨文,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书法欣赏》给出了三个帖 本:南朝智永的楷书、唐代怀素 的草书、唐代欧阳询的行书,展 示了汉字之美。 《制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法的必要性》节选自《关于〈中 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

二次函数的应用_教案1

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2.通过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情感与态度: 1.经历探究长方形和窗户透光最大面积问题的过程,获得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并进一步感受数学模型思想和数学的应用价值. 2.能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进行反思,形成个人解决问题的风格. 3.进一步体会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分析和表示不同背景下实际问题中变量之间的二次函数关系,并能运用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最大面积问题. 难点:把实际问题转化成函数模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放幻灯片2、3、4) 1.(1)请用长20米的篱笆设计一个矩形的菜园. (2)怎样设计才能使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所熟悉的图形,引入新课,使学生初步了解解决最大面积问题的一般思路. 2.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米,面积为S平方米. (1)求S与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当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求围成花圃的最大面积 .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情境进行变化,增大难度,同时板书解题过程,让学生明确规范的书写过程. 二、探究新知(放幻灯片5、6、7) 探究一:如图,在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部画一个矩形ABCD,其中AB和A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AN=40m,AM=30m. (1)设矩形的一边AB=xm,那么AD边的长度如何表示? (2)设矩形的面积为,当取何值时,的最大值是多少? 探究二:在上一个问题中,如果把矩形改为如图所示的位置,其顶点A和点D分别在两直角边上,BC在斜边上.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矩形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探究三:如图,已知△ABC是一等腰三角形铁板余料,AB=AC=20cm, BC=24cm.若在△ABC上截出一矩形零件DEFG,使得EF在BC上,点D、G 分别在边AB、AC上.问矩形DEFG的最大面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通过由学生讨论怎样用直角三角形剪出一个最大面积的矩形入手,由学生动手画出两种方法,和同学一起从问题中抽象出二次函数的模型,并求其最值,同时通过两种情况的分析,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关键是教会学生方法,也是这类问题的难点所在,即怎样设未知数,怎样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变式三进行探究,进而总结此类题型,得出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

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 活动总目标 1、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学会制订活动计划,在活动中积极、主动参与,勇于承担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3、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提供的相关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4、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贡献意识。 5、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促进探究意识的形成。 教学过程 (一)、感受中华汉字之源远流长 1、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揭示课题,初知学习内容 有人说汉字堪称中国的第五大文明。关于汉字,你有了解吗?指名学生回答。同学们所说的,只是对汉字的一些初步认识,让我们继续走进汉字,研究汉字。揭示课题,课件板:遨游汉字王国 点学生读题(字正腔圆)这是一次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与平时其他的学习有什么不同。 (2)古人的记事方法。 走进汉字王国,你看到这样一副画,课件:结绳记事图片 她在干什么呀?(结绳) 师:结绳记事。这是古人记事的一种方法。 师:方法不错,可是不方便,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慢慢的,有人创造了汉字,汉字是谁创造的?(仓颉)那只是一个传说,据现代学者认为,汉字不是一个人创造的,是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慢慢发展的。 2、初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1)、汉字演变 从古到今汉字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它经过了哪些发展阶段?课件出示从甲骨文到金文到隶书到楷书到草书到行书 汉字发展,历经了3300多年。出示课件:日、月、车、马 汉字形体演变的规律(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发展是逐步从形象走向符号化,从笔画较多走向笔画简单,使书写更加便捷。) 汉字记载着我们民族的物质和精神的历史,作为国人应该了解汉字。比如说甲骨文,现存的最早的文字系统。它是如何发现的。请同学打开书本85页快速地浏览文章的内容。同桌对讲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通过这两个“阅读材料”的学习,增进了对汉字的了解,加深了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2,在活动中探究汉字的演变过程。 课件:女字甲骨文

遨游汉字王国教案

第五单元——《遨游汉字王国》解读 这次有关汉字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让学生对汉字的音、形、义等各方面进行归类辨析,通过自主活动增强对汉字构造的感性认识,悟出汉字的构字规律,对提高识记汉字的效率,增强对汉字的情感有着重要意义。本单元的活动板块分成三部分,一是了解汉字的历史和使用情况,激发学生识记汉字的自觉性;二是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诸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三是通过参加相关的实践活动,唤起学生对汉字的赞美之意,使学生们更为规范地使用汉字,维护汉字的纯洁神圣。 《有趣的汉字》主要是让学生认识汉字的造字规律和方法。汉字造字上有“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等。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尽其摹形拟声功能,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摹、抓住特征的再现表达特定的意义。 《我爱你,汉字》结合展示一些名家的书法作品,邀请有造诣的书法老师和社会人士为学生作专业性介绍,让学生们去领略有坠石之势的点、肩挑昆仑的横、如剑出鞘的撇、一柱擎天的竖等汉字笔画之韵,欣赏汉字穿插避让、勾连呼应、参差错落的结构之美,感受汉字书法或密不透风或疏可行马,或静如处子或动如矫兔,或闲庭信步或疾风骤雨的万千气象。观看书法家和有书法特长的学生现场挥毫泼墨,让学生们了解到书法不仅是艺术的创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 通过以上活动,可以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情感,因为汉字是美

的,我们要懂得欣赏,更要珍惜,因为汉字是神圣的,我们要爱护她,更要自觉维护她的纯洁 《有趣的汉字》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 2.通过了解字谜、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3.认识10个生字。 课时安排:三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制定和交流小组活动计划 1.激趣:汉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 2.介绍活动内容:搜集或编写字谜,开展猜字谜活动,体会汉字的有趣;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对联或笑话,和同学交流;搜集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感受汉字的有趣。 3.分组:自由组合成合作小组。每组7-8人,选出小组负责人。4.制定计划: 例: “有趣的汉字”活动计划

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优质教案)

第三单元《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 小课题:《有趣的谐音》 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谐音及谐音在生活中的应用。 2.了解谐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3.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认识汉字的谐音现象,发现汉字的谐音用法。 教学难点 体会汉字文化的丰富有趣,初步培养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谐音现象的资料。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从奥运福娃导入,认识谐音。什么是谐音? 2.师:利用汉字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本字,产生的有趣现象,叫做谐音。

3.师(板书课题):有趣的谐音(生齐读) 二、闯关游戏,趣识谐音 1.第一关:智开谐音门 ①激趣导入。 师:中央电视台《幸运52》邀请我们去参加谐音知识闯关游戏,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②师:今天我们到的第一关是一座百年老宅。门上有两幅年画,年画中画有光身的小胖娃娃,双手抱着一条大鱼,窗户上雕刻着蝙蝠、瓶子等。这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福到、年年有余、五福临门、平平安安。 师:在民间,由于以福为吉,在大门上贴“福”字,有时故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福到了”的口彩。这里的“到”与“倒”谐音。民间年画中鱼是最流行的题材,以“鱼”谐“余”(表示富余),表达的意思就是:希望每年的日子都能过得很富余、富足。像“福到、年年有余”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谐音“口彩”,“口彩”也就是吉祥话,目的图吉利、讨彩头。汉语的谐音正是巧妙地应用了这些读音相同而字形、字义不同的汉字,表达了耐人寻味的意思。它是极富民俗特色的语言形式,是民俗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2.第二关:闲住谐音馆 (1)师:第二关可不简单了,这是一些歇后语(在课本P45页),请同学们先自由读一读,看看从中发现了什么?。 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遨游汉字王国(新课标)_教案教学设计

遨游汉字王国(新课标) 本文是关于遨游汉字王国(新课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学习目标 ◆学生能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小学高年级综合性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并能通过独立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 ◆学生能够认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从中受到启发,搜集到更多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学生通过综合性学习,能够增进对汉字的了解,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能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通过活动,学生能够很好地参与合作学习,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前准备 相关的教学挂图、通过各种途径搜集的关于汉字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学习内容 ◆导语: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看,老师在黑板上就写了两个汉字(即“汉字”).你们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相机点拨.) ◆打开书第76页,指名读关于汉字的介绍. ◆揭示内容.同学们,你们的发言,再加上刚才书上的介绍,仅仅是对汉字的初步了解,你们想不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好,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综合性学习,感受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汉字文化,并为纯洁祖国文字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吧.(板书课题“遨游汉字王国”) 整体阅读,感受汉字的神奇 ◆教师谈话:首先,请大家一起走进课本第78~83页,让我们共同阅读“阅读材料1—4”,感受汉字的神奇吧.

◆教师出示阅读要求. a.认真阅读“阅读材料1—4”,思考:这四则材料分别从哪个方面说明汉字的有趣的?为什么说是有趣的? b.除了上述四种有趣的汉字现象外,你还知道哪些有趣的汉字现象? c.阅读后,就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进行交流. ◆学生自学、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学生活动. ◆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a.关于字谜:请学生先独立猜出谜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汇报. b.关于《有趣的谐音》: 师:课本中例举了几种有趣的谐音?(答:歇后语和笑话.) 师:能说出哪些字是字谐音吗? c.关于《仓颉造字》:学生读完后,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传说. d.关于《“册”“典”“删”的来历》:学生读完后,同桌互相说一说这几个字是怎么造出来的,然后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其他汉字的来历.注意检查几个生字的读音. 总结拓展,激发学生探究 通过上面内容的学习,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汉字的有趣.的确,这也为我们进一步探究汉字的奥秘,进一步学习汉字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将利用这些有效途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第二课时 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引语:这一个单元的学习主要是开展活动来进行综合性学习.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开展好综合性学习呢? ◆提示:在我们的课文中,有对我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指导,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本第77页. ◆学生自由读第77页上面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学生汇报从这段话中了解到的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教案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教案 20.5二次函数的一些应用 教学目标: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已有二次函数的知识经验,自主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感悟二次函数中数形结合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解二次函数,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分组复习旧知。 探索:从二次函数y=x2+4x+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如何画图 (2)顶点、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3)所形成的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面积 (4)对称轴 从上面的问题导入今天的课题——二次函数中的图象与性质。 (二)新授: 1、再探索:二次函数y=x2+4x+3图象上找一点,使形成的图形面积与已知图形面积有数量

关系。例如:抛物线y=x2+4x+3的顶点为点A,且与x轴交于点B、C;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 使S∆BCE= S∆ABC。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F,使∆BCE与∆BCD全等。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M,使∆BOM与∆ABC相似。 2、让同学讨论:从已知条件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C(2,1)且与x轴交于点A、点B,已知S∆ABC=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提高练习 根据我们学校人人皆知的船模特色项目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让班级中的上科院小院士来简要介绍学校船模组的情况以及在绘制船模图纸时也常用到抛物线的知识的情况,再出题:船身的龙骨是近似抛物线型,船身的最大长度为48cm,且高度为12cm。求此船龙骨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小结(略) (五)作业布置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1,0)、B(x2,0)且(x1+1)(x2+1)=-8.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P,求∆ POC的面积。 2、如图,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x-1的交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且CB⊥AB,CB=AB,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卢浦大桥拱形可以近似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大桥截面1:11000的比例图上,跨度AB=5cm,拱高OC=0.9cm,线段DE表示大桥拱内桥长,DE∥AB,如图1,在比例图上,以直线AB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以1cm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